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三十五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性品第一
 在〈本地分〉的十七地中,〈菩薩地〉是第十五地。它的內容很廣,由卷35至卷50。首先說明〈菩薩地〉的內容結構,請參閱(連結:菩薩地的內容結構)。〈菩薩地〉的內容共有四個持瑜伽處:初「持」瑜伽處、第二持「隨法」瑜伽處、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第四持「次第」瑜伽處。
 在科判廣辨一一之下,將這四個持瑜伽處分為普攝學果(從初持到第三持)及地義次第(第四持)。
 一、普攝學果,詳細分別說明菩薩的因果,即因地的學處及果地所成就的無上菩提,都包括在前三種持瑜伽處。
 1. 初持瑜伽處,指出任持無上菩提觀行有三種持;種性持、發心持及覺分持,共有十八品:其中的種性持就是種性品;發心持就是發心品;覺分持有十六品,包括自利利他品、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力種性品、施品、戒品、忍品、靜慮品、慧品、攝事品、供養親近無量品、菩提分品及功德品。初持瑜伽處以十八品來說明成佛的因果,強調的是菩薩的因行。對菩薩來說,修因地非常重要,因此初持瑜伽處所涵蓋的範圍很大,從卷35到卷46,佔了〈本地分‧菩薩地〉的四分之三。初持瑜伽處又可分為所學處、如是學、能修學三部分。所學處中分為五品,包括自利利他品、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品及菩提品;如是學包括力種性品、六度(施品、戒品、忍品、靜慮品、進品、慧品)、四攝品、及供養親近無量品;能修學包括菩提分品及菩薩功德品。
 2. 持隨法瑜伽處,指隨順無上菩提修學止觀的境界,由卷47開始,有菩薩相品、分品、增上意樂品、住品,共四品。
 3. 持究竟瑜伽處,說明菩薩的果德,成就初地到十地的各種差別相,由卷48至卷50,有生品、攝受品、地品、行品、及建立品,共五品。
 二、地義次第:第四持次第瑜伽處,說明〈菩薩地〉內容的次第,即普攝學果中安立二十七品次第的義理所在,由卷50後半發正等菩提心品。此品加上前三瑜伽處之二十七品,〈菩薩地〉總共有二十八品。
丙十二、菩薩地2 丁一、結前生後
 第十二科菩薩地,說明〈菩薩地〉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如是已說獨覺地。云何菩薩地?
 已經說過〈獨覺地〉,什麼是〈菩薩地〉?
丁二、廣辨一一2 戊一、普攝學果3 己一、標釋品類2 庚一、總標2 辛一、嗢柁南
 第二科廣辨一一,詳細辨明菩薩學處果德及菩薩地義次第,分二科;第一科普攝學果,詳細分辨周遍含攝所有菩薩學處的因行及果德,又分三科;第一科標釋品類,標出解釋菩薩學處因行果德的種類,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要義,又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標出要義。
嗢柁南曰:
 初持次相分 增上意樂住 生攝受地行 建立最為後
 以偈頌標出要義,總共有十種法,說明完整的菩薩道,從因地到佛果的內容都包括在這十法中。
 初持:最初說明種性持、發心持、覺分持這三種持。
 次相分:其次說明在家及出家菩薩五種真實菩薩相。
 增上意樂:說明初入增上意樂地的體相。
 住:說明勝解行住到成佛的如來住等十三階位的體相。
 生:說明初地到十地菩薩的受生願。
 攝受:說明菩薩於諸有情六種無倒攝受。
 地:將十地菩薩建立成七地。
 行:說明十地菩薩的四種正行。
 建立最為後:說明成佛以後建立的140種不共二乘的大乘佛法功德。
辛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文字列出說明。
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何等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樂,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
 有十法具足賅攝大乘菩薩道以及無上菩提果,由因到果的內容,是哪十法?「賅」是充足、完備義。
 一、持,最初說明任持菩薩道的三種因行,包括種性持、發心持、覺分持三種持,由〈本地分‧菩薩地〉卷35一直到卷46。
 二、相,次相等攝,說明真實菩薩的五種相貌,如〈本地分‧菩薩地〉卷47所說。
 三、分,即分品。說明行菩薩道的二種人,一種是在家的菩薩、一種是出家的菩薩,如卷47所說。
 四、增上意樂,即增上意樂品。初地菩薩證入利益有情的十五種意樂、七相憐愍的增上意樂,如本論卷47所說。
 五、住,從初發心的勝解行住到成佛的如來住,共有十三住,如本論卷47所說。
 六、生,說明初地到十地菩薩的受生願,如本論卷48所說。
 七、攝受,說明菩薩六種攝受有情的相貌,如本論卷48所說。
 八、地,說明十地菩薩的建立修習哀愍、悲心正願及淨治內心之法,如本論卷49所說。
 九、行,說明十地菩薩的波羅蜜多、菩提分法、神通、成熟有情等四種正行,如本論卷49所說。
 十、建立,說明成佛以後建立的種種功德。如本論卷49到卷50所說,分為十部分:諸相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等一百四十種功德。
庚二、別釋3 辛一、初持攝2 壬一、總釋持名4 癸一、出體2 子一、徵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初持攝,在初持攝之下,括種性持、發心持、覺分持,這裡先說明初種性持所攝義,又分二科;第一科總釋持名,總相解釋持的名義,又分四科;第一科出體,說出持的體性,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持?
 為什麼稱為持?
子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
 指諸多菩薩有自乘的菩薩種性,依自身所具的菩薩種性,發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廣學三乘一切菩提分法,有成就、任持無上菩提的功能,是名為持。持,指任持。
 《瑜伽論記》由三方面解釋持:
 一、以「因」持果名持。菩薩種性是因,依此能任持佛果,所以名持。
 二、「任持」自體名持。景法師說:菩薩以菩薩種性任持自己的菩薩道,說名為持。窺基法師說「堪任」名持,有菩薩種性的菩薩,有成佛的堪任性故,說名為持。
 三、「前能持後」,要略而言,由前面的菩薩種性「能持」發心,由發心「能持」菩提分法,前能持後而成無上菩提。
 又圓測法師解釋,持有三義,包括以因持果、以總持別,以文持義,因此說名為持。
癸二、釋義2 子一、徵
 第二科釋義,解釋持的義理,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何以故?
 是什麼原因?
子二、釋3 丑一、種性持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種性持,說明種性持的名義。
以諸菩薩自乘種性為依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性,為諸菩薩堪任性持。
 由於諸多菩薩以自乘種性,包括本性住種性及習所成種性二種,不僅由聞熏習而有,也有本有的種性,以菩薩的自乘種性能作為發無上菩提心的依止處,因而能建立菩提心;以自乘種性為所依止故有堪任,以自乘種性為建立故有大勢力;由種性持能持發心,由發心持能建立菩薩行,此菩薩種性能令菩薩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令菩薩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因此說菩薩自乘的種性,為諸菩薩行菩薩道的堪任性持。
 《瑜伽論記》卷8有二種解釋:
 一、景法師解釋:這是說明二種種性為依止等能得菩提;由為依止故能建立;由建立故有所堪能;由堪能故有大勢力;具如是等故得菩提。亦可「有所堪任」解釋前「依止」,「有大勢力」解釋前「建立」。
 二、窺基大師解釋:今解此文且為二說。
 1. 依止種性故有堪任勢力得成就菩提,即以種性有堪任勢力能建立大菩提。
 2. 以自乘種性為依止故有所堪任成正等覺,自乘種性為能建立故有大勢力證大菩提。
《披》云何名持等者:持謂任持,謂大菩提,為自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所任持故。體雖不同,而義是一。由隨彼體等量不壞是持義故。
 持是指任持大菩提,有能力擔負菩薩道的重責大任;是由自乘的菩薩種性、最初發無上菩提心,以及三乘一切的菩提分法所任持。從種子到成佛三者體性雖不同,可是義理是一樣的。因為都是隨順菩薩種性,在過程中都有本性住種性及習所成種性為依止、為建立,從因到果,佛性都是相等,不增不減、無有失壞,是為持義。
丑二、發心持
 第二科發心持,說明發心持的名義。
以諸菩薩最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於六波羅蜜多,於福德資糧、智慧資糧,
 由於諸多菩薩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為所依止又能建立菩薩因行,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禪定)、智慧(般若)六種波羅蜜多,多多積聚福德及智慧的資糧;六度中施、戒、忍是福德資糧,智慧是智慧資糧,禪定、精進通於福慧二種資糧。
《披》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等者:謂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又此六種,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義如攝大乘論說。(攝大乘論二卷二十四頁)又此六種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糧。資糧有二,謂福及智。福攝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智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義如下說。(陵本三十六卷五頁2916)如是當知,施等體雖是一,望義不同,是故此中差別宣說。
 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等,各有破除煩惱、成就功德的功能,都有一離一得的兩個意義:
 一、施,由布施能破壞摧裂內心的慳吝、貧窮;及能夠引發廣大的財位、福德資糧,因此名施。
 二、戒,由持戒能止惡,息滅惡劣的身語行、斷除惡趣之因;及能積聚善法取得善趣之因,又戒是修禪定的基礎,有助於得到等持,故名為戒。
 三、忍辱,有了忍辱,便能夠消滅內心的憤怒、怨仇、恨意;及使自己的心安穩、他人的心也安穩。
 四、精進,有了精進,使自己能遠離所有懈怠,不會放縱自己的身語意造作惡不善法,遠離五蓋、十種亂相、八種惡尋思;以及能生出無量的善法,令其增長。
 五、靜慮,由靜慮能消除內心的散亂動盪;及能引得內心的寂靜安住,是修慧的依止處。
 六、慧,由靜慮能除遣一切錯誤的邪執,不會趣向邪見、不會有種種外道的邪惡慧;及能真實的分別、了知、決擇諸法的自性差別,也能夠真實通達一切法的真實性、一切法的空性,故名為慧。
 這是以六度來說。又此六種法,世間人沒有學習佛法,雖不知名義,也能做好事,淺修六度;聲聞也修,獨覺也修;但菩薩的善根是最殊勝的,因為菩薩有菩薩種性的任持,又有三乘佛法的三學、三慧,修習六度,時長、量廣、遍及十方三世一切。由菩薩的六波羅蜜能夠到無上菩提的彼岸,因此通稱波羅蜜多。道理如《攝大乘論》卷2,24頁所說,如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第五章「彼入因果」所說。
 又修六波羅蜜六種正行時,能作為無上正等菩提的真實資糧。資糧有福、慧二種,福攝施、戒、忍三種波羅蜜多。布施能得到大財富;持戒,可以得到人天善趣的尊貴身;忍辱,可使身體端正,攝受很多的大眷屬,這些都是福分。智慧資糧只有一種,就是慧波羅蜜多,包括具足不共凡夫二乘的我法二空真如的根本智及後得智。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該知道通於福、智二分。精進與禪定可以成就福與慧,精進修福或精進修慧,因此精進通於二種。禪定若修四無量心是與福相應、修三三昧是與慧相應,所以禪定的內容也有屬於福的、也有屬於智慧的部分,總說這二種都通於二分。在卷36,1166~1168頁有詳細的解釋。施等體性雖然是一樣,但是義理不同,智慧不同,境界也就不同,因此這裡就作不同的解釋。
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諸菩薩行加行持。
 又對於三乘一切菩提分法,大乘二乘戒定慧,及各種觀行都能精勤的修學,因此說菩薩的最初發心,是諸菩薩行的加行持。
 菩薩由最初發無上菩提心,有此願心,以願導行,能令菩薩不斷的努力修行,所以菩薩的發心是任持菩薩修菩薩行的根本所依,稱作菩薩行加行持。
 《瑜伽論記》卷8解釋:「發心持以大願為體。願是希求,則取勝解欲信及思竝有希求。而攝論云:後四波羅蜜是後智者,約智引導總判是智,豈無別體。如說前六度是無分別智攝,豈可無別施戒等體。菩提分別法持以六度三十七菩提分法為體。
《披》於一切菩提分法者:顯揚頌云:覺分有眾多,最初三十七。如彼長行廣釋應知。(顯揚論二卷十頁)
 《顯揚聖教論》中說:覺悟的因有很多種,最初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如那裡的長行有詳細解釋應該知道。如《顯揚聖教論》卷2,10頁所說。
丑三、覺分持
 第三科覺分持,說明覺分持的名義。
以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依止、為建立故,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圓滿大菩提持。
 覺分持是以菩薩所持的菩提分法為所依止、為建立故,而能圓滿無上正等菩提,因此說菩薩所行的一切菩薩道都是菩提分法,是所圓滿的大菩提之持,能任持成就大菩提。
 總之,菩薩之種性持、發心持、覺分持(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三法,都是成就無上菩提不可或缺的因緣。
癸三、遮簡2 子一、簡無種性
 第三科遮簡,遮除簡別沒有種性不能成就無上菩提的人,分二科;第一科簡無種性,簡除無種性的人。
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若有種性,當知望彼而得名持。
 安住於無三乘種性的有情,不具三乘無漏淨種,名無種性。這類無種性有情不能成佛;或有一類有情雖具有淨種而只是定性聲聞乘種姓或定性緣覺乘種性,雖然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一定不能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不能成佛。由此道理得知,若有菩薩的種性,雖然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也沒有修菩薩行,相對比於無種性的補特伽羅,也得名為持;只是具有種性持之時,是名種性持。
 無種性的人根本沒有持,絕對沒有發心持、覺分持,不具三種持,心不能任持無上菩提,沒有堪能性、無法承擔及成就無上菩提。
 這段文,據《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0唐‧窺基大師分成三段解釋。
 一、「無種性故」,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無種性人,實未有時能發菩提心義,假設為論,故為此言,雖發心等是第一說」。意指沒有菩薩種性的人,沒有任何時刻能夠發菩提心的可能,因此論說:「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
 二、「定性二乘種性」,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決定二乘種姓,亦名無大乘種性,雖復值緣發菩提心,亦不堪任故,故說雖發心等是第二釋」。意指定性二乘種性有情,也名為無種性,雖遇發菩提心的助緣,也無法發菩提心。
 三、「法爾無種性人」,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即法爾無種性人實雖發心,究竟畢退,不能得彼無上菩提,此第三說」。意指法爾無種姓有情,就算發心,還是會退心,不能成佛。
 又設問曰:(法爾無種姓人)發菩提心非求世間果,此現行心從何種生?解釋曰:從福分善種生,非無漏種,無方便無漏慧故。故論云唯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等。」。
子二、簡不發心
 第二科簡不發心,簡別不發心者。
又住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發心、不修菩薩所行加行,雖有堪任,而不速證無上菩提;與此相違,當知速證。
 又安住菩薩種性的有情,若不發無上菩提心、也不修菩薩所行的加行,雖有堪能性行菩薩道證無上菩提,因為不發心所以不能速證無上菩提;相反的,若是有菩薩種性,又發無上菩提心、又修菩薩所行的六度等加行,當知很快的能成就無上菩提。
癸四、異名
 第四科異名,從不同的角度說明種性的不同名稱
又此種性,已說名持,亦名為助、亦名為因、亦名為依、亦名階級、亦名前導、亦名舍宅。如說種性,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爾。
 又此種性的異名如下:
 一、 種性也可以名持,因為它能夠任持無上菩提;
 二、 也可以名助,能夠支助無上菩提;
 三、 也可以名因,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因;
 四、 也可以名依,為無上菩提所依止;
 五、 也可以名階級,是無上菩提的階梯,要到最高的地方去,一定要透過此階梯,從種性持進一步趣向發心持,從發心持進一步趣向覺分持;
 六、 也名前導,前能導後,要先有種子,又發菩提心、再修菩提分法、才能導向後面的無上菩提的果;
 七、 也名舍宅,菩薩種性是無上菩提居住的地方。
 如種性有七種不同的名字,最初發心、及所行的加行是覺分,也一樣可以有這七種不同的名字。
 以上是解釋「持」,持的體性是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無種性的人則沒有持。有種性而且已發心、已修覺分的有情,可以速證無上菩提,未發心的、未修覺分的有情,則不能。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0,窺基大師提出問題說:「所行加行」是何?前文說明發心持,名為「行加行」;此處又名「所行加行」?解釋:是所行、能行(這二句話)二種名,彼此義理上的差異。「所行之行」,指菩提分法。「能行之行」,指彼發心。因此前文說「發心」名「行加行」,今此准照文中所說指「菩提分法」是「所行加行」。這是「行加行」及「所行之行」這二種的差別。
壬二、別顯持義3 癸一、種性持(即種性品)6 子一、安住種類別2 丑一、標二種類
 第二科別顯持義,各別說明持的義理,分三科,第一科種性持(即種性品),先說明種性持,又分六科;第一科安住種類別,安住種性的不同類別,又分二科;第一科標二種類,標示二種種類。
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
 什麼是菩薩的種性?要略而言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本來有的種性;二、習所成種性,透過修學所成就的。
丑二、釋二義意2 寅一、辨義2 卯一、本性住種性
 第二科釋二義意,解釋二種種性的意義,分二科;第一科辨義,說明種性的道理,又分二科;第一科本性住種性,說明本性住種性的體相。
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
 本性住種性方面,是指諸多菩薩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有殊勝的相貌,從無始世以來展轉一生又一生的傳來,歡喜利他、有慈悲心等,是俱生法爾自然成就的,是名本性住種性。
《披》六處殊勝等者:聲聞地說: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又說: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乃至廣說是故當言墮一相續。(陵本二十一卷二頁1811)其義應知。
 在〈聲聞地〉中,約聲聞種性說:「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這裡引申到菩薩種性也是一樣。菩薩種性是依附在身心所依的阿賴耶識中,菩薩種性的相貌,顯示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處中。從無始劫來,展轉的傳到現在,是法爾自然而有的。
 又說:無上菩提的菩薩種性,並不是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不同相貌的種子存在。離開六處找不到菩薩種性。要檢查自己有沒有菩薩種性,不能離開六處來檢查,它不即六處、也不離六處。約果報來說,是天或是人,不論到三界五趣哪一道、哪一種種類受生;約時間及約狀態來說的,不論是小孩、或是大人、少年、中年、老年、少年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有殊勝的功能性,其菩薩的特性,都會展現在六處中,乃至詳細說。菩薩種性是依附依止在阿賴耶識中,是屬於意處,不論到三界五趣哪一趣,這一念心中都是有的,所以說墮一相續,即是墮在意處(阿賴耶識)中,它的義理應該知道。在〈聲聞地〉卷21,760頁中曾經提過聲聞種性,這是引那裡所說。
卯二、習所成種性
 第二科習所成種性,說明習所成種性的體相。
習所成種性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
 習所成種性方面,是指透過後天的修學,及過去的串習,不斷的行菩薩道,這樣栽培菩薩道的善根,是名習所成種性。
寅二、明意
 第二科明意,說明種性的義理。
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此處種性的義理,包括二種,即本性住種性、及習所成種性,先天的及後來栽培的,都算在其中,名二種皆取。
子二、名字分位別2 丑一、釋名字
 第二科名字分位別,說明種性的名字及分位差別,分二科;第一科釋名字,解釋名字差別。
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
 又此菩薩種性也名種子、也名為界(因、或是種類)、也名為性(菩薩的體性)。
丑二、釋分位
 第二科釋分位,解釋分位差別。
又此種性未習成果,說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為麤,與果俱故。
 又此菩薩種性還沒有修習成就無上菩提果之前,由於尚未有果,並未現前顯現,說名為細。若已修習成果,已經成就無上菩提果,種性分明顯現,說名為麤,因為與果在一起了。如《菩薩地持經》卷1說:「又不習者,果細、果遠;習者,果麤、果近。」。
子三、自他勝劣別2 丑一、由種性2 寅一、標自最勝
 第三科自他勝劣別,說明自乘菩薩種性與他二乘聲聞獨覺種性、或凡夫的勝劣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由種性,由種性辨明勝劣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標自最勝,標出菩薩自乘是最殊勝的種性,這是由所成就的果位而言。
若諸菩薩成就種性,尚過一切聲聞、獨覺,何況其餘一切有情。當知種性無上最勝。
 若諸菩薩成就菩薩種性,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種性,何況其餘一切凡夫外道無種性的有情。應該知道菩薩種性是無上的,三界種性中沒有能超越他的,也是最殊勝的。
寅二、釋其所以3 卯一、徵
 第二科釋其所以,解釋原因,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何以故?
 為什麼這麼說?
卯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略有二種淨,一、煩惱障淨,二、所知障淨。一切聲聞、獨覺種性,唯能當證煩惱障淨,不能當證所知障淨;菩薩種性,亦能當證煩惱障淨,亦能當證所知障淨。
 以將來所證的障淨而言,菩薩在三乘聖道中是最殊勝的,要略而言有二種清淨:
 一、煩惱障淨,聲聞、獨覺種性的有情,發出離心,緣四諦十六行相或十二因緣修習止觀,證得出世間正智,將三界愛見煩惱的障礙完全斷除,內心究竟清淨了,名煩惱障淨。
 二、所知障淨,於所知,能礙智故,名所知障。從所知障得解脫,名所知障淨。這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將執著依名言所知的境界執為真實的這種遍計所執性斷除,證入法無我,入已善淨,斷除所有法執,證得無上菩提,名所知障淨。
 一切具聲聞、獨覺種性的有情,將來雖能夠成就煩惱障淨,但不能證得所知障淨。而具菩薩種性的有情,將來不僅能夠斷除煩惱障,成就煩惱障淨,也能夠斷除所知障,成就所知障淨。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故說言望彼一切無上最勝。
 因此相對於聲聞、獨覺種性來說,菩薩種性將來能夠斷除二種障礙,即煩惱障及所知障,而聲聞、獨覺種性將來只能斷除煩惱障,因此說菩薩種性是勝過一切聲聞、獨覺的種性。
丑二、由四事2 寅一、標列四勝
 第二科由四事,由四種事比較菩薩種性與聲聞、獨覺種性的勝劣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列四勝,標示列舉四種殊勝。
復由四事,當知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獨覺。何等為四?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
 又由四種事,可以知道菩薩種性是勝於一切聲聞、獨覺種性。是哪四種?一是根勝,二是行勝,三是善巧勝,四是果勝。菩薩種性的這四種成就都勝過聲聞、獨覺種性。
寅二、校量勝劣4 卯一、校量根
 第二科校量勝劣,由四種事校量種性勝劣差別,分四科;第一科校量根,約能成就的根性校量勝劣差別。
言根勝者,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軟根,是名根勝。
 以根器的殊勝來比較三乘種性的不同,菩薩的本性是利根的,獨覺是中根;聲聞是軟根,是名菩薩的根勝。《菩薩善戒經》卷1說:「言根勝者,菩薩摩訶薩本性猛利,緣覺性中,聲聞性鈍,是名根勝。」。
 這是從成佛的善根來作的分類。時間越久才成就的是利根;獨覺成就辟支佛果最快四生、最慢百劫;聲聞成就阿羅漢果最快三生、最慢六十劫。菩薩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比較起來成就果德所需時間越長的根性越利。《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4說:「後身菩薩,於諸有情根最為勝」。約成佛的善根來說,菩薩是最殊勝的。於三乘自乗中各別也有利根、中根、軟根三種根器差別。
 什麼是軟根、中根、利根?〈本地分‧聲聞地〉卷21說:
 一、云何軟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少遲運轉。一切如前,應當廣說。是名中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極遲運轉、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無有堪能、無有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軟根補特伽羅。
 二、云何中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少遲運轉。一切如前,應當廣說。是名中根補特伽羅。
 三、云何利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不遲運轉與不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有所堪能、有大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利根補特伽羅。
卯二、校量行
 第二科校量行,約自他利行校量三乘種性的勝劣差別。
言行勝者,謂諸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聲聞、獨覺唯行自利;是名行勝。
 從行的殊勝方面而言:菩薩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其他有情,能夠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慈悲世間的眾生,使天與人獲得聖人的勝義利益安樂;而聲聞、獨覺修行只是為了自利,他們的願,祇是要了自己的生死。菩薩不是,因為菩薩能夠自利利他,一切都是為了要幫助眾生能夠成就無上菩提,而聲聞、獨覺是為了自己而修行,所以說,約行來說,菩薩也是最殊勝的。
 利益安樂,可以有很多種說法,或者說在思想上得到好處,名利益,在身心上得到安樂,名安樂;或者說今生得到安樂,名安樂,來生得到安樂,名利益。總之,菩薩能夠在思想上、在身心上利益安樂無量的眾生。
卯三、校量善巧
 第三科校量善巧,約善巧校量三乘種性的勝劣差別。
善巧勝者,聲聞、獨覺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
 從善巧方面的殊勝而言:聲聞、獨覺的重點在出離生死,常在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所緣境當中修習善巧,不離內明的十二緣起、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等因果道理修善巧、修習智慧;而菩薩除了學習內明以外,也於其他一切明處修習善巧,包括:醫方明、因明、聲明、工巧明。具體而言,菩薩對醫學、因明(論理學)、聲明的文字學方面也有研究;對工巧明,營農商賈、煮飯做菜、一切工業善巧皆悉明了通達;由於菩薩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明處都能夠善巧學習,故名善巧勝。
《披》聲聞獨覺至是名善巧勝者:聲聞、獨覺能修善巧,唯內明處少分所攝。菩薩不爾,於五明處能修善巧,是故殊勝。
 明,是指智慧。聲聞、獨覺能修的善巧只限於內明處少分所攝,佛法中的少分。而佛法強調的除了我空、還有法空,菩薩於內明處必須通達,其餘四明也要獲得善巧,因此菩薩道是最殊勝的。
卯四、校量果
 第四科校量果,約所證果校量三乘種性的勝劣差別。
言果勝者,聲聞能證聲聞菩提,獨覺能證獨覺菩提,菩薩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果勝。
 約所成就果德的殊勝來比較。聲聞能成就聲聞菩提,獨覺能成就獨覺菩提,菩薩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果德是最殊勝的。
 以上是約根勝、行勝、善巧勝、果勝這四點校量,菩薩種性都是超越聲聞、緣覺種性的。
子四、白法相應別3 丑一、標列六相
 第四科白法相應別,約善法相應的差別,顯出菩薩的種性相,分三科;第一科標列六相,標示列出六種波羅蜜多的相貌。
又諸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性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謂施波羅蜜多種性相,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又諸多菩薩有六種波羅蜜多種性相。由具有這六種相的緣故,使令他人知道這人真實是菩薩。六波羅蜜多種性相包括施波羅蜜、戒、忍辱、精進、靜慮、慧波羅蜜種性的相貌。
丑二、釋其差別6 寅一、施種性相3 卯一、徵
 第二科釋其差別,解釋六種波羅蜜多的種性相差別,分六科;第一科施種性相,說明施的種性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施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具有布施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
卯二、釋2 辰一、由意樂2 巳一、惠捨攝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意樂,由布施時的動機說明菩薩施波羅蜜多種性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惠捨攝,說明布施所攝的種性相。
謂諸菩薩本性樂施,於諸現有堪所施物,恆常無間性能於他平等分布,心喜施與,意無追悔。
 菩薩具有布施波羅蜜多種性相,是說菩薩的本性非常好樂布施,對於種種現有堪能布施的物品,都能夠恆常沒有間斷地平等分布給其他有需要的有情,內心歡喜將自己的財物布施,布施後也不會追念後悔。
《披》本性樂施至意無追悔者:施品中說:又諸菩薩,施前意悅,施時心淨,施後無悔。(陵本三十九卷九頁3203)如其所應配釋應知。又復此中,性能於他平等分布者,謂諸菩薩行布施時,普於一切有情之類起平等心,住福田想,而行惠施。終不分別怨親中庸、有德有失、劣等勝品、有苦有樂品類差別。
 施品中說:諸菩薩布施或財或法等物品,於布施前內心是很歡喜的,布施時心是清淨的,布施後無有後悔。如〈菩薩地〉卷39,1291頁所說,可以配合所相應的部分解釋即可了知。又在布施當中,菩薩不會挑剔對象,對一切有情平等分布沒有高下親疏遠近之分,普遍將一切有情當作福田想,了知一切有情都是成就自己無上菩提的資糧門、成就布施波羅蜜的好因緣。終究不會虛妄分別怨、親、中庸,或是有道德的、有過失的、下劣種性的、中等的、或是殊勝有成就的、沒有成就的有情,或是苦惱的人、或是快樂的人等差別,以無差別心而行布施。
施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狹小。
 所布施物即使很少,也能平均分布;布施的心非常平等,因而廣大,沒有怨親的分別,不會只限於某些有情。
《披》施物雖少至而非狹小者:施品中說:又不狹劣而行惠施。謂財雖少,尚廣心施,何況財多。(陵本三十九卷八頁3201
 施品中說:菩薩不會狹小低劣而行布施,即使財物很少,也有廣大的布施心,平均非配給受施者,更何況財物很多的時候。如卷39,1290頁所說。
無所惠施,深懷慚恥。常好為他讚施勸施,見能施者心懷喜悅。
 如果沒有可布施物時會深深覺得慚愧羞恥。常常歡喜讚歎他人、勸導他人布施,看到能布施的人,會如同自己布施一般,心中滿懷喜悅。
巳二、供養攝
 第二科供養攝,說明供養所攝的種性相。
於諸尊重、耆宿、福田、應供養者,從座而起,恭敬奉施。
 對諸多應該尊重、年紀大的長者、福田及應該供養的對象,菩薩會以恭敬的態度,從座位站起來,恭敬的將供養的物品奉施給對方。
 總之,菩薩的布施意樂,布施以前內心很歡喜,布施時心清淨,布施以後不後悔,想要作廣大施,而不是狹小的布施。供養時非常恭敬,不會以輕視他人的態度來作布施。
辰二、由正行3 巳一、法施攝
 第二科由正行,由布施正行說明種性相,分三科;有三大類,第一科法施攝,法施所攝的種性相。
於其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事中,若請不請,如理為說。
 菩薩對於眾多有情於此世或他世,沒有罪過的利益事中,不論他人有沒有主動來請求說法,只要時機合宜,菩薩都會如理地為其說法,不會等到對方請求才說。
《披》於其彼彼此世他世等者:戒品中說:謂於樂行惡行有情,為欲令斷諸惡行故,以相應文句、助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常委分資糧法而為宣說。乃至廣說於佛聖教懷憎嫉者,為欲令彼得清淨信,證清淨見,超諸惡趣,盡一切結,越一切苦;應知亦爾。(陵本四十卷九頁3284)由是當知,諸所說事,隨其所應,能令有情此世他世安樂,是名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事。若他求請、或不求請,以相應文句等而為宣說,是名如理為說。
 在戒品中說菩薩爲了令喜歡做惡事的有情,斷除種種的惡行,以八種相應的言語文句為其宣說,包括:
 一、相應文句:能善安立名句文身次第,並能與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等四種道理相應為有情說法。
 二、助伴:所說的言詞次第有序,能夠能成立佛法的要義,有助於了解佛法。
 三、隨順:隨順佛法的內容次第解釋。
 四、清亮:文句很明白、清澈、顯了。
 五、有用:能善巧的契入有情的心,令其得到清淨。
 六、相稱:能稱合有情的根器。
 七、應、順:說法能夠與第一義諦相應,稱合實相、引導出很多的義利,順應時節因緣,令其成就阿羅漢果應供的功德。
 八、常委分資糧法:說法仔細明白、恆常不斷,宣說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相應的資糧法。
 乃至詳細說,對佛所說聖教有憎恨心、或嫉妒心者,爲了使這類有情,內心能夠對三寶有清淨的信心,證得清淨的智見,超越墮三惡趣的罪過,斷盡一切煩惱,超越生死輪迴的苦,菩薩也是一樣會以前述八種相應的言語文句為其宣說。如〈菩薩地〉卷40,1340頁及〈攝釋分〉卷81,2447頁中所說。
 由此應當了知,菩薩說法能隨順有情所相應者,使其今生和來生都能得到安樂,是名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事。無論有情來請或未請,菩薩爲了利益有情都要以八種相應的文句等為其說法,是名如理為說。
巳二、無畏施攝
 第二科無畏施攝,無畏施所攝的種性相。
若諸有情怖於王賊及水火等,施以無畏,能於種種常極怖中,隨力濟拔。
 如果諸多有情怖畏國王、盜賊、或是水災、火災等,菩薩都會以無畏救濟,能於種種令有情極為怖畏的境界中,隨自己能力所及濟度救拔,使有情沒有畏懼。這是第二種菩薩布施種性的相貌。
巳三、財施攝2 午一、不誑罔他
 第三種財施攝,財施所攝的種性相,分二科;第一科不誑罔他,不欺騙迷惑他人的種性相。
受他寄物,未嘗差違。若負他債,終不抵誑。於共財所,亦無欺罔。於其種種末尼、珍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金銀等寶資生具中心迷倒者,能正開悟。尚不令他欺罔於彼,況當自為。
 菩薩若受其他有情寄託物品,絕不會有差錯違背的事情。菩薩布施濟度眾生偶爾也會負債,若有負債,一定會償還,不會抵賴欺騙。與他人共同合作擁有的財富,絕不會欺騙對方,占為己有。若有情對於種種末尼、珍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金銀等寶貝、資生具中,心有迷惑顛倒時,菩薩都能夠正確的予以開示、開導,使其覺悟,不會被虛幻的財寶迷惑欺騙。菩薩尚且不會令其他有情欺騙別人,更何況自己去做欺誑的事,這些事菩薩是絕對不會做的。
午二、不樂畜積
 第二科不樂蓄積,不樂蓄積的種性相。
其性好樂廣大財位,於彼一切廣大資財心好受用;樂大事業,非狹小門。於諸世間酒色、博戲、歌舞、倡妓種種變現耽著事中,速疾厭捨,深生慚愧。得大財寶,尚不貪著,何況小利。
 為濟渡有情方便,菩薩表相上好像好樂廣大財位,然而內心卻是好樂受用以自己成就的廣大資財去救濟有情的喜悅。菩薩喜歡做廣大的事業,而非小小狹窄的事業。對於諸世間種種的酒色、賭博、歌舞、娼妓種種變化現前令人耽溺貪著的事,很快的發現不對,立即的厭離棄捨,並深自慚愧懺悔。即使得到大財富,也不會貪心,何況是小小的利益。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施波羅蜜多種性相。
 以上所說的菩薩施種性的意樂、正行等(法施、財施、無畏施)相貌,應當知道名為菩薩布施波羅蜜多種性相。
寅二、戒種性相3 卯一、徵
 第二科戒種性相,說明戒種性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的戒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
卯二、釋2 辰一、由意樂3 巳一、律儀戒攝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意樂,由意樂說明戒種性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律儀戒攝,說明律儀戒所攝的種性相。
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軟品不善身語意業,不極暴惡,於諸有情不極損惱。
 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意指諸菩薩本性中成就輕微的、屬於軟品的不善身語意業。換句話說,菩薩還是凡夫時,也會有不善的身語意業,但是很輕微、不是很兇暴的、是容易制伏的,對於其他有情不會有很大的損惱傷害。玅境長老說,若用正念就能夠將它制伏,稱作軟品,如果正念生起了,煩惱不能制伏,煩惱反倒能制伏自己的正念,就不是軟品了,那就是暴惡的境界了。
《披》本性成就軟品不善身語意業等者:謂以軟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起諸業,是名軟品不善身語意業。於諸眾生無殺害心,是名不極暴惡。成就不害,不好以惡身語損惱於他,是名不極損惱。
 菩薩以軟品的貪瞋癡為因緣所生起的不善身語意業,是名軟品不善身語意業。對於眾生沒有傷害的心情,是名不極暴惡。不會想要傷害眾生,也不喜歡說惡言惡語或粗暴的身行來損惱他人,是名不極損惱。
雖作惡業,速疾能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
 菩薩雖然造作了不善業,但是很快就能夠警覺懺悔,對於自己所作的不善業,內心感到非常的羞恥、慚愧,不會生起歡喜心。
《披》不生歡喜者:有尋有伺地業顛倒中,說有喜樂顛倒。謂如有一,不善業道現前行時,如遊戲法,極為喜樂。(陵本九卷五頁651)與此相違,當知是名不生歡喜。
 於〈有尋有伺地〉所說的業顛倒中,說有一種顛倒名喜樂顛倒。是指如有一類有情,當不善業道現前,造作不善業時,好像在遊戲一樣,心裡感覺到很快樂。這是在〈有尋有伺地〉卷9,266頁那裡提過,這種人是非常暴惡的,作惡事心裡還很高興,而與此顛倒相反的,應當知道是所謂的不生歡喜。
 菩薩不會這樣,菩薩即使有不善業,也是軟品的貪瞋癡,雖也作惡,但是自己很快就能察覺而深自慚愧,馬上懺悔,不會顛倒歡喜。
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於諸眾生,性常慈愛。
 菩薩不會拿刀、杖、手、或石塊等器具來傷害、惱怒有情;對於各種眾生,心性是非常慈悲,非常有愛心的。
 以上所說是律儀戒所攝的種性相,菩薩即使在作惡方面,小小的也會有,但是常行恥愧,不生歡喜,不會對有情生起很大的惡法。
巳二、攝善戒攝3 午一、敬事尊長
 第二科攝善戒攝,說明攝善法戒所攝的種性相,分三科,第一科敬事尊長,說明恭敬承事師長的種性相。
於所應敬,時起奉迎,合掌問訊,現前禮拜。
 菩薩對於應該要恭敬的尊長等,時時站起來恭奉迎接,合掌問訊,現前禮拜。
午二、修和敬業
 第二科修和敬業,說明修和敬業的種性相。
修和敬業,所作機捷,非為愚鈍,善順他心。
 菩薩與同梵行者相處都是修和敬業,具足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等六和敬的功德,所以眾人在一起身、語、意、戒、見、利這六方面都是和合的。做事情是很機靈、敏捷,不是愚癡駑鈍的,能夠察言觀色、隨順有情的心情,令有情歡喜。
《披》修和敬業等者:攝事分說:謂有苾芻作是思惟:攝取捷慧、愛樂修福同梵行者以為助伴,所有僧事及其餘事皆令彼作,我獨蕭然自得而住。(陵本一百卷七頁7490)當知是人,於同梵行非愛、非敬,不作應作。今此不爾。所作機捷,成就六種可樂、可愛、可重、無違諍法,與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處,常令歡喜,是名善順他心。
 〈攝事分〉說:有一類苾芻心裡思惟,自己應該與有智慧、做事很敏捷迅速、愛樂修福的同梵行者為助伴,所有僧眾公共事務及其餘事務都令他人去作,這些事都與我無關,這樣我就可以獨自逍遙自在而住。如〈攝事分〉卷100,2923頁所說。應當知道這類人,在同梵行的眾人中,是不受歡迎的、不會被喜歡、也不會受到尊敬的,因為這種人盡占他人便宜,不作所應該作的事情。現在有菩薩種性的人不一樣,凡是應該作的事情會掌握時機很快去作,能夠幫助他人的事,也很勤力的去做,成就六種令人喜歡、可愛樂、可敬重、無違諍法,與人和合沒有諍論的和敬業。這樣善良、有智慧的人,與眾多有智慧一起修習離欲梵行的人住在一起,常令其他共住者心生歡喜,是名善順他心。
 可樂,是約現在來說;可愛,約未來來說;可重,是約過去來說。
午三、成就賢善
 第三科成就賢善,說明成就賢善種性的相狀。
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離顰蹙,先言問訊。
 菩薩還有一種相貌,經常笑容滿面,以開朗愉快的容顏,遠離頻皺眉頭的憂愁苦惱相,眼睛平視面對眾生,先微笑問候對方,常說令人喜愛、生起智慧的話語。
《披》常先含笑等者:此顯為性賢善應知。隨世儀轉慰問有情,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適,是名先言問訊。
 常先含笑等這段文描述顯示的是菩薩的為性賢善。什麼是賢善?如卷25說:謂如有一,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先言,常為愛語,性多攝受善法朋侶,身心澄淨。是名賢善。菩薩會隨順世間儀俗慰問有情,或問訊安隱吉祥,或問身體的諸界調適,這即是所謂的先言問訊。
 以上所述關於敬事尊長、修和敬業、成就賢善等相貌是屬於菩薩攝善法戒的種性相貌。
巳三、饒益戒攝5 午一、了知恩報
 第三科饒益戒攝,饒益有情戒所攝的種性相,分五科;第一科了知恩報,於有恩者,都能知恩報恩。
於恩有情,知恩知報。於來求者常行質直,不以諂誑而推謝之。
 菩薩在饒益有情方面,對於有恩的有情,知道恩德也知道回報。對來求菩薩的人,能正直無諂曲的應對及幫忙,若作不到也會委婉的推謝,不會諂媚欺騙而推辭,是真的沒有辦法,無計可施,而不是不想幫助。
《披》於來求者常行質直等者:謂諸菩薩,於己有恩諸有情所,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現前酬報,隨能隨力,如法令其意望滿足。雖無力能,彼若求請,即於彼彼所作事業示現殷重精勤營務,終不頓止彼所希求,云何令彼知我無力,非無欲樂。如真實義品中說。(陵本三十六卷十四頁2965)此所說義,準彼應釋。
 諸菩薩對那些於自己有恩的有情,能善巧體察對方的恩德,以平等或超過對方所施予的恩德酬謝回報,隨自己能力所能做得到的程度,以合法的方式令對方的心意與期望獲得滿足。當有情有事來求請菩薩,菩薩即使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對於所求請事也會示現很殷重、很精勤的種種經營努力尋求其它方法解決,不會一下拒絕,或突然停止作對方所希求的事,能善巧的使對方知道自己已盡最大的力量,是因為自己在這方面並不擅長、能力不足,而不是沒有幫助他的意樂。如〈菩薩地‧真實義品〉卷36,1193頁中所說的,應當準照那裏所說的去解釋。
午二、如法求財
 第二科如法求財,說明如法求財的種性相。
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不以卒暴。
 菩薩為饒益有情,以如法方式求財,不是以不合法的方式、或以凶惡的方法取得財物。
《披》如法求財等者:謂與如理作意相應,以法及不凶險追求財物,不以非法及凶險。如有尋有伺地說應知。(陵本五卷十五頁380
 菩薩求財必與如理作意相應,以合法及不兇險的方式追求財物,不以不合法及兇險的手段來追求。如〈有尋有伺地〉卷5,150頁所說。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求,是指佛弟子,以種種鞭策勉勵、勤奮,不怕辛勞的方法追求財物,又在追求的當中不生起過失災患,包括破壞親友關係的過患,乃至造作十不善業惡行引生墮惡道的過患等。
午三、樂修福業
 第三科樂修福業,說明樂修福業的種性相。
性常喜樂修諸福業。
 菩薩的個性是常常喜歡修種種福業的,知道修福能夠幫助眾生。
《披》性常喜樂修諸福業者:謂施、戒、修三福業事應知。
 修種種福業,是指菩薩喜歡布施、持戒、修行,三種福業事。
於他修福尚能獎助,況不自為。
 菩薩對於他人要修福業都能很熱心的獎勵幫助,更何況自己?自己不會不做,菩薩自己一定會勤修福業的。
午四、愍苦知畏
 第四科愍苦知畏,憐愍有情所受苦,及於罪過事了知怖畏的種性相。
若見若聞他所受苦,所謂殺縛、割截、捶打、訶毀、迫脅,於是等苦過於自受,重於法受及重後世。於少罪中尚深見怖,何況多罪。
 菩薩若見到或是聽聞到有情所受的種種苦,如被殺害繫縛、割截傷害、捶打、呵斥毀辱、迫害威脅等種種苦惱,菩薩感同身受,對這些苦的感受超過自己所受。關於菩薩的怖畏,依《瑜伽論記》所說,重於四法受的苦樂報受,由於受即是法,因此說為法受。如富貴人廣造諸惡現樂後苦、貧賤人持戒現苦後樂、富貴人修施戒等現樂後樂、貧賤人破戒等現苦後苦。重於後世,說明怖畏將來的苦。於少小罪中尚且深生怖畏,何況是多罪的情形。
 法受,作善法或不善法所生的感受,包括今生和來生,本卷1134頁說有四種法受:
 一、今生受樂,來生受苦異熟果:指與喜樂俱造十惡業。例如今生造十惡業時很高興,苦果是來生會到三惡道去。
 二、現在受苦,來生受樂:這是與憂苦俱修十善。例如今生被教導要修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時,感覺蠻苦惱的,很勉強的修十善業,可是來生感得的是人天的善果,快樂的異熟。
 三、今生受樂,來生也受樂:這是與喜樂俱修十善業。例如今生修善法時心裡是很歡喜快樂的,來生的果報也是很歡喜快樂的;或與喜樂俱修其它的正行也是一樣,今生受樂,來生也受樂。
 四、今生受苦,來生也受苦:這是與憂苦俱造十惡業。例如今生造十惡業時是憂愁苦惱的,來生也是到三惡道去受苦果。
 玅境長老於四法受作了二種解釋。法受,廣義來說,色受想行識就是法,六根接觸六塵時會有種種的感受,所生感受可能是苦的、可能是樂的。依止感受去造業,來生會得到不同的果報:如果感受是苦的,來生得到的也是苦果,無義的苦行不應該做;如果現在感受是苦的,如持戒或聽聞佛法很苦悶,可是來生是好的、有利益的,則應該要做;如果法受很快樂,來生是苦的,得不到快樂的果報就不應該做;如果法受很快樂,來生也是好的、快樂的果報,則應該去做。
 玅境長老第二次重新解釋法受說:第一種是指善法,菩薩重視三業能與善法相應,或第二種解釋指佛法,菩薩凡有所作依法而行,因此比較重視法受。於所作事不論苦樂,都要合於善法或是合於佛法,因此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都不喜歡苦果,但通常造作時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果隨順因,因更重要,若未造因就沒有苦果,不知道這種道理,所以只知畏果不知畏因。菩薩有正見、有遠見,特別重視因地,明白如是因感如是果,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重於法受也可以說重於因受。因地要真,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菩薩重視來生的結果,能顧慮到後世,眼光比較深遠看到來生,在造業時先想到來生。一般人只想到現在自己的苦或樂,計較現世,菩薩不是,菩薩重視後世,因此更重視因。於小小的罪就已怖畏,由於緣起是無量的,小小的罪過可能引起無量無邊的痛苦。菩薩的眼光是深遠的、是盡未來際的,所以菩薩能於少罪中深見怖畏,何況很多的罪過,苦將無量無邊。
《披》過於自受重於法受者:謂若見聞他所受苦,過於自所受苦,重於現所領受彼法苦故。
 過於自受重於法受者,是說菩薩由於悲憫心,若見聞其他有情遭受到殺縛、割截、捶打、訶毀、迫脅並領受這些法的苦惱時,菩薩能感同身受,苦其所苦,心中覺得非常的痛苦,這種苦甚至超過自己所遭受的痛苦,這是過於自受、重於法受,重於彼法本身的感受,甚至同情到過頭了的意思。也就是說菩薩對有情的憐憫心深刻到超過有情所受的苦,菩薩真是太慈悲了。
午五、助伴作業2 未一、簡擇所作2 申一、於如法事
 第五科助伴作業,菩薩能成為有情造作善業之助伴的種性相,分二科;第一科簡擇所作,簡別所作的是不是合法,又分二科,第一科於如法事,於如法的事情為作助伴。
於他種種所應作事,所謂商、農、放牧、事王、書印、算數、善和諍訟、追求財寶、守護儲積、方便出息,及以捨施、婚姻、集會。於是一切如法事中,悉與同事。
 菩薩是很熱心的,常常幫助其他有情作所應該作的事。約在家菩薩而言,或是營商、或是作農、或是放牧業、或是在政府裏做事的,或是寫字的或者刻印的;算數是作會計這一類的事情;善和諍訟,去法院作諍論訴訟的事情,但是所作事都是對大眾有利益的,或是說和合諍訟,作證人使諍訟事能夠消失;追求財寶,爲了生活必須要去賺錢,協助有情如法的追求財寶;守護儲積,協助他人守護、儲蓄積聚財物;產生利息的事;或為布施財物事;或為結婚事;或為聚會事,這些在世間都是合法的事,菩薩都會幫忙或作助伴,特別是在家菩薩,他人有這些正當的事,菩薩都會去幫忙。
申二、於非法事
 第二科於非法事,對於不合法的事不作助伴。
於他種種鬥訟諍競,或餘所有互相惱害,能令自他無義無利,受諸苦惱。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與同事。
 對不合法的事,如說打鬥、訴訟、或是諍論、競賽,或其他互相惱怒傷害,能令自己與其他有情不能獲得現前及究竟的利益,而且受到種種的苦惱。這一切非法的事中菩薩絕對不會與有情一起共事。菩薩幫人是有智慧簡擇的,如理如法的才會幫。
未二、加行所作2 申一、制止
 第二科加行所作,說明加行所作的種性相,分二科;第一科制止,制止十不善業。
善能制止所不應作。謂十種惡不善業道。
 菩薩還有一種相貌,能善巧的注意或停止所有不應該作的事情。如果有人要作十不善業,菩薩一定會善巧勸誡,不會讓這件事情發生。
申二、成辦
 第二科成辦,說明成辦所有善業。
不違他命,善順於他,同忍同戒。於他事業隨彼所欲,廢己所作而為成辦。
 菩薩對好的事情,一定會成全他人,能善體他意,通常不會違背他人的命令,能善巧隨順於其他有情,與其他有情一起忍耐辛苦、一起持戒。對其他有情的合法事業,菩薩都會隨順其願望,甚至暫時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來成全其所做合法的事。
 以上是饒益有情戒,菩薩有這種相貌。
辰二、由正行2 巳一、意相應善
 第二科由正行,由正行來說戒種性相,分二科;第一科意相應善,內心總是相應於善法。
其心溫潤、其心純淨,恚心、害心不久相續,隨生隨捨,起賢善心。
 菩薩有戒的種子,心是溫和、滋潤,清純、清淨的,想要利益有情的。即使有恚心、害心,但是不會很久,而且也不會相續。隨所生起隨即捨離,轉而生起賢善心。
 前面說到的賢善,是「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離顰蹙,先言問訊」,主要是沒有貪瞋癡因而能有賢善的美德。
巳二、語相應善
 第二科語相應善,所說的話語都是與善法相應。
尊重實語,不誑惑他,不離他親,亦不好樂,不輕爾說無義無利不相應語。言常柔軟,無有麤獷;於己僮僕尚無苦言,況於他所。敬愛有德,如實讚彼。
 有戒種性相的菩薩所表現出來的語言,經常都是柔軟語,尊重說真實語者;菩薩不會說謊話,不會欺騙迷惑其他有情,不會對彼此有親愛關係的人說離間語;也不好樂、不隨便、輕易的說沒有義利或與善法不相應語,也就是不喜歡說綺語。所說的話語經常都是很柔軟的,使人聽起來很舒服,好像春風拂面一般;態度絕對不會麤暴,對於自己的奴婢、童僕尚且不會說苦惱的語言,何況是其他與菩薩關係平等的人或是長輩。尊敬愛戴有功德、有道德者,能以對方真實的功德來讚歎對方。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如前所說菩薩的戒法意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及由正行所作等殊勝的身語意相貌,應當可以知道何謂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
寅三、忍種性相3 卯一、徵
 第三科忍種性相,說明忍波羅蜜多種性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的忍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呢?
卯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
 諸菩薩的心性是這樣的,當菩薩遭受其他有情的損惱時,菩薩不會產生瞋恚或傷害那個人的心情,也不會反過來報復。若是其他有情反悔所作,來諫謝自罪,向菩薩懺悔,菩薩會很快的接受對方的懺悔,終究不會懷怨或結恨,也不會長時間累積怨恨在心。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如上所說種種的忍辱功德,應當知道菩薩是有忍辱心的,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寅四、精進種性相3 卯一、徵
 第四科精進種性相,說明菩薩精進種性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的相狀?
卯二、釋5 辰一、被甲精進攝
 第二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被甲精進攝,被甲精進所攝的種性相。
謂諸菩薩,性自翹勤,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
 諸菩薩是很精進的,心性是非常勤力的,翹是抬起、向上義,恆常發動自己的精進,早起晚睡修習悎寤瑜伽,不會深深的耽溺好樂睡眠倚臥在床上、或耽溺靠在椅子上的舒適悅樂。
辰二、方便精進攝
 第二科是方便精進攝,方便精進所攝種性相。
於所作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思擇方便,要令究竟。
 菩薩對於決心要做的事情,一定是勇敢、果決、好樂的去做,不會產生懈怠,作事之前先思惟簡擇種種方法,使所作事,能究竟圓滿達成。
《披》於所作事者:謂為成熟自佛法故,及為成熟他有情故,諸有所作,名所作事應知。
 菩薩所作事有自他二種。對於成熟自己的聖道、戒定慧佛法事等勇決樂為,及對於成熟其他有情的聖道的事情,廣說包括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或任何世間、出世間的善事,也都會很好樂去做,不會懈怠,而且一旦做了就要令它究竟圓滿。
凡所施為一切事業,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
 凡是所作的一切事業,都很堅固決定的;如果沒有全部做好、究竟圓滿,不會中間懈怠、荒廢退屈。
 這是方便精進攝,實際的行動稱方便,在實際做事時一定是有始有終的。
辰三、不下精進攝
 第三科不下精進攝,不下精進所攝種性相。
於諸廣大第一義中,心無怯弱,不自輕懱,發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證於彼。
 菩薩對廣大的第一義,心不會有怯弱,不會看不起自己,也不會輕視自己,能發起強大的勇猛心:知道自己一定有能力可以證得無上菩提。
《披》於諸廣大第一義中者:此說無上大菩提果,名廣大第一義應知。
 關於廣大第一義中者這段文描述的是無上大菩提果,就是所謂的廣大第一義。
辰四、無動精進攝
 第四科無動精進攝,無動精進所攝的種性相。
或入大眾,或與他人共相擊論,或餘種種難行事業,皆無畏憚。
 菩薩是大勇猛的,在大眾當中或是與其他有情共同一起討論事情,對種種難行的事情,難行施、難行戒等,菩薩道雖難,但是菩薩都沒有畏懼,難行能行。
《披》或餘種種難行事業者:如下說有難行施、戒,乃至難行利行,其事應知。
 菩薩道是不容易的,要利益有情還要忍耐被有情的傷害等,這些難行施、難行戒、或難行的利益有情事,菩薩都不會害怕或退縮,不會動搖菩薩行菩薩道的精進心。
辰五、無喜足精進攝
 第五科無喜足精進攝,無喜足精進所攝的種性相。
能引義利大事務中,尚無深倦,何況小事。
 菩薩行菩薩道,於能引發有情義利的廣大事務中,如出世間涅槃聖道的義利,都不會深感疲倦,何況是世間小小的善事。
《披》能引義利大事務中者:此說能作有情一切義利諸菩薩行,名大事務。
 能引義利大事務中,是說能夠造作有情一切有義利的諸菩薩行,名大事務。尤其是要成就出世間的涅槃相應之事是很難的,必須久經長劫,菩薩尚且沒有深深的厭倦,何況小小的事情。菩薩是無喜足精進,不斷的要利益有情。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如是由以上所說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等類,應當知道是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寅五、靜慮種性相3 卯一、徵
 第五科靜慮種性相,說明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的種性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呢?
卯二、釋4 辰一、愛樂遠離2 巳一、處所遠離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愛樂遠離,愛樂遠離喧眾雜亂的種性相,又分二科;第一科處所遠離,處所遠離的種性相。
謂諸菩薩,性於法義能審思惟,無多散亂。
 諸多菩薩的心性,對於法義能夠仔細的思惟,內心很少散亂,多持正念。
《披》性於法義能審思惟等者:謂於諸法正審思慮,及於所緣繫念寂靜,性有堪能故。
 菩薩對於諸法能夠正確、詳細的思惟、觀察,將心念繫在所緣境上令心寂靜,菩薩的心性是有堪能性的。
若見若聞阿練若處、山巖、林藪、邊際臥具人不狎習離惡眾生,隨順宴默。
 菩薩若見到或聽聞到阿練若的寂靜處、山巖、或是樹林、邊際下劣臥具,這些一般人不會在那裡嬉戲狎習的處所,可遠離不善眾生的地方,在這些寂靜處宴坐、修止觀令心靜默。
《披》若見若聞阿練若處等者:謂若見聞人不狎習離惡眾生居遠離處,謂阿練若、山巖、林藪、邊際臥具。此遠離處順修遠離,是名隨順宴默。宴謂宴坐,默謂於彼心一境性修瑜伽行。
 菩薩若見到或聽聞到有行者不與他人嬉戲狎玩,遠離諸惡眾生,居住在阿練若、山巖、林藪、邊際臥具的寂靜處修離欲的梵行,此遠離的處所是隨順於修離欲的,是名隨順宴默。宴是安,宴坐,也就是安坐;默是靜默,修心一境性的止觀令心靜默。
便生是念:是處安樂,出離、遠離。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生愛慕。
 菩薩便於心中生起這樣的心念:這種處所是安樂的、是出離、遠離的處所。菩薩常於這類遠離的處所深生愛樂欣慕。
《披》是處安樂出離遠離者:自他利品中說:正信捨家,趣於非家,解脫樊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離樂。(陵本三十五卷二十頁2894)其義應知。
 〈菩薩地‧自他利品〉中說到:對佛法有正信,有善法欲,想要到沒有煩惱的非家處所出家,解脫如牢籠般的居家,遠離居家狹小逼迫、種種大苦而出家,是名出離樂。修離欲的梵行、修習禪定,斷除欲界的十惡法及五蓋等不善法,證得離欲界欲的初靜慮而生喜、樂受,獲得靜慮的快樂,名遠離樂。如本卷35,1156頁所說,應該可以知道其中的義理。
巳二、煩惱遠離
 第二科煩惱遠離,說明煩惱遠離的種性相。
性薄煩惱,諸蓋輕微,麤重羸弱。至遠離處,思量自義,心不極為諸惡尋思之所纏擾。
 菩薩的心性,根本煩惱及五蓋都很輕微,煩惱種子麤重羸弱。到寂靜的遠離處修止觀,思量自己成就無上菩提的義利,及佛法的勝義、法空的智慧,心不會被諸多惡尋思所纏擾。
《披》思量自義者:謂三摩地所行境界,說名自義,是自內心所起相故。
 思量自義方面,是指菩薩三摩地所緣的境界說名自義。因為三摩地所行境界是內心所生起的相。
 義是境界,自義是自心所生起的境界。菩薩歡喜修行,靜坐時,由於煩惱微薄,思惟內心所現出來的所緣境,不論修的是哪一種觀行,都不會有惡尋思來纏擾。
辰二、慈愍眾生2 巳一、慈俱行
 第二科慈愍眾生,說明慈悲眾生的種性相,分二科;第一科慈俱行,思心所與慈俱行的種性相。
於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況於親品及中庸品。
 對於自己有怨的有情,尚且能很快生起慈悲安住於慈心,何況是與自己親愛的以及中庸的有情。
巳二、悲俱行
 第二科悲俱行,悲心俱行的種性相。
若見若聞有苦眾生,為種種苦之所逼惱,起大悲心,於彼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拔濟,令離眾苦。於諸眾生,性自樂施利益安樂。
 菩薩若見聞到有痛苦的眾生,被種種痛苦所逼迫惱害,而生起大悲心,對於受苦的眾生,隨自己的能力給與方便拔濟,使對方遠離眾苦。菩薩的生性好樂給眾生利益安樂。在思想上給與利益、生活上給與安樂。
 現在說到菩薩的靜慮種性相,靜慮的種性表現在外的,第一種是愛樂遠離,包括處所遠離,歡喜在寂靜處修習禪定;第二種是煩惱遠離,菩薩的煩惱很輕,若修三摩地很容易相應,散亂心很少。第三種是慈愍眾生,菩薩有慈悲心,過去也一定常常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由於慈悲種子很強,因此對於怨、親、中庸三種有情都能夠慈悲喜捨。
辰三、安忍眾苦
 第三科安忍眾苦,安忍眾苦的種性相。
親屬衰亡、喪失財寶、殺縛禁閉及驅擯等諸苦難中,悉能安忍。
 菩薩的忍力也比較強,如家裡的親人,直系親屬或旁系親屬有衰敗死亡、或是喪失財寶,或是親屬有被殺害、被繫縛禁閉以及被驅逐擯除等苦難當中,菩薩由於具足正見定力高深,都能夠安忍。
辰四、成就念力
 第四科成就念力,說明成就念力的種性相。
其性聰敏,於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於久所作、所說事中,能自記憶,亦令他憶。
 菩薩的心性聰明敏捷,於佛法能領受、能執持、能思惟;成就念力,對很久以來所作、所說事中,能自己記憶、也能令他人回憶。
《披》於法能受能持能思等者:此顯於法聞思所集成念,能正修習瑜伽作意,是故說言成就念力。
 能受、能持、能思,是顯示菩薩於佛法的聞慧與思慧相應所集成的正念,依此正念能正確的修習瑜伽作意,因此說為成就念力。
 好的聞思基礎,能使菩薩正確的修習止觀瑜伽作意,這是對止觀來說的,同時也有記憶力特別好的相貌。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如是以上所說的功德,應當知道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寅六、慧種性相3 卯一、徵
 第六科慧種性相,說明慧波羅蜜多的種性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的慧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
卯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諸菩薩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
 是指諸菩薩由於過去生栽培了很多智慧的資糧,因此成就俱生的智慧,能入一切五明處境界,通達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學問。
《披》謂諸菩薩成俱生慧等者:宿習資糧所集成慧,名俱生慧。此能悟入一切所知,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醫方明處,四、聲明處,五、工業明處。當知即是菩薩一切慧之自性。如慧品說。(陵本四十三卷五頁3492)此應準知。
 過去生所學習種種的資糧集聚成就的智慧,名俱生慧。由此俱生慧能悟入一切所知,普遍能緣一切五明處而運轉。明有闡明之義,各開闡其理而證明之,說名為明。
 一、內明處,指佛法內教,即十二分教,可分為菩薩藏法和聲聞藏。〈聞所成地〉卷13舉出四相來說明內明處︰
 1. 由事施設建立相,指由經律論三種事總攝一切諸佛的言教。
 2. 由想施設建立相,即佛教中一切專有名相的建立。
 3. 由攝聖教義相,指佛教所說明解釋的義理。
 4. 由佛教所應知處相,指佛教所應當知道的法數,於〈聞所成地〉中舉二數以至十數的法相。菩薩佛法中,以持戒治破戒,以禪定治散亂,以智慧治愚癡,乃至種種染淨邪正、生死涅槃對治之法等,皆悉明了通達,稱為內明。
 二、因明處,指考定正邪,研核真偽,能屈他論,自申己義的學問。於〈聞所成地〉中以論體、論所依、論處所、論莊嚴、論墮負、論出離和論多所作法七事說明建立因明。菩薩學習因明,能以立宗、辯因、引喻的方法破除外道他方的邪知邪見,成立己方的正知正見。
 三、醫方明處,具有對於病相、病因,以及病滅的醫學知識、醫學的智慧。醫方明在〈聞所成地〉中說的主要是苦集滅道四聖諦。這裡的醫方明以菩薩道來說是通於醫學的,對醫藥方面的知識與智慧也是很強的。
 四、聲明處,佛法最初是透過聲音表達。聲明廣說包括文字,學問表現在文字的是文學,表現在聲音是種種的言論,菩薩對於語言、語言學、文字學、訓詁學、文學等,即語言表達及書寫、著述的能力也是很強的。
 五、工業明處,工,即工業;巧,即巧妙。世間營造城邑,農田商賈,種種音樂,卜算天文地理,下廚煮飯,集會主持,站起來能說,坐下來能寫。一切工業巧妙,皆悉明了通達。
 當知這就是菩薩一切慧的自性,是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如〈菩薩地‧慧品〉卷43,1443頁所說。
性不頑鈍、性不微昧、性不愚癡。
 菩薩的信進念定慧是利根的,根性不頑強遲鈍、心性不微小暗昧、也不愚癡。
《披》性不頑鈍等者:性是利根,名不頑鈍。能證所知障淨,名不微昧。能達諸法無我,名不愚癡。
 菩薩的根性是利根,特別的敏捷,名不頑鈍。能證得所知障清淨,名不微昧。能通達諸法無我,名不愚癡。
遍於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
 菩薩能夠有力量思惟簡擇放逸的過患,具足正念,能周遍遠離各種放逸處,不會愛著耽溺受用諸欲。
《披》遍於彼彼離放逸處等者:謂生貴家,財寶具足,於諸妙欲耽著受用,名放逸處。思求出離,能見過患,是名有力思擇。
 出生到富貴的家庭,家中財寶具足,非常有錢,對微妙的五欲耽著受用,名放逸處。菩薩雖生貴家,財寶具足,能思惟尋求出離對於妙欲的耽著,於妙欲能見到過患,是名有力思擇。
 菩薩不一定要出生在貧賤家才會出家,生在富貴家也一樣會出離的。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如以上所說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性不頑鈍、性不微昧、性不愚癡、遍於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等,應當可以知道這就是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
丑三、結成勝因
 第三科結成勝因,結語菩薩所成就的殊勝因,菩薩種性及熏習是成佛的勝因。
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性麤相。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由諸菩薩所有種性,性與如是功德相應,成就賢善諸白淨法。
 如上所說菩薩成就的六波羅蜜多種性相,應該知道由此六相能比量了知菩薩種性的麤相,由此相故令他人了知真是菩薩,是名能比菩薩種性麤相。種性還在種子的階段名細,已經產生現行的名麤。其細相決定真實的境界,只有佛能究竟現見。由於諸多菩薩所有種性與表現出來的心性與六波羅蜜多功德相應,因此能成就賢善諸白淨法。所以菩薩種性的相狀,包括了細相、麤相都有。
《披》性與如是功德相應等者:謂菩薩種與六波羅蜜多功德相應,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此即顯示決定實義。成就身心澄淨諸賢善行,及與施等諸白淨法,此即顯示種性麤相。
 諸多菩薩的種性與六種波羅蜜多的功德相應,本性應該如此,是指無始來就有六波羅蜜多的相貌;自性應該如此,不待眾緣,現在的心性也有六波羅蜜多的相貌;法性應該如是,在法相上有六波羅蜜多的相貌也是一樣。菩薩這六種功德都是很殊勝的。有種性相的菩薩決定有這些菩薩的相貌,與眾生是不同的,這是顯示決定的、真實會成就菩薩白法的種性相。這種決定性,佛世尊是可以究竟現見的。菩薩所成就的身心澄淨諸賢善行,表現在身語意方面,是很清淨的諸賢善行,及施等六波羅蜜的各種白淨法,這就是顯示種性的麤相。有菩薩種性者,從身語意三業可以看出來,其身語意三業特別的柔軟、清淨、一向與善法相應。
是故能與難得最勝不可思議無動無上如來果位為證得因,應正道理,餘不應理。
 因此能與很難成就的、最殊勝的、不可思議言語道斷、無有動搖、無上的如來果位作為證得成就的因,這是合乎正確道理的,其他的是不合道理的。菩薩有種性相,也有白法相應的麤相,由這些相貌可以推理出來,這些是合乎成佛的因。
《披》難得最勝至餘不應理者:如來果位,要經三無量劫長時積集資糧,方能證得,是名難得。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是名最勝。由五種相及二因緣,當知說名不可思議。由五種相不可思議者,一、由自性故;二、由處故;三、由住故;四、由一性異性故;五、由成所作故。由二因緣不可思議者,謂離言說義故,及過語言道故,不可思議。又出世間故,無有世間能為譬喻,是故不可思議。義如決擇分說。(陵本七十四卷九頁5701)摧伏一切外道異論,不為外道異論之所摧伏,是名無動。於所知障得清淨故,是名無上。此唯菩薩種性堪能證得,是故說彼為證得因。所餘聲聞、獨覺種性無此堪能,為證得因不應道理。
 佛的無上菩提果位,要經過三無量阿僧祇劫的時間,長時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才能夠成就,是名難得。無上菩提也是最殊勝的,因為它超越聲聞、獨覺的境界,是名最勝。佛的無上菩提有五種相貌及二種因緣,應當知道是名不可思議,這是引後文來解釋。
 由五種相不可思議者,如來的無上菩提果位有五種相貌不可思議:
 一、由自性故,由自性或即蘊處界等或離蘊處界等不可思議。約自性來說此果位,無上菩提不共於他法的自性,是與真如相應的。《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無上菩提的自性特別殊勝,在〈決擇‧菩薩地〉卷74從「即」與「離」;「有」與「無」的角度來說,由或即或離五蘊、四大、六處、或有、或非有不可思議。
 無上菩提可以由五蘊、四大、六處三方面來說即與離,是「即五蘊」或是「離五蘊」的,這件事情不可思議。不能離開有為法來談無上菩提,但是又與有為法不一樣,如說證得無分別智時,有為法也不可得、不現了,但又不能離開五蘊來證得無分別智;如是說成佛這件事情,是即五蘊、還是離五蘊不可思議。「約四大」來說,無上菩提到底是即地或是離地,它是地大嗎?或不是地大?離開地大也不可得,說地大也不是,所以不即不離,約水火風來說也是一樣的,總之非即四大非離四大。「約六處」說,無上菩提不離六處,不能離開眼耳鼻舌身意來說成佛這件事情,也不能說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佛,故也是「不即不離」約這三法來說,這是它的自性,「非即非離」不可思議。另一角度,無上菩提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它也是「非有非無」,它不像世俗言說的有,也不是完全沒有,所以說非有非無。
 二、由處故,也是不可思議。在處所上,無上菩提佛果的界、趣、方所在哪裡不可思議。約「界」,三界而言,或在欲界,或離欲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在色界、無色界,或離色界、無色界,如是不可思議。約「趣」,人天趣而言,或在人中,或離人中;或在天上,或離天上;如是不可思議。約「方所」而言,或在東方,或離東方;或在南西北方上下方維,或離南西北方上下方維;如是不可思議。
 三、由住故,佛成就的大菩提,由住來說也是不可思議。住可從四方面說:
 1、現法樂住: 佛在現法樂住,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到底住在哪裡呢?是不可思議的事。
 2、奢摩他住:就是關於止方面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佛是那伽常在定,一切時都在定,他的定是沒有入定出定的分別,奢摩他住也是不可思議的。
 3、有心住或無心住:佛到底是有心住或無心住,到底是入滅盡定或是出其他的有心定,是住在有心定或無心定?也是不可思議的。
 4、三住:佛是在聖住、天住、梵住的哪一住?天住是四靜慮,梵住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聖住是三三昧,佛到底住在哪一個住裏面呢?也是不可思議。
 四、由一性異性故,不可思議。一切佛都是住在真如相應那裡,是一個佛還是有無量佛這件事,到底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是一佛還是不同呢?這事不可思議。約因來說是有無量佛,約果來說,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切佛,就是阿彌陀佛。所以無量的佛到底是同一個還是不同一個?這事不可思議。
 五、由成所作故,不可思議。佛在成佛以前不斷的利益眾生,成佛以後還能夠法爾的不斷的利益眾生,這件事也是不可思議。
 由以上這五點來說無上菩提都是不可思議的。
 由二因緣不可思議者,初因緣是離言說義故,及過語言道故,不可思議。無上菩提是離名言相的,不是世間語言的境界所能表達的,故為不可思議。有了名言就可以想,因為它不是由語言文字能想像得到的,過語言道故。語言是以名句文為道,超過語言、名句文身所能表達的,所以是不可思議。它是不可說、不可想、也不可寫的。
 第二因緣又出世間故;它是真如的境界,遠離世間的虛妄分別,無有世間能為譬喻,是故不可思議。世間所有的境界沒有一法可以譬喻無上菩提的境界,所以說不可思議。如〈決擇‧菩薩地〉卷74,2262頁所說。
 成就無上菩提的智慧,一定能夠摧滅降服一切外道的邪知邪見言論,不為外道異於佛法智慧的邪論之所摧伏,不會被外道的議論所動搖,是名無動。一切所認知的境界障礙都已經去除、清淨,是名無上。這只有菩薩具有六波羅蜜多種性,才能夠成就這種功德,因此說菩薩種性是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的因。所餘的聲聞、獨覺種性沒有如此的堪能性,不能夠成就無上菩提,因此若說聲聞種性的人,能夠成就無上菩提就不合道理了。其他的有情如果只有聲聞、緣覺的種性,是不能成就無上菩提的,說證得因是不合道理的,所以說菩薩種性是很殊勝的因,名勝因。
 以上是第四科白法相應別,有菩薩種性的有情是有這些善法相應的。
子五、有染無染別2 丑一、無染位
 第五科有染無染別,菩薩種性有染汙與無染汙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無染位,無染位的菩薩種性相。
種性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汙,性與如是白法相應。
 有種性的菩薩,若沒有被白法相違的四種隨煩惱中全部或部分之所染污,其無染的心性與如前說的六波羅蜜功德相應。
 下文會詳細說明四種隨煩惱:放逸、惡見、散亂、拘礙。這四種隨煩惱如果全部具足,名具,或其中一種或二、三種出現,名不具。種性菩薩心性完全無染,未被四隨煩惱的全部或部分所染汙,能與施等善法相應,具有前面所說的六波羅蜜多的種性相出現。
丑二、有染位2 寅一、染果3 卯一、標差別
 第二科有染位,有染位的菩薩種性相,分二科;第一科染果,染汙的結果,又分三科;第一科標差別,標出染位菩薩與其他有情的差別。
若被染汙,如是白法皆不顯現,或於一時生諸惡趣。菩薩雖生諸惡趣中,由種性力,應知與餘生惡趣者有大差別。
 菩薩如果被放逸、惡見、散亂、拘礙等隨煩惱所染汙,以上所說的六波羅蜜多這些白法都不會顯現出來,或有時菩薩於凡夫位時失去正念,造惡而生到三惡道去。菩薩雖然生於三惡道,由於具有菩薩種性的力量,與其他有情生到三惡道去有很大的差別。
卯二、釋彼相
 第二科釋彼相,解釋染位菩薩與其他有情的差別相。
謂彼菩薩久處生死,或時時間生諸惡趣,雖暫生彼,速能解脫;雖在惡趣,而不受於猛利苦受,如餘有情生惡趣者;雖觸微苦,而能發生增上厭離,於生惡趣受苦有情,深起悲心。
 菩薩長久以來都處在生死中,或者有時候也生到三惡道去。雖然暫時的生到惡趣,但很快就能從那裡解脫出來;一定不會與其他生到惡趣的有情一樣受到很強的痛苦。如勝解行地下品的有情還是會生到三惡道,這類菩薩也會觸對少少的苦受,可是由小小的苦就能夠發出很強的厭離心,對於生到惡趣受苦的有情,會深深的生起悲心,希望受苦有情都能夠遠離痛苦。這是菩薩到三惡道去的相貌。雖然心為隨煩惱染污而墮落,還是比其他種類的有情殊勝。
卯三、結所由
 第三科結所由,結語染位菩薩的惡趣果報與其他有情不同的因由。
如是等事,皆由種性佛大悲因之所熏發,是故當知,種性菩薩雖生惡趣,然與其餘生惡趣者有大差別。
 菩薩有這種功德,是因為菩薩的種子是佛大慈大悲的種性所熏發的,菩薩與佛一樣有大悲心、有菩薩種性。所以雖然種性菩薩生到三惡道,與其餘的有情生到三惡道去的情況有很大的差別。有菩薩種性者也會做錯事墮三惡道,不過所受的苦很輕,像皮球一樣很快就彈上來了。
寅二、染因2 卯一、徵
 第二科染因,解釋染污的原因,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何等名為種性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
 究竟什麼是種性菩薩與善法相違的四種隨煩惱?
卯二、釋4 辰一、第一隨煩惱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第一隨煩惱,說明第一隨煩惱,放逸。
謂放逸者,由先串習諸煩惱故,性成猛利、長時煩惱,是名第一隨煩惱性。
 所謂放逸方面,這類菩薩由於過去生已有煩惱的串習,又放縱自己令心隨順著煩惱,因此心性中的煩惱猛利,煩惱的強度增高,而且是長時間有煩惱,常常起煩惱,由放逸而有猛利、長時的煩惱,所以說「放逸」是第一種隨煩惱性。
辰二、第二隨煩惱
 第二科第二隨煩惱,說明第二種隨煩惱。
又愚癡者、不善巧者,依附惡友,是名第二隨煩惱性。
 或若有一類菩薩是愚癡的,智慧不夠高,不善巧追求佛法,依附在惡知識那裡,跟隨著外道、惡友熏習錯誤的知見,而生起煩惱,因此「惡見」是第二種隨煩惱性。
《披》是名第二隨煩惱性者:此中煩惱,謂諸惡見應知。由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施與,廣說乃至我自了知無諸後有。隨彼惡見,起邪解行故。
 應該知道這其中的煩惱是指諸惡見。有罪過的見解名惡見,即邪知邪見。這種煩惱是佛法以外的外道,生起這樣的見解,發表這樣的言論:認為沒有布施也可以得到福報,不布施也不會得到罪過,殺人沒有過失、不殺人也沒有功德,這些都是邪見。乃至自己了知,認為人死如燈滅,不會再有生命,這是沒有因果觀之外道的惡見。菩薩若去追隨這種惡知識,會被覆蓋種性,生起錯誤顛倒的見解與行為,乃至當來墮到三惡道。
辰三、第三隨煩惱
 第三科第三隨煩惱,說明第三種隨煩惱。
又為尊長、夫主、王賊及怨敵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亂,是名第三隨煩惱性。
 又還有一類菩薩的隨煩惱是散亂,被尊貴的長者、或是丈夫、主人、國王、盜賊及怨敵等所拘逼,將其拘束並逼迫,因為身心不得自在,精神不能正常,心識的思惟觀察分別力也很差,心不明利,使其內心不能自在,生起迷惑散亂,「散亂」是第三種隨煩惱性。
《披》是名第三隨煩惱性者:此中煩惱,謂即散亂。意地決擇中說:由散亂所作,意根損壞故。(陵本五十四卷二十一頁4380
 這裡的煩惱是指散亂。〈意地〉決擇中說:意根被破壞,內心散亂,思惟觀察分別的能力差,拘束逼迫身心不能自在,使菩薩種性不能發揚光大。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4,1802頁所說。
辰四、第四隨煩惱
 第四科第四隨煩惱,說明第四種隨煩惱。
又資生具有匱乏者,顧戀身命,是名第四隨煩惱性。
 又由於生活所需的資生具有所貧窮匱乏,為了顧戀身體、財富;這些顧戀身命事,使他拘礙在塵勞當中,令菩薩種性不能現行。「拘礙」是第四種隨煩惱性。
《披》是名第四隨煩惱性者:此中煩惱,謂即拘礙。五拘礙中,說有顧戀其身故。由此能障證出世法,故名拘礙。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八卷七頁574
 這其中的煩惱,是指拘礙,其實它是煩惱的別名。拘,能令衆生樂著種種妙欲塵故,使有情好樂五欲,被五欲所拘束,障礙菩薩種性;礙,能障證得出世法故名礙,障礙成就出世的聖道、出世的菩提。在〈有尋有伺地〉卷8,237頁中說有五種拘礙:
 一、顧戀其身,這類菩薩特別顧惜愛戀自己的身體,不能忍苦捍勞,這樣有很多事情不能做,使菩薩種性也不能現行。這是第一種拘礙,拘礙成就出世聖道。
 二、顧戀諸欲,非常的顧惜愛戀色聲香味觸諸欲,時間都花在受用五欲,於是無法成就、及發揚菩薩種性。
 三、樂相雜著,歡喜與不想修行的人在一起,與這樣不同種性的人在一起被影響、被拘礙了。
 四、缺隨順教,缺乏隨順菩薩道的聖教,沒有好因緣碰到善知識教導菩薩道法,因而被拘束障礙成就出世的無上菩提。
 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成就一點點的善法就覺得够了,這種人並不想追求廣大的無上菩提,也是一種拘礙。
 以上是約有染汙或無染汙來說,沒有染汙,能成就六種白法的相應相,有染汙則墮三惡道。染汙的原因有放逸、惡見、散亂、拘礙四種隨煩惱。
子六、有障無障別2 丑一、有障位4 寅一、標
 第六科有障無障別,簡擇有障無障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有障位,說明有障礙的狀態,又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四種因緣。
又諸菩薩雖具種性,由四因緣,不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諸多菩薩雖然具有菩薩的種性,由四種因緣,使其不能很快的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寅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
寅三、釋4 卯一、第一因緣
 第三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第一因緣,說明菩薩染污的第一種因緣,未值遇善友。
謂諸菩薩,先未值遇諸佛菩薩真善知識,為說菩提無顛倒道。如是名為第一因緣。
 諸多菩薩,如果過去沒有值遇到諸佛菩薩真實善知識,為諸菩薩開示菩提無顛倒道。「未值遇善友」是第一種有障礙的原因,由此不能很快的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卯二、第二因緣
 第二科第二因緣,說明第二種因緣,顛倒修學。
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而顛倒執,於諸菩薩正所學中顛倒修學。如是名為第二因緣。
 又諸多菩薩,雖然遇到善知識為其宣說正確的菩提道,可是由於有顛倒的執著,對於菩薩所要學習的菩薩道,顛倒修學,學錯了,做相反的事情,或是轉到聲聞、緣覺二乘去了。如是名為第二種因緣,不能很快的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卯三、第三因緣
 第三科第三因緣,說明第三種因緣,加行慢緩。
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而於加行方便慢緩、懈怠、懶惰,不成勇猛、熾然精進。如是名為第三因緣。
 又諸多菩薩雖然遇到善知識為說正確的菩薩道,在解門方面沒有錯誤的修學,對菩薩道的理解是正確的,可是在加功用行的行動上很緩慢,猶豫不決、懶惰、懈怠,對已生的功德不繼續修習是懈怠,對未生的功德不精進成就是懶惰,不能成就勇猛、熾然精進。熾然,火燃燒得很猛,譬喻修學善法勇猛的相貌。由於加行慢緩,雖有正見可是沒有積極的行動,不能很快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樣成為第三種因緣。
卯四、第四因緣
 第四科第四因緣,說明第四種因緣,善根未熟。
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亦於加行勇猛精進,然諸善根猶未成熟,菩提資糧未得圓滿,未於長時積習所有菩提分法。如是名為第四因緣。
 又諸多菩薩,雖遇到善知識為說正確的菩薩道,對於菩薩所學的戒定慧沒有錯誤的修學,行動上也很精進很勇猛,然而由於成就無上菩提的信進念定慧善根還沒有成熟,福德與智慧二種菩提資糧未得圓滿,不能長時間積聚所有的菩提分法(加行慢緩)。如是善根未熟、資糧未滿、未長時修習所有菩提分法三種障礙,名為第四因緣。
寅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如是菩薩雖有種性,因緣闕故,不能速證無上菩提。
 由於這些菩薩雖然有菩薩的種性,可是因緣有所欠缺,未能圓滿,因此不能速證無上菩提。
丑二、無障位2 寅一、顯自種性
 第二科無障位,顯示無障位菩薩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顯自種性,顯示有菩薩種性的人。
若具因緣,便能速證。
 若具有菩薩種性的菩薩,所有障礙的因緣都已去除。遇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善根成熟、資糧圓滿,長時積習所有菩提分法,所有因緣具足,便能很快成就無上菩提。
寅二、簡無種性
 第二科簡無種性,簡別沒有菩薩種性的人。
若無種性補特伽羅,雖有一切,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
 若是沒有菩薩種性的人,包括聲聞種性、緣覺種性、及無種性有情,即使具有一切前面所說的四種因緣:有善知識、能正確的修學、能夠勇猛加行、又能夠善根成熟。唯獨不具菩薩種性,應當了知決定不能成就無上菩提。第二個一切,雖然沒有四種障礙因緣,有四種成就的因緣,這是指一切無種性的有情。第三個一切是,生到三界五趣的一切種類的有情,只要是沒有菩薩種性,就算因緣具足也不會成就無上菩提。這裡再一次強調有種性的必要,聖道種子的殊勝。
《披》雖有一切一切一切種等者:此中初一切言,謂即前說四種因緣。次一切言,謂無種性一切有情。後一切言,謂無種性有情生於諸界趣中,有多種類差別可得,名一切種。由是假說無種性補特伽羅,縱具一切因緣,然彼一切有情,於彼彼一切種類,當知決定不證菩提。緣起經說:云何為生?謂彼彼有情,於彼彼有情類諸生、等生,乃至廣說。今此一切一切種,準彼應釋。
 第一個一切,是指前面說的四種因緣:遇善知識、無倒修學、精進勇猛、善根成熟等。
 第二個一切,是指無種性有情,沒有佛性的包括聲聞、緣覺種性在內。
 第三個一切,是無種性有情生於諸界趣中,有多種類差別可得,名一切種。無種性的有情也是與菩薩一樣,會生到三界五趣裏面,有不同種類的差別可得,名一切種。由此假說無種性補特伽羅,縱然具備一切因緣,然而這一切無種性有情縱然具足一切因緣,在各式各樣的種類當中也不會成就無上菩提的。《緣起經》說:什麼稱作生?在各式各樣的種類有情當中,諸生、等生,人的世界、天的世界、畜生的世界,三界五趣各式各樣種類的有情,生出來或是等生(大眾),乃至詳細如文所說。這裡所說的一切一切種,應該準照那裏的解釋理解。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
 以前面的菩薩種性攝持後邊的發心,具有菩薩種性之後,還要發菩提心,前能持後,因能持果,有種性就能夠發心,如果沒有種性,就不能發心,發心後才能夠再繼續修學。
癸二、發心持(即發心品)3 子一、辨相2 丑一、別辨五種5 寅一、自性
 第二科發心持,解釋發心持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辨相,辨明發心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別辨五種,各別辨明五種相,又分五科;第一科自性,辨明發心的自性相。
復次,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
 其次,有菩薩種性以後,還要經過發心的階段為因,才能夠任持無上菩提。菩薩的正願有五種,包括發心願、受生願、所行願、正願、大願,如下文所說。菩薩所有的正願中,最初發心是第一個正願,有了初發心的正願後,逐漸的成就其餘四種正願,因此最初發心願能夠攝取其它四個正願,而菩薩發無上菩提願的本身即是發心的自性。
《披》復次菩薩最初發心等者:發心有二,一、世俗發心,二、證法性發心。此中且說世俗發心,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故。如顯揚論說。(顯揚論二卷十九頁)此於菩薩五正願中,依順次數,說名為初。何等為五?謂發心願、受生願、所行願、正願、大願,是名菩薩所有正願。如下菩提分品中說。(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頁3657
 發心有二種,一、世俗發心,是登地以前凡夫菩薩的發心,二、證法性發心,發無上菩提心後,已經證見諸法的真理,是初地以上的聖人的發心。一般的行者都是世俗的發心而已。這裡是說世俗發心,如有一類有情,隨順有智慧的善知識恭敬的安住,發動內心勇猛強烈的意願,名增上意樂。世俗發心是凡夫透過聞思修;於聽聞佛法,思惟佛法,一次又一次的感動,發現菩薩道能使生命過得最有意義,最為富足。如果他人問生命的意義在哪裡?自己覺得是在菩薩道。因而所發起強而有力的意願,並不是他人強迫的,也不是跟隨他人而發心的,而是自己內心經過無數次的感動,最後所作堅猛不可動搖的意願,生起增上意樂,發誓願,決定不會改變,這種願名誓願。願力可能改變,但誓願是不會改變的。如《顯揚聖教論》卷2,19頁中所說的發心文:「長老憶念!我某某比丘(尼)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這樣發願說三遍。《顯揚聖教論》又說,此願於菩薩五種正願中,依順次第而言,說名為初。正願是哪五種?包括發心願、受生願、所行願、正願、大願,是名菩薩所有正願。如下〈菩薩地‧菩提分品〉卷45所說。
寅二、行相
 第二科行相,發心的心行相貌。如《顯揚聖教論》所說的,在一位長老面前發願,以決定希求無上菩提為行相。願的內容是要決定成就無上菩提能作有情義利。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又諸多菩薩發起正願心求無上菩提時,要發這樣的心,內心的心行表現在語言上,說這樣的話:願我一定要成就無上菩提。這種要追求無上菩提的決定心,
《披》無上正等菩提者:菩提品中有三差別,如彼應釋。(陵本三十八卷一頁3097
 在〈菩薩地‧菩提品〉卷38,1255頁中說,無上菩提依自性有三種差別,應如那裏所解釋理解:
 關於以上無上菩提的第二種差別品類的解釋,相貌有三種,第一種清淨智;佛完全沒有煩惱,心無染汙,也無習氣,智慧是很清淨的。第二個是一切智;一切界:三界、一切事:有情、器世間之事、一切品類:有為、無為諸法、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對過現未任何事,佛的智慧都沒有障礙,稱作一切智。第三是無滯智,只要一作意,所有的事情比電腦還快,而且作意一次就好了,都能夠瞭解,沒有滯礙,通達無礙。這是無上菩提相貌的第二個解釋。第三個解釋,佛具有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不共於二乘的佛法、無諍三昧、願智三昧、四無礙解等,這些智慧都是無上菩提的相貌。總之成佛的智慧是非常圓滿、非常殊勝。所以無上正等菩提是所有佛弟子都應希求的目標。成就這樣的智慧多麼自在啊!
能作有情一切義利,
 能夠作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之事,
《披》能作有情一切義利者:謂諸如來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正行最勝故。此中有情,唯說天人,彼有勢力能了其義修正行故。
 諸佛利益、安樂無量眾生,由於哀愍世間有苦眾生,為令諸天及人能獲得涅槃的義利及利益安樂,作出利益眾生的正行,這裡所說有情唯是說天、人,主要由於天與人最有能力修學聖道,明白佛說的義理,修習正行,能行菩薩道。
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令一切有情斷除煩惱障及所知障,畢竟安處於究竟涅槃,以及獲得如來廣大的智慧,即成就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以及百四十不共佛法等智慧。
《披》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者:謂斷菩提及智菩提。如菩提品釋應知。(陵本三十八卷一頁3097
 如〈菩薩地‧菩提品〉卷38,1254頁中所說: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成就一切煩惱不隨縛智,是斷菩提;所知障斷故,成就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是智菩提。
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這樣發願、發心,自己決定是希望追求成就無上菩提,以及能希求作義利有情的事,所以發心是以決定希求為其行相。
寅三、所緣
 第三科所緣,發心的所緣相。
又諸菩薩緣大菩提,及緣有情一切義利,發心希求,非無所緣,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
 又諸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是緣大菩提及緣有情一切義利,希望有情也能夠與自己一樣成就無上菩提,菩薩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並不是沒有所緣境而能如此,發心所緣境的動力,是來自於想追求無上菩提,以及想要利益一切有情。
寅四、功德
 第四科功德,發心的功德相。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故,是善、極善,是賢、極賢,是妙、極妙,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相應。
 又諸菩薩最初發無上菩提心,以決定希求無上菩提為發心的行相,以大菩提及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能夠攝受所有菩提分法的殊勝善根為最重要的事。菩提分法包括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六波羅蜜,這些都是能夠取得無上菩提的因,名菩提分法。菩薩能攝受得到菩提分法的功德,由於菩提分法具足殊勝的信進念定慧、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的善根,是善而又善,因此說極善;是賢而又賢所以說極賢;是妙而又妙所以說是極妙。是非常的賢善美妙,能夠遠離一切有情身語意三業的惡行,棄惡向善而與殊勝的功德相應,其中能栽培成就一切菩提分法的殊勝善根,是最主要的功德。
《披》殊勝善根為上首故等者:增上義是根義。能除雜染及證清淨,是名善根。此復有五,謂信、勤、念、定、慧。超餘一切聲聞、獨覺,名為殊勝。性多攝受善法朋侶,身心澄淨,是名為善。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先言,常為愛語,是名為賢。成就尸羅,是名為妙。如是後後展轉增勝,證得究竟,是名極善、極賢、極妙。如是總顯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圓滿,有此發心,即有此功德;有此功德,即能違逆三業惡行令不現行;由是故名功德相應。
 善根的根字有增上的意思,在〈本地分‧聲聞地〉卷28,941頁說:「所趣義故、最勝義故,名為增上。」加強力量以助長趣向某種事物的生成或進展,名增上。修習菩提分法能夠除去身語意三業染污,能夠證得清淨,是名善根。
 善根又有五種,包括信、勤(精進)、念、定、慧。菩薩的善根超過其餘一切聲聞、獨覺的善根性。菩薩的心性歡喜攝受有善法的朋友為伴侶,身心非常的清淨,是名為善。菩薩的身相表現在外的是遠離皺眉頭的不悅或煩惱,不會愁眉苦臉的;容顏舒展平眼看待他人,面貌很開朗、很平和的對待眾生,而且未言含笑,能夠先與對方打招呼;常說愛語,能善言慰喻,柔言軟語,不是很剛利的,令一切眾生樂聞菩薩的善言,由此生親愛心而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是名為賢。成就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等的功德,是名為妙。善、賢、妙這三種功德,越來越殊勝,達到圓滿的境界,乃至證得究竟無上菩提,是名極善、極賢、極妙。由此整體顯示菩薩由善根殊勝的善、賢、妙圓滿身語意業,能遠離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所以說為功德圓滿。菩薩有這種發心,即有這種功德;有這種功德,就能違逆三業惡行令不現行;因此之故名為功德相應。
寅五、最勝
 第五科最勝,說明發心的最勝相。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所起正願,於餘一切希求世間、出世間義妙善正願,最為第一,最為無上。
 又諸多菩薩最初發無上菩提心所生起的正願,相對於其餘的有情們希求世間美好的願,希望到人天受生得到增上生;或是聲聞獨覺求出離世間得涅槃的妙善正願,追求涅槃的決定勝,這些願也算是微妙善巧的好願,然而菩薩的願超過聲聞獨覺出世間涅槃為上首的願,是最為第一,是最為無上。
《披》最為第一最為無上者:共諸世間善圓滿故,名最第一。於所知障得清淨故,名最無上。如攝異門分釋應知。(陵本八十三卷四頁6285
 菩薩的願是共於世間最美好圓滿的願,名最第一。菩薩於所知障已得清淨,這是阿羅漢、辟支佛們所不能成就的,名最無上。如〈攝異門分〉卷83,2488頁的解釋應知。
丑二、結顯略義
 第二科結顯略義,結語顯示要略的義理。
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有五種相。一者、自性,二者、行相,三者、所緣,四者、功德,五者、最勝。
 如是應知菩薩最初發無上菩提心有五種相貌:
 一、自性,發無上菩提心是菩薩的正願,這是菩薩發所有願的總願;
 二、行相,內心是決定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
 三、所緣是無上菩提、及作一切有情的義利;
 四、功德是以能夠攝受所有的菩提分法的殊勝善根為上首,由此善根後後展轉增上勝進,使身語意三業清淨,能夠斷除三業的惡行;
 五、最勝,是最殊勝、超越一切希求世間、出世間義之妙善正願。
子二、明業2 丑一、別辨四義4 寅一、是趣入攝
 第二科明業,說明發菩提心的業用,分二科;第一科別明四義,各別辨別四種義理,又分四科;第一科是趣入攝,發心是趣入菩薩道的因緣。
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此據世俗言說道理,是故發心趣入所攝。
 又諸多菩薩初發心後,即是開始趣入了無上菩提,已屬於大乘菩薩數中的一位。這是約世俗發心言說的道理來說的,因此說發心後即屬於趣入大乘中了。若以勝義菩提來說,要證得初地以上才是發了勝義的菩提心。
《披》預在大乘諸菩薩數等者:謂初發心,即名趣入;墮在大乘名數,然非真實諸菩薩攝。如發心時,起增上意,發誓願言: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由是宣說此據世俗言說道理。
 初發無上菩提心,即名趣入,是屬於大乘菩薩的名數中,然而尚不是屬於真實的諸菩薩,由於這類發心者還沒有證得第一義諦,還沒有成就無生法忍,不能算是真實菩薩。如果發心時,生起增上意樂,發動特別誠懇的心與意樂,發誓願言:「我弟子某某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同樣的話語重複說第二、第三遍。這樣的宣說是依據世俗的言說道理。所發的願是根據《顯揚聖教論》的文,發願時是根據世俗的發心,不是成就無分別智的勝義菩提心。是根據有名言分別的世俗心來發這樣的心。但也算是入菩薩數了。
 不過這裡玅境長老引了一句在《攝大乘論講記》卷6,410頁的話,「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攝大乘論講記》中提到,什麼時候才開始算菩薩的三大阿僧祇劫?「清淨,增上力」。怎麼樣可以清淨?必須具備殊勝福德、智慧的善根,換句話說,有菩薩種性而且能夠克服所要對治的障蔽往前進,才能夠清淨。什麼力量能夠增上清淨?必須要有微妙的大願,也就是要發無上菩提願,才能夠常常的值遇大善知識,展轉前進。這樣自己善根才會展轉前進不容易退,如果沒有大善知識來督促,恐怕很容易就退了。「堅固心,昇進」。堅,是願力無上不移轉,不易被摧伏,名堅。固,是願力不會被連根拔起,好像有根一樣,不會被外道、或二乘所摧伏,不會退大向小,也不會被魔力所動亂,不會退轉名堅固心;昇進,還具備步步上進的精進力,才能夠對所修的六度萬行念念增勝,達到圓滿。如果具足:
 一、清淨力,清淨,是指善根;
 二、增上力,是發願的力量,才會遇到大善知識;
 三、堅固心,所發願力必須是很堅固的;
 四、昇進,有強大的精進力;
 具備這四項條件的菩薩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寅二、菩提根本
 第二科菩提的根本,初發心是菩提的根本。
又諸菩薩要發心已,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心,是故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
 又諸多菩薩具有菩薩種性,還要發正願心,才能夠漸次很快的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不是未發心能夠成就的,因此發心是成就無上菩提的根本,也就是發心持,由發心能夠任持無上菩提。
寅三、大悲等流
 第三科大悲等流,發心是大悲的等流。
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菩提心,是故發心是悲等流。
 又諸多菩薩為了慈悲憐愍一切有苦的眾生,爲了救濟拯拔有情出離三界的生死苦,而發無上菩提心,因此發心是大悲心的等流,與佛的大悲心是平等流類的。
《披》一切有苦眾生者:此約勝義,說諸三界有情皆有生死可得,是名有苦,為諸行苦所隨逐故。
 若約勝義,聖人殊勝智慧所緣的境界來說,三界的有情都有生死苦惱可得,是名有苦,這是由於三界有情都被有為法的行苦所隨逐的緣故。
寅四、學所依止
 第四科學所依止,發心是菩薩學處的依止處。
又諸菩薩以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普於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中皆能修學,是故發心是諸菩薩學所依止。
 又諸菩薩以最初發心為所依止,依止所發的菩提心願;為建立故,能夠建立菩薩道;周遍於一切菩提分法、六波羅蜜,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處中都能修學,因此發心是諸菩薩學處所依止,發無上菩提願是菩薩修學菩薩道的依止處。
《披》為所依止為建立者:如說大種,於所造色為五種因,謂生、依、立、持、養。云何依因?謂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故。云何立因?謂由大種損益,彼同安危故。今初發心,望菩薩學為所依止及為建立,義亦如是。謂菩薩學不離發心而修學故,名所依止。及由發心捨與不捨,菩薩學損減、增上,名為建立。
 這裡解釋什麼是依止?什麼是建立?舉前面的〈有尋有伺地〉卷5的地水火風四大種是所造色的五種因,說明依止與建立。這五因是生、依、立、持、養。遍一切處的色法,都不離開地水火風四大種,所有的色法,都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
 一、生因,由地水火風可以生出色法。《俱舍論》說,有情所見聞覺知的色法都是由四大種生的,好像母親生出孩子一樣。
 二、依因,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故。色法生起以後,不論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是不離開地水火風而活動的。每一種色法裏面都有地的堅固性、水的濕潤性、火的暖性、風的輕動性,裏面的分子不斷的在運轉。所有的造色不離大種處所而轉,稱作依因,依止的因。
 三、立因,由大種損益,彼同安危故。地水火風大種如果有一部份缺損,色法也會有危險;如果有增益,色法也就安全了。色法的損益是受大種損益影響,所以說安危共同,稱作立因。如同房子是由樑柱、窗戶、門等等所建立的,樑柱有損壞,房子也就有危險了。
 四、持因,大種能夠任持色法,大種分離色法也就滅壞了。
 五、養因,大種能夠長養色法,名為養因。
 如同四大種是色法的生、依、立、持、養五因,現在發無上菩提心是菩薩學處所依止的因、也是建立的因,道理是一樣的。以發心為依止,由發心能建立;依止因是指菩薩學處不離發心而修學故,名所依止;菩薩能夠修學菩薩道、菩提分法以及利益有情事,願意生生世世這樣做,不離所發的菩提心,以此發心為依止。若發無上菩提心之後,又將所發的願棄捨了,則菩薩學處,智慧與利益有情的功德就會損減。如果不棄捨無上菩提願,菩提分法以及有情的義利的菩薩學處都會增上,而能作建立。因此說初發心是學所依止,也是學所建立。以上是說明四種發心的業用。
丑二、結顯略義
 第二科結顯略義,結語顯示要略的義理。
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是趣入攝、菩提根本、大悲等流、學所依止。
 由此應該知道最初發無上菩提心,就算是趣入菩薩道、是成就無上菩提的根本,是大悲心的等流,是修學菩薩道的依止處。
子三、辨類2 丑一、具明二種2 寅一、出其差別2 卯一、總舉2 辰一、標名
 第三科辨類,辨明發心的種類,分二科;第一科具明二種,同時說明二種發心,又分二科;第一科出其差別,說出其中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總舉,總相列出名義,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出名稱。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略有二種。一者、永出,二、不永出。
 又諸菩薩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約略來說有二種,一者、永出,永遠的出離,發無上菩提心後永不退轉,必能出離世間的;二、不永出,第二種是不永出,發心後又退轉了,稱不永出。
《披》永出不永出者:謂此發心不墮世間,求出世間,故名為出。自發心已,究竟不捨,名為永出。與此相違,名不永出。
 永出不永出方面:是說發無上菩提心就不屬於世間流轉生死有漏的境界,因為所希求的是出離世間生死大苦的無住大涅槃,因此名出。自從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到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之前,都沒有捨棄菩提心,名為永出。與永出相反,名不永出。
辰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義理。
言永出者,謂發心已畢竟隨轉,無復退還。不永出者,謂發心已不極隨轉,而復退還。
 所謂永出方面,是說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到究竟圓滿成佛以前,都隨順所發的菩提願心而運轉,不再退還。不永出方面,是說發心以後沒有究竟隨順所發願心繼續行菩薩道,而又退墮還入原來的凡夫心。
《披》隨轉退還者:謂所發心最初剎那,名之為轉。相續剎那無變異故,名為隨轉。若發心已,還復棄捨,名為退還,退墮法故。
 發心最初一刹那,名為轉,也就是現起、生起義。隨是相續義,菩提心相續不斷生起,沒有改變,名為隨轉。若菩薩發心以後,又棄捨無上菩提心,名為退還。這是屬於退墮法,名不永出。
卯二、別廣2 辰一、標名
 第二科別廣,各別詳細分別二種發心退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出名稱。
此發心退復有二種。一者、究竟,二、不究竟。
 菩薩所發無上菩提心退失也有二種情況。一種是究竟退心,退心以後究竟不再回轉。一種是不究竟,退心以後還會再重新發心。
辰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究竟退的義理。
究竟退者,謂一退已,不能復發求菩提心。
 究竟退方面,是說發心退了以後,就不能再發起菩提心。
《披》退已不能復發求菩提心者:謂有聲聞、獨覺決定種性者,雖復發心求大菩提,然定不能當證大果,終當棄捨大菩提心,還於自乘而般涅槃。如是種類,名究竟退。
 定性聲聞及獨覺這二種修行人的出離心強,沒有菩薩的種性,既使遇到大乘的善知識,雖然發心希求無上菩提,然而將來一定不能證得大菩提果,因為這類種性的有情出離心強,不能耐心地在三大阿僧祇劫追求無上菩提,究竟會棄捨大菩提心,退墮到聲聞或獨覺乘而入涅槃。因此定性聲聞及獨覺這一類修行人,名為究竟退。
不究竟者,謂退已後,數數更發求菩提心。
 不究竟方面,是說發心退了以後,還會一次又一次再重發菩提心,常常退心、又常常發心,這是不究竟退。
《披》退已數數更求發菩提心者:謂唯大乘種性補特伽羅,由種性力,若遇勝緣,雖發心退,然能數數更發心故。
 唯有屬於大乘種性的有情,由於大乘種性的善根力,若遇到殊勝的因緣、佛菩薩的因緣、大乘法的因緣,發了無上菩提心,然而又退失了菩提心,可是這種人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再度發心。退了心還是覺得大乘比較好、比較相應,又回入大乘中。
寅二、顯緣因力2 卯一、明初發心3 辰一、總標
 第二科顯緣因力,開顯四種緣、四種因,成就四種力令菩薩發菩提心,分二科;第一科明初發心,說明初發心的四種緣、四種因、四種力,又分三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四緣、四因、四力。
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
 應當了知菩薩最初發無上菩提心是有因有緣的,有因有緣就能發心,由於有四種緣、四種因及四種力量,而發無上菩提心。
《披》四緣四因四力者:建立義是緣義,順益義是因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五卷十二頁368)即於如是諸因緣中,若令發心堅固不動,有勝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緣轉名為力。
 建立義是使法能生起的「緣」義,有四種緣力能幫助菩薩發無上菩提心。順益義是指種子的「因義」,有四種因能令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如〈有尋有伺地〉卷5,145頁所說。在這四因四緣當中,令菩薩發心堅固、不動有力不會被外在魔力所傾動的,有殊勝的堪能性,是能夠行菩薩道的,不被各種困難所打敗、所屈服,即令這種因緣轉變成力量,稱作成就四力。
辰二、別釋3 巳一、四緣2 午一、徵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四緣、四因、四力,分三科;第一科四緣,說明四緣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四緣?
 是哪四緣?
午二、釋4 未一、由見神變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由見神變,由於見到佛菩薩的神通變化而發心。
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
 如有一類善男子或善女人,若有因緣見到諸佛菩薩的神通變化,有不可思議、非常奇特的、少有的神通變化威力,
《披》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者:神變有三種,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如威力品釋。(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頁3073)如是神變由成所作,名不思議。決擇分說:謂如是如是如來,同界、同智、勢力、勇猛,住無漏界,依此轉依,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如是不可思議。(陵本七十四卷十頁5704)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勝於其餘、勝諸世間同意所許,故名甚奇希有。
 神通變化有三種:包括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有情眾生極尊重,由是能夠攝受有情專心聽法並且產生恭敬心,聽聞瑜伽作意即生恭敬。記說神變,是他心通,依此可以知道他人內在的心行差別;教誡神變,是漏盡通,由此得知眾生的根性,能如其根、如其行、如所悟入,善巧的來指導修四念處等菩提分法,令其成就。這三種神通變化是前五識之成所作智的功能,是不可思議的,如〈菩薩地‧威力品〉卷37,1220頁所說。
 〈決擇分〉說:如是如是諸佛如來;同界,有同樣的清淨法界;同智,同樣的一切種智;勢力,同樣的威德勢力;勇猛,同樣的勇猛,而且住於無漏界,沒有煩惱障也沒有所知障,依止這樣的轉依所得三身四智,能夠利益一切有情,這一件事是不可思議的。諸佛如來都是同以法界為因、以真如為性、都是同樣與真如相應的境界、同樣是成就無分別智,一切種智、清淨智、無礙智,成就無上菩提的智慧,神通勢力非常的勇猛,內心都是安住在沒有煩惱的我、法二空真如的境界,依此轉依,身心都得到改變,轉八識成四智,能夠成就有情的義利,究竟利益有情,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以上皆如〈決擇‧菩薩地〉卷74,2263頁所說。
 十方諸佛依定自在,心想事成,超過菩薩、也超過聲聞、獨覺、超過凡夫、超越所有世間的境界,勝過諸世間共同所承許的境界,因此名甚奇希有。有一類善男子或善女人,由見到佛菩薩示現的這些境界,而發菩提心。
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
 或從自己可以相賴的善知識那裡,聽聞到諸佛菩薩不可思議、非常奇特、少有的神通變化威力的事。心裡就這樣想:成就無上菩提的境界是有大威德的,令想要安住於菩薩道及修行菩薩道者,可以成就這種所見或所聞的不可思議的神變威力。
《披》令安住者及修行者者:此說諸佛得定自在。心調柔故,名安住者。善修心故,名修行者。
 這是說諸佛得到定自在。心地調柔的緣故,名安住者;善巧修習心性故,名修行者。
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由於此親眼所見或聽聞到諸佛菩薩神變力的增勝上進的力量,對於大菩提心生起甚深的信心勝解之力,因此發起大菩提心。這是第一種初發心的助緣。
未二、由聞說法
 第二科由聞說法,由於聽聞大乘佛法而發心。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
 或有一類有情,雖然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聞過如前所說的佛菩薩的神變威力,但是聽聞到大乘菩薩的法教,所宣說的是依止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的正法,屬於菩薩藏、方廣、大乘的妙正法教,
《披》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者:謂於十二分教中方廣一分,唯菩薩藏。即於是中,宣說一切諸菩薩道,為令修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力、無畏、無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無上菩提微妙正法。
 十二分教中的「方廣」這部分,唯指菩薩藏。即於方廣中,宣說一切諸菩薩道,如《華嚴經》所說十地菩薩修行的事情。如是「方廣」所說菩薩道爲了使菩薩修證無上菩提、十力、四無所畏、一切無障智等等佛的殊勝功德,是名無上菩提微妙正法。
聞已深信;
 聽聞以後能生起深刻的信心。
《披》聞已深信者:謂諸菩薩具多勝解,於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如力種性品說。(陵本三十八卷七頁3118
 諸多菩薩對於三寶功德、威力、真實義、因、果、應得義、得方便、善說等八種勝解依處有深刻勝解,其中對於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四種真實義等勝解的依止處,具足成就清淨的信心,以此為依,對如來的正法有了決定性的歡喜心、好樂心。如〈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64頁所說。
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
 由於善男子善女人聽聞大乘正法的力量,以及深刻的信心增勝上進的力量很強,對佛的智慧產生深刻的信心及勝解,透過大乘微妙正教而發心,爲了成就佛的微妙智慧,而發無上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的助緣。
 這是第二種發心的助緣,由聽聞大乘佛法而發無上菩提心。
未三、由住持法
 第三科由住持法,為了住持正法而發心。
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
 或有一類善男子善女人,雖然沒有聽聞佛的大乘正法,可是見到大乘經律論將要消滅隱沒,即將失傳。
《披》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者:謂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及所餘分菩薩藏攝者,是名一切菩薩藏法。若諸有情世間由見濁故,有情多分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故說正法將欲滅沒。
 十二分教中方廣這部分,全部都是說菩薩道的,及所餘十二分教中有屬於菩薩藏的部分,是名一切菩薩藏法。若是諸多有情世間由於思想上有染汙的見濁,有很多的邪知邪見,這類有情多分造作安立眾多像似正法,包括似教正法、似行正法,說的不是正法,似是而非,虛妄錯誤的推求邪法,能詮教法的語言文字是邪說,所詮的義也是邪義,這時多數人思想都不正確,大乘的經律論,即將滅沒。
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
 見到眾多像似正法這些事以後,心裡作這樣想:菩薩藏法的經律論若久住於世間,就能夠滅除無量眾生的大苦,如生苦、老苦、生死輪迴等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應該發菩提心,為能滅除無量眾生大苦。
《披》能滅無量眾生大苦者:謂如能斷金剛般若經說:若胎生、若卵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此說菩薩要依菩薩藏法,得微妙智,方能成辦如是不思議事,是故說言能滅無量眾生大苦。
 這裡以《金剛經》為例,說到發菩提心成就無上菩提是為了要滅除無量眾生的大苦。譬如玄裝大師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經》說:一切眾生不論是哪一種形態所生的,是胎生、卵生、濕生、或是化生,在三界中是有色的欲界、色界,或是無色的無色界,是屬於有想的有情或無想的有情,或者是非有想非無想的非想非非想處天有情。佛在《金剛經》這樣教導菩薩,囑附菩薩都要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要使眾生脫離生死輪迴的苦惱。因此菩薩要依菩薩藏法,成就如來不可思議的微妙智慧,才能夠成就這些不可思議度化眾生的事情,因此說能滅無量眾生大苦。這類人是大悲心特別強,見到外道的邪知邪見大行其道,為護持菩薩藏而發心。
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由於爲了護持菩薩藏法的增上力故,對如來的智慧有深刻的信解。爲了成就如來微妙的智慧而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未四、由見難得
 第四科由見難得,說明由見正法難得而發心。
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
 或有一類善男子善女人悲心非常的強,雖然沒有觀察見到正法欲滅,可是處於末劫、末世、末時末法的時代,這時正法也是快要隱沒了,
《披》末劫末世末時者:謂於爾時正法欲隱,是名末時。於是時中,為顯諸行生滅三世差別,是名末世。若復為顯彼時久遠,假設譬喻計算數量差別,是名末劫。當知此中,時是總稱,世是其位,劫是其數,如是差別。
 正法將要隱沒之時,是名末時。於末時中,為顯示有為法諸行的生滅,而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差別,是名末世。若又為了顯示所經歷的時間久遠,以譬喻假設計算數量的差別,是名末劫。應當知道這其中,「時」是時間上的總稱,「世」是它的位階,「劫」是以時間的數量形容時間的長久,有這樣的差別。
見諸濁惡眾生身心,
 觀見眾生被五種污濁的惡法染汙了身心。
《披》諸濁惡者:略有五種。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如菩提分品釋。(陵本四十四卷十八頁3599)於爾所時,一切有情多造惡業,多受惡果,故名為惡。
 諸濁惡法要略而言有五種:
 一者、壽濁:就是命濁。末劫時,人多短命,稱為壽濁。如本來應該活到一百歲的,但是那時大家都短命,五十歲、三十歲、二十歲就走了。卷44說: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
 二者、有情濁:又名眾生濁。簡單說,眾生不知道倫理道德,或者父殺子、子殺父,人倫之理喪失,道德隱沒時,是名眾生濁。卷44說:如於今時,有情多分,不識父母,不識沙門、若婆羅門,不識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於今世罪,及後世罪,不見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昔時不爾,是名有情濁。
 三者、煩惱濁:眾生的貪瞋癡煩惱特別重,拿刀、持劍互相撕殺、隨便說謊話、詐騙,這代表一個社會的風氣敗壞。卷44說: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多行諂誑詐偽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
 四者、見濁:各式各樣的思想很多,很雜亂,所見所聞都是很渾濁的,不一定是正法。卷44說: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為壞正法,為滅正法,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
 五者、劫濁:是指儉劫、病劫、刀兵劫三種劫,稱為劫濁。劫濁時的生活很困難,有饑荒稱作儉劫,生活困難,物資缺乏,要買柴米油鹽很困難而且價格昂貴,吃不飽。現在還不算儉劫,物資還算豐富,有的地方浪費食物,可是有的地方如印度、非洲、中東已經面臨這種困境,三餐難濟。病劫,瘟疫怪病特別多;刀兵劫,動不動就要發動戰爭,草木皆兵,用眼互相瞪視對方,眼睛可以殺人、嘴巴、手都可以殺人,這是劫濁的刀兵劫。〈菩薩地〉卷44說:如於今時,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現有眾多饑饉可得,漸次趣入疫病中劫,現有眾多疫病可得,漸次趣入刀兵中劫,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劫濁。
 這是《阿彌陀經》所說的五濁惡世。如〈菩薩地‧菩提分品〉卷44,1490頁所說,在五濁惡世時,菩薩見到很多濁惡眾生造惡業、受到惡的果報,所以名惡。
十隨煩惱之所惱亂。
 受到十種隨煩惱之所惱亂。
《披》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者:謂諸眾生身心為隨煩惱之所惱亂有其十相,非謂十種隨煩惱也。又復隨煩惱名,通說一切本、隨煩惱。集論中說: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集論四卷十二頁)又煩惱差別有其多種,倒染心故,名隨煩惱。如有尋有伺地釋。(陵本八卷六頁564
 當時五濁惡世的眾生身心被隨煩惱所惱亂,有十種相狀,不是指十種隨煩惱。又隨煩惱是通名,通於貪瞋癡慢疑及身邊邪見禁的根本煩惱,及隨根本煩惱生起的大隨、中隨、小隨煩惱乃至四種不定心所都包括在其中。《集論》中說: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總之所有的煩惱都是隨煩惱,隨煩惱是煩惱的別名,如《集論》卷4,12頁所說。又煩惱有很多種不同的差別及不同的名相,可以迷惑、顛倒、染汙自己的內心,故名隨煩惱,如〈有尋有伺地〉卷8,232頁所解釋。
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
 這裡的十種隨煩惱包括:多愚癡無智,往往會把人引到邪路和犯罪的路上去;多無慚愧,不知慚愧,一切功德都無從修起;多諸慳嫉,慳貪嫉妒、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多諸憂苦,憂愁苦惱,心不安樂;多諸麤重,身心剛強,心理負擔多,無堪能性修習聖道;多諸煩惱,身心不寂靜,自惱惱他;多諸惡行,缺乏自制力,暴惡的行為特多;多諸放逸,不能精進斷惡修善;多諸懈怠,於各種善法不能勤修;多諸不信,於三寶四諦缺乏淨信。
《披》謂多愚癡等者:癡不善根愚所知事,故名愚癡。於所作罪,望己不羞,望他不恥,名無慚愧。於資生具深懷鄙吝,故名為慳。心懷染汙,不喜他榮,故名為嫉。由可愛事若變壞時,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因此拊膺,故名為苦。身心剛彊,不安隱性、無堪能性,故名麤重。此有十八品類差別,如決擇分說。(陵本五十九卷二頁4787)能令身心不寂靜轉,故名煩惱。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現在前故,故名惡行。不修諸善,不護諸惡,故名放逸。耽著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故名懈怠。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四聖諦生不順解,故名不信。
 十種隨煩惱的釋義如下:
 一、愚癡:末法時代五濁惡世的眾生很愚癡,由癡的不善根,愚於所知事,故名愚癡。對於所認知的境界,應該明白的卻是糊塗;沒有我卻覺得有我,法也是不真實的卻以為真實,不明白我、法二空及因果的道理。
 二、慚愧:對於自己所造所作的罪,對望於自己不覺得羞慚,相望於他人不覺得恥愧,名無慚愧。對於所做有罪過的事情,自己內心檢討後也不知道羞恥,相對其他有情也不覺得愧對他人,對自己所做過有罪過的事情覺得無所謂。
 三、慳嫉:對於資養生命的資具非常的吝嗇,故名為慳。心裏有染汙,不能忍耐他人有榮耀的事情,覺得榮耀的事應該是自己的,怎麼讓他人得到?嫉妒心很強。很慳吝而且很嫉妒,對待他人小氣刻薄,又器量狹小見不得他人好。
 四、憂苦:憂愁苦惱。可愛的境界如果有變化、或被破壞時,心裡懷著冤結、怨恨的煩惱,名憂。因此拊膺,拍打自己的身體、捶胸,顯示很痛苦的樣子,表現在外的,名苦。
 五、麤重:是身心剛強、不安穩性、無堪能性,這是一種解釋。身心很剛強,煩惱也是很強盛、不安穩、無法修學善法,名麤重。在〈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9,1947頁說麤重有十八種品類差別。麤重要略而言有二種解釋,煩惱的種子名麤重;另一種解釋是異熟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令身心沒有堪能性,稱作麤重。麤重基本上分成二大類,詳細分可分成十八種品類:
 1、自性異熟麤重,指果報自性上的無堪能性,是引業的麤重。三界五趣的果報都是由煩惱造業招感而得,得到果報體時,已有煩惱種子的無堪能性在其中,由此令果報無堪能性。
 2、自性煩惱麤重,指煩惱種子的自性。煩惱本身就是一種麤重,沒有堪能性。
 3、自性業麤重,指有漏業習氣的自性。
 4、煩惱障麤重,指長時、猛利的煩惱性。
 5、業障麤重,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合和僧、出佛身血等五無間業,使令有情當生沒有堪能性修止觀、得聖道;而不是一般人所造的輕業,輕業不障礙有情得聖道,還可懺悔清淨。
 6、異熟障麤重,是果報上的麤重,滿業的麤重。由於前生造的業力使令今生果報有種種的障礙,例如有的人得了先天性的某種毛病就必須去治療,乃至全家都有這種病,令其不能讀書做事,必須花全部的時間治病,這也是一種果報上的麤重。
 7、蓋麤重,蓋即蓋覆之義。有五法,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惡作、疑。這五法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使令有情沒有堪能性修習止觀、證得聖道。
 8、不正尋思麤重,不正尋思是指不正思惟、不合道理的分別心。如欲、恚、害、親里、國土、不死、家勢相應、輕懱相應等八種尋思(請參閱〈攝事分〉卷89,2648~2649頁)。它能擾亂心、令心不寂靜住,也能染汙心、令心不清淨,使令有情沒有堪能性修習止觀、證得聖道。
 9、愁惱麤重,整個心都陷在憂愁苦惱中,心不寂靜沒有堪能性修學聖道。
 10、怖畏麤重,指心中有恐怖害怕,導致沒有堪能性,不能勇猛修行的麤重。
 11、劬勞麤重,指做事做得太辛苦,身體非常疲勞,沒有堪能性繼續修行的麤重。
 12、飲食麤重,飲食吃得太多容易昏沈、睡眠,吃得太少又沒有力氣,或者吃錯東西就生病了,由於飲食的不當,導至身心麤重、無堪能性,不利於修行。
 13、眠夢麤重,眠夢會令身不自在,因為人在睡夢之中,身體之曲伸取捨,都不能自主;眠夢也會使心昧略,眠夢中的第六意識緣境時,不與前五識俱起,不能明了取境,令心沒有堪能性而有麤重。
 14、婬欲麤重,淫欲使令有情身心疲勞,也是一種麤重。
 15、界不平等麤重,地水火風不調,如火大過盛,心浮氣躁、水大過盛產生水腫、風大過盛呼吸不順,地大過盛身體僵硬,這些身體的不適,障礙修行,也是一種麤重。
 16、時分變異麤重,時分變異是指老了、退化了,老的時候身心退化,不能隨心意而轉,因此有人說:老來無三昧,也是一種麤重。
 17、終麤重,終沒即是死的時候。
 《雜集論》卷10說:死麤重,是指臨命終時諸根亂性。將命終時,由業力所得的果報身受用已到盡頭,諸根衰退,已無堪能性,地水火風四大分解,會有解肢節的痛苦,使得身心都麤重。
 18、遍行麤重,是指行苦,遍行於五蘊果報體中。有情於此五蘊果報體不苦不樂受中,不能了知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變壞法,隨時有轉變為苦苦或壞苦的可能性,於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等三受不得解脫,為三受種子之所隨逐,由不安穩行而趣入行苦。因此行苦也是一種麤重,令有情沒有堪能性。
 六、煩惱:多諸煩惱,能令身心不寂靜轉,故名煩惱。有煩惱時身掉舉、語掉舉、意掉舉,當自己身口意掉舉不寂靜就是有煩惱。
 七、惡行: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現在前故,故名惡行。玅境長老解釋,造不合道理的事、不合戒律的事情稱作非法行;做的事不平等,他人不敢說但是心裡不平,稱不平等行;所做事令人心不平,約倫理道德也是屬於不平衡、不正常的行為。以上是名惡行。
 八、放逸:不修善法,不保護自己不做惡法,故名放逸。
 九、懈怠:耽著睡眠,偃臥為樂。執著躺臥為樂,日夜空過,不能勤修善法,故名懈怠。
 十、不信: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四聖諦生不順解,故名不信。對佛法僧三寶沒有恭敬心,提不起淨信,對苦集滅道四聖諦,沒有隨順四聖諦的道理去理解,故名不信。
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
 菩薩看到這麼多煩惱的眾生,便作這樣的正念:廣大的五濁惡世,現在眾生為這麼多的諸隨煩惱所惱亂時,在這種末法時代能夠發出離心,想要證二乘聲聞、獨覺菩提的人都很少了,何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呢?所以自己應該要發大菩提心,以帶領五濁惡世的無量有情令其隨學於我,由此而發無上菩提願,這是由於見到末法時代有情很少人發無上菩提心,這種悲心的力量很強大,所以發起無上菩提心。是名第四種初發心緣。
巳二、四因2 午一、徵
 第二科四因,說明由四因發心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四因?
 是哪四因?
午二、釋2 未一、略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略標,要略標出四因。
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菩薩最初發心的四種原因:
 1、 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
 2、 又諸多菩薩仰賴佛菩薩的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
 3、 又諸菩薩由見眾生受苦,多生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
 4、諸菩薩於極長時間的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無有怯畏,難行能行,勇猛無間,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未二、別辨4 申一、種性具足
 第二科別辨,各別詳細辨別四因,分四科;第一科種性具足,第一因種性具足。
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
 若諸菩薩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特別的殊勝,根境相對時,內心都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白法相應,而修福德智慧之正行,這種六處殊勝從無始劫展轉傳到現在,很久以來自然是這樣,應當知道是名種性具足。這樣的人自然是要發無上菩提心的。
申二、善友攝受2 酉一、總標
 第二科善友攝受,第二因有善知識攝受,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善友四相。
由四種相,當知菩薩善友具足。
 從四種相貌,應當知道菩薩的善友具足圓滿。
酉二、別釋4 戌一、第一善友具足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善友四相,分四科;第一科第一種善友具足,具足第一的善友相。
謂諸菩薩所遇善友,性不愚鈍,聰明黠慧,不墮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諸菩薩所遇到的善知識,心性不是愚癡駑鈍的,聰明黠慧,有生得慧與修得慧,於五明處都是很有智慧的,不落入邪知邪見,無增益見、也沒有損減見,這樣的善知識,是第一種善友具足相。
《披》性不愚鈍等者:不愚諸法,性是利根,名不愚鈍。由與俱生、引發二慧相應,名為聰明。了知諸法自相及分別體,是名黠慧。於實無事,不如一類起增益執;於實有事,不如一類起損減執;是名不墮惡見。
 諸菩薩所遇到的善知識對於諸法心不愚痴,對於法的平等性、差別性、諸法的緣起性與第一義諦都是很通達的,信進念定慧善根明利,名不愚鈍。由於有俱生的生得慧、及修得的引發慧相應,名為聰明。了知諸法的自相及能緣的分別的心體,於能分別的心和所分別的法正知自性差別,是名黠慧。善知識有聰明有黠慧,通達緣起的道理,了知一切法各別的自相,而且一切法不離開能緣的心(分別體)。如實了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於不實在的事,如名言概念、遍計所執都是不真實的,不起增益執,不執著有實我、實法;對因緣所生法的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的實有事,也不會撥無、起斷滅論、或起損減執,是名不墮惡見。菩薩能夠通達有而知有、無而知無的真理,通達遍計所執的假說自性是本來沒有、是增益而有的,通達依他起雖然是緣生如幻的,但並不是沒有,是如幻有,及圓成實真如的真實有。
 菩薩不會不承認因果,實證空性,了知勝義諦與諸行不一不異,不起斷滅論也不起增益執,通達生死就是涅槃,具有這種正見。
戌二、第二善友具足
 第二科第二善友具足,第二具足自不放逸、不令他放逸的善友相。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放逸,亦不授與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的善知識,終究不會教人行於放逸的境界,也不會提供或傳授放逸的資具,譬如酒、或是相關放逸的資具,如精妙的衣服、飲食、臥具,或一副麻將、一套卡拉OK、或遊戲機等。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披》終不教人行於放逸等者:謂如諸受欲者,樂受諸欲而無喜足,名行放逸。精妙飲食及餘資身眾具,名放逸具。
 這裡的放逸特別說到是欲的事情,色聲香味觸男女的欲,受欲的人歡喜享受欲,無有滿足,名行放逸。精妙的飲食及其餘的資生眾具,名放逸具。出家眾雖然需要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四事維持修法的慧命,但過分精妙也屬放逸,善知識是不會提供這些的。
戌三、第三善友具足
 第三科第三善友具足,第三具足自不行惡、不令他行惡的善友相。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惡行,亦不授與諸惡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到的善知識,終究不會教他人做惡事,也不會提供或傳授他人作惡事的工具,譬如說販毒提供毒品、或火、刀、酒等,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披》終不教人行於惡行等者:墮惡趣行,名為惡行。毒、火、刀、酒等物,名惡行具。
 引發墮到三惡道的殺盜淫妄等惡業,名為惡行。殺盜淫妄不離毒火刀酒等物,名惡行具。
戌四、第四善友具足
 第四科第四種善友具足,說明第四具足不捨增上功德的善友相。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勸捨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所謂終不勸捨大乘,勸修二乘;勸捨修慧,勸修思慧;勸捨思慧,勸修聞慧;勸捨聞慧,勸修福業;勸捨尸羅,勸修惠施。終不勸捨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到的善友,終究不會勸導捨離大乘增上的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勸修下劣的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也不會勸人捨修慧,而勸修思慧;勸捨思慧,而勸修聞慧;勸捨聞慧,而勸修福業;勸捨持戒,而勸修布施。善友只會在菩薩現有的基礎上協助增上,終究不勸人捨棄殊勝等類的增上功德,而又勸修下劣等類的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披》終不勸捨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等者:此中信、欲、精進、方便,即四瑜伽。如聲聞地釋。(陵本二十八卷九頁2354)受學,謂於一切所應學處。望義差別,或說增上,或說下劣,隨應當知。
 這其中信、欲、精進、方便的四種瑜伽,如〈聲聞地〉卷28,949頁中所解釋。修止觀必須有四種力量:
 一、信,相信止觀能夠成就所要求取的涅槃或無上菩提。
 二、欲,有好樂修止觀的意願。
 三、精進,相續努力不懈。
 四、方便,實際的行動。
 受學,是指於一切菩薩所應學處。相對於菩薩所應的是有所差別,有增上、殊勝的功德,也有下劣的功德,這是觀待而有的,隨所相應的對比就知道了。
 能協助已發菩提心的菩薩增上的才是善知識。聰明黠慧,不墮惡見,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是不教人行於放逸,也不會提供或傳授各種放逸的資具;第三種是不教人行於惡行,也不會提供或傳授造作惡行的工具,能使自己遠離惡業;第四種是能協助菩薩增上自己的功德。這是四種善知識的相貌。這是四因中的第二種因:善友攝受。
申三、多起悲心2 酉一、總標
 第三科多起悲心,多起悲心是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的第三因,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示多起悲心的四個因緣。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
 由四種因緣,應當知道菩薩對於眾生多分生起很大的悲心。
酉二、別釋2 戌一、由見眾苦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四因緣,分二科;第一科由見眾苦,見到眾苦世界而發慈悲心。
謂諸菩薩,雖有十方無量無邊無苦世界,而生有苦諸世界中。
 諸多菩薩,雖然有十方無量無邊的無苦世界,可是菩薩不去那裡,而發願生到有苦的世界當中。
《披》於諸眾生多起悲心者:此說菩薩於諸有苦眾生,多分能起拔苦增上意樂故。
 菩薩對於有苦的眾生,大部分能夠生起拔除眾生苦的意願,這樣的意願非常有力量,就如觀世音菩薩,因此菩薩願意到有苦的世界中。
於中恆有眾苦可得,非無眾苦。
 生到有苦的世界當中,在其中恆常有眾多的苦可得,不是沒有眾苦的。
《披》於中恆有眾苦可得者:謂有八苦,名為眾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如決擇分釋。(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頁4933
 欲界眾生恆常有眾多的苦,有八種苦,名為眾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如〈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61,1998頁所說。
 請參考卷27(連結:苦聖諦及八苦五相表
或時見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
 或是見到其他的有情,眼耳鼻舌身意觸對所逼切的苦,八苦中除了生苦及五取蘊苦以外任何一種苦,
《披》隨遭一苦者:謂於八苦中除生死苦、五取蘊苦,所餘隨一故。
 八苦中除了生死苦、五取蘊苦之外,所餘五種苦中任一種出現。
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自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二種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
 或者自己遭到五苦當中的任一種苦的觸對逼切,或見到自己與其他有情遭到任一種苦的觸對逼切,或見自己與他人同在生死輪轉中,長時間遭受到種種、猛利沒有間斷的大苦所觸對逼切。
《披》或見二種俱遭大苦者:見自及他,名見二種。於八苦中,生、死二苦,名為大苦。五取蘊苦,亦名大苦,諸苦器故,行苦性故。如是大苦,無始流轉,故名長時。遍五趣有,故名種種。馳趣無礙,故名猛利。流轉相續,故名無間。
 觀見自己與其他有情,名見二種。在八苦中,生、死二種苦,名為大苦;因為有生故所有的苦都隨著而來,死也是很苦的,要離開自己所愛的種種境界,這生死二苦是大苦。五取蘊苦也名大苦;五取蘊是眾苦的根本,是聚集及承受眾苦的苦器,盛滿了各式各樣的苦,又具有遷流不息的行苦性,所以也名大苦。這些大苦,從無始以來流轉至今,長時間的受苦。而且苦遍於五趣人天地獄餓鬼畜生之中都有,故名種種。馳趣無礙,苦最主要的來源是心裡的分別,心一動就苦,虛妄分別出現時苦不可當,像一匹馬奔跑在草原上所向無礙,苦到來時無人能阻擋得住,苦的力量是很強的,故名猛利。生苦、老苦、五取蘊苦流轉不息相續不斷,故名無間。
 菩薩由於多起悲心,而發無上菩提願,寧願到有苦的世界來度化眾生。
戌二、由性仁賢
 第二科由性仁賢,由於心性仁慈賢善而發慈悲心。
然此菩薩依自種性,性自仁賢。
 然而菩薩依止自乘的菩薩種性,內心仁慈賢善,恆常含笑先言,和藹可親。不可能以刀杖手塊等任何事物來傷害有情。
《披》性自仁賢者: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於諸眾生性常慈愛,是名為仁。遠離顰蹙等,是名為賢。
 菩薩有好心腸,特別的慈祥、仁愛,不會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對眾生非常的愛護,是名為仁。有慈悲心的人看起來都是慈眉善目,遠離憂愁苦惱的樣子,總是痛苦留給自己,快樂留給眾生,看到他人時永遠都是笑嘻嘻的,很歡喜的樣子,是名為賢。所表現於外的相貌是很和平、自在、和樂。
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
 菩薩依四種境界,觀見他人、自己、自他隨一、或見自他二種俱時所遭種種小苦或是生、死、五取蘊等大苦。雖然對這四種苦的所緣境不一定常常串習,不一定常常緣慮,可是菩薩依自種性的仁賢,不由串習而能夠發起下品的悲心、中品的悲心、乃至上品的悲心;為眾生拔苦的心情,從來沒有斷絕過,想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慈悲心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披》依四境處者:謂如前說,見他、見自、或見自他、或見二種所遭苦事,能為所緣,生起悲心,故名境處。
 如前面所說,觀見他人、見自己、或見自己或他人隨一、或見自己以及他人同時遭遇苦事的逼切,是菩薩的所緣境。菩薩除了緣無上菩提之外,經常都是以眾生的苦為所緣境,生起悲心,因而發無上菩提心,故名境處。
 前文已說發無上菩提心需要四種緣、四種因、四種力量。
 四種緣:1、觀見佛菩薩的神通變化,由見神變而發無上菩提心;2、是由於聽聞正法,而發無上菩提心;3、由於見到末法時代法快要滅了,想要住持佛法,而發無上菩提心;4、由見難得,由於末法時代能夠發心的人很少,所以願意出來發心,使其他的有情也來發心,這是以身作則,由此而發無上菩提心。
 四種因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1、種性具足是第一種因,因為菩薩的阿賴耶識中有菩薩的種性,遇到因緣就發心;2、有善友攝受,有善知識的攝受所以發無上菩提心。3、多起悲心,菩薩的慈悲心很重,觀見自己與他人遭到生老病死、愛別離苦等種種苦惱,或自己與他有情都遭到生死及五取蘊苦的大苦,以苦為所緣境所以發無上菩提心。由生起大悲心所以發無上菩提心。4、無諸怯畏,這是下一科所要解說的內容。
申四、無諸怯畏2 酉一、總標
 第四科無諸怯畏,由於沒有種種怯弱畏懼而發悲心,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第四因。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先起悲心,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
 無諸怯畏要有四種因緣,由於菩薩對於眾生先已生起大悲心,對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菩薩已經發心要來人間以及天上救度眾生,在人間及天上都有長時間的猛利的、非常強烈的沒有間斷的、沒有闕、少未曾停止過的生死大苦。
《披》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者:此中無闕,謂諸菩薩依受生願,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下從欲界人中,上至色究竟天遍受生故。
 解釋無闕。諸菩薩依受生願去善趣的世間受生,能隨順饒益那裡的有情,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往生的願,下從欲界善趣的人中,上至色界四禪最高色究竟天中普遍的受生。生到人就在人道教化眾生,生到天就度化天的眾生,不論是人或天都有生死大苦,這種苦是長時間的,若沒有斷除煩惱,就算在人天的善趣裏面受生,也是要受到生死大苦。天上的人雖然沒有愛別離、求不得等的小苦,但是生死大苦、五取蘊苦必定是有的,八苦裏面最大的苦就是生死大苦,所以稱作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
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
 行菩薩道有很多很難行之處,包括種種難行苦行菩薩都不會怯弱、也不會害怕,不會認為自己做不到,也不怕吃苦,對於很大的苦都不會有怯弱畏懼,何況是小小的苦。
《披》難行苦行者:謂諸菩薩波羅蜜多及四攝事,各有三種難行之相,是名難行,如下廣釋。又諸菩薩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此有八別,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如忍品釋。(陵本四十二卷八頁3440
 這裡引菩薩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多;及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事,以此說明菩薩道的難行。在修六薩波羅蜜多及四攝事時,各有三種難行之相,是名難行,就是這件事很難做到,可是要行菩薩道都得要去做,在本論中說明六度四攝的地方,有詳細的解釋,依九種角度來介紹,包括難行施、難行戒、難行的忍辱、難行的禪定、難行的智慧、難行的精進、及難行的四攝事。
 總之,所有非常難做、難行的事情,菩薩有耐心,難行、苦行都不怯弱、不畏懼。菩薩內心只有二件事,一是利益安樂眾生,一是求無上菩提。上求下化,是菩薩的心情,爲了追求無上菩提能夠忍受一切事情的苦惱,如《涅槃經》說: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為婆羅門時,曾經為半偈,割肉餵飽羅剎而捨生命,這件事很難,但是他能夠忍耐。菩薩爲求無上菩提,能夠忍受一切事情的苦,卷42,1422頁〈忍品〉解釋苦有八種:
 一、依止處苦,是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之苦。衣服等是行者們生活所依止的物資,若得麤弊、尠少、稽留、輕懱不敬,有所不足,不生憂悒,還能夠繼續精進修行,這件事不容易,於這種苦能忍耐。
 二、世法處苦,世法略有九種。一、衰。二、毀。三、譏。四、苦。五、壞法壞。六、盡法盡。七、老法老。八、病法病。九、死法死。如是世法若總若別會遇現前,能生眾苦,菩薩觸對如是眾苦,思擇忍受,還是如常精進。
 三、威儀處苦,菩薩於久行、久住、久坐、久臥等四威儀之苦,能夠忍受,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
 四、攝法處苦,菩薩於1、供事三寶;2、供事尊長;3、諮受正法;4、既諮受已,廣為他說;5、以大音聲吟詠、讚誦;6、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7、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等七種攝法,勇猛劬勞所生眾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
 五、乞行處苦,這是對出家菩薩來說的,因乞求行所有艱辛所生眾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
 六、勤劬處苦,諸菩薩勤修善品劬勞因緣,發生種種身心疲惱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
 七、利他處苦,諸菩薩修十一種利有情業所生種種憂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
 八、所作處苦,諸菩薩或是出家,便有營為衣鉢等業;或是在家,便有無倒商賈、營農、仕王等業。由此發生種種勤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
 諸菩薩雖觸眾苦,而於無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已正勤修能無退轉,常勤修習,無變異意、無雜染心。這麼難行苦行的八苦,菩薩都無怯懦畏懼,何況小苦呢!這是說到菩薩沒有怯畏的相貌。
酉二、別釋4 戌一、第一因緣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無諸怯畏的四種因緣,分四科;第一科第一因緣,解釋第一種因緣,勇健有力。
謂諸菩薩性自勇健,堪忍有力,當知是名第一因緣。
 諸菩薩與生俱來心性勇猛、強健,有堪忍性,很有力量,不怕苦,這是由於過去的栽培,所以難行能行。這是第一種因緣。
《披》性自勇健堪忍有力者:於難行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是名勇健。眾苦現前,思擇忍受,是名堪忍。心無怯弱,亦無畏憚,故名有力。
 菩薩對於不容易做到、特別困難的事,能勇猛決斷而且樂於承擔,不懼困難的願意去做。與一般人的反應不同,一般人有困難就放棄了。菩薩於難行之事不生懈怠,是名勇健。當有眾苦現前時,能以智慧思擇忍受,遇到種種境界,心不怯懦或畏懼恐怖,因此名有力。這是菩薩行菩薩道無諸怯畏的第一因緣。
戌二、第二因緣
 第二科第二因緣,解釋第二種因緣,具思擇力。
又諸菩薩性自聰敏,能正思惟,具思擇力,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又諸菩薩與生俱來心性聰明敏捷,於五明處:因明、內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能夠正確思惟,具有思惟決擇的強大智力;又有正念的力量,遇到放逸的境界能夠遠離,沒有怯畏而發無上菩提心,這是第二因緣。
《披》性自聰敏等者:成俱生慧,名性聰敏。能入一切明處境界,是名能正思惟。遍於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是名具思擇力。
 諸菩薩成就與生俱來的智慧,前生曾栽培我空、法空等智慧,意根特別聰明敏捷,名性聰敏。能理解契入因明、內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等一切明處境界,是名能正思惟。遍於種種離放逸處有力思擇,是名具思擇力。這是菩薩有正念的相貌,世間有很多使令放逸的境界,菩薩於放逸的境界,能夠有智慧觀察思惟放逸的過患,斷然離開放逸的境界。正念有力,稱為具思擇力。
戌三、第三因緣
 第三科第三因緣,解釋第三種因緣,上品淨信。
又諸菩薩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當知是名第三因緣。
 又諸菩薩能夠對於無上正等菩提、正等正覺成就上品清淨信心及勝解,這是菩薩於發無上菩提心無有怯畏的第三因緣。
《披》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者:謂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成就淨信,具多勝解,謂我堪任定當能得故。如力種性品說。(陵本三十八卷七頁3119
 菩薩對無上正等菩提所應該成就的無住涅槃的境界,即所應得義,具有非常清淨的信心,成就多種勝解,認為自己有堪任性,一定有能力成就無上菩提。如〈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65頁所說。
戌四、第四因緣
 第四科第四因緣,解釋第四種因緣,上品悲心。
又諸菩薩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又諸菩薩對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的慈悲,於正法,心生深信,而復樂修一切善行,具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提之心,當知是菩薩發心無諸怯畏的第四因緣。
《披》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者:謂若見聞有苦眾生,為種種苦之所逼惱,起大悲心,於彼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拔濟,令離眾苦故。
 菩薩對於眾生的慈悲心是上品的,若見聞到具有苦惱的眾生,被各種痛苦所逼迫惱害時,自然生起大悲心,對於這類眾生能隨自己智能、心力,善巧方便救濟拔苦,使其遠離眾苦。
 以上是說到種性具足、善友攝受、多起悲心、無諸怯畏四種原因使菩薩能夠發無上菩提心。
巳三、四力2 午一、徵列
 第三科四力,說明四種力量使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分二科;第一科徵列,提出問題並列舉出來。
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
 是哪四種力量令菩薩能夠發無上菩提心?
 一、自力,依自己的力量。
 二、他力,由其他有情、其他善知識的力量。
 三、因力,由過去生栽培的力量。
 四、加行力,依現在加功用行去做自利利他事所產生的力量,而願意發無上菩提心。
《披》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者:如四緣中除第一、二,及四因中除其第二,所餘緣因皆自力攝;即彼所除是他力攝。夙習相應,是名因力。現法修習,是加行力。
 韓清淨居士依菩薩發心的因緣以四力作分別。四緣當中,第一種見神變、第二種由聞說法,屬於他力;四因當中第二種善知識攝受,這些都是受到他力影響的部分,剩下所餘之二緣與三因皆是自力所攝。由過去串習相應的,是名因力。現在所有的努力,是加行力。
 菩薩發心如果是由於「種性具足、多起悲心、無諸怯畏」,這三種因,或是由於住持正法,或由見難得,在末法時代很少人發無上菩提心,這些是屬於自力所攝,從自己內心發起的。
午二、隨釋4 未一、第一初發心力
 第二科隨釋,解釋四種力量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第一初發心力,說明第一種初發心力是由自功力。
謂諸菩薩由自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心力。
 諸菩薩由於自己的功德力,能夠於大乘無上正等菩提,深刻的生起愛樂心,是名第一初發心力。
未二、第二初發心力
 第二科第二初發心力,說明第二種初發心力是由他功力。
又諸菩薩由他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
 又諸菩薩由他人的功力,依止所仰慕的善知識的勸發,而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刻的產生愛樂,由於自己所仰慕的對象愛樂,也就跟著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
未三、第三初發心力
 第三科第三初發心力,說明第三種初發心力是由宿因力。
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覩神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
 又諸菩薩過去生就不斷的修學大乘相應善法,因此這一生暫時見到諸佛菩薩,或暫時聽到稱揚讚美大乘佛法,即能很快的發菩提心,何況見到佛菩薩的神通變化神力,聽聞到佛菩薩說法,勢必發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力。
未四、第四初發心力
 第四科第四初發心力,說明第四種初發心力是由現世力。
又諸菩薩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
 又諸菩薩在現法當中,能夠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認真仔細的思惟正法,如法正思、如法正修,因此而發無上菩提心。
《披》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者:善士即善友之異名。云何善友?云何親近?如供養親近無量品釋。(陵本四十四卷六頁3560)聽聞正法,諦思惟等,如力種性品釋。(陵本三十八卷十五頁3144)此中等言,等取於法正修應知。
 善士也是善友的不同的名稱,如〈菩薩地‧供養親近無量品〉卷44,1467頁中說,什人是善知識?若菩薩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是名善友眾相圓滿。
 如何親近善知識?菩薩由四種相,方得圓滿親近善友。
 一、於善友有病無病隨時供侍,恆常發起愛敬淨信。
 二、於善友隨時敬問、禮拜、奉迎、合掌、殷勤,修和敬業而為供養。
 三、於善友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養。
 四、於善友若正依止,於如法義若合若離,隨自在轉,無有傾動,如實顯發,作奉教心,隨時往詣恭敬、承事、請問、聽受。
 聽聞正法,諦思惟等,如〈菩薩地‧力種性品〉卷38,1281頁所說。菩薩往法師所,應以無雜染心、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一、無雜染心聽聞正法,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及輕慢雜染,其心遠離怯弱雜染。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
 二、無散亂心聽聞正法,謂由五相。
 1. 求悟解心聽聞正法;
 2. 專一趣心聽聞正法;
 3. 聆音屬耳聽聞正法;
 4. 掃滌其心聽聞正法;
 5. 攝一切心聽聞正法。
 菩薩如何思惟佛法?謂諸菩薩獨居閑靜,隨所聞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先當遠離不思議處,思惟彼法。恆常思惟,無間加行、殷重加行,而無慢緩。是諸菩薩勇猛精進思惟法時,於其少分以理觀察而隨悟入。於其少分,但深信解。凡所思惟,但依其義,不依其文。如實了知默說、大說。
 菩薩如何於法正修?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鉢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四者、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詳細內容請讀者自行參照原文。
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菩薩因為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以及法隨法行,長時間修習種種的善法,由於這種加功用行、實際的行動,所以發了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披》長時修習種種善法者:謂由身語意積集諸善,有多差別,故名種種。如戒品釋。(陵本四十卷三頁3242
 在〈菩薩地‧戒品〉卷40,1313頁中說,修學善法要依止身語意三門,引攝、護持、增長、積聚各種善法。
 菩薩如何依止身語意三門引攝善法?卷40分自所引、他所引及勝所引三種說明。
 一、 自所引:謂諸菩薩依戒、住戒,於聞、於思、於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修學。
 二、 他所引,又分六科:
 1. 敬尊長: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事。
 2. 侍疾病: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
 3. 稱妙說:於諸妙說,施以善哉。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
 4. 讚有德: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
 5. 樂福業: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淨信心發言隨喜。
 6. 忍違犯: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
 三、 勝所引,又分三科:
 1. 迴向菩提: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時時發起種種正願。
 2. 供養三寶: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3. 修諸善品: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
辰三、料簡2 巳一、無動
 第三科料簡,思惟簡別四緣、四因、四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無動,說明發心無動的因力。
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
 若諸菩薩依上面所說總別的四緣、四因,或是由其中的自力、或由因力、或總合自、因二力而發心的,應當知道所發無上菩提心是堅固無動搖的。四緣中,由住持法、由見難得,及四因中的種性具足、多起悲心、無諸怯畏,這些是屬於自力。因力,是過去生栽培的力量。屬於自力或因力或二者合起來,而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道心是非常的堅固,不會動搖。
《披》依上總別四緣四因乃至堅固無動者:謂發心時,四緣、四因,總略宣說,唯有爾所,是名為總。差別宣說,隨一所顯,是名為別。堅謂堅牢,不可摧伏故。固謂深固,不可傾拔故。言無動者,定趣大菩提故。
 發無上菩提心時,有四種緣、四種因,整體的或要略的宣說,唯有這裡所說的這些,是名為總。差別宣說,隨其中一一說明顯示的,是名為別。總的來說是四緣四因,各別來說則有相應於自力、相應於因力、或是有二力和合的,分別揀擇顯示是自力、因力、或是二種力和合所發的無上菩提心是堅固的不會動搖。堅是堅牢,不能摧伏的。固是指深固,不可傾斜拔除的。說無動者,不動搖、不迴大向小,決定趣向無上菩提。
巳二、有動
 第二科有動,說明發心有動的緣因力。
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
 或是由於他力,菩薩發心是由見到神通變化,或聽聞說法,或是善知識攝受的,在四力中是由加行力,或是總合他力與加行力二力合在一起,才發心者,由於不是來自最堅固的自力,所發的菩提心不會堅固,不能不動搖。一有境界來或受惡知識影響,便可能迴大向小,或又回到外道去。
卯二、令發心退4 辰一、標
 第二科令發心退,令發心退失的因緣,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四種。
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
 有四種因緣可以使令發心的菩薩又退失了菩提心。
辰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
辰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來四種。
一、種姓不具;二、惡友所攝;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四、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闕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其心極生怯畏驚怖。
 有四種因緣令菩薩退失菩提心。
 一、種姓不具,無上菩提心的種子不具足,如二乘種性來到大乘佛教出家,也是會退失苦提心。
 二、惡友所攝,被惡知識所攝受,周圍的師友都不願意發無上菩提心,被受到影響而退菩提心。
 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由於慈悲心薄少,看到他人痛苦也不想拔苦,慈悲心太小的人,容易退失菩薩心。
 四、對於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難行苦行才能成佛,在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有間斷、無有闕少的生死大苦難行苦行,感覺到非常的怯弱、畏懼與驚慌恐怖,有這種心情也是容易退失菩提心的。
辰四、例
 第四科例,例說四種不退失菩提心的情況。
如是四種心退因緣,與上發心四因相違,廣辯其相,如前應知。
 這四種心退的因緣,與上面發心的四因剛好是相反的,詳細的相貌,如前所說應該知道,只要與前面所說的種性具足、善友攝受、多起悲心、無諸怯畏四因相違的情況,就是菩薩退心的因緣。
丑二、廣不退相5 寅一、由不共2 卯一、略標列
 第二科廣不退相,詳細說明發心不退的相貌,分五科;第一科由不共,由不共於世間、不共於二乘的甚希奇法,使令菩薩發心堅固,又分二科;第一科略標列,約略標示列舉出來。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不共世間甚希奇法。
 最初發堅固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要略而言有二種不共世間、不共二乘、不共於凡夫的甚希奇法。
《披》不共世間甚希奇法者:謂諸菩薩甚希奇法,不與一切餘有情共,是名不共世間。
 諸菩薩的甚希奇法,與一切餘有情不相同,是名不共世間。
何等為二?一者、攝諸眾生皆為眷屬,
 哪二種?一者、攝受諸眾生皆為眷屬,
 一般人是與自己感情好的才攝受為眷屬,希望遠離討厭的人,不要將對方攝為眷屬。但是菩薩不同於一般人,菩薩平等攝受一切眾生皆為眷屬,不論親疏、好壞、尊卑、貧富、貴賤,一發心便將所有的眾生都攝受為自己的眷屬,都是自己的好朋友,這件事真的是很稀奇。
《披》攝諸眾生皆為眷屬者:此說菩薩頓普攝受。謂初發心,攝受一切諸有情界皆為眷屬故。如攝受品釋。(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頁3897
 這是說菩薩頓普攝受,由發無上菩提心那一刻開始,就發願與所有的人做好朋友。所以初發心菩薩就攝受所有在生死流轉的眾生,隨能隨力,作一切種利益安樂饒益之事,只要有一個眾生還沒有度盡,菩薩是不願成佛的。如〈菩薩地‧攝受品〉卷48,1619頁所說。
二者、攝眷屬過所不能染。
 二、一般攝受眷屬者都會有對眷屬有染著心的過失,然而菩薩有攝受眷屬的悲心,卻不會對眷屬起染著之心,所以菩薩攝受眷屬只有功德而沒有過失。
卯二、隨難釋
 第二科隨難釋,隨比較困難的地方作一個解釋。
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於眷屬饒益損減、染汙違順。如是二事,菩薩皆無。
 攝受眷屬的過失有二種:若所攝受的眷屬隨順自己的意思,則容易生起饒益眷屬的染污心;相反的,若所攝受的眷屬有違逆自己的情況,就容易生起損減眷屬的染污心,這二件事菩薩都沒有。換句話說菩薩所攝受的弟子或是學生,如果有違背菩薩的心願,例如會頂嘴的、不聽話的,菩薩並不會不想利益他,菩薩決不會有這類損減的染汙。如果弟子常常隨順菩薩,討菩薩歡喜,而菩薩也不會特別的饒益這樣的弟子,出去買東西會想到他,菩薩也沒有這樣饒益的染汙。菩薩總是平等心而無染汙地利益一切的眷屬。凡夫攝受眷屬會有這些過失,就算父母子女也會有比較疼哪一個,不疼哪一個。這是因為凡夫還有染汙心。父母都說自己是平等的,但也不一定,還是會比較:哪一個比較孝順、哪一個比較叛逆。但是菩薩沒有這些過失。
《披》謂於眷屬饒益損減等者:由諸菩薩得清淨忍,於諸眾生恆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已損而不益。他則不爾,雖於眷屬或時饒益,或復損減,是名第一攝眷屬過。又若菩薩如法御眾,方便饒益,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作饒益,不於徒眾或順、或違起染汙心,或益不益。他則不爾,非於一切眷屬起利益俱平等之心,故於一切違順非不令有染汙,是名第二攝眷屬過。
 由於諸菩薩得清淨忍,有廣大的慈悲心及智慧,超過其他的眾生,菩薩於諸眾生恆常現前想要作饒益,不論對任何有情,心都是很清淨的,前後都是一樣的,不會一開始利益後來又減損而不饒益。不像凡夫或者利益眾生一次,以後就不利益,甚至損減。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的有情,無法盡未來際利益一切有情,這種願很大很難落實。其他的有情與菩薩不同,對於自己的眷屬,有時想要利益,有時想要處罰、或想要損減,不會一直要利益對方,這就名為攝受眷屬的第一種過失。
 這一段文解釋染汙違順。又菩薩以佛法駕馭領導大眾,以智慧方便饒益、教化有情,先以無染心作依止,不是用貪瞋癡,是用修學聖道、與無上菩提心相應的無染心給予眷屬作依止,以憐憫愛護的心情現前利益有情,不會於所攝受的徒眾弟子因誰隨順就利益他多一點,違逆時起不利益的染污心。其他有情則不是如此,對於眷屬很難有平等利益的心情,所攝受的眷屬有違順時便起染汙,是名第二種攝眷屬過。
寅二、由意樂2 卯一、標列
 第二科由意樂,由想要利益眾生的意樂殊勝而不退,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二種。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發起二種善勝意樂。
 最初發無上菩提心堅固的菩薩,對於眾生有二種與善法相應極為殊勝的意樂。菩薩面對眾生時的意樂有二種,第一是給與利益的意樂,在思想上教導眾生積聚善法,獲得利益;第二是安樂意樂,在生活上使有情眾生能夠舒適安樂。希望有情思想上得到利益、生活上得到安樂。菩薩的心情就是這樣。有一首歌說菩薩的心就是慈母的心。慈母的心都是希望子女得到利益安樂,而菩薩的心是希望所有的有情得到利益安樂。
《披》二種善勝意樂者:七相憐愍,名善意樂。即此增上有十五種,名勝意樂。如增上意樂品說。(陵本四十七卷九頁3760)今於此中唯說二種,略攝彼相應知。
 在卷47說菩薩對眾生的憐愍有七種相貌,名善意樂。這七種善意樂再加強稱作增上,加強以後開展出十五種想要利益眾生的善意樂,名勝意樂。如〈菩薩地‧增上意樂品〉卷47,1559頁中所說。這裡只是將它歸納成二種,說有二種善勝意樂,實則包括七相與十五相。
一者、利益意樂,二者、安樂意樂。
 一、利益意樂,二、安樂意樂。
卯二、隨釋
 第二科隨釋,解釋二種意樂的體相。
利益意樂者,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者,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離染汙心,欲與種種饒益樂具。
 利益意樂方面,是造惡業的眾生將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不善處,菩薩願意救濟他,將他救拔出不善處,而出安置他於善法、善趣之處。
 安樂的意樂方面,是菩薩對於貧窮匱乏生活資具,又是無父、無母沒有依靠的眾生,給予種種對他有利益的樂具,希望救護他,這是由於菩薩有離染污的慈悲心,並不是爲了攝受對方來當自己的眷屬。這是安樂的意樂,這是與樂,希望給眾生快樂。
 這二種意樂正是慈悲的顯現,因為慈能與樂(安樂眾生),悲能拔苦(利益眾生)。思想上利益是因,安樂是果。
《披》利益意樂安樂意樂等者:利益安樂有多種類,如自他利品釋。(陵本三十五卷十八頁2888)此中安置善處,唯說利益種類無有罪相。及於貧匱無依無怙,唯說安樂種類苦對治樂。言貧匱者,謂無資具。言無依者,謂無眷屬。言無怙者,謂無救護。菩薩於此有苦諸眾生所,能正施與資身眾具而作饒益,令息眾苦,是名樂具。
 利益安樂有多種種類,如本卷35,1152頁下面自他利品釋文所說。此處文中安置善處,唯是說利益種類是無罪的,思想上沒有貪瞋癡內心沒有罪過。及對於貧窮匱乏的、沒有依靠、沒有保護的、無父、無母的有情,只說安樂種類的苦對治樂,亦即將苦對治後所得到的樂,使其得到快樂。於所說的貧匱,是指衣食住等資生具都缺的人。所謂無依方面,是指是沒有眷屬。說無怙方面,是指沒有人發心來救護,指無救護。菩薩對這些有苦惱的眾生能夠沒有染汙心的,純粹是慈悲,與正法相應的心布施給眾生,以資身眾具來利益眾生,使眾生止息種種的痛苦,是名樂具。在意樂上菩薩只有二種,一是利益、二是安樂眾生,這樣的菩薩是不會退心的。
寅三、由加行2 卯一、標列
 第三科由加行,說明由加行令發心不退,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二種。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加行。一、意樂加行,二、正行加行。
 最初發心堅固的菩薩,有二種加行。加行,是實際的行動。一、意樂加行,是在思想上不斷的思惟,常常修慈悲觀,欲令眾生得到利益安樂,使意樂增長強大;二、正行加行,在行為方面,常常以實際的行動做自利利他的加行業,稱作正行。正行自利利他的二種行為,稱作正行加行。
卯二、隨釋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
意樂加行者,謂即利益安樂意樂日夜增長。正行加行者,謂於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於眾生隨能隨力,依前所說意樂加行,起與利益安樂加行。
 意樂加行方面,是指內心想要利益安樂眾生的意樂與動機,日夜增長。菩薩發願以後還常常的思惟,每思惟一次即會加強願力一次。在〈有尋有伺等三地〉卷9說,凡夫由於煩惱造業,業會增長是因為數數思惟,每想一次就增長一次。菩薩想要利益安樂眾生,由於日夜這樣想,意樂運運增長。正行加行,菩薩不但對成熟自己佛法的加行在日夜中皆能增長,如勤修六波羅蜜等,又能隨自己的能力,依前面所說意樂加行,發起給與眾生利益安樂的加行。
《披》能自成熟佛法加行者:謂於六波羅蜜多,於福德、智慧資糧,於一切菩提分法,精勤修學,是名加行。此加行滿,無間能證煩惱障斷、所知障斷,是名成熟。此有三喻,如成熟品說。(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頁3075
 菩薩成熟自己的佛法,對於六波羅蜜多、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一切菩提分法,精勤修學,是名加行。當加行圓滿時,能夠無間斷的引發無漏智,斷除煩惱障斷及所知障,是名成熟。於〈菩薩地‧成熟品〉卷37,1244頁,舉三個例子說明成熟的名義:一身體長了個癰瘡,長到可以將濃血擠出來時,稱作成熟。第二個例子約工巧來說,用陶器或瓷器做杯子,陶或瓷燒成一個杯子可以使用,也稱作成熟。第三個例子是水果,水果熟到可以食用時,名為成熟。修學佛法必須達到斷煩惱障、與所知障斷,才能夠成熟有用。如果自己還有很多煩惱,想要利益眾生其實困難重重,因為自己的煩惱還障礙著自己,便無力能去利益他人。所以菩薩一邊利益有情,一邊努力斷除自己的煩惱障及所知障,成熟自己的佛法,就不會退失菩提心。在思想上不斷的栽培自己,增長利益安樂眾生的意樂,在行動上要勤修戒定慧,斷除煩惱障、所知障,而且要常常隨分隨力去利益有情,只要有機會可以利益眾生,就實際去做。
寅四、由善法2 卯一、出種類2 辰一、舉增長門
 第四科由善法,由善法令發心不退,分二科;第一科出種類,說出善法的種類,又分二科;第一科舉增長門,舉出二種增長大善法門。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增長大善法門。一者、自利加行,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脫一切有情眾苦。
 最初發心堅固的菩薩有二種增長大善的法門。
 一、自利加行,修學六波羅蜜、菩提分法等,是能夠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的自利加行。
 二、利益有情的加行,實際去利益有情,幫助有情脫離眾苦,是利他加行。
 這二種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前方便。
《披》增長大善法門者:謂於無上菩提所攝一切善法,名大善法。由自、他利二種加行,能令善法增長廣大,故名為門。由令趣入,是門義故。
 無上菩提所攝屬的善法,包括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等種種的善法,名大善法。由自利及他利二種加行,能使善法增長廣大,故名為門。門是趣入義,門是進入的方便,從此二門才可以到無上菩提那裡去。
辰二、例餘二種
 第二科例餘二種,例說其餘二種大善法門。
如二增長大善法門,如是二種大善法聚、二種無量大善法藏,當知亦爾。
 如同二種增長大善法門,同樣的二種大善法聚、二種無量大善法藏,應當了知也是一樣,都必須修自利、利他這二種加行。
《披》大善法聚及大善法藏者:積聚資糧義,是此聚義。攝受所學義,是此藏義。
 大善法聚的聚是指積聚資糧。積聚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是此處所說積聚義。大善法藏的藏是攝受所學。菩薩學處三十七菩提分法、六波羅蜜等是藏義。
 玅境長老解釋,積聚資糧是行,行動上要去做,修福修慧,以積聚大善法。在思想上是解,是對菩薩學處的勝解,要學才知道如何積聚資糧。在思想上成熟的稱作藏,如大善法藏。要先學才能知道如何正確的積聚資糧。這二種都是需要的,一是解、一是行,要解行並進。
卯二、顯殊勝2 辰一、標列
 第二科顯殊勝;顯示善法的殊勝,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二種。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初發心求菩提故,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有二種勝。一者、因勝,二者、果勝。
 最初發無上菩提心堅固的菩薩,由於初發心求無上菩提故,所攝受的善法比其餘一切的二乘或是凡夫、外道,所攝受的善法有二種殊勝,一種是因地上的殊勝,一種是在果上的殊勝。
辰二、釋成
 第二科釋成,解釋成就此種道理。
謂諸菩薩所攝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所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餘一切聲聞、獨覺所攝善法尚為殊勝,何況比餘一切有情所攝善法。是故菩薩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因果俱勝。
 諸多菩薩所攝受的善法,都是無上正等正覺能夠成就的因,所成就的果是無上正等菩提。這些因果比聲聞、獨覺二乘所攝受的善法還要殊勝,何況比其他一切的凡夫有情、外道有情所攝受的善法。因此菩薩所攝受的善法比起其餘一切,包括二乘、凡夫、外道等所攝受的善法,在因與果方面都要殊勝。
《披》因勝果勝者:善法即因,由能證故。善法圓滿,轉名為果,是所證故。當知因果,唯假施設,由此宣說有二種勝。
 善法即是無上菩提的因,由於是能證的。善法圓滿,成就無上菩提,轉名為果,是所證的。因果是假施設的,因此說有二種殊勝。因與果是相對來說的。
寅五、由勝利2 卯一、總標列
 第五科由勝利,由於發無上菩提心所得殊勝的利益而不退心,分二科;第一科總標列,整體標示列舉出二種。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發心勝利。一者、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
 最初發心堅固的菩薩,要略而言有二種發心的殊勝利益。一、菩薩初發無上菩提心後,即是眾生的尊重福田,所有的眾生都應該要供養,因為菩薩一發心就要攝受一切眾生為自己的眷屬。
《披》即是眾生尊重福田者:謂諸眾生於此菩薩宜應尊重,生最勝福故。
 諸眾生對於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應該要尊重,因為發心的菩薩是勝福田,能夠忍苦耐勞,而且悲心很重,對菩薩尊重能生最殊勝的福德。
亦作一切眾生父母。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由此強烈深刻的慈悲心要利益安樂一切眾生,一定會來教化眾生,是眾生的法身父母,能生養眾生的法身,所以眾生應該要恭敬菩薩。這裡的解釋是約慈悲心而言。
《披》亦作一切眾生父母者:由彼菩薩於諸有情深心發起一子愛俱平等之心,依此義說亦作一切眾生父母。
 由於菩薩對於有情深刻的發起一子愛,菩薩對於一切有情,就好像父母愛護獨子一般,具有平等強大的慈愛,依此義說,菩薩也作一切眾生父母,將自己當作眾生的父母來愛護有情。
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
 二、菩薩初發心以後有一種相貌,能攝受無惱害福。菩薩的無惱害福,有八種相貌。
卯二、隨難釋2 辰一、辨8 巳一、守護無害
 第二科隨難釋,隨困難之處作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辨別發心的勝利相,又分八科;第一科守護無害,說明菩薩成就守護無害,能得無惱害福的勝利。
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由得如是護所護故,若寢、若寤、若迷悶等,一切魍魎、藥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嬈害。
 由於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成就這種無惱害福,得到一倍於輪王的福報所守護。《瑜伽論記》說,一位輪王有五百個青衣鬼護持,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有一千個青衣鬼護持,有鬼神護持,不會有什麼災害。由於得到這樣的福報所護,在睡覺時、或醒來時、或暈倒時、迷悶時,諸多魍魎、藥叉、宅神的鬼神,即非人也不會來傷害,仁者無敵,慈悲者沒有人會想傷害他。非人,是指鬼或不屬於人的畜生,蛇、鳥、或其他的動物,不屬於人這一類的眾生也不會來傷害菩薩。譬如被蜜蜂螫、或被老虎叼走,菩薩有這些意外的情形很少。有鬼神來守護,福報非常的大,這是第一種相貌。
《披》得倍輪王護所守護者:由於輪王生於人中,福德最勝,由如是福所攝持故,得輪王護之所守護。如是守護唯輪王有,名輪王護。菩薩發心,世所珍敬,為諸天人尊重讚歎,故能成就無惱害福。倍勝輪王所得守護,是故說言倍輪王護。
 轉輪聖王在人當中的福報是最殊勝的,由於有這樣的福報所攝持,得到輪王的福報所守護,這種守護只有輪王才有,名輪王護。經典上說,如果發心受三皈依,會有三十六個鬼神來保護。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是世間最寶貴的及眾人所珍貴尊敬的,天人都尊重讚歎,因此能成就無惱害福。更加勝於輪王所得守護福,因此說倍輪王護。
巳二、不感病苦
 第二科不感病苦,第二是不感病苦的勝利相。
又此菩薩轉受餘生,由如是福所攝持故,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
 又這類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一生又一生來世間度化眾生,由於久修善法所得大福報所攝持的緣故,很少生病,甚至不生病,也不會為長時間的重病所觸及。
《披》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者:此說發心菩薩,法爾感得大力具足,有大堪能故。
 這是說真發心的菩薩,自然是這樣子的,因為菩薩付出,法爾也是修來的,修到法性如是,由於發心愛護眾生,毫無惡心,攝眾生為眷屬,視眾生如佛的獨子羅睺羅一樣,所以菩薩一定大力具足,心力體力都是非常強而殊勝,有大堪能,能做大事業。
巳三、無不堪任
 第三科無不堪任,無不堪任的勝利相。
於諸眾生所作義利,能以身語勇猛而作。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義是果、利是因;涅槃是義、八正道是因。菩薩於諸眾生所作義利,除了增上利益安樂有情的意樂之外,能以自己的身體與語言勇猛而作。常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體不覺疲倦,從不忘失正念、記憶力很好,有陀羅尼,不會說了後面忘了前面,內心也不會疲勞損害,體能與心力有大堪能性恆常說法。
 如夢參老法師九十幾歲還在五台山宣說《華嚴經》,真令人讚歎。
巳四、麤重輕微
 第四科麤重輕微,麤重輕微的勝利相。
菩薩本性住種性時,一切麤重性自微薄;既發心已,所有麤重轉復輕微。謂身麤重及心麤重。
 麤重是無堪能性,菩薩因為煩惱很少,身體很健康,心力也很強。菩薩於本性住種性,還沒有發菩提心以前,只是具種子的階段,自然的一切麤重性都較微薄;發心以後,所有的麤重無堪能性的現象轉更輕微。所說的麤重是指身麤重及心麤重。
 麤重主要的原因來自煩惱的種子,麤重有二種,一種是約煩惱種子,一種是約沒有堪能性來說。
《披》謂身麤重及心麤重者:謂無堪能不調柔相,是麤重相。此復有五,一、沈重相,二、剛彊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如決擇分說。(陵本六十四卷十六頁5133)此中麤重,謂彼種子。身無堪任不調柔性,名身麤重;心無堪任不調柔性,名心麤重。
 無堪能性、不調柔相,是麤重相。在〈決擇‧聞所成慧地〉卷64,2068頁說有五種麤重相:
 一、沈重相。身心惛沈,是沈重相。有煩惱種子,容易有惛沈睡眠。惛沈睡眠很重,身體麤重,心沒有力量,無力常時說法修止觀等。
 二、剛彊相。煩惱猛盛的剛彊相,是麤重相的一種。
 三、障礙相。心有無明染汙,心住於染汙稱為障礙相,也是麤重相的一種。
 四、怯劣相。有煩惱種子,認為自己無法修聖道,不自超舉,不願意承擔,這是怯劣相。對於說法或修行有所畏懼,對自己沒有信心。這也是一種麤重相。
 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有煩惱的種子,這種麤重會使行者無法修習善法。如發起脾氣來馬上就走人,本來想要做功德事也做不了。不自在轉無堪能相,是由於煩惱麤重障礙自己不能隨心所欲說法或修行。
 這其中的麤重,是指煩惱種子。種子又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相分的種子,一種是見分的種子。相分的種子是身麤重,見分的種子是心麤重。身無堪任不調柔性,名身麤重。由過去造的業,殺盜淫妄比較重,使自己沒有堪能性,不調柔所以使身麤重。心無堪任不調柔性,名心麤重。有各式各樣的煩惱使心無力、不調柔,難以調伏,這是心麤重相。總之,這一生沒有堪能性,是過去的業使身體沒有堪能性,是煩惱使自己心麤重沒有堪能性。以上是說到麤重性。菩薩沒有身麤重及心麤重,身心麤重很微薄,發心以後更小了,這也是一種福報。
巳五、呪句有驗
 第五科呪句有驗,持咒都有靈驗的勝利相。
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呪句、明句,菩薩用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
 若是其餘不是菩薩的眾生為了息滅瘟疫或疾病、災變橫逆,所用的沒有靈驗的呪句或明句。呪句或明句都是一種咒。明句是吠陀論,是外道的一種句。菩薩如果持這些世間的呪句或明句都會有靈驗,何況是持靈驗的大悲咒、楞嚴咒等,菩薩一持咒一定馬上有效。
《披》呪句明句者:謂餘眾生所用除災章句,有此二別。簡非菩薩,名餘眾生。持誦諸呪,是呪句攝。持吠陀論,是明句攝。發心菩薩用此章句,悉令神驗,無不驗者。菩提分品中說: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呪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乃至廣說。(陵本四十五卷十五頁3652)由此應知,諸呪章句唯是世間工巧明攝,是故此中說餘眾生。
 簡別不是菩薩,名餘眾生。其餘的眾生所用的除去疾病災害的章句,也是有一章、一段、一句一句的,有呪句、明句這二種差別。有的是比較長的,有的是比較短的。所持誦的種種呪,是呪句所攝,其他的眾生也會來持咒、除病。吠陀論,是明句攝,明是光明也是一種智慧,不過這是外道的智慧稱作吠陀論。發心的菩薩所用的這種章句,不論是呪句、明句,都能令神驗,有不可思議的靈驗,沒有不靈驗的。
 在〈菩薩地‧菩提分品〉卷45,1513頁中說:諸菩薩獲得禪定,有等持的自在,能加被除去有情災患的諸呪章句,使這些章句都很神驗,乃至詳細如文所說。由此道理應該要知道這些章句還是屬於世間的。這是屬於世間的工巧明所攝。
巳六、伏遣隨惑
 第六科伏遣隨惑,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有無惱害福,第六種是能夠降伏遣離種種的煩惱。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愍。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能成就增上柔和忍辱,個性非常的柔和也很能夠忍辱,而且是增上強而有力的忍辱。能夠忍耐同梵行者或其他有情的惱害、惱怒,但自己不會觸惱他人;見到其他有情來惱怒自己時,非常的同情及憐憫對方。
《披》成就增上柔和忍辱等者:成就六種可愛樂法,易可共住,性不惱他,常令歡喜,是名柔和。遍於怨、親、等諸有情所,堪忍怨害,是名忍辱。
 菩薩與大眾住在一起,成就六種可愛樂法,能夠與共住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意和同悅,這是六種可愛樂法,又名六和敬。
 易可共住,個性不會惱怒他人,很容易共住在一起,常令人生歡喜心,是名柔和。普遍於有怨、有親愛的關係、或平等關係的有情,不論是哪一類的有情,菩薩都堪忍怨恨傷害,是名忍辱。
忿、嫉、諂等諸隨煩惱,皆能摧伏,令勢微薄;或暫現行,速能除遣。
 諸菩薩對於瞋忿、嫉妒、諂媚等各種隨煩惱,都能夠摧伏。由於菩薩的心量廣大不會對有情生氣,不忿、不會不耐他榮、嫉妒為性,很隨喜他人的功德,也不需要為求名利諂媚討好曲附對方,因此這些煩惱在菩薩來說都能夠摧伏,使煩惱現行的力量微薄。即使有煩惱,才生起現行,很快就能夠如理作意,將它排除遣離。
《披》忿嫉諂等諸隨煩惱等者:此約煩惱品類,名隨煩惱。忿、嫉是瞋品類。諂是邪見品類。等者,等取覆、惱、憍、害,隨其所應品類應知。約彼種子,說能摧伏。約彼現行,說能除遣。由諸菩薩成就柔和,性不惱他,能正對治忿、嫉、覆、惱等隨煩惱。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惱;依思擇力,能正對治諂隨煩惱;由生悲愍,能正對治害隨煩惱;依此故說能伏、能遣。攝事分說: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憤發,說名為忿。心不正直、不明、不顯,解行邪曲,故名為諂。隱藏眾惡,故名為覆。心懷染汙,不喜他榮,故名為嫉。(陵本八十九卷七頁6738)逼惱有情,無悲、無愍、無哀、無憐、無惻,是名為害。如顯揚說。(顯揚論一卷八頁)
 這是約煩惱的種類來說,名隨煩惱。煩惱有根本煩惱、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忿、嫉是瞋品類,忿是懷恨不捨,嫉是嫉妒,是瞋心的品類。諂是根本煩惱的邪見的品類。等,包括覆、惱、憍、害,隨其所相應的品類應該知道。覆,是有過失將它覆蓋起來;惱,也是瞋品類;憍,是高慢心,世間人自恃條件品德學問身材相貌,而有高慢心,是癡品類;害,是傷害,想要傷害對方,是瞋的等流,隨所相應的品類、根本煩惱,應該要瞭解。菩薩也會起煩惱,但是能很快的摧伏。說能摧伏,是約種子說,名摧伏。若煩惱現行出現,由如理作意或止觀的力量說能除遣,排除遣離。
 由於菩薩的個性非常的柔和、不會傷害有情而且成就忍辱,個性不會惱亂他人,常常能夠如理作意,對治忿怒、或嫉妒、或覆藏、或惱怒的隨煩惱。又由於成就忍辱,能夠忍耐其他有情的擾惱。依止思惟觀察決擇力,能善巧對治諂媚的隨煩惱。諂,是心裡不是這麼想,但是表面上很諂媚,爲了達到目的,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和順,其實心裡另有所求,菩薩不會這樣做。由於菩薩有慈悲憐憫的心,不會傷害有情,可以對治害的隨煩惱。依此故說能伏、能遣;依止菩薩有忍辱的個性,又有思擇力,能夠對治種種的煩惱、能伏種子、能遣現行。
 〈攝事分〉卷89,2647頁說,由瞋恚的現行使面貌慘裂難看,說名為忿。心不正直,心口不一,心曲不真,將自己本心隱藏而對他人卻故意裝出順從,故名為諂。隱藏罪過之事,不顯露出來,故名為覆;心有染汙,不歡喜看到他人有好處或有榮耀的事情,故名為嫉。逼迫擾惱有情、沒有悲心、沒有憐愍心、沒有同理的哀憫心、沒有憐愛心、沒有惻隱之心,是名為害。於《顯揚聖教論》卷1,8頁也有解釋。
 菩薩有以上各種小小的煩惱,然而正念力強一現行立刻就能除遣,甚至有止觀的力量可以摧伏種子,使這些煩惱的勢力微薄。這是菩薩的無惱害福,由於菩薩想要利益有情的心很強烈。所以在有情身上與有情相處所生起的種種的隨煩惱,很容易被調伏。
巳七、現住安樂
 第七科現住安樂,現在居住的境界,增上果是很安樂的。
隨所居止國土城邑,於中所有恐怖、鬥諍、饑饉過失,非人所作疾疫災橫,未起不起,設起尋滅。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隨他所居住的國土、城市,在這當中所有恐怖、鬥爭、饑荒的過失之事,及非人、鬼神所造作的瘟疫疾病災變橫逆等,沒有生起的不會生起,如果生起的很快就消滅了。
《披》恐怖鬥諍饑饉及諸疾疫災橫未起不起等者:此說菩薩與他增上果。有尋有伺地說:猶如如來所住國邑,必無疾疫災橫等起。佛神力故,無量眾生無疾、無疫、無有災橫,得安樂住。(陵本九卷三頁645)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此處是說菩薩有大福德、大威力,可以給予其他有情增上果,菩薩福報很大也影響到同他居住在一起的人。在〈有尋有伺地〉卷9,265頁中說:如同佛所住的國土一定不會有疾病、災難生起,這是佛的神力影響,與佛菩薩相應的無量眾生也必須要有修這樣的福報,所以遇到佛菩薩而感得無疾、無疫、無有災難,得以安樂而住,這是一種無惱害福。不惱害眾生,相對的所有的鬼神也不會來惱害自己,這是一種現住安樂的福報。
巳八、厭苦生悲
 第八科厭苦生悲,厭離苦受、生大悲心的勝利相。
又此最初發心菩薩,或於一時生極惡趣那落迦中,多分於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受小苦受,生大厭離;於彼受苦諸眾生等,起大悲心。
 又此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可能也會做錯事情,或於有時候也生到三惡道的地獄中,但是菩薩到地獄是拍球地獄,多部分於此地獄趣很快得到解脫,很快從地獄出來。與其他有情到地獄去是不同的,菩薩的苦受是很小的,但是所生起的厭離心很大,知道惡業不可以造。對於在地獄受苦的其他有情,生起很大的悲心,甚至為眾生發大願。眾生沒有度盡,誓不成佛。
 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轉生於火車地獄裡,他與同伴一同拉地獄的馬車,拉不動,遭到牛頭阿傍(獄卒)用熾燃的兵器錘打、猛擊,極其痛苦,佛對同伴起了大悲心,心想與其共同領受痛苦,不如獨自承擔,讓同伴獲得安樂。於是便告訴獄卒:請將同伴的繩子拴在我脖子上,讓我單獨來拉馬車。獄卒憤怒地說:眾生感受各自的業力,誰有辦法改變?說完用鐵錘擊打他的頭。結果他以自己的善心力,頓時從地獄死去,生到天界。
《披》生極惡趣乃至起大悲心者:此所說相,種性位中,未為諸隨煩惱所染汙時,尚得相應,何況發心。
 這裡所說的相貌是說於種性位中,還沒有被四種隨煩惱全部、部分或其中一種染污,就有這種福報得以相應,何況已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因此,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有時做錯事而生到三惡道的地獄中也能很快地得到解脫。
辰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一切皆因攝受無惱害福。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能攝受無惱害福,便得領受如是等類眾多勝利。
 以上一切八種福報都是因為菩薩成就了無惱害福。最初發無上菩提心極堅固的菩薩,由於頓攝一切眾生為自己的眷屬,而且沒有攝受眷屬的染汙,能夠攝受無惱害的福報,所以可以成就前面所說的守護無害、不感病苦、無不堪任、麤重輕微、呪句有驗、伏遣隨惑、現住安樂、厭苦生悲等殊勝的福報。
 以上這一大段文是勸發菩提心,希望大家能夠發無上菩提心,便可以成就無惱害福。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自他利品第三之一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包括種性持、發心持及覺分持,種性持、發心持說過了,以下第三科是覺分持。覺分持的內容分所學處、如是學、能修學三部分。所學處有七種,第一是自利處,第二是利他處,二處合為一品說明即自他利品。標題所說自他利品第三之一,即指初持瑜伽處第三覺分持的第一品自他利品。
癸三、覺分持2 子一、結前生後
 第三科覺分持,說明修持覺悟的因,為了成就無上菩提,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如是菩薩既發心已,云何修行諸菩薩行?
 如是菩薩既已發無上菩提心,如何修行各種菩薩的六度萬行?
子二、攝舉綱要2 丑一、總標
 第二科攝舉綱要,攝受列舉覺分持的綱要,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三種。
略說菩薩若所學處、若如是學、若能修學。
 要略而言菩薩行有三部分:
 一、所學處,菩薩所應該學的內容,包括1、自利處,2、利他處,3、真實義處,4、威力處,5、成熟有情處,6、成熟自佛法處,7、無上正等菩提處,名所學處。這是強調菩薩學處教理上的學習;後二種如是學及能修學比較強調行動的落實。
 二、如是學,有略廣二部分。略說即力種性品,說明成就佛十力功德的因行;廣說六度、四攝、供養親近善知識,及修四無量心等學處。
 三、能修學,說明如何精勤修學菩薩菩提分法及菩薩功德。
《披》若所學處等者:所應學處,名所學處。如是應學,名如是學。精勤修學,名能修學。下自文中正廣宣說,如次應知。
 所應該學的佛法,名所學處。所應實踐的,名如是學。精進勤力的實踐修學,名能修學。下文當中還會詳細的宣說修學的次第,即可了知。
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菩薩行。
 若將所學處、如是學及能修學的內容總攝為一,名為菩薩行。
丑二、別廣3 寅一、所學處2 卯一、標
 第二科別廣,各別詳細說明覺分持的三種學處,分三科;第一科所學處,說明所學處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七處。
是諸菩薩於何處學?謂七處學。
 諸多菩薩應該要於何處學?菩薩應該學的內容有七處。
卯二、列2 辰一、嗢柁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方式列出來。
云何七處?嗢柁南曰:
 自他利實義 威力熟有情 成熟自佛法 第七菩提處
 這是以偈頌來表達出七種處所是菩薩應該學的。
辰二、長行2 巳一、標名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文句列出,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出嗢柁南的名相。
一、自利處,二、利他處,三、真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
 菩薩應該在這七種地方學習。
 一、自利處,菩薩以自利利他為本。自利方面,必須斷除煩惱所知二障,為圓滿利益有情必須成佛,如《菩提正道菩薩戒論》卷1說:「我今發勝菩提心,廣攝堪憫諸有情,依勝菩提行修習,為利有情願成佛。」
 二、利他處,利他方面,必須成熟有情的眼等諸根、信等善根及毗鉢舍那的智慧,令其同得佛道。菩薩因地修行,不一定先自利而後利他,或先利他而後自利,或有時自利利他同時進行,很難截然劃分為二,因此自利與利他合在一起說明。自利利他品又分成十個部分說明。1、純自利利他,2、共自利利他,3、利益種類自利利他,4、安樂種類自利利他,5、因攝自利利他,6、果攝自利利他,7、此世自利利他,8、他世自利利他,9、畢竟自利利他,10、不畢竟自利利他等。
 三、真實義處,如何做才能夠自利利他?行必依理,必須如實知一切法的真實義相,具足空正見,因此於自利利他品以後就說明真實義。真實義這一大段文是唯識的正見,比較難懂,但是菩薩必須要理解佛法的真相、一切法的實相,才能不住涅槃、不染生死,長時利樂有情。真實義品中先總明安立真實義相,再詳細說明世間極成、道理極成、煩惱障淨智所行、所知障淨智所行四種真實,及如何以智行於真實義,以慧相應於境、離言法性及如何淨除所知障等。
 四、威力處,菩薩於證得諸法實相以後,還須要加強自己的定力,修學聖威力六種神通、六(或十)波羅蜜的法威力,及俱生威力,令所化有情對菩薩生起信心。因此真實義品以後介紹威力品。
 五、成熟有情處,菩薩已經有空正見,又有甚深禪定已證得神通威力之後,必須成熟有情,令有情的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
 六、成熟自佛法處,成熟自己的佛法,也必須令菩薩自己的諸根、善根、智慧,由下品轉為中品乃至上品。成熟有情處及成熟自佛法處二種合為成熟品,以成熟自性、所成熟補特伽羅、成熟差別、成熟方便、能成熟補特伽羅、已成熟補特伽羅相等六大部分說明,並加以料簡品類差別及自他差別。
 七、無上正等菩提處品,菩薩自利利他圓滿成就無上菩提,文中以菩提自性、最勝、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出現、差別等五大科顯示無上菩提的勝德。論主有次第的指出菩薩所學處。
巳二、釋義5 午一、自利利他處(即自他利品)4 未一、徵
 第二科釋義,解釋七處的義理,分五科;第一科自利利他處,說明自利利他處的體相,又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自利利他處?
 什麼是自利利他處?
未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十種。
謂自利利他略有十種。一、純自利利他,二、共自利利他,三、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四、安樂種類自利利他,五、因攝自利利他,六、果攝自利利他,七、此世自利利他,八、他世自利利他,九、畢竟自利利他,十、不畢竟自利利他。
 自利利他要略而言有十種,可歸納成五對,一對一對的說明:
 一、純粹的自利、純粹的利他,
 二、共自利利他,自利的同時也利他,利他的同時又能自利,兩者是同時進行的,這二種是約所利益的對象差別而安立。
 三、利益種類的自利利他。
 四、安樂種類的自利利他。前面說到菩薩都希望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現在是約利益與安樂的體性不同來介紹這二部份。
 五、因攝自利利他。
 六、果攝自利利他。第五與第六這一對是約從因地如何成就佛果,而說明自利利他。
 七、此世自利利他。
 八、他世的自利利他。第七與第八是約時間而分別,有今生的自利利他及來生的自利利他。
 九、畢竟的自利利他,是真實的自利利他。
 十、不畢竟的自利利他,是虛妄的自利利他。
 第九與第十約究竟不究竟來分別。《瑜伽論記》中說這是真妄的分別。
 以上是自利利他處總共有十種。
未三、釋6 申一、純共自利利他2 酉一、徵
 第三科釋,解釋,分六科;第一科純共自利利他,說明純共自利利他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純共自利利他?
 什麼是菩薩純粹的自利、純粹的利他,或同時自利又利他?
酉二、釋2 戌一、略標所應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略標所應,約略標出純自利利他所應知、應斷之法。
謂諸菩薩,於純自利利他應知應斷,違越不順菩薩儀故。於其所餘應勤修學,不越隨順菩薩儀故。
 菩薩自己在純自利或純利他時,應該要瞭解什麼是應斷除的,什麼是應該修學的。若有違犯菩薩戒或不順於菩薩的律儀,都應該要斷除。若不違越菩薩戒而又隨順菩薩律儀的自利利他行都應該要精勤修學。這是行菩薩道的原則,不可以為了自利或利他而違犯菩薩律儀。
《披》違越不順菩薩儀故者:菩薩所受三種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一切,名菩薩儀。障礙不行,是名違越。顛倒而取,是名不順。
 菩薩所受的三種淨戒,包括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名為菩薩儀。其中的律儀戒是通於聲聞之七眾戒,一切不合律儀的、有罪過、不合法的應該要禁止,若隨順三種淨戒而不違越的自他利行,應該要精進修學;攝善法戒,對於六度四攝等一切有功德的事要盡力去做,障礙攝善法的要去除;饒益有情戒,以十一種相利益眾生,使眾生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的事情都應該去做,障礙饒益有情的則不應做。這三種戒就是菩薩戒。如果障礙自己所受持的菩薩戒,不能行菩薩道,是名違越;錯誤的認識菩薩戒,是名不順。換句話說受了菩薩戒,必須學菩薩戒,要瞭解其中的開遮持犯,如果有錯誤的認知,這樣就不能行菩薩道,乃至顛倒行菩薩道。
戌二、廣列種類4 亥一、純自利2 天一、列種種5 地一、貪慳財法
 第二科廣列種類,廣泛的列出純自利利他的種類,分四科;第一科純自利,說明純粹自利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列種種,標列出種種應該斷除的純自利的行為,又分五科;第一科貪慳財法,應斷除貪財慳法。
此中菩薩於純自利應知應斷者,謂為己樂,求財受用;或為吝法,於佛菩薩所說教法追訪受持。
 在這純粹自利當中,菩薩於應該知道什麼是應該斷除的,只是爲了利益自己而求財受用,這件事應該知道是應該斷除的,這不符合佛說的菩薩戒。或是爲了吝法,追訪受持求得佛菩薩所說的教法,然而學習佛法是爲了支持自己的我執,生起高慢心,或是為了與他人較量高低而吝法,捨不得教導他人,將好的佛法都放在自己心裡,捨不得布施出去。如是,不論怎樣追求、追訪及受持這些佛法,雖然很精進,卻違越菩薩戒,因為吝法。這是第一種應知應斷的自利行。
地二、希求染有
 第二科希求染有,追求染汙的三有之果報,也是菩薩應知應斷的。
或為生天受天快樂,受持禁戒,發勤精進修習定慧;或求世間有染果報,為世財食,恭敬供養諸佛制多。
 菩薩如果是爲了生到欲界天或者色界天去受用天人的快樂,因而受持禁戒,發動自己的精進修習禪定或智慧;或是爲了追求世間染汙的果報,及世間財富食物等,而恭敬供養諸佛塔。制多是塔,供養佛塔是爲了得到世間的福報、得到好的食物、好的財食,這樣都不符合菩薩戒,是應該要斷除的。如同世間人常有交換的心情,到寺廟供幾種水果,希望賺大錢、萬事順利,這是希求染汙果的相貌,菩薩不應該這樣做。
地三、貪得利養
 第三科貪得利養,應斷除貪得利養的過失。
或貪利養,為利養故,自說種種無有義利不實功德,誑惑於他,招集利養。
 或是爲了貪圖名聞利養,而自己說出種種沒有義利又不真實的功德,欺騙迷惑其他有情,以此招集利養,為了有情前來恭敬供養。這類貪得利養,宣說無義功德的事,也是菩薩應該要斷除的。
地四、貪他供事
 第四科貪他供事,應斷除貪圖他人供事的過失。
或欲貪他作己僮僕,為驅使故,非法攝眾,不如正法。矯設方便拔濟有情,令於他所免為僮僕,還自攝受為己僮僕;拔濟有情令脫繫縛,還自拘執成己事業;拔濟有情,令於他所解脫種種治罰怖畏,還自懾伏令懼於己。
 或是想要貪圖有情做自己的僮僕,供自己驅使,以非法之心攝取眾生學佛,成為自己的徒眾,這是不合正法的。假裝示現某種方便拔濟有情,將其救出免為他人的僮僕,卻轉攝受為自己的僮僕,最終目的是要替自己做事;或救度有情令其脫離他人的繫縛,目的是來效忠自己,拘束、執著有情來成就自己的事業。或是濟度有情,令其解脫被主人處罰的恐怖畏懼之事,雖然將其救出之後,又施與壓力使其畏懼於自己。這是菩薩應知應斷之事。
地五、貪著定樂
 第五科貪著定樂,應斷除貪著定樂的過失。
若諸菩薩耽著諸定現法樂住,棄捨思惟利眾生事。
 若是諸菩薩耽著種種禪定的現法樂住,貪著禪定的喜樂捨樂,而遠離及棄捨思惟利益眾生的事。
《披》耽著諸定現法樂住等者:謂不攝受下地白法,由悲願力還生欲界故。
 菩薩成就禪定,已離欲界欲,這一生命終以後能生色界天,但是由於發無上菩提心,悲憫眾生故,以悲願力再回欲界受生度化眾生,這時要作意思擇一點欲,才能回到欲界受生。
 現在說因為想要到色界天去享受安樂,而不攝受欲界的白法,不由悲願力還生欲界,就是菩薩貪著定樂。可見佛鼓勵菩薩雖有禪定,但還要捨棄自己禪定的功德,還生欲界,欲界眾生很苦,有十惡法,應該再來欲界度化眾生,才符合菩薩戒。
 以上五種自利是菩薩應該要斷除的。
天二、結所應
 第二科結所應,結語菩薩上述五種過失是純粹自利的行為所應知應斷的。
當知此等名純自利。菩薩於是純自利行應知應斷。
 應當了知以上是菩薩純自利中,所應斷除的五種過失:貪慳財法、希求染有、貪得利養、貪他供事、貪著定樂。這裡只是約略歸納成這五種。
亥二、自利共他3 天一、略舉事
 第二科自利共他,說明自利兼利他的菩薩學處,分三科;第一科略舉事,要略列舉出自利共他的事項。
若諸菩薩或悲為首,或為迴向無上菩提,及為生天,於一切時修施、忍等,當知是名自利共他。
 若諸菩薩或者以大悲心為上首,或者是為了迴向無上菩提,及為了生到天上去度化有情,於一切時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應當知道是名自利也共於利他。
《披》及為生天者:為化彼天而受生故。此有多別,如住品說。
 菩薩爲了教化天上的眾生,而受持禁戒,發勤精進修習定慧。當然到天上去受生,不是為了到天上受樂,這與前面所說為了享受天上的快樂而受生天上的動機截然不同。為了自己生天受樂是應該要斷除的自利行,為了度化天人而受生天上,則是菩薩的自利共他行。在住品中還會說明,這裡面有很多的差別。
天二、翻前相
 第二科翻前相,與前面所說應斷除的相貌相反,才是自利共他。
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餘一切與彼相違所有自利諸菩薩行,當知皆名自利共他。
 又除了前面所說的諸相,如貪慳財法、希求染有、貪得利養、貪著定樂、貪他供事,其餘與前面五種相相違的所有自利諸菩薩行,應當知道都名為自利共他的。都能夠自利也能夠利他。
天三、結所應
 第三科結所應,結語於自利共他所應為的菩薩學處。
菩薩於此應勤修學。
 如上所說菩薩對於能夠自利也能夠利他的事,應該要精勤的修學。如果是染汙的純自利就應該要斷除。
亥三、純利他2 天一、列種種5 地一、邪見行施
 第三科純利他,說明純粹利他的菩薩學處,分二科;第一科列種種,列出種種純粹利他時應該要斷除或應該做的事,又分五科;第一科邪見行施,應該斷除以邪見行於布施。
此中菩薩於純利他應知應斷者,謂以邪見修行施等。
 這其中菩薩純粹利他應該知道要斷除的情況,是指若菩薩自己有邪見,例如執著布施、持戒、修四無量心等福業事是最殊勝,其它甚深的般若、禪定、精進卻都不想做,這樣的邪見修行布施也能夠利益有情,可是對自己沒有利益。或是撥無因果而修行施等,這更是大邪見,當來甚至墮入三惡道。因此邪見修行布施等是應該要斷除的。玅境長老說到邪見修行施等,例如:有邪知邪見而告訴他人修福是最殊勝的,自己卻不做。
《披》謂以邪見修行施等者:於施、戒、修諸福業事執為最勝,心為邪見之所覆蔽,此不自利,唯說施等名純利他。
 對於布施、持戒、修習種種福業事執著認為修福報是一切功德當中最殊勝的,心被邪見所覆蔽,不知道福不能離慧,如果沒有正見,修這些福事還是貪得利養、希求染有,而與染汙相應。這是思想上被邪見所蒙蔽,對自己沒有義利,若不知道福德、智慧缺一不可,而只是行施戒修等,這樣是名純利他。
地二、壞戒說法
 第二科壞戒說法,應該斷除破戒破見遠離正行而為他說法。
以無因見及無果見,毀犯尸羅,遠離正行,為他說法。
 菩薩若有無因見及無果見,是邪見及破見,自己也破戒,毀犯戒律,遠離正法的行持,自己不修學佛法的戒定慧,卻為其他有情演說正法,稱作純利他,這樣的情況也是應該遮止的。
《披》以無因見及無果見等者:謂若毀犯尸羅,遠離正行,此不自利。為他說法,名純利他。聞所成地說:自不住律儀,而能為他宣說正法,即此類是。
 菩薩自己毀犯禁戒、遠離正行,不能利益自己,但是能夠利益有情,為他說法,名純利他。〈聞所成地〉說:自不住律儀,而能為他宣說正法,就是這一類。教他人修戒定慧,自己卻不修戒定慧,不能安住禁戒,這也是菩薩應該要遮止、應該要斷除的。
地三、捨色生欲
 第三種捨色生欲,菩薩能捨去色界受生,而回到欲界受生。
若諸菩薩於諸靜慮善巧迴轉,已超下地,而更攝受下地白法。謂彼已能安住靜慮,由悲願力捨諸靜慮,隨其所樂還生欲界。
 若諸菩薩對於色界的禪定已經得到善巧,可以入住出自在的迴轉,已經超越欲界,雖然自己已經離欲,只要心裡來思惟一下欲,更能取得欲界下地的善法,而回到欲界的下地受生。菩薩雖然已能安住色界根本靜慮,由於有大悲心,不捨欲界悲苦有情,因此願意棄捨色界禪定的功德,隨自己所好樂的回到欲界度眾生,積聚福智資糧。「捨色生欲」這一件事情是菩薩應該做的。
地四、現變化事
 第四科現變化事,已得自在的菩薩應現出神通變化事度眾生。
又諸菩薩已得自在,於十方界種種變化,作諸眾生種種義利。
 又諸菩薩已經得到神變自在,於十方世界以種種神通變化,度化眾生,令諸眾生獲得世間及出世間種種義利。如觀世音菩薩,隨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現變化事利他的行為也是菩薩應知、應精進修學的。
地五、作諸佛事
 第五科作諸佛事,菩薩成佛能作諸佛事。
又諸牟尼自事已辦,依止如來力、無畏等所有一切不共佛法,遍於十方無量眾生,能作無量大利益事。
 又牟尼是寂靜的意思,這裡是指佛,佛自己已經成辦了無上菩提果,依止佛所成就的功德,如十力、四無所畏等所有一切不共於二乘、外道的佛法,普遍於十方世界,度化無量的眾生,能為眾生作無量大利益事。
天二、結所應2 地一、應知斷
 第二科結所應,結語純利他所應知應斷之事,分二科;第一科應知斷,說明於邪見行施,壞戒說法等二事應知應斷。
當知此等名純利他。如是所說純利他行,菩薩於前所說二種應知應斷。
 應當了知邪見行施、壞戒說法、捨色生欲、現變化事、作諸佛事等,名純利他。在前面所所說這的五種純利他行中,應該知道前二種邪見行施及壞戒說法是應該斷除的。
地二、應修學
 第二科應修學,於捨色生欲、現神通變化事、作諸佛事等三事應多修學。
於餘所說純利他行,多應修學。
 對於其餘的捨色生欲、現神通變化事、作諸佛事,應該多多精進修學。
亥四、利他共自2 天一、隨應翻前
 第四科利他共自,利益有情同時兼能利益自己的菩薩學處,分二科;第一科隨應翻前,隨與前純自利、純利他相違的諸菩薩行,名利他共自的菩薩學處。
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餘一切與彼相違所有利他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
 又除了前面這幾種情況以外,其餘與前面的五種相相反的所有一切利他諸菩薩行,應當知道都是屬於利他共自。
 總之,純利他有二種事是不應該做的,一是邪見行施,二是壞戒說法。此二法唯利他,但障礙自利。有三件事情是菩薩應該要精勤修學,包括捨色生欲、現變化事、作諸佛事,這三事是能自利也能利他。
天二、結所應學
 第二科結所應學,結語於利他共自是菩薩所應修學。
菩薩於此應勤修學。
 若是利益有情又能夠自利的,都應該要做。純粹利他的,但能障純自利的事不該做,除此之外其餘的純粹利他事是該做的。若是利益有情又能夠利益自己,一定要精進修學。這是約純自利利他與共自利利他合起來說。
申二、利益種類自利利他3 酉一、徵
 第二科利益種類自利利他,說明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的菩薩學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
 什麼是菩薩自利利他的利益種類?哪一類的自利利他行,不但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根據《瑜伽論記》卷8〈自他利品〉,窺基大師解釋:自他利益種類是指菩薩自己去做,也令他人去做,自他都能得到利益,這類的善行,名自他利益種類。
酉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五種。
略說應知有五種相。一、無罪相,二、攝受相,三、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滅相。
 要略而言能利益自他這類善行有五種相貌:
 一、無罪相。善者無罪,自他修習、攝受善法、增長善法。
 二、攝受相。攝受指攝取樂受,菩薩所有能引若自若他無染汙樂、或眾具樂、或住定樂。
 三、此世相。菩薩自利利他,於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或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
 四、他世相。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
 五、寂滅相。菩薩能令自他證得涅槃,及得涅槃世出世間涅槃分法。
酉三、釋4 戌一、無罪相
 第三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無罪相,說明自利利他的無罪相。
若諸菩薩所有自能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或復令他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勸勉、調伏、安置、建立;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無有罪相。
 若諸菩薩自己能夠或少或多的攝修戒定慧、聞思修等善法,令自己的善法增長;同時也能夠以身作則,教導勸勉其他有情令他增長對佛法的信心,能夠安置佛法種子於其心中,使令有情也或多或少的攝修善法、增長善法,指導調伏有情不要犯戒、安置有情於善法中,幫助有情建立佛法的正見,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無有罪相。
《披》勸勉調伏安置建立者:攝事品說:謂諸菩薩,不信有情,於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犯戒有情,於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惡慧有情,於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慳吝有情,於捨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陵本四十三卷十五頁3525)其義應知。勸導讚勵,是名勸勉。訶責治罰,是名調伏。令出不善,安置善處,是名安置。令種善根,是名建立。
 〈攝事品〉說:菩薩觀察世間眾生的心情,若對佛法沒有信心的有情,應該殷勤勸導令他對佛法生起信心、乃至建立圓滿的信心。對犯戒有情,應該殷切勤力的勸誡、教導他,令他持戒圓滿乃至建立圓滿淨戒。對於有惡慧有情,應當殷勤勸導,令他正慧圓滿,乃至令其建立正知正見的圓滿智慧。對於慳貪吝嗇為性的有情,殷勤勸導有情做布施的功德,乃至建立施波羅蜜的圓滿功德。其中的義理如〈本地分‧菩薩地〉卷43所說應可了知。勸告、引導、讚歎、鼓勵,是名勸勉。呵斥責備及對治處罰,令有情知道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做,是名調伏。勸導有情出離不善的思想行為,而安置在善法、有功德的境界中,是名安置。令有情種下善根,是名建立。
戌二、攝受相
 第二科攝受相,說明自利利他的攝受相。
若諸菩薩能引所有若自若他無染汙樂、或眾具樂、或住定樂,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能攝受相。
 若諸菩薩能夠引發自己或其他有情無有染汙的快樂,或是受用資生眾具所生樂,或住於禪定的喜樂,是名菩薩利益種類的自利利他能攝受相。
戌三、此他世相2 亥一、廣辨2 天一、四句差別2 地一、辨
 第三科此他世相,說明自利利他的此世他世相,分二科;第一科廣辨,詳細辨別,又分二科;第一科四句差別,以四句辨別自利利他此世他世相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辨,辨別四句。
若諸菩薩自利利他,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
 菩薩自利利他有四種情況:
 一、今生能夠獲得利益,而非來生。例如:與喜樂俱,造作殺生等十惡業。
 二、來生能夠獲得利益,而非今生。例如:與憂苦俱,遠離殺生等十惡業。
 三、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例如:與喜樂俱,遠離殺生等十惡業。
 四、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例如:與憂苦俱,造作殺生等十惡業。
地二、配
 第二科配,配合四法受說明自利利他。
如是四種自利利他,於四法受,隨其次第,如應當知。
 由這四種自利利他,與下文所說四種法受,隨著次第,如其所相應的配合解釋這四句,就可理解這四句的義理。
《披》於四法受隨其次第如應當知者:自利利他及與法受四句分別,說有四種,前後配屬,如文易知,由是說言隨其次第。然非菩薩具此一切,是故說言如應當知。由諸菩薩自利利他,不應說有第四句故。
 自利利他與法受各有四句分別,說有四種,前後互相配屬,如文所說很容易明白,因此說隨其次第。然而並非菩薩都要做到四句,而是要揀擇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因此說如應當知。由於諸菩薩修自利利他,不應該說有第四句,因為第四種情況是令有情此世及於他世都得不到利益,但有憂苦俱,這絕對不是菩薩所應做的,如造作殺生等十惡業。
天二、釋四法受
 第二科釋四法受,解釋四種法受的相狀。
云何名為四種法受?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此四廣辯,如經應知。
 什麼是四種法受?以下據《集異門論》卷8解釋:
 一、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將來世受苦異熟。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喜樂俱,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貪慾、瞋恚、邪見。彼害生命,廣說乃至邪見為緣,得喜得樂。如是種類,身樂心樂是不善,不善類究竟攝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覺,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
 二、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將來世受樂異熟。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憂苦俱,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彼離害生命,廣說乃至正見為緣,得憂得苦。如是種類,身苦心苦是善,善類究竟攝受,能引通慧,能證等覺,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
 三、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將來世受樂異熟。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喜樂俱,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彼離害生命,廣說乃至正見為緣,得喜得樂。如是種類,身樂心樂是善,善類究竟攝受,能引通慧,能證等覺,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
 四、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將來世受苦異熟。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憂苦俱,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貪慾、瞋恚、邪見。彼害生命,廣說乃至邪見為緣,得憂得苦。如是種類,身苦心苦是不善,不善類究竟攝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覺,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
 這四種情況在經中有詳細的分別及舉例說明。
亥二、總結
 第二科總結,整體的結語。
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此他世相。
 以上約造作十善業及十惡業,內心與喜樂或與憂苦俱,簡別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此他世的差別,是名菩薩利益種類的自利利他此他世相。
 因此做一件事情不單以現在的受來做決定,而是以此世他世的結果來考量。
戌四、寂滅相2 亥一、略辨相
 第四科寂滅相,說明自利利他成就涅槃的寂滅相,分二科;第一科略辨相,要略分別寂滅相。
若諸菩薩所有涅槃,及得涅槃世出世間涅槃分法,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寂滅略相。
 若諸菩薩成就涅槃,及能證得涅槃的世間及出世間的涅槃分法。分,是因,成就涅槃必須修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等涅槃的因。涅槃的因有世間的,也有出世間的。世間涅槃分法,是指資糧位與加行位時所修三十七道品等;初地以上證得根本無分別智以後的加行,是屬於出世間的涅槃分法。涅槃分法是證得寂滅相的因,也是菩薩應該要修的自他利益的種類。
亥二、顯最勝
 第二科顯最勝,顯示寂滅相於自利利他最殊勝。
當知此相望餘一切,無上最勝。
 修學佛法證得涅槃,當知此度脫生死、寂靜無為的境地,相對於其他自他利益種類(無罪相、攝受相、此世相、他世相)而言,寂滅相是最有利益、最殊勝、最究竟的。
申三、安樂種類自利利他4 酉一、徵起
 第三科安樂種類的自利利他,說明安樂種類自利利他的菩薩學處,分四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安樂種類自利利他?
 什麼是菩薩安樂種類自利利他?
酉二、標列
 第二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略說應知五樂所攝。何等五樂?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苦對治樂,四者、受斷樂,五者、無惱害樂。
 應當要略的了知,屬於菩薩自利利他的安樂有五種。是哪五種樂?
 一、因樂。樂受的因由,不是樂的自性,而是樂的原因。
 二、受樂。樂受本身,樂是內心的分別,由分別而感覺到快樂,這是樂的體性、樂的自性。
 三、苦對治樂。去除苦後有樂的感受,稱作苦對治樂,不一定真的是很快樂,而是不再有苦,將苦去除假名為樂。
 四、受斷樂。就是滅盡定,將前六識想受滅除,聲聞的滅盡定將人我見相應的前七識想受滅除,菩薩的滅盡定將人法二我見相應的前七識想受滅除,這是勝義樂,是遠離受想,體性是受斷樂。
 五、無惱害樂。遠離煩惱傷害的快樂,由淺至深有四種,包括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及菩提樂,也是菩薩自利利他應該要成就的安樂。
酉三、隨釋3 戌一、出五體性5 亥一、因樂
 第三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出五體性,說出五種快樂的體相,又分五科;第一科因樂,說明因樂的體相。
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為因樂。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所謂因樂方面,是指人、天二樂品,人天二趣是可得到樂的異熟果報,當根塵相接觸時,由於有順於樂受的觸而生起樂受。若現在造作所有一切能得可愛果報的善業,當來定能得到人天的二樂品。今生的樂受,以順樂受觸為因;而順樂受觸又以人、天諸根及境界為因;現在或未來得到可愛的人、天果報,又是以過去或現在造作善業,能得可愛果報的業為因。這三種樂因,總攝為一名為因樂。除了這些以外沒有再超過的、沒有再增加的。
《披》謂二樂品諸根境界等者:人天二趣諸根境界,樂異熟攝,名二樂品。順樂受觸,依二樂品諸根境界而生,名此為因。又若有業能感現法當來可愛異熟,是名現法當來可愛果業。
 屬於人天二趣眾生的眼等諸根、色等境界,是屬樂異熟所攝,名二樂品。順樂受的觸,是依二樂品的諸根境界而生,名「此」為因。又現在生命體造作善業能夠招感將來的可愛的異熟果報,是名現法當來可愛果業。造可愛的業是因,能感得將來的樂受,名因樂也就是樂因。有因有緣才會快樂。
亥二、受樂2 天一、明自性
 第二科受樂,說明受樂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明自性,說明受樂的自性。
言受樂者,謂待苦息,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因緣故,有能攝益身心受生,名為受樂。
 所謂受樂方面,受是內心的分別,六根接觸六境有快樂的感受,是相對於苦的息滅而得的樂。由前所說,二樂品的諸根境界、順樂受觸、現法當來可愛果業等,以這三種生起樂受的樂因為因緣,有能夠增益有情身心的樂受生起,名為受樂。
 過去生造了能得可愛果報的業,今生才得到人、天的果報。現在繼續造善的三業,來世會有可愛果業,這是使有情快樂的因緣。人天的根境,有順樂受觸,這一些境界出現時有樂,便是受樂。
《披》因樂所攝三因緣故者:即前所說諸根境界、順樂受觸、可愛果業,名三因緣。
 因樂所攝的三種因緣,即指前面所說人天二樂品的諸根境界、順樂受觸、可愛果業,名三因緣。
天二、明差別2 地一、二種2 玄一、標
 第二科明差別,說明受樂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二種,說明二種受樂,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二種。
略說此樂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
 要略而言這種樂受又有二種。一種是與煩惱相應的有漏樂,另一種是不與煩惱相應的無漏樂。
玄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無漏樂者,學無學樂。有漏樂者,欲、色、無色三界繫樂。
 無漏樂方面,是指有學與無學的快樂。從初果向開始稱作有學。見道十六心中前十五心名初果向,第十六心名初果。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及四果向都是有學,無學是阿羅漢。初果聖人斷了分別起的煩惱,成就無分別智,二、三果聖人分斷俱生起的煩惱、四果聖人三界所有的煩惱皆已斷盡,受用的都是沒有煩惱相應的快樂,名無漏樂。
 有漏樂方面,是屬於三界的樂。欲界有快樂;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也有快樂,四禪時是捨受相應,已沒有苦樂憂喜,也說是快樂;無色界也是捨受相應的樂,由於沒有苦樂憂喜的變化,也說是快樂,情緒很平靜是約捨來說,但這些樂都是被三界煩惱所繫縛著,所以是有漏樂。
地二、六種2 玄一、標
 第二科六種,說明六種樂,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六種。
又此一切三界繫樂,隨其所應六處別故,有其六種。謂眼觸所生,乃至意觸所生。
 又這一切繫屬於三界的快樂,隨其所相應的有六處的差別,共有六種,包括眼根眼識觸對色塵所生的眼處所生樂,乃至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了法所生的樂。
玄二、攝2 黃一、標
 第二科攝,將六種又歸納成二種,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二種。
如是六種復攝為二。一者、身樂,二者、心樂。
 這六種快樂又可以攝為二種:一、屬於身體上的身樂;二、屬於內心的心樂。
黃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五識相應,名為身樂;意識相應,名為心樂。
 依眼耳鼻舌身五根觸色等五塵,若生起五識相應的樂,名為身樂;若生起與意識相應的樂,名為心樂。
亥三、苦對治樂
 第三科苦對治樂,說明苦對治樂的體相。
苦對治樂者,謂因寒熱饑渴等事,生起非一眾多品類種種苦受,由能對治息除寒熱饑渴等苦,即於如是苦息滅時,生起樂覺,是則名為苦對治樂。
 苦對治樂方面,是指因為寒凍、熱燥、飢餓、口渴等事,所生起的不同品類的種種苦受,若能夠對治這些苦事,而息除寒熱饑渴等苦受,當此等眾苦息滅時,覺得有樂的生起,生起樂的感覺,名為苦對治樂。
《披》由能對治息除寒熱饑渴等苦者:聲聞地說:食能對治諸饑渴苦;衣能對治諸寒熱苦;臥具能治諸勞睡苦,及能對治經行住苦;病緣醫藥能治病苦。(陵本三十三卷五頁2683)其類應知。
 〈聲聞地〉卷33,1068頁說:飲食能夠對治飢渴的苦惱;衣服能夠對治寒熱的苦惱;臥具能夠對治勞睡的苦惱,及能夠對治經行與站立很久所產生的苦;病緣醫藥能治病苦,這些苦除滅後而有樂的感覺,都稱作苦對治樂。
亥四、受斷樂
 第四科受斷樂,說明受斷樂的體相。
滅想受定,名受斷樂。
 滅受想定是滅盡定,得到滅盡定名受斷樂。佛說諸受皆苦,苦受自性是苦,名苦苦;樂受變壞時,苦受即至,名為壞苦;不苦不樂受,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常不安隱,是行苦,也名勝義苦。入滅盡定時前六轉識諸受不現行,即無三苦,名受斷樂。
亥五、無惱害樂2 天一、標列
 第五科無惱害樂,說明無惱害樂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無惱害樂,應知略說復有四種。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無惱害樂,沒有苦惱傷害的快樂,應該知道要略而說又有四種:
 一、出離樂,出家,出離凡塵恩愛的繫縛,所得到的快樂;
 二、遠離樂,證初禪,離欲之樂;
 三、寂靜樂,證二禪以上,無尋無伺,內心寂靜之樂;
 四、三菩提樂,證三乘聖道無分別智相應之勝義樂。下文會逐一詳細解釋。
天二、隨釋4 地一、出離樂
 第二科隨釋,隨著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出離樂,說明出離樂的體相。
正信捨家,趣於非家,解脫樊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
 對三寶有正信,棄捨煩惱的俗家,趣於遠離煩惱的非家,解脫俗家的樊籠,居家迫迮,或人事種種的壓迫、種種無奈、種種的大苦,名為出離樂。
 要略而言出離樂就是出家,出家是一種快樂。因為在家是愛的境界,必然要輪迴生死,愛是積聚苦的原因,因此出家名出離樂,這也是無惱害樂。
《披》種種大苦者:謂若居家,攝受妻子、眷屬、財穀、珍寶,名種種苦。由是不能勤修正行,出離生死,名為大苦。
 若是居家必須攝受妻子、眷屬、財穀、珍寶,而有各種辛勞,名種種苦。由此不能精勤修習戒定慧正行,出離生死,名為大苦。
地二、遠離樂
 第二科遠離樂,說明遠離樂的體相。
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離樂。
 斷除諸欲界欲及欲界的惡不善法,證得初禪得離生喜樂,離欲界的煩惱所生的喜受、樂受,名遠離樂。
地三、寂靜樂
 第三種寂靜樂,說明寂靜樂的體相。
第二靜慮已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
 第二靜慮以上已經遠離尋伺欲,離語言的干擾,因此非常的寂靜,有內等淨等功德支,因此第二禪以上的定名寂靜樂。
地四、菩提樂
 第四科菩提樂,說明菩提樂的體相。菩提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正等正覺。正覺樂,包括聲聞、獨覺、及菩薩三種正覺之樂。
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此樂名為三菩提樂。
 一切煩惱畢竟離繫,已斷絕煩惱,對於所知事如實平等覺悟,這種樂名為三菩提樂。
 於所知事如實證知它是不真實的、是我空、是法空、一切法不可得,如實了知平等覺悟一切法的實相,這種正覺的快樂名菩提樂。
《披》此樂名為三菩提樂者:聲聞、獨覺及大菩提,名三菩提應知。
 聲聞的阿羅漢、獨覺的辟支佛、及菩薩道的佛,都成就正覺的快樂,名三菩提應該知道。
戌二、釋得樂名5 亥一、因樂
 第二科釋得樂名,解釋得樂的名稱,分五科;第一科因樂,說明因樂的名義。
此中因樂,是樂因故,說名為樂,非自性故。
 這其中的因樂,是二樂品的諸根境界、順樂受觸、及可愛果業三種因緣,是快樂的原因,說名為樂,不是樂的自性,樂的自性是內心的感受。
亥二、受樂
 第二科受樂,說明受樂的名義。
此中受樂,樂自性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
 這其中的受樂,是樂的自性,說名為樂,並不是樂的因,受是果。
亥三、苦對治樂
 第三科苦對治樂,說明苦對治樂的名義。
苦對治樂,息眾苦故、遣眾苦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
 苦對治樂,如果種種苦惱被對治後,眾苦息除、而不再有種種的苦惱,說名為樂。這不屬於樂因,也不是樂的自性,只是苦被解除了。《瑜伽論記》說,譬如現在很餓,若取得食物受用,將餓的現象止息了,僅是相對於苦而言,有除飢餓苦的舒適,說名為樂,又稱苦對治樂,所以它不是樂的自性。
亥四、受斷樂
 第四科受斷樂,說明受斷樂的名義。
其受斷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亦非息遣種種苦故,說名為樂。然依勝義,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滅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名為樂。
 受斷樂,不是樂因,也不是樂的自性,也不是止息遣除種種的苦惱,說名為樂。受斷樂是依勝義,聖人的智慧所行的境界,住於滅盡定時,前六轉識不現行,這種勝義苦,主要是指行苦,暫時寂靜,因為行者還沒有捨身,只是行苦暫時寂靜,所以名為樂。
亥五、無惱害樂2 天一、三菩提樂
 第五科無惱害樂,說明無惱害樂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三菩提樂,說明三菩提樂的名義。
無惱害樂所攝最後三菩提樂,由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於現法中附在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永寂滅故,說名為樂。
 無惱害樂所攝的最後的正覺樂,是由於當來要證入無餘涅槃,那時勝義苦就永遠寂滅了。勝義苦是聖人才知道的行苦,於現在的生命體當中還有受,由於附在所依止的異熟識中的煩惱種子,一切的麤重永遠寂滅,愛見煩惱都斷除了,說名為樂。
《披》由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等者:依無餘依及有餘依說二寂滅,如文次第配釋應知。
 無餘依涅槃是指當來世,勝義苦永寂滅,行苦也不可得了。現在的有餘依涅槃時,因為沒有煩惱的種子,所以也很快樂,也是正覺的勝義樂相應。依無餘依涅槃及有餘依涅槃說有二種寂滅,如文所說的次第配合解釋應該知道。
天二、出離等樂
 第二科出離等樂,說明出離等樂的名義。
諸餘所有無惱害樂,於最後樂能隨順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當知亦名無惱害樂。
 其餘無惱害樂,有四種,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最後一種是三菩提樂,前三種樂是隨順於最後的三菩提樂,是修行人應該要追求的。
 出家得出離樂,證得初禪得遠離樂,證得二禪以上得寂靜樂,是三菩提樂的因緣,是因、也是成就三菩提樂的分位,能夠引發彼三菩提樂,應知也名無惱害樂。
《披》於最後樂能隨順故等者:如次配釋前三種樂應知。
 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此前三種樂如它的次第能夠引發三菩提樂,也稱作無惱害樂。
戌三、思擇所應2 亥一、泛明道理2 天一、有無利益別
 第三科思擇所應,思惟決擇菩薩應該要如何給予眾生以及自己的利益安樂,分二科;第一科泛明道理,廣泛說明其中的道理,又分二科;第一科有無利益別,以有無利益來思擇。
此中菩薩念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終不念與無利益品所有安樂。菩薩於此無利益品所有安樂,以無倒慧如實了知;勸諸眾生令悉捨離,隨力所能方便削奪。
 在這當中菩薩要給眾生的快樂都是有利益的安樂,終究不會給與無利益品類的所有安樂。利益是因,安樂是果,思想上與善法相應,如果不能讓眾生遠離痛苦就不要給。所以菩薩對這種無利益品類的安樂,能夠以正確、無顛倒的智慧如實了知;並勸導諸眾生使令其捨離,隨分隨力地以方便削奪眾生無利益品類的安樂。如果眾生現在正在享受這種無利益品類的快樂,菩薩就要用方法制止,不要讓他繼續。因為這種快樂是沒有利益的,將來會得到苦果的。
《披》隨力所能方便削奪者:戒品中說: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有慈愍,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陵本四十一卷六頁3356)如是等類,其義應知。
 戒品中說:菩薩如果見有增上增上宰官,地位很高很高的官,可能是一人之下,眾人之上,很有權力的領導人,有上品的暴惡,對於眾生沒有悲憫心,專行逼迫惱害老百姓。菩薩見到以後生起憐憫心,發生利益安樂的意樂,由於想要利益大眾,就隨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廢止這種增上宰官、或是罷黜增上等位。菩薩如果是做官的,才有權力剝奪這種宰官的位置,不讓他再做。如果菩薩看到有劫盜賊侵奪其他眾生的財物,尤其是僧伽物,大眾僧的、廟裡的、佛塔的物品,在佛塔、三寶處取得很多的物品,占為己有,放縱自己的貪瞋癡,來受用這些三寶物。菩薩很同情,對於這類盜賊發生利益安樂的意樂,隨力所能,逼迫盜賊將三寶處所的財物還回去,不要使盜賊受用這種財物,因為這種罪過能使盜賊長時間在黑暗、無明生死當中,在地獄餓鬼畜生道當中受苦。如〈菩薩地‧戒品〉卷41,1380頁所說。這些道理應該知道。不過菩薩要很有道德勇氣,不然很難做到。
天二、憂苦喜樂別3 地一、明與奪
 第二科憂苦喜樂別,憂苦喜樂的差別來思擇,分三科;第一科明與奪,說明應該制止不給眾生的事。
若苦所隨有利益事,眾生於此雖無樂欲,菩薩依止善權方便,設兼憂苦,應授與之。若樂所隨無利益事,眾生於此雖有樂欲,菩薩依止善權方便,設兼喜樂,應削奪之。
 如果所做的事會使眾生痛苦,但是隨後有利益,眾生雖然沒有樂欲這樣做,菩薩也要有善巧方便;若是兼有憂愁痛苦事,仍應要眾生去做。譬如剛出家讓他掃廁所,讓他很憂愁苦惱,或在大寮煮飯菜,而不安排他敲木魚,使得他心裡很苦,但是菩薩知道這樣做能令他的福報增長,才能夠在僧團中安住。菩薩知道就算是很苦的事也應該要讓他去做。
 如果這件事使有情很快樂、很安逸,但是菩薩知道有情會損減福報的,菩薩也要想辦法制止、剝奪他的快樂;就像父母知道小孩看電視很快樂,但是長時間看電視會使孩子墮落,就應該不讓他看電視,要使他能夠上進。菩薩的心情也是一樣。
《披》設兼憂苦應授與之者:戒品中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乃至廣說。(陵本四十一卷九頁3370)翻彼應知此所說義。
 在〈菩薩地‧戒品〉卷41,1387頁中說:如果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已經受了菩薩的淨戒律儀,菩薩有智慧看到有情應該猛利的精進修加行,雖然現前受種種的辛楚,但將來能得到義利,在這種情況下,若菩薩怕他受到憂愁苦惱,而不教導有情做猛利精進地加行,這樣菩薩是犯菩薩戒的。換句話說,因為菩薩有智慧知道將來對他有好處,就要強迫他做,不要護著他,怕他生憂惱。
地二、釋所以
 第二科釋所以,解釋與奪的原因。
何以故?當知如是善權方便,與兼憂苦有利益事,奪兼喜樂無利益事,令彼眾生決定於後得安樂故。
 為什麼?應當知道這是菩薩的善巧權宜方便,給予有情兼有憂苦卻有利益的事,奪去兼有喜樂而沒有利益的事,這樣做是因為菩薩要令眾生將來決定能夠得到安樂的緣故。
地三、顯義意
 第三科顯義意,顯出與奪的義理。
是故菩薩於諸眾生若樂利益,當知義意即樂安樂;於諸眾生若與利益,當知義意即與安樂。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樂如果。是故當知,於諸眾生若與利益,必與安樂。
 因此應當知道菩薩若歡喜給予眾生利益,意思即是菩薩歡喜給予眾生安樂。如果菩薩給予諸眾生利益,當知義意即是給與眾生安樂,意思是菩薩給予眾生利益,也就等於給予眾生安樂了。前面「若樂利益,即樂安樂」,樂,是動機;後面「若與利益,即與安樂」,與,是現行。約動機來說,好樂、希望眾生能夠得到利益是其內心的動機,也就是菩薩的內心是希望眾生能夠得到安樂;第二句話是現行上,給眾生利益,不論眾生的感受如何,給眾生利益是為了給他安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利益是因,安樂是果。要知道如果給眾生利益,所謂的利益是與善法相應,才能夠讓眾生得到安樂的果,因此利益種類的自利利他,都是應該要做的。
亥二、思擇五樂2 天一、利他攝2 地一、一向授與
 第二科思擇五樂,思惟簡擇五種快樂,分二科;第一科利他攝,思擇利他所攝的快樂,又分二科;第一科一向授與,說明一向應給與的快樂。
當知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菩薩於此不應思量,於諸眾生一向授與,以能饒益及無罪故。
 應當知道所有現法與將來所受的可愛果業所攝的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的滅盡定,無惱害樂的出家樂、遠離樂、寂靜樂、三菩提樂,菩薩於這些都不應多思量,一定立刻授與眾生,因為這樣能饒益眾生,而且不會有任何的罪過的緣故。
地二、分別所應2 玄一、不應授與
 第二科分別所應,分別所應該與不應該給與的快樂,分二科;第一科不應授與,不應該給與的快樂。
於彼受樂及根塵觸所攝因樂,若能生染,若性是染,有罪無益,非所宜者,於諸眾生不應授與。
 對於受樂以及六根接觸六塵所攝的因樂,若能令生起煩惱的染汙心,如果這種樂的體性是有染的,是有罪過沒有利益的、不適宜的,對於諸眾生就不應該授與。
玄二、應授與
 第二科應授與,應該授與給眾生的快樂。
若不生染,若性非染,無罪有益,是所宜者,於諸眾生即應授與。
 關於受樂以及根塵觸所攝的因樂,若它的體性不是染汙的,不會生出染汙的貪瞋癡,是沒有罪過而且對身心有益,是適宜的,對於諸眾生即應該授與這一類的快樂,菩薩應該授與此樂給眾生。
天二、自利攝
 第二科自利攝,思擇自利所攝的快樂。
菩薩於此隨自力能,亦應如是修行受學。
 菩薩對他人是這樣,對自己也是一樣,在自利方面隨自己的體力、智能,也應該同樣的修行受學。
《披》亦應如是修行受學者:攝事品說:謂諸菩薩,若於是義、於是善根勸他受學,即於此義、於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現受學。乃至廣說。(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頁3535)其義應知。
 在〈菩薩地‧攝事品〉卷43,1468頁說:若諸菩薩對於有義利的事是應追求的,能夠引發功德與利益,如戒、定、慧等,或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對這一類的善根,不但應該要勸導其他有情修學,自己也應更努力的修學,要以身作則,至少自己也要平等的修學,或是修學得更多。詳細內容如卷43四攝中的同事所說,其中的義理應當了知。
酉四、總結
 第四科總結,整體的結語。
當知是名菩薩利益安樂種類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應當知道這是屬於菩薩利益安樂種類的自利利他。除了這些以外沒有再超過,也沒有再增加的。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