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五十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建立品第五之二
現在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第五品建立品的第二個部分。
建立品,依如來住及依如來到究竟地,諸佛世尊有一百四十不共佛法。這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分為十科說明,分別為:如來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
其中建立品的前三科:諸相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及十力的別顯部分,於前卷49已說明;本卷將說明十力的總辨部分,及後七科;並說明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發正等菩提心品〉、本論十七地的〈有餘依地〉及〈無餘依地〉。本卷不僅結束〈菩薩地〉,也圓滿本論對十七地的說明。
寅二、總辨2 卯一、標列2 辰一、嗢柁南
第二科總辨,以嗢柁南的偈頌將七部分整體分別佛的十種智慧力,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當總辨十力,又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表達。
如是別釋佛十力已,今當總辯。嗢柁南曰:
自性與分別 不共亦平等 作業及次第 差別最為後
前面已各別解釋佛的十種智慧力,現在再以嗢柁南(偈頌)要略整體分辨十力的特性:第一是「自性」,第二是佛十力的「分別」,第三是十力的「不共」特性,第四是十力的「平等」性,第五是十力的「作業」,第六是十力的「次第」,第七是十力的「差別」。總共分七個角度說明佛的十種智慧力。
辰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的文字說明偈頌內容。
如是所說如來十力,所有自性應當了知,所有分別應當了知,所有不共應當了知,所有平等應當了知,所有作業應當了知,所有次第應當了知,所有差別應當了知。由是七相,應知如來十力略義。
如前面所說佛的十種智慧力的自性、分別、不共性、平等性、作業功用、前後次第,以及差別性,都是應當要了知的。由這七種相貌能更深入了解如來十力要略的意義。
行者還沒有成佛,為什麼要學習佛的十力?如果不了解佛的智慧力,容易對自己有增上慢,有一點修行的覺受即自我感覺了不起,以為已超越他人,因此必須要學教義才不會輕易生起增上慢。
卯二、隨釋7 辰一、自性3 巳一、徵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七科;第一科自性,說明佛的十力自性,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十力自性?
什麼是佛十種智慧力不共於他法的特性?
巳二、釋2 午一、標體性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體性,標出其中的體性。
謂總五根為其自性。由慧勝故,且說十力慧為自性。
總說信進念定慧這五善根都是佛十種智慧力的自性。佛所成就的十種智慧力,是由於對佛法僧三寶有信的功德,並且精進地從菩薩一直行持到成佛,又對一切緣起法有正念,也有甚深無漏的禪定及般若的智慧,因此信進念定慧五根都是佛成就十種功德力的自性。但所依止的五種善根當中,以智慧最為殊勝,因此且說以智慧為十力的自性。
午二、出最勝2 未一、舉初
第二科出最勝,說出五善根中慧力最為殊勝,分二科;第一科舉初,舉出十力的第一種智力,處非處智力。
所以但言處非處智力,不言信力、不言餘力。
由於五善根中以慧最為殊勝,因此十力以慧為自性,所以但稱處非處智力,而不說處非處信力,也不稱處非處進力,或處非處念力,或處非處定力。
未二、例餘
第二科例餘,其餘九力也是一樣。
如處非處智力,如是餘力,當知亦爾。
如同處非處智力的安立,其餘九種力,應當了知也是一樣以慧為最殊勝,而稱自業智力,乃至漏盡智力。
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說十力以慧為自性。
是名如來十力自性。
這是說明佛的十力以慧力為自性。
《披》謂總五根為其自性者:決擇分說: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所謂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陵本五十七卷七頁4588)今說如來十力自性,即最後三根中具知根攝,故彼善根,總以五根為其自性。
在〈決擇分‧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7,1877頁說:
問:二十二根中最後三無漏根(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是哪些根的分位?
答:三無漏根是意根、信等五根,及樂、喜、捨根等九根的分位。
現在所說的如來十力自性,是指最後三根當中的具知根所攝,可知佛的善根是以信進念定慧為它的特性,其中又以慧最為殊勝,因此說十力以慧為自性。
辰二、分別4 巳一、徵起
第二科分別,由時間、品類、相續三種不同角度的分別,說明十力有無量義,分四科;第一科徵起,提問。
云何如來十力分別?
什麼是佛十力的分別?
巳二、略標
第二科略標,要略標出三種分別。
謂若略說,由三分別,當知無量。
若要略來說,佛的十力,由時間、空間、種類作分別,應當知道有無量義。
巳三、列釋3 午一、由時分
第三科列釋,各別解釋三種分別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由時分,由時間的分別。
一者、由時分分別。謂於墮在過去、未來及現在世一切所知,隨悟入故。
一、由時分分別。佛十種智慧力能通達隨順悟入,墮在過去、未來及現在世的一切緣起所知事。
如《瑜伽論記》卷12說:十力中的宿命智力,能知眾生過去無量劫的因緣事;天眼智力能知眾生未來種種事;漏盡智力能知現世一切所知;其他七種智慧力則通於過去、未來、及現在三世。
午二、由品類
第二科由品類,由緣起法品類的分別。
二者、由品類分別。謂於一一諸有為事自相、共相一切行相,隨悟入故。
二、由品類分別。佛十種智慧力能通達隨順悟入,一一諸有為事的自相、共相等一切行相。
如《瑜伽論記》卷12說:於十力中初力處非處智力最廣總知自體;第七遍趣行智力亦爾。知不淨等是知自相,知無我法名知共相。其漏盡力見有除暗,能知自相。證空漏盡,能知共相。餘七知自道理(自相)。十力亦知無為(共相)。
午三、由相續
第三科由相續,由相續的分別。
三者、由相續分別。謂於十方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一切相續一切事義,隨悟入故。
三、由相續分別。佛十種智慧力能通達隨順悟入,十方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的一切相續相,及身口意業所作的一切事義。如《瑜伽論記》卷12:十力皆緣一切有情,於各別有情知利益方便。
巳四、總結
第四科總結,整體結說十力的三種分別。
即由如是三種分別,如來十力當知無量,是名如來十力分別。
由於時間上的分別,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種類的分別,即對一切有為法的自相共相的分別;相續的分別,對一切眾生各各差別及一切事義的分別,由此三種分別,應當知道如來的十種智慧力是無量無邊,是名如來十力分別。
辰三、不共
第三科不共,說明如來十力不共二乘的道理。
云何如來十力不共?謂唯如來有此十力,不共一切聲聞、獨覺,是名如來十力不共。
為什麼如來的十力稱為不共?這十力功德唯佛獨有,不共於一切聲聞的聖者、獨覺的辟支佛,是名如來十力不共。
辰四、平等3 巳一、徵
第四科平等,說明諸佛皆平等具足十力,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十力平等?
為什麼諸佛平等具足十種智慧力?
巳二、釋2 午一、成就無別
第二科釋,解釋如來具足平等十力,分二科;第一科成就無別,一切諸佛所成就的十種智慧力無有差別。
謂此十力,一切如來悉皆平等具足成就,故說平等無有差別。
這十種智慧力,一切諸佛全部都平等具足成就,因此說平等無有差別。
午二、安住有別
第二科安住有別,由於度化眾生的因緣不同,每一尊佛安住的智慧力會有所差別。
若就如來多所安住,是則如來如是十力展轉差別。謂餘如來多住餘力,其餘如來復住餘力。
若就著佛的智慧力依不同的因緣,多所安住於某一種緣起相則有差別,因此諸佛的十種智慧力展轉差別。即是說諸佛都平等具足成就十種智慧力,但是每一尊佛依因緣力的差別,而多所安住的智慧力不同。如某某如來多安住在處非處智力,其餘的佛又安住在其餘的宿住智力,或種種勝解智力。
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說平等的要義。
是名如來十力平等。
諸佛都是平等具足十力,以多分安住差別來說,佛度化眾生因緣各各不同,因此安住在不同的智慧力當中,是名佛的十力平等。
辰五、作業3 巳一、徵
第五科作業,解釋佛十力的業用,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十力作業?
什麼是佛十種智慧力的作業?
巳二、釋10 午一、處非處智力
第二科釋,解釋十種智慧力的作業,分十科;第一科處非處智力,說明佛處非處智力的業用。
謂如來所有處非處智力,於諸因中如實知因,於諸果中如實知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佛所具有的處非處智力,對諸緣起法中的因相皆如實了知,於所成的諸多果報中,能如實了知是善因所得的樂果,或惡因所得的苦果;因此能降伏一切沙門、婆羅門等外道的無因、惡因種種的諍論。
午二、自業智力
第二科自業智力,說明自業智力的作用,佛依此智慧力,能知道業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如來所有自業智力,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佛陀所成就的自業智力,對於有情自所作的業及所感得的自受用果都能如實了知,佛知曉所有的業皆是自作自受,雖然沒有一個真實有的自性與自體存在,但如幻的因果還是有的,對緣起道理、因果軌則如實通達,名自業智力。如現在個人所得的短命或多病果報,多分是由自己過去所造的殺生業因所感,佛對此如實了知,且能降伏一切外道出家沙門、或在家婆羅門等所執的施福移轉等種種不正確的諍論。
如有些外道認為自己造福能使其他人感得好的果報,其實中國人傳統也這麼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出自周易)其義是祖先作善業,子孫即可得到好的果報,然而實非如此,而是因為彼此有共業,過去也曾造下這種善業,才能生到有福報的家庭作子孫,畢竟依報隨著正報轉。
《瑜伽論記》也說,有些外道或認為布施有福,或認為布施無福,依此生起許多偏頗的理論。譬如有一人故意前去禮拜菩提樹、以及布施,有人不知,即用金錢買取那人禮菩提樹及布施功德,此即「施福移轉」的理論。
又有些外道說,雖花費金錢去買,也得不到福報,因此有種種諍論。佛的自業智力可以降伏這些錯誤的見解,知道造什麼業會得到福報,並了知所有的業果,沒有福報可以買賣轉移,福報應該是自己修得。
《披》施福移轉者:謂自或他行施作福,能感他自增上果故。
施福移轉方面,是錯誤執著自己或其他人行施造作種種的福業,能全數轉移給他人,或自作感他,或他作感自,而令他人或自己來生感得此增上果的福報。應知這種理論是不正確的,業果是自作自受,沒有修因即不能得果,佛的自業智力能如實的了知這種事。
午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第三科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靜慮如前〈三摩呬多地〉所說是指四靜慮,解脫則指八解脫,佛教的聖人所成就的四禪四空定,以及滅盡定、八種解脫,能漸次解脫下地煩惱而成就功德。
等持與等至的差別,等持,包括未到地定乃至四空定,所有的有心定都屬於等持的範圍。等至,則包括有心定與無心定,從初禪以上到四空定,乃至滅盡定等,範圍涵蓋更甚深的禪定,包括無心定,無想定與滅盡定皆攝屬等至。佛對這些都有智慧力如實的了知,並且能任意自在的入任何一種禪定。
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三種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佛所成就的四靜慮、八解脫等有心定,包括未到地定至四空定的等持、通於有心定與無心定的等至(包括無想定、滅盡定),這些各式各樣的禪定,佛皆有智慧通達,也能有智慧力入定,因此佛可以任意示現出三種神變,即:神境神變(神足通)、記說神變(他心通)、教誡神變(漏盡通),以此三種神變而沒有顛倒的教授佛法給予所攝化的有情;並且有能力降伏那些安住在種種相違於佛法的外道異品等怨害諍論,無論是一切外道的出家人、有學問的在家婆羅門等,對於不同種類的邪見言論,佛都能降伏。這是第三種智慧力的功用。
午四、根勝劣智力
第四科根勝劣智力,佛有智慧力,能了知眾生的信進念定慧等善根是殊勝或下劣的。
如來所有根勝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及能於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
佛陀所成就的根勝劣智力,對諸有情的善根是殊勝、或中品、或是下劣的差別,都能如實了知,並且能善巧隨順對方根機,給予相應、合適的正法。例如對軟品聲聞人,中品緣覺,以及上品菩薩種性者,宣說三乘教法。
午五、種種勝解智力
第五科種種勝解智力,說明佛的種種勝解智力,每一種聲聞、緣覺、菩薩種性的眾生,也都各有軟中上的差別,隨著各自所修程度不同,其中的清淨與勝解也會有別,佛於此都能了知。
如來所有種種勝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品、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其淨勝解令漸增長,不淨勝解令漸捨離。
佛所成就的種種勝解智力,能對諸有情,或是聲聞、緣覺、佛種性的眾生,其各有的軟中上品差別(善根少是屬於軟品,其次是中品,上等的則是上品),以及隨程度不同而有清淨與不淨等勝解差別,佛都如實了知。
對有情這種勝解的差別,佛能如實了知,並且有能力令眾生已有的清淨勝解轉令漸漸增長,於不清淨的勝解也能指導令其逐漸捨離。
午六、種種界智力2 未一、略標所應
第六科種種界智力,界是指種子,佛對於眾生阿賴耶識中種種的種子,能有智慧力通達了知,分二科;第一科略標所應,要略標出佛依此智慧力,能隨眾生所相應的給予無倒教授。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
佛陀對於所有眾生種種的種子(界)擁有智慧力,對於有情的劣中妙界,劣是指欲界,中是色界,妙是無色界,於阿賴耶識中三界的種子都是具足的,這部分的差別佛都能如實了知。
《披》劣中妙界部分差別者:欲、色、無色有情,如次名為劣中妙界應知。
「劣中妙界部分差別」方面:雖說劣中妙是相對而言,但若要略的說,通常是指欲、色、無色有情,如其次第名為劣中妙界,應可了知。
欲界為什麼下劣,因為心都往外門流住,內心多分攀緣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男女,是最下劣的;色界及無色界是內門流住,然色界眾生又執著色法,並未脫離色法的牢籠,屬於中等的;無色界有情連色法牢籠的執著都暫時降伏,對於同樣流轉生死的眾生來說,是屬於妙界。因此也就這樣安立。
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佛對於諸多的有情能如其根性,如是隨順,不改變之義,如有情的善根是怎樣的程度,哪些部分應該加強,哪些部分容易成熟,佛都能正確的指導;也能如其意樂、如其隨眠,隨順眾生煩惱種子的差別性,而給予指導。佛依於種種趣入門中所教化的有情,給予無顛倒的教授,如其所相應的而善巧安立。
《披》能如其根等者:根有三品,謂軟中上。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如下自說。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諸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隨眠。
上述「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方面:
1、能如其根:眾生的善根有軟品(下品),中品,以及上品三類。如眾生根器所相應而給予沒有顛倒的教授,名如其根。
2、如其意樂:有情的意樂有六種,如不出離意樂等,本卷下文1657頁還會提到,此處先不多說。總之,如有情的心意與好樂所相應的,給予沒有顛倒的教授,名如其意樂。
3、如其隨眠:隨眠,即是貪、瞋、癡、慢、尋思諸行,特別指煩惱種子的性向差別,於貪煩惱重者,應教導修不淨觀,瞋煩惱重者修慈悲觀,癡煩惱重者修緣起觀,慢煩惱重者修界分別觀,尋思煩惱重的行者則教導其修數息觀;其中,諸行的行,是指內心的分別,心中分別不斷的造作猶如人在走路、活動一樣,因此名為諸行,或形容遷流不息,也稱作行。佛依有情內心分別的差別,給予對方相應適合的法藥,此無顛倒的教授能令其趣入聖道,名如其隨眠。
以上是略標出佛依種種界智力,能隨眾生所相應的給予正確的教授。
未二、別廣教授2 申一、為諸聲聞
第二科別廣教授,各別詳細說明佛教授聖道法門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為諸聲聞,為諸多的聲聞作不同的指導方法。
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顯發、辯了、施設、開示。
在這當中佛為諸多的聲聞弟子,根據弟子的根器,依止他們各各相應的趣入門中,如五種淨行所緣、善巧所緣等,給予正確的教授,詳如〈聲聞地〉從卷21到卷34中,曾作的詳盡解釋,其中將各式各樣種類聲聞的聖道、因果,依著道次第,沒有間斷的宣示演說出來,包括如何斷惑證真、修止修觀、修學聖道種種的要領,以及如何積聚二道資糧、修四聖諦證得初果乃至四果阿羅漢等,都有詳細的說明,其已顯示開發出聲聞乘道的要義,是名顯發。辯了,指詳細說明分別其中的內涵。施設,以語言文字來安立種種的法門。開示,開示種種的道理去除眾生對於修學聖道的疑惑,這些都是修學聖道的基礎。
申二、為諸菩薩2 酉一、徵
第二科為諸菩薩,佛為諸多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直接教授修習法空觀,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諸菩薩眾,令心得住?
佛陀如何教導傳授一切始業、初業及修等持資糧,想要成就禪定,並且希望攝取令心安住於不退失禪定功德中的諸菩薩眾,如何將心安住在正確的所緣境上?
始業菩薩,指初入大乘發無上菩提心且發願要成佛的行者。此類行者由於內心散亂,對法空的道理仍有增益及損減執,並對所知境的認知有所顛倒,因此必須先修等持的九心住,稱為始業菩薩。
初業若依聲聞地解釋有二種:
一、作意初修業者,「作意」是指未到地定。行者為將來能證得真實義,必須先成就未到地定,因此修九心住。行者於散心位修習九心住,稱為於作意初修業者,可對應此處所說始業菩薩。
二、於淨煩惱初修業者,已經得到未到地定,在定中修四聖諦者。若已具禪定,能在定中修四尋思、四如實智等大乘的觀行,是第二種的初修業菩薩。
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修定要先降伏諸多的煩惱,行者必須準備成就禪定的資糧,譬如要開車出遠門,需先補足水箱、油箱及檢查胎壓等,並且準備飲用水及食物,資糧充足外出能一切無礙。在〈聲聞地〉卷21~25中,已詳細說明行者應具備的十四種二道資糧:「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
在《瑜伽論記》中說十一種資糧:
一、淨持戒。戒有止持戒及作持戒二種,止是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作諸惡,如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是;作是造作,策勵三業以造作眾善。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因此持戒清淨很重要。
二、得善友。必須親近善知識,也努力使自己成為他人的善知識。
三、守根門。六根不攀緣六境,不取其相不取隨好,若已取相,能如理作意加以遣除;若未取相,則能守護根門。
四、食知量。飲食要知量,勿食用過多或過少,而且要食用適宜的食物。
五、損睡眠。定力增加睡眠自然減少,如同本論所說修悎寤瑜伽。
六、具善尋。靜坐時所緣境應具善尋思,捨棄八種不善尋思。
七、具信解。對於三寶具有正信並能勝解所修的法門。
八、具行者分。精進是修行人需具備的重要條件。
九、具解脫處。所緣境能順向解脫。
十、離三障。遠離煩惱障、業障、報障三種障礙。
十一、捨執著心。捨離種種的執著心。
酉二、釋2 戌一、施設教授3 亥一、略標
第二科釋,解釋佛為菩薩施設教授、徧作義利,分二科;第一科施設教授,佛施設種種語言文字,無顛倒教授,又分三科;第一科略標,要略標出最初施設無倒教授。
謂諸如來為無諂曲、恭敬愛重,等持資糧、始業、初業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
諸佛為了這類正直沒有諂曲、恭敬佛法、愛重靜慮資糧,剛發菩提心入大乘的菩薩、或欲修定或欲斷二障的諸菩薩眾,一開始時施設種種名言建立我空、法空的法門,無顛倒地教授菩薩修三摩地。
亥二、正告5 天一、當正思惟2 地一、於己名3 玄一、標思惟
第二科正告,佛教授菩薩當正思惟、當正攝受、當多修習、當正安住、當得出離,分五科;第一科當正思惟,當正思惟自己的名字、眼等一切法,唯名無實,又分二科;第一科於己名,說明如何思惟己名,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思惟,標出正思惟己名。
如是告言: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於內寂靜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為立名,或汝親教軌範師等所為立名。
佛這樣告訴聖弟子們:善男子來!你應該居住在遠離喧鬧的地方,使用邊際臥具,自己一個人安住,修習靜慮,內心寂靜住,如理思惟己名,小時候你的父母所為你取的名字,或你的親教師(和尚)或軌範師(阿闍黎,教導戒律軌則規範)等,所為你安立的名字。
玄二、釋行相
第二科釋行相,解釋心行相貌。
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有中,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內心作這樣思惟: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法,有一個自性真實的我存在嗎?或即六處(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或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或內外中間眼乃至意的六識,在這十八界中,有這樣的我名、我想、施設分別種種我相,隨這假安立言說的我名而有真實的我在活動嗎?
玄三、出了知
第三科出了知,標出了知「我」不可得。
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善男子!既然已經這樣正確思惟以後,應當知道事實上生命只是內六處(六根)、外六處(六塵)、及二中間六識法的和合運轉,並沒有我在其中指揮活動,因此父母為自己安立的名字,只是生命體的代號,方便溝通,不論安立為張三或李四都沒有真實張三或李四其人可得。
《披》或內或外或兩中間等者:謂六處法,有其內、外、或兩中間施設建立。義如聲聞地於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陵本二十八卷二十頁2395)彼四念住六處法攝。若離六處法自性真實,當知無有內、外、或兩中間施設可得。今說於彼所為立名,亦作如是假想分別,是故說言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有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六處法有內六處(六根)、外六處(六境),或二者中間的六識,在六處法中施設建立假名的「我」。此中義理,如〈本地分‧聲聞地〉卷28,963頁的四念住中,已作種種說明應當了知。在該處說明身受心法四念住,屬於六處法所攝,並沒有我可得。如果離開六處法有一個真實自性的我可得,應當了知,則不應於內六處、外六處,或二中間施設有我。
現在說父母或師長於內六處(六根)、外六處(六境),或二者中間的六識所安立為我的假名上,也作這樣假想觀察分別,因此說言或內、或外、或兩中間。
在此父母或師長所安立為我名的體性是實有我在,有這樣的我名、這樣的我想、我的體性是真常不壞,隨分別假立種種言說而活動否?
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決定應當這樣的如實了知,一切只是在客法上有客想的活動。
客法是所分別、所詮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等,所依唯是因緣所生依他起法,如幻假有無真實體性,本身並無名字,於此緣起法上作虛妄分別安立為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識,乃至我是某某等,唯是假名安立,無真實自性,屬於外加上的法,名客法。
客想是能詮,在客法上施設假名,依名字起想取相,隨分別假立種種言說而造作活動。如〈本地分‧菩薩地〉卷38所說,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由能詮的名為先,內心浮現對應的影相,由取相想為先,隨起種種言說,而於六根、六塵、六識安立我是某某,我的眼根看見某種色相,我感覺很快樂等;倘若內心未在一切法上作分別,則什麼事也沒有。
《披》但於客法有客想轉者:此顯名義俱無有實,故於彼義名為客法,及於彼名名為客想。顯揚頌說:由名於義轉,二更互為客。下自釋云:以名於義非稱體故,說之為客。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顯揚論十六卷五頁)其義應知。
這裡顯示能詮的「名」與名所詮的「義」,二者都沒有真實性,因此對於名所詮釋的義(境界)稱為「客法」,及能詮釋境界的種種名句文身,稱為「客想」。《顯揚聖教論》頌說:「由名於義轉,二更互為客。」由名觀待於義而有,義觀待於名而顯,名與義二者互相觀待而有是互為客,但都是假安立的;下面《顯揚聖教論》自己解釋說:以名詮釋所分別的義不能稱合義的真實體性,說之為客;義也如名,是空無所有的,說之為客。如《顯揚聖教論》卷16,5頁所說,其道理應可了知。
此義如《攝大乘論》所說,「唯識無義」,一切境界都不可得,只是內心的分別所現。
地二、於眼等2 玄一、舉眼3 黃一、標應思惟
第二科於眼等,於眼等思惟,但於客法有客想轉,分二科;第一科舉眼,以眼為例,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應思惟,標出應該正確思惟眼睛唯法,別無所有。
汝善男子!若於爾時,於自己名唯有客想已生已得;
你這位善男子!若於那時,對於自己的名字只作客想,思惟了知「我」是父母或師長假名安立的,並沒有真實我的體性,隨著「我」的假名在所詮的六根、六塵、六識上,起取相想、施設分別及運轉造作,名已生;唯有假名施設的法可得,「我」是空無所有的,名已得。
《披》唯有客想已生已得者:義顯己名唯假無實故。隨彼假名於義流轉,說名已生。唯有假名施設可得,說名已得。
唯有客想已生已得方面:義理顯示自己的名字只是假安立,沒有真實有我的體性。隨著假名分別在假名所詮釋的境界(六根、六塵、六識)上相續運轉,說名已生。只有假名施設的法可得,說名已得。
當知一切假名分別及假名所詮的義,在內心運轉時,都是假立施設,只是一念心的虛妄分別而已,別無所有。
復應在內如理思惟,於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其次,應該在內心如理思惟,在你的眼中所有施設制立眼的名字,有眼名而取相起眼想,有名與想內心起分別,當知事實上眼睛是唯因緣所生依他起法,並沒有名字的。
黃二、釋其行相2 宇一、標唯名義
第二科釋其行相,解釋思惟的行相,分二科;第一科標唯名義,標出眼只有名與義。
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作這樣思惟觀察:我這眼中只有名(客想)與義(客法)二件事可得:
一、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於此能見色者制定安立為眼名,取相生起眼想,於眼分別施設種種差別,於此唯有假名的客想,眼不可得。
二、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及此所詮的眼,是因緣所生依他起法如幻有的事,是離言說事,名唯事。於如幻有事中,假立種種眼名、眼想、眼施設分別,只是假義,非有眼可得,稱為客法。
除此名(客想)與義(客法)以外,沒有再超過沒有再增加的。
《瑜伽論記》卷12解釋:制立眼,為一事,名想施設都是眼名之差別;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第二事,唯有依他眼根離言說事,於中假立眼等名字,名不能及,因為若尋思眼名,執著有眼體即是遍計所執,畢竟無體,故說眼空。
宇二、釋無自性2 宙一、標俱非
第二科釋無自性,解釋眼沒有真實的自性,分二科;第一科標俱非,標出名義都不是真實的眼。
於此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且非是眼。此唯有事,於中假立眼名想等,
思惟在這眼中,所有假安立眼的名字,取相起眼想,眼的假施設分別,都是遍計所執自性,不是眼。此眼只有離言自性的依他起事,在事當中假立眼名、取相生眼想等,
《披》唯二可得等者:客想、客法,說名唯二。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名客想。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雖於此中實有唯事,然彼自性亦非是眼,是故當知彼唯客法。
唯二可得等方面:客想是名,是能詮;客法是義,是所詮,說名唯二。詳述如下:
一、客想。在因緣生法的眼上制立眼的名字,「取相」生眼想,於有眼的假施設分別,是名客想。
二、客法。因緣所生依他起事,名唯事,唯事是假名所詮義的所依。在離名言相的依他起法中假名安立眼,生起眼想,眼的假施設分別,是名客法。 雖然在這當中實有因緣所生依他起的唯事,然而唯事,性離言說,因此當可了知假名所詮的眼只是客法。
當知自性亦非是眼。
應當知道因緣所生依他起的唯事,性離言說,若尋思眼名,執著有眼體是遍計所執自性,畢竟無體,故說也不是眼。
宙二、釋所以2 洪一、離名無覺故
第二科釋所以,解釋為何因緣生法的眼也不是眼,又分二科;第一科離名無覺故,覺是分別,因為離開眼的名字,無法有「這是眼」的分別心現起。
何以故?非於此中遠離所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少有眼覺而能轉故。
為什麼說因緣所生法的唯事,也不是眼?因為在根身當中,若遠離假安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即不會有「這是眼」的分別心能現起之故。
洪二、覺必待名故
第二科覺必待名故,分別心一定要觀待於名字才能現前,觀待於他法而有,本身是不可得的。
若有此事,體是真實,稱名所說,不應於中更待眼名,方有如是眼覺而轉。唯應自性不由聽聞,不由分別彼所立名,但於此事有眼覺轉。然無如是不待名言,覺轉可得。是故此中,唯於客法而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如果因緣生法這件事,體性是真實的,稱合名言所說真實有眼這樣的體性存在,則不應尚須觀待於眼的名字才有眼的分別現起。應該但由依他起法本身的自性、特性,不須藉由聽聞教導,不須藉由內心分別所安立的假名,即應於此因緣所生事上有眼的分別心現前。然而實際上,並沒有如是不須觀待名言即可有分別心現前可得。
如果從小父母沒有教導這稱作眼睛,自己不會認為它是眼睛,便不會有眼睛的分別心現前,因此這假名安立的眼,也不是真實有其自性。是故在這道理當中,依名言所緣到的因緣所生事也只是客法,只是於客法上假名安立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罷了。可見名事互為客,能詮的名、所詮的義,都是不可得。
黃三、出正了知
第三科出正了知,顯示出正確的了知。
汝既如是於其內眼如理思惟,復於眼想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你既然已經於內身的眼能如理思惟,了知唯只是客法;對於眼想,當然也能通達它只是客想,唯有假名安立,名字現起便生分別,依於客法而有客想,名當生;思惟其唯有假名施設可得,名當得,是故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不可得,都是假的。
玄二、例餘
第二科例餘,於眼如此思惟後,例說其餘耳鼻舌身等也應如是思惟。
如於其眼,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已得已求,若已作意隨尋隨伺。以要言之,普於一切諸法想中,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如同行者於眼能如此如理思惟,了知能詮的名,所詮的義都不可得,如是於耳鼻舌身意等,乃至詳細說所有的見聞覺知,皆應如是如理思惟;已得已求,依於因緣所生的事,生起「這是耳」的耳名、耳想、耳假施設,名已得;思惟唯有於耳客法上安立客耳名、耳想、耳假施設可得,名已求,若已生起如是如理作意,隨粗或細的思惟觀察,皆如是如理思惟。總之要略歸納來說,遍於一切諸法想中,依於想心所取相而認知的一切有情世間、器世間諸法中,唯有客想當生當得;依於客法而有客想,名當生;唯有假名施設可得,名當得。
《披》耳鼻舌身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於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陵本三十六卷十頁2940)
耳鼻舌身等方面:此處文中「等」這個字,包括了地水火風四大種、色聲香味觸法,以及一切以名言安立的假說自性,如涅槃、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包括世間的流轉品法、出世間的清淨法,凡是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屬於假說自性,不可得,如〈菩薩地‧真實義品〉卷36,1193頁已詳細說明,應當了知。
《解深密經》中說,有為法非有為、非無為,無為法也是非無為、非有為,皆是名假施設,以假名來認識雜染與清淨的世間,都是不可得的。
天二、當正攝受
第二科當正攝受,佛開示諸菩薩應如何正思惟後,接著勉勵行者應當正確地攝受此無倒教授。
如是汝於自己身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廣說乃至一切法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
如是你於自己身中所有依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風等所生的假想,透過精勤的如理思惟、正加行道,正確攝受法空勝解,當能完全的排除遣離;廣說乃至身外的一切法,包括所有依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所生的一切假想,也應透過精勤的如理思惟、正加行道,正確攝受法空勝解,便能將依名言所起的遍計所執完全排除遣離。
佛開示善男子,除了思惟自己的內身外境,廣說乃至應思惟一切法中所有安立的假說自性都無所有,如此便能除遣所有的假想,應當正確的攝取領受這樣的無倒教授。
天三、當多修習
第三科當多修習,應當多多修行熏習這樣的無倒教授。
汝由如是一切所知善觀察覺,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數數除遣;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
你由如是於一切所認知的境界,能善巧觀察覺知,普遍於一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諸法想中,生起唯客想,了知於所有一切客法所安立的客想皆不可得,所有戲論只是客法客想而已,都是虛妄分別,如此則能數數除遣於一切法所生的所有一切戲論之想,心中一有想便能了知此想不可得,立刻排除遣離,法空正見已深植入心,由數數除遣戲論想故,此時唯以無分別無相之心,緣真如法性真實義為所緣境而轉。
《披》唯取義轉者:唯取其事、唯取真如,名唯取義,唯以實義為所緣故。
唯取義轉方面:是指唯取世俗諦的依他起因緣生事、唯取勝義諦的圓成實我法二空真如,是名唯取義,唯以真實義為所緣境故。
依他起與圓成實法皆是離言說相,唯取其事是緣盡所有性;唯取真如是緣如所有性,於一切法上思惟客法、客想皆不可得,能數數除遣戲論想故,此「無分別無相之心」漸漸能與真如實相相應,唯以真實義為所緣。此所緣境即是離言的「唯事」與「真如」,真如無相,於事了知唯有客想,因此無有分別。無分別無相之心所緣唯有諸法唯事的盡所有性、真如的如所有性。
於此事中多修習住。
在毗鉢舍那這件事當中多多的修習安住,這樣如理思惟修法空觀,可以滅除有所得的分別心,使令行者能由有分別,慢慢的悟入無分別的境界。
天四、當正安住2 地一、獲勝等持
第四科當正安住,應當安住於此無倒教授正思惟中,分二科;第一科獲勝等持,若能正確安住在這樣的如理思惟中,能獲得殊勝的等持。
汝若如是,當依如來妙智清淨等持種性,獲得無倒心一境性。
善男子!你如果能這樣的思惟觀察真實義,當能依此如來微妙智慧、清淨的等持種性,而獲得無有顛倒的心一境性,與勝義諦相應的無漏禪定。
地二、修正作意
第二科修正作意,不論任何法門皆應修此法空正作意。
如是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若於慈愍,若於緣性緣起,若於界差別,若於阿那波那念,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
如是你們如果修習不淨觀,在不淨作意思惟時,於此法空作意當切勿捨離,不淨成就,還要再修唯識觀來捨離不淨的戲論分別想。
同樣的,若於慈愍觀,若於緣性緣起觀(緣性指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以緣性緣起思惟十二因緣的觀行)、若於界差別觀(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差別觀)、若於阿那波那念的數息觀,若於所成就的初靜慮,詳細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以及無量的菩薩四靜慮,六神通,種種的等持、等至作意思惟,在修習這些法門時,於此法空作意亦當切勿捨離,任何作意如果沒有離開名言都還是戲論,應當再修習法空觀除遣這些戲論分別想,才能究竟圓滿。
《披》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者:此中作意,謂即前說數數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應知。
於此作意勿當捨離方面:此處文中所說作意,是指前所說的,行者以如理思惟數數除遣一切戲論之想,以及以無分別無相的心,唯取真實義為所緣境,唯取其事,唯取真如而生心,應當了知。
天五、當得出離
第五科當得出離,行者若能安住此無倒教授的法空作意多修習,將來能證得出離。
汝若如是修此菩薩無倒作意,漸次乃至當得無上正等菩提,究竟出離。
善男子!你如果能如前所說,修習此菩薩無有顛倒的法空如理作意,漸漸地從內凡至外凡,由加行至見道、修道位,乃至將來能成就無上的正等菩提佛果,究竟圓滿出離煩惱、所知二障。
亥三、總結
第三科總結,整體的結語。
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
以上由佛的種種界智力為菩薩所施設的無倒教授,應當了知,由於依此方法可普遍趣向於正行,是名一切菩薩的遍趣正行。一切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欲普遍趣入無上菩提道的正行,應當如此修行,才能成就無上菩提。
戌二、遍作義利2 亥一、明共諸佛
第二科遍作義利,說明佛的種種界智力,普遍能為眾生成就涅槃的功德利益,分二科;第一科明共諸佛,說明這樣的修行是共於諸佛所修的。
過去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已正施設如是教授;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
一切諸佛都是這樣教導初發心的菩薩,過去諸佛也是為了始業發無上菩提心的諸多菩薩眾,已經正確的施設如前所說的這些教授;未來諸佛也是為了始業諸菩薩眾,將來也如是施設這些教授;現在諸佛也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這樣的教授。
亥二、兼利餘乘
第二科兼利餘乘,雖此無倒教授是為諸菩薩施設,然也能兼得利益其他聲聞、緣覺乘的行者。
諸聲聞等於此作意勤修習時,亦能速疾得勝通慧。若能於此無倒作意如實通達,便能獲得諸法現觀。
諸多聲聞、緣覺行者若能於此我空觀無倒作意精勤修習,也能很快證得通達諸法實相的殊勝智慧。廣慧的聲聞人如果能於此法空觀無倒作意如實通達,便能迴小向大,獲得初地現觀諸法的真實義。
以上說明佛的種種界智力,能給予聲聞與菩薩種姓行者不同的無倒教授。
午七、遍趣行智力
第七科遍趣行智力,佛的遍趣行智力能普遍了知眾生修行趣向,無倒教授趣向解脫的修行。
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於一切苦能出離行、不出離行如實了知;及令捨離不出離行,能正授與能出離行。
佛所具有的遍趣行智力,能如實了知一切三乘、五趣、外道行者,其發心是趣向於聖道,或世間道;對於能出離、不能出離一切生死、煩惱苦的修行,都能如實通達;及為令眾生棄捨遠離不能出離一切惑業苦的煩惱行,也能正確的教授我空觀、法空觀、四念住、三十七道品等法門,令能出離三界,遠離痛苦,得解脫。
午八、宿住隨念智力
第八科宿住隨念智力,說明佛宿住隨念智力的業用,能憶念有情及自己過去生的種種情形,使令有情起淨信心,及能降伏執著常論者。
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於其前際本事本生數數念已,為令所化諸有情類心生厭離、心生淨信,正為宣說;及能降伏執著常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佛所具有的宿住隨念智力,能以宿命明的智慧力憶念弟子們過去生或作功德、或作罪業、在生死惑業苦流轉的所有因緣事,及佛於過去生行菩薩道的種種事蹟,能一次又一次的憶念後,正確的為有情宣說,令所教化的諸有情,了知過去無明造業的過失及過患、生死輪迴的痛苦,對生死生起厭離心,於佛法產生清淨的信心,及能降伏執著我及世間是常的一切沙門及在家修行的婆羅門等,令斷除常執的邪見。
午九、死生智力
第九科死生智力,說明佛死生智力的業用,能正記別眾生的遷流謝滅往生善惡趣處,及能降伏執著斷論者。
如來所有死生智力,於諸弟子過往遷謝當所受生,能正記別;及能降伏執著斷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佛所具有的死生智力,能以天眼的智慧力,如實了知諸多佛弟子們謝滅往生後,將來應到哪裏受生,都能正確記述分別;此種智慧力能降伏執著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作善不得善報、作惡不得惡報等無因論、斷見論的一切沙門、婆羅門等外道,令斷除執著斷論者的邪見。
午十、漏盡智力
第十漏盡智力,說明佛漏盡智力的業用,能自解脫,亦能降伏於阿羅漢起增上慢者。
如來所有漏盡智力,於自解脫無惑無疑;及能降伏於阿羅漢起增上慢,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佛所具有的漏盡智力,已斷盡所有愛見煩惱、習氣,於自己的解脫,完全沒有迷惑、懷疑;這樣的智慧力,能降伏不能如實了知自己於阿羅漢是否已真實證得,而起增上慢的沙門、婆羅門等。
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說如來十力的作業。
是名如來十力作業。
以上是佛十種智力的作用,名如來十力作業。
辰六、次第2 巳一、徵
第六科次第,說明佛十種智慧力的次第,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十力次第?
什麼是佛十種智慧力的次第?
巳二、釋2 午一、總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總標,整體總相的標示如來十力次第。
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即便頓得一切十力;頓證得已,後時次第方現在前。
諸佛在最初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一剎那間,十種智力即立刻成就;證得後,於後得智時十種智慧力才次第的現前。
午二、別顯3 未一、初門2 申一、辨4 酉一、處非處智力
第二科別顯,由三種門,各別顯示十力生起的次第,分三科;第一科初門,以第一門顯示十力次第,又分二科;第一科辨,分辨十力,又分四科;第一科處非處智力,說明為何處非處智力的排序為第一。
謂諸如來初成佛時,先起處非處智力。觀察諸法,建立一切無倒因果。
諸多如來在最初成佛時,證得根本智以後,於後得智時,先生起的是處非處智力,對於合因果道理、不合因果道理的緣起法,觀察得非常透徹圓滿,建立一切沒有顛倒的世間因果及出世間的因果。
酉二、自業智力
第二科自業智力,說明為何自業智力的排序為第二。
既觀察已,次起自業智力。若有希求即於欲界同分界中可愛殊勝異熟果者,方便為說令其遠離諸不善業,令其現行所有善業。
既觀察諸法,建立一切無倒因果已,接著生起自業智力。如果有情希望追求欲界同分界中,可愛殊勝異熟果報,能善巧方便為有情宣說令其遠離十不善業,修五戒十善等所有善法,使令有情所有善的身語意三業能夠現行,當來能領受欲界可愛異熟。
酉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第三科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說明為何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的排序為第三。
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若諸有情希求世間離欲法者,與其教授,令彼趣向世間離欲,令彼獲得如實之道。
其次佛又生起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等各式各樣禪定的智慧力,若諸有情希望追求世間離欲法,佛會予以傳授教導,使令有情能夠趣向世間離欲獲得靜慮,進一步使令有情獲得如實了知諸法實相的修道次第。
酉四、所餘諸力2 戌一、標
第四科所餘諸力,其餘六種智慧力的次第,分二科;第一科標,總相標出所餘的智慧力。
次起所餘如來十力。若諸有情希求出世離欲法者,如應為說趣出世間離欲之道。
其次生起其餘如來十種智慧力。若是有情想要出離三界追求出世離欲無漏法,佛依其根性說與其所相應,能趣向出世間離欲的修道法。
戌二、釋6 亥一、根勝劣智力
第二科釋,解釋其餘六種智慧力,分六科;第一科根勝劣智力,說明根勝劣智力。
謂於此中,先起根勝劣智力,如實觀察希求出世離欲者根。
若諸有情希求出世離欲法者,佛會先生起根勝劣智力,如實觀察希求出世間離欲有情的信進念定慧根性,是殊勝或下劣的,是上品中品或下品,有這種智慧力,能有效的幫助及指導有情成就出世間的聖道。
亥二、種種勝解智力
第二科種種勝解智力,說明種種勝解智力。
次起種種勝解智力,如實觀察彼根為先所有意樂。
其次生起種種勝解智力,佛如實觀察有情的善根性之後,再觀察有情內心所歡喜好樂修學的法門,為其宣說與其意樂相應的法門,令生歡喜。
亥三、種種界智力
第三科種種界智力,說明種種界智力。
次起種種界智力,如實觀察意樂為先所有隨眠。
其次生起種種界的智慧力,界是指種子;佛先如實觀察有情的意樂,再觀察有情煩惱種子的品類差別。
亥四、遍趣行智力
第四科遍趣行智力,說明遍趣行智力。
如是了知彼根、意樂及隨眠已,次起遍趣行智力,如其所應,令於所緣趣入門中而得趣入。
由如此了知有情的根性、意樂、及煩惱種子品類差別等,其次依止遍趣行智力,普遍知道這樣的修行會趣向什麼樣成果的智慧力,如有情所相應,所合適的法門,使令有情於所緣所趣入解脫之門,而得以趣入。
亥五、宿住隨念及死生智力
第五科宿住隨念及死生智力,說明宿住隨念智力及死生智力。
次起宿住隨念智力及死生智力,彼由如應所緣趣入門加行攝住心已,淨修行已,為說中道,令其遠離薩迦耶見以為根本常斷邊執。
其次佛生起宿住隨念智力(宿命智)以及死生智力(天眼智),開示有情宿命的情形以及將來得果的情形,有情聽了以後不再有常見也無斷見,能如所相應所緣趣入門中精進的加行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內攝其心安住在所緣境上,清淨的修學止觀以後,佛為其宣說中道,令其遠離薩迦耶見以為根本所生或常或斷的邊執見。
《披》為說中道等者:此中常斷邊執,皆以薩迦耶見為其根本。由起宿住隨念智力,為彼宣說能治常邊邪執處中之行,令離常執。由起死生智力,為彼宣說能治斷邊邪執處中之行,令離斷執。如是應知。
人會生起常見或斷見的邊執見,都是以我見為其根本。由於佛生起宿住隨念的智慧力,為有情宣說過去世的因緣,能對治常邊的邪執,處中道修行,使有情遠離常執。由於佛生起死生智力(天眼明的智慧力),為有情宣說未來趣生的處所,能夠對治斷邊的邪執,處中道修行,使令有情遠離斷見的執著,應該這樣了知。
亥六、漏盡智力
第六科漏盡智力,說明斷除一切煩惱的智力。
為令永斷一切煩惱,從此後起漏盡智力。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雖未永斷一切煩惱,而由獲得不現行故,起不作作增上慢者,令其捨離此增上慢。
佛為了使令弟子永遠斷除一切愛見煩惱,指導有情如何以中道而行,斷除常執及斷執,從此以後生起漏盡智力,指導有情斷除煩惱。若有弟子依佛所開示正修方便的奢摩他力所任持,成就奢摩他,有定力能夠控制煩惱不現起,雖然沒有永斷一切煩惱,但由於禪定獲得煩惱不現行、不活動的寂靜氣氛,於所應作,生起以為已作的增上慢,佛依止漏盡智力能幫助有情棄捨遠離此增上慢,使有情知道自己尚未證果。
《披》起不作作增上慢者者:於所應作,不作謂作,名不作作。即由此義不如實故,說名增上慢者。如有外道,於其自身發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是阿羅漢,其類應知。
於所應修作,未圓滿修作卻自以為修作,名不作作。如應該修無我觀,尚未圓滿所作,未成就我空觀,卻認為自己作了而且已經成就,或得禪定以為是得聖道果。
由於對修行的境界不能如實了知,不是真實成就,名增上慢。譬如有些外道,對於成就禪定發起不正確思惟,顛倒錯認自己成就阿羅漢,或聖弟子中修我空觀,證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時,卻執著捨受,以為煩惱已斷,這些種類應當了知是增上慢。
申二、結
第二科結,結說初門的次第要義。
是名十力一門次第。
以上是以第一門解釋十種智慧力的次第,是名十力初門次第。
未二、第二門3 申一、標
第二科第二門,由第二門說明十力的次第,分三科;第一科標,總相標出異門十力次第。
復有異門十力次第。
又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十種智慧力的次第。
申二、釋2 酉一、辨初四4 戌一、處非處智力
第二科釋,解釋十種智慧力的次第,分二科;第一科辨初四,先分別辨明十力的前四力,又分四科;第一科處非處智力,說明為何處非處智力的排序為第一。
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最初發起處非處智力令現在前,普於一切緣生法中,觀察最勝妙法住智。
諸多如來,對於無上正等菩提最初證得根本智後,於後得智時,最初發起的是處非處智力,使令現在眼前,及普遍對於一切緣生有為法當中,具有觀察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等,最殊勝微妙的法住智。
戌二、自業智力
第二科自業智力,說明為何自業智力的排序為第二。
即依如是妙法住智,次起自業智力,觀在家分,由彼彼業種種差別,依在家分曾當現時修證差別。
如來依止處非處智力,是最殊勝的妙法住智,其次生起自業智力,通達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觀察彼在家修行人由於造作種種差別的業,修習聖道,如其相應,所能修證佛法的分際;如實了知,依於在家行者過去、未來、現在造業、修證的差別,所感得的果報於今世、他世的種種差別相。
戌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2 亥一、觀出離道
第三科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說明為何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的排序為第三,分二科;第一科觀出離道,觀出離的聖道。
如是觀察在家分已,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觀出家分。謂於如是出家分中,為有能說出苦離苦正道者耶?為無有耶?
佛這樣觀察在家行者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業報的因果關係後,其次現起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的智慧力,觀察出家修學聖道的有情眾生所能修證佛法的分際。並觀察在這些出家人當中是否有人能夠宣說出苦、離苦正確的聖道?還是沒有?
亥二、觀照世間
第二科觀照世間,觀察照見世間的情形。
如是觀已,正知都無。
這樣觀察以後,正確的知道,乃至都沒有一個出家人能夠宣說正確離三界苦果的聖道。
《披》正知都無者:謂出家分,於出離苦不能如實了知故。
正知都無:是說在出家修學聖道的人當中,對於出離苦的道理都不能如實了知的緣故。
觀諸世間無有救護,無所歸依。由大悲故,以其佛眼如實觀照一切世間。
佛觀察諸世間,由於出家修學聖道的人無法知道出離苦的聖道,因此世間沒有宣揚聖道的人;由於無有正法住世,無人弘揚正法,眾生在生死流轉中,沒有人能夠救度護送,也沒有歸投依靠的對象。佛由於大悲心的緣故,以其一切種智的佛眼如實觀照一切世間,出於悲憫而轉法輪。
戌四、根勝劣智力
第四科根勝劣智力,說明為何根勝劣智力的排序為第四。
既觀照已,次起根勝劣智力,現前了知住在世間種種有情,生在世間、長在世間,或有鈍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現前知已,便於說法其心趣入。
佛既然已經觀照到出家修學聖道的人也無法宣說出離世間的聖道,接著生起根勝劣智力,現前觀察並了知住在世間的種種有情,是生在世間、長在世間,困在世間,不斷在世間裏增長貪瞋癡,不能解脫;但這些有情中,還是有種種差別相,有的人信進念定慧善根是遲鈍的鈍根,有的人是中等的中根,有的人是銳利敏捷的利根。這樣觀照、現前了知以後,隨其軟中上所相應的為有情宣說佛法,使令有情的心能夠趣入聖道,有情由於具有善根的緣故,聽聞佛法後,能修行漸漸前進入於聖道。
酉二、例餘六
第二科例餘六,例說類推其餘六種智慧力的次第。
次後如前一切所餘種種勝解智力等事,次第應知。
後面六種智力,如前所說其餘一切種種勝解智力等,也都是為成熟利益有情事而次第生起,應當了知。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第二門十力次第。
這是第二種門解釋十種智慧力的次第,名第二門十力次第。
未三、第三門3 申一、標
第三科第三門,由第三門說明十種智慧力的次第,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又可由另一角度解釋十力次第。
復有異門十力次第。
還有另一種不同角度可說明十種智慧力的次第。
申二、釋2 酉一、辨初三3 戌一、處非處智力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初三,分別最初三種智力,又分三科;第一科處非處智力,說明為何處非處智力次第排序是第一。
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最初發起處非處智力令現在前,觀察一切緣生法界。
諸多如來,於無上正等菩提最初證得時,於後得智,最先發起處非處智力令其現前,以觀察一切因緣生法的法界。
戌二、自業智力
第二科自業智力,說明為何自業智力次第排序是第二。
次起自業智力,即於如是緣生法中,觀察假立有情名想諸有情界,如是有情自造如是色類諸業,還受如是色類諸果。
其次生起自業智力,即在如是緣生法當中,觀察以名言所假安立的諸有情界,有情眾生皆是活在名想的境界中,唯有內心的分別,沒有真實的有情,這樣的有情自己造作如是色類的諸業,色類是指身業、語業,還自領受如是身語二業的果報。
戌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第三科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說明為何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次第排序是第三。
如實觀察如是法界有情界已,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即為如是諸有情類解脫苦故,示現三種無倒神變而教授之。
佛如實觀察法界有情界以後,接著生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即是為了如是諸多有情類能解脫眾苦的緣故,而示現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三種無倒神變以教授之。
酉二、例餘七
第二科例餘七,例說其餘七種智慧力的次第排序。
既教授已,次起餘力,如前次第知根等已,於其正道令趣入已,然後方便令彼有情解脫眾苦。
既已經教授有情之後,其次生起其餘的七種智慧力,如前所說的次第,依序為根勝劣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乃至最後的漏盡智力,了知有情的根性差別、勝解、煩惱種子等已,以各種善巧令有情於正道趣入後,然後開示種種方便修行法門,令彼有情能解脫眾苦。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第三門十力次第。
以上是第三種角度說明十種智慧力的次第。
第一門是總說,佛依這十種智慧力能正確無顛倒的指導一切有情解脫三界苦惱,這十種智慧力各有功用,能觀察有情的根器,能幫助有情斷除煩惱。
第二門是先觀察最勝妙法住智,再依次觀察在家與出家有情,悲憫眾生為說法故,而依次生起後後智力。
第三門是直接觀察諸多名想有情,造什麼業得什麼果,直接觀察緣生法界,而依次生起後後智力,指導有情出離生死。
辰七、差別4 巳一、徵
第七科差別,這十種智慧力可以有差別,也可以沒有差別,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十力差別?
什麼是如來十種智慧力的差別?
巳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種智慧力可以有差別,也可以無差別。
謂此十力展轉相望,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這十種智慧力展轉互相對望,若由智慧力的不同作用來說,是有差別;若總說約為利益有情事而生起智慧力,則無差別。
《披》亦有差別亦無差別者:謂此十力,如其次第前後相望。若由此義,說有差別。復由他義,說無差別。如下自釋,一一可知。
這十種智慧力如它的次第,前者後者彼此互相對望。如果由前後次第來說是有差別。若又由其他道理來說,又是無差別。如下文解釋,可以一一了解。
巳三、釋2 午一、總徵差別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總徵差別,總問十種智力差別。
處非處智力等與自業智力等,有何差別?
處非處智力等與自業智力等,彼此有何差別?
午二、展轉別辨9 未一、第一智力與第二智力2 申一、處非處智力
第二科展轉別辨,展轉各別分別,分九科;第一科第一智力與第二智力,說明第一處非處智力與第二自業智力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處非處智力,說明處非處智力。
若正了知善不善業,能感所有愛非愛果,當知此由處非處智力故。
如果正確的了知,善業與不善業,能感得所有可愛與不可愛果報,這種通達業感緣起、因果相續的道理,應當了知是由於處非處智力作用的緣故。
申二、自業智力
第二科自業智力,說明自業智力。
若正了知諸有能造善不善業,即彼能受愛非愛果,而非所餘,當知此由自業智力故。
如果正確的了知諸有能造善業或造不善業者,即彼能領受自所作可愛或不可愛果,而不是其餘有情來領受造業所得的果報,這種通達自業自受的道理,應當了知是由於自業智力作用的緣故。
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都是在了解業果的關係;有差別在於處非處智力著重於了解法本身因果相續的道理,而自業智力的重點則強調在造業有情本身,其因果有定異性,決定有差異。
未二、第二智力與第三智力2 申一、自業智力
第二科第二智力與第三智力,說明第二自業智力與第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自業智力,說明自業智力。
若正了知諸有能修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即彼能入靜慮等定,而非所餘,當知此由自業智力故。
若正確了知諸有能修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的行者,即是此類行者成功時能證入四靜慮等種種的禪定,而不是其餘未修禪定的人,應當了知這樣的智慧是由於自業智力作用的緣故。
申二、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第二科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說明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若正了知即依如是靜慮等定,現三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當知此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故。
若能正確了知即依止如是四靜慮等種種禪定,能現出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三種神變,無顛倒的教授所教化有情,應當了知這樣的智慧是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作用的緣故。
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都是了解關於禪定方面的智慧力;有差別在於,自業智力重點是了知修靜慮的有情本身能否入禪定,而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則是著重在神變本身,依照怎樣的禪定能得到何種神通變化來教化有情。
未三、第三智力與第四智力2 申一、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第三科第三智力與第四智力,說明第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與第四根勝劣智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說明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若正照取信等俱生相應之心,當知此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故。
如果能正確的照見取得與生俱來信進念定慧等善根相應的心,應當了知,這樣的智慧是由於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慧力作用的緣故。
申二、根勝劣智力
第二科根勝劣智力,說明根勝劣智力。
若正分別即彼諸根軟中上品種種差別,當知此由根勝劣智力故。
若能正確分別有情諸根軟品、中品或上品的種種差別相,應當了知,這樣的智慧,是由於根勝劣智力作用的緣故。
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同樣都是在照見善根;有差別在於,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重點是了知有情是否具足善根,而根勝劣智力則是著重在各別有情的勝劣差別上。
未四、第四智力與第五智力2 申一、根勝劣智力
第四科第四智力與第五智力,說明第四根勝劣智力與第五種種勝解智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根勝劣智力,說明根勝劣智力。
若正照取諸根為先,彼彼法中種種意樂,當知此由根勝劣智力故。
若能正確照取有情諸善根為先,便能知五種善根於各各法中種種的意樂,應當了知,這樣的智慧,是由於根勝劣智力作用的緣故。
申二、種種勝解智力2 酉一、標彼相
第二科種種勝解智力,說明種種勝解智力,分二科;第一科標彼相,標出它的相貌。
若正分別即彼意樂種種差別,當知此由種種勝解智力故。
若能正確分別有情意樂的種種差別,應當了知這樣的智慧,是由種種勝解智力作用的緣故。
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同樣都是在照取有情的種種意樂;有差別在於,根勝劣智力重點是了知有情於一一法的意樂,而種種勝解智力則是著重在各各有情之間的意樂差別上。
酉二、釋差別2 戌一、舉六意樂
第二科釋差別,解釋有情意樂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六意樂,舉出六種意樂。
即彼意樂,當知分別略有六種。
即彼有情的種種意樂,應該了知要略有六種分別。
戌二、列釋一一6 亥一、不出離意樂
第二科列釋一一,列舉出來解釋其中一個一個的差別,分六科;第一科不出離意樂,說明不想出離的意樂。
一者、不出離意樂。謂於各別大自在天、那羅延天、梵世間等起信解者所有意樂。
一、不出離意樂。是指於各別的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天)、那羅延天(梵天)、及梵世間等生起信解者的所有意樂。
約印度外道來說,大自在天還是欲界天的範圍;那羅延天,也是一種天人,中文名端正猛健、或稱梵天。神泰法師翻作力壯,也有人稱堅固,是指身體非常的堅固強壯而且有力;梵世間是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可稱梵世間。總之有情對於天的境界生起相信及勝解的意樂,好樂當天人,這種有情有不出離意樂。
亥二、出離意樂
第二科出離意樂,說明出離的意樂。
二者、出離意樂。謂於三乘起信解者所有意樂。
二、出離意樂。是指對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的三乘生起殊勝信解者的所有意樂,這類有情都是有出離心的,名出離意樂。
亥三、遠清淨意樂
第三科遠清淨意樂,說明遠離清淨的意樂。
三者、遠清淨意樂。謂安住下品、中品成熟者所有意樂。
三、遠清淨意樂。是指安住在下品、中品成熟者的所有意樂,因離清淨還有一大段的距離,故名遠清淨意樂。屬於下品的,如外凡位、資糧位行者;屬於中品的,如內凡位的煖頂位中品行者,這程度的善根還會退失,但勝於外凡,故是中品。
亥四、近清淨意樂
第四科近清淨意樂,說明近清淨的意樂。
四者、近清淨意樂。謂安住上品成熟者所有意樂。
四、近清淨意樂。是指安住在上品成熟者,信進念定慧屬於上品的將要成熟者的所有意樂。約加行位來說是忍位、世第一位,忍位一剎那進入世第一,世第一下一剎那進入見道位,見道位第十六心證得初果。所以忍位、世第一位是善根接近成熟,近於見道位名近清淨意樂。
亥五、現得涅槃意樂
第五科現得涅槃意樂,說明聲聞行者現得涅槃的意樂。
五者、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謂由聲聞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所有意樂。
五、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是指由聲聞乘所得涅槃生起信解者的所有意樂。屬於聲聞種性眾生的意樂,希願今生很快就能證得涅槃。
《披》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者:謂於涅槃深心欣樂,願於現法速證得故。
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方面:是指於涅槃有深刻的歡欣與愛樂心,希願今生很快便能證得涅槃,不再輪迴生死。
亥六、當得涅槃意樂
第六科當得涅槃意樂,說明大乘行者當得涅槃的意樂。
六者、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謂由大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所有意樂。
六、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是指由大乘所得涅槃生起信解者的所有意樂。這類有情發願成就無上菩提心,對於大乘所成就的無住大般涅槃,生起清淨的信心及勝解,不急於入涅槃,願意再來三界生死輪轉中度化眾生,累積成佛資糧,待福慧具足方得成佛,是名當得涅槃意樂。
《披》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者:謂於涅槃不深欣樂,不願速疾般涅槃故。
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方面:這類大乘種性有情對於現法得涅槃不像二乘人那般深深欣樂,沒有想要很快地證入涅槃,因尚須保留五蘊身來三界度化有情,積聚成佛資糧的緣故。
未五、第五智力與第六智力2 申一、種種勝解智力
第五科第五智力與第六智力,說明第五種種勝解智力與第六種種界智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種種勝解智力,說明種種勝解智力。
若正照取勝解所起相似種子,當知此由種種勝解智力故。
佛陀能正確照見眾生對於佛法的勝解,及依此所起的相似於勝解的種子,應當知道這是由佛陀具有種種勝解智慧力的緣故,才能照見眾生對於佛法的勝解差別。
申二、種種界智力2 酉一、標彼相
第二科種種界智力,說明種種界智力,分二科;第一科標彼相,標出種種界智力的相貌。
若正照取即彼種子差別分別無量品類,當知此由種種界智力故。
佛陀的智慧力能正確照取眾生對於佛法勝解所起的相似種子差別,能分別無量無邊的種類,廣泛了解各種勝解種子的差別相,應當知道這是由種種界智力功德的緣故。
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同樣都是在照取有情的種子;有差別在於,種種勝解智力著重在通達一切眾生的勝解,而種種界智力則是著重於勝解種子的各種品類差別。
酉二、釋差別2 戌一、舉類
第二科釋差別,解釋差別相,分二科;第一科舉類,舉出種子的種類。
又即彼界,當知分別略有四種。
又即眾生的種子,當知要略分別說有四種。
戌二、列釋
第二科列釋,列出解釋四種種子的差別相。
一者、本性住種子。二者、先習起種子。三者、可修治種子,謂有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四者、不可修治種子,謂無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
一、本性住種子。是約阿賴耶識無始劫來本有的種子,有信進念定慧的種子,或是有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皆從無始以來,展轉傳來,一直有這種善根,不是由熏習或修習來的。
二、先習起種子。過去有熏習,後來接觸佛法遇見三寶熏習而成的種子。先習起種子和本性住種子有關係,若阿賴耶識裏無本性住的種子,現在熏習也無法現起先習起種子。
三、可修治種子,謂有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是指有般涅槃法的善根,三乘行者的種子皆可入涅槃,原來有本性住種子,它是很薄弱的、很微細的,但是經過熏習,發起了作用,它漸漸地增長、廣大,成為可以修治種子。
四、不可修治種子,謂無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這類有情,是沒有入涅槃法者所有種子,完全沒有出離心,他的本性無聲聞乘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且歡喜生死的境界,沒有可修治的種子,最多只能教化在人天境界中得善果。
未六、第六智力與第七智力2 申一、種種界智力
第六科第六智力與第七智力,說明第六智力與第七智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種種界智力,說明種種界智力。
若正了知如界種類行跡趣入,當知此由種種界智力故。
佛的智慧力能正確了如有情各種勝解種子的種類差別,乃至明白其相應的修行軌跡與趣入聖道也有所不同,應知這是由佛的種種界智力所成就的。
申二、遍趣行智力
第二科遍趣行智力,說明遍趣行智力。
若正分別即彼行跡一切品類,如是行跡能令離染,如是行跡能令畢竟清淨,如是行跡能令不畢竟清淨,當知此由遍趣行智力故。
若由智慧力能正確分別種種有情修行軌跡的一切品類,或聲聞、緣覺、或屬於一佛乘者,其中有的修行軌跡,能令行者遠離煩惱雜染;有的行跡則可令其畢竟清淨,如修我法二空觀而究竟清淨的斷除煩惱、所知二障;或有的行跡只能部分清淨,不能畢竟清淨,如修習四禪八定,只能伏煩惱現行、不能斷煩惱種子等,有情種種的修行軌跡,應當知道由佛的遍趣行智力故,都能通達。
以上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都是在了解有情的行跡趣入;有差別在於種種界智力是著重於了解由哪些種種界(種子)所起,而遍趣行智力則正分別行跡趣入的品類。
未七、第七智力與第八智力2 申一、遍趣行智力
第七科第七智力與第八智力,說明第七智力與第八智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遍趣行智力,說明遍趣行智力。
若如實知前際隨念一切趣因前際俱行,當知此由遍趣行智力故。
若能如實了知有情隨順憶念自己前際(過去生)心識俱行所造下的,能感得三界五趣一切趣的業因,這樣的智慧力是屬於遍趣行智力。
申二、宿住隨念智力
第二科宿住隨念智力,說明不同於遍趣行智力,宿命通又是另外一種智力。
若正了知如前分別種種隨順八言說句、六種略行,當知此由宿住隨念智力故。
同樣是在分別有情前際的生命,但宿住隨念智力能夠正確了知如前文曾分別的:將有情過去生的種種情形,隨順歸納成八言說句、以及六種略行,因此能分別有情一生從小到大、從生到死種種的相貌,這是由宿住隨念智力而了知故。
八言說句,即:有情姓名、受生種類、種性差別、飲食種類、領受苦樂差別、長壽、久住、壽量邊際等。
六種略行:是將八言說句合起來說明內心的分別,依此八言說句有情內心有種種的分別,包括呼召假名、色類差別、父母差別、飲食方軌、興盛衰損、壽量差別等。如前所說應知,此處不再一一解釋。
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都是在了解有情的前際;有差別在於遍趣行智力是著重於了解前際曾造的五趣一切趣因,如修十善、五戒而生善趣,或造十惡令生惡趣,而宿住隨念智力則強調有情前際的八言說句、六種略行。
未八、第八智力與第九智力2 申一、宿住隨念智力
第八科第八智力與第九智力,說明第八智力與第九智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宿住隨念智力,說明宿住隨念智力。
若正了知依於前際有情死生,當知此由宿住隨念智力故。
若正確了知有情依據過去世死到生的情形,應當了知,這是由於宿住隨念智慧力的緣故。
申二、死生智力
第二科死生智力,說明死生智力。
若正觀見後際種種有情死生,當知此由死生智力故。
若能正確觀察、照見有情今生死後,來生受生的情形,應當知道這是由於死生智力的緣故。乃至來生死後,下下一生又要到哪裡受生,這都屬於死生智力所知範圍。
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都是在了解有情的死生;有差別在於宿住隨念智力是著重於有情「前際」先所造業,來說後際生死,而死生智力則是正觀見有情「後際」的死生。
未九、第九智力與第十智力2 申一、死生智力
第九科第九智力與第十智力,說明第九智力與第十智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死生智力,說明死生智力。
若正了知於自事義未得究竟,有情後際受生相續,當知此由死生智力故。
若能正確了知有情對於自己了脫生死之事的義利尚未究竟圓滿,來生後際還會再於三界五趣中受生使令果報相續,應知這是由死生智力而了知的緣故。
申二、漏盡智力
第二科漏盡智力,說明漏盡智力。
若正了知於自事義已得究竟,心善解脫,於現法中證得涅槃,當知此由漏盡智力故。
若能正確了知有情對於自己所應成就之涅槃解脫事的義利已究竟圓滿,心能圓滿的解脫愛、見煩惱,在現在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當中,能證得有餘依涅槃,壽盡後進入無餘依涅槃,應當知道這是由於漏盡智慧力而了知的緣故。
這二種智慧力無差別在於,二者都是在了解有情的自事義(自斷漏事);有差別在於死生智力是對仍未究竟的有情,了知其於後際還會相續受生;而自業智力則強調是對於已得究竟、心善解脫、現得涅槃的有情,佛也能如實了知。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當知是名如來十力展轉相望,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應當知道以上是名佛十種智慧力的展轉互相對望,約所有重疊之處,以及約部分內涵的差別,因此說也有差別、也無差別。或者若由智慧力的不同作用來說,是有差別;若約為利益有情事而生起智慧力來說,是無差別。
以上是說明佛十力功德之間的差別。
子四、四無所畏3 丑一、指經說
第四科四無所畏,指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懼畏的功德,不共菩薩,是成佛之後才有的,分三科;第一科指經說,指出如經所說。
如來所有四無畏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佛所成就之四無所畏的經文,如契經中所說,包括諸大乘經,乃至《阿含經》等,應知都有說到四無所畏的相貌,四種包括:
1. 正等覺無畏:又名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
2. 漏永盡無畏:又名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
3. 說障法無畏:又名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
4. 說出道無畏:又名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
佛如實了知成就佛果之後,有此四種無所畏懼之力,因此能言無虛妄的自讚這四種功德。
《大毗婆沙論》中也說,由於佛有這四無所畏,可以如實的讚歎自己已斷除所知煩惱二障、讚歎自己成就的一切種智、讚歎自己漏盡而成就出離眾苦的聖道、讚歎自己知道種種的障道法,並說到佛弟子並不適合宣說自己的功德,因為會有四種過患:
一、功德不牢固。若說自己有聞所成慧,然所有的大正藏也沒有全部讀完,種種的道理又沒有完全的透徹,有人提問,自己也不一定能夠說得出來,由此可知凡夫的功德不牢固,不宜自說功德。若凡夫有少許功德應該隱藏起來,自善不欲他知,是名少欲。印光大師也說,即便念佛很有功夫,也要覺得自己功夫很淺,應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只有自己是凡夫,不應該讚歎自己的功德。
二、凡夫仍然有我執。雖然表面上看似清淨,但是仍有我執,有我執即有過失,如想招得名聞利養,或希望他人恭敬、乃至有高慢的煩惱夾雜其中,如悟達國師得沈香寶座後,卻生起一念傲慢心等,行者應引以為鑑,不可不慎。
三、能引諍論。佛弟子若讚說自己的功德,相信的人會歡喜,不信者則生毀謗,由此能引發許多諍論。
四、已成就的功德易被干擾、被破壞。一旦宣揚自己的功德,恭敬利養可能會湧入,由此使令心生動搖,且時間都會被佔用,一定有許多人想來親近訪問。
所以佛弟子不宜隨便宣說自己的功德,尤其是凡夫更不應說,會有這些過失災患;佛則不同,佛是圓滿的,應該轉法輪而令眾生生信,佛也確實成就這四無所畏的功德。
丑二、略釋義3 寅一、標列四處2 卯一、標
第二科略釋義,要略解釋四無所畏的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標列四處,標示列舉出四處,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於此四處,佛在大眾中自讚無畏。
謂諸如來,於其四處,在大眾中而自稱歎。
諸多如來,對於所成就的四處功德(即四無畏),能如實在一切眾生當中,自己稱揚讚歎自己已經圓滿的這些功德。
卯二、列4 辰一、現正等覺
第二科列,列舉出四處,分四科;第一科現正等覺,能現量的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謂所知障永解脫故,於一切種一切法中現等正覺,不共聲聞,是第一處。
佛讚歎自己成就第一種功德是:永遠解脫所知障,對於一切種類的一切法當中,能夠現量平等的正確覺悟(等覺可說是後得智,正覺則是根本智),並且其所成就的法空智慧不共於聲聞,這是佛於第一處自讚的功德。由於成就法空、成就一切智、一切種智,而說我是一切智人。
辰二、證得漏盡
第二科證得漏盡,佛讚歎自己證得漏盡。
諸煩惱障永解脫故,證得漏盡共諸聲聞,是第二處。
由於諸多愛見煩惱障永遠解脫的緣故,佛證得的漏盡是共於聲聞的,三乘同坐解脫床。因此讚歎自己已得漏盡,這是第二處的自讚無畏。
佛除了煩惱障永解脫之外,乃至所餘的習氣也都沒有,而有些阿羅漢聖者還會有點習氣,但是並不障礙解脫。
辰三、說出離道
第三科說出離道,佛能夠正確宣說出離三界生死的聖道法。
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是第三處。
佛讚歎自己能說出正法,使令想要追求解脫的諸多有情種類,能依此超越及出離種種三界的苦惱,這是第三處,佛能說出四聖諦、八正道等法。
辰四、說諸障法
第四科說諸障法,佛能正確宣說諸障道法。
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是第四處。
佛於出離道能為障礙的惑業等諸法,可為弟子宣說諸多的障礙法使行者應當遠離,這即是第四處。
以上是佛讚歎自己有這四種功德:
一、讚歎自己斷了所知障成就一切智。
二、讚歎自己漏盡。
三、讚歎自己能宣說聖道。
四、讚歎自己能宣說障道的因緣。
寅二、釋名無畏
第二科釋名無畏,解釋此四處為何名無畏。
如來既於如是四處,如其實義自稱歎已。次後他於自所稱歎前之二處,所有相違身語意業而興謗難;
佛既然對於這四種處所,如實的自己稱揚讚歎以後,其次,對其他有情於佛自讚的四無畏之前二種功德,發起的所有謗難,質疑佛現出的好像是相違反的身業、語業及意業等,都如實了知,坦然無畏,心無怯劣,都無疑慮,無所驚懼。
佛斷所知障成就一切種智,又斷了煩惱障成就漏盡,這是前二處,但無知凡夫,認為從表面上看起來,佛現出的身語意三業,好像與此互相違反。因此有人發動難問說:你說自己已斷二障,但看起來不像。
先解釋第一處謗難:佛說自己成就一切種智,什麼法都知道,但經典上還會說,弟子結夏安居以後從各地方來拜見佛陀,佛會問他們說:你們住在一起安樂嗎?你們乞食容易嗎?這樣看起來好像是不知道。佛既然成就一切種智為什麼不知道?例如不知道弟子們住在一起有沒有吵架?乞食容不容易?事實上佛是故意示現,不是不知道,只是明知故問,佛隨順眾生,能根據不同有情,說一些慰問的話,其實內心都知道。有些人依止這第一處而毀謗難問,認為佛還要問弟子住在一起快不快樂、是否容易乞食等,如此豈能說是一切智人,成就了一切種智?
第二處謗難:是佛自稱漏盡,可是有時示現出的身語意業,對於兒子羅睺羅說話是輕聲細語,對提婆達多則訶罵,罵其是癡人,食人涕唾,看似對提婆達多有瞋恚,對羅睺羅有偏愛。但其實不是,佛對眾生一向都是慈悲的,但因為提婆達多有眾多惡法,須要調伏。從無始劫來,乃至盡未來際,佛都是慈悲提婆達多,從來沒有對他起瞋恨心,然而因為他有很嚴重的錯誤行為,如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立邪五法(關於五法的內容,諸經所說略有不同,若依《大毗婆沙論》所載,即:「盡壽著糞掃衣,盡壽常乞食,盡壽唯一坐食,盡壽常居迴露,盡壽不食一切魚肉血味鹽酥乳」。由此五項極端的戒律,生起許多非法說法、法說非法、犯說非犯、非犯說犯等非法非律的問題),乃至又殺了蓮花色比丘尼(殺阿羅漢)等,因此才須以訶斥的方法來教化對方。
提婆達多本來沒那麼惡,在初開始出家的前十二年都很精進的修行,但卻一直不能證得聖道而十分苦悶,其後想得神通,求佛指導,但佛不肯。請目犍連指導,也被拒絕。後來雖終於找到一人肯教他,卻由此心生邪念想得到名聞利養,某次藉由神通到阿闍世王的宮中,化為一個躺在搖籃內的嬰兒,吸進阿闍世王說話時的涕唾來巴結對方,以獲得諸多供養,依此因緣,佛訶斥他食人涕唾。而提婆達多也依這些供養另立僧團,作了許多破壞佛法的事,由於受王家利養恭敬,地位聲勢日益尊隆。因名聞利養故,刻意於苦行更加精嚴,但卻我慢愈熾。因此佛的訶叱是正確的,因為他造作了許多惡業。
至於羅睺羅,由於較為調順,乃至其後修密行成就阿羅漢果,已經不再有煩惱,沒有什麼需要對治,因此不必再對他大聲說話或訶斥。
《披》所有相違身語意業者:謂前二處能為對治身語意業現行過失,名彼相違。由諸如來解脫所知、煩惱障故,證得於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名三不護不共功德。又於動轉、或於瞻視、或於言論、或於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多不現行,名永害習氣不共功德。如是等名彼能治應知。
佛自己稱揚讚歎前二處(成就一切智、漏盡)是能為對治的,但凡夫依止表相,認為佛的身語意業現行有過失,是相違功德的,名彼相違。
由於佛陀解脫了所知障、煩惱障,證得前二處的功德,對於一切種類的鄙惡(煩惱)所作,煩惱所造作種種的身語意三業不會覆藏,因此能將覆藏永斷,故名三不護,身語意三業不用特別的保護也不會有過失,這是不共於凡夫與二乘的功德,凡夫充滿了鄙惡,二乘還有習氣,佛則連習氣都無,何況是覆藏等事。又對於身業的轉動,或遠看或近看等瞻視,或所說的言說談論,或是安住坐禪等事,有時好像有煩惱所起的身語意業,其實是多分不現行,甚至可說佛是完全都不現行的,名永害習氣不共功德,這些稱作能治。由此應知,佛能為對治的身語意業是清淨的,但現行看似有過失,而外道依止表象來毀謗佛陀。
復於後二自稱歎處,所有相違前後乖反墮非理相而興謗難。
又於後二種佛自稱歎處,一處是佛自己稱讚能正確宣說出離眾苦的聖道法,以及最後一處的能說障道法。於此二處,佛所說的都是正確、圓滿的,但有時在弟子們面前顯現出來有相乖離違反,好似前後不一致而墮於不合道理的相貌,外道就以此發動毀謗來難問佛,包括:
外道對第三處的毀謗難問:佛說聖道能出離痛苦,阿羅漢已經出離三界的愛見煩惱,可是阿羅漢還有橫死的情形,如被蛇咬死、生重病、被他人打爛身體等,既然佛能說超過眾苦的出離道,這有點不合道理。
經典中佛這樣回答:阿羅漢已將煩惱斷盡,不是指今生的苦斷盡,是未生的苦畢竟不受,因為盡智是煩惱斷盡的智慧,無生智是來生不再受生的智慧,不再受生才沒有苦,但由於這一生的五蘊已經現前,現生的病苦是酬報前生所造的業力,因此還是要受。如阿羅漢也要飲食睡眠,既有地水火風的身體就會生病,所以有的阿羅漢被蛇咬死,或舍利弗雖是阿羅漢還是有風濕病等,這些現在的果報是前生有漏業所感,仍然要受,然而身苦心不苦。這不是說聖道不能出離三界的苦果,只是他們的解讀錯誤。
外道對最後一處的毀謗難問:佛不是說欲能障道?但已經得到初果的聖人還有妻子兒女,因此說欲能障道,外道不相信。
佛解釋:欲一定是障道的,但是煩惱有二種,見道所斷是分別起、思想上的煩惱,由此在三界會生起112種煩惱,這能障礙見道,然而修道的煩惱是俱生起的、是屬於愛煩惱,障修道。初果雖已得見道,分別起的煩惱畢竟不會再生起,然而尚未具足修道的功德,還會有妻子等這些愛的境界出現,初果、二果都有,到三果才離欲,在家人可以修到三果,如果修到四果阿羅漢有二條路:一定要出家,或當生馬上入涅槃。所以欲是能障道的,但是障修道,不障見道。因此不宜看到初果聖人有妻妾即說欲不是障道法,這樣說是不合道理的。
《披》所有相違前後乖反墮非理相者:謂後二處能為對治前後乖反墮非理相,名彼相違。如於是道執為非道,及於是障執為非障,是名前後乖反墮非理相。
後二處的能對治,是指聖道能出離苦及欲能障道,佛自讚於種種的障道法,能正確的宣說,使令弟子能對治種種的煩惱。但外道認為這前後乖反,由於看到聖者阿羅漢還有苦、初果聖人還有愛,而認為與佛所讚歎的功德不一樣,即難問毀謗說此二處屬於不合理的相貌,名彼相違。於是這些不了解、沒有智慧的人,對佛所說能解脫的聖道,錯誤執著這並不是聖道,以及對於佛說欲是障道法,錯誤執著欲不會障道。這樣的情形名前後乖反墮非理相。
以上是解釋外道認為這些相貌前後互相違背應是屬於不合理的相貌。
謂於世間有眼見者、無眼見者、有他心智者、無他心智者,
一切謗難者指在世間聽佛說法的大眾中,有成就天眼通的人、或沒有天眼通的人、有成就他心通的人、或沒有他心通的人。
《披》謂於世間有眼見者等者:謂諸世間,依靜慮起天眼智通、他心智通,是名世間有眼見者、或有他心智者。與此相違,說名無眼見者、無他心智者。如是一切,皆說彼謗難者應知。
謂於世間有眼見者等方面:諸世間中,依色界四靜慮修習,而引發天眼智通、他心通智者,是名為世間有眼見者、或有他心智者。與此相違背,說名為無眼見者、無他心智者。如是這一切凡夫,都是對佛自稱歎處,發動毀謗言論的人,應可了知。
如來於此自稱歎處能為對治諸謗難中,都不見有如實因相。由是因緣,於此四處能自了知,坦然無畏,心無怯劣,無所疑慮,都無驚懼。
佛觀察了知對此現正等覺、證得無漏、說出離道、說諸障法四種自稱讚處,能作為對治破除諸多毀謗難問中,都不見所謗難的有其真實理由。由於這樣的因緣,對於這四種自稱讚處的功德,佛能自己如實了知,安然沒有恐怖,內心不會怯弱無力、沒有懷疑顧慮,都不會驚慌恐懼。
《披》如來於此自稱歎處等者:前說初二自稱歎處相違身語意業,後二自稱歎處相違前後乖反墮非理相,今於此中名能對治,與彼所治正相違故。如來於此諸謗難中,能正見彼無有是處,名不見有如實因相。
如來於此自稱歎處等方面:前文已說現正等覺、證得無漏是佛最初二種自讚歎處,外道認為佛所成就的功德與佛所示現的身語意業相違背;後面佛說出離道、說諸障法二種自讚歎處,外道認為佛所宣說的法,顯現出前後相違相互乖離、墮於不合理相;現在佛對於這自稱歎的四處中,有能力滅除外道的毀謗、難問,名能對治,由於與外道所毀謗難問相違背的緣故。佛在這些毀謗難問中,能正確看到這些毀謗難問是不合道理的,由於外道不能如實了知真實的理由,名為不見有如實因相。
寅三、顯唯四種
第三科顯唯四種,顯示只有四種無所畏行。
又佛大師唯有爾所正應稱歎,謂自利行及利他行俱善圓滿。當知此中,前二稱歎自利行滿,後二稱歎利他行滿。
其次,佛是眾生模範,故稱大師,只有四種無畏行正應受稱歎,於利益自己的修行,以及利益其他有情的修行,都能清淨圓滿。應當了知在這四種無畏行中,前二種現正等覺、證得無漏,是讚歎自利功德清淨圓滿,後二種說出離道、說諸障法,是讚歎利他行的功德圓滿。
丑三、明所為3 寅一、為大乘
第三科明所為,說明佛所作的目的,分三科;第一科為大乘,佛自稱歎得正等覺,是為引導大乘菩薩,趣向成佛之道。
此中如來,若自稱歎於一切法現等覺故成正等覺,當知正為等趣大乘諸菩薩故。
在這四無所畏中,佛如果自己稱揚讚歎對於一切法能通達無障礙,有一切智,是由於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應當了知佛正為了引導平等進趣大乘的諸菩薩,令其趣向成佛之道的緣故。
寅二、為餘乘
第二科為餘乘,佛自歎一切漏盡,是為引導其餘聲聞及獨覺乘有情,趣向涅槃。
若自稱歎一切漏盡,當知正為等趣聲聞及獨覺乘諸有情故。
如果佛自己稱揚讚歎三界所有愛見煩惱與習氣完全斷除,應當了知佛正為了引導平等趣向聲聞乘及獨覺乘的諸有情,聽聞佛一切漏盡後,發心滅除愛見煩惱、趣向涅槃的緣故。
寅三、為諸乘3 卯一、標無別
第三科為諸乘,為了大乘及聲聞緣覺三乘有情,佛說能出離三界苦果的聖道及障道法,分三科;第一科標無別,標出無差別。
若復稱歎能出離道及諸障法,當知俱為等趣諸乘諸有情故。
如果佛又自稱歎能宣說出離道及種種障道法,當可了知,佛完全是為了引導平等趣向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三乘諸多有情,而說二種利他的無畏行緣故。
卯二、指經說
第二科指經說,指出經典所說。
如是如來所說經句,謂我為諸菩薩、聲聞說出離道,乃至廣說。
如是佛所說四無畏行的經文,我為諸菩薩、聲聞宣說出離道,乃至詳細說種種障道法等。
卯三、顯結集
第三科顯結集,顯示結集弟子們的差別。
諸結集者,於所結集聲聞藏中,除菩薩言;於所結集菩薩藏中,但唯誦此菩薩之言。
佛滅度以後,諸結集經藏的聖弟子,對於所結集的聲聞經典(二乘佛法)中,聲聞種性的聖弟子們,多分稱揚聲聞乘的我空,少分顯現佛菩薩的功德,去除了佛所宣說關於菩薩的言論;對於所結集的大乘菩薩經典中,菩薩種性的聖弟子們,只說關於菩薩的言論,而略去聲聞的部分。
因此和佛說法的本意有所差別,佛是普遍慈悲一切眾生而宣說佛法,不偏於某一類眾生的。
子五、三念住3 丑一、指經說
第五科三念住,說明佛具足不喜、不憂、捨三種念住功德,故不生雜染,分三科;第一科指經說,指出經典所說。
如來所有三念住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關於佛具足不喜、不憂、捨三種念住功德的經文,如大乘契經中所說,應當了知三念住的相貌。
丑二、略顯義
第二科略顯義,要略顯示不喜、不憂、捨三念住的要略義理。
謂諸如來於其長夜有如是欲:如何當令諸有情類,於我善說法毗奈耶無倒行中,如實隨住。如是長夜欲樂法主化御眾時,若所希欲或遂不遂,不生雜染。由三念住略所顯故。
諸佛在眾生無明長夜的世間有這樣的願望:如何能令諸多品類的有情,能在我善說法與律的無倒修行中,如實依我所教、隨法而住。由此在眾生世間中,發起如是願望意樂的法主,教化攝受眾生時,如果對弟子有所希求期待,當結果或是滿意或不滿意,都不會生起貪瞋癡的雜染心,略說這是由於佛有不喜、不憂、捨三念住功德所顯的緣故。
丑三、明建立3 寅一、標
第三科明建立,說明不喜、不憂、捨三念住的建立,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眾差別。
此三念住,復由三眾差別建立。
這不喜、不憂、捨三種念住,又依三類弟子眾差別建立。
寅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云何三眾?
是哪三類弟子眾?
寅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三類弟子。
若彼一切一向正行,是第一眾;若彼一切一向邪行,是第二眾;若彼眾中一分正行、一分邪行,是第三眾。
諸佛所攝受的弟子眾,略分三種品類:
一、第一眾。如果這類弟子眾一切身語意一向正行,恭敬屬耳、住奉教心、精進修行、法隨法行。佛對這類聽話的弟子,無悅無喜,心不踊躍;
二、第二眾。若這類弟子眾一切身語意一向邪行,不生恭敬。佛對這類邪行弟子,不生恚恨,不生不忍;
三、第三眾。若這類弟子眾,一分能修戒定慧,一分尚有貪瞋癡未能斷除,佛對這類弟子,心不憂喜,也不恚恨。
佛對於所攝受的一切弟子,心遍住妙捨。
子六、三不護3 丑一、指經說
第六科三不護,說明佛的身語意三業,純淨離過,不須防護,名為三不護,分三科;第一科指經說,指出經典所說。
如來所有三不護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佛具足身語意三業不護功德的經文,如契經中所說,應當了知三不護的相貌。
丑二、顯要義
第二科顯要義,顯示三不護的要略義理。
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由三不護之所顯示。
簡要地說明,諸佛對於一切貪瞋癡煩惱所發動身、語、意罪事,永遠斷除覆蓋及隱藏,由於身、語、意三業具足不須防護之功德所顯發的緣故。
《披》於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者:煩惱所起身語意業,名一切種鄙惡所作。作是業已,不欲他知,故有覆藏,如來於此皆悉永斷。
於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方面:由於貪瞋癡煩惱所發動的身語意罪惡事,名一切種鄙惡所作。對已經造作的錯誤事,不想讓他人知道,因此有所遮蓋覆藏,佛對於一切種鄙惡所作,都已永遠斷除。
丑三、簡不共2 寅一、簡有鄙惡
第三科簡不共,簡別佛的三不護功德不共於聲聞,分二科;第一科簡有鄙惡,簡別阿羅漢,尚有少分無記習氣鄙惡現行。
諸阿羅漢由忘念故,於時時間片有無記鄙惡所作,如來於此一切一切皆無所有。
諸多阿羅漢雖已成就盡智與無生智,三界煩惱都斷除,但由於忘失正念,在時時間,內心尚有少分無記習氣不清淨的造作,而佛具足三不護功德,身語意三業最極清淨,不會忘失正念,一切無記心的過失,一切時都不會發生。
《披》如來於此一切一切皆無所有者:謂諸如來,於此一切無記鄙惡所作,於一切時皆無所有故。
如來於此一切一切皆無所有方面:是指諸佛一切無記煩惱習氣的造作,在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都完全不會發生。
寅二、釋無覆藏
第二科釋無覆藏,解釋佛對弟子無有覆藏的相貌。
是故如來於諸弟子,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切切誡勗,顯顯訶擯,時復現行率爾敦逼,於諸弟子無所防慮。所謂勿彼共住多時,知我所行三業不淨,因於前事意懷不悅,由斯不順乃事乖違,或面譏我,或向他說。
因此佛對所攝受的諸多弟子,如佛所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安立制定的戒律自性,懇切的誡勸勗勉要弟子多熏習善根,修學聖道,如有明顯嚴重過失,也會訶擯、斥責,又有時再現惡作時,佛會立刻敦勸令其改過。
佛對諸弟子們沒有覆藏、顧慮。是指佛不會因為長時間與弟子們共住,而擔心弟子們知道自己所作身語意的不清淨行,或因過去錯誤事,弟子發現後內心不歡喜、由於內心不順從師父的教授教誡,乃至承事時,會有乖反違背師意、或是當面譏諷師父、或向他人訴說師父過失等。
佛三業一向清淨,完全沒有以上這些問題,無有惡作,唯有善行,故無覆藏。
《披》於諸弟子如所立要等者:為令弟子於諸善品速疾受學,於諸惡品速疾除斷,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故。
於諸弟子如所立要等方面:為了使令弟子對於善法能夠很快的受學,對於惡法能夠很快的斷除,如自己所宣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如是勸勉督促弟子。
子七、大悲2 丑一、指前說
第七科大悲,說明佛的大悲心相,分二科;第一科指前說,指出前文已經說過的。
當知如來所有大悲一切種相,皆悉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說。
應當了知,佛具足所有一切種類大悲心相,如前《菩薩地》卷44,1467頁〈供養清淨無量品〉中,全部都有詳細說明。
丑二、顯無上
第二科顯無上,顯示佛的大悲無量無上。
當知如是如來大悲無量無上。
應當了知供養清淨無量品中,已說佛由觀察眾生有一百一十種苦,而生起大悲心,此大悲心不可限量,最為殊勝廣大,是無人可超越的。
子八、無忘失法2 丑一、徵
第八科無忘失法,說明佛記憶非常強,沒有忘失的時候,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無忘失法?
什麼是佛的無忘失法?
丑二、釋2 寅一、標略義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略義,標出無忘失法的略義。
謂諸如來常隨記念,若事、若處、若如、若時有所為作,如來即於此事、此處、此如、此時皆正隨念,是名如來無忘失法。
諸佛成就種種陀羅尼,對自己乃至眾生的所有事,能常常隨順記憶和念力不忘失,對於作何事業、在何處進行,用何方法如理如量,於何時,有所造作任何事時,然而佛對此事業、處所、方法、時間,都能保持正憶念,完全不會忘失,是名如來無忘失法。
《披》若事若處若如若時者:事謂事業,處謂處所,如謂方便,時謂時分。如下自釋應知。
若事若處若如若時方面:事是指事業,處是指處所,如是指方便(種種的方法),時是指時間,如下文有解釋應當了知。
寅二、釋差別
第二科釋差別,解釋事、處、如、時差別相。
所謂如來普於一切所作事業,普於一切方處差別,普於一切所作方便,普於一切時分差別,念無忘失,常住正念,當知是名無忘失法。
上文所說事、處、如、時差別,是指:
一、事。是指佛普遍對於一切眾生類,於過去現在未來所作的一切事業。
二、處。是指普遍於一切地方處所的差別。
三、如。是指普遍攝受一切眾生,於一切所作種種善巧方便。
四、時。是指普遍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間差別。
佛善憶念不會忘失,長時安住於正念中,應當知道是名為無忘失法。
子九、永害習氣2 丑一、徵
第九科永害習氣,佛已永遠斷除所有煩惱種子及微細習氣,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永害習氣?
什麼是佛永遠斷除煩惱種子及習氣?
丑二、釋2 寅一、標略義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略義,標示永害習氣的略義。
謂諸如來,或於動轉、或於瞻視、或於言論、或於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多不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
是指諸佛,或於身體活動時、或以眼睛觀察時、或在與眾人言事論法、問候時,或在寂靜屋內安住、樹下入定時,相似有煩惱習氣所引發的身語意三業造作,都不會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
《披》或於動轉等者:謂如若往、若還、若屈、若伸,是名動轉。若覩、若瞻,是名瞻視。若為說法及相談論,是名言論。若處靜室,住諸靜慮,是名安住。
或於動轉等方面:是指或出門、或回來、或肢體動作變化的彎曲、伸展,是名動轉。或遠看、或近觀,是名瞻視。或為眾生說法、或與他人言談論議,是名言論。或在寂靜的房間、安住於諸靜慮時,是名安住。動轉等是指身語意三行的造作。
寅二、簡無學
第二科簡無學,簡別佛與無學阿羅漢不同,阿羅漢雖斷煩惱,所餘習氣仍未盡除。
諸阿羅漢雖斷煩惱,而於動轉、瞻視、言論及安住中,而有種種似有煩惱所起作業。
諸阿羅漢雖然斷除煩惱,但在色身動轉、瞻視、言說談論及意安住於靜慮中,偶而會生起種種相似由煩惱習氣所現行身語意的無記性作業。
子十、一切種妙智2 丑一、徵
第十科一切種妙智,說明一切種妙智,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如來一切種妙智?
什麼是佛的一切種妙智?
丑二、釋2 寅一、舉要義3 卯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要義,舉出佛具足一切種妙智的義理,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佛於三聚法現等正覺。
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
一切諸佛具足一切種妙智,要略而說,佛於三聚法能顯現無顛倒的等覺、正覺妙智。
卯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三?
是哪三聚法?
卯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說明三聚法。
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聚是多義,對於三種積聚的法現等正覺,名三聚法。三種積聚的法是:
一、能引有義聚法。指能引出有義利出世間道法的語言,如三藏十二部所說四聖諦、十二緣起、六波羅蜜等三乘聖道,能使人轉凡成聖等諸法,引出涅槃的義利,名能引有義聚法。
二、能引無義聚法。即貪瞋癡等能引殺盜婬妄等惡法,無義利的不善法,名能引無義聚法。
三、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即非善非惡的法,是無記的法。如有工巧、威儀無記等世間知識,不能引導入聖道,或墮至三惡道,是屬於無記法。
《披》能引有義聚法等者:諸有情類,略有三聚。一、正性聚,二、邪性聚,三、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有義聚法。邪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無義聚法。不定聚定,當知此由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能引有義聚法等方面:依於眾生差別而安立,要略有三類,一、正性聚,二、邪性聚,三、不定聚。這三類各有其決定的相貌,名三聚定,決定這種相貌名定。
一、正性聚定,是指聖人。正即是聖,能夠成就聖性身心的聖者,名正性聚定。當可了知此類有情由常常熏習能引有義利法聚。
二、邪性聚定。是指沒有證悟法性具有邪見的眾生,有不善法、顛倒法在內心,成為邪性聚定,將墮於三惡道,當知此類有情由於常常熏習能引無義聚法。
三、不定聚定。不定種性的眾生,不決定是善、也不決定是惡,還未成為聖人,也不致墮三惡道,不決定是邪性或正性者,屬於不定聚定,當知此類有情由於常常熏習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寅二、釋得名3 卯一、如來一切種智
第二科釋得名,解釋得如來一切種智、如來妙智、一切種妙智的名義,分三科;第一科如來一切種智,解釋得如來一切種智的名義。
當知此中,若諸如來或於能引無義聚法,或於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總於如是一切法中無顛倒智,是名如來一切種智。
一切法分成三聚:有義聚、非義聚、非有義非無義聚,是指善、惡、無記。
應當了知這其中,若諸多如來或對於能引無義的不善法,或對於不能引導出有義利的法,也非有利義的無記法。佛總於如是一切不善法及無記法中,有無顛倒的智慧,是名得如來一切種智。
卯二、如來妙智
第二科如來妙智,解釋得如來妙智的名義。
若諸如來,於其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中無顛倒智,當知是名如來妙智。
若諸如來,對於能引發有義利、有功德的這一切善法中,有無顛倒的智慧,應當知道是名如來妙智。
卯三、一切種妙智
第三科一切種妙智,解釋得一切種妙智的名義。
即於此中,若一切種智、若妙智,總合為一,名一切種妙智。
在這當中,若將一切種智(能引無義聚法,或於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的無顛倒智)、妙智(能引有義聚法的無顛倒智),總合為一,是名得一切種妙智。
癸二、總辨2 子一、結前一切
第二科總辨,將佛的功德再作總相分別,分二科;第一科結前一切,結語前文所說的一切。
如是一切,總名如來百四十種不共佛法。
如以上這一切,從最初三十二相,到最後的一切種妙智,合說總名佛成就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不共於二乘、也不共菩薩,菩薩雖似得部分,尚未圓滿。
子二、更廣分別4 丑一、證得3 寅一、得不共法2 卯一、先得相好
第二科更廣分別,更詳細的分別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分四科;第一科證得,說明證得不共佛法,又分三科;第一科得不共法,得到不共於二乘的法,又分二科;第一科先得相好,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好。
即於此中,諸相、隨好,在菩薩位最後有中,皆已證得極善清淨。
即在這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中,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好,在十地菩薩位最後有的那一生當中,都已證得極善圓滿清淨。
卯二、頓得餘法
第二科頓得餘法,十地菩薩在滿心時頓得其餘諸法。
若時菩薩坐菩提座,住最後有,於菩薩道菩提資糧極善圓滿,爾時無師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是其菩薩學道所攝金剛喻定。
若時等覺菩薩坐於菩提座,安住於最後有,在菩薩道所修的十波羅蜜菩提資糧已經極善圓滿,那時無老師,自修四念處三十七菩提分法,得到菩薩道的最後學位,名為無障礙智三摩地,是屬於菩薩所學聖道中的金剛喻定。用金剛來比喻非常的堅固,不可破壞的定。
《披》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者:最後學位,名一剎那。於爾所時,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於所知境智無礙轉,名無障礙智三摩地。
十地菩薩最後菩薩道的學位,名一剎那。在很短的時間,成就十地菩薩最後菩薩道的學位,譬喻如金剛三摩地生起。由於此金剛三摩地生起故,遍於一切種不染污無明的所知障,沒有剩餘永遠斷除,這樣的智慧對於了知所知境界,完全無有障礙,名無障礙智三摩地。
從此無間第二剎那,頓得其餘不共佛法。謂如來十力為初,一切種妙智為後,皆極清淨,悉為無上。
金剛喻定以後,接著沒有間斷的第二剎那,頓得其餘不共佛法,是指佛最初的十種智慧,到最後一切種智等功德,全部成就,都非常清淨,完全是無上,沒有人能夠超過這些功德。
寅二、入如來地
第二科入如來地,得入如來地。
由得此故,普於一切所知境界,無滯無障、最極清淨無垢智轉。依暫發悟思惟圓滿、意轉圓滿,超過一切菩薩行、菩薩地,證入一切如來行、如來地。
佛由於得到這種無障礙智三摩地,普遍對於一切所知的境界,沒有滯礙及障礙,已斷所知障及煩惱障,生起最極清淨無垢識的智慧,由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依暫發悟思惟圓滿、意轉圓滿,於一作意時,能無障礙的生起了知所有事的智慧,不用數數作意思惟遍能了知一切法,此時的智慧超過一切所有菩薩行、菩薩地,證入一切如來的功德行,如來福智圓滿的境界。
《披》無滯無障等者:謂由所知障斷,說有無滯無障智轉。及由煩惱障斷,說有最極清淨無垢智轉。如是差別應知。暫作意時,遍於一切智無礙轉,名暫發悟思惟圓滿。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由是說言意轉圓滿。當知此即釋前名無滯智。
由於所知障斷除,法空的智慧圓滿,說有無滯礙、無障礙的智慧生起。及由於染污的煩惱障斷除,說有最極清淨無垢智轉。這些差別應該知道。
暫時一作意,沒有障礙的生起,周遍了解一切有情世間,器世間的有為法無為法的智慧,名暫發悟思惟圓滿。了解一切有情世間,器世間的有為法無為法,不是一次又一次的作意思惟,只要一作意即能全部了知,因此說意轉圓滿,應當知道這是解釋前面的無滯智。
寅三、得勝轉依2 卯一、顯自
第三科得勝轉依,得到殊勝的轉變依止,分二科;第一科顯自,顯示出自己的功德。
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麤重無餘斷故,得勝轉依。
所知障有在皮、在膚、在肉的麤重。一切在肉最微細所知障所有麤重的種子,以及習氣都沒有剩餘的完全斷除,將異熟識轉變成無垢識,轉變成大圓鏡智,得到最殊勝的轉變依止。
《披》一切在肉所知障品等者:住品中說: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麤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麤重,二者、在膚麤重,三者、在肉麤重。當知此中,在皮麤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麤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肉麤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一頁3884)今說在肉所知障斷,如彼應知。
在〈菩薩地‧住品〉中說: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麤重,有三種。
一者、在皮麤重,最指粗顯的上品所知障。
二者、在膚麤重,是指深一層的中品所知障。
三者、在肉麤重,是指更深一層微細的下品所知障。
應當知道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麤重中,在皮麤重,於初地時已經完全斷除;在膚麤重,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的八地菩薩,也完全斷除,能安住在無相的境界,任運都是與第一義諦相應;在肉麤重,到了成佛的如來住中,才將九地、十地菩薩的所知障品完全斷除,得到一切障極清淨智。現在所說的在肉麤重所知障斷,如卷48,1615頁中說應當了知。
如是轉依最為無上。
這種轉依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證得涅槃與菩提之果,是最為無上,聲聞二乘乃至十地菩薩都不能超越。
卯二、簡餘
第二科簡餘,簡別其餘的菩薩還是有上。
其餘一切乃至最上成滿住中菩薩轉依,當知有上。
其餘如初地以上的菩薩,乃至最上成滿住中菩薩轉依,應當了知都還是有上。
丑二、差別3 寅一、問
第二科差別,解釋究竟地菩薩、如來妙智差別、身差別、心差別,三種差別,分三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智等、如來智等,云何應知此二差別?
問:一切安住在究竟地(十地)的菩薩和如來,這二種人的智等(身心)差別在哪裏?
《披》菩薩智等如來智等者:此中等言,等取若身、若心應知。
此中的「等」字,是指菩薩的身心與佛的身與心應該知道。
寅二、答3 卯一、妙智別5 辰一、微隔無隔喻2 巳一、菩薩
第二科答,回答,分三科;第一科妙智別,以五種譬喻說出菩薩與佛妙智的差別,又分五科;第一科微隔無隔喻,以微細的隔礙與沒有隔礙的比喻,說明菩薩與佛的妙智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菩薩,指出菩薩的妙智仍具有微細的障礙。
答:如明眼人隔於輕縠覩眾色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妙智於一切境,當知亦爾。
答:如眼睛很明亮沒有任何毛病的人,隔一層輕紗看種種的色相,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有微妙智慧,在觀察一切境界也如隔紗看物,不會完全清楚,應當知道也是一樣。
輕縠(音ㄍㄨˇ,皺紗,織出來有皺紋的絲織品)。
巳二、如來
第二科如來,如來的妙智完全沒有障礙。
如明眼人無所障隔覩眾色像,如來妙智於一切境,當知亦爾。
如眼睛很明亮沒有任何毛病的人,觀看眾色像時,眼前沒有輕紗的隔障,佛的微妙智慧在觀察一切境界時,能真實的認知境界,沒有任何障礙,應當知道如同譬喻一樣。
辰二、未淨已淨喻2 巳一、菩薩
第二科未淨已淨喻,未清淨與已經清淨的比喻,說明菩薩與佛的智慧,分二科;第一科菩薩,說明菩薩的智慧未淨修治。
如畫事業圓布眾綵,唯後妙色未淨修治,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
如同畫家的作畫事業,需在畫布圓滿塗上種種的色彩,但差最後一筆微妙的色彩,尚未將圖畫清淨修飾治理好,到究竟地菩薩微妙的智慧,應當了知也是如此。
巳二、如來
第二科如來,說明如來的智慧已淨修治。
如畫事業圓布眾綵,最後妙色已淨修治,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如同畫家的作畫事業,需在畫布上圓滿塗上種種的色彩,最後一筆微妙的色彩也已經很清淨的修飾治理好了,佛陀微妙的智慧,應當了知也是如此。
辰三、微闇離闇喻2 巳一、菩薩
第三科微闇離闇喻,以微闇及離闇譬喻十地菩薩與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菩薩,以微闇譬喻菩薩智慧。
如明眼人於微闇中覩見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
如明眼人雖有好眼力,在稍微黑暗、不很明亮的環境中觀看種種的色相,無法完全看得清楚明白,應當了知到究竟地菩薩微妙的智慧也是一樣,還有一點微暗,不是真正光明清淨,無法完全照破愚癡黑闇。
巳二、如來
第二科如來,以離闇譬喻如來智慧。
如明眼人離一切闇覩見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如明眼人有好眼力,看見種種的色相時,由於完全沒有黑暗的障礙,能夠看得清楚明白,應當了知如來微妙的智慧也是一樣,光明清淨,無有執著,能照破一切愚癡黑闇。
辰四、遠覩近覩喻2 巳一、菩薩
第四科遠覩近覩喻,以遠看近觀譬喻十地菩薩與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菩薩,以遠看譬喻菩薩的智慧。
如明眼人遠覩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
如同有好眼力的明眼人,只能遠遠的觀看種種的色相,雖然看得清楚明白,但無法看得很微細,到究竟地菩薩微妙的智慧,應當了知也是如此,雖然殊勝清淨,但還不是最清淨,尚未究竟圓滿。
巳二、如來
第二科如來,以近觀譬喻如來的智慧。
如明眼人近覩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如同明眼人,不只有好眼力,由於能夠近觀種種的色相,明察秋毫,看見極細微處,佛微妙的智慧,應當了知也是一樣,最極清淨、究竟圓滿。
辰五、輕翳極淨喻2 巳一、菩薩
第五科輕翳極淨喻,以輕翳極淨譬喻十地菩薩與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菩薩,以眼有輕翳譬喻菩薩智慧。
如輕翳眼觀視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
如同患有眼疾的人,眼睛的瞳孔被白膜所蒙蔽,觀看種種的色相時,有模糊不清的過患,到究竟地菩薩微妙的智慧,應當了知也是如此,煩惱障習氣種子尚未完全清淨,在金剛喻定時,才將所有俱生起的煩惱習氣種子,永遠斷除,證入如來住。
巳二、如來
第二科如來,以極淨眼譬喻如來智慧。
如極淨眼觀視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如同患有眼疾的人,得到治療,眼病好了,眼睛非常清淨,完全沒有任何毛病,能夠如實觀察種種的色相,佛微妙的智慧,應當了知也是如此。已斷除在皮麤重、在膚麤重、在肉麤重,將二障種子習氣究竟斷除,所以能遍於一切所認知的境界成就無障礙智自在而轉。
以上舉五種譬喻說明十地菩薩與佛智慧的差別。
卯二、身別2 辰一、菩薩
第二科身別,以譬喻說明到究竟地菩薩與如來身相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菩薩,以處胎身譬喻菩薩身相。
如處胎身,到究竟地諸菩薩身,當知亦爾。
如同嬰兒處在母胎中,已經足月,身體各部分的器官都已發育完成,但尚未出胎,身體的作用尚未圓滿,到究竟地菩薩的身體,應當了知也是這樣,法身尚未究竟圓滿。
辰二、如來
第二科如來,以出胎身譬喻如來身相。
如出胎身,諸如來身,當知亦爾。
如已經出胎的嬰兒,可以自己吸收營養,不再仰賴母親的臍帶輸送養分,身體的作用比在母胎中還要圓滿,諸佛的身體,應當了知也是如此,已成就圓滿法身。
卯三、心別2 辰一、心行2 巳一、菩薩
第三科心別,以譬喻說明到究竟地菩薩與如來心行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心行,說明心行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菩薩,以阿羅漢夢中心行譬喻菩薩心行。
如阿羅漢夢中心行,到究竟地菩薩心行,當知亦爾。
如阿羅漢在夢中的心行都沒有顛倒、煩惱,清淨、鮮白,到究竟地菩薩心裡的活動,應當了知也是如此。
《大毗婆沙論》中說,阿羅漢也會作夢,只有佛一個人沒有夢,其餘乃至十地菩薩都有夢;不過聖人不會作混亂的夢,阿羅漢的心在夢中仍然保持清淨明了。
巳二、如來
第二科如來,以阿羅漢覺時心行譬喻如來心行。
如阿羅漢覺時心行,如來心行,當知亦爾。
如同阿羅漢覺醒時的心非常清淨,佛的心行,應當了知也是如此,斷盡所有顛倒習氣及遍一切種類的塵沙惑,不染污無明永遠斷除故,一切時中都清淨。
《披》如阿羅漢夢中心行者:謂阿羅漢身中所有諸法,於一切時清淨而轉,乃至睡夢亦常現前故。
阿羅漢身中所有的諸法,色受想行識,一切時都是清淨而轉,完全不會造作十惡業,在睡眠作夢時,所有境界都是清淨的,清淨心也常現前,但作夢與醒過來仍有差異,醒時是更加的清淨。
辰二、智體2 巳一、菩薩
第二科智體,智慧的體即是心體,以燈為譬喻說明如來與菩薩之間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菩薩,以昧燈譬喻菩薩智體。
如昧燈體,到究竟地菩薩智體,當知亦爾。
如昧燈的體性,昏暗朦朧,雖能破闇而不明了,應當了知到究竟地菩薩智慧的體性也像昧燈體一樣。
巳二、如來
第二科如來,以明燈譬喻如來智體。
如明燈體,如來智體,當知亦爾。
如明燈的體性,外發光明,內自照了。佛的智慧體性,應當了知也是如此,能為眾生開示勝義諦相,如同明燈一樣,能夠「照了」萬物的真相,去除眾生的無明黑暗,為眾生的正法明燈。
寅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故當知,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諸菩薩眾,與諸如來妙智身心有大差別。
因此應當了知,一切安住到究竟地的十地諸菩薩眾,與佛的微妙智慧、身相及心行仍有大的差別。
以上提出八種譬喻說明佛與十地菩薩的差別。
丑三、作事3 寅一、標
第三科作事,說明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能作的事業,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普能施作一切佛事。
如是如來證菩提已,遍於十方一切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
如是佛證得菩提覺悟的智慧以後,遍於十方一切佛土之處,普遍能施行作一切佛度化眾生的利生事業。
寅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一切佛事?
什麼名為一切佛的事業?
寅三、釋2 卯一、略十種3 辰一、標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略十種,要略歸納一切佛事成十種,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略歸為十種。
謂諸如來如來事業、如來所作,略有十種。如是一一如來事業、如來所作,能成無量利有情事。此外無有若過若增。
諸佛的如來事業、如來所作,要略來說可歸納為十種。如是一個個佛的事業,如來所作,都能成就無量無邊利益有情的事,超出這十種以外,沒有再超過,也沒有可再增加的。
辰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十?
是哪十種?
辰三、釋10 巳一、第一作事
第三科釋,解釋,分十科;第一科第一作事,說明佛作的第一種佛事。
謂諸如來最初自現大丈夫身,欲令有情心發淨信。大丈夫身於生淨信為最勝故,是名如來第一作事。如是作事,諸相、隨好所能成辦。
諸佛最初自示現的三十二身及八十種隨好大丈夫相,是希望有情得見如此圓滿殊勝莊嚴身相,能對佛法生起清淨的信心。眾生皆著相,佛莊嚴的大丈夫身相,對於令有情生起淨信方面,是最殊勝有力的,是名如來第一作事。如是佛的第一作事,由三十二身相、八十種隨形好能夠圓滿成辦。
巳二、第二作事
第二科第二作事,說明佛作的第二種佛事。
又諸如來普為一切有情之類,起一切種教授加行,是名如來第二作事。如是作事,四一切種清淨所能成辦。
又諸佛普遍對於一切有情眾生類,生起一切種類的教授加行,如以神境神變使令有情生起淨信;以記說神變引導有情認識自己的善惡心行;以教誡神變指導有情修四念住、斷除煩惱,是名如來第二作事。如是佛的第二作事,由四一切種清淨所能圓滿成辦。
四一切種清淨是:一、一切種所依清淨,指一切煩惱品、無明品麤重與習氣,無餘永滅;二、一切種所緣清淨,於種種所緣皆能自在轉;三、一切種心清淨,一切心麤重永滅離,一切種善根皆積集;四、一切種智清淨,遍一切所知境中,智無障礙能自在轉。此四種清淨能成就辦理教授眾生加行。
《披》起一切種教授加行者:謂由三種神變教授,能攝諸相圓滿教授。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頁2321)名一切種教授加行。
起一切種教授加行方面:是指由三種神變的教授:記說神變、教誡神變、神境神變,能含攝所有如五淨行所緣等諸相的圓滿教授。義理如〈本地分•聲聞地〉卷27所說:「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是名一切種類的教授加行。
巳三、第三作事2 午一、標
第三科第三作事,說明佛作的第三種佛事,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能斷一切眾生疑惑,是第三作事。
又諸如來能作一切利有情事,能斷一切所生疑惑,是名如來第三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十力所能成辦。
又諸佛能造作一切利益有情的事,能斷除一切眾生在一切法上所產生的懷疑與迷惑,是名如來第三作事。如是第三所作佛事,由佛的十種智慧力,即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能圓滿成辦。
午二、釋2 未一、能辦義利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能辦義利,說明十力能成辦有情得證涅槃的利益事。
由前所說如來十力,於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
由前所說佛的十種智慧力,於能圓滿成辦一切有情現世當來一切種利益有堪能性的緣故。
《佛地經論》卷1說:「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名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如是等別。」
未二、能釋問難
第二科能釋問難,說明十力能解釋眾生的難問。
又於如來所證十力所興問難,唯有如來能知、能見、能解、能了,唯有如來於彼問難能正答故。
又佛所證得的十種智慧力,對於眾生所發起的難問,只有佛的智慧能了知、能照見、能了解,只有佛能於眾生的難問給予正確地回答,斷除眾生所有的疑惑。
《披》於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等者:此中二義,謂於一切有情義利有堪能故,及於所證所興問難能正答故,如前十力作業廣顯應知。
此處文中所說二種義理,是指:
一、這十力於度化一切有情義利有堪能性故;
二、十力對於佛所證功德、有情所發動的問難,皆能正確回答故,
如前所詳述顯示十種智慧力的所作業用應當了知。
巳四、第四作事
第四科第四作事,說明佛作的第四種佛事。
又諸如來普能降伏一切他論,普能成立一切自論,是名如來第四作事。如是作事,四無所畏所能成辦。
又諸佛普能降伏一切其他外道的言論,普遍能成立一切自己世出世間道的言論,是名如來第四作事。如是能破他立自的第四所作佛事,是由四無所畏能圓滿成辦。
巳五、第五作事
第五科第五作事,說明佛作的第五種佛事。
又諸如來所化有情,於佛教敕若正安住、不正安住,如來於彼心無雜染,是名如來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種念住所能成辦。
又諸佛對所教化的有情,不論對於佛的教導訓敕事,能正確的安住法隨法行,或不能正確的安住,佛對於有情的心都沒有貪瞋癡的雜染,是名如來第五作事。如是能平等視一切眾生的第五所作佛事,如是所作事,由三種念住能成辦。
《披》若正安住不正安住者:若住一向正行,名正安住。若住一向邪行,名不正安住。若住一分正行、一分邪行,名正安住及不正安住。如是總攝三眾應知。
若正安住不正安住方面:若是眾生住於一向正行,名正安住;若是住於一向邪行,名不正安住;若一分住於正行、一分住於邪行,名正安住及不正安住。應當了知如是總攝三類眾生。
巳六、第六作事
第六科第六作事,說明佛作的第六種佛事。
又諸如來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是名如來第六作事。如是作事,三種不護所能成辦。
又諸佛如自己對弟子所開示教誡的語言,自己也即如是這樣作,是名如來第六作事。如佛教導弟子聖說法與聖默然,自己也是如此。如是第六所作佛事,由身語意三種不護所能成辦。
巳七、第七作事
第七科第七作事,說明佛作的第七種佛事。
又諸如來常以佛眼,於晝夜分遍觀世間,是名如來第七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大悲所能成辦。
又諸佛常以佛眼於日夜普遍觀察世間眾生,哪一類人因緣具足堪可度化,即便示現度化,是名如來第七作事。如是心心念念於度化眾生的第七所作佛事,由如來大悲所能成辦。
巳八、第八作事
第八科第八作事,說明佛作的第八種佛事。
又諸如來頓於一切一切作事皆無退捨,是名如來第八作事。如是作事,無忘失法所能成辦。
又諸佛頓時對一切的事業,處所、方便、時間,一切時所作的事都不會退失棄捨、半途而廢,是名如來第八作事。如是第八所作佛事,由強大念力的無忘失法所能成辦。
《披》頓於一切一切作事者:前說如來無忘失法,於四一切念無忘失,常住正念,由是此說一切一切。
前說佛已成就無忘失法,對於一切所作事的事業、處所、如(方便)、時間四種方面,一切皆念無忘失,常安住在正念,因此這裡說一切一切。
巳九、第九作事
第九科第九作事,說明佛作的第九種佛事。
又諸如來所行儀軌,如實隨轉,無越作用,是名如來第九作事。如是作事,永害習氣所能成辦。
又諸佛所行的威儀軌則,如世間實相隨順而轉,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成就種種威儀細行,是名如來第九作事。如是第九所作佛事,由永害習氣所能成辦。
巳十、第十作事
第十科第十作事,說明佛作的第十種佛事。
又諸如來於其能引無義聚法,於不能引有義聚法、亦不能引無義聚法,揀擇捨離;於其能引有義聚法,為眾宣說、開示、顯發;是名如來第十作事。如是作事,一切種妙智所能成辦。
又諸佛對於能引無義聚的惡法,於不能引有義聚、亦不能引無義聚的無記法,透過智慧揀別決擇、捨棄遠離;對於能引發有義利的清淨鮮白善法,為眾生宣導說明、開示、顯發其中內容;是名如來第十作事。如是第十所作佛事,由一切種妙智所能成辦。
卯二、廣無盡
第二科廣無盡,廣說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能成辦無量無邊的佛事。
如是如來由前所說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能作如來一切所作一切佛事。如是佛事若廣分別不易可數,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說不能盡。
如是如來由前所說一百四十種不共於二乘的佛法,能作如來一切所作的一切佛事。如是這些佛事如果詳細分別,是不可思議不可計數的,乃至俱胝那庾多(很多的)百千大劫(時間)也不能說盡,因此上文只是要略歸納為十種事。
丑四、名字2 寅一、建立3 卯一、標
第四科名字,說明如何建立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名字,分二科;第一科建立,說明為何名建立,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諸如來住與如來地名建立。
如是所說諸如來住、諸如來地,名為建立。
如是以上所說諸如來住、諸如來地,名為建立。
卯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以故?
為何這樣說?
卯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於菩薩學能正修學,亦依住此而有所證,即依住此普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故說此名為建立。
因為諸多希望追求成就圓滿佛果的發心品類菩薩,依止如來住與如來地、安住於如來住與如來地,於菩薩學處能正確的修學,也依此而有所證,即依此如來住,普遍能成辦一切有情的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利益,因此說此名為建立。佛已成就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的功德,菩薩依此發無上菩提心追求成就,因此說名為建立。
《披》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者:謂於無上菩提已發正願,是名希求品類諸菩薩眾。從是以後,即以大菩提願為依為住,是名依此住此。由大菩提如來住攝,依如來住而說此言。
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方面:是指於無上菩提已經發出正願,想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是名希求品類諸菩薩眾。從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即以大菩提願力為依止為安住,以願導行,推動自己修學種種的菩薩道,是名依此住此。由於大菩提是如來住所攝,依於如來住而這樣說。
寅二、不共2 卯一、唯簡二乘
第二科不共,說明為何名不共,分二科;第一科唯簡二乘,唯是簡別二乘,與二乘不共。
又此一切所說佛法,於利他事最為隨順,一切如來是利他事之所顯現,聲聞、獨覺則不如是,是故說名不共佛法。
又此〈建立品〉一切所說的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對於利益有情的事最為隨順,一切如來是利他事之所顯現,意即佛是從利他當中成佛的,聲聞、獨覺則不如是,二乘唯追求自利的功德,是故說名不共佛法,不共於二乘所成就的法。
卯二、簡餘一切2 辰一、釋名2 巳一、簡2 午一、簡二乘
第二科簡餘一切,簡別其餘的一切,分二科;第一科釋名,解釋為何名不共,又分二科;第一科簡,簡別,又分二科;第一科簡二乘,簡別與二乘的差別。
又於如是諸佛法中,自有佛法,聲聞、獨覺一切一切皆所不得。所謂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
又於如是諸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當中,是佛自有的法,一切聲聞、一切獨覺皆不能成就。所謂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等。
午二、簡菩薩
第二科簡菩薩,簡別與菩薩的差別。
自有佛法雖分似得,而一切種皆不圓滿。如來於彼一切一切悉皆證得,於一切種無不圓滿,最極超過、最極殊妙。
菩薩的自有佛法,雖然也有成就一部分相似佛法的功德,然而一切一百四十種功德皆不圓滿;佛對於這一切一切佛法及功德都已完全證得,於一切種類功德沒有不圓滿,是最究竟超過所有菩薩,最極究竟特殊微妙的。菩薩雖部分似得,但不圓滿。
巳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故皆說名為不共。
是故佛的一百四十種佛法於二乘與菩薩來說,皆名為不共。
辰二、顯義
第二科顯義,顯示不共的義理。
當知此中,獨一有義是不共義。
應當知道在此當中,只有成佛時才圓滿所有功德,唯獨佛陀有此成就,是不共義。
《披》自有佛法雖分似得等者:謂餘下住諸菩薩眾,於諸佛法自體相似、受用相似,名分似得。攝異門分說:法所化者,從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等分者,受用無漏法之財寶,相似法故。(陵本八十四卷五頁6365)其義應知。
自有佛法雖分似得等方面:如來住以下諸住的菩薩眾,從極歡喜住到最上成滿菩薩住的十住菩薩眾,得了無生法忍,有無分別智及大悲心,其智慧與佛的大悲心、無分別智相似;對於佛所成就的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於十住菩薩眾的身心有部分相似,受用的功德有部分相似,名分似得。〈攝異門分〉卷84,2515頁說:
又大師子者,是其總句。這是總說句,後五是別句。菩薩是大師的孩子,故名佛子。
腹所生者,簡去異生卑劣子故。譬喻真正的佛子猶如大師的親生孩子,這是簡除凡夫與二乘行者。如《華嚴經大疏》說佛子有三種︰雖說一切眾生皆是佛子,但凡夫是外子,聲聞、緣覺是庶子,唯有菩薩乃是真子。此由世俗倫理喻之,用以貶斥凡夫與二乘行者。
口所生者,從說法音而誕生故。菩薩是從佛所宣說的法音而誕生菩薩的功德,故名口所生。
法所生者,是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之所生故。菩薩聽聞佛所說的聖教後,於內心如理思惟觀察,並隨順趣向涅槃的聖道,圓滿菩薩道,故為法所生。
法所化者,從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佛弟子們必須依著法身的道路,方能成立相似義。法身路,是指證得無生法忍以後,藉著後得智緣念真如,以清淨的真如為所緣境,好比一條道路,依勝進道展轉斷除修所斷的煩惱,因此修行人也是法所化的,尚未圓滿故名相似法。
法等分者,受用無漏法之財寶,相似法故。菩薩與佛一樣,受用無漏的聖道法,雖全分或少分有所不同,但皆具有信戒慚愧聞捨慧的出世之財,在這一部分上,與佛所受用的無漏法是很相似的,名法等分。
於〈攝異門分〉已詳細說明,其中的義理應該了知。
己二、名菩薩地2 庚一、標總義
第二科名菩薩地,說明一切菩薩學道及學道果名菩薩地,分二科,第一科標總義,標出菩薩地整體的義理。
如是圓滿顯示一切菩薩學道及學道果,名菩薩地。具說一切菩薩學道及學道果,一切種教實依處故。
菩薩地從卷35到卷50全部的內容,圓滿的顯發開示出一切菩薩修學佛道的相貌,這是因,以及菩薩學道的果,名菩薩地。將所有經律論中關於菩薩的學處與菩薩的學道果一併開示出來,是真實的依止處。若要修學菩薩道應該要好好的研讀卷35到卷50。
庚二、出異名
第二科出異名,說出菩薩地另外不同的名稱。
又此菩薩地,亦名菩薩藏摩怛理迦,亦名攝大乘,亦名開示壞不壞路,亦名無障智淨根本。
又此〈菩薩地〉:
1、也名「菩薩藏摩怛理迦」:佛的經律論可分成二大類,一類是聲聞藏,一類是菩薩藏,以上述的〈菩薩地〉依內涵來說,也能稱作菩薩藏的摩怛理迦,摩怛理迦是梵語,即論藏的別名,譯為本母,指由反覆論議,能出生一切義理。〈菩薩地〉也是如此,其中具足、含攝菩薩所有的功德,因此又名〈菩薩地〉之論。
2、也名「攝大乘」:由於將大乘因果的道理、大乘的法與義都圓滿涵蓋,因此〈菩薩地〉也可稱攝大乘之論。
3、也名「開示壞不壞路」:〈菩薩地〉為行者開顯了可破壞生死的途徑與方法,包括生死的原因、八分別能生三事等惑業苦的道理,這些生死路是應該要破壞的,也是可破壞的,名為壞路;除此之外,還開示了種種不壞路,即聞思修、戒定慧所成就的諸法實相、聖道、佛的一切種智、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等,這些都是不壞路。因此以它的內容來說,不僅開示生死的因果,也開示出世間的、成佛的因果,故又名開示壞不壞路。
4、也稱「無障智淨根本」:行者若要成就佛的一切種智、無障礙智,這些清淨智慧的根本即是〈菩薩地〉,依〈菩薩地〉修學,能成就這些功德。
以上是由〈菩薩地〉所能成就的諸多功德相,而給它不同的名字。
《披》亦名開示壞不壞路者:如有一類大乘惡取空者,謂一切種皆無所有,於實有事起損減執,於佛所說法毗奈耶甚為失壞。義如真實義品中說。(陵本三十六卷十五頁2972)若善取空,應知不壞此菩薩地,廣顯彼差別義,是名開示壞不壞路。
文中「亦名開示壞不壞路」方面:如有一類大乘惡取空者,學空觀學錯了,導致錯誤的惡取空,認為一切種類都無所有,包括:撥無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三性,若撥無依他起法,使令其他的法都不能成立。乃至對於離言的依他起與圓成實等實有事,生起損減執,認為完全都沒有,這對於佛所說的法與毗奈耶(律)有很大的過失及破壞,損壞了緣起法,因此屬於不正見。義理如〈菩薩地‧真實義品〉卷36,1197頁中所說。
若能正確的善取我法等空義,應該知道不會破壞此〈菩薩地〉,能詳細顯示惡取空與善取空的差別義,是名開示壞不壞路。
以上是根據玅境長老的解釋來說明論文。此處若依《披尋記》解釋,開示壞路,是開示惡取空,這樣撥無因果與緣起而說一切法是空的,是不對的;如果撥無緣起法,三性都不可得,是名壞路。反之,不壞路則是善取空,對緣起性空,乃至三自性、三無性等真空妙有都能如實了知,是不壞路。
己三、廣讚福聚3 庚一、總標義
第三科廣讚福聚,廣泛的讚歎依此〈菩薩地〉修學、宣說乃至書持等,能積聚很大的福報,分三科;第一科總標義,總相標示其中的義理。
若諸所有天人世間,或天、或人,若諸沙門、婆羅門等,於此所說菩薩地中,起堅信解、樂聞受持、精勤修學、廣為他說,下至書持、供養恭敬、深心愛重所得福聚;以要言之,如薄伽梵於菩薩藏所攝一切微妙經典樂聞等業,宣說、顯了、分別、施設、開示、稱讚所獲福聚,等無有異。
若是諸多所有的天上、人世間中,無論或是天人、或一般欲界之人,或是諸多出家的沙門、在家修行的婆羅門等,於此所說的〈菩薩地〉內容中,能生起堅固的信心與勝解、好樂聽聞並能受持於心、又能精進依教奉行而法隨法行的修學六波羅蜜多、或廣泛為其他有情宣說〈菩薩地〉的義理,往下乃至自己能抄寫受持、能恭敬供養、以深切心愛護敬重此〈菩薩地〉之論,由此所得福報的聚集;要略而言,如同受持佛於菩薩藏所攝的一切大乘微妙經典,如於《華嚴經》、《法華經》、《大寶積經》、《大般若經》等,行者所作的好樂聽聞等業,包括能宣說、顯了、分別、施設、開示、稱讚,這些讀大乘經典的福報,與受持卷35到卷50〈菩薩地〉所獲的福聚,是相等沒有差別的。因為這些也不違佛說,都是依大乘經典而來。
其中,宣說,是指因他請問而記別宣說;顯了,不僅自己通達大乘佛法的甚深句義、也為他人開顯演說使其容易明白;分別,能夠詳細的分別其中道理;施設,能用語言文字與自己的勝解,有次第的施設編列名句文身來解說大乘經典;開示,能夠開示大乘的甚深義理,解除眾生的疑惑;稱讚,指稱揚讚歎大乘法的功德。這些都是行者弘揚大乘法教所應作之業。
庚二、釋所以2 辛一、明藏攝
第二科釋所以,解釋它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明藏攝,說明菩薩藏所攝。
何以故?此菩薩地顯示一切菩薩藏中,略標、廣釋諸門攝故。
為什麼說這與宣說受持大乘經典一樣?因為本論〈菩薩地〉的內容能顯示出一切菩薩藏當中,要略所標示的,以及廣泛詳細解釋能趣入佛法的諸門所攝之戒定慧、聞思修、六波羅蜜等法。
辛二、明法住
第二科明法住,說明能受持〈菩薩地〉,正法即能安住。這是勸流通分。
於此地中,能廣開示法毗奈耶,乃至眾多所化有情,於此正法受持讀誦、法隨法行,安住增長廣大勝進;於爾所時,像似正法不得興盛,正法不滅。若於爾時,像似正法當得興盛,即於爾時,能引實義所有正法當速滅沒。
在此〈菩薩地〉中,由於能廣泛的開示菩薩的法與律,乃至若眾多所教化的有情,對於〈菩薩地〉的正法都能受持,且能夠背誦,由此能修法隨法行,安住在〈菩薩地〉中,以增長自己的善法,令智慧福德資糧皆廣大殊勝的往上增進;在那時若佛弟子們都能夠這樣作,好像是正法但實非正法的像似正法即不能興盛,真正的正法是不會消滅的,反之,那時如果像似正法正得興盛,又不弘揚〈菩薩地〉,所有能引真實義的正法很快會消滅沈沒,所以勸諸佛弟子們要弘揚本論的〈菩薩地〉。
庚三、結無量
第三科結無量,結說〈菩薩地〉,若能信解、受持、樂聞,乃至廣說,福聚是無量無邊的。
是故於此菩薩地中,起堅信解、樂聞受持,乃至廣說所得福聚無量無邊。
因此所有的眾生在〈菩薩地〉當中,能夠起堅固的信心與勝解,好樂聽聞且受持,乃至詳細說,包括供養恭敬、深心愛重等,所得福報的總量無量無邊、無法計算、不可思議。
以上是說明〈本地分‧菩薩地〉第三持的究竟瑜伽處。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發正等菩提心品
〈菩薩地〉的範圍涵攝了卷35至卷50,內容共有二十八品,又可歸納為四個持瑜伽處,即:
初持瑜伽處(共十八品)、第二持「隨法」瑜伽處(共四品)、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共五品)、第四持「次第」瑜伽處(一品)。詳細如卷35已說,完整架構請參閱
以下將說明〈本地分‧菩薩地〉第四持次第瑜伽處中的〈發正等菩提心品〉。持是種子義,指能受持無上菩提心的種子一直到成佛。其中有三要點: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所有菩薩的菩提分法,這三法合起來名持。
一、諸菩薩自乘種性:能行菩薩道是由於心中有菩薩的種子,這類人有六波羅蜜功德種性的相貌,雖然還未發心,但也隱約可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相貌,這是因為持有菩薩的種性。
二、最初發心:雖有菩薩種性,但要開發須有增上緣,如得遇善知識教導發無上菩提心,由此才能受持大乘佛法。
三、所有菩薩的菩提分法:前述的自乘種性是使令行者對大乘種性有信心,最初發心則是有願,有願之後還要實行,行即是所有菩薩的菩提分法。這些合起來都修學成功圓滿,名持。
由此可知,第四持次第瑜伽處,是說明從菩薩種性,發起無上正等菩提心,乃至一直到成佛的次第,使令行者依此次第能作到瑜伽(相應)。要略而言,以下主要是解釋從卷35到卷50的〈菩薩地〉為何要作這樣的安排,也可說是在此再作一個總回顧。
戊二、地義次第2 己一、結前生後
第二科地義次第,說明菩薩的地義次第,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如是已說菩薩地義。云何應知此中次第?
如前從卷35到卷50的論文,全部都已經說明了〈菩薩地〉的義理與境界。然而如何了解這十六卷當中的次第性,為什麼〈菩薩地〉要作這樣安排?
己二、廣辨一一2 庚一、辨3 辛一、初持攝2 壬一、種性發心持
第二科廣辨一一,再詳細一一分別〈菩薩地〉的內容,分二科;第一科辨,分別,又分三科;第一科初持攝,說明初持瑜伽處所攝的內容,又分二科;第一科種性發心持,說明種性持與發心持這二持,初持瑜伽處共有種性持、發心持、覺分持三種持,以下將前二種合說。
謂諸菩薩要先安住菩薩種性,乃能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諸多的菩薩首先要先安住菩薩種性,種性是根本,欲修習菩薩道成佛者,須有無上菩提的種性為依,還要得遇善知識說大乘法教,由好樂聽聞,生起對大乘法的信心,乃至能信解受持,與大乘法相應,才能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本論將眾生的種性分成五種,即: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無種性(最多只能修到人天乘的福報)。如果本來沒有菩薩種性,如一闡提,則無法發無上菩提心;除非是不定種性者,值遇大乘佛法也可發菩提心;而二乘種性唯發二乘心。
於「種性持」中,曾依六科來介紹菩薩的種性(種子):
一、安住種類別:說明成就菩薩種性有二種,即:1、本性住種性,指無始劫以來,內心即有大悲與般若慧等功能性在其中。2、習所成種性,指熏習而來的菩薩種性。
二、名字分位別:說明菩薩種性也名種子、界(指因或種類)、性(指體性),且無論本性住種性或習所成種性,都會隨著行者所修分位(如因地時的種性,乃至到成佛)而有粗細、顯現與否的差別。
三、自他勝劣別:是比較聲聞種性與菩薩種性的差別,不論是善根、修行、善巧,或是結果,菩薩種性都超過聲聞種性。
四、白法相應別:說明有情雖未發無上菩提心,但仍能看出這類凡夫有六波羅蜜多種性相,而提出六處殊勝的相貌。
五、有染無染別:說明雖有種性但有諸隨煩惱染污,則能障礙發心等,沒有染污才能夠成佛。
六、有障無障別:簡擇有障無障的差別,如未值遇善友、顛倒修學、加行慢緩等,由此不能速證無上菩提。
這是略說種性持的內容。至於「發心持」中,則說到發心要有四緣、四因、與四力:
一、四緣。說明:1.由見神變(有人是因為看到佛的神通智力才發心)、2.由聞說法(聽佛說法發心)、3.由住持法(悲心強為了住持佛法)、4.由見難得(見五濁惡世中大乘菩薩道的難得)而發心。
二、四因。即:1.種性具足、2.善友的攝受、3.多起悲心、4.無諸怯畏等。若以上四緣與此四因具足,容易發無上菩提心。
三、四力。指:1.自力(依自己的力量,如依內心很強的菩薩種性)、2.他力(借由其他善知識的力量,如見神變或其所說法等)、3.因力(由過去生栽培的力量,如累世一直修菩薩道者)、4.加行力(依此生加功用行而作的自利利他事所產生的力量),而發無上菩提心。
除此之外,「發心持」也詳細說明菩薩發心不退的相貌,由於菩提心是不共於二乘的,既能攝受眾生都作自己的眷屬,也沒有凡夫愛染心而攝眷屬的過失。菩薩發起想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的意樂後,依此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願,能修習許多身語的正加行,增長自己的善法,乃至從因地開始一直到成佛,都不斷的累積修學六波羅蜜。因此發無上菩提心有很多的殊勝利益,如卷35中,列舉了八種好處:
第一守護無害: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不會被其他眾生所傷害。
第二不感病苦:菩薩轉受餘生,由如是福所攝持故,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
第三無不堪任:於諸眾生以身語勇猛所作義利,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第四麤重輕微:本性住種性時,一切麤重性自微薄;既發心已,所有身心麤重轉復輕微。
第五咒句有驗: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呪句、明句,菩薩用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
第六伏遣隨惑: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愍。
第七現住安樂:隨所居止處有恐怖鬥諍饑饉過失,非人所作疾疫災橫,未起不起,設起尋滅。
第八厭苦生悲:初發心菩薩,或於一時生極惡趣那落迦中,多分於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受小苦受,生大厭離;於彼受苦諸眾生等,起大悲心。
其實發無上菩提心有種種殊勝的利益,此處只是略舉八種而已。
以上是將初持瑜伽處中三種持的前二種:種性持與發心持,作要略的介紹。
壬二、行加行持3 癸一、所學處
第二科行加行持,即卷35所說的覺分持,說明於菩薩道行加功用行時,所受持的一切功德,是成佛的資糧,分三科;第一科所學處,說明菩薩於所學處修習次第,能得、能證的相貌。
既發心已,方正修行自他利行;於自他利正修行時,得無雜染方便;無雜染故,得無厭倦方便;無厭倦故,得諸善根增長方便;於諸善根得增長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菩薩有願而後行,既已發無上菩提心後,才開始正式修學自利利他的功德;在自利、他利正修行時,依無所得的般若智慧,能得到無煩惱雜染的方便;由於清淨無雜染故,度化眾生時,有神通威力、六波羅蜜的法威力、俱生威力的殊勝功德力,能得無厭倦的方便;由於無厭倦故,以二十七種方法,能得到增長成熟自己的佛法及眾生善根的方便;在自己及眾生的善根增長圓滿以後,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佛果。
以上要略說明菩薩由發心乃至成就佛果的修習次第方便差別,1、自利處,2、利他處,3、真實義處,4、威力處,5、成熟有情處,6、成熟自佛法處,7、無上正等菩提處,名所學處,這些菩薩都應當學。
《披》得無雜染方便等者:以真實義為所緣境,名無雜染方便。此即真實義品所攝。善修定心,令心調柔,能得三種神變教授,名無厭倦方便。此即威力品攝。能熟自他,名諸善根增長方便。此即成熟品攝。
得無雜染方便等方面:菩薩觀諸法以第一義為所緣境,能得第一義的智慧,名無雜染方便。這些無雜染的方法,即是〈真實義品〉中所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能善修色界四靜慮,調伏煩惱、令心柔和,為廣度教化有情,成就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三種神變教授,名無厭倦方便。這些內容是〈威力品〉中,聖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所攝。又以二十七種方法,能夠增長成熟自己及其他有情的善根功德,名善根增長的方便,此義理是〈成熟品〉中所攝。
癸二、如是學
第二科如是學,菩薩應這樣學習。
又於如是自他利加行無雜染方便、無厭倦方便、善根增長方便,得大菩提中將修行時,先於甚深廣大正法安立信解;立信解已,訪求正法;求正法已,廣為他說,亦於正行自能成辦。於成辦時,若由此、於此、為此應行,即由此、於此、為此而行。
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又在如是自利利他所學處中,修第一義的無雜染方便;修三種神變教授,為度化眾生不厭倦方便;在卷37中,以二十七種成熟方便,包括:界增長、現緣攝受、趣入、攝樂、初發處、非初發處、遠清淨、近清淨、加行、意樂、財攝受、法攝受、神通引攝、宣說正法、隱密說法、顯了說法、下品加行、中品加行、上品加行、聽聞、思惟、修習、攝受、降伏、自成熟、請他成熟、俱成熟。作為成熟自己及有情善根增長的方便。
為成就大菩提的過程中,次第修行時,首先應對甚深廣大正法,安立信心及勝解;已建立大乘佛法的信解後,必須積極拜訪善知識,學習佛法;已經學習通達佛法後,要發大悲心廣為有情宣說正法,也要對大乘的戒定慧正行,能無倒自修法隨法行,才能圓滿修習。在修習時,如果由善知識處得正教授並能無倒教授眾生,能令法無我的智力種性漸得清淨、增長;若在正教誡眾生戒律時,能令所遮止處不現行,所開許處令現行;若為攝受、調伏、成熟有情,行四攝事行,即應由這樣的教授、教誡、為饒益有情而行。
此段文即是〈本地分‧菩薩地〉卷38~44所說,如是學,有略廣二部分。略說即力種性品,說明成就佛十力功德的因行;廣說六度、四攝、供養親近善知識,及修四無量心等學處。
《披》安立信解至由此於此為此而行者:當知此即力種姓品所攝。言由此、於此、為此應行者,謂由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授,能令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是名由此應行。於所遮止開許法中,善能教誡所攝徒眾,令不現行、或現行故,是名於此應行。為於有情普能攝受、調伏、成熟,應行方便所攝身語意業,是名為此應行。餘文易了,如應當知。
當可了知這段文屬於〈力種性品〉所攝。說由此、於此、為此應行者,是指由親近其他善知識、從他學習、得到正確的教授,或由無倒的教導他人,而得智慧,這二種方法能令智慧力量的種子逐漸得到清淨,漸得增長,是名由此應行。對於佛的律典,在遮止、開許法中,菩薩能善巧的教導訓誡所攝受的弟子們,使令所遮止處不現行,所開許處令現行,菩薩於此應該這樣修行,是名於此應行。為了能夠普遍攝受有情、調伏有情的煩惱、成熟有情的善根,菩薩應該透過身語意業善巧的方便,為眾生這樣做,是名為此應行。其餘的文字容易明白,如所相應的應當了知。
癸三、能修學3 子一、六度四攝供三寶等
第三科能修學,說明如何精勤修學菩薩菩提分法及菩薩功德(即菩提分品,菩薩功德品),分三科;第一科六度四攝供三寶等,由修習六度、四攝、供三寶等福德、智慧增長已,不捨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由此、於此、為此行時,如令福德、智慧增長所應行者,即如是行。福德、智慧既增長已,於不捨離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菩薩由此施品,乃至供養親近無量品所攝的菩薩行,於此修學六度、四攝,乃至供養三寶、親善友、四無量心等一切菩薩功德,能為福德、智慧之因,為能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果正修行時,如布施、持戒、忍辱波羅蜜多能令福德增長,慧波羅蜜多能令智慧增長,精進、禪定能令福、慧增長,如是修六波羅蜜是令福德、智慧增長的所應修行,即這樣修行。福德、智慧功德既然已經增長以後,菩薩有大悲心,為眾生不捨離生死方便,正修行慚愧乃至法嗢柁南等菩提分法,成就種種菩薩功德,使令自己及眾生得大義利。
以上這段文比照卷38~44應當屬「如是學」的內容。
《披》如令福德智慧增長等者:當知此即施品乃至供養親近無量品所攝。由彼一切,能為福德、智慧之因,故令福德、智慧增長。由此能感福果、智果,能使有情利益安樂。雖處生死,能令不空,有大義利,名不捨離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如令福德智慧增長等方面:當可了知此即是〈施品〉乃至〈供養親近無量品〉所含攝的內容。由彼所攝修學一切施、戒、六度、四攝事、供養三寶等,能為成就福德、智慧的因,若正修行時,能令菩薩的福德、智慧增長。由此修行功德,能感得福德果報和智慧果報,有堪忍力能弘揚佛法,使令有情獲得利益安樂。菩薩為眾生在生死中輪迴,但能令不空住於生死,而為自己及眾生成就大義利,名為不捨離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子二、菩提分法14 丑一、慚愧
第二科菩提分法,菩薩於修學菩提分法時,具有十四種功德,分十四科;第一科慚愧,說明菩薩有慚愧心的相貌。
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行生死無雜染行。
菩薩於生死中正修行六度、四攝、供養三寶等時,有慚愧心,能斷除貪瞋癡執著,一切時行無雜染行。
丑二、堅力持性
第二科堅力持性,說明菩薩有堅力持性的相貌。
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於自樂行無著行。
菩薩於生死中正修行六度、四攝、供養三寶等時,有堅力持性,能於修習靜慮中,起無分別慧、見第一義諦得自樂行,且對所成就的自樂行心不執著,成就無染著行。
丑三、心無厭倦
第三科心無厭倦,說明菩薩有心無厭倦的相貌。
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於無量生死大苦能正修行無厭倦行。
菩薩於生死中正修行六度、四攝、供養三寶等時,心無厭倦能於無量無邊的生死大苦中,觀諸法無我,能無倒的度化眾生、成就自己的無上菩提,能正修上求下化行無厭倦行。
丑四、善知諸論
第四科善知諸論,說明菩薩有通達諸論的智慧相貌。
由於生死無厭倦故,能正訪求種種異論,於一切論得無所畏。
菩薩由於在生死中對利益有情沒有厭倦心,因此能夠正確的參訪善知識尋求種種不同的異論,修學五明處、各式各樣的語文等,對於所有諸論都沒有畏懼。
論有六種,如〈本地分‧聞所成地〉卷15所說,即:(一)言論,指言語之論議。(二)尚論,指尊重之論議。(三)諍論,指發忿之論議。(四)毀謗論,指惡口之論議。(五)順正論,指順正確論理之論議。(六)教導論,為教導眾人之論議。其中後二論為真實之論。
丑五、善知世間
第五科善知世間,說明菩薩有善知世間的相貌。
善知論已,復能了知所應為說、所可宣說、應如是說,由此智故善知世間。
菩薩已通達世、出世間諸論以後,又能夠知道度化眾生,應為有情說法;由於了知眾生的因緣差別,所以能觀機逗教而宣說佛法;能契理契機如理而說,由於菩薩有這樣的智慧通達世間方便法,故說菩薩能善知世間。
丑六、修正四依
第六科修正四依,說明菩薩有法四依的相貌,此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如是菩薩善知諸論及世間已,復能如理訪求正法。
如是菩薩成就善知諸論及通達世間人的人與事以後,又能如理,即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此四依訪求正法,這也是菩薩成就菩提的方法。
丑七、修無礙解
第七科修無礙解,說明菩薩修四無礙解的相貌。
既訪求已,堪能善斷一切有情一切疑惑。
菩薩既已如理訪求正法後,有堪能性善於斷除一切有情對世間法及出世間法的懷疑迷惑,使令眾生斷疑生信,此顯菩薩修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樂說無礙解四無礙解的智慧。
菩薩所修四無礙解,在〈本地分‧菩薩地〉卷45,已廣說其相貌,此處不多敘述。
丑八、菩提資糧
第八科菩提資糧,說明菩薩修菩提資糧的相貌。
如是堪能斷他疑惑,令自福德展轉增長,福德資糧漸得圓滿;令自智慧亦轉增長,智慧資糧漸得圓滿。
如是菩薩成就四無礙解的智慧,有堪能性能斷除一切有情一切疑惑,使令自己的福德果報展轉增長,福德資糧逐漸能得圓滿,也令自己的智慧展轉增長,智慧資糧逐漸能得圓滿。
菩提資糧有二類,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即是六度萬行。
丑九、修菩提分
第九科修菩提分,說明菩薩修菩提分的相貌。
二種資糧既圓滿已,於諦行相、菩提分法無倒修中,能勤修行。
福德、智慧二種資糧都已圓滿以後,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行相、離言法性行相、三十七菩提分法,菩薩在沒有顛倒的修行中,能精進修學。
丑十、修習止觀
第十科修習止觀,說明菩薩修止觀的相貌。
於修方便能正了知。
菩薩為了圓滿修習菩薩的菩提分法,對於修習大乘的止觀方便,能如實通達。
丑十一、方便善巧
第十一科方便善巧,說明菩薩有方便善巧的相貌。
即持如是正勤所修,迴向大乘般涅槃果,不求聲聞及獨覺乘般涅槃果。
菩薩即已取持如是正精勤所修止觀後,將一切功德迴向成就大乘般涅槃果,盡未來際利益眾生,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菩薩不希求聲聞及獨覺乘的偏空般涅槃果,此顯菩薩已有止觀方便善巧。
丑十二、妙陀羅尼
第十二科妙陀羅尼,說明菩薩有妙陀羅尼的相貌,陀羅尼是總持,具有不可思議的念力。
既得如是方便善巧,能於一切菩薩語言聽聞受持。依修力故,於昔未聞所有諸法一切種相皆能辦了,於陀羅尼無礙辯才皆得圓滿。
菩薩既已經得到這樣殊勝止觀的方便善巧,能聽聞、受持一切菩薩法語。由於止觀的力量很強大,對於過去未曾聽聞的所有佛法、一切種類的差別相,都能夠分辨明了,對於陀羅尼,念慧力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能夠令法、義、辭、辯四無礙解都成就圓滿。
由於菩薩具有陀羅尼及四種自在無礙辯才,故能無礙自在說法、教化眾生。
丑十三、三三摩地
第十三科三三摩地,說明菩薩修三三摩地的相貌。
為欲永斷一切障故,精勤修習三解脫門。
為了想要永遠斷除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因此精勤的修習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菩薩修三解脫門強調法無我智、離言自性等;聲聞則著重斷除我執,觀察色受想行識無我,離蘊無我,即蘊無我。菩薩三三摩地在卷45,1518頁已說,聲聞三三摩地在〈三摩呬多地〉卷12,414頁中說明。《楞嚴經》中說「三門清淨絕非虞」,三門即是指空門、無願門、無相門,是清淨而絕對沒有差錯、沒有疑問的,「檀信歸依增福慧」,僧眾如果有三三昧的智慧,能令信施檀越增長福德與智慧。
丑十四、法嗢柁南
第十四科法嗢柁南,說明菩薩能修學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涅槃寂靜等四法的相貌。
即於此中正修行時,為斷自他一切顛倒增上慢故,勤修正行,如是能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
菩薩在三三摩地中正修止觀時,由於為了斷除自己與有情一切顛倒及增上慢,勤加精進修學三解脫門行,這樣能在一切菩薩道的菩提分法中正修行圓滿,如實了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涅槃寂靜。
《披》能行生死無雜染行乃至一切種相正行圓滿者:當知此即菩提分品所攝。由具慚愧故,說能行生死無雜染行。由堅力持故,說能於自樂行無著行。謂能禁制染汙心性,不隨煩惱自在轉故。言一切論得無所畏者,此即菩薩善知諸論,於彼新新後後法義殊勝差別獲得淨信,故得無畏。言能了知所應為說等者,於諸有情世間流轉差別如實了知,名能了知所應為說;於器世間流轉差別如實了知,名能了知所可宣說;於八種相觀世間義及諸世間所有勝義,名能了知應如是說;是名善知世間。菩提分品廣顯其義應知。(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頁3597)言能如理訪求正法者,此顯菩薩修正四依,於正法中依四正依,精勤發起聞思修習正加行故。言能善斷一切有情一切疑惑者,此顯菩薩四無礙解,由是獲得無量最勝善巧,能善為他無倒開示故。言修方便能正了知者,此顯菩薩修習止觀,名修方便應知。言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者,此顯菩薩方便善巧,能熟自他,故名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言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者,此顯四種法嗢柁南。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是無常,一切諸行皆悉是苦,一切諸法皆無有我,及與涅槃其體寂靜,名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餘文易了,如應當知。菩提分攝,故不繁述。
能行生死無雜染行乃至一切種相正行圓滿方面:應當了知此段文的內容是〈菩提分品〉所攝。
一、具慚愧故,由於菩薩具有慚愧心故,於生死中修菩提分法無有貪瞋癡雜染煩惱。
二、堅力持故,菩薩由於性勇相應,能正思擇,而有堅力持性,能於修靜慮時,得禪定自樂而心不染無著。
三、禁制染汙心性,菩薩能於諸所修學心無染污,不生高慢,不隨順自己煩惱而轉,成就菩薩心無厭倦的菩提分法。
四、善知諸論,菩薩對於一切論議獲得無所畏懼方面,此即菩薩善了知各種不同異論,每次於善知識處所熏習的法義都與之前不同,後後所了知的法義比前前的法義更加殊勝,這殊勝差別的智慧,令菩薩獲得清淨的信心,因此能於眾中說法無所怖畏。
五、善知世間,言能了知所應為說等方面,菩薩對於諸有情世間煩惱濁、見濁、劫濁等流轉差別,能如實了知,名能了知所應為說;於器世間成住壞空流轉差別能如實了知,名能了知所可宣說;以世間、世間集、世間滅、能往趣世間集行、能往趣世間滅行、世間愛味、世間過患及世間出離苦集等八種相,觀察世間及世間有情的思想言說,都是假立並無實義,由此趣入無我的勝義,名能了知應如是說;是名善知世間。於〈菩薩地‧菩提分品〉卷44,1492頁中已詳細顯示其中的義理,應當了知。
六、言能如理訪求正法方面:此顯示菩薩修正四依,依義不依文、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等四種依法智慧。於修正法中依此四依智慧,勤發精進修學聞思修正加行。
七、言能善斷一切有情一切疑惑方面:此顯菩薩修四種自在無礙智,依不同根器為說不同法門,於法無礙;文句表達的無量義理如實了知,於義無礙;通達一切法的遣辭用字,於辭無礙;通達一切佛法辯說法義圓融,於辯無礙,由此獲得無量無邊殊勝智慧,能為有情沒有顛倒的開示佛法道理。
八、言修方便能正了知方面:此顯菩薩所修止觀,雖然以名言來思惟,但超越名言能了解真實義,名修方便應知。
九、言迴向大乘般涅槃果方面:此顯菩薩所修方便善巧,能夠成熟自己與有情的善根,並將一切功德迴向大乘般涅槃果,故名迴向大乘般涅槃果。
十、言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方面:此顯示菩薩修四種法嗢柁南,能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悉是無常,一切諸行皆悉是苦,一切諸法皆無有我,涅槃其體寂靜,如是名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
其餘文字容易明白,應當了知,詳細的內容可參考卷44〈菩提分品〉,此處不再繁複的敘述。
子三、菩薩功德2 丑一、標
第三科菩薩功德,說明菩薩功德,於〈功德品〉有五個嗢柁南,稱揚讚歎菩薩所成就的功德殊勝,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菩薩功德包括正行功德殊勝,及可稱讚功德殊勝。
如是正行得圓滿已,於一切有情及聲聞、獨覺皆為殊勝。所謂正行功德殊勝,及可稱讚功德殊勝。
如是菩薩正行菩提分法都已修學圓滿後,在一切有情及二乘聲聞獨覺中是最為殊勝,菩薩所成就正行功德的殊勝,於第一嗢柁南可知菩薩成就:甚希奇法、不希奇法、其心平等、能作饒益、現報他恩、常欣讚處、不虛加行;於第二嗢柁南的無倒加行乃至第五嗢柁南的建立名號,是菩薩的可稱讚功德殊勝。
丑二、釋2 寅一、正行功德殊勝2 卯一、辨3 辰一、希奇不希奇
第二科釋,解釋菩薩功德,分二科;第一科正行功德殊勝,說明殊勝的正行功德,又分二科;第一科辨,分別正行功德的相貌,又分三科;第一科希奇不希奇,說明希奇不希奇的功德。
當知此中,正行功德殊勝菩薩,為利自他勤修正行,用利他事以為自事,聲聞、獨覺則不如是。
應當知道在這當中,正行功德殊勝的菩薩,為了利益自己,也為利益有情而精勤的修學正行,以利益他人的事,作為利益自己的事,從利他中圓滿自利的功德,聲聞、獨覺的正行則不如此。因此成就了看起來不希奇,卻是很希奇的正行功德。
辰二、平等心饒益
第二科平等心饒益,說明能行平等心饒益有情的功德。
由諸菩薩用利他事為自事故,於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於諸有情常施恩惠,不望其報。
由於諸菩薩以利他事為利己的事,對於一切有情能生起如自己的平等之心,由於生起這種平等心的緣故,對於諸有情經常施於恩惠,不期望有回報。
辰三、不虛方便行
第三科不虛方便行,說明常能生起不虛方便之行的功德。
菩薩如是勤修行時,常於有情發起希望,欲令彼得利益安樂;由是利益安樂意樂,常能起作不虛加行。
菩薩精勤修正行時,常常對有情發起希望的願心,希望有情得到思想上的利益及生活上的安樂;由於菩薩有利益安樂的意樂,與有情相處時常能生起不唐捐所作加行。
卯二、結
第二科結,結說正行功德殊勝。
當知是名展轉引發正行功德殊勝。
應當知道由希奇不希奇、平等心饒益、不虛方便行,是名展轉引發正行功德殊勝。
《披》為利自他勤修正行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一嗢柁南攝。用利他事以為自事等者,此顯初句希奇不希奇。於一切有情至不望其報者,此顯第二句平等心饒益。常能起作不虛加行者,此顯第四句不虛方便行。
為利自他勤修正行等方面,是卷46〈功德品〉中第一個嗢柁南偈頌所攝。偈頌為:希奇不希奇,平等心饒益,報恩與欣讚,不虛加行性。
一、用利他事作為自己的事方面,是顯示初句希奇不希奇的功德。
二、於一切有情至不望其報方面,是顯示第二句平等心饒益的功德。
三、常能起作不虛加行方面,常常能夠造作利益安樂眾生種種的修行,使得利益有情的方便與加行不會浪費,是顯示第四句不虛加行性的功德。
寅二、稱讚功德殊勝2 卯一、辨3 辰一、受記等4 巳一、蒙佛授記
第二科稱讚功德殊勝,顯示稱讚功德殊勝,分二科;第一科辨,分別稱讚功德殊勝的相貌,又分三科;第一科受記等,能蒙佛授記等,又分四科;第一科蒙佛授記,得到佛的授記。
當知此中,稱讚功德殊勝菩薩,於諸佛所獲得授記,非諸聲聞,亦非獨覺。
應當了知在這當中,稱讚功德殊勝的菩薩,在佛那裏能夠獲得授記,佛授記菩薩會成佛,這是聲聞、獨覺所沒有的。
巳二、墮決定中
第二科墮決定中,說明菩薩墮不退轉地決定成佛。
得授記已,便能安住不退轉地。
菩薩得佛授記以後,便能安住不退轉地,由於已經見到第一義諦,不會再退轉。
巳三、所作定常
第三科所作定常,說明定所應作、常所應作。
安住此中,能於一切決定所作、恆常所作,獲得堅固無忘失法。
菩薩經由佛授記以後,安住在不退轉地中,於一切決定應作的事一定作,恆常時於應所作事,不會作到一半不作,因此能獲得堅固無忘失法。
卷46說到菩薩有五處所一定要作:
一、發菩提心;發大菩提心的願,是決定要作。
二、對有情深深的哀憫;菩薩的心決定是慈悲,對於在生死流轉的有情,有深刻的同情。
三、決定熾然精進;菩薩行菩薩道一定是非常的精進。
四、於諸明處方便修習;對五明處善巧方便都能精進學習。
五、無有厭倦;菩薩上求菩提度化眾生,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有善巧方便,不會產生厭煩疲倦。
又菩薩常於五處恆常所作:
一、於不放逸,常所應作;菩薩不會放逸自己的貪瞋癡在五欲中,一定會精進的斷惡修善。
二、無依無怙、有苦有貧諸有情所,常應為作依怙等事。
三、於諸如來常應供養;菩薩一定恆常供養諸佛。
四、常應遍知有失無失;菩薩常檢討了知自己在修波羅蜜當中有無過失。
五、一切所作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大菩提心恆為導首;菩薩作任一事都與菩提心在一起,不論是禪坐或是修福業事、智慧業事,都不忘失菩提心。
巳四、施設最勝
第四科施設最勝,說明於諸有情施設法中是最上最勝。
如是堅固無忘失法,諸佛菩薩施設,在於一切有情最上施設。
如是菩薩於一切決定所作、恒常所作,成就堅固無忘失法,因此諸佛菩薩所施設的語言文字當中,在一切有情的施設中是最上等。
《披》於諸佛所獲得授記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三嗢柁南攝。四句差別,如文次第易可了知。
於諸佛所獲得授記等方面:是卷46〈功德品〉中第三個嗢柁南偈頌所攝。偈頌為:諸菩薩受記,墮於決定中,定作常應作,最勝最為後。
有四句差別,如文所說的次第,容易了知:
第一句「諸菩薩受記」,即是第一科蒙佛授記。
第二句「墮於決定中」,即是第二科墮決定中。
第三句「定作常應作」,即是第三科所作定常。
第四句「最勝最為後」,即是第四科施設最勝。
辰二、無顛倒等4 巳一、加行無退
第二科無顛倒等,說明菩薩的無顛倒等,分四科;第一科加行無退,說明菩薩加行無退。
普於一切所應作事能無退失,於未得退亦無退失。
普遍對於菩薩五種所應該作的事,不會有退轉的過失,因此對於尚未成就的功德(於未得退),也不會不去成就(亦無退失)。
巳二、勝進增長
第二科勝進增長,說明於一切善法能勝進增長。
無退失時,恆常無間,一切善法運運增長,如明分月。
菩薩於無退失時,能夠經常沒有間斷的修行,使菩薩道的一切善法運運增長,如同初一到十五的月亮逐漸光明。
巳三、名真非似
第三科名真非似,說明得名真實,不名相似。
由諸善法轉增長故,菩薩爾時得名真實,不名相似。
菩薩努力修學六波羅蜜令善法展轉的增長,那時的菩薩名真實菩薩,不名相似菩薩。
巳四、善知調伏
第四科善知調伏,說明能善巧知道調伏眾生的方法。
由得真實菩薩名故,於一切種一切有情調伏方便,如實了知。
由於能夠得到真實菩薩名,成就了無生法忍,真實了知,對於一切種類調伏有情的善巧方便。
《披》普於一切所應作事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二嗢柁南攝。如其次第尋文可知。
普於一切所應作事等方面:是卷46〈功德品〉中第二個嗢柁南偈頌所攝。偈頌為:無顛倒加行,退墮與勝進,相似實功德,善調伏有情。
如它的次第尋文可知:
第一句「無顛倒加行」,是第一科的加行無退。
第二句「退墮與勝進」,是第二科勝進增長。
第三句「相似實功德」,是第三科名真非似。
第四句「善調伏有情」,是第四科善知調伏。
辰三、諸施設等5 巳一、施設建立2 午一、標一切善修
第三科諸施設等,說明種種的施設安立等,分五科;第一科施設建立,說明施設建立,又分二科;第一科標一切善修,標出菩薩對於佛在法、諦、理、乘的施設建立當中,都能有通達善巧的智慧。
如實知故,一切安立皆得善巧。
由於初地以上菩薩具有真實菩薩的功德,已成就無生法忍,證得無分別智,了知真實義,能如實知道一切法的真實相,因此對佛以語言文字安立一切十二分教的法施設安立、一諦到十諦的諦施設安立、四種道理的施設安立以及三乘的施設安立,都能有善巧通達的智慧。
午二、釋由尋思等
第二科釋由尋思等,解釋由修四尋思、四如實智得到善巧。
從此尋求、於此尋求、由此尋求,既尋求已,由此究竟皆正安立,如是名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
「從此尋求」,是名尋思,尋思名的內涵、自性、差別。
「於此尋求」,是事尋思,再進一步思惟名所詮的因緣所生法的事;「事」是性離言說、不可言說的,因此名所詮的事是不可得的。
「由此尋求」,是自性、差別假立尋思,將名事和合在一起分別思惟,會有種種自性的假立與差別的假立。
「既尋求已,由此究竟」,由此四種尋思,得如實智。經由如是四種尋思以後,認知一切法的種種差別相,都是假安立的,成就四種如實的智慧。內凡加行位的煖、頂位屬於四尋思的階段,於忍位、世第一位時得到四如實智,向上入初地乃至十地,四如實智展轉的深入,因此名為「由此究竟」。
「皆正安立,如是名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菩薩由於有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智慧,以第一義諦為依止,通達世俗諦無礙,對於佛在經典中以名句文身所安立的佛法,世俗諦、第一義諦,法施設建立,諦施設建立,理施設建立,乘施設建立,都得到善巧,都能正確的安立,因此名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
巳二、五種無量2 午一、教授善巧
第二科五種無量,說明五種無量,分二科;第一科教授善巧,說明教授的善巧。
於諸安立得善巧故,復於教授能得善巧。
由於菩薩對於佛依語言文字所安立的世俗諦、第一義諦等教法都有善巧的智慧,在教授指導眾生戒定慧時有種種的善巧方便,能夠通達五種無量,得到成熟眾生的善巧。
菩薩度化的眾生,分成五類:
一、有情界無量,有情的世界是無量無邊的,眾生有種種的虛妄分別,便展現出各種不同的緣起差別相。
二、世界無量,三界五趣、十方世界各式各樣的境界也是無量無邊,不同的有情住在不同的世界,如人住在地球,外太空可能有另類的人類、另類的眾生,眾生無量,世界無量。
三、法界無量,第六意識所緣的法塵也是無量無邊,可總歸類成善法、不善法、無記等法。
四、所調伏界無量,菩薩所調伏教化的眾生也是各式各樣的,有聲聞、緣覺、菩薩等。
五、調伏方便界無量,由於眾生不同,調伏的方法也有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
午二、獲彼等持
第二科獲彼等持,獲得三摩地的等持。
於其教授得善巧故,復能獲得無量所緣三摩地王。
菩薩對於教授調伏眾生得種種方便善巧的緣故,又能由此無量所緣成就三摩地,獲得各式各樣的靜慮自在。王是自在義,得證殊勝靜慮並且入住出能得自在。
大乘經中,所說的三昧極多,大乘三昧,是從無量法門而入的;如《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說「普入不思議法門」,列舉出二十八種三昧:由色相三昧、聲相三昧…、天相三昧、龍相三昧…乃至無為三昧。一切所緣,都可以因此而得三昧,故說無量所緣三摩地。
巳三、說法果利
第三科說法果利,於說法因所得的果利。
獲得如是三摩地已,能不唐捐宣說正法種種行相,說正法時皆有勝果。
菩薩獲得如是三摩地以後,又能不白白捐棄所學法義,能廣為眾生宣說正法的種種行相,如種種自相、共相、差別相等,眾生聽聞聖者菩薩說法時,都能得廣大殊勝的成果利益。
如〈本地分•菩薩地〉卷46所說,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時,有五種說法果利:
一、能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法眼生起,證得初果;
二、能得盡諸漏,證阿羅漢果;
三、能於無上正等菩提發正願心;
四、能證得菩薩最勝無生法忍;
五、能受持讀誦,修習正行,展轉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滅。
凡夫說法如盲人射箭,不中時多;聖者菩薩則不如此,能了知聽者善根,具足善巧,知道需要說什麼法使令得到聖果,故說法時皆有殊勝果利。
巳四、大乘性攝
第四科大乘性攝,說明七種大乘法殊勝廣大的特性,以及八種法能具足含攝一切大乘義。
能於大乘究竟出離,以依大性而出離故,能攝大乘。
能於大乘法圓滿究竟出離,因依止七種大乘性而能究竟出離煩惱障與所知障的緣故,說有八法能具攝大乘法。
如前卷46說七種大乘性:
一、法大性。是指在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所攝的方廣之教,即含藏大乘菩薩修因證果的方法,故名菩薩藏。
二、發心大性。是指大乘佛法行者,於無上正等菩提,發起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利樂有情的正願心,超過聲聞的出離心。
三、勝解大性。對於法大性有勝解,於大乘甚深的佛法能產生強而有力的清淨信解心。
四、增上意樂大性。指已經超過勝解行地的大乘行者,斷除了分別我執、法執煩惱,證入淨勝意樂地。
五、資糧大性。是指二地已上,乃至十地菩薩,六波羅蜜的福德、智慧二資糧,都已經修習圓滿,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名資糧大性。
六、時大性。菩薩道修行的時間要很久,經三大阿僧祇劫積聚資糧,才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七、圓證大性。是指菩薩所證得的無上菩提,由此圓滿證得無上菩提的本體,積聚了無量福德、智慧功德莊嚴圓滿,相較於辟支佛及阿羅漢二乘,他們所成就的菩提功德尚且不能等同於菩薩所證得的無上菩提,更何況能超過或增加。
前卷46說八種法具足攝一切大乘,前七法以大乘的體性、特性而言,解釋菩薩乘為何名「大」,此則說明哪些法能含攝大乘義,是欲成就佛果的菩薩行者必須勤加修學的,也可說是修學的次第:
一、菩薩藏教,所依止的是菩薩藏教的教法;
二、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諸法真實義教;
三、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最勝廣大威力之教;
四、如佛所說的教義,如理聽聞;
五、能如理思為先,趣勝意樂;
六、趣勝意樂為先,入修行相,從聞慧、思慧,進步到修慧,實際修法空勝解;
七、入修行相為先,修果成滿;
八、即由如是修果成滿,能究竟出離分段生死、變易生死,究竟成就無上佛果。
以上是八法俱攝大乘,菩薩道圓滿時,能攝受大乘的功德。
巳五、菩薩名號
第五科菩薩名號,說明菩薩名號。
由此復於彼彼大乘出離位中,得彼彼名。一切菩薩同共此名,一切世間諸佛菩薩皆共安立、皆共稱歎。
由此菩薩由最初凡夫開始,經由種性地乃至到究竟地,於各別各別的大乘出離位中,依不同層次得到不同的名稱。如前卷46列出十種菩薩:
一、住種性菩薩,雖有菩薩六波羅蜜的種子,卻還未進佛門,屬於種性住菩薩。
二、已趣入菩薩,是十信位以上的菩薩,已經進入佛門開始栽培大乘善根,屬於勝解行住菩薩。
三、未淨意樂菩薩,初地以前的勝解行地菩薩。
四、已淨意樂菩薩,證得初地以上的菩薩。
五、未成熟菩薩,大乘善根還未圓滿成熟,是九地以前的聖者菩薩。
六、已成熟菩薩,善根完全成熟的十地菩薩。
七、未墮決定菩薩,還未證入第八地以上的菩薩。
八、已墮決定菩薩,八地及九地菩薩,決定不退轉,決定成佛。
九、一生所繫菩薩,第十地菩薩。
十、住最後有菩薩,指等覺菩薩。
一切菩薩又有如是隨著菩薩的各種功德而安立的假名,一切菩薩同共此名,一切菩薩都共同具備這些功德,由住種性菩薩乃至住最後有的菩薩都可以通用這幾種名號,為一切世間諸佛菩薩皆共同安立、共同稱揚讚歎菩薩道的殊勝。如前卷46列出十六種名號:
一、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覺悟有情稱為菩提薩埵。
二、摩訶薩埵,摩訶是大,薩埵是有情,也名大有情。
三、成就覺慧,俱生的智慧名覺,後天引發的智慧名慧。菩薩成就俱生慧,以及引發慧,依此覺悟法無我的智慧,照見諸法實相,名成就覺慧。
四、最上照明,菩薩通達甚深緣起,有上等能照見諸法空相的智慧光明。
五、最勝真子,最勝是指佛,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為佛真實嫡傳的弟子。
六、最勝住持,菩薩能夠住持無漏戒定慧的功德,不令喪失,是最殊勝的。
七、普能降伏,菩薩修我空、法空觀,能普遍降伏一切煩惱障與所知障。
八、最勝萌芽,一切菩薩所發的菩提心,像剛發的芽,依此萌芽能趣證佛果,是最殊勝的,名最勝萌芽。
九、勇健,行菩薩道非常的勇猛強健,沒有任何的畏懼。
十、最聖,已由凡位達到聖位,菩薩也稱為聖,是最吉祥、最殊勝的聖人。
十一、商主,菩薩於十方諸佛所乞求無量無邊的佛法,納受到自己的身心,而後再將自己心中所領納的佛法輸出教化有情,有入有出,故也名商主。
十二、大稱,菩薩有廣大的名稱,名聞千里,萬古流芳。
十三、憐愍,菩薩具足大慈大悲,有無畏、如理、無倦、無求、無染、廣大、平等七種憐愍,故名憐愍。
十四、大福,菩薩修六度四攝所積集的福報特別廣大。
十五、自在,菩薩成就般若智慧,心中不為煩惱所迷惑、禪定神通道力都非常的自在,內心能隨智慧而行。
十六、法師,菩薩以法為師。
菩薩從外凡、內凡至十地都通用這十六種無差別的假名。
卯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當知是名所可稱讚功德殊勝。
應當了知以上所說,受記等、無顛倒等、諸施設等,在卷46〈功德品〉的第二、三、四、五個偈頌都有詳細顯示,是名所可稱讚功德殊勝。
《披》一切安立皆得善巧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四、第五嗢柁南攝。此中一切安立皆得善巧,顯彼第四嗢柁南中前三句義。四尋思中,若名尋思,是名從此尋求;若事尋思,是名於此尋求;若自性、差別假立尋思,是名由此尋求。由此四種尋思,得如實智,是名由此究竟。言於教授能得善巧等者,此顯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言於彼彼大乘出離位中,得彼彼名等者,此即第五嗢柁南中,菩薩十應知建立諸名號。餘文易了,隨應當知嗢柁南攝。
一切安立皆得善巧等方面:這即是〈功德品〉中第四、第五嗢柁南所攝。此處文中「一切安立皆得善巧」,是指第四嗢柁南中的前三句內容:「諸施設建立,一切法尋思,及如實遍智」。
四尋思中,若名尋思,是名「從此尋求」;若事尋思,是名「於此尋求」;若自性、差別假立尋思,是名「由此尋求」。由此四種尋思,不斷地思惟名、事、自性、差別假安立的內涵、意義,能成就四種如實智,是名「由此究竟」。
文說於教授能得善巧等,此即顯示於有情界無量、世界無量、法界無量、所調伏界無量、調伏方便界無量等五種無量,能生起一切善巧作用故。
文說於彼彼大乘出離位中,得彼彼名等者,此即是第五嗢柁南中的「菩薩十應知,建立諸名號」內容,從第一種性住至最後第十二住最後有菩薩,依內德安立有共同無差別的假名。其餘文字很容易明白,隨所相應內容,應當了知,是第四、五嗢柁南所攝。
以上是初持瑜伽處的內容。
辛二、次相等攝8 壬一、相
第二科次相等攝,其次說明菩薩相等八品所攝的內容,這八品是相品、分品、增上意樂品、住品、生品、攝受品、地品及行品,其中前四品是屬於第二持隨法瑜伽處,後四品屬於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分八科,第一科相,說明真實菩薩的相貌,即相品。
由得如是殊勝名故,當知獲得諸菩薩相,諸相所相,成就其相。
由菩薩得到如上述種種殊勝菩薩名號的緣故,應當了知獲得諸真實菩薩相貌,由諸相所顯的身心相貌,成就菩薩種種的莊嚴相。如前卷47說真實菩薩有五種相貌:
一、哀愍,菩薩具有慈悲心,且能付予實際的行動,能令有情得到利益及安樂;
二、愛語,從語言上顯示菩薩的慈悲,不但隨順世間人情,說慰喻語、慶賀語,更能為有情說殊勝又有利益的法語;
三、勇猛,菩薩能勇猛精進成熟自己及有情的善根;
四、舒手惠施,菩薩能廣泛的行財施、法施、無畏施;
五、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菩薩具足四無礙解,能勝解佛法經律論中的義理,通達經中甚深空性相應、緣性緣起諸法與戒律中的毀犯、還淨等;能除遣有情對於甚深密意的疑惑。
這五種相完全具足,才稱為真實菩薩。
壬二、分
第二科分,說明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可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的修學方法,即分品。
如是正行一切種相,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所能成辦。
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的方法有四:一、善修事業,二、修方便善巧,三、利益有情,四、無倒迴向,如是一切種類的正行相貌,由在家、出家的二種菩薩所能成就辦理。
壬三、增上意樂
第三科增上意樂,說明菩薩勇猛的意願,即增上意樂品。
於二分中能成辦已,正行堅固,於諸善品獲得一向增上意樂。如是意樂,或在家品所應攝受,或出家品所應攝受。
於在家與出家二種菩薩成就辦理菩薩道後,善修菩薩事業,正行堅固,進一步能於諸善品獲得一向增上意樂。這種意樂,或在家菩薩所應攝受,或是出家菩薩所應攝受。
如前卷47說有十五種增上意樂:
一、最上意樂,內心於三寶生起最上功德的真實殊勝意樂,對佛法僧三寶有極強大的歡喜好樂。
二、遮止意樂,於所領受能遮止種種惡法的清淨戒律儀,發起殊勝的好樂歡喜。
三、波羅蜜多意樂,於所修學的波羅蜜多,發起殊勝的好樂歡喜。
四、真實意樂,於修學人無我、法無我、聖智所緣的甚深勝義與真如,生起殊勝的歡喜意樂。
五、威力意樂,於佛菩薩修得的不可思議神通威力、法威力或俱生威力,發起殊勝的好樂歡喜。
六、利益意樂,於諸有情欲以善法而授與之。
七、安樂意樂,於諸有情欲以饒益而授與之。
八、解脫意樂,於諸有情無愛染心,於將來的可愛果報也無繫縛心。
九、堅固意樂,於無上正等菩提,其心專注,曾無變易、非常堅固。
十、無虛妄意樂,於能饒益諸多有情的善巧方便、及能證悟無上菩提的善巧方便,都能成就,並且有決定勝解,真實利益有情、令自己也趣向無上菩提,所作不虛。
十一、不清淨意樂,指勝解行地菩薩的所有一切增上意樂。
十二、清淨意樂,指淨勝意樂地(初地)乃至決定行地(九地)的所有一切增上意樂。
十三、善清淨意樂,指十地究竟地菩薩的所有一切增上意樂,已近圓滿,唯餘少分二障習氣。
十四、應調伏意樂,指勝解行地菩薩的意樂,所有種種煩惱障及所知障還需調伏。
十五、俱生意樂,指清淨意樂與善清淨意樂的菩薩,都屬於俱生意樂,由於這些清淨意樂的功德,在心識中能善安立為習所成性,完全不會退轉。
這十五種意樂能成辦「於三寶修一切種最勝供養」,乃至「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趣證」等十種事,能得最大菩提果利,因此菩薩依此十五種增上意樂,能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壬四、住
第四科住,說明從種性住直至成佛每一階段的相貌,即住品。
或於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
對於種種的善法能夠正確的安立,乃至安住。
〈住品〉是更深入的將菩薩道,從種性住直至究竟的如來住詳細介紹。要略來說菩薩有十二種住,從淺到深,由修治斷障淺深程度差別,普遍含攝所有的菩薩行,每一住所修的觀行皆不同,這些都是善品,菩薩需修的善品有粗細、凡聖之別,從凡夫菩薩開始一直到十二住菩薩滿心,都能夠正確的安立自己在菩薩的戒定慧六波羅蜜中,乃至安住在第一義諦。
《披》或於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者:此顯住品應知。於其勝解行住,名正安立。從此已上,所餘諸住,名正安住。
或於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方面:這是顯示〈住品〉應當了知。在勝解行住時,對大乘佛法有殊勝的理解,有力量不隨著他人的邪見轉,但仍處於假名的境界中,尚未超越假名證得無分別智,於勝解行住名正安立。
從此已上,是指極歡喜住的初地以上,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的十地,名正安住。安住於第一義諦,凡事皆與第一義諦相應,無論什麼境界都是諸法如,對行者都是增上緣,都能增益行者的道力,所修的六波羅蜜是相通的,修一波羅蜜即通達六波羅蜜,能三輪體空,安住在諸法實相中,名正安住。
壬五、生
第五科生,說明聖者菩薩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而受生的相貌,即生品。
從此已上,故作意思受諸有生,於彼生處常得值遇諸佛菩薩。
菩薩從初地以上,故意作意思惟到何處可以利益眾生即往該處去受生,於彼生處常得值遇諸佛菩薩。
卷48〈生品〉說有五種生:
一、除災生,聖者菩薩為了救拔有情,於三界中所遭遇的饑饉、疾疫、戰爭、怨結、逼惱、邪惡等六種災難,而往該處去受生。
二、隨類生,在人天地獄餓鬼畜生五趣中,何處有需要即到該處去受生。
三、大勢生,菩薩稟承過去所修的福德,於受生時所感得的壽量、形色、族姓等諸異熟果,於一切世間最為殊勝。
四、增上生,菩薩從第一極歡喜住,於南贍部洲作轉輪聖王,乃至第十最上成滿菩薩住,於大自在天作王,一切受生處於中最為殊勝,一生比一生更好,名增上生。
五、最後生,菩薩成就無上菩提的資糧已究竟圓滿,將要成佛,最後有的那一生,以眾生最尊重的相貌化現受生,示現八相成道。
壬六、攝受
第六科攝受,說明菩薩攝受眾生的相貌及艱難事的善巧,即攝受品。
及能起作一切有情諸饒益事。
菩薩本身能生起造作一切攝受有情、饒益有情的事。
《披》起作一切有情諸饒益事者:此顯攝受品應知。
起作一切有情諸饒益事方面:這是顯示攝受品應該知道。卷48〈攝受品〉說有六種攝受:
一、頓普攝受,菩薩初發心時,一剎那緣一切有情發出四無量心。頓緣一切有情而攝受為自己的眷屬。
二、增上攝受,菩薩居於領導地位,到人間受生成為有尊貴崇高地位的家主,或作國王來領導百姓,更有機會教化眾生令其得到利益。
三、攝取攝受,菩薩廣收出家徒眾及在家居士,以法、以時,來教授教誡出家徒眾,以正法來攝受僧俗二眾,名攝取攝受。
以眾生的根器來說:
四、長時攝受,下品根器的有情需長時間栽培善根,方能成熟清淨,名長時攝受。
五、短時攝受,安住在中品有情的攝受饒益,由於不需經久時便能成熟清淨,名短時攝受。
六、最後攝受,所攝受的利根有情這一生便可以成就清淨的無分別智,證得聖道,名最後攝受。
壬七、地
第七科地,略說地品。
恆常無間,蒙佛菩薩無倒教授,任持善品,領受殊勝證得分位。由領受故,於可稱讚攝受殊勝證得分位,能正安處,如己舍宅。
菩薩恆常無間斷的承蒙諸佛菩薩沒有顛倒的微妙教授,如初地菩薩可以由二地菩薩教、二地菩薩可以由三地菩薩所教,除了佛以外,諸上地菩薩也可以教導下地菩薩,並且其教授的內容都正確無誤,使令每一地菩薩能夠任持善品,尤其聖者菩薩不像凡夫聽過即忘,能將所聽聞的佛法保任執持於心,進而不斷的任持所有戒定慧、六波羅蜜等善品,使善品展轉的殊勝,從〈種性地〉漸次到〈究竟地〉,能夠領受殊勝證得分位。詳如卷49〈地品〉中,曾將十三住分成七種地:
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即初地),四、行正行地(包括二地到七地),五、決定地(八地),六、決定行地(九地),七、究竟地(十地與佛)。
由於菩薩領受諸佛菩薩的教授且能如理作意,如前〈住品〉當中所說的信等十法,包括信、悲、慈、捨、無倦、善知諸論、善知世間、慚愧、堅力持信、供養如來等,這些善法是每位菩薩皆應清淨修治的,其中,前三種是屬於意樂上的清淨,後七種功德,每一地菩薩也都要修習加行清淨,無論所發的願或所行,都是要成就菩薩的功德,領受這些善法能夠悟入第一義諦。由此可知,菩薩的這些位次是可稱揚讚歎、可以成就殊勝的、證得更上一層次的菩薩道。菩薩於這些分位境界,能夠正確安處在內心的畢竟空寂中,猶如安住於自己的房子一般,安處在這些善品中。
《披》恆常無間蒙佛菩薩無倒教授等者:此顯地品應知。
以上這一段是要略顯示〈地品〉的內容,如卷49,1625頁所作的一大段說明。
壬八、行
第八科行,略說行品。
住此位已,能於後後殊勝分位,一切種相覺慧昇進,漸次乃至到於究竟,
菩薩證入第一義諦,其心住於所得的菩薩位以後,能從初地開始,再到二地、三地,漸次的往後更加的增上,能於後後殊勝的分位,對一切法一切種相的覺悟智慧繼續向上昇進,漸次乃至到達於究竟,到十地滿心也就成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九地證入十地菩薩時,有「三心」,初心名十地,住心名等覺,滿心名妙覺,即佛的異名。)
其中,一切種相覺慧昇進,如〈行品〉中說,所有的菩薩應修四種行:
一、波羅蜜多行。二、菩提分法行(是修法空、真實義的)。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這也名一切種相,將菩薩道分成這四大類,這些都需要大智慧,所以菩薩覺悟的智慧由此不斷地向上昇進,漸漸的由淺到深,從初地乃至到究竟地。
《披》能於後後殊勝分位一切種相覺慧昇進等者;此顯行品應知。
以上這一段是要略顯示卷49,1628頁的〈行品〉所說之四種菩薩行等。
於其中間不生喜足。
菩薩在尚未成佛以前的這些分位中間,是不會得少為足的。
初地還要追求二地菩薩的教導,或由更上地的菩薩教導、成就二地的功德,如此地地向上,在還未成佛前都不會得少為足,一定會進步到圓滿的境界。
辛三、後建立攝
第三科後建立攝,略說最後〈建立品〉佛圓滿境界所攝的內容大意。
如是昇進,證得究竟,從此不求其餘上地。已到究竟極邊際故,名得無上。
菩薩如前所說的漸漸從初地昇進到九地,乃至證得究竟,由十地到成佛,從此以後即不必再追求其餘的上地了。因為成佛時,在三界中已經達到最究竟的境界,這時是最圓滿的最後階段,因此名為邊際,沒有能再超過它的,名得無上。
以上這一段是要略顯示卷49,1632頁開始的〈建立品〉內容,佛成就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包括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以及一切種妙智,總計即為一百四十種的不共佛法。
庚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名菩薩地義次第。
以上從初持瑜伽處的種性持、發心持、覺分持,一直到之後的第二持隨法瑜伽處及第三持究竟瑜伽處,此即是〈菩薩地〉的內容,「地」是境界之義,依菩薩漸次的境界與所修的道理,因此論主安排這樣的次第,這是它的原理。
《披》如是昇進證得究竟等者:此顯建立品應知。
文中「如是昇進證得究竟」等方面,是顯示〈建立品〉應可了知。
以上是論主所作的串連,論中這樣施設安排諸法的內容是有道理的,因此地義次第可說是菩薩地中修學的次第。至此已將〈本地分•菩薩地〉說明完畢。
本地分中有餘依地第十六
以下是〈本地分〉十七地中,第十六地的〈有餘依地〉。
丙十三、有餘依地2 丁一、結前生後
第十三科有餘依地,說明〈有餘依地〉,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如是已說菩薩地。云何有餘依地?
前文的卷35到卷50,已經說明了〈菩薩地〉的內容,接著論主開示什麼是〈有餘依地〉?
丁二、正辨地相3 戊一、標
第二科正辨地相,正式解釋〈有餘依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標,總標出三種。
當知此地有三種相。
應當了知這一地要略可歸納有三種相。
戊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有餘依地〉的三相。
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靜施設安立,三者、依施設安立。
一、地施設安立:指在本論中依有餘依地所施設安立的所有內容,皆攝屬有餘依的「地施設安立」,而非僅有此處〈有餘依地〉的文。
二、寂靜施設安立:施設愛見煩惱都已斷除的阿羅漢有四種寂靜。
三、依施設安立:施設阿羅漢八依的差別。
戊三、釋3 己一、地施設安立3 庚一、徵
第三科釋,詳細解釋上述三相,分三科;第一科地施設安立,說明地施設安立,又分三科;第一科徵,引問。
云何地施設安立?
什麼稱作〈有餘依地〉的地施設安立?
庚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有餘依地,除五地一分,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除一地全,謂無餘依地。所餘諸地,名有餘依地。
本論十七地內,有說到阿羅漢的境界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這五地中,除去其中有說到無餘依地的部分,以及除去〈無餘依地〉全分,其他都算〈有餘依地〉。
庚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地施設安立。
如上所說,在這幾地當中都談到有餘依地與無餘依地的境界,將無餘依地簡除,所餘的有餘依地內容,都可名為有餘依地的「地施設安立」。
《披》除五地一分等者:謂除五地中無餘依涅槃所攝一分,取餘一分施設安立有餘依地。如於無心地中,有二建立。謂若阿賴耶識永滅,名無心地,此即無餘依攝。若所餘位諸轉識滅,名無心地,此即有餘依攝。義如有心無心地說應知。(陵本十三卷十四頁1124)今除無心地中無餘依攝一分,取彼有餘依攝一分,名有餘依地施設安立。如說無心地,如是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隨應當知。
文中「除五地一分」等方面:是指簡除〈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這五地中無餘依涅槃所含攝的部分,取所餘的另一部分而施設安立這些境界名為〈有餘依地〉。有餘,是指還有色受想行識存在。
其實地的施設建立是有一個標準的,譬如〈有心地〉與〈無心地〉的建立是由五門來觀察與分別。包括:地施設建立、心亂不亂建立、生不生建立、分位建立、第一義建立。
要略而言:
一、地施設建立:〈有心地〉包括〈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等四地。〈無心地〉是包括〈無尋無伺地〉中的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這是屬於無心定,所餘的一向是〈有心地〉。
二、心亂不亂門建立:亂心是凡夫的四顛倒,因為沒有正確的心,名〈無心地〉。反之,不亂心名〈有心地〉,這是另一種角度的建立。
三、生不生建立:以心有沒有生起來建立〈有心地〉或〈無心地〉,譬如有根、境與作意現前等因緣,令心生起,名〈有心地〉。若沒有得到心生的因緣,以及有違背心生起的因緣,令心不能生,則名〈無心地〉,這又是另一個角度,其中歸納出八種因緣影響心的生起與否。
四、分位建立:於六位中前六轉識暫不現行,名〈無心地〉,六位包括:1.無心睡眠(第六意識暫不活動的無夢深眠)、2.無心悶絕(暈倒)、3.無想定(欲界眾生依止四禪入無想定時)、4.無想生(指得第四禪天無想異熟的有情)、5.滅盡定(三果以上聖人及四果阿羅漢可入滅盡定)、6.無餘依涅槃位。除此六位外,其餘屬有心地。但若再分別,六位中的前五位,因為果報還在,只是暫時沒有心識活動,因此也可說,將其中第六種的無餘依涅槃簡除,所餘五位名〈有餘依地〉。
五、第一義諦建立:以第一義諦來說,無心位只在無餘依涅槃才堪稱〈無心地〉,因為此時連阿賴耶識也永滅。其餘還有心識活動的情況則名〈有餘依地〉。
而此處《披尋記》說:如於〈無心地〉當中,有二種建立。是指若阿賴耶識永滅,既名〈無心地〉,也是〈無餘依地〉所攝。若所餘位,即上述第四種「分位建立」中,六位的前五位(睡眠、悶絕、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只是依諸轉識滅,而名〈無心地〉,這仍是屬於〈有餘依地〉所攝(但真的阿羅漢有餘依所攝的〈無心地〉是滅盡定,其餘的情形比較少出現)。由於分類方法不同,因此有時雖然都名〈無心地〉,但有「無餘依、有餘依」二種建立。義理如同卷13,463頁的〈有心無心二地〉所說,應該了知。
現在簡除〈無心地〉當中,無餘依所攝的一分,而取阿羅漢的果報還存在時來說,名為〈有餘依地〉的施設安立。
如上所說的〈無心地〉是如此,同樣的〈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也是除去無餘依所攝的一部分,剩下的可名為〈有餘依地〉,詳細內容隨其中所相應的應當了知,不再一一舉例解釋。
以上是說明,如果屬於無餘依涅槃的內容則不算有餘依地,若論文提到未入無餘依涅槃、還在有餘依時的阿羅漢,都稱作〈有餘依地〉。這是解釋地施設建立。
己二、寂靜施設安立5 庚一、徵
第二科寂靜施設安立,說明寂靜施設安立,分五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寂靜施設安立?
什麼稱作〈有餘依地〉的寂靜施設安立?
庚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四種。
謂由四種寂靜,施設安立有餘依地。
由於阿羅漢永斷愛見煩惱,成就四種寂靜的狀態,依此以語言文字施設安立為〈有餘依地〉。
庚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四種寂靜。
一、由苦寂靜故;二、由煩惱寂靜故;三、由不損惱有情寂靜故;四、由捨寂靜故。
一、由苦寂靜故:苦是指後有眾苦,由於阿羅漢諸漏永盡,將來不再受生得到另一個色受想行識的苦果,是名苦寂靜。
二、煩惱寂靜:指阿羅漢永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心住於寂靜的境界。
三、由不損惱有情寂靜:阿羅漢煩惱皆悉永盡,不造諸惡,持戒清淨,戒定慧圓滿,成就聖所愛戒,不會損惱有情。
四、由捨寂靜故:根塵相對時,能恆常無間的多分安住在最上捨,不再有所執著,名捨寂靜。
此即阿羅漢的四種寂靜。
庚四、釋4 辛一、苦寂靜
第四科釋,各別解釋此四種寂靜,分四科;第一科苦寂靜,說明苦寂靜。
云何苦寂靜?謂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所有當來後有眾苦皆悉永斷,已得遍知。如多羅樹斷截根頂,不復現前。由得當來不生法故,是名苦寂靜。
什麼是苦寂靜?是指阿羅漢比丘將三界的愛見煩惱永遠斷盡,令所有將來的後有生命體及眾多苦惱也都永遠斷除,已得周遍了知的我空真如智慧、普遍通達四聖諦的道理。這時,如同將多羅樹的根頂斬斷,此樹將來無法再發芽現前、繼續生長。由於阿羅漢的愛見煩惱種子都已消滅,將來不會再受生得到後有的苦果,苦的果報不生,其餘的三苦、八苦、無量苦也就因此止息,是名苦寂靜。
由此可知,苦寂靜特別是說後有眾苦,並不遮止現在生命體四大不調等身苦,像舍利佛有風濕病,有些尊者有胃疾、頭痛等病,這是由於有餘依涅槃所攝的果報仍在的緣故。
辛二、煩惱寂靜
第二科煩惱寂靜,說明煩惱寂靜。
云何煩惱寂靜?謂阿羅漢苾芻貪欲永斷、瞋恚永斷、愚癡永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由得畢竟不生法故,是名煩惱寂靜。
什麼是煩惱寂靜?是指阿羅漢比丘修習無我觀成功,已將內心的貪欲、瞋恚、愚癡等一切分別起、俱生起的煩惱永遠斷除。由於得到煩惱畢竟不生法,是名煩惱寂靜。
行者應常常修習無我觀,如此若遭受辱罵等逆境時,才不會那麼苦惱,能向道上會,覺得所罵的不是「我」,只是個名字而已,阿羅漢已成就無我聖道能超越假名的我,使令煩惱寂靜,即便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風來襲內心也不為所動。如鴦掘摩羅之前曾殺害許多人,雖證得阿羅漢,但去乞食時,仍會有村民以石頭擲他,但是他都安忍不動搖,知道這是業報所感,並且由於無我觀已經成就,因此一點都不起煩惱。這是煩惱寂靜的其中一個例子。
辛三、不損惱有情寂靜
第三科不損惱有情寂靜,說明阿羅漢的不損惱有情寂靜。
云何不損惱有情寂靜?謂阿羅漢苾芻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皆悉永盡,不造諸惡,修習諸善,是名不損惱有情寂靜。
什麼是不損惱有情寂靜?是指阿羅漢比丘的貪欲、瞋恚、愚癡等一切煩惱都已永遠盡除,因此身語意不會再造作任何惡法,任運修習諸善,不會再去傷害任何一位有情,是名不損惱有情寂靜。
辛四、捨寂靜4 壬一、徵
第四科捨寂靜,說明不執著、不受一切法的捨寂靜,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捨寂靜?
什麼是捨寂靜?
壬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其相。
謂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於六恆住,恆常無間多分安住。
由於阿羅漢比丘三界的愛見煩惱永遠盡除,於六根面對六境時能恆常且無間的多分安住在最上捨中。
其中,六恆住,除了如下所釋。〈本地分•聞所成地〉卷14中曾說明:又有六種最極清淨,轉自所依,第一究竟無間無缺無有染污恆平等住。謂若行、若住、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恆平等住。
或〈本地分•聲聞地〉卷34也說:具足成就六恆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
壬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六恆住。
謂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
眼根見到色相不會歡喜也不會憂愁,都安住在最上捨,有這種正念與正知。同樣的耳聞聲已、鼻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論是能隨順生起歡喜的境界,或憂苦的境界,都一樣不歡喜也不憂愁,安住最上捨,既保持正念,也有智慧知道自己有沒有正念(正知),內心非常的寂靜。
壬四、結
第四科結,結名捨寂靜。
是名捨寂靜。
以上是名捨寂靜。
庚五、結
第五科結,結名四種寂靜施設安立。
即依如是四種寂靜,說有餘依地最極寂靜、最極清涼,是名寂靜施設安立。
即依止阿羅漢的苦、煩惱、不損惱有情、捨四種寂靜,說有餘依地沒有貪瞋癡的活動,是最極寂靜的;也由於不再有愛見煩惱等熱惱,內心成就非常殊勝清涼的功德,是最極清涼的,因此名為寂靜施設安立。這就是阿羅漢寂靜的境界。
己三、依施設安立6 庚一、徵
第三科依施設安立,說明依施設安立,分六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依施設安立?
什麼是依施設安立?
庚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八種。
謂有八種依。
有情活在世間需有八種依止,這些因緣條件具足,有情才能安穩的活在世間。
庚三、列
第三科列,別列出此八種依。
一、施設依,二、攝受依,三、任持依,四、流轉依,五、障礙依,六、苦惱依,七、適悅依,八、後邊依。
這八種依止是:施設依、攝受依、任持依、流轉依、障礙依、苦惱依、適悅依、後邊依。
庚四、釋8 辛一、施設依2 壬一、徵
第四科釋,解釋八依,分八科,第一科施設依,說明施設依,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施設依?
什麼是施設依?
壬二、釋2 癸一、出依事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說出依止的事。
謂五取蘊。
有情首先依止的是因緣所生法如幻如化的五蘊。取是煩惱,由取得此五蘊,故名五取蘊。
癸二、明施設2 子一、補特伽羅想
第二科明施設,說明施設,分二科;第一科補特伽羅想,依止五蘊會有有情的這種想法。
由依此故,施設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意生、儒童等,諸想等想假用言說。
由於依止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而施設:
1、我:由於五取蘊中,無明不了,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我我所現前行故,故假名施設這色受想行識為我。
2、有情:於彼五取蘊有愛著故,假名有情。
3、命者: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有我,由壽暖識和合現存活故,命根成就,連持不斷,故假名命者。
4、生者:謂於五蘊等法中,妄計我能生起眾事,及計我來人中受生,故假名生者。
5、能養育者:依止五蘊能造作種種的業力,由能增長後有業故,假名有養育者。
6、補特伽羅:指數取趣,由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假名數取趣者。
7、意生:特指「我」是從意而生的,由內心的虛妄分別執著有我有法,因此屬於意識的種類、體性。
8、儒童:儒童是美少年義,《大日經》認為應翻為勝我,指色受想行識裏有一個殊勝的我。
諸想等想假用言說:依五取蘊而有諸想,譬如人,依身分不同有很多的名字,有孩子而稱媽媽,在學校作擔任教職工作的稱老師,可能還有一些綽號或乳名、筆名,有種種的名字,故有很多的想法;其中,等想,等是平等或是差別之義;假用言說,是指言說能起種種假用,如以言說來給五取蘊施設各種不同的名字,可以有方便說話的作用。
子二、八言說句想
第二科八言說句想,依止五蘊還會有八種言說句想。
及依此故,施設如是名字、如是生類、如是種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等,諸想等想假用言說。
以及依止這色受想行識,於有情可以假名安立八種言說句:
一、如是名字:過去生或現在生稱作什麼名字。
二、如是生類:過去受生的種類是胎卵濕化哪一種。
三、如是種性:種姓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等哪一種,或父母的族姓,是張王李趙等什麼姓,又或說父母是作官的士夫類或農工商等哪一類。
四、如是飲食:受用哪一種飲食為主。
五、如是苦樂:這一生領受的是苦多樂少?還是樂多苦少?
六、如是長壽:這一生的壽命或長或短。
七、如是久住:在這世間是少年、中年或是老年,自己住在世間的時間有多久。
八、壽量邊際:如能修行證得初果,最多七返人天即不再輪迴,名壽量有邊際;或今生證得阿羅漢果已經到達壽量邊際等;以凡夫來說,長壽指五十以上,八十以上名久住,百歲時則名壽量邊際。
這些諸想等想假用言說,形容人依止色受想行識的變化,在這一生當中可以有種種的差別想法,用種種的言說來形容生命的變化、生命的現象,由此五蘊稱為施設依。
《披》諸想等想假用言說者:謂我及有情乃至儒童等,如是一切為便言說,為順世間,是名假用言說。即此言說,想為其因。由構了相,是名為想。構畫種種諸法像類,是名等想。
這些我及有情乃至儒童等假名安立,都是為了方便眾人彼此能夠說話,為了隨順世間人而以諸名假用言說。這言說是假立的,無論稱有情、稱我、稱生者、稱養育者,都是假名作用的言說而已。
即是這些言說,以想為其因。能夠說話是因為有想,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會說出話來是因為內心先有想,才會說出這些話。
由構了相,是名為想。想即是構了,像畫圖一樣,心中能夠思惟分別觀察那件事,如想一朵花,心中即明白的有一朵花的結構影像現出,故想有取相義。
構畫種種諸法像類,是名等想。構,是指思惟或取義,可以思惟取得種種諸法差別的相貌種類, 因此差別想名等想。
以上是說明施設依。
辛二、攝受依2 壬一、徵
第二科攝受依,世間依止七種攝受事,令有情彼此互相關心照顧,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攝受依?
什麼是攝受依?
壬二、釋2 癸一、出依事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說出七種所依的攝受事。
謂七攝受事。即自己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僮僕、朋友、眷屬,七攝受事。如前意地已廣分別。
攝受依是指七種攝受事,即自己的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差遣使用的人)、僮僕、朋友、眷屬等七種事,令有情彼此互相關心照顧。如〈意地〉卷2,72頁中,已有詳細的分別。
癸二、明攝受
第二科明攝受,說明攝受的相貌。
依此了知諸有情類有所攝受。
依此七種攝受事,能夠了知所有的有情類,彼此互相攝屬,有所關懷照顧。
《披》如前意地已廣分別者:意地中說七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陵本二卷十七頁165)今於此中,唯舉前四,略無後三。總指前說,名為七攝受事,然於文中應置等言。
如前意地已廣分別方面:如〈意地〉中所說,有七種攝受事:
一、自父母事。要有父母親才會有子女,若沒有父母,有情難以活下去。
二、妻子事。攝受妻子事,為愛亦為延續後代。
三、奴婢僕使事。請奴婢僕使代勞,操作家務。
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人是群居的動物,生活圈需官員保護管理、共事的同僚、兄弟姊妹及眷屬親戚朋友等共歡喜、憂愁事。
五、田宅邸肆事。攝受田地、房子、邸肆等事,邸即官員的住所,肆是店鋪,為工作經營生財處。
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依佛法的六度而言,布施、持戒、忍辱屬於福德,精進與禪定通於福及慧,般若是智慧,六度是成就無上菩提的方便作業事。
七、庫藏事。金銀財寶存在庫房、錢莊等,現代人存在銀行或郵局。
如〈本地分‧意地〉卷2,72頁中已有詳說。現在此段論文只舉前面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官僚四種,後面三種省略未說。總之是指前文所說,名為七攝受事,然於文中應該在朋友官僚後面加個「等」字較合道理。
辛三、任持依2 壬一、徵
第三科任持依,是指有四種食物,能堪任維持有情生命,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任持依?
什麼是任持依?
壬二、釋2 癸一、出依事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舉出任持有情生命的四種食。
謂四種食。即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
有四種食,堪任維持有情的生命: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資益之義。謂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入腹變壞,資益諸根。
二、觸食。悅意觸食,觸即對。謂六識所對色等諸塵,柔軟細滑冷煖等觸,而生喜樂,俱能資益諸根,如觀戲劇、看電視、看風景等。
三、意思食。謂第六識思於可愛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潤益諸根;以世俗人來說,立志將來要當醫生、讀博士、創業賺大錢,由出家人而言,念佛得三昧、或能得無生法忍等各種希望,是維持生命的力量。
四、識食。識以執持為義,即第八識。由前三食勢分所資,能令此識增勝,執持諸根。
由四食能長養諸根大種,而使已生有情安住。
癸二、明任持
第二科明任持,說明任持相貌。
由依此故,已生有情任立支持;又能攝養諸求有者。
由於依止這四種食,已經現起的有情生命體,能有支持的力量繼續生存;又能夠攝受長養身心,去希求後有的各種果報。
《披》已生有情任立支持等者:此顯四種能為食義,由資益義是食義故。由能長養諸根大種,故令已生有情任立支持。能令當來後有生起,名能攝養諸求有者。
已生有情任立支持等方面:這顯示四種能為食的道理,由於有資長助益的作用,因此名為食義。由於這四種食能夠長養有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色身的地水火風四大種,使令已現起的有情生命體能有支持的力量繼續生存;又由於能令未來世後有的果報生起,因此名為能攝養諸求有者。
辛四、流轉依2 壬一、徵
第四科流轉依,說明四種識住及十二緣起是流轉生死的依止事,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流轉依?
什麼是有情流轉生死的依止事?
壬二、釋2 癸一、出依事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舉出流轉生死的依止事。
謂四種識住及十二緣起。即色趣識住、受趣識住、想趣識住、行趣識住;及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生緣老死。
有情流轉生死是依止四種識住及十二緣起。色受想行四種是識安住、生長、增廣的依止處,四種識住略說如下:
一、色趣識住。色蘊,包括內身外色。識依內五色根緣取外五色塵而生種種的雜染,色塵是識活動、安住的地方。
二、受趣識住。受蘊,根境識和合生觸,由觸而起苦、樂、不苦不樂覺受,覺受是識安住、活動的地方。
三、想趣識住。想蘊,想能取相,識緣境相必有想心所和合,取相而轉,想是識活動、安住的處所。
四、行趣識住。行蘊,行心所以造作為相,受想以外的諸心心所都屬於行蘊。識緣取境時,必有屬於行蘊的諸心心所與識相應,這些心所又推動識作種種的分別,行是識活動、安住的地方。
由於有情內心(識)的分別,不離開色受想行這四種所緣境,是流轉生死的依處。詳細說即是十二緣起,無明緣行,愚癡有情不明白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以自我為中心,造作身、語、意三業行;造了種種業熏習下一生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法種子;命終於中有時,於可意境相生愛取有,又取著一個果報體,得下一生的生老死,總之,只要無明與愛沒有斷,這樣繼續流轉生死。
癸二、明流轉
第二科明流轉,說明生死流轉相貌。
由依此故,諸有情類,於五趣生死隨順流轉。
由於依止四種識住及十二緣起的雜染因緣,諸多有情類,在人、天、地獄、餓鬼、畜生五趣中,隨順流轉生死不間斷。
《披》色趣識住等者:趣謂趣求,趣求色故。緣色為境,令識安住,是名色趣識住。如是趣求受、想、行故,緣受、想、行為境,令識安住,是名受、想、行趣識住。
色趣識住等方面:趣是指趣求,由於喜歡外色塵,攀緣色相為所緣境,使識安住在所緣境上,是名色趣識住。同樣的,由於歡喜趣求受、想、行,攀緣受、想、行為所緣境,令識安住,是名受、想、行趣識住。
辛五、障礙依2 壬一、徵
第五科障礙依,說明諸天魔是障礙依,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障礙依?
什麼是障礙依?
壬二、釋2 癸一、出依事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舉出諸天魔是障礙依事。
謂諸天魔。
障礙依是指諸天魔,這裏說的天魔主要是指六欲天中他化自在天的天魔。
癸二、明障礙
第二科明障礙,說明諸天魔所作障礙相。
隨有彼彼修善法處,即往其前,為作障礙。
諸天魔眷屬常隨逐有佛及佛弟子修善法的地方,即前往其前,為作出種種障礙善法事,擾亂求道者心志。如釋迦牟尼佛要成佛時,天魔變現魔軍來恐嚇,又遣三個女兒去引誘釋迦牟尼佛,但釋迦牟尼佛都不為所動。今天魔已被優婆鞠多尊者降伏,不會出現,最主要還是自己內心的煩惱魔,障礙自己的修行。
辛六、苦惱依2 壬一、徵
第六科苦惱依,說明一切欲界都是苦惱依,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苦惱依?
什麼是苦惱依?
壬二、釋2 癸一、出依事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舉出一切欲界皆是苦惱依事。
謂一切欲界皆名苦惱依。
苦惱依是指一切欲界包括人、天、地獄、餓鬼、畜生,所有希求色聲香味觸男女等欲者,都是苦惱的,名為苦惱依。苦惱依,是欲界的果報。
癸二、明苦惱
第二科明苦惱,說明苦惱依相貌。
由依此故,令諸有情領受憂苦。
由於依欲界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使諸有情領受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等,各式各樣的憂愁苦惱。
如〈有尋有伺等三地〉卷4,115頁所說,受用苦樂方面,地獄的有情多分受用被極端對治處罰的痛苦;畜生多分受用互相吞噉的痛苦,如常說的食物鏈,老虎吃小的動物,小的動物又吃更小的動物。餓鬼眾生多分受用非常飢餓、口渴的痛苦;在人的果報裏面多分受到缺乏與追求種種名聞利養的痛苦,這裡不是說全部,有些人也沒有。天趣有情多分受用衰惱墜沒的痛苦。諸天最苦的果報是受用衰惱,五衰相現時,不樂本座、花也枯了、身體有臭味、流汗等,即將死亡時的苦,是天人最大的苦。以上說明欲界有情受苦差別。
辛七、適悅依2 壬一、徵
第七科適悅依,說明舒適愉悅的依止,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適悅依?
什麼是舒適愉悅的依止?
壬二、釋2 癸一、出依事
第二科釋,解釋適悅依,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說出依止的事。
謂靜慮、等至樂名適悅依。
靜慮、等至的樂,名適悅依。
即是四靜慮的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或等至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等,初靜慮、第二靜慮有喜受樂受,第三靜慮有樂受,第四靜慮乃至四空定的不苦不樂受,都能令身心非常舒適愉悅,名適悅依。
癸二、明適悅
第二科明適悅,說明適悅的相貌。
由依此故,諸有情類若即於此現入彼定,若生於彼,長夜領受靜慮、等至所有適悅。
由於依此靜慮等至故,諸有情類如果是在欲界,現前的色受想行識,能證入第四靜慮或四空定,或是生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去,雖然還在生死長夜中,但已能領受靜慮及等至所有的舒適愉悅。
辛八、後邊依2 壬一、徵
第八科後邊依,說明後邊依,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後邊依?
什麼是後邊依?
壬二、釋2 癸一、出依事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依事,說出依止事。
謂阿羅漢相續諸蘊。
後邊依是指阿羅漢,已將三界的愛見煩惱種子斷除,前一生業力所感得的諸蘊,還相續存在,此相續的色受想行識,名後邊依。
癸二、明後邊
第二科明後邊,說明後邊。
由依此故,說諸阿羅漢住持最後身。
由於阿羅漢依止此相續的諸蘊,是三界中最後的果報體,說諸阿羅漢住持最後身。
庚五、料簡2 辛一、問
第五科料簡,再思惟簡別阿羅漢與八種依,與幾種依相應,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住有餘依地,當言與幾種依共相應耶?
問:阿羅漢比丘,永遠盡除三界愛見煩惱的種子,住在有餘依的境界,應當說與八種依的哪幾種依共相應?
辛二、答
第二科答,回答。
答:當言與一種依一向相應,謂後邊依;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
答:應當說阿羅漢與一種依一向相應,是指後邊依;與七種攝受事中的,自父母事、妻子事、奴婢僕使事、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田宅邸肆事、庫藏事不共相應,因此文說與六種攝受事不共相應。
《披》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者:七攝受事中,除其第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所餘名六攝受事應知。
七種攝受事當中,除了與第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相應,所餘的六種攝受事,應當了知是不相應。
與流轉依、與障礙依,一向全不相應;與所餘依,非相應非不相應。
由於不再執著四識住,已斷我執無明,善法已完全成就,天魔不能障礙,故與流轉依、障礙依,一向全不相應。
與所餘的依,包括施設依、任持依、苦惱依、適悅依,不能說相應也不能說完全不相應。
一、施設依:成就阿羅漢還是有依於五蘊所施設的假名,由於過去所造的業力,在未入無餘依涅槃時,身體會有頭痛等各式各樣的毛病,但內心不會因有五蘊的假名,而執著為我,名非相應非不相應。
二、任持依,阿羅漢還需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四食的滋潤,只是內心不再有執著,名是非相應非不相應。
三、苦惱依,在欲界成就阿羅漢果,還是有不順心的事,但身苦心不苦,名非相應非不相應。
四、適悅依,阿羅漢有三昧樂的事,但已不執著,名非相應非不相應。
庚六、結
第六科結,結語。
是名依施設安立。
由八種依,施設依、攝受依、住持依、流轉依、障礙依、苦惱依、適悅依、後邊依,安立有餘依涅槃阿羅漢的境界,是名依施設安立。
《披》與所餘依非相應非不相應者:謂施設依、任持依、苦惱依、適悅依,名所餘依。由彼一切,於有餘依不定繫屬,名非相應;然或可得,亦名非不相應。
所餘的幾種依,包括施設依、任持依、苦惱依、適悅依,名所餘依。這四種依,阿羅漢在有餘依時,心不一定繫屬,名非相應;但還有此身體,而說四依然或可得,名為非不相應。
本地分中無餘依地第十七
以下是〈本地分〉十七地中,最後第十七地的〈無餘依地〉。
丙十四、無餘依地2 丁一、結前生後
第十四科無餘依地,說明〈無餘依地〉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如是已說有餘依地。云何無餘依地?
如是前文已經說明阿羅漢有餘依地的相貌。什麼是無餘依地?
最勝子菩薩《釋論》解云︰無餘依地謂無餘依涅槃地也。一切有漏餘依皆捨,二乘、有為無漏亦捨。如來雖有有為無漏、而無一切有漏餘依,故亦說名︰無餘依地。
丁二、正辨地相3 戊一、標
第二科正辨地相,正式分別無餘依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無餘依地有三種施設安立的相貌。
當知此地亦有三相。
應當了知〈無餘依地〉也有三種施設安立相。
戊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三種施設安立。
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滅施設安立,三者、寂滅異門安立。
〈無餘依地〉三種安立相是:
一、地施設安立。本論於十七地中,提到關於阿羅漢〈有餘依地〉與〈無餘依地〉的境界,有〈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這五地中,除去〈有餘依地〉的部分,其餘屬〈無餘依地〉所攝。
二、寂滅施設安立。前文的〈有餘依地〉名寂靜。此處阿羅漢證入無餘依涅槃時,由於得四種最勝寂靜,趣向解脫如燈盡滅,又由於達到無損惱寂滅,於現法中,入般涅槃,永出離生死,因此〈無餘依地〉名為寂滅。
三、寂滅異門安立。無餘依涅槃是寂滅的境界,有無量種類,依不同的功德相貌,安立不同的名稱。
戊三、釋3 己一、地施設安立2 庚一、徵
第三科釋,分別解釋三種施設安立,分三科;第一科地施設安立,說明地施設安立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地施設安立?
什麼是〈無餘依地〉的地施設安立?
庚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地施設安立。
謂先所除五地一分,當知即此無餘依地所攝。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
於前面卷13〈無心地〉、卷 20〈修所成地〉、〈聲聞地〉卷34、〈獨覺地〉卷34、〈菩薩地〉卷50五地中除掉有餘依地一分,應當知道即是〈無餘依地〉所攝的部分。
己二、寂滅施設安立5 庚一、徵
第二科寂滅施設安立,說明寂滅施設安立,分五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寂滅施設安立?
什麼是〈無餘依地〉的寂滅施設安立?
庚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由二種寂滅施設安立無餘依地。
謂由二種寂滅,施設安立如是無餘依地。
由寂靜寂滅、無損惱寂滅二種寂滅,施設安立為〈無餘依地〉。
庚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二種寂滅。
一、由寂靜寂滅故;二、由無損惱寂滅故。
此二種寂滅是:
一、寂靜寂滅,無餘依地一切有漏餘依(果報)皆捨,有最勝四種寂靜:數教寂靜、一切依寂靜、依依苦寂靜、依依苦生疑慮寂靜。
二、無損惱寂滅,生起轉依所顯真無漏界,一切煩惱諸苦的損惱皆悉寂滅。
由這二種寂滅安立〈無餘依地〉。
庚四、釋2 辛一、寂靜寂滅4 壬一、徵
第四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寂靜寂滅,說明寂靜寂滅,又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寂靜寂滅?
什麼是寂靜寂滅?
壬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無餘依涅槃界中,有最勝四種寂靜。
謂先於有餘依地,獲得觸證四種寂靜;今無餘依涅槃界中,亦有最勝四種寂靜。
前文〈有餘依地〉說,阿羅漢在〈有餘依地〉時,已獲得清淨無分別智,觸證苦寂靜、煩惱寂靜、不損惱有情寂靜、捨寂靜四種寂靜;此處〈無餘依地〉說,阿羅漢身體捨報以後,入無餘依涅槃界中,也有最殊勝的四種寂靜。
壬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最勝四種寂靜。
一、數教寂靜,
一、數教寂靜。如《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2〈分別三身品〉中說:數是指智慧。智慧能發起、說出種種的教理,反之,教能生於智慧,故名數教。這裡指出:要有佛覺悟的智慧才能宣說無上正等正覺的法教,三藏十二部都蘊含著佛智慧的名言,而阿羅漢進入無餘依涅槃後,已將三界果報永絕,名言不再現起,遠離一切聖教的數量分別,名為數教寂靜。
《披》數教寂靜者:謂數不能數故,一切言教不可說故。
數教寂靜方面:數,有思惟或分別、數目義;此處指不能用內心的分別去分別無餘依涅槃;數不能數,指不能用分別心去分別到底是什麼境界。曾經有很多人問佛,阿羅漢入涅槃後到底去了哪裡?佛陀回答,這是無法言說、不可思議的境界,如同一堆火,火熄滅了,無法說火到哪裡去了,到東西南北哪個地方去了,這是不可思議的。因此「數不能數」是無法思惟、無法思議的。
一切言教不可說故,是不能議論的,其實也就是不可思議,一切語言文句的教導都無法解說清楚到底無餘依涅槃是什麼樣的相貌。
二、一切依寂靜,
二、一切依寂靜。阿羅漢的有餘依涅槃棄捨阿賴耶識,轉捨阿賴耶識名,不捨阿賴耶識體,但若入無餘依涅槃,連這異熟識也不再相續,名一切依寂靜。
《披》一切依寂靜者:謂八種依,名一切依。有餘依中,或與相應、或不相應。今此一切都不相應,故名寂靜。
一切依寂靜方面:前文〈有餘依地〉說八種依:施設依、攝受依、任持依、流轉依、障礙依、苦惱依、適悅依、後邊依,名一切依。這八種依都依於異熟識,依於這一念心而有,阿羅漢在有餘依涅槃中與八種依,有些是全分相應,有些是全分不相應,有些是部分相應部分不相應;而現在入了無餘依涅槃,異熟識不再相續,因此與八種依都不相應,故名一切依寂靜。
三、依依苦寂靜,
三、依依苦寂靜。指所依身與依身的苦惱都已寂靜。
《披》依依苦寂靜者:有餘依中,由有所依身故,與苦惱依非不相應。今此不爾,是名依及依苦寂靜。
依依苦寂靜方面:在欲界成就阿羅漢果的阿羅漢,在有餘依涅槃當中,由於還有依止的果報身,內心雖與欲界的苦惱境界不相應,但果報身還是相應的,因此說與苦惱依非不相應。此處說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果報都已不存在,哪裏還會有果報所產生的苦?是名依及依苦寂靜。
四、依依苦生疑慮寂靜。
四、依依苦生疑慮寂靜。阿羅漢在有餘依涅槃時,仍然有由於依止五蘊身所產生的身苦,但證入無餘依涅槃後,由於不再有五蘊身,也不會有由所依身而生的苦,因此這樣的疑慮都已寂靜。
《披》依依苦生疑慮寂靜者:依謂所依。依所生苦,是名依苦。此二寂靜,義如前說。般涅槃時,已得轉依諸淨行者,轉捨一切染汙法種子所依。於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令緣闕,轉得內緣自在。義如意地中說。(陵本二卷二頁115)是名依依苦生疑慮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依依苦生疑慮寂靜方面:依是指所依止的五蘊身,由於依五蘊身所產生種種的苦惱,名依苦。入無餘依涅槃後,依及依苦這二種皆已寂靜,與前面第三的依依苦寂靜是相同的。
阿羅漢於有餘依涅槃時,所有愛見煩惱的種子都已斷除,已得轉依,所有雜染的種子都已轉依清淨,轉變棄捨所有阿賴耶識中染污法種子,這時阿賴耶識轉名異熟識,在異熟識中仍有善法、無記法的種子。入無餘依涅槃時異熟識不再相續,善法、無記法的種子無生起的因緣,不再於三界五趣中受生,名轉令緣闕。若是八地以上的菩薩,要再來生死世間救度眾生,不急求證入涅槃,即轉此善、無記法種子更加圓滿自在,能夠起變化身,作利益一切有情的事。聲聞與菩薩對善及無記法的種子,處理的方法不同。義理如〈意地〉卷2,56頁已詳說。
阿羅漢於有餘依涅槃時,從外相上看來阿羅漢仍有色受想行識的身苦,凡夫認為阿羅漢仍需飲食睡眠,也會生病甚至被外道打死等,然而阿羅漢是身苦心不苦,這些對阿羅漢所產生的疑慮,隨著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有漏的五蘊身及其所產生的苦惱皆已寂滅,也都不可得而寂靜。實際上,阿羅漢在有餘依涅槃的現法中,因果報而起的心苦已永遠不會現行。以上是解釋依依苦生疑慮寂靜。
《大毗婆沙論》中說,入無餘依涅槃即非屬有情類,也等於與三界斷絕,這是部分經論這樣說。《入楞伽經》形容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如三昧酒所醉,譬如酒醉惛睡之人,要待酒消之後,才能醒來,唯佛能勸化他迴小向大。《法華經》及《楞伽經》等大乘經典說入無餘依涅槃的阿羅漢仍有機會迴小向大。
壬四、證
第四科證,引經佐證。
如說:
由無下劣心 能忍受勤苦 彼所趣解脫 譬如燈盡滅
如經中所說:由於阿羅漢已經沒有欲界憂愁苦惱的下劣執著心,能忍受因精勤修行所生的種種苦。內心趣向於空、無願、無相三三昧解脫,當入無餘依涅槃時,心意識不現,如同燈完全盡滅,生死的燈不再相續。
《披》如說由無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頌,意取後二句證寂靜寂滅應知。
如說由無下劣心等方面:現在引此頌,意思是取後面的二句:「彼所趣解脫,譬如燈盡滅」證明入無餘涅槃時,有四種最勝寂靜寂滅:數教寂靜寂滅、一切依寂靜寂滅、依依苦寂靜寂滅及依依苦所生的疑慮寂靜寂滅,應當了知。
辛二、無損惱寂滅3 壬一、徵
第二科無損惱寂滅,說明無損惱寂滅,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無損惱寂滅?
什麼是〈無餘依地〉無損惱寂滅?
壬二、釋3 癸一、標義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標義,標出無損惱寂滅的義理。
謂與一切依不相應,違背一切煩惱諸苦流轉,生起轉依所顯真無漏界。
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後與前面施設依等八種依一切不相應,違反背離了一切愛見煩惱及諸苦生死流轉的生起,即是棄捨了色受想行識,生起轉依所顯的真實無漏的真如境界。
癸二、教證2 子一、證離苦
第二科教證,提出教法佐證,分二科;第一科證離苦,說明證得離苦。
如說:苾芻永寂滅,名真安樂住。
如經說:阿羅漢比丘不再感得來生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永遠寂滅,名真實的安樂住。
子二、證轉依
第二科證轉依,說明證得轉變依止。
又如說言: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
又如經所說言:離言說義的清淨緣起真實有人修行成功,真實的有聖者證得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也真實的有不了解諸法實相的凡夫,感得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
此段說明聖人證得轉依,與未證轉依凡夫的差別。
無生,是指入無餘依涅槃後再不會有下一生果報生起,因此名無生;有生,是指下一期果報出生,第一剎那投生名生。
無起,相續的生名起,入無餘依涅槃後不再造作,也不會有相續生命的生起;有起,是指生命相續的生起。
無為,入無餘依涅槃是無為的境界,無所作為;有為,是指內心有所造作,有所作為,有生住異滅的有為相。
無等生起,胎生、卵生二類眾生託生以後,在母胎中身分圓滿,仍未出時,名等生起,入無餘依涅槃後,不再有等生起的相貌,名無等生起;有等生起,則指凡夫眾生已入胎卵二種母胎,身分圓滿,仍未出胎。
《披》實有無生無起等者:集論中說:何故此滅復名無生?離續生故。何故此滅復名無起?永離此後漸生起故。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集論五卷十五頁)又云:何故此滅復名無為?離三相故。(集論五卷十四頁)此說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皆應準釋。胎、卵二生託生以後,身分圓滿,仍未出時,名等生起。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十卷二頁730)今謂此滅,說名無等生起。如是一切,由第一義說名實有,簡彼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彼唯世俗,說名有故。
在《集論》卷5,15頁中說,為什麼寂滅也名無生?因為入無餘依涅槃,色受想行識永遠不會再相續生起。為什麼寂滅也名無起?投生初一剎那名生,後一剎那相續名起,入無餘依涅槃連生都不可得,哪有生以後相續生起的生命?為什麼寂滅也名無作?因入無餘依涅槃後,現在種種業力與煩惱的依止處,即識,都已寂滅,故不再造作。《集論》卷5,14頁又說:為什麼寂滅也名無為?因已離生、住、滅三相。
此處文中所說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皆應準照《集論》那裏解釋。
卵生與胎生二種生命型態的有情,由父母因緣和合託生以後,在母胎裡身分圓滿仍未出胎或出卵殼時,名等生起,等有遍滿義,因此未出胎名等生起,義理如〈有尋有伺地〉卷10,303頁所說。現在由於入無餘依涅槃,等生起的現象滅了,不再發生,故說名無等生起。
如是這一切境界由勝義諦來說名真實有,雖然勝義諦是離言說相,為簡別不同於凡夫的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故而假名安立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
凡夫的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境界,唯是世俗諦,說名為有,若依第一義諦來說,其實也沒有,入無餘依涅槃,只是恢復本來面目而已。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我終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由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
若行者將來沒有證得無餘依涅槃,沒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的事實,我終究不會對眾生說:有凡夫的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
因為真實有人能證得無餘依涅槃,成就「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透過修行能從凡夫「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的生死境界中永遠出離。
《披》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等者:此中義顯,若於未來當入涅槃,即於現法不說有永出離。由現法中入般涅槃,是故亦說有永出離。由是證知有此寂滅。
這其中的義理顯示,若行者於來生當入涅槃,即於現在不說有永出離。由於今生能入涅槃,是故也說今生有永出離,由是證明了知確實有人修行成功,入無餘依涅槃,有此寂滅的境界。
癸三、顯意2 子一、標寂滅
第三科顯意,顯示其中義理,分二科;第一科標寂滅,標出寂滅。
世尊依此密意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是謂寂滅。
佛依此特殊隱含的意趣說無餘依涅槃是甚深、廣大、無量、無數的,是名寂滅。
子二、釋經名4 丑一、甚深
第二科釋經名,解釋經中名義,分四科;第一科甚深,說明甚深的名義。
由於此中所具功德難了知故,名為甚深。
由於此無餘依涅槃中所具足的功德,凡夫很難明白了知,因此名為甚深。
丑二、廣大
第二科廣大,說明廣大的名義。
極寬博故,名為廣大。
無餘依涅槃的道理非常寬廣博大,因此名為廣大。
丑三、無量
第三科無量,說明無量的名義。
無窮盡故,名為無量。
無餘依涅槃是無窮盡的境界,因此名無量。
丑四、無數3 寅一、總標
第四科無數,說明無數的名義,分三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為何名無數。
數不能數,無二說故,名為無數。
無餘依涅槃的境界是不能以思惟或分別、數目來說明的,無二說故,無法以各種差別的說法來描述,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的境界,因此名為無數。
《披》由於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內所證,不可思議,名難了知。又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故,名極寬博,及無窮盡。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二說。由是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這是說涅槃所具有的功德,唯是內心所體認所證得,是不可心思口議的,名難了知。又佛菩薩由於常安住於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事的緣故,所證無住涅槃能攝持所有寂滅功德,故名為極寬博,以及無窮盡。無餘依涅槃境界是一切言說戲論不能說的,名無二說。因此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寅二、別釋
第二科別釋,再以另一種方式各別解釋為何名無數。
云何此中數不能數?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
為何此處文中說數不能數?數有思惟或分別、數目義;數不能數,是指不能用內心分別無餘依涅槃的境界,意指真如境界是不可思議的,有及非有都是不可說的,因此入涅槃,在世間是有是無,皆不可說,無法思惟,是不應思議事。
即色離色,這清淨的真如境界是有色法嗎?是無色法嗎?也是不可說;即受離受,這清淨的真如境界有感受嗎?還是無感受?也是不可說;即想離想,這清淨的真如境界有想蘊的取相嗎?還是無想蘊的取相?也是不可說;即行離行,這清淨的真如境界有行蘊的造作嗎?還是無行蘊的造作?也是不可說;即識離識,這清淨的真如境界有識蘊的了別嗎?還是無識蘊的了別?也是不可說;因此真如非即五蘊,也不離五蘊,與色受想行識是非一非異,非即非離。
〈決擇‧菩薩地〉卷75,勝義諦相品說:「勝義諦有五種相。一、離名言相,二、無二相,三、超過尋思所行相,四、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彼處有詳細說明非一非異的道理。
寅三、顯義
第三科顯義,顯示其中義理。
所以者何?由此清淨真如所顯,一向無垢。
為什麼數不能數、有非有不可說?由於清淨真如境界所顯發的,是一向沒有煩惱汙垢的。因此不能執有,也不能執無;不能執色,也不能執離色;不可以執有與執空,不是名言所能安立的,名言安立的有與空,涅槃與生死都是不可得的,遠離內心任何的執著,因此名無垢。
壬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無損惱寂滅。
真實無漏界與一切依不相應,永無一切煩惱,永離諸苦流轉,生起轉依,是名無損惱寂滅。
庚五、結
第五科結,結語。
如是二種,總說為一寂滅施設安立。
如是由寂靜、無損惱這二種寂滅,總說合立為一個寂滅施設安立。
己三、寂滅異門施設安立4 庚一、徵
第三科寂滅異門施設安立,以另一種角度說明無餘依涅槃寂滅的境界,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什麼是〈無餘依地〉的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庚二、標
第二科標,標示出有無量種角度可詮釋寂滅。
當知此中,寂滅異門有無量種。
應當了知此處文中,有無量種不同的類別可詮釋寂滅。
庚三、列2 辛一、別舉
第三科列,列舉出寂滅異門,分二科;第一科別舉,各別舉出不同的異門名字。
謂名為常,亦名為恆,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
寂滅不同類別施設的名稱,也名為常,不是剎那無常,不是無常性的;也名為恆,是永恆的;也名久住,不像器世間有成住壞空;也名無變,不像有為世間眾生的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有不可保性;也名有法,決定安樂,不像有為法是不決定安樂,有變壞法性。
《披》謂名為常至亦名有法者:當知此翻諸行五無常性而得此名。云何為五?謂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義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六卷一頁6485)與彼相違,如其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謂名為常至亦名有法方面:應當了知,這是將有為諸行的五種無常性反轉說而得此五種名稱。是哪五種?
一、無常性,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剎那滅壞,名無常性。
二、無恆性,因緣所生法的事,都是有限度的存在,自體繫屬有限住壽,可以存在一段時間,但也一定會滅壞,故名無恆性。
三、非久住性,外器世間有成住壞空劫,壞劫以後決定無住,可知器世間看似牢固,實際也非永久安住。
四、不可保性,眾生生命是不安穩的,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夭折而死,故不可保。
五、變壞法性,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名變壞法性。有為法於住時也都是有變化、會破壞的,故不決定安樂。
這些義理如〈攝事分〉卷86,2557頁已說。無餘依涅槃沒有以上有為法的五種特性,與彼相違,如所相應次第,應當了知名常、恆、久住、無變,乃至也名有法。
亦名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護,亦名歸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隱,亦名淡泊,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無轉,亦名無垢,亦名難見,亦名甘露,亦名無憂,亦名無沒,亦名無熾,亦名無熱,亦名無病,亦名無動,亦名涅槃,
也名為舍宅,也名為洲渚,也名為救護,也名為歸依,也名為所趣,也名為安隱,也名為淡泊,也名為善事,也名為吉祥,也名為無轉,也名為無垢,也名為難見,也名為甘露,也名為無憂,也名為無沒,也名為無熾,也名為無熱,也名為無病,也名為無動,也名為涅槃。以上解釋如下《披尋記》所詳說。
《披》亦名舍宅至亦名涅槃者: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如彼應釋。如集論說: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何故此滅復名洲渚?三界隔絕故。何故此滅復名弘濟?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此名救護,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歸依?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名勝歸趣?能為歸趣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此名所趣,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此名淡泊,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樂事?第一義樂事故。(此名善事,名別義同。由勝義樂說名勝義善故。)何故此滅名趣吉祥?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不轉?永離諸趣差別轉故。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此名無垢,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此名無憂,名別義同。憂寂靜故。)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此名無沒,名別義同。不沒三愛中故。)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永離一切散動故。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集論五卷十四頁)
此處文中所舉諸多形容無餘依涅槃的名稱,多分與《集論》所說的相同,少部分有差異,然而義理應該如《集論》解釋可以了知。
如《集論》卷5,14頁所說:
為什麼無餘依涅槃的寂滅也名舍宅?因寂靜的涅槃境界是無有罪過歡喜安樂的依止處。
為什麼寂滅也名洲渚?因入無餘依涅槃不會再流轉生死,與三界永遠隔離斷絕,如海中的洲渚與陸地隔絕。
為什麼寂滅也名弘濟?因入無餘依涅槃能遮止一切三界的大苦災橫。(本論此處名救護,名字不同,義理相同)。
為什麼寂滅也名歸依?因為是行者無有虛妄,真實意樂方便的依止處。
為什麼寂滅也名勝歸趣?因為無餘依涅槃能為眾生歸投趣向一切最勝聖性所依止的處所。(本論此處名所趣,名字不同,義理相同)。
為什麼寂滅也名安穩?因為入無餘依涅槃是永無恐怖畏懼住所依止處。
為什麼寂滅也名清涼?因是種種利益事所依止處。(本論此處名淡泊,名字不同,義理是一樣的)。
為什麼寂滅也名樂事?因入無餘依涅槃是最殊勝第一義快樂的事。(本論此處名善事,名字不同,義理相同,由於有殊勝勝義諦的快樂,因此名勝義善故。)
為什麼寂滅也名趣吉祥?因為了證得此寂滅,要有種種容易修學的方便,這是聞思修戒定慧的依止處,聞思修、戒定慧都是趣向吉祥的,因此名趣吉祥。
為什麼寂滅也名不轉?因入無餘依涅槃能永遠遠離三界五趣的差別相生起。
為什麼無餘依的寂滅也名無漏?因入無餘依涅槃已永遠遠離一切愛見煩惱魔。(本論此處名無垢,名字不同,義理相同。)
為什麼寂滅也名難見?因為是超過凡夫肉眼與天眼的境界,難以見到,故名難見。
為什麼寂滅也名甘露?因為遠離五蘊魔的緣故,因此名甘露。五蘊熾盛使令有情非常苦惱。
為什麼寂滅也名寂靜?因為在有餘依涅槃的現法中,阿羅漢的生命體永遠不會有果報而生的心苦現行,只有身苦沒有心苦。(本論此處名無憂,名字不同,義理相同,所有憂愁都寂靜的緣故。)
為什麼寂滅也名不卑屈?因已遠離三界的欲愛、有愛、無有愛,不必因為欲愛,有所求而委屈求全。(本論此處名無沒,名字不同,義理相同,所有憂愁都寂靜不生的緣故。)
為什麼寂滅也名無熾然?因入無餘依涅槃能永離一切哀愁、悲嘆、憂傷、苦惱等種種煩惱的動亂。
為什麼寂滅也名無熱惱?因入無餘依涅槃能永離一切煩惱所引起的身心燥熱。
為什麼寂滅也名不動?因入無餘依涅槃能永離一切散亂動盪。
為什麼寂滅也名涅槃?因涅槃是無相、寂滅、大安樂的境界所依止處。
亦名永絕一切戲論。
也名永絕一切戲論。
《披》亦名永絕一切戲論者:謂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
亦名永絕一切戲論方面:是指色受想行識寂滅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心思口議,不論是異、不異、死後是有、或是沒有等,一切如是言說戲論,皆不可說,語言文字完全無法形容討論無餘依涅槃寂滅的境界。
辛二、略攝
第二科略攝,要略收攝總結。
如是等類,應知說名寂滅異門。
如是以上所舉的名稱及種類等,應當了知是名寂滅的異門。
庚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名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以上是名無餘依涅槃寂滅異門的施設安立。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