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7-01 二十二根區分與諸差別相對照表

廣分別   \ \   22

七色根

意根

命根

五受根

五善根

三無漏根

註 記

科目區分

科目摘要

未知

欲知

已知

具知

假實

差別

實有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眼等六根、五受根、五善根

非實有

 

 

 

 

 

v

v

 

v

 

 

 

 

 

 

 

 

 

 

v

v

v

男女命根,三無漏根

色所攝

v

v

v

v

v

v

v

 

 

 

 

 

 

 

 

 

 

 

 

 

 

 

七色根

心所攝

 

 

 

 

 

 

 

v

 

 

 

 

 

 

 

 

 

 

 

少分

少分

少分

意根,三無漏根少分

心法所攝

 

 

 

 

 

 

 

 

 

v

v

v

v

v

v

v

v

v

v

少分

少分

少分

五受根、五善根,三無漏根少分

心不相應行所攝

 

 

 

 

 

 

 

 

v

 

 

 

 

 

 

 

 

 

 

 

 

 

命根

有為所攝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一切根

 

 

 

 

 

 

 

 

 

 

 

 

 

 

v

v

v

v

v

v

v

v

或八,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唯善

 

 

 

 

 

 

 

 

 

 

 

 

 

 

v

v

v

v

v

 

 

 

或五,信等五根(唯取實)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六少分,意根五受根少分是善

不善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六少分,意根五受根少分不善

無記

v

v

v

v

v

v

v

少分

v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眼等五根、男女命根皆無記,

意及苦樂喜捨皆少分是無記。

有異熟

 

 

 

 

 

 

 

少分

 

少分

少分

v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憂根不通無記,故有異熟,餘四受根,意及信等五根少分亦有異熟。

無異熟

v

v

v

v

v

v

v

少分

v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v

v

v

七色根、命、三無漏根無異熟。

意、苦樂喜捨及信等五根少分。

有異熟助伴

 

 

 

 

 

 

 

 

 

 

 

 

 

 

 

 

 

 

 

v

v

v

三無漏根

是異熟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v

 

 

 

 

少分

 

 

 

 

 

 

 

 

命根是異熟。眼等五、男女意捨根九種少分,除長養等流流故。

有種子異熟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一切皆有

非異熟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v

v

v

v

少分

v

v

v

v

v

v

v

v

苦樂喜憂信等五、三無漏皆非異熟。

眼等五男女意捨九少分非異熟

異熟生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一切,種子所攝,異熟所生故。

欲界繫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v

v

少分

少分

v

少分

v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男女苦憂四全。眼等五樂喜捨命意及信等五為少分,隨欲界生亦欲界繫。

色界繫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眼等五樂喜捨命意及信等五為少分,隨色界生亦色界繫。

無色界繫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意命捨及信等五,八少分無色界繫

不繫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v

v

v

三無漏根唯是不繫。意樂喜捨及信等五,九少分亦是不繫。

未至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喜捨及信等五、三無漏,未至地可得,由此地通漏無漏故。(應有命根)

初靜慮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有漏無漏。除男女苦憂根。

第二靜慮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有漏無漏。除男女苦憂根。

第三靜慮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有漏無漏。除男女苦憂喜根。

第四靜慮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有漏無漏。除男女苦樂憂喜根。

空無邊處

 

 

 

 

 

 

 

v

v

 

 

 

 

v

v

v

v

v

v

v

v

v

有漏無漏。意命捨五善三無漏根

識無邊處

 

 

 

 

 

 

 

v

v

 

 

 

 

v

v

v

v

v

v

v

v

v

有漏無漏。意命捨五善三無漏根

無所有處

 

 

 

 

 

 

 

v

v

 

 

 

 

v

v

v

v

v

v

v

v

v

有漏無漏。意命捨五善三無漏根

非想非非想處

 

 

 

 

 

 

 

v

v

 

 

 

 

v

v

v

v

v

v

 

 

 

意命捨五善根。

約種類-有漏;約相續-有漏、無漏

得捨差別

欲界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一切根

那落迦

v

v

v

v

v

 

 

v

v

v

 

 

 

 

 

 

 

 

 

 

 

 

眼等五意命苦等八根。

八種子現行皆成就。

苦傍生

 

 

 

 

 

 

 

 

 

 

v

 

v

v

 

 

 

 

 

 

 

 

樂喜捨根。現行不成就,種子成就

餓鬼

 

 

 

 

 

少分

少分

 

 

 

 

少分

 

 

 

 

 

 

 

 

 

 

男女憂根。現行或成就或不成就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五善三無漏根。

種子或成就或不成就。

 

 

 

 

 

 

 

 

 

 

 

 

 

 

 

 

 

 

 

 

少分

少分

少分

三無漏根。現行不成就,種子或成就或不成就

苦樂雜受處

v

v

v

v

v

 

 

v

v

v

v

 

v

v

 

 

 

 

 

 

 

 

眼等五意命苦樂喜捨根。

樂喜捨亦現行成就。

得捨差別

 

 

()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一切根

缺具根等

缺根者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男女、三無漏根,容有餘。

具根者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容有一切。

半擇迦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男女、三無漏根,容有餘。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容有二十一根。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容有二十一根。

二形者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容有十九根(除三無漏)

二形生者定不成就無漏根故。

斷善根等

斷善根者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八(五善三無漏根),容有餘。

不斷善根者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容有一切。

異生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三無漏根。

見諦者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容有一切。

無學

有學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容有二十一根。(除具知根故)

無學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憂、未知欲知、已知根。

預流果向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已知根、具知根故。

預流果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未知欲知、具知根故。

不還果向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未知欲知、具知根故。

不還果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憂根、未知欲知、具知根。

阿羅漢向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憂根、未知欲知、具知根。

阿羅漢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憂根、未知欲知、已知根。

色無色界

生色界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十八,除男女苦憂根

生無色界

 

 

 

 

 

 

 

v

v

 

 

 

 

v

v

v

v

v

v

v

v

v

十一,除七色根及四受根

 

 

 

 

 

 

 

 

 

 

 

 

 

 

 

 

 

 

 

 

 

 

 

 

 

 

 

 

 

境義差別

有義非有義

有義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命根 (先業所引,時量決定建立,唯是假有)

非有義

 

 

 

 

 

 

 

 

v

 

 

 

 

 

 

 

 

 

 

 

 

 

命根 (先業所引,時量決定建立,唯是假有)

色非色助伴

色於非色為助伴

v

v

v

v

v

v

v

 

 

 

 

 

 

 

 

 

 

 

 

 

 

 

七色根 (此中助伴為與非色心心所法俱有相應,非同行相應)

非色於色為助伴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七色根、命根。

有色,有色為義

v

v

v

v

v

v

v

 

 

 

 

 

 

 

 

 

 

 

 

 

 

 

七色根,以色為境

無色,有色無色為義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七色根命根。意苦樂憂喜捨信進念定慧,三無漏等14根屬無色法,以有色與無色為境界

非有色非無色以非有色非無色為義

 

 

 

 

 

 

 

 

v

 

 

 

 

 

 

 

 

 

 

 

 

 

命根,是假法故。

有見,有見為義

v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一切非有見(勝義諦)。一有色,眼根以有見為境及餘非有色一分與眼根具轉者為境

有對,有對為義

v

v

v

v

v

v

v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七色根及餘無色無對一分與具轉者,以有對礙色為境

有漏有漏為義

v

v

v

v

v

v

v

 

 

 

 

 

 

 

 

 

 

 

 

 

 

 

唯七色根,取有漏法為境

有漏無漏以有漏無漏為義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命根非有義

故不應說之

除已知具知二無漏及苦憂;再除有漏七色及命根,餘意喜樂捨信進念定慧未知欲知共十根通有漏無漏,以有漏無漏為境

有漏無漏以有漏為義

 

 

 

 

 

 

 

 

 

v

 

 

 

 

 

 

 

 

 

 

 

 

凡夫苦根自性唯有漏,阿羅漢苦根通無漏,合說苦根自性通有漏無漏,以有漏為境界

有漏以有漏無漏為義

 

 

 

 

 

 

 

 

 

 

 

v

 

 

 

 

 

 

 

 

 

 

與第六意識相應的憂根屬有漏法,以有漏及無漏為境界

有為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一切二十二根都是有為,以有為法為境。

有為,有為為義

v

v

v

v

v

v

v

 

 

v

 

 

 

 

 

 

 

 

 

 

 

 

七色根及苦根以有為法為境

有為,有為無為為義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非色意樂喜憂捨五善根三無漏根共十三根,以有為無為法為境

有諍,如說有漏,當知有愛味。依耽嗜,世出世間亦爾。

 

 

 

 

 

 

 

 

 

 

 

 

 

 

 

 

 

 

 

 

 

 

 

 

 

 

 

 

 

 

 

 

 

 

 

 

 

 

 

 

 

 

 

 

 

 

在過去,過去為義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除七色根與苦身根惟取現境,除命根餘13非色根,可緣三時境,過去境只是三時中一分

在過去,非過去為義

v

v

v

v

v

v

v

 

 

v

 

 

 

 

 

 

 

 

 

 

 

 

七有色根與苦身根只能取現在境,

不是以過去為境。

在過去,現在為義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除七色根苦根命根,餘13非色根,可緣三時境,能以現在為境是三時中一分

在過去,未來為義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除七色根苦根命根,餘13非色根,可緣三時境,能以未來為境是三時中一分

在現在,過去未來為義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除七色根苦根命根,餘13非色根,可緣三時,能以過去未來為境是三時一分

在現在,現在為義

v

v

v

v

v

v

v

少分

 

v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一切有色根與苦根,及意根相應之13非色根一分,可於現在以現在為境界

一分在未來,以過去未來為義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除七色根苦根命根,與意根相應之非色根,在未來能以過去、未來、現在為境

未來,非未來為義

v

v

v

v

v

v

v

 

 

v

 

 

 

 

 

 

 

 

 

 

 

 

七色根苦根,只能於現在以現在為境,在未來不能以未來為境

欲界繫,欲界繫為義

 

 

 

 

 

v

v

 

 

v

 

v

 

 

 

 

 

 

 

 

 

 

苦根、憂根、男根與女根,是欲界繫,以欲界繫為境界。

欲色界繫,欲界繫為義

 

 

v

v

 

 

 

 

 

 

 

 

 

 

 

 

 

 

 

 

 

 

鼻舌二根欲色界有情都有,只有欲界有情是以欲界的香與味為境界

欲色界繫,欲色界繫為義

v

v

 

 

v

 

 

 

 

 

 

 

 

 

 

 

 

 

 

 

 

 

眼耳身三根欲色界都有,色界唯初禪才用緣境,二禪以上惟意識相應

欲色界繫不繫,

三界繫不繫為義

 

 

 

 

 

 

 

 

 

 

v

 

v

 

 

 

 

 

 

 

 

 

喜樂二根欲界與色界初二三禪都有,無漏相應時也有,能以三界與不繫為境

三界繫及不繫,

三界繫不繫為義

 

 

 

 

 

 

 

v

 

 

 

 

 

v

v

v

v

v

v

 

 

 

信等五善根及意捨根屬欲色無色界繫

,能夠以欲色無色界繫及不繫為境界

色界繫及不繫,

三界繫不繫為義

 

 

 

 

 

 

 

 

 

 

 

 

 

 

 

 

 

 

 

v

 

 

至少未到地定才能引發無漏慧,故未知欲知根屬色繫及不繫,能以繫不繫為境

不繫,一切繫及不繫為義

 

 

 

 

 

 

 

 

 

 

 

 

 

 

 

 

 

 

 

 

v

v

已知根與具知根屬於無漏法,能以三界繫及不繫為境

善,三性為義

 

 

 

 

 

 

 

 

 

 

 

 

 

 

v

v

v

v

v

v

v

v

信等五善根及三無漏根唯屬善法,以善、不善、或是無記三性為境界

通三性,三性為義

 

 

 

 

 

 

 

v

 

v

v

 

v

v

 

 

 

 

 

 

 

 

苦樂喜捨及意五根通於善、不善、無記三性,也以善、不善、或是無記為境界

善、不善,三性為義

 

 

 

 

 

 

 

 

 

 

 

v

 

 

 

 

 

 

 

 

 

 

憂根通於善、不善,沒有無記,以善、不善、無記為境界。

無記,無記為義

 

 

v

v

v

v

v

 

 

 

 

 

 

 

 

 

 

 

 

 

 

 

鼻舌身男女五根是無記,

以無記為境界

無記,三性為義

v

v

 

 

 

 

 

 

 

 

 

 

 

 

 

 

 

 

 

 

 

 

眼耳根屬於無記,以善、不善、無記三性為境界

無學非學非無學

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三種為義

 

 

 

 

 

 

 

v

 

 

v

 

v

v

v

v

v

v

v

 

 

 

意喜樂捨及信等五善根,共九根屬於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以此三種為境

非學非無學,以此為義

v

v

v

v

v

v

v

 

 

 

 

 

 

 

 

 

 

 

 

 

 

 

眼耳鼻舌身及男女七色根屬於非學非無學,也是以非學非無學為境界

通三種,非學非無學為義

 

 

 

 

 

 

 

 

 

v

 

 

 

 

 

 

 

 

 

 

 

 

苦根通於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由於是五識相應,故以非學非無學為境界

學非學非無學,三種為義

 

 

 

 

 

 

 

 

 

 

 

v

 

 

 

 

 

 

 

 

 

 

憂根通於有學、非學非無學,以有學、無學、與非學非無學三種為境界

學,三種為義

 

 

 

 

 

 

 

 

 

 

 

 

 

 

 

 

 

 

 

v

v

 

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屬於有學,以有學、無學、與非學非無學三種為境界

無學,三種為義

 

 

 

 

 

 

 

 

 

 

 

 

 

 

 

 

 

 

 

 

 

v

具知根是無學,以有學、無學、和非學非無學三種為境界

見斷修斷非斷

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七色根通於見道修道所應斷除的境,無色諸根,通於見道修道及非所斷境

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五受根意根、信等五根與未知欲知根共12根,有漏修所斷,無漏非所斷為境

非所斷

 

 

 

 

 

 

 

 

 

 

 

 

 

 

 

 

 

 

 

 

v

v

初果以上的已知根,與阿羅漢的具知根,屬於非所斷為境

雜染捨所顯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了信等五善根及三無漏根等八種善根是屬於清淨的境界

清淨捨所顯

 

 

 

 

 

 

 

 

 

 

 

 

 

 

v

v

v

v

v

v

v

v

信等五善根及三無漏根是屬於清淨的境界

顛倒義所顯

 

 

 

 

 

 

 

v

 

v

v

v

v

v

 

 

 

 

 

 

 

 

意根與五受根,此六根能於境界生起貪瞋癡等染著顛倒的境界

顛倒所依

v

v

v

v

v

v

v

 

 

 

 

 

 

 

 

 

 

 

 

 

 

 

眼耳鼻舌身及男女二根七色根,是生起顛倒的依止處。

顛倒自性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少分

 

 

 

 

 

 

 

 

意根與五受根除與前八善根相應外,此六根一分與雜染相應時是顛倒自性

顛倒對治

 

 

 

 

 

 

 

 

 

 

 

 

 

 

v

v

v

v

v

v

v

v

信等五及三無漏八種善根能對治顛倒

觀察義過失

 

 

 

 

 

 

 

v

 

 

 

 

 

 

v

v

v

v

v

v

v

v

能觀境界過失:或八(五善根、三無漏根)或五(五善根-凡夫)或一(意根)

差別

 

 

 

 

 

 

 

依念住辨

立身念住

v

v

v

v

v

v

v

 

 

 

 

 

 

 

 

 

 

 

 

 

 

 

七色根

立受念住

 

 

 

 

 

 

 

 

 

v

v

v

v

v

 

 

 

 

 

 

 

 

五受根

立心念住

 

 

 

 

 

 

 

v

 

 

 

 

 

 

 

 

 

 

 

 

 

 

意根

立法念住

 

 

 

 

 

 

 

 

v

 

 

 

 

 

v

v

v

v

v

v

v

v

命根、五善根、三無漏根

最勝苦諦依處

v

v

v

v

v

v

v

v

v

 

 

 

 

 

 

 

 

 

 

 

 

 

七色根、意根、命根

最勝集諦依處

 

 

 

 

 

 

 

 

 

v

v

v

v

v

 

 

 

 

 

 

 

 

五受根

最勝滅諦依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一切根

最勝道諦依處

 

 

 

 

 

 

 

 

 

 

 

 

 

 

v

v

v

v

v

v

v

v

五善根、三無漏根

善思所思

 

 

 

 

 

 

 

v

 

 

 

 

 

 

v

v

v

v

v

v

v

v

意根、五善根、三無漏根

善說所說

 

 

 

v

 

 

 

v

 

 

 

 

 

 

v

v

v

v

v

v

v

v

舌根、意根、五善根、三無漏根

善作所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鼻舌、男女、命、苦根

惡思所思

 

 

 

 

 

 

 

v

 

 

 

 

 

 

 

 

 

 

 

 

 

 

意根

惡說所說

 

 

 

v

 

 

 

v

 

 

 

 

 

 

 

 

 

 

 

 

 

 

舌根、意根

惡作所作

v

v

 

 

v

v

v

v

 

v

v

v

v

 

 

 

 

 

 

 

 

 

眼耳身、男女、意根及

苦樂憂喜根

惑業辨

最勝惑業依處

v

v

v

v

v

v

v

v

v

 

 

 

 

 

 

 

 

 

 

 

 

 

七色根、意根、命根

起煩惱業

 

 

 

 

 

 

 

 

 

v

v

v

v

v

 

 

 

 

 

 

 

 

五受根

斷煩惱業

 

 

 

 

 

 

 

 

 

 

 

 

 

 

v

v

v

v

v

v

v

v

五善根、三無漏根

吉祥等辨

領納世出世間一切吉祥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除苦、憂二根

領納一切吉祥敗壞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七色根、意根、命根、苦憂根

能引所有吉祥

 

 

 

 

 

 

 

 

 

 

 

 

 

 

v

v

v

v

v

v

v

v

五善根、三無漏根

先煩惱業之所感得

v

v

v

v

v

v

v

 

v

 

 

 

 

 

 

 

 

 

 

 

 

 

七色根、命根

名色為緣

 

 

 

 

 

 

 

v

 

 

 

 

 

 

 

 

 

 

 

 

 

 

意根

觸為緣

 

 

 

 

 

 

 

 

 

v

v

v

v

v

 

 

 

 

 

 

 

 

五受根

策勵為緣

 

 

 

 

 

 

 

 

 

 

 

 

 

 

v

v

v

v

v

v

v

v

五善根、三無漏根

應防護

v

v

v

v

v

v

v

 

v

 

 

 

 

 

 

 

 

 

 

 

 

 

七色根、命根

應調靜

 

 

 

 

 

 

 

v

 

 

 

 

 

 

 

 

 

 

 

 

 

 

意根

應寂止

 

 

 

 

 

 

 

 

 

v

v

v

v

v

 

 

 

 

 

 

 

 

五受根

自性調順寂靜寂止

 

 

 

 

 

 

 

 

 

 

 

 

 

 

v

v

v

v

v

v

v

v

五善根、三無漏根

復能調伏寂靜寂止

 

 

 

 

 

 

 

 

 

 

 

 

 

 

v

v

v

v

v

v

v

v

五善根、三無漏根

初靜慮

 

 

 

 

 

 

 

v

 

 

v

 

v

 

v

v

v

v

v

少分

少分

少分

意樂喜根,五善根。三無漏根:一分能入一分不能(除捨)

第二靜慮

 

 

 

 

 

 

 

v

 

 

v

 

v

 

v

v

v

v

v

少分

少分

少分

意樂喜根,五善根。三無漏根:一分能入一分不能(除捨)

第三靜慮

 

 

 

 

 

 

 

v

 

 

v

 

 

v

v

v

v

v

v

少分

少分

少分

意樂捨根,五善根。三無漏根:一分能入一分不能(除喜)

第四靜慮及無色定

 

 

 

 

 

 

 

v

 

 

 

 

 

v

v

v

v

v

v

少分

少分

少分

意根,五善根。三無漏根:一分能入一分不能(除樂喜)

預流果

 

 

 

 

 

 

 

v

 

 

v

 

 

v

v

v

v

v

v

v

 

 

或一(未知欲知根-除喜分故)

或八(意、樂、捨及信等五)

一來果

 

 

 

 

 

 

 

v

 

 

v

 

 

v

v

v

v

v

v

v

v

 

或二(未知欲知根及已知根)或九(初二無漏隨應或一,意樂捨及信等五)

不還果

 

 

 

 

 

 

 

v

 

 

v

 

v

v

v

v

v

v

v

v

v

 

十一(意樂喜捨及信等五, 初二無漏根)或二(未知欲知根及已知根)

阿羅漢果

 

 

 

 

 

 

 

v

 

 

v

 

v

v

v

v

v

v

v

 

 

v

(具知根)或十(具知根、意樂喜捨及信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