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四十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三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共分十八品,目前是其中第十戒品的第三個部分,接續卷40、卷41已敘述戒波羅蜜多九種戒中的自性戒、一切戒,在本卷中將說明其餘的七種戒:難行戒、一切門戒、善士戒、一切種戒、遂求戒、二世樂戒、清淨戒。
在本卷中也將說明第十一忍品的九種忍、以及第十二精進品的九種精進。
玄二、別辨七戒7 黃一、難行戒3 宇一、徵
第二科別辨七戒,各別辨明七種戒的體相,分七科;第一科難行戒,先說明難行戒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難行戒?
什麼是菩薩的難行戒?
宇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三種。
當知此戒略有三種。
應當了知諸菩薩的難行戒要略而言有三種。
簡而言之:
一、 菩薩能棄捨世間大福報的自在增上力,來到佛教中受持菩薩戒。
二、 從果上說,菩薩受持淨戒以後,於危難乃至失命,也不虧損淨戒。
三、 總結,菩薩經常安住正念,不忘失正念,做到深敬專念,從不違犯。
於菩薩戒的實踐,具足這三種難行能行的功德,是名難行戒。
宇三、釋3 宙一、棄捨增上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棄捨增上,棄捨原有非常自在的條件來受菩薩戒。
謂諸菩薩,現在具足大財、大族自在增上,棄捨如是大財、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薩淨戒律儀。是名菩薩第一難行戒。
這是指諸菩薩現在的果報具足擁有大財富、大族自在增上,菩薩能棄捨巨大的財富、廣大的家族,這種強大的自在力,而來到佛教中受持菩薩戒的清淨戒律,是名菩薩第一種難行戒。世福難捨能捨,難行能行故,名難行戒。
宙二、於難無虧
第二科於難無虧,諸菩薩於危難乃至失命,也不虧損淨戒。
又諸菩薩受淨戒已,若遭急難乃至失命,於所受戒尚無少闕,何況全犯。是名菩薩第二難行戒。
又諸菩薩受持淨戒以後,若遭到緊急的危難,或是梵行難,乃至將失去生命的命難,對所領受的菩薩淨戒一點也不會有所缺少,何況是全部違犯菩薩戒呢?是名菩薩第二難行戒。
諸菩薩於危難乃至失命,也不虧損淨戒,難行能行故,名難行戒。
宙三、恆無失念
第三科恆無失念,菩薩經常安住正念,不忘失正念,做到前面說的深敬專念,從不違犯。
又諸菩薩,如是如是遍於一切行住作意,恆住正念,常無放逸,乃至命終於所受戒無有誤失,尚不犯輕,何況犯重。是名菩薩第三難行戒。
又諸菩薩,如是如是能周遍在一切的行住坐臥,於動態或靜態的生活中都能夠如理作意,經常安住在正念正知,心不放逸,乃至命終時,對於所領受的淨戒也無錯誤過失,於所受戒輕重等持,不犯輕戒何況是重戒。是名菩薩第三難行戒。
菩薩從初開始受戒到命終,未曾違犯菩薩戒,這件事很不容易,難行能行故,名難行戒。
《披》如是如是遍於一切行住作意等者:如前所說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今唯依二而作是說。謂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俱時隨行不放逸行。謂我定當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無所犯;乃至廣說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毀犯。由是此說如是如是遍於一切行住作意,義應準知。
如前面的文曾經說過有五支所攝的不放逸行,包括前際不放逸行、後際不放逸行、中際不放逸行,加上現在說的這二種不放逸行,稱為五支所攝不放逸行。這裡只是依止其中二支的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俱時隨行不放逸行而這樣說,於一切行住作意,恆住正念常不放逸。菩薩是這樣發願,我決定應該如佛所說的真理,如是無所改變依教奉行,這樣的行動或這樣的安住,佛這樣的規定我就如是如是這樣的行動、這樣的安住,使令自己沒有一點點的犯戒;乃至詳細如前文所說尚有前際、後際、中際不放逸行,都是依照這種原則。行者應深入經藏,知道受了菩薩戒,應該如何行住,如何保持身語意三業清淨,也就這樣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毀犯。由是此處文中所說如是如是遍於一切行住作意,義理應該準照前面所說的了知。
黃二、一切門戒3 宇一、徵起
第二科一切門戒,說明一切門戒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一切門戒?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門戒?門是用來進出的,從一切門這裡可以持守菩薩的淨戒。
宇二、標列
第二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當知此戒略有四種。一者、正受戒,二者、本性戒,三者、串習戒,四者、方便相應戒。
應當了知一切門戒要略而言有四種:
一、正受戒,領受三種菩薩淨戒律儀。
二、本性戒,住種性位,本性仁賢,於五蘊中,身語二業恆常清淨。
三、串習戒,前生曾串習菩薩淨戒,因此今生也好樂斷惡修善度眾生。
四、方便相應戒,依四攝事,攝受有情。
宇三、隨釋4 宙一、正受戒
第三科隨釋,接著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正受戒,說明正受戒的體相。
正受戒者,謂諸菩薩受先所受三種菩薩淨戒律儀。即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正受戒方面,這是根本的,即正加行。是說諸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欲行菩薩道之前領受三種菩薩淨戒律儀,即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這三種菩薩淨戒律儀,與一般的聲聞比丘是不一樣的,聲聞比丘只有受律儀戒。菩薩受這三種戒,其律儀戒轉成菩薩的律儀戒,又加上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一共有三種。
宙二、本性戒
第二科本性戒,說明本性戒的體相。
本性戒者,謂諸菩薩住種性位,本性仁賢,於相續中,身語二業恆清淨轉。
本性戒方面,是說諸菩薩安住在種性位,還沒有來到佛門以前,心中有大乘菩薩的種性,心性本來就很仁慈賢善,於今生相續的果報當中,身業和語業經常是清淨的運轉,很少煩惱。
本論將菩薩種性分成七種地十三種住。請參看(連結:
菩薩行位別表)
《披》本性戒等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於此位中,雖未串習三種淨戒,然性仁慈,於諸有情不極損惱;又性賢善,於同法者易可共住;是名本性仁賢。約所依身,名為相續,從無始來流轉不息故。此說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如其所說,當知身語二業恆清淨轉。
諸菩薩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比一般眾生,特別的殊勝、有高尚的相貌,從無始以來,展轉的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傳到現在,這種心性一直是有的,自然得到這種功德,是本來就有的,是名本性住種性。種性就是種子,有堪能性使他成佛、能悟入聖道,稱作種性。就好像豆的種子,種下之後加上陽光、肥料、水,便有堪能性發芽。種性是一個譬喻,譬喻菩薩有這種堪能性,可以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行菩薩道、成就無上菩提。
在這種性住時,雖然還未到佛法中受菩薩戒,尚未不斷熏習三種淨戒,然而菩薩的心性特別的仁愛慈悲,對於其他的有情不會有極為損惱的心;而且心性賢能善良,對於共同發心來學習佛法,或是學習某些事情的人,很容易相處在一起;與他人同學,學習世間的知識或出世間的知識,由於品性很好很容易共住,是名本性仁賢。約所依止的果報體,從無始劫來流轉不息之故,名為相續。這裡是說菩薩有戒波羅蜜多的種性相,有這種堪能性、有這種種子,如前面卷35那裡所說,應當知道身業、語業二業恆常都是清淨現前。
宙三、串習戒
第三科串習戒,說明串習戒的體相,菩薩於過去餘生中,曾串修習如先所說三種淨戒。
串習戒者,謂諸菩薩昔餘生中,曾串修習如先所說三種淨戒。由宿因力所任持故,於現在世一切惡法不樂現行,於諸惡法深心厭離;樂修善行,於善行中深心欣慕。
第三種串習戒與前面的不一樣,前面是本性住種性,這裡是習所成種性。種性有二種,一種是本性住種性,法爾如是的從無始劫以來,心性特別的仁慈賢善。另一種習所成種性,是由熏習、不斷的努力栽培來的,這種種性稱為習所成種性。
串習戒是習所成種性,習所成種性也是過去生當中不斷的栽培,這裡是指諸菩薩此生以外的過去生,曾經也來到佛門裏面,而且很努力不斷的修習,曾不斷的出家受菩薩戒,串習如先所說三種淨戒。由於過去的因地所栽培習所成種性的力量所保任執持的緣故,在今生當中,不歡喜惡法現行在身語意中,於十惡法及其它諸多惡法,從心中深刻的產生厭離;好樂修學種種身語意的善行,於種種善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件事,內心深深的歡喜、愛慕。
這是說串習戒,是習所成種性所任持的,使得菩薩好樂斷惡修善的心很強,也就是說所表現出來的相貌,戒的善根特別的強大。
宙四、方便相應戒
第四科方便相應戒,說明方便相應戒的體相。
方便相應戒者,謂諸菩薩依四攝事,於諸有情身語意業恆相續轉。
方便相應戒方面,是指諸菩薩依止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種攝受眾生的方便事利益有情,對諸多有情的身語意業,能夠以這四種方便攝受,恆相續轉。
《披》方便相應戒等者:約四攝事,說名方便。此復有四,一、隨攝方便,二、能攝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隨轉方便。方便所攝身語意業,於諸有情能正攝受、調伏、成熟,由是故名方便相應戒。如力種性品說。(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頁3175)
約四種攝受眾生的事,說名方便。這有四種:
一、隨攝方便,隨順攝受眾生的前方便,是指布施。菩薩要與眾生建立感情先應以布施攝事,布施物品或財物饒益有情,是名隨攝方便。由此才能攝受有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二、能攝方便,是愛語。若諸菩薩,於種種處所有愚癡障礙的有情,為了除去其所有愚癡,如不明白世間、出世間因果的道理,菩薩要用有義利、真實義、善巧的愛語,開示佛法的道理,令其瞻察佛法的正理,使其面對境界能如理作意,以佛法所說的真理處理事情。這種愛語,應當知道名為能攝方便。
三、令入方便,是利他的修行。若諸菩薩知道有情能夠攝受瞻察正確的道理後,接著還要教導有情戒定慧的修行,拔離有情出不善處,於善處加以勸導、調伏、安處、建立。這樣的利益有情的行動,實際的指導他修行,名為令入方便。
四、隨轉方便,菩薩要以身作則、隨順而轉,教導有情有信戒聞捨慧,自己要有身教,菩薩也要與有情同事,為他的助伴,共同做這件事,修行、修戒定慧,自己也一定要示現這樣戒定慧,也要作這樣的活動,稱為隨轉方便。
以這四種方便所含攝的身業、語業、意業,對待一切諸有情,能夠正確的引導、攝受來到佛門,相信佛法能幫助有情調伏煩惱、成熟有情信進念定慧的善根,由這樣的緣故,因此名為方便相應戒。如〈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88頁所說。
黃三、善士戒3 宇一、徵
第三科善士戒,解釋善士戒的體相,善士戒也可以稱為善人戒,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善士戒?
什麼是菩薩的善士戒呢?
宇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五種。
當知此戒略有五種。
應當了知要略而言有五種。
宇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謂諸菩薩自具尸羅,勸他受戒,讚戒功德,見同法者深心歡喜,設有毀犯如法悔除。
諸菩薩善士戒總共有五種:
一、自具尸羅,自己具足清淨的菩薩三種淨戒;
二、勸他受戒,勸告其他人也來領受菩薩戒;
三、讚戒功德,讚歎菩薩戒的功德;
四、見同法者深心歡喜,看到有諸多受菩薩戒的、共同修學菩薩道的人,心裡感到深深的歡喜;
五、設有毀犯如法悔除,假設自己有一點毀犯菩薩戒,立即依佛的教導懺悔滅除。
這就是菩薩的善士戒。這裡可以看出,菩薩自己有具足戒、又能夠指導他人、勸他人受戒,又能說法讚歎戒的功德、又有隨喜的心情,自己有錯也能夠如法懺悔。如果具足這些條件,可以是一位善知識,所以名善士戒。
《披》自具尸羅等者:謂自離殺生乃至離邪見,是名自具尸羅。若以此事勸進他人,是名勸他受戒。若即於彼以無量門稱揚讚述,是名讚戒功德。若見離殺生者乃至離邪見者,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見同法者深心歡喜。如決擇分說。(陵本五十三卷四頁4218)此由善行所攝而受律儀,是故得名善士戒。於五種中,已說前四,餘後一種,如文易知。
遠離十惡業稱自具尸羅。菩薩自己持戒持得很清淨,也勸導他人遠離惡法、進一步修學善法,領受菩薩戒,是名勸他受戒。菩薩以各式各樣的方法稱揚讚歎描述遠離十惡、修學十善等菩薩戒的功德,是名讚戒功德。若看到有人遠離殺生乃至遠離邪見等十惡法,心中深深的慶賀喜悅,生大歡喜,是名見同法者深心歡喜。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3,1747頁所說。這裡解釋善士戒,是由於善行所攝而來領受律儀,因此得名善士戒。在五種戒當中,已經解釋四種的自具尸羅、勸他受戒、讚戒功德,及見同法者深心歡喜,所餘後一種,是設有毀犯,如法悔除。如文所說很容易明白,不再多作解釋。
玅境長老說到稱揚讚述,讚歎戒的功德,一般來說可以分成二種,由二角度來說明:
一、從因果門來說明戒的功德,如造了惡業會墮到三惡道,修善業可以到人天受快樂的果報。這是由因果門來開示稱揚讚述戒的功德。
二、也可以用慈悲心,若是慈悲心比較重就從慈悲心的角度來讚歎戒的功德。殺生行為是不慈悲的;如果是偷他人的財物造成他人生活有困難、傷害眾生,這也是沒有慈悲心。對所犯的十惡業都是站在慈悲心的立場來看,這些事都不可以做,就用慈悲的角度來稱揚讚歎持戒的功德。其實持戒的精神最主要就是慈悲,不傷害眾生。因此也可以從這種角度來稱揚讚述戒的功德。
善人所作的都是善行,因為歡喜善行而受律儀戒,所以稱為善士戒。
黃四、一切種戒3 宇一、徵
第四科一切種戒,說明一切種戒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種戒?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種戒?
宇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要義。
當知此戒以要言之,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應當知道一切種戒,要略來說分成六種、七種,加起來一共有十三種。
《披》六種七種總十三種者:此菩薩戒,從其自性乃至清淨,總有九相;然於一切相中分數漸增,乃至最後增為十種,如文可知。今於此中一切種相,依次第數,增六、增七皆此所攝,是故說言六種、七種,總十三種。由是次第乃至增十,總成九相。
這裡所說的菩薩戒從自性戒、一切戒、難行戒、一切門戒,一直到清淨戒,總共有九種相貌。然而在這一切戒當中,自性戒必須具足四種功德;一切戒將所有的三種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含攝在內,內容也是很多的;到了這七種戒,每一種都不是單一種,數目逐漸增加,因此稱為分數漸增。如難行戒有三種,一切門戒有四種,善士戒有五種,一切種戒又包括六種,還有七種,到了遂求戒有八種,二世樂戒有九種,清淨戒有十種。所以說乃至最後清淨戒增加為十種,如的文可以瞭解。
現在於其中都是這一切種戒所攝的,依次第數,增六、增七都是這裡所攝,因此說六種戒、七種戒,合起來有十三種。由這樣的次第乃至增加到十種,到清淨戒時又開出來十種,全部合起來其實只有九種相貌,即「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這偈頌是通於六波羅蜜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應該可以背起來,這是一個綱要。
宇三、釋2 宙一、六種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六種,說明六種戒相。
言六種者,一、迴向戒,迴向大菩提故。二、廣博戒,廣攝一切所學處故。三、無罪歡喜處戒,遠離耽著欲樂、自苦二邊行故。
所謂六種戒方面:
一、迴向戒,迴有時是用回家的回,二字可以通用。迴,是迴轉。向,是趣向。迴轉趣向,即迴轉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其它方面,趣於所要追求的目標。迴向通常有三種:迴因向果、迴事向理、迴自向他。譬如說在因地修戒波羅蜜,迴向無上大菩提,這是菩薩所要追求的果。或回向佛國,也是迴因向果。
迴事向理,修菩薩戒,若能趣向於我、法二空的真如理,離四相絕百非,無所得、無所求,則所持淨戒便是最上乘戒。
迴自向他,將三業所修的一切善法,乃至懺悔勸請,普賢十大願,這些種種的功德迴施法界一切眾生,同證菩提,稱為迴自向他。迴轉自己的功德,趣向布施給其他的眾生,使令其他的眾生也與自己一樣,有情、無情同圓種智。願以此功德普及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這是迴自向他。因此總說迴向戒,是將持戒功德,回向無上大菩提。
二、廣博戒,廣攝一切所學處故。持菩薩戒要廣泛的含攝一切所學的境界,菩薩應該要學習的淨戒,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廣泛含攝一切所學的境界,包括種種的真實義、自他利、佛菩薩的聖威力、法威力等。
三、無罪歡喜處戒,遠離耽著欲樂、自苦二邊行故。菩薩持戒,遠離耽著受用極樂行邊,於從他所得或法非法所有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遠離愛玩受用,能觀過患、能知出離,是故無罪。遠離耽著自苦行邊,遠離外道各種自己苦惱自己的持戒方式,如持牛戒、狗戒、或用灰灑滿了自己的身上等,因而歡喜;這樣遠離苦、樂二邊的戒,稱為無罪歡喜處戒。佛的戒是中道而行,不會執著任何一邊。
《披》三無罪歡喜處戒等者:遠離耽著歡樂行邊,由是得名無罪處戒;遠離受用自苦行邊,由是得名歡喜處戒。
菩薩戒遠離耽溺愛著欲樂這一邊,由此得名無罪處戒;遠離受用自苦行邊,由此種種的無義苦行也遠離了,得名歡喜處戒。
四、恆常戒,雖盡壽命亦不棄捨所學處故。五、堅固戒,一切利養恭敬、他論、本隨煩惱不能伏故、不能奪故。
四、恆常戒,即便壽終也不會棄捨自己所學的戒,是盡未來際都能受持菩薩戒。
五、堅固戒,菩薩持戒非常堅固,不會被一切利養恭敬、外道邪所論動搖。一切利是指財物的供養、他人的恭順愛敬,這些都不能動搖菩薩的心,這是因為菩薩的愛煩惱都降伏了。他論是指邪見,邪知邪見的外道論也不能動搖菩薩的正見,菩薩的見煩惱也降服了。又根本煩惱、隨煩惱都不能降伏、引奪菩薩的淨戒。是名堅固戒。
《披》五堅固戒等者:謂此淨戒不為一切之所摧伏,不為一切之所引奪,名堅固戒。言一切者,略有三種。謂一切利養恭敬、一切外道異論、一切本隨煩惱。由堅力持,說不能伏;由具勝解,說不能奪。
菩薩持的這種清淨戒,不會被一切外道的邪見所摧滅降伏,也不會被一切利養恭敬等外境所引奪,名堅固戒。說一切,約略來說有三種。是指一切利養恭敬、一切外道異論、一切本隨煩惱。一切利養恭敬,易引發貪愛心,但是菩薩不為貪愛所引誘;一切外道異論,外道的邪知邪見,菩薩也不為引誘;一切本隨煩惱,菩薩的根本煩惱、隨煩惱,自己本身的煩惱也調伏了,由於菩薩有堅固的力量,勝解的力量很強,降伏愛見煩惱到很有力量的程度了,有堅固的道力可以執持淨戒,不可能被外界所降伏。
由於對佛法具有殊勝的理解,正見具足,因此不會被外道異論所奪取。
六、尸羅莊嚴具相應戒,具足一切戒莊嚴故。尸羅莊嚴如聲聞地應知其相。
六、尸羅莊嚴具相應戒,具足一切戒莊嚴故。這是一切種戒的第六種,譬喻世間人常常的穿金戴銀來莊嚴身相,但作為一個修行人、一位菩薩,是以戒來莊嚴自己的身相、莊嚴身語意三業,由於具足一切戒,相狀是很莊嚴的;身語意三業清淨的人,看起來是非常莊嚴,行為莊嚴、語業莊嚴、心地更是莊嚴,持戒清淨是最莊嚴的。尸羅莊嚴的相貌於〈聲聞地〉中有詳細的說明,可以了知它的相貌。
《披》六尸羅莊嚴具相應戒等者:聲聞地中作如是言: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答:諸餘世間耳環、指環、腕釧、臂釧及以寶印、金銀、鬘華妙莊嚴具。若有成就幼稚、黑髮、少年、盛壯、姝妙形色而服飾之,少增妙好。乃至廣說戒莊嚴具,於一切類、於一切時,若有服者皆為妙好。是故尸羅名莊嚴具。(陵本二十二卷十三頁1929)
在〈聲聞地〉中作這樣的言說:問:什麼因緣佛陀宣說尸羅稱為莊嚴具呢?答:諸餘世間(佛門以外的世間人),耳環、戒指、手腕戴的環釧、或手臂戴的臂釧(釧,以金銀為環,莊飾手足,在臂曰釧),及用寶作印、金飾銀飾、鬘花(串成圓圈掛在脖子上)微妙的莊嚴具。若有成就幼童、年輕黑髮、少年、或壯年(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美好的身形、色相,來穿戴這些莊嚴具裝飾其身,年輕黑髮、相貌又好,少少的穿金戴銀就微妙好看,世間人戴這些莊嚴具,身形、色相是有條件的。然而戒的莊嚴具是不分男女老少,黑髮白髮都很莊嚴,而不受此限。在世間一切種類的人,男女、老少都可以、生病的人也可以、健康的人也可以、於任何時候,早上、中午、晚上,如果有穿戴這種戒的莊嚴具都是很微妙美好的。所以戒的功德稱為莊嚴具。於〈聲聞地〉卷22,804頁中曾經學過,其中還提到很多戒的功德。
宙二、七種
第二科七種,說明七種戒相。
言七種者,一、止息戒,遠離一切殺生等故。二、轉作戒,攝一切善故,饒益有情故。三、防護戒,隨護止息轉作戒故。四、大士相異熟戒。
所謂七種戒方面:
一、止息戒,是屬於律儀戒方面的,遠離一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等,這些稱為止息戒。停止息滅傷害眾生的戒律,這是止持。
二、轉作戒,展轉造作一切善法的戒,攝一切善故,饒益有情故,包括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在自己的身上要創造善法,創造利益眾生的因緣,稱為轉作戒,是作持。
三、防護戒,防止保護自己犯戒,隨順保護的止息(止持)、轉作(作持)這二種戒,止息惡法的戒、展轉造作善法及利益有情的戒,稱為防護戒。
四、大士相異熟戒,菩薩受持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能成就大士功德,具足八種異熟,稱為大士相異熟戒。
《披》四大士相異熟戒者:即大士相名為異熟。此略有八,一者、壽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勢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足。如自他利品釋。(陵本三十六卷一頁2901)由戒是此異熟之因,是故得名大士相異熟戒。
大士相名為異熟。大士相異熟,二者是相通的、重覆說了。約略來說它有八種異熟。包括:壽量具足、形色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勢具足、人性具足、大力具足。如〈菩薩地‧自他利品〉卷36,1159頁的解釋。由於持這三種菩薩戒是得到殊勝果報的原因,因此得名大士相異熟戒。
菩薩欲修自利利他的功德,第一果報要好,才能自利利他,所以要得到好的異熟因果。第二具足福智因果,要有福德智慧才有能力自利利他,因此也討論到福智因果。
這八種果報是菩薩行菩薩道很需要具足的,需要圓滿的。詳細請請參考〈菩薩地‧自他利品〉卷36,1159頁所解釋。由戒是此異熟之因,是故得名大士相異熟戒。
五、增上心異熟戒。
五、增上心異熟戒,增上心就是定,持戒清淨就會得定,增上心也是持戒清淨的結果,因此稱為增上心異熟戒。
《披》五增上心異熟戒者:由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安定。由是得名增上心異熟戒。
由於菩薩持戒善清淨,不犯這三種戒,因此不憂愁後悔;由於無憂愁後悔的緣故,內心非常的歡喜安樂;由於有安樂的緣故,心得以安定。由此得名增上心異熟戒。
菩薩若將這三種淨戒持好,也容易得定,因為戒能夠增上心,幫助成就禪定,由因而得果。得到禪定以後心又更清淨。由定共戒,又能使戒往上提升。
六、可愛趣異熟戒。
六、可愛趣異熟戒,菩薩持戒善清淨的增上力故,能得到人天可愛果報的功德,因此菩薩戒也稱為可愛趣異熟戒。
《披》六可愛趣異熟戒者:謂由此戒增上力故,唯於可愛趣中受增上生。若在凡地,即於人中生剎帝利大富貴家,若婆羅門大富貴家,若諸長者大富貴家,若生所餘豪貴大富多諸財榖庫藏等家,乃至能生天趣所當生處。若已入地,始從第一極歡喜住,乃至第十最上成滿諸菩薩住,如其所應差別受生。如住品中廣釋。(陵本四十七卷十三頁3771)由是得名可愛趣異熟戒。
由於菩薩持戒清淨增上的力量,使令菩薩將來唯是會到可愛的人天二趣受增上生,果報一生比一生更好。如果菩薩的程度是凡夫的淨戒,由於持戒清淨,再來當人,將會生到剎帝利王族的大富貴家,或是生到婆羅門大富貴家,或是生到有道德的長者大富貴家,或者其餘豪華富貴有財富的多諸財榖庫藏等家,這是可愛趣、可愛的增上生。乃至能生到天界去得快樂果報等,所應當受生的地方。若菩薩是已經證入初地以上的菩薩,從第一極歡喜住、乃至到第十地最上成滿諸菩薩住,如他所相應的會到不同的界地去受生,所受生的地方都是作王的。在〈菩薩地‧住品〉卷47,1581頁中有詳細解釋。由此得名可愛趣異熟戒。
這是由於菩薩三種淨戒持得好,能到人天領受可愛的果報,其中雖有凡夫、聖人的差別,他們所得的果報,都是一生比一生更好。
七、利有情異熟戒。
七、利有情異熟戒,異熟果報使菩薩的心任運哀憐、悲愍、親愛有情異熟,這是由過去生不斷的熏習愛護眾生的慈悲心所成就,因此菩薩戒也稱為利有情異熟戒。
《披》七利有情異熟戒者:謂諸菩薩由戒為先,修十一種利有情業,於諸有情有哀憐心、有悲愍心、有親愛心。即由如是串習增上力故,於今現在安住自性能利有情,由是得名利有情異熟戒。
諸菩薩由於受持菩薩戒為先,修習十一種饒益有情業,不論有情作善作惡,對於諸有情恆常具有哀憐心、悲愍心、親愛心。由於菩薩不斷的熏習愛護眾生的慈悲心,以此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增上的力量,因此現世安住於自性,心性自然的想要不斷的利益有情,由是得名利有情異熟戒。
這也是戒功德所感得的好果報。菩薩常常替他人著想,是戒的功德相。常為他人想者,這是持戒的相貌,是由於過去不斷的熏習、利益有情,現在自然得到這種果報,也時時想要利益有情。這種利益有情心性的流漏,名利有情異熟戒。
以上是說到七種一切種戒。
黃五、遂求戒4 宇一、徵
第五科遂求戒,解釋遂求戒的體相,遂是滿足,滿足所追求的這種戒,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遂求戒?
什麼是菩薩的遂求戒?
宇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要義。
當知此戒略有八種。
應當了知約略來說遂求戒有八種
宇三、釋2 宙一、由審思惟2 洪一、舉於自所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審思惟,由於菩薩仔細的思惟,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於自所,舉出以自己為例來思惟。
謂諸菩薩自諦思惟:如我希求勿彼於我現行斷命,不與而取,穢欲邪行,虛妄,離間,麤惡,綺語,手塊杖等諸非愛觸加害於我。我求是已,他若相違而現行者,我求不遂、我意不悅。
諸菩薩自己仔細的、真實的思惟考量一番:如自希望追求其他的有情不要在今生殺害斷了我的生命;不要偷盜我的財富;不要在我的身上有染汙的欲邪行;也不要對我說妄語;不要對我說離間語;不要惡口罵我,不要說無義的綺語戲論;也不要用手打我、用石塊丟我、用木杖捶打我、用刀子殺我,乃至用人情冷暖加諸於我、饑餓口渴苦惱於我,不要有這些不可愛的境界觸對加害於我。我追求這樣的境界,其他有情如果違背我的心願,而現行這些身業、語業的話,我所追求、所希望的不能得到與滿足,我的心裡會不悅。這是諸菩薩自己這樣想。
洪二、例於他所
第二科例於他所,例說對於他有情所。
如我希求,他亦如是。勿我於彼現行斷命,廣說乃至惡觸加害;彼求是已,我若相違而現行者,彼求不遂、彼意不悅。我之所作,若有令他所求不遂、意不悅者,何現行為。
如我這樣的希望追求,他人都不要對我有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不要用手塊杖等來打我;其他人也是一樣。其他有情一定也希望我這樣對待他們,不要有殺盜淫妄的事情乃至惡觸加害,他人也是追求這種所求得遂的悅意境界,我如果違背他人的心意而現行殺盜淫妄的事,他人所追求的希望不能遂心滿足,心裡也就不愉悅了。我所造作的如果會令其他有情所追求的如意境界不能遂心滿意,心裡不快樂,我爲什麽要現這樣的行為?
宙二、令不現行
第二科令不現行,令己所不欲之事,於他人亦不現行。
菩薩如是審思惟已,命難因緣亦不於他現行八種所求不遂、不悅意事。
菩薩這樣仔細的思惟考量以後,乃至命難的因緣也不會作出令其他的有情八種所求不遂、心裡不愉悅的事。
宇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八種,說名菩薩遂求戒。
這八種,說名菩薩的遂求戒。即令自己與他人滿意的戒。
《披》勿彼於我現行斷命等者:謂於身語惡不善業有所造作,是名現行。此中前七不善業道,如文易知。諸非愛觸,略有八種。謂手觸觸、塊觸觸、杖觸觸、刀觸觸、冷觸觸、煖觸觸、饑觸觸、渴觸觸。如意地說。(陵本三卷十四頁250)今舉前三,等取所餘,故置等言。
於身三語四惡不善業有所造作,是名現行。其中前七種身三的殺盜淫、語四的妄語惡口兩舌綺語不善業道,如文很容易明白。諸不可愛觸約略來說有八種:
一、手觸觸,用手來觸,第一個觸是能觸,第二個是所觸。他人的手是能觸的,菩薩的身體是他所接觸的,所以稱為手觸觸。
二、塊觸觸,用石頭土塊來丟擲的觸。
三、杖觸觸,用木杖來打擊對方的觸。
四、刀觸觸,用刀來殺害對方的觸。
五、冷觸觸,過冷的觸。
六、煖觸觸,過熱的觸。
約身相是這樣說,前面指的是人情的冷暖,此處或說他人不能布施衣服使自己很冷、夏日時不給吹電扇使自己很熱等。
七、饑觸觸,饑餓的觸。
八、渴觸觸,口渴的觸。
這些都是不如意觸,在〈意地〉卷3,104頁曾經說過。現在只舉出前三種的手塊杖等,後面五種沒有說,等是採取其餘的五種,所以置等言,因此不全部的列出來,用等字代表。這是八種遂求戒。
黃六、二世樂戒4 宇一、徵
第六科二世樂戒,解釋二世樂戒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戒?
什麼是菩薩的此世他世樂戒(今生快樂、來生也快樂的戒)呢?
宇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要義。
當知此戒略有九種。
應該了知此戒約略來說,可以歸納成九種。
宇三、釋2 宙一、別列二類2 洪一、四種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別列二類,各別列出二種類別,又分二科;第一科四種,先說四種淨戒。
謂諸菩薩為諸有情於應遮處而正遮止,於應開處而正開許,是諸有情應攝受者正攝受之,應調伏者正調伏之,菩薩於中身語二業常清淨轉,是則名為四種淨戒。
諸菩薩爲了諸有情,在開許、遮止、攝受、調伏四種淨戒方面,應該要遮止的處所,即惡法,要正確的遮止它,遮蔽防止有情不要做出錯誤的事;於應開許的善法,或饒益有情戒等應該要正確開緣准許的善法;對諸有情應該要攝受、引導來到佛法中,以愛語來攝受;應該用比較嚴厲的手段來調伏有情的煩惱,以正確的方式呵責或驅擯的方法來調伏。菩薩在這當中的身業、語業二業常常是以清淨心而現前的,是名四種清淨戒。
菩薩知道什麼是應該遮止的,什麼是應該開許的,什麼樣的有情應該用愛語來攝受,什麼樣的有情要以呵責驅擯來調伏,以清淨的身語落實戒律。
《披》為諸有情於應遮處而正遮止等者:謂諸有情,若有所作能往惡趣,或障善趣,或障如法所得利養,或障壽命,或障沙門,如是等類,如來遮制不令現行,名應遮處。與此相違,名應開處。菩薩見已,應正遮止、或正開許。若諸菩薩於諸有情增上攝受,或攝取攝受,彼諸有情如其所應,說名應攝受者。攝受品中廣釋其相。(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頁3898)又於所犯若有過失違犯,或應訶責、或應治罰、或應驅擯,是名應調伏者。菩薩於此諸有情類,隨攝受儀、隨菩薩儀正攝受之,以調伏法正調伏之;不行欺誑,所言誠諦,遠離一切殺縛、捶打、治罰、逼迫、斷截等事;於他毀犯雖有訶責、擯罰,然懷親愛無損惱心;由是說言身語二業常清淨轉。
諸有情所造作的事,如以上品貪瞋癡造作能往惡趣的殺盗婬妄,打罵或破和合僧,謗僧等嚴重的罪;或以中下品貪瞋癡造作十惡業障礙去善趣受生;或以邪命自活障礙如法所得利養;或造殺業障礙自己的壽命;或馳騁五欲,不斷婬欲,生死輪迴尚且不能出,何況能證沙門聖果。如前所說諸事,佛遮止不准許佛弟子們做的事,名應遮處,這是應該遮止的處所。與這些相反,如十善、六波羅蜜或是利益有情的種種善法,是應該要開許的處所。菩薩看到有情做惡事、或是善事,於惡事應該正確的遮除制止,於善法應該正確的開緣准許去做。若諸菩薩對於諸有情有增上攝受,如菩薩當國王,能以無染汙心領導老百姓弘揚佛法、修學十善,以法或以財來攝受,這是增上攝受;或攝取攝受,是攝受徒眾義,菩薩不會以私人的利益來收徒眾,收徒眾是因為希望徒眾在佛法中有清淨的成就,這是正確的攝取攝受。諸有情能在佛法中做種種的功德,如所相應的,說名為應攝受者。在〈菩薩地‧攝受品〉卷48,1619頁中有詳細解釋其中的相貌。有情來到佛法中若能修學戒定慧、或能為大眾僧做事、做慈善的事或做臨終關懷的事等,菩薩都應該攝受。
如果有情失去正念有過失違犯菩薩戒,應該訶斥責備、或者應該對治處罰、或是犯了很重的罪應該要驅逐擯除,是名應調伏者。若所犯的是下品罪應訶責、中品罪應治罰、上品罪應驅擯。菩薩對於這些有情類,隨順有情攝受的儀則、隨順菩薩戒的儀軌,正確的攝受,以調伏法正確的調伏有情,要用慈悲心、用大智慧,不欺騙有情,所說的語言是真實誠懇的。攝受眾生遠離一切殺害繫縛、捶擊鞭打、對治處罰、或者逼迫、斷截眾生等事。於其他有情,有所毀壞犯戒的事,雖然訶斥責備驅擯處罰,然而內心還是懷著親愛,沒有損害惱怒的心,由此說身語二業常清淨轉。
菩薩內心清淨,雖然有時展現金剛怒目、有時則現慈悲相,無論現什麼相,身語二業恆常都是清淨的。
洪二、五種
第二科五種,說明五種淨戒。
復有所餘施、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俱行淨戒,則為五種。
又有其餘布施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五種同時與淨戒俱時而行。
菩薩戒中的攝法戒包含六度,可見戒中有其餘五種波羅蜜多俱時而行。又饒易有情戒四攝事所攝,其中也有五種波羅蜜多俱時而行,六波羅蜜彼此互相含攝,一即六,六即一。
以下略說持戒與其他五種波羅蜜的關係。
一、持戒與施波羅蜜多。施波羅蜜多有財施、法施、無畏施,是名施波羅蜜多俱行淨戒。
1. 財施: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三寶廣修供養、不偷盜,不侵犯一切眾生財物,是名持戒與財施俱行。
2. 法施:以身作則,不犯眾戒;於來求法能施其法,是名持戒與法施俱行。
3. 無畏施:於犯戒者,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又一切眾生皆畏懼死亡,持戒不殺,是名持戒與無畏施俱行。
二、持戒與忍波羅蜜多。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不報他怨、他人侵犯能速受謝、於他所作不饒益事不懷怨恨、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忍波羅蜜多俱行淨戒。
三、持戒與精進波羅蜜。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不樂睡眠、不說世事,除去放逸,精進求道,是名精進波羅蜜多俱行淨戒。
四、持戒與靜慮波羅蜜多。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能求請善知識教授住心方便、棄捨蓋纏、不貪味靜慮,是名靜慮波羅蜜多俱行淨戒。
五、持戒與般若波羅蜜多。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具足大乘正見,法無我勝解故,於五明處修習善巧,通達大小乘經律論,於己所不解大乘甚深真實義不毀謗、能行正行,不自讚毀他、時時聞說正法論議決擇、不輕說法師等,是名般若波羅蜜多俱行淨戒
宙二、總明九種
第二科總明九種,總相說明為九種淨戒,前面的四種,再加上這裡的五種稱為九種淨戒。這即是二世樂戒。今生也快樂來生也快樂。
總說名為九種淨戒。
由以上所說的四種、五種淨戒,總說名為九種淨戒。
宇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菩薩所有淨戒,能令自他現法後法皆得安樂,是故說名菩薩此世他世樂戒。
如前所說菩薩所有的九種淨戒,能使令自己與其他有情於現在的生命體及來生的生命體都能夠得到安定快樂,因此說名菩薩此世他世樂戒。
黃七、清淨戒4 宇一、徵
第七科清淨戒,說明清淨戒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清淨戒?
什麼是菩薩的清淨戒?
宇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種。
當知此戒略有十種。
應該了知此戒約略而言有十種。
宇三、釋10 宙一、初善受戒
第三科釋,解釋,分十科;第一科初善受戒,最初受戒的意樂是善的。
一者、初善受戒。唯為沙門三菩提故,非為命故。
一、 初善受。出家菩薩,為無上正等正覺而受出家戒,受戒的意樂是圓滿、善好的,名善受戒。
三菩提,據《佛學常見辭匯 陳義孝 編》 解釋有三義:
1.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簡稱,華譯為正等覺,即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2. 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是真性不變的菩提;實智菩提是具得真實智慧的菩提;方便菩提是善巧隨機化用自在的菩提。
3. 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諸佛菩提。聲聞菩提是修四聖諦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緣覺菩提是修十二因緣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諸佛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到的最高菩提。名三菩提。
此處是說明菩薩戒,因此以第一義解釋。
《披》初善受戒等者:此說菩薩意樂增上,為法出家,不為活命;求大菩提,非為不求;為求沙門、為求涅槃,非為不求。由是得名初善受戒,從其最初意樂善故。言三菩提,猶云正覺,如前所說為求大菩提故。
這是說菩薩的意樂增上,是為求法出家,不是為活命;想要自利利他的意願特別的強大,是為追求大菩提,不是不求;是為追求沙門聖道、為追求涅槃,不是不求。所以得名初善受戒,這是菩薩從最初意樂善的緣故。說三菩提也稱為正覺,如前所說是爲了追求無上菩提的緣故。
這是第一種,內心要有高尚的志願,雖然現在作不到,若常常發無上菩提心,當有情觸惱自己時,便能夠忍得住,如果自己沒有這種高尚的境界,出了家不知道要作什麼?會變成所謂的光頭俗漢,這件事應該要避免。
宙二、不沈舉戒
第二科不沈舉戒,不太昏沈也不太掉舉的戒。
二者、不太沈戒。於違犯時,遠離微薄生悔愧故;及不太舉戒,遠離非處生悔愧故。
二、不太沈戒。是於違犯戒時,應遠離微薄的懺悔愧之心,換句話說犯戒時要有強大的懺悔慚愧心,不要像沒看到自己犯過,不當一回事;不太舉戒,不要掉舉得過頭,遠離未犯處而生悔愧。若所做事根本沒有問題、沒有錯,誤以不合道理而產生慚愧懺悔,這也是錯的。慚愧懺悔不要過頭,懺悔即安樂,懺悔以後還數數的憶念也就是過度的掉舉,悔箭入心會障礙修奢摩他。
《披》不太沈戒不太舉戒等者:沈謂惛沈,舉謂掉舉。由惛沈故,順生煩惱、壞斷加行。由掉舉故,起惡尋思,心生躁擾。由戒加行,善修治心,遠離惛掉,是故得名不太沈戒、不太舉戒。謂有毀犯,速能還淨,發起猛利惡作及慚愧故,於犯不犯能正了知,不於非處生惡作及慚愧故。
沈是指惛沈,舉是指掉舉。由於昏昧沈沒,而隨順生起種種的煩惱,頭腦不清明便會破壞中斷善法的修行。由於有掉動高舉的煩惱,生起八種諸惡尋思,引生有罪過的分別心,由此令心產生躁動擾亂。由於持戒清淨的加行,又能夠善巧的修治止觀來對治內念心的煩惱,遠離昏沈掉舉,因此得名不太沈戒、不太舉戒。
不太沈戒,是若有毀犯時,能發起很猛利的厭惡所作,後悔自己所造作的事,很快的慚愧懺悔。不太舉戒,是對於自己作的事有犯戒或沒有犯戒能夠正確的了知,不會於不應該產生惡作及慚愧的處所,生起惡作及慚愧。
宙三、離懈怠戒
第三科離懈怠戒,說明遠離懈怠戒的體相。
三者、離懈怠戒。於睡眠樂、倚樂、臥樂不耽著故,晝夜勤修諸善品故。
三、離懈怠戒。菩薩不耽溺執著睡眠的快樂、側身而臥的樂、躺臥在床的快樂、日夜都能精勤的修習自利利他的各種善法,是名離懈怠戒。
宙四、離放逸戒
第四科離放逸戒,遠離放逸的戒。
四者、離諸放逸所攝受戒。修習如前所說五支不放逸故。
四、離諸放逸所攝受戒。本論卷八十九說: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故名放逸。菩薩遠離種種的放逸,修習先時所作不放逸,前際、後際、中際、俱時隨行不放逸故,是名離放逸戒。
宙五、正願戒
第五科正願戒,發起正願的清淨戒。
五者、正願戒。遠離利養恭敬貪故,不願生天,而自要期修梵行故。
五、正願戒。菩薩遠離利養恭敬的貪愛,不願意生天,而自期許是爲了修離欲的梵行,成就無上菩提而受持菩薩戒,稱為正願戒。
《披》正願戒等者:謂於現在不為貪求利養恭敬,又於未來不願往生天魔王宮受諸妙欲,唯為要期正修梵行,由是得名正願戒。言梵行者,謂八聖支道,及與遠離非正梵行習婬欲法。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三頁6283)
菩薩於現生修學聖道,不是爲了貪求利養恭敬,又於未來不願往生到欲界的第六天為魔王,享受種種特別妙好的五欲,出家修行唯是爲了要求期望修學清淨離欲的聖道、成就無住涅槃,因此得名正願戒。於所說的梵行,是以八聖支道為主體,以及遠離不是正確的梵行的習婬欲法,有欲就沒有清淨的梵。如〈攝異門分〉卷83,2487頁所說。這是說到正願戒,再一次強調無上菩提願的重要。
宙六、具軌則戒
第六科具軌則戒,說明具軌則戒的體相。
六者、軌則具足所攝受戒。於諸威儀所作眾事善品加行妙善圓滿,如法身語正現行故。
六、軌軌範規則具足所攝受戒。菩薩對於行、住、坐、臥四威儀,及所做的眾事,如乞食、剃髮或為大眾僧服務等,以及靜坐、誦經、拜佛、念佛等等戒定慧的善品加行,能夠遵守規矩,非常的微妙善好圓滿,身業、語業如佛法所規定的,正確的現行。
《披》軌則具足所攝受戒等者:此中軌則略有三種,謂於威儀路,或於所作事,或於善品加行處所,是即律儀戒中軌則圓滿。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二卷三頁1895)由是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若能如所說相悉皆具足,是名如法現行身語,由是得名軌則具足所攝受戒。
這其中的軌範與規則約略來說有三種,於威儀路,行住坐臥有一些規矩: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菩薩於行住坐臥四威儀都做得很好;於所作事,如剃髮、染衣、或者托鉢乞食、或去誦經等,也都有規則的;或於靜坐、拜佛、誦經等善品加行,凡屬於攝律儀戒當中的軌範規則都能隨順世間、及出世間的軌範規則,是即律儀戒中軌則圓滿。如〈聲聞地〉卷22, 791頁所說。由於這些軌範規則是隨順世間的,不違越世間,世間人是這樣,應該要有什麼威儀應就跟著世間人作;隨順佛的戒律,不違越佛所規定的戒律。若能如佛所說的軌範規則圓滿具足而行,是名如法現行身語,由此得名軌則具足所攝受戒。
宙七、具淨命戒
第七科具淨命戒,說明具淨命戒的體相。
七者、淨命具足所攝受戒。離矯詐等一切邪命過失法故。
七、淨命具足所攝受戒。出家菩薩能遠離詐現威儀、自說功德、占相吉凶、高聲現威、以利求利等五種不如法的方式追求生活所需,正命而活,稱為淨命具足所攝受戒。
宙八、離二邊戒
第八科離二邊戒,說明二邊戒的體相相。
八者、離二邊戒。遠離受用欲樂、自苦二邊法故。
八、離二邊戒。菩薩能遠離貪愛受用欲樂,及愚痴受用自苦行邊二邊,中道而行的持戒,稱為離二邊戒。
宙九、永出離戒
第九科永出離戒,說明永出離戒的體相。
九者、永出離戒。遠離一切外道見故。
九、永出離戒。菩薩持戒,能遠離外道以我見為依止的各種不當的身語二戒,稱為永出離戒。
《披》永出離戒等者:諸外道類皆執實我,名外道見。依世間道雖能離欲,乃至上生非想非非想處,然非真實究竟能解脫故。遠離彼見,依淨尸羅,得定、修慧,能永出離,由是得名永出離戒。
所有外道的想法都是執著生命體有一個真實的我,名外道見。外道雖能離欲得禪定,乃至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去,並未斷除我法二執,不是真實究竟的解脫。遠離外道的我見、我所見,依止清淨無我的正見,修習定、慧,方能永遠究竟出離三界,因此得名永出離戒。
宙十、無損失戒
第十科無損失戒,說明無損失戒的體相。
十者、於先所受無損失戒。於先所受菩薩淨戒無闕減故,無破壞故。
十、於先所受無損失戒。對於之前所受的三種菩薩淨戒,無缺失也未減少,沒有犯戒、沒有破敗毀壞,也沒有改變心意棄捨所受的菩薩淨戒,稱為無損失戒。
《披》於先所受無損失戒等者:戒無虧損,名無闕減。戒不棄捨,名無破壞。
菩薩對於先前所受的菩薩戒沒有虧失、沒有減少、沒有破戒,名無闕減。戒不棄捨,名無破壞。沒有改變思想,不願意守戒的情形發生,名無破壞。
宇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十種,是名菩薩清淨戒。
以上所說善受戒、不沈舉戒、離懈怠戒、離放逸戒、正願戒、具軌則戒、具淨命戒、離二邊戒
永出離戒、無損失戒這十種戒,是名菩薩清淨戒。
《披》如是十種名菩薩清淨戒者:聲聞地說:尸羅律儀,由十因緣,當知虧損;即此相違十因緣故,當知圓滿。云何十種虧損因緣?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二者、太極沈下,三者、太極浮散,四者、放逸懈怠,五者、發起邪願,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七者、淨命虧損所攝,八者、墮在二邊,九者、不能出離,十者、所受失壞。(陵本二十二卷八頁1911)今此十種文義正同,唯二、三、四開合有異,如文易了。當知此與聲聞共學,是故亦名菩薩清淨戒。
〈聲聞地〉說尸羅律儀,由十種因緣,應當知道有虧損;若是與此相反的十種因緣,應當知道即是圓滿,也就是這裡說的清淨戒。什麼是十種虧失減損戒的因緣呢?
一、最初惡受尸羅律儀。出家動機不純正,不是為求聖道而受戒、不如法受戒。
二、太極沈下。無慚無愧,於戒的修習慢緩。
三、太極浮散。於所受淨戒非處生悔,於不應悔處而生悔,於他人所,非處而生陵蔑之心及損害心,數習不捨。
在清淨戒中的第二條,將此二種合為一條戒,遠離二種過失,稱為不沈舉戒。
四、放逸懈怠。於過去、現在、未來世有所違犯,由忘念故不如法對治,不能先發願受持淨戒,於行持時常因忘失正念而有所違犯,又執著睡眠及休息為樂,慢緩懶墮不喜歡作執事,於有智同梵行者不供養承事。
五、發起邪願。為求生天或利養恭敬而受持淨戒。這裡的對治,是第五條正願戒,遠離利養恭敬貪愛、不願生天,而自要期修梵行故。
六、軌則虧損所攝。於諸威儀、所作事或方便修善品中,違越世間及佛法的戒律。
七、淨命虧損所攝。非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餘資具,依邪命而活。
八、墮在二邊。墮在欲樂邊或者自苦行邊而持戒。
九、不能出離。執著唯有持戒就能獲得清淨解脫出離,缺乏定慧。
十、所受失壞。違越所受戒律,無羞恥心行諸惡法,名所受失壞。菩薩應修無損失戒,於淨戒無缺減、無破壞故。
這一段文是在〈聲聞地〉卷22,797頁中曾經討論過。現在這裡所舉出的十種文、及文字所詮的道理,正好同於〈聲聞地〉所說的。只是第二、第三、第四條的開合不同,因為〈聲聞地〉第二條與第三條,是二條,但這裡合為第二條戒;聲聞地〉的第四條,這裡開為第三條與第四條戒,所以這二處的開合有差別,如它的文很容易明白。應當知道這裡是與聲聞共通應學的戒,因此也名菩薩清淨戒。關於持律儀戒方面,菩薩的律儀戒是通於聲聞的律儀戒的。
天二、總明藏攝2 地一、攝受當果
第二科總明藏攝,總相指出以上所說的自性戒乃至清淨戒等九種都是屬於菩薩的大尸羅藏所攝,分二科;第一科攝受當果,攝受當來得大菩提果。
如是菩薩大尸羅藏,能起當來大菩提果。謂依此故,菩薩淨戒波羅蜜多得圓滿已,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前面所說的這九種相貌,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這九相是屬於大乘菩薩的戒,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因此稱為藏,能夠使令菩薩生起將來的無上大菩提果。依止菩薩的三聚淨戒,將菩薩的淨戒波羅蜜多修得圓滿,便能現證無上正等正覺,因此稱為攝受當果。
地二、常獲五利2 玄一、標
第二科常獲五利,受持菩薩戒常能獲得五種勝利,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五種。
乃至未證無上菩提,依此無量菩薩戒藏正勤修習,常能獲得五種勝利。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一直到還沒有成就無上菩提以前,依止這無量的菩薩戒藏,正確精勤的修習,能夠經常獲得五種殊勝的利益。
玄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護念。二者、將捨命時,住大歡喜。
一、有受持菩薩淨戒的菩薩,經常為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及上下十方諸佛所護念,速證無上菩提。
二、將捨命時,住大歡喜。菩薩這一生的生命將要壽盡捨命時,自知未來必定是增上生,當生善趣,不往惡趣,而生大歡喜。
《菩薩戒品釋》卷5說菩薩由二因緣將捨命時,住大歡喜:
1、 由其思惟後世能遇諸佛菩薩,超離死畏得大歡喜。
2、 由成就無量善根,無惡趣畏。
《披》將捨命時住大歡喜者:謂自了知戒增上力,當生善趣,不往惡趣。無惡趣畏,故住歡喜。
菩薩自己明白知道,由於自己有持戒清淨的力量、這種力量很強大,使令將來能夠往生人天的善趣,不會有墮到三惡道的惡趣畏,由於知道自己不會墮到三惡道去,不會有這種畏懼心,心裡生起大歡喜。如《大毗婆沙論》說的:梵行妙成立、聖道已善修、壽盡時歡喜、猶如捨毒器。梵行妙成立,離欲的梵行已經微妙的成立;聖道已善修,八正道、四念處已經善巧的修習;這一生壽盡時心裡非常的高興;猶如捨毒器,色受想行識是一個大毒器,捨棄五蘊如同將毒器捨掉,一個人如果知道毒器,換了一個金器、銀器、寶器,一定很高興,不會捨不得。菩薩要走時是很愉快的。一般人因為沒有那種把握,不知道諸受皆苦的五蘊壞了要到哪一道去,因此會憂愁苦惱,但是菩薩不一樣,好像拿了一個銅幣要換金幣,感覺非常的高興,菩薩有這種自在力。
三者、身壞已後,在在所生,常與淨戒若等若增諸菩薩眾為其同分、為同法侶、為善知識。
三、這一生的身體破壞、壽盡以後,不論在人天的哪一處所受生,經常的能夠與自己的淨戒相等、或增上的諸菩薩眾為其同分、為同法的伴侶、為自己的善知識。
有與菩薩一樣持戒清淨的、或比自己更高淨戒的菩薩眾,作為自己的好朋友、善知識。
《披》常與淨戒若等若增菩薩眾等者:等謂平等,無勝劣故。增謂增上,即勝異名。同勤修學菩提資糧,說名同分。同修六種波羅蜜多,名同法侶。於所化生能為善友,名善知識。
等,是指平等,沒有勝劣之分。增是指增上,即是殊勝不同的名稱。共同精勤修學無上菩提資糧、修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修種種功德的諸菩薩,說名同分;分,也是因,大家共同修學無上菩提的因,也可以稱為同分。共同修學布施乃至般若六種波羅蜜多,名同法侶;共同在法上作伴一起修學。自己與這些同行善知識、教授善知識們共同修學,對於所教化的眾生,能夠成為眾生的善友,名善知識。真實自利利他,有這種功德。
四者、成就無量大功德藏,能滿淨戒波羅蜜多。五者、現法後法常得成就自性淨戒,戒成其性。
四、成就無量廣大的功德寶藏,能夠圓滿清淨戒波羅蜜多,到達菩提的彼岸。
五、於現在的生命體與來生的生命體,常常能夠成就自性淨戒,也就是菩薩自己的種性,於心性中自然會有清淨的戒,淨戒與自心和合在一起,戒成為其體性。
菩薩的心很自然的會有戒的功德出現。如前面說的種性戒,即使菩薩下一生還沒有受戒,也會有菩薩淨戒的相貌,在他的六處中特別的殊勝,展現與他人不一樣的相貌,因此菩薩的自性,果報之心,能任運持戒清淨。
這五種利益,《菩薩戒品釋》卷5有二解釋:
一、 德光論師說,五種利益如其次第為增上果、離繫果、異熟果、士用果、等流果。
二、 寂天菩薩說:
1. 第一種勝利,是通此、他二世所得勝利。指住戒時,諸佛菩薩即便念其如子如弟,令彼善法增長不退。
2. 第二、第四是現法勝利,指臨命終時,不畏惡趣,由見能生勝妙善趣,故得歡喜;及在世時,剎那剎那,能增長無量功德資糧,如《入行論》云:「何時欲度脫,無邊眾生界,從受彼心已,睡眠或放逸,然彼福德力,恆常無間斷,眾多等虛空。」
3. 第三、第五是後生勝利,指善知識之所攝受,及經多生不失律儀。又多生不失律儀之緣。如《迦葉問經》說,不忘失菩提心之因,謂斷四黑法等。《三摩地王經》云:「如人數觀察,由住彼分別,能令心於彼,如是如是住。」若能數數作意思惟,然後內心方能流注,故諸智者,由見如是無上勝利,當誦菩薩淨戒律儀,勇猛修學。」。
《披》常得成就自性淨戒戒成其性者:謂諸菩薩,在在生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防護淨戒令能無犯,是名成就自性淨戒。若入第二增上戒住,於此住中性戒具足,極少邪惡業道所攝諸惡犯戒尚不現行,況中上品,是名戒成其性。
諸菩薩,不論在哪一個地方受生,都不會棄捨菩薩的清淨戒律儀,而且可以防守保護淨戒,使令自己沒有過失或毀犯,是名成就自性淨戒。戒成其性,是指證入第二地以上的菩薩,已經證入第二增上戒住,也稱為離垢地。菩薩持戒能究竟清淨,稱為戒成其性。在第二增上戒住的菩薩當中,性戒具足,心性充滿了圓滿的淨戒,沒有不受戒的,也不會有毀犯的事,即使少少的小罪也不會毀犯,極少邪惡業道所攝諸惡犯戒尚不現行,邪惡的十惡業道所攝的種種的十惡法都是屬於犯戒,都不會現行,何況是比較麤的中品乃至最麤的上品的,是更不可能犯,是名戒成其性。
以上這五種功德稱為常獲五利。
亥二、攝屬所作4 天一、略標列
第二科攝屬所作,攝屬諸戒功能所作,分四科;第一科略標列,約略標示列舉出來。
如是如上所說一切自性戒等九種尸羅,當知三種淨戒所攝。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如是像上面所說的一切自性戒等九種尸羅: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這九種尸羅應當了知即是三種清淨的戒所含攝的,即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天二、舉要義
第二科舉要義,舉出大略的要義。
如是三種菩薩淨戒,以要言之,能為菩薩三所作事。謂律儀戒能安住其心,攝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饒益有情戒能成熟有情。
如是上面所說的三種菩薩的清淨戒,以要義來說,能為菩薩作三種事情。即律儀戒能夠使令菩薩成就奢摩他、安住自己的內心,以戒為依止能夠修奢摩他、容易得定;攝善法戒是修六波羅蜜,能夠成熟自己的佛法的功德;饒益有情戒有十一種相貌,能夠成熟有情。依此三種淨戒能夠成就菩薩應該要作的三種事業。
天三、攝一切
第三科攝一切,總攝一切菩薩所應作事。
如是總攝一切菩薩所應作事。所謂欲令現法樂住安住其心,身心無倦,成熟佛法、成熟有情。
如是上面所說的三種菩薩淨戒,整體的含攝一切菩薩所應該要作的事。所謂菩薩要作的事,是透過這些律儀戒、別解脫戒持守清淨,使令自己能夠於現在的生命體有安樂的受,安住其心,也就是能夠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現法樂住,有了禪定,出定可以作很多利益眾生的事,修六波羅蜜利益有情;由禪定身心無有疲倦,疲倦都可以化解,身不老心不倦,沒有身疲心怠的情況,才有能力繼續成熟佛法、成熟有情。
第一種攝律儀戒,可以使菩薩別解脫戒持守清淨、成就禪定等事;攝善法戒能使菩薩成熟佛法,六波羅蜜修行圓滿,福慧兩足尊,成就無上菩提;饒益有情戒能夠成熟有情的善根,使令有情都能證得三乘聖道。
天四、結共學2 地一、顯唯爾所
第四科結共學,結說共學,分二科;第一科顯唯爾所,顯示唯有爾所菩薩淨戒、淨戒勝利、與淨戒所作。
如是菩薩唯有爾所菩薩淨戒,唯有爾所淨戒勝利,唯有爾所淨戒所作。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如前面所說的,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唯有這麼多的菩薩淨戒,即前面所說的菩薩戒;持戒清淨唯有五種殊勝的利益;唯有這三種淨戒所要作的、所要成就的事,也就是成就奢摩他、成就六波羅蜜、成熟有情,即是這麼多了。除了這些內涵以外,菩薩的淨戒沒有再超過的、也沒有再增加了。彌勒菩薩是很有信心的,在這裡所說的已涵蓋佛法中所有關於菩薩戒的部分。若將本論的菩薩戒好好的研讀,可以瞭解所有菩薩戒的精神、範圍、與內容。
地二、明一切共
第二科明一切共,說明一切於過去、現在、未來的菩薩都共學這些菩薩戒。
過去菩薩求大菩提,已於中學;未來菩薩求大菩提,當於中學;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現在菩薩求大菩提,今於中學。
這都是十方一切諸菩薩所共同應該修學的內容,過去的諸菩薩發心求無上菩提,已經在這當中學習了;未來的菩薩求大菩提應該也要在這當中共同修學,前面所說的這些菩薩戒當中,多多的學習;普遍的在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現在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追求無上菩提,也在這當中學習。這是勸修,勸佛弟子們要學習瑜伽菩薩戒。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忍品第十一
這是〈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十八品中的第十一品,忍品。
初持瑜伽處,任持無上菩提觀行的地方,其中有三種持,包括種性持、發心持、覺分持。三種持中有十八品,其中的種性持即種性品;發心持即發心品;覺分持有自利他品、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力種性品、施品、戒品、忍品、靜慮品、慧品、攝事品、供養親近無量品、菩提分品、功德品,計十六品;初持瑜伽處以十八品來說明成佛的因果,強調的是因。
初持瑜伽處又可分為所學處、如是學、能修學三部分,所學處中分為五處,包括自利利他處、真實義處、威力處、成熟有情及自佛法處、無上正等菩提處;如是學包括六度(施品、戒品、忍品、靜慮品、慧品)四攝、及供養親近無量品;能修學包括菩提分法(菩提分品)、及菩提功德(功德品)。現在是在如是學中六度四攝中的忍品,屬於六度中的第三部分。
酉三、忍度(即忍品)4 戌一、徵
第三科忍度,解釋忍波羅蜜多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忍波羅蜜多?
什麼是菩薩的忍波羅蜜多?
戌二、列2 亥一、嗢柁南
第二科 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說明忍波羅蜜多的九種相。
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是名略說忍
六度從布施度開始即是此偈頌,每一度都是一樣的。若將它背起來,六度的要義都能掌握住。
亥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文句詳細說明九種忍。
謂九種相忍,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一、自性忍,二、一切忍,三、難行忍,四、一切門忍,五、善士忍,六、一切種忍,七、遂求忍,八、此世他世樂忍,九、清淨忍。
九種忍的相貌,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
一、自性忍:菩薩以後天學習所得的思擇力為所依止,或由先天自心本性任運能忍,遍於一切根身器界人我、自他等,由無染心,純悲愍故,於此一切怨害皆能堪忍,是名自性忍。
二、一切忍:一切忍有在家、出家二種忍;二種忍又各有一、耐他怨害,二、安受眾苦,三、法思勝解三種忍,是名一切忍。
三、難行忍:菩薩能於羸劣諸有情所、於自臣隸、於其種姓卑賤有情,所作增上不饒益事堪能忍受,是名難行忍。
四、一切門忍:於親、怨所、中所作不饒益事,及彼三劣等勝品不饒益事皆能忍受,是名一切門忍。
五、善士忍:先於其忍見諸勝利、見勝利已自能堪忍、勸他行忍、讚忍功德、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是名善士忍。
六、一切種忍:分六種、七種共十三種,詳如下文所說,是名一切種忍。
七、遂求忍:有八種,詳如下文所說,是名遂求忍。
八、此世他世樂忍,即二世樂忍:有九種,詳如下文所說,是名此世他世樂忍。
九、清淨忍: 有十種,詳如下文所說,是名清淨忍。
戌三、釋3 亥一、自性忍3 天一、徵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自性忍,說明自性忍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自性忍?
什麼是菩薩的自性忍?
天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諸菩薩或思擇力為所依止,或由自性堪忍怨害,遍於一切皆悉堪忍、普於一切皆能堪忍。由無染心,純悲愍故,能有堪忍。
忍辱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性格。諸菩薩或以思惟簡擇智慧的力量為所依止,或是由於自己的心性,能夠忍耐其他有情的怨恨迫害,遍一切痛苦的境界,眾生的破壞、法的痛苦、及法的實相,菩薩於此都有智慧能夠忍耐,普遍於一切都能堪忍。由於清淨無染之心,遇到不如意的境界,沒有瞋恚心,具有純粹慈悲憐憫眾生心的緣故,能有堪忍。
這是指思擇力為所依止的菩薩,有思惟智慧的力量,可以成就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即常說的三種忍:
一、生忍,是對於眾生的忍耐,人與人在一起,有身體即會有摩擦,身心的現象有摩擦,眾生對菩薩的迫害,菩薩能夠忍。
二、法忍,天氣大冷大熱,或身體的病痛、或是老,這些都是法,因為法引起的痛苦能夠忍耐稱為法忍。
三、無生法忍,是用佛法的智慧成就的忍,是最究竟的。無生法,通達了緣起無自性、空,或通達三自性、三無性,有唯識的智慧、中觀的智慧、或如來藏的智慧,修學成就,可以證得無生法忍,通達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此時無法可忍、無生可忍、無事可以忍。沒有事可忍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忍;如果還有事要忍,其忍是有限度的,一定會忍出毛病,那是假忍。真的忍是無生法忍,是最徹底且不費力的。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當知此則略說菩薩忍之自性。
應該知道菩薩或思擇力為所依止,或是自性堪忍怨害,因此菩薩無染心、純悲愍故,能夠遍於一切皆能堪忍,這是要略說明菩薩忍辱的自性。
《披》云何菩薩自性忍等者:下說菩薩一切忍是忍種類,今說自性是其體相,隨應攝彼,其義當知。言思擇力為所依止者,謂於一切忍。言自性堪忍怨害者,謂於耐他怨害忍。如前忍波羅蜜多種性相說。(陵本三十五卷五頁2838)遍於一切皆悉堪忍者,當知此由思擇力。謂一切法、一切苦、一切怨害,名為一切。普於一切皆能堪忍者,當知此由自性、或思擇力。謂一切苦、一切怨害,名為一切。言由無染心者,謂依思擇力。言純悲愍者,謂由性堪忍。總攝為一,名自性忍。
下文說菩薩的一切忍,是廣泛的說明忍辱的種類,現在說自性是它的體相,忍辱本身的體性相貌稱為自性。隨所相應的含攝忍辱的內容,其中的義理應當了知。
所謂思擇力為所依止,是指於一切忍都以思擇力為先而成就。
所謂自性堪忍怨害方面,是指菩薩能忍耐他人的怨恨傷害。如〈菩薩地〉卷35,1129頁說:諸菩薩,不久懷怨。生性於其他有情處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若他人前來諫謝,能迅速納受,終不與人結恨,不長久心懷怨恨。
遍於一切皆能堪忍方面,應當了知這是由思擇力而成就的忍力。一切,指一切法、一切苦及一切怨害。一切法,法,即是名言,是有情第六意識所接觸的法塵,包括五俱意識的色聲香味觸,及獨頭意識的別法處。當六根觸對六境,意識任運生起名言分別,以認知事物,一分別便有人我對立、自他、好壞、善惡區別,由此生出種種煩惱,必須經過內心正確的決擇,了知所分別的境界只是名句文身,但有假名都無實義,能分別的心因緣所生無有實體,才能遠離虛妄分別所生的苦惱。一切苦,指前五識相應觸所生受的苦受。一切怨害,是其他有情、怨家對菩薩的怨恨或傷害破壞。
普於一切皆能堪忍方面,應當了知這是由自性、或思擇力。而成就的忍力。一切苦、一切怨害,名為一切。由這段文看出菩薩的自性堪忍力與思擇力的差別是,思擇力能夠在一切法上堪忍一切法,成就無生法忍;自性堪忍怨害,是能夠忍受一切苦、及一切怨害。若未曾學習佛法,對一切法的堪忍性,是不能成就無生法忍的,因此一切法沒有包含在其中。說無染心是指依思惟簡擇的智慧力,遇到不如意的境界也不會生起瞋恚的染汙心。說到純粹是慈悲憐憫的心,指菩薩的自性、自心具有這種堪能性,能夠忍辱。將這二類忍力總攝成一種,名自性忍。
亥二、一切忍2 天一、徵
第二科一切忍,說明一切忍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忍?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忍?
天二、釋2 地一、標列種類2 玄一、二種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種類,標示列出種類,又分二科;第一科二種,說明二種忍。
當知此忍略有二種。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
應當知道忍辱要略而言有二種。第一種是在家菩薩應修的忍辱。第二種是出家菩薩應修的忍辱。有這二類。
玄二、三種
第二科三種,舉出三種。
當知依此二種品忍各有三種。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眾苦忍,三、法思勝解忍。
應當了知依止在家、出家這二類菩薩的忍辱,各有三種忍辱應當修學。
一、耐他怨害忍,又名生忍,即勤修五想,於怨親中、劣等勝品、有樂有苦、具德具失諸有情所,能忍其他有情一切怨恨、傷害之苦。
二、安受眾苦忍,又名法忍,即忍耐五蘊所受的冷熱飢渴依止處苦,世間衰、毀等苦、行住坐臥四威儀之苦、供事三寶尊長攝受學習佛法之苦、出家人乞行處苦、精進修學六度之苦、利益他人之苦、日常作務之苦。
三、法思勝解忍,又名無生法忍。於一切法能正確思惟簡擇,由善觀察諸法所生殊勝的覺慧,能於三寶功德乃至一切所知、所應行處八種生勝解處善巧安立而生勝解。
地二、隨釋三種3 玄一、耐他怨害忍3 黃一、徵
第二科隨釋三種,隨著解釋三種忍,分三科;第一科耐他怨害忍,說明耐他怨害忍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耐他怨害忍?
什麼是菩薩能忍耐其他有情的怨恨迫害的忍辱?
黃二、釋2 宇一、辨相2 宙一、正審思擇3 洪一、於自所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相,辨明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正審思擇,正確仔細的思惟簡擇,又分三科;第一科於自所,在自身方面作一番深入的思惟簡擇,才能夠忍得住從其他有情怨害所生眾苦。這是思擇力所攝的。
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從他怨害所生眾苦現在前時,應如是學:如此是我自業過耳,由我先世自造種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
諸多菩薩遭逢猛利、不間斷、種種、長期的從其他有情怨恨傷害所生的眾苦現在前時,這時應該要這樣學習:我今生碰到這種怨恨迫害的境界,是我自己造的業所產生的過失,是由於我過去生自己造作了種種不清淨的業力,導致現在招感這樣的苦果。
《披》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等者:此顯菩薩不捨生死,流轉相續,即於其中遭怨害苦,故作是說。
這一段文是顯示菩薩雖然證入諸法實相可以入涅槃,由於大悲所繫縛,不捨有情,不捨生死,以願力在三界五趣中不斷的相續流轉,在生死流轉當中,遭受到無明、顛倒眾生的怨恨迫害等種種痛苦。因此這段文作這樣說。
菩薩要來三界裏面度化眾生,心裡要有所準備,一定會受到這些眾生的怨害迫害苦。一定是要來吃苦度化眾生。
我今於此無義利苦若不忍者,復為當來大苦因處。
我現在對於這種毫無義利的痛苦,若是不能忍耐,現在與人結仇,熏成種子,便會成為將來大苦果的因。
《披》無義利苦者:於生死中無義無利,是名無義利苦。如說一切有情無始生死,空無義利故。
在生死當中無出世間涅槃的清淨義、也無世間的善法的利益,是名無義利苦。義利都是利益的意思。玅境長老作了二種解釋:第一種解釋,現在沒有功德稱為無義,未來沒有功德稱為無利。或第二種解釋,現在沒有世間的福利稱為無義,沒有出世間的福利稱為無利。如前面說到一切有情無始劫來在三界生生死死空無義利,這種苦是不可計數,是白白的辛苦。如世間人有很多有聰明才智,可以忍受很多的苦,但是不一定得到真實的利益,榮華富貴猶如三更夢,夢醒即是空、什麼都沒有了,最後只是黃土一杯。因此是空無義利。
我若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便為於己自作非愛,便為於己自生結縛,便為於己自興怨害,非是於他。
我若對此隨順大苦因法生起瞋心,便是對自己創造不可愛的境界、對自己製造很多與苦和合的煩惱結縛、對自己興起怨恨傷害,而不是在迫害他人。
《披》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謂由不忍為因,有生死苦,是名大苦因法。當知不忍,瞋為自體。即於彼法若生若長安住愛樂,名隨順轉。
菩薩要瞭解,眾生對自己有所破害,由不忍耐造作諸業為因,熏成種子,當來便有生死的苦果,是名大苦因法。有瞋心一定會在三界五趣中繼續輪迴,應當知道心中不能忍耐他人的傷害,是以瞋心所為不忍的自體,即於這種瞋法生起、或繼續增長,安住、愛樂,是名隨順轉。也就是隨順生死的大苦因法而轉。
洪二、於自他所
第二科於自他所,自己與他人合起來思惟。
又自他身所有諸行,一切皆用性苦為體。彼無知故,於我身中性苦體上更增其苦;我既有知,何宜於彼性苦體上重加其苦。
又菩薩這樣深入的思惟,自己的身體與其他有情的身體,所含攝的諸行,包括內六處、外六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些遷流不息的有為法,一切皆用性苦為體,五蘊果報的體性都是苦,諸受皆苦,三界果報都是苦果。有情由於沒有智慧,在我身中本性是苦的五蘊自體上更增加上痛苦,我既然知道這種道理,怎麼能夠在體性是苦的有情自體上再增加他們的痛苦?
所以我應該忍耐其他有情的傷害。我也是苦的、他也是苦的,現在其他有情無知來傷害我,若不能忍耐,會使我苦上加苦。現在既然已經知道即不應該再傷害他、以瞋心來報復,使令他人苦上加苦。
洪三、於聲聞所
第三科於聲聞所,相對於聲聞來思惟。
又諸聲聞多分唯修自義利行,尚不應起能生自他眾苦不忍,何況我今正為勤修他義利行而生不忍。
菩薩還要這樣的思惟,又諸聲聞弟子,多分只是爲了自己斷除煩惱、遠離生死、追求涅槃,修學令自己能證涅槃義利的聖道觀行,尚且不應該生起瞋恨傷害使令自己及他人也產生痛苦而不忍,何況我現在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目的是要精勤修學六度、利益眾生,使眾生得到世間出世間的義利,我怎麼能夠不忍可眾生對自己的傷害?聲聞都作得到,尚且能忍,何況我是菩薩,是以利他為上首的,怎麼可以不忍?
這是說到正審思擇。
宙二、勤修五想4 洪一、標
第二科勤修五想,精勤修學五種想法,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菩薩如是正思擇已,勤修五想,於怨親中、劣等勝品、有樂有苦、具德具失諸有情所,能忍一切怨害之苦。
菩薩經過這樣正確的思惟簡擇以後,應當:一、先思惟這是自己的業,二、思惟自己的果報本性是苦、其他人也是苦,不應該在有情身上苦上加苦。三、聲聞人只想追求證得涅槃,尚且要忍耐眾生的迫害,何況我是菩薩。四、這樣思惟以後還要精勤修學五種想法才能夠忍得住。
五種想,是另類的慈悲觀。這樣的想並不是隨便想想,而是靜下來,在奢摩他中思惟,才能忍得住。必須在事前經常思惟,生起勝解,遇境逢緣才忍得住,若事後再想,往往難以制伏煩惱。
菩薩勤修五種想,便能於與自己有怨恨仇敵、親愛友善、或非怨非親的有情;福德智慧與自己相比是下劣、殊勝、或相等的有情;身心快樂、或痛苦、或苦樂兼具的有情;具足功德或諸多過失的有情,無論哪一類有情,菩薩都能忍受他們對自己的一切怨恨傷害的痛苦。
洪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云何五想?
是哪五種想?
洪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
這裡列出來宿生親善想、隨順唯法想、無常想、苦想、攝受想五種想。
洪四、釋5 荒一、宿生親善想2 日一、徵
第四科釋,接著解釋,分五科;第一科宿生親善想,說明宿生親善想的方法,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宿生,是指過去生,過去生大家都是互相親愛和善的,作這樣的想法即不容易生起瞋心。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宿生親善之想?
什麼是菩薩於有怨恨傷害的諸有情處,能夠修習宿生的親近和善的想法?
日二、釋2 月一、修親善想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修親善想,說明修親善想的方法。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經歷長世昔餘生中,未曾為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親教、軌範、尊似尊等。
諸多菩薩應該這樣的學習,靜坐時應該這樣想:不容易得到有這種情況的少許有情,換句話說幾乎沒有,所有的有情都是這樣的。無始劫來那麼長的世間,過去生當中生死輪轉那麼多次,沒有一人不曾作過自己的父親、或是母親、或是兄弟姐妹、或是自己的親教師、和尚、或是軌範師,或是阿闍梨、教誡師、或是自己的尊長,或是相似於尊重的長輩等。應作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想法,每個人都曾經作過自己的兄弟姐妹,親教、軌範、尊似尊等。
記得有一首情歌歌詞中說,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其實一切眾生都是與自己有緣的,你水中有我、我水中有你,你地大中有我的地大,我地大中有你的地大,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你的風大也有我的風大。以水大為例,現在喝水下去是要再排出來,排出來的水又再流到大海裏面去,大海裡蒸發到天空變成雲,變雲之後溫度降低便會下雨,下雨又變成水,水流到世界各地,過濾後又成了人的飲用水、洗澡水,水裏面都有你的一份。水是所有的眾生都在用的,不只是人類。動物也要喝水、動物也會排出水,這是水大為例,水經過變化整合了,即是你水中有我、我水中有你。地大也是一樣,像所食用的食物,也是將它排出到土裡面去,接著又開花結果長出植物,植物又流傳到世界各地,大家去食用,你地中有我、我地中有你。火大也是一樣,溫度、火也沒有分別的。風大也是,你呼吸的空氣與我呼吸的空氣有什麼不同?你呼出的氣當中有我呼出的氣,你呼出來的氣不是也被我吸了,我吐出來的氣又混合到空氣裏面,大家都吸到了。整個來說大家都是一體的、是不可分的。
菩薩初發心攝一切眾生為自己的眷屬,這是很正確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再仔細想一想,所有根身、器界、遇境逢緣,皆由阿賴耶識變現。阿賴耶識是有情的隨業識,是一種果報識,由業力變出自己的身體、器世間及其他有情。今生遇到的親戚朋友,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招感、變現出來的,當某位眾生來找自己麻煩,也是自己的業力變現的,不然怎麼不找別人?如同作夢時,夢見誰都是自己那一念心而已,哪有其他的人?因此悟道的人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心外根本無有一法可得,所有境界全是自己的虚妄分别心所現。阿賴耶識依業力變現各種境相,一切境相不離開自己的心。菩薩親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或依這種正思惟,便可以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就是我,你與我沒有什麼差別,因為你就是我的識所變現的。經常這樣作宿生親善想,遇到不如意的境界,便不會怨恨他人、覺得自己很委屈、很苦命,以此為理由再返過來報復他人。
《披》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等者:如世尊言:我不觀見如是種類有情可得。無始世來經歷生死,長時流轉,不互相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似尊重者。由是因緣,一切怨品,無不皆是我之親品。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卷十九頁2544)與此義同。
如佛所說的:我不曾看到有這種有情可得。一切眾生都是一樣的,無始劫來一直到現在,經歷了生生死死死,長時間的流轉,沒有未曾互為父親、或是母親、或是兄弟、或是姐妹、或是軌範師(阿闍梨)、或是羯摩師、或親教師(和尚、師父),或與自己的軌範師、親教師是同學的,這些值得尊重的長者,或相似尊重者,雖然不是長老但是有德行值得自己尊重者。如佛所說沒有這種有情可得。由這樣的因緣,仔細惟所有的怨家也都是自己的親家,都是自己親愛的人,只是自己改頭換面,不斷生死輪迴,大家都忘記了,原來是一家人,改頭換面以後即忘記,分別對立,便成你是你、我是我了。如〈聲聞地〉卷30,1015頁所說。
月二、依想堪忍
第二科依想堪忍,依親善想能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怨憎想,住親善想。依親善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菩薩由於這樣如佛所說的真理正確的思惟,於自己有怨恨傷害的諸有情處所,能夠捨棄怨仇及憎恨的想法,安住在親近友善的思惟中。依止親近友善的想法,對於諸多於自己有怨恨傷害的有情,都能夠忍耐。
忍而不忍,如果是親愛的人都不會計較。既然是將怨家當親家,便沒有什麼可以不忍的。
荒二、隨順唯法想2 日一、徵
第二科隨順唯法想,說明隨順唯法想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隨順唯法之想?
什麼是菩薩對於自己有怨恨傷害的諸有情處所,修行學習隨順唯法之想?
日二、釋2 月一、修唯法想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修唯法想,說明修唯法想的方法。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依託眾緣,唯行唯法,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是其能罵、能瞋、能打、能弄、能訶,或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訶。
諸菩薩應該這樣學習:生命體是依託種種的因緣而生起的。唯行,唯是內心的分別、能緣的心行,這一些遷流不息的諸行,是自己阿賴耶識刹那刹那頓生頓滅變現,以此為依,意識於所緣境相又不斷虛妄分別現出各種似義相;唯法,唯法所顯(無明支乃至受支)、唯法能潤(愛取二支)、唯法所潤(生與老死二支),唯是惑業苦諸法的相續流轉,無作者、無受者。這當中自己的色受想行識、或其他有情的色受想行識,都沒有所謂的常恆住、不變易的我;或是有情識的眾生;或是命者,有生命的眾生;或是生者,能生出種種法的實體性的我。沒有一個人是能罵的人、能生氣的人;能打,能夠擊打他人的人;能弄,能夠嘲弄他人的人;能訶,能夠訶責他人的人;或是所罵,或是有人被罵、所罵、所瞋恨的、所打擊的、所戲弄的、所訶責的人。並無能所,既沒有能罵的有情、也沒有所罵的自己。
《披》依託眾緣唯行唯法等者:如說緣性緣起所緣,謂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故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打、所打、能弄、所弄、能訶、所訶,唯有音聲、唯有名字,即依此義,故說都無。
如前面說緣性緣起所緣,指出一切法,是由因緣所生的稱,為緣性。緣性有四種,包括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由四緣能生心法,因緣與增上緣能生色法,這是緣的體性。總說有情的身心果報都是四種緣所產生的,因此四緣名因緣所生的緣性。
緣起,由緣而起,有情生命體輪轉的實相是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諸多因緣所生起的,十二緣起即四緣所顯現出來的生命輪轉相。修行人以四種緣性所顯十二緣起為所緣,修習毗鉢舍那,便能如實了知五蘊無我的實相,而能成就忍辱的功德。
修學緣性緣起的所緣境應該怎麼樣思惟觀察?即觀察行者的身受心法,於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唯行,只是具有生住異滅四相、遷流不息的五蘊諸行。
唯法,生死流轉的五蘊諸行只是惑業苦三種法互相為緣而生的現象而已,只是法的流轉,並沒有我。唯事,因緣所生的五蘊事,是由過去生前七轉識等流習氣及前六轉識的異熟習氣感得此生的異熟果及等流果的顯現。
唯因、唯果,十二緣起有二因、二果,二種因是:一牽引因、二生起因;二種果是:一自體果、二受用境界果。二種因中牽引因,有能引所引,無明緣行是能引,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法的種子是所引;這是遠因,能夠牽引下一生的果報。生起因,有能生所生,愛取有是能生,生老死是所生。二種果中自體果,是有情的正報,即現在世五趣果報,六根六塵等法。受用境界果,是有情的依報,是由可愛或不可愛業的增上力所起的六觸所生可、不可意受。有情生命的相貌也就是這些因果關係。
墮正道理,十二緣起思惟是佛所說的正法,是與正法相應的道理,名墮正道理,對於生命體正確的觀察。
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有情生命的緣起,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只是此生彼生,由無明引發行,生引發老死,由前一支法引生後一支法,唯是諸法引發諸法;這當中並沒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作者主宰這些因緣果報,也沒有前後延續、常恒住、不變異、領受果報的受者,一切都是由緣而起,只是惑業苦種種因緣和合的現象。
因此我或有情、或是命者、生者都是我的別名,都沒有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打、所打、能弄、所弄、能訶、所訶,沒有這件事情,沒有我,所以無我是貫下來的,無有我、無有情、無命者、無生者、無能罵、無所罵、無能瞋、無所瞋、無能打、所打、無能弄、所弄、無能訶、所訶,唯有音聲,有人罵我時只是一陣音聲而已,若不將它連在一起,也就沒有意義;唯有名字,音聲是名言的口語化而已,然而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名字中並沒有任何事物,譬如有人罵你笨,於笨字當中並沒有笨這個境界,想通了即可放下。如是依止這真實的道理,無我、人、眾生、壽者,乃至無法,所以都說是無,沒有任何真實的境界可得。
月二、依想堪忍
第二科依想堪忍,依所想能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有情想,住唯法想。依唯法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如是菩薩依止佛所說的真理,正確的思惟緣起,便能通達無我、無我所的道理,沒有我了什麼煩惱都不能夠入侵,這是真實斷除所有煩惱的最好的方法。對於自己有怨恨傷害的有情,由於無人相,便可棄捨對方是有情的想法,了知對方並不是一個有情,只是諸行、只是色受想行識諸法而已。依止唯法的思惟,猶如被空船撞擊,對於他人的怨恨傷害便能夠堪忍。
大乘的觀行是更究竟的,法是空的、連法都不可得,不但人不可得、連法也不可得、連這件事也不可得,就沒什麼好生氣的。
荒三、無常想2 日一、徵
第三科無常想,修無常想,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無常想?
什麼是菩薩在有怨害的有情處修無常想?
日二、釋2 月一、修無常想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修無常想,說明修無常想的方法。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諸有有情若生若長,一切無常,皆是死法。極報怨者,謂斷彼命。是諸有情命念念斷,智者何緣復欲更斷。如是生死性無常法諸有情上,其有智者尚不應起有染濁心,況當以手、塊杖加害,何況一切永斷其命。
諸菩薩應該這樣的學習:諸多有情無無論出生、或成長過程,一切都是無常的,有一期生死、剎那生死,都是死法,有生必有死,是一定的道理。對有情最大的報復,便是斷除他的生命。事實上諸多有情的命是念念刹那刹那斷命,頓生頓滅的,有智慧的人何須再斷他的生命?如是在生死體性本是無常法的諸有情上,有智慧的人尚且不應該在有情的生命體上生起有染汙的貪瞋癡的心念,何況用手、或石塊、或木杖來加諸傷害對方,何況還要永遠斷除其命?
《披》尚不應起有染濁心者:謂不應起惡意分別,欲為損害故。
尚不應起有染濁心,是說菩薩不應該生起惡意不善的分別,想要損害對方。
古德說過一句話: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由來多缺陷、學道求真免無常。是是非非不必爭人我,其實人我根本不可得,自己與他人何必論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誰是缺失的、誰是有長處的,不用比較;世間的事本來就是有缺陷的、不圓滿的;修行人應該要修學聖道追求真理,免除生死輪迴的無常。菩薩修無常想,有情已經念念命斷,不用再將他的命斷除。這樣一想便不會想再傷害他了,他本身就是無常的,一刹那就不是他了。
月二、依想堪忍
第二科依想堪忍,依無常想能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捨常堅想,安住無常不堅固想。依無常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如是菩薩依佛所說的真理正確的思惟,棄捨常堅想,安住無常不堅固想。知道自身與其他有情都是無常的,是不堅固的。依無常想,眾生都是無常的念念命斷,因此對於諸多有怨恨傷害的有情便能夠忍耐。
荒四、苦想2 日一、徵
第四科苦想,修習苦想,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苦想?
什麼是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苦想?
日二、釋2 月一、修習苦想2 盈一、於諸有情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修習苦想,說明修習苦想的方法,又分二科;第一科於諸有情,對於諸有情修習苦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觀:若諸有情大興盛者,尚為三苦常所隨逐,所謂行苦、壞苦、苦苦,況諸有情住衰損者。
諸多菩薩應該作這樣觀察:若諸有情有廣大興盛、富貴榮華的境界,尚且有三種苦惱常常隨逐著,所謂的行苦、壞苦、苦苦,何況是住於衰損的諸有情;大興盛者尚被三苦隨逐逼迫,何況衰損者。
什麼是三苦?三苦,包括苦苦、壞苦、行苦。
一、行苦:三界有情所依止的果報體,根本所依的真異熟,是由過去生煩惱為緣造業所引生的,以無堪能性的種子為自,有很多煩惱種子隨逐,遇到助緣便能生起煩惱;使得生命現出麤重相、剛強相、障礙相、怯劣相、不自在轉無堪能相,隨順惑業苦諸雜染,背離清淨的戒定慧;因此諸佛如來安立三界一切所依自體為苦,就是所謂由行苦故苦。若約三受而言,不苦不樂受,名行苦。行苦是勝義苦,於樂受或苦受中都有行苦,比較微細,一般人不容易瞭解。
二、壞苦:樂受變壞名壞苦。如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譭謗凌蔑等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
三、苦苦:苦受名苦苦。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不可意諸行,由苦苦故苦。
盈二、於苦有情
第二科於苦有情,對於有苦的有情修習苦想。
如是觀已,應如是學:我今於此苦常隨逐諸有情所,應勤方便令離眾苦,不應於彼重加其苦。
菩薩作這樣的觀想後,應該這樣的學習:我現在對於常有這三種苦隨逐的諸有情處所,應該精勤方便說法,令其遠離種種的苦惱,不應該在諸有情的身上重複加重其苦。
《披》況諸有情住衰損者者:有情自體有多衰損差別可得,謂無病衰損、壽命衰損、眷屬衰損。由是因緣,於現法中住諸苦惱,是名住衰損者。
有情自己的果報有很多衰敗損壞差別的相貌可得,如無病衰損,本來是健康的現在生病了;壽命衰損,本來應該長命久住的,由於不避不平等、或福盡而死、或壽衰損而死;眷屬衰損,親愛的人死了,或不如意、不合的事情出現,都是眷屬衰損。由於這些因緣,在現在的生命體當中,住於諸多的苦惱中,是名住衰損者。
月二、依想堪忍
第二科依想堪忍,依正思惟故能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斷滅樂想,生起苦想。依此苦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如是菩薩依止正思惟,斷除消滅執著世間是樂的想法,能夠有一種正確的看法,三界當中沒有一件事情是快樂的,色受想行識,諸受皆苦。依止苦想,知道自己也是苦的、有情也是苦的因此對有情的怨恨傷害都能堪忍得住。
《披》斷滅樂想生起苦想者:謂於有漏有情,如實觀察勝義唯苦,尚不見其常住安樂,何況於彼有苦有情。由是因緣,故於一切斷滅樂想,生起苦想。
對有煩惱流漏相應的有情,以諸法的實相由勝義觀察唯是苦,勝義是聖人的智慧所緣的境界,由站在聖人的立場來看三界有情世間都是苦惱,尚且看不到任何一個人事物都能夠常住安樂,何況正在受苦的有情呢?由於這麼多的因緣,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會以斷滅樂想知道眾生都是苦的,由於生起苦想,便不忍心再傷害有情。
荒五、攝受想2 日一、徵
第五科攝受想,攝受有情想,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攝受想?
什麼是菩薩對於有怨害諸有情處所,修學攝受想?
日二、釋2 月一、修攝受想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修攝受想,說明修攝受想的方法。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為一切有情之類發菩提心,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皆為親眷,我應為彼作諸義利。我今不應本於有情欲作義利,而當於彼不忍怨害,作非義利。
諸菩薩應該這樣學習:我爲了一切有情之類發無上菩提心,於初發心已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為自己親愛的眷屬,我應該為諸有情造作種種世間、出世間的義利。我本來最初發心對有情作有義利的事,現今不應該又對其加諸於自己的怨害不能忍耐,而作出種種無義利的事,我不應該這樣。
月二、依想堪忍
第二科依想堪忍,依攝受想能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滅除他想,住攝受想。依攝受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如是菩薩如佛說的真理正確思惟的緣故,對於有怨恨傷害的諸有情,息滅除去是他人的想法,將諸有情攝受為自己的親眷想,乃至攝受為自己、自體。依攝受想,對諸有情的怨恨傷害都能堪忍得住。
《披》滅除他想住攝受想者:由諸菩薩攝諸有情以為自體,是故於彼滅除他想,住攝受想。
前面的文是攝諸有情為自己的親眷,這裡說菩薩攝受諸有情以為自己的自體,其實也可以這樣說:諸有情都是自己阿賴耶識所變現的,阿賴耶識就是各人的自體,有情就是我的自體。有情既然現在眼前,不要將有情排除在自體之外,是自己的業所呈現出來的,所以也就是自己,這便是住攝受想。若有攝受有情為自內體的想法,自己與有情是情同手足,有情假如有痛苦,很自然的要保護他,想消滅他的痛苦。如同自己的腳被蚊子叮到,手自然會去將蚊子趕走,不會讓蚊子繼續叮咬。因此攝受有情為自內我、為自體,這樣想便不會對有情生氣。
宇二、釋名2 宙一、徵
第二科釋名,解釋忍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忍?
什麼是忍?
宙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注恆續,故名為忍。
忍的定義是自無憤勃,自己沒有憤怒的心情,沒有瞋恨、憤怒咆勃,不回報其他有情的怨恨,也不懷恨在心,令煩惱種子,如水不斷的恆常流動,相續注入心中,因此稱為忍。
忍的三種相貌是:一、自己沒有瞋心,二、不報怨、不報復,三、不懷恨在心,不會表面好像是忍了,但是內心瞋恨的種子卻不斷相續流轉。如果能夠做到這三點,稱為忍。
黃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菩薩耐他怨害忍。
以上菩薩對於自己、自他、聲聞等正審思擇,勤修宿生親善想、隨順唯法想、無常想、苦想、攝受想等五想,對於有情的怨害能生堪忍,是名菩薩耐他怨害忍。
《披》云何名忍等者: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是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是名亦不隨眠流注恆續。當知此約菩薩性能堪忍,說此忍名。
諸菩薩的心性,若於其他有情處所遭遇無利益之事,不生起瞋恚傷害的心,也不回頭報復,是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倘若其他有情對自己有所傷害,前來諫悔懺謝,菩薩很快的能夠容納接受,終究不會結仇,也不會長久懷著怨恨,是名亦不隨眠流注恆續。應當知道這是約菩薩的心性是能夠堪忍的,因此名「忍」。
玄二、安受眾苦忍3 黃一、徵
第二科安受眾苦忍,解釋安受眾苦忍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安受眾苦忍?
什麼是菩薩安受眾苦忍?
黃二、釋3 宇一、如理思惟2 宙一、於過去世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如理思惟,於過去現在如理思惟,又分二科;第一科於過去世,對於過去世如理思惟。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從昔來依欲行轉,常求諸欲,故意思擇為諸苦因,追求種種苦性諸欲。於追求時,忍受無量猛利大苦。所謂種種徇利、務農、勤王等事。如是追求無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大苦,皆由無智思擇過失。
諸多菩薩應該要這樣的思惟學習:我從過去生以來,依止欲界五蘊諸行活動,經常追求種種的色聲香味觸諸欲,種下苦因,故意思惟簡擇想要受用種種妙欲,追求種種具有苦性的色聲香味觸男女諸欲,是造成受諸苦惱的助緣。於追求時,必須忍受無量猛利強大的苦惱。所謂種種求利、求財、或是務農、事王等事,追求這些毫無義利的苦法時,使令我具足領受種種大苦,這都是由於自己沒有智慧思惟簡擇錯誤所造成的過失。
宙二、於現在世
第二科於現在世,於現在世如理思惟。
我今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苦,況少小苦而不忍受。
我現今爲了追求能引安樂的最殊勝的善品,最殊勝的戒定慧、奢摩他、毗鉢舍那、六波羅蜜等,尚且應該思惟簡擇忍受無量無邊的種種很大的苦惱,何況少少的一點苦而不忍受。俱胝,印度數量之名,千萬或億。
《披》依欲行轉等者:謂依欲界諸行,心、意、識生,是名依欲行轉。受用欲塵為境界故,於五妙欲恆起追求,是名常求諸欲。起不如理作意,思惟其相及與隨好,是名故意思擇。由是因緣,令心流漏,發生種種惡不善法,是故說彼為諸苦因。
依止欲界的諸行,內外諸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生眼識乃至意識這些都是諸行;依止著內根緣著外塵有心意識產生,第八識名心、第七識名意,前六轉識稱為識,是名依欲行轉。依欲界的果報、內身外境,而產生欲界相應的心、意、識。欲界有情受用欲界的外塵為內心的所緣境,對於五種微妙的色聲香味觸諸欲長時恆起追求,是名常求諸欲。於追求諸欲時,第六意識生起不如理作意,思惟其總相及別相的隨好,生起染汙心,是名故意思擇。由於取相以及取隨好的因緣,使令內心流漏出很多貪瞋癡的煩惱,由於沒有智慧瞭解諸欲是以苦為性,因此發動生起種種身語意的惡不善法,由此說這是諸苦的原因。
宇二、能忍眾苦4 宙一、標
第二科能忍眾苦,如理思惟以後能忍耐種種的苦惱,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
經過這樣如理正思惟的緣故,爲了追求無上菩提,菩薩都能忍受一切事所產生的苦。
宙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一切事苦?
什麼是一切因緣所生法的事產生的苦?
宙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當知此苦略有八種。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
應該知道有情的生命體會遭遇很多的苦,約略來說有八種:
一、依止處苦,生存所依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引生的苦。
二、世法處苦,逢遇世間衰、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等苦。
三、威儀處苦,長時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所生的苦。
四、攝法處苦,供事三寶乃至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等,精進攝受善法所生的苦。
五、乞行處苦,出家菩薩因乞求行所有艱辛所生眾苦。
六、勤劬處苦,勤修善品劬勞因緣,發生種種身心疲惱所生的苦。
七、利他處苦,諸菩薩修十一種利有情業所生的苦。
八、所作處苦,諸菩薩或是出家,便有營為衣鉢等業;或是在家,便有無倒商賈、營農、仕王等業。由此發生種種勤苦。
宙四、釋8 洪一、依止處苦2 荒一、顯處
第四科釋,解釋,分八科;第一科依止處苦,說明依止處苦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顯處,顯示依止處苦的處所。
依止處苦者,依謂四依。由依此故,於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
依止處苦方面,是針對出家人所要忍受的苦來說的。依是指四依,由於依止這四種法,在佛的法與律當中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的身份。這四種依止是比丘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的什物。
荒二、明忍
第二科明忍,說明忍受依止處苦的相狀。
菩薩於此若得麤弊、尠少、稽留、輕懱不敬,不生憂悒,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依止處苦。
出家的菩薩要忍受的第一種苦是依止處苦。菩薩對於四依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等,出去乞食時若得到的是麤弊下劣的、不是很多,而是很稀少的、對方布施時有所慢緩滯留、輕賤懱視出家的菩薩、也不恭敬,菩薩不會生起憂愁抑鬱,也不會因為所得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有所缺少麤弊下劣、得來不易,而懈怠荒廢所修的善品。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依止處苦。
出家菩薩要忍受這些四事供養不足的苦惱,還是要繼續的修學善品。這是法忍。
菩薩想到過去生爲了欲,可以忍受種種的無義的大苦,現在爲了無上菩提,殊勝福慧圓滿的境界,必須忍受法苦。
《披》依謂四依等者:一者、衣服,二者、飲食,三者、臥具,四者、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為四依。於此四依得非上妙,名得麤弊。得非眾多,名得尠少。他或於此不速疾施,是名稽留。不恭敬施,是名輕懱不敬。聲聞地說: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豈有出家往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麤,要當速疾而非遲緩。(陵本二十三卷十一頁1978)由是道理,菩薩於此不生憂悒。
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名四依。出家的菩薩於所得的四依物品,不是上等微妙的名得麤弊。得到的供養不是很多,名得尠少。施主不會很快的布施供養,是名稽留。施主不恭敬的布施,是名輕懱不敬。〈聲聞地〉中說出家人要自己保持住正念的心到施主家。豈有出家人到其他在家人的處所,期望施主應布施而不是不布施;希望他人能夠恭敬而不是不恭敬;期望施主布施很多而不是很少;布施物是精微妙的、不要麤弊下劣的;布施給自己的速度要很快,不是慢吞吞的好像不太願意。如〈聲聞地〉卷23,821頁中所說。由於這種道理菩薩對於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四事供養,不會生起憂愁苦惱。
洪二、世法處苦2 荒一、顯處2 日一、標列
第二科世法處苦,解釋世法處苦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顯處,顯出世法處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九種。
世法處苦者,當知世法略有九種。一、衰,二、毀,三、譏,四、苦,五、壞法壞,六、盡法盡,七、老法老,八、病法病,九、死法死。
世間法約略來說有九種的苦:
一、衰,衰者,減也。謂凡有減損於我者,皆名為衰。要覽云:失可意事曰衰。或者說事物的發展轉向微弱,名衰。如財衰、利養的衰敗、法衰等。
二、毀,是毀謗,因為討厭其人,背後以誇大不實的言論對人進行詆毀。
三、譏,現前譏笑毀謗,名譏。
四、苦,是指身心的苦惱,有苦受出現時。
五、壞法壞,《瑜伽論記》窺基大師說:謂諸欲法性是壞法而至壞時,名壞法壞。
六、盡法盡,窺基大師說:諸欲法體至盡無時,為盡。法壞與盡的差別,法壞,物體質還在,只是部分破壞;法盡,物體完全無了。如車子壞了,稱為壞法壞。盡法盡,車子完全不能開,甚至焚毀了。壞的時候修理修理還可以用,而完全都不可以用時是盡法盡。
七、老法老,本論卷61說老有五相,即:盛色衰退、氣力衰退、諸根衰退、受用之境界衰退、壽量衰退。病能損壞身心的可愛安適,故稱病苦。
八、病法病,本論卷61說病苦有五相,即:身性變壞、憂苦增長多倍、於可意境不喜受用、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強受用、能令命根速離壞滅。於此五處衰退,故稱為苦。身體四大不調是會生病的,生病時是苦。
九、死法死,〈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61說死苦有五種相:離別所愛之財寶、離別所愛之朋友、離別所愛之眷屬、離別所愛之自身、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之憂苦。五陰壞時或壽命盡時所受之苦,名死苦。
日二、名苦
第二科名苦,名為世法處苦。
如是世法若總若別會遇現前,能生眾苦,此即名為世法處苦。
財物衰敗了、有人後面譭謗或現前譏嫌、或者身心的苦受、或者壞法壞(器物破壞了)、盡法盡(器物完全耗盡了)、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這些世間法全部現前或是各別現前時,能夠使有情產生眾多的苦惱,這便是世法處苦。
荒二、明忍
第二科明忍,說明忍受世法處苦的相狀。
菩薩觸對如是眾苦,思擇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世法處苦。
菩薩在人間觸對如是眾多的世法處苦,應思惟簡擇忍受,不要由於這些因緣損減自己的精進力而懈怠荒廢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菩薩行,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世法處苦。
《披》當知世法略有九種等者:供養親近無量品說:依世八法,有八種苦。一、壞法壞時苦,二、盡法盡時苦,三、老法老時苦,四、病法病時苦,五、死法死時苦,六、無利苦,七、無譽苦,八、有譏苦。(陵本四十四卷十三頁3583)此說有九,增苦可知。初之四種,八世法攝。今說彼苦,故唯取四。次之二種,外無常攝。後之三種,內無常攝。
供養親近無量品說:依世間的八法有八種苦產生:
一、壞法壞時苦,資具等性是壞法,遇緣壞時所生苦。
二、盡法盡時苦,法完全不能用了,稱為盡法,到了盡頭這事不論是內身外物都是令人痛苦。
三、老法老時苦,是內身變老時的苦。
四、病法病時苦,是生病時的苦。
五、死法死時苦,是死時的苦、如解肢節的苦。
六、無利苦,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等財利缺乏或沒有時的苦。
七、無譽苦,沒有人在背面讚歎自己聲譽的苦。
八、有譏苦,有人當面呵斥、譏嫌自己的苦。
在〈菩薩地‧供養親近無量品〉卷44,1483頁還會讀到。但這裡說有九種,增加了一個苦,即世間八法中的「衰、毀、譏、苦」中第四的「苦」。前面八種世法苦都有了,再加一個苦,總共有九種。九種世法苦中,最初四種是衰毀譏苦,是八種世間法所攝,未列「利、譽、稱、樂」這四法。次之二種,是壞法壞、盡法盡這二種,是外物無常所攝,譬如說車子有部分損壞稱為壞法壞,全部都不能用稱為盡法盡,壞與盡是形容身外之物。後面三種老病死苦,是內身的果報無常所攝之苦。合為:衰、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病、死,共九種苦。菩薩應忍受各種世間法的痛苦,不要因為痛苦現前便不再精進而荒廢道業。
洪三、威儀處苦2 荒一、顯處
第三科威儀處苦,說明威儀處苦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顯處,顯示威儀處苦的處所。
威儀處苦者,當知即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菩薩於中若行、若坐,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
威儀處苦方面,應當了知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菩薩在行住坐臥四種威儀當中,或是經行、或是靜坐、或是日間、或是夜間,時常經行、宴坐修習止觀,從修治種種的障礙法,如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惡作、及疑等五蓋,令心清淨,不應該在不是應睡眠時右脅而臥躺在床上;床座或是用稻草鋪的、或是樹葉鋪的;終究不於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的床座。
《素問·宣明五氣》中提到:「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說,用眼過度會傷血,在床上躺久會傷氣,坐久了傷肉,站久了傷骨,走得時間長了會傷筋。久處四種威儀,都會引生苦受,因此修習止觀,除了靜坐,還要經行,令氣血暢通。
荒二、明忍
第二科明忍,說明忍受威儀處苦的相狀。
菩薩於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威儀處苦。
菩薩對於威儀所產生的疲勞、苦受,都完全能夠克服、忍受,不會由於經行太久腿酸或是靜坐腿疼,或是心裡不能忍受,而障礙精進、懈怠荒廢所修的善法,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威儀處苦。
《披》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者:謂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端身而坐,推度時日,終不以背或以其脅,依倚大床、或小繩床、或壁、或樹、草葉座等。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二十頁2152)此應準知。
菩薩常常修習常坐不臥的功德,有功夫的人常常靜坐,坐二至三小時睡眠就充足了,不用躺下來。菩薩修常坐不臥的功德,可以在大床、或是小繩床、或草葉座,端正自己的身體而靜坐,思惟觀察法義,或修止或修觀,這樣度過一日,終究不會以背或以其脅倚靠自己的手臂,依靠、躺在大床上、或小繩床、或是靠著牆壁、或是樹下、或草葉座的。如〈聲聞地〉卷25,882頁所說。此處應該準照那裏所說了知。
洪四、攝法處苦2 荒一、顯處2 日一、標
第四科攝法處苦,說明攝法處苦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顯處,顯示攝法處苦的處所,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攝法處苦者,當知攝法略有七種。
攝法處苦方面,菩薩於攝受善法時,也要忍耐種種的苦,約略來說有七種苦。
日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供事三寶;二、供事尊長;三、諮受正法;四、既諮受已,廣為他說;五、以大音聲吟詠、讚誦;六、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七、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
菩薩攝受的善法,要略而言有七種:
一、 供事三寶,供養承事佛法僧三寶。本論卷44說菩薩於如來所供養如來有十種作法:包括
1. 設利羅供養:佛在世時,親自現前供養如來色身。
2. 制多供養:供養各種新舊佛塔、佛龕、佛寺等。
3. 現前供養:現見佛身供養、或現前供養佛寺中的佛像或舍利等。
4. 不現前供養:於不現前一切如來及以佛寺作如來想,普為三世一切如來、一切十方如來制多施設供養。
5. 自作供養:不假他人,自己親手供養佛身或佛寺。
6. 教他供養:提供自己的財物給貧苦少福無力有情供養佛身或佛寺。
7. 財敬供養:於佛所、或佛塔廟,以各種衣服等資生具,敬問、禮拜、奉迎、合掌,以種種熏香、末香、塗香、華鬘、妓樂、幢蓋、旛燈,歌頌稱讚,五體投地,歸依繞佛,而為供養。
8. 廣大供養:以上七種供養所種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名廣大供養。
9. 無染供養:自手供養,不懷輕慢;令他供養;不住放逸、懈惰、不敬而為供養;不輕棄擲、不散漫心、無雜染心而為供養;不於信佛國王、大臣、諸貴勝前,為財敬故,詐設種種虛事供養;不雌黃塗,不酥灌洗,不以種種局崛羅香、遏迦華等餘不淨物而為供養。如是六種說名菩薩無染供養。
10. 正行供養:若諸菩薩,於少少時普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捨俱心;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於一切法發生少分下劣忍智,信解離言法性真如,起無分別無相心住;守護菩薩所受尸羅律儀,於奢摩他、毗鉢舍那菩提分法精勤修學;亦於一切波羅蜜多及諸攝事正勤修學。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
如供養佛,如是供養若法、若僧,隨其所應,也是一樣。又說於三寶所,由十種相興供養時,應緣如來發起六種增上意樂。思惟佛是無上大功德田、有無上大恩德、佛於一切無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佛出現世間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三千大千世界唯有一佛出現、佛是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所依。由是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若於如來法所、僧所,少分思惟而興供養,尚獲無量大功德果,何況每天供養三寶,所獲功德果報更是不可思議。
二、供事尊長,供養承事自己的和尚、阿阿闍黎等尊貴師長,這件事也得勤勞,也要體貼。作一個侍者,要比師長晚睡、比師長早起。師長睡了自己還不能睡,還要先收拾一下;師長還沒起床自己就要起床了,師長起床需要刷牙、洗臉水都要幫他準備好。自己少睡一點去供養承事尊長,這樣會得到很大的福報,也能攝受到佛法。
三、諮受正法,諮詢、領受正法。佛在世向佛請法,佛不在世要向尊長請問正法,請法之後要納受於心,不要忘失聖法
四、既諮受已,廣為他說。諮詢、領受正法之後,還要嘗試為人說法,以此督促自己努力理解正法,取得正法的精義,而能教學相長。
五、以大音聲吟詠、讚誦。於所諮詢、領受的正法,還要發出大的音聲有韻律的吟唱歌詠,或讚歎或背誦。以上這五種都是通於聞慧。
六、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這是思慧相應的法。聽聞佛法以後每日早晚都要靜坐,在空閒的地方單獨的靜坐,不要與他人散心雜話,沒有顛倒的,正確的思惟、稱量、觀察,這三種其實都是思惟義,不過它有一點差別。
思惟,最初開始簡略的思惟所學習到的正法,〈攝異門分〉卷83,3頁說,依聖教量,用佛所開示的道理、法句,不要用自己的意思去思惟正法。
稱量,思惟以後以比量、衡量所觀的正法,確認正法的道理。
觀察,依現實的所緣境,現量、深入的觀察,進而生起決定的勝解。依三量思惟、稱量、觀察正法,可以成就思慧。
七、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瑜伽作意,即止觀。行者經內心的思惟、稱量、觀察正法之後,於正法獲得決定的勝解,有了思慧,便能修習與我法二空真如相應的止觀作意,長時間不斷、數數的重覆熏習。
荒二、明忍
第二科明忍,說明忍受攝法處苦的相狀。
菩薩於此七種攝法,勇猛劬勞所生眾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攝法處苦。
菩薩對於這七種攝受佛法的方法,勇猛、精勤修習所生起的眾多苦惱,都能夠忍受,不會由於痛苦的因緣而懈怠,荒廢原有的精進,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攝法處苦。
洪五、乞行處苦2 荒一、顯處2 日一、總標
第五科乞行處苦,說明出家菩薩乞行處苦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顯處,顯出處所,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七種。
乞行處苦者,當知此苦略有七種。
乞行處苦方面,應當了知這種苦約略來說有七種。
日二、列釋
第二科列釋,列舉出來解釋。
一者、自誓毀形,剃鬚髮等,棄捨世俗諸相好故。二者、自誓毀色,受持改變壞色衣故。三者、進止云為皆不縱任,遊涉世間,一切行住自兢攝故。四者、依他活命,捨商農等世間事業,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五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於所獲得非法珍財、久所貯積不受用故。六者、盡壽遮止人間諸欲,離非梵行婬欲法故。七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捨離觀聽、歌舞、笑戲、倡妓等故,及離與己親友同齡笑戲、歡娛、攜從等故。
乞行處苦有七種:
一、出家菩薩自己發誓,願意毀壞自己的身形相貌,剃除鬍鬚及頭髮,棄捨世間人所執著的美好的外相。
二、出家菩薩自己發誓,願意毀棄對美好色相的執著,不再穿著青黃赤白花等鮮豔亮麗的衣服,受持穿著經過染色改變過的或灰、或是咖啡色等非正色的壞色衣。
三、進止,就是進退。出家人舉止進退、說話、做事時,都不放縱任由懶散的習性顯現,如翹二郎腿看電視吃花生、隨便說話、不守規矩等;遊行涉足到世間時,一切的行動或住或止,都要戰戰兢兢地攝受正念,不可以有一點放縱任性,讓世間人起譏嫌。
四、出家菩薩依靠他人供養活命,棄捨士農工商等世間事業,從他人慈悲布施所得而存活濟助自己的生命。
五、出家菩薩盡形壽從其他有情那裡乞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等,不受用非法所得的珍貴財物,也不會長久儲蓄積聚財物。
六、出家菩薩盡形壽遮止人間的男女等諸欲,遠離不是梵行的婬欲法,不能有任何淫欲的事。
七、出家菩薩盡形壽遮止人間的嬉笑遊戲之事,棄捨遠離觀看、或是聽聞唱歌、跳舞、笑鬧遊戲、娼妓等欲事,以及遠離與自己的親友同年齡的人笑鬧遊戲、歡聚娛樂、或是結伴而遊。放棄所有世間的欲樂。
荒二、明忍
第二科明忍,說明能忍乞行處苦的相狀。
如是等類,因乞求行所有艱辛所生眾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乞行處苦。
如上面所說一,毀形捨俗、二、壞色衣服、三、進止不縱住自兢攝、四、依他活命、五、盡壽乞求非久積用、六、盡壽離婬、七、盡壽離觀舞倡妓同齡携從等法之七種乞行處苦;生活很簡單、衣食住行都向他人乞求引生的艱難困苦,出家菩薩於此一切都能夠忍受,不會由於這些物質上的不足,而使令自己退失精進而生懈怠、荒廢道業,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乞行處苦。
《披》當知此苦略有七種等者:修所成地說: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應自觀察形色異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蓄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又善說法毗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略捨二事之所顯現。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榖珍寶等所顯。二者、棄捨歌舞、倡妓、笑戲、歡娛、遊縱、掉逸、親愛聚會,種種世事之所顯現。(陵本二十卷十三頁1755)由是當知,此初五種,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所攝;後之二種,誓受禁制尸羅所攝。
〈修所成地〉中說,出家人應該在四處以二十二相觀察,經常以二十二相來檢點自己,作意思惟觀察,才能夠增長道心。〈修所成地〉所說的四處,前三處各有五相,第四處有七相,合說有二十二相。四處分別是:一、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二、又自誓受禁制尸羅,三、又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四、若有為斷一切苦惱,受此三處,應正觀察眾苦隨逐。
由第一處觀察,又分三部分,包括: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的由剃除鬚髮,棄捨世俗形好,穿著壞色衣等三相;及誓受下劣威儀的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及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等一相;及由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一相;由此五相,應當知道是名初處觀察。
以下略為解釋:
於誓受下劣形相方面,應當觀察自己已經剔除鬚髮形色與世間人不同,所穿的衣服是壞色衣,棄捨世間人所執著的外形的美好。出家了就是發願決定要忍受這一些不好看的下劣的身形相貌。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
於誓受下劣威儀方面,應於行住坐臥說話或靜默等威儀中,不隨欲望而行;前往世間人或信徒的家中乞食,應制伏自己內心的憍傲高慢,仔細正確的觀察自己的內心是否生起煩惱,這樣的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
於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方面,行者還要觀察從其他居士那裡獲得生活所需資生具的供養,不作蓄積,易養易滿。行者用的東西要簡單,能夠過得去就好的下劣眾具。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以上是第一處的五相。
在第二處自誓受禁制尸羅方面的第一相,行者在佛的善說的法與律當中來出家,依所受的戒約略來說,由二事所顯現出來的清淨的相貌是:
一者、棄捨自己親愛的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榖珍寶等而出家受戒,所顯出的捨離貪愛的清淨境界。
二者、棄捨唱歌跳舞、女人娼妓、笑鬧嬉戲、歡聚娛樂、遊蕩縱逸、掉動放逸,及捨離與親愛聚會的種種世事之所顯現的寂靜淡薄的生活。這也是與在家的生活不同的,出家人沒有這些娛樂節目,每日都要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修所成地〉卷20, 735頁所說,這是第二處的第一相。由前文來說,應當知道最初五種,是發願下劣的身形外相、行住坐臥的下劣的威儀、種種的資生眾具等所攝的眾苦;後面二種是顯示菩薩發誓決定,領受出家的淨戒所攝的苦。
洪六、勤劬處苦
第六科勤劬處苦,解釋勤劬處苦的相狀。
勤劬處苦者,謂諸菩薩勤修善品劬勞因緣,發生種種身心疲惱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勤劬處苦。
勤劬處苦方面,是指諸多菩薩精勤修學戒定慧或六波羅蜜的善品,以此劬勞的因緣,發生種種的身心疲惱,菩薩完全能夠忍受,不會由於身心的疲惱因緣使自己退失精進,懈怠、荒廢善品加行,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勤劬處苦。
洪七、利他處苦2 荒一、指事
第七科利他處苦,解釋利他處苦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指事,指出有十一種事。
利他處苦者,謂諸菩薩修十一種利有情業,如前應知。
諸菩薩應修十一種利益有情的事,如前面已經說過應該知道。
一、與作助伴,有情做合法的事,要去陪伴他。
二、為說正法,要勤於為眾生演說正法。
三、了知恩報,有情對自己有少許的恩,應該要知恩予以回報。
四、救護怖畏,有情有恐怖畏懼的事,要去救助保護。
五、開解愁憂,有情有憂愁苦惱時,要去開解、開示,使其放下內心的愁憂。
六、施予資具,有情缺乏資生具,要想辦法予以幫助,布施資具。
七、如法馭眾,如法如律統領攝受眾生。
八、好隨心轉,隨順眾生的心情,如果是合法的事,可以隨順他心而轉。不合法的事不能隨他的心而轉,反之合法的事令他生氣也要說。
九、讚揚實德,有情有真實的功德,要如實讚歎稱揚。
十、調伏有過,有情有過失時,要呵責驅擯,或是治罰。
十一、示現神通,菩薩有神通,可以示現神通令惡性的有情心生恐懼而到佛法中來。
荒二、明忍
第二科明忍,說明忍受利他處苦的相狀。
由彼所生種種憂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利他處苦。
由利益其他有情的十一種事,所引生的種種憂愁苦惱,菩薩一切都能夠忍受,不會由於利他所生苦惱的因緣,使令自己退失精進,懈怠、荒廢應作的事,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利他處苦。
《披》修十一種利有情業等者:戒品中說: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陵本四十卷八頁3280)如彼廣說應知。
在戒品中說:由十一種相,名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如〈菩薩地‧戒品〉卷40,1338頁所說應該知道。
洪八、所作處苦
第八科所作處苦,解釋所作處苦的體相。
所作處苦者,謂諸菩薩或是出家,便有營為衣鉢等業;或是在家,便有無倒商賈、營農、仕王等業。由此發生種種勤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所作處苦。
所作處苦方面,諸多菩薩或是出家,便有經營造作衣服鉢具等業,自己要做衣服穿,製造鉢具、輪值事等;或是在家的菩薩,必須有合法的工作、無有顛倒的經商買賣、營農作務,或是為政府、為國王做事等業。由於做事所生種種的勤勞辛苦,這些在家菩薩、出家菩薩一切都能夠忍受,不會由於這些辛苦的因緣,使自己退失精進,懈怠、荒廢應作的事,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所作處苦。
人活在世間一定要做事的,不做這件事就做那件事,出家不學習佛法一定有別的事要處理,要出去誦經,或是去修福、或去修慧,戒定慧一定要做其中一種,不能好吃懶做。在家菩薩也一樣,為了生存 ,都要很努力,所以還是好好的選擇所應作事。以上是說到菩薩能忍眾苦,很實際的將生活上所遇到的種種的苦都列舉出來了。
宇三、忍苦勝利
第三科忍苦勝利,說明忍得住苦的殊勝利益。
又諸菩薩雖觸眾苦,而於無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已正勤修能無退轉,常勤修習,無變異意、無雜染心。
又諸菩薩雖然接觸多種的苦惱,而對於無上正等菩提尚未正確精勤的修學,能夠忍受眾苦而修;已經正確精勤修學的人能不退轉,像內凡位忍位以上的菩薩已經不會退轉了,常常精勤的修學諸多善法,不會改變內心的意念,不怕辛苦、不怕重複、願意繼續不斷的這樣修六波羅蜜、四攝事、利益眾生、攝律儀戒等,而且也沒有貪瞋癡的雜染心,只是不斷精進向目標前進,忍受種種的苦。
也就是說,如果還沒有精進的修學,因為能夠忍耐苦而能精進的修學,已經精進修學的人,因為忍受眾苦便不會退轉。
黃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菩薩安受眾苦忍。
以上所說的菩薩能夠安於忍受種種的苦惱,是名安受眾苦忍。
玄三、法思勝解忍3 黃一、徵
第三科法思勝解忍,法是第六意識思惟的境界,思是能思的;或說法是佛法,思是思惟佛所說的法,思惟法要有勝解,才能夠忍可,這是最高程度的忍辱。勝,是很有力量的。由強而有力的理解所生的忍辱,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法思勝解忍?
什麼是菩薩的法思勝解忍?
黃二、釋2 宇一、依處3 宙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依處,解釋法思勝解忍的依止處,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八種。
謂諸菩薩於一切法能正思擇,由善觀察勝覺慧故,能於八種生勝解處善安勝解。
諸菩薩對於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能夠正確的思惟簡擇,由善巧觀察殊勝的覺慧(俱生的能分別的智慧),對於八種所緣境界,正確的思惟簡擇而生出殊勝的理解,善巧安住在八種境界上,栽培勝解的功德。
宙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云何八種生勝解處?
哪八種是菩薩應該產生勝解的處所?
宙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三寶功德處,二、真實義處,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四、因處,五、果處,六、應得義處,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
菩薩於這八種境界,應該有殊勝的智慧來理解:
一、三寶功德處。對於佛法僧三寶的真實功德具有決定的勝解
二、真實義處。對於聖人智慧所緣的諸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法二空真如的甚深勝義,生起勝解,恆常思惟我法二空真如才能夠建立這種勝解。詳細內容如前面〈菩薩地‧真實義品〉卷36,1171頁詳細所說。
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於卷37 所說諸佛菩薩的聖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應該要有勝解。
四、因處。成就一切法的因,於本論卷5說及十因、四緣、五果。十因是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定別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深入思惟這十種因,可以明白生死輪迴、涅槃寂靜等的道理。
五、果處。果,有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離繫果五種,前四種是世間的果,後一種是出世間的聖道果。
六、應得義處。義,是境界或道理。對大乘菩薩而言,無上菩提是菩薩所應該成就的功德;聲聞乘行者則以涅槃為應成就的果德。無上菩提的詳細內容,如〈菩薩地‧菩提分品〉卷38所說。
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成就無上菩提的前方便是六度四攝的菩薩道,這是大乘重要的法門,也應有勝解。應得義是果,得方便是因。對於成佛的因果,菩薩應該要有深入的了解。
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一切所知是十二分教,對佛所說的善言、善語、善說等勝解依處,即經律論,應該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所應行處,佛十二分教中所指出的菩薩道,是菩薩所應該奉行的,菩薩的身語意三行應依教奉行。
《披》由善觀察勝覺慧故等者:此中覺慧,謂能簡擇俱生之慧。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十頁6307)此中八種生勝解處,如前力種性品別釋應知。(陵本三十八卷七頁3117)
此處文中所說的覺慧,是指與生俱來的能夠簡別決擇諸法的智慧,這是過去生所栽培的,像一般人出生就有分別心可以分別種種的事物,稱為覺慧。如〈攝異門分〉卷83,2495頁所說,其中提到種種的智慧。這八種產生勝解的處所,在前面的〈菩薩地‧力種性品〉當中已經有各別的解釋,應當要了知。如〈菩薩地〉卷38,1264~1265頁所說。
宇二、因緣
第二科因緣,解釋法思勝解的因緣。
又此勝解由二因緣,於彼諸處能善安立。一、長時串習故;二、證善淨智故。
又對於這八種處所的殊勝理解,是由二種因緣所引發,使得菩薩於此八處能夠善巧安立於心。
一、長時間的串習。必須投入時間,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不要怕重複。
二、能修證善圓滿清淨的智慧、證得無分別智,能超越世間。聞慧、思慧、修慧從淺到深有不同的境界,證得無分別智以後,對於這些八種生勝解處,是更不可思議了。
黃三、結
第三科結,結說。
是名菩薩法思勝解忍。
是名菩薩的法思勝解忍。
要略而言,菩薩於三寶功德乃至一切所知、所應行處等八種生勝解處,由長時串習故、證善淨智故,善巧安立勝解,名法思勝解忍。
《披》由二因緣等者:力種性品亦說:由二因緣具多勝解。一者、多修勝解故;二者、積集猛利忍故。(陵本三十八卷八頁3120)文別義同。
〈力種性品〉也說菩薩的智慧特別的高深,會有比他人更強而有力的理解。由二因緣具有多種勝解。
一、多修勝解故。菩薩常常的聞思修,得到法義就開始思惟,開啟自己的智慧,常常的修學勝解由淺而深,過程當中所生的法喜與快樂,能推動自己生起更多的勝解。
二、積集猛利忍故。積聚強大的忍力,如果配合這裡說的證善淨智故,有證得清淨的智慧。積集猛利忍,另一說法是自己如果達到一種程度,可以住茅棚在那裡精進的修學,乃至悟入第一義諦,積聚強大的智慧名積集猛利忍。去大眾僧裏面住,玅境長老提到要住在沒有規矩的大眾僧的地方,可以積極猛力忍。因為這種地方是會有很多人來觸惱自己的地方,他人可能會給自己陷阱或一個拳頭,這時要看自己能不能超越假名,自己的勝解是不是能夠成就,這裡可以獲得考驗。
積集猛利忍,在南傳菩薩道裏面提到,菩薩在過去生當中有一生是富貴的、大族性家的人,有一次回到家鄉,由於很有財富,在家鄉裏面倍受尊重,所以想要考驗自己的忍力夠不夠,就放下財富到其他的鄉村去遊行,將自己弄得很落魄的樣子,因此有人欺侮他了,但是他很高興這是考驗的機會,假如有人欺侮他比較多,他就留在那裡比較長的時間。如果那個地方人不太欺侮他,他就離開了。所以他展轉的這樣不斷的去考驗自己,這是說的積集猛利忍故;他試驗自己是不是八風吹不動。有一次他到一個村莊去,那個村莊的人都看不起他,小孩拿石頭丟他,可是他很高興,又將小孩引到一個墳場的地方,因為那裡沒有大人的呵斥管束,小孩對他欺侮得更厲害,他非常的高興。這時有一些大人覺得不對勁,暗暗佩服這個人的忍辱心?因此很恭敬這位菩薩,告訴孩子們說不可以欺侮這位菩薩,而這位菩薩也不會因為他人的恭敬就動搖了。這是用流浪的方法來積聚自己的猛力忍,用這種方式來考驗自己。
一般人在寺廟裏被他人說一句就受不了,要放下自己的身份到其他地方去試試,這種事是不容易的,不過有點意思。在〈菩薩地〉卷38, 1265頁也有說,文字有差別但是義理是一樣的。
以上將一切忍說完了,九種忍說了二種,下文是第三種。
亥三、難行忍等2 天一、結前生後
第三科難行忍等,說明難行忍等體相,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如是菩薩依此二品一切忍故,當知廣開難行忍等諸相差別。
菩薩依止這在家、出家品二品的一切忍,即耐他怨害忍、安受眾苦忍、法思勝解忍,依這二類有三種忍,名一切忍。應當知道這其中不離開一切忍的內容,還可以詳細開出難行忍等七種相貌的差別。
天二、別釋七忍7 地一、難行忍3 玄一、徵
第二科別釋七忍,各別解釋七種忍的相狀,分七科;第一科難行忍,說明難行忍的相狀,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難行忍?
什麼是菩薩的難行忍?
玄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要義。
當知此忍略有三種。
應當了知此難行忍約略來說有三種
玄三、釋3 黃一、於羸劣所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於羸劣所,於羸弱下劣眾生修難行忍。
謂諸菩薩,能於羸劣諸有情所,忍彼所作不饒益事。是名第一難行忍。
諸菩薩,對於比自己還要羸弱下劣的有情,能夠忍受這類有情對自己所作傷害等不利益的事,是名第一難行忍。
為什麼難行呢?因為一般人對於強大有力的人來欺侮時,由於不敢反抗,只好忍耐,可是對於比自己還要弱勢的人來欺侮自己時,又能夠忍,則相對困難,能這樣作就是忍辱;一般都是強欺弱、大欺小。這是非常難的忍,名第一難行忍。
黃二、於臣隸所
第二科於臣隸所,於屬下修難行忍。
若諸菩薩居尊貴位,於自臣隸不饒益事堪能忍受。是名第二難行忍。
諸菩薩位居尊重高貴的王位,若屬於自己下屬的大臣等,作出對自己不利益的事有堪能性能夠忍受。是名第二難行忍。這件事也不容易,是名難行忍。
黃三、於卑賤所
第三科於卑賤所,於卑賤種性修難行忍。
若諸菩薩,於其種姓卑賤有情,所作增上不饒益事堪能忍受。是名第三難行忍。
在印度種性的分別很大,若諸多的菩薩,對於卑賤的、下賤種性的有情,作出對自己很大的不利益的事情,能夠忍受。是名第三難行忍。
難行忍的意思,是對於條件不如自己的人來傷害時,能夠忍耐,這件事不容易,名難行忍。
地二、一切門忍3 玄一、徵
第二科一切門忍,解釋各種角度的忍辱,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門忍?
什麼是菩薩一切門忍?
玄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四種。
當知此忍略有四種。
應當知道約略來說有四種。
玄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謂諸菩薩,於親所作不饒益事,於怨所作不饒益事,於中所作不饒益事,悉能堪忍;及於彼三劣等勝品不饒益事皆能忍受。
若諸菩薩,對於有親愛關係的人、有怨恨的人、不是親也不是怨的人對自己所作的不利益之事能忍;對於親中怨三類關係者於己所作輕微、中等、或嚴重的不利益之事,都能忍受。
《披》及於彼三劣等勝品等者:謂親怨中三種有情所作不饒益事,有劣等勝品差別故。
親人、怨家、中性的三種有情,對菩薩所作沒有利益的事情,有所謂的下劣的、中等的、上品的差別,在程度上有強有弱的差別。
地三、善士忍3 玄一、徵
第三科善士忍,解釋善士忍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善士忍?
什麼是菩薩的善士忍?
玄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五種義。
當知此忍略有五種。
應當知道善士忍約略來說有五種。
玄三、列2 黃一、先見勝利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先見勝利,先見到忍的殊勝利益,然後才能夠忍耐。
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勝利。謂能堪忍補特伽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無多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於身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
謂諸菩薩,先看到諸多忍辱的殊勝利益,這是指能夠堪忍的有情於來生有五種功德:
一、沒有很多的怨家仇敵。
二、沒有人來乖違背離他、沒有背叛他的人。
三、有很多歡喜快樂,因為大家都與他是好朋友,當然是很歡喜快樂。
四、臨終無悔,臨命終時不會後悔。當初我原諒他了,沒有跟他結惡緣所以不會後悔。
五、於身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這一生身壞命終以後,因為忍辱的關係,一定會往生人天善趣的天世界當中。
黃二、自堪忍等
第二科自堪忍等,解釋自堪忍等五種善士忍。
見勝利已,自能堪忍,勸他行忍,讚忍功德,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菩薩能夠成就五種善士忍:
一、見勝利已,能夠看到忍的五種功德。
二、自能堪忍,見到殊勝的功德,所以自己能夠堪忍。
三、勸他行忍,能夠勸告他人也修行忍辱。
四、讚忍功德,讚歎忍辱的功德。
五、見能行忍,看到有人修行忍辱,能夠慰意慶喜,安慰他的心意,為他慶賀歡喜。
《披》當知此忍略有五種等者:謂見勝利為一,自能堪忍為二,勸他行忍為三,讚忍功德為四,見能行忍慰意慶喜為五。依如是義,名善士忍,如是種類善行攝故。
此忍要略有五種等方面,是說:看到忍的五種勝利是第一。自己能堪忍是第二,這也是一種善行。勸告他人也要修行忍辱是第三。讚歎忍的功德是第四。見能行忍慰意慶喜是第五,覺得是安慰,為他慶賀歡喜。依這些義理,這些種類有身語意的善行所攝故,名善士忍。
地四、一切種忍3 玄一、徵
第四科一切種忍,說明一切種忍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忍與戒都一樣,難行忍有三種,一切門忍有四種,善士忍有五種,一切種忍有六種、七種,遂求忍是八種,二世樂忍是九種,清淨忍是十種。讀過了施、戒、忍會發現六波羅蜜都是用這樣的方法安立。
云何菩薩一切種忍?
什麼是菩薩一切種忍?
玄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三種。
當知此忍,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應當知道一切種忍,有六種、或是七種,加起來一共十三種。
玄三、釋2 黃一、六種2 宇一、徵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六種,說明六種忍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六種?
什麼是六種忍?
宇二、釋6 宙一、由怖畏
第二科釋,解釋,又分六科;第一科由怖畏,由於怖畏而忍。
謂諸菩薩,了知不忍非愛異熟,由怖畏故,勤修行忍。
諸多菩薩,明白的知道不忍會得到不可愛的異熟果,由於恐怖畏懼將來得到不可愛的異熟果,因此精進修學忍辱。
《披》了知不忍非愛異熟者:謂知不忍為因,當受非愛異熟果故。如前已說,我若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便為於己自作非愛,便為於己自生結縛,便為於己自興怨害。其義應知。
由於知道不能忍為因,不忍就是有瞋心,以瞋心為因,將來會得到不可愛的三惡道的異熟果。這種道理如前面所說菩薩深入思惟:我如果對於這大苦因會成就大苦果報的瞋心法,隨順瞋心而轉、而活動,就是對於自己造作不可愛的果報,便是給自己產生煩惱的繫縛、便是給自己興起很多的怨恨傷害,它的道理應該可以了知。由於害怕不好的結果,所以修行忍辱。
宙二、由親善
第二科由親善,由內心的慈悲心發動而忍。
於諸有情有哀憐心、有悲愍心、有親愛心,由親善故,勤修行忍。
菩薩能夠忍辱,是對於有情有哀傷、憐憫的心情,有慈悲憐憫有情的心情,有親近愛護有情的心情,由於菩薩對這些有情都有親近及善意樂的緣故,所以精勤的修學忍辱。這是第二種理由修學忍辱的原因。
宙三、由欲樂
第三科由欲樂,由於歡喜愛樂而忍。
於其無上正等菩提猛利欲樂,為圓滿忍波羅蜜多,由是因緣,勤修行忍。
這是與菩薩的願力有關係的。由於菩薩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有強大的欲樂,意欲好樂成就無上菩提,福慧兩足尊的功德,為圓滿自己的忍波羅蜜多、成就無上菩提,由於這樣的因緣,因此精勤的修學忍辱。
宙四、由法受
第四科由法受,由法受而忍。已經受戒了,法就是律儀、就是戒,受戒的人要修忍辱。四分律比丘戒本:「忍辱第一道,佛說無為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出家人不可以惱他人,所以要法受,已經領受戒的人要修忍辱。
如世尊說:夫出家者,具忍辱力。由是因緣,不應出家受具足戒而行不忍,由法受故,勤修行忍。
如佛開示說:出家的人,具足忍辱的力量,稱為出離煩惱之家。由於這樣的因缘,不應該出家受比丘戒了而行不忍辱。由於已經受戒、戒法領受的緣故,有戒體在身,應該精進的修學忍辱。
《披》由法受故者:謂受具足戒時,自發期心,於律儀戒堪忍領受。由是因緣,於自相續律儀隨轉,是名法受。
比丘在受具足戒時,自己發動期望的心,希望對於比丘的律儀戒能夠堪忍領受。由於這樣的因缘,領受的戒體,也就在比丘的身上相續的生起,是名法受。
宙五、由串習
第五科由串習,由串習而忍。
種性具足,先串習忍,於今現在安住自性,故能修忍。
能夠忍辱有二種原因,一、是種性具足,在自體中已有忍辱的種子,二、安住自性,過去生有串習忍辱,受過三種戒,能串習忍辱,因此今生能夠安住忍的自性,亦即自心有忍辱的性格,能夠修學忍辱。這是由串習而來的、過去生不斷的熏修而來的。
宙六、由諦察
第六科由諦察,由諦察而忍。
知一切法遠離有情,唯見諸法無戲論性,諦察法故,能修行忍。
這是由修慧而來的。了知一切法遠離有情。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中並沒有一個和合相的有情存在,和合相的有情是假安立的,唯是見到諸法的離名言相、無戲論性,依無分別智如實觀察法性,因此能夠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行忍辱。
這是由六種理由來說明一切種忍。
一、由於恐怖畏懼來生的苦果而修忍。
二、對於有情親近和善的意樂,所以能忍。
三、想要追求無上菩提,所以能忍。
四、因為自己是受戒的人,戒本來是要忍辱。
五、由串習,過去生也不斷的熏習,個性中任運能夠成就忍辱,這是俱生慧。
六、由後天修來的修所成慧,能夠深入觀察我空法空的真如,所以能夠忍。
黃二、七種2 宇一、徵起
第二科七種,解釋七種忍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七種?
什麼是七種忍?
宇二、列釋
第二科列釋,列舉出來解釋。
謂於一切不饒益忍。從一切忍。
包括:
一、於一切不饒益忍,這是約事而言。其他有情對自己有輕微、中等或巨大的不饒益事時,菩薩都能夠忍辱。
二、從一切忍,是對有情,約人來說的。與自己怨恨心的、或有親愛心的、或中等的有情,對自己所作的無利益的、有傷害的事都能夠忍受。
《披》一切不饒益忍從一切忍者:能忍劣等勝品不饒益事,名於一切不饒益忍。忍怨親中一切有情所作不饒益事,是名從一切忍。
約事相上來說,對自己不利益的事情有輕、有中、有重的差別,於此都能夠忍耐,名於一切不饒益忍。約人來說,有情不論與自己關係是怎麼樣,是怨、是親、是中,對自己所作的不利益的事都能夠忍,稱為從一切忍。
一切處忍,謂於屏處及大眾前皆能修忍。一切時忍,謂晝初分,若晝中分,若晝後分,若夜,若日,若去來今,若病不病,若臥,若起,常能修忍。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語行忍,不出一切非愛言故。由意行忍,不憤發故,不持汙濁惡意樂故。
三、一切處忍,這是約處所來說。不論於沒有人看到的屏障處,及眾目睽睽之下都能夠忍辱。
四、一切時忍,約時間來說,日間有十二小時,又分成三分,晝初分,是上午六時到十時;若是晝中分,是十時到下午二時;若晝後分,指下午二時到晚上六時。若夜,晚上六時到次日早上六時,也有十二小時。若日,或是日間。若是過去未來現在,或是生病或沒病時,若臥,或是躺在床上,若起,或是起床,都能夠經常的修學忍辱。不論什麼威儀、不論過去現在未來,不論日間夜間,日日夜夜時時刻刻,菩薩都能夠修學忍辱,稱為一切時忍。
第五六七是約身語意三業來說的。
五、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於身業能修學忍辱,不會動身捶擊傷害有情。
六、由語行忍,由於語業能夠修學忍辱,不會口出任何不可愛的語言,能夠修語行忍。
七、由意行忍,內心能夠修學忍辱,不會發動憤怒,不執持染污、渾濁的惡心。
如上所說忍的相貌分成七種:
一、約忍不利益事的輕重來說。
二、約不同的有情來傷害都能忍。
三、約空間一切住所來說,屏處露處都能夠忍辱。
四、約時間來說日間、夜間、過去、現在、未來、行住坐臥四威儀都能夠忍。
五、約身業來說,不會出手打人。
六、約語業,不會出口傷人。
七、約意業,心裡沒有瞋恨心、沒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能夠忍。
地五、遂求忍2 玄一、徵
第五科遂求忍,遂是滿足,滿足自己內心的追求,所以能夠忍辱,菩薩追求的是要利益眾生、成熟自己的佛法、成熟眾生,能夠滿願,稱為遂求忍,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遂求忍?
什麼是菩薩遂求忍?
玄二、釋2 黃一、略標列3 宇一、列三種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略標列,約略標示列舉出來,又分三科;第一科列三種,列出三種。
當知此忍略有八種。謂諸菩薩,於諸有苦來求索者惡逼能忍。於極凶暴上品惡業諸有情所,依法大悲不損惱忍。
應當知道此遂求忍略說有八種。先說三種忍:
一、諸菩薩,當有痛苦的有情來求索財物等事,對菩薩惡意的逼迫,菩薩能夠忍辱。
二、對於極凶惡殘暴的上品惡業的有情所,菩薩依止法大悲而有不損惱有情忍。菩薩有般若波羅蜜法空智慧相應的大悲心,因此不會損惱上品造惡業有情的逼惱。
《披》依法大悲者:菩薩發心,大悲為因,名法大悲。一切所作,唯以大悲而為上首,是名依法大悲。
菩薩發心以大悲心為主因,於大悲心中還有般若的智慧,不是表面上發出的愛見大悲,名法大悲。菩薩所作的一切事,都是以大悲為上首而行,是名依法大悲。
於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損惱忍。
三、於諸出家犯戒者所,末法時代出家的人生活沒有問題,但是犯戒很多,菩薩對出家犯戒的人,依止法大悲,有與般若相應的大悲心不損惱忍。菩薩也不會損惱犯戒的出家行者。
這三種忍菩薩都能夠利益有情,也名遂求忍,滿足菩薩利益眾生的心願。
宇二、列五種
第二科列五種,列出五種。
復有五種耐勤苦忍。謂能堪耐除遣有苦有情眾苦所有勤苦,又能堪耐求法勤苦,又能堪耐法隨法行所有勤苦,又能堪耐即於彼法廣為他說所有勤苦,又能堪耐於諸有情所為、所作正與助伴所有勤苦。
菩薩還有五種為利益有情的耐精勤、痛苦的忍,要修這種忍辱。
一、堪於忍耐為除遣痛苦有情眾苦時所生的勤勞及辛苦。例如在家菩薩爲了醫治除遣有苦眾生的疾病,立志當醫生,必須忍受七年醫學院的訓練、受很多的勤苦才能夠滿願。
二、又能堪於忍耐求法時各種身心的勤苦。
三、又能堪於忍耐修法隨法行時所有勤苦。法是涅槃,隨法是八正道,於修奢摩他、毗鉢舍那,必須忍耐實際修行時種種身語意不如意的勤苦。
四、又能堪耐即於彼法廣為他說所有勤苦。菩薩能夠忍耐為他人說法,修法布施時,備課及奔波等種種辛勤的苦惱。
五、又於有情所作行正行,菩薩為其助伴,能忍耐其中所生所有奔波勞動等勤苦。
宇三、結八種
第三科結八種,結說八種忍。
如是八種,名遂求忍。
如是八種忍,前三種是約眾生來說的,眾生對自己的逼迫所生的忍;後五種是約菩薩主動利益眾生的勤苦所生的忍。由這八種,滿足菩薩想要利益眾生的願,於此所勤修的忍辱,名遂求忍。
黃二、釋得名
第二科釋得名,解釋遂求忍的名稱由來。
若於有情有損惱者,由忍故離;若於有情是所求者,由忍故與;是故說此名遂求忍。
這一段文是解釋上述八種忍辱,因此名遂求忍的理由。
什麼是遂求忍(成就所求的忍)?成就菩薩利益有情的願望必須要忍才能滿願,不忍就不能成就。其中前三種:「一於諸有苦來求索者,惡逼能忍;二於其兇暴上品惡業諸有情所,依發大悲不損惱人;三於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損惱人」。這三種是這一句「若於有情有損惱者,由忍故離」。由於有情前來求索、上品惡業、犯戒等行為,菩薩本來應損惱他才合道理,但是由於忍辱之故能遠離損惱有情,不損惱即滿足菩薩利益有情的意樂,因此名為「遂求忍」。
其次以第二句「若於有情是所求者,由忍故與」總攝後五種耐勤苦忍,包括堪耐:一除遣有苦有情眾苦、二求法,三法隨法行、四即於彼法廣為他說、五於諸有情所為所作正與助伴等所有勤苦。這五件事,是菩薩有所求,為除有情眾苦、為求法、為求涅槃勤修八正道等善品加行、為弘揚佛法、為與有情作助伴時都需要忍耐種種身心勞苦,不忍這件事就不成就,菩薩因忍而成就後五事,因此說此名「遂求忍」。這是滿足菩薩心意的追求所成就的忍辱。
地六、二世樂忍2 玄一、徵
第六科二世樂忍,解釋此世他世樂忍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出問題。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忍?
什麼是菩薩的這一生也能夠得到快樂、來生也能夠得到快樂的忍辱?
菩薩透過忍辱的修行使自己今生很快樂,來生也很快樂,是名此世他世樂忍。
玄二、釋2 黃一、略標列
第二科釋,解釋二世樂忍的內容,分二科;第一科略標列,約略標示列舉出來。
當知此忍略有九種。謂諸菩薩住不放逸,於諸善法悉能堪忍;
應當了知此世他世樂忍,約略來說有九種:
一、指諸菩薩安住在不放逸中,能夠精進的斷惡修善,對於聞思修、戒定慧、六度四攝、自利利他等善法加行所生身疲心苦,都能堪忍,由此今生能受用善法所生清淨心的喜樂,及當來快樂的果報乃至成就如前卷38說的八種異熟。這是第一種由不放逸,於善法能夠堪忍,而成就此世他世樂忍。
《披》於諸善法悉能堪忍者:如前所說法思勝解忍應知。
前面說到對佛法的思惟有不為他人所動、殊勝的理解,這種忍可決定的智慧,名法思勝解忍。這種善法必須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熏習,要有耐心才能夠成就。
於諸寒熱悉能堪忍;於諸饑渴悉能堪忍;於蚊蝱觸悉能堪忍;於諸風日悉能堪忍;於蛇蝎觸悉能堪忍;於諸劬勞所生種種若身、若心疲倦憂惱悉能堪忍;於墮生死、生老病死等苦有情,現前哀愍而修行忍。
二、於諸寒熱悉能堪忍。於大寒或是大熱天,令人身體不舒服時,菩薩也要能夠堪忍,不畏寒熱之苦繼續修學自利利他的善法。
三、於諸饑渴悉能堪忍。對於饑餓、口渴時都要堪忍,不因為這件事就不修學聖道了。
四、於蚊蝱觸悉能堪忍。蚊子是一種昆蟲,屬昆蟲綱雙翅目,雙翅類的,身體細長黑褐色能飛,種類非常的多,字典說雌蚊夜間會一群一群出來吸蜇人體的血,雄蚊只有吸食植物的液汁。會咬人的都是母蚊。母蚊產卵在水面,牠的幼蟲稱為孑孓,大概十日會羽化成為蚊子。在寺廟裏戒律都教導,用完水以後必須將水倒掉,臉盆的口必須向下,如果向上儲水容易有蚊子滋生,有蚊蠅再來殺牠便有殺生罪。蝱,也是一種昆蟲,牠也是雙翅類,但是牠比較大,像蒼蠅種類很多。愛吸人血,寄生在牛身上的稱為牛蝱。通常修學聖道的地方都是在山林的寂靜處,山上蚊子、蛇、蝎特別多,要與這些動物和平共處,必須能夠忍耐。若能儘量將環境打掃乾淨,蚊蝱等即不會來咬了。
五、於諸風日悉能堪忍。於大風飄盪、出大太陽時要外出托鉢、或是經行、出外辦事等都要能夠忍耐。
六、於蛇蝎觸悉能堪忍。於毒蛇、蝎子螫刺之苦,也要能忍。於行住坐臥若能專注當下,比較不容易被蛇蝎螫刺。
七、八、於諸劬勞所生種種若身(第七種忍)、若心(第八種忍)疲倦憂惱悉能堪忍。對於種種的辛勞,精勤修學戒定慧,或是做大眾的事,為大眾僧服務等,身體感到疲倦,心情憂愁苦惱時要忍耐,忍得過才能夠修學聖道。
九、於墮生死、生老病死等苦有情,現前哀愍而修行忍。眾生都是屬於生死裏的流浪漢,有生老病死種種的苦惱來觸對有情,菩薩能發慈悲心現前哀愍而修行忍,也教化他們修忍。
修學菩薩道的精神是以利他為上首,欲利益有情必須攝受善法,增強自己的福德智慧,才有能力饒益有情,於攝受善法時必須忍受種種苦,如果忍得住,今生快樂、來生也快樂,稱為此世他世樂忍。
黃二、釋得名
第二科釋得名,解釋得到這個名字的原由。
如是菩薩修行忍故,能令自身於現法中得安樂住,不為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陵雜;能引後世安樂因緣;亦能令他修行種種現法後法安樂正行。是名此世他世樂忍。
如是像上面所說的,菩薩能夠修行忍辱,不一定只是對他人的逼迫忍辱,像風、雨、寒、熱、飢、渴、蚊、蝱觸等這些是屬於法忍。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菩薩修行忍,在現在的生命中,能得到安樂住,心情安樂一點,反之,若不忍造成衝突、造成煩惱的時候,不忍心會生瞋,被十惡法或五蓋的等一切惡不善法侵陵間雜。例如善法被惡不善法所陵雜,如同本來是煮一鍋粥,若鍋粥裏面掉入老鼠屎,則這鍋粥便不能吃了,因此修學聖道的人,內心要保持清淨不起煩惱,雖不容易但要忍。能忍其實要有智慧,看得破、放得下才能忍得住,不然強忍,忍出病來,也不是佛法所說的忍辱。如果能夠忍辱,修學生忍、法忍、無生法忍等,不但現世能得安樂,也是引發來生安樂的因緣,又能使其他有情修行種種現法後法安樂的正行。菩薩要教化他人,應當以身作則,現在修忍的正行,今生來世都得安樂,是名此世他世樂忍。這是說到二世樂忍。
地七、清淨忍4 玄一、徵
第七科清淨忍,解釋清淨忍的相狀,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清淨忍?
什麼是菩薩的清淨忍?
玄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種。
當知此忍略有十種。
應當了知此清淨忍,約略來說有十種。
玄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謂諸菩薩遇他所作不饒益事、損惱違越,終不返報;亦不意憤;亦無怨嫌意樂相續;恆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已捨而不益;於有怨者自往悔謝;終不令他生疲厭已,然後受謝,恐其疲厭,纔謝便受;於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依於堪忍,於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依不損惱諸有情故,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愛樂;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斷故,離欲界欲。
諸菩薩在生死輪轉當中,遭遇到其他有情造作一些不利益菩薩的事,甚至損害惱怒菩薩、違背超越戒定慧,不順菩薩的心,菩薩怎麼樣處理這種境界呢?菩薩內心清淨的相貌是:
一、終不返報,菩薩能夠忍耐,不報復對方。
二、亦不意憤,不但身語意不會回報對方,心也是很平靜,不會有憤怒、或忿忿不平。
三、亦無怨嫌,意樂相續,雖然經過很久,菩薩也不怨恨、嫌棄這個人,對這個人還是平等的看待,而且怨恨嫌棄的心不會相續不斷。菩薩想要利益有情的願力強大,對他人的觸惱,都能慈悲原諒對方。
四、恆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已捨而不益。菩薩發心利益一切有情,經常在心中有慈悲心想要作利益他人的事情,雖然他人傷害過自己,菩薩不報復之外,利益他人的心沒有改變,還願意作一些事情來利益對方,而且不是只利益一次,以後就不作了,菩薩不會有這種懈怠的心情產生,而是恆常保持利益他人的心念,「先後無異」。總之,菩薩發願要利益眾生之後,不論眾生對菩薩是什麼態度,菩薩決不放棄,不棄捨有情,恆常保持相續利益眾生的意樂。
五、於有怨者自往悔謝。若是菩薩一時失掉正念,有觸惱任何人了,他人對菩薩有怨恨,菩薩會主動親自去向對方懺悔謝罪,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職位比較高就拉不下面子而不向有情懺謝、道歉、請求寬諒。凡夫菩薩還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身語意有時候也會傷害到他人,但菩薩勇於認錯,絕不諉過。
六、終不令他生疲厭已,然後受謝,恐其疲厭,纔謝便受。若是有情對不起菩薩,來向菩薩懺悔,菩薩很快會接受對方的懺悔,不會捉弄對方,使他人產生疲勞厭倦,苦苦哀求之後,才接受對方的謝罪,一開始來道歉就接受了,便解決這個問題。
七、於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不堪忍,是遇到不接受菩薩懺罪的人,這種人不能領受菩薩的懺罪,這時菩薩內心有很強大、增上的、猛利的慚愧,覺得非常的不好意思,愧對他人,自己懺悔,將來絕不會再作這樣的事。
八、依於堪忍,於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菩薩有這種堪忍性、忍辱,對於大師(佛) 、小師(和尚、阿闍梨),有強大的、猛利的、非常的愛護恭敬,有這種清淨心現前,能夠成就猛利愛敬的功德。
九、依不損惱諸有情故,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愛樂。依止初發心不損害觸惱諸多有情的意樂,對諸多的有情,成就很強大的慈悲憐憫愛護之心。
十、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斷故,離欲界欲。第十種是屬於修行,有修行才能夠離欲界欲,成就禪定。菩薩出了家修學聖道,斷除貪瞋癡的煩惱,對於一切衆生不能忍辱的煩惱,及其他的助伴法,如生起想傷害對方的心情,或以行動或是語言觸惱對方的事,都能夠息滅斷除,由於遠離欲恚害,離欲界欲,而成就禪定。
以上是說菩薩清淨忍的十種相貌
玄四、結
第四科結,結說。
由此十相,當知菩薩所修行忍清淨無垢。
由上面所說的十種相貌,應當了知菩薩所修行的忍辱,是很清淨的、沒有煩惱的污垢。
《披》當知此忍略有十種等者:謂不返報為一,亦不意憤為二,亦無怨嫌為三,恆作饒益為四,悔謝有怨為五,速受他謝為六,成就慚愧為七,成就愛敬為八,成就哀愍為九,離欲界欲為十。言助伴法者,謂恚、害尋伺應知,由說初靜慮地有尋有伺正能對治故。又復當知,此十清淨,決擇分中略攝為二。謂前九種,名思擇力清淨;其第十種,名修習力清淨。思擇力清淨復有四種。一、遠離罪生清淨,二、彼不現行清淨,三、無罪生清淨,四、遠離彼因緣清淨。一種、二種、三種、三種,如其次第。(陵本七十五卷六頁5763)彼說一種,即此不返報他不饒益事,是名遠離罪生清淨。彼說二種,即此亦不意憤及無怨嫌意樂相續,是名彼不現行清淨。彼說三種,即此恆作饒益、自往謝他、速受他謝,是名無罪生清淨。復說三種,即此成就慚愧、愛敬、哀愍,是名遠離彼因緣清淨。
這是解釋十種忍:第一是不回報對方的損惱違越;第二是不意憤,內心不憤怒;也不怨恨嫌棄對方為第三;恆作饒益對方想為第四,若觸惱有情,能向有情懺悔謝罪,消除對方的怨氣為第五;迅速接受他人的懺謝為第六;成就慚愧的善心為第七;於佛成就愛敬為第八;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為第九;離欲界欲,斷除欲恚害為十。
所謂助伴法,是指恚、害尋伺應該知道,在欲界的人因為有欲,依於欲很容易與對方起衝突,有衝突時内心常伴隨著瞋恚、及想傷害對方的尋伺。由於初靜慮地,能正能對治欲恚害,使欲恚害皆得遠離,因此離欲界欲是指初禪,初禪稱為有尋有伺地。尋是麤的思惟觀察;伺是細的思惟觀察,透過內心的思惟觀察,能夠遠離欲恚害的煩惱。
又應當了知這十種清淨忍的相貌,在〈決擇分〉當中要略的將它歸納成二種,前面不返報乃至第九成就哀愍,這九種名思擇力清淨,雖然沒有禪定但是因為有佛法,透過思惟簡擇的智慧力,如理作意一出現能忍得住有情對自己的傷害,而成就忍辱。因此內心的清淨是透過思惟力來的,稱為思擇力清淨,是思慧相應的。其中第十種,名修習力清淨。這是離欲界欲,遠離欲恚害煩惱而得禪定,屬於修慧,有堪能性改變自己的煩惱,以定力使自己不生瞋,內心清淨。
前面的思擇力清淨,又可以分成四種,換句話說九種又可以將它分類成四種:一、遠離罪生清淨,二、彼不現行清淨,三、無罪生清淨,四、遠離彼因緣清淨。一種、二種、三種、三種,如其次第,如〈菩薩地〉卷75,2285頁所說:
一、彼〈菩薩地〉說一種,即指此處不返報他不饒益事,是名遠離罪生清淨。不回報他有情對自己不利益的事,身語不造業則沒有罪過,由遠離罪過產生的內心的清淨。
二、彼〈菩薩地〉說二種,即指內心沒有憤怒、也不譏嫌的意樂相續現前,由於意憤譏嫌不現行而使心清淨,稱為彼不現行清淨。
三、彼〈菩薩地〉說三種,即此處第四、第五、第六這三種。包括即此恆作饒益,對有情恆常的想要利益對方,造作利益對方的事這是第四;第五是自往謝他,當有對不起有情時自己親自前往懺謝;第六是速受他謝,他人對不起菩薩來道歉時,菩薩不會想報復,能很快的接受對方的道歉。這三相是名無罪生清淨。
四、又說三種,即此處所說第七成就慚愧,第八成就愛敬,第九成就哀愍。第七成就慚愧,如對方不堪忍菩薩懺謝,菩薩生起很大的懺愧心,發願將來絕對不會再做任何對不起對方的事情;第八愛敬,由於菩薩愛敬諸佛,見賢思齊,學佛的智慧行佛所行,而成就清淨忍;第九哀愍,菩薩對有情有強大的慈悲憐憫之心,了解有情在生死輪迴中煩惱重重飽受諸苦,對於有情的觸惱不會計較,深心憐憫。由於自己有很大的懺愧心、愛敬佛、對有情慈悲憐憫之心等三種因緣,令心清淨,即彼處第四種清淨,名遠離彼因緣清淨。
以上是以思擇力四種清淨解釋此處九種清淨忍。
戌四、結
第四科結,結說。
當知此中,初自性忍,廣說乃至後清淨忍,如是能生廣博無量大菩提果。忍為依止,是諸菩薩能圓滿忍波羅蜜多,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應當了知這裡前面所說的,最初是自性忍,詳細說包括:一切忍、難行忍、一切門忍、善士忍、一切種忍、遂求忍、二世樂忍、乃至最後清淨忍,若能這樣學習這九種忍,能夠引生大菩提果的廣博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以九種忍為依止處,使諸多菩薩能圓滿忍波羅蜜多,能夠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也就是能夠成佛,盡未來際於無邊世界利益眾生。
《披》廣博無量大菩提果者:謂得大菩提果,能於無邊世界施作佛事故。
廣博的無量大菩提果的意思是,菩薩如果成就了大菩提果,有無上大菩提的智慧、大慈悲大智慧的境界,就有能力在無邊際的世界中布施,造作種種的佛事。
以上是忍品的內容。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精進品第十二
下面說明〈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十八品中的第十二,精進品,也是分九種相貌來說。精進在〈決擇分〉說策勵勤修稱為精進,即鞭策鼓勵自己精勤努力的修學戒定慧,名精進。
酉四、精進度(即精進品)4 戌一、徵
第四科精進度,解釋精進品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在《大智度論》中用問答的方式提出來很多與精進有關的事。其中說到所謂的菩薩精進波羅蜜,是簡別不是凡夫的精進,凡夫都是精進於追求榮華富貴,或是人天快樂的果報;也不是二乘的精進,二乘只是為了自己的生死成就涅槃;菩薩發心精進修學其它五波羅蜜,才能夠到無上菩提的彼岸,因此這裡的精進波羅蜜,特別是指菩薩能夠行菩薩道。
在《六度集經》卷6說的精進,也很符合下面所說自性精進的內涵。
先解釋什麼是精?什麼是進?精,是專精,即「精存道奧」。能夠專心精進行菩薩道,即能掌握菩薩道的奧妙,而成辦無上菩提。進,是「進之無怠」,進,是前進義。無怠,前進沒有懈怠。前面說「精存道奧」,為什麼能精?是因為很熟,必須對於所作之事很熟才能「精存道奧」。
其次精進的相貌是:「卧坐行步,喘息不替」,行住坐臥,一呼一吸喘息當中都沒有更替,未曾忘記要精進。
又六根的精進相是:
「其目髣髴,恒覩諸佛靈像變化立己前矣」。眼根怎麼精進?眼根好像經常看到諸佛的靈像變化安立在自己的面前。譬如說看到大殿的佛像,要覺得他是真佛才會起恭敬心,覺得它是佛像就不會起恭敬心了。看到過去佛、現在佛,因為他有功德,容易有恭敬心,可是看到未來佛呢?在未來佛身上很容易造罪。現在要將它改過來,要覺悟,眼睛看到每個人都是未來佛,即是這樣精進,一定是正念相與佛相應。不會說:啊!真討厭,這個人又被我看到了,狹路相逢。這樣念佛非常的善巧,不容易做到,若能做到,能降服高慢心,乃至二六時中見佛。
耳根怎麼精進?「厥耳聽聲,恒聞正真垂誨德音」,耳根能聽聲音,聽聲音時也是向道上會,經常聽的是什麼呢?聽佛說法!「正真」是指佛,「垂誨德音」,佛能夠垂慈教誨弟子們有功德的法音。耳朵聽的都是佛法,凡是令自己起煩惱的聲音就不要聽。因此住在寺廟裏不要數數向外攀緣聯絡。
鼻根怎麼精進?「鼻為道香」,鼻子嗅的是戒定慧的香。譬如說拜佛,在大殿裏聞到的是檀香,那種香氣讓自己很愉悅,心清淨有功德便是香。
舌根怎麼精進?「口為道言」,口怎麼修行?一定是說聖道的話。除了日常生活工作上的事以外,只說能夠激發他人道心,讓人修福修慧、歡喜、希望、方便的話語。在佛門裏面只作二件事,即聖說法、聖默然。
身根怎麼精進?必須「手供道事」,手要做與修道有關的事。譬如插花供佛,初一、十五煮供菜供佛,或掃大殿、掃僧房、掃廚房等服務大眾的事,這就是道事、聖道之事。
「足蹈道堂」,腳要去哪裡?腳下走的地方就是聖道之堂,也就是寺廟。要出去走走不忘去參訪善知識,腳底經常不離開修學聖道的地方,稱為「足蹈道堂」。不要到卡拉OK,不要逛百貨公司,這些處所讓自己迷失,除非需要買東西,不需要時不要去閒逛,不應該去的地方不要去,名足蹈道堂。
「不替斯志呼吸之間矣」,是形容佛。佛這樣攝受善法,不替斯志。不替是不更替、不改變,斯是此,這樣的一個心願。身語意六根都是不斷的,臥坐行步喘息不替,不斷的在精進,呼吸之間矣;一呼一吸都不忘記精進。人命在呼吸之間,一息不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即隨自己心識的分別又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因此真正要精進是不可以放棄任何一刹那的。
接下來說佛對眾生的慈悲,利他的精進。「憂愍眾生長夜沸海,洄流輪轉」,憂愁憐憫諸多的眾生在生死長夜的沸海;在愛見的沸海迴流輪轉。「毒加無救」,貪瞋癡三毒加注於衆生,沒有人救護他。因此「菩薩憂之」,佛沒有成佛以前在行菩薩道時,對於眾生一直耽溺在貪瞋癡三毒,在生死苦海輪迴,非常同情眾生,為他們感到憂慮。「猶至孝之喪親矣」,佛慈悲眾生的心情,如同孝子喪失父親母親這樣心痛的境界。「若夫濟眾生之路,前有湯火之難,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濟眾難,志逾六冥之徒獲榮華矣」,是說菩薩救濟眾生的道路上,如果有大火要他赴湯蹈火,有這種困難,或是「刃毒之害」,有人拿刀或是毒藥要殺害菩薩,他都不怕。「投躬危命」,躬是親自,自己都會使令自己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喜歡濟度眾生出離生死的苦惱,菩薩這樣的心情超過六道眾生對榮華富貴的追求,眾生的貪欲是很強大的。菩薩想要救護眾生的心更是強大。
由上可知精進有二個主要的內容,一是攝受善法,一是利益眾生。攝受善法可以自利,利益眾生可以利他。精進的內涵主要是能夠自利利他。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
什麼是菩薩的精進波羅蜜多?
戌二、列2 亥一、嗢柁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表義。
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名略說精進
與前面都一樣,用偈頌表達出來,只是後面一句改為精進。
亥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的文句解釋偈頌之義。
謂九種相精進,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一者、自性精進,二者、一切精進,三者、難行精進,四者、一切門精進,五者、善士精進,六者、一切種精進,七者、遂求精進,八者、此世他世樂精進,九者、清淨精進。
有九種相的精進,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
一、自性精進,這是總說的,只說一種,但是這一種裏面涵蓋所有精進的主要的精神內涵。就是精進的特性,也就是它的自相,是不共其他法的自相,自法的體性相貌。
二、一切精進,一切是所有的,在一切法上的精進,所有的精進都包含在這裡面。最初分二種,然後再分很多種。
三、難行精進,這件事很難做,不過還是做了,難行能行,難行精進有三種。
四、一切門精進,門是可以進出的,這是約能所來說,怎麼樣精進呢?有各種角度,一切門精進有四種。
五、善士精進,善人的精進,這樣精進稱為善人,也就是在善法上所作的精進,有五種。
六、一切種精進,一切種類的清淨,有六種或七種,加起來有十三種的精進。
七、遂求精進,有八種。遂是滿足,滿足菩薩追求利他的精進。
八、此世他世樂精進,有九種。
九、清淨精進,有十種。這與前面的架構都是一樣的。
第三到第九是從一切精進中再將它各別、比較重要的地方節錄出來的。
戌三、釋8 亥一、自性精進
第三科釋,解釋,分八科;第一科自性精進,解釋精進的特性。
云何菩薩自性精進?謂諸菩薩其心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熾然無間,無有顛倒,及此所起身語意動,當知是名菩薩所行精進自性。
什麼是菩薩的自性精進?自性就是特性,精進的特性,是指諸多菩薩的內心非常勇猛強悍,非常的勇敢,悍是不怕,堪能攝受無量善法;由於心很勇悍,所以有堪能性,能夠攝受、領受無量無邊六波羅蜜的善法。能夠在思想上給眾生利益、在生活上給眾生安樂,能夠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熾然無間,熾然是很興盛的樣子,這樣攝受善法利益有情的精進非常的興盛,而且沒有間斷,像火燃燒得很旺盛一樣,並且沒有顛倒,是正確的正精進。顛倒,是錯誤的,邪精進就不是波羅蜜,必須無有顛倒才是波羅蜜。前面是說精進的意樂,勇悍想要攝受無量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熾然無間無有顛倒;及此,即前面所說由精進的意樂所發動的身語意實際的行動,動是有所造作,身業、語業、及意業,想精進要有所動作,應當知道是名菩薩所行精進自性。這就是菩薩所運作精進的特性。
先說一個聲聞道精進的小故事。
從前有二兄弟,聽到佛法以後,兄長決心放下一切到佛門裏面來修行,於是將自己的財產都給弟弟和弟媳婦,放下一切到寺廟裏修行。可是他的弟媳婦沒有學佛,心裡起疑心說:世界上哪有這種人?財產都留給我們,自己什麼都不要。她不相信兄長有這麼清淨,心想如果兄長若還俗回來,會將家裡的財產再拿回去,因此找殺手殺兄長。兄長在寺廟里修行,殺手趁一個空檔將他抓到,要殺死他時,他對殺手說:我請求你一件事情,請明日早上再殺我,現在不要殺好嗎?殺手說:怎麼可以?好不容易才抓到你,明日才殺你,那你不是逃跑了嗎?他說:不會!如果你不相信請將我的腳打斷。殺手便將他的雙腳打斷了。他說:你看我現在絕對跑不掉,你們明日早上再殺我,殺手同意了,因為真的太震撼了,他居然願意將腳砍掉。砍掉後他感覺到人生非常的苦!更加精進,明日早上要受死了,所以他從前一日的黃昏一直思惟到天亮,思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苦空無我,以這樣無間、沒有顛倒的精進觀行,到了天亮已證得阿羅漢果。盜賊殺時他完全不畏懼、不痛苦,因為他已徹底通達無我,心裡完全沒有煩惱了。
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聖道?是因為自己沒有決心精進,而且所加行的精進是有間斷的,不能無間。沒有間斷這件事不容易,自己心裡總是有很多的間雜,像前面所說的於善法中有不善法的侵凌、間雜。修行要成就必須無間、沒有間斷的正念相續,因為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是在自心。只要肯相續不斷的修學,一定可以成功的,不論是誰。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日已經過了,好像魚的水越來越少,快要接近死亡,要知道多活一日壽命就少一日,自己不斷的在向死亡靠近,但是自己不能提起這種警覺心,還在這裡嘻嘻哈哈的、安安樂樂的無法隨時提起精進心,什麼時候道業才能夠成就?應該要常常警惕自己,不要放逸,一口氣不來就不在了,如果不警惕,不知道下一生先到還是明日先到,這樣生命不會空過,也不會虛受信施。
《披》云何菩薩自性精進等者:此中自性,由二相顯。一、由意樂,二、由加行。言意樂者,謂心勇悍,乃至無有顛倒。由心勇悍,能熟自佛法,是故說言攝受無量善法。能熟他有情,是故說言利益安樂一切有情。言加行者,謂此所起身語意動,此即前說精進意樂。身語意三有所造作,是名為動。
這裡所說的精進的自性、特性,有二種相貌可以顯示出來,一、由意樂,心意的好樂,內心歡喜、願意,做這件事很快樂所以一直想做,稱為意樂。二、由加行,加功用行,實際表現出來的行動,稱為加行。
說到菩薩的意樂、內心的好樂方面,是說菩薩內心勇猛強悍,能攝受無量六度功德,成就攝善法戒,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成就饒益有情戒,乃至正確沒有錯誤的朝這二方面精進。所以能夠成熟自己的無上菩提的佛法,證得覺悟一切法的智慧,因此說言攝受無量善法。又能夠成熟其他有情三乘的道果,其他有情有的是聲聞乘相應的、有的是緣覺乘相應的、有的是菩薩乘相應的;其他有情的善根與聖道,菩薩也能夠幫助他,所以稱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所謂的加行,就是那一句話「即此所起身語意動」,起是起精進的意樂,身語意動是加行,要有所動作、有所造作實際的行動。這裡所起的身語意動就是前面所說的精進意樂,由於內心歡喜精進、好樂精進成就自己無上菩提的功德,由此發動自己的身業、語業、及意業,這三種有所創造、有所行動,稱為動。這是總說精進的相貌。
亥二、一切精進2 天一、徵
第二科一切精進,說明一切精進的種類及內涵,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精進?
天二、釋2 地一、標列種類2 玄一、二種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種類,標示列舉出種類,又分二科;第一科二種,解釋二種精進。
謂此精進略有二種。一者、依在家品精進,二者、依出家品精進。
菩薩的精進約人來說有二種,一者、依在家品精進,品是種類,屬於在家人的精進,因為在家還有欲的生活,在家人的精進與出家人的精進不同。二者、依出家品精進,出家人的精進。
約人來說可以分成這二種的精進。
玄二、三種
第二科三種,列出三種精進。
當知依此二品精進,各有三種。一、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三、饒益有情精進。
應當知道這二種的有情,在家、出家人,都各有三種精進。一、擐甲精進,擐是穿義,穿上鎧甲,鎧甲是指願力。發願精進才會精進,如果沒有意樂,便無法精進。擐甲精進若配合前面的自性精進,是其心勇悍那句,其心勇悍可以說是擐甲精進。穿上鎧甲,即發願精進的學習戒定慧,攝取佛門中的所有善法。甲是願,能夠有這樣的願力,是推動自己去精進的動機。第一是擐甲精進,在家、出家都要有願才會精進。第二第三是內容,第二是攝善法精進,攝受六波羅蜜的善法,成就禪定、成就智慧、成就戒律等功德。第三是饒益有情精進,利益其他有情的精進。
這是又分三種。
地二、隨釋三種3 玄一、擐甲精進2 黃一、徵
第二科隨釋三種,接著再詳細解釋三種精進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擐甲精進,解釋擐甲精進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擐甲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擐甲精進?
「擐」這字是「著」義。「甲」是古代的軍隊,與敵人作戰的時候,要戴上盔甲,才能保護自己的安全。這樣勇猛的心能發動出來。此處「甲」是譬喻願,如:我要精進地學習佛法。發精進的願,稱為「甲」,是這意思。要先穿起鎧甲才能夠作戰,像僧眾上殿要先搭七衣,願意來做早晚課,由願,使令自己真的能夠來做早晚課,這是擐甲精進。擐甲精進即發願精進。
黃二、釋2 宇一、辨行相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行相,說明精進修行的相貌,行就是心,身語意業能夠精進主要的是心。心行,內心活動的相貌,可以稱為行相,指精進時自己內心的相貌。
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處那落迦,不在餘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於求無上正等菩提非不進趣。既進趣已,勤勇無懈,何況所經時短苦薄。是名菩薩擐甲精進。
這是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發願要精進,心裡的相貌。是諸菩薩於發動、採取行動,精進之前,內心非常的勇猛強悍,不怕困難,先穿上誓願的鎧甲,發勇猛的願決定不退。誓願的鎧甲是:若我想要度脫一位有情的生死大苦,以千大劫的時間相當於一日夜,處在地獄中受苦,不在餓鬼畜生或人天的其餘諸趣,爲了度化有情我到地獄中那麼久的時間,乃至經三大阿僧祇劫很久的時間才能夠成就無上正等菩提。假使超過百千俱胝(億)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成就無上正等菩提,超過三大阿僧祇劫,我的勇猛強悍想要攝受善法成就有情的願力都不會退屈的。追求無上正等菩提的菩薩,恆常精進的,並不是不向前進,換句話說既然前進趣向無上菩提,發這願以後實際是不斷的加行,而且很勤力勇猛沒有懈怠,一定繼續精進的,何況現在我要行菩薩道,為度脫有情處那落加時間很短、苦很微薄,是名菩薩的擐甲精進。
什麼是大劫?劫有三種︰中間劫、成壞劫、大劫。中間劫又有三種︰減劫、增劫、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有二十中間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劫是非常久遠的時間,難以計算。由於器世間住世一大劫,不增不減,有情共業所感,不隨有情死生而有改變,存在的時間決定不變。
宇二、顯勝利
第二科顯勝利,說明擐甲精進的殊勝利益。
若有菩薩於如是相菩薩所有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淨信,如是菩薩尚已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何況菩薩成就如是擐甲精進。如是菩薩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如果有菩薩對於上面所說菩薩所有的擐甲精進的相貌,能夠生起少少的一點深刻的殊勝理解,少少的產生一點清淨的信心,如是菩薩已經能夠增長培養無量無邊的勇猛心,能夠沒有恐怖的發勤精進,成就無上菩提的心性,何況菩薩能成就如是擐甲精進。由於菩薩有這種願力,對於追求無上菩提,攝受自己的善法,饒益有情利益眾生的事情,沒有一點點的難行事會令菩薩產生怯劣難作之心,能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披》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者:此中大菩提性,謂即精進波羅蜜多種性應知。
這裡所說的能夠發勤精進的大菩提性,即是精進波羅蜜多種性應該知道。
玄二、攝善法精進2 黃一、徵
第二科攝善法精進,說明攝受善法精進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攝善法精進?
菩薩怎麼樣來攝受,積集、積聚種種的善法,作這樣的精進?
黃二、釋3 宇一、標略義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標略義,要略標出要義。
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為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加行,能成辦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
諸菩薩所有精進的內涵,主要是能夠實際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波羅蜜多加行;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修福的,智慧包括世間及出世間兩類,精進及靜慮則通於修福與修慧兩種;並且能夠有成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波羅蜜多,使令自己及有情依此從生死此岸抵達涅槃彼岸,乃至通達生死涅槃不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宇二、出種類3 宙一、總標
第二科出種類,說出種類,分三科;第一科總標,先總相標七種。
當知此復略有七種。
應當了知這攝善法精進,約略來說可以歸納成七種。
宙二、列釋7 洪一、無動精進
第二科列釋,列出來解釋,分七科;第一科無動精進,不動搖的精進。
一、無動精進,一切分別、種種分別、根本煩惱、少分煩惱、一切異論、一切苦觸不傾動故。
應當了知攝善法精進,即成就六波羅蜜的精進有七種:
一、無動精進,是說菩薩的精進,不被有所得的一切分別、二元對立種種分別所動搖,即不被外境的人事物及內心的貪瞋癡慢疑惡見六根本煩惱,及大中小隨煩惱,乃至少分煩惱所動搖;不被一切外道世間的邪知邪見,乃至不了義的思想所動搖;不被身心苦受所動搖;而能持續精進修習六波羅蜜。
以下再進一步解釋一切分別、種種分別的二種說法:
一者、玅境長老解釋,一切分別,是對一切法有所得的分別。有情的煩惱都是由一切法有所得、執著一切法是真實的顛倒性產生迷惑,而有種種分別;即以一切有所得的分別為基礎,然後再分別貧富、男女、高低、勝劣、賢愚、智不肖等,被煩惱所凌雜,惡不善法現前,而無法攝持六波羅蜜善法。
二者、參考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的解釋,凡夫的一切分別有十種,種種分別是由十種分別展轉所生更微細的分別。
1、 根本分別。是指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切種子識,以虛妄分別為自性。一方面它本身是虛妄分別,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切分別的根本,為一切分別生起的依止。阿賴耶識能變現出人、天、地獄、餓鬼、畜生不同種類的根身器界,又以所變為自所緣而生分別。阿賴耶識行相微細,能執受諸種子(諸相名分別習氣)及有根身(諸色根及根依處),其了別行相微細,難以了知。
2、緣相分別。是「色等識」。以色等一切法為緣而生顛倒分別,是能分別的「所緣相」。色等一切法本身是虛妄分別為自性,是識的一分(相分);依色等相而生起分別,名為緣相分別。
3、顯相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並」六識「所依」的「染意識」。這七轉識能顯了境相,它是能分別,又因之而起分別,名為顯相分別。
4、緣相變異分別。是由緣相分別的變異轉動而產生的分別。如「老病死」等的變異、苦樂捨三受的變異、貪瞋癡三毒的變異,殺縛拷打的「逼害」變異、寒暑「時節」新陳「代謝」的變異、「捺落迦」、餓鬼、傍生等的「諸趣變異」、「欲界」色無色的「諸界變異」。
5、顯相變異分別。這是在識及所依止的顯相分別上,因如前所說的種種「變異」,而起的所有一切的「變異」,如因根有利鈍而識有明昧的變異,名顯相變異分別。這二者,是因一切法(現)變異而生的分別。根本分別微細不可知,所以不說根本變異分別。
6、 他引分別。是其他人引導引發的分別。因從他聽「聞非正法類,及聞正法類」而引起的「分別」。
7、不如理分別。外道聽「聞」「非正法類」,而於其中生起的不稱正理的妄「分別」。
8、如理分別。「正法中」的佛弟子,聽「聞」種種如理的「正法類」,引生正見的分別。這三者,他引分別是總,如理不如理是別,是依分別生起的思想學說的邪正而分別,不像前四五二種是有情俱生的分別。
9、執著分別。是「不如理作意類」的「薩迦耶(身)見為本」,而起的「六十二見趣相應」的「分別」,是二乘所對治的對象。以我見為主體,引起六十二種各別的意見,稱為見趣。
10、散動分別。這是大乘「菩薩」不共所對治的「十種分別」。散是散亂,動是流動;因這散動分別為障礙,使無分別智不得現前,使行者不見諸法的真實性。
《般若經》中說的無分別智,即是對治這散動分別的。散動分別有十種:
1. 無相散動。凡夫聽說「無」,譬如說無我,便以為什麼都沒有自體,這無相,即是分別(遍計所執性)。為對治這無體的妄執,《般若經》說「實有菩薩」。意思說:諸法真性,為菩薩的自體,不可說無。
2. 有相散動。聽說到有,以為什麼都有,虛妄雜染都是真實,這有相,即是分別。為要對治這有相的妄執,所以經說「不見有菩薩」。依依他起的五蘊,而妄計的小我,這是不可得的,現在說不見這樣的菩薩。
3. 增益散動。於似義顯現的非有中計有,執為實有,名增益。對治這增益的妄執,所以經說「色自性空」。遍計性的實有色法,但是假相安立,不是自相安立,了知它本無自性空,可對治增益散動。
4. 損減散動。真實性的實有法,妄執為無,就是損減。對治這損減執,經說「不由空故』。色性與法性,並不是沒有的,不因遍計性空而無,由此可以對治損減散動
5. 一性散動。執依他圓成是一法,這是錯誤的,因為法與法性不能說是一,法是無常,法性是常,怎麼可說是一性?要對治這計執,所以經說「色空非色」。是說法性的色空,不是法的色;換句話說:圓成實不是依他起。執著色空、法性與依他起、圓成實與依他起是一個體性,這是錯誤的。依他起是有情的虛妄分別識所現出來,是十一種識所分別變現的,所以《般若經》說「色空非色」。色空是法性,是圓成實,它不是依他起;非色,法性與法不是同一個。假如是同一個凡夫不必修就開悟了,何必修行呢?這是一性散動。
6. 異性散動。先從依圓二性來說,執依他圓成截然不同,這是不對的;因為圓成實是依他離義而顯的,怎麼可說是異?為對治這執著,所以《般若經》說:「色不離空」,是依他與空性有不能相離的關係。再從遍圓二性來說,遍圓不能說是異,所以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遍計色,就是無所有,它與圓成空性不異。古人有的以不離解「即」,有的以相即解「即」,依本論的見解,不離並非是即,依他不能說即是空性,只能說不離。遍計不能說不離空性,只能說當體即是空性。
7. 自性散動。於諸法執有自性,如色自性,聲自性;為對治這妄執,所以《般若經》說『此但有名』。就是一切諸法,但依假名安立,不能妄計一一法的真實自性。
8. 差別散動。於諸法中,分別是生、是滅、是染、是淨,這種種分別,名為差別。為對治這種妄計,所以《般若經》說「此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
9. 如名取義散動。聽到某一種名字,就依名而取其義為真實,名是假立,並非名中就有真實的所詮義。為對治這散動,《般若經》說「假立客名,別別於法而起分別」。這不過假名安立,依名的假立而起分別,並非實有所取的義。人往往依名言虛妄分別,而為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動,若能瞭解讚歎與毀譽等都是不真實、都是空無所有的,只是假名而已,便能遠離煩惱的散動。
10. 如義取名散動。有時看到某一事,如其所取的義而推度它的名字,以為這法確有這名字。為對治此種散動,所以經說「假立客名,隨起言說」。名字是假立的,並不能真實詮表。但是會覺得它是什麼東西,就會說話了。看到花開花落、看到境界就取很多的名相來分別,這稱為如義取名散動。
由這裡可以看出人的心若有一切分別、種種分別,便能引生種煩惱,障礙善法的修習。真能「對治」上述的「十種散動」,唯有無分別智,菩薩若能證得無分別智,不會動搖內心的精進。
《披》無動精進等者:真實義品中說: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如實知已,達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唯取其事,唯取真如。(陵本三十六卷十二頁2950)是即此說一切分別、種種分別無動。戒品中說:又於一切犯戒因緣根本煩惱、少分煩惱忿恨等生,亦不忍受。(陵本四十卷七頁3276)是即此說根本煩惱、少分煩惱無動。所得大乘勝解,不可引奪、不從他緣,由是能摧一切外道異論,是名一切異論無動。他怨害苦、一切事苦皆能堪忍,是名一切苦觸無動。一切事苦,如忍品說應知。(陵本四十二卷八頁3440)
〈菩薩地‧真實義品〉中說:於一切法離言說的自性,即離言的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如實了知以後,通達到無有少法的自性及少品類差別可起分別。唯取離言的依他起事,唯取離言的真如。如〈菩薩地‧真實義品〉卷36,1183頁所說。即是這裡所說的不被一切分別、種種分別動搖。
在〈戒品〉當中也說,菩薩了知所有對於一切犯戒因緣,是由根本煩惱、少分煩惱忿恨等引生,若發現自己有任何煩惱生起時,也不忍受,不會被煩惱而動搖在持戒上的精進。這即是此處所說不為根本煩惱、少分煩惱無動。如〈菩薩地‧戒品〉卷40,1335頁所說。
菩薩對於所得到、所成就的八種大乘勝解,即於三寶功德、佛菩薩威力、真實義、隨說因等十因、異熟果乃至增上果等五果、應得的無上正等菩提、一切菩薩學道、所有經律論等,遠離作意散動,不為二乘所引導奪取,不從他緣,內心親自體證我法二空的無分別智,因此能摧伏一切外道不同於佛法的言論,是名一切異論無動。
菩薩在人間、娑婆世界生活,與有情之間互動難免會有怨恨傷害的事,或人情冷暖、乞食、四事供養不足等苦惱的事,由於菩薩有一切法空的智慧,了知五蘊身無我,四大本來空,受想行識,只是內心的分別,只是名言概念,因此能超越假名,堪忍他人怨害之苦、一切事苦,不為一切苦觸動搖自己的精進。如〈菩薩地‧忍品〉本卷42,1422頁所說。
洪二、堅固精進
第二科堅固精進,說明堅固精進的相狀。
二、堅固精進,是殷重加行故。
二、菩薩的精進,是殷切慎重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法、利益一切眾生。
洪三、無量精進
第三科無量精進,說明無量精進的相狀。
三、無量精進,能現證得一切明處故。
三、無量精進,不可限量的精進,是指菩薩能現量證得出世間內明的無分別智,及世間的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五明處的善巧智慧。
洪四、方便相應精進
第四科方便相應精進,說明方便相應精進的相狀。
四、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平等通達故。
四、方便,由於菩薩追求的是無上菩提,方便即指成就無上菩提的方法。菩薩行菩薩道,所用的方便與所追求的目標相應,名方便相應精進。詳細說於菩薩所應得的義利,即無上菩提;無顛倒道,有二種解釋:
一、〈本地分‧菩薩地〉卷35從反面說無顛倒道,若有四種因緣即成顛倒,雖有種性,因緣闕故,不能速證無上菩提。反之即為無顛倒道。其文說:諸菩薩雖具種性,由四因緣,不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
1、謂諸菩薩,先未值遇諸佛菩薩真善知識,為說菩提無顛倒道。如是名為第一因緣。
2、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而顛倒執,於諸菩薩正所學中顛倒修學。如是名為第二因緣。
3、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而於加行方便慢緩、懈怠、懶惰,不成勇猛、熾然精進。如是名為第三因緣。
4、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亦於加行勇猛精進,然諸善根猶未成熟,菩提資糧未得圓滿,未於長時積習所有菩提分法。如是名為第四因緣。
二、〈決擇‧菩薩地〉卷75說:依十二處自相、共相觀故,有十種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當知此中,六種觀自相,四種觀共相。
1、於十二處眼等名言假立相中,能遍了知唯名言相,是名第一無顛倒道。
2、於十二處能遍了知攝受虛妄分別種種生相,是名第二無顛倒道。
3、於十二處能遍了知依因轉相,是名第三無顛倒道。
4、於十二處能遍了知相壞轉相,是名第四無顛倒道。
5、於十二處能遍了知清淨轉相,是名第五無顛倒道。
6、於十二處能遍了知所有名言安足處相,是名第六無顛倒道。
以上是六種觀察自相。
7、如是十二處中,能遍了知共相自性,是名第七無顛倒道。
8、於如是十二處中,能遍了知共相無分別所行相,是名第八無顛倒道。
9、於如是十二處中,能遍了知共相出世法所行相,是名第九無顛倒道。
10、於如是十二處中,能遍了知共相清淨因相,是名第十無顛倒道。
菩薩若能遠離四種顛倒道,於身心果報的十種無顛倒道,有我法二空的智慧,平等通達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斷惡、修善、度眾生,而無真實的斷惡、修善、度眾生可得,是名方便相應精進。
《披》隨順而行等者:能引義利,名隨順行。不緩不急,殷重修作,是名平等。無倒了知,是名通達。
若所修法,能夠引發無上菩提的義利,或說引發世間的福德利益,出世間的涅槃真實義,名隨順行。於斷惡、修善、度眾生時,不懈怠緩慢,也不急切,殷切慎重的修學六波羅蜜,稱為平等。以沒有顛倒、沒有錯誤的法空智慧,如實了知身心果報的真相,如何修學聖道、修學六波羅蜜,是名通達。
洪五、無倒精進
第五科無倒精進,說明無倒精進的相狀。
五、無倒精進,為欲證得能引義利所應得義,願所引故。
五、沒有錯誤的、沒有顛倒的精進,是指菩薩為欲成就證得世間的福德利益,出世間的涅槃,能引發發無上菩提的所應得的境界,而發無上菩提願,由願導行;由無上菩提願所引發的正精進,是名無倒精進。
菩薩有這種無倒精進,是由於有成就無上菩提的願力所引發,而有無顛倒的正精進,精進的方向不會有錯誤。如果追求的目標是人天的福報,所引發的便是顛倒的精進,因為人天的福報還是墮入生死輪迴中。現在追求的是無上菩提願所引的精進,因稱為無倒精進。有正確的願也就不會有錯誤的精進了。
洪六、恆常精進
第六科恆常精進,說明恆常精進的相狀。
六、恆常精進,是無間加行故。
六、恆常精進,是指菩薩經常沒有間斷的實際修六波羅蜜等自利利他加行。
洪七、離慢精進
第七科離慢精進,說明離慢精進的相狀。
七、離慢精進,由勤精進,離高舉故。
七、離慢精進,是菩薩由於勤精進修無我的智慧,因此能遠離高慢的煩惱。
《瑜伽論記》遠法師說:
第一種無動精進、第二種堅固精進、第三種無量精進,是種性地菩薩的精進。
第四種方便相應精進,是勝解行地菩薩的精進。
第五種無倒精進,是初地菩薩的精進。
第六種恆常精進,是二地以上到七地菩薩的精進。
第七種離慢精進,是八地以上菩薩的精進。
宙三、總結
第三科總結,總結七種攝善法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由此七種攝善法精進勤加行故,令諸菩薩速能圓滿波羅蜜多,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由於菩薩於此所說的七種攝受善法精進,確實落實於生活中,能令諸菩薩很快圓滿波羅蜜多,很快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慧。
宇三、結最勝
第三科結最勝,結說這些精進是最殊勝的。
由此精進,是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餘則不爾。是故如來以種種門,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由於此七種攝善法的精進,是能修學、證得、成就無上菩提的方便,是一切善法當中最殊勝的因緣,於其它方面就不是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因此佛用各式各樣的角度來稱讚精進能夠成就無上正等菩提。譬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果修其它的五度,都不精進,也不能很快成就無上正等菩提,一定要有實際的精進才能夠成就。以上是攝善法戒。
玄三、饒益有情精進2 黃一、徵
第三科饒益有情精進,解釋饒益有情精進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饒益有情精進?
黃二、釋2 宇一、指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指,指出如戒品所說。
謂此精進有十一種,如戒品說。
此饒益有情精進有十一種,在戒品中已經說過。
宇二、辨
第二科辨,辨別饒益有情於進品與戒品名別義同。
彼說尸羅,此說精進,當知是名彼此差別。
彼戒品中說的是戒,此處將它換一個名詞說為「精進」,只是名相的差別,義理上沒有差別。
戒波羅蜜說饒益有情戒有十一種。第一是與作助伴,第二是為說正法,第三是了知恩報,第四是救護怖畏,第五是開解愁憂,第六是施與資具,第七是如法御眾,第八是好隨心轉,第九是讚揚實德,第十是調伏有過,第十一是示現神通。只要再加上精進,精進於做這十一種事,就是菩薩的饒益有情精進。
亥三、難行精進4 天一、徵起
第三科難行精進,說明難行精進的相狀,分四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難行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難行精進?
天二、略標
第二科略標,約略標出三種。
謂此精進略有三種。
約略來說所謂的難行精進可以歸納成三種
天三、列釋3 地一、離一切想
第三科列釋,列舉出來解釋,分三科;第一科離一切想,遠離一切妄想執著,以法空的智慧而行精進。
若諸菩薩,無間遠離諸衣服想、諸飲食想、諸臥具想及己身想,於諸善法無間修習,曾無懈廢。是名第一難行精進。
若諸菩薩,對於會引起貪欲的諸多衣服、飲食、臥具的貪愛想,及對自己身體的健康、愛著,不能餓著、凍著,受苦,以及對自己的年少、美麗愛著想,能夠無間的遠離,以沒有間斷的修習善法、戒定慧、聞思修、六波羅蜜、法空觀等,了知名言安立的一切法不可得,從來沒有懈怠荒廢,能真實放下世間向出世間修進。是名第一難行精進。
《披》無間遠離諸衣服想等者:此顯四種遠離希求之愛,謂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有無有愛。聞所成地說:又諸苾芻,顧戀現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衣服、飲食、臥具生希求愛;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後有生希求愛;愚於涅槃為依止故,而於無有生希求愛。(陵本十四卷十頁1213)今說菩薩於彼遠離,尚無有想,況希求愛。
這是顯示遠離四種希望追求的愛著,即對衣服、飲食、臥具等資生具的諸欲的貪愛、有愛、及無有愛。有愛,是對對色界與無色界生命,以及對禪定的愛著。如集異門論四卷十二頁云:有愛云何?答:色無色界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有愛。無有愛,是對無生命(即斷滅)的渴愛,是與斷見俱行的貪。什麼人會有無有愛?主要是受到恐怖畏懼、憂愁苦惱所逼迫、惱怒,及種種的苦觸,因此心想「死後這些苦惱就沒有了,能永絕重病豈不樂哉!」無有愛還是愛,不能真實解決生命的痛苦,自殺以後還是有另外一個果報出現,所以執無有愛是錯誤的。
〈聞所成地〉說:諸比丘回顧愛戀貪著現在的生命體為依止故,而於衣服、飲食、臥具生起希求愛。又顧戀追求下一生的生命體,對來生有希求愛。由於愚癡不瞭解涅槃為依止,而對於無有生起希求愛。如〈聞所成地〉卷14,505頁所說。有一種人,希望自己能夠解脫,但是不明白怎麼樣才能夠證入涅槃、解脫生死輪迴;由於錯解涅槃,因此對無有生起希求愛,希望這生命死掉以後就沒有,不用再苦惱了,不必於三界再受果報。現在說菩薩於衣服飲食臥具的境界愛已遠離,尚且想都不會有,何況會有希求的愛。
菩薩要精進必須遠離三界的自體愛、境界愛,才能夠對於善法無間修習常無懈廢,這件事很難,不容易做到,此稱為難行精進。
地二、盡壽恆行
第二科盡壽恆行,盡形壽恆常實踐六波羅蜜的難行精進。
若諸菩薩如是精進,盡眾同分,於一切時曾無懈廢。是名第二難行精進。
若諸菩薩是這樣的攝善法精進,盡眾同分,於人的一生壽命,任何時間,時時刻刻,內心都不曾懈怠荒廢,不忘追求無上菩提、修六波羅蜜這件事。這件事要有恆心毅力的堅持,相當困難,是名第二種難行精進。
地三、平等通達
第三科平等通達,說明平等通達的難行精進。
若諸菩薩,平等通達功德相應,不緩不急,無有顛倒,能引義利精進成就。是名第三難行精進。
若諸菩薩,有平等通達的功德相應,在第一義諦的境界上觀諸法空相,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通達一切法是平等的,有這種智慧。有第一義諦的功德相應,不生高慢心,不太緩慢也不太急促,菩薩的精進是中道的,也沒有顛倒錯誤,精進的內容能夠引無漏的戒定慧、無上菩提的功德利益,菩薩的精進是能引義利的精進成就這些功德。是名第三難行精進。
天四、結因
第四科結因,結說原因。
如是菩薩難精進力,當知即是緣有情悲,及與般若能攝之因。
如同前面所說的菩薩的難行精進力,應當知道即是菩薩能夠緣慮有情的大悲心,及有般若波羅蜜法空智慧的能攝之因。
《披》當知即是緣有情悲等者:此顯三種難精進力,總能攝受緣有情悲及與般若,名為彼因。
這裡是顯示菩薩的三種難行精進力,總能攝受緣慮有情的大悲心及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名為彼因。以這三種精進,能夠饒益有情、成就大悲,也能夠攝受善法成就般若波羅蜜。
亥四、一切門精進4 天一、徵
第四科一切門精進,說明一切門精進的相狀,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門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門精進?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四種。
謂此精進略有四種。
所謂的一切門精進約略來說有四種。
天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四種。
一、離染法精進,二、引白法精進,三、淨除業精進,四、增長智精進。
一切門精進有四種:
一、遠離染汙法的精進,能令煩惱未生不生,已生斷滅的精進。
二、引白法精進,能令一切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住、令不忘失、增長廣大的精進。
三、淨除業精進,能令三業皆悉清淨,能攝妙善身語意業的精進。
四、增長智精進,能集、能增長聞思修慧的精進。
天四、釋4 地一、離染法精進
第四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離染法精進,說明離染法精進的相狀。
離染法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未生不生,已生斷滅。
離染法精進方面,是指諸菩薩身語意三業所有的精進,行動,能夠使一切結(煩惱能和合苦,故名為結)、繫縛(令諸善行不隨所欲)、隨眠(一切世間增上種子之所隨逐,故名隨眠)、隨煩惱(倒染心故,名隨煩惱),煩惱現行等,未生現行的能令不生、已生的斷滅。
煩惱能令心染污,煩惱以我執為根本所依,菩薩有我空的正見,修習止觀斷除我執,因此能令煩惱未生不生,已生斷滅的所有精進,名菩薩離染法精進。
地二、引白法精進
第二科引白法精進,說明引白法精進的相狀。
引白法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一切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住、令不忘失、增長廣大。
引白法精進方面,是指諸菩薩所有的精進,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能令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善法,未生令因緣具足而生,已生保持令住、令不忘失、使善法能夠繼續增長廣大。
說一個精進的公案。有一位修行的道人,想要去度一位農夫,這位農夫跟道人有宿世的因緣,他到田埂上走來走去,農夫問他說:修行人不去修行幹嘛到我的田埂上走來走去?我要種稻你在這裡做什麼?修行人告訴農夫說:我現在正跟他人有爭論的事情,我需要找一個證人,你能不能當我的證人。農夫好奇的說:修行人也跟人家吵架、還有爭論、還要證人?接著農夫想想說:好啊!我陪你去一趟好了。修行人就帶著農夫離開農田,走到一個地方,那裡有很多的屍體。這些屍體就放置在地上,鳥獸都來吃這些屍體,屍體上佈滿螞蟻蒼蠅看了想要作嘔。修行人告訴農夫說:其實你不用當我的證人,我已經找到我的證人了!農夫說:誰是你的證人?他說:那些鳥獸就是我的證人。農夫說:你這話怎麼說啊?他說:我是一個修行人,我的貪欲還很重,我還是很貪愛世間色聲香味觸男女諸欲,因此我精進的修學不淨觀。不淨觀是觀察有情的身體有一天死後成為屍體,被鳥獸蟲蟻所吃,身體並不可愛,為什麼自己卻一直貪戀著身體,將它餵得飽飽的、怕它餓著、凍著、受傷害,爲了它生起貪心又想去愛著其他諸欲?或不淨觀也可以觀察內身的不淨,髪毛爪齒,九孔常流不盡,身體是很臭穢的,這樣觀察來斷除內心的貪欲。然而我的煩惱卻不聽我的話,每次想要斷除貪欲它就出來擾亂,所以我是與自己的煩惱吵架了,煩惱是我自己爭論的對象,因此想要找一位證人來證實我的煩惱是錯的。現在我實際看到人屍是這樣不堪,每個人都一樣,不論是修行人、在家人、出家人,誰死了都一樣。如果每個人死了放到郊外就是這樣,被鳥獸蟲蟻所吃,一樣的臭味,沒有哪個人死了不臭的。道人這樣一說完,農夫就流眼淚了,原來這農夫過去生修了很多劫的不淨觀也是還未成就,今生這位是他前生修行的道友,前來引導他來觀看不淨的境界,令農夫的不淨觀也現前了,他說完話這二人就同時證得初果,這件事就圓滿了。
地三、淨除業精進
第三科淨除業精進,說明淨除業精進的相狀。
淨除業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三業皆悉清淨,能攝妙善身語意業。
淨除業精進方面,是指諸菩薩所有的精進,使令身語意三業都能夠清淨,也能攝持微妙善好的身語意業。菩薩由通達五蘊無我,我執不生,便能使令身語意三業清淨;由於通達法空,於世間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有善巧的智慧,能依此攝受施展微妙善好的身語意業普利眾生。
地四、增長智精進
第四科增長智精進,說明增長智精進的相狀。
增長智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集、能增聞思修慧。
增長智精進方面,是指諸菩薩所有不同種類的精進,能夠集聚、增長聞慧、思慧、修慧。
菩薩於因地勤修十法行,不但可以集聚、增長聞、思、修慧,還能成熟有情。如本論卷74說:於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有情。何等為十?謂於大乘相應菩薩藏攝契經等法,書持、供養、惠施於他,若他正說恭敬聽聞,或自翫讀,或復領受,受已廣音而為諷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獨處空閑思量觀察,隨入修相。十法行中前面八種是聞慧所攝,第九種是思慧所攝,第十種是修慧所攝,
以上是菩薩的一切門精進,分成離染法精進、引白法精進、淨除業精進、增長智精進四種。
亥五、善士精進3 天一、徵起
第五科善士精進,說明善士精進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善士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善士精進?善士,無貪瞋癡,名善;士,是指人;沒有貪瞋癡現行的人就是善士。成就善法才能夠稱為善士,成就善法的精進,稱為善士精進。
天二、略標
第二科略標,約略標出五種。
謂此精進略有五種。
這善士精進約略來說有五種。
天三、列釋5 地一、無所棄捨精進
第三科列釋,列舉出來解釋,分五科;第一科無所棄捨精進,說明無所棄捨精進的相狀。
一、無所棄捨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不捨一切欲加行故。
一、無所棄捨精進,是指諸菩薩所有的精進,不棄捨一切利益眾生的無上菩提願的實際行動,以無上菩提的願為依止,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是名無所棄捨精進。
《披》不捨一切欲加行故者:不捨一切有情無上正願為所依止,起與利益安樂正加行故。
不棄捨一切有情及無上正等菩提的正願,以正確的願力為自己的依止,為內心所依靠的標準,勤於宣說正法,給予眾生思想上的利益,並能慈悲濟度眾生的困難,給予眾生生活上的安樂,有不棄捨眾生的正確加行,稱為善士精進。這是第一種。
地二、無退減精進
第二科無退減精進,說明無退減精進的相狀。
二、無退減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如先所受若等若增,發勤精進隨長養故。
二、無退減精進。是指諸菩薩所有的精進,要如之前領受菩薩戒時所發的成就無上菩提的總願,及其餘利樂眾生的別願,或是平等、或是增加,沒有減少,能發動精進努力實踐,隨順願力、長養自利利他的善法功德。
地三、無下劣精進
第三科無下劣精進,說明無下劣精進的相狀。
三、無下劣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勇猛、熾然、長時、無間精勤策勵,心無怯弱、無退屈故。
三、無下劣精進,是指諸菩薩所有自利利他的精進,果敢有力、恆具猛利的熱誠、三大阿僧祇劫長時期、無間斷精勤的鞭策鼓勵自己及所化有情,心不膽怯、不羸弱、不退轉、不退失信心。
在自利方面,菩薩常時勤策於己,於斷惡為主的攝律儀戒、六波羅蜜為主的攝善法戒方面,能令未生善增長,已生善保任增長廣大,未生惡預防,已生惡速滅。能行真精進,以不修善而修,以不去惡而去。
於利他方面,若菩薩已現見萬法實相,見法性常住、行無作正勤故,為攝受一切有情,不顧身命,發勤精進,為多眾生,猶未為難;乃至多劫為一眾生,猶不受化而無一念棄捨之心,無退墮意。
若是凡位菩薩則應發菩提心,勤學大乘經律論,發菩提心,隨順菩薩道而行,為圓成菩薩道,應發心求生淨土。
地四、無顛倒精進
第四科無顛倒精進,說明無顛倒精進的相狀。
四、無顛倒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引義利,方便善巧所攝持故。
四、沒有顛到的精進。是指諸菩薩所有的精進是能夠引發、成就無上菩提功德義利,具有各種方便善巧,能夠攝持自利利他各種菩薩道的運行,由正確的願力、正確的方法,使自己不會犯錯。
地五、勤勇加行精進
第五科勤勇加行精進,說明勤勇加行精進的相狀。
五、勤勇加行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進趣故。
五、勤勇加行精進。是指諸菩薩所有精進勇猛的行動,能於無上正等菩提,很迅速地向前進。乃至以一杯水供養佛也好,或者少許布施,都能發願以此功德令一切眾生皆得無上菩提,不會願以此功德跑到天上享福,而成顛倒精進。
這些善士精進都是在善法上的精進,將它分成:無所棄捨精進、無退減精進、無下劣精進、無顛倒精進、勤勇加行精進,這五種。
亥六、一切種精進4 天一、徵
第六科一切種精進,解釋一切種精進的相狀,又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一切種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一切種精進?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三種。
謂此精進,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這一切種精進,可以分成六種或是七種,合起來總共有十三種。
天三、釋2 地一、六種3 玄一、徵起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六種,說明六種精進的相狀,又分三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六種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六種精進?
玄二、列釋6 黃一、無間精進
第一科列釋,列出解釋,分六科;第一科無間精進,說明無間精進的相狀。
一、無間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
一、無間精進。是指諸菩薩不會空過光陰,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都能努力的精進。
《披》謂一切時修加行故者:時有三種,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如是三種,名一切時。
時間是不相應行法, 有三種:有過去、未來、現在三種,由這三種,名一切時。關於時間的建立及安立,可參考本論卷3、卷52及卷56所說。
黃二、殷重精進
第二科殷重精進,說明殷重精進的相狀。
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
二、殷切慎重的精進。是指諸菩薩能夠周全完備的修習各種自利利他的加行。也就是全面的精進,於自行方面除了勤修律儀,還要修布施等六波羅蜜的善法,及隨分隨緣利益有情。努力精進的時候,不是只作一樣的功德,必須全面、圓滿具足的地精進。
黃三、等流精進
第三科等流精進,說明等流精進的相狀。
三、等流精進。謂先因力所任持故。
三、等流精進。先因力是過去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因。指諸菩薩由先因力所保任執持,能持續這種願力,始終都沒有放棄,於行動時都有願力的攝持,是願力的平等流類,與最初所發的願相應,由身語意三業流露顯示出的所有精進。
《披》謂先因力所任持故者:最初發心,是名先因。彼所等流,名所任持。
先因不一定是過去世,可以是在此生、也可以通於過去生的。這一刹那之前也是過去,菩薩之前發無上菩提心、受菩薩戒時,是名先因。菩薩行菩薩道,是願力的平等流類,名所任持。這種願力會支持菩薩一直精進努力邁向無上菩提。
黃四、加行精進
第四科加行精進,說明加行精進的相狀。
四、加行精進。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正加行故。
四、加行精進。是指諸菩薩應數數的、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思惟簡擇種種的善法,善品是各式各樣的,聞思修慧都是善品,但此處善品特別是說到修行方面的,奢摩他、毗鉢舍那。
《披》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正加行故者:依奢摩他,數數觀察淨行所緣,或善巧所緣,或淨惑所緣,是名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於彼所緣數起勝解,數正除遣,名正加行。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一卷十頁2580)
菩薩依止在奢摩他禪定中,一次又一次的觀察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淨行所緣,或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等善巧所緣,或世間道及出世間道的淨惑所緣,是名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於所緣境數起勝解,數正除遣,修觀之後修止,修止之後修觀,止觀交互運作正確修習加行,名正加行。義理如〈聲聞地〉卷31,1028頁所說。
黃五、無動精進
第五科無動精進,說明無動精進的相狀。
五、無動精進。一切苦觸不能動故,亦不轉成餘性分故。
五、無動精進。是指諸菩薩在精進時,有時也會遭逢寒熱、蚊蝱、飢渴、或是風日等苦觸,此時,菩薩不會因此動搖自己的精進,也不會轉成其餘的種性分,如本來是行菩薩道的,不會因為菩薩道難行,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夠成就,便退轉成二乘,菩薩不會有作意散動,也不會繼續在生死中追求人天富樂的果報,稱為無動精進。
《披》一切苦觸不能動故等者:寒熱、蚊蝱等觸,是名一切苦觸。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名不能動。攝事分說: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陵本八十五卷二十一頁6481)解深密經說:若諸菩薩捨於大乘相應作意,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當知是名作意散動。(解深密經三卷十五頁)與彼相違,應知無動,由是說言不轉餘分。
天氣很冷或者很熱,蚊子或蝱等觸對身體時,是名一切苦觸。不會由於這樣的因緣使自己的精進懈怠荒廢,名不能動。如〈攝事分〉卷85,2554頁所說有堅固勇猛精進的相貌,指此人對於寒熱、蚊蝱等種種的苦惱出現時,不會動搖自己的精進。《解深密經》說若諸菩薩棄捨大乘相應的大悲與般若作意,墮落轉向聲聞獨覺諸作意中,認為修二乘就好了不要修大乘,應當知道是名作意散動。如《解深密經》卷3,15頁,在本論〈決擇‧菩薩地〉卷77,2346頁所說。與該處所說相反的,應該知道沒有動搖,稱為不轉餘分。餘分是指二乘。《瑜伽論記》則說包括三有性分,也就是人天身,菩薩不會因為苦惱現前時就改變心意,生起不修菩薩道轉成二乘的作意、或者追求人天富貴安樂的作意,名為無動精進。
黃六、無喜足精進
第六科無喜足精進,說明無喜足精進的相狀。
六、無喜足精進。少分下劣差別證中不喜足故。
六、無喜足精進,無喜足指不得少為足。諸菩薩於修自利利他的功德時,對於自己所成就的少分下劣、與圓滿無上菩提有所不同的差別證量中,如持戒清淨、獲得聞、思慧的勝解、證得未到地定、或初禪等,不會得少為,自知只要尚未圓滿無上菩提,仍需不斷努力。菩薩不得少為足的精進力,稱為無喜足精進。
玄三、結名
第三科結名,結說名字。
菩薩成就如是六種一切種精進,發勤精進故,所以說言: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不捨其軛。
菩薩成就前面所說的,從無間精進一直到無喜足精進,這六種,是名一切種精進。發動勤精進故,所以說有,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不捨其軛五種相貌的精進,這五種能涵蓋六種無喜足精進。
《披》有勢有勤等者:攝事分說: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陵本八十五卷二十一頁6481)如是五相,能攝前說六種精進,是故舉說。
〈攝事分〉說,菩薩又由五種相貌的精進,能很快的證得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這「通」不一定是神通,包括三明六通等功德,這五種相貌的精進是:
一、有勢,有勢力也就是有力量。菩薩於最初發心行菩薩道之時,應當自勵:我當作如是事。這樣由衷的發起決定與誓願,猶如上戰場前先被擐鎧甲一般,能更無有怖畏、勇猛地往前走。願能導行,菩薩,要先有願力,才能推動自己精進。
二、有精進者,菩薩發願之後,依著自己的願不斷的去做、實踐。前文說的由被甲精進而有勢力,是指發起誓願力、準備要用功了。而第二種相,有精進,是真的開始用功,有實際的行動了。倘若披上鎧甲,卻不去作戰,戰服也只是裝飾而已!發願後,要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三、有勇悍者,要有勇猛強悍的態度,譬如勇敢的戰士,在廣大的佛法當中沒有怯弱或下劣的精進,而且是上品的精進,不會只停留在聞思的階段。
四、有堅猛者,菩薩在實際修行時,於內,除了對法有勇悍心、對自己有信心,於外,還要有足夠的堅強與勇猛,無論天氣的冷熱,都沒有懈怠的藉口,也不會因蚊子、小蟲、蛇蠍,甚至是鬼神、天魔等而動搖自己的精進,一樣堅持修習菩薩道,往無上菩提之門的方向前進。
五、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是這裡的第六種無喜足精進,對於自己得到少分的下劣功德,不會得少為足,是名不捨善軛精進。軛,古代的馬車或牛車,駕車時套在牛馬頸的曲木,走的時候能拖著車一起走,軛譬如善法,菩薩修學不會離開善法軛,一定是在善法上不斷的精進,因此用不捨善軛來形容。這是配合六種精進又可以將它歸納成五種精進。如〈攝事分〉卷85,2554頁所說,這五種相貌的精進能含攝前面所說的六種精進,因此舉出來說。
地二、七種2 玄一、徵起
第二科七種,解釋七種精進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七種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七種精進?
玄二、列釋7 黃一、與欲俱行精進
第二科列釋,列舉出來解釋,分七科;第一科與欲俱行精進,說明與欲俱行精進的相狀。
一、與欲俱行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數於無上正等菩提,猛利欲願隨長養故。
一、與欲俱行精進,指諸菩薩所有在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的精進,一次次的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目標有強大的願力。隨順菩薩的精進而長養他的願、由願又更增長在菩薩道上的精進。菩薩的願、精進是互相滋潤、互相長養,同時前進的。
黃二、平等相應精進
第二科平等相應精進,解釋平等相應精進的相狀。
二、平等相應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不染汙心、亦不纏心。由此精進,能令菩薩於諸善法等習而住。
二、平等相應精進。是指諸菩薩在所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的精進,能夠使自己對於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現行時,由如理作意,不會染汙內心、也不會纏擾內心。由於這種無煩惱心的精進,使令菩薩對種種的善法能夠平等的修習而住。
不要以為修學善法很容易,是不容易的,必須沒有煩惱才能修學善法,有煩惱時心高低不平,便無法平等,怎麼去積聚福報與智慧呢? 菩薩能如理作意,因此不分定心、散心,時時可以安住在善法上面平等的熏習而住,心恆與善法相應,名平等相應精進。
《披》平等相應精進等者:此中精進遍不定心及定心位。不定心位,由能念防護意,不令起貪、起瞋、起癡,是名能令隨一根本煩惱不染汙心。於定位中,由能取彼貪欲蓋等諸隨煩惱為過患想,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能令蓋纏未生不生,已生除遣,是名能令隨一彼隨煩惱亦不纏心。由是能令菩薩住正念知及平等捨,是名於諸善法等習而住。
這裡提到的精進是遍於不定心及定心位。不定心位,是未入定散心的狀態時,由於菩薩能夠以正念防止保護第六意識,於各種境界不取相、不取隨好,使心不會生起貪、起瞋、起癡,是名能令隨一根本煩惱不染汙心。
在定位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時,由於能取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惡作和疑等蓋障的諸隨煩惱為過患想,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順障法主要是放逸,行者若是放逸,不能精進斷惡修善,流失正念,使煩惱任意活動,若警覺到煩惱的過患,應保護自己的心不要讓煩惱出現;由於精進修習止觀,調伏煩惱,能使五蓋等隨煩惱現行未生不生,已生除遣,是名能令隨一根本煩惱不染汙心。
如是菩薩於不定心位及定心位能安住正念、正知,隨時保持法空智或慈悲心等正念,若失去正念能立刻了知將心拉回正念;以善心或無記心取代煩惱,令心安住於平等捨,保持不昏沈、不散亂、平靜、安和、慈悲、穩定的心境,對於種種的善法能夠平等的熏習而住,是名於諸善法等習而住。
黃三、勝進精進
第三科勝進精進,解釋勝進精進的相狀。
三、勝進精進。謂諸菩薩,若為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染心、纏心;為斷如是諸煩惱故,精進勇猛,如滅頭然。
三、勝進精進。指諸菩薩,若被任一貪瞋癡慢疑惡見根本煩惱染汙內心、纏擾內心時;爲了斷除這些種種的根本煩惱、隨煩惱,提起精進的心,非常的勇猛,如同當下頭上已經起火,非立刻用水將它澆熄不可。
菩薩精進力量的強度是如同頭上著火了,不會任它燒,一定會趕快滅火。這是勝進精進特別的有力量。看到煩惱的過患,是能勇猛精進的修學奢摩他、毗鉢舍那。
黃四、勤求精進
第四科勤求精進,說明勤求精進的相狀。
四、勤求精進。謂諸菩薩,勇猛勤求一切明處無厭倦故。
四、勤求精進。指諸菩薩,非常勤力追求一切的內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聲明五明處,這五種智慧的光明,都是菩薩應該要修學的,而且不會感覺厭離或疲倦,於任何一種學問都是很精進的。
黃五、修學精進
第五科修學精進,說明修學精進的相狀。
五、修學精進。謂諸菩薩,於所學法如應如宜,普於一切法隨法行能成辦故。
五、修學精進。又諸菩薩,對於自己所學習的佛法,如自己根器所相應、所適宜的,選擇契理契機的法門而修,普遍於一切法隨法行能成辦的緣故。
《披》普於一切法隨法行等者:法隨法行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正思、正修。力種性品廣說其相。(陵本三十八卷十八頁3158)是名一切法隨法行。
應當知道菩薩的法隨法行約略來說有五種。
一、菩薩如所求得的大乘佛法,五明處都是菩薩所追求的,不過這裡的法隨法行特別指的是菩薩的大乘佛法。
二、 如所領受的大乘佛法,如所聽聞的佛法,有所體會感受。
三、 身業無倒隨轉,身業遠離殺盜淫妄等惡業的顛倒,隨順正行而轉。
四、 語業無倒隨轉,語業遠離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的顛倒,隨順正行而轉。
五、意業無倒隨轉,意業以八種相如理正確的思惟,進一步以思惟所得勝解正確的修習止觀。
在〈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80頁裡面有詳細說明其中的相貌。
黃六、利他精進
第六科利他精進,說明利他精進的相狀。
六、利他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於如前說十一種相,應知其相。
六、利他精進。指諸菩薩所有的精進,如前面所說的饒益有情戒有十一種,包括:一、與作助伴。二、為說正法。三、了知恩報。四、救護怖畏。五、開解愁憂。六、施與資具。七、如法御眾。八、好隨心轉。九、讚揚實德。十、調伏有過。十一、示現神通。應該了知其中的相貌。幫助他人成就善法時也必須很精進的。
黃七、善護精進
第七科善護精進,說明善護精進的相狀。
七、善護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起正加行,善自防守;若有所犯,如法悔除。
七、善護精進。指諸菩薩的所有精進,在聞思修慧上、於自利利他上面的精進,能夠正確的生起加行,善於守護自己的身心清淨;若有所犯戒,能夠如佛所說的法懺悔除滅自己的過惡。
《披》起正加行善自防守等者:如說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一、前際俱行不放逸行,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於戒品中別釋其相。(陵本四十卷六頁3270)依彼後二不放逸行,此說起正加行善自防守。依彼初三不放逸行,此說若有所犯,如法悔除。
如前面所說的菩薩圓滿的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這五支含攝所有的不放逸行。放逸,指不能精進的斷惡修善;或是有種種的虛妄尋思也可以稱放逸,有很多不同的解釋。菩薩不會放縱自己的煩惱,用正念控制煩惱不活動,名不放逸行。不放逸行可以分五部分來說明。
一、前際俱行不放逸行,前際是指過去。諸多菩薩,正在修學菩薩道時,難免會犯錯,過去已經違犯的,已經能夠如法的懺悔清除,是名菩薩前際俱行不放逸行。
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後際是指未來。菩薩發願,若於未來有所違犯戒律,也要如法悔除、懺悔清淨,是名菩薩後際俱行不放逸行。
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中際是現在、當下。如果當下正有所違犯戒律,也要立刻如法的懺悔清淨,是名菩薩中際俱行不放逸行。
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若諸菩薩有心將菩薩戒持好,為預防將來會犯戒,發起強大的誓願欲樂,如此思惟:我定當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如如是約理上來說,如是如是,是約事相上來說。如如,指道理上我一定要這麼作,應該要這麼安住。行動不外是行住坐臥,攝為行、住二種,行是日常生活的活動,住是修止觀或在寺廟裡時,道理上行住應該要作到什麼,是所應行,佛開示應該這樣作,稱如如;第二個「如」是不改變,佛如是說,自己即如是作,在事相上要這樣行、這樣住,不要違犯佛所開示的菩薩戒的道理,是名菩薩先時所作不放逸行。即菩薩在行住以前,便發願不要放逸。
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若諸菩薩的俱時隨行不放逸行,指於受持律儀戒以前,發願不放逸,以願力為依止而行事,無論入聚落托缽乞食或哪些地方不應去等,佛都開示得很清楚,名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在寺廟聽經聞法、受用飲食、過堂、上殿應如何運作,菩薩是依佛開示的戒相,如是如是而住;行住,都不違犯佛所規定的律儀,不起毀犯。是名菩薩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在〈菩薩地‧戒品〉卷40,1332頁有各別解釋它的相貌。這裡所說的起正加行善自防守,是依於後面二種不放逸行而說的。為什麼菩薩有正確的行動來保護自己的內心不起貪瞋癡的煩惱呢?是因為有先時所作的不放逸行。還沒有放逸以前自己作意:我一定要精進!有這樣的願與決心,以及能作到俱時隨行不放逸行,在造作善法的精進: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時,因為已經發願不起煩惱,因此作任何事也就不起煩惱,這樣能夠善自防守,不生煩惱。菩薩依止過去、現在、未來的大願,過去也曾經修不放逸行,但是未能相續,或時有所犯戒;現在或是未來雖然發願,由於煩惱的力量很強,道力尚未成就,壓不住煩惱,因此有時也會做錯事,做錯事能立即懺悔、懺悔即清淨,這是善護精進,善於保護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清淨。
天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名一切種精進。
如是菩薩十三種精進,名一切種精進。
如前面所說的:無間精進、殷重精進、等流精進加行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六種精進;加上:與欲俱行精進、平等相應精進、勝進精進、勤求精進、修學精進 、利他精進、善護精進七種精進,總共十三種精進,是名菩薩一切種精進。
亥七、遂求及二世樂精進2 天一、指
第七科遂求及二世樂精進,解釋遂求及二世樂精進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指,指出內容。遂求,是精進成功、滿足心裏的所求;二世樂精進是今生與來生都能夠得到快樂,由精進使今生得到快樂,來生也得到快樂。
菩薩所有遂求精進、此世他世樂精進,如忍應知。
菩薩遂求所要追求精進的內容都能夠成功,這一生與來生都得到快樂的精進。如〈忍品〉所說的內容應該知道。若將忍品所說換成精進品也是一樣的。
天二、辨
第二科辨,分別。
其差別者,彼說堪忍,此說菩薩精進勇悍。
忍品與精進品有差別的地方是,忍波羅蜜的文,遂求忍及此世他世樂忍,是說忍,因為忍所以成就了菩薩的功德。這裡所說的菩薩精進勇悍,是將忍換成精進勇悍。
亥八、清淨精進4 天一、徵
第八科清淨精進,解釋清淨精進的相狀,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清淨精進?
什麼是菩薩的清淨精進?
天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十種。
謂此精進略有十種。
此菩薩的清淨精進約略來說有十種
天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相稱精進,二、串習精進,三、無緩精進,四、善攝精進,五、應時修習精進,六、通達眾相精進,七、不退弱精進,八、不捨軛精進,九、平等精進,十、迴向大菩提精進。
列出十種精進:
一、相稱精進:若諸菩薩,或為各種隨煩惱極所逼切,為斷除煩惱故,修習種種相稱對治,名相稱精進。如以不淨所緣對治貪欲等。
二、串習精進:若諸菩薩最初對於止觀的教授教誡,能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的精進,名串習精進。
三、無緩精進:若諸始業、初業菩薩,對於止觀的教授教誡,為成就作意(未到地定),並進一步以未到地定為依止修習七作意斷除煩惱,能不緩加行、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是名無緩精進。
四、善攝精進:若諸菩薩為成就止觀,安住於自性清淨心,從師長所,或自多聞力所持故,無倒而取,發勤精進,是名善攝精進。
五、應時修習精進:若諸菩薩無倒取得止觀的教授教誡已,於應止時,能正修止;於應舉時,能策其心;於應捨時,能正修捨,是名應時修習精進。
六、通達眾相精進:若諸菩薩於其種種止、舉、捨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無忘失、能善通達,無間、殷重修作,是名通達眾相精進。
七、不退弱精進:若諸菩薩聞說種種最極廣大、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菩薩精進,不自輕懱,心不怯弱,於己少分所證,不以得少為足,是名不退弱精進。
八、不捨軛精進:若諸菩薩於時時間勤修二道資糧,於能引攝無倒義利,於一切時勤加功用。是名不捨軛精進。
九、平等精進:若諸菩薩發勤精進,普於一切應作事中,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殷重修作,是名平等精進。
十、迴向大菩提精進:若諸菩薩一切精進有所為作,皆為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迴向大菩提精進。
天四、釋10 地一、相稱精進3 玄一、標
第四科釋,解釋,又分十科;第一科相稱精進,說明相稱精進的相狀,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若諸菩薩,或為彼彼諸隨煩惱極所逼切,為斷彼彼隨煩惱故,修習種種相稱對治。
這也是說到修奢摩他、毗鉢舍那。若諸菩薩,這時的程度可能是外凡位,有各式各樣輕重不一的煩惱所逼迫,爲了斷除這些種種的隨煩惱,必須修習適合於自己對治煩惱的所緣境,來對治這些煩惱,是名相稱精進。
玄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為對治諸貪欲故,修習不淨;為欲對治諸瞋恚故,修習慈愍;為欲對治諸愚癡故,修習觀察緣性緣起;為欲對治諸尋思故,修習息念;為欲對治諸憍慢故,修界差別。
菩薩為對治自心諸多貪欲的煩惱,修習不淨所緣;為了對治種種容易發脾氣的瞋恚煩惱,修習慈愍所緣,慈悲憐憫眾生,常常祝願眾生身體健康、心情快樂、事事如意;為欲對治不了解世、出世間因果的種種愚癡,修習緣性緣起所緣。為欲對治各種諸尋思故,修習持息念;為欲對治我慢各種等憍慢故,修習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界差別所緣。
這五種所緣於〈聲聞地〉卷26-28有詳細說明,可以參考該處的解釋理解。
玄三、結
第三科結,結說相稱精進。
如是等類,是名菩薩相稱精進。
如是為對治煩惱,修習能對治煩惱的淨行所緣,是名菩薩的相稱精進。
地二、串習精進
第二科串習精進,說明串習精進的相狀。
若諸菩薩,非唯成就始業、初業所有精進;謂為住心教授教誡,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是名菩薩串習精進。
若諸菩薩,不是僅成就始業、初業所有的精進,無論想要成就任何一種功德,都必須在同一件事上不斷重複的作,才能成就。
菩薩始業、初業所有精進,依〈聲聞地〉說初修業者有二種:
一、於作意初修業者,未到地定,名作意。指行者為證得無漏修慧,至少必須先成就未到地定,欲成就未到地定,必須修九心住,行者於散心位修習九心住,稱為於作意初修業者,即此處所說始業菩薩。
二、於淨煩惱初修業者。當行者成就未到地定以後,為斷除煩惱,進一步在定中依七作意,以四聖諦或四尋思、四如實智等大乘觀行為所緣修毗鉢舍那,稱為於淨煩惱初修業者,即此處所說初業菩薩。
菩薩為成就定、慧,必須親近善知識,聽從善知識關於止觀的教授及生活戒行上的教誡,修戒定慧必須一次又一次的串習,積聚善法功德,增強善法種子的力量,因此文中說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非不,是指必須,意即菩薩想要成就止觀,定慧的功德必須串習加行、積習加行,是名菩薩串習精進。
《披》非唯成就始業初業所有精進等者:聲聞地說:謂有二種初修業者。一、於作意初修業者,二、淨煩惱初修業者。云何於作意初修業者?謂初修業補特伽羅,安住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云何淨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名淨煩惱初修業者。(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2371)此說精進,於彼二種隨應當知。從他聽聞相應所緣種種方便,名為住心教授教誡。聲聞地說:初修業者,雖於相應所緣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諸蓋數數現行,身心麤重。由是因緣,不能令心速疾得定。(陵本三十一卷六頁2568)由是此說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
〈聲聞地〉說有二種初修業者:一、於作意初修業者,為得到未到地定,修習九心住的初修業者。二、淨煩惱初修業者,已經得到作意(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中修四聖諦或修唯識等觀行,清淨自己煩惱的初修業者。
什麼是於作意初修業者?是指初修業處的有情,將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精勤修學如理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還沒有成就未到地定,未能觸證到心一境性以前,是名作意初修業者。
什麼是於淨煩惱初修業者?是指已經證得所修的作意,成就未到地定,想要斷除煩惱令心清淨,於了相作意等七作意,發起成正精進,名淨煩惱初修業者。如〈聲聞地〉卷28,955頁所說。這裡所說的精進,即前面〈聲聞地〉所說的作意初修業者、淨煩惱初修業者這二種,隨所相應的應當要了知。
最開始修學止觀聖道時,一定要從其他的善知識那裡,聽聞學習相應於自己根器的種種方法,名為住心教授教誡。〈聲聞地〉說:最初開始修業處的行者,雖然對於自己相應的所緣境界,很精勤的正確修止修觀,然而這時還是有五蓋的隨煩惱一次又一次的現行,使身心麤重,無堪能性。由於這樣的因緣,不能令心很快的得定。如〈聲聞地〉卷31,1024頁所說。菩薩為熟悉修行這件事情,一定要串習、積習加行。因此文中說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
地三、無緩精進
第三科無緩精進,解釋無緩精進的相狀。無緩精進也就是〈聲聞地〉卷31,1024頁說的不緩加行,不妨將它放在一起讀一讀。
若諸菩薩,亦非唯有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為住其心教授教誡;然此始業、初業菩薩,於此加行不緩加行、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是名菩薩無緩精進。
若諸始業、初業菩薩,為令自己的心安住在止觀的教授教誡,不只需要串習加行、積習加行;還必須不緩加行,不拖延時間;無間加行,沒有間斷的加行;殷重加行,對於止觀的加行十分周全完備慎重。是名菩薩無緩精進。
《披》於此加行不緩加行等者:聲聞地說:云何名為不緩加行?謂無間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觀行,乃至廣說。(陵本三十一卷七頁2568)此應準知。謂即於此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無有緩慢故。
〈聲聞地〉說:什麼名為不緩加行?是指沒有間斷的、而且非常殷切慎重周備的精勤修習觀行。乃至若從定出,或為乞食,或為恭敬承事師長,或為看病,或為隨順修和敬業,或為所餘如是等類諸所作事;而心於彼所作事業,不全隨順、不全趣向、不全臨入,唯有速疾令事究竟,還復精勤宴坐寂靜,修諸觀行。如〈聲聞地〉卷31,1024頁所說,應該準照那裡理解了知。也就是此處所說於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無有緩慢。
地四、善攝精進
第四科善攝精進,解釋善攝精進的相狀。善攝精進可以參閱〈聲聞地〉卷31,1024頁的無倒加行。
若諸菩薩從師長所,或自多聞力所持故,無倒而取,為住其心發勤精進。是名菩薩善攝精進。
若諸菩薩從師長那裡,或自己博學多聞有這種力量,無顛倒取得修止觀及六度等方法,以正見相應的善巧方便精進修習止觀及六度等,令所修善法清淨,名方便清淨。
行者若能正確的取得精進的方法,則所持的精進力不是一般人能及的,專精的精進是不被動搖的,心是很扎實的。
《披》從師長所等者:謂如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之所開悟,即如是學,於法、於義不顛倒取,無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見取,無邪僻執,是名從師長所無倒而取。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一卷八頁2571)如說從師長所無倒而取,如是從自多聞無倒而取,當知亦爾。
行者如善巧通達修瑜伽行的諸瑜伽師所開示曉悟的道理,不增不減如是修學,於止觀的法、義不顛倒的取捨,遠離我慢,也不執取自己的見解為最殊勝、沒有邪僻的執著,是名從師長所無倒而取。義理如〈聲聞地〉的卷38,1025頁所說。如說對尊長聖教的教導訓誨無倒而取,如是從自己博學多聞而有無倒而取,應當了知也是一樣的道理。
地五、應時修習相應精進
第五科應時修習相應精進,說明應時修習相應精進的相狀。
若諸菩薩無倒取已,於應止時,能正修止;於應舉時,能策其心;於應捨時,能正修捨。是名菩薩應時修習相應精進。
若諸菩薩於沒有顛倒的、正確的取得法義以後,了知修行的要領,應該修止時,能夠正確的修止;應該修舉時,能鞭策自己將心振作起來;於應該修捨時,不昏沈不掉舉明靜而住,能正確修捨,任運相續安住於此種狀態。是名菩薩應時修習相應精進。
地六、通達眾相精進
第六科通達眾相精進,解釋通達眾相精的相狀。通達眾相精即是前面所說的解了加行。
若諸菩薩,於其種種止、舉、捨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無忘失、能善通達,無間修作、殷重修作。是名菩薩通達眾相相應精進。
若諸菩薩,對於種種的止、舉、捨相,入、住、出定相,能善巧完全的明了知道,而且忘記所緣相、因緣相、止觀舉捨相的運作方法,不失正念、不忘聖言,能夠善巧通達止觀舉捨四相;一切時無間斷、相續的修行這一念心,而且殷切慎重、周全完備的這樣修行。是名菩薩通達眾相相應精進。
《披》於其種種止舉捨相等者:聲聞地說:云何止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云何舉相?謂由淨妙所緣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勤精進。云何捨相?謂由所緣令心上捨,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陵本三十一卷八頁2572)今說菩薩於此三相能善了知,於諸定地諸行相狀善取、善了,能入諸定,是名入相。又復善取、善了諸行相狀,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復退失,是名住相。若於入定諸行相狀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是名出相。義如三摩呬多地說。(陵本十三卷三頁1073)今說菩薩善取彼相,能無忘失,於彼種種證得心一境性,是名能善通達。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故。如解深密經說。(三卷三頁)
〈聲聞地〉說:什麼是止的相貌?有二種,一種是所緣境的相貌,修止時必須有一個所緣境,所緣境的相貌名所緣相;當心只緣慮一個相貌,能令心寂靜下來。二是因緣相,為令修止所的定能清淨,必須修觀,因此止的因緣相便是觀。什麼是舉相?是指由隨順於佛、法、僧、施、戒、天六隨念,取其中一種清淨微妙的所緣境界,顯示於心、勸導自心、慶慰自心,令心提振策舉,不再昏沈睡眠、不再失去所緣境相,及由隨順六隨念而引發精勤修習止觀的力量。
什麼是捨相?是指於所緣境上已經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轉,使心安住在上捨。對於所緣境不用太過精進,不再用力修舉對治煩惱。如〈聲聞地〉卷31,1025頁所說。現在說菩薩對於止、舉、捨這三種相貌能夠善巧全部明了知道,對於種種定地境界、定地所緣的蘊處界等諸行相狀,能善巧的取相、善巧的明了,證入種種的定,是名入相。又能對所緣境善巧取相、善巧的明了有為諸法的體相、狀態,隨自己所願所想要的,相續的寂靜住、安住在禪定中;於已證的三摩地不再退失,能使心長時安住在定中,是名住相。若於入定的諸行相狀不必再思惟,於不定地分別心的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於定中,只要離開所緣,生起不同於所緣境的分別心,便能出定,是名出相。這些道理如〈三摩呬多地〉卷13, 443頁所說。
現在說菩薩能夠善巧的取得這些入、住、出、止、舉、捨的相、各式各樣的與修行有關係的所知事的法相,不忘失所緣,於各種所緣證得心一境性,證入各種三摩地,是名能善通達。能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識所現的境。如《解深密經》卷3,3頁所說,在本論〈決擇‧菩薩地〉卷77,2328頁裏面有提到這一段。
通達眾相精進,在精進力中含有很多的智慧。
地七、不退弱精進
第七科不退弱精進,解釋不退弱精進的相狀。可配合〈聲聞地〉卷31,1027頁的無厭足加行。
若諸菩薩聞說種種最極廣大、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菩薩精進,不自輕懱,心不怯弱,不於所有少分下劣差別證中而生喜足,不求上進。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
若諸菩薩聽聞佛說種種最極廣大的世俗諦之盡所有性、最極深奧勝義諦之如所有性、不可思議的盡所有性、不可度量的如所有性,菩薩於此廣大甚深二諦的精進,不會輕視自己,心不恐怖怯弱,不會於目前所有少分下劣差別所證得中,例如於所得未到地定,或初禪、二禪、三禪等,不會生歡喜滿足而不在追求上進。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
〈本地分‧聲聞地〉卷31說:於善法無有厭足,修斷無廢,於展轉上展轉勝處,多住希求。不唯獲得少小靜定,便於中路而生退屈。於餘所作,常有進求。如是名為無厭足加行。
地八、不捨軛精進
第八科不捨軛精進,解釋不捨軛精進的相狀。可配合〈聲聞地〉卷31,1027頁的不捨軛加行思惟。
若諸菩薩,於時時間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正知而住。於如是類等持資糧能攝受轉,即於其中熾然修習,於能引攝無倒義利,於一切時勤加功用。是名菩薩不捨軛精進。
若諸菩薩,於時時間能修意根律儀密護根門,眼見色乃至意了法時不取相、不取隨好,無貪無瞋無癡;飲食知量,能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乃至廣說;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日夜精進修習止觀;正知而住,行住坐臥保持正念正知。於如是等類二道資糧能攝受運轉,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並且於此二道資糧積極修聚,於能引攝無顛倒的出世間涅槃義及無漏有為的世間利,於一切時精勤加功用行,內心恆常不棄捨善法的車軛,恆常趣向成佛之道。是名菩薩不捨軛精進。
地九、平等精進
第九科平等精進,說明平等精進的相狀。
若諸菩薩發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薩平等精進。
若諸菩薩發動勤力精進,精進時不太緩慢、也不太急促,緩急適中,平等雙運。普遍於一切所應作事中,也能平等的恰當的、全面安排得很好、很殷切、很慎重、很周全,保持正確的態度修作。是名菩薩平等精進。
《披》平等雙運者:此說奢摩他、毗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即此說名雙運轉道。聲聞地中顯示其相應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頁2600)由此成辦一切神通所作,名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決擇分說,此名速疾神通清淨故。(陵本七十五卷六頁5764)
此文說奢摩他和毗鉢舍那,這二種已經能夠和合平等俱轉,止觀雙運,說名雙運轉道。在〈聲聞地〉卷31,1035頁說:若有行者獲得九相心住中的第九相心住,是三摩呬多。行者用這種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行者於爾時,由於法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行,毗鉢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此名為奢摩他、毗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毗鉢舍那雙運轉道。
由此奢摩他、毗鉢舍那雙運轉道,可以成辦一切神通所作,如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名於一切應作事中,也能平等、殷切、慎重的修習所作。〈決擇分〉說:菩薩能夠平等精進,可以很快現出來神通,使所修善法清淨,名速疾神通清淨。如〈決擇‧菩薩地〉卷75,2286頁所說。
地十、迴向大菩提精進
第十科迴向大菩提精進,說明迴向大菩提精進的相狀。
若諸菩薩一切精進有所為作,無不皆為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迴向大菩提精進。
若諸菩薩一切的精進有所為造作,不論是成熟自佛法或利益有情的精進,無不是爲了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這是菩薩的總目標、他的方向。是名菩薩迴向大菩提精進。
《瑜伽論記》說這種精進稱為無盡性精進,沒有止境的功德精進。
戌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最初自性精進,乃至最後清淨精進,皆得菩薩大菩提果。菩薩依此所有精進,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證、當證、今證。
如前所說的,菩薩由最初的自性精進: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總遂求、二世樂清淨,乃至最後的清淨精進,都能夠使令菩薩成就無上菩提的菩薩大菩提果。菩薩依止性精進乃至清淨精進所有的精進,能夠圓滿精進波羅蜜多。波羅蜜多是到彼岸,能夠到無上菩提的彼岸。有這種精進力,能對於無上正等菩提很快的已證得、或是將證得、或是現在證得。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