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四十三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靜慮品第十三
這是菩薩地初持瑜伽處靜慮品第十三,接續卷39~42已敘述六度四攝中,六波羅蜜多的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本卷繼續要說明六度所餘的靜慮品、慧品、及四攝事。
酉五、定度(即靜慮品)4 戌一、徵
第五科定度,解釋定度(靜慮波羅蜜)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
什麼是菩薩的靜慮波羅蜜多?
菩薩修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世間的福德,若要成就出世間的智慧及利益眾生的神通一定要有靜慮。神通勝業非定不生,菩薩要依神通度化眾生,必須先修禪定。無漏的慧根也是非靜不發的,欲成就無漏的智慧沒有靜下來是不能發生的,因此菩薩必須修靜慮波羅蜜多。《諸經要集》說:「攝心一處便是功德叢林,散意片時即名煩惱羅刹」。一位修行人能夠攝心一處就會產生功德叢林,叢林是樹木很多,功德像樹木一樣多,像森林那麼多,能夠攝心就是功德叢林。散意片時,散亂心只有一點點時間就稱為煩惱羅刹,因為散心時通常容易起煩惱,生瞋心,臉上、口裡、心裡也生瞋,就像羅刹一樣,羅刹是瞋心很強的,所以說散心片時即t名煩惱羅刹。《法苑珠林》卷84說散心是:「放散情慮擾亂心神,似風裏之燈,譬波中之月,搖漾輕動,浮遊泛濫,影既不現,照豈得明。」「放散情慮擾亂心神」,散心時放逸散動情慮,情是心,心情的思慮,擾亂心神;「似風裡之燈,譬波中之月」好像風裡面的燈,光明的智慧都被熄滅了,被散亂的風、被境界風熄滅了,也好像波中的月,水波在搖動斷斷續續的,看不清楚月亮的影像,所以說「搖漾輕動,浮游氾濫,影既不現,照豈得明」。如果水波一直蕩漾,蜉蝣在那裡氾濫,影子都現不完整顯現,怎能看清楚月亮的全貌?心水不定,菩提就不能影現,因此菩薩必須要修靜慮波羅蜜多。
戌二、列2 亥一、嗢柁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列出。
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名略說靜慮
將九種相貌,用一個偈頌列出來。
亥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的文字解釋偈頌。
謂九種相靜慮,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一者、自性靜慮,二者、一切靜慮,三者、難行靜慮,四者、一切門靜慮,五者、善士靜慮,六者、一切種靜慮,七者、遂求靜慮,八者、此世他世樂靜慮,九者、清淨靜慮。
九種相貌的靜慮,名為菩薩的靜慮波羅蜜多。包括:自性靜慮、一切靜慮、難行靜慮、一切門靜慮、善士靜慮、一切種靜慮、遂求靜慮、此世他世樂靜慮、清淨靜慮。前面嗢柁南的二世樂,是指此世他世樂靜慮。與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都是一樣的,直到下面的慧波羅蜜多也是一樣,都分這九種相貌來介紹。
戌三、釋9 亥一、自性靜慮3 天一、徵
第三科釋,解釋,分九科;第一科自性靜慮,解釋靜慮的自性,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自性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自性靜慮?
天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鉢舍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
指諸多菩薩,對於菩薩藏,即大乘經律論,如本論或《大智度論》,聞思為先,先是聽聞思惟以為依止,這是修定的前方便,所成就的所有微妙善巧的世間與出世間的心一境性。世間的心一境性是有漏的,有煩惱相應;出世間的心一境性是斷除煩惱、無漏相應的靜慮。妙善世出世間心一境性,《瑜伽論記》說這是簡別有愛味的定,不像世間人修禪定很容易愛著禪定的喜受樂受、輕安樂,佛法中無論世間定、出世間定都是妙善,離愛味的。世間、出世間定還有一義,即緣世俗諦所得定也可以名世間定;緣真如,真諦,勝義諦則稱出世間定。心正安住,心能夠好好安住在一境性中,或是安住在屬於奢摩他品修止的、或毗鉢舍那品修觀的、或是雙運轉道的奢摩他與毗鉢舍那和合俱轉的心一境性中,稱為自性靜慮。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當知即是菩薩所有靜慮自性。
應當知道這就是菩薩的靜慮自性。
此處先說因、再說到果、再說內涵。因是菩薩藏,聞思為先,這是修禪定的因;結果是得到妙善的世間及出世間的心一境性;內涵是奢摩他品、或毗鉢舍那品、或雙運轉道俱通二品,將自性說得很清楚,因、果說明白,內容也說清楚。
亥二、一切靜慮3 天一、徵
第二科一切靜慮,說明一切靜慮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靜慮?
天二、釋2 地一、標列種類2 玄一、二種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種類,標示列舉出種類,又分二科;第一科二種,說明二種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二種。一者、世間靜慮,二者、出世間靜慮。
靜慮可約略歸納成二種。一種屬於世間的靜慮,通於世間人可以修的名世間靜慮,但還是有煩惱,煩惱沒有完全斷除,只是伏煩惱而已,沒有斷煩惱;第二種是出世間靜慮,指禪定中有般若的智慧,有空慧相應,已經斷除煩惱,這是屬於聖人相應的出世間靜慮。
玄二、三種
第二科三種,說明三種靜慮。
當知此二,隨其所應復有三種。一者、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三者、饒益有情靜慮。
應當知道這二種是指世間靜慮與出世間靜慮,隨它所相應的各個又有三種靜慮:
一、現法樂住靜慮,現在的色受想行識成就世間禪定、或出世間禪定,生命體都很安樂,名現法樂住。
二、能引菩薩的等持功德靜慮,禪定的功德有很多種,可以引發的等持功德的靜慮,包括: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四無礙辯、無諍三昧、願智三昧、首楞嚴三昧,各式各樣的三昧都是等持的功德,依止這些三昧可以作很多的事。
三、饒益有情靜慮,想要在禪定中利益有情,至少要有世間靜慮,菩薩最好是成就出世間靜慮,饒益有情才不會有執著。
地二、隨釋三種3 玄一、現法樂住靜慮
第二科隨釋三種,接著解釋三種靜慮的內容,分三科;第一科現法樂住靜慮,說明現法樂住靜慮。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輕安,最極寂靜,遠離憍舉,離諸愛味,泯一切相,當知是名菩薩現法樂住靜慮。
若諸菩薩的所有靜慮,能遠離一切貪瞋癡的分別、遠離欲恚害等八種尋思、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的分別;能生起身心的輕安樂;內心處於最圓滿、最寂靜的狀態;遠離憍傲高舉,不依靜慮生高慢心;遠離對靜慮的愛味,也就是妙善的靜慮;能夠泯除一切有為、無為所有法相,應當知道是名菩薩的現法樂住靜慮。
《披》遠離一切分別等者:謂諸菩薩,依諸靜慮,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遠離一切分別。於自所證定無疑惑,是名遠離憍舉。能捨彼樂,還生欲界,是名離諸愛味。思惟無相,聖住所攝,是名泯一切相。
遠離一切分別等,是指諸菩薩,依止諸靜慮,觀察一切事,即因緣所生的依他起法的蘊處界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觀察一切事的,能詮的名、所詮的義都是不可得的。唯有言說所依的離言自性,心能正確安住在無言無相,唯取其事、唯取真如的離言自性,是名遠離一切分別。
菩薩對於自己所成就的靜慮一定沒有懷疑,也不會迷惑,是名遠離憍舉。因為若證得法空觀,皆無所得,怎麼還會有高慢心呢?自他都沒有了,要跟誰比啊?真的有修行的人已無我可得,是沒有高慢心的。
能捨彼樂,還生欲界,是名離諸愛味。菩薩得到現法樂住,這一生往生以後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然而菩薩能夠棄捨安樂的境界,還是回到欲界來受生,是名離諸愛味。菩薩思惟無相的道理,相是從名言來的,了知名言安立的一切法畢竟空,沒有名言也就沒有相,於所緣諸法,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安住於聖人所攝的無相三昧,是名泯一切相。
玄二、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2 黃一、釋2 宇一、能引等持
第二科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解釋能引菩薩等持功德的靜慮相,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能引等持,解釋菩薩的靜慮能引不共於二乘的等持。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十力種性所攝等持。如是等持,一切聲聞及獨覺等不知其名,何況能入。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發、能安住各種殊勝、不可思惟議論、無法忖度計量、處非處智力等十力種性所攝的等持。如是殊勝、不可思議、不可度量的等持,是一切聲聞及獨覺等尚且不知其名,何況能入。
《攝大乘論釋》卷8說菩薩等持的殊勝作用有四種:
一、 諸菩薩依三摩地,能修一切波羅蜜多,能引發修到彼岸。
二、 又依此定發神通等種種方便,善成熟一切有情,引諸有情入於正法。
三、 又由此力能善清淨一切佛土,心得自在,能大願大行,隨欲能成金銀等寶諸佛土故。
四、又由此力能正修集、修習圓滿十力、四無所畏等一切佛法。
宇二、能引功德
第二科能引功德,解釋能引功德共於聲聞。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一切菩薩解脫、勝處、遍處、無礙解、無諍、願智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
若諸菩薩所有的靜慮,能夠引發及安住一切菩薩的解脫(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四無礙解、無諍三昧、願智三昧等,包括其他種種的三昧,這些都是共於諸聲聞所有的功德。詳細說明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在本論〈三摩呬多地〉卷12,408頁,有詳細解釋。四無礙解、無諍三昧、願智三昧等,在本論卷38有詳細解釋。
黃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當知是名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
應當知道,如前所說菩薩的靜慮能引不共於二乘的等持,及共於二乘的八解脫等功德,是名能引發菩薩等持功德靜慮。
玄三、饒益有情靜慮
第三科饒益有情靜慮,解釋饒益有情靜慮的體相。
菩薩饒益有情靜慮有十一種,如前應知。謂諸菩薩依止靜慮,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有苦者能為除苦;於諸有情能如理說;於有恩者知恩知惠,現前酬報;於諸怖畏能為救護;於喪失處能解愁憂;於有匱乏施與資財;於諸大眾善能匡御;於諸有情善隨心轉;於實有德讚美令喜;於諸有過能正調伏;為物現通,恐怖引攝。
前面是在散心時可以做饒益有情的事,現在只是加一項靜慮,加了靜慮,有定力來做這些事情又不一樣,是饒益有情靜慮,與前面所說一樣有十一種應該知道。
饒益有情靜慮有十一種,是指諸菩薩依止靜慮:
一、與作助伴:對於能引諸有情獲得世間及出世間義利的各種事業,都能與作助伴;對於有疾病等苦瞻侍病等苦的有情能幫助解除痛苦。義利,據本論卷83解釋:所謂義利方面,指所追求的涅槃能夠引發出義利。好樂修聖道及成就聖道果故,稱為樂義利。又根據《佛地經論》卷1的解釋,義利有三種:「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名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
二、為說法要:於諸有情能如理說法,依止世間與出世間的種種義利與功德利益,能夠為其說諸法要,令有情得到世出世間的福德智慧。說法時,先方便說施戒修等世間法,再如理說四諦等出世間法。說法的方法必須正確,說的內容要合道理,使令有情可以真正得到世出世間的義利。
三、了知恩報:對於有恩者知恩知惠,現前酬報,在說話上、行動上都要回報對方,對自己有恩要瞭解對方的恩惠,恩是指心上說的,內心知道他人對自己的好;惠是行動上來說的,實際的嘉惠於受者,如捐款給受難者,這是實際的行動稱為惠、惠施。對有恩的人要知恩,行動上有幫助的要知道惠,於惠是現前酬報,有因緣就要回報。
四、救護怖畏:於有情所受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天災人禍的各種恐怖畏懼,能為救護,菩薩應當去安慰受難者,心理輔導,令其遠離怖畏。
五、開解愁憂:於喪失處能解愁憂。於喪失財寶貨物親人的有情,菩薩應當幫忙受難者開解憂愁煩惱,如果有靜慮、有神通可示現一個境界讓他沒有煩惱。
六、施與資具:於有匱乏施與資財。有情缺乏衣服房子,菩薩要布施資生具的財物。
七、如法御眾:於諸大眾善能匡禦。對種種眾生能善巧、圓滿的輔導,匡禦,匡是框架,禦是引導,能輔導有情,將其安置在善法中。菩薩能隨順佛所說的道理,給有情眾生作正確的依止,如佛所說的真理、戒定慧來領導大眾。
八、好隨心轉:於諸有情善隨心轉。對諸有情能善巧隨順有情的內心,使令有情滿意,不過令其滿意的同時也要符合因果的道理,不合因果道理時則不能令其滿意而隨其心轉。菩薩多半會恆順眾生,但原則上必須是對眾生有義利的事情。
九、顯實功德:於實有德讚美令喜。對真實有功德的眾生要讚歎使令他歡喜。有情表現好要鼓勵他,鼓勵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眾生其實很脆弱,凡夫缺點很多、優點很少,如何開發有情的智慧?必須經常讚美,讚美令喜,給有情信心朝擅長的方面去發展、成就,當然讚美要得當。
十、調伏有過:於諸有過能正調伏。有情有過失要正確的調解伏除其煩惱。
十一、示現神通:為了有情而現種種神通。如果有情非常頑劣難以度化,什麼都不信,這時現神通給他看,令其心生恐怖,轉變惡心,引導他到佛法裡來。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一切總名菩薩一切靜慮。此外無有若過若增。
如上面所說的:現法樂住靜慮、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及饒益有情靜慮。歸納起來就是這三大類。或世間的靜慮,出世間的靜慮,除此以外沒有再超過也沒有再增加的。
亥三、難行靜慮3 天一、徵
第三科難行靜慮,說明難行靜慮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難行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難行靜慮?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三種。
謂此靜慮略有三種。
這難行靜慮約略來說有三種。
天三、釋3 地一、捨靜慮樂還生欲界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捨靜慮樂還生欲界,說明捨棄靜慮樂還生到欲界的體相。
若諸菩薩已能安住廣大、殊勝、極善成熟、多所引發諸靜慮住,隨自欲樂,捨彼最勝諸靜慮樂,愍有情故,等觀無量利有情事,為諸有情義利成熟,故意思擇還生欲界。當知是名菩薩第一難行靜慮。
若諸菩薩已經能夠安住在廣大的、殊勝的、由多種禪定所引發神通的極善成熟靜慮住,隨順自己的願望好樂,能夠棄捨最殊勝的禪定樂,為悲憫有情的緣故,平等觀察無量利益有情的事,雖可以生到色、無色界,但為了有情的義利及成熟有情,故意思擇還是生到欲界,發願捨色生欲來利益眾生,這是不容易做到的,應當知道是名菩薩第一難行靜慮。
《披》極善成熟多所引發等者:謂諸靜慮,善能成熟自佛法故,是名極善成熟。引發無量神通及功德故,是名多所引發。
諸多靜慮,能夠善巧成熟自己的佛法、般若波羅蜜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是名極善成熟。種種禪定能夠引發無量無邊的神通及功德,是名多所引發。
地二、能發起餘菩薩等持
第二科能發起餘菩薩等持,說明菩薩依止靜慮能發起其餘超過二乘的菩薩等持。
若諸菩薩依止靜慮,能發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行境界菩薩等持。當知是名菩薩第二難行靜慮。
若諸菩薩依止靜慮,能引發各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超過聲聞、獨覺聖人心行境界的菩薩等持,應當知道是名菩薩第二難行靜慮。如前文所說,菩薩等持有四種殊勝作用,不共於聲聞獨覺,二乘行者難以知曉,因此名難行靜慮。
地三、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三科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說明諸菩薩所依止的靜慮,能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的體相。
若諸菩薩依止靜慮,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菩薩第三難行靜慮。
若諸菩薩所依止的靜慮,能夠很快的成就無上正等菩提,這禪定是甚深的,是難行能行,應當知道是名第三種難行靜慮。
亥四、一切門靜慮
第四科一切門靜慮,說明一切門靜慮的體相。
云何菩薩一切門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四種。一者、有尋有伺靜慮,二者、喜俱行靜慮,三者、樂俱行靜慮,四者、捨俱行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門靜慮?此靜慮約略來說有四種:
一、有尋有伺靜慮,是初禪。初禪依尋伺的方法入定,入定後即離欲界的欲恚害,所以稱為離生有尋有伺靜慮。初禪有五種功德支,即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二、喜俱行靜慮,是指二禪。入二禪的方法是觀尋伺過患,令尋伺寂靜,內心平等清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所以稱為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二禪有四種功德支,即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雖然初禪也有喜受、樂受,但喜樂沒有二禪這麼具足,二禪又特別一點,名喜俱行靜慮。
三、樂俱行靜慮,是指三禪。入三禪的方法是觀察喜踴動的過患,離二禪的喜樂,正念正知而住自地妙樂。三禪有五種功德支,即念、正知、捨、樂、心一境性。
四、捨俱行靜慮,是指四禪。入四禪的方法是觀察三禪樂受的過患,覺得樂也是不好的,不想被樂所擾動,所以捨掉樂成就捨念清淨靜慮。四禪有四種功德支,即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
詳細內容可以研讀〈三摩呬多地〉卷11~13,四靜慮的因果相貌禪支功德。
《披》謂此靜慮略有四種等者:初靜慮中有尋有伺,是名有尋有伺靜慮。第二靜慮喜根未斷,名喜俱行靜慮。第三靜慮樂根未斷,名樂俱行靜慮。第四靜慮捨相清淨,名捨俱行靜慮。
初靜慮中有尋有伺,是名有尋有伺靜慮。第二靜慮的喜根,歡喜心很強大,名喜俱行靜慮。第三靜慮有樂受,樂受很強大,名樂俱行靜慮。第四靜慮的捨相清淨,名捨俱行靜慮。
亥五、善士靜慮
第五科善士靜慮,說明善士靜慮的體相。
云何菩薩善士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五種。一者、無愛味靜慮,二者、慈俱行靜慮,三者、悲俱行靜慮,四者、喜俱行靜慮,五者、捨俱行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善士靜慮?此靜慮約略來說也有五種:
一、無愛味靜慮,對禪定沒有愛著,是無愛味的靜慮。《瑜伽論記》卷10解釋無愛味靜慮包括:世間有漏的淨定及聖人的無漏靜慮。聖人的後得智唯取無漏靜慮。
二、慈俱行靜慮,第二~五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能與樂。在禪定中於無苦無樂有情,修慈心,希望無苦無樂有情能夠得到快樂,名慈俱行靜慮。
三、悲俱行靜慮,悲能拔苦。於有苦有情修悲心,祝願有情遠離痛苦,這樣的觀想,名悲俱行靜慮。
四、喜俱行靜慮,喜即隨喜。於有功德、有快樂的有情,能隨喜其快樂。
五、捨俱行靜慮,在禪定裡思惟眾生不要因為有快樂就生起貪,因為有痛苦的事便生起瞋,不苦不樂的事便生起愚癡,希望有情棄捨貪瞋癡的煩惱,名捨俱行靜慮。在本論,聲聞地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解釋,不同的觀法,這種觀行有的地方說是世間的靜慮,其實它也可以通無漏的靜慮。
本論卷44說諸菩薩有三種修四無量。依有情緣無量、法緣無量、無緣無量三種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詳細內容請參考該卷所說。
《披》謂此靜慮略有五種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說:有愛味相應靜慮等定。謂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便生愛味,戀著堅住。(陵本十二卷三頁969)與彼相違,名無愛味靜慮。又說四無量定,即此後四靜慮應知。
〈三摩呬多地〉中說有愛味相應靜慮等定,指行者由於聽聞初靜慮等的所有功德,對初靜慮以上的靜慮不了知故,於已經得到的初靜慮生起愛味,貪戀執著,堅固的住著在初靜慮,不能進步。如〈三摩呬多地〉卷12,402頁所說。與戀著堅住相違,名無愛味靜慮。那裡又說慈悲喜捨四無量定,也就是後面所說的這四種靜慮。
亥六、一切種靜慮4 天一、徵
第六科一切種靜慮,說明一切種靜慮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種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種靜慮?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示出來。
謂此靜慮,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一切種靜慮又分成六種、及七種,加起來共有十三種。
天三、釋2 地一、六種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六種,說明六種類別的靜慮。
言六種者,一者、善靜慮,二者、無記變化靜慮,
所謂六種類別的靜慮是:
一、善靜慮,與善心相應,煩惱不活動的靜慮,有慈悲心想利益眾生,所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都是一種善靜慮。通常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定是善靜慮,因為初禪斷了欲恚害尋伺,這種靜慮是善的,與善心所相應,名善靜慮。
二、無記變化靜慮,《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解釋:菩薩若為嬉戲故現神通,此唯無記;若為攝他故現神通,此唯是善。
《披》無記變化靜慮者:決擇分說:為引導他,或為利益諸有情故,而起變化,當知是善。(陵本五十五卷十三頁4440)今為簡彼,說餘變化,故是無記。
〈決擇分〉說:菩薩在禪定中為了引導有情,或利益有情而生起的神通變化,應當知道是屬於善法,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5,1822頁所說。現在為了簡除彼善心神變,不是利益有情而可能自己在練習神通變化,或遊戲性質的神通變現,是屬於無記變化靜慮。
三者、奢摩他品靜慮,四者、毗鉢舍那品靜慮,五者、於自他利正審思惟靜慮,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靜慮。
三、奢摩他品靜慮,以奢摩他為主的靜慮。
四、毗鉢舍那品的靜慮,是以觀慧為主的靜慮。
五、於自他利正審思惟靜慮,以靜慮為依止,對自他有利益的事,正確仔細思惟觀察,名自他利正審思惟靜慮。
六、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靜慮,能引發神通功德,有共於二乘、有不共於二乘的靜慮。
地二、七種
第二科七種,說明七種類別的靜慮。
言七種者,一者、名緣靜慮,二者、義緣靜慮,三者、止相緣靜慮,四者、舉相緣靜慮,五者、捨相緣靜慮,六者、現法樂住靜慮,七者、能饒益他靜慮。
所謂七種類別的靜慮是:
一、名緣靜慮,以名為所緣境而成就的靜慮。這裡強調在名,不多思惟它的義,如緣阿彌陀佛的名號,而不多思惟阿彌陀佛的功德,只是緣名號,或持咒也可以入定。緣名緣義者。又有另一種解釋,菩薩依靜慮修法無礙解,唯緣名,稱為名緣靜慮。
二、義緣靜慮,義是境界,緣名字所詮的義,將境界現出來勝解,如觀蓮花而成就的靜慮,稱為義緣靜慮。又有另一種解釋,菩薩依靜慮修義無礙解、或種種勝解智力、根勝劣智力、死生智力唯緣義;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也但緣義,稱為義緣靜慮。
三、止相緣靜慮,將心止於所緣相,不分別而成就的靜慮,稱為止相緣靜慮。〈本地分‧三摩呬多地〉卷11說:什麼是止相?是指心停止在同樣一個所緣相上,數數憶念同一個所緣境,不再分別其他的所緣相。如注意息的出入,不去觀察息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共相。
四、舉相緣靜慮,思惟佛法僧施戒天的功德或光明相而成就的靜慮,稱為舉相緣靜慮。如卷11說:什麼是舉相?是指對治昏沈時,警策自己的心去緣取佛法僧施戒修等其中一種淨妙相,或是緣取光明相,如日月的光明,或是法光明,是名舉相。
五、捨相緣靜慮,安住在不昏沉、不散亂、平等捨而成就的靜慮,名捨相緣靜慮。
第一種到第五種是約它的所緣境安立的靜慮。
六、現法樂住靜慮,證得了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依止初靜慮、第二靜慮,身心能領受喜樂二受,第三靜慮能領受安樂,第四靜慮能領受不苦不樂的捨樂,由身心能領受喜樂、安樂、捨樂,因此四靜慮也名現法樂住。
七、能饒益他靜慮,在禪定中思惟利益有情,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或思惟如何幫助有情的十一種戒,這都是屬於能饒益他靜慮。
天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十三種,名為菩薩一切種靜慮。
如前所說的善靜慮、無記變化靜慮、奢摩他品靜慮、毗鉢舍那品靜慮、於自他利正審思惟靜慮、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靜慮等六種靜慮、及名緣靜慮、義緣靜慮、止相緣靜慮、舉相緣靜慮、捨相緣靜慮、現法樂住靜慮、能饒益他靜慮等七種靜慮,這十三種靜慮,名為菩薩的一切種靜慮。
亥七、遂求靜慮
第七科遂求靜慮,解釋遂求靜慮。
云何菩薩遂求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八種。一者、於諸毒藥、霜雹、毒熱、鬼所魅等種種災患能息,能成呪術所依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遂求靜慮?遂,是成就;求,是所希望的事情;能夠滿足菩薩所希求的事情,這樣的靜慮,名遂求靜慮。約略來說有八種:
一、能息除毒藥等種種災患的靜慮。於諸毒藥,有人下毒,用毒藥害人;或者下霜、下雹;毒熱,蠱毒熱病;鬼所魅,如果有人被鬼所迷惑,瞢然無知,乃至死亡。如是等種種災患,若依呪術能夠止息,如《法苑珠林》卷60說若善男子善女人讀誦滅罪招福呪,能破一切怨敵、一切蠱毒熱病不能侵害、一切刀杖不能為害、一切水難不能為溺、一切火難不能燒害、不受一切橫死等。依,指靜慮,定中持咒能生起實際的作用,因此此處說「能成呪術所依靜慮,是第一種能滿足菩薩息除災患的靜慮。
《披》能成呪術所依靜慮者:謂彼呪術能息種種災患,以此靜慮為所依止,故說靜慮能成呪術所依。此中呪術,謂即呪句、明句。發心品說: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呪句、明句,菩薩用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陵本三十五卷十五頁2879)此應準知。
呪術能止息種種災患,但持咒的基本是以靜慮為所依止,因此說靜慮能成呪術所依。此中呪術,謂即呪句、明句。咒句佛菩薩能說,有些聖人如果有所證悟也會說咒,像普安禪師有普安神咒,也是可以除災患的;明句,是佛菩薩在光明當中說出來的咒,能放光明,稱為明句,也是咒的一種。〈菩薩地‧發心品〉卷35,1150頁說:如果其他眾生想要止息消滅種種疾病、災橫等,所用的是不靈驗的咒句與明句,若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來持這些沒有靈驗的咒句和明句還是有靈驗,一般人持沒有用,菩薩持有用;何況一般人持的有效用的咒句明句,菩薩又有發心又有禪定,若持咒一定是有用的,這裡應該準照那裡解釋,這是第一種。
二者、於界互違所生眾病能除靜慮;三者、於諸饑饉大災旱等現在前時,興致甘雨靜慮;四者、於其種種人非人作水陸怖畏,能正拔濟靜慮;五者、於乏飲食墮在曠野諸有情類,能施飲食靜慮;六者、於乏財位所化有情,能施種種財位靜慮;七者、於十方界放逸有情,能正諫誨靜慮;八者、於諸有情隨所生起所應作事,能正造作靜慮。
二、於界互違所生眾病能除靜慮。是指所修的靜慮能夠去除於界不平等引起的病痛。界是指地水火風空識,由六界組成的身體,地水火風不調時會產生疾病,具有這種靜慮修行能力者入定可以除去這些病,乃至出定時也與他人不同。
三、於諸饑饉大災旱等現在前時,興致甘雨靜慮。若世間有饑饉、饑荒、大旱災、大的災禍等現前時,興致是發動,可以入定發動降甘露雨除去饑饉、饑荒。
四、於其種種人非人作水陸怖畏,能正拔濟靜慮。對種種人或非人、或是水或是陸的眾生所受種種災難的恐怖畏懼,由入定後能夠拔濟拯救這些眾生的苦難。
五、於乏飲食墮在曠野諸有情類,能施飲食靜慮。這種禪定能變現出飲食,來救度正在曠野當中缺乏飲食的有情類。
六、於乏財位所化有情,能施種種財位靜慮。入定後對缺乏財位所教化的有情能布施種種財富,及有情所需要的祿位等。
七、於十方界放逸有情,能正諫誨靜慮。這種靜慮是對十方世界放逸不能勤於修善的有情,能夠正確的勸諫、教誨,能在靜慮中做這件事情。
八、於諸有情隨所生起所應作事,能正造作靜慮。這種禪定對於諸多的有情所生起的應該要做的事,能隨順幫助有情正確的去造作有利益的事。
以上八種都是饒益有情的靜慮,能在禪定中成就種種眾生所需求的境界,能滿足眾生的所求,為眾生除難,救度眾生,是名遂求靜慮。
要略而言,成就內心緣眾生的有所求或利益有情願望的靜慮,名遂求靜慮。
亥八、二世樂靜慮
第八科二世樂靜慮,說明此世他世二世樂靜慮的體相。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九種。一者、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二者、記說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三者、教誡變現調伏有情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此世他世樂靜慮?這一生快樂來生也快樂的靜慮,這是約利益有情來說的。約略而言,有九種:
一、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前面說過修十遍處的前八遍處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這八種遍處修成功,可以得到神通變現的靜慮。因此依止神通變現來調伏有情煩惱的靜慮,是名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
二、記說變現調伏有情靜慮。記說變現是一種他心通。記是分別,是意業的功能,能夠分別有情內心在想什麼,依記說變現而調伏有情煩惱的靜慮,是名記說變現調伏有情靜慮。
三、教誡變現調伏有情靜慮。這是漏盡通,是能指導有情修學聖道斷煩惱的神通,依靜以教誡變現來調伏有情煩惱,是名教誡變現調伏有情靜慮。
《披》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等者:聲聞地說三種神變教授。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頁2321)此說三種變現調伏有情,如彼應釋。
〈聲聞地〉說三種神變教授,這是三種神通變化的教授,對眾生在修行上的指導。
一、神境神變。又名神足通或神境通,足是指自在意,由自己的心意能自由自在的變現。心意能變現種種的境界,或變大為小、變小為大,變淺為厚、變厚為淺,變一為多、變多為一等,令弟子對於自己生出非常尊重的心情,而專心聽聞三乘觀行的各種作意,獲得佛法的利益。
二、記說神變。是他心通,能尋求他人心行的差別相,說出有情內心的想法、煩惱,加以對治。
三、教誡神變。是漏盡通,能夠如弟子的根器、心行、所悟入的程度為弟子宣說正法,對於弟子所修的三乘觀行,能給予以正確的教授教誡。
如〈本地分‧聲聞地〉卷27,938頁所說。這是三種神通的變化能夠調伏有情,如那裡所解釋的應該要瞭解。關於這些神通變現也可以參閱《大正藏》第五十冊優波鞠多尊者傳,尊者有時會使用這些神境、或記說神變、或教誡神變來指導弟子們,使弟子們成就聖道果。
四者、於造惡者示現惡趣靜慮;五者、於失辯者能施辯才靜慮;六者、於失念者能施正念靜慮;七者、制造建立無顛倒論、微妙讚頌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靜慮;八者、於諸世間工巧業處,能引義利,饒益有情種種書算、測度、數印、床座、傘屧,如是等類種種差別資生眾具能隨造作靜慮;九者、於生惡趣所化有情,為欲暫時息彼眾苦,放大光明照燭靜慮。
四、於造惡者示現惡趣靜慮。有造惡業的人,菩薩能示現將來惡人墮三惡道的苦果,令其覺悟懺悔,精進修行。
五、於失辯者能施辯才靜慮。靜慮的功德很大,對失去辯才的人能夠布施辯才。
六、於失念者能施正念靜慮。依止靜慮對忘失正念,不能明記不忘聖言的人能夠布施正念。
七、製造建立無顛倒論靜慮。依止靜慮能製造建立正確沒有顛倒的論藏,令正法久住。
八、於諸世間工巧業處,能引義利,饒益有情種種書算、測度、數印、床座、傘屧,如是等類種種差別資生眾具能隨造作靜慮。依止靜慮對於世間種種工藝方面的工巧業處,能夠引發有功德的事、利益眾生的事,譬如以種種書法、算數、測度、床座、傘屧,如是等類各種不同資生眾具能隨順造作,作所應作,饒益有情。
九、於生惡趣所化有情,為欲暫時息彼眾苦,放大光明照燭靜慮。所教化的三惡道有情,為暫時止息他們種種苦惱,放大光明來照亮地獄,使地獄的苦行暫時停止,這也是一種靜慮的功德。
亥九、清淨靜慮
第九科清淨靜慮,說明清淨靜慮的體相。
云何菩薩清淨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十種。一者、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二者、由出世淨,無有染汙清淨靜慮。三者、由加行淨,清淨靜慮。四者、由得根本淨,清淨靜慮。五者、由根本勝進淨,清淨靜慮。六者、由入、住、出自在淨,清淨靜慮。七者、捨靜慮已,復還證入自在淨,清淨靜慮。八者、神通變現自在淨,清淨靜慮。九者、離一切見趣淨,清淨靜慮。十者、一切煩惱、所知障淨,清淨靜慮。
什麼是菩薩的清淨靜慮?清淨靜慮約略來說有十種:
一、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成就色界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於所得靜慮,遠離愛味執著,尚未斷除煩惱種子,是世間有漏的清淨靜慮。
二、由出世淨,無有染汙清淨靜慮。指能斷除愛見煩惱種子,獲得出世間清淨、無有染汙無漏的靜慮。
三、由加行淨,清淨靜慮。未至定是得色界初靜慮的加行,名加行淨清淨靜慮。
四、由得根本淨,清淨靜慮。證得根本四靜慮,名得根本淨,清淨靜慮。
五、由根本勝進淨,清淨靜慮。依根本清淨的靜慮,再繼續修勝進道,使令入住出自在,稱作根本勝進靜慮,清淨靜慮。
六、由入、住、出自在淨,清淨靜慮。順次第入定、住定、出定,自在沒有障礙的清淨靜慮。
七、捨靜慮已,復還證入自在淨,清淨靜慮。《瑜伽論記》裡解釋這是逆向的入住出自在,從禪定出來以後還能夠證入,譬如從四禪出來後直接到初禪,或四禪出來直接到三禪,逆向的入住出自在。依〈決擇分〉說,這是指能引發神通自在清淨,也可以這樣解釋,捨靜慮已,現在已經出禪定但要隨時入定都是很自在的,要引發神通也是很自在的。
八、神通變現自在淨,清淨靜慮。能夠很自在現出種種神通變化的清淨靜慮。
九、離一切見趣淨,清淨靜慮。遠離種種邪知邪見,名離一切見趣。在靜慮中修無我觀才能夠遠離外道的六十二見趣。
十、一切煩惱、所知障淨,清淨靜慮。修大乘法空觀,斷除煩惱及所知二障所依的清淨靜慮。
《披》謂此靜慮略有十種等者:決擇分說此十清淨。一、清淨清淨,二、無漏清淨,三、根本方便清淨,四、證得根本清淨,五、自在方便清淨,六、住自在清淨,七、引發神通自在清淨,八、成熟有情自在清淨,九、降伏外道自在清淨,十、無上離繫清淨。(陵本七十五卷七頁5765)當知是此所說略義。
〈決擇分〉說靜慮波羅蜜多有十種清淨,此處所說是因,〈決擇分〉所說是果:
一、清淨清淨,證得遠離愛味清淨靜慮,成就世間清淨的靜慮,名清淨清淨。
二、無漏靜慮,證得無有染汙的出世間無漏的清淨靜慮,名無漏清淨。
三、根本方便清淨,成就世間清淨靜慮的方便之未到地定時,是獲得世間清淨靜慮的方便,也名之為淨,名根本方便清淨。
四、證得根本清淨,證得四種靜慮的根本定,名證得根本清淨。
五、自在方便清淨,是後得智,無分別的後得智,能夠在一切名言的分別當中不執著名言有真實性,超越假名,自在無礙,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名自在方便清淨靜慮。
六、住自在清淨,於所證得的靜慮入定、住定、出定都很自在,名住自在清淨。
七、引發神通自在清淨,即捨靜慮已,復還證入自在淨。由於禪定非常自在,能自在的順逆入住出,有可以引發神通的自在清淨,靜慮達到這種程度,是行者的奢摩他與毗鉢舍那能夠和合運轉,有和合俱轉的功德,才能引發神通自在清淨。
八、成熟有情自在清淨,是前文說的神通變現自在淨,菩薩的禪定可以自在變現神通,成熟有情的善根,令其遠離煩惱內心清淨。
九、降伏外道自在清淨,外道主要的問題是有我見,依我見又會引生六十二見,行者在禪定中惟無我的道理,能夠降服外道種種的六十二見等邪知邪見,名降伏外道自在清淨。
十、無上離繫清淨,修法空觀可以斷除煩惱障及所知障,遠離二障的繫縛,沒有再超過這種境界了,稱為無上離繫清淨。如〈決擇‧菩薩地〉卷75,2286頁所說,應當了知便是此處文中所說大略的要義。
戌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靜慮無量無邊,能得菩薩大菩提果。菩薩依此圓滿靜慮波羅蜜多,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證、當證、今證。
如前面所說的這些靜慮,從自性靜慮到清淨靜慮,是無量無邊的,能使菩薩成就一切種智的無上大菩提果。菩薩依此圓滿的靜慮波羅蜜多,過去的菩薩能很快速的已經證得、將來的菩薩將會快速的證得無上菩提,現在的菩薩,也能夠快速證得無上大菩提果。以上是靜慮品。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慧品第十四
〈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慧品第十四,這是慧品,第六度。
酉六、慧度(即慧品)4 戌一、徵
第六科慧度,解釋慧品(般若波羅蜜多)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慧波羅蜜多?
什麼是菩薩的慧波羅蜜多?
戌二、列2 亥一、嗢柁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用偈頌列出。
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是名略說慧
這裡舉出九種相貌來說明慧波羅蜜多,是名要略說明慧的相貌。
亥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的文字解釋嗢柁南。
謂九種相慧,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一者、自性慧,二者、一切慧,三者、難行慧,四者、一切門慧,五者、善士慧,六者、一切種慧,七者、遂求慧,八者、此世他世樂慧,九者、清淨慧。
總共有九種相貌的智慧,稱為菩薩的慧波羅蜜多。第一是自性慧,第二要說的是一切慧,第三是難行慧,第四是一切門慧,第五是善士慧,第六是一切種慧,第七是遂求慧,第八是二世樂慧,也就是此世他世樂慧,第九是清淨慧。
六波羅蜜,六度都是用這九種來說明,將此偈誦背起來,六度都可以使用。
戌三、釋9 亥一、自性慧3 天一、徵
第三科釋,解釋,分九科;第一科自性慧,說明自性慧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自性慧?
什麼是菩薩的自性慧?
天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醫方明處,四、聲明處,五、工業明處。
菩薩智慧的特性,名菩薩的自性慧,與其他五度不同的地方在這裡顯示出來。
菩薩的自性慧,是指菩薩以俱生的智慧,有覺悟的潛力,能悟入一切所知的境界。有悟入所知的能力,再經過努力學習,於一切所知諸法,包括內明處、因明處、醫方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緣此五明處決斷簡擇而成就世間及出世世間的智慧,名菩薩的自性慧。
《瑜伽論記》解釋這段文說:菩薩先由加行無分別智證入根本無分別智,即悟入一切法無我的勝義諦,再以後得智決斷簡擇五明處而成就世間及出世世間的智慧。
人類的認知,必須依止意識緣慮能詮的文及所詮的義,才能生起認知的功能,因此〈攝釋分〉卷81說:文義名一切所知。此處說一切所知意指五明處,而五明處的學習也離不開文義。
什麼是五明處?據〈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卷13、〈決擇‧思所成慧地〉卷64說:
一、內明處:要略而言,內明處,就是佛法。佛法是能令有情出離生死苦惱的光明,菩薩以俱生慧、引發慧,能悟入佛法的所有的內容。卷13說什麼是佛教所應知處相?指學習佛法應該要知道的法相,文中從一種開始,次第增一,一直開示到十種,加起來總共有六百七十四種名相。
二、因明處:卷13說因明處,是於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道理當中的諸所有事,從這些事情、原因、譬喻當中而成立道理。觀察義,詳細說指立論者所要成立的宗旨,諸所有事是指能成立的因及喻。要略而言,因明處是一種顯示真理的方法,是透過宗因喻,將自己要安立的宗旨用原因來說明,再用譬喻顯示,以這三種法則來調伏對方、難破對方的理論,成立自己的理論。能破他立自的因明處也是菩薩的智慧所在,能夠成熟這種智慧
三、醫方明處:有關治療疾病、維護身心健康的醫藥科學方法與智慧,名醫方明。包括於病相善巧,於病因善巧,於已生病斷滅善巧,於已斷病後更不生方便善巧
四、 聲明處:有六種相貌:
1. 法施設建立相,指名身、句身、文身等的構成。
2. 義施設建立相,指字義的一種分類。
3. 補特伽羅施設建立相,指名詞等,包括男聲相、女聲相和非男非女聲相,以及動詞,有初士(第三人稱),中士(第二人稱)和上士(第一人稱)的區別。
4. 時間施設建立相,指動詞的時態等變化。本論中舉過去、過去殊勝(即差別),未來、未來殊勝,現在、現在殊勝,三種。
3. 數施設建立相,指名詞等有一言、二言和多言數目上的分別。
6. 處所根栽施設建立相,處所根栽施設建立指印度關於梵語文法等的各種論著,處所是根本論,根栽指支分論。
五、工業明處,有十二種:包括營農、商賈、事王、書算計度數印、占相、呪術、營造、生成工業、防邪、和合、成熟、音樂等各式各樣生活的技術、手藝。這是生活在有情世間與器世間所需具備的智慧與條件。
菩薩不是只有懂得出世間的佛法,世間法也要很熟練,才能有效實踐自利利他的各種菩薩道。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當知即是菩薩一切慧之自性。
應當知道,以上所說,於五明處的智慧,是菩薩一切慧的自性。
《披》謂能悟入一切所知等者:約俱生慧,名能悟入。約引發慧,名已悟入。
能悟入一切所知方面:約俱生慧,宿世所積聚的智慧資糧,由俱生的生得慧能了知一切所知境,名能悟入;約引發慧,後天努力學來引發出更殊勝的智慧,以修得慧了知一切所知境,名已悟入。
亥二、一切慧2 天一、徵
第二科一切慧,說明一切慧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慧?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慧?
天二、釋2 地一、標列種類2 玄一、二種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種類,標示列出種類,又分二科;第一科二種,說明有二種慧的體相。
當知此慧略有二種。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
應當了知一切慧約略來說有二種。
第一種是世間慧,是凡夫有名有義,有種種戲論分別的智慧。透過能詮的名言、所詮的道理,有名有義,但都是戲論分別。
第二種是出世間慧,聖人的出世間慧有二種,包括離言離相的根本無分別智,以及無漏有分別的後得智。
玄二、三種
第二科三種,說明三種慧的體相。
此二略說復有三種。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二、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
世間的智慧,透過名義來表達種種境界,出世間的智慧是無分別智相應、離名言的智慧,這二種智慧,又可以開演成三種:
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能於所認知的身受心法,有情世間、器世間,離名言相的真實義,生起隨順悟入諸法實相的加行無分別智、覺悟的根本無分別智、及通達的後得無分別智,這是第一種智慧。
二、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的智慧,能於如前所說的內明、因明、醫方明、聲明、工業明,及三聚:能引義利法句,能引發聖道義利的法句;能引非義利的法句,能引發惡法的法句;或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的法句,能引發不是善法也不是惡法,即無記法的法句;於五明處及三法聚,以後得智善巧通達。
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能造作種種利益有情的智慧,這也是要透過分別的,當然要有根本無分別智以後,知道一切法是空性的,有空性慧為基礎,以無染汙心學習五明處、三聚、及作有情義利時,都是清淨的。世間、出世間慧可以合起來說,它們又有這三種智慧,是交合起來運作的。
地二、隨釋三種3 玄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
第二科隨釋三種,接著解釋這三種慧的內容,分三科;第一科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對所認知境界的真實義能夠隨順覺悟、能通達的智慧。
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我性,或於真諦將欲覺悟、或於真諦正覺悟時、或於真諦覺悟已後所有妙慧。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
若諸菩薩對於離言說的法無我性,於五蘊事、十八界差別事、十二處受用事等三事中,凡夫遍計常、無常等言說法性是空,體相皆無;依他、圓成無彼凡夫橫計決定性法,名法空。依他、圓成法無我所顯真如,是聖智所行,是可得;離言依他、圓成二性是有,名法無我性。
以下這段文,據智慧,及智慧的相狀可以拆解成三段對仗而讀。
一、或於真諦將欲覺悟,最勝寂靜明瞭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於真諦將欲覺悟,指在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法的菩薩,修四尋思、四如實智時,生起隨順真諦(法無我)將要覺悟的智慧,即加行無分別智;此時內心具有最殊勝的寂靜相,明明白白顯現在心,了知名言安立的一切法畢竟空,無有虛妄分別,遠離人我自他、名、事、自性、差別等各種戲論。於暖位有下品無義忍的智慧;於頂位有上品無義忍的智慧;於忍位有下忍、中忍、上忍的三位,下忍印前所取境空,中忍觀察能取心也不可得,上忍印能所取空;於世第一位,無間隔的伏除了唯識的能取想,通達了依他起的能分別亦空,只有一剎那,接著立即入根本無分別智。
二、或於真諦正覺悟時,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於真諦正覺悟時,指證入根本無分別智時;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對一切法能夠悟入所緣的境界、能緣的心都是不可得的,離言自性非無,假說自性非有,非無非有是平等平等的,於無二的境界悟入平等體性,「入大總相」,也就是入法無我的境界。
三、或於真諦覺悟已後所有妙慧,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於真諦覺悟已後所有妙慧,是後得無分別智;究達一切「所知邊際」,究竟通達所知一切法非有非無的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不著生死、涅槃二邊,通達生死即涅槃,隨順契入中道第一義諦。
如上所說「隨」是加行無分別智,「覺」是根本無分別智,「通達」是後得無分別智,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
《披》或於真諦將欲覺悟等者:此中妙慧,有三位別。一、於真諦將欲覺悟,此即無漏加行慧。二、於真諦正覺悟時,此即無漏慧。三、於真諦覺悟已後,此即無漏後得慧。言真諦者,謂即法無我性真實義相。又復妙慧,即是菩薩四如實智。於真諦將覺悟時,說此四如實智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以於勝解行住上忍轉時,趣現觀心有如是相故。聲聞地說:上忍生時,其心寂靜,雖似遠離,而非遠離。又於爾時,非美睡眠之所覆蓋,唯有分明無高、無下奢摩他行。(陵本三十四卷二十頁2792)今說菩薩上忍轉位,最勝寂靜明了現前,準彼應釋。於真諦正覺悟時,說此四如實智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謂入法無我時,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如實通達故。此法無我,名大總相,遍一切法皆同一味故。於真諦覺悟以後,說此四如實智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住品中說:四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陵本四十八卷十六頁3865)由是當知,四如實智,地前、地上一切位有,是故此中作如是說。
對真實義、勝義諦將要覺悟等方面,這裡說明微妙的智慧有三種位次的差別:
一、於真諦將欲覺悟,此即無漏加行慧。內凡位的煖、頂、忍、世第一法,對法無我的智慧將要覺悟時,正在加行要進入無漏,因為還沒有真實證入無漏,名無漏加行慧,還是有漏的世間慧。
二、於真諦正覺悟時,此即無漏慧。正覺悟法無我的空性時,是無漏慧,真正的出世間慧。
三、於真諦覺悟已後,此即無漏後得慧。又名後得智、後得無分別智、如量智,是從根本智證得真如之後,所得有相、有分別的智慧,能了知依他如幻而不生我法迷倒之智。
所謂的真諦,是指法無我性,離言的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的真實相貌。
又說到妙慧,也就是菩薩的四如實智,包括: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及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這是對於法無我的空慧,將要覺悟的加行無分別慧時,配合煖、頂、忍、世第一法,再做詳細的分別。此四如實智是最殊勝,最寂靜、沒有動亂,依止在禪定中明了現前、遠離分別、沒有名言的戲論。於勝解行住上忍轉時,即忍位對法空的智慧有決定的智慧現前,達到覺的上品忍,尚未證得現觀但已經趣入見道位,再二刹那就進入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再一刹那就證入根本無分別智,時間是很短的,雖然還沒有真的無漏,離聖位很近,也名無漏加行慧。這時行者的心是最殊勝、最寂靜、很清楚、明明了了、沒有種種分別戲論的干擾。如〈聲聞地〉卷34,1110頁說,上忍生起時,其心寂靜,雖然相似於遠離、而不是遠離。又於那時,沒有美睡眠之所覆蓋、心唯有分明、無有高下的奢摩他行。現在說菩薩上忍轉位,最勝寂靜明瞭現前,可以準照〈聲聞地〉那段文來解釋。
於真諦正覺悟時,說此四如實智於一切法悟入平等性,入大總相。菩薩觀修四如實智,悟入法無我,證根本無分別智時,於一切法的離言自性「非無」、假說自性「非有」,平等平等如實通達故。此一切法無我,無二無別的空所顯相,名大總相。是一切法的共相,論有情世間、器世間,見聞覺知的任何一法,它的假說自性都是「非有」,離言自性都是「非無」,都是同一法味的。
於真諦覺悟以後,是後得智的階段,以四如實智究竟通達一切所知諸法的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遠離名言增益邊、及撥無離言依他、圓成的損減邊,隨順悟入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中道。
〈住品〉中說:四如實智,最初從勝解行住的忍位與世第一位還沒有完全成就,乃至證入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第七地名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尚未圓滿清淨。如〈菩薩地〉卷48,1606頁所說。由此應當了知,地前、地上一切位都有四如實智,因此此處文中這樣說。
玄二、能於五明三聚決定善巧慧2 黃一、釋2 宇一、於五明處
第二科能於五明三聚決定善巧慧,說明諸菩薩能於五明三聚決定的善巧慧,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五明處,先說五明處的決定善巧慧。
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決定善巧,廣說如前力種性品,應知其相。
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有決定的善巧的智慧,於力種性品文中詳細說明五明的相貌,又說若菩薩於五明處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能令其自業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這就是於五明處決定善巧的智慧。詳細內容如同前面〈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66~1273頁所說,細讀便可了知其中的相貌。
宇二、於三聚中
第二科於三聚中,於三聚中所得決定勝解善巧的智慧。
及於三聚中決定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皆如實知。
在三聚中的決定善巧慧,指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能如實了知,獲得決定勝解、善巧的智慧。
其中的義利法聚,義是指涅槃,利是利益,能得到聖道利益的佛法,五戒、十善、三十七道品、菩薩道等,都屬於能引義利的法聚,能令有情轉凡成聖的法名能引義利法聚。
非義利法聚,是指外道邪知邪見的法,對修行一點也沒有益處的。
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不是得聖道也不是邪知邪見,屬於世間的工巧明、醫學的常識,五明裏的其他四明。因明還好,有時屬於能引義利的法聚,因為它是能讓有情悟入佛法的,像醫方明、聲明、工巧明這些不能說它是邪知邪見,因為它不是要執著,是為了身體健康,為了生活比較便利等,無記性的是屬於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菩薩都應如實了知。
《披》謂於能引義利法聚等者:此中三種法聚,如其次第,能令有情墮三聚定。謂正性聚定、邪性聚定、不定聚定。是名能引義利,乃至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
這三種法聚內容是很多的,如它的次第,能使令有情墮入屬於三聚的決定;有情的身心是五蘊諸法的和合相,所以稱為聚,將有情分成三類稱為三聚,這三類各有其決定的相貌,名三聚定,決定這種相貌名定。這三聚定是:
一、正性聚定,是指聖人。正即是聖,能夠成就聖性的身心,名正性聚定。聖人名正性聚定,修學能引義利法聚,能令有情成就正性聚定,成為聖人。
二、邪性聚定,是到三惡道去的眾生。如果常常熏習引非義利法聚,具有邪知邪見的人,數數造作不善業,將成為邪性聚定,墮到三惡道去。
三、不定聚定,是不決定的,不是聖人、也不是到三惡道去,是一般的凡夫,有修一些善法,但不能成就聖道,也沒有造重大惡業,屬於不定聚定。是名能引義利,乃至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
黃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於是八處所有妙慧善巧攝受,能速圓滿廣大無上妙智資糧,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菩薩於五明處及三種法聚八處所有微妙的智慧,能善巧攝受,學習圓滿,便能很迅速圓滿廣大、無上、微妙的智慧資糧,很快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披》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者:此句下應有結文。謂如前標,應說:是名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
這句話下面應該還有一個結語的文,如同前面所標出來的,應該說:「是名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的智慧。」《披尋記》作者覺得翻譯時漏掉這句話,應該補上,因為看前面第一段文,在1444頁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話「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將前面說的說完後再加這一句,他覺得玄奘大師沒將它翻譯出來,因此提出來,不知為何當時沒翻譯出來,還是它的文本來就沒有。
玄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
第三科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菩薩具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的智慧。
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有十一種,如前應知。即於彼位所有妙慧,當知是名饒益有情慧。
菩薩能夠造作一切有情義利的智慧,如前面十一種饒益有情戒中已說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提到饒益有情戒,即於所作十一種饒益有情事時,所有微妙的智慧,應當知道是名饒益有情慧。
亥三、難行慧3 天一、徵
第三科難行慧,說明難行慧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難行慧?
什麼是菩薩的難行慧?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三種。
當知此慧略有三種。
應當了知難行慧約略來說有三種。
天三、釋3 地一、知法無我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知法無我,了知法無我的智慧。
若諸菩薩能知甚深法無我智,是名第一難行慧。
這是凡聖的關卡,諸菩薩能夠了知通達甚深法無我的智慧、法空的智慧,是名第一難行慧。
要是通過了就轉凡成聖了。以第一義諦來說是沒有凡聖的差別,但是約世俗諦而言,確實有轉凡成聖這過程,真實證悟空性的人,其解脫的境界,與沒有親身體驗解脫經驗的人是不一樣的。如同世間吃過苦的人與沒有吃過苦的人,對生命的看法絕對不同,沒有親身經驗說了一堆語言可能都是不相干的,例如晉惠帝被人告知老百姓好苦沒飯吃,他竟說「何不食肉糜?」因為他根本不知道窮是什麼,老百姓已經窮到連野草都摘不到,沒飯吃,沒有鞋子穿,連衣服都只有一塊布,甚至二人共用一塊布,窮到那種程度,但沒有窮過的人真的不知道。由此可知沒有證到法空性的人,還有很多的顛倒,不能知道法空到底是什麼,可知真的是難行慧!
地二、調伏方便
第二科調伏方便,說明調伏方便的智慧。
若諸菩薩能了有情調伏方便智,是名第二難行慧。
有情眾根器、種性、意樂各個不同,難調難伏,菩薩要有調伏有情煩惱的方便,是非常難的,稱為第二難行慧。如《顯揚聖教論》卷3說:「調伏方便無量作意,謂諸菩薩乃至思惟十方無量世界所化有情調伏方便,既思惟已如實了知:此因說祕密之法方能調伏、此因說顯了之法方能調伏;此因攝受方便、此因折伏方便;此轉方便、此隨轉方便;此應隨順、此應違逆;此因不同分阿世耶(意樂),此應作恩報恩、此應示威奮威,此因清淨,此因示現奇特神變、此因示現奇特記別、此因示現奇特教誡、此因示現種種威勢、此因善誘種種教授;此因麁相、此因軟相、此因麁軟俱相;此因捨置、此因略說法要能令調伏、此因廣演法要方令謂伏,如是等方便如實了知。」。
地三、離所知障
第三科離所知障,說明離所知障的智慧。
若諸菩薩了知一切所知境界無障礙智,是名第三最難行慧。
《瑜伽論記》說這是屬於因果方面。若諸菩薩了知一切所知境界種種甚深因果的無障礙智,是名第三最難行慧。
本論卷48說:菩薩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於修無相智圓滿時,在金剛喻定中將所有煩惱障種子、所知障種子都畢竟斷除,遍於一切所認知的境界成就無障礙智,即成就一切種智,因此能夠自在而轉,名一切所知境界無障礙智。
亥四、一切門慧
第四科一切門慧,說明菩薩一切門慧的體相。
云何菩薩一切門慧?當知此慧略有四種。謂於聲聞藏及菩薩藏,所有勝妙聞所成慧、思所成慧,於能思擇菩薩所應作應隨轉中,及菩薩所不應作應止息中,思擇力所攝慧,及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門慧?應當了知一切門慧要略而言有四種。
前二種慧是於聲聞藏及菩薩藏,所有的勝妙聞所成慧、思所成慧。菩薩對於聲聞緣覺乘的經律論、大乘的經律論,總之三藏十二部,都有殊勝微妙的聞所成慧、及思所成慧,菩薩有這種法住智。
第三種慧是思擇力所攝慧。能思擇菩薩所應作及身作語意三業能隨順而作的事,以及所不應作及身作語意三業應止息不作的事,成就思擇力所攝慧。什麼是菩薩所應作及不應作的事,於本論卷41、42戒品中有詳細說明,總而言之,凡是以大慈悲心愛護諸有情、憐憫諸有情的身語意業,都是菩薩應當要作的事;若是憎恨忌妒有情,不能自利利他的身語意業,都是菩薩不應作的事。《瑜伽論記》卷10測法師說這種是屬於有漏修慧。
第四種慧是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三摩呬多是定,定地所成就的修慧,包括前文所說加行、根本、後得無分別慧。加行無分別慧,能得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根本無分別慧,能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後得無分別慧,能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這三種智慧,合名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瑜伽論記》卷10測法師說這種是屬於無漏修慧。
亥五、善士慧3 天一、徵
第五科善士慧,說明善士慧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善士慧?
什麼是菩薩的善士慧?
什麼是善士?據《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6說:「善士者,謂佛及弟子。復次諸有補特伽羅具戒具德,離諸瑕穢成調善法,堪紹師位成就勝德,知羞悔過、善守好學,具知具見、樂思擇、愛稱量、喜觀察、性聰敏、具覺慧、息追求、有慧類、離貪趣貪滅、離瞋趣瞋滅、離癡趣癡滅、調順趣調順、寂靜趣寂靜、解脫趣解脫,具如是等諸勝功德,是名善士。」。要略而言,身語意常與善相應的人,名善士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五種。
當知此慧略有五種。
應當了知這種智慧約略來說有五種。
天三、列2 地一、第一五種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第一五種,說明第一類五種善士慧。
一、聽聞正法所集成慧,二、內正作意俱行慧,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
一、聽聞善法所集聚成就的智慧,即聞慧,透過聽聞正法,正法都是與善法相應的,由聞慧了知如何令身善、語善、意善的智慧,是第一種善士慧。
二、內正作意俱行慧,即思慧。身心面對各式各樣的境界,有大乘法空智所得正見,能正確如理作意,有正思惟,令三業與菩薩正行相應的智慧,是第二種善士慧。
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即修慧。菩薩俱有實踐自利利行的善巧方便慧,是第三種善士慧。
《披》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者:謂於一切所應作、所不應作如實了知,是名方便俱行慧。
對一切的事什麼是應該作、什麼是不應該作,能夠如它的真實相正確的了知,是名方便俱行慧。這樣解釋與一切門慧的第三種思擇力所攝慧相同。
四、於諸法法住、法安立無顛倒中善決定慧,
四、於諸法法住、法安立無顛倒中善決定慧,即法住智。菩薩對於佛法以無顛倒文句安立諸法自性及法性的道理,有善巧決定的智慧,是第四種善士慧。
什麼是法住?如蘊處界諸法的法性,以沒有顛倒的文句安立,名法住。
什麼是法住智?
1、〈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卷10說:謂如佛施設開示,無倒而知諸緣起諸法,名法住智。
2、〈攝事分〉卷87說: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
3、〈攝事分〉卷94說:謂如有一,聽聞隨順緣性緣起無倒教已;於緣生行因果分位,住異生地,能如實以聞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
要略而言,法住智指觀察諸法因果緣起之智。《瑜伽論記》中說名知因果智。
《披》於諸法法住等者:如其法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如有尋有伺地說應知。(陵本十卷十七頁817)
如蘊處界諸法的法性、體性、因果的性質,以無顛倒,沒有錯誤的名句文身來安立,名法住。於法住有善巧決定的智慧,成就法住智,是善士慧的一種。如〈有尋有伺地〉卷10,338頁所說應該知道。
五、捨煩惱慧。
五、捨煩惱慧,即涅槃智或稱真實智。涅槃智能斷除煩惱種子,名捨煩惱慧,是第五種善士慧。
地二、第二五種
第二科第二五種,說明第二類五種善士慧。
復有異門。一、微細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二、周備慧,悟入所知盡所有性故。三、俱生慧,宿智資糧所集成故。四、具教慧,能於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所聞法義具受持故。五、具證慧,從淨意樂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攝受故。
又有另外一種不同的角度,說明這五種善士慧:
一、微細慧,微細的智慧,能夠悟入所知的如所有性故。〈決擇‧菩薩地〉卷77說: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所知諸法如所有性。有七種,包括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於一切所知境界,即蘊處界事,通達真如,能悟入言說自性「非有」,離言的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非無」的法無我性,稱為微細慧。
二、周備慧,周全完備的智慧,是悟入所知盡所有性故。〈決擇‧菩薩地〉卷77說:「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悟入一切緣起諸法的智慧,名周備慧。
三、俱生慧,宿智資糧所集成故。過去生栽培智慧資糧所集聚成就的智慧,名俱生慧。
四、具教慧,能於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所聞法義具受持故。具有聖教的智慧,即具有法住智,於諸佛及已經證入大地的聖位諸菩薩所說的法義,能完全無顛倒受持的智慧,名具教慧。
五、具證慧,從淨意樂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攝受故。從初地淨勝意樂地,一直到究竟地,法雲地以菩薩定地所成就的、無漏相應的法無我慧,名具證慧。這是無漏修慧。
以上是五種善士慧。
亥六、一切種慧3 天一、徵
第六科一切種慧,說明一切種慧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種慧?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種慧?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三種。
當知此慧,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應當了知菩薩的一切種慧,有六種、有七種,合起來有十三種。
天三、列2 地一、六種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六種,列出六種。
六種慧者,謂於諸諦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於究竟位盡智、無生智,是名六慧。
有六種智慧方面,是指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的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於阿羅漢究竟位,成就無學位時的盡智、無生智,名六種智慧。
苦智,苦即逼迫之義,以無常、苦、空、無我觀五蘊等法,所得無漏智。
集智,集即招集之義,以因、集、生、緣四行相,觀有漏五蘊諸行依見、愛煩惱之因而招集,所得無漏智。
滅智,滅即斷滅之義,以滅、靜、妙、離四行相,觀有漏五蘊諸行滅,所得無漏智。
道智,道即能通之義,指戒定慧之道,能通至涅槃;以道、如、行、出四行相,觀能斷有漏諸行無漏道,所得無漏智。
盡智,指阿羅漢證得究竟現觀,將三界所有煩惱斷盡之根本無漏智,及後得智如實了知,已見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之無漏智。
無生智,是指阿羅漢證得究竟現觀,不受後有之根本無漏智,及後得智如實了知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我斷集已,不復更斷;我證滅已,不復更證;我修道已,不復更修,所得無漏智。
修此六智的方法,可參閱本論〈聲聞地〉卷34所說。
地二、七種
第二科七種,說明七種智慧。
七種慧者,謂法智、類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
七種智慧,是指:
一、法智,指欲界苦集滅道四諦下,苦法智忍,苦法智等無漏之智,能斷欲界見惑煩惱,是修欲界的四聖諦所得到的無漏智。
二、類智,於色界、無色界四諦以欲界四諦比類而觀,由此斷色界、無色界的見惑,發苦類智忍,苦類智等無漏之智。
三、世俗智,世,是指隱覆空理,俗指有相顯現。有情心識所緣五蘊等境執為實我、實法等並非真實有,只是隨著世情而假設,因此稱為世俗。有情緣世間俗事之智及聖者後得智依名言緣諸法之智,名世俗智。依〈決擇‧思所成慧地〉卷65及〈決擇‧聲聞地〉卷69說佛十力智是後得智,屬於世俗智,可知世俗智通於凡聖。
四、神通智,六種神通的智慧,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這六神通智都以智慧為體,智慧為證知事物分別通達無礙的作用。如依天眼與眼識相應所起之智慧證知所對之境通達無礙,是為天眼通。其餘五智道理也是一樣。
五、相智,是通達一切法相的智慧,或緣世間事相之俗智。在二乘行者於佛相智,皆謂為有漏智,大乘則純為無漏。
六、十力前行智,成就佛的十力種性前方便的智慧,這種智慧,可以參閱〈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63頁中所說,菩薩所應學處,如是應學有七法,包括:應多勝解、應求正法、應說正法、應修法隨法行、應正教授、應正教誡、應住方便所攝身語意業等。
七、四道理中正道理智。觀待道理、證成道理、作用道理、法爾道理,這四種道理是正確道理的智慧;或說四諦智,法無我的智慧,都是與四種道理相應的正道理智。
《披》謂法智類智等者:於內共了、現見所知諸義境界無漏之智,是名法智。於不共了、不現見所知義境無漏之智,是名類智。依世間慧,如來為諸眾生隨其意解、隨其隨眠宣說妙法,名世俗智。如顯揚論說應知。(顯揚論二卷十六頁)言相智者,謂於法相能正了知通達之慧。法相有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廣釋應知。(解深密經二卷一頁)十力作業,智為前行,是名十力前行智,由是說言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餘文易知。
佛教徒對內身共同所明瞭的、現在所見到的、所知的諸義,在欲界以欲界的五蘊為所緣境,觀察苦集滅道四聖諦十六行相,所成就的無漏智,是名法智。
於欲界眾生不共同瞭解的,現前看不到的色無色界天的五蘊、四蘊,觀察其四諦十六行相所成就的無漏智,是名類智。
佛陀為眾生心意所能夠瞭解的世間智慧,隨其煩惱種子,宣說微妙能斷煩惱的法門,名世俗智。如《顯揚聖教論》卷2,16頁所說的應可了知。
所謂相智方面,即對於法相能正確了知通達的智慧,即了知諸法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的智慧。
法相有三種:
一、遍計所執相,即凡夫認識諸法時主觀分別的產物。凡夫依名言認知諸法,執著假名安立的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的自性及差別是真實的,在心中生起種種我相、法相等義相,並依此假名生起各種言說,名遍計所執相。簡而言之,周遍計度執著一切法都是真實的境界,是遍計所執相。
二、依他起相,是指一切法依託眾緣,眾緣和合而生的現象世界,即諸法的緣生自性。這依止眾緣而生起的依他起諸法,生起的原理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依他起相在《攝大乘論》用三義來說明:它的因緣,是「阿賴耶識為種子」。它的自性,是「虛妄分別所攝」:以虛妄分別的心心所為自體的。它的別相,是「諸識」,包括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等十一種識。
三、圓成實相,是指一切法圓滿、成就、真實的體性,即一切法的平等真如。或說是在依他起法上遠離遍計所執,圓滿成就諸法真實的體相。這三種相都是在因緣生法上說的,都是在依他起相上開演出來,若在因緣生法上,在依他起法上有執著名遍計所執相,遠離執著就成就圓成實相,所以對這三種法相要正確瞭解。在《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卷2,1頁裏有詳細的解釋應該知道,如〈決擇‧菩薩地〉卷76,2308頁所說。
十力作業,是以智為前行,是名十種智慧力前行智。前行智應該是〈力種性品〉那裡所提出來的十力的因,可參閱〈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以及卷49~卷50。十力作業以它的作用來說明佛的十力智,處非處智是第一種,第十種是漏盡智力,其他的容易明白則不再說。對十力的過程內容因果都要知道,才能熟修梵行,成就十力智。
亥七、遂求慧3 天一、徵起
第七科遂求慧,解釋遂求慧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遂求慧?
什麼是菩薩的遂求慧?
天二、總標
第二科總標,以總相標示列舉出來。
當知此慧略有八種。
應當了知遂求慧要略歸納有八種。
天三、列釋
第三科列釋,列舉出來解釋。
一、依法異門智,所謂菩薩法無礙慧。二、依法相智,所謂菩薩義無礙慧。三、依法釋辭智,所謂菩薩釋辭無礙慧。四、依法品類句差別智,所謂菩薩辯才無礙慧。
菩薩的八種遂求慧:
一、依法異門智,即菩薩的法無礙慧,也可以說是諸法「異名」慧。法指名句文身,要認識有情世間、器世間,生死流轉、涅槃還滅,都離不開名句文身的法。這些法有異門,各式各樣不同的差別名,通達諸法不同名相的智慧,名法無礙慧。法無礙慧,又名法無礙解,即對有為無為一切諸法各種不同名相具有勝解的智慧。 聖者菩薩的四無礙慧,是在定中修毗鉢舍那觀對佛法各式各樣的名句文身、眾相、訓詞、差別,所成就的甚深智慧。法無礙解即法無礙慧,本論卷45說: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門」(不同名稱),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法無礙解。又《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4則說:「法無礙解者,謂依止靜慮,於一切法名差別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名差別者,謂依無明等於無智無見不現觀等差別名中無礙具足,若定若慧乃至廣說,名法無礙解。」。
二、依法相智,即菩薩的義無礙慧,也可以說是諸法「訓詞」慧。名句文身的法是能詮的,相是法所詮的道理或境界,也就是義。本論卷45說: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相(不同道理或境界),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義無礙解。《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4說:「義無礙解者,謂於諸相及意趣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相者,謂諸法自相、共相。意趣者,謂別義等。若於此中通達無礙具足,名義無礙解。」。再舉《金剛經》為例,要略說明義無礙解。經中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是不變的,來是來來去去,也是緣起,如是離不開緣起的,玅境長老用四句偈:「眾生是來而不如、阿羅漢是如而不來、菩薩是亦如亦來、佛是非如非來」來表達。
「眾生是來而不如」,眾生來來回回在世間流轉生死,但是不如,不知道空的道理,只是在依他起的緣起法裏面不斷地流轉生死,一直執著緣起法是有真實性的,一直在遍計執的境界裏面,所以是「來而不如」。
「阿羅漢是如而不來」,阿羅漢的目標是如如不動,要進入諸法空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如,如而不來,他不想再來輪迴生死,因此說阿羅漢的境界是「如而不來」。
「菩薩是亦如亦來」,菩薩有法無我智,不著生死、不著涅槃,為積聚福德資糧,度化眾生一定要再來世間,修六波羅蜜,因此是亦如亦來。
「佛是非如非來」,佛是超越如與來的境界,是「非如非來」,因此同樣一句話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境界,這就是菩薩的義無礙慧。
三、依法釋辭智,即菩薩的釋辭無礙慧,也可以說是諸法「訓詞」慧。本論卷45說: 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釋辭,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辭無礙解。菩薩通達各國語言,能以各國不同的語言文字來解釋佛法的名句及法相,這種智慧,名釋辭無礙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4說為訓辭無礙解:「訓辭無礙解者,謂於諸方言音及訓釋諸法言辭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諸方言音者,謂無量國邑各隨自想,所起種種言音差別。訓釋諸法言辭者,謂可破壞故名世間,可變壞故名色,如是等。若於是中通達無礙,名訓辭無礙解。」。
四、依法品類句差別智,即辯才無礙慧,也可以說是諸法「差別」慧。名句文身詮釋的法有各式各樣種類,譬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三性,或過去、現在、未來三時;黑品、白品;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或無;有見無見、有色無色、有相無相;勝義諦、世俗諦,等各式各樣種類的差別,菩薩於此能夠明了無疑,在疏通他人問題,或辯論的時候,辯才無礙,說法時源源不絕,可以作各式各樣的分析譬喻,這種通達的智慧,名辯才無礙慧。本論卷45說: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品別,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辯無礙解。這是菩薩的辯才無礙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4說:「辯才無礙解者,謂於諸法差別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諸法差別者,謂實有、假有、世俗有、勝義有,如是等。若於此中通達無礙,名辯才無礙解。」。
《披》依法品類句差別智者:於一切法一切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名法品類差別。思擇諸法四句等別,名句差別。
於一切法一切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是名法品類差別。
盡所有性,如〈決擇‧聲聞地〉卷70說:各種雜染法及清淨法當中所有一切品類差別的邊際,是名此處文中所說的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即染淨法諸當中所有一切品類差別的邊邊際,名盡所有性。如以五蘊能含攝有為、無為諸法,五蘊稱為盡所有性。或者事邊際性,名盡所有性。這是約事相上來說的,如思惟所緣五蘊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勝劣、近遠等差別,名盡所有性,由此能獲得如量智。
如所有性,〈決擇‧聲聞地〉卷70說: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有七種,包括一流轉真如,即有為法流轉之實性。二實相真如,即是顯於二無我之實性。三唯識真如,即染淨法之唯識實性。四安立真如,即苦諦之實性。五邪行真如,即集諦之實性。六清淨真如,即滅諦實性。七正行真如,即道諦之實性。這是約諸法的理性而言,因此謂四聖諦、十六行相、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空、無願、無相等都是如所有性。
思擇諸法四句等別,〈本地分‧聞所成地〉卷13說,思擇諸法的內容,有二種方式,一種是用句差別,來思惟簡擇佛法,它有幾個形式:一行、順前句、順後句、四句、無事句。此處說等字,指除了四句分別,還包括思擇一行、順前句、順後句、無事句。詳細內容如卷13所說。這些都是名句的差別。
五、菩薩一切摧伏他論慧。六、菩薩一切成立自論慧。七、菩薩一切正訓營為家屬家產慧。
五、菩薩一切摧伏他論慧。菩薩具有能摧伏邪知邪見者虛妄分別的廣大智慧。
六、菩薩一切成立自論慧。菩薩具有能一切成立自己佛法正義的議論智慧。
這二種是指因明的智慧,因明講求啟發正智,領悟真理,是佛法中一種辯論、究查真理的智慧。有因明的智慧,與外道辯論時,能摧伏外道邪知邪見的言論,成立佛法自宗的智慧。因明有古因明、今因明二種。古因明採用宗、因、喻、合、結五支論斷的方式思擇佛法,今因明是陳那菩薩所造,只以宗、因、喻三支思擇佛法。大正藏中商羯羅主所著的《因明入正理論》以: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現量、比量、似現量、似比量。又稱因明八義,包涵諸因明論所說的要義。〈本地分‧聞所成地〉卷15舉七處詳細說明因明的內容,是最早期的因明,參閱該處便可以理解。
七、菩薩一切正訓營為家屬家產慧。這是屬於工巧明或聲明的一類,是一種世間的智慧。在家菩薩具有正確教導訓誡出忠臣孝子,使他們能貢獻社會;營為是經營作為,以及妥善經營管理家產的智慧,對自己財產能做適當的安排。
《披》菩薩一切正訓營為家屬家產慧者:此中偏說在家菩薩。謂於家屬能正訓誨,及於家產能正營為故。
此中是偏說在家菩薩,有家屬與家產是在家菩薩的因緣,指在家菩薩對自己的家屬能正確的訓導教誨,看到師父會問訊,很有禮貌等,及對於家裡的財產能夠如法經營,如法安排分配。
八、菩薩一切善解種種王政世務慧。
八、菩薩一切善解種種王政世務慧。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在家菩薩能夠善於勝解種種為國王服務的世間事物智慧,譬如在家菩薩作行政院長對救災要有指揮方案,臨危不亂,作內政部長乃至縣長都需要善巧的智慧,在家菩薩對工巧智,怎樣為國王做事,也要有智慧。
《披》善解種種王政世務慧者:此中王政,謂即事王。世務,謂餘營農、牧牛、商賈、計算、書數、雕印種種工巧業處應知。
這裡所謂王政,是指為國王做事;世務,世間的事務,包括其餘營農、牧牛、從商、計算、或書法數目的事,雕印種種工巧業處,這些都需要智慧。
亥八、二世樂慧3 天一、徵
第八科二世樂慧,解釋二世樂慧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慧?
什麼是菩薩的此世他世樂慧?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九種。
當知此慧略有九種。
應當了知此世他世樂慧,要略歸納起來有九種。
《披》當知此慧略有九種者:謂五明處善明淨慧為五,及與示現、教導、讚勵、慶慰四慧,故成九種。
這裡先解釋五明處,內明、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這五種智慧的處所,能夠有善巧、圓滿、光明、清淨的智慧,依止這五種智慧教化眾生;以及對愚癡的眾生能開示顯發,示現五明的智慧;對放逸的眾生能教訓指導令其精進;對怯弱的眾生能讚歎鼓勵;對勤行的眾生能慶賀安慰的四種智慧,共有九種智慧。
天三、釋2 地一、於五明處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於五明處,於五明處的智慧。
謂諸菩薩,於內明處,能善明淨、善安住慧;於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世工業明處,能善明淨、非安住慧。
諸菩薩,對內明處佛法,能善巧明淨,具有善巧安住的智慧;如醫方明處,醫學方面的;因明處,辯論道理的智慧;聲明處,文學梵唄的智慧;世工業明處,燒飯行堂掃地世間的工巧技藝等工業明處的智慧,也能夠善巧光明清淨,有完整的智慧,但不要安住執著在其中,不可以超過佛法,佛法是為主的,必須善安住,世間的智慧不要安住,名非安住慧。若執著世間的智慧而忘了佛法,是菩薩的障礙。
《披》於醫方明處等者:此四明處,唯是世間。於彼諸相能正解了,名善明淨。然不愛樂味著,名非安住。
於醫方明處等四種智慧、知識,明是知識也是智慧,這四種智慧的處所是屬於世間的知識。對於世間種種法相,於其名句文身,能正確通達理解,稱為善明淨。然而不會愛樂味著在醫方明、詩詞歌文等世間的境界,名非安住。
地二、於他所化
第二科於他所化,對其他所教化眾生的四種智慧。
一切菩薩,即用如是於五明處善明淨慧以為依止,於他愚癡、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如其次第,示現、教導、讚勵、慶慰慧。
一切菩薩,即用這五種智慧的明處,有圓滿光明清淨的智慧以為依止,對其他所教化的有情,若是愚癡的有情,愚癡不是指智商等問題,而是說對佛法沒有信心,沒有正確的因果觀,不平等的因果觀、或無因論、或不平等因論、或其他邪知邪見,於這類有情,能夠開示顯現佛法的要義,對因果不明白的眾生要開示顯現教導正確的因果觀,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對放逸不能精進的斷惡修善,或內心有八種尋思,諸惡尋思也是一種放逸,種種的胡思亂想,要教訓指導斷除這些尋思;對怯弱的眾生,有些人認為自己無法修學,覺得吃素修行太難,要去讚歎鼓勵其改變觀念,向上勇進。對勤修正行的有情,非常精進,品德好,佛法也很好,德學兼備,這樣好的佛弟子,應該要慶賀安慰他,使令他有繼續增上的力量。菩薩若有這九種智慧,今生自己與他人都很快樂,來生也都可以得到快樂。
亥九、清淨慧4 天一、徵起
第九科清淨慧,解釋清淨慧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清淨慧?
什麼是菩薩的清淨慧?
天二、總標
第二科總標,總相標示十種。
當知此慧略有十種。
應當了知清淨慧要略歸納起來有十種。
天三、列釋5 地一、於真實義
第三科列釋,列舉出來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於真實義,說明於真實義的清淨慧。
於真實義有二種慧。謂由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實義故。
什麼是諸法的真實義?〈本地分‧真實義品〉卷36說:真實義有二種,一種是依如所有性,諸法真實性,即染、淨法中所有真如,包括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等。一種是依盡所有性,諸法一切性,如內六處、外六處,十八界等一切法。真實義又有四種,包括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其中後後真實攝前前真實,菩薩由修四尋思、四如實智,依正智證得我法二空真如,通達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也具足了四種真實義的智慧。
於真實義有二種智慧,若配合前文五種善士慧可知:菩薩由「周備慧」,悟入所知盡所有性,由此而有如量智;由「微細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由此而有如理智。依此二種智慧,能通達諸法的真實義相,這即是〈決擇‧菩薩地〉卷75所說慧波羅蜜多有五清淨的第一種「通達相清淨」。
地二、於流轉義
第二科於流轉義,說明於流轉義的清淨慧。
於流轉義有二種慧。謂取正因果故。
於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等,生死流轉惑業苦的境界有二種智慧,即取正的因與果的智慧。什麼是正因果相?〈本地分‧菩薩地〉卷38指出菩薩若於生起十二雜染法、流轉還滅的清淨法或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事之十種因(1. 隨說因,2. 觀待因,3. 牽引因,4. 攝受因,5. 生起因,6. 引發因,7. 定別因,8. 同事因,9. 相違因,10. 不相違因。)及五種果(1. 異熟果,2. 等流果,3. 離繫果,4. 士用果,5. 增上果)之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的正因果相如實知的智慧,即此處所說正因、果的清淨慧。這二種慧即〈決擇‧菩薩地〉卷75所說慧波羅蜜多五清淨相中的第二種「通達緣起清淨」。
地三、於執受義
第三科於執受義,說明於執受義的清淨慧。
於執受義有二種慧。謂顛倒、不顛倒,如實了知故。
於佛所說執持領受其中的道理十有二種智慧,即對於一切法顛倒、不顛倒的差別,能如實了知。什麼是一切法顛倒、不顛倒的差別?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7說,什麼是處?是指一切事出現時,完全符合「如是因而感得如是果」的道理,不違背因果道理,即是「處」,是「不顛倒」;反之不符合因果道理,與因果道理相違背,於因果不相稱,是「非處」,是「顛倒」。佛陀為令菩薩於染汙法及清淨法中獲得正方便的智慧,要略以成辦門、合會門、證得門、現行門宣說一切處非處的道理,菩薩於此如實了知,名於執受義二種清淨慧,也即是〈決擇‧菩薩地〉卷75所說慧波羅蜜多五清淨相中的第三種「通達教導清淨」。
這又可說是菩薩於聲聞藏及菩薩藏,有勝妙聞所成慧、思所成慧,能求正聞法、正說法,有內正作意俱行慧,於五明處決定善巧,於菩薩所應學處精勤修學多修勝解,有處非處善巧智,於佛所教導一切法無顛倒的道理能有正智顯了,如實了知一切法顛倒、不顛倒的差別。
地四、於方便義
第四科於方便義,說明於方便義的清淨慧。
於方便義有二種慧。謂一切所應作、所不應作,如實了知故。
於成就無上菩提的方法道理有二種智慧,即於一切所應作、所不應作,如實了知的智慧。前文說菩薩由於能思擇菩薩所應作應隨轉中,及菩薩所不應作應止息中,有思擇力所攝慧,及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具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這是〈決擇‧菩薩地〉卷75所說慧波羅蜜多五清淨相中的第四種「達士用清淨」。
地五、於究竟義
第五科於究竟義,說明於究竟義的清淨慧。
於究竟義有二種慧。謂雜染,如實了知雜染故;清淨,如實了知清淨故。
究竟是圓滿的處所,透過方便得到究竟,得到成果的處所,有二種智慧,如前文所說於雜染如實了知雜染故有捨煩惱慧,於清淨如實了知清淨故有具證慧。這是〈決擇‧菩薩地〉卷75所說慧波羅蜜多五清淨相中的第五種「通達證得清淨」。
天四、結名
第四科結名,結語名清淨慧。
如是菩薩五義十種差別淨慧,當知是名最勝淨慧。
如是菩薩在真實義、流轉義、執受義、方便義、究竟義五義中各有二種清淨的智慧,共有十種清淨慧,應當了知是名菩薩最殊勝清淨的智慧。
《披》當知此慧略有十種等者:決擇分說:慧波羅蜜多有五清淨。一、通達諸相清淨,二、通達緣起清淨,三、通達教導清淨,四、通達士用清淨,五、通達證得清淨。(陵本七十五卷七頁5766)此說五義,如次應知。
〈決擇‧菩薩地〉中說慧波羅蜜多有五種清淨:
一、通達諸相清淨,即此處所說於真實義由如實了知有為、無為諸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的二種清淨慧。
二、通達緣起清淨,即此處所說於流轉義如實了知正因、正果的二種清淨慧。
三、通達教導清淨,即此處所說於執受義如實了知顛倒、不顛倒的二種清淨慧。
四、通達士用清淨,即此處所說於方便義如實了知一切所應作、所不應作的二種清淨慧。
五、通達證得清淨,證得是究竟義,即此處所說於究竟義如實了知雜染、清淨的二種清淨慧。如〈決擇‧菩薩地〉卷75,2286頁所說。
戌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菩薩極善決定無量妙慧,能證菩薩大菩提果。菩薩依此,能圓滿慧波羅蜜多,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菩薩非常善巧的、決定的、無量無邊的微妙智慧,能夠證得菩薩的無上大菩提果。菩薩依止這些無量妙慧,能夠圓滿慧波羅蜜多,很快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披》極善決定無量妙慧者:若諸菩薩已入大地,已善通達菩提自性,已善通達菩提方便,彼所有慧自內所證,不從他緣,名善決定。
若諸菩薩已證入初地乃至十地,是名已入大地,功德像大地一樣無量無邊,已經能夠善巧通達覺悟菩提的方便,如六波羅蜜、四攝事等。菩薩於此菩提方便的智慧都是內心親自證得體會到的,不止是從善知識那裡,從文字上所得,對這些境界能真實通達無礙,不會被動搖,名善決定。
申三、總辨2 酉一、明所攝2 戌一、攝一切種2 亥一、標
第三科總辨,再將六度合起來作總相的分別,分二科;第一科明所攝,說明六波羅蜜多所含攝的內容,將經律論的內容都涵蓋在裏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攝一切種,含攝一切種類的六波羅蜜,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復次,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世尊彼彼素怛纜中處處散說,今於此中攝在一處,略說應知。
其次,像前面所說的六種波羅蜜多,波羅蜜多是到彼岸,從過程到結果都可以稱波羅蜜多,佛在各式各樣經典當中,如《大般若經》、《大寶積經》、《華嚴經》、《法華經》等各種契經當中處處散說,依聽法的人根器不同,內容有略有廣,喜歡略教就說得簡略一點,喜歡廣教就說廣一點,分散在不同經中,本論將之收在一個處所,分別歸納成九相,要略而說應該知道。
亥二、釋2 天一、舉施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施,舉出布施波羅蜜多為例。
謂佛所說素怛纜中,所有施波羅蜜多乃至慧波羅蜜多,或標或釋,彼皆於此或自性施,廣說乃至或清淨施趣入攝受,如其所應皆當了知。
素怛纜就是契經,佛說的這些經典當中,所有的布施波羅蜜多乃至慧波羅蜜多,乃至是省略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四種,或是標出來,在經典裏只有標出大綱;或有解釋比較多一點,這些經典或標或解釋這些六波羅蜜多的內容,都可歸納趣入到這裡所說的自性施,廣說乃至或清淨施,將所有經典中有關六波羅蜜多以「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九種相貌全部攝受於內,如它所相應的都應該明了知道。
天二、例餘
第二科例餘,例說所餘的波羅蜜多。
如是所餘,如所宣說戒乃至慧趣入攝受,如其所應亦當了知。
其他所餘的,如所宣說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趣入攝受,也如此處所宣說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波羅蜜多一樣,如其所相應的也應當了知。
《披》如是所餘等者:謂如四攝事等,是名所餘。於彼趣入及與攝受,亦如波羅蜜多應知。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種攝受眾生的事名所餘。對於四攝事,也是將散布在各種經典中的四攝事全部趣入到本論攝受起來,如同六波羅蜜多一樣,以自性乃至清淨九種相涵蓋所有的四攝事。
戌二、攝一切行2 亥一、略明依止2 天一、舉施
第二科攝一切行,六波羅蜜攝菩薩道的一切修行,分二科;第一科略明依止,約略說明六波羅蜜的依止處,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施,舉出布施攝事。
又諸如來為菩薩時,所行一切菩薩行中,所有無量本生相應難行苦行,當知一切與施相應,依止於施。
又諸如來還是菩薩時,所行的一切菩薩道當中,所有無量本生相應的難行苦行,應當知道一切與布施相應,依止於布施。
天二、例餘
第二科例餘,例說其餘的也是一樣。
如說其施,如是戒、忍、精進、靜慮、慧相應,依止戒、忍、精進、靜慮、慧,當知亦爾。
如說布施,在菩薩道時還有其他的難行苦行,如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及智慧相應的情形,也是依止於這裡所說的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及智慧,應當了知也是一樣。
六波羅蜜攝一切行。本論從自性乃至清淨九種相貌所宣說的六波羅蜜,攝受佛在經典裏面所說的一切種類的六波羅蜜,及佛在菩薩時所行的菩薩道。
亥二、辨依差別
第二科辨依差別,說明依止的差別。
或唯依施,廣說乃至或唯依慧,或雜依二,或雜依三,或雜依四,或雜依五,或雜依一切六波羅蜜多,皆應了知。
菩薩行菩薩道時有時只依止布施,廣說乃至有時或唯依止智慧,或者不是只有單一種而是雜依二種,如依止布施及持戒二法,或雜依三法、或雜依四法、或雜依五法,或是雜依六波羅蜜多,都應該了知。
酉二、明最勝2 戌一、因勝
第二科明最勝,說明六波羅蜜是最殊勝,分二科;第一科因勝,於成佛的因地而言是最殊勝的。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名為涌施大寶泉池。
如是前面所說的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了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果,必須精勤的修學積集。六波羅蜜多是大白法溟,溟是海的意思,或形容詞是幽深義,白是指善法,這些善法當中,它是最幽深的,名大白法海,也是最廣大的,海是既廣大又是幽深,海也是所有善法功德的積聚處,它也稱大白法海;六波羅蜜多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無上菩提的因,湧生種種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珍寶功德,如同大寶泉池一樣能夠湧生無量無邊的泉水,因此名湧施大寶泉池。
《披》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者:謂此六種波羅蜜多,能令無種姓一切有情皆往善趣,及令有種姓一切種類乘三乘法而得出離,由是名為圓滿之因。隨其所應,令諸有情皆得成熟故。
這是說六波羅蜜多,能使令一切無種性(沒有三乘種性)的有情往生到人天的善趣,不會墮落到三惡道,及令有聲聞、緣覺、菩薩種性,一切種類的有情能夠乘三乘法而各得三種出離世間的法,由此名為圓滿之因。隨所相應的,使令有情下品、中品、上品的善根、諸根、智慧都能夠成熟。這是因勝,因地應該修六波羅蜜,它是非常殊勝的。
戌二、果勝
第二科果勝,約所修的成果是最殊勝的。
又即如是所集無量福智資糧,更無餘果可共相稱,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又即如是六波羅蜜所集聚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資糧,沒有其他的果報可以與此資糧共相稱的,唯除無上正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佛的一切種智、佛的功德,才能與它相應,也就是能夠成佛。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攝事品第十五
以下解釋〈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十八品中第十五品〈攝事品〉。
未二、四攝事3 申一、徵
第二科四攝事,解釋四攝事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四種攝事?
什麼是菩薩的四種攝事?
申二、列2 酉一、嗢柁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列出要義。
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名略說攝事
用九個角度約略說明四種攝事。
酉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用比較長的文字解釋這九種相貌。
謂九種相攝事,名為菩薩四種攝事。一者、自性攝事,二者、一切攝事,三者、難行攝事,四者、一切門攝事,五者、善士攝事,六者、一切種攝事,七者、遂求攝事,八者、此世他世樂攝事,九者、清淨攝事。
用九種相解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事,稱為菩薩四種攝事。
一、自性攝事,說明菩薩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自性。
二、一切攝事,分別以二、三種說明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所有內容。
由一切攝事再分出下面七種。
三、難行攝事,說明高難度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四、一切門攝事,以四門,四種角度說明四攝事。
五、善士攝事,說明五種善士攝四攝事。
六、一切種攝事,說明六種、七種一切種攝四攝事。
七、遂求攝事,說明八種遂求四攝事。
八、此世他世樂攝事,說明九種此世他世樂攝四攝事。
九、清淨攝事,說明十種清淨攝四攝事。
申三、釋3 酉一、愛語9 戌一、自性愛語3 亥一、徵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愛語,說明愛語的體相,又分九科;第一科自性愛語,說明自性愛語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自性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自性愛語?自性是不共於他法的體性,每一法與每一法有相通的部分、有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名自相,與其他法相同的部分名共相,這是說愛語的自相。
亥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常樂宣說悅可意語、諦語、法語、引攝義語。
諸菩薩對於諸多有情,經常好樂宣說悅可意語,所說的語言使令有情心裏喜悅忍可滿意,不說粗惡語;諦語,真實的語言,所說的言語是實、非不實,是真、非不真,不虛妄,不變異;法語,正法的語言,所說的言語都是合道理,顯了表示開發純粹如法的事;引攝義語,引導攝受義利的語言。總之菩薩所說的言語,能夠使他人得到世間及出世間的利益。
《瑜伽論記》卷10,景、測二師同說:悅意語,是不麁惡語;諦語,是不妄語;法語,是不離間語;引攝義語,是不綺語。窺基大師說:可意語,是不離間語;諦語,是不妄語;法語,是不麁惡語;引攝義語,是不綺語。又未必配之,但隨一一都有這四種善語。
亥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愛語自性。
應當了知菩薩喜歡說令人悅意、喜悅、無染的四種善語,稱為菩薩的愛語自性。
可愛語的特性,是能令對方滿意、忍可的語言,非令人厭倦的粗惡語;是真實語,非欺騙人的妄語;法語,合於正法、不離開聖教量的語言,非二元對立的世俗語或離間語;而且能夠使有情今生及來生得到義利的語言,非是無義的綺語,這是菩薩說話的原則、相貌。
《披》常樂宣說悅可意語等者:此顯愛語有三種相,所謂悅意、無染、唯善。令他慶悅,是名悅可意語,即悅意相。令自尸羅終無穿闕,是名諦語,即無染相。令他出不善處,安住善處,因之引攝利益安樂,是名法語、引攝義語,即唯善相。義如思所成地說。(陵本十九卷一頁1611)
這四種語言可以歸納顯示出愛語有三種相貌,即所謂悅意、無染、唯善。
一、令他慶悅,是名悅可意語,即悅意相。菩薩說的話首先能令對方心裏喜悅滿意;沒有煩惱染汙,說的話不夾雜煩惱;唯善,有功德與善法相應,當其他有情聽到菩薩說這些話時,都能夠慶賀歡悅,是名悅可意語。愛語的第一相是悅意相
二、令自尸羅終無穿闕,是名諦語,即無染相。菩薩說真實的語言使令自己的戒,不會有穿,穿是犯輕戒,闕是犯重戒,不犯輕戒、也不犯重戒,是名諦語。真實的語言,沒有覆藏的煩惱,即是無染相,故愛語的第二相是無染相。
三、令他出不善處,安住善處,因之引攝利益安樂,是名法語、引攝義語,即唯善相。菩薩所說的語言,具有能令有情出離惑業苦三雜染的不善處,安住在如法如律、唯善、清淨之處,引發今生及來生得到利益安樂的功用,是名法語、引攝義語,這二種語言一定與善法相應,是唯善相。故愛語的第三相是唯善相。道理如〈思所成地〉卷19, 673頁所說。
要略而言,愛語的四種語言,有三種相,第一悅可意語是悅意相,聽了令人喜悅滿意;第二諦語是無染相,沒有煩染汙,不會犯戒;第三法語及引攝義語是唯善相,唯與善法相應。愛語有這四種內涵、三種相貌。
戌二、一切愛語3 亥一、徵起
第二科一切愛語,說明一切愛語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起,提問起。
云何菩薩一切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愛語?
亥二、總標
第二科總標,總相標出三種。
謂此愛語略有三種。
一切愛語約略歸納有三種。
亥三、列釋2 天一、別釋三種2 地一、釋3 玄一、慰喻語
第三科列釋,列舉出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別釋三種,各別解釋愛語,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三科;第一科慰喻語,解釋慰喻語(安慰的語言)的體相。
一者、菩薩設慰喻語。由此語故,菩薩恆時對諸有情遠離顰蹙,先發善言,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適,或問晝夜怡樂,或命前進善來,以是等相慰問有情,隨世儀轉,順覩人性。
一、 菩薩設慰喻語。菩薩說話應當施設令對方得到安慰、滿意的語言;這種語言的實踐方式是:
1. 說話前的表情:對諸有情遠離顰蹙:菩薩與人談話不能皺眉頭,顯出厭煩、不願意,不得已的態度。
2. 說話時的表情:先發善言,舒顏平視,含笑為先:與人見面,應主動打招呼,發出善好的語言,舒坦顏面,平等注視對方,表示尊重;開顏含笑,未語先笑,令人感覺自己很受歡迎。
3. 說話的內容: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適,或問晝夜怡樂,或命前進善來:菩薩與人見面談話,應當先問候對方生活是否安穩舒適,諸事是否吉祥;或者問候對方地水火風四大是否調和,身體是否康泰;或者問候對方晝夜是否怡悅安樂;或者邀請對方到自己家中敘舊或前來道場禮佛論法等。
以所說語言相貌,隨順世間待人接物處事的禮貌,慰問有情,隨順人性相見互動。人與人見面相處,若能以慰喻語為先,彼此心情快樂,結下善緣,便能生福生慧,從中積聚彼此成佛的資糧。
玄二、慶悅語
第二科慶悅語,解釋慶悅語的體相。慶賀對方的功德令對方喜悅的語言,也是隨喜的語言。
二者、菩薩設慶悅語。由此語故,菩薩若見有情妻子、眷屬、財穀,其所昌盛而不自知,如應覺悟,以申慶悅。或知信、戒、聞、捨、慧增,亦復慶悅。
二、菩薩也要施設慶悅語,或說菩薩安立慶賀喜悅的語言。由此語故,慶悅語是什麼內容?是指世間興盛的事情,菩薩若是見到世間有情有賢妻良子,眷屬很好,很興盛,財富很多很豐富,稻穀不缺,對於自己世間殊勝富貴興盛幸福不能自知滿足喜悅,如所應當覺知了悟的,菩薩加以表明申慶祝賀使他內心喜悅,對自己的境界感到滿足。或知道對方有出世間的善根,前面是世間財很興盛,現在是出世間的財也很興盛,有信、戒、聞、捨、慧,相信三寶,能修五戒十善,聽聞佛法,修世間、出世間的智慧,有強大的智慧,菩薩也應該要慶賀他,令他喜悅。也就是鼓勵他,隨喜他的功德使令他不斷增上。若有情有世間財的興盛、出世間聖財的興盛,菩薩都應該隨喜對方,施設慶悅語。
玄三、勝益語
第三科勝益語,解釋勝益語的體相。
三者、菩薩設勝益語。由此語故,菩薩宣說一切種德圓滿法教相應之語,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恆常現前以勝益語而為饒益。
三、菩薩也要常常學習安立施設具有殊勝利益的法語。由此勝益語的緣故,菩薩應宣說一切種德,依教奉行,可得到一切種類的功德、圓滿的法教相應之語。佛所說的法,教導是非常的圓滿,說的法應該與佛說的法教相應,也就是要說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希望有情現在得到利益、將來得到安樂,或將來得到利益、現在得到安樂,恆常現前以殊勝的有利益對方的法語利益對方。
地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名菩薩一切愛語差別應知。
如前面所說的慰喻語、慰喻語、勝益語,是名菩薩一切的愛語差別,應當了知。
《披》謂此愛語略有三種等者:此中三種,如次應知三相所攝。一、慰喻語,悅意相攝,此即悅可意語。言隨世儀轉,順覩人性者,菩提分品中說菩薩善知世間。若見年德俱尊勝者,能正奉迎,敷座延坐,敬問、禮拜、合掌、殷勤,修和敬業。若見年德俱相似者,能正問訊、酬對、歡慰,以軟美言共興談論,不依等慢而自格量。若見年德俱卑劣者,隨力隨能勸修勝德,乃至廣說。(陵本四十四卷十九頁3605)此應準釋。二、慶悅語,無染相攝,此即諦語,由慶悅他真實德故。三、勝益語,唯善相攝,此即法語、引攝義語。言一切種德圓滿法教者,謂即如來於三聚法現等正覺之所宣說。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由此相應語言,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是故說名為勝益語。
這三種是前面如次第所說的三種相貌所攝的愛語:
一、慰喻語,是前面悅意相攝,即是悅可意語。前面的悅可意語,要隨世間人的禮儀而生起,隨順觀察人的特性不同,而說出不同的語言。〈菩提分品〉當中說菩薩能夠善巧了知世間的人情世故,要成佛必須先將人作好,人道圓滿、佛道才能夠圓滿,所以菩薩也應善巧通達世間道。如果看到年紀道德都很尊貴殊勝的人,能夠正確供奉歡迎他,將座位擺好請他來就坐。果清律師說大德來時要起身向前迎接,椅子要擦乾淨,請長老坐下來,還要趨前奉迎,主動向前迎接,不是等他來拜見,不可以這樣;還要恭敬的請問、頂禮年德具尊的聖者,禮拜、合掌、殷勤、修和敬業,合掌殷勤熱誠殷切勤力誠懇的修六和敬業。如果對方的年紀與道德都跟自己很相似就不用禮拜,能夠正確的問訊、應對,與同修應酬的話要會說,歡慰是歡欣安慰,以軟語美言共興談論,不依等慢而自格量,等覺慢也是一種高慢心,覺得自己跟他差不多,或者其實他比自己高一點,〈決擇分〉說不依等覺慢而自格量,自己不要私下自他校量而生高慢心,不尊重他人,不能熱誠地招待客人。如果來拜訪的人年紀道德都比較卑下,體力智力比較差,初發心比較弱一點,菩薩要隨力隨能,隨自己智慧力、福德能,勸告對方要精勤修學殊勝的功德,在佛法中往上進步,乃至詳細說,內容必須顯實少德,覆實多過。如〈菩薩地‧菩提分品〉卷44,1493頁所說,年德俱卑劣的人只有少少的功德,有很多的過失,菩薩的態度是要顯發出對方那一點點的功德,予以鼓勵,儘量在對方身上找到優點,讚揚優點就好,顯實少德,而將過失先蓋起來,覆實多過,如是顯實少德覆實多過,終究不會舉出對方的缺點令其羞恥、慚愧,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恨不得有地洞趕快鑽下去;也不會輕視泯滅對方,令其道心退失隱沒,被看不起而自暴自棄。
「知有希求若財若法,終不背面,亦不顰蹙;不譏誤失,不懱退榮。」那一段文說年德俱卑劣的人可能對菩薩有所希望追求,或希望能借錢給他,若財,若法,或希望能為他說法,菩薩是有財有法,不要背面而對,也不要皺眉頭,不可以吝財吝法,能力有多少就給多少,不譏嫌對方有所錯誤、有所過失,不淩滅對方,使令對方退失光榮的道德,這是對三種劣等勝者有不同的態度與方法,都是慈悲為懷,是菩薩的慰喻語。
二、慶悅語,是無染相攝的,也是諦語,即慶悅功德的語言。有情有真實的功德,應慶悅讚歎對方。
三、勝益語,唯善相攝,即前面的法語及引攝義語。
由第三種愛語,屬勝益語所攝的,菩薩宣說一切種德圓滿法教相應之語,能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恆常現前以為饒益。其中,一切種德圓滿法教者,是指佛對三聚法,能夠能現量平等正確的覺悟所宣說的法。是哪三種?
一、能引有義聚法,能引有義利的出世間聖道法的語言,如三藏十二部所說四聖諦、十二緣起、六波羅蜜等三乘聖道,能夠使人轉凡成聖,引出來涅槃的義利,名能引有義聚法。
二、能引無義聚法,即貪瞋癡等能引殺盜淫妄等惡法,名能引無義聚法。
三、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即非善非惡的法,是無記的法。無記法很多種,有工巧無記,威儀無記等世間的知識,不一定能引導到聖道,也不會導致到三惡道去的,譬如醫方明、工巧明、聲明中屬於這一類的語言。有時需要用這些來結緣,以此為前方便,然後再引導對方發菩提心,所以也需要說這種法。由此可以說的三種相應語:或者直接說善法,以佛出世間的聖道來引導對方;或告訴對方世間惡法會到三惡道去,說能引無義聚法;或者說世間的學問,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要以相應的語言來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不論說的是什麼法都能夠使對方得到殊勝的利益,稱為勝益語。
宣說任何語言都不離開佛法的精神。
天二、略攝二種4 地一、徵
第二科略攝二種,將一切愛語約略攝成二種,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略說如是菩薩一切愛語?
如何約略說出菩薩的一切愛語?
地二、標
第二科標,標示出來。
當知此語略為二種。
應當了知一切愛語可以將它歸納為二種。
地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隨世儀軌語,二、順正法教語。
一、隨順世間人威儀軌則的語言;
二、順正法教語,隨順聖教的語言。
地四、攝
第四科攝,二種語攝所說三種語。
若慰喻語、若慶悅語,當知是名隨世儀軌語;若勝益語,當知是名順正法教語。
前面一切愛語中的慰喻語、慶悅語,應當知道是名隨世儀軌語,這些讚歎他人安慰他人的話是屬於世間的話;若勝益語,即法語、引攝義語,殊勝的對他有利益的法語,應當知道是名順正法教語。
戌三、難行愛語3 亥一、徵
第三科難行愛語,說明難行愛語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難行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難行愛語?
亥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三種。
當知此語略有三種。
應當了知難行愛語約略來說有三種。
亥三、釋3 天一、於怨害所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於怨害所,說明於怨害有情的難行愛語。
若諸菩薩,於能殺害怨家惡友,以善淨心、無穢濁心,思擇為說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當知是名菩薩第一難行愛語。
若諸菩薩,對於菩薩有怨的惡知識、惡友,殺害或傷害自己的怨家,菩薩不介意,以智慧與慈悲的善淨心,無污穢染著、無煩惱相應,思惟簡擇為說慰喻語、或慶悅語、或勝益語,應當知道是名菩薩第一難行愛語。
菩薩說話前要先思惟簡擇,不是脫口而出,脫口而出可能會說出不利於對方的語言。
這件事確實很困難,有情與自己有仇還要安慰他,還要說他的功德,說法語給他聽,這是不容易的,是第一種難行愛語。
《披》以善淨心無穢濁心者:謂諸菩薩憐愍意樂、增上意樂,名善淨心。無惡分別,不欲惱害,是名無穢濁心。
這是解釋諸多菩薩以憐憫怨家有情的意樂,可憐他想要傷害自己是本身就很煩惱,同情他,憐憫對方的增上意樂很強大,名善淨心,極為善良清淨的心。沒有污穢染濁的心就是沒有惡意的分別心,不會惱怒對方、傷害對方。
天二、於愚鈍所
第二科於愚鈍所,說明於愚鈍根有情所的難行愛語。
若諸菩薩,於其上品愚癡鈍根諸有情所,心無疑慮,思擇為說種種法教,誓受疲勞,如理如法,如善攝取,當知是名菩薩第二難行愛語。
若諸菩薩,對於上品愚癡鈍根,信進念定慧、信戒聞捨慧都是下劣的有情處所,心中沒有懷疑、也沒有顧慮,思惟簡擇為這一類愚癡鈍根的有情宣說種種佛法的法教,很有耐心,誓願決定忍受教化所生的疲倦與勞頓,菩薩願意攝受對方,一次又一次開示;如理如法,如佛所說的四種道理,如佛所說的法,善巧攝取對方,令其從不善處安住善處,應當知道是名菩薩第二種難行愛語。
這很難,其實鈍根有一種相貌是不很聽話,怎麼說他都當作沒聽到一樣, 但菩薩還要誓受疲勞,要有這種精神,說一次不聽,可以說一百次;說一百次不聽,則說一千次,能夠不厭其煩耐心教導。
《披》如理如法如善攝取者:依現、比、至教道理而說正法,非不依彼三量道理,是名如理。又所宣說應四聖諦,是名如法。義如力種性品說。(陵本三十八卷十七頁3154)以其隨順八種教授而正教授,五種教誡而正教誡,是名如善攝取。言攝取者,謂諸菩薩正御徒眾,於彼有情攝取攝受故。義如攝受品說。(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七頁3899)
依現量、比量、至教量道理而說正法,不是不依止三量的道理,是名如理說法。菩薩說法依見聞覺知所得到的現量知識,眼前可以體驗得到的來宣說正法;或用比量,用推理的,現在看不到但可以推理知道的知識而說法;或是依至教量,依佛的聖教語言,演說正法,依這三種量來說法,一定是合道理的,不是不依止三量的道理,是名如理。又所宣說的道理是契合相應於四聖諦,是名如法。義理如〈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78頁所說。
由於菩薩能夠隨順八種教授而正確教授弟子,依弟子的根器、心行等差別,指導弟子修習五種淨行所緣,多貪者修不淨所緣、多瞋者修慈愍所緣、多癡者修緣性緣起所緣、多散亂者修安那般那所緣、多慢者修界分別所緣,並為其宣說能治斷、常二邊、邪執處中之中道行;依五種教誡而正確教誡弟子,「遮止」有罪現行、「開許」無罪現行、於開遮有犯的弟子如法「諫誨」、數數輕慢而毀犯者如法「呵擯」與作憶念、能正行者慈愛「慶慰」慈愛,是名如善攝取。所謂的攝取,是指諸菩薩能正確駕禦徒眾,於有情應以二相攝取攝受,一以無染心正攝徒眾,二於自義利正教修習,以八種教授五種教誡教導攝受弟子,非邪加行而陷逗之。義理如〈菩薩地‧攝受品〉卷48,1620頁所說。
天三、於諂誑所
第三科於諂誑所,說明於諂誑有情所的難行愛語。
若諸菩薩,於其諂詐欺誑親教、軌範、尊長真實福田行邪惡行諸有情所,無嫌恨心、無恚惱心,思擇為說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當知是名菩薩第三難行愛語。
若諸菩薩,對於有諂媚矯詐、欺騙誑惑其親教師(和尚)、或軌範師(阿闍梨)、或是尊長等具有聖德的真實福田,造作邪惡行為的有情處所,菩薩對他們還是不嫌棄憤恨、無瞋恚惱怒的心,仍舊思惟簡擇為這些有情說慰喻語、悅意語、或勝益語,應當知道是名菩薩第三種難行愛語。
事實上這類有情不是很好,在師長面前表現得很好,可是內心裏想的是另外一種相貌,對此諂詐欺誑有情宣說愛語實是難行,但菩薩還是對他說愛語。
戌四、一切門愛語3 亥一、徵
第四科一切門愛語,說明一切門愛語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門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門愛語?
亥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四種。
當知此語略有四種。
應當了知一切門愛語約略來說有四種。
亥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欲斷諸蓋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
一、欲斷諸蓋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若是有情想要斷除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及疑等五蓋,修習離欲的禪定,趣向人天善趣者,菩薩應為其宣說先時所應作法,即生到人天善趣之前所應該具備的布施、持戒、四無量心等善業的作法。
《披》為說先時所應作法者: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於諸欲中,能廣開示過患出離清淨品法,是名先時所應作法。如聲聞地說應知。(陵本二十五卷四頁2086)
對一般還沒有想要修學聖道出離生死的有情,應該為他們宣說包括自性施乃至此世他世樂施等種種與布施有關的施論,教導有情懂得布施、作善事;說明自性戒乃至此世他世樂戒等種種與持戒有關的戒論,教導受持五戒十善等能夠生天的生天之論。於諸欲中,訶斥欲的愛味,詳細說明欲的種種過失災患,說明雜染及清淨法的差別,教導出離、遠離的方法,及稱讚出離及遠離的功德,如是人天富貴因及世間道離欲的相關言論,是名先時所應作法。乃至無量無邊的清淨品法。如〈聲聞地〉卷25,861頁所說。要教導有情聖道以前,先說這些淺顯的法門。
二、遠離諸蓋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等相應正法。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無倒諫誨,方便令其出離放逸行,住不放逸行。四、於諸法中多疑惑者,為令當來離疑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
二、遠離諸蓋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等相應正法。若是有情已經遠離五蓋,得到未到地定以上諸定,心已經調柔善良,沒有蓋障的煩惱,這時再進一步指導出世間的離欲道,教導他四聖諦等、十二緣起、或六波羅蜜等,相應於出世道離欲的正法。
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無倒諫誨,方便令其出離放逸行,住不放逸行。在家的或出家的修行人,有很多的放逸,無法精進斷惡修善者,應正確沒有顛倒的勸諫、教誨他,用正確的方法令其出離放逸,安住在不放逸中,精進修學世間道離欲,或出世間道離欲。
四、於諸法中多疑惑者,為令當來離疑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若是有情在諸緣起諸法中,有很多懷疑、迷惑,不理解我空、法空的道理,有這些無明;為使其將來能夠遠離我執無明、法執無明的懷疑與迷惑,應為其宣說我空、法空的正法,討論決斷簡擇諸法無我、無我所的真理。
以上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等生先時所應作法、四聖諦等相應正法、不放逸法、斷疑等四種,是一切門愛語的體相。
戌五、善士愛語4 亥一、徵
第五科善士愛語,說明善士愛語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善士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善士愛語?
亥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五種。
當知此語略有五種。
應當了知此善士愛語,約略來說有五種。
亥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謂諸菩薩為所化生,能說如來及諸菩薩有因緣法、有出離法、有所依法、有勇決法、有神變法。
諸菩薩為所教化的眾生,能夠宣說如來以及菩薩的有因緣法(關於戒律事)、有出離法(懺悔清淨事)、有所依法(資生具等少欲知足事)、有勇決法(三十七道品聖道法門)、有神變法(修學神通、三種神變法)。這也是菩薩要為所教化眾生所開示的內容。
亥四、釋5 天一、有因緣
第四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有因緣,說明有因緣的名義。
若所說法,得處有因,制立學處,是故此法名有因緣。
如果所說的法,是有因緣才說的,例如戒律的制定是有因緣,佛在世時比丘示現種種犯戒因緣,才制立學處,因此這種法名有因緣。
《瑜伽論記》中,窺基法師說:「即毘奈耶因事制戒也。」;景法師說:「毘尼中依有所犯得罪處制立學處。」,都是因事、或有所犯的因緣而制立學處。因此戒律法門名有因緣法。
《披》若所說法得處有因等者:謂有緣起,制立一切所學處故。如攝異門分釋。(陵本八十三卷七頁6295)
釋迦牟尼佛最初弘法時,出家眾少,以「法」為教,重於真理與道德的實踐。只是教弟子學,應這樣作,不應那樣作。等到出家眾多了,問題也多,不得不在以法教化的基礎上,融入律治的精神,這即是隨犯而制立「學處」,便是有緣起,而制立一切所應該學的戒。如〈攝異門分〉卷83,2491頁的解釋。
學處指戒條而言。佛教中的戒條,即為比丘、比丘尼等所應學之處,故稱學處。據《法蘊足論》卷1說:「所言學者,謂於五處,未滿為滿,恆勤堅正,修習加行,故名為學;所言處者,即離殺等,是學所依,故名為處。又離殺等,即名為學,亦即名處,故名學處。」。
天二、有出離
第二科有出離,說明有出離法的名義。
若所說法,於所受學有毀犯者,施設還淨,是故此法名有出離。
若佛所說的法,是於所受學的戒有毀壞犯戒時,施設如法懺悔恢復清淨的法門,這類法名有出離。如〈攝異門分〉卷83說:有出離者,謂有犯已,制立如法還出離故。由於制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因此佛也制立如法的懺悔方法,使令犯戒的弟子,能有出離罪過的機會。
天三、有所依
第三科有所依,說明有所依的名義。
若所說法,四依所攝,施設無倒法律正行,是故此法名有所依。
若佛所說的法,是四依所攝,即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資生所需,施設無顛倒,符合佛法與戒律的正確行為,這類法名有所依。
佛在律中,對出家行者的四種生活所依有各種規定,例如:
一、 衣服:規定出家眾應穿著壞色衣、百衲衣或糞掃衣。
二、飲食:規定出家眾應過午不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等。
三、臥具:規定出家眾不得坐臥高廣大床,上品人以草為坐,塚間樹下,省緣邊道;中品人聽受僧次分房及小容身屋,尨毛臥具;下品人聽受別房堂閣床坐𣰽㲙被褥等。
四、病緣醫藥供身什物:規定出家眾應受用腐爛藥,於時藥(日中之前所食之物)、更藥(舊譯非時食)、七日藥(療病所用之酥油、生酥、蜜、石蜜等,限於患病後七日內服之)、盡形壽藥(指胡椒等,或包含根莖花果等為藥物者,此於一生中皆可服食)皆應先加法受淨而後食用。
《披》若所說法四依所攝等者:此中四依,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由依此故,於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如忍品說。(陵本四十二卷九頁3440)由是此說施設無倒法律正行,謂能超越一切惡戒諸毀犯故。
此處文中所說的四依,是所謂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等供給身體生存所需的物品。由於有這些生活所需,在善說法與戒律中發心出家受具足戒,成就比丘的身分,名成苾芻分。如〈菩薩地‧忍品〉卷42, 1422頁所說。因此之故,此處說施設無倒法律正行,在戒律中佛制定了很多關於受用這四事的內容、方法,及懺悔還淨的法門,比丘若能依教奉行,如法如律,則能超越一切惡戒、及諸毀犯戒的過失。
天四、有勇決
第四科有勇決,說明有勇決的名義。
若所說法,能正顯示出一切苦不退還行,是故此法名有勇決。
若佛所說的法,能正確地顯示出離一切苦,永不退還的聖道之行,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等,能夠勇敢決斷生死之苦,這類法稱為有勇決。
《披》出一切苦不退還行者:謂即道諦應知。
出一切苦不退還行也就是道諦,由道諦可以斷除見道、修道所斷的煩惱,出離生死之苦,名不退還。
天五、有神變
第五科有神變,說明有神變的名義。
若所說法,作三神變,一切所說終不唐捐,是故此法名有神變。
若佛所說的法,具足三種神變,即神境神變的神足通、記說神變的宿命通、教誡神變的漏盡通,以三種神變教化眾生,使得一切所說的內容,不會白白的浪費、捐棄,所化眾生聖道有成,這類法名為有神變。
《披》若所說法作三神變者:謂即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名三神變應知。
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名為三神變應當了知。於本論卷27說: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菩薩若具足三神變,教化眾生時,便不會作虛功,能夠有效的指導眾生出離生死乃至成就無上菩提。
戌六、一切種愛語4 亥一、徵
第六科一切種愛語,說明一切種愛語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種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種愛語?
亥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三種。
當知此語,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應當了知一切種愛語,可以分成六種、及七種,合起來有十三種。
亥三、釋2 天一、六種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六種,說明六種愛語的體相。
言六種者,一、於應聽法開聽愛語,二、於應制法遮制愛語,三、開示諸法法門愛語,四、開示無倒法相愛語,五、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辭愛語,六、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
說六種愛語方面:
一、於應聽法開聽愛語。於應該聽許學習的法門,開示令其學習。如出家應修戒定慧,於戒方面有開遮持犯,於開緣之處應詳細說明,於修定修慧的方法,也應為其開示,令其以戒為基,向上成就定慧功德。
二、於應制法遮制愛語。於應該制止不可以做的法,應開示令其不作免除障礙,成就戒定慧的功德。
三、開示諸法的法門愛語。這是法無礙解,用語言文字表達各式各樣的法門,如般若法門、華嚴法門、唯識法門、中觀法門等,令其進入第一義諦。
四、開示無倒法相愛語。這是義無礙解,不顛倒、正確的開示,符合佛法所表達的道理及境界。
五、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辭愛語。菩薩要用沒有顛倒、沒有錯誤的語言,中文英文法文或德文來訓示,訓就是釋,來解釋諸法名相的言辭的愛語,言辭也就是語言,即以各式各樣不同的語言解釋法義。
六、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菩薩能夠開示沒有顛倒、沒有錯誤的法句,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過去、現在、未來,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黑品、白品,等各式各樣種類差別的愛語,這是辯無礙解。
前二種可以說是關於戒的開遮,或廣說包括定慧方面,應該要聽許、或應該要遮止的法,後四種是四無礙辯,六種愛語,包含了世、出世間道修行的法門。
《披》開示諸法法門愛語等者:此中四種愛語,如其次第,當知以四無礙慧為所依止。四無礙慧如慧品釋。(陵本四十三卷七頁3500)由此遣他展轉所生疑惑,是名開示。
這其中的四種愛語,如它的次第,應當知道是以四無礙慧為所依止。法、義、辭、辯說,名四無礙慧,如〈慧品〉本卷1446頁所解釋。由此愛語排遣去除他人於佛法展轉所生的疑惑,是名開示。
天二、七種
第二科七種,說明七種愛語的體相。
言七種者,一、慰喻愛語;二、慶悅愛語;三、於他有情一切資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廣恣愛語;
菩薩還要開示眾生七種愛語:
一、 慰喻愛語,也就是慰問,開顏含笑、先發善言,打招呼這些語言。
二、慶悅愛語,若有情有世間或出世間興盛之事,有真實的功德,菩薩應當慶賀讚歎隨喜其功德,令其心生喜悅,於善法增上生信。
三、廣恣愛語,對其他有情,開示欲於一切資具應減少欲求希望,如何落實於生活中,及已趣各別煩惱寂靜的正至聖人的少欲喜足的相貌,廣泛任有情的心意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出世間的聖道法門,都能開示讓他明白。
《披》廣恣愛語者:恣彼所求,對彼宣說悅意語故。
廣恣愛語是恣彼所求,任有情所要求的對他宣說悅意語,讓他心裏高興的話語。
四、安慰種種驚怖愛語;五、如理宣說所攝愛語;六、為欲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正見聞疑舉訶愛語;
四、安慰種種驚怖愛語。有情受到種種驚慌恐怖,譬如天災地變、土石流、傳染病等,菩薩應該要以適當的語言安慰,去除其內心的驚慌恐。
五、如理宣說所攝愛語。能夠宣說與四種道理相應的四聖諦等法。
六、為欲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正見聞疑舉訶愛語。這是關於戒的方面的開示。戒律可以引導弟子們出離不善到善法中。菩薩若由正確的見聞疑,知道有情有過失,應以知時、如實、利益、柔軟、慈心而勸諫他,令其出不善處安立於善處中,或舉罪或訶斥。
《披》正見聞疑舉訶愛語者:舉謂諫舉,訶謂訶責。聲聞地說:謂若有餘,於增上戒毀犯尸羅,於增上軌毀犯軌則,由見聞疑能正諫舉,真實不以虛妄,應時不以非時,饒益不以衰損,柔軟不以麤獷,善友不以憎嫉。如是名為善能諫舉。(陵本二十五卷三頁2079)又戒品說:若諸有情,有下中上過失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軟、中、上訶責而訶責之。(陵本四十卷十三頁3302)此說舉訶愛語,準彼應知。
舉是諫舉、諫諍,舉發犯錯者的過失令其能夠改過,若在僧團中作錯事,善知識應諫諍,舉發過失,告訴犯者那裡不對、應該要修正,善知識提出來,如果見罪自己當如法懺悔。訶是訶責、訶斥責備。〈聲聞地〉說:自己以外的有情,若於所受持的增上戒,有毀犯淨戒(尸羅)時,或對於事奉師長等所做事、或行住坐臥等威儀路、或聞思修等善品加行等事的增上軌則,毀犯軌則時,由自己親眼所看見、親耳所聽聞、或內心懷疑對方有犯戒及違越軌則時,能把握五種原則而勸諫舉發,令其懺悔還淨。這五種原則是:
一、真實不以虛妄,確實有犯過失,不是虛妄的,不是假的,這時才能勸諫舉發。
二、應時不以非時,勸諫的時間要恰當,方式最好在私底下勸諫,當人很多時不要勸諫,這是應時。各人的程度不同,因人而異,有些人可以公開勸諫,有些人因在意面子,不可以公開勸諫。
三、饒益不以衰損,勸諫的意樂是都是為了利益對方,不是衰耗損失對方的善法。
四、柔軟不以麤獷,勸諫時要以柔軟語不以麤獷語,使對方的內心清涼,容易接受。
五、善友不以憎嫉,勸諫不是為了憎恨嫉妒而是站在善知識的立場,希望對方得到利益安樂。
如是名為善能諫舉。如〈聲聞地〉卷25,859頁所說。又〈戒品〉卷40,1350頁中說,如果諸多有情有下品、或中品、或上品過失違犯戒律,菩薩對他的態度是內心懷著親近愛護、無有損害惱怒的心,隨他所犯過失的輕重,若是下品過以軟品的訶責、中品過以中品的訶責、上品過以上品的訶責,依所犯的過失輕重,以相稱的語言或訶斥、或責備。這裡說的舉發罪過、或訶斥責備犯戒的過失,準照那裡的解釋應該了知。
七、請他有力饒益愛語。
七、請他有力饒益愛語。如果菩薩自己無法舉罪訶斥責備他,可請其他有智慧、福德力的善知識來開示他饒益愛語。
亥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菩薩十三種語,當知名為一切種愛語。
如是前面所說的六種、再加七種,這十三種所說的愛語,應當了知是名菩薩的一切種愛語。
戌七、遂求愛語4 亥一、徵
第七科遂求愛語,解釋遂求愛語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遂求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遂求愛語?
亥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八種。
當知此語略有八種。
應當了知遂求愛語,約略歸納起來有八種。
亥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謂諸菩薩依四淨語,起八聖語,是名菩薩遂求愛語。
諸菩薩依止四種清淨的語言,生起八種聖人的語言,是名菩薩遂求愛語。
亥四、釋2 天一、四淨語
第四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四淨語,說明四種清淨語的體相。
四淨語者,謂離妄語及以離間、麤惡、綺語。
四種清淨的語言方面,是指遠離說虛妄不實的妄語而說真實語;及不說離間破壞感情的語言,不兩舌;不說粗暴的語言,不惡口;不說沒有利義的綺語,不綺語。
天二、八聖語
第二科八聖語,說明八種聖人真實語的體相。
八聖語者,謂見言見,聞言聞,覺言覺,知言知,不見言不見,不聞言不聞,不覺言不覺,不知言不知。
八種聖人的語言,是依止六根見聞覺知而生起的真實語。若真實見、聞、覺、知,則如實說有見聞覺知;若未曾見、聞、覺、知,則如實說不見、不聞、不覺、不知。
據《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1說:聖語以實語為自性。
又問:何故此語名聖耶?
答:
1、以善故,名聖。
2、於聖者相續中現前故,名聖。
3、聖者所成就故,名聖。
4、聖者所說故,名聖。
5、聖者由此得聖名故,名聖。
6、《集異門》說:「何故名聖?答:由此能引可愛、可憙、可樂、悅意、如意果故,名聖,此顯等流果。
復次,由此能招可愛、可憙、可樂、悅意、如意異熟故名聖,此顯異熟果」。
又說什麼是見言見聖語及不見言不見聖語?見是指若眼所得,眼識所了說名所見,此所見說名見。
1、若有於所見事,見想轉(第六意識分別起想,了知此事),他若問言:「汝於是事曾見不?」彼不自為(不為求自己的利益)、不為他(不為討好他人)、不為名利,即時如實不覆(隱藏)此想、此忍(決定的想法)、此欲(望)而回答說:「我見。」是名見言見聖語。
2、反之,若於不見,見想轉,而言不見,是名不見言不見聖語。
如是耳聞或不聞、意覺或不覺、鼻舌身知或不知,所發聖語,道理也是一樣。
戌八、二世樂愛語3 亥一、徵
第八科二世樂愛語,說明二世樂愛語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此世他世樂愛語?
亥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九種。
當知此語略有九種。
應當了知此世他世樂愛語(二世樂愛語)約略來說有九種。
亥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說正法斷親屬難愁憂愛語,二、說正法斷財位難愁憂愛語,三、說正法斷無病難愁憂愛語,四、說正法斷淨戒難眾苦愛語,五、說正法斷正見難眾苦愛語,六、說正法讚美淨戒圓滿愛語,七、說正法讚美正見圓滿愛語,八、說正法讚美軌則圓滿愛語,九、說正法讚美正命圓滿愛語。
應當了知二世樂愛語有九種,簡而言之,菩薩由宣說佛所說的正法,具有斷親屬難、斷財位難、斷無病難、斷淨戒難、斷正見難等五種難所生愁憂,及讚美淨戒圓滿、正見圓滿、軌則圓滿、正命圓滿等四種圓滿,共九種愛語,名此世他世樂愛語。
以下再略釋九種愛語。
一、說正法斷親屬難愁憂愛語。例如引《佛說無常經》說:「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生死是人生的現實,佛說無常,要人對這現實世間(天國也在內),不可迷戀於不徹底的,終究要消失的福樂,起厭離心而向於解脫。
二、說正法斷財位難愁憂愛語。財富權位是一般人所追求,所喜愛的,佛經說:財富五家所共:水災、火災、盜匪、惡王、不肖子孫。人生在世不免一死,終歸無常。蓄積的一切資財,什麼也帶不去,世間之財五家共有不名己利,出世之寶但屬行人,方名己利。菩薩為有情開示佛法正確的財富觀,能解決有情斷財位的愁憂。
三、說正法斷無病難愁憂愛語。無病的難就是有病。人生的兩個重大問題,一是生,二是死。生的時候就要面臨老病的人生大問題,人吃五穀雜糧維生,色身難免會生病。關於如何治療疾病,首先要建立正確的觀念,要懂得預防,與病保持距離,萬一生病了,也要能「與病為友」。尤其對生命的意義要有一些了悟,能對生死無所掛懷,才能坦然面對疾病,而不是心生排斥、恐懼、憂愁;若是排斥、恐懼、憂愁,只會加重身體的病情,甚至身未病心已病。菩薩應當為有情宣說正法,令有情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對生老病死有正確的看法,了知心的煩惱才是真正的病,欲除身病先去心病,如此即便遭逢重病也能作到身苦心不苦。
四、說正法斷淨戒難眾苦愛語。有情若是犯戒是很苦惱的,菩薩應為其宣說懺悔罪業的方法,開示:「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的道理,解除內心的憂惱。
五、說正法斷正見難眾苦愛語。有情有邪知邪見名正見難。菩薩應為其開示,邪見與正見的差別,令其於諸邪見,如實了知此是邪見;於諸正見,如實了知此是正見。斷除其正見難的眾苦。
六、說正法讚美淨戒圓滿愛語。菩薩應為有情開示淨戒圓滿的功德,令其好樂持淨,獲得戒波羅蜜多圓滿。菩薩應當讚歎慶樂隨喜淨戒圓滿的功德,如《佛說寶雨經》卷1說:「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即能圓滿戒波羅蜜多。何等為十?一者、守護波羅提木叉律儀;二者、守護菩薩淨戒律儀;三者、遠離一切熱惱;四者、遠離不如理思惟;五者、驚怖所作諸業;六者、驚怖所作違犯;七者、怖見他物;八者、要期堅固;九者、得淨尸羅而無所依;十者、尸羅三輪清淨。」。
七、說正法讚美正見圓滿愛語。菩薩應為有情開示正見圓滿的愛語,令其精勤建立正見,獲得正見圓滿的功德。如本論卷13說:「云何見圓滿?謂聞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見得生。由此正見,雖能知苦乃至知道,若未如實,猶不得名正見圓滿。若能於彼,如實了知,爾時方名正見圓滿。」。
八、說正法讚美軌則圓滿愛語。菩薩應為有情開示軌則圓滿的愛語,令其於威儀路,或於所作事,或於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如〈本地分‧聲聞地〉卷22所說。
九、說正法讚美正命圓滿愛語。菩薩應為有情開示正命圓滿的愛語,令其以正命自活。例如卷22說出家人應遠離依詐威儀、依邪妄語、依假現相、依苦研逼、依利求利五種邪命,勤力精進,修四念住來對治味邪命法的貪煩惱。
《披》當知此語略有九種等者:此中前五種難,即五衰損之異名。謂眷屬衰損、財位衰損、無病衰損、淨戒衰損、正見衰損。由是因緣,住諸苦惱,故生愁憂。菩薩為說正法,能善開解,令得遠離,說彼名斷。於戒品中,略說少分應知。(陵本四十卷十頁3288)
此處文中所說前面五種困難的境界,也就是五種衰損的不同名稱。這五種衰損每個人都可能碰到,包括眷屬衰損、財位衰損、無病衰損、淨戒衰損、正見衰損。一、眷屬衰損,親戚朋友父母有老病死,衰敗損壞時,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會碰到這些衰損的境界;二、財位衰損,財富流失,世間的職位可能有變化衰敗損害等,這也是一種衰損;三、無病衰損,本來很健康,現在衰敗損害生病了;四、淨戒衰損,本來沒有犯戒,現在犯戒了,是淨戒衰損;五、正見衰損,這人沒有建立正見,沒有精進的聞思修,或顛倒的聞思修,使令他有邪見,這是正見的衰損;後面二種是出家人的衰損,前面三種是通於在家出家。
由於這些因緣,有情會有很多苦惱,內心愁憂。菩薩能夠為他演說正法,善巧地開示,解開其內心的煩惱,令其遠離愁憂,說彼名斷。於〈菩薩地‧戒品〉卷40,1342頁中也提到,但只說了二種衰損,所以只說少分的,只說到眷屬衰損、財位衰損,其他的衰損沒有說,這裡說的比較多,這是第八種愛語。
《大毗婆沙論》說:「恒作無常想,變壞則無憂,如睹電為先,聞雷不驚怖」,行者應該要數數觀察人生及世間無常,刹那刹那都在變化,若有變壞出現,心便不會憂愁,如同先看到天空閃電,接著聽到雷聲就不會驚慌恐怖了。
戌九、清淨愛語3 亥一、徵
第九科清淨愛語,說明清淨愛語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清淨愛語?
什麼是菩薩的清淨愛語?
亥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二十種。
當知此語有二十種。
應當了知此清淨愛語有二十種。本來前面清淨方面都是說十種,這裡說了二十種。
亥三、指
第三科指,指出來。
謂二十相宣說正法,應知如前力種性品。
如前力種性品已經說過,用二十種相貌而宣說正法,要符合這二十種原則。
《披》當知此語有二十種等者:力種性品說: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如彼應知。(陵本三十八卷十七頁3158)
〈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80頁說,菩薩宣說正法相要略而言有二十種:
一、以時,有如法的威儀,如在低處不為高處者說法、不為裹頭者說法、不為不恭敬者說法等。
二、重法,說法前應令聞法有情對法生「法寶想」、「尊重想」,再為其說法。
三、次第,說法要有次第、無有紊亂、無間而說。
四、相續,不吝法、有次第的、有持續性,恆常不中斷說法,對眾生恆作義利。
五、隨順,隨順正法文句次第、略廣宣說,前後法義相應互無乖違、文能順義、義能稱文。
六、歡喜,於所說法,說增上生或決定勝的道理,引攝義利及法義,使聽者歡喜。
七、愛樂,用觀待、作用、證成、法爾等四種道理來開示佛法,使眾生愛樂修行。
八、悅豫,說法令他歡喜,有信心的有情聽到所說的法,願意依教奉行。
九、欣勇,應讚歎佛法的功德,使退心者歡喜,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續勇猛精進。
十、不擯,應該要慶賀安慰及鼓勵善修法隨法行者,使眾人能效法,犯戒有情不會被擯除。
十一、應理,說法時要符合三量如理說,立自破他、降伏內外道。
十二、稱順,說法能夠稱合隨順眾生根器、引導趣向善趣。
十三、無亂,說法時要有條理、不雜亂、易入而不隱秘。
十四、如法,說法要與四聖諦乃至六波羅蜜等法相應。
十五~十八、順眾,能夠應機說法,依眾生的根器而說法,這是約隨順說;依清淨說,對有怨有情能慈心說法;對行惡行的有情要以利益心說法;對有樂有苦放逸下劣的有情要有哀憫心說法。
十九、不自讚毀他,說法不自讚毀他。
二十、無染心,不依利養恭敬讚頌而說法。
這是二十種宣說正法的原則。菩薩的愛語,若能做到這二十項,內心非常清淨,名清淨愛語。
酉二、利行2 戌一、總標2 亥一、徵
第二科利行,解釋利行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要義,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利行?
亥二、釋2 天一、指共相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指共相,指與愛語共相。
謂此利行廣如愛語,應知其相。
利行是使有情隨順佛法修學聖道,也稱為修行,這樣做是有利益於有情的,利行與愛語有共同的相貌,利行包括勸他修行,廣泛的來說也例同愛語的九種相貌。《瑜伽論記》景法師說,愛語是泛說理教果法,利行是隨機正授大乘之行,使令有情修習。圓測大師說前面的愛語是直說法,現在利行的不共相是將所說的法勸物起修,希望有情實際付諸行動,前面只是將法相說清楚道理是怎麼樣,到了利行是要鼓勵有情如實依教奉行、實際去做,因此愛語可以說是解,利行可以說是行,解行要並進;二者的共相是,愛語就是利行,因為說愛語就是利益他人的修行,因此約共相來說,利行也就是九種的愛語。
天二、明差別
第二科明差別,說明利行其餘的差別義。
於利行中餘差別義,我今當說。謂諸菩薩,由一切品差別愛語,隨說彼彼趣義利行,饒益有情,故名利行。
在利行當中有其他差別的義理,論主我現在應當說一說。這是指諸多菩薩由一切品類差別的愛語,隨說不同種類趣向涅槃利益的修行,饒益有情,因此名利行。
菩薩宣說愛語,使有情建立正見,了知四諦、十二緣起、六波羅蜜等道理,利行所依法即是愛語,由利行能指導實際修行的方法,使令眾生成就聖道。
《披》由一切品差別愛語者:前說愛語,略為二種。一、隨世儀軌語,二、順正法教語,是名一切品。即於此中,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名一切品差別。
前面所說的愛語約略來說可以分成二種:
一、是隨世儀軌語,隨世間人的威儀軌則所說出來的話,如打招呼或慰問的話。
二、是順正法教語,隨順於佛法教導的語言,是名一切品。
一切品類愛語有世間的語言、有出世間的語言,有三種差別。即於這其中,若慰喻語、若慶悅語(隨順世儀軌語)、若勝益語(順正法教語),名一切品類差別。
戌二、別辨9 亥一、自性利行3 天一、徵
第二科別辨,再各別的分別,分九科;第一科自性利行,說明自性利行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自性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自性利行(利行的特性)?
天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諸菩薩由彼愛語,為諸有情示現正理,隨其所應,於諸所學隨義利行,法隨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無愛染心,勸導、調伏、安處、建立。
是諸菩薩由前面所說的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等愛語,依止愛語為諸多有情開示顯現佛陀所說符合諸法真實義的正確道理,如觀待、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示現正理是契理的;隨其所應是契機,隨有情所相應,契合其根器,開示各種關於隨順義利行及法隨法行的各種所學,如聞思修、戒定慧、六波羅蜜等。如是菩薩安住於大悲心,以沒有貪愛染著煩惱的心,為有情開示隨順義利行及法隨法行的戒定慧、六波羅蜜等各種修行,勸導有情斷除惡法、調伏煩惱、安處於善法中、建立善根。這種實際利益有情的行動,就是一種利行。
此處文中所說義利有四種解釋,據《佛地經論》卷1說:
一、 現益名義(現世的利益)、當益名利(來世的利益);
二、世間名義、出世名利;
三、離惡名義、攝善名利;
四、福德名義、智慧名利。
法隨法行有三種解釋:
一、《大毗婆沙論》說,法是涅槃;隨法,是八正道;行,是修行。修八正道能隨順證得涅槃,名法隨法行。
二、世親菩薩在《攝大乘論》釋說:法,是經律論,語言文字的佛法。隨法行,是依教奉行,依據聽聞到的經律論法修行,名法隨法行。
三、《俱舍論》說:法是聖道,即是八正道,隨法是隨著八正道而行,是名法隨法行。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略說利行自性。
如上所說,菩薩以慈悲心、無愛染心契合有情的根機,以四種道理,為有情宣說世間善法及三乘聖道,勸導有情斷除惡法、調伏煩惱、安處於法隨法行等善法、建立有情的善根。這種實際利益有情的行動,是名略說利行自性。
《披》為諸有情示現正理等者:聲聞地說,隨順學法略有十種,謂能對治十種違逆學法應知。(陵本二十八卷四頁2336)是名於諸所學隨義利行。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正聞思修,是名於諸所學法隨法行。菩薩為諸有情,於彼彼行隨其所應,示現四種真實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是名示現正理。
於諸所學隨義利行是指戒律方面的,〈聲聞地〉說隨順有情成就清淨戒的方法,約略來說有十種,十種隨順學法是從能對治的違逆學法,從反面說反顯正確的隨順學法,應該知道,如〈本地分‧聲聞地〉卷28,945頁所說,是名於諸所學隨義利行。身語意業沒有顛倒正確的隨順佛的教導而運轉,這是正確聽聞思惟修學佛法而來的,是名於諸所學法隨法行。這聞思修也就是所學的內容,所學的內容能夠法隨法行,法是涅槃,隨法是八聖道,也就這樣修八聖道到涅槃那裡去;或法是經律論,隨法是隨經律論所說的法而行。
菩薩為眾多的有情,隨有情各式各樣不同的心行,如貪行人、瞋行人、等分行人、愚癡行人等,與各式各樣不同煩惱相應、心行相應的有情,隨所相應的開示顯現出四種真實的道理,是名示現正理。這四種真實的道理,是佛法一種思惟的方法。佛法思惟的方法有二種:
一、依道理行相,依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思惟。
1. 觀待道理,有生起觀待、施設觀待,一切法生起要觀待諸因諸緣而有,觀待名句文身施設一切法,如五蘊、六處等。
2. 作用道理,指每一法有每一法的作用。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乃至意能了法,這是作用道理。又如地以堅為相,是地的作用,水能漂等,也是作用道理。
3. 證成道理,依聖教量、比量、現量三量來證明成就所說的道理是真是不虛的。
4. 法爾道理,指諸法本來如是的道理,如地是堅性,火是熱性等。
二、依算數行相,以一二三四五六等數目,從一種、二種、乃至十種等不同角度來思惟佛法。這四種道理於〈本地分‧聲聞地〉卷25已經說過。
亥二、一切利行2 天一、徵
第二科一切利行,說明一切利行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利行?
天二、釋2 地一、標列種類2 玄一、二種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種類,標示列出種類,又分二科;第一科二種,先說明二種利行。
當知此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
應當知道菩薩的一切利行約略有二種:
一、未成熟有情能夠成熟利行,菩薩以世間善法及三乘聖道的愛語,令眼等六根、信等善根,及毗鉢舍那慧根尚未成熟的有情,能夠從下品成熟轉成中品成熟,中品成熟轉成上品成熟,使令他得到三乘聖道的義利,成熟有利益的修行。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於眼等六根、信等善根,及毗鉢舍那慧根已經成熟的有情,指導他修學聖道使令解脫三界煩惱,成熟有利益的修行。
玄二、三種
第二科三種,說明三種利行。
即此利行復由三門。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
利行又有三門:
一、依止現法的利益來勸導有情修有利益的修行,
二、依止後法,來生會得到好的境界,來勸導有情要修利行,
三、依今生與來生都有利益來勸導他修學利行。
地二、隨釋三種3 玄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2 黃一、明勸導
第二科隨釋三種,接著解釋三種利行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解釋於現法利勸導利行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明勸導,說明勸導利行的體相。
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以法業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於現法利勸導利行。
菩薩能於現法利益勸導利益有情方面,是指正確的勸導有情,以「如法」合理的尋思,精勤地、由各種工巧智去招募集聚、守住保護、增長廣大的財富名位,令有情在現在的生命體即可以得到利益,應當知道是名於現法利勸導利行。
黃二、釋現樂
第二科釋現樂,解釋現法樂的體相。
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法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
這是指世間道,由於菩薩能夠勸導有情以正確、合法、合律的工巧智精勤地招集守護增長財位,能令有情獲得廣大的名稱、及現法的安樂。由於生活資具的來源豐富、攝受身心安住在快樂的境界中。
要略而言,菩薩勸導在家有情,以如法、工巧業處、精勤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獲得廣大名稱及資具樂,攝受安住,是名於現法利勸導利行。
《披》以法業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者:如理尋伺,是名以法。由自勤劬,是名以業。由工巧智,是名以德。由是方便,於彼財位能令獲得,是名招集。能善防護,是名守護。能令廣大,是名增長。
符合道理的尋伺思惟觀察,即符合正確因果觀的思惟,是名以法。依止自己的精勤劬勞獲得世間的財富名位,是名以業。由工巧的智慧,各種專業知識,有特殊的才華,不是欺詐而來的,是名以德。由前所說如法的尋伺、工巧業智、精勤的方便,而獲得財位,名為招集。有了財位以後能善巧的保護它不令流失,是名守護。令財位不斷地繼續增長廣大,是名增長。
《瑜伽論記》中,景法師解釋:法,是教導有情學作經營法、或種植等法;業,是教導有情工巧業處等方法;德,是教導有情修學道德。由法、業、德能招集財物得大名稱、以及得到現法樂。
玄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2 黃一、明勸導
第二科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解釋能於後法利行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明勸導,說明勸導的體相。
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當知是名於後法利勸導利行。
於來生能得利益勸導利行方面,是指菩薩能正確的勸導有情,棄捨世間的財富、官位,以清淨心來出家,出家修學清淨的戒定慧,出家以後沒有財富了,要向居士領受乞求資生具,依此生存養活自己,當知是名於後法利勸導利行。
黃二、釋後樂
第二科釋後樂,解釋將來才會得到安樂的體相。
由此能令決定獲得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
由於出家修學清淨的戒定慧,來生一定會得到安樂的境界。因為出家若持戒清淨,來生最少是在人天,不會墮落到三惡道,決定有安定快樂的境界,不必獲得現法安樂,不需要在現法中受用資具樂。此處現法安樂是指資具樂。
要略而言,菩薩勸導有情出家修行,於來生獲得安樂,是名於後法利勸導利行。
玄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2 黃一、明勸導
第三科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說明於現法後世利勸導利行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明勸導,說明勸導的體相。
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漸次修行,趣向離欲,當知是名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
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方面,是指菩薩能夠正確勸告引導,在家、或出家的有情,能漸漸、有次第的修行,修世間道離欲、再進一步修出世間道離欲,依世間道離欲,證得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趣向出世間道離欲,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這樣的勸導是名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
這是勸告引導有情修習離欲現在得到利益,證得聖道,來生也得到利益的利行。
黃二、釋俱利
第二科釋俱利,解釋現法與後法都有利益的體相。
由此能令於現法中,得身輕安、得心輕安,安樂而住;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由於菩薩能開示有情世、出世道離欲的道理,使令有情在現在的生命體當中,心無煩惱,能得到身心的輕安,安樂而住,這不是資具樂,是三昧樂;如果只得到世間道的禪定,來生可能生到清淨的天上去,若有出世間的聖道,三果聖人也可以到五淨居天去,若證得無學的聖道果,能入無餘依涅槃界中而入涅槃,不受後有。
由於菩薩勸導有情,修世、出世間道離欲,獲得現法身心輕安樂及後法生淨天或入無餘依涅槃的利益,是名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
《披》令在家者至而般涅槃者:謂受近事律儀,名在家者。由是律儀,漸令修離惡行,遠離諸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此增上力,於現法中,不造諸惡;於後法中,當生欲界清淨天果。若受苾芻律儀,名出家者。由是律儀,漸令修離惡行及離欲行,依世間道及出世道而趣離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依世間道而離欲者,於現法中,得安樂住;於後法中,當生色無色界諸清淨天。依出世道而離欲者,於後法中,當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
親近諸善法、諸善士、諸佛法而承事之,可防身語之過,名近事。律儀是指五戒。領受近事律儀(在家五戒)的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是名在家者。
菩薩勸導在家居士領受近事律儀(在家五戒),恭敬承事諸善法、諸善士、諸佛法,由受持這樣的戒律為基礎,漸漸地能夠出家修行,遠離惡行,最先開始不殺盜淫妄酒,慢慢的遠離諸欲,離欲修習禪定、聖道,名漸修行、趣向離欲。以受在家的五戒或八關齋戒等,這種增上的力量可使現法當中不會造種種的惡行、來生可以生到欲界得清淨天的果。若受苾芻律儀戒,名出家者。由這種律儀,可以漸令修習遠離惡行及離欲行,在家人可以離惡行但不能離欲,還有家庭的生活,佛會勸這類人去受五戒;如果在家人不能離惡又不能離欲,可以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一日一夜離欲不造惡。有些居士願意不造惡行,但是不能離欲,可以受五戒。若能離惡行又能夠離欲,便可以出家受具足戒。
依止世間道及出世道而趣離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依世間道修禪定而離欲者,在現法中,能得安樂住;於後法中,將會生色無色界諸清淨天。若出家人依出世間的聖道,約聲聞行者來說,能遠離三界的欲,證阿羅漢果,這一生壽盡時,前一念滅、後一念不生,就證入微妙的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不再輪迴生死。
亥三、難行利行3 天一、徵
第三科難行利行,說明難行利行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難行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難行利行?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三種。
當知此行略有三種。
應當了知難行的利行約略來說有三種。
天三、釋3 地一、於無善因有情所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於無善因有情所,於無善因有情所的難行利行。
若諸菩薩,於先未有勝善根因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難行利行。何以故?彼諸有情難勸導故。
若諸菩薩,對之前沒有殊勝的信進念定慧善根為因(種子)的諸有情所,即無善因的有情,菩薩能夠以愛語教導作有利益的五戒十善的利行,相當不容易,是名第一難行利行。為什麼?因為這類有情,沒有出世間三乘殊聖善根,很難勸導他斷惡、修善、利益眾生,獲得今生及來生的利益安樂。
什麼是善根?善是善法,根字有增上義,修習菩提分法能夠除去身語意三業染污,能夠證得清淨,是名善根。
善根有信、勤(精進)、念、定、慧五種。菩薩的善根超過其餘一切聲聞、獨覺的善根性,名「勝」善根。沒有「勝」善根的有情廣說包括定性聲聞、緣覺種性,人天種性,及有邪見的無種性有情;對於這幾類有情要勸導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非常困難,這是第一種難行利行。沒有「勝」善根的有情若除去定性聲聞、緣覺種性,指人天種性,及有邪見的無種性有情。人天種性者,很難勸導其遠離人天諸欲的貪愛;而有邪見的無種性有情,很難勸導其斷除邪見,改惡向善,便是下文所說二種難行利行所攝。
地二、於極放逸有情所
第二科於極放逸有情所,於極放逸有情所的難行利行。
若諸菩薩,於有善因現前耽著廣大財位、眾具圓滿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難行利行。何以故?彼於廣大極放逸跡、極放逸處耽著轉故。
若諸多菩薩,對有善因現前, 這是智者大師說的倒善果,顛倒的善果,有富貴的果報,廣大的財位,是過去生有造善業所得好的果報,得到這種善果容易顛倒,因為財富高官祿位都已有,種種資生具很圓滿,住的是上億豪宅的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第二種難行利行,這是很困難的。是什麼原因?是由於這類有情財富高官祿位非常廣大,廣大的富貴安樂令其極為放逸、耽著耽溺,執著在這些榮華富貴的境界,很難令其出離放逸貪欲的煩惱,修五戒十善受菩薩戒等,所以說是難行利行。
跡與處有所差別,《瑜伽論記》中,泰法師解釋放逸之人所往返的處所,在那裡來來去去名跡,所居住的處所名處;圓測大師的意思也是這樣,放逸之人去遊樂的地方名跡,常去做這些事名跡,譬如喜歡喝酒、或去夜店酒店、遊山玩水等,於富貴放逸的地方來來往往名跡,處是處所,樓觀殿堂棲宿之所,即是豪宅容易令他放逸。
地三、於著邪見有情所
第三科於著邪見有情所,對於執著邪見有情所的難行利行。
若諸菩薩,於諸外道、著本異道、邪見、邪行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難行利行。何以故?彼於自宗愚癡執故,於正法律憎背執故。
若諸菩薩,對於諸外道、執著於本來不同於佛法的異道、邪知邪見、邪行諸有情處,能將之轉成正道,這事也相當困難,是名第三種難行利行。是什麼原因?由於外道對自己的宗派有愚癡堅固的執著,對佛法所說的法與律憎恨棄背、有很大的執著。諸菩薩能行利行,用愛語勸導這類有情修學五戒十善,從外道轉入佛法,這是很困難的,是名第三種難行利行。
亥四、一切門利行3 天一、徵
第四科一切門利行,說明一切門利行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門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門利行?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四種。
當知此行略有四種。
應當了知一切門利行約略來說有四種。
天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謂諸菩薩,不信有情,於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犯戒有情,於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惡慧有情,於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慳吝有情,於捨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
諸多菩薩,對於不相信佛法的有情,殷勤勸導調伏安處於信心圓滿中,建立起信心的善根;對於犯戒有情,殷勤勸導調伏安處於持戒圓滿中,建立戒的善根;對於有邪知邪見的惡慧有情,殷勤勸導調伏安處於慧圓滿中,具足正見,建立慧的善根; 對於慳貪吝嗇的有情,殷勤勸導調伏安處於捨圓滿中,建立捨的善根。菩薩以勸導讚勵、或訶責治罰,令有情出離不善安置於善處中,建立其信戒慧捨四種善根,這是一切門利行。
亥五、善士利行3 天一、徵
第五科善士利行,說明善士利行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善士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善士利行?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五種。
當知此行略有五種。
應當了知這種利行約略來說有五種。
天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謂諸菩薩,於真實義勸導有情;於應時宜勸導有情;
諸菩薩的善士利行有五種:
第一種是菩薩於真實義勸導有情,告訴有情一切法的真實義。真實義有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世間極成真實,是世間人共許的真實,是生活的機處,卻含有欺誑性,道理極成真實,是世間智者的真實,如五蘊十二處等道理的安立,接近真實,仍是世間治所攝;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是相應於聲聞四聖諦的真實義;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是菩薩法空智所證知的真實境界。
第二種是於應時宜勸導有情,相應於有情現在的根器勸導有情修學善法,如現在只能修人天福報,便勸導其布施、持戒、修定生天的言論。
《披》於真實義勸導有情等者:謂若宣說超勝四種聖諦相應言論,是名於真實義勸導有情。又若宣說初時所作無倒言論,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於諸欲中,能廣開示過患出離清淨品性,是名於應時宜勸導有情。
若菩薩宣說超越生死輪迴,殊勝的四種聖諦相應的言論,是名於真實義勸導有情。這是第一種解釋,因為修四聖諦能使有情斷煩惱。另一種解釋,超勝是超越勝過四聖諦相應言論,也就是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即宣說法無我的正見,令其獲得無上菩提,是名於真實義勸導有情。
又若宣說初時所作無倒言論,於初開始信佛學佛的有情,必須正確沒有顛倒的宣說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也就是開示有情如何布施得到世間的富樂,持戒生天等言論;若其願意離欲得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快樂,則開示世間道離欲的道理,於色聲香味的諸欲中,詳細顯出諸欲的過失、災患,出離等清淨內心的方法,是名於應時宜勸導有情。
於能引攝勝妙義利勸導有情;於諸有情柔軟勸導;於諸有情慈心勸導。
第三種是能以殊勝微妙的義利來勸告引導有情。
第四種是於諸有情柔軟勸導,在諫舉有情的過失時以柔軟的語言來勸告引導他斷除惡法。
第五種是於諸有情以慈悲心勸導,使其能改過向善。
《披》於諸有情柔軟勸導等者:謂若諫舉罪時,言不麤獷,名於有情柔軟勸導。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名於有情慈心勸導。
在諫諍舉發有情的罪過時,言語不會麤獷,避免粗暴,名於有情柔軟勸導。對有情有慈悲憐愛同情的心情,想要對其有所饒益,名於有情慈心勸導。以上說第一種是關於聖道方面的,第二種是關於世間的、人天福報的事情,第三四五都是關於戒律的事,這是菩薩的五種利行。
亥六、一切種利行3 天一、徵
第六科一切種利行,說明一切種利行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種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種利行?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三種。
當知此行,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應當了知一切種利行,有六種、及七種,合起來一共有十三種。
天三、列2 地一、六種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六種,說明六種一切種利行。
云何六種?謂諸菩薩,若諸有情應攝受者,正攝受之;若諸有情應調伏者,正調伏之;若諸有情憎背聖教,除其恚惱;若諸有情處中住者,令入聖教;若諸有情已入聖教,正於三乘令其成熟;若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脫。
什麼是六種利行?
一、若諸有情應該要攝受者,正攝受之,應該以佛法正確的引導攝受其來到佛法中。
二、若諸有情有煩惱,應正確的調伏其煩惱。
三、若諸有情有邪見,有外道見,憎恨棄背佛的聖教,菩薩要以愛語利行來除去其瞋恚與憂惱。
四、若諸有情於佛法非信非不信,屬於處中有情,應為開示佛法令其進入佛的聖教中。
五、若諸有情已經來到佛門,便根據他的根器,正確的引導使令他在聲聞乘、緣覺乘、或菩薩乘三種聖道善根成熟。
六、若諸有情善根已經成熟,應開示令他解脫煩惱的聖道。
地二、七種2 玄一、徵
第二科七種,說明七種利行,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七種?
什麼是菩薩的七種利行?
玄二、釋2 黃一、舉善資糧守護長養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善資糧守護長養,舉出善資糧守護長養的利行。
謂諸菩薩,安處一分所化有情,於善資糧守護長養。所謂或依下乘出離,或復依於大乘出離。
菩薩的七種利行,是說諸多菩薩,能夠安置處理一部分所教化的有情:
於善資糧守護長養。要得到善法的果,必須先有資糧,有因才會有果。佛法修行的漸次有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五道。修行最初必須先積聚福德智慧的資糧,這是善資糧,對善法的資糧要守護長養。善資糧有二類,一類是下乘出離的資糧,下乘是指聲聞乘或緣覺乘,於此類行者必須指導修習「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等」世間道及出世間道的二道資糧。若是依於大乘出離,除了要有二道資糧,還要指導這類行者積聚六波羅蜜、四攝法的資糧。
總之,於善資糧守護長養,如所教化的有情所相應的,令所教化的有情於相應聖道的資糧,能善巧的守護及長養, 若依下乘出離,要指導有情修二道資糧,令其證得阿羅漢果;對依大乘出離者,除了指導二道資糧最主要是大乘的六波羅蜜、四攝法,令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黃二、例遠離等2 宇一、列四種
第二科例遠離等,例說遠離等利行,分二科;第一科列四種,列出四種利行。
如令所化於善資糧守護長養,如是或於遠離、或於心一境性、或於清淨諸障、或於修習作意,正安處之。
如是隨其根性不同,如所教化的有情所相應的,對自己的資糧能善巧守護、長養。如是:
一、或於遠離,教導有情如何作到處所圓滿、威儀圓滿、遠離圓滿(身、心遠離),以安立請法者的瑜伽善根。
二、或於心一境性,教導有情如何在心中攝持所緣、數數憶念達到心一境性。
三、或於清淨諸障,教導有情去除修禪定的怯弱障、蓋障、尋思障、自舉障等各種障礙的自性、因緣、過患及對治。
四、或於修作意處,教導有情修習調練心作意、滋潤心作意、身輕安作意、淨智見作意,正確指導止觀的修法,令其心安處於三乘聖道中。
如前所說善資糧、下乘出離、大乘出離,及此處所說於遠離、於心一境性、或於清淨諸障、或於修習作意四種,共有七種利行。
宇二、明安處
第二科明安處,說明安處利行。
若有聲聞、獨覺種性,即於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若有如來種性有情,即於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處。
若有聲聞、緣覺二乘種性有情,應引導其正確的安處於二乘聖道的定資糧處、遠離處、心一境性處、障清淨處及修作意處;若有成佛種性的有情,即指導其修六波羅蜜、四攝法,令其正確的安處於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
《披》安處一分所化有情等者:謂於五處如應安立,是名安處。云何五處?一、護養定資糧處,二、遠離處,三、心一境性處,四、障清淨處,五、修作意處。聲聞地中別釋其相。(陵本三十卷五頁2498)此說於善資糧守護長養,乃至或於修習作意,準彼應知。然此安處唯說所化有情,為簡非化,故言一分。由彼非化無有種性,定不堪任故。
這是舉出五種處所,如修行人所相應的資糧、聖道,就這樣安置,是名安處。什麼是五處呢?
一、護養定資糧處,防護、長養二道資糧,令其精進修行,常無懈廢。
二、遠離處,處所圓滿、威儀圓滿、遠離圓滿,是名遠離。處所圓滿,應在寂靜處修行,行者修行的處所要能利於修行,如〈本地分‧聲聞地〉卷30所說五相;威儀圓滿,行住的身業姿勢稱為威儀,指經行、靜坐修止觀時身相威儀要圓滿,如結加趺坐,姿勢端正,遠離疲倦等;遠離圓滿,包括身遠離及心遠離。身遠離,指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心遠離,指心遠離一切染汙、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
三、心一境性處,什麼是心一境性?是指心一次次的隨順憶念與所知事同分的所緣境,沒有間闕沒有中斷,如同水滴相續不斷的滴在同一個地方、內心清淨遠離雜染的罪過、並且舒適欣悅與法相應,令此清淨心相續不斷,名為三摩地,也稱為善心一境性。這是由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等九心住的修習而成就。
四、障清淨處,指導行者遍知怯弱障、蓋覆障、尋思障、自舉障的自性、因緣、過患、及修習對治,名障清淨處。
五、修作意處,指導行者修四種作意,令其觸證心一境性。四種作意是:
1. 調練心作意,由此作意,於可厭患法,令心厭離;即厭離世間的作意。
2. 滋潤心作意,由此作意,於可欣尚法令心欣樂;即欣樂涅槃的作意。
3. 身輕安作意,能調練心作意及滋潤心作意,應該要棄捨的、追求的,能正安住寂靜、無相、無分別中,一境念轉,對治身心麤重,令一切身心適悅,生起一切身心輕安。
4. 淨智見作意,有身輕安作意得到禪定,以禪定為基礎,教導修四聖諦,成就無漏正見,獲得出世間清淨的智慧與見地。
於〈聲聞地〉卷30中有各別解釋其相貌,準照那裏所說即可了知。
亥七、遂求利行3 天一、徵
第七科遂求利行,說明遂求利行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遂求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遂求利行?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八種。
當知此行略有八種。
應當了知遂求利行約略來說有八種。
天三、釋2 地一、舉無慚纏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無慚纏,舉出於無慚煩惱現行者的遂求利行。
謂諸菩薩,見諸有情於應慚處為無慚纏之所纏繞,方便開解,令離彼纏。
諸多菩薩,看到眾多有情在應該要羞慚的處所卻被無慚的煩惱現行所纏繞,即自己做錯事,犯戒沒有感覺到對不起自己,為無慚愧心的煩惱所纏繞,菩薩能善巧方便開示,使其理解自己的錯誤,遠離無慚煩惱的現行。
地二、例無愧等
第二科例無愧等,例說無愧者等的遂求利行。
如無慚纏,如是見有於應愧處為無愧纏之所纏繞,若惛沈纏、若睡眠纏、若掉舉纏、若惡作纏、嫉纏、慳纏之所纏繞,方便開解,令離彼纏。
如同第一種無慚的煩惱現行,如是第二種菩薩見到有情做錯事,應該要有愧於有道德的師長、父母及其他同梵行者,卻沒有這種覺照,被無愧的煩惱現行所纏繞,這時菩薩要開解這類有情,使其遠離無愧的煩惱現行。
第三種是有昏沉纏,《俱舍論》說:「昏沈是身重性及心重性,即身無堪能性及心無堪能性。」〈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卷11說,昏沈時心是惛暗的,沒有光明相,對於殊勝的所緣境,心無力去思惟,原因是行者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常悎寤勤修觀行、不正知住等,未能做好二道資糧,菩薩應開示他如何修習二道資糧,令其遠離昏沉現行的纏繞。
第四種是睡眠纏,睡眠與昏沈不同,昏沈是於所緣境心不明了,睡眠則完全失去所緣境,究其原因是執取、耽著睡眠的快樂,不能勤修悎寤瑜伽。菩薩應開示有情睡眠的愛味、過患及出離;指導有情修日月星等治闇光明、依身光明及法光明,或念佛等六隨念加以對治,令其遠離睡眠的纏繞。
第五種是掉舉纏,是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應修九心住加以對治。
第六種是惡作纏,修止觀時後悔自己做過的善事或不善事,或因不正尋思而生後悔,也應修九心住加以對治。
第七種是嫉纏,開示隨喜功德加以對治。
第八種是慳纏,開示布施功德加以對治。
如果有這八種煩惱之所纏繞時,菩薩都能有大智慧,善巧方便開示,使令對方理解遠離這些煩惱。詳細內容散布於〈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卷11、〈修所成地〉卷20、〈聲聞地〉卷25及諸處,讀者可以自行查閱。
《披》當知此行略有八種等者:此依八纏而得建立,如文可知。
這是依止八種煩惱的現行而建立八種利行,如文所說可以了知。
利行是用愛語開示有情修行的方法,令其遠離煩惱。為何用這八種煩惱?圓測法師說,無慚無愧是戒的障礙;昏沉睡眠是定障;掉舉惡作是慧障;嫉妒與慳吝是同法者展轉受用財法的障礙,大家共同住在一起受用財法,本來應該是利和同均,但受用財法時有嫉妒心不耐他榮,覺得他人領受比較多的財物或教導,或捨不得布施財,慳法吝財,這都是大家共住時可能出現的煩惱。窺基大師作綜合的思惟,認為無慚無愧是定障;昏沉睡眠、掉舉惡作既障礙奢摩他、也障毗鉢舍那;嫉妒及慳貪障戒定慧三學。為何列出這八種煩惱?因為這八種煩惱障礙戒定慧三學。菩薩用愛語、勝益語開示,八種煩惱的自性、因緣、愛味、過患及出離的方法,稱為遂求利行。
亥八、二世樂利行3 天一、徵
第八科二世樂利行,說明二世樂利行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此世他世樂利行?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九種。
當知此行略有九種。
應當了知二世樂利行約略來說有九種。
天三、釋3 地一、依淨身業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依淨身業,解釋依淨身業的二世樂利行。
謂諸菩薩於他有情,依淨身業,勸令遠離一切殺生;勸令遠離諸不與取;勸令遠離諸欲邪行;勸令遠離一切窣羅、若迷隸耶,及以末陀放逸處酒。
諸菩薩深知因果業報之理,若造十惡業及飲酒,今生內心不安,嚴重者甚至受現世報,來生墮三惡道,從三惡道出復生人中,若殺生業,得短命多病之報;偷盜業,得貧窮苦楚之報;邪淫業,得多緋聞,配偶不貞良報;妄語業,得人不信受、被人欺誑,體臭惡名,令人討厭之報;惡口業,得言多諍訟,常聞惡聲之報;綺語業,得言無人受,語不明了之報;貪愛,得多欲貧賤,所求違願之報;瞋恚,得多懷恨忿,醜陋人厭之報;愚癡,得其心諂曲,生邪見家之報。反之不殺得長壽,不盜得大富,不邪婬得人敬愛念,不妄語得言見信用,不飲酒得聰明了達,不妄語得口常香潔報;不兩舌得眷屬和順報;不惡口得梵音聲報;不綺語得凡所言說人皆信受報;不貪得身根不缺,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無魔外道;不瞋得身相圓滿,離一切瞋,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人得三昧;不邪見,心性柔善,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人正信。
因此於諸情,勸導有情遠離殺生、諸不與取(偷盜)、諸欲邪行、一切窣羅(米酒),若迷隸耶(藥酒),及以末陀(葡萄酒)放逸處酒。
地二、依淨語業
第二科依淨語業,依清淨語業的二世樂利行。
依淨語業,勸令遠離一切妄語,勸令遠離諸離間語,勸令遠離諸麤惡語,勸令遠離一切綺語。
依清淨的語業,菩薩勸令有情遠離一切妄語、各種離間語、各種麤惡語,一切綺語。
地三、依淨意業
第三科依淨意業,依清淨意業的二世樂利行。
依淨意業,勸令遠離一切貪欲、瞋恚、邪見。
依止清淨的意業,勸令有情遠離貪欲、瞋恚、及邪知邪見,如是菩薩勸導有情身遠離殺、盜、淫、酒;口業遠離妄言、離間語、麤惡語、綺語;意業遠離貪瞋癡,如是身四口四意一,合有九種利行,名菩薩二世樂利行。
亥九、清淨利行4 天一、徵
第九科清淨利行,解釋清淨利行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清淨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清淨利行?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種。
當知此行略有十種。謂諸菩薩於諸有情,依外清淨有五利行,依內清淨有五利行。
應當了知清淨利行約略來說有十種,是指諸多菩薩,依身外所教化的有情遠離過失,令其清淨,有五種利行;依菩薩內心清淨起利行,有五種。《瑜伽論記》卷10解釋:「清淨利行有十,依外有五,依內有五。謂依有情外緣而起,名外清淨;依自內有悲,起利眾生行名內清淨。若依善戒經說:前五就所化離過名外淨,化功歸己,故名內淨;後五就四無量心通為利他,名外;化時化心無染,名內。
天三、釋2 地一、依外清淨4 玄一、徵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依外清淨,說明依外清淨的利行,又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依外清淨有五利行?
怎麼說菩薩對所教化的有情依外清淨,有五種利益的修行能令有情能遠離過失?
玄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無罪利行,二、不轉利行,三、漸次利行,四、遍行利行,五、如應利行。
依止令身外有情清淨的利行有五種:
一、無罪利行,勸導有情遠離罪惡的利行;
二、不轉利行,勸導有情遠離邪解脫、邪定,即勸令遠離邪梵行求的利行;
三、漸次利行,勸導有情漸漸修集善品,耐心慢慢的積聚資糧,懺悔業障才能成就聖道或無上菩提;
四、遍行利行,遍一切眾生,菩薩都能夠作利行的功德,作愛語的利行;
五、如應利行,如眾生所相應的聖道作適當的愛語利行。
玄三、釋5 黃一、無罪利行
第三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無罪利行,說明無罪利行。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雜惡行者、先惡行者、有罪行者、雜染行者,於諸善中能正安處,是名菩薩於諸有情無罪利行。
諸菩薩,於諸多有情善惡雜行者,未斷我執,智慧未開以前,所做的善行往往夾雜著惡法;先惡行者,過去作過惡行的人;有罪行者,有罪過業行者;有雜染行者,心有貪瞋癡雜染者。總之於過去現在有惡心惡行的人,菩薩能說法教化有情令其出離雜染罪惡的過失,身語意三業能正確的安處於三學、三慧、六度、四攝等各種善法中,是名菩薩於諸有情無罪利行。
《披》於諸有情雜惡行者等者:造不善業,名雜惡行。即於彼業先時所作,名先惡行。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俱法罪,名有罪行。由貪瞋癡為因緣起,名雜染行。
有情造不善業,名雜惡行。過去已經造了惡業,名先惡行;不論現在造惡業,過去造惡業,現在的生命體就有罪過,名現法罪,來生還會墮到三惡道,是後法罪,還有一種罪過是現在有過失來生也會到三惡道去,生俱法罪,名有罪行。造惡業是由於有貪瞋癡的煩惱為因緣而生起的,名雜染行。菩薩教化有情令其遠離貪瞋癡的煩惱不造有罪過的事情,名無罪利行。
黃二、不轉利行
第二科不轉利行,說明不轉利行。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不於非解脫、非定清淨處,求為真解脫、求為定清淨者,即於其中能正勸導,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不轉利行。
又諸菩薩對於諸多有情,於不是解脫的境界,如外道婆羅門認為無想天是最高的涅槃處,誤以為真正的解脫,而追求生無想天;對於不是清淨定處,如外道不知無漏聖定才是真正的定清淨,以四無色定為定清淨,而追求四無色定的清淨;這種錯誤的邪梵行求,來自於邪知邪見,菩薩能以佛法勸化教導諸有情建立正見,令其遠離錯誤的邪解脫、邪定清淨,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不轉利行。
《披》不於非解脫非定清淨處等者:若諸有情,以正方便求真解脫及定清淨,不以非方便求,是則名為不於非解脫、非定清淨處,求為真解脫、求為定清淨者。菩薩於中能正勸導,令非方便畢竟不轉,是故名為不轉利行。
若諸有情,以正確的方法追求真正的解脫及定清淨,依奢摩他修四聖諦、十二緣起、四尋思四如實智等毗鉢舍那的觀行,證我法二空真如,得真解脫;修九次地定滅除定障,入滅盡定,得定清淨;不以邪知邪見追求邪解脫及邪定清淨,是則名為不於非解脫、非定清淨處,求為真解脫、求為定清淨者。
菩薩在這些有道心想追求世間定清淨、或出世間解脫道的有情當中,能夠正確勸化教導使令遠離非方便,遠離邪知邪見,不再追求非解脫非定清淨處,如此名為不轉利行。
黃三、漸次利行
第三科漸次利行,說明使令有情漸漸得到佛法殊勝利益的利行。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麤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令其漸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漸次利行。
又諸多菩薩能觀機逗教,對眾多有情先仔細觀察其智慧淺深再因材施教。若知是下劣智慧的,只要求人天的福報,就為說淺法,如布施持戒等人天善法,隨順有情的根器而轉,生起粗的淺近的定慧的教授,戒律的教誡;若知中慧者,只要求自己出離三界的二乘種性者,隨順其處中的根器,教授教誡四聖諦、十二緣起法;若知此人是菩薩發心希望得到廣大智慧者,便為其演說深法,隨順其上等的根器,教授教誡幽深微細的大乘涅槃生死不二的中道義。稱合智慧淺深而教授教誡,令其漸次修集種種戒定慧的善法,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漸次利行。
黃四、遍行利行
第四科遍行利行,說明遍行利行。
又諸菩薩,於諸四姓乃至天人一切有情,隨力隨能行義利行、求利樂者,即於其中隨類勸導,是名菩薩於諸有情遍行利行。
又諸多菩薩,對於四種種姓的剎帝利、婆羅門、吠舍、戍陀羅,乃至天人等一切有情,或是圓測大師說的三乘有情及人天善趣位的有情這四種人;隨其智慧力福德能,想要修行得到出世間道涅槃的義利,及世間善法利益安樂的行者,便隨其種類勸說指導正確的修行,是名菩薩於諸有情遍行利行。
《披》於諸四姓等者:謂諸世間剎帝利眾、婆羅門眾、吠舍眾、戍陀羅眾,是名四姓。又眾會中八眾差別,一、剎帝利眾,二、婆羅門眾,三、長者眾,四、沙門眾,五、四大天王眾,六、三十三天眾,七、焰摩天眾,八、梵天眾,是名天人一切有情。
當時世間,即印度人有剎帝利、婆羅門、吠舍、戍陀羅,四種種性,是名四姓。四姓中婆羅門居最上位,職司吠陀之學習與教授,又掌管祈禱,為神人交通的媒介。剎帝利位於第二位,指國王及武士階級,佛是剎帝利出身,佛典多以其為第一位,掌管政治及軍事。如此處將剎帝利置於第一位。吠舍是四姓的第三位,乃從事農牧工商等生產事業者。戍陀羅乃最卑賤的除糞類,屠狗、殺雞等奴隸階級,以奉侍前三種姓為職責。
在經典中提到在大眾聚會當中有八種眾生,分類成八種差別:
一、剎帝利眾,這類人是屬於王族的;
二、婆羅門眾,屬於社會的讀書人或教士傳教士等;
三、長者眾,有財富道德的長者眾;
四、沙門眾,出家的修行人,倒不一定是佛教的,外道出家的也可以稱沙門眾;
五、四大天王眾,是欲界天的天眾,地居天,最低的天,須彌山山腰處的四大王天眾;
六、三十三天眾,在須彌山頂包括釋提桓因等三十三天眾;
七、焰摩天眾,是空居天,包括欲界第三天的焰摩天眾乃至兜率天、樂化天、他化自在天;
八、梵天眾,是色界天眾,色界天人是離欲的,離欲稱為梵,初禪乃至四禪十九天等天人,是名天人一切有情。
凡是四姓或天人有情,想要修義利行,修利樂行,成就世間道、出世間聖道,菩薩都以平等心隨其所相應的給與指導,名遍行利行。
黃五、如應利行
第五科如應利行,說明如所相應的教化有情的利行。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若於自義諸善法品,隨下中上功能差別可勸導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別可勸導者,隨其所應,於彼、如彼方便勸導,是名菩薩於諸有情如應利行。
又諸多菩薩對於眾多有情,若對於自己應該成就的涅槃聖道等善法品類,隨其種性下中上品類功能差別,軟根的聲聞、中根的緣覺、或上根的菩薩,及方便(修道次第)功能差別,可以勸說指導的,便隨其所相應的三乘道次第,於彼成就道次第的善法品類,二乘教導修習四諦十二緣起,大乘教導六度四攝;如彼下中上根器的差別,用正確的方法勸誡引導,是名菩薩於諸有情如應利行。
玄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依外清淨五種利行。
如上所說菩薩以無罪利行、不轉利行、漸次利行、遍行利行、如應利行等五種方便,教導其他有情修習善法獲得內心的清淨,這種利益安樂有情的菩薩道,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依外清淨五種利行。
《披》若於自義諸善法品等者:謂諸聲聞、獨覺、菩薩,為求自義法隨法行有多品類,名於自義諸善法品。彼諸有情,或為軟根、或為中根、或為利根,名下中上功能差別。依彼有情種姓根行別故,建立三乘聖道,令得自義,是名方便功能差別。菩薩於彼三乘種姓有情,如彼三乘聖道方便而為勸導,是故名為如應利行。
諸聲聞、獨覺、或菩薩,為了追求自己的義利,涅槃的利益或無上菩提的利益,修法隨法行。「法」是指涅槃或無上菩提,「隨法」是指八聖道、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等,隨順得到無上菩提的修行,有很多的種類,名於自義諸善法品。不同的法門功能也就不同。
有情根器有不同,或者是軟根的聲聞、或是中根的緣覺、或是利根的菩薩,名下中上功能差別。菩薩教化必須依據有情種姓、信進念定慧善根利鈍的差別,建立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道方便法門,使令他們各自得到自己所要成就的功德義利,是名方便功能差別。菩薩對這三乘種性的有情,如其根性及所要追求的目標,以三乘聖道的方便勸說引導,因此名為如應利行。如他的根器來利益他,如應利行與漸次利行有點相似,但如應利行特別強調三乘的種性、及根器的不同,漸次利行則說教化時淺深的問題,一類人只能說淺法為說淺法,使其漸漸地由淺轉深,若是中等智慧者即說中等的教授,若是廣慧者,便教導其深細的佛法,有這樣的差別。
地二、依內清淨3 玄一、徵
第二科依內清淨,說明內清淨的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依內清淨五種利行?
什麼是菩薩於諸有情依內清淨的五種利行?
依內清淨五種利行,是說菩薩依止悲憫意樂、無倦、謙下、哀憐、慈心,等五種利益安樂有情的清淨心而實際為有情宣說愛語,指導其修行。
玄二、釋5 黃一、由悲意樂
第二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由悲意樂,由悲意樂而行利行。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起廣大悲意樂現前而行利行。
諸菩薩,對於眾多有情生起廣大悲心,有拔除眾生痛苦的意樂,好樂心現前而說愛語利益有情,如是由悲意樂而行利行 ,是第一種依內清淨的利行。
什麼是菩薩的大悲,本論卷44說: 由四緣故悲名大悲。
一緣甚深微細難了諸有情苦為境生故。
二於長時積習成故,謂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大劫積習所成。
三於所緣猛利作意而發起故,謂諸菩薩由是作意悲所執持,為息有情眾苦因緣,尚能棄捨百千身命,況一身命及以資財;於一切種治罰大苦,為諸有情悉能堪忍。
四極清淨故,謂諸菩薩已到究竟菩薩清淨,若諸如來已到佛地如來清淨。
黃二、由心無倦
第二科由心無倦,由心無倦而行利行。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所作義利,雖受一切大苦劬勞,而心無倦,深生歡喜,為諸有情而行利行。
又諸菩薩,對眾多有情說法教化所作的義利,雖然自己要忍受一切很大的苦楚辛勞,然而內心不會疲倦,不但不辭勞倦,而且還深深生起歡喜心,為眾多有情造作愛語的利行。
黃三、由心謙下
第三科由心謙下,由心謙下而行利行。
又諸菩薩,雖現安處最勝第一圓滿財位,而自謙下,如奴如僕,亦如孝子、旃荼羅子,其心卑屈,離憍離慢及離我執,於諸有情而行利行。
又諸菩薩,雖然現在安處在最殊勝的第一豐富圓滿財位,自己條件非常好又非常謙卑低下,在教化有情時的態度像奴婢僕人一樣,又像孝子在孝順父母親一樣,也好像下劣種性的旃荼羅子為人服務,心裏非常謙卑屈己待人,能忍耐承受對方的不敬,沒有驕傲高慢,遠離我我所的執著,於諸有情而行利行。
菩薩,只有猛利慈悲的心想要利益有情,甚至願意像奴僕一樣的、像孝子、旃陀羅子那樣卑賤委屈來教化眾生,完全沒有驕慢,完全沒有我執,是非常清淨的。
黃四、由實哀憐
第四科由實哀憐,由真實憐憫而行利行。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心無愛染、無有虛偽,真實哀憐而行利行。
又諸菩薩,對眾多有情,心無貪愛的染污染、沒有朋黨之愛、也沒有虛情假意、是真實的哀憐慈悲對方的,憐憫對方而行利行。
以說愛語來教化對方,是真實想利益他,內心不是要藉此因緣與對方生起種種愛染情感。
《披》於諸有情心無愛染等者:決擇分說:若諸菩薩,於己有恩諸有情所,隨順恩想,相續發起親友意樂,以有染心,方便攝受欲為朋黨,當知有罪。或於有怨諸有情所,隨順怨想,相續發起怨讎意樂,有穢濁心,當知有罪。或於無恩無怨諸有情所,相續發起中庸意樂、放捨意樂,當知有罪。(陵本七十五卷四頁5757)今說於諸有情心無愛染,翻彼應知。又諸菩薩,於諸有情饒益方便,於大菩提趣證方便,無顛倒智俱行勝解,是名菩薩無虛妄意樂。如增上意樂品說。(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頁3766)此說無有虛偽,義應準知。
〈決擇分〉解釋這段文,說:諸菩薩對自己有恩的有情處所,隨順有恩想,例如若有人對我很好,在生活上、思想上有所利益,於此人生起對我有恩的想法,相續發起親友意樂,恩愛著有情,發動自己的內心想要跟此人成為親戚朋友的好樂心,有染汙心方便攝受成為自己的朋黨,增長自己的力量,若這樣想,是有罪過的。
或對有怨恨的有情,依止怨恨的想法,相續發起怨恨仇視對方的意樂,有染汙、瞋恨、汙穢汙濁的心,應當知道也是有罪。
或對既無恩愛也沒有怨恨的有情,依止這樣的心,相續發起中庸放捨的意樂,不理會甚至放棄捨離這些有情,應當知道也是有罪過的。如〈決擇‧菩薩地〉卷75,2282頁所說。
現在說菩薩教化眾生時,心無愛染,反過來對有恩的有情不貪,不發起與其結為親友,沒有結為朋黨的染污心;對有怨的有情不瞋;對中庸的有情不癡,不放捨、不愚癡,名心無愛染,應該知道。
又諸多菩薩,想要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及對於趣向修證無上菩提的方便,具足無錯誤、無顛倒智慧俱行的勝解,是名菩薩無虛妄意樂。無有虛偽是指沒有顛倒,如〈菩薩地‧增上意樂品〉卷47,1561頁所說。此處所說無有虛偽,可以準照那裡的義理解釋。
黃五、由畢竟慈
第五科由畢竟慈,由畢竟慈而行利行。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生起畢竟無復退轉慈愍之心而行利行。
又諸菩薩,對眾多有情生起究竟不退轉的慈悲憐憫之心而行愛語的利行。菩薩具足有情緣慈、法緣慈、無緣慈等三種慈,名畢竟慈。
玄三、結
第三科結,結說依內清淨五種利行。
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依內清淨五種利行。
如上所說,菩薩由悲意樂、由心無倦、由心謙下、由實哀憐、由畢竟慈,五種清淨心利益安樂有情,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依內清淨五種利行。
天四、結
第四科結,結說依內外各五種的十種利行。
如是依於內外清淨各五利行,總有十種,是名菩薩清淨利行。
如是由前面所說的依於菩薩內心的清淨,由悲憫意樂、心無倦、心謙下、實哀憐、畢竟慈五種利益的修行;及教化有情遠離過失令他清淨,有無罪、不轉、漸次、遍行、如應五種利行,總共有十種,是名菩薩清淨利行。
酉三、同事2 戌一、徵
第三科同事,解釋同事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同事?
什麼是菩薩的同事攝事?
戌二、釋2 亥一、總顯略義2 天一、釋同事名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總顯略義,總相顯出要義,又分二科;第一科釋同事名,解釋同事的名義。
謂諸菩薩,若於是義、於是善根勸他受學,即於此義、於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現受學。如是菩薩與他事同,故名同事。
同事的自性,是說諸多菩薩對於某種境界或道理,是契合於某類眾生善根所追求的,菩薩應勸導眾生學習,例如依止四諦十二緣起的道理修習止觀能入涅槃,這是契合具二乘善根者所求的境界,菩薩便勸導這類眾生修習四諦十二緣起的觀行;依止大乘法空的道理修習止觀能入無住涅槃,這是契合具大乘善根者所求的境界,菩薩便勸導這類眾生修習大乘法空的觀行。菩薩勸眾生修學聖道時,自己也於此道理、於此善根,或者與聲聞、緣覺平等、或者是比二乘更殊勝,菩薩對於所應學的,或者與眾生相等的受學、或者增加自己現前領受修學。如是菩薩自己以身作則,與所化有情所作的世間福德之事或出世間修學聖道的事都是相同的,名為同事。
同事是共同做一件事名同事。
《披》若於是義者:攝異門分說:是所求事故、能引義利故,名之為義,可愛樂故、無有罪故。(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6329)此中義言,應準彼釋。
〈攝異門分〉說:對於所追求的事、能夠引發世間及出世間的功德與義利,名之為義,是可愛的、快樂的,而且沒有罪過的。如〈攝異門分〉卷83,2504頁所說。這裡所說的義,應該準照那裡來解釋。
天二、成就所作3 地一、標
第二科成就所作,由同事成就所作,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所化有情知此菩薩所修同事,便於自已受學善根堅固決定,無有退轉。
所教化的有情知道能教化的菩薩與自己做同樣一件事,因此對自己所領受學習的聖道法門,所成就的信進念定慧善根更堅固決定,無有退轉,不會退失善法功德。
地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以故?
為什麼這麼說?
地三、釋2 玄一、令無疑慮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令無疑慮,菩薩與有情同事,可使令對方不會懷疑憂慮。
彼作是思:菩薩勸我所受學者,定能為我利益安樂。由此菩薩所授我者,即於其中自現行故,無有知無利益安樂自現行者。
被教化的人會這樣思惟:菩薩勸告我所領受修學的事,一定是能夠為我增長利益安樂,成就我的功德,使令我得到利益安樂。由能教化的菩薩所傳授給我的這些善根義利的事,在這當中菩薩自己已這樣修行,顯現出這樣的行為,受學這些善根善法,沒有人會對於沒有利益安樂的事,自己還現行這些事的,沒有人會這麼愚癡,菩薩以身作則這麼做可見這事真的有利益,我也應該要堅固決定不要退轉。所同事者因此而無懷疑憂慮。
玄二、令無反詰
第二科令無反詰,使令對方不會反過來難問、詰問。
非諸菩薩如是同事勸導有情,他得詰言:汝自於善不能受學,云何以善殷勤勸導,數數教授教誡於他?汝應從他殷勤諮受、教授教誡。
若不是諸菩薩這樣的同事勸導有情,與有情同做這件事,其他有情便會難問菩薩:你自己於善法都不能領受修學,為什麼以善法殷勤勸化教導我們?又數數的用戒定慧來教授教誡其他人?你自己都還應該從其他善知識那裡殷勤的詢問領受教授教誡,怎麼可以來教我?
意即菩薩如果沒有同事的攝受,其他有情可能會說,你自己對善法不能受學,為什麼要我修此善法?而且還這樣教導他人,實際上應該受教導的是菩薩你自己,因此菩薩若欲以同事攝受眾生,以身作則,便不會為他人所難問。
亥二、四句分別2 天一、總標
第二科四句分別,用四句分別同事的攝受方便,菩薩同事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總標,以總相標示列舉出來。
有諸菩薩是他同事,而不自顯與他同事;有諸菩薩非他同事,而自顯現與他同事;有諸菩薩是他同事,亦自顯現與他同事;有諸菩薩非他同事,亦不自顯與他同事。
第一句是有諸多的菩薩是其他有情的同事,大家共同修行此法門,但菩薩沒有顯現出來與他同事,沒有表現出來我跟他是同樣的境界的人,同樣修這些善法的人。
第二句是有諸菩薩不是與其他有情同事,而自己顯現出是與其他有情同事,顯現出與有情同等境界、做同樣的事情,譬如菩薩的根性利但是可以顯現出來與聲聞同樣的修行。
第三句是有諸菩薩是他有情的同事,也自己顯現出是與他有情同事,與有情同等境界、修同樣的法門、做同一件事。
第四句是有諸菩薩不是與他有情同事,自己也不顯現出來與他有情同等境界、修同樣的法門。
這是四句分別。
天二、別釋4 地一、第一句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第一句,解釋第一句義。
第一句者,謂有菩薩與諸菩薩功德威力皆悉平等,於菩薩道自謂為師,功德威力與等菩薩隱自善故,而不顯己功德威力。
第一句方面,《瑜伽論記》景法師解釋這是說有能教化的菩薩與其他諸多菩薩戒定慧的功德、六波羅蜜的威力都是平等沒有差別的,當能教化的菩薩在行菩薩道自稱為師,正在教誡其他的徒眾,被教化的徒眾中有菩薩是有真實功德的,卻隱藏自己的善法功德,會隨喜能教化的菩薩,而不顯現自己的功德威力,這是第一句。
《披》於菩薩道自謂為師等者:謂彼功德威力與等菩薩,於彼徒眾教授教誡正現前時,名於菩薩道自謂為師。
與現前在教授教誡徒眾的菩薩功德威力相等的菩薩,名於菩薩道自謂為師。這時這位與老師功德威力相等的菩薩,由於已有人教導了,於是隱藏自己的善法功德,示現為聽法者,隨喜說法師而在下面聽法,不表明自己也是菩薩。
地二、第二句
第二科第二句,解釋第二句義。
第二句者,謂諸菩薩,見有下劣信解有情,於甚深處心生怖畏,便正思擇,為欲方便化導彼故,自現己身與其同法。所謂下於旃荼羅類乃至狗類,欲作饒益、欲除災患、欲調、欲化,故思於彼旃荼羅、狗同分中生。
第二句,有諸菩薩與所要教化的有情境界不同,不是同樣做這件事,但菩薩能示現出來跟有情做同一件事來教化有情,這不簡單,如德雷莎修女是有錢人的孩子,當了修女要去教化窮人時會將自己弄得黑黑的,粗粗的,髒髒的,跟他們一樣,示現與對方同樣處境而來教化對方。這裡說到菩薩看到有下劣信解有情,是下劣根器的,不是很相信佛法,於甚深處心生怖畏,對緣起空性的道理心裏產生很大的恐怖畏懼,菩薩能正確的思惟簡擇,為了方便教化引導他們,自己現出來與他們同樣種類的境界。例如於下賤種姓的旃荼羅類乃至狗類動物畜生,為要饒益令這類有情解除災難過患、調伏煩惱、消除業障、教化善法,便故意思擇在旃荼羅乃至狗的眾同分當中出生。
地三、第三句
第三科第三句,解釋第三句義。
第三句者,謂諸菩薩,見所化者所受善根猶可搖動,為令堅住,現與同事或等或增。
第三句方面,是說諸菩薩,見到所教化的有情所領受的信進念定慧善根,還可能被外道或其他因緣所動搖,為使令所教化有情的善根堅固安住,菩薩示現出來與他做相同的事,或相等,或增加,比有情還要精進用功的相貌。
地四、第四句
第四科第四句,解釋第四句義。
第四句者,謂諸菩薩自行放逸,棄捨他事。
第四句面,是說諸菩薩自己放逸,而且棄捨利益其他有情的事。
因此是非他同事,亦不自顯與他同事,不與有情一起修行,因為自己放逸了,所以也不顯現與他同事。
午二、總辨2 未一、作業2 申一、標略說
第二科總辨,再將六度四攝作總相的辨別,分二科;第一科作業,約作業辨明,又分二科;第一科標略說,標出略說。
作六度四攝的事情稱為業因,果是修六度四攝事所感得的果報。下一段是說明業果,指出一切事都是因果,欲修出世間的因果,六度四攝是無上菩提因,能得無上菩提果。
如是已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其中所有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
如是,前文已說多種的布施、持戒,詳細說乃至最後同事,當中省略了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愛語、利行。其中所有的波羅蜜多,即六波羅蜜多,能夠自己成熟一切佛法、一切種智;所有的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能成熟其他一切有情的善根。應當知道這六度四攝是略說欲成就無上菩提的菩薩,應該作的善法事業。
申二、辨因緣3 酉一、總標
第二科辨因緣,說明六波羅蜜四攝事的因緣,分三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示出來。
又如前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如是眾多助菩提分無量善法,由三因緣應知現行,由二因緣應知最勝,由三因緣應知清淨。
又如前面所說多種的布施、持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這六度四攝,如是眾多幫助成就無上菩提的無量善法,應該知道由身語意三因緣而能現行,由廣大、無雜染二種因緣應知是最殊勝的,由有情平等、事平等、時平等三種因緣應知是最清淨的。
酉二、別釋3 戌一、現行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現行,說明現行的三因緣。
謂由身語意三因緣故,應知現行。
應當了知,六度四攝必須依止身業、語業、意業三種因緣而現行。
戌二、最勝2 亥一、標
第二科最勝,說明最勝,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彼諸善法由廣大故、無雜染故,應知最勝。亦名無上、亦名不共。
菩薩所修的六度四攝諸善法,由於境界非常廣大、沒有雜染,應知是最殊勝的。也名無上,三界中沒有再超過的了;也名不共,不共於二乘與人天的境界。
亥二、釋2 天一、由廣大2 地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廣大,由於六度四攝的廣大,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當知此中,由有情無別故、事無別故、時無別故,名為廣大。
為什麼菩薩的六度四攝是非常廣大?有三種:
第一種是於有情無差別想,以平等心行六度四攝;
第二種是事,平等修學一切善根;
第三種是時間上沒有差別,恆常修學一切善根,因此稱為廣大。
地二、釋3 玄一、有情無別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有情無別,由不分別有情而行六度四攝。
有情無別者,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處所,普為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非專為己。
有情無別方面,是說諸多菩薩,普遍於一切有情處所,普遍為一切法界的有情,十法界(六凡四聖)的有情,修行如是布施等六度四攝善根,不是專門為自己而修。
《披》普為一切法界有情者:謂諸有情,於法界無量中,由種種法或染或淨差別可得,是故名為一切法界有情。
什麼是普為一切法界有情者?是說諸有情在法界無量當中,人、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聲聞、緣覺、菩薩、佛等,這些十法界眾生有無量的差別,由種種的法、或是染汙的、或是清淨的有各種差別,因此名為一切法界有情。
各式各樣的有情,菩薩都修六度四攝這些善根,不是只為自己,是為一切有情,所以境界非常廣大,一切有情都是菩薩的福田、都是生長福智因緣的處所。
玄二、事無別
第二科事無別,說明由事無別而行六度四攝。
事無別者,謂諸菩薩,普於一切及一切種施等善根精勤受學。
事無別方面,是說諸菩薩對於六度四攝的事都沒有差別,每一種功德都修,普遍對一切種類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四攝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善根都很精勤的領受修學。
玄三、時無別
第三科時無別,說明由時無別而行六度四攝。
時無別者,謂諸菩薩,恆常無間不離加行、不捨善軛,若晝若夜、現法後法,即由此因,施等善根常行無替。
時無別方面,是說諸菩薩恒常沒有間斷的、不離開六度四攝的實際行動、不捨離六度四攝的善軛、情願受持六度四攝善法,無論日間或夜間、今生或是來生,由於這原因,一切時處六度四攝布施等善根常常在運作沒有停止、替代、或休息的時候,行住坐臥都在修六度四攝,因此境界相續不斷非常廣大。
天二、由無雜染3 地一、標
第二科由無雜染,解釋由無雜染故應知最勝,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四相。
當知此中,由四種相成無雜染。
應當知道在這當中,由四種相貌成就無雜染。
地二、釋4 玄一、淨歡喜俱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淨歡喜俱,清淨歡喜俱行故無雜染。
謂諸菩薩懷歡喜心修諸善法;由是因緣,無苦、無憂、無諸變悔。
諸菩薩懷著歡喜心修六度四攝各種善法,由於這種因緣,修這些善法時一點也沒有痛苦、憂愁、也沒有種種變化後悔的事。
玄二、無不平等
第二科無不平等,由無不平等故無雜染。
又諸菩薩不損惱他、不著見趣、不雜惡行修行施等無量善根。
又諸菩薩,心無不平等、不造惡、不惱有情、也沒有種種斷見、常見、我見、我所見、六十二見的邪知邪見、也不會有雜染的十惡行,以平等無雜染心修行布施等六度四攝無量的善根。
玄三、殷重
第三科殷重,由殷重故無雜染。
又諸菩薩殷重遍體,於其施等無量善法唯見功德、唯見真實、唯見寂靜,極善決定,不從他緣、非餘引奪而正受學。
又諸多菩薩非常殷切慎重,非常誠懇而且遍於心體,了知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對布施六度四攝等無量善法,只看到功德、只看到是成佛的真實義、只觀見不生不滅的無住大般涅槃的寂靜,因此對自己所修學的善法,非常善巧決定,不是從善知識或他人的因緣所引導的,是自己內心有深刻的體驗,不斷地這樣修學、得到法味,不被其他天魔外道能引領奪取這些善法的修學,而自己能正確的領受修學。
玄四、無依
第四科無依,由無所求故無雜染。
又諸菩薩不因所修施等善法希異熟果,或轉輪王、或天帝釋、或魔、或梵;亦不於他希求返報。無所依止,不依一切利養恭敬世俗名譽,乃至不依養活身命。
又諸菩薩不會因為所修的布施等六度四攝的善法而想要在生死的世界追求有漏的異熟果報,希求成為有大福報的轉輪聖王、或有福報的天帝釋、或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或色界初禪的大梵天王,不為追求有漏富貴的果報;修這些善法也不是想要獲得其他有情的回報。諸菩薩是無所依止、無所求的修習六度四攝,不是為了他人對自己的利養恭敬、世間的名稱讚譽,也不是為了養活自己的身命。
地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由如是相淨歡喜俱、無不平等、殷重、無依,修行施等,廣說乃至同事為後無量善法,名無雜染。
由上面所說的這些相貌,心與清淨歡喜俱行;沒有邪知邪見、不損惱有情、不夾雜惡行,無不平等心;而且很殷重;無所依求、不求世間的有漏的果報及利養恭敬、他人的回報等,來修行六度四攝,詳細說乃至同事為後無量善法,稱為無雜染。
《披》無不平等者:此不平等,謂不善行。決擇分說:由非愛果義,名不平等行故。(陵本六十二卷四頁4977)此配前說不損惱他、不著見趣、不雜惡行。
這不平等,是指不善行。〈決擇分〉說:由能得到不可愛果報的因行,名不平等行。如〈決擇‧三摩呬多地〉卷62,2012頁所說。不平等行是配合前面說的不損惱其他有情、不執著外道的六十二見趣、不夾雜十惡行而修六度四攝。
戌三、清淨2 亥一、標
第三科清淨,解釋六度四攝的清淨相,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相。
由熾然故、無動轉故、善清淨故,應知清淨。
由身語意的現行顯現熾然故、無動轉故、善清淨故,應當知道六度四攝是最清淨的。
亥二、釋2 天一、熾然無動2 地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熾然無動,解釋熾然無動的清淨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若諸菩薩已入清淨意樂地者,一切善根熾然無動。
若諸菩薩已經證入清淨意樂地,即極歡喜地,是已經證入大地的菩薩,其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是熾然無動;熾然是非常興盛的相貌,無動是不會動搖,六度四攝的善法不但非常興盛而且不會動搖。
地二、釋2 玄一、熾然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熾然,解釋熾然的相狀。
言熾然者,謂此菩薩意樂淨故,一切善法不由思擇,熾盛現前。
所謂熾然方面,是說已經證入初地的聖者菩薩,利益安樂有情的意樂清淨,所有的六度四攝不須刻意思惟簡擇能自然熱烈的現前,是習慣成自然。如同凡夫有很多壞習慣是習慣成自然來的,菩薩的善法也是習慣成自然,因此非常熱烈旺盛,想都不用想自然地與六度四攝相應。
玄二、無動2 黃一、無減
第二科無動,說明無動的清淨相,分二科;第一科無減,說明無減少的清淨相。
言無動者,謂此菩薩意樂淨故,隨所獲得、隨所積集所有善法皆無退轉,於當來世能無退減。
所謂無動方面,是指菩薩意樂清淨故,有無相的慈悲與智慧,內心非常清淨,隨所獲得的、所積聚集合的所有六度四攝善法,於當來世都不會退失轉變,於也不會退失減少。
黃二、唯增
第二科唯增,說明唯有增加的清淨相。
如是菩薩,隨所經歷彼彼日夜、隨所過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無減。
由上所說的種種因緣,如是菩薩隨所經過的日日夜夜,隨所過度的一生又一生不同的自身,所有的善法,像是初一到十五不同明亮分位的月亮,只有越來越亮,不會減少,這些善法唯增無減。
天二、善清淨
第二科善清淨,說明善清淨相。
若諸菩薩住到究竟地、或繫屬一生最後有者,所有善法名善清淨。此上更無菩薩地攝勝淨法故。
若諸菩薩住,從勝解行住、清淨意樂住,乃至到最後究竟地,即十地菩薩,或「繫屬一生」,即十地菩薩後心,名等覺菩薩,或名一生補處菩薩,這一生過去便成佛,是菩薩位的最後一生,稱為「繫屬一生」,「最後有者」,這最後有也就是最後一生,因為他這個時候微細的所知障都清除了,其所有六度四攝的善法名善清淨。在這位最後有的菩薩以上,更沒有菩薩地所攝的勝清淨法,這勝清淨法到這裡究竟了。
這裡說的究竟地,指十地菩薩,已斷菩薩道所應斷的二障,其最後有的善法名善清淨,在菩薩境界來說是最圓滿的。
酉三、總結
第三科總結,整體的結語。
如是施等同事為後無量善法,三因緣故應知現行,二因緣故應知最勝,三因緣故應知清淨。
如是布施六度四攝等,同事為後的無量善法,應當了知由身語意三種因緣而顯現出來,由廣大故、無雜染故,二因緣是最殊勝的,由熾然故、無動轉故、善清淨故三因緣故應知是清淨的。
未二、感果2 申一、別辨8 酉一、一切施等
第二科感果,說明感果相,分二科;第一科別辨,各別說明,又分八科;第一科一切施等,說明一切施等所感的果相。
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廣說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無上正等菩提金剛堅固身、正法久住果。
此中所有的一切布施、一切持戒,詳細說乃至一切同事,六度四攝都分成九種來說,即「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若多多的修學熏習、善巧清淨,如果具足圓滿,能感得無上正等菩提的金剛堅固身、令正法永住的殊勝道果。
《披》金剛堅固身正法久住果者:謂於金剛喻定位中,能斷二障,證得菩薩不可思議轉依,是名金剛堅固身。現等正覺,宣說正法,乃至般涅槃後,經爾所時,正行未滅、正法未隱,是名正法久住。
等覺菩薩後心,最後一刹那的定名金剛喻定,這種定力很強,能斷除煩惱障及所知障二種障礙,證得菩薩不可思議的轉依,是名金剛堅固身。這時候轉八識成四智,成就菩薩不可思議的轉依將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因此名金剛堅固身,身像金剛一樣那麼堅固。最後那一生能夠現出正等正覺宣說正法,乃至入涅槃後。每位菩薩成佛以後都有自己的舍利佛及目犍連、羅睺羅、最後供養的淳陀,正法住世多久才滅,每一尊佛都是這樣,經過那麼多的時間,佛教徒還能修學聖道,名正行未滅;佛的聖教語言文字的佛法尚未隱沒,名正法久住。
佛所成就的功德每位修行的菩薩都可以成就,這是金剛堅固身正法久住果。也是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愛語、利行、同事,這些善法功德能感得金剛堅固身的正法久住果。
酉二、難行施等
第二科難行施等,說明難行施等所感的果相。
此中所有難行施、難行戒,廣說乃至難行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成就無等希奇法果。
此處文中所說的難行施、難行戒,乃至難行的同事,即難行的六度四攝,若多多修習、若善巧清淨、若具足圓滿,能感得成就如來的無等等、不可思議的希奇法果。
酉三、一切門施等
第三科一切門施等,說明一切門施等所感的果相。
此中所有一切門施、一切門戒,廣說乃至一切門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一切最勝有情天人所供養果。
此處文中所有一切門施、一切門戒,詳細說乃至一切門同事,若多多的修習,若善巧清淨、若具足圓滿,能夠感得成就如來一切最殊勝有情天人所供養的果報。
如來是一切有情當中最殊勝的有情,應受人天所供養,成就「應供」的功德。
酉四、善士施等
第四科善士施等,說明善士施等所感的果相。
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廣說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於諸有情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及以非想非非想處,於此一切有情類中最尊勝果。
此處文中所有的善士施、善士戒,詳細說乃至善士同事,若多多修習、若善巧清淨、若具足圓滿,能感得如來在一切有情當中,包括沒有腳的無足,二足的如人,四足的如牛、羊、狗,多足的如蜈蚣,有色的有情如欲界、色界的有情,無色的有情,有想的有情是非想非非想處天以下,以及除了第四禪的無想天以外,都是屬於有想有情,無想有情是色界第四禪的無想天,以及非想非非想處天,是色界四空定最高的有頂處,總之在三界有情當中,菩薩如果這樣修,能夠感得在三界有情當中最尊貴殊勝的果報。
酉五、一切種施等
第五科一切種施等,說明一切種施等所感的果相。
此中所有一切種施、一切種戒,廣說乃至一切種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無量殊勝福德所攝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身果。
此處文中所有的一切種施、一切種戒,詳細說乃至一切種同事,若多多修習、若善巧清淨、若具足圓滿,能感得佛的無量種殊勝的功德福報所攝的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好莊嚴身相的果報。
三十二大丈夫相是比較粗的相好,八十種隨好是比較細的相好。
酉六、遂求施等
第六科遂求施等,說明遂求施等所感的果相。
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廣說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坐菩提座,一切魔怨不能惱觸、不傾動果。
此處文中所有的遂求施、遂求戒,詳細說乃至遂求同事,若多多修習、若善巧清淨、若具足圓滿,能感得佛的菩提座,如佛能坐在菩提樹下,一切魔怨的天魔、五蘊魔、煩惱魔、死魔,都不能觸惱佛,不能傾動的菩提果,佛在成佛時最後在菩提樹下要降服四魔,若修遂求施等,乃至遂求同事,可以感得這種降魔的果報。
酉七、二世樂施等
第七科二世樂施等,說明二世樂施等所感的果相。
此中所有此世他世樂施、此世他世樂戒,廣說乃至此世他世樂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最勝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樂果。
此處文中所有的此世他世樂施、此世他世樂戒,詳細說乃至此世他世樂的同事,若多多修習、若善巧清淨、若具足圓滿,能感得佛最殊勝、甚深的色界四靜慮、八解脫、三三眛、等持、等至禪定等快樂的果報。
酉八、清淨施等
第八科清淨施等,說明清淨施等所感的果相。
此中所有清淨施、清淨戒,廣說乃至清淨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四一切種清淨果。謂所依淨、所緣淨、心淨、智淨。亦感如來三不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極清淨果。
此處文中所有的清淨施、清淨戒,詳細說乃至清淨同事,若多多修習、若善巧清淨、若具足圓滿,能感得佛的四一切種清淨果。
四一切種的清淨的果,是指:
一、所依淨,所依止的果報,內六根是清淨的;
二、所緣淨,所緣的外六塵,也是清淨的;
三、心淨,心王清淨;
四、智淨,智慧清淨,心所清淨。
心淨、智淨,即心心所都清淨。也能感得如來的三不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極清淨果:
一、三不護,即:身不護、語不護、意不護。意謂如來之身、口、意三業,清淨無過失,不須特加防護。身語意業不用特別的保護即已清淨。
二、十力,十種智慧力,包括:
1、處非處智力,又名「知是處非處智力」。處,謂道理。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稱為知是處;若作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稱為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
2、自業智力,又名「知業報智力」。指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
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又名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於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
4、根勝劣智力,又名「知諸根勝劣智力」。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
5、種種勝解智力,又名「知種種解智力」。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
6、種種界智力,又名「知性智力」。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
7、遍趣行智力,又名「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
8、宿住隨念智力,又名「知宿命無漏智力」。如來於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命,如實遍知。
9、死生智力,又名「知天眼無礙智力」。如來藉天眼如實了知眾生死生之時與未來生之善惡趣,乃至美醜貧富等善惡業緣。
10、漏盡智力,又名「知永斷習氣智力」。如來於一切惑餘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
三、四無所畏,四種無所畏懼的相貌,包括:1、一切智無所畏 2、漏盡無所畏 3、說障道無所畏 4、說盡苦道無所畏。
四、三念住,佛攝化有情時,對一向正行的有情,無悅無喜,心不踊躍;於一向邪行的有情,不生恚恨,不生不忍;或一分正行及一分邪行的有情,遍住妙捨,佛以大悲常住於三種正念,都能夠平等教化。
五、一切不共佛法,不共佛有一百四十種,此處指十八不共佛法。
這些非常美好清淨的果報,詳如本論卷49、50所說。
《披》如來四一切種清淨果等者:此中四一切種清淨、三不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如建立品別釋其相。(陵本四十九卷十五頁3948)不共佛法總有百四十種,今說一切,是彼少分應知。
這裡說的四一切種清淨、三不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如〈菩薩地‧建立品〉卷49,1640頁所說。這其中不共佛法總有一百四十種,不共於凡夫與二乘聖人的佛法,這裡說一切,只是那裡的少部分,意即十八不共法很多很多,如卷49~50所說。
申二、總結
第二科總結,總結語。
如是菩薩施等善法,能感無上到究竟果,當知亦感生死流轉順菩薩行所餘無量無邊可愛無罪勝果。
如是菩薩由六度四攝施等善法,能感得無上到究竟無上菩提、成佛的果報,應當知道也能使令在生死流轉的菩薩道過程當中,隨順於修菩薩行,如卷36所說壽量具足、形色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勢具足、人性具足、大力具足等八種異熟,及其餘無量無邊可愛沒有罪過的殊勝果報。
從這裡看出來,菩薩所有乃至成佛的功德果報,完全是由於他的菩薩行而成就的,沒有一件事是自然而有的。由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乃至後邊愛語、利行、同事,每一樣都有九種,這裡面只說八種,而沒有說第一種:「自性」的功德所得的果報。應該說,「自性」是總說,其他八種功德是別說。合別為總;離開了別,另外沒有總,所以不另外說「自性」的功德果報。
說到這裡將六度四攝說完了,怎麼學?這六度四攝也就是如是學的內容,必須根據,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六度四攝,九種相貌來學,才能夠覺悟成佛。這是覺分持裏面的如是學,以這樣的方法修學。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