C65-03八識規矩表解 |
||||||
識 |
前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
境 |
性 |
三 |
真帶質 |
性 |
||
量 |
現 |
三 |
非 |
現 |
||
性 |
三 |
三 |
有覆無記 |
無覆無記 |
||
相應心所 |
遍行 |
五 |
五 |
五 |
五 |
|
別境 |
五 |
五 |
慧 |
|
||
善 |
十一 |
十一 |
|
|
||
煩惱 |
根本 |
貪、嗔、痴 |
貪、嗔、痴、慢、疑、惡見 |
貪、痴、我見、慢 |
|
|
大隨 |
八 |
八 |
八 |
|
||
中隨 |
二 |
二 |
|
|
||
小隨 |
|
十 |
|
|
||
不定 |
|
四 |
|
|
||
總和 |
三十四 |
五十一 |
十八 |
五 |
||
活動界地 |
眼耳身三二地居 鼻舌唯五趣雜居 |
三界九地 |
三界九地 |
三界九地 |
||
生起幾緣 |
1. 境、 2. 根、(俱有依) 3. 作意、 4. 分別依、 5. 染淨依、 6. 根本依、 7. 種子、 8. 空、 9. 明 |
|
|
|
||
眼9緣 耳8緣 鼻舌身7緣 |
根即染淨依 分別依即自己 |
境即根本依 染淨依即自己 |
根本依及自己 |
|||
轉識成智 |
轉時 |
佛果位 圓明初發成無漏 |
初地到七地 遠行地後純無漏 |
初地到八地 無功用行我恆摧 |
金剛道後 金剛道後異熟空 |
|
轉成 |
成所作智 |
妙觀察智 |
平等性智 |
大圓鏡智 |
||
· 三境: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 三量:現量、比量、非量 · 三性:善性、惡性、無記性 · 五遍行,謂作意、觸、受、想、思 · 五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 · 善十一: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不放逸、輕安、捨、不害 · 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 · 大隨煩惱: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散亂、不正知 · 中隨煩惱:無慚、無愧 · 小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 不定:尋、伺、悔、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