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二十八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二瑜伽處之三
 現在是〈聲聞地〉第二瑜伽處品類建立的第三部分,品類建立共有十七科:補特伽羅品類差別、建立補特伽羅、所緣、教授、學、隨順學法、瑜伽壞、瑜伽、作意、瑜伽師所作、幾瑜伽師、瑜伽修、修果、補特伽羅異門、幾種補特伽羅、幾種魔及魔事、發趣無果等。本卷是品類建立十七科中的第五科「學」,至第十二科「瑜伽修」,瑜伽修這一科的內容要跨到卷29。
子五、學4 丑一、徵
 第五科學,說明三學的體相與差別,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為學?
 什麼稱為學?
丑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三種。
謂三勝學。
 學,是指三種殊勝的修學。
丑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
 學有: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三種。
《披》謂三勝學者:三學方便唯聖教有,不共外道,是故名勝,亦名增上。
 這三種學是得聖道的方便,唯獨佛法裡面才有,不共於外道,因此名為勝,也名增上。
丑四、釋2 寅一、略別辨3 卯一、增上戒學3 辰一、徵
 第四科釋,解釋三學,分二科;第一科略別辨,要略各別辨明三學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增上戒學,說明增上戒學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增上戒學?
 什麼是增上戒學呢?
辰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安住具戒等,如前廣說。
 增上戒學是指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律儀、軌則圓滿、所行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有六種相貌。如前面在戒律儀那裡已經說過,這些都是屬於增上戒。
辰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增上戒學。
 這些名為增上戒學。
卯二、增上心學2 辰一、徵
 第二科增上心學,說明增上心學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增上心學?
 什麼是增上心學呢?
辰二、釋2 巳一、舉一切2 午一、四靜慮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一切,舉出一切的增上心學,又分二科;第一科四靜慮,說明四種根本靜慮的體相。
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
 增上心學有二範圍,一是四靜慮,二是四空定。
 四種靜慮。四,是數目,指四種,包括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靜慮,是指心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而住,於此寂靜中正確審慎思惟緣慮,定慧平等,有止有觀,名為靜慮。也稱思惟修。四靜慮通於有心、無心、有漏、無漏、染、不染。四種靜慮的支數:
 初靜慮有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第二靜慮有四支: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
 第三靜慮有五支:正念、正慧、受樂、心一境性、行捨。
 第四靜慮有四支:不苦不樂受、行捨清淨、念清淨、心一境性。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80說明,能稱為靜慮的幾項要點:
 一、要具足能斷結(煩惱)及能正觀(心境相應),才能稱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
 二、若能遍觀、遍斷結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遍觀而不能遍斷結,諸無色定二義俱無,故非靜慮。三、若能靜息一切煩惱,及能思慮一切所緣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思慮一切所緣,不能靜息一切煩惱,諸無色定二義都無,故非靜慮。
 四、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以下解釋正文;
 一、離欲,欲有煩惱欲及事欲二種。離,有相應離及境界離。最先開始成就初靜慮時,能遠離欲界的煩惱欲及事欲,心於內不與欲相應,心於外也遠離色聲香味觸男女的欲境。
 二、惡不善法,遠離欲界的十惡法及雜染的五蓋才能證入初靜慮。《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80,解釋惡不善法,說:事欲是欲,煩惱欲是惡不善法。欲,指五欲,惡不善法,指五蓋。又詳細分別何者是欲、何者是惡不善法:
 1. 事欲是欲,煩惱欲是惡不善法。
 2. 欲謂五欲,惡不善法謂五蓋。
 3. 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欲界諸餘煩惱。
 4. 欲謂欲尋,惡不善法謂恚害尋。
 5. 欲謂欲界,惡不善法謂恚害界。
 6. 欲謂欲想,惡不善法謂恚害想。
 7. 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即欲愛。
 三、有尋,是粗的思惟觀察,包括修不淨觀出離尋、修慈悲觀的無恚尋、無害尋。
 四、有伺,是細的思惟觀察,包括修不淨觀出離伺、修慈悲觀的無恚伺、無害伺。尋伺是行者修靜慮時使用的方法,依第六意識尋思內外身不淨以對治欲界的欲煩惱,或尋思慈悲所緣對治欲界的瞋恚煩惱,證得初禪時能伏斷欲界欲恚害的煩惱,此二支是修行方法屬於對治支。
 五、離生,離是指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生,是指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離生。行者修七作意,於加行究竟作意斷除下品的欲界惡不善法,加行究竟為緣無間證入初靜慮,欲界一切麤重、已除遣故,及已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心感喜受,身感樂受,有堪能故,因此名離生喜樂。初靜慮地又名離生喜樂地。喜、樂是入初靜慮的利益支。
 六、入初靜慮,入,是證入,此時意識遠離昏沈掉舉,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與定心所相應於同一所緣境上攝心而住,證得心一境性。初,是指從欲界最初上進,第一次獲得,依順次第來數,稱為初。靜慮,是指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
 七、具足,是指已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
 八、安住,是指於入初靜慮後,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澀,於靜慮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因此名安住。
 行者證入初靜慮後,具足安住在初靜慮的境界,乃至能入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及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後面三種靜慮解釋可參考〈三摩呬多地〉卷11、33、63所說。
 以上所說是第一種增上心學的範圍。
午二、無色等
 第二科無色等,說明四無色定的體相。
又諸無色,及餘所有等持、等至,亦皆名為增上心學。
 除了四靜慮以外,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無色定,以及其餘所有的等持、等至、三三昧、五聖智等至等,其他的等至在〈三摩呬多地〉裡面說了很多,各式各樣的等持、等至,也都名為增上心學。這是第二種增上心學的範圍。
《披》又諸無色等者:此說無色等至及餘所有等持、等至,皆如三摩呬多地說應知。(陵本十一卷一頁834
 這裡所說的無色等至及其餘所有等持、等至,都如同〈三摩呬多地〉卷11,347頁起所介紹的,都是屬於增上心學,通於有漏、無漏。
巳二、顯偏勝
 第二科顯偏勝,顯示增上心學於入聖諦現觀偏勝。
然依靜慮,能最初入聖諦現觀,正性離生,非全遠離一切靜慮能成此事,是故靜慮最為殊勝,故偏說為增上心學。
 然而依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四種靜慮,能夠最初契入四聖諦的現量觀察,入於見道得聖道涅槃之正性,遠離煩惱之生,以無漏慧悟入諸法的諦理,或趣入涅槃,不是全部遠離一切的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能夠成辦此事,由於四種靜慮最為殊勝,因此特別說為增上心學。在修學聖道來說,第四靜慮是定慧均等的地方,所以佛是在第四靜慮裡面證入無上菩提的。因此增上心學特別強調的是第四靜慮,特指四靜慮為增上心學,不說四無色定等為增上心學。
卯三、增上慧學3 辰一、徵
 第三科增上慧學,說明增上慧學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增上慧學?
 什麼是增上慧學?
辰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於四聖諦等所有如實智見。
 增上慧學,特別強調的是以無漏慧,於苦集滅道四聖諦、或十二緣起等,如它真實的相貌,有正見相應的智,有現量相應的見,有這種無漏智慧能夠如實知見四聖諦的道理、或十二緣起等的諸法實相。
辰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增上慧學。
 如是以無漏慧如實了解諸法實相,是名增上慧學。
寅二、廣分別2 卯一、三學差別6 辰一、數3 巳一、問
 第二科廣分別,詳細分別三學的差別及最勝差別,分二科;第一科三學差別,說明戒定慧三學的差別相,又分六科;第一科數,約數目來說,又分三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何緣唯有三學,非少非多?
 問:為什麼只有戒定慧三學呢?為什麼不多不少只說三種呢?
巳二、答2 午一、標義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標義,標出它的義理。
答: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辦所作義故。
 答:戒定慧三學是為了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辦所作義故。
 戒能建立定,由持戒清淨,不攀緣、不散亂容易成就定,能建立心一境性,使心能入三摩地。
 增上定是慧的依止處,定於所知境如實清淨智轉,在定心裡,心專注力夠強夠穩定,觀察身受心法一切法相會很清淨、清楚,智慧可以生起,這是智所依故。
 增上慧學能成辦一切解脫煩惱,成辦一切聖道事,是所作皆辦的依止處。 
 現在說到三學差別。第一是說到數目上的差別。為什麼只有三種,不少也不多呢?先標出道理。戒可以建立定,定是智所依,慧是能成辦所作,所以建立這三種。
午二、隨釋3 未一、建立定義3 申一、標
 第二科隨釋,隨著前面所提出來的標示,作詳細的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建立定義,先說建立定境的道理,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建立定義者,謂增上戒學。
 所謂建立定境方面,是指增上戒學。
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樣說?
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由戒建立心一境性,能令其心觸三摩地。
 由於持戒,若戒持清淨心不外緣、不散亂、不攀緣,能斷除欲惡不善法,以此為依多多修習禪定,能使這一念心遠離煩惱欲及事欲,進而觸證三摩地。
未二、智所依義3 申一、標
 第二科智所依義,說明定是智慧的依止處,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智所依義者,謂增上心學。
 智慧所依止義方面,是指增上心學。
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樣說呢?
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由正定心念一境性,於所知事有如實智、如實見轉。
 行者由依淨戒修習禪定所得到的正定心,念心所於一所緣專注不移,以此為依於所認知的身受心法、四諦、十二緣起等所知事思惟觀察,有如實的智慧、有如實的正見生起。
 智與見都以慧心所為體,依作用不同而說智見。《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6〈7 分別智品〉說:決斷名智,推度名見。約聲聞行者而言,阿羅漢的盡智及無生智,因為於所修聖道成就,已止息推求之心,不必推度故,不名為見。其餘有學聖者的無漏慧,因為已斷疑故,具推度性故,皆通智見二性。凡夫有漏慧及聖人的無漏慧都具擇法功能,都是智所攝,身見等五及世間正見,推度性故,是見所攝。
 〈攝事分〉卷86說智見有九種差別:
 一、若照見過去及以未來非現見境,此慧名智;照現在境,此慧名見。
 二、又所取為緣,此慧名智;能取為緣,此慧名見。
 三、又聞思所成,此慧名智;修所成者,此慧名見。
 四、又能斷煩惱,此慧名見;煩惱斷已,能證解脫此慧名智。
 五、又緣自相境,此慧名智;緣共相境,此慧名見。
 六、又由假施設,遍於彼彼內外行中,或立為我,或立有情等,以如是等世俗理行緣所知境,此慧名智;若能取於自相、共相,此慧名見。
 七、又尋求諸法,此慧名智;既尋求已,伺察諸法此慧名見。
 八、又緣無分別影像為境,此慧名智;緣有分別影像為境,此慧名見。
 九、又有色爾焰影像為緣,此慧名見;無色爾焰影像為緣,此慧名智。
 總之,智、見都是智慧,必須依止於定,因為定心中慧於所知境清淨轉,心要專注、有力、穩定,以此為依觀察四聖諦等所知事,才能有如實清淨的無漏智見生起。
未三、辦所作義3 申一、標
 第三科辦所作義,成辦聖道的功德必須依止慧,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辦所作義者,謂增上慧學。
 能夠成辦聖道有所成就方面,必須依止增上慧學。
申二、徵
 第二科徵,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樣說呢?
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由善清淨若智、若見,能證究竟諸煩惱斷。以煩惱斷是自義利,是勝所作,過此更無勝所作故。
 由善法相應、清淨的,沒有染污的煩惱在裡面,由依止於定修毗婆舍那所得具決斷力的智慧、推度力的正見之增上慧,能夠真實究竟斷除愛見煩惱、親證涅槃。因為斷除愛見煩惱、親證涅槃,是聲聞行者自乘所成就的究竟利益,是殊勝的、超過外道所能作的,是最殊勝的所作,沒有再超過它的。這件事要依止增上慧,依增上慧能解脫三界的愛見煩惱。
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由是因緣,唯有三學。
 由於戒能建立定,定為智所依,慧能成辦所作,證得究竟阿羅漢果,成就最殊勝的義利,所以從數目上來說唯有戒、定、慧三學。
辰二、次第3 巳一、問
 第二科次第,說明三學的次第,分三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何緣三學如是次第?
 問:是什麼因緣戒定慧三學是這樣的次第呢?
巳二、答2 午一、別辨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別辨,各別的辨明。
答:先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
 答:行者必須先受持禁戒,由於持戒能善巧清淨,三業清淨沒有過失,便不會憂愁後悔;由於無憂愁後悔故,心歡喜身安樂;由於身心安樂,能成就正定;心得到正定,依止正定修毗鉢舍那、修觀,能如實的了知,如實的現見,或說知是心王相應的慧,見是慧相應的,就是心所相應,玅境長老這樣開示,心王、心所能夠如實的知見身是不淨的,受是苦的,心是無常的,法是無我的,或是如實知見五蘊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的真理;能夠如實知見五蘊無常、苦、空、無我,因此生起厭離五蘊的智慧;由於生起厭離五蘊的智慧而遠離於三界染污希求的愛煩惱染污;由於遠離於三界染污希求的愛煩惱染污,能夠解脫三界愛見煩惱的繫縛。
《披》歡喜安樂者:三摩呬多地說:歡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悅,心欣踊性。喜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深慶適悅,心欣踊性。安者,謂離麤重,身心調適性。樂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以離彼品麤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陵本十一卷三頁841)此應準釋。
 受持淨戒有二類人,一類是從開始受戒以來都沒有犯過戒的,是本來清淨的行者。另一類人是有犯,但是馬上懺悔清淨,這也是清淨,但不是本來清淨的。〈三摩呬多地〉說:歡,是指從初發心受戒以來都沒犯過戒的清淨行者,觀察於資糧地外凡位所修的清淨身語意行,由於持戒清淨,沒有過失,不會後悔,心裡很安慰,舒適怡悅,心裡感到歡欣踊躍,無悔則歡。
 喜,是正確的修習禪定的方便為先,內心深深的慶喜而適悅,心裡很欣喜很踊躍的體相。安,是遠離五蓋煩惱的麤重,使身心調適順暢。
 樂,由於修禪定成就了,或是修五停心觀成就了,修四念處成就了,心裡調適,身心不會受損害,身體健康,內心非常的安樂,乃至將煩惱斷除,成就解脫的樂,遠離麤重無堪能性,證得初禪時將欲界的煩惱降伏,證得初果,將三界分別起的煩惱完全斷除,能夠解脫煩惱。如〈三摩呬多地〉卷11,350頁所說。
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
 漸次的修行,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地、二地、三地、四地等,這樣漸次的解脫證無所作究竟涅槃。約聲聞乘來說,最後可以成就無所造作的阿羅漢無學究竟涅槃,臨終時還可以證入無餘依涅槃。
午二、略顯
 第二科略顯,要略的顯示。
如是最初修習淨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
 如是戒定慧三學的次第,最初先修習清淨的戒,以持戒清淨為先,由戒淨,漸次的進趣,無悔、歡、喜、安、樂、得定、如實知見、起厭、離染、得解脫。總之由戒淨漸次的進趣成就定慧,最後證得無所作的究竟涅槃,成就阿羅漢果。
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故三學如是次第。
 因此戒定慧三學是以這樣的次第安立。
《披》證無所作究竟涅槃者:所作已辦,過此更無勝所作故,名無所作,是即無學,由是說名究竟涅槃。思所成地說:若婆羅門作所作已,數復應作,更有勝上所應作事,當知此非真婆羅門。若婆羅門證婆羅門所應作事,超登一切薩迦耶岸,安住陸地,當知此是真婆羅門。(陵本十八卷十頁1563)其義應知。
 行者所應該作的修習戒定慧的事,已經成辦,已經成功,過了此階段以後沒有更殊勝應該要作的事,名無所作,也就是無學阿羅漢,由此說名究竟涅槃。
 〈思所成地〉說:若婆羅門已作所應作的修習戒定慧事,一次一次的還有應該要作的,還有比這更殊勝的所應作事,由於修行尚未究竟,應知這不是真的婆羅門。
 若婆羅門已經成就婆羅門所應該作的事情,已經超越我見、我所見生死海的此岸,到達及安住在涅槃的彼岸陸地,應該知道這是真實的婆羅門。其中的義理應該準照〈思所成地〉卷18,656頁所說來了解。這是修學戒定慧三學的次第。
辰三、名增上2 巳一、問
 第三科名增上,說明增上的意思,又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何緣三學名為增上戒、心、慧耶?
 問:為什麼戒定慧三學名為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耶?
巳二、答2 午一、標義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標義,標示增上的義理。
答:所趣義故,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答:所趣義,所要趣向的地方,趣是趣向,由戒趣向定,由定趣向慧,這是第一個道理。最勝義,戒定慧三學的義理是最殊勝的,名為增上。
午二、隨釋2 未一、所趣義3 申一、徵
 第二科隨釋,接著再詳細的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所趣義,說明所趣義的名義,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所趣義?
 什麼是所趣義呢?
申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為趣增上心而修淨戒,名增上戒學。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學。為趣煩惱斷而修智見,名增上慧學。
 戒可以增上定,為了趣向增上心而修清淨的戒,名增上戒學。為了趣向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學。為了趣向斷除煩惱,所以修智見,名增上慧學。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所趣義故,名為增上。
 由戒可以趣向增上心,修增上心是為趣向增上慧,修增上慧是為趣向解脫的,或說趣向煩惱斷。這些稱為由所趣義故,名為增上。
未二、最勝義3 申一、徵
 第二科最勝義,說明最勝義的名義,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最勝義?
 什麼是最勝義呢?
申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若增上戒學、若增上心學、若增上慧學,唯於聖教獨有此三,不共外道。
 最勝是與外道作比較,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只有佛法聖教裡面獨有戒定慧這三學,都是不共於外道的。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由是稱為由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所以說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有二義:一是所趣義,一是最勝義,稱為增上。
辰四、引發差別2 巳一、標
 第四科引發差別,說明增上戒心慧能互相引發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來。
又或有增上心學能引發增上慧學,或有增上慧學能引發增上心學。
 又定慧能相互引發,或有增上心學能引發增上慧學,或有增上慧學能引發增上心學。
巳二、釋2 午一、慧引發心
 第二科釋,解釋這二種情況,分二科;第一科慧引發心,由智慧可以引發得定。
謂聖弟子未得根本靜慮,先學見跡,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是名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
 修行的聖弟子還沒有得到根本靜慮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因為前面增上心學雖然包括的定很廣,不過以偏勝來說是指四靜慮。若聖弟子在未到地定裡面證得有學見跡,證得初果,先見到聖道的跡象,後來為進一步斷除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正確精進勤修習加行,修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第一念覺支,由明記不忘的念,能夠將所緣境現前;
 第二擇法覺支,擇法是決斷的智慧,由進一步修習此所緣境,通達所緣境是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
 第三精進覺支,行者還要配合精進,有精進力在裡面;
 第四喜覺支,這樣的修習有喜受相應;
 第五安覺支,行者心安;
 第六定覺支,得到禪定了;
 第七乃至修捨覺支,這時是平等捨,達到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轉。
 行者因為常常將所緣境憶念在心裡,不惛沈不散亂,能夠明靜而住。證初果以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修七覺支,是名由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七覺支成功了可以成就禪定。
《披》謂聖弟子至修捨覺支者:此顯諸聖弟子,或有依未至定,已證現觀,是故說言未得根本靜慮,先學見跡。從是以後,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是即七種覺支。七覺支中,念為最初,捨為後邊,略無中間,說乃至言。
 這是顯示有一類聖弟子是依止未到地定,已經先證得四諦現觀,成就無漏的無分別智,因此說未成就根本靜慮,先證得有學見跡的初果。從證得初果以後,開始修七種覺支,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這一念心都是在覺的狀態,是明明白白的,很清楚的。這樣修就是七種覺支。七覺支中,念覺支最先、捨覺支是最後,中間不再詳細介紹,因此說乃至這句話。
 證得初果的聖人,修七覺支的增上慧可以引發增上心學證入禪定,修成功,可以直接證入三果。
午二、心引發慧
 第二科心引發慧,由定來引發慧的道理。
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者,如前已說。
 由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如前面已經說過。
《披》如前已說者:謂如前說: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是即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應知。
 如前面所說:心得到禪定,依止禪定修習四諦等觀行,能夠如實知、如實見,就是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應該知道。這類行者是已經得根本定再來修聖道,是超越人,可以一下證得三果,乃至四果。
辰五、具不具學2 巳一、舉差別
 第五科具不具學,所修三學裡面有完全具足,或不完全具足的情況,分二科;第一科舉差別,說明其中的差別。
又或有增上戒學,無增上心、無增上慧;或有增上戒學,亦有增上心,唯無增上慧;非有增上慧學,而無增上戒及無增上心。是故若有增上慧學,當知必定具足三學。
 行者所修三學的情形,或有只是具足增上戒學,沒有修增上心學、也未修增上慧學;或有增上戒學與增上心學,唯獨沒有增上慧學,無漏的智慧還沒有成就。慧包括有漏、無漏,依前文來說,增上慧是指無漏慧;不會有成就增上慧學而不具備增上戒及增上心的情形,因為增上慧的成就,必定是依止增上戒與增上定;因此如果有無漏的智慧,一定是具足戒定慧三學的功德。
巳二、勤修學
 第二科勤修學,說明於三學當勤修學。
於此建立三種學中,諸瑜伽師當勤修學。
 在這戒定慧三種學中,修觀行的禪師們應當要精勤的修學。
 這是以具不具學來說,如果有增上慧一定會有增上戒、增上心;有一種情況是有定,含有戒,因為有定,心無雜染,不會向外攀緣;有戒不一定有定或有慧。三學作比較,有淺有深。常常說戒,有別解脫戒,是指還沒得禪定這樣修,各別持一條的戒得到一種解脫,名別解脫戒。有禪定能降伏欲惡不善法,因此禪定裡面有戒,名定共戒。另外最殊勝的是增上慧,名道共戒,有聖道一定會有戒,這時持的戒是解脫自在無礙的,因為已經解脫煩惱。根本來說,道共戒是最殊勝的。總之,有慧,一定會有戒、有定。有定必含有戒,但是有戒不一定有定、有慧。
辰六、依入現觀4 巳一、標
 第六科依入現觀,依三學證入現觀的差別,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來。
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此三學入諦現觀。
 又有三種有情,依此戒定慧三學,能夠證入四諦現觀。
巳二、徵
 第二科徵,問。
何等為三?
 是哪三種有情呢?是哪三類的有情?
巳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未離欲,二、倍離欲,三、已離欲。
 這是說所斷欲界欲的程度。
 一、沒有完全遠離欲界的欲,還有欲;
 二、倍離欲,欲界的欲已加倍的遠離。後面會說,斷除欲界九品欲中的前六品、七品、或八品,加倍的遠離欲界欲,名倍離欲。
 三、已離欲,將欲界的九品欲煩惱全部斷除,名已離欲。
巳四、釋3 午一、證預流
 第四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證預流,依三學證得證預流果。
當知此中,於一切欲全未離者,勤修加行,入諦現觀;既於諸諦得現觀已,證預流果。
 應該知道在這當中,於一切欲全未遠離者,是指加行位行者,於欲界的欲還沒有完全斷除,只成就未到地定,很努力的依未到地定修習四聖諦的觀行,由此證入四諦現觀;既以無漏慧於四諦證得現觀,於五下分結中斷除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三種煩惱,證得預流果。此時於欲界的貪與瞋煩惱尚未斷除,欲界欲還沒有完全遠離。
 若據〈決擇‧聞所成慧地〉卷64所說,這是五種離生的第一類,是於凡夫加行位時為證得聖道果,未離欲界貪或已斷除欲界修所斷煩惱前五品,依未到地定修四聖諦入於正性離生,至見道第十六心時證入初果,於前十五心正趣向初果時名初果向,這是屬於次第證者。
午二、證一來
 第二科證一來,依三學證得一來果(二果)。
倍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一來果。
 倍離欲方面,斷除欲界的六品煩惱以上而未斷第九品煩惱者,在那時是證得一來果的二果。是一來人天往返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名一來果。
 若據〈決擇‧聞所成慧地〉卷64所說,這是五種離生的第二類,於凡夫加行位時已斷除欲界修所斷煩惱六、七、八品的行者,入於正性離生,至見道第十六心時證入二果,於前十五心正趣向二果時名二果向,這是屬於超越證者,又名倍離欲,倍是指於凡夫位時捨離欲貪倍於次第證者。
午三、證不還
 第三科證不還,依三學證得不還果,又名阿那含果、三果。
已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不還果。
 已經完全離欲界的欲,那時是證得不還果,不會再來欲界受生,成就三果。
 若據〈決擇‧聞所成慧地〉卷64所說,這是五種離生的第三類,是於凡夫加行位時已斷除欲界修所斷九品煩惱,依根本靜慮入於正性離生,第十六心時證入三果,於前十五心正趣向三果時名三果向,這是屬於超越證者,又名已離欲或全離欲,指於凡夫位時完全捨離欲界之煩惱,證得根本四靜慮乃至三空定者。
卯二、最勝差別2 辰一、三根2 巳一、標列名
 第二科最勝差別,說明最勝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三根,說明三種無漏根的名稱與建立,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名,標示列舉出三根的名稱。
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
 又有三種無漏根性。
 一、未知欲知根,還不能知道諸法的實相,想要知道,還是凡夫時,包括資糧位、加行位在裡面,還沒證聖果的都可以稱作未知欲知根。
 二、已知根,是指證得初果以上的聖人。
 三、具知根,成就無學阿羅漢,名具知根。
巳二、明建立2 午一、徵
 第二科明建立,說明建立三根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建立如是三根?
 怎麼樣建立這三根呢?
午二、釋3 未一、未知欲知根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未知欲知根,說明未知欲知根的建立。
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
 於四聖諦還沒有成就現觀的行者,精進的用功加行,修行四聖諦的現觀,求證諸法實相,依止勤修諸諦現觀來建立未知欲知根。
 依《俱舍論》及《法界次第》說未知欲知根,是無漏九根和合。指信行或法行人,無始以來未曾聞四諦真理,欲知彼真如諦理,遂修習地前方便之解行,於見諦道中(見道位),名未知欲知根。所謂九根,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喜根、樂根、捨根、意根。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0說:未知欲知根,是指於加行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這是顯示順決擇分所攝(暖、頂、忍、世第一)加行道,及見道十五剎那所有諸根,是未知欲知根體。所謂諸根,包括意根,信進念定慧五善根。由未至等地定等所依差別故;如其所相應的,有樂喜憂捨根隨其中幾種。憂根者:謂加行道時,順決擇分後,於上解脫,希求欲證,愁慼所攝(即出離欲俱行憂)。如是十根,過去以來從未知諸法真實相,為欲得知,精進修習,因此名未知欲知根。
 〈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7說最後三根是九根分,即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安立未知欲知根由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所成。又問:未知欲知根何義?答: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資糧位)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想要轉凡成聖,必須修諦現觀,修行人從有善法欲、出離心,想出家修行開始,修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乃至三十七道品等一切方便道中,所有的信進念定慧,都屬於未知欲知根的境界。又說未知欲知根,若遠沙門果,世間行所攝,是有漏;若近沙門果,出世行所攝,是無漏。
 關於三無漏根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7所說。
未二、已知根
 第二科已知根,說明已知根的建立。
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
 若是對四聖諦已經成就現觀,是屬於有學的行者,依止有學建立已知根。
 在《瑜伽論記》裡面說到,初果、二果、三果都是已知根,但是三果以上的聖人已無憂根,有欲的人是還有憂,無欲的人已離憂,故三果以上的聖人已除憂根,只有九根。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0說:已知根,指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已上,於一切有學道中,所有諸根,是已知根體。所以者何?即前十根,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於如是有學道中,未有所應知境,曾所不知故;名已知根。
 〈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7中問:已知根何義?答:從預流果乃至金剛喻定,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從預流果一直到四果向金剛喻定之間,所成就的信等五善根的境界,都屬於已知根的境界。已知根的聖人與未知欲知根都是信進念定慧五根,只是強度不同。金剛喻定,是指能破除最微細的煩惱的禪定,此定如同金剛能摧斷一切物,稱為金剛喻定。
未三、具知根
 第三科具知根,說明具知根的建立。
若阿羅漢所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若是阿羅漢所作已辦,修學聖道事情已經完全成辦,住在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0說:具知根,指於無學道所有諸根。言諸根者,即前所說已除憂根所餘的九根,於無學道中,說名具知根。
 〈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7中說,從初證入阿羅漢果一直到入無餘依涅槃以前,信進念定慧等五善根的境界,是具知根的境界。完全的通達諸法實相,稱作具知,智慧是具足了,具知根有信進念定慧,意根、喜根、樂根、捨根,九根,已無憂根,這是殊勝的差別,約行者的程度來分有這三種根。
辰二、三解脫門2 巳一、標列名
 第二科三解脫門,說明三解脫門名稱與建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名,標示列舉出三解脫門的名稱。佛法裡面的三解脫門,三門是空、無相、無願解脫,也就是三三昧。這三種三昧是一個門,是使行者轉凡成聖的門,通過此門可成為聖人。所以三門清淨絕非虞,絕對沒有錯誤;檀信皈依增福慧,檀信如果皈依清淨的僧寶,一定增福增慧。
復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
 又有三種解脫的門,解脫,是自在之義,門是能通之義,由此三解脫門,能斷除煩惱,解脫愛見煩惱繫縛,通至涅槃,因此稱三解脫門。包括:
 一、空解脫門,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空,無我、我所,若能如是通達,則於諸法而得自在,因此名空解脫門。
 二、無願解脫門,對於三界有為法的色受想行識無有祈願,名無願解脫門。
 三、無相解脫門,觀三界有為法不可得,一切諸法本自寂靜,本來是無相的,證得無相的涅槃,名無相解脫門。
巳二、明建立3 午一、徵
 第二科明建立,說明三解脫門的建立,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建立三解脫門?
 怎麼建立這三種解脫門呢?
午二、釋2 未一、舉所知境3 申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所知境,舉出所認知的境界,其實三解脫門不離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是所知的境界,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來。
謂所知境略有二種。
 有情所認知的境界要略歸納有二種。
申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有及非有。
 包括一、有,有為法、無為法,二、非有,不存在的法。
申三、釋2 酉一、有3 戌一、標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有,說明有的名義,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二種。
有有二種。
 有,是存在的意思,所認識的境界是存在的,也有二種。
戌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這裡所說的有,包括有為、無為:
 一、有所造作的,無常的,是有為;
 二、無造作的,常住不變的,是無為。
戌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於有為中,且說三界所繫五蘊;於無為中,且說涅槃。如是二種有為、無為,合說名有。
 在有為當中,有為的範圍很廣、很多,因緣所生法都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有情世間、成住壞空的器世間都是有為法。但這裡不說那麼廣,暫且歸納成一個小範圍為三界所繫的五蘊:欲界、色界、無色界所繫屬的五蘊果報;欲界、色界有色受想行識,無色界有受想行識。三界眾生的果報是屬於有為法,歸納在此範圍內。
 無為也有八種,但這裡只說涅槃無為這一種。這二種有為或無為合說為有。有為法是存在的,無為法也是。無為法是一種理,事依理立,此理也不能說它沒有,也可說它是有。雖是無相的,但是也說它是有。
酉二、非有
 第二科非有,解釋非有的名義。
若說於我,或說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非有。
 若於五蘊中或離蘊說有常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或說我為有情,我有情識,名為有情;或說命者,色.心相續名之為命,者是主的意思,也就是執著我為有真實之壽命者;生者,我具有生老病死等所有法,名生者。這些於我所安立的不同名稱,由於「我」是根本沒有的,是不存在的,生命體內根本沒有這件事,是名非有。
 但是因緣所生的五蘊是有的,是如幻如化的有,而「我」這件事不可得、連理也不可得,所以說我是「非有」。
未二、辨相差別3 申一、無願
 第二科辨相差別,辨明三解脫門的相狀差別,分三科;第一科無願,說明無願解脫門的建立。
於有為中見過失故、見過患故,無所祈願;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
 因為於有為五蘊法中見到很多過失,見到很多過患,在三界中任何處受生都有很多的煩惱、過失、災患,於來生不再祈求希願於三界得到果報;不祈求希願後有果報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這是約聲聞乘道理來說。
 大乘菩薩的無願三摩地是:「即等隨觀離言自性所有諸事,由邪分別所起煩惱,及以眾苦所攝受故,皆為無量過失所污,於當來世不願為先心正安住,是名菩薩無願三摩地。」大乘菩薩平等的在一切法上,都能夠隨順佛陀的法語教導,也就是隨順聞思修的智慧,觀察本身是沒有名字,離言說自性所有惑業苦的這些事,是由愛分別、非愛分別、非愛非非愛分別所生起的貪瞋癡等煩惱,由這些煩惱引發種種的行動而造業,由業行受愛取滋潤感得種種果報,以及眾多的果報組成的這些依正二報,都有老病死、生滅無常等過失,發願於當來世再也不願生起邪分別、造業、招感生死苦果了,在奢摩他裡邊作如是觀,觀察依名、事、自性假立、差別假立所生邪分別不可得,然後安住在這裡不動,是名菩薩無願三摩地。
申二、無相
 第二科無相,說明無相解脫門的建立。
於有為中無祈願故,便於涅槃深生祈願,見極寂靜、見甚微妙、見永出離;由於中見永出離故,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
 行者於三界有為的果報當中沒有祈求希願,不再祈求三界裡面得到一個果報體後,便對於成就有餘依涅槃,趣入無餘依涅槃不生不滅的境界,深刻的產生祈求希願,觀見涅槃是最究竟、最寂靜的、非常微妙的境界、能永遠出離三界的苦因苦果;由此觀見涅槃可以永遠出離三界的生死苦果,是無相,離一切相,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
 菩薩的無相三摩地是:「正思惟離言自性所有諸事一切分別戲論眾相,永滅寂靜,如實了知,心正安住,是名菩薩無相三摩地。」在三摩地裡面思惟觀察本身是離言自性的所有惑業苦諸事,是由一切分別戲論中能分別、所分別的眾相畢竟空寂,滅了分別戲論,由分別戲論而現的諸相也都不可得,能分別不可得、所分別也不可得,眾相永滅、內心寂靜,以無分別智如實了知,安住在離一切相,是名菩薩無相三摩地。
申三、空
 第三科空,說明空解脫門的建立。
於其非有無所有中,非有祈願、非無祈願;如其非有,還則如是知為非有、見為非有,依此建立空解脫門。
 依據玅境長老的解釋,對於非有的我,我是無所有中,不是有祈願、也不是無祈願,因為根本沒有我,談不上這樣的分別;如五蘊生命體本身或裡面根本就沒有我,也不是我所有,也就如是了知觀見五蘊沒有所執著的我、我所有,不是我、我所有,由此建立空解脫門。
 第二種依據《瑜伽論記》解釋,對於非有的我,確實我是無所有的,對於色受想行識這件事,沒有祈願;但是對於涅槃無相,解脫色受想行識的境界是非無祈願,還是希求證得無相的涅槃。非有祈願是說明無願解脫門,非無祈願是說無相解脫門。這二件事都是與無我有關係的,必須通達無我的道理才能夠證入涅槃,因為了解無我,對色受想行識沒有祈願,不再想要有色受想行識,知道此五蘊生命體裡面根本沒有我;在涅槃時也是沒有我。不論是有為、無為都是沒有我,一切法的共相都是無我。行者知道一切法都是沒有我的,知道也沒有人在證涅槃,涅槃是無相,不論有為或無為都是沒有我。
 如其非有,知為非有,見為非有,一個知一個見:知,心裡了知是無我的;見,智慧也通達是無我的。這裡特別強調一個知一個見,心王了知、心所也能通達,依此建立空解脫門。
 菩薩的空三摩地是:「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菩薩空三摩地。」菩薩在奢摩他裡觀因緣所生的惑業苦的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這一切事本來是沒有言說的,由世間的智者假立種種名言,人與人之間才可以談話、可以做事情,而佛陀來到此世間教化眾生,也是在佛法裡面安立各式各樣的名言,使佛弟子依此修習三乘聖道,由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沒有自性,是無相、是沒有體性的、是畢竟空寂的,諸法實相是離言說自性的,內心安住於此,是名菩薩空三摩地。
午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建立三解脫門。
 如前所說是名建立三種解脫的門。由此三解脫門,可以解脫三界生死的苦因苦果。
 空無相
 無願,據《顯揚聖教論》卷2說︰「若無差別總名空無相無願者,此通聞、思、修所生之慧,世及出世,應知。若名空無相無願三摩地者,唯是修所生慧,通世、出世,應知。若名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者,此唯出世,應知。」由此可知此處所說三解脫門是指有情修空無相無願三種觀行所成就的出世解脫,是修空、無相、無願三法所證的果。 
 又〈決擇‧菩薩地〉卷74說︰由遍計所執自性故立空解脫門,由依他起自性故立無願解脫門,由圓成實自性故立無相解脫門。這是從三自性的觀點來說明三解脫門。
子六、隨順學法2 丑一、徵
 第六科隨順學法,隨順向於學法,廣義的說,包括戒定慧名學;狹義的說,學是指戒,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隨順學法?
 什麼是隨順學法?
丑二、釋2 寅一、第一義2 卯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第一義,依第一種道理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十種。
謂有十種違逆學法,對治彼故,應知十種隨順學法。
 有十種違背學法,會障礙修學戒定慧,若對治這十種違逆的學法,反過來說應知有十種隨順學戒定慧三學的法。
卯二、辨2 辰一、初舉違逆3 巳一、徵
 第二科辨,詳細的分別,分二科;第一科初舉違逆,最初舉出違逆學處的法,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十種違逆學法。
 什麼是十種違逆學法呢?
巳二、列10 午一、第一法
 第二科列,列出來,分十科;第一科第一法,說明第一種違逆學法。
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
 一、這特別是說學戒的事情。邑是對女子的尊稱,所有的女子,年輕的女人,或是盛年健壯,有可愛形色的外表,能令行者欲熾然、放逸懈怠,破壞淨戒,不能離欲,障修禪定,心生昏醉,愚癡造罪,能成阿鼻地獄惡業,是正在修學戒定慧的善男子等的上品障礙。這是第一種障礙學法。
午二、第二法
 第二科第二法,說明第二種違逆學法。
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
 二、於薩迦耶我見所攝五蘊諸行生起愛著,這也是違逆學法,也會障礙修學戒定慧。若是行者很愛重自身,顧戀身命,於三十七菩提分法毫無希望,計我我所以為前導,恒於其身防衛覆障,沐浴調治莊飾寶護,不能忍苦悍勞修學戒定慧,這也是一種障礙學法。
午三、第三法
 第三科第三法,說明第三種違逆學法。
三者、懶惰懈怠。
 三、修學戒定慧,有懶惰懈怠。懶惰是對未生的善法,懶得去追求;懈怠是指於已生的善法,鬆懈怠惰不再持續下去。例如還沒有成就奢摩他、毗鉢舍那,沒有成就懶得去靜坐,去修止觀,稱作懶惰。已經成就某一部分的功德,如有某一部分的聞慧,或是思慧,或是有漏修慧,已經有成就了,可是鬆懈怠惰不再持續。若懶惰與懈怠則對於善法不能精進,也是一種障礙學法。
午四、第四法
 第四科第四法,說明第四種違逆學法。
四者、薩迦耶見。
 四、薩迦耶見。若行者有我見,以我見故增長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乃至六十二見等諸見,由此生起諸多煩惱,障礙戒定慧,常為生死之所繫縛,也是一種違逆學法。
午五、第五法
 第五科第五法,說明第五種違逆學法。
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
 五、對於一段一段的飲食,貪著美味,飽食之後,身心閒散安逸,種種積累名位、權利、財富的欲望隨之而起,和引發過患的因緣相應,導致遑遑不得終日,身心不安,障礙戒定慧的修學。
午六、第六法
 第六科第六法,說明第六種違逆學法。
六者、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
 六、對於世間的種種能引發沒有義利的言說戲論,如世間的學問、詩詞、歌頌、音樂、戲劇等都是戲論。這些戲論不是只有一種,有很多種,在各別品類所思念的戲論中,發起欲望貪愛世間的煩惱,由此障礙戒定慧的修學。
 玅境長老特別的強調出世間的智慧,他曾經提到,有一些師父度徒弟出家了,沒有送到佛學院學習佛法,卻送去讀世間的大學,世間的大學是種種的戲論。世間的學問裡面沒有教導貪瞋癡的過患,以及如何遠離貪瞋癡,只是教導怎麼樣賺得更多的錢?怎麼樣讓生活更好?裡面有很多的戲論,有很多的貪瞋癡,去學世間學,只會增長貪瞋癡、影響道心、障礙戒定慧的修學。這是玅境長老特別提出來的。這是第六種障礙學法。
午七、第七法4 未一、標
 第七科第七法,說明第七種違逆學法,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來。
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七、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修三乘止觀與第一義諦相應,稱為瑜伽。警策應起的心種,稱為作意。修止時,作意於同一所緣數數憶念;修觀時,在一個所緣境上作意簡擇、極簡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行者於蘊、界、處等所緣境事作意修習止觀時,有種種過患生起,障礙所修的定慧不能成就。
未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此復云何?
 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時到底有哪些過患呢?
未三、釋2 申一、標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十一種。
謂十一種。
 有十一種
《披》謂十一種者:如前三摩呬多地中說,有十一定障差別。又修所成地中說,十一法為所對治。其義大同,隨應準釋。
 在〈三摩呬多地〉卷12,422頁裡面提到,有十一種修定時的障礙,稱為定障差別。在〈修所成地〉卷20,726頁有說到,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是應該要對治的,修所成慧俱的光明有七法是應該要對治,總共有十一種。這裡也提出十一種可以對照〈修所成地〉的說法來了解。
申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豫疑惑。
 一、對於四諦、三寶、五蘊,還有種種的業、業果的道理: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有所猶豫疑惑。對於這些事沒有很肯定的、很實際的了解,猶豫不決,有疑、有惑。惑是不明白,疑是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明白一半,這是一種疑,對於四諦、三寶的道理,五蘊、業果當中有疑惑,對於所緣境不大清楚,修起止觀就不順了。
《披》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豫疑惑者:諦謂四諦,寶謂三寶,蘊謂三世諸行,業謂妙行、惡行因性,果謂彼業異熟果性。於是一切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是名猶豫疑惑。
 諦,是指苦集滅道四聖諦;寶,是指佛法僧三寶;蘊,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五蘊諸行;業,是指妙行(福業、不動業)與惡行(非福業)的因性。果,是妙行或惡行所感得的變異成熟的果報。對於這一切的四諦、三寶、五蘊、三世諸行、以及妙行惡行所感的異熟果,心裡懷著疑惑,猶豫猜度,是名猶豫疑惑。
 心懷二分可以說是猶豫,二分,是不決定。迷之不了,有迷惑不明白,因此還有猶豫,不能決定就生起猜度之心。
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
 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行者雖然好樂修習止觀斷除煩惱,可是身體麤重,身心互相影響,身體不好心也無法專注思惟,障礙止觀的修習。
《披》樂修斷者身諸麤重者:此說住於晝分,習近邪惡飲食,身不調柔故。
 樂修斷者,身諸麤重,這是說於白天時,常常的親近邪惡錯誤不合適的飲食,食物有酸的、甜苦辣、涼、熱性等差別,若不了解自己的體質,習近自己不應該食用的飲食,使身體的地水火風四大不調,身體虛弱,身不調柔,障礙修習止觀。這是第二種障礙,身體麤重。
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
 三、有慢緩方面,慢緩是指不精進,懶散,這是說在修止觀時有過患障礙作意,內心為惛沈睡眠覆障使心不能明了觀察所緣,令心的作用極為昧略、狹小。略意指很少,由於惛沈睡眠心的專注力很小,不是整個心識專注在所緣境,這是慢緩的相貌,這樣也是障礙修瑜伽作意。
《披》有慢緩者至令心極略者:此說住於夜分,懶惰懈怠,多習睡眠,虛度時分故。
 在早期的佛教,日間也要修,夜間也要修,晝夜六時都是要修止觀的。若行者在夜間時懶惰懈怠,睡覺的時間很多,白白浪費寶貴的光陰,名為有慢緩者。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比丘老師,與大家在一起,要求弟子們精進修止觀,當大家去大殿靜坐修止觀後,他就去睡覺。每每結夏安居是這樣,等到比丘們要回來睡覺時,他就醒過來了,醒過來以後又告訴弟子們應該要繼續用功,不然生死很苦,應該繼續修行、修止觀。這些弟子們、同參道友沒看到他在睡覺,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大家就繼續靜坐修止觀,這樣一個結夏下來,大家都是精疲力盡,也沒有人證聖道。後來有一日,有一位比丘奇怪這位比丘老師怎麼老是精神飽滿,就派一人去看看老師在做什麼,發現他自己在睡覺,只要求弟子們修,自己不修,因此將此事告訴佛陀。佛陀說:你自己不修,要求弟子們修,這件事是不合道理的。太過懶散與太過精進都是不對的。弦調得太緊不能成就聖道,調得太鬆也是不能成就聖道。這是說慢緩的,是第三種修止觀障礙。
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
 四、太猛精進,使得身體很疲倦,心裡也是很熱惱。若是太精進一直想要成就聖道,一直想要禪定,心太急切,使得自己很疲倦,也是不能成就。
《披》太猛精進等者:一向修舉,故有此失。
 太猛精進者,一向修策舉心,想得太過了,覺觀過盛妨礙坐禪,身體很疲倦,心裡會熱惱,有這種過失。是第四種修止觀時的過失。
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
 五、精進太低劣者,精進品類低劣,使令所修止觀不能得到勝進,使得善品衰退。
《披》太劣精進等者:一向修止,故有此失。
 精進太低劣者,只是歡喜寂靜住,只要修止,不要修觀,使得智慧不能往前進步,止觀的善品就衰退了。只有修止不能增長智慧,出定遇到煩惱就不能再修學止觀。這是第五種修止觀障礙。
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
 六、對於施主少少的利養,或為了名譽稱讚,好樂其中任何一種,深生欣喜,由此障礙修學止觀。
 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若身掉舉、語掉舉、意掉舉,身體常常要動,口常常要說話,心裡常常會想東想西的,身語意三業都非常的躁動,非常的不寂靜,當然就坐不住,沒有辦法修止、修觀、思惟諸法瑜伽作意。
 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對於壞聚見的我永遠滅除,無我、無我所、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相、寂靜、大安樂的涅槃,心生驚慌恐怖,不能生起好樂之心,不能以涅槃為上首,因此障礙修習止觀作意,不能成就聖道。
 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這種人說話說得過多,量不適當,修行人身語意都應該寂靜。說太多時,會與他人起諍論,又喜歡折伏對方。佛陀說凡夫說話的毛病之一是言好求勝,喜歡勝過對方,很難慚愧承認自己的錯,這樣也障礙修止觀,因為這些言論其實都是戲論。
《披》於諸言說非量加行等者:此說於法精勤論議決擇,於立破門多生言論,相續不捨故。
 這是說這類修行人歡喜佛法,很精進很勤力的與他人討論議論決斷簡擇佛法,常常想要成立自己的言論,破斥對方的言論,這樣言論太多,會與他人諍論,相續不捨故,乃至吹毛求疵,就沒有時間修止觀了。論當然是好的,不過論的方向,是要引導修行,如果沈迷在論議裡面,也是障礙修行。這是第九種。
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
 十、對過去所看到的、所聽聞的、所體驗到的,從小到大體驗過很多種各別各別不同品類的色聲香味觸、男女這些境界,境界太多了,心裡奔馳散亂,不斷思惟過去的事情,一直放不下過去的境界,由此障礙修習止觀。這是第十種障礙學法。
《披》於先所見所聞所受等者:此說於色聲香味觸中,不如正理執取相好,不正尋思,令心散亂故。
 這是指這類修行人在色聲香味觸當中,不符合佛說的正理而執取色聲香味觸種種的相好,沒有正確的尋思,使令內心散亂。一直回憶過去美好的事情,這樣的散動、混亂的心情使得沒辦法修學止觀。
十一、不應思處而彊沈思。
 十一、不應該思惟處勉強思惟,這也是一種障礙。不應思處前面已說過,詳細情形請參考《披尋記》解釋。
未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於修止觀時作意思惟諸法,如果有這十一種現象,應當了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由此不能成就止觀。這是第七法開演出來有十一種過患。
《披》不應思處而彊沈思者:不應思處,略有六種。謂思議我,乃至思議諸佛諸佛境界。如前已說。(陵本二十五卷八頁2101)於是處所彊攝其心,思擇諸法,是名不應思處而彊沈思。
 不應思處,要略而言有六種。包括思議我,乃至思議諸佛諸佛境界。在卷25,866頁那裡曾經說過。在這些處所勉強攝持其心,思擇諸法,是名不應思處而彊沈思。
 一、常思惟議論我是什麼什麼的。
 二、思惟其他有情是什麼什麼。一直想一個人好或壞,這是會障礙修行。
 三、思惟世間,山高水低等成住壞空的世間的事,世間的相,地水火風,這些是不應該思議的,但是卻常常想。
 四、思惟業,眾生的業是甚深,果報也是甚深。思惟業或是果報。
 五、思惟靜慮者的境界,修禪定是什麼的境界,一直思惟,這不是靠思惟可以成就的境界,是要修證親身體驗才知道,虛妄分別是沒有用的。
 六、思惟諸佛菩薩的境界,諸佛菩薩的境界是要三大阿僧祇劫修行難行苦行,菩薩道成就的境界不是凡夫可以思惟的。諸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議,難以思議,這些事情不應想。
 以上若強思惟,容易導致:散亂、生出非福而且不得善,沒辦法修止觀,如果在這些境界,勉強的攝受自己的心來思惟簡擇這些種種的法,思惟我是什麼什麼,有情或世間,或思惟業、異熟,或思惟靜慮者的靜慮境界,或思惟諸佛的境界,這些都是不應該思惟的,勉強思惟,也是障礙修止觀。
午八、第八法
 第八科第八法,說明第八種違逆學法。
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
 八、於四種靜慮,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等至,各式各樣的禪定樂中,於樂受深生愛味。若對於禪定的快樂深刻的產生愛著,味著禪定的快樂,也是會障礙成就聖道,障礙思惟瑜伽作意,因為有愛味就是一種煩惱,也障礙清淨的戒定慧。
午九、第九法
 第九科第九法,說明第九種違逆學法。
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
 九、雖然好樂證入無相定,喜歡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大寂靜的涅槃境界,可是這類行者不能有力的控制自心,使心在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這些有為法當中隨順流動散亂。這也是障礙的學法,障礙入無相定。
午十、第十法
 第十科第十法,第十種違逆學法。
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
 十、身體觸到的苦受,如眼病、耳病等所生苦受,乃至能奪去生命的苦受時,心裡還是很貪愛壽命,希望一直活下去不要中夭。隨著內心的希望,哀傷感歎迷惑沈悶在這樣的境界裡面,不能提起精神來面對現實,不能知道生命本來就是無常的,由此不能提起正念而障礙學法。
 《勸修淨土切要》卷1:「善導和尚說:凡人命終,欲生淨土,須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身,超生淨土,受無量快樂,解脫生死苦趣,如脫敝衣,得換珍服。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凡遇病時,便念無常,一心念佛待死。」無論是修淨土或修聖道的學人,都應了知此身有無量應死因緣,遇到病苦,不要貪生怕死,應當繼續保持正念,傷歎迷悶無濟於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26說,若是修行有成就的人對死的看法是:「梵行妙成立,聖道已善修,壽盡時歡喜,猶如捨毒器。」行者應當以此自勉,去除學法的障礙。
《披》貪愛壽命希望存活者:謂於命根不取中夭相故,致有此失。
 這類有情對於命根沒有取中夭相,所以有這種過失,由於希望長壽,不知道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是隨時可能中夭死亡的。一點點小的因緣就可能會死去,每個人都不一定什麼時候會死,由於對於死沒有正確的觀念,因此會有這種觸身苦受。
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以上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辰二、正顯隨順2 巳一、徵
 第二科正顯隨順,正確的顯示隨順學法,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對治如是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
 如何對治這十種違背戒定慧的隨順學法?對治以後能隨順修學戒定慧,增長戒定慧。
巳二、釋2 午一、明能治法3 未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明能治法,說明能治違逆學法的法,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十種。
謂有十種。
 有十種法可以對治前面所說的違逆學法。
未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
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
 有十種想,包括:不淨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厭逆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光明想、離欲想、滅想、死想,能對治十種違逆學法。
 一、不淨想,觀察此身,從煩惱業種為因、父母不淨為緣、和合成就。內有三十六物,外則九竅常流,皆悉不淨,無一可愛。修此不淨想,可以對治對少年盛壯可愛形色男女的貪欲、調伏貪欲,內心清淨容易修學戒定慧。
 二、無常想,觀諸眾生及諸世界一切有為之法,遷流代謝,皆悉無常,修此無常想可以對治於我見所攝色受想行識諸行的愛著,而勤修戒定慧。
 三、無常苦想,觀察自身、眾生及諸世界一切有為之法,因無常故,受生老病死,飢渴、寒熱、鞭打、罵辱,如是等內外諸苦,若不勤修戒定慧不能斷除諸苦,依此無常苦想對治懶惰懈怠。
 四、苦無我想,觀察自身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不能主宰、不能自在、深受因緣法的制約,依此苦無我想可以對治自己的薩迦耶見。
 五、厭逆食想,一切苦生皆由貪食,觀諸飲食,皆從不淨因緣而生,可以對治於段食貪著美味。
 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觀一切五蘊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種種惡事,心生厭離,可以對治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所發的貪愛。
 七、光明想,觀日月光明、天人的依身光明、及法光明,隨舉其中的一種光明想可以對治思惟諸法瑜伽作意的十一種過患。
 八、離欲想,思惟三界欲的過患,依此離欲想可以對治前面第八過失的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禪定也不是究竟的,要離欲,不只是離欲界的欲,連色、無色界定的欲也要離。離三界欲可以對治對禪定的愛味,因為禪定還是生死輪迴的境界,是不值得愛著的,修離欲想可以對治沈溺在禪定等至樂當中。
 九、滅想,以無相滅諦涅槃為所緣,思惟一切法本自寂滅相,思惟苦及煩惱滅的涅槃是寂靜、微妙、最第一,修此滅想可以對治第九種想要證入無相定,可是不能控制心念,總是在有為法當中隨順流散的障礙。修滅想,可以對治第九種違逆學法。
 十、死想,思惟人命無常,有生必定有死,常觀死想可以對治貪愛壽命希望存活所產生的傷歎迷悶,因為常常有死的準備,能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法,隨時都準備正念往生。
 玅境長老也解釋死,再深刻一點其實是修寂滅相,因為五蘊身,剎那生、剎那滅,念念中常是壞相,無一念可保持得住,隨時都在死,因為剎那生、剎那滅,究竟來說一切法沒有真實的體相,是不生的,不生哪有滅呢?若修死想就不會貪愛壽命希望存活。
未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十想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十種障礙學法、違逆學法。
 於這十種想善巧的修治、善巧的熏習,一次又一次的修治熏習,多多的修治熏習,能斷除十種障礙戒定慧的違逆學法。
 可見修行要花很長的時間,要不斷的練習,要對十種正念常修習。
《披》謂有十種等者:此中十想,如其次第,對治前說十種違逆學法應知。
 這裡所說的十想,如它的次第可以對治前面所說的十種違逆學法。在〈修所成地〉也有說過,這裡又重覆再提一次。
午二、隨釋光明2 未一、明建立
 第二科隨釋光明,接著解釋前文所說的光明想,分二科;第一科明建立,說明光明想的建立。
當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義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毗鉢舍那光明。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
 應該知道這其中有:法光明、義光明、奢摩他光明、毗鉢舍那光明四種光明。依止這四種光明的增上力,能幫助降伏、斷除煩惱。所以安立這四種光明想。
 一、法光明,語言文字的佛法也是一種光明,心裡有煩惱時,在《普門品》裡面說「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心裡灌注佛的甘露法雨,可以斷除煩惱的火焰。玅境長老常說,心裡要有一部經,或要有一句法語,一組四句偈,當知是人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法也是一種光明。
 二、義光明,法所詮的義理也是一種光明,是更深刻的光明。法裡面有義,「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若真的通達一切有為法是夢幻泡影其中的義理,更有力量降伏內心的煩惱。所以佛法的道理也是一種光明。
 三、奢摩他光明,修禪定,內心就是光明,因為寂靜時,心光發露也可以降伏於修所斷的煩惱,所以奢摩他也是一種光明。依止奢摩他修毗鉢舍那觀,能於所知境有清淨的智慧現前。
 四、毗鉢舍那光明,毗鉢舍那成就智慧,可以斷除煩惱種子,因此也是一種光明。
未二、簡今義
 第二科簡今義,簡別現在的義理。
今此義中,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
 現在這裡的義理,意思是說能斷除思惟所知諸法障礙止觀作意的十一種法。即取其中的法光明、義光明、奢摩他的光明、或毗鉢舍那的光明來對治這些障礙十一種止觀作意的黑暗,光明是要對治那十一種黑暗。
《披》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等者:謂第一義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俱光明想,隨順能生思惟諸法瑜伽作意。若有前說十一過患障礙法時,此光明想能正對治。即於前說四光明中,隨其所應,取其少分,不遍一切。今依此義,故作是說。
 與第一義最殊勝道理裡面的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同時生起的光明想,隨順能生起思惟諸法止觀相應作意。若有前面所說的十一種過患障礙法生起時,這種光明想能正確的對治。即於前面所說的四種光明中,隨所相應的,取其中的一部分,不需要全部,可以對治障礙,現在依此義理,因此作如是說。
寅二、第二義5 卯一、標
 第二科第二義,依第二種義道理說明十種隨順學法,分五科;第一科標,標出十種。
 前說是隨順戒定慧的法,先舉違逆的十種法,再正顯隨順的十種法,這是第二義。
當知此中,復有十種隨順學法。
 應該知道,這裡面還有十種隨順學法。
卯二、徵
 第二科徵,問。
何等為十?
 是哪十種呢?
卯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宿因,二者、隨順教,三者、如理加行,四者、無間、殷重所作,五者、猛利樂欲,六者、持瑜伽力,七者、止息身心麤重,八者、數數觀察,九者、無有怯弱,十者、離增上慢。
 十隨順修學戒定慧的法,包括:宿因、隨順教、如理加行、無間殷重所作、猛利樂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麤重、數數觀察、無有怯弱、離增上慢。做到這十法,戒定慧容易成就。
卯四、釋10 辰一、宿因
 第四科釋,解釋,分十科;第一科宿因,說明宿因能隨順學法。
云何宿因?謂先所習諸根成熟、諸根積集。
 什麼是宿因?是過去生栽培的因,由過去生已經栽培很多戒定慧的好因緣,使信進念定慧諸多善根修習成熟,善根積聚。由過去精進熏習得來的善根為因,能隨順戒定慧的修習,使戒定慧成熟。
辰二、隨順教
 第二科隨順教,說明隨順教能隨順學法。
云何隨順教?謂所說教無倒、漸次。
 什麼是隨順教?是指教授善知識所說的聖教沒有顛倒、沒有錯誤、有次第,能夠得到無倒教授、漸次的教授。
《披》謂所說教無倒漸次者:前說無倒教授、漸次教授,義應準知。
 前面所說沒有顛倒、沒有錯誤、有次第,漸次的教授,義理應該準照前面所說了知。
辰三、如理加行
 第三科如理加行,說明如理加行能隨順學法。
云何如理加行?謂如其教無倒修行,如是修行能生正見。
 什麼是如理加行?是指行者能如所聽聞到沒有顛倒錯誤的佛法的教導,依正確的方法來修行,如是修行成就時能生起無漏的正見。
辰四、無間殷重所作
 第四科無間殷重所作,沒有間斷很殷切慎重的修行能隨順學法。
云何無間、殷重所作?謂由如是正加行故,於諸善品不虛捨命,速能積習所有善品。
 什麼是無間、殷重所作?是指由於行者能夠如理正確的加功用行,對於戒定慧等善品,不會白白的浪費生命在無意義的世間的戲論境界,能夠很快的積集成熟等善品。這是第四個條件。
辰五、猛利樂欲
 第五科猛利樂欲,有很強的意樂,願力,想要修行。
云何猛利樂欲?謂如有一,於上解脫發生希慕。謂我何時當於是處能具足住,如諸聖者於是處所具足而住?
 什麼是猛利樂欲?如有一類行者,對於最上層次的解脫,如聲聞行者於證得涅槃解脫三界生死,發生希望仰慕。內心這樣思惟:我何時才能夠如諸多聖者圓滿成就安住於解脫的境界?具足住,簡單解釋為圓滿成就。
 〈三摩呬多地〉卷12,420頁說:具足者:圓滿清白故。住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
 《顯揚聖教論》卷2,5頁說:具足者:謂修習圓滿。住者:謂於入住出,隨意自在。
 《法蘊足論》卷6,3頁說:具足者:謂此依出家,及依遠離所生善法精勤修習,無間無斷,方得圓滿,故名具足。住者:謂成就此,靜慮現行、隨行、遍行、遍隨行、動轉解行,故名為住。像阿羅漢一樣成就,阿羅漢心裡有很強的願望,希望自己成就賢聖的功德。這是第五種隨順學法,隨順成就戒定慧的因緣。
辰六、持瑜伽力2 巳一、徵
 第六科持瑜伽力,修止觀的力量能隨順學法,分二科;第一科徵,問。
云何持瑜伽力?
 什麼是受持止觀、修持止觀的力量?
巳二、釋2 午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先標。
謂二因緣能令獲得持瑜伽力。
 有二種因緣可以使行者獲得成就受持止觀的力量。
午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來。
一者、本性是利根故;二者、長時串修習故。
 二種因緣是:
 一、行者過去生已經栽培止觀的力量,信進念定慧善根都很明利;
 二、今生長時間的貫串修習,很努力一次又一次的修習,也會獲得持瑜伽力。
 這是第六種,可以獲得持瑜伽力,也是隨順戒定慧的。
辰七、止息身心麤重2 巳一、徵
 第七科止息身心麤重,停止息滅身心的麤重能隨順學法,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止息身心麤重?
 什麼是停止息滅身心的麤重?麤重是身心沒有堪能性,不調柔無堪能性,不自在,作什麼都沒有辦法,因此必須要止息身心的麤重。
巳二、釋4 午一、息勞乏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息勞乏,止息身心麤重的疲勞困乏能隨順學法。
謂如有一,或由身勞身乏,發身麤重、發心麤重;此因易脫威儀而便止息。
 如有一類行者,或由於身體太疲勞困乏,過度辛勞,或是做事太久,或靜坐太久,使身體很疲勞沒有力量,引發身麤重、心麤重;這時可以由改變姿勢而予以對治使麤重止息。就是改變威儀可以對治。
午二、息尋伺
 第二科息尋伺,止息尋伺能隨順學法。
或由太尋太伺,發身麤重、發心麤重;此因內心寂止方便而便止息。
 前面一種是身體靜坐太久了,需要改變姿勢起來經行。現在是說心裡想太多,尋是粗的思惟觀察,伺是詳細的思惟觀察。總之由於心中思惟法義太多、覺觀太盛,引發身麤重、心麤重,這時可以由內心寂止的方便,使麤重止息。
午三、息惛睡
 第三科息惛睡,止息惛沈睡眠能隨順學法。
或由心略心劣,惛沈睡眠之所纏繞,發身麤重、發心麤重;此因增上慧法毗鉢舍那順淨作意而便止息。
 修止觀時,有時由於心略使所緣境太小,或由心過於下劣無力,睡著了,被惛沈或睡眠之所纏繞,引發身心無有堪能,身體麤重,心沒有力量;這種障礙可以由增上觀慧隨順清淨內心的方便作意使惛沈睡眠的纏繞止息。增上慧,毗鉢舍那因為可以增上解脫,名增上慧。惛沈睡眠時可以修各式各樣的毗鉢舍那:淨行所緣、淨惑所緣、善巧所緣、遍滿所緣作意,隨選一種隨順清淨的作意,或者修六隨念也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等,這些隨順內心清淨的作意,能夠克制這一念逐漸惛沈睡眠的心。
午四、息煩惱
 第四科息煩惱,止息煩惱能隨順學法。
或由本性煩惱未斷,有煩惱品身心麤重未能捨離;此因相續勤修正道而便止息。
 或者內心有很多的煩惱種子沒有斷除,有眾多煩惱品類未能捨離,導致身心粗重,沒有堪能性修行;這類的障礙,可由相續的精勤修學聞思修、戒定慧等正道,可以止息身心麤重。
 身心麤重的來源有四種:一、身體疲勞;二、尋伺,想太多;三、惛沈睡眠;四、掉舉。身體疲勞可以改變坐姿;心裡尋伺多可以修止;惛沈睡眠修六隨念策心或經行;煩惱太多修學戒定慧,修學正道。若能止息身心麤重才可以成就戒定慧。這是第七種因緣。
辰八、數數觀察2 巳一、徵
 第八數數觀察,常常的觀察自己有沒有持戒清淨?或煩惱有沒有斷?檢討自己的戒定慧的進展,有沒有提升、進步?學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進步就是退步,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數數觀察?
 什麼是數數觀察?
巳二、釋2 午一、依尸羅2 未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依尸羅,依佛安立的戒文來觀察自己有沒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能隨順學法,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謂依尸羅,數數觀察惡作不作,數數觀察善作而作。
 依止戒律儀,一次又一次的觀察,凡是會引起惡作的犯戒事不會去作;一次次的觀察,凡是與善法相應之事要繼續妥善的作。應當依止戒律止惡、行善。
《披》數數觀察惡作不作等者:嫌惡所作,是名惡作。若犯所犯,惡作定生,由是說有惡作罪聚。攝事分說:由五種相,除彼所生五種惡作,乃至廣說。(陵本九十九卷九頁7428)是名惡作不作。與此相違,若有所作非惡作攝,是名善作。於此善作應勤加行,是名善作而作。
 會引起自己嫌棄厭惡的事,是名惡作。如果違犯了佛所制的戒律,一定會生起後悔的惡作,由此說有惡作罪的積聚。〈攝事分〉卷99,2901頁說:由五種相,能對治內心由於我毀犯淨戒,會生起五種惡作的因緣:
 一、一定自己誠懇責備自己,生起惡作。
 二、定將會被他人或諸天呵責,而內心生起惡作。
 三、定將會被佛及諸有智慧同梵行者共同呵責而內心生起惡作。
 四、定會遍於四方周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彰顯流布,而生起惡作。
 五、身壞已後必定將會墮於諸惡趣中,而生起惡作。
 在〈攝事分〉在卷99,2901~2902頁有提到由五種相,用五種方法來除去自己的惡作,乃至詳細說,其文如下:
 一、世尊所說的正法,制戒也是有因緣的,也有方法來出離。因此若有犯戒,還是可以懺悔清淨。這是第一種由佛所說的方法,來對治自己的惡作罪。
 二、因為不學戒不知道所作的是錯誤的,由無知而作錯事;或是自己有貪瞋癡,歡喜色聲香味觸,作放逸的事而犯戒;或是由煩惱熾盛、或是不懂戒又不重視戒,有高慢心,所以犯戒。現在由學習了知,由無知乃至輕慢皆已斷滅;所有的正智乃至對戒的尊敬愛重,我已生起。不會再犯錯,由此除遣所生的惡作。
 三、未來不會有犯戒的意樂或動機,內心有不犯戒的願望,由此除遣所生的惡作。
 四、我已經在有智慧的同梵行處發露懺悔除滅自己犯戒的事,由此除遣所生的惡作。
 五、我在佛法的戒律中既然已出家,雖然有犯戒而能夠懺悔除滅,是非常好的。雖然佛以無量門呵責毀棄所生起的相續惡作是一種蓋障,若一直堅執自己犯戒,厭惡後悔自己所作的錯事,不能除遣,是非常不好的。由了知會有過患,因此除遣所生的惡作。
 如上所說是名由五種相對治內心因犯戒生起的五種惡作。
 這五種相在〈攝事分〉裡面提到,以後還會讀到。與惡作相違的是,持戒清淨,身語意都很清淨。由於所作清淨,屬於有功德的事,不是惡作所攝,不會後悔,是名善作。對於有功德的善作應精勤努力的加功用行,是名善作而作。
未二、辨
 第二科辨,再詳細的分別說明。
於其惡作不作不轉,於其善作不作不退。
 配合四正斷來說,於其惡作不作不轉,惡作還沒有造作時,不讓它生起,是未生惡令不生;於其善作不作不退,於未得善作有功德事,如持戒清淨,或有清淨的定、明利的慧,要令它生起,不應退心而不作,要令未生善令得生。《披尋記》有第二種解釋。
《披》於其惡作不作不轉等者:未生惡作令其不生,是名惡作不作不轉。於未得善雖或未生,然於已得住不退失,是名善作不作不退。
 未生出後悔犯戒事,令其不要生起,是名惡作不作不轉。於未成就的善法雖然尚未生起,然而於已得善法應使其安住而不退失,是名於善作不作不退。如已經成就了的善戒,繼續保持下去。這是將善作不作不退,解釋為已生的善法安住而不退失。
於其惡作作而棄捨,於其善作作而不捨。
 於其惡作作而棄捨,對已作之惡作事,應該要棄捨及懺悔除滅,這是已生惡令斷除;於其善作作而不捨,對所作善,應該續作不捨,令其增長,這是已生善令增長。
《披》於其惡作作而棄捨等者:惡作作已,速疾悔除,是名惡作作而棄捨。善作作已,數數修習無忘失念,是名善作作而不捨。
 對已作之惡作事,要迅速的懺悔除滅過失,是名惡作作而棄捨。已作之善作事,要一次又一次的修習續作,不忘失憶念,是名善作作而不捨。由此能使惡法斷除、使善法不斷的增長。
 以上是依佛安立的戒律來觀察自己,由此斷惡生善,令戒學清淨。
午二、依作意2 未一、標
 第二科依作意,依觀察作意能隨順學法,分二科;第一科標,先標出來。
又於煩惱斷與未斷觀察作意增上力故,數數觀察。
 又於煩惱斷或未斷,要仔細的觀察、檢討自己的戒定慧,依止觀察作意的增上力,一次又一次的觀察。
未二、辨
 第二科辨,再辨別觀察作意的修法。
若知已斷,便生歡喜;若知未斷,則便數數勤修正道。
 如果知道自己的煩惱已經斷除,便生起歡喜心;如果知道煩惱尚未斷除,則還要數數的精勤修習戒定慧的正道。這是隨順學法的第八種方法。
 以上是依觀察作意,觀察煩惱已斷未斷,由此令定慧二學清淨。
辰九、無有怯弱
 第九科無有怯弱,於後時應知、應見、應證得中無有怯弱能隨順學法。
云何無有怯弱?謂於後時應知、應見、應證得中,未知、未見、未證得故,發生怯弱,其心勞倦、其心匱損,彼既生已而不堅執,速能斷滅。
 什麼是無有怯弱?是勸誡行者於隨順學法這件事上不要怯弱。對於後時應知,將來,可見不是現在修立即可以成就的,是將來才會成就的善法,應該要有這樣的智慧通達。有願有行的行者於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修行以後,自行檢查,對於自己應該了知的、應該有現量的見解、應該有所證得,如四聖諦、十二緣起,或者是六波羅蜜等這些應該要知見的聖道,發現還有未了知、未現見、未證得的情形,如應證得涅槃、無上菩提等,心裡發生怯弱心,認為自己不行,內心生起疲勞倦怠,修了這麼久一點消息都沒有,心裡有匱乏、減損、精進力一直提不起來,但是行者有願力及持續精進,這種勞倦匱損心雖然生起,能夠不堅固執著,心無有怯弱,很快的能斷滅。
辰十、離增上慢
 第十科離增上慢,遠離增上慢。
云何離增上慢?謂於所得、所觸、所證,無增上慢,離顛倒執。於真所得起於得想,於真所觸起於觸想,於真所證起於證想。
 什麼是離增上慢?約世間道,行者於所得是指初禪;所觸是二禪、三禪;所證是四禪。約出世間道來說,行者於所得是指初果;所觸是指二果、三果;所證是指阿羅漢果。行者於修行的所得、所觸、所證,無增上慢,不會錯認消息,沒有的就說沒有,於真所得、所觸、所證能真實的體證理解,遠離顛倒錯誤的執著。
卯五、結
 第五科結,結語。
如是十法,於樂修學諸瑜伽師所應修學,初中後時恆常隨順,無有違逆,是故名為隨順學法。
 於隨順學法第二義的這十種法,好樂修學戒定慧的諸瑜伽師應該好好修學戒法等,於最初開始時,或中間有點成就,或到後面究竟時,都能恆常隨順,無有違逆,因此名為隨順學法。
 十種法是宿因、隨順教、如理加行、無間殷重所作、猛利樂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麤重、數數觀察、無有怯弱、離增上慢。這十法從最初到圓滿,都是隨順於戒定慧的;是行者從開始修學戒定慧,直到圓滿時,都必須作的十件事。這是第二義的隨順學法。
子七、瑜伽壞2 丑一、徵
 第七科瑜伽壞,說明瑜伽壞的種類與捨離,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瑜伽壞?
 什麼是瑜伽壞?
丑二、釋2 寅一、略辨四種4 卯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略辨四種,瑜伽壞約略分成四種,又分四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謂壞瑜伽略有四種。
 於止觀暫時破壞了,名瑜伽壞。瑜伽壞要略而言可分成四種。
卯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
卯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畢竟瑜伽壞,二者、暫時瑜伽壞,三者、退失所得瑜伽壞,四者、邪行所作瑜伽壞。
 止觀破壞的情況有:畢竟瑜伽壞、暫時瑜伽壞、退失所得瑜伽壞、邪行所作瑜伽壞這四種。
卯四、釋4 辰一、畢竟瑜伽壞3 巳一、標
 第四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畢竟瑜伽壞,說明畢竟瑜伽壞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畢竟瑜伽壞者,謂無種性補特伽羅。
 畢竟瑜伽壞方面,是指有一類有情的阿賴耶識裡面沒有三乘聖道的種性,究竟來說是瑜伽壞,由於沒有聖道的種性,是畢竟不能成就。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以故?
 為什麼這樣說呢?
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由彼身中無能趣向涅槃法故,畢竟失壞出世瑜伽。
 由於這類有情的心識當中,沒有趣向涅槃法的聖道種子,沒有種子不能開花結果。因此畢竟失壞了出世的止觀,名畢竟瑜伽壞。
 本論約教化的方便,主張沒有聖道種性的人,也是佛度化的對象,但只能度到人天的善趣中。這種人沒有三乘聖道種性,根本不願意接受出世間法,畢竟沒有出世間的瑜伽,很難修出世間的止觀。這是第一種人,約教化眾生的根器以方便這樣說。
辰二、暫時瑜伽壞4 巳一、標
 第二科暫時瑜伽壞,說明暫時瑜伽壞的體相,分四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暫時瑜伽壞者,謂有種性補特伽羅。
 暫時瑜伽壞方面,是指有三乘種性的有情,暫時的沒有止觀功德出現的情況。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以故?
 為什麼這樣說?
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由彼身中有能趣向涅槃法故,雖闕外緣,時經久遠,定當緣會;修習瑜伽,令其現起;善修習已,當般涅槃。
 有三乘聖道種性的有情,其身中有趣向涅槃的聖道種子,雖然這時沒有遇到善知識或佛菩薩來度化的外緣,時間經過久遠以後,一定會有因緣會遇;由善知識引導其修習止觀,使涅槃的種子能夠生起現行;由妥善的修習以後,將會成就入於涅槃。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說彼所有瑜伽暫時失壞。
 因此說這類有情的所有瑜伽是暫時失壞。
 這是在〈聲聞地〉卷21,762~764頁、773~776頁裡面都曾提到,可以對照著看。
辰三、退失所得瑜伽壞
 第三科退失所得瑜伽壞,說明退失所得瑜伽壞的體相。
退失所得瑜伽壞者,謂如有一,退失所得、所觸、所證,若智、若見、若安樂住。
 退失所得瑜伽壞方面,是指有一類行者,退失所得初禪、所觸二禪、三禪、所證四禪所生的智見,或是身心的安樂住。這裡是指禪定的退失,因為禪定只是降伏煩惱現行不是真斷煩惱種子所以會退失。在部派裡面有說,初果不會退,四果不會退,但是二果、三果會退。但是本論說聖道不會退,禪定會退。
辰四、邪行所作瑜伽壞2 巳一、釋2 午一、不如理行
 第四科邪行所作瑜伽壞,說明邪行所作瑜伽壞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不如理行,不是如理的修行。
邪行所作瑜伽壞者,謂如有一,不如正理精勤修行,雖多用功,無所成辦,不能成辦一切瑜伽,亦非善法。
 邪行所作瑜伽壞方面,是指如有一類人,不如佛法的正理來精勤修行,雖然很用功,但是不能成就,不能成辦一切出世間的止觀,也不是善法,因為根本是走錯修行的法門。
《披》亦非善法者:謂雖精勤修行,然由非理作意所引,或起顛倒、或起邪見,是故名非善法。
 這類行者雖然很精勤的修行,可是由於非理作意所引,或是生起顛倒、或是邪知邪見,所以名非善法。
 瑜伽壞在《瑜伽論記》的解釋,不僅止觀破壞而已,包括戒定慧都會被破壞,都是瑜伽壞。
午二、虧損淨命2 未一、別辨相2 申一、起惡欲樂2 酉一、招集利敬2 戌一、舉因緣2 亥一、為說法
 第二科虧損淨命,淨命有所虧損,命是維持生命的身語意行,維持生命的來源是清淨的,名淨命;維持生命的來源不清淨,名虧損淨命,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說明它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起惡欲樂,生起惡的欲樂,又分二科;第一科招集利敬,招來積聚了很多的利養恭敬,又分二科;第一科舉因緣,舉出招集利敬的因緣,又分二科;第一科為說法,由為他人說法的因緣招集了很多的利養恭敬。
又如有一,多諸煩惱,性多塵穢,而識聰銳,覺慧猛利,成俱生覺,善攝所聞;於聞究竟,或少或多。或住空閑,有在家者及出家者,為性質直,來至其所,因為說法,令心歡喜。
 又如有一類人,有很多的煩惱,個性有很多的染污,但是心識是很聰明敏銳的,俱生覺慧很強,成就俱生的智慧,能夠善巧的攝受所聽聞到的佛法;於所聞佛法的究竟通達方面,或是少分或是多分成就。另外有一類人住在寂靜處的地方,包括在家人及出家人,個性比較質樸、比較正直、分別心比較少,來到多諸煩惱性多塵穢成就少分或是多分聞慧者的住處,由此多塵穢者為這些為性質樸的在家和出家人說法,使這些在家與出家眾對他生起歡喜心,就會供養他。
亥二、行矯詐
 第二科行矯詐,多塵穢者的行為有矯作、欺詐。
又行矯詐,妄現種種身語相應調善所作。
 這類多塵穢者,為了得到恭敬利養,虛妄的表現出來種種非常調善的身業語業,表現出沒有煩惱、十分善良的樣子。這是矯詐有德,沒有修到那個程度,卻表現出來有修行、有得道的樣子。
戌二、顯所為
 第二科顯所為,顯示多塵穢者為他人說法的目的。
由是因緣,招集利養恭敬稱頌、大福德想,及得種種衣、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為諸國王、大臣、居士乃至商主恭敬尊重,咸共謂之是阿羅漢。
 這類多塵穢者,由於這樣的因緣,招集了很多利養恭敬以及稱譽讚頌,使得他人認為此人是大福德的人,可能是有修有證的大修行人,由此獲得很多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雜物,諸多國王、大臣、居士,乃至大商主、大企業家都聞風而來,恭敬尊重,大家都認為此人是阿羅漢。
《披》又行矯詐等者:謂如前說:方便顯己有勝功德,矯詐構集非常威儀。為誑他故,恆常詐現諸根無掉、諸根無動、諸根寂靜,由是令他謂其有德,當有所施、當有所作,乃至廣說。(陵本二十二卷十頁1919)此應準知。
 這種人其實沒有真的修行,是以種種的身語方便顯示自己有殊勝功德,虛妄矯詐的欺騙信眾,構集了很多的非常威儀,不是一般人有的威儀,在行住坐臥、講說語言裡面,含藏了很多的暗示,顯示自己有很多的功德。為了欺騙信眾,恆常欺詐的表現出來自己的六根是沒有掉動的,不攀緣外境,六根是非常寂靜的,由此使得在家、出家眾都認為他很有功德,而會有所布施,也願意為他作種種的事,宣揚他的功德。如〈聲聞地〉卷22,800頁所說,此處應當準照那裏所說了知。
 這是第一種,說到起惡意樂的第一種現象是招集利敬,這是錯誤的動機。
酉二、恐失利敬2 戌一、戀著愛眾
 第二科恐失利敬,恐怕失去利養恭敬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戀著愛眾,貪戀執著隨順己意的弟子。
或於隨彼迴轉弟子,若諸出家、若在家眾,戀著親愛,隨順而轉。
 或是於隨順彼虧損淨命者而迴轉的弟子們,包括出家眾與在家眾,非常戀著貪愛,隨順這些在家、出家眾的心而轉,不能如理引導弟子們斷惡生善。
戌二、妄立瑜伽2 亥一、明彼念
 第二科妄立瑜伽,虛妄的安立修習止觀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明彼念,說明這種人的心念。
為多招引,復生是念:此諸出家在家弟子,信順於我,咸共謂我是阿羅漢。彼若依於瑜伽作意止觀等處來請問我,我得彼問或不能對,彼因是事,當於我所捨信向心,不復謂我是阿羅漢,由斯退失利養恭敬。我於今者,應自思惟、籌量、觀察,安立瑜伽。
 這種人為了多招引更多的利養恭敬,又生起這樣的意念:這些出家、在家的弟子們都相信隨順於我,大家都認為我是阿羅漢。若是他們依於佛所說的三乘觀行的作意、止觀等處來請問我,我於彼所問可能答不出來或不能應對,有智慧的弟子們如果因為這件事,將會對我捨棄相信隨順的心,不會再認為我是阿羅漢,或是大菩薩了,由此退失對我的利養恭敬。我現在應該自己思惟籌量,更深入的觀察,安立一套自己的修行方法,顯示出一套與聖教裡面不一樣的止觀,讓弟子們問不倒。
亥二、顯妄立
 第二科顯妄立,顯示虛妄的成立這樣的瑜伽。
彼由是事增上力故,耽著利養恭敬名譽,獨處空閑,自諦思惟、籌量、觀察,安立瑜伽。
 這種人由於貪著利養恭敬的增上力故,耽著利養恭敬名譽,獨處空閑,自己詳細的思惟,籌度計量,再進一步尋思止觀的方法,應該要怎麼樣安立瑜伽,然後才成立自己的一套修行方法。
《披》應自思惟籌量觀察者:此中思惟,謂由隨相行。籌量,謂由隨尋思行。觀察,謂由隨伺察行。
 這其中的思惟,是指由隨相行,隨著所知事表面的相狀而安立的瑜伽止觀,所思惟的只是粗略表相上的事情。籌量,是由隨尋思行,向上又進一步的思惟,稱為籌量。觀察,是由隨伺察行,是更深細的,伺比尋更微細的,有深淺不同。思惟、籌量、觀察都是思惟,有深淺的不同。最初稱作思惟,中間繼續想稱作籌量,最後想得更深細稱作觀察。
然此瑜伽,不順契經、不現戒律、違逆法性。
 然而這種瑜伽,不隨順於契經,這種人成立出來的止觀方法,不是與佛所說的聖教相符合的,也不符合佛制的戒律,與一切法的真實體性是乖違的,不與法性相合。
《披》不順契經等者:謂於攝聖教義不相符順,是名不順契經。於諸制立學處,或增或減,是名不現戒律。違正教量,是名違逆法性。謂違聖言,或違法相等。如聞所成地說應知。(陵本十五卷十三頁1323
 這種人自己安立出來的止觀、修行的方法,於契經所攝聖教義相是不符合、不隨順的,是名不順契經。於所制立出來的戒律,相對於佛所制立的戒律,有增加或減少,本來修戒律儀有六項,可能變成八項、十項,或是只有一項、二項,是有增減,是名不現戒律。違背佛所說的正(聖)教量,是名違逆法性,不符合真理,不能契入真理。與佛所說的法語是不相等的,或違背法相的因果道理等。在〈聞所成地〉卷15,557頁也有說到這件事情,應當了知。這是說到妄立瑜伽,自己安立一套修行的方法,這都是由於起惡欲樂,有錯誤的動機所作。
申二、起覆藏想2 酉一、略標
 第二科起覆藏想,生起覆蓋隱藏的想法,分二科;第一科略標,要略的標出要義。
若諸苾芻善持三藏,彼於其所覆自瑜伽,不欲開示。若諸在家、出家弟子,於此瑜伽私竊教示,不令彰顯。
 若有眾多比丘是善巧受持經律論三藏的人,這種虧損淨命者會隱藏自己的止觀,不開示給這些三藏比丘。對於自己收納的在家、出家弟子,於自己安立的止觀的方法私下隱密的教導開示他們,但是要求他們不可以彰揚顯發出去。
酉二、釋因2 戌一、恐有詰發
 第二科釋因,解釋原因,分二科;第一科恐有詰發,恐怕他人會詰難發現自己的錯誤。
所以者何?恐有善持三藏教者,聞彼如是瑜伽處已,以經檢驗,不順契經;以律顯照,不現戒律;以法觀察,違逆法性。由是因緣,便不信受,以不信言詰難於我,諍競舉發。
 為什麼要覆藏呢?因為這種人害怕善持經律論三藏聖教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聞到自己開示的止觀的方法後,會以佛所說的聖教經來檢驗,會發現不順契經,與聖教裡面所說的並不相順;或對自己所制立的配合止觀的戒律,以佛教裡面的戒律顯發照了,會發現不符合佛說的戒律;或以佛法觀察,會發現違逆諸法的體性,一切法都是緣起的,都是依他因緣而有的,是唯識所現的,或是緣起性空的真理,以這樣的真理來觀察,發現都是乖違背逆法性、法的真實相貌、法的體相的。由於這樣的因緣,以經律論來檢查會發現都不相符合,因此不再信受了,由於不相信,會以不信任的語言,提出問題來難問於我,來為難我,大家會有諍論,競相舉發出自己的錯誤的地方。
戌二、恐失利敬
 第二科恐失利敬,恐怕失去利養恭敬。
由是國王、大臣、居士乃至饒財長者、商主,不復恭敬尊重於我,更不獲得衣、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
 由於這樣的因緣,國王、大臣、居士,乃至饒富財寶的長者、商主,不會再恭敬尊重自己,要是被公布出來更不得了,再也沒有人要來供養了,不會再有衣服、飲食、臥具、病緣湯藥,資身的雜物也不會有了。
 這是第二種心情,恐失利敬。有這二種怖畏,怕被他人問難,舉發錯誤,更怕失去利養恭敬,因此對自己安立的止觀是不對外公開的,起覆藏想,只有來到我這裡的人,完全相信隨順我的,才可以聽到。這是第一科別辨相,說明佛在經論裡面早就提出來,末法時代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未二、略顯義
 第二科略顯義,要略的顯出其中的義理。
彼由貪著利養恭敬增上力故,於非法中起於法想、起覆藏想、起惡欲樂,顯發開示非法為法。
 這種虧損淨命的人,表面上都是很有名的大修行人,由於貪著利養恭敬的增上力量,於不如正法的邪法生起如佛法想,但是要覆蓋隱藏起來,不要讓他人知道,生起邪惡的意樂,為招集利敬,恐失利敬而戀著愛眾、妄立瑜伽,因此顯發開示非法卻說是如法的。
《披》起覆藏想等者:謂如前說,覆自瑜伽,不欲開示,私竊教示,不令彰顯,是即起覆藏想。耽著利養恭敬名譽,是即起惡欲樂。自諦思惟、籌量、觀察,安立瑜伽,是即顯發開示非法為法。
 如前面所說,這種人覆藏自己所安立的瑜伽,不要開示於他人,私下隱密的教導開示給弟子,不使所說內容彰揚顯發,這即是生起覆藏想。由於耽著於利養恭敬名譽,這是生起惡的欲樂。自己詳細的思惟、籌度計量、觀察所安立的瑜伽,是顯發開示非法為法。
諸有忍許彼所見者,亦於非法起是法想,愚昧頑鈍。於非法中起法想故,雖如其教精進修行,當知一切皆是邪行。
 有些邪魔外道也有很多相應的眾生,也會忍可同意這類人的見解及安立的法,也會於非法生起是正法之想,如此的愚昧頑鈍與他相應。由於在非法中生起如法想的緣故,雖然如這類虧損淨命者所教導的去做,精進的修行,卻是白白的浪費時間,空無有果,應當知道所說的一切都是邪行。
巳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邪行所作瑜伽失壞,像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
 如上所說的名為邪行所作瑜伽失壞,所說的法很像很相似正法,可是不是真的正法,而且會障礙正法。
寅二、結勸知捨
 第二科結勸知捨,結語彌勒菩薩勸告,若知道是這種外道,應該趕快捨離。
諸有苾芻勤修靜慮,是瑜伽師,於此四種瑜伽壞法,應正遍知,當遠捨離。
 諸有比丘在佛法裡學習聖道,是勤修靜慮的瑜伽師,對於這四種瑜伽壞法,應該正確周遍的了知,應該遠遠的棄捨、遠離。
子八、瑜伽2 丑一、徵
 第八科瑜伽,說明瑜伽的種類與名義,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瑜伽?
 什麼是瑜伽?
丑二、釋2 寅一、辨四種類4 卯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四種類,辨明四種種類的瑜伽,又分四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謂四瑜伽。
 瑜伽是指四種瑜伽。
卯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呢?
卯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
 四種修止觀的方法是:信、欲(願)、精進、方便。
卯四、釋4 辰一、信2 巳一、標
 第四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信,說明信瑜伽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當知其信有二行相及二依處。
 應當了知信瑜伽,有二種行相以及二種依止處。
巳二、釋2 午一、行相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行相,說明行相。
二行相者,一、信順行相,二、清淨行相。
 二種行相,是二種內心活動的相貌方面,包括:
 一、信順行相,相信隨順止觀的心行;
 二、清淨行相,清淨心的行相。
午二、依處
 第二科依處,說明行相的二種依止處。
二依處者,一、觀察諸法道理依處,二、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
 信瑜伽的二種依止處方面,包括:
 一、觀察諸法道理的依止處,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或者萬法唯識的道理,觀察諸法的道理,依此修行及成就自己所修的瑜伽;
 二、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止處,這種人信解佛菩薩有大威德、大功德、大神力,以神通道力為依止處,使自己也願意修習瑜伽,是信順行相成就的瑜伽。
《披》有二行相及二依處等者:攝異門分說:於一切事現正隨從,故名信順。隨順理門,故名淨信。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為豎、悲泣墮淚,如是等事是淨信相。(陵本八十三卷二頁6278)由是當知,信順行相,即以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為所依處。清淨行相,即以觀察諸法道理為所依處。
 〈攝異門分〉說:於一切因緣所生法的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或是世間、出世間的因果事,因緣所生法的事,顯現出來正確的隨順依從佛說的道理,因此名信順。於三寶生信歸依,隨順諸法的真理,隨順第一義諦的道理,能斷煩惱令心清淨,因此名淨信。由聽聞佛法,現見觀察蘊處界一切因緣所生法的事,與佛說的真理相隨順,又能夠隨順第一義諦道理、契入第一義諦,由於信順與清淨心增上的力量,當聽到佛法時,身毛都會豎起,會感動到痛哭流涕,這些都是屬於淨信相應的相貌。如〈攝異門分〉卷83,2486頁所說。
 由此應該知道,有信順心行的相貌,是以信解的補特伽羅神力依處為所依止處。清淨心行的相貌,則是以觀察諸法道理為所依止處。這是二種信產生的瑜伽。
辰二、欲4 巳一、標
 第二科欲,說明欲(願)瑜伽的種類與體相,分四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欲有四種。
 對於修止觀的欲,這種願望有四種。
巳二、徵
 第二科徵,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可以成就瑜伽?
巳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為證得欲,二、為請問欲,三、為修集資糧欲,四、為隨順瑜伽欲。
 修止觀的欲有:為證得欲、為請問欲、為修集資糧欲、為隨順瑜伽欲。由這四種欲可成就瑜伽。
巳四、釋4 午一、為證得欲
 第四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為證得欲,說明為證得欲的體相。
為證得欲者,謂如有一,於上解脫發生希慕,如前廣說。
 為了證得解脫的願欲,是說如有一類人,於以涅槃為上首的向上解脫,發生希慕,如前所詳細說明的聲聞種性的或是菩薩種性的行者,於上解脫、究竟的解脫,也就是成就涅槃,涅槃為上首的解脫,或是無上菩提,發生希慕,會常常督促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夠成就阿羅漢果或成就無上菩提?遂依於證得的欲望,精勤修學,以成就瑜伽。這是第一種為證得欲的體相。
《披》於上解脫發生希慕等者:謂修瑜伽因緣,唯依涅槃而為上首。如修所成地說。(陵本二十卷三頁1711)依此義故,名上解脫。前說猛利樂欲,謂我何時當於是處能具足住,如諸聖者於是處所具足而住?是即如前廣說應知。
 行者為修習瑜伽因緣,唯以涅槃為上首為究竟目標。在〈修所成地〉卷20,714頁裡面有詳細說明。依涅槃為上首的義理,名為上解脫。前面所說的猛利樂欲,是由精勤修學並觀想自己何時將於涅槃處能具足安住,能如同諸聖者於涅槃處所圓滿成就而住?這就如前面所詳細說的應該知道。
午二、為請問欲
 第二科為請問欲,說明為請問欲的體相。
為請問欲者,謂如有一,生希慕已,往僧伽藍,詣諸有識同修梵行成就瑜伽妙智者所,為聽未聞,為聞究竟。
 為了求知解惑請問的欲望方面,是指如有一類人,對證得涅槃,或證得無上菩提生起希慕後,前往拜訪各式各樣有知識共同修離欲清淨成就止觀微妙智慧的行者,為的是聽聞未曾聽過的圓滿道次第,及聽聞究竟的聖道之法。這是第二個為請問欲的瑜伽。
午三、為修集資糧欲
 第三科為修集資糧欲,說明為修集資糧欲的體相。
為修集資糧欲者,謂如有一,為戒律儀清淨、為根律儀清淨故,於食知量、減省睡眠、正知住中,展轉增勝,發生希慕。
 為了修習集聚二道資糧的意願方面,是說如有一類行者,為了守持戒律儀清淨、為了守護根律儀清淨的緣故;於食知量,適量飲食;精勤修習戒定慧,減省睡眠修習悎寤瑜伽止觀作意;於往還、睹瞻、屈伸、持僧伽胝及以衣缽、食飲噉嘗、行住、解勞睡等正知而住;乃至於聞、思正法;親近善知識;遠離及消除種種的煩惱障、業障、報障;修布施惠捨、去除慳貪;修沙門莊嚴;使所積聚的二道資糧與因緣展轉增加殊勝,積聚的越多越殊勝,於此二道資發生希求仰慕之心。
《披》為修集資糧欲等者:此中資糧定地所攝,如下說有護養定資糧處。(陵本三十卷五頁2499)與此義同。
 這其中所說的資糧,是屬於定地所攝,如下面說有養護定資糧處。在〈聲聞地〉卷30,1001頁所說與這裡的道理是相同的。
午四、為隨順瑜伽欲
 第四科為隨順瑜伽欲,說明為隨順瑜伽欲的體相。為了隨順瑜伽修止觀的願望。
為隨順瑜伽欲者,謂於無間加行、殷重加行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
 為了隨順修習瑜伽止觀的願望方面,是說以沒有間斷的加功用行、殷切慎重加行的修習道中,發生希求仰慕聖道,發生歡欣好樂的動力,希望有所造作修學止觀,有隨順瑜伽的欲樂。
辰三、精進4 巳一、標
 第三科精進,說明精進瑜伽的種類與體相,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四種。
精進有四。
 精進的力量可以成就瑜伽,也有四種。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四?
 哪四種精進力可以成就瑜伽?
巳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為聞精進,二、為思精進,三、為修精進,四、為障淨精進。
 精進有四種相貌,一、聞法精進,二、思惟精進,三、修習精進,四、障淨精進,除障礙清淨,如去除五蓋等,才能夠進一步成就出世間的瑜伽。
巳四、釋4 午一、為聞精進
 第四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為聞精進,說明為聞精進的體相。
為聞精進者,謂為聽未聞,聞已究竟,勤心勇猛審決加行。
 聽聞佛法要精進。為了聽聞所未聽聞過的佛法,聽聞前要先清淨自己的身語意,聽聞的意樂必須有猛利的希求心、恭敬法與法師的心;聽聞時要有專注心、要虛心接受不分黨類;聽聞佛法以後要究竟、圓滿的了解及受持,能夠很詳細的、很決斷的加功用行,如法修持。為了聽聞所未聽聞過的佛法,並且一定要將所聞內容聽懂並如理作意勇猛加行,一次又一次的,要有這種精神,這就是為聞精進,是要成就精進瑜伽的第一步功夫。
午二、為思精進
 第二科為思精進,說明為思精進的體相。
為思精進者,謂如所聞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
 思惟也是一樣要精進。為思精進方面,是指如所聽聞的佛法,自己獨處空閑,在寂靜處遠離散亂及煩惱的現行,思惟所聽聞的佛法義理,並進一步的籌量、觀察所知諸法。思惟,是就法相上,先以文字相上簡單思惟,然後進一步籌量,再深刻的聯想所知諸法與色受想行識有什麼關係?與眼耳鼻舌身意有什麼關係?與過去、現在、未來所觀察到的、體驗到的經驗有什麼關係?乃至最後作深入的觀察推求比較之後,證實確實是這樣,諸法是唯識所現,或者緣起性空。這樣的思惟觀察推理比較,是為思精進。
午三、為修精進
 第三科為修精進,說明為修精進的體相。
為修精進者,謂入寂靜,於時時間勤修止觀。
 為修習精進方面,是指心契入寂靜的境界,於時時間不斷精進的修止修觀。
午四、為障淨精進
 第四科為障淨精進,說明為障淨精進的體相。
為障淨精進者,謂於晝夜策勵精勤經行、宴坐,從諸障法淨修其心,勤心勇猛,審決精進。
 為了障淨精進方面,是指於晝日與夜間都鞭策鼓勵自己精進勤力的經行、宴坐,除遣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五種蓋障,由這些障礙的排除成就禪定、聖道,清淨的修治自己的內心,精勤勇猛,不斷的正憶念,很仔細的、很決斷的精進。
 由這四種精進能成就瑜伽。
辰四、方便2 巳一、標
 第四科方便,說明方便瑜伽的種類與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四種。
方便有四。
 瑜伽方便也有四種。
巳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
謂尸羅律儀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無放逸,防護其心,修諸善法;無放逸故,心正於內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毗鉢舍那。
 瑜伽的四種方便,是指依戒律儀的增上力,善巧守護正念;由於善巧守護正念的緣故,能夠不放逸,而能防守保護自心不受煩惱染污,修習戒定慧等禪法;由於不放逸的緣故,心能正確向內修奢摩他的止行、增上慧法毗鉢舍那的觀行。
《披》方便有四等者:謂尸羅律儀為初,次念,次無放逸,奢摩他、毗鉢舍那為後,名四方便應知。
 瑜伽的方便,是指以戒律儀為最初的方便,守持戒律清淨;其次是善巧的守護自己的正念,內心常常都有佛法僧三寶的正念;又其次是不放逸,持續精進防護內心修習善法;心正安住於奢摩他修止、安住於增上慧法修毗鉢舍那修觀是最後一種方便,如是持戒、正念、不放逸、修止觀,這四種名為成就瑜伽的四種方便應當了知。
寅二、結名瑜伽
 第二科結名瑜伽,結說名為瑜伽。
此四瑜伽有十六種。當知此中,初由信故,於應得義深生信解;信應得已,於諸善法生起樂欲;由樂欲故,晝夜策勵,安住精勤、堅固、勇猛;發精進已,攝受方便,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故此四法說名瑜伽。
 這信、欲(願)、精進、方便四種瑜伽,每一種都有四種方法,如前所說:
 一、信,有二種行相與二種依處。二種行相是:信順行相、清淨行相;二種依處是:觀察諸法道理依處、信解補特伽羅依處。
 二、欲,有四種是:為證得欲、為請問欲、為修集資糧欲、為隨順瑜伽欲。
 三、精進,有四種是:為聞、為思、為修、障淨精進。
 四、方便,有四種是依戒增上、善守其念、無有放逸防護其心、修習止觀。
 這四種瑜伽各有四種,加起來有十六種。
 應當了知在這當中,最初是由於有信心,對於應得義深生信解,相信修止觀可以斷除煩惱,一種是透過佛菩薩的神通道力,一種是觀察諸法的道理,深入經藏,對第一義諦有信心,產生深刻的信解。應得義,應成就的功德、涅槃,這義可以解釋成涅槃,應成就此涅槃。相信自己應該可以成就這樣的功德,對於修瑜伽的諸善法生起樂欲,成就了第二個欲(願),有樂欲會有證得欲,其次會有請問欲、修集資糧欲、隨順瑜伽欲。由於有欲願,會推動自己在聞思修上面精進,以及去除障礙的精進,晝夜都鞭策鼓勵自己安住在精勤堅固勇猛的加行裡面。精進以後,要取得種種的方法攝受,能得未得的初禪,或是初果;能觸證未觸的二果、三果,或是能觸未觸的二禪、三禪;能證未證,或能成就四禪,或是四果,所以這四種法稱作瑜伽。
 要修瑜伽成就,次第、步驟是有這四種。《披尋記》作者以另外一個角度的解釋。
《披》由樂欲故等者:謂於未生一切善法欲令其生,及於已生一切善法欲令堅住、欲令不忘、欲令修滿,是名樂欲差別。為於已得令現前故,由是說言晝夜策勵。為於未得令其得故,由是說言安住精勤、堅固、勇猛。
 對於沒有生出來的一切瑜伽的善法,希望能夠生起,以及已經生起的,有部分止觀上有所成就的,希望能夠堅固的安住,使令不要忘失,想要修學圓滿,不要只是成就一少部分,還希望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是名樂欲差別,四種樂欲可以歸納成這樣的說法。於已經成就的止觀,希望能夠時時的現前,因此在文裡面說到,晝夜都要鞭策鼓勵自己精進。於未成就的功德要精勤努力、堅固安住、勇猛,精進以後可以取得及攝受這四種方便。戒也會清淨,正念也能夠守住,沒有放逸,也能修止、修觀。繼續下去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可以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四種法:信、欲、精進、方便,稱作瑜伽。由四種法,開演出十六種,可以成就瑜伽。這是說到修止觀的因緣次第。
子九、作意2 丑一、徵
 第九科作意,說明作意的體相與所緣,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作意?
 什麼是作意呢?
丑二、釋2 寅一、別辨相2 卯一、初四種4 辰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分辨作意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初四種,解釋最初四種作意,又分四科;第一科標,先標出來。
謂四作意。
 修習三乘觀行時有四種作意。
辰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作意呢?
辰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運轉作意,三、無間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
 修止觀時有四種作,包括:力勵運轉作意、有間運轉作意、無間運轉作意、無功用運轉作意。
《披》謂四作意等者:此四作意,三摩呬多地中已略顯示,與此義同。
 在〈三摩呬多地〉卷11、12中,已經要略顯發開示出這四種作意,與這裡所說的義理是相同的。
辰四、釋4 巳一、力勵運轉
 第四科釋,解釋四種作意,分四科;第一科力勵運轉,說明力勵運轉作意的體相。
云何力勵運轉作意?謂初修業者,令心於內安住等住,或於諸法無倒揀擇,乃至未得所修作意,爾時作意力勵運轉。由倍勵力折挫其心,令住一境,故名力勵運轉作意。
 什麼是力勵運轉作意?力勵運轉作意,是指資糧位剛開始修止觀的人,以不淨相或出入息為所緣修奢摩他,由九心住的次第使心於內安住、等住,或是修毗鉢舍那,於諸法沒有顛倒的揀擇簡別,這時還沒有成就所修作意的未到地定,內心要很努力,要用很多的力氣,努力的運轉,警策自己的心回到所緣境上,由於要加倍的努力,費很大的力氣,折挫及收攝自己的內心,使一向散亂慣了的心不再一直攀緣,能靜止下來修止修觀,安住在同一類所緣境上,由於需要很大的力氣,需要很用力,因此名力勵運轉作意。
 業處,業是內心的造作,業處,是心工作的地方,或修行時心專注的對象,也就是修行法門,有止業處與觀業處二類。心在所緣境上不要向外攀緣名內住,後一念心與前一念心相等,平等相續安住名等住。
 要略而言,剛開始修止觀還沒有證得到未到地定的行者,必須很努力的鼓勵自己,繼續不斷鞭策自己的心才能相續精進,這類剛開始修學者的作意,名力勵運轉作意。
《披》謂初修業者至未得所修作意者:此說初修作意瑜伽師,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故名初修業者,如下自說。此中未得所修作意,謂猶未得初靜慮近分定,於爾所時,不名墮在有作意數。有作意相,如下自釋。(陵本三十二卷二十頁2666)言令心於內安住等住者,謂修奢摩他行。言於諸法無倒揀擇者,謂修毗鉢舍那行。
 這是說初修業瑜伽師,乃至尚未成就所修的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因此名初修業者,如下文自會說到。這裡所說的沒有成就所修的作意是指尚未成就初靜慮的近分定,也就是未到地定,在經過許多的時間中,還沒有成就未到地定以前,不能算是有作意數。成就未到地定,名有作意相,下面〈聲聞地〉卷32,1060頁裡面會說到。
巳二、有間運轉
 第二科有間運轉,說明有間運轉作意的體相。
云何有間運轉作意?謂得所修作意已後,世出世道漸次昇進了相作意,由三摩地思所間雜,未能一向純修行轉,故名有間運轉作意。
 什麼是有間運轉作意?是指於得到所修作意已後,以未到地定為基礎,修習世間道或出世道,漸漸次第的向上升進,修七作意,由了相作意開始修習,此時的三摩地還是為聞思間雜,還不能一向純修行轉,因此名有間運轉作意。
 七作意,第一種作意稱作了相作意,要明白所緣相的一個作意,如說修不淨觀要了解不淨的相貌,到底不淨觀怎麼修?最先開始怎麼修?內心裡怎麼現出所緣相對這件事情要求勝解,但不是馬上就會勝解,是從了相開始開始。得所修作意,是在未到地定裡面,此時還有思所間雜,有時候不大清楚,其實還有聞思間雜,不清楚時還要回去看經律論的說法,經論裡面說不淨相是怎麼樣?必須要去思惟,所以還要思惟或者是聞思間雜。
 了相還沒有達到勝解的階段,還不是很清楚,在此程度不能說是純修行轉,因為還未達勝解,還得回去思惟想一想,到底不淨的相貌是什麼?這時修止觀的相貌,稱作有間運轉作意。有間雜,是說有夾雜義,不能一上座就很清楚到底要怎麼樣運作下去,這一念心怎麼樣上路,還要問路,就像要上高速公路,不懂還要問這、問那,是有間雜。如果一個人很熟了,不用問,開上高速公路,就知道了,因為有勝解,根本不用問路就知道。所以有間運轉作意,是對所緣相還在了相,還不大清楚,好像知道,又不是完全知道,這是有間雜的內心運轉相貌,在修止修觀時是有間運轉作意。這是第二種。
 要略而言,有間運轉作意,是指這類行者已得未到地定,對於在未到地定之上的初禪、二禪等,很緩慢有間斷地修,猶為聞思所間雜,這類行者的作意,名有間運轉作意。
巳三、無間運轉
 第三科無間運轉,說明無間運轉作意的體相。
云何無間運轉作意?謂從了相作意已後,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是名無間運轉作意。
 什麼是無間運轉作意?是指從了相作意以後,進入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是名無間運轉作意。
 了相作意以後,下一個作意是勝解作意,對於所緣已有強而有力的認識,如緣不淨相已有堅定不移的認識,從了相作意進步到勝解的時候,不用再去看書,不用再去思惟,到底不淨相是怎麼修的?四聖諦相是怎麼修的?不用了,一上座馬上知道就是這樣,很清楚任運的就可以修,這時是勝解作意。勝解作意時不會有夾雜,因為很熟練了。遠離作意,是修斷煩惱的開始,以世間道來說,最初開始是遠離欲的煩惱,欲界粗的煩惱、上品的煩惱,稱作遠離作意。再繼續用功斷除中品的欲的煩惱,稱作攝樂作意,是歡喜修止觀,是有法味了,好樂修止觀,是攝樂作意。觀察作意,這時感覺到斷除上中品的欲煩惱,還要再檢查、觀察煩惱究竟斷了沒有?斷到什麼程度?若還沒有要繼續用功。加行究竟作意,斷了欲界的下品煩惱,是比較微細的欲煩惱也能夠降伏了,到此階段為止,都是無間運轉作意,沒有夾雜,不用再去聞思,沒有聞思所間雜,這一段稱為無間運轉作意。約世間道來說,到此程度可以成就未到地定。
巳四、無功用運轉
 第四無功用運轉,說明無功用運轉作意的體相。
云何無功用運轉作意?謂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名無功用運轉作意。
 什麼是無功用運轉作意?是指加行最後證得所修的果,證得初禪或證得初果,是名無功用運轉作意。這時已經能任運的離欲,也能領受身心喜樂以及心一境性的果相,是七作意中最後一個作意。加行究竟以後得到的果,是名加行究竟果作意。
 加行究竟果作意是無功用運轉作意,因為是任運沒有在作功用,不用特別用力,也不用力勵的,也沒有有間雜,是任運的成就。
 對於修世間道或出世道觀行的行者,於得作意時、正入、已入根本定時、修現觀時、正得、已得阿羅漢時所得的決定作意,都名無功用運轉作意,又名自然運轉作意。
卯二、次四種3 辰一、標
 第二科次四種,解釋其次另外四種作意,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復有所餘四種作意。
 還有其餘的四種作意。
辰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隨順作意,二、對治作意,三、順清淨作意,四、順觀察作意。
 其餘的四種作意,包括:隨順作意、對治作意、順清淨作意、順觀察作意。
《披》復有所餘四種作意等者:三摩呬多地中亦有此四作意,應參彼釋。
 〈三摩呬多地〉裡面也有說到這四種作意,應該參考那裡的解釋。在〈三摩呬多地〉卷11的P384~385頁,裡面有提到這四種作意。前面四種在卷11的P386~388頁裡面有說到。
辰三、釋4 巳一、隨順
 第三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隨順,說明隨順作意的體相。
云何隨順作意?謂於所緣深生厭壞,起正加行,而未斷惑。
 什麼是隨順作意?是指對於所緣境,如修四念住的觀身不淨是對所緣的色身深生厭壞,由於厭壞,能夠生起正確的加行方便、修習止觀的方法,可是這只是隨順程度,雖有正念,但沒有辦法斷除煩惱,這時是隨順清淨作意。隨順作意包括了相作意與勝解作意,還沒有能力斷除煩惱,還在加功用行。
巳二、對治
 第二科對治,說明對治作意的體相。
云何對治作意?謂能斷惑。
 什麼是對治作意?是指能斷除煩惱的作意。在七作意中,從遠離作意、攝樂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都是能斷煩惱的作意,都屬於對治作意。
巳三、順清淨
 第三科順清淨,說明順清淨作意的體相。
云何順清淨作意?謂心下蹙,取淨妙相策令歡悅。
 什麼是順清淨作意?是指於心低下憂慮時,提不起力道來修止觀,此時要取淨妙相,思惟佛、法、僧、施、戒、天,思惟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或是思惟自己有布施、持戒,有能夠生天的功德。以這樣清淨微妙的相貌來鞭策鼓勵使自己歡喜,提起道力繼續修止觀,是名順清淨作意。
巳四、順觀察
 第四科順觀察,說明順觀察作意的體相。
云何順觀察作意?謂觀察作意。由此作意增上力故,順觀煩惱斷與未斷。
 什麼是順觀察作意?是指觀察作意。由這樣的作意增上力,可以隨順觀察煩惱到底斷了?或是沒有斷?由此觀察作意不會有增上慢。由於常常觀察,發覺自己哪裡不對趕快修正,可以使止觀向上進步。這是另外四種作意,隨順作意、對治作意、順清淨作意、順觀察作意。
寅二、廣分別2 卯一、所緣境相2 辰一、問
 第二科廣分別,詳細分別作意的所緣境相與勝解,分二科;第一科所緣境相,說明所緣境相的體相與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問,先提出問題。由作意討論,作意是能緣的心,所緣是所緣的境,再詳細分別所緣境相。
問:於所緣境正作意時,思惟幾相?
 問:對於所緣境正作意時,應當思惟幾種相貌?
 前面先介紹八種作意,現在要說明作意心所在所緣境上正作意時,要思惟幾種相貌?所緣與能緣是不能分離的,現在是從所緣的角度來討論作意。
辰二、答4 巳一、標
 第二科答,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四種。
答:四。
 答:有四種相貌是在修作意時,必須要緣慮的。
巳二、徵
 第二科徵,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呢?
巳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所緣相,二、因緣相,三、應遠離相,四、應修習相。
 於所緣境正作意時,應思惟:所緣相、因緣相、應遠離相、應修習相。
巳四、釋3 午一、所緣相
 第四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所緣相,先說明所緣相的體相。
所緣相者,謂所知事同分影像明了顯現。
 所緣相方面,是指於所認知的因緣所生事的同分影像的明了顯現。
 如說修外不淨觀以屍體為所緣境,眼所見的屍體是所知事,心裡現出來的屍體,稱作同分影像,與所認知的屍體是同樣的。或是修數息,真實的息是所知事,眼睛閉起來,心裡也有息出入的相貌,這時心裡現出來的息相是同分影像,不是真的所知事。但這件事是在修止觀作意時,必須要緣慮的對象,必須明了顯現,所緣境要很清楚的顯現在內心裡面。要修數息,或者修不淨,或者修其他的,或修念佛,佛號必須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顯現;或是觀佛像,於眼睛閉起來內心所現與眼睛張開時所見的佛像要相似,要相同的將它明了顯現,這是所緣相,必須掌握住讓所緣相明了顯現的作意。
午二、因緣相2 未一、資糧等攝2 申一、別列
 第二科因緣相,說明因緣相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資糧等攝,說明資糧等攝的因緣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別列,各別的列舉出來。
因緣相者,謂三摩地資糧積集,隨順教導,與修俱行猛利樂欲,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能審遍知亂與不亂,他不惱觸。
 因緣相方面,是指三摩地的資糧積集,要成就定地資糧。定地資糧是世間道與出世間道的二道資糧,隨順善知識的教導,有與修止觀同時生起的猛利樂欲、願望、歡喜心,對於可厭離的色受想行識五蘊苦果深生厭患,能詳細的、普遍的覺知自己心裡是散亂或是寂靜的,並且了知他人不會來觸惱自己,沒有人來打擾,也沒有非人的干擾、恐怖、驚慌,或其他的蚊蟲干擾等等,沒有外緣的惱觸。
 要這麼多的因緣具足,才能夠修作意,但因緣具足還不一定成就瑜伽作意。
申二、隨釋
 第二科隨釋,隨者解釋他不惱觸的相狀。
或人所作,或非人作,或音聲作,或功用作。
 惱觸,是指被外緣觸對而生苦惱。外緣包括其他人類、或是鬼神、蚊蝱、畜牲等非人,觸對干擾的方式可能是發出怪聲,或作出擾亂修行的事。
《披》謂三摩地資糧積集等者:成就戒律儀等,乃至成就所有沙門莊嚴,名三摩地資糧積集。隨順通達修瑜伽師殷勤教誨,是名隨順教導。樂斷樂修,於上解脫發生希慕,謂我何時當於是處能具足住,如諸聖者於是處所具足而住?是名與修俱行猛利樂欲。於諸世間衰損興盛,唯見其苦,不欲現前,是名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色等十相,八種尋思,貪等五蓋,令心散動、令心躁擾、令心染汙,是名為亂。依六種想作意思惟,能令心住一所緣境,是名不亂。云何六想?謂無相想、無分別想、寂靜想、無作用想、無所思慕無躁擾想、離諸煩惱寂滅樂想。於此亂不亂相,能於其中審諦周遍了知,分明現前,是名能審遍知亂與不亂。若所居處,於晝日分無諸諠逸,於夜分中無蚊蝱等眾苦所觸,亦無種種人及非人怖畏驚恐,如是說名他不惱觸。
 成就戒律儀、根律儀、飲食知量、悎寤瑜伽、正知而住、善友性、聞正法、思正法、無障、惠捨、乃至成就所有沙門莊嚴,名三摩地資糧積集。這些資糧不是唸一唸就過去了,是生活中必須身體力行努力實踐修行的前方便。
 得到一位隨順通達修止觀的禪師殷勤教誨,精進不懈怠的給與教導、訓誨,是名隨順教導。由於學習了正法,心生正願,歡喜斷煩惱,好樂於修學聖道,對於涅槃最上解脫的境界發生希望仰慕,心想:我什麼時候才能夠如同其他的聖人於涅槃處能夠具足安住?是名與修俱行猛利樂欲。
 對於世間的興衰,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好的、興盛的、或是壞的、衰損的境界,由於了知無常變異及三苦體相,觀見其性是苦,厭離其中的過患,不願興衰之事重複現前,是名於可厭法深生厭患。
 於修止觀於心內攝時,有時會現出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十相,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國土尋思、親里尋思、不死尋思、家勢相應尋思、輕懱相應尋思八種尋思及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五蓋,令心散亂浮動、令心煩躁擾亂、令心生起染汙煩惱,是名為亂。
 於修止觀時若是依止六種想作意思惟,能令心住一所緣境:
 一、無相想,思惟一切法因緣所生,沒有真實體性,體既不可得,相也不可得;
 二、無分別想,相出現後仍舊繼續的想,應修無分別想,來對治自己的尋思,因為所有的相只是內心的虛妄分別,實際事情不一定是這樣的;
 三、寂靜想,當五蓋現前時,要修九心住等止行的寂靜想,將心靜下來;
 四、無作用想,思惟諸法無真實作用,若能用前三種想來對治,相的作用應不會發生;
 五、無所思慕無躁擾想,對於所緣相了知不淨、無常、苦、無我,無有一法值得好樂執著,使心不會躁動擾亂或生起種種的尋思,不會再愛慕色聲香味觸男女等,可以遠離煩惱,嘗到寂滅的快樂。
 六、離諸煩惱寂滅樂想。於此六種想作意思惟,使心能安住於一所緣境,是名不亂。於這些亂或不亂相,能於其中詳細真實不顛倒,普遍的了解,種種境界清清楚楚的現前,是名能審遍知亂與不亂。若是所居住的處所,於日間時沒有各種諠鬧放逸之事,於夜間沒有蚊蝱等虫類叮咬等眾多苦觸所觸,也沒有種種閒人及非人的怖畏干擾造成驚慌恐怖,因此說名他不惱觸。
 〈攝事分〉說八種尋思,指欲、恚、害、親里、國土、不死、輕懱相應、家勢相應尋思。其中有各別解釋應當了知。八種尋思少部分尋思在〈本地分‧三摩呬多地〉卷11讀過。以下略說引〈攝事分〉卷89所述:
 一、欲尋思,「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修止觀時內心攀緣色等五欲,由尋思分別(起發意言),相續不斷,稱為欲尋思。於五欲中受用利益快樂而生尋思,能引發不善業,招集種種過患。
 二、恚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由相續不斷尋思分別,懷著憎恨惡惱,對於其他有情生起不饒益想,稱為恚尋思。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修行人由種種不如意事,對於其他有情生起瞋恚想。
 三、害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由相續不斷尋思分別,懷著損傷惱害,對於其他有情生起惱亂之想,稱為害尋思。
 《梵網經》卷2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不應該於有情生起傷害之心。
 四、親里尋思,「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由相續不斷尋思分別,攀緣親戚朋友,稱為親里尋思。《成實論》卷14說,親里尋思名親里覺:由親里故生起種種憶念,希望親里得安隱樂。若想到親里衰惱的事會生起愁憂,若想到與親里種種同事,會生起掉舉,名親里覺(尋思)。修行人不應憶念親友,因為原本出家時,已辭親割愛、捨離親里,當修止觀時又生起這些尋思實在不適宜;又若出家人還憶念親里,是白白捨離家屬,因為道業空無所成:由貪愛親里心生貪著,貪著故守護,守護因緣,鞭杖等業次第而起,故不應生親里尋思;又與親里和合則不能增長善法。又修行人應當憶念一切眾生的生死流轉無非親里,何故偏著今生的親里?又於生死中為親里故,憂悲啼哭淚水成四大海水,若又生起貪著則受苦無窮;又眾生以利益因緣便相親愛,沒有決定的冤親之相;又念親里者是愚癡相,世間愚人還沒有自利,而想利他,若念親里則少自利。
 五、國土尋思,「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由相續不斷尋思分別,攀緣國土政治等事,稱為國土尋思。《成實論》卷14說國土尋思名國土覺:是指行者生念,某處國土豐樂安隱,應當往那裡去住可以得到安樂;又心輕躁,想到某些國土旅遊觀賞,修行人不應生起這種尋思,因為一切國土都有過惡,有些國家大寒,有些國家大熱,有些國家很多危險,有些國家多病,有些國家多盜賊,有如是等種種過惡,所以不應憶念。又輕躁者則失禪定,隨所樂處能增善法則名為好,何必遍觀諸國土?一切國土只可遠聞,去時未必如傳說中好,因為世間人大部分說話都言過其實;又有人到國外旅遊時受種種苦;又身是苦因,持此苦因隨所到處則受諸苦;又受苦樂都由業因,雖然遠去也無所利益,所以不應生起國土尋思。
 六、不死尋思,「心懷染汙,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由相續不斷尋思分別,懷著染汙,想到自己應該成就聖道的義利,本來應該好好精進,但是又覺得自己還年輕,或者是身體不好,找了很多不想精進的理由,覺得下次或以後再修,稱為不死尋思。年輕人或沒有無常觀的人容易生起這種尋思。
 《成實論》卷14說不死尋思名不死覺:是指行者生起這種想法,我應當慢慢修習聖道,應當先讀誦經、律、論等大乘二乘經典,乃至廣讀外道典籍,多畜弟子,牽引善人供養四塔,勸化眾生令大布施,以後再修聖道,這種想法稱為不死覺。修行人不應生起這種尋思,因為死時不決定、不可預知,若先做其它事時命盡,則不能繼續修道,臨死時心悔憂惱:我白養此身空無所得,與畜生同死!如經中說:凡夫應以二十種自折伏心,(本論〈修所成地〉卷20,734頁說,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應這樣想:我只是形服與俗人不同,道業空無所得,乃至將以不調順的心而死。又有智慧的人不作所不應作,如《法句經》中說:不應作不作,應作則常作,憶念觀慧,心能盡諸漏;又說:未得四諦者,方便為欲得,應當勤加精進,甚於救頭然,所以不應生起不死尋思。又有不死尋思是愚癡的人,哪有智者知道人命無常如條上露,而能保一念常存因此不應生起不死尋思。
 七、輕懱相應尋思。「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懱相應尋思。」由相續不斷尋思分別,攀緣自己或他人的興盛之事,生起若劣若勝的比較之心,相續不斷,稱為輕懱相應尋思。《成實論》卷14說,輕懱相應尋思名輕他覺,是指行者若念:此人種姓、形色、富貴、技能,及持戒、利根、禪定、智慧等都不如我。行者不應生起這種輕懱相應尋思,因為一切萬物都是無常,若上、中、下有什麼差別?又此人身髮、毛、爪、齒都是不淨,每個人都一樣平等沒有差別。又老病死等衰惱也一樣。又一切眾生內、外苦惱都平等一樣。又凡夫富貴是生起罪過的因緣,又富貴不久還為貧賤,又此憍慢是無明的分位,有智慧的人不會生起輕視他人的尋思。
 八、家勢相應尋思。「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由相續不斷尋思分別,攀緣到施主家,與富貴之人交往等,以取得利養,稱為家勢相應尋思。《成實論》卷14說,家勢相應尋思名利他覺,是指於非親里中想令他們得利。若這樣想:希望某人富貴安樂能行布施,某人則不及某人富貴。行者不應生起這種尋思。為什麼?因為不是心這樣想就能令他人得到苦樂,這樣想只是以此壞亂定心。問說:欲令他人得到利益不是慈悲心?答:行者求道應念第一義諦,利益是無常、敗壞的,其中雖然少許有福,因為能妨礙道業,對於修道利益少、過失多,壞亂定心,若以散心想利益他人,則不能看見貪著得過患,所以不應生起家勢相應尋思。
 修行人要是有這八種尋思,是止觀混亂的來源。
 貪等五蓋,是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懷疑三寶的功德,懷疑自己能不能修學成就聖道,疑神疑鬼,疑自己疑他人,很多的懷疑。五蓋是修止觀的蓋障。
未二、止觀攝
 第二科止觀攝,說明止觀所攝的因緣相。
若毗鉢舍那而為上首,內略其心,極猛盛觀後因緣相。
 若以修毗鉢舍那觀行為上首,是內略其心,修止的因緣相;於極猛盛觀,是觀察諸法如所有性,真如相後,心不再分別,將心內攝於觀的結果,唯以真如為所緣,故這句話說觀止的因緣相。
《披》若毗鉢舍那而為上首等者:此說毗鉢舍那與奢摩他為其因緣。如下說言:依奢摩他所熏習心,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習瑜伽毗鉢舍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緣相。(陵本三十一卷八頁2573)此應準知。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毗鉢舍那能給予奢摩他為其因緣,修觀是修止的因緣相。如下面所說的,依於止所熏習止的心,為使令後時的定能夠清淨,而修習毗鉢舍那的加行,是名因緣相。奢摩他是觀的因緣相,觀也是止的因緣相,二者互為因緣。
 這是在〈聲聞地〉卷31,1025頁裡面也會提到,應該準照那裡的解釋。
若奢摩他而為上首,發起勝觀,極猛盛止後因緣相。
 前面毘缽舍那是止的因緣相,現在說止是觀的因緣相。若是以奢摩他而為上首,發起殊勝的觀行,於極猛盛止後,內心專注清淨,是修觀的因緣相。
 先修止,會成為發起勝觀的因緣相,因為止成就了以後,能夠發動殊勝毗鉢舍那的觀行;發起勝觀又能夠使所知境清淨轉,能夠成就將來的極猛盛止,修觀能幫助奢摩他強大起來;後來的極猛盛止又是發起勝觀的因緣相。如是止是觀的因緣相,觀也是止的因緣相,止觀是互相增上,是互濟的。
《披》若奢摩他而為上首等者:此說奢摩他與毗鉢舍那為其因緣。如下說言:依毗鉢舍那所熏習心,為令後時毗鉢舍那皆清淨故,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陵本三十一卷八頁2575)此應準知。
 說奢摩他而為上首時:是說止能給與觀為其因緣。如下面所說的,依毗鉢舍那所熏習心,為使將來的毗鉢舍那能夠清淨,要修習內心奢摩他的所有加行。前面說毘缽舍那為奢摩他的因緣相,現在說奢摩他為毘缽舍那的因緣相,止觀互為因緣,止觀互有增上力量,止能幫助觀,觀也能幫助止。這是在〈聲聞地〉卷31,1026頁裡面還會說到。
 前面說到作意的所緣境相有三部分;
 一、所緣相,是所知事同分影像,在內心裡面明了顯現,才能夠如理作意的修作意。
 二、因緣相,要積聚很多的二道資糧因緣。
 三、應遠離相。
午三、應遠離相4 未一、標
 第三科應遠離相,說明應遠離相的種類與體相,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四種。
應遠離相復有四種。
 修止觀時,應該遠離的所緣相又有四種。
未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來。
一者、沈相,二者、掉相,三者、著相,四者、亂相。
 應該遠離沈沒、掉舉、執著、散亂,這四種不恰當的相貌出現。
未三、釋4 申一、沈相
 第三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沈相,說明沈相的體相。
沈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下劣。
 沈相方面,是由於所緣相不明顯,因緣相不聚集,令心下劣、沈下,劣是低劣,心力提不起來會有惛沈睡眠,是應該要遠離的相。
 有惛沈睡眠時,要善觀緣起,常常要自我檢討,是何因緣令所緣相不能明了顯現?或是對所緣相沒有興趣也有可能惛沈睡眠,如說數息,有的人覺得從一到十很枯燥,這樣想會沒辦法修,因為提不起勁來;又例如飲食粗重、過於疲勞、數息未專注等,未守持戒根律儀、飲食知量、…、悎寤瑜伽、正知而住,或是聞思,或無障捨莊嚴,這些種種資糧的因緣沒修好,也會惛沈,自己要檢討,然後從中改善。
申二、掉相
 第二科掉相,說明掉相的體相。
掉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高舉。
 掉相方面,由於散亂想到別處使心不能安住於一善所緣相、或因緣相的資糧不具足,令心掉動高舉。
 若是貪煩惱比較重的人,容易令心高舉,本來是緣著數息或者不淨為所緣,由於思惟過去美好快樂的事使心掉動高舉,出現另一個所緣相,這也是應該要遠離的相。
申三、著相
 第三科著相,說明著相的體相。
著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於境起染、起著,作諸惱亂。
 著相方面,是由於所緣的心攀緣雜染處、或因緣相的資糧不具足,使心於境界起雜染、起愛著,作種種的惱亂不寂靜。
 著相也是應該要遠離的,對所緣事有執著、愛著,坐在那裡不能定下心來。
申四、亂相
 第四科亂相,說明亂相的體相。
亂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於外馳散擾動。
 亂相方面,也是由有所緣相雜亂或者因緣相的資糧不具足。所緣相,如修數息從一到十,本來數出或數入是不容易亂的,如果數出又數入,可能有的人不習慣就會亂了。或是數很多,本來是順算數或逆算數,後來覺得進步了,要用勝進算數,數目字太多,心裡混亂了,到底現在是數出或是數入有雜亂了。方法不正確,或心不夠寂靜,不適合用此方法,也會混亂。或在積聚資糧各式各樣的因緣,如戒律儀、根律儀等沒有修好,引起心向外馳散擾動,心裡有混亂,或起煩惱,也是會有亂相,這都是應該要遠離的。
未四、指
 第四科指,指出如前已說。
如是諸相,如前等引地中已說。
 這些種種的相貌在〈三摩呬多地〉等引地,就是定地,特別說禪定的內容時已經說過。
《披》如是諸相如前等引地中已說者:三摩呬多地中廣說四種應遠離相應知。(陵本十一卷十九頁936
 在〈三摩呬多地〉卷11,389頁那裡曾經讀過,以上將所緣境相解釋到這裡。
卯二、所緣勝解2 辰一、問
 第二科所緣勝解,說明所緣勝解的種類與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如是作意於所緣境起勝解時,有幾勝解?
 問:正在修作意,如力勵運轉作意,或是有間運轉作意,或是無間運轉作意,或是無功用運轉作意,或是另外四種作意,隨順作意、對治作意、順清淨作意,或順觀察作意。正在這八種作意的所緣境上生起勝解時,有幾種勝解?對於所緣境強而有力的認識,名所緣勝解。達到勝解可以不假思惟,不用特別去想,就知道所緣境要怎麼現出來。
辰二、答4 巳一、標
 第二科答,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答:九。
 答:總共有九種勝解。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九?
 是哪九種?
巳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有光淨勝解,二、無光淨勝解,三、遲鈍勝解,四、捷利勝解,五、狹小勝解,六、廣大勝解,七、無量勝解,八、清淨勝解,九、不清淨勝解。
 對所緣境有勝解可以分成:有光淨勝解、無光淨勝解、遲鈍勝解、捷利勝解、狹小勝解、廣大勝解、無量勝解、清淨勝解、不清淨勝解,這九類。
巳四、釋9 午一、有光淨勝解
 第四科釋,解釋,分九科;第一科有光淨勝解,說明有光淨勝解的體相。
有光淨勝解者,謂於光明相澄心善取,與光明俱所有勝解。
 有光淨勝解方面,是對於光明相,在心裡面以清淨的心善取,思心所與光明相一起活動的所有勝解。
 澄是清淨義,心裡很清淨時,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心裡清淨,光明相才能夠現出來,能夠善取。當然光明相也是要練習的,比如說,要取月亮的光明或太陽的光明,必須要去觀察此所知事,是將所緣慮到的第八阿賴耶識變現的太陽或月亮的光明,將它取到心裡來。光明相取成功了,眼睛閉起來與眼睛張開是一樣的境界,一般眼睛張開可以清楚看到手上的指紋,可是閉起來就看不到,若是有光淨勝解,閉起來還是很光亮,還是可以看到。這是對光明相能夠澄心善取,像白日一樣,照見自己的心時還是很清楚,這種勝解稱作與光明俱所有勝解,內心是一片光明。
 有光淨勝解行者,由於習慣取光明相,若修不淨觀,能將一具屍體清楚的現出來;或要修緣佛像,能夠將佛像的相貌明確的現出來。不具光淨勝解的人,心裡很黑闇,無論想人、想事都是很模糊,通常睡覺也是取闇相,就是沒有光明。這第一種是有光淨勝解。
午二、無光淨勝解
 第二科無光淨勝解,說明無光淨勝解的體相。
無光淨勝解者,謂於光明相不能善取,與闇昧俱所有勝解。
 無光淨勝解方面,是對於光明相不能善取,心裡通常是黑闇的,是與闇昧同時一起活動的所有勝解。對於闇昧比較習慣,心任運的是闇昧沒有光明,這一種勝解稱作無光淨勝解。
午三、遲鈍勝解
 第三科遲鈍勝解,說明遲鈍勝解的體相。
遲鈍勝解者,謂鈍根身中所有勝解。
 遲鈍勝解方面,是信進念定慧比較遲鈍的行者,是鈍根身中的所有勝解。
 要將所緣相現出來必須很努力,比較慢一點。
午四、捷利勝解
 第四科捷利勝解,說明捷利勝解的體相。
捷利勝解者,謂利根身中所有勝解。
 捷利勝解方面,是信進念定慧特別捷利的行者,是利根身中的所有勝解。
 若教這類利根行者修不淨、修數息很快能上路。利根通常是過去有栽培,或者是現在長時的努力也能將將鈍根轉成利根。
午五、狹小勝解
 第五科狹小勝解,說明狹小勝解的體相。
狹小勝解者,謂狹小信欲俱行勝解,及狹小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狹小故,及所緣狹小故,名狹小勝解。
 狹小勝解方面,是指狹小的信心與願心同時一起活動的勝解,及狹小所緣與意解的勝解。如是由於能緣的心作意狹小與所緣的境都狹小,名狹小勝解。意解是指作意。
 如想要修三摩地的信心與欲都是狹小的,如緣身體的色法,這是很狹小的,範圍很小,若緣的是欲界色,也說它是狹小的。這種狹小的所緣,修的作意也就小,想要緣的所緣境,能緣的心也是很小範圍的,是這樣的勝解,名狹小勝解。
《披》狹小勝解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說有小三摩地。或由所緣故小,觀少色故;或由作意故小,小信、小欲、小勝解故。(陵本十二卷十頁1008)此應準知。
 〈三摩呬多地〉中說有小三摩地。這種三摩地或是由所觀的色境少,由所緣小而名之;或由作意很小,小的信心、小的欲願、小的勝解修三摩地。所緣故小,是約所緣色境的範圍是小的;作意故小,是約能緣的心來說;作意想要緣的境小,當然能緣的心也是很小的。由小信、小願、小勝解修三摩地,不能成就廣大的三摩地。如果依狹小勝解為欲界,廣大勝解是色界,無量勝解是無色界,這樣來配屬的話,就是修行者的定比較小,可能是在欲界定的範圍裡面,所以信小、欲小、所緣小、作意小、勝解也小。在〈三摩呬多地〉卷12,418頁有說到。這裡應該準照那裏所說了知。
午六、廣大勝解
 第六科廣大勝解,說明廣大勝解的體相。
廣大勝解者,謂廣大信欲俱行勝解,及廣大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廣大故,及所緣廣大故,名廣大勝解。
 以下是約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來分別。廣大勝解方面,是指廣大的信心和欲(願)心一起活動的勝解,以及廣大所緣作意的勝解。由於作意廣大,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都很廣大,名廣大勝解。
 由於心量很大,想要得到高深的禪定,想要得到色界禪,有廣大的信心及欲願與心同在一起活動,想要來修三摩地,名廣大信欲俱行。廣大所緣,如觀多色,觀空的色,或是大宮殿、廣大的色法。由作意廣大、所緣廣大,成就色界定時,心也會比較大、範圍比較大。信欲大,所緣境大,定力不同範圍也有所不同。
《披》廣大勝解等者:此如三摩呬多地中大三摩地釋相應知。(陵本十二卷十一頁1008
 廣大勝解等,可以觀想到白骨遍滿整個大海,或整個大地,整個虛空,可以這樣,可以有所改變,範圍比較大,這是廣大勝解等,如〈三摩呬多地〉卷12,418頁中於大三摩地所解釋的相狀應當了知。
午七、無量勝解
 第七科無量勝解,說明無量勝解的體相。無量勝解的定力更深了,成就空無邊處定或識無邊處定二處定,才能夠稱作無量勝解。
無量勝解者,謂無邊無際信欲俱行勝解,及無邊無際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無量故,及所緣無量故,名無量勝解。
 無量勝解方面,是指無邊無際的信心與欲(願)心在一起活動的勝解,及無邊無際的所緣作意勝解。通常說無量,無量是沒有邊際的,也就是無邊。空是無邊的,沒有邊際,識也是無邊無際。能緣的心是無邊無際的,無邊無際的信心、欲心一起活動的勝解,能緣的心是這樣的相貌;所緣的空也是無邊無際的。如是由於能緣的作意是無量的,及所緣的境也是無量的,能緣所緣是相應的,名無量勝解。
《披》無量勝解等者:此如三摩呬多地中無量三摩地釋相應知。(陵本十二卷十一頁1009
 無量勝解等,這也是如〈三摩呬多地〉卷12,418頁於無量三摩地所解釋的相狀,應當了知。
午八、清淨勝解
 第八科清淨勝解,說明清淨勝解的體相。
清淨勝解者,謂已善修、已成滿、已究竟俱行勝解。
 清淨勝解方面,是指行者的三摩地已經善巧的修習,已經成就圓滿,已經究竟的俱行勝解。
 如修禪定,從初禪開始是善修,繼續修到四禪,對色界定來說是已成滿,再修到無色界的四空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是達到究竟。約世間道來說,是已經善修、已成滿、已究竟的俱行勝解。若出世間道,從證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有這樣清淨的勝解,是屬於清淨勝解。
午九、不清淨勝解
 第九科不清淨勝解,說明不清淨勝解的體相。
不清淨勝解者,謂未善修、未成滿、未究竟俱行勝解。
 不清淨勝解方面,是指行者對於所緣境的認識沒有善修,凡夫世間道、出世間道都沒有善巧的修,還沒有圓滿,也還沒有究竟。這樣的情況心裡還是不清淨的,還是有很多煩惱俱行的勝解,稱為不清淨勝解。這是九種勝解。
子十、瑜伽師所作3 丑一、問
 第十科瑜伽師所作,說明瑜伽師所要作的事,分三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修瑜伽者凡有幾種瑜伽所作?
 問:修止觀的人有幾種瑜伽所作?透過止觀有幾件事會成辦?幾件事會有功用所作?會有作用呢?這是提出問題。
丑二、答4 寅一、標
 第二科答,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四種。
答:四。
 答:瑜伽師所作的事有四種。
寅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
寅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所依滅,二、所依轉,三、遍知所緣,四、愛樂所緣。
 瑜伽師所作的,包括:
 一、所依滅,所依的身與心的麤重滅了;
 二、所依轉,所依的身與心的輕安現前;
 三、遍知所緣,約出世間道而言指通達所緣境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四、愛樂所緣,歡喜好樂修習遍知所緣四種。
寅四、釋2 卯一、初二種
 第四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初二種,先說明初二種,所依滅與所依轉的體相。
所依滅及所依轉者,謂勤修習瑜伽作意故,所有麤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瑜伽所作。
 所依滅及所依轉方面,是說精進修習瑜伽(聖道觀行)作意的緣故,使所有與煩惱一起活動身心的不自在性、不調柔性等麤重性漸漸的消滅,與止觀同時活動的輕安漸漸增長而轉,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瑜伽所作。這是說由修止觀能使所依身心由粗重轉變為輕安的現象。
 剛開始修時,因為煩惱與所依的色受想行識,是行者的身體、煩惱與所依在一起活動,使得身體沒有堪能性,也是剛強的、不調柔的、不自在的,稱作麤重。但是透過精進的修止觀來調伏煩惱,與煩惱一起活動的身心不自在性、不調柔性,由重而輕,由多而少,漸漸地滅除,這是所依麤重滅;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是所依轉。
 換句話說,煩惱被漸漸調伏,色身的地水火風有所改變,身體有輕安了,這樣的輕安與身心在一起漸次而轉,慢慢的身心的輕安現前,稱作所依轉。瑜伽所作是修行的道力,在此時展現出修止觀的功用。
卯二、後二種2 辰一、能淨所依
 第二科後二種,前面是約所依來顯示修行的功用,後面二種是約智慧看,能緣的心來說明,分二科;第一科能淨所依,能夠清淨所依的身心,心清淨,所依止的身心果報也會清淨。
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者,謂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由此遍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令所依滅及所依轉。
 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方面,是指或有一類行者所修的「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是以使令所依身心的麤重消滅轉變為輕安為最主要目標;由此修習「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強大的增上力,使令所依身心清淨,原麤重逐漸消滅,使身心轉變,輕安逐漸增長乃至遍滿全身。
辰二、得善清淨
 第二科得善清淨,說明得善清淨。
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由此所依清淨增上力故,令遍知所緣得善清淨,及愛樂所緣得善清淨,於其所作成辦時轉。
 或有一類行者所修的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是依止所依清淨而為上首;由於所依清淨強大的增上力,使令遍知所緣得以善巧清淨,以及愛樂所緣能夠善巧清淨,於遍知所緣、愛樂所緣達到究竟,所作圓滿成就時,又能使所依麤重滅、所依輕安轉。由此可知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所依轉,互相增上,互為因緣。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是約止觀來說,所依滅、所依轉是約所依身心而說。
 若由前所說修習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使身心粗重轉為輕安,身心有所改變也會鼓勵行者,使行者越來越歡喜修止觀愛樂所緣,由於愛樂所緣使遍知所緣能夠更加清淨。
 本來只要證初禪,證初禪後身心有所轉變,能鼓勵行者繼續修二禪、三禪、四禪、四空定,乃至證得聖道,止觀越修越清淨,得善清淨,身心也能徹底轉變。
 這四種瑜伽所作、在所作成辦時轉,成就圓滿的禪定,或圓滿的聖道的時,會發現是互為因緣的。修行的結果影響愛好修行的心情與智慧,愛好修行的心情與智慧,也影響身心的改變,彼此互為因緣。
《披》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等者:謂若遍知事邊際性,是名遍知所緣。於其所緣樂斷樂修,是名愛樂所緣。此與所依滅轉互為增上,如文可知。
 行者若能遍知所知事的事邊際性,即通達所知事的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是名遍知所緣。於其止觀遍知所緣,可能是淨行所緣、或是淨惑所緣、或是善巧所緣,不論所緣境是哪一種,都好樂在所緣境上斷除煩惱,好樂修學所緣境相,是名愛樂所緣。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與所依滅所依轉互為增上,如文所說可以了知。
 能緣的智慧與所依身心的麤重消滅輕安現前,是互為增上,互相有所幫助的。
丑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四種修瑜伽者瑜伽所作。
 如前所說是名四種修瑜伽者瑜伽所作。
子十一、幾瑜伽師2 丑一、問
 第十一科幾瑜伽師,說明瑜伽師的種類與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修瑜伽師凡有幾種?
 問:修止觀的禪師可以歸類成幾種呢?先提出問題。
丑二、答4 寅一、標
 第二科答,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答:三。
 答:有三種。將修止觀的行者分成三大類。
寅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三?
 是哪三大類?
寅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初修業瑜伽師,二、已習行瑜伽師,三、已度作意瑜伽師。
 三種修止觀的瑜伽師,包括:
 一、初修業瑜伽師,剛開始修的。
 二、已習行瑜伽師,已經善巧修習止觀的瑜伽師。
 三、已度作意瑜伽師,止觀修成功的瑜伽師。
寅四、釋2 卯一、第一義3 辰一、初修業4 巳一、徵
 第四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第一義,約第一種道理說明,又分三科;第一科初修業,說明初修業瑜伽師的體相,又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初修業瑜伽師?
 什麼是初修業的瑜伽師呢?
巳二、標
 第二科標,標示出來。
謂有二種初修業者。
 有二種人都是屬於初修業,剛開始初修業處的人。
巳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於作意初修業者,二、淨煩惱初修業者。
 初修業者有二類:
 一、作意初修業者,為得世間定,最初九心住的行者。本論指作意為未到地定。
 二、淨煩惱初修業者,已得未到地定,為斷除煩惱成就聖道,依止未到地定初修聖道的行者。斷煩惱,要依止禪定。
 所以是一類修定,一類是斷煩惱,有這二類人。
巳四、釋2 午一、於作意初修業者
 第四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於作意初修業者,說明於作意初修業瑜伽師的體相。
云何於作意初修業者?謂初修業補特伽羅,安住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
 什麼是於作意初修業者?是說初修業的行者,想要成就三摩地,心最先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或是修數息,或是修不淨觀,或是其他的所緣境上,努力精勤的修習作意,乃至尚未成就未到地定以前,心尚不能觸證到心一境性,不能相續不斷在同一個所緣境上數數憶念前,名為於作意初修業者。
《披》未能觸證心一境性者:如下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陵本三十卷八頁2508)不能繫心於此一所緣境,名未觸證。
 如下所說:行者一次又一次的隨順憶念與所知事同分的所緣境,如水滴相續不斷的流注於一處,這時心清淨愉悅沒有罪過,沒有五蓋的障礙,沒有什麼貪瞋癡的現象出現,身體舒適輕安與定相應,心相續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名三摩地,也名為心一境性。在〈聲聞地〉卷30,1004頁裡面還會再解釋。
 若不能繫心於此一所緣境,沒有成就所修的作意,作意常常跑掉了,稱作未觸證,沒有觸證心一境性。這是一種初修業的人,修三摩地沒有成就,沒有成就未到地定以前,都可以稱作初修業瑜伽師。
午二、淨煩惱初修業者
 第二科淨煩惱初修業者,說明淨煩惱初修業瑜伽師的體相。
云何淨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名淨煩惱初修業者。
 什麼是淨煩惱初修業者?是指有一類行者已經證得所修的作意,成就未到地定,想要清淨內心的煩惱,進而將煩惱斷除,由此發起修習七種作意,攝受心念正確精勤的修習了相作意,名為淨煩惱初修業者。
 淨煩惱初修業者成就未到地定後,選一所緣境,可能選四諦,或選四念住,開始明了所緣相,了是明白,開始明白此所緣相怎麼作意?怎麼在心裡面現出來?如說,修四念住,修身念住,怎麼令身念住現前?修四聖諦怎麼將苦諦現前?
 行者必須先了相。七種作意裡面剛開始修時,是了相作意的階段。
 行者已經有某種定的程度,開始要斷煩惱,這種修聖道的初修業者,稱作淨煩惱初修業者。前面是屬於修世間道的初修業者,淨煩惱可以說是修出世間道的初修業者,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通於世間道。
辰二、已習行
 第二科已習行,說明通於作意的已習行與淨煩惱的已習行瑜伽師的體相。
云何已習行瑜伽師?謂除了相作意,於餘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
 什麼是已習行瑜伽師?已習行的瑜伽師,是已經能勝解所緣境,除了了相作意以外,其餘的五種作意包括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及加行究竟作意等,行者已經善巧修習,是名已習行瑜伽師。
《披》於餘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等者:謂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此五作意望初了相作意,說名為餘。當知此已習行,通說於修作意及淨煩惱,下說已度作意,當知亦爾。
 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這五種作意相對於最初的了相作意,說名為餘。應當了知這是已習行的瑜伽師,是通說於修作意瑜伽師及淨煩惱瑜伽師二類,下面所說的已度作意瑜伽師,應當了知也是如此。
 了相作意還有聞思的間雜;勝解作意時,直接可以修了,因為行者對所緣境已有堅固的勝解,因此可以在未到地定裡面修作意。約淨煩惱的行者來說,有勝解作意,進一步可以將想要斷的粗品的煩惱遠離,成就遠離作意;再進一步,會成就攝樂作意,可以將中品的煩惱也斷了;斷了以後,再修觀察作意,要檢查一下煩惱斷到什麼程度?有沒有究竟斷?有時候修到斷中品,以為微細的煩惱不現行了,自我檢查發現其實還沒有,就必須繼續在奢摩他裡面勝解所緣境,再來斷除更微細的煩惱。等到將更微細下品的煩惱斷除了,稱作加行究竟作意。
 已習行的瑜伽師,通於修作意的行者。已修作意的已習行瑜伽師,到加行究竟作意即可以成就作意數,可以成就未到地定,可以這樣解釋。
 淨煩惱的初修業者,所斷的煩惱是漸次的從粗的到細的。
 已習行瑜伽師,其實也通於修作意及淨煩惱的瑜伽師,因此二種瑜伽師,都可以稱作已習行瑜伽師。
 這五種作意不是只有在形容淨煩惱的已習行瑜伽師,也可以用來形容作意初修業修三摩地的行者。依前面所說有間運轉作意、無間運轉作意的解釋,有間運轉作意是於得所修作意以後,世出世道漸次勝進了相作意,這是有間運轉作意,也是通於二種,可以會通前面所說。
 所以已習行是通於修作意,及淨煩惱,下說已度作意當知亦爾。這二種解釋都是通於淨煩惱與初修業這二種行者。
辰三、已度作意
 第三科已度作意,說明已度作意瑜伽師的體相。
云何已度作意瑜伽師?謂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由此超過加行方便所修作意,安住修果,是故說名已度作意。
 什麼是已度作意瑜伽師?已度作意瑜伽師也是通於二類,一類是作意,一類是淨煩惱。
 七種作意到了第六種作意,稱作加行究竟作意,若要斷煩惱,到加行究竟作意時也完全斷了。自了相作意至加行究竟作意,前六作意是因,最後得到的是加行究竟作意果,第七作意,稱加行究竟果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是解脫道,證明行者成就所修果;加行究竟作意是無間道,是正在斷煩惱的。這是指瑜伽師修止或修觀,修三摩地或修斷除煩惱的聖道,成功時,是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是在解脫位,已經超過加行方便所修作意,不用再加功用行,安住在所修的成果裡面,名已度作意瑜伽師。
 若是修世間道,可能成就初禪了;修斷煩惱可能成就初果,或者二果、三果、四果,達到結果,稱作已度作意。
 這是第一義的三種瑜伽師,三種裡面:一種是初修業者、一種是已習行、一種是已度作意。又可以分成二類:一類是指作意初修業者、一類是淨煩惱初修業者。
卯二、第二義3 辰一、初修業
 第二科第二義,依第二種道理義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初修業,說明初修業瑜伽師的體相。
又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乃至未起順決擇分善根,於爾所時,名初修業。
 有出家的欲望,從開始修善法欲,一直到尚未生起順決擇分的內凡位四善根之前,仍是在順解脫分的資糧位,在這段時間內時,名初修業瑜伽師。
 順決擇分是指內凡位的煖、頂、忍、世第一時;外凡位,稱資糧位,也稱作順解脫分,是隨順解脫的,安立一個好名字稱作順解脫,可是還沒有達到順決擇分。決是決斷,是一種決斷的智慧,一種相貌;擇是揀擇,也是推理觀察的一種智慧;二者都是智慧的相貌。隨順決擇,是成就聖道的因,稱作分,還沒有成就聖道或成就涅槃,還沒有成就決擇的智慧,是順決擇分,若成就了是決擇分,有決斷及簡擇的智慧,稱作無分別智。
 是約外凡位與內凡位,及見道位以上的來說明初修業、已習行、已度作意的差別。
辰二、已習行
 第二科已習行,說明已習行瑜伽師的體相。
若已起順決擇分善根,所謂煖、頂、隨順諦忍、世第一法,名已習行。
 若是已生起煖、頂、隨順諦忍、世第一法四加行的內凡位順決擇分善根,名已習行瑜伽師。
 此時的善根已經栽培到可以隨順決斷簡擇所緣境相,如以身受心法為所緣,能夠簡擇出來身受心法的無常、苦、空、無我,已有與聖道相應的智慧,以及隨順四加行的善根生起。
 順決擇分善根有四個階段:
 一、煖位,於修止觀很積極,不用督促,一定會自己用功,是煖。這是最淺的階段。
 二、頂位,更進一步的善根達到頂端。
 三、忍位,忍位不會墮到三惡趣,能隨順四聖諦的義理。
 四、世第一法,世間最高的境界,時間很短,一剎那一定會證果,名世第一法。
 《俱舍論》說: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修到頂位不會斷善根。修到忍位已可隨順四聖諦的道理,有忍可的智慧。
 在《大智度論》或《阿含經》裡面都說,若是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經百千刼,不墮三惡道。本論說於世間正見,還沒有到無漏的階段,已不會墮到三惡道;密意是指世間正見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修到忍位以後,成就世間上品正見,才不會到三惡道去,之前的煖位、頂位都有可能到三惡道去,這是第三種。第四種世第一法只有一剎那,一剎那一定會證果,名世第一。這樣的瑜伽師的程度,稱作已習行瑜伽師。
 在〈聲聞地〉卷34,1110頁裡面,還會再詳細的介紹這四種善根的相貌。
《披》又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等者:此第二義釋三差別,唯說淨煩惱瑜伽師應知。言順決擇分善根者,善根有四。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於此善根勤修加行,能生真實決擇清淨智見。此隨順彼,及是彼分,故名順決擇分善根。此中煖、頂、忍、世第一法,如下別釋應知。(陵本三十四卷十九頁2791
 這是說已習行瑜伽師,這是約斷煩惱來說的。第二義解釋的三種差別,唯是說斷除煩惱、清淨心行這一類的瑜伽師應該知道。於所說隨順決擇分善根的行者,善根是指煖、頂、忍、世第一法,約信、進、念、定、慧善根修習淺深的強度,分成這四類。
 行者於煖、頂、忍、世第一法精勤修習加行,能夠從煖位,逐漸的昇到頂位,逐漸的進步到忍位,最後進步到世第一法,一剎那可證入到正性離生見道位,體見諸法實相,勤修加行能夠引生真實決擇的清淨智見,這種智慧能與真實相相應,能夠決斷揀擇一切法是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的,我空、法空、我法二空真如,這樣的智慧在內心裡面生出來了。
 清淨的智見,清淨的智慧,智是決斷的智慧,見是推察的智慧;或是智是觀察過去、未來的智慧,見是觀察現在的智慧;或說智是正見相應的智,見,可以說見到這件事情的真實相貌,是空的、是無我的、是無常的,這是現量相應的見,也是與智慧相應的見;這是智見。清淨的智見是一個結果,四種善根的修行人是隨順於彼,是因,是成就真實決擇的清淨智見的因,隨順於所成就清淨智見故名順決擇分善根。這其中的煖、頂、忍、世第一法,在〈聲聞地〉卷34,1110頁裡面,還會再詳細的介紹這四種善根的相貌。
辰三、已度作意2 巳一、辨位
 第三科已度作意,說明已度作意瑜伽師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辨位,說明修道位次。
若已證入正性離生,得諦現觀,不由他緣,於佛聖教不為餘緣之所引奪,當於爾時,名度作意。
 行者證入加行究竟果作意位,已經證入正性離生,正性是涅槃或是聖道,離生是離煩惱所生,不會再有煩惱,見道後,三界分別起的煩惱不再生起了。最初證入正性離性時,是將分別起的煩惱,於理上的見煩惱斷除了,思想上的問題解決,錯誤的想法、不正見等在這時已斷,事相上的愛煩惱還沒有斷,成就四聖諦的現量觀察,心裡體驗到苦真實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因為不斷的修練,不斷的內觀、反照,不斷的修止修觀,終於成就,證聖道不能由他人來代替,修行也是一樣,成就聖道也是一樣,若佛能夠替有情成就聖道,則不必辛苦的傳道度化眾生。證聖道沒有辦法由其他的因緣來替代,一定是要由自己,成就了正性離生見道,見到諸法實相,對於佛陀所說的法不會被其餘的外緣所引奪,沒有其他的天魔外道可以轉化、引奪,在佛教裡面所熏習的善根不會被他人破壞,在那時名度作意。這時超過作意,不用像之前一樣很努力,努力已有成果。度是超過了,已經超越了加行究竟作意,屬於已度作意。
巳二、顯義
 第二科顯義,顯示其中的義理。
由彼超過他緣作意,住非他緣所有作意,是故名為已度作意。
 由於行者已成就正性離生,超過其他的因緣作意,是由自己如理作意所成就的,這時行者超越假名,超越他緣,乃至超越了文字相,更何況其他的因緣,因此名為已度作意。這是說明瑜伽師的三大類,有初修業、已習行、已度作意的解釋。
子十二、瑜伽修4 丑一、徵
 第十二科瑜伽修,說明瑜伽止觀的修習,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瑜伽修?
 什麼是瑜伽修?什麼是修止觀?
丑二、標
 第二科標,標示出來。
謂有二種。
 有二種修,將修止觀歸納成二種。
丑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想修,二者、菩提分修。
 修瑜伽止觀可分成二大類。
 一、想修,想有四種想,修行要取相,必須有種種的想,名想修。
 二、菩提分修,於三十七菩提分有很完整的介紹。
丑四、釋2 寅一、想修3 卯一、徵
 第四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想修,說明想修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想修?
 什麼是想修?
卯二、釋2 辰一、別列4 巳一、過患想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別列,各別的列舉出來,又分四科;第一科過患想,說明過患想的體相。
謂或修世間道時,於諸下地修過患想。
 想修是指修世間道時,由於尚未解脫生死的煩惱種子,還是在世間輪迴,並沒有出離三界,名世間道。修世間道的色界、無色界定時,要相對來觀察下地有過患,上地是寂靜的,如觀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等,由此展轉成就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
《披》於諸下地修過患想者:謂觀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是名於諸下地修過患想。由麤性義是有過患義故,如前已說。
 觀察欲界與初靜慮相對來說,欲界有情多煩惱、造業使苦惱增多,壽量減少;初禪煩惱造業少,苦惱減少,壽量增多,相對觀察,欲界是有過患的;繼續將二禪與三禪對比來觀察;二禪是不好的,是有過患的,三禪是寂靜的;如是展轉向上觀察,乃至最高的時候,無所有處是有過患的,非想非非想處是寂靜的,厭下苦麤障,欣上靜妙離,下上二地互相觀待,一切下地是有過患的,是苦惱比較多的,是壽量減少的。少數欲界的人還沒有受生就死了,可能不到一歲,是名於諸下地修過患想。麤性義是指有過患的意思,這是想修,修世間道。
巳二、斷等想
 第二科斷等想,說明斷想、離欲想、滅想的體相。
或修涅槃道時,於斷界、離欲界、滅界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
 或是修出世間的涅槃道時,於見道位所修斷除分別起的煩惱的斷界、於修道位所修斷除欲界欲乃至上二界欲的離欲界、入無餘依涅槃的滅界,觀見最殊勝的寂靜功德,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
 斷界,是指見道位所斷的諸行斷故,即見道時斷除所有分別起的煩惱,稱為斷界。成就斷界能證得初果。
 離欲界,是指修道所斷的諸行斷故,初果以上繼續斷除修惑(思惑),將欲愛、色愛、無色愛的愛煩惱斷除,離三界欲,稱為離欲界。
 滅界,愛見煩惱已滅除,是有餘依涅槃,將有餘依的色受想行識果報也滅除,是究竟的滅界,即無餘依涅槃,三界的果報都不會再有。最究竟的滅界指的是無餘依涅槃。
 行者觀察斷界、離欲界、滅界是最殊勝的、最寂靜的功德,由此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
 這是約聖道來說,從斷想證初果,修離欲想證二果、三果乃至四果,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是滅想,漸次修行這樣的想,稱作斷等想。這是修出世間聖道的想修。
巳三、上下想
 第三科上下想,說明上下想的體相。
或修奢摩他時,修習止品上下想。
 或修奢摩他的止時,修習止品的上下想。修不淨觀要成就禪定時,從頭到腳要觀察都是不淨的,稱作上下想。身體上上下下要來回的觀察,很仔細的觀察它是不清淨的,乃至能夠厭離,厭離成功會得到初禪。因此修止時,修上下想,這是第三種想。
巳四、前後想
 第四科前後想,說明前後想的體相。
或修毗鉢舍那時,修習觀品前後想。
 上下想是修止,前後想是指修觀。在修觀時,修習觀品前後想,主要是觀這一念心,現在觀於過去的前一念心,或是現在觀於未來等這些前後想,下面會解釋。
 想修是總說的,菩提分修是詳細說。想修其實是分別,有世間道的修法,修禪定的,觀下地過患;出世間道要修斷界、離欲界、滅界。修上下想,是修止;修前後想,是修觀;透過各種想的修行,可以成就世間道與出世間道,名想修。總說,不論修什麼,三十七菩提分法也不離想修,雖然分成二類,是可以融通的,基本原則先說,再說三十七菩提分法。
辰二、隨釋2 巳一、上下想
 第二科隨釋,解釋上下想與前後想,分二科;第一科上下想,說明上下想的體相。
上下想者,謂觀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願。
 這是以不淨觀為例,提出什麼是上下想,是指修止時觀察此身體,當然要成就奢摩他也要有止有觀。觀察此身體,命根還相續時,如它所安住,如它所祈願,愛樂此身體希望它能夠繼續存活下去。總之,此身體是所住的、所願的身體,用後面一句來形容前面一句。
《披》如其所住如其所願者:住謂現法命根相續。願謂前際希求愛樂。願增上力,壽命和合相續安住,是故此中作差別說。
 住,是指現在的命根相續,命根還在,還活著。現在是未來的前際,因此願,是指現在希望追求愛樂未來的生命體能夠繼續存活下來。由願的增上力,使壽命色心和合相續的安住,因此這裡作這樣的差別說。
 特別形容此身的來源,以及此身安住的力量,會安住是由於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喜歡此身體繼續活下去。
上從頂上,下至足下,種種雜類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所有種種髮、毛、爪、齒,如前廣說。
 觀察此身,從頭頂一直到腳底下,有很多種類的不清淨,混雜的在身體裡面。身體內部有心、肝、脾、肺、腎、三十六物,身體表層也是有髮、毛、爪、齒,有種種的不淨。如前面卷26已經說過內身不淨、外身不淨等種種的不淨。
《披》如前廣說者:如前已說朽穢不淨應知。(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頁2230
 不淨所緣如前面卷26,909頁已經說過朽穢不淨的文應當了知。
巳二、前後想3 午一、標所觀相
 第二科前後想,說明前後想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標所觀相,標出所觀的相貌。
前後想者,謂如有一,於所觀相殷勤懇到,善取、善思、善了、善達。
 前後想方面,是說如有一類行者,對於所觀察的相,非常的殷切、精勤懇到,善巧的取得所觀相,善巧的思惟、善巧的明了、善巧的通達所觀相的道理。這是指對於所觀相能夠很精進、很誠懇的善取、善思、善了、善達。
午二、顯其差別
 第二科顯其差別,顯示其中的差別。
謂住觀於坐,坐觀於臥,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此則顯示以毗鉢舍那行,觀察三世緣生諸行。
 住觀於坐,「住」是現在,「坐」是未來,是指以現在能取的這一念心,觀未來所知的五蘊諸行。坐觀於臥,「坐」是現在,「臥」是過去,是指以現在這一念能取的心,觀察過去所知的五蘊諸行。這是顯示以觀的方法,觀察過去、現在、未來緣生諸行,因緣所生的五蘊諸行。諸行包括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因緣所生的有為法,是觀察的所緣境。修毗鉢舍那,要觀察過去,也要觀察現在,也要觀察未來,為什麼一定要觀呢?過去影響現在,現在影響未來;過去是因,現在是果;現在是未來的因,未來是現在的果。因果是有關連的,因此於因緣所生法,一定要觀察過去、現在、未來才會周延。
《披》謂住觀於坐等者:謂以現在作意,觀察未來所知諸行,即此說言住觀於坐。若以現在作意,觀察過去所知諸行,即此說言坐觀於臥。若以現在作意,觀無間滅現行作意,即此說言或在後行觀察前行,當知此即觀察現在所知諸行。一心剎那,名現在故。如是別配觀察三世緣生諸行應知。三摩呬多地中亦有此文,已略解釋,今不更述。
 以現在這一念心的作意,來觀察未來所知的五蘊諸行,這樣的方法稱為住觀於坐。「住」是指現在,「坐」是指未來。若以現在作意,觀察過去已經出現過的五蘊諸行,這樣的方法稱為坐觀於臥。「坐」是現在,「臥」是過去。
 若以現在的作意,觀察這一念心沒有間隔的馬上謝滅,觀察無間滅現行作意,就是此處所說以後行觀察前行,應當了知這是指觀察現在所認知的色受想行識五蘊諸行。一心剎那,即整個觀察的過程稱為一心,都名為現在的緣故。時間上是過未無、現在有,一定要強調是現在,不論什麼時候都是當下這一念心在觀。有時說後面觀察前面,是觀察過去,觀察過去稱作後行觀察前行,事實上還是觀察現在。如此各別的配合觀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緣生的五蘊諸行應該知道。在〈三摩呬多地〉裡面也有這樣的文,已經要略的解釋,現在不再重述。
午三、配觀三世3 未一、住觀於坐3 申一、標
 第三科配觀三世,配合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作觀察,分三科;第一科住觀於坐,說明住觀於坐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謂若說言:住觀於坐。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察未來所知諸行。
 若是說:住觀於坐。這是顯示以現在的作意,來觀察未來所知的五蘊諸行。
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是這樣?
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現在作意位,已現生故,說名為住;未來所知位,未現生故,臨欲起故,說名為坐。
 現在這一念的作意位所觀的五蘊諸行,已經現行生起,稱為住;未來作意位所知的五蘊諸行,還沒有現行,剛要生起,稱為坐。位是狀態的意思,指處於這類作意的狀態。
 其實心很快就過去了,要掌握當下這一念心都很難,但是現在勉強也要這樣說,現在的作意已經現在,現在這一念心知道名住。未來的快要生起了,名坐。這是以現在的作意觀察未來的所知諸行,說名為住觀於坐。
未二、坐觀於臥3 申一、標
 第二科坐觀於臥,說明坐觀於臥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若復說言:坐觀於臥。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察過去所知諸行。
 若又說;坐觀於臥。這是顯示以現在作意位,觀察過去所知的色受想行識五蘊諸行。
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樣說?
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現在作意位,臨欲滅故,說名為坐;過去所知位,已謝滅故,說名為臥。
 現在這一念心的作意位所觀的五蘊諸行,將要謝滅,稱為坐;過去作意位所認知的五蘊諸行,過去這一念心已經謝滅,稱為臥。這是以現在這一念心觀察過去。
未三、或在後行觀察前行3 申一、標
 第三科或在後行觀察前行,說明或在後行觀察前行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來。
若復說言: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此則顯示以現在作意,觀無間滅現行作意。
 若又說:或在後行觀察前行。這是顯示以現在的作意觀察無間滅的現行作意。
 現在的作意,是剎那剎那新新生起,現在的心也是剎那剎那謝滅,這一念心剎那剎那謝滅,繼續的作意,繼續的觀察,名以後行觀察前行。
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樣說?
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若已生起無間謝滅所取作意,說名前行;若此無間新新生起能取作意,取前無間已謝滅者,說名後行。
 若已經生起的一念心接著沒有間斷馬上謝滅,所取作意,已經謝滅的這一念心是所觀察的作意,稱為前行。若是觀照的心沒有停止,當下每一念心都是新生起的,沒有間斷的新新生起,但是無間謝滅;如果前一剎那現起而不滅,到後一剎已是舊了。由現在能取的作意,取前無間已謝滅的,說名後行。
 總之前行是指已經謝滅的作意,指過去的作意,後行是指現在的作意。前行是已謝滅的,後行是現在現起的。現在現起的是能觀察的,前一剎那是所觀察的,如此稱作「後行觀察前行」。其實觀察的對象是現在這一念心,觀察它不斷的謝滅,稱作後行觀察前行,可以說是現在,合起來是未來、過去、現在都觀察到了。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當知此中,為修止觀,修彼二品勝光明想,是名想修。
 應當了知這當中,為修學止觀,修彼世間道或是出世道二品的殊勝光明想,是名想修。
 現在介紹的上下想是指修止,前後想是指修觀。為了修學止觀,修世間道與出世間的涅槃聖道,都是殊勝的光明。世間道或是出世道相對於欲界的雜染境界,都是殊勝的,這是想修的大意。是以止觀的方法成就世間道的禪定,或出世間道的聖道,稱作想修。一定要觀想、要取相,用想來形容修止觀,第六意識要很明利的想、要取相才能夠修行。這是將修行到底在修什麼,說得很明白。
寅二、菩提分修3 卯一、徵
 第二科菩提分修,說明菩提分修的種類與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提分修?
 什麼是菩提分修?透過什麼修行的方法成就菩提?菩提是覺悟,覺悟的智慧名菩提,是由印度話翻譯過來,由覺悟的智慧淺深不同,說有三乘菩提。聲聞菩提成就時是成就阿羅漢果;緣覺(菩提)成就時是成就辟支佛果;無上菩提成就時是佛,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無上正等正覺。覺悟的智慧要有因才會得到果。分,是因,菩提分,指成就覺悟智慧的因,修行的方法,稱作菩提分修。
卯二、釋4 辰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謂於三十七菩提分法親近積集,若修、若習、若多修習,是名菩提分修。
 菩提分修是說於三十七菩提分法多親近、積聚集合,開始修、再次的修習、更多的修習,是名菩提分修。修行可以使行者覺悟,將修行能覺悟的方法分成三十七種。
辰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名為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哪些名為三十七種的菩提分法?
辰三、列2 巳一、總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分二科;第一科總,總說三十七菩提分法。
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
 三十七菩提分法,包括: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有三個四,二個五,一個七,一個八。要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可以用《佛說無常經》的一個偈頌說明,「三四二五理圓明、七八能開四諦門」,稱作三十七菩提分法。先標出來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名相。
巳二、別7 午一、四念住
 第二科別,再各別列舉出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種類,分七科;第一科四念住,說明四念住的種類。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四種念住,以慧心所及念心所的正念安住在身、受、心、法四種所緣境上,名四念住。這是要略說,下面還會詳細解釋。這四種念住,包括:
 一、身,以念慧觀身不淨,用聞思修所生的能觀之智,觀察及覺了身內腸胃赤白痰等不淨,身外眵(音ㄔ)淚涎唾等不淨,破除淨想的顛倒。
 二、受,以念慧觀察與覺了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苦,破除樂想的顛倒。
 三、心,以念慧觀察與覺了心的生滅無常,破除常想的顛倒。
 四、法,以念慧觀察與覺了貪瞋癡等法,從因緣和合所生,沒有自性,以無我,破除我想的顛倒。
 身指身體,是色法;心,指心王,法是指心所;受、心、法都是心。四種念住不離色心二法來觀察及修習。
午二、四正斷
 第二科四正斷,說明四正斷(四正勤)的種類。
四正斷者,一、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二、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三、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四、於已生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令倍修習、令其增長、令其廣大,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
 四正斷方面,是指:
 一、對於已經產生的惡不善法,十惡法或五蓋的不善法,為令它斷除,生起欲願,要將身心的惡不善法斷除,鞭策鼓勵自己要精勤修習止觀,發動精進力、策勵這一念心、受持在心裡、斷除這些惡法。這是於已生惡法令斷(斷斷)。
 二、於未生起的惡不善法,為令它不生,發起令它不生的欲願,鞭策鼓勵自己,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使惡法不生,不給惡法因緣,使無有墮到三惡道去的機會。這是於未生惡法令不生(律儀斷)。
 三、於還沒有生起的善法,如戒定慧等,為令生起的緣故,發願使它生起,鞭策鼓勵自己,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隨護斷),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於未生善法令生起。
 四、對於已生的善法為使它安住,不要讓它忘失,要繼續的修習圓滿,還要加倍修習,令其增長、令其廣大,生起善法欲、鞭策鼓勵自己、發勤精進修習止觀,鞭策這一念心、保持一念心於止觀上、正確斷除煩惱(修斷)。這是於已生善法令增長。
 總之四正斷是四種正確的修行努力,包括:一、於已生的惡法令斷滅;二、於未生的惡法令不生;三、於未生的善法令生起;四、於已生的善法令堅住及增廣。為了斷惡修善於此四法勤勉策勵,精進修習。
午三、四神足
 第三科四神足,說明四神足的種類。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四神足,由欲、勤、心、觀四法之力所引發,可以現起種種神用的三摩地。又作四如意分、四如意足。「如意」是指如意自在的神通。從其「不可思議」這點來說,又稱為「神」,此種通以三摩地為其依止的腳足,因此稱「三摩地」為「如意足」或「神足」。而得此三摩地的方便有欲、精進、心、觀四者,此「三摩地」從因而分為四種。其中:
 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由想得到神通的意願,希望得到三摩地,而斷除障礙三摩地的煩惱,成就神足。
 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由精勤策勵欲得勝定,斷除障礙三摩地的煩惱,成就神足。
 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由心念專注力,斷除障礙三摩地的煩惱,成就神足。
 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由觀慧思惟觀察力,斷除障礙三摩地的煩惱,成就神足。
午四、五根
 第五科五根,說明五種善根的種類。
五根者,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五種善根方面,包括:
 一、信根,於佛及佛弟子所證四諦道理及三寶,深生勝解、淨信,不為餘法所破壞,由此能生起出世間善法及精進念定慧。
 二、精進根,生起信心後,於所緣四諦十六行相等道理如實勤修,由此精進根能對治懈怠。
 三、念根,心安住於所緣境,明記不忘,由此念根能對治放逸。
 四、定根,由念住故,得三摩地,心不散亂,由此定根能對治掉舉。
 五、慧根,由得三摩地故,觀慧生起,如實了知諦理,由此慧根能對治無明等煩惱。
 這五種根,都有能生善法,不可傾動及勢用增上等義,因此名為五根。
午五、五力
 第五科五力,說明五力的種類。
五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五力方面,五力指五根增長有對治煩惱的力用:
 一、信力。信根增長能對治不信;
 二、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對治懈怠;
 三、念力。念根增長能對治邪思;
 四、定力。定根增長能對治散亂;
 五、慧力。慧根增長能對治煩惱。
午六、七覺支
 第六科七覺支,說明七覺支的種類。
七覺支者,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
 七種覺支方面,包括:
 一、念等覺支,於修習止觀時恆常於所緣,憶念不忘;
 二、擇法等覺支,智慧加以辨別與選擇所緣真理,達到去偽存真;
 三、精進等覺支,以勇猛精進之心,修習止觀;
 四、喜等覺支,由於精進而得悟真理,心生喜悅;
 五、安等覺支,由於證悟真理,斷除諸見煩惱及身心粗重,從而輕利安適;
 六、定等覺支,心專注一境而不散亂;
 七、捨等覺支,心平等不昏沈不掉舉,捨棄虛妄諸法而不追憶。
午七、八聖道
 第七科八聖道,說明八聖道的種類。
八支聖道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八支聖道方面,包括:
 一、正見,正見是智慧,包括在七覺支見道時所證得出世間的智慧,及相見道用後得智安立觀行或觀察世俗諦的世間出世間智慧。
 二、正思惟,由正見的增上力所起出離(欲)、無恚、無害等分別思惟。即依止正見及正見俱行的離欲思惟、無恚思惟、無害思惟。
 三、正語,由正見的增上力,起善思惟,由善思惟發種種如法的言論。包括聖所愛戒所攝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的四種語業。
 四、正業,遠離一切過失的各種正確身業。包括聖所愛戒所攝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的三種身業。如法求衣服、飲食、坐臥具、醫藥、什物,往來進止,正知而住。
 五、正命,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等資生所需,遠離一切起邪命的惡法。
 六、正精進,依止正見乃至正命而勤苦修行的行者,發起所有欲樂、正勤等勇猛的勢力,策勵其心,遠離種種身心懈怠,止惡作善,勇猛向解脫邁進的正方便。
 七、正念,遠離邪念,憶持正法,明記不忘的正思念。即成就正精進的行者,由四念住的增上力,獲得無顛倒內住乃至等持的九種行相所攝的正念。
 八、正定,由四念住的增上力所獲得的正念,能攝持九種行相的心住,獲得無漏清淨的禪定。
 八聖道支是八種通向涅槃解脫的正確方法與途徑,其中正見、正思惟是指慧;正語、正業、正命是指戒;正念、正定是屬於定;正精進通於戒定慧,三種都應該要精進。
辰四、釋6 巳一、四念住2 午一、辨體相2 未一、略別辨2 申一、初身念住2 酉一、總徵
 第四科釋,解釋,分六科;第一科四念住,說明四種念住的體相與建立,又分二科;第一科辨體相,說明四念住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略別辨,約略各別的辨明,又分二科;第一科初身念住,先說明最初身念住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總徵,總問。
今於此中,云何為身?云何於身住循身觀?云何為念?云何念住?
 現在於身念住中提問,什麼是身?什麼是在身相上面住循身觀?什麼是念?什麼是念住?
酉二、別釋4 戌一、身相差別3 亥一、標
 第二科別釋,各別回答解釋四個問題,分四科;第一科身相差別,說明身相差別的種類,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三十五種。
略說身相有三十五。
 要略而說身相有三十五種。
亥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謂內身、外身、根所攝身、非根所攝身、有情數身、非有情數身、麤重俱行身、輕安俱行身、能造身、所造身、名身、色身、那落迦身、傍生身、祖父國身、
 身相差別有三十五種,分成十四類:內外身、根非根攝身、有情無情身、麤重輕安身、能造所造身、名色身、五趣身、有識無識身、中身表身、變異不變異身、女身男身半擇迦身、幼少老身、劣中妙身。
 一、內外身
 1. 內身:是自己的五根、五塵,自己的色身,稱為內身。
 2. 外身:是指其他人的根、塵,或是其他山河草木的無情物,也可以稱作外身,下面還會解釋。
 這是內、外,將自己與他人簡別一下,有內身、外身這二種。
 再來約根或非根來說。
 二、根非根攝身
 3. 根所攝身:是指淨色根,自己與他人眼耳鼻舌身五淨色根能夠發動識的部分,稱作根所攝身。
 4. 非根所攝身:是指扶根塵,扶根塵是在外面的,也是身,但不是根,不能發動五識。是眼睛看到五根表面的相貌,稱作扶根塵。依扶根塵,能扶持住淨色根。自他五塵及外五塵,名非根所攝身。
 前面第一大類是約內身、外身來分。第二大類約根、非根來分,分根所攝身、非根所攝身。第三大類是約有情、無情來分。
 三、有情無情身
 5. 有情數身:自他有情內身五根及扶根塵,能夠有分別、有情識的,是屬於有情這一類的。
 6. 非有情數身:山河大地草木等不是有情,名非有情數身。
 四、麤重輕安身:約有沒有修止觀、禪定、聖道來說。如前面所說的,若以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為上首,會有所依滅與所依轉。
 7. 麤重俱行身:未能成就止觀時是麤重俱行身,未成就三摩地或未成就聖道時,是麤重的。
 8. 輕安俱行身:成就了三摩地、聖道,稱作輕安俱行身。
 這是約修行的角度來說,有麤重的、有輕安的。有成就時是輕安,沒有成就時是麤重。
 五、能造所造身
 9. 能造身:能造的是地水火風,堅濕煖動四大種。
 10. 所造身:所造的五根、五塵等色法,是所造身。
 《瑜伽論記》裡解釋能造身,是內外的地水火風,所造身包括有情數身、無情數身。
 六、名身色身
 11. 名身:是指受想行識的心法,應該不算在身念住,沒有緣到心法,只是緣色法。
 12. 色身:是有情的色法,色法相應的身。
 七、五趣眾生身
 13. 那落迦身:是指在地獄的身體。
 14. 傍生身:是指畜生的身體。
 15. 祖父國身:是餓鬼身,餓鬼的壽命很長,老鬼都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祭祀自己,能夠對自己祭拜,因此稱祖父國身。
《披》祖父國身者:此說餓鬼趣身應知。
 餓鬼的壽命時間很長,因此稱餓鬼身為祖父國身。那落迦、傍生、餓鬼是三惡道。
人身、天身、有識身、無識身、中身、表身、變異身、不變異身、
 16. 人身:是人的身體。
 17. 天身:是天的身體,包括欲界天、色界天的身體。無色界沒有色身,只有名身。五趣的身體,是人身、天身、傍生身、祖父國身、那落迦身。
 八、有識無識身
 18. 有識身:有命根,依大乘的道理說,即有阿賴耶識存在之身,稱為有識身。
 19. 無識身:死人身,沒有阿賴耶識存在之身,稱為無識身。
 九、中身表身:約不淨所緣區分的。
《披》中身表身等者:如身內分,自性不淨,是名中身。如身皮分,相似清淨,是名表身。如命終已,青瘀等現,名變異身。若未命終,未至變壞,是名不變異身。
 20. 中身,指身體內部有很多不清淨,有心、肝、脾、肺、腎、大腸、小腸等種種不淨的成分在裡面,稱作中身。
 21. 表身,是指表皮之身,身體裡面很多臭穢的屎尿,身體的表皮看起來相似的清淨,流汗就不淨了。有些人皮膚好,白裡透紅,再擦個粉好像看起很清淨,其實是不清淨的,這是表身。
 十、變異不變異身
 22. 變異身,命終有青瘀膨脹膿爛出現,稱作變異身。
 23. 不變異身,未死以前,沒有命終沒有變壞,稱作不變異身。
 這是約有沒有死來說,有變異身、有不變異身。
女身、男身、半擇迦身、親友身、非親友身、中庸身、劣身、中身、妙身、幼身、少身、老身。
 十一、約女相、男相來說,有:24. 女身、25. 男身、26. 半擇迦身。半擇迦身是黃門,是沒有男根的男人。這是約男女身來分別這三種身。
 十二、親中怨身
 27. 親友身:是親友的身。
 28. 非親友身:是怨家的身。
 29. 中庸身:非親非怨者身。
 十三、劣中妙身:30. 劣身、31. 中身、32. 妙身,約相貌的好醜,力量的強弱,成就的品別,可以將身體分成劣、中、妙這三種。比較下品的、中品的、上品的,相貌比較好看的是妙,普通的是中,醜的是劣。力量比較大的是妙,力量中等的是中,力量小的是劣。成就大的是妙,成就中等的是中,成就小的是劣。
 十四、幼少老身:33. 幼身、34. 少身、35. 老身。年紀幼小時,少年十五、六歲時,還有七、八十歲老年時,由此區分為幼身、少身、老身。
 以上是身相差別,總共有三十五種身相。
亥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身相差別。
 如上所說名為身相差別,總共有三十五種身相。
戌二、住循身觀2 亥一、標
 第二科住循身觀,說明住循身觀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住循身觀略有三種。
 安住在身相上面循著身相來迴作觀察,要略來說有三種。
亥二、釋2 天一、出體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體,說出住循身觀的體相。
謂依身增上聞思修慧。
 依止身體的健康有力增上,可以幫助行者的受持正法獲得聞慧、思惟法義獲得思慧、修習止觀證得修慧。
天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住循身觀的義理。
由此慧故,於一切身、一切相,正觀察、正推求,隨觀隨覺。
 由此行者成就聞思修慧的因緣,能於一切身,如前所說的三十五種身,一切所緣身相,正確要略的觀察、詳細的推求,隨順智慧觀察身相,有所覺悟,能明白身確實是不淨的。
 一切身是阿賴耶識種子所變現的身,這是性境。一切相是指所知事同分影像,相是影像境。身是本質境,相是影像境。
《披》隨觀隨覺者:此正釋前循身觀義。顯揚頌云:身等三差別,彼影像隨觀。自下釋言:於彼身等影像隨觀,與所知事同分類故,名為影像。所言隨者,是相似義。(顯揚十九卷十八頁)今應準釋。
 這是正式解釋前面所謂的循身觀的義理,循著身相來觀察,觀察的道理是隨觀隨覺,隨順觀察身相時,會覺悟身體是不淨的,住這樣的循身觀。
 《披尋記》作者引《顯揚聖教論》卷19,18頁裡面的偈頌說:身等三差別,身是指身相,等字包括受心法其他的三法,身受心法各有三種差別。彼影像隨觀。彼是指身受心法,於這四種影像在毗鉢舍那、奢摩他裡面這樣隨順觀察,隨順相似於本質境的所知事同分影像觀察身有三種差別:
 一、自性不淨,指身的內分有很多不淨物,體性是不清淨的,名自性不淨。如《大智度論》卷19說: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淨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花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皆為不淨。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淨,何況人衣食?是名自性不淨。
 二、相似清淨,是指表皮,皮看起來,是相似清淨。有些人皮膚比較黑的,或是比較不好看的,還不覺得清淨,有些膚色細潤,會覺得是相似清淨,由於皮包住了種種的不淨,容易被迷惑,不知是不清淨的。因此還要觀察在相似清淨之下身體的實相,其實是自性不淨的。
 三、變壞不淨,命終以後青瘀膿爛等變成屍體的相貌,面部及身體都變成青瘀暗黑的,沒有血色,嘴唇也是黑的,有時候可能還口吐白沫,放一日就青瘀了。
 這是身的三種差別相,有情的身體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都是不清淨的。
 其次是觀察受,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種差別。有情總是被感受所支配,不知道所有受都是苦的,於樂受生貪,於苦受中生瞋,於不苦不樂受中生癡,由此造了很多的業,作了很多錯誤的事,引生種種苦果。苦受是苦,名「苦苦」;樂受會變壞,名「壞苦」;不苦不樂受剎那變易,名「行苦」;對因觸所生的任何受法現前,應覺知此是苦苦、是壞苦、是行苦,立念在受。
 觀察心,觀察與三受(樂、苦、不苦不樂)相應時的心王,從緣生滅,速於石火電光,剎那不停,隨境苦樂,隨緣染淨,可聖可凡,可人可畜,欲求其「常」,欲求其「一」,畢竟是不可得,是無常故,是空無有主故,只是一類相應集起之法,依根身而逐境生起,空無有主,稱為心的三種差別。觀心無常,立念在心,以破常倒,息貪瞋癡。
 觀察法,觀察於想與行二法所造的黑業、白業及黑白夾雜的身語意業有(黑、白、黑白雜)三法的差別,而想與行也是無常、無我。
 這樣四念住都各有三種差別。在心中將身受心法這四種法,各有三類,有十二種影像,顯現在心裡面隨順的觀察。這些所現影像的相貌,與所知事是同類的,所認知的本質境,身受心法,如說身念住有三十五種身,這三十五種身是本質境,是所知事,在心裡面現出這些影像,是與所知事同分的、同分相似,是同一種類的,稱作影像。所說的「隨」,是相似義,隨順觀察的影像是隨順本質境的,因為影像隨順本質境,觀察以後得到的結論才會是正確的。假如所現的影像現出來與本質境是不同的,觀察的結論是不正確的,所得到的智慧不是正確的,因此必須是相似的,雖然不是同一的,卻是相似的,是隨順所取的本質境。觀察以後得到的智慧,身體是不清淨的,確實也就是不清淨,這是相似義,彼影像隨觀,是這樣修的,稱作住循身觀,乃至住循受心法觀。這是在《顯揚聖教論》卷19,18頁,應該準照那裡來解釋。這是第二科說到住循身觀,是這樣解釋它的體相,是由慧心所來作觀察,慧心所是從聞思修三種方法所栽培的智慧。從聽聞的佛法、思惟佛法、修學佛法栽培所得的智慧了知身的實相是不淨的,由於有聞思修的智慧,在心裡面現出了一切身、一切三十五種身的影像相,在那裡正觀察、正推求、隨觀隨覺。當這樣相似的觀察,在心裡現出相似的影像是不淨的,會覺悟原來本質境也是不淨的,稱作隨觀隨覺。這是住循身觀。
 歸納身受心法各有三種差別:
 身有三種者。有自性不淨如身內分、相似清淨如身皮分、變壞不淨如命終已青瘀等身分。
 受有三種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心有三種者。謂苦、樂、不苦不樂等受與心王相應。
 法有三種者。謂黑法、白法、黑白雜法。 
戌三、念
 第三科念,說明念的體相。
念,謂依身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義,修習作證。於文、於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
 念本來是今心,現在這一念心明記不忘,稱作念,或是《百法明門論》裡面說到,於曾習境明記不忘稱作念。
 念,最重要就是後面那一句,在聞思修時心無忘失,稱作念。以身為例,這一念心,都沒有忘記它是自性不淨的,一直沒有忘記不淨的所緣。
 念,依止身的增上力,聽聞正法後,由受心所領受執持正法,思惟法義、思慧相應、思惟觀察身體的不淨,內身不淨、皮分是相似清淨、變成屍體的變壞不淨,思惟文所詮的義,靜坐修止修觀時,將心寂靜下來作觀察,修習體證。依止身的聞思修智慧,受持正法、思惟法義、修習作證,於所聞法先了解的是文及所詮義,實際修行體證時,由念心無忘失,稱作念。
 四念住,其實它的範圍很廣,包括聞思修時都可以修四念住。學法義時也不離修行,因為這是修行的前方便,一定要透過聽聞,進一步思惟,更熟練了,才能夠修學佛法。這時是心無忘失,由念,在作聞思修時,都沒有忘失所緣境。
戌四、念住2 亥一、第一義2 天一、辨相
 第四科念住,說明念住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第一義,依第一種道理解釋念住,又分二科;第一科辨相,辨明念住的相貌。
若審思惟:我於正法為正受持,為不爾耶?於彼彼義慧善了達,為不爾耶?善能觸證彼彼解脫,為不爾耶?
 修念住時,若深刻仔細的思惟:我是否已將身念住的正法很正確的受持?還是沒有呢?我有沒有將觀身不淨的種種義理以智慧善巧的明了通達,還是沒有呢?自己的心是否已經接觸體證到不淨的實相而解脫對身的執著、貪愛雜染?還是沒有呢?
天二、結名
 第二科結名,結說名念住。
如是審諦安住其念,名為念住。
 由如此殷重仔細的觀察及安住於自己的正念,名為念住。是常常要思惟觀察自己的聞思修程度是否已經真的了解身相是不淨的、通達身相不淨的義理、真的已經修證證明一切身相是真實不淨的。常常這樣詳細的思惟檢查自己,使自己身相是不淨的正念安住,這樣稱作念住,是正念常常安住在身相是不淨的所緣境上面。
《披》受持正法等者:如次別配聞思修慧。言修習作證者,謂由修習,觸證彼彼身相解脫故。
 如其次第,受持正法是配合聞慧;於彼彼義慧善了達是配合思慧;善能觸證彼彼解脫是配合修慧。由於實際去修奢摩他、毗鉢舍那,由智慧於彼彼身相的真實不淨相現前體證,可以解脫對於身相的愛著,這是由作證得來的,名修習作證。
 要略說念住的第一個道理,是以聞思修慧所得的正念安住在所緣境上,稱作念住。
亥二、第二義3 天一、標
 第二科第二義,依第二種道理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
又為守護念、為於境無染、為安住所緣,名為念住。
 第二義提出念住的三種因緣:
 一、為守護念,要守護自己的正念;
 二、於境無染,六根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身相境界時,心沒有染污,廣說六根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境界,身受心法的反應都沒有染污;
 三、為安住在所緣境上,名為念住。
天二、釋3 地一、為守護念
 第二科釋,解釋修相,分三科;第一科為守護念,說明為守護念的體相。
為守護念者,謂如說言:先守護念,若常委念。
 為守護念方面,如經中說:先守住及防護正念,經常不間斷的、慎重的保持正念。
《披》謂如說言先守護念等者:根律儀中說有防守正念、常委正念。(陵本二十三卷一頁1944)此應準知。
 於守護正念,在根律儀中說到有防守正念,要防護守住自己的正念;常委正念,能殷重的、周遍的、保持正念。如〈聲聞地〉卷23,809頁根律儀那一段文所說,此處所說應該準照那裏所說了知。這是第一個方法為守護念。
地二、為於境無染
 第二科為於境無染,說明為於境無染的體相。
為於境無染者,謂如說言:念守護心,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廣說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
 為使心於所緣境無有雜染方面,如說:六根接觸六境時,意識不會在境界上生起貪瞋癡,都能夠用正念來守護內心,如理作意行善捨或無記捨,使心保持在平等位,不取其總相的好,不取別相的隨好,詳細說乃至守護意根,修習意根律儀,不要被境界所染污。這是修四念住的第二個方法。
 平等位,有二種方便,善捨、或是無記捨。
 六根接觸六境,若取淨妙相,將要生出染污心時,用轉念的方法,取不淨相,使心與善法相應,生起另外一個善法,生起正念,這是善捨;無記捨是以不相續分別的方法來捨除不淨相。
 不取其相,不取隨好,也是一種方便,前五根接觸五塵時第六意識繼續,心裡會有相出現,此時有守護諸根的正念現前,於取相時不直取境的總相美好,不取別相的隨好,例如不透過耳根聽取染污的語言,避免作虛妄分別生起貪瞋癡。
《披》謂如說言念守護心等者:根律儀中說有念防護意,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陵本二十三卷二頁1946)此應準知。
 根律儀中說有念防護意,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這是在卷23,811頁那裡說到,可以準照那裡所說了知。
地三、為安住所緣
 第三科為安住所緣,說明為安住所緣的體相。
為安住所緣者,謂如說言:於四所緣安住其念。謂於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
 修念住時,為使心能安住所緣方面,如所說的:安住念心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所緣境上。四種所緣境事:
 一、遍滿所緣,主要有四種:
 1. 有分別影像所緣,是毗缽舍那觀,於所知事同分影像思惟分別時,有簡擇的智慧。
 2. 無分別影像所緣,是奢摩他的止,如止息一切雜念的九心住。
 3. 事邊際性,事,因緣所生法的事,如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法的品別、邊際,名盡所有性,及緣一切法的共相,名如所有性。修止觀時於所緣修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時,名事邊際性。
 4. 所作成辦,已證入根本靜慮,或諸等至,或世間定,或出世定,諸所有修,名所作成辦修。如前所說:謂修觀行者,於奢摩他、毗缽舍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諸緣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圓滿。此圓滿故,便得轉依。一切麤重,悉皆息滅。得轉依故,超過影像。即於所知事,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入初靜慮者,得初靜慮時,於初靜慮所行境界;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者,得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時,於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所行境界;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者,得彼定時,即於彼定所行境界。如是名為所作成辦。
 二、淨行所緣,有五種:
 1. 不淨所緣。指修不淨觀,可以對治淨化有情的貪心,有六種:朽穢不淨,苦惱不淨,下劣不淨,觀待不淨,煩惱不淨,速壞不淨。
 2. 慈愍所緣。指修慈悲觀,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可以對治淨化有情的瞋心。
 3. 緣性緣起所緣。是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可以對治愚癡的煩惱。思惟十二支前為後所緣,前面是成就後面的三種緣,十二支不出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四種緣性,這說明四種緣性與緣起的所緣,名緣性緣起所緣。
 4. 界差別所緣。修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六界差別觀,能對治我慢。
 5. 安那般那念所緣。修數息觀,可以對治有情多尋思的煩惱。
 三、善巧所緣,有五種:
 1. 蘊善巧。蘊指五蘊。
 2. 界善巧。界是十八界。
 3. 處善巧。處是十二處。
 4. 緣起善巧。緣起是十二緣起。
 5. 處非處善巧。符合或不符合因果理則的智慧。
 四、淨惑所緣,分世俗道與出世道,世俗道是得到世間禪定的方法,以上下二地、染淨觀待對比,觀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而修,出世道是修苦集滅道四聖諦的觀行。
 再作摘要略義的說明,第二義的道理是以三種方法來說明為什麼修四念住?
 一、守護念。要精進的由聞思修獲得正念,而且要善巧堅固無間的守護正念、任持正念。先拿到正念,然後守護正念。
 二、於境無染。六根接觸六境時,意識不在這當中生起虛妄分別、或生起貪瞋癡,而能夠如理作意行善捨與無記捨,這樣可以作到於境無染。
 三、安住所緣。要以正念安住在所緣境上,其實從遍滿所緣到淨惑所緣,都是安住在所緣境上來修,修奢摩他、毗鉢舍那,進而能夠通達所緣境的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乃至身心獲得轉依斷除煩惱,證得無分別智轉凡成聖,稱作安住所緣。安住所緣從開始修奢摩他、毗鉢舍那,一直到最後身心轉依斷除煩惱證得無分別智轉凡成聖,圓滿的過程,從頭到尾,從凡夫到聖人時,都是安住在正念正知的所緣境上面,這是說四念住。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名念住。
由此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
 由於這三種相貌,能夠善巧的安住在正念裡面,因此名念住。
 修四念住要有方法,從頭到尾都要精進不間斷的聞思修獲得正念。六根接觸六境時要如理作意依善捨無記捨,於境無染,然後不斷的安住在所緣,不斷的修奢摩他、毗鉢舍那,通達所緣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最後身心轉依斷除煩惱,證得無分別智轉凡成聖。這是四念住從頭到尾的一個過程。
《披》謂如說言於四所緣等者:如前已說四種所緣境事應知。(陵本二十六卷十三頁2208
 如前面有說四種所緣境事,都是修行的方法,如〈聲聞地〉卷26,901~936頁所說應可了知。
申二、餘三念住2 酉一、辨相差別2 戌一、列名3 亥一、受3 天一、徵
 第二科餘三念住,說明受、心、法其他三種念住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辨相差別,辨明相狀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列名,列舉出名字,又分三科;第一科受,說明受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為受?
 什麼是受?
天二、列2 地一、明相依
 第二科列,列舉出受的種類,分二科;第一科明相依,說明所依受相。
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如說身受,心受亦爾。
 先將受的自相分別,有這麼多種。有情的感受分成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依止在身與心。身體有時有樂,是樂身受;有苦,是苦身受;不苦不樂時,是不苦不樂身受。這是身體接觸到境界時,如說感冒,可能是苦的身受,因為氣血不通四大不調會有苦身受。身體很健康時,氣血很好時是樂身受。一般時,是不苦不樂身受。
 如說身受,心受也是一樣,心裡也會有感受,有時是心情上的問題。心也有受,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心情很快樂,是樂心受。心情很苦,是苦心受。心情不苦不樂,是不苦不樂心受。這是指受,先分成這九種。
地二、顯差別
 第二科顯差別,顯示受的差別。
樂有愛味受、苦有愛味受、不苦不樂有愛味受。無愛味受、依耽嗜受,當知亦爾。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
 受,前面分別成九種,下面分別成十二種,十二種是分成:有愛味受、無愛味受、依耽嗜受、依出離受四大類,每一大類都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種,共有十二種。
 樂有愛味受,苦有愛味受、不苦不樂有愛味受,不論是從心或身出現時,有一種反應稱作愛味受。愛著快樂的感受,愛味、味著,是追逐愛味受,心染污希求愛味受。苦的時候也會有愛味的情況出現。不苦不樂受時,也是會有愛味受,愛著這種感受。有些人是愛著苦受,是苦也會有愛味受,執著苦變成一種愛味。執著不苦不樂,在愚癡時,是不苦不樂受的愛味受。這是一種情況。
 無愛味受,也是一樣依於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的情況出現,但沒愛味或愛著的。
 依耽嗜受,依止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耽溺耽嗜在感受裡面,不能捨離,這是依耽嗜受,耽溺在這裡面。愛味只是染污希求,依耽嗜是實際的行動,在所緣境上耽溺,在那裡嗜好所得的感受,也是一樣。
 最後一種是出離受,有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具有出離受者,是有聞思修慧,學習佛法時,不論出現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正念會現前,不論是出現的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不會耽溺在那裡,不會愛味,也不會貪,也不會瞋,也不會癡。這是依出離受。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總有二十一受,或九種受。
 這些加起來說到受的差別,可以分成二十一種受,或者是九種受。
《披》如是總有二十一受等者:謂受自相略有三種,若樂、若苦、若不苦不樂。如是受所依,謂身及心;受差別,謂有愛味、無愛味、依耽嗜、依出離;各有若樂、若苦、若不苦不樂三種差別,如是總成為二十一。又或說受自相有三,所依有二,差別有四,故成九種。
 《披尋記》作者區分「受」的分類為受自相、受所依、受差別:
 受自相,要略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種;
 受所依,分為身受與心受二種;若細分,身也有三種,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有六種。
 受差別,有愛味、無愛味、依耽嗜、依出離共四種,這四種各有若樂、若苦、若不苦不樂三種自相差別,共有十二種受。
 如此依受的自相有三種,受的所依有二種,受的差別有四種,約粗有九種,合有二十一種受。
亥二、心3 天一、徵
 第二科心,說明心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為心?
 什麼是心?
天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
 將心的相貌分為十對,共有二十種心相,包括: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這二十種心後面釋義時會詳細的說明,這裡就不多作解釋。。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總有二十種心。
 如此總共有二十種心。
亥三、法3 天一、徵
 第三科法,說明法的體性,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為法?
 什麼是法?
天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來。
謂若貪、貪毗奈耶法,若瞋、瞋毗奈耶法,若癡、癡毗奈耶法,若略、若散法,若下、若舉法,若掉、不掉法,若寂靜、不寂靜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脫、不善解脫法。
 將法的相貌分為十類,共有二十種法相,包括:貪、貪毗奈耶法,若瞋、瞋毗奈耶法,若癡、癡毗奈耶法,若略、若散法,若下、若舉法,若掉、不掉法,若寂靜、不寂靜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脫、不善解脫法。
 這二十種法與二十種心很相似,有貪心出現時,心與貪相應,其實主要說的是心王,法是貪心所,或者貪毗奈耶法,就是前面的離貪心,毗奈耶是調伏,或稱滅,將貪滅除了是遠離了,也就是前面的離貪心。不過這裡強調的法念住是指法,將心所法與心分開來,所以是貪或貪毗奈耶法。瞋是前面的有瞋心裡面的瞋心所。瞋毗奈耶法是前面的離瞋心,是一樣的。癡是前面的有癡心,癡毗奈耶法是離癡心。若略是前面的略心,若散是散心,是與心王相應時,有散亂的心所法出現。或是下心,有惛沈睡眠都是下心。若舉法,後面會解釋舉法是修六隨念時稱舉。或是掉動,或是不掉動。或是寂靜、不寂靜法。或是定、不定法。
 與前面這二十種心剛好是相應的心所法,稱作法,它的種類也是一樣,是二十種。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當知建立黑品、白品、染品、淨品二十種法。
 由此應當知道建立黑品、白品、染品、淨品二十種法。
 黑品,不善法稱作黑;有漏的善法,稱作白。這是《瑜伽論記》的解釋。三界繫法,是有雜染的,稱作染。淨,是離三界法,清淨了,稱作淨。論主分別這二十種法,是有一個原則的。分別不善法,稱作黑品。善法,雖是善法,但是有漏的,稱白品。三界繫法,屬於三界繫、有雜染的,稱作染品。離三界法,是清淨的,稱淨品。依止這四類,分成二十種法。
《披》謂若貪貪毗奈耶法等者:此中貪毗奈耶、瞋毗奈耶、癡毗奈耶諸法,謂即無貪、無瞋、無癡應知。
 毗奈耶是指調伏,或是說滅,將貪滅掉或將貪調伏,也就是離貪,或是無貪。或是離瞋、離癡,或是無瞋、無癡。意思是一樣的。這樣已將其他三種念住的相也介紹了,受的相貌有二十一種或九種;心相有二十種;法相有二十種。身相有三十五種。將身受心法四念住,都說得很清楚。
戌二、釋義3 亥一、受2 天一、釋相依2 地一、舉樂受2 玄一、自相
 第二科釋義,解釋受心法三法的義境,分三科;第一科受,說明受的相依與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釋相依,解釋諸受的自相與所依,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樂受,舉出樂受的自相與所依,又分二科;第一科自相,說明樂受的自相。
又樂受者,謂順樂受觸為緣所生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
 又樂受面,是隨順產生樂受的觸所生的平等受,及樂受所攝的其他心所法,總名樂受。
 六根接觸六塵時,如眼根接觸到色塵,耳根接觸到聲塵,乃至意根接觸到法塵,心裡想到什麼法時,根、塵、識和合生觸,這時心念出現,觸,由隨順產生樂受的觸為因緣所產生的平等受,稱作受,因為心裡會平靜、快樂,心裡很歡喜。
 受所攝,與樂受在一起,還有好的心情,可能會有信,或其他的無貪、無瞋、無癡,或是其他的貪瞋癡相心所應,這是樂受。
玄二、所依
 第二科所依,說明樂受的所依。
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名心受。
 當根、塵、識和合生觸時,若是屬於前五識相應,名身受。觸是五根接觸五境產生五識時,也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接觸五塵時身體的感受,名身受。
 第二種是意識相應時,名心受,是內心的受。第六意識虛妄分別接觸法塵時所生受,稱作心受。所以受依止的有二種,是身,或是心。
 受的自性是順樂受觸為緣所生的平等受,以及受所攝。這樣稱作樂受。
地二、例苦等受2 玄一、自相
 第二科例苦等受,例說苦受、及不苦不樂受的自相、所依與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自相,說明苦受、及不苦不樂受的自相。
如順樂受觸,如是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為緣所生不平等受,受所攝,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受、不苦不樂受。
 如同順樂受觸,如是順苦受觸的不平等受,以及不平等受受所攝的心所法,還有順不苦不樂受觸為緣所生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及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的心所法,是名為苦受、不苦不樂受。
玄二、所依
 第二科所依,說明苦受及不苦不樂受的所依的身或心。
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名心受。
 這苦受及不苦不樂受若是前五識相應的,所依為五根色法,名身受;若是與第六意識相應的,所依為心法,名心受。
天二、釋差別4 地一、無愛味受
 第二科釋差別,說明四種差別相,分四科;第一科無愛味受,說明無愛味受,說明無愛味受的體相。
如是諸受,若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畢竟出離、畢竟離垢、畢竟能令梵行圓滿,名無愛味受。
 如上所說各種受,透過六根接觸六境,有時是身受,有時是心受,有時是苦受,有時是樂受,有時是不苦不樂受,若是無漏時,心裡的感受是隨順涅槃的真理,是隨順決斷揀擇的智慧,能證得初果等聖道果,於證阿羅漢果時,能畢竟出離煩惱的現行、畢竟遠離煩惱的種子、畢竟能令清淨離欲的梵行圓滿,六根接觸六境沒有愛味的反應,是無愛味受,是清淨的,名無愛味受。
 本論〈攝事分〉卷96說:「無味受者,諸出世受。」指具有出世間智相應的受,名無愛味受。卷100說:「內門自體愛染隨故,名有愛味。與此相違,名無愛味。」。
地二、有愛味受
 第二科有愛味受,說明有愛味受的體相。
若墮於界,名有愛味受。
 如果是墮屬於三界裡面的,都可以稱作愛味受。例如欲界的人,貪著欲界欲的樂受,是屬於欲界的;若貪著禪定的樂受、三昧樂,是禪定的愛,屬於色界的,對色界定有愛著,屬於色界的愛味受;若對無色界定,沒有色法障礙,只有這一念心存在的愛味感受有愛著,是屬於無色界的。不論對三界哪一種情況有愛著,稱作墮於界,墮是入,或說屬於。若屬於三界,或是入於三界裡面的,愛著的範圍都還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論愛著欲,或是愛著禪定,都是有愛味受。雖愛著禪定比較清淨一點,可是還是有愛味受,沒有出離三界。只要是屬於三界的愛味,都可以稱作愛味受。
 本論〈攝事分〉卷96說:「有味受者,諸世間受。」凡夫所有世間相應的受都名有愛味受。本論卷100說:「內門自體愛染隨故,名有愛味。」指於三界正報所生自體愛相應受,名有愛味。
地三、依出離受
 第三科依出離受,說明依出離受的體相。
若色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
 若是色無色界繫,繫屬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喜、樂、捨受,若是欲界有情離欲界欲成就色界定所生受、離色界欲成就無色界定所生受是隨順離欲的,名依出離受。
 欲界有情離欲界欲成就了色界定是離了欲界欲,成就了無色界定是離色界欲,及雖在散心隨順離欲的,可以調伏煩惱的,稱作依出離受。即使依出離受也還沒有完全出離三界,是屬於色、無色界繫的,還是隨順離欲而已。
 本論〈攝事分〉卷96說:「依出離受者,即是一切出離、遠離所生諸善,定、不定地俱行諸受。」包括出家、修定等善法與色、無色界定地、欲界不定地俱行諸受。卷100說:「外門境界愛著隨故,名依耽嗜。與此相違,名依出離。」。
地四、依耽嗜受
 第四科依耽嗜受,說明依耽嗜受的體相。
若欲界繫,若不順離欲,名依耽嗜受。
 若是欲界繫,又不隨順離欲界欲的,一定是愛味、愛著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的欲,名依耽嗜受。本論〈攝事分〉卷96說:「依耽嗜受者,於妙五欲諸染污受。」卷100說:「外門境界愛著隨故,名依耽嗜。與此相違,名依出離。」。
 依出離受,是指色、無色界繫的受。依耽嗜受,是指欲界的受。有愛味受,是凡夫的受,在三界裡面的受,名有愛味受。無愛味受,離三界的受,名無愛味受。由分別色、無色界受名依出離受,因為是隨順離欲的。欲界不順離欲的受名依耽嗜受。這是四種受。
《披》若隨順涅槃等者:此中義顯無漏相應受,說名無愛味受。此受為依,能證有學,是故說言隨順涅槃、隨順決擇;能證無學,是故說言畢竟出離,乃至梵行圓滿。
 若隨順涅槃等的義理,是總說的,意指無漏相應的受,才可以稱作無愛味受。無愛味受一定是隨順涅槃,一定是隨順決擇,由於無漏相應沒有煩惱相應的受,名無愛味受。無漏相應的無愛味受為依止,能夠證得有學的初果、二果、三果,因此說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由於這種無愛味受,能證無學,達到阿羅漢果的程度,因此說畢竟出離、畢竟離垢、乃至能令梵行圓滿。究竟出離了三界欲的煩惱現行、三界欲的煩惱種子,乃至清淨離欲的梵行圓滿了。
亥二、心2 天一、行時所起2 地一、釋6 玄一、有貪心
 第二科心,說明心的種種差別相,分二科;第一科行時所起,說明行時所起的心相,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六科;第一科有貪心,說明有貪心的體相。
又有貪心者,謂於可愛所緣境事,貪纏所纏。
 心有二十種,於行時、住時生起。行,是平常在活動時;住,是指靜坐修止觀時。於日常生活進行時,對於可愛所緣的境界,有貪等的煩惱纏現行。
 有貪心方面,是指對於可愛所緣的境界事,為貪的煩惱現行所纏繞。
 《紅樓夢》中有一首好了歌,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作者曹雪芹不知道有沒有學習佛法?看他寫的有一點意思,不過他還是以世間法為主。他說: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這是形容世人的貪心。世間的人都知道作神仙很好,神仙就是要修道,不要世間的境界,雖然都知道作神仙好,但是不能去修。為什麼?只有金銀忘不了,是忘不了錢,為貪纏所纏;終朝只恨聚無多,每天都在想自己怎麼沒有集聚那麼多錢?怎麼沒有幾億?他人錢滾錢一賺就數十億、數百億,怎麼自己就沒有?自恨錢怎麼沒有那麼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等到真的有那麼多錢時,也是要跟這個世間說再見了。這是形容世間人貪心的相貌,當然不了歌中還有幾種世間人的相貌,還有兒孫忘不了,嬌妻忘不了等。世間人對可愛的所緣境事貪纏所纏,但是貪心由粗到細,剛剛說的那些都是很粗的境界。還有很細的可愛所緣境事,不只色聲香味觸,還有語言上的、心情上的種種的貪著,有貪纏所纏,是貪心的現行。
玄二、離貪心
 第二科離貪心,說明離貪心的體相。
離貪心者,謂即遠離如是貪纏。
 離貪心方面,心有時也是清淨的,沒有貪心,遇到可愛的所緣境事也沒有貪心出現,是離貪心。
玄三、有瞋心
 第三科有瞋心,說明有瞋心的體相。
有瞋心者,謂於可憎所緣境事,瞋纏所纏。
 有瞋心方面,是指於可憎所緣境事出現時,有瞋煩惱現行所纏繞。
玄四、離瞋心
 第四科離瞋心,說明離瞋心的體相。
離瞋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瞋纏。
 離瞋心方面,是指遠離瞋煩惱的現行,也就沒有瞋纏出現。
玄五、有癡心
 第五科有癡心,說明有癡心的體相。
有癡心者,謂於可愚所緣境事,癡纏所纏。
 有癡心方面,是指於能使自己愚癡的所緣境事,被愚癡的煩惱現行所纏繞。
 愚癡有廣義的,也有狹義的。廣義的愚癡,是泛指所有一切煩惱;而狹義的愚癡,是指觀念、看法或思想上的問題,也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緣,或是因果顛倒,甚至於不相信有因果和因緣。
 可愚所緣境事,廣義的包括一切所緣境事,若是自身有邪見、或不明因果、不信因緣,就會有愚癡的煩惱現行,往往倒果為因,永遠搞不清楚造成結 果的真正原因,不是想佔人便宜,就是自己做了壞事卻不負責任,不僅為自己製造困擾,也造成他人的困擾,因此就一直在因果的纏縛中痛苦。所以,不知道因果、 不知道因緣的人,就為愚癡愚癡的煩惱現行所纏繞。
玄六、離癡心
 第六科離癡心,說明離癡心的體相。
離癡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癡纏。
 離癡心方面,若能了知所有的境界都是因緣所生法,是空不可得的,是無我、無我所的,愚癡也是假的,不再以苦為樂,執著無常為常、無我為我、不淨為淨,由此遠離愚癡煩惱,不再被愚癡煩惱所纏繞。
地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六心,當知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
 如是有貪心乃至離癡心這六種心,應當都是日常生活行時所起的三煩惱品,及三品煩惱的對治差別。有貪心、有瞋心、有癡心,是三煩惱品;貪心被對治後名離貪心,瞋心被對治後名離瞋心,癡心被對治後名離癡心,這是三品煩惱的對治差別。
《披》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者:貪瞋癡纏相應於心,是名三煩惱品。離貪瞋癡,名此三品對治差別。
 貪瞋癡的煩惱與心相應,是名三種煩惱品。有智慧遠離貪瞋癡,名此三品煩惱的對治差別。
天二、住時所起2 地一、別辨相2 玄一、釋2 黃一、依淨蓋地8 宇一、略心
 第二科住時所起,說明住時所起的心相,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辨明住時所起心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依淨蓋地,辨明依淨蓋地所起的心相,又分八科;第一科略心,說明略心的體相。
略心者,謂由止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
 略心方面,是由修止行時,於內所緣繫縛其心。《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19說:善心,由境界少故,名略心。《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90說:「略心者,謂善心於所緣略攝故。」是指以善心所於所緣境要略收攝,心於所緣境不多作分別。
 修止時只有一個所緣境,如說念佛,也是一種略心,將三藏十二部的一切功德都收攝在一句佛號裡面,這是修止的方法,於內所緣繫縛其心,不斷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將心繫縛於所緣境上。若是數息觀,將心安在數息上,從一數到十。心本來是很散亂的,將它收攝約略剩下一個,變得很單純只作一件事,名略心。這是住時所起的第一種心。
宇二、散心
 第二科散心,說明散心的體相。
散心者,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
 散心方面,是要對治的,是指對於外面的色聲香味觸五種微妙的欲隨順流散。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19說:「散心者,是染污心,與散亂相應故。」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90:說「散心者,謂染污心於所緣馳散故。」
 略心是善心,散心是染污心,這是二類不同的心行。
宇三、下心
 第三科下心,說明下心的體相。
下心者,謂惛沈睡眠俱行。
 下心,心裡很低下、很低落,提不起來,與惛沈睡眠同時作用,心睡著了。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19說:「下劣心者,是染污心,與懶惰相應故。」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90說:「下心者,謂染污心懈怠相應故。」由此可知,下心,是指靜坐時,心懶惰懈怠時,失去所緣境,生起惛沈睡眠,名下心。
宇四、舉心
 第四科舉心,說明舉心的體相。
舉心者,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
 舉心方面,這是對於清淨微妙的所緣境,明了顯現,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六隨念的所緣境。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19〈7 分別慧品〉說舉心名上勝心:「上勝心者,是善心,與精進相應故。」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90:「舉心者謂善心精進相應故。」由此可知,舉心,是指靜坐時,心與精進相應,能將善心所緣於心明了顯現。
宇五、掉心
 第五科掉心,說明掉心的體相。
掉心者,謂太舉故,掉纏所掉。
 掉心方面,是指心太掉動了,太掉舉了,有掉纏的煩惱,被掉纏所掉動,令心不安。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6〈7 分別智品〉說:「掉心者,謂染心,掉舉相應故。」
 〈三摩呬多地〉卷11說:「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通常掉舉時有貪煩惱相應。
宇六、不掉心
 第六科不掉心,說明不掉心的體相。
不掉心者,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
 不掉心方面,是指在舉心修觀時及於略心修止時,心得到平等捨、心正直,明靜而住。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6〈7 分別智品〉說:「不掉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掉心)故。」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5說:「不掉心者,謂善心行捨相應故。」
 舉時修觀,對治惛沈睡眠,能對治下心的惛沈睡眠,對治完了會得到平等捨。略是止,修止時能夠於內所緣繫縛其心,可以對治掉,因為略時所緣境縮小不會散亂,可以對治散心和掉心。總之,舉時對治惛沈,略時對治散亂,不惛沈不散亂就會得到平等捨。這是第六種好的現象,修得比較好時不惛沈、不掉動。
宇七、寂靜心
 第七科寂靜心,說明寂靜心的體相。
寂靜心者,謂從諸蓋已得解脫。
 寂靜心方面,指從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等,五種蓋障已經解脫了,這時內心能體驗到寂靜的境界。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51說:「靜心者,謂善心寂靜相應故。一切善法皆寂靜性。」
宇八、不寂靜心
 第八科不寂靜心,說明不寂靜心的體相。
不寂靜心者,謂從諸蓋未得解脫。
 不寂靜心方面,是指尚未從五蓋解脫出來時,心裡是散亂的,是不寂靜的,心裡很多的動亂還沒有解脫。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51說:「不靜心者,謂染污心不寂靜相應故。一切煩惱皆不寂靜性。」
 這是依淨蓋地,剛開始在修止,練習修止時要將五蓋去除。約白品和黑品來說,有時是好的,有時是不好的,會有這八種的情況出現,八種有四對。
黃二、依淨煩惱地6 宇一、定心
 第二科依淨煩惱地,說明依淨煩惱地所起的心相,分六科;第一科定心,說明定心的體相。
定心者,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
 定心方面,行者從諸蓋解脫以後,最先開始成就欲界定等持,進一步得到未到地定。然後又能證入根本靜慮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6〈7 分別智品〉說:「定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散動)故。」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51說:「定心者,謂善心等持相應故。」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功德的根本,要修神通、修聖道,都要依止根本定,其中四禪的定力是最理想的,定慧均等。這是第一個條件,得到定心。
宇二、不定心
 第二科不定心,說明不定心的體相。
不定心者,謂未能入。
 不定心方面,指行者不能從諸蓋解脫,不能入根本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稱作不定心。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51說:「不定心者,謂染污心散亂相應故」
宇三、善修心
 第三科善修心,說明善修心的體相。
善修心者,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
 善修心方面,是指於所得定能夠善巧長時間的串習,才能夠隨自己的欲、願,想要入定就入定,住定就住定,出定就出定,入住出都是隨心所欲,而且沒有困難,沒有障礙或阻澀,很快就可以證入。
宇四、不善修心
 第四科不善修心,說明不善修心的體相。
不善修心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不善修心,是與善修心相違,不能入定,就算得到定也不能善巧的入住出,還是有艱難、梗澀,不能想入就入、想住就住、想出就出,這是不善修心。
宇五、善解脫心
 第五科善解脫心,說明善解脫心的體相。
善解脫心者,謂從一切究竟解脫。
 善解脫心方面,是指斷煩惱來說的,能夠從三界一切的愛見煩惱當中究竟解脫,再也不會有煩惱的種子,更不會有煩惱的現行,也就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才能作到這件事情。
《披》謂從一切究竟解脫者:謂阿羅漢,永害一切煩惱品麤重種子,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性清淨,由是說名善解脫心。
 是阿羅漢,永遠傷害、斷除了三界一切煩惱品麤重種子,三界的煩惱品的麤重,再也不能繫縛行者,是究竟解脫,究竟成就了聲聞種性清淨,畢竟的種性清淨,由是說名善解脫心。
宇六、不善解脫心
 第六科不善解脫心,說明不善解脫心的體相。
不善解脫心者,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
 不善解脫心方面,是指有學說的,是未從一切煩惱中解脫的不究竟解脫。
《披》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者:謂諸有學,未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故。
 有學是初果、二果,斷除了分別起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欲界。三果聖人斷除了分別起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色界、無色界俱生的愛煩惱,稱作不善解脫心。
玄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十四種心,當知皆是住時所起。
 這十四種心,是淨蓋地時有八種心,淨煩惱地時有六種心,加起來是十四種心。十四種心都是住時所起,是在修止修觀時生起的煩惱,有這十四種心。
地二、結略義2 玄一、初八種心
 第二科結略義,結說要略的義理,分二科;第一科初八種心,最初八種心是依淨蓋地住時所起。
依淨蓋地住時所起,有八種心。謂從略心、散心,乃至寂靜、不寂靜心。
 依止住時淨蓋地所生起的心,於清除五蓋時會生起八種心,從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總共有八種。
玄二、後六種心
 第二科後六種心,後六種心是依淨煩惱地住時所起。
依淨煩惱地住時所起,有六種心。謂定心、不定心,乃至善解脫、不善解脫心。
 依止住時淨煩惱地所生起的心,有六種心。包括: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
 一、定心,行者從諸蓋解脫以後,能證入根本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定心。
 二、不定心,行者從諸蓋解脫以後,不能入根本靜慮,可能最高到未到地定,沒有得到根本定,稱作不定心。
 三、善修心,是對於定的入住出善巧的修習,能夠自在的入住出,稱作善修心。
 四、不善修心,入住出定都不自在,名不善修心。
 五、善解脫心,是阿羅漢,從一切煩惱究竟解脫,名善解脫心。
 六、不善解脫心,是指有學,初果、二果、三果聖人,還沒有將修所斷的煩惱究竟解脫,稱作不善解脫心。
 前面八種心加六種心,是十四種心。都是在修止觀時心裡會生起的現象。以上是介紹心念住所緣的心差別相。
亥三、法2 天一、釋3 地一、於蓋2 玄一、有無
 第三科法,說明法的種類與體相,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三科;第一科於蓋,說明蓋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有無,了知有無蓋障。法是心所法,心是特別強調心王。其實心與法、心心所法是不能離開的,為了學習者明確了知,而將法相切割來說。
又於內有蓋,能自了知我有諸蓋;於內無蓋,能自了知我無諸蓋。
 又對於自心內有五蓋,能自了知自己有諸蓋;於自己內心沒有諸蓋,能自己知道沒有諸蓋。
玄二、生滅
 第二科生滅,了知諸蓋的生滅。
如彼諸蓋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蓋生已散滅,亦能了知。
 若這些諸蓋還沒有生起現在已經生起,自己也能了知;如這些諸蓋生起後又已經散滅,自己也能了知。這是第二個步驟,了知蓋的生滅。
地二、於結2 玄一、有無
 第二科於結,了知結的有無、生滅,分二科;第一科有無,了知結的有無。
於眼有結乃至於意有結,能自了知我有眼結乃至我有意結;於眼無結乃至於意無結,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
 在斷煩惱時,對於自己的眼識裡面有煩惱,眼根緣著六境產生眼識時有煩惱,能自了知自己眼有煩惱,乃至自己意根有煩惱也能夠知道,這是有結;對於自己的眼識裡面沒有煩惱,乃至自己意根沒有煩惱也能自知。
玄二、生滅
 第二科生滅,了知結的生滅。
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結生已散滅,亦能了知。
 如這些眼識煩惱乃至意識的煩惱尚未生起,現在已經生起,也能了知;如這些煩惱生起後已經散滅,自己也能了知。是對於煩惱有無與生滅能皆了知。
地三、於等覺支2 玄一、舉念2 黃一、有無
 第三科於等覺支,了知念等七覺支的有無與生長,分二科;第一科舉念,舉念覺支為例,又分二科;第一科有無,了知念等七覺支的有無。
於內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於內無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
 對於自己的內心裡面有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等七覺支。心裡有這七種善法相應,能夠自己了知自己有念等覺支;對於自己的內心裡面沒有念等覺支,能夠自己了知,自己現在還沒有成就念等覺支。自己有無成就覺支必須知道。
黃二、生長
 第二科生長,了知念等七覺支的生起、增長差別。
如念等覺支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生已住,不忘修滿,倍復修習,增長廣大,亦能了知。
 如念等覺支未生起,而現在已生起,也能了知;如念等覺支生起,已經安住在自己的內心,不會忘失這七覺支,要繼續的修習令它圓滿,加倍的一次又一次的修習,使七覺支增長廣大,自己也能夠了知。這是指生與長。
玄二、例餘
 第二科例餘,例說其餘的覺支。
如念等覺支,如是擇法、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當知亦爾。
 如同念等覺支是這樣修的,同樣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應當知道,也是一樣。
 揀擇智慧的法,是智慧相應的,名擇法覺支。修行人要有擇法眼,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煩惱,什麼是沒有煩惱,都要知道。擇法是覺悟的因,精進也是覺悟的因,每一個法要成就都要精進。自己也能知道自己有沒有生長?有沒有生出來這種覺悟的因?或是有歡喜心會給自己力量,常常讓自己歡喜慶賀自己修行的功德,鼓勵自己繼續前進,這是喜心,喜是一種力量,也是覺悟的因。前面在〈修所成地〉裡面也提到,聖人還要慶賀自己、要鼓勵自己生起歡喜心繼續修行。還有安,就是身心有輕安,也是使自己覺悟進步的動力之一,也是覺悟的因。得到禪定也是覺悟的因。還有捨,有平等捨,沒有煩惱相應時容易覺悟,這也是因。以上是對於有沒有成就七覺支的相要明了,以及了知若已經安住在自己的內心,不令忘失,要繼續的修習令它增長廣大圓滿。
天二、結
 第二科結,結名法念住。
若能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是為法念住體。
 若是能這樣如實普遍的了知自己內心裡有種種的雜染法的各別自性、生起的因緣、種種的過患、以及怎麼對治,這就是法念住的體相。
 以上是受、心、法的解釋。
酉二、例循觀等
 第二科例循觀等,比照前面來說循受、心、法觀等體相,「等」字包括念與念住。
如說於身住循身觀,念及念住。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如前說於身住循身觀,念與念住。如是於循受觀、循心觀、循法觀以外,及念與念住,隨其所相應的,如前所說的,也是一樣的道理。
 什麼是住循身觀?透過聞思修慧得到正念,以正念緣著影像相隨觀隨覺,隨順觀照此影像覺悟到本質境的特性,觀身不淨是這樣。觀受是苦也是這樣,觀受也有本質境,也有影像境,在心裡現出各式各樣的受,依聞思修的智慧推求觀察,稱作循受觀。心也是一樣,心相有二十種,在內心裡現出這二十種心相隨觀隨覺,從影像相覺悟到本質相的相貌,法也是一樣。所以說,住循身觀是這樣,受、心、法,隨其所相應的,應當知道也是如此。
 念,是明記不忘,在身受心法上要能夠明記不忘。在作聞思修時,正在聽聞佛法,關於四念住的法,或思惟四念住的法,或在修證四念住的法時,念心所都明記不忘,不會轉移到別的地方去,能記得所緣境,稱作念。念住,也是一樣,要先精進的以聞思修慧所得的正念安住在所緣境上,獲得正念以後要守護正念,於六根接觸六境時要如理作意,捨棄自己的虛妄分別,不要生起貪瞋癡,而要做到善捨、無記捨。還要安住在所緣境,不斷的修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及淨惑所緣。心在修道、止觀上面,不斷在那裡琢磨,這樣稱作念住。前面說過關於身念住的修法,可以比照於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修法,隨它所相應的也是同樣的道理來修。
《披》如說於身住循身觀等者:前說住循身觀,謂由三慧隨觀隨覺。又說於文、於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名之為念。復由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如是住循受觀、住循心觀、住循法觀,念及念住,其相亦爾。然受、心、法所依有別,是故說言隨其所應。
 前面說住循身觀,是由聞思修所得的三種智慧,隨本質境的相似影像相如理觀察隨順覺悟到本質境的實相。又說於語言文字,及文字所詮的義理修習作證中,心不忘失聖言及所緣,名之為念。又由為守護念、於境無染、安住所緣,三種相貌善巧安住於正念,所以名念住。
 同樣如此的住循受觀、住循心觀、住循法觀,念及念住的相貌也是如前面說身念住的道理一樣。
 然而受、心、法念住所依的所緣相有差別,與身念住不同,受有二十一種相,或九種相;心有二十種相;法有二十種相,身有三十五種相,由於各個自相有所差別,因此說隨其所應。後面的住循身受心法觀,都是一樣的,念、及念住也是一樣的解釋,若是依相應於哪一種,就屬於哪一種念住。
 前面要略別辨四念住體相,下面詳細說明其中的差別。
未二、廣差別3 申一、總徵
 第二科廣差別,詳細說明循身等觀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總徵,總問。
云何於內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外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
 先提出來總問。修身念住時,什麼是於內身等住循身等觀?什麼是於外身等住循身等觀?什麼是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等,應該包括念與念住。
申二、別釋6 酉一、第一義2 戌一、住循身觀3 亥一、內
 第二科別釋,各別的解釋,分六科;第一科第一義,依第一種道理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住循身觀,說明住循身觀的體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內,說明於內身的循身觀。
 內、外、內外
謂若緣內自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的所緣境是緣著自己內身屬於有情數身的色法為所緣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亥二、外
 第二科外,說明於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外非有情數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的所緣境是緣著內身以外的非有情類的色法為境,住循身觀,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亥三、內外
 第三科內外,說明於內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外他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的所緣境是緣著身外的其他有情的身色為所緣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這是第一種解釋,在修四念住時,有時緣內身,有時緣外身,有時緣內外身,有這些差別。
《披》謂若緣內自有情數身色為境等者:此依前說內身、外身差別為釋,其義可知。
 這是依前面說到三十五種身相時,有說到內身、外身的差別解釋,所說的義理是很容易明白的。
戌二、住循三觀3 亥一、內
 第二科住循三觀,安住循受心法這三種的觀察,分三科;第一科內,說明於內身的循受心法三觀。
若緣依內自有情數身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行者若是依自己內身屬於有情數身的色法,所生起的受、心、法為境,安住循受、心、法三觀,是名於內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觀察受有二十一種受,心有二十種心,法也有二十種法,有各式各樣不同,有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的觀察。
亥二、外
 第二科外,說明於外身的循受心法三觀。
若緣依外非有情數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行者若是依外非有情類色法所生起的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所緣的不是有情數的,緣著山河大地,心裡也會產生感受。有二十一種受,心有二十種心,法也有二十種法。
亥三、內外
 第三科內外,說明內外身的循受心法三觀。
若緣依外他有情數身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行者若是依外他有情類色身所生起的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緣其他有情數的色身,心裡緣念其他有情的色身時,心裡也會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有愛味、無愛味、依耽嗜、依出離,種種各式各樣的受。還有種種的心情,有貪心、離貪心等二十種心。以及貪毗奈法、瞋毗奈法等這些二十法為境。在靜坐時循迴的觀察,是於內外受,以其他有情為所緣境來觀察心裡生起的受、心、以及法,作這樣的觀察住循三觀。這是第一義,第一種觀法。
酉二、第二義2 戌一、舉循身觀3 亥一、內
 第二科第二義,依第二種道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循身觀,舉循身觀為例,又分三科;第一科內,說明於內身的循身觀。
復有差別。謂若緣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又有差別。若行者所緣的內身是屬於五根所攝的色法,以淨色根為所緣境,是有阿賴耶識執持、有感受的色法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亥二、外
 第二科外,說明於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非根所攝、無執無受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所緣的不是屬於五根境,不是根所攝的,是阿賴耶識沒有執受的色法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第二種也可以說是無情物。
亥三、內外
 第三科內外,說明內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非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所緣的不是屬於五淨色根所攝,但仍是有執有受的色身為境,是扶根塵,如現在看到的整個身體扶根塵,有的部分也是有執受的,有執有受的扶根塵為所緣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戌二、例循三觀
 第二科例循三觀,說明例循三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所以若依止前所說的根攝有執有受(內)、非根攝無執無受(外)、非根攝有執有受(內外)三種色法所生起的受、心、法為境,隨受、心、法所相應的,應當知道就是住循三觀。
《披》謂若緣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等者:此依前說有情數身、非有情數身差別為釋可知。又復此中,住循三觀,亦有若內、若外、若內外三種差別,例前可知。今此總說,故不分別,下皆準知。
 若所緣是根所攝有執有受的色為境等:這是依前面所說有情類身、非有情類身的差別所作的解釋可知。
 這段文可以延續前面所說的第一義。第一種內身是有情數身,第二種是非根,是非有情數身,第三種是說扶根塵。這裡的住循三觀也有緣內身,或是外身,或是內外身三種差別,比例前面那一段文可以了解它的道理。
 現在依總說,不必如前面說的那麼詳細,下面的準照前面第一種即可以了解它的道理,什麼是住循三觀?什麼是住循身觀?道理是一樣的。這是第二義,第二種修四念住的方式。
酉三、第三義2 戌一、舉循身觀3 亥一、內
 第三科第三義,依第三種道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循身觀,舉出循身觀為例,又分三科;第一科內,說明於內身的循身觀。
復有差別。謂若緣自內定地輕安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又有差別,若行者緣自己內心所得到的定地中與輕安俱行的色身為境,定地應該是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至少要未到地定,真的定地是要初禪以上。得到禪定以後會有輕安,與定心一起運轉的色身感覺到輕安,以俱有輕安的色身為所緣境,稱作於內身住循身觀。
亥二、外
 第二科外,說明於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自內不定地麤重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所緣自己於散境不定地時的麤重俱行的色身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入定時會有輕安,出定時,是不定地。不定地時身體是麤重的,地水火風麤重沒有堪能性,以剛強的、不調柔的、不自在的不定地的麤重俱行色身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亥三、內外
 第三科內外,說明於內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他輕安俱行、麤重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若是於定地緣其他有情的輕安俱行色、以及非定地的麤重俱行色,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以上說的是循身觀有內身、外身、內外身三類。
戌二、例循三觀
 第二科例循三觀,例說循三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行者若是緣慮依止前面三種色法,包括:自己的輕安俱行色、麤重俱行色、及他有情的輕安俱行色、麤重俱行色,所生起種種的感受、心行、心所法為所緣境,隨其所相應的,應當了知就是住循三觀。
《披》謂若緣自內定地輕安俱行色為境等者:此依前說麤重俱行身、輕安俱行身差別為釋可知。
 這是依前面三十五種身相裡面,有說到麤重俱行身、輕安俱行身的差別相解釋可以了知。此處用前面的分類說明,四念住這樣修,身念住的所緣也可以緣著這三種色法來修。這是第三義。
酉四、第四義2 戌一、舉循身觀3 亥一、內
 第四科第四義,依第四種道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循身觀,舉出循身觀為例,又分三科;第一科內,說明於內身的循身觀。
復有差別。謂若緣內能造大種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又有差別。行者若緣內身能造的四大種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能造的大種色是堅濕煖動的地水火風。
亥二、外
 第二科外,說明於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外能造大種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行者若緣外外能造的四大種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外身是指非有情物,非有情物也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色法,也是堅濕煖動,有這種特性。
亥三、內外
 第三科內外,說明於內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依能造大種色所生根境所攝造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行者若依能造大種色所生的內五根與外五境所攝的所造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所緣的內外身,依止能造大種色所生的內五根、外五境,有內身、外色境都在裡面,五根是屬於內身的,五境是屬於外身的,名內外身。這是第四類的身念住,所緣境有這三大類。
戌二、例循三觀
 第二科例循三觀,例說循三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行者若緣慮依止前面所說的三種色所生起的受、心、法為所緣境,隨受、心、法所相應的,應當知道就是住循三觀。
《披》謂若緣內能造大種色為境等者:此依前說能造身、所造身差別為釋可知。
 這是依止前面於三十五種身相時,說有能造身、所造身差別的解釋可以了知。在本卷前面第958頁有說到,能造身是指能造的地水火風堅濕煖動,所造身是四大所造出來五根、五塵。這是第四種觀修的方法。
酉五、第五義2 戌一、舉循身觀3 亥一、內
 第五科第五義,依第五種道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循身觀,舉出循身觀為例,又分三科;第一科內,說明於內身的循身觀。
復有差別。謂若緣有識身內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又有差別。還有一種身念住,若行者緣自己識身的內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亥二、外
 第二科外,說明於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無識身有情數青瘀等位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緣無識身的有情類(指屍體)青瘀膿爛膨脹等分位的色法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有情死亡後沒有識在身體裡面,阿賴耶識離開色身,身體會逐漸變成青瘀膿爛膨脹種種的相狀現前。
亥三、內外
 第三類內外,說明於內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無識身色於過去時有識性,有識身色於未來時無識性,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緣慮外無識身的色法(屍體),於過去活著時曾是有識性;或現在有識身之內身色法於未來死後沒有識性,二者都有相似的不淨法性、平等法性為所緣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第三種是觀察無識身,此屍體在過去時曾經活著有識性,死時與活時都是地水火風所造的。或此身體現在活著時有阿賴耶識執持不壞,將來死後會變成無識的,沒有識在那裡活動,就會青瘀膿爛膨脹。所有的人都一樣的,貧富貴賤都是一樣,總統、庶民、大臣都是一樣的。有識身與無識身時,都是地水火風所造的色身,都是相似的,而且是平等,都是一樣有不淨的平等法性,一個有識在執受,一個無識在執受,都是地水火風所構造的,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
 這是第三種類的身念住。
戌二、例循三觀
 第二科例循三觀,例說循三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第五義是常修的不淨觀。如是若行者緣慮依止前三色所生起的受、心、法為境,隨受、心、法所相應的,應當知道就是住循三觀。
 有時緣慮的是活著的身體,觀察它的不淨,這是內身;或是緣無識身,死後變成屍體時,是外身;或緣的屍體在過去是活著的,或緣現在的有識身,可是終將變為無識的屍體,二者其實是平等的,最後都是一樣,相似法性、平等法性,都是地水火風所造的,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
《披》謂若緣有識身內色為境等者:此依前說有識身、無識身差別為釋可知。
 這是依前面所說有識身、無識身的差別而解釋應可了知。有識身是身體還有心識在那裡執受,無識身是阿賴耶識沒有在執受,這是依照前面的解釋。
酉六、第六義2 戌一、舉循身觀3 亥一、內
 第六科第六義,依第六種道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循身觀,舉出循身觀為例,又分三科;第一科內,說明於內身的循身觀。
復有差別。謂若緣自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又有差別。若行者緣慮自己身中的頭髮、體毛、爪(指甲)、牙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這是一種觀修方法。
亥二、外
 第二科外,說明於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他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緣慮其他有情身體中的頭髮、體毛、爪、牙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亥三、內外
 第三科內外,說明於內外身的循身觀。
若緣內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及緣外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若行者是緣於自己內身的外表變異或不變異等相,及外身的外表變異或不變異等相,有識活著時的表身與死後無識時的表身,變成青瘀膿爛膨脹,變成屍體等相,都是相似不淨法性、平等法性,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前面有說到變異身、不變異身。命終已後青瘀等現,稱作變異身。未命終未至變壞,稱作不變異身。緣著自己與其他有情,活著時與死後大家都是一樣青瘀膿爛膨脹,彼此都是相似的平等,都一樣是不淨的,是無常的,是苦、空、無我、無我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樣緣著自己的表身變異、不變異,以及他有情的表身變異、不變異,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果這樣想,很多煩惱都可以消除了,沒有什麼好計較的,最後大家都是一樣,結果都是一樣。
戌二、例循三觀
 第二科例循三觀,例說循三觀。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如是若行者緣慮依止前三色(內身之髮毛爪齒、外他有情身之髮毛爪齒、自他變異不變異等相)所生起的受、心、法為境,隨受、心、法所相應的,應當知道就是住循三觀。
《披》謂若緣自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等者:此依前說中身、表身、變異身、不變異身差別為釋可知。
 這是依前面所說的中身、表身、變異身、不變異身四種差別相而解釋應當可以了知。
 前面說有四種身。
 一、中身,指身體的自性不淨,身體裡面有心肝脾肺腎,外有皮膚、頭髮、指甲、毛等各式各樣的自性不淨。
 二、表身,是表皮,名表身。
 三、變異身,是指命終時的身體的變化是特別大的。
 四、不變異身,是指還沒有命終時,身體還沒有很大變化,稱作不變異身。
 這些是依止前面所說的。
申三、總結
 第三科總結,總合結語。
如是等類,身、受、心、法諸差別門當知多種,今於此中,且顯少分諸門差別。
 這些種種身、受、心、法諸差別門的類別,應當知道有很多種。前面舉出來身相差別有三十五種,有十四對,此處歸納成六個道理來說明,所以說現在於此處,暫且顯示少部分的諸門差別。
午二、明建立2 未一、顯四種4 申一、第一義2 酉一、總標
 第二科明建立,說明建立四念住的道理與名義,分二科;第一科顯四種,顯示出來四種,為了對治四種顛倒,又分四科;第一科第一義,依第一種道理建立四念住,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總相標出四種。
又為對治四顛倒故,世尊建立四種念住。
 又凡夫執著五蘊是常住不變的、是快樂的、是有我或我所有的、或是清淨的。為了對治凡夫有常樂我淨四種顛倒,佛建立身受心法四念住。
酉二、別釋4 戌一、身念住2 亥一、標立
 第二科別釋,詳細解釋建立四念住的道理,分四科;第一科身念住,說明建立身念住的道理,又分二科;第一科標立,標出身念住的建立。
謂為對治於不淨中計淨顛倒,立身念住。
 佛為了對治凡夫有情在不清淨的身相當中,執著身體是很清淨的顛倒,非常的愛著不能棄捨。由於愛著自己的身體而不努力的懺悔業障積聚功德,還為了不淨身造作很多的不善法,十分顛倒。所以佛安立身念住,告訴有情身是不淨的,使有情不要執著身是清淨的,不要因為不淨身而去造輪轉生死的業。這是第一種個念住,先標出來它的道理。
亥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建立的道理。
以佛世尊於循身念住中,宣說不淨相應四憺怕路。若能於此多分思惟,便於不淨斷淨顛倒。
 佛在經典如《大般若經》、《阿含經》中多處說明四念住,在循身念住當中,宣說不淨相應的四種憺怕路。四種憺怕路是放屍體的四種寒屍林,古代印度,人的屍體並沒有埋在地下,會放在一些寒屍林的地方,這種放屍體處一般人會害怕不會想去,是四憺怕路。如果常常思惟這四憺怕路,在寒屍林、墳場地方看到種種不清淨的相貌,可以斷除於色身執著是清淨的顛倒。為了它造很多的業,這種顛倒可以斷除。
 《瑜伽論記》卷6(下)說這有二種意義︰
 一、置死屍處寂寞無人,所以名淡泊;往彼處所,所以名路。
 二、涅槃寂靜,所以名淡泊;作不淨觀能至涅槃,所以名路。
 或者四淡泊路,是指作青瘀、變赤、骨鎖、散壞四種外身不淨觀。
《披》宣說不淨相應四憺怕路者:此顯依外朽穢不淨差別。世尊宣說四憺怕路,如前已說。(陵本二十六卷二十一頁2236
 說四種憺怕路,是顯示依外身,身死之後屍體各種朽穢不淨的差別。佛宣說四憺怕路,如前面已說,在〈聲聞地〉卷26,911頁有說到。
 又四淡泊路,有人指為作青瘀、變赤、骨鎖、散壞四種外身不淨觀。
 一、屍體青瘀的現象,在墳墓裡面第一大類會看到人死後屍體變成青瘀,經過一日、二日,或者七日,會變成青瘀膿爛膨脹等,乃至食噉。思惟這種不淨相,可以對治顯色貪,活著時皮膚很好看會愛著以為很清淨,觀察到人死後會變成青瘀膿爛膨脹,乃至食噉,被鳥獸吃了。看了這些相貌以後就不會再愛著。
 二、屍體離皮肉血、筋脈纏裏,變赤,身體已經變樣、走樣了,沒有皮,也沒有肉時,剩下一些骨頭,還有筋脈纏繞,思惟這種不淨相可以對治形色貪。有些人貪著高矮胖瘦、長短方圓大小,這些是形色貪。觀察到變赤的相貌,可以對治形色貪,這是第二種憺怕路所觀察到的現象。
 三、屍體變成骨鎖,一節一節的骨,或者連在一起的骨,思惟這種不淨相可以對治的妙觸貪。有些人喜歡妙觸受,對於男女色不能斷除,若思惟原來只是一堆骨頭而已,可以斷除妙觸貪。
 四、屍骨散壞了,屍首分離,頭、手、腳、臗骨、手臂、手肘全部分開了。觀察散壞的現象可以對治承事貪。貪圖他人對自己很好,種種的服侍,貪愛覆蓋了自己的無明,造了很多的業,觀察他身散壞了,可以對治自己的承事貪,尤其是男女方面的承事貪。
 觀察這四種憺怕路,可以對治男女欲的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承事貪,這是前面已經說過。常常思惟不淨,可以斷除貪欲,斷除執著身相是清淨的顛倒。
 這是說安立四念住的道理、方法,解釋佛為什麼要這樣安立。
戌二、受念住2 亥一、標立
 第二科受念住,說明建立受念住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標立,標出受念住的建立。
為欲對治於諸苦中計樂顛倒,立受念住。
 佛為了對治有情對所有感受的執著,不論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都是苦,但有情顛倒只知捨棄苦受執著樂受、或追求禪定寂靜的捨受,不知不僅苦受是苦,樂受變壞時有壞苦,不苦不樂受時,只要一念虛妄分別還在,念念遷流不斷,都有行苦,因此為對治凡夫於諸苦受中執著樂的顛倒,而安立受念住。
亥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建立受念住的道理。
以於諸受住循受觀,如實了知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便於諸苦斷樂顛倒。
 在修受念住時,要觀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諸受,或是二十一種受,或是觀察九種受,於種種的受住循受觀,如實了知一切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終究都是苦,這樣對於種種的苦就不會有樂的顛倒。愚癡凡夫於樂受時,就縱情享樂,成了欲貪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於痛苦時,則生氣不悅,成了瞋恚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在不苦不樂時,則渾然不覺——對無苦、無樂寂靜的不苦不樂受,終究會消失變化、終究是禍患、必須捨離等,沒有真切如實的了知,成了愚癡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因此佛慈悲宣說觀受是苦的受念住,以斷除愚癡凡夫執受是樂的顛倒。
《披》於諸苦中計樂顛倒者:此中諸苦,謂行苦性。由後有業煩惱所生諸行,於彼彼自體中,能隨順生一切煩惱及與眾苦故。
 這裡所說的諸苦,是指行苦性,行苦是最難明白的。遷流不息的感受,諸受從來沒有斷過,從一睜開眼睛乃至睡覺都有感受,種種的受不斷的往前走,一定會碰到苦受或樂受。行苦是勝義苦,是聖人智慧的境界才能夠了解的,因此難以明白。由能招感將來生命體的業力和煩惱,所產生的異熟果報的五蘊諸行是不苦不樂的,以此為依能隨順生起一切煩惱及眾多苦惱,所以稱作行苦。
 佛說苦有苦苦、壞苦、行苦三種。
 苦苦,是有情共通的經驗,容易被接受。
 壞苦,只要有情還在無明的狀態中,所有快樂的經驗都是有染的,是相對的,而且終究會帶來痛苦,這個道理進一步思惟也可以理解。例如擁有美食華衣和引人羨慕的珠寶等等,短時間內真的會覺得與眾不同,引以為傲。不只是享受一種滿意的感覺,而且當自己將物品給他人看時,他人也會分享同樣的感覺。但是一日過了之後,一星期過了之後,一個月過了之後,這些曾經給自己那麼多愉快的相同物品卻很可能只剩挫折和不滿意。這就是事物的本質。
 行苦,才是苦的根源。為何說行苦是苦的根源?因為發生在輪迴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由於無明的關係。在無明的迷惑和影響下,沒有永久快樂的可能。總會發生某些麻煩、某些問題。一旦有情還被無明的影響與操控,也就是說,自己對不苦不樂受相應、遷流不息的五蘊還有誤解或迷惑,那麼痛苦就會像海浪一樣,不斷生起。因為行苦是由於根本迷惑無明煩惱及後有業所生,不只是今生痛苦經驗的根基,而且也是未來受苦的原因與條件,所以說能隨順生起一切煩惱及眾多苦惱。
 只要有行苦,還在無明根本迷惑的控制下,就沒有永久的歡喜或快樂。當然,在三界之中,有些樂受狀態觀待於不足的情況會感覺更快樂些。不論如何,只要有情還留在輪迴之中,不論是在色界、無色界、或欲界之中,都沒有永續快樂的可能。因此聖者觀察諸受都是苦。
戌三、心念住2 亥一、標立
 第三科心念住,解釋建立心念住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標立,標出心念住的建立。
為欲對治於無常中計常顛倒,立心念住。
 為了對治凡夫在無常中計常顛倒,佛安立心念住。
 有情的心,不是永遠不變的,一下這樣,一下那樣,這就是無常。凡夫有情的心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這一念明了性的心,有一種「常、一」的顛倒。凡夫微細的心念中總覺得在內心當中,有一個常一的我,前一念與後一念都是我的心,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沒有差別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是沒有差別的!福報小時,內心自卑、不滿,福報大一點,凡事如意更容易有我執,會想這樣就這樣,想那樣就那樣,以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顛倒更厲害,我慢也強。由於對於心念生起常一顛倒,以心為我,生起我見,就使令凡夫為了愛著自我,由此創造很多生死的業力。這種思想是錯誤的、是顛倒的。因為這一念心是隨業力的熏習而來。若有善業的熏習,心就充滿了善法、未斷煩惱前也因此善心沾沾自喜而充滿了憍慢;若有惡業的熏習,這一念心會充滿了罪業、充滿了不安、充滿了苦惱。
 為了對治凡夫這些在無常中計常顛倒,佛說觀心無常,安立心念住。讓有情了解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變化的,心是無常的,心也不是有我的,心也是因緣所生的,也是要依根緣境才有心,六根接觸六境時會有種種的心,了別性的心才會產生。若無依根緣境怎麼會有這一念心?所以心本身也是無自性的,也不是真實的,也不是常住不變的;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可能會趨向於三惡道,也可能趨向於聖道,隨時在變化當中,有無量無邊的可能性。
亥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建立的道理。
以能了知有貪心等種種差別,經歷彼彼日夜、剎那、瞬息、須臾非一眾多種種品類心生滅性,便於無常斷常顛倒。
 由於能了知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這些種種的差別,經歷很多很多的日夜、很短的剎那、瞬息、須臾的時刻,心有眾多種種品類,心的生滅變化性,體會心是無常的,便於無常斷常顛倒。
 《仁王般若經》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意即:動一個念頭,已歷經了九十剎那,一剎那則有九百次生滅,所以一念之間共有八萬一千次的生與滅。由此可見心念之迅速無常。
戌四、法念住2 亥一、標立
 第四科法念住,解釋建立法念住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標立,標出法念住的建立。
為欲對治於無我中計我顛倒,立法念住。
 為了要對治凡夫於無我中計執我顛倒,佛慈悲安立法念住。
 凡夫執著色受想行識裡面有我,其實沒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果報和合身,貪心、瞋心、癡心或其他的煩惱都不是我。所以佛開示,善法、不善法,都是無我的,都是因緣所生的,因此安立法念住來對治於無我中計執著有我的顛倒。
亥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建立的道理。
由彼先來有有我見等諸煩惱故,無無我見等諸善法故,於諸蘊中生起我見。以於諸法住循法觀,如實了知所計諸蘊自相、共相,便於無我斷我顛倒。
 眾生過去以來,有「有我見」時生起種種的煩惱,由於沒有「無我見」等諸善法,在色受想行識諸蘊中生起我見,執著我、及我所。為了要對治於無我中計執著有我的顛倒,便開示法念住,於諸法中住循法觀,如實了知所計度執著的諸蘊之自相的盡所有性、諸蘊共相的如所有性,以此法念住循法觀,便能於無我中斷除所計執有我的顛倒。
 凡夫為了追求及維護自己的利益安樂會去造業,造業時會忽略他人的利益安樂,站在自己的立場處理很多事情都是擺不平的,都是對立的,這是由於沒有「無我見」等諸善法。相對的,智者可以放棄自己的利益安樂,行菩薩道的菩薩與凡夫看法相反,一向是希望給眾生建立利益安樂,因此有無我的正見相應時會產生種種的善法,可以犧牲自己成就眾生,由此種種的善法都出現了。多數凡夫眾生缺乏無我正見等善法,因此佛開示法念住使行者能對治「有我見」等諸煩惱。
 佛弟子以在五蘊諸法中住循法觀,如實的了知所計執的諸蘊自相、共相,知道所執著色蘊的自相是地、水、火、風,共相是無常、苦、空、無我的。
 受以領納為相;想是取相為相;行是造作為相;識是了別為相,這是受想行識諸無色蘊的自相,色蘊與受蘊的自相是不同的,以此類推,受也不是想,想也不是行,行也不是識。諸蘊的自相裡也是由很多的因緣組成的。諸蘊共同的相貌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常常這樣的思惟觀察,以五蘊諸法為所緣境,在色受想行識五蘊當中沒有我,可以斷除有我的顛倒。
 這樣說只是依文釋義,重要的是自己要常常觀察,若於我見生起時忘記了這是我見相應,這種情形是無無我見;或是當有無我的想法時,看法感受完全不一樣。要常常觀察到底什麼樣是有我的相?什麼樣是無我的相?觀察自己的煩惱在哪裡?為什麼色受想行識會產生那麼多的煩惱?實際的問題到底在哪裡?雖然說了很多,也學了很多,可是每個人都要自己努力不斷的常常自我觀察,才能夠初步的與法相應,否則也是很難。
 以上是第一義,要將心靜下來,聞慧還不夠,聞慧還沒有力量,要將它記起住,多思惟,要針對自己的身受心法生起的種種的感受來作思惟觀察。
申二、第二義2 酉一、由橫計
 第二科第二義,依第二種道理解釋建立四念住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由橫計,由世間眾生邪計度執著有我而建立四念住。
復有差別。謂諸世間,多於諸蘊唯有蘊性、唯有法性不如實知,橫計有我依止於身;由依身故,受用苦樂;受苦樂者,由法非法,有染有淨。
 又有差別。世間的眾生,除了聖者以外,多數人對於色受想行識諸蘊,只有蘊性,只是一堆堆的色,一堆堆的受、想、行、識,蘊是積聚的,積聚眾多的色受想行識而已,生命體只是這樣,沒有所謂的我我所,不是我我所,沒有這件事,不能了解。也不了解這一切都只是法,每個人都是法,三界都是法,惑業苦是因為煩惱、造業,不斷得到一個果報,全部都是惑業苦這些種種法的體相,不外是身受心法,都是這樣的,都是法的體相,諸蘊裡面沒有執著的有我,裡面沒有我;由於凡夫不如實知道這件事情,常常不如理的計度執著有我,不了解色受想行識是法,是法在那裡,種種的法生起,而執著色法、心法,或執著色乃至五蘊是我,執著有我。認為有一個常恆住、不變、有主宰的我,依止在身體裡面,由於依止此身體,身體接觸外境會受用苦樂,由受苦樂執著這一念心就是我,我的心在受苦,我的心在流血,或我的心情很快樂,為追求快樂,用合法、不合法的方法;與清淨的善心所相應的是合法的,與不善心所相應的是非法的,由此會有染、淨不同的身語意三業出現,以致六道升沉。
酉二、為除愚4 戌一、立身念住
 第二科為除愚,為了除遣依止著身受心法產生的愚癡我執而建立四念住,分四科;第一科立身念住,說明建立身念住對治在身相上產生的我執。
為欲除遣我所依事愚故,立身念住。
 佛為了要除遣凡夫所依止的事愚,安立身念住。
 凡夫認為我是依止在身體上的,這是大愚癡的想法。佛說不對,此身體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因此安立身念住,以觀身不淨,從不淨裡面契入無常、苦、空、無我,知道身體不是我,不是我能主宰的。並不是想要它健康就可以健康,要它生病就生病,不行,還要眾緣具足才有辦法。
戌二、立受念住
 第二科立受念住,說明建立受念住對治在受用事上產生的我執。
為欲除遣我所領受事愚故,立受念住。
 佛為了要除遣凡夫所領受的事愚,安立受念住。
 為了除遣凡夫認為有一個我在領受,我在受苦、受樂,執著受是我或是我所,這樣的愚癡,佛告訴眾生諸受是苦,不要執著受,不要在受上面執著我,或執著我所。
戌三、立心念住
 第三科立心念住,說明建立心念住對治在心、意、識上產生的我執。
為欲除遣於心、意、識執我愚者我事愚故,立心念住。
 佛為了要除遣凡夫於心、意、識執我愚者,以及有我而產生身受心法的事愚,安立心念住。
 第三個角度是為了除遣執著這一念心是我的愚癡,阿賴耶識是心,第七識是意,前六轉識是識。或者心、意、識都是代表這一念心。一類愚癡的人,執著心、意、識是我這件事情是很愚癡的,佛安立心念住,告訴弟子們心是無常、是無我的。我事,是在心、意、識上執著是我、有我而生的種種愚癡。這樣的愚癡,用心念住來對治執著心是我的錯誤執著。
戌四、立法念住
 第四科立法念住,說明建立法念住對治在染淨事上產生的我執。
為欲除遣所執我心能染淨事愚故,立法念住。
 佛為了除遣凡夫執著我的心能夠染污、能夠清淨,也執著染淨是我所有的,是我或是我所。在染淨的事上面也有種種的愚癡,在法上面執著有我或我所,因此安立法念住,告訴弟子們觀法無我,破除在法上的我執。
《披》橫計有我依止於身等者:此中計我依身,即我所依事愚。計我依身,受用苦樂,即我所領受事愚。計我受苦樂者,即我事愚。計我由法非法,有染有淨,即能染淨事愚。
 這其中凡夫依止於此身體執著有我,就是我所依的事愚。因為此身體是有情所依止的因緣所生法事,是我所依的事愚。
 凡夫計執我所依止的身體,我的身體在受用苦、在受用樂,透過此身體我在領受各式各樣的苦樂,是我所領受事愚。
 執著我在那裡受苦、受樂,由領受苦樂事生起我執,就是我的事愚。
 計度執著我由法或非法,而有染有淨,是能染淨事愚。
 在染法與淨法當中,也是執著有我。如說,我是能造功德的人,是執著淨;我是作了很大的錯事,非法時是染污了,認為是有一個我在那裡染淨,這是能染淨事愚。
 染淨是觀待而立的,染淨其實沒有分別,成佛了也沒有一個成佛的人,凡夫與聖者都是不可得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大般若經》說,無明是如幻如化的,無無明也是如幻如化的。所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誰證涅槃呢?也沒有一個人在那裡證得涅槃,所以也沒有淨者。也沒有一個在那裡生死輪迴,也沒有染者。在染法與清淨的法當中,凡夫與聖人當中,會執著有凡夫的我,或者聖人的我,這也是一種愚癡。
 佛告訴眾生諸法無我,不論是轉染成淨,或現在是染污的,或是清淨,裡面一樣都是沒有我。成為聖人並不是變成另外一個人,只是回復本來面目,本來如是,本來是不可得,本來無我。如同虛空,虛空本來沒有雲,有烏雲時是有煩惱,有白雲時是有善法。但是烏雲、白雲都是不可得的,就回復它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我的。
 所以在染淨上面,也會執著我是能作這件事的人,我是能作此功德的,我是造業的人,其實沒有,沒有能染淨者是真實的這種我執,沒有我存在,因此說諸法無我。
 總之,這第二大段的意思,佛安立四念住,是為了對治由於身受心法這四種因緣產生對我及我所的執著。這是佛要立四念住的第二個原因,第二個角度的分析。
申三、第三義2 酉一、標立
 第三科第三義,依第三種道理建立四念住,分二科;第一科標立,標出四念住的建立。
復有差別。謂若依此造作諸業,若為此故造作諸業,若造業者,若由此故造作諸業。為總顯示如是一切,立四念住。
 又有差別,這是從誰在造業的角度來安立四念住。認為有我在造業,其實也是破我執。依此,若是依止身在造業;為此,希求受造業,為了心能夠造業;造業者,心是造業者;由此,由於心的種種思惟分別,分別善法或不善法造作種種染淨的業。為了顯示這一切,所以佛安立四念住。這是從業的角度,主要是說三界染污的業。
酉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建立四念住的道理。
當知此中,依止於身造作諸業,為求受故造作諸業,心能造業,由善不善法能造諸業。
 應當知道在這第一句「若依此故造作諸業」,此,是指以身為依止處,而造作各式各樣的業,以此顯示身念住;
 第二句「若為此故造作諸業」,指出有情造業的原因,是為了追求樂受或遠離苦受而造作諸業,以此而顯示受念住;
 第三句「若造業者」,指出造業者是誰?是有情的心。有情的心能作種種的策劃、種種的觀察思惟而造業,以此顯示心念住;
 第四句「若由此故造作諸業」,再詳細說造業的差別,由心與思心所及善不善心所和合而造作自利利他的善業或傷人不利己的惡業,以此顯示法念住。
 第三個道理是從造業的角度來安立四念住的。
 總之因為依止身體而造業,為了追求樂受遠離苦受等而造業,心能夠思惟分別而造業,心與善法相應而造善業,與不善法相應而造惡業,一切業不離身、受、心、法。
 所以佛開示身受心法四念住的實相,使眾生不要再造流轉生死的業。這是依造業的立場來說明四念住。
申四、第四義2 酉一、標立
 第四科第四義,依第四種道理建立四念住,分二科;第一科標立,標出四念住的建立。
復有差別。謂若依此有染有淨,若為此故起染起淨,若染淨者,若由此故成染成淨。總為顯示如是一切,立四念住。
 又有差別,第四義由染淨門來安立四念住。學佛可以分成二門,即流轉門與還滅門。流轉門是造業門,還滅門是涅槃門。
 造業是屬於染污的,還滅是屬於清淨的。約凡聖的道理,為轉凡成聖斷惑證真,由染淨的角度來安立四念住。前面有讀過染義,繫屬於三界的法名染,遠離三界繫法名淨。
 為了眾生轉染成淨,佛安立四念住,又有差別,由第四角度,安立另一思惟方向:若依止此身,可以造染污的業,也可以造清淨的業,修清淨的聖道;若為追求樂受、遠離苦受而生起染污心或清淨心,例如為追求樂受而生起染污心,為追求遠離三界諸受,觀察諸受是苦,由此而生清淨心;心若有雜染或清淨,心由種種不善法相應則成雜染,心與善法相應便成清淨。
 為了顯示染淨,佛安立身受心法四念住。
酉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建立四念住的道理。
當知此中,依止於身有染有淨,為求受故起染起淨,心染淨者,由諸法故成染成淨。
 應當知道這四句中,依止於身會有染有淨的行為出現;為了追求種種的受,會生起染污或不受一切法而成清淨;心是能夠主宰染法與淨法的;由於善法、不善法、種種的法、染法、淨法,使心成為染污或清淨。凡聖都是不離身受心法四念住,要轉染還淨也是要透過四念住。這是第四個安立四念住的道理。
 總之,安立四念住是由四種因緣:
 一、對治常樂我淨的四種顛倒。
 二、對治在身受心法上執著我的愚癡。
 三、依造業的角度來開示的身受心法四念住。
 四、依身受心法可染可淨,雖然身受心法可以造業,但也可以轉染成淨。染淨是不離身受心法。
 以此四種因緣來說明四念住的建立。
未二、釋念住2 申一、問
 第二科釋念住,解釋念住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問,先提問。
問:念住何義?
 問:念住是什麼意思?
申二、答2 酉一、標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名義。
答:若於此住念、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
 答:念住的義理有二:
 一、於此住念,正念要在身、受、心、法,四種的地方安住;
 二、由此住念,由慧心所、念心所而安住此正念。
 二者都可以稱作念住。
酉二、釋2 戌一、於此住念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於此住念,說明於此住念的體相。
於此住念者,謂所緣念住。
 於此住念方面,是指於所緣念住,即正念緣身、受、心、法為境而安住。
《披》謂所緣念住者:謂緣身、受、心、法為境應知。
 所緣念住是緣著身受心法為境,正念所緣慮的境界是身受心法。
 依正念觀察的身體、感受、心的狀態、還有法:善法,無貪、無瞋、無癡;或不善法的貪、瞋、癡。
 正念要緣慮在身受心法上面,這是於此住念。
戌二、由此住念2 亥一、第一義
 第二科由此住念,說明由此住念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第一義,依第一種道理解釋。
由此住念者,謂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所餘相應諸心心法,是相雜念住。
 由此念住方面,有二種。一種是自性念住,一種是相雜念住。由此住念,若是慧心所、若念心所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所餘相應的諸心心所法,是相雜念住。
 慧以簡擇為性,念是明記不忘。在修四念住時一定有智慧,簡擇身是不淨的、受是苦的、心是無常的、法是無我的。慧,是從聞思修來的,聞思修時也不離開正念,要明記不忘,義攝持在心裡,合名毗鉢舍那正念。慧心所與念心所合作,修身受心法念住時攝持於定,使心安住在身受心法四種所緣境得定或成就無分別智,是自性念住。
 所餘相應諸心心法,是相雜念住。相雜念住舊的翻譯是共念住,除了有智慧與念心所在那裡明記不忘,觀身是不淨的、受是苦的、心是無常的、法是無我的,還有其他的心心所在一起活動,包括: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以及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還有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等等十一個善心所與它相應。這時智慧與念心所相應的其他的心心所法,是相雜念住。相雜在一起生起正念。
 真正的自性念住,是五別境裡面的慧與念,特別依此二種心所來修四念住,這是四念住的一個特性,最特別的地方。所以修四念住不是只有修定,一定有慧,有定也有慧。這是由此住念,說到有二種念住。這是第一義。
亥二、第二義2 天一、出體性
 第二科第二義,依第二種道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體相,說出念住的體相。
又由身、受、心、法增上所生善有漏、無漏道,皆名念住。
 又念住第二個義理,是由於依止身、受、心、法四念住的修行,所產生的增勝上進的力量,所成就的有漏善法及出世無漏聖道,都名為念住。因此可知四念住是通於世出世間的。
 善有漏道,是善法相應,可是有漏,有煩惱相應。善無漏道,是善法相應,已沒有煩惱夾雜,都可以稱作念住。
 修念住時是從凡夫開始,凡夫開始是在聞思修時有身、受、心、法四念住在內心裡面,但是還有煩惱,稱作善有漏道。像資糧位的人,或進一步修到煖、頂、忍、世第一加行位時,功夫更高了,但分別我執也都還沒斷,還是善有漏道。
 等到漸次修行證得了無分別智,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則成就善無漏道,到四果阿羅漢才究竟圓滿。
 四念住從凡夫開始修善有漏道,約聲聞乘說,成就的四念住,稱作善有漏道。有四念住在內心,一定是與善法相應,不過程度有淺有深,但都可以稱作念住。這是說明第二義的體相。
天二、辨種類3 地一、標
 第二科辨種類,辨別念住的種類,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
此復三種。
 這四念住也有三種。
地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聞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
 有三種四念住:
 一、聞所成,最初開始是由聽聞佛法所成就的智慧,要依止文、義,能詮的文、所詮的義來了解什麼稱作身、受、心、法?不能離開文字來了解,這是隨順解脫的。
 二、思所成,有時候可以依文,有時候可以不依文,因為有思慧,可以懂得言外之音,什麼是身、受、心、法四念住?不會像在讀身、受、心、法四念住時,只是在文字相上繞,會深刻的去思惟。在複雜的人事因果關係上面開始去觀察自己的身、受、心、法,因為身、受、心、法引起的我執,因為身、受、心、法所造的業,因為身、受、心、法產生的染淨,這思慧是更深刻的,有時可以依文,有時可以不依文。由思所成能善巧的通達身、受、心、法的道理,是隨順決擇的。
 三、修所成,修所成有二種,一種是有漏的、一種是無漏的。
 善有漏道是外凡及內凡位,行者至少有未到地定以上,修四念住還沒有成就無分別智前,是善有漏道。如果證得初果以上的聖人是善無漏道。
 修慧不一定要依止文,可以超越假名,可以離文字相,也可以不離假名來說明這件事情,可以不依於文義真實的通達領悟到諸法的實相,修所成的境界是最高的。
 修行一開始要從聞,然後進入思,思時可以善巧的通達法的意趣,文字裡面真正的深義在哪裡?這是思慧。修慧時觸證是證得,真的親身體驗到這身體是不淨的,受是苦的,心是無常的,法是無我的。修所成才能夠達到親證的程度,是親身走過,非常的親切。
 在聞慧與思慧時還不是那麼親切,思是可以調伏煩惱,但不能斷煩惱,修慧可以斷煩惱現行,乃至斷除煩惱的種子。如果還在聞慧的階段,知道是還有很多煩惱,雖然也修四念住,可是聞慧沒有力量,智慧不夠時沒有力量調伏,不能控制。身、受、心、法的反應沒有辦法控制,想不要起煩惱,可是心沒有力量,這是聞慧的階段。
 思慧的階段,看起來煩惱比較薄,可以控制,身、受、心、法,但其實也還不能斷煩惱,隨眠還在,只是有辦法制伏煩惱不起現行,該生氣時不生氣,該貪時不貪,並沒有將貪與瞋完全斷除。
 到修慧才有辦法,有漏的修慧也只能伏斷煩惱,無漏的修慧才能夠將貪瞋的種子根本的斷除。
 這是約三種,聞思修所成的四念住。
地三、辨
 第三科辨,辨別三種念住體性的差別。
聞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漏無漏。
 更詳細的分別,聞慧與思慧成就的四念住是有漏的,是還有煩惱在裡面,不穩定,程度較低,還沒有觸證。依止基本的定力,在定力當中修毗鉢舍那的修慧,最先是有漏的,成功證得無分別智以後才是無漏的,所以說修所成通於漏、無漏。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