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二十四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聲聞地初瑜伽處出離地品第三之三
 本地分中聲聞地有三地、四種瑜伽處。三地是指種性地、趣入地、出離地,其中出離地的內容包括離欲資糧、品類建立、安立瑜伽、廣釋修相;四種瑜伽處中初瑜伽處包括種性地、趣入地到出離地的離欲資糧;第二瑜伽處是出離地中卷26到卷29的品類建立;第三瑜伽處是出離地中卷30到卷32的安立瑜伽;第四瑜伽處是出離地中卷33到卷34的廣釋修相。
 出離地中的離欲資糧又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在卷22,主要說明世間離欲與出世間離欲的名義及二道資糧中的戒律儀;第二部分在卷23,說明二道資糧中的根律儀、於食知量;第三部分在卷24說明二道資糧中的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及正知而住;第四部分在卷25,說明二道資糧中的善友性、聞正法、思正法、無障、惠捨及沙門莊嚴。
 現在是〈聲聞地〉的初瑜伽處第三地出離地品中的第三部分。
寅四、初夜後夜修習悎寤瑜伽3 卯一、徵
 第四科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說明於初夜分、後夜分常勤修習悎寤瑜伽的名義及修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復次,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後夜?云何悎寤瑜伽?云何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其次,於初夜分、後夜分常勤修習悎寤瑜伽的行者,什麼是初夜?什麼是後夜?什麼是悎寤瑜伽?什麼是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卯二、釋3 辰一、略標4 巳一、初夜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略標,要略標出重點,又分四科;第一科初夜,說明初夜分的名義。
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
 所謂初夜,是指夜間四分中,過最初一分,名夜初分。日間與夜間加起來有二十四小時,有二種分法:
 第一種是晝三時夜三時,一時有四小時,這是一般的分法,又名晝夜六時︰即晨朝、日中、日沒(以上三時為晝)、初夜、中夜、後夜(以上三時為夜),此六時分別又作平旦、日正中、日入、人定、夜半、雞鳴。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常以平旦、日中、日入、人定、夜半、雞鳴時,澡漱整衣服,叉手禮拜十方,自在所向當悔過。」《阿彌陀經》說︰「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
 第二種是晝四時、夜四時,每時又分四分。本論的分法是晝四時、夜四時,一時只有三小時,夜間有十二小時,從下午的六點一直到次日早上的六點,都是屬於夜分。夜分裡的四分當中,初一分,是夜初分。夜間將它分成四部分,一分有三小時,第一分是下午六點到九點,稱為夜初分,這是初夜的定義。
巳二、後夜
 第二科後夜,說明後夜的名義。
言後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是夜後分。
 所謂後夜,是指夜間四分中,過最後一分,最後一分是凌晨三點到六點,稱為夜後分。
 中夜有二分,共六個小時,晚上九點到第二日早上三點,可以睡六個小時。這裡只說初夜與後夜,中夜是睡覺時間。因初夜要修止觀,後夜也要起來修止觀,中間可以休息六小時。本論所說很符合現在修行人身體的堪能性。一般參加禪七,可能可以作到,否則平常都睡超過了,如再加上午睡,可能超過八個小時。
《披》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等者:夜有三時,略分為四,名夜四分。於中最初一分名夜初分,中間二分名夜中分,最後一分名夜後分。此中義顯從初向後齊至中間,故名過初一分。從後向初齊至中間,故名過後一分。
 夜有初夜、中夜、後夜三個時段,要略分為四分,名夜四分。這當中最初的部分是夜初分,是傍晚六點到九點。中間二分是睡眠時間稱為夜中分,是從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最後一分名夜後分,是從凌晨三點到六點。
 這其中的道理是顯示從「初」,下午六點開始,向「後」,指順向最後,晚上九點,齊是停止,齊至「中間」,指到中夜的部分為止,因此從晚間六點開始到九點,名為過初一分。
 從「後」夜清晨六點倒推至「後」夜之初,到與中夜交接處,即清晨三點,也就是中夜最後的部分,稱為過後一分。
 總之夜清晨六點倒推至清晨三點,名夜後分,以及晚上六點到九點的初夜都是要用功作課的,一個晚課、一個早課,都是應當修習止觀的時段。
巳三、悎寤瑜伽4 午一、晝日分
 第三科悎寤瑜伽,說明悎寤瑜伽的名義,分四科;第一科晝日分,說明晝日分悎寤瑜伽的修法。
悎寤瑜伽者,謂如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悎寤,是覺寤,醒過來的意思。瑜伽,梵音瑜伽,中國稱為相應。依印度最勝子菩薩造的釋論,有二種不同解釋:
 第一種是通說,即所有說明三乘的境界、修行、果證之聖教,因為都有修行方便、觀行善巧、能令行者與諸法實相相應的意義,因此三乘境、行、果、教,都名瑜伽。
 第二種是別說,正取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觀行名瑜伽。
 行者依三乘觀行(修止觀),不斷精進熏修,契合正理,隨順聖教修行,證得殊勝道果,故名為瑜伽。此處是聲聞地,因此主要以聲聞乘觀行名為瑜伽。
 悎寤瑜伽的意思,是指如經論中說言:於上午6時到下午6時的晝日分,不斷的經行,從東走到西,從西走到東,這樣直線的走或是繞圓圈或方形來回的經行,以及宴坐,宴,是安的意思,結跏趺坐,依此二種威儀,從順障法,障,指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五蓋,順障,指能生起五蓋之色聲等法,淨修其心,依止佛所說止觀的方法,去除五蓋或隨順五蓋之法令清淨內心,成就奢摩他的禪定,依定修毗鉢舍那,才能夠斷除煩惱成就聖道。總之,悎寤瑜伽,是指如所說的,日間應當經行、靜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午二、初夜分
 第二科初夜分,說明初夜分悎寤瑜伽的修法。
於初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初夜分,傍晚六點到九點,一樣要作二件事情: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由修止觀去除五蓋等障礙法,淨化自己的內心。
午三、中夜分
 第三科中夜分,說明中夜分悎寤瑜伽的修法。
淨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脅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修行人二十四小時都在修行,於初夜淨心修止觀後,要到房子的外面洗濯(ㄓㄨㄛˊ)其足,因為早期沒有穿鞋,一定要洗腳後才回到屋內睡覺,右脅而臥,要像佛右脅而臥的相貌一樣,右手放在頭側下方,然後重累其足,左腳疊放在右腳上面,累是疊,將雙腳重疊起來。睡覺以前要安住在光明想中。光明想,有依身的光明、日月的光明、及法光明。
 依身的光明,是思惟天人身相的光明,因為天人的心清淨沒有煩惱,身相能發光,是很光明的。
 日月的光明,思惟太陽、月亮、星星的光明,這樣比較不會作惡夢。
 法光明是思惟法義,佛法的光明,如慈悲觀、無我觀、法空觀…等。
 如果有光明想就是有正念。正知,正確的知道自己內心的染淨差別,知道自己現在的想法是正念?或是不正念?依正知來檢查自己是否具有正念,如果妄想五欲的事情,要趕快回到正念。思惟起想,睡覺之前要先作意起床的時間,例如心想:明早三點要起床,則阿賴耶識會記錄,三點時便會醒過來。巧便而臥,要用善巧方便的方法來睡覺。此處教導行者如何正確的寢息,包括睡前洗腳、睡的姿勢、睡前作意光明想、住正念、正知、思惟起想等。
午四、夜後分
 第四科夜後分,說明夜後分(凌晨三點到六點)修悎寤瑜伽的方法。
至夜後分,速疾悎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到了夜後分,凌晨三點,速疾悎寤,很快的醒過來。漱洗後,就開始經行與靜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也是同樣的數數練習,修止觀去除內心的五蓋及隨順五蓋等障礙法,淨化自己的內心。如有人問:什麼是悎寤瑜伽?要略而言,主要是指初夜、後夜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乃至到睡覺時都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這樣稱為悎寤瑜伽。而要能做好悎寤瑜伽,日間也應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因此,廣而言之,應當是一日二十四小時都保持正念正知,才能有所成就。
《披》悎寤瑜伽等者:此中經言,如下自釋應知。
 此處經裡所說的,如下面的文所解釋應當了知。行者二十四小時都在修行,都是正憶念。
巳四、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第四科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說明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的相貌。
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謂如有一世尊弟子,聽聞悎寤瑜伽法已,欲樂修學,便依如是悎寤瑜伽,作如是念:我當成辦佛所聽許悎寤瑜伽。發生樂欲,精進勤劬,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勇悍、剛決、不可制伏、策勵其心無間相續。
 常勤修習悎寤瑜伽的行者,是指如有一類佛弟子,聽聞悎寤瑜伽的教法後,很歡喜好樂修學悎寤瑜伽,便依止悎寤瑜伽的教法,作這樣的思惟:我應該要成辦佛所聽任許可及教導的悎寤瑜伽。發起內心好樂修習的願力,很精進、很勤勞的修習,劬,是辛苦,必須很勤勞不辭辛苦的超越自己的墮性,有勇猛的勢力發起修習的動力,有什麼都不怕的勇悍,堅固如剛鐵般果決的意志,不被外境及五蓋等煩惱所影響制伏,鞭策鼓勵自己的心不間斷的相續修習悎寤瑜伽。
《披》發生樂欲等者:謂於隨順瑜伽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是名發生樂欲。為淨障故,發勤精進,是名精進勤劬。精進有五。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九卷四頁6731)此中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即彼被甲精進,謂由猛利樂欲所發起故。此中勇悍,即彼加行精進,謂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故。此中剛決,即彼不下精進,謂為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懱,亦無怯懼故。此中不可制伏,即彼無動精進,謂能堪忍寒熱等苦故。此中策勵其心無間相續,即彼無喜足精進,謂於後後轉勝、轉妙諸功德性欣求證得故。
 在隨順瑜伽修習道中,於修習聲聞觀行,發起希望仰慕之心,發生欣喜好樂之想,想要有所作為、有所成就,是名發生樂欲。
 為了清淨種種障礙止觀的煩惱,而發動精進,稱為精進勤劬。精進的種類有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如〈攝事分〉卷89,2644頁所說五種精進的體相。前面這一段文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就是所謂的被甲精進,要有強烈的動力及決定,如要上戰場時,一定要穿上盔甲,才不會被敵人的箭射傷,以此來形容行者必須發願精進,如被起盔甲要作戰般來修止觀,要與自己的煩惱作戰,用被甲來形容精進,也就是由於心力勇猛及好樂所發起的精進。
 這其中的勇悍,就是〈攝事分〉所說的加行精進,是指隨所樂欲,發起堅固勇悍修習悎寤瑜伽的加行方便。
 這裡所說的剛決,就是〈攝事分〉所說的不下精進,是為證得所受諸法,自己不輕視自己或自卑,也不膽怯畏懼,充滿自信。
 這裡所說的不可制伏,就是〈攝事分〉所說的無動精進,是指能堪忍寒熱等苦,不會因寒熱飢渴等因緣而動搖修習的決心。
 這裡所說的策勵其心無間相續,就是〈攝事分〉所說的無喜足精進,是指行者修習一段時間後有所進步,心比較寂靜,於後後,於將來能成就展轉殊勝、展轉微妙的各種功德性,欣喜追求證得這些功德,稱為策勵其心無間相續。修行不可得少為足,若是哪一日腿不疼,靜坐一下時間就過了,自以為很了不得,到這裡就好,不再修了。不要有這種想法,一定要繼續的努力,為得到更殊勝的功德,必須策勵己心無間相續。
 這一大段文,從初夜、後夜、悎寤瑜伽,一直到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將勤修悎寤瑜伽這一段文的大義,全部要略的標示出來了。
辰二、廣辨3 巳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2 午一、徵
 第二科廣辨,詳細辨別悎寤瑜伽的修法,分三科;第一科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說明於日間早上六點到晚上六點之間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的名義及修法,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此中云何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此處文中什麼稱為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午二、釋5 未一、晝日
 第二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晝日,說明晝日的名義。
 第二部分介紹如何經行?第三部分介紹怎麼樣宴坐?從這段文開始都是教導如何修行。第四部分說明什麼是障礙?什麼是隨順障礙的法?第五部分解說如何淨修其心?怎麼樣從順障法淨修自己的內心,這是非常詳細的修行開示。
言晝日者,謂從日出時至日沒時。
 所謂晝日,是指從太陽出來,一直到太陽下山時。前面說的是一般的分法,早上六點太陽出來了,下午六點太陽下山了,由於緯度不同,每個地方不一樣,緯度比較高的地方與緯度低的地方,日出日沒的時間是不同的,總之是說日間,先將定義標出。
未二、經行
 第二科經行,說明經行的方法。
言經行者,謂於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來相應身業。
 說到經行,是指在一個寬廣長度相稱適當的地方,於身業的往、來走動時,心中相應於經中所說的聲聞乘觀行如四念處等而來回經行。
 南傳的方法是在一排樹下直的走過來、走過去,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的走動,經行也不是一直走,有時要停下來。在打禪七時,有時會打大罄,或用叫板,要行者停下來,讓行者體驗無常,停下來時不能再作其他事,因為時間到了,不論是誰都要停下來。經行時的身相,是在一塊空地或室內來來回回的走。
未三、宴坐
 第三科宴坐,說明宴坐的方法。
言宴坐者,謂如有一,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
 所謂宴坐,是指如有一類行者,或是在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結加趺坐,身體端直而坐,正確的發願,安住在背棄惡法的正念上。
 結加趺坐是雙盤,男眾才可以雙盤,女眾是不可以雙盤的。早期的經典寫到,有比丘尼因為雙盤子宮會往後傾,因而導致流很多的血,於健康有傷害,因此女眾要以單加趺,而男眾則可以雙加趺。
 端身正願,身體要端直稱為端身,耳朵與肩膀是垂直的,下巴不可以太高,也不可以太低,是平的,脊椎要順著它的方向,在腰部的地方要稍微往裡面一點,臀部有一點點的往外翹,是一個弧度的樣子,要注意身相,如能端正比較不容易惛沈。正願,是正直的發起以涅槃為上首的願力,不是作給他人看的,而是自己願意這樣修的。
 安住背念,行者必須棄背所有的不如理作意,不能胡思亂想,要憶念正法,如理作意修止修觀,棄背一切惡不善法的虛妄分別。
 此處將坐的地方,座墊先提出來,座墊有很多種,有的人喜歡用不同的坐墊,先介紹坐墊種類,在大床、或小繩床等;姿勢是結加趺坐;身體的相貌是端身坐上去;內心作意: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內心有正願,發無上菩提心或出離心,有正確的願望:願意修止觀。安住在止或是觀的法義裡,棄背所有的虛妄分別、所有的貪瞋癡,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疑等蓋障,棄背這些不正思惟。總之此處說明靜坐的身相、心相,還有靜坐的地方、靜坐的座位,都介紹得很清楚,這稱為宴坐。
《披》結加趺坐等者:結加趺坐有五因緣,如下自釋。(陵本三十卷七頁2504)若策舉身令其端直,是名端身,由是其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若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是名正願,由是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如理作意相應之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此中諸義,亦如下說。
 結加趺坐,有五種因緣,如下文卷30,1003頁裡自會解釋,此處先略為說明:
 一、容易成就輕安樂,結雙加趺坐容易得定,其它的威儀不容易得定。女眾是單加趺坐,這樣坐是內攝,但如果脊椎不堪能,則只能單加趺坐,不過也要常常換,不然脊椎很快就偏向一邊而傾斜邪了,或真的不行,散盤也可以,用一個最舒適的方式,雙腳散盤也是可以坐。結加趺坐容易成就定,比其它威儀殊勝。
 二、坐很久也不會疲勞,其他的方式,坐久容易疲勞,只有雙盤可以久坐。
 三、有不共外道的功德,這是約早期的印度而說,現在很多外道可能也會結加趺坐,早期印度外道是不結加趺坐的。
 四、此威儀特別的殊勝,看到行者一個個坐在那裡,有如一尊一尊的佛會令人生起恭敬心。佛菩薩的雕像多數都結加趺坐的,威儀特別殊勝,容易使人生起恭敬心。
 五、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佛的聖弟子眾,都讚歎結加趺坐的方法。有智慧的人讚歎,表示這件事作對了,如果是作惡事的人讚歎,可能是作錯了。若有人讚歎自己,應該要分別是誰讚歎?出自哪種人的讚歎?若他人毀謗自己,也是要檢討,是誰毀謗?如果有智慧的人呵責自己,要自我檢討可能作錯了;如果被作惡不善業的人毀謗,可能是作對了;有智慧的人讚歎的事情,要更加努力。
 如上所說結加趺坐有這五種因緣。易輕安樂、久坐不疲、不共外道、威儀殊勝、眾所讚歎。
 什麼是端身?如何端正自己的身相?若策舉上身令其端直,是名端身。心要鞭策要求自己,使令身體端正挺直,但也不能太用力,假如太用力會很緊張僵直,氣會上揚而無法修。端直以後,讓氣從頭到腳,慢慢的放鬆放下、放鬆放下,這樣稱為端身。如果太用力也會坐不久。因為端身的關係,姿勢正確,內心比較不容易被昏沈睡眠所纏擾,通常睡著時,頭會往下低,腰就彎了,如果身體姿勢是正確的,比較不容易昏沈睡眠。但有的人很有能力,坐得很端正,也可以睡覺,功夫雖好,但已失靜坐的功行。
 修行人內心應遠離諂媚矯詐。行者不是諂媚的坐在那裡給人看的,而是真實想用功修行,沒有諂沒有詐,稱為正。離詐,詐,是欺騙,不欺騙他人,不是外現假相,現出威儀寂靜,內心胡思亂想。調柔正直,沒有剛強的煩惱稱為調柔,內心沒有諂媚欺詐的煩惱,真想修行,而且正直,沒有邪曲的念頭。行者的願望與正法相應(涅槃為上首),不是欺騙他人,是很誠實的,願意這樣修行,稱為正願,因而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有正確的願望,內心不會被色聲香味觸男女,種種境界所散亂動搖,行者只要發願修行,就能對一切境如理作意及能對治它,這是正願的好處。如理作意背棄煩惱相應之念,名為背念,這是棄背違逆一切黑品的好方法。這其中的種種義理,也如下文所說。
未四、障及順障法2 申一、略標
 第四科障及順障法,說明障及順障法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略標,要略標出要義。
所言障者,謂五種蓋。順障法者,謂能引蓋、隨順蓋法。
 所謂的障,是指五種蓋,像蓋子將行者蓋住,蓋覆心識,看不清楚,於正道不能明了,沉滯三界,不能出離。隨順障礙的法,指內心的不如理作意,這些不如理作意能引發五種蓋障,而且隨順五種蓋,由此引發貪瞋癡,而障礙成就聖道。
申二、隨釋2 酉一、五蓋2 戌一、徵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五蓋,說明五蓋的內容,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五蓋?
 什麼是五蓋?
戌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以疑蓋。
 五蓋在〈三摩呬多地〉卷11、12已詳細說了。
 一、貪欲蓋,貪欲,引取無厭名貪,希求樂慕為欲,蓋即蓋覆之義。指有情對於五欲,認為是清淨美妙的,隨著內心的虛妄分別,而追逐欲的淨妙相,希望能見、能聞,乃至能觸到這些五欲,貪愛世間男女、色聲香味觸法及財寶等物,無有厭足,以此貪欲覆蓋心識,令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不得出離,因此名貪欲蓋。
 二、瞋恚蓋,瞋是瞋心,是根本煩惱;恚是隨煩惱,隨逐瞋心而生起憤怒的相貌。有三種因緣能生瞋恚:
 1. 因同梵行等舉發自己所犯的過失;
 2. 或者因為回憶過去曾經經歷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3. 或者想要報復或作對他人不利的事,對於未來將作的事內心先生起瞋惱恨恚。
 以此瞋恚,蓋覆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不得出離,因此名瞋恚蓋。
 三、惛沈睡眠蓋,睡眠,意識惛熟名睡,五根闇冥名眠。指有情:
 1. 或者因為毀壞清淨的戒律等其中一種善行;
 2. 不守根門,六根向外攀緣;
 3. 食不知量,飲食過度,肚子脹,或是飲食太少,體力不夠;
 4. 不能提起精神精進用功,喜歡睡覺;
 5. 不能正確的知道自己現在正在作什麼,沒有養成正知、專注的習慣;
 6. 靜坐時,不能勤力的加功用行;
 依於上述原因,便能隨順內心生起的任何煩惱,由此造成惛沈,或使心非常的暗昧而睡眠,以此睡眠蓋覆心識,使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無有出期,因此名惛沈睡眠蓋。
 四、掉舉惡作蓋,掉悔,掉動後悔,身無故遊行為掉;掉入思惟的內容,心中憂惱為悔。有情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者隨順憶念過去所經歷過的遊戲笑鬧,而心生掉舉;或是對於過去所作的事情,或是沒有作的事情,心中追憶後悔。以此生起掉舉惡作蓋。
 五、疑蓋,疑是猶豫不決的意思。指有情,對於師,即佛,也包括教導修止觀的老師;法,指佛法的教理行果;學,指戒定慧三學;誨,指師長的教導訓誨;及對於想要證得的禪定或涅槃生起迷惑懷疑,以此疑蓋覆心識,使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無有出期,因此名疑蓋。若據〈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6說:「無知略於五處為能生因:一能生疑、二能生愛、三能生非處信、四能生見、五能生增上慢。」依十九種無知(無明)也能生起疑蓋。
酉二、順障法2 戌一、徵
 第二科順障法,說明順障法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順障法?
 什麼是順障法?
戌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淨妙相,瞋恚相,黑闇相,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及以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
 順障法,隨順生起五蓋等障礙法,是指:
 一、淨妙相能隨順生起貪欲蓋:於色聲香味觸男女諸法取淨妙相,於這些淨妙相,有不正確的思惟,又常常思惟,會增長自己的貪欲蓋。尤其對男眾行者而言,如〈三摩呬多地〉卷11所說的,於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若有不如理作意多所修習,由此因緣,能令所有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長。
 二、瞋恚相能隨順生起瞋恚蓋:於1. 己身,2. 所愛有情,3. 非所愛有情,4. 過去怨親,5. 未來怨親,6. 現在怨親,7. 不可意境,8. 嫉妒,9. 宿習,10. 他見等,十種事,心生惱害有瞋恚性,想傷害對方有瞋恚相,及於瞋恚相,不如理作意多所修習,由此因緣,能令所有瞋恚未生令生,生已增長。
 三、黑闇相能隨順生起貪欲惛沈睡眠蓋:身心惛昧,於所緣諸法心有黑闇相,於緣起諸法有無明及疑,都名黑闇,於此黑闇相,不如理作意多所修習,由此因緣,能令所有惛沈睡眠未生令生,生已增長。
 四、於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能隨順生起掉舉惡作蓋:於親屬因為親戚眷屬,有時候很興盛,有時候很衰敗,或者與自己分離了,或者與自己在一起,自己對於這些境界,有時候歡喜,有時候憂愁,心裡百般計較,千般分別,常常思惟與親屬有關的事情;於尋思國土興盛或衰敗等相,如憶念或某處國土豐樂安隱,若到那裡居住可得安樂;又心輕躁想去旅行參觀;或者憶念此地很熱,心裡懊惱為何來此地,為什麼不去涼快的地方?或者抱怨來到這裡受用這樣的食物、衣物、資具、等種種想法;不死尋思,是不知道人命無常,還想要做很多事情,因少年及衰老位於自己種種有所造作之事或利益他人之事,於能做的事發起欣悅之心,於不能做的事心生憂慼,內心於自己想造作的事或利益他人之事百般測度思量,完全忘了精進修習止觀;回憶過去與親友在一起嬉笑遊戲歡樂的事情。承事是替尊長做事,如幫忙端茶、開車等;於這些親屬、國土、不死尋思、昔時笑戲喜樂承事,不如理作意多所修習,由此因緣,能令所有掉舉惡作未生令生,生已增長。
 五、於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能隨順生起疑蓋:於過去、未來、及現在不明白有我無我,及於過去、未來、及現在的我、有情、世間等不可思處,有種種不正確的思惟,常常這樣想,能令所有疑蓋未生令生,生已增長。
《披》云何五蓋等及云何順障法等者:此中貪欲蓋等及淨妙相等,皆如三摩呬多地說應知。(陵本十一卷三頁845
 這其中貪欲蓋等及淨妙相等,都如同在〈三摩呬多地〉卷11,352頁起有詳細解說五蓋引起的遠因。
未五、淨修其心2 申一、由法增上2 酉一、釋2 戌一、別顯2 亥一、於經行時2 天一、問
 第五科淨修其心,說明清淨自心的方便,分二科;第一科由法增上,由法增上淨修其心,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別顯,各別的顯示,又分二科;第一科於經行時,說明於經行時的作法,又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於經行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從彼淨修其心?
 問:於經行時,從哪幾種順障法淨修其心?什麼稱為從彼淨修其心?彌勒菩薩幫行者提出問題。一般而言修止觀時的威儀有二種,一種是經行,一種是靜坐,經行時會有幾種障礙出現?如何從幾種障礙法當中來清淨修正自己的內心?提出這二種問題。
天二、答3 地一、總標所從
 第二科答,回答,分三科;第一科總標所從,整體標示出從哪些蓋障法來淨修其心。
答: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
 答: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發惛沈睡眠障法,來淨修其心。經行可以對治的蓋障是惛沈睡眠蓋,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是指黑暗相,有這種惛沈睡眠或內心有黑暗相出現時,這時要用經行的方法來淨修其心、對治蓋障。
地二、別修方便3 玄一、取光明相
 第二科別修方便,指出各別修行的方便,分三科;第一科取光明相,取光明相作為淨修其心的方便。
為除彼故,於光明相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
 為了除去惛沈睡眠蓋,對於各種光明相能善巧精勤懇切,於治闇光明與依身光明能善於取相、於法光明能善巧的思惟、善於明了及善於通達。
《披》於光明相善巧精懇等者:三摩呬多地說:光明有三種。一、治闇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陵本十一卷六頁859)此應準知。如理作意相應,是名善巧。無倒無間、殷重加行,是名精懇。取多光明為所緣境,及於彼相如理思惟,是名善取善思。依法光明了達諸法,是名善了善達。
 〈三摩呬多地〉說,光明相可以歸納為三種:
 一、治闇光明:包括日(太陽)、月亮、還有燈光,是可以對治黑暗的。
 二、法光明:是指佛法,經律論上的法語,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諸如此類佛在經律論上所開示的法語,於修禪定時要專心思惟,這種思惟與正念相應就是法光明,是依佛法而來的光明。
 三、依身光明:指思惟天人的依身光明,欲界天人身相光明,色界天人的身相更加光明,色身會放光,其實人也會放光,只是凡夫有很多煩惱,使得彼此看不到對方的光。如常聽人讚歎某人神采奕奕,氣色明亮像發光,這也是依身光明。通常思惟的是天人的光明。在〈三摩呬多地〉卷11,358頁提過。
 行者的心在經行時能夠與如理作意相應,如佛開示的真理,內心思惟運作稱為善巧。無倒無間、殷重加行,是名精懇。還要精進誠懇沒有顛倒錯誤的運用,沒有間斷的,且殷重專一的、很誠懇的加功用行,稱為精懇。換言之,很精進的、無倒、無間、殷重加行,是誠懇的意思。
 善巧取得很多的光明為所緣境,要用念力將光明取出來。譬如說要取太陽的光明,必須先去觀察太陽的光,最好不要看中午的光(會刺眼),可以取黃昏時夕陽的光,或比較柔和的月光,龍樹菩薩在經中曾說緣慮月亮的光明容易得到三昧。取得光明時,眼睛閉起來時心裡還有一大片光明現出。或者燈光,燈光明亮也可以治黑闇,明與闇是二種不同的相,必須善於取這些差別相,知道亮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樣?通常眼睛閉起來是闇的,除非特別去取光明相,而起床時,若有人將燈光全部打開了,這時眼睛雖閉著,但還是會感覺有點亮光,那就是光明相。現在是要特別的用正念力量將光明取過來,稱為取多光明為所緣境。
 如果對日、月、燈光或諸天的依身光明不善巧,也可以直接取法光明,對佛法開示的經律論的文義要多多憶念,將它背誦起來,常常的思惟、體驗,用在煩惱出現時,常常這樣用,用久了,就能夠取得它的法相。要取得法光明,不是讀一讀經就會出現,還要深刻的思惟,透過止觀的修行,才會有法光明,不然讀過很快也就忘記了,也不知如何用,也沒有深刻的驗證,這件事平常要注意、要努力的。對於治闇光明、依身光明、法光明等光明相能如理思惟、數數憶念,用智慧觀察,稱為善取善思。
 取多光明沒有解釋是什麼光明可以包括治闇光明、或依身光明、或法光明三種,現在是依法光明再別列出來。依法光明了達諸法,是名善了善達。
 善了善達,是指對佛法的明白通達,特別指法光明,對佛法不是念過去或熟念就夠了,還要專精的思惟,又能在禪定裡修止觀,要知道如何修才能夠通達諸法實相,稱為善了善達。在此將「善取善思」分配到治闇光明與依身光明,這是一種外在的光明;善了善達,特別是指佛法的光明,於法能通達屬內在的光明。
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
 在經行時有明俱心,明,指法光明,心中有佛法,或思惟法義,稱為有明俱心。法義與心一起活動,法義是一種光明,通達法義稱為有明俱心。與治闇光明、依身光明相應的想稱作有光俱心,這是指太陽、月亮、燈、或是天人的身光。
《披》以有明俱心等者:法光明想,是名有明俱心。治闇光明、依身光明彼相應想,是名有光俱心。
 於佛法義理通達的光明想,稱為有明俱心。內心裡面有日、月、燈的光明,或是取諸天的身光明,能將它在心中現出來,這樣的想稱為有光俱心。
或於屏處、或於露處往返經行。
 在有屏障處,他人看不到的地方,或旁邊種了很多高大的樹,外面的人看不到的地方;或於露處的地方沒有樹也沒柵欄,是一個空地,於這兩類處所,來來回回的經行。
《披》或於屏處或於露處往返經行者:此經行時以有光俱心應知。
 於屏處或於露處往返經行者,是解釋於經行時有光俱心,有治闇光明或依身光明在內心裡面。下面解釋的是法光明,於經行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或者念天,這是有明俱心。
於經行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極善示現,勸導、讚勵、慶慰其心。謂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捨、或復念天。
 在經行時要憶念六種所緣境: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隨順緣念其中一種清淨微妙的境界,將其中的一種能夠妥善示現在內心裡面,這是六隨念的方法。
 像看自己的掌紋一樣,知道有幾條掌紋,現在要將法示現在內心也是一樣,要很清楚,不只能善示現,而且要極善示現,很熟練、很容易的憶念及起正念,只要提起正念,它馬上現前,稱為極善示現。這當然要有串習的功力,需常常的聞、思、修,要念佛就能念佛,不論是生病時、睡覺前,都能很容易的憶念起來。如果睡覺作夢時很難憶念起這六種法,還不能算極善示現。需要常常串習到極善示現,使這六法能非常容易的示現在內心裡。
 如能極善憶念這六種所緣境,又能勸導自己繼續用功、讚歎鼓勵自己,而且可以慶賀安慰自己的內心,這樣會有精神。自己是自心的輔導老師,因為不斷勸導自己內心不要再黑闇、不要垂頭喪氣、不要惛沈睡眠,讚歎鼓勵自己,持戒持得很好,布施也作得很好,信、戒、聞、捨、慧也修得很好了,再努力一定會成功的,這樣慶祝、鼓勵、安慰自己,就不會想睡了。有時心力提不起來會覺得沒趣,或修很久都不相應,心會自然懈怠,心沒興趣就會想睡覺,所以必須慶祝、鼓勵、安慰自己。
 六隨念的六種所緣境中:
 第一種淨妙境界是指念佛。這裡的念佛,不只是持佛名號的念佛,是指念佛的功德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種名號代表十種功德,在〈菩薩地〉會詳細的解釋。要知道佛為什麼成為佛?必須憶念佛種種功德,由於積聚這些功德、修證這些功德,才能成佛,這些功德也是要透過止觀的幫助才能夠成就的。在憶念佛時要想到自己將來也要成佛,現在是向佛學習,諸佛都是修習止觀的,自己也應該繼續精進修止觀,由此能破除惛沈睡眠蓋,不會一直想睡覺。
 第二種淨妙境界是指念法,又名法隨念,憶念佛所開示的法。佛說苦集滅道一定是苦集滅道,不會是惡說法,一定是善說法,聽時很歡喜,起修時,步驟都很正確,而且很仔細的,修後保證一定得到解脫趣向涅槃;法於前中後俱善,如果時常憶念法,相應、如法而修可以證得諸法實相。見法即見佛!法都是清涼的,能清淨心中的貪瞋癡,只要法隨法行,精進修習就能夠成就,在內心能夠極善示現所憶念法,不會有惛沈睡眠,也不會有熱惱。法隨念有七種功德,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如實知見、智者內證,都是從不同角度詮釋法的功能,應該常常憶念法。
 第三種淨妙境界是指念僧,又名僧隨念。所憶念的僧,是指聖僧,不是憶念凡夫僧,如果憶念凡夫僧或朋友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對方尚未圓滿聖道的功德,必須憶念四雙八輩,包括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等聖僧。這些聖僧都具足很多的功德,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五分法身,成就聖道,如阿羅漢已具足五分法身;或者是憶念八地菩薩觀世音菩薩、十地菩薩地藏王菩薩等。憶念這些聖僧能成就這些功德,在因地時也是這樣修行的,所以也應鼓勵自己成為聖僧,才能成為三界眾生的福田,應該要精進努力,能這樣想時可以破除惛沈睡眠。
 第四種淨妙境界是指念戒,又名戒隨念。戒隨念,要檢討自己,是否持戒清淨?觀察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有沒有觸惱他人,常常這樣觀察能夠自利利他,就是持戒清淨,換句話說只要沒有不如理作意,持的是上品戒,常常能夠如理作意,就是持戒清淨。憶念自己戒的功德,這些根本的戒能夠守好,至少能往生善趣,這樣想心裡會得到安慰,也不會惛沈睡眠。
 第五種淨妙境界是指念捨,又名捨隨念。捨,是指布施,願意棄捨自己的貪心,用慈悲心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常常布施,憶念自己有布施的功德:過去對寺廟、或某個人困苦時予以幫助,有這樣殊勝功德時,能常常迴向自己的靜坐、止觀有所增進,未來能幫助更多的人。當憶念布施功德時,心裡很歡喜的慶慰其心,作了這麼多的功德,想一想很高興,打起精神可以繼續再修行。
 第六種淨妙境界是指念天,又名天隨念。生天是有條件的,必須具足信、戒、聞、捨、慧這五種功德。信、戒,是對佛法三寶有信心應該(至少)是可以生天的,持戒清淨;聞,常常熏習佛法、聽聞佛法;捨,常常布施;智慧,也常常修智慧。當憶念天時回憶自己的信、戒、聞、捨、慧,不斷在增長當中,將來至少可以生天,依此慶慰、勸導自己的心、讚歎、鼓勵自己應該繼續用功,繼續靜坐修止觀栽培自己的信、戒、聞、捨、慧的功德。
 這六種隨念在經行時可以觀想,有明俱心或有光俱心時就不會惛沈睡眠。由此可見,經行不只是腳在走路,心還必須取日、月、燈的光明,或諸天的依身光明,或法光明,念佛的功德,或念法,思惟法義,或憶念僧,心想成就聖僧的功德,或憶念持戒清淨,或是憶念布施,或憶念信、戒、聞、捨、慧這五種生天的功德,這樣憶念可以打起精神來對治惛沈睡眠蓋。
《披》於經行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等者:此以有明俱心應知。謂或念佛乃至念天,是名隨緣一種淨妙境界。令心憶念彼諸功德,是名極善示現。安置學處,令正受行,是名勸導;令心無退,是名讚勵;令心歡喜,是名慶慰。
 此處說有明俱心,是指經行時緣慮佛、法、僧、戒、捨、天其中任一種清淨微妙的境界,是名隨緣一種淨妙境界。令心憶念三寶及自己的施戒修等諸多功德,稱為極善示現。將心安置在戒的學處或廣說戒、定、慧的學處上面,使自己正確的領受與行持,是名勸導。一般學處是指戒,或戒、定、慧都可以稱為學處,菩薩要學的內容很多,除了戒,還有定慧,將心安置在持戒上面,使令自己能夠與正法相應正確受行,若持戒清淨可以幫助得到三摩地。
 令心無退失,是名讚勵。讚歎鼓勵自己不要退失所修的善法。這樣憶念使令內心歡喜名為慶慰,慶賀安慰自己確實也作得不錯,不斷在聞思修,戒定慧不斷在增長,這樣會有力繼續用功修行。以上是取光明相的方法。
玄二、聞思正法2 黃一、舉正法
 第二科聞思正法,聽聞、思惟正法為取光明相淨修其心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舉正法,舉出正法的體相。
或於宣說惛沈睡眠過患相應所有正法,於此法中,為除彼故,以無量門訶責毀訾惛沈睡眠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惛沈睡眠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以論議。
 行者還必須於佛所說惛沈睡眠有很多的過患,與這類說法相應的經律論等正法,如《釋氏要覽》卷3說:《發覺淨心經》上說:睡眠有二十種過患。一懶惰、二身體沉重、三皮膚不淨、四皮內粗澁、五諸大穢濁威德薄少、六飲食不消、七體生瘡疱、八多懈怠、九增癡、十智慧弱、十一善欲疲倦、十二常趣黑暗、十三人不恭敬、十四稟質愚癡、十五多煩惱、十六於善不樂、十七白法減、十八多驚怖、十九見精進者毀辱之、二十於眾被輕賤。
 為了斷除惛沈睡眠蓋的過失,經律論中以無量門宣訶斥、責備、毀謗、毀訾惛沈睡眠蓋有很多的過失。訾,也是毀謗的意思。又用很多的角度說明稱揚讚歎斷除惛沈睡眠蓋有很多的功德。正法是指佛的十二分教,總共有十二種,包括:
 1、契經:廣義來說,契經是指十二分教全體的十二部經而言。另外,所有的漢譯佛典,如一切經或大藏經都以「經」來稱呼它。這是最廣義的經。但是也有指經律論三藏中的經藏全體而言。契經又作長行,佛說的法契合諸法實相的道理,又能契合眾生的根器,以散文直接記載佛陀的教說,稱為契經。
 2、應頌:經典裡一種表達的方式稱為重頌,以偈頌重覆闡釋契經所說之教法稱為應頌。
 3、記別:又作授記。本為教義之解說,後來特指佛陀對眾弟子之未來所作之證言。經論裡有很多的記別,授記此弟子會怎樣、那個弟子會怎樣,這樣的形式稱記別。
 4、諷頌:也稱為孤起頌。全部都以偈頌來記載佛陀之教說。與應頌不同者,應頌是重述長行文中之義,此則以頌文頌出教義,故稱孤起。如:睡眠是不好的,能斷除睡眠是好的等,前面並沒有很多長行就直接說出來的孤起頌,這是諷頌。
 5、自說:沒有人請法,佛自行開示,這樣的經論表達方式稱為自說。如《佛說阿彌陀經》。
 6、因緣:記載佛說法教化之因緣,或是戒律,佛都是有因緣才制戒,有人犯戒佛才制戒,所以律是屬於因緣。
 7、譬喻:在佛法裡,佛說了很多道理後,怕眾生不懂,舉出一些人事物的譬喻,說過去生作牛、象、馬,或者譬喻說、實言喻等等,使令法義更加明白,這種方式名為譬喻。
 8、本事:本生談以外之佛陀與弟子前生之行誼,或開卷語有「佛如是說」之經也屬於這一類。
 9、本生:敘說佛過去生修行的種種事蹟,稱本生。
 10、方廣:宣說廣大深奧之教義,也就是大乘佛法,說很多佛菩薩修行的方法、修證的過程稱為方廣。
 11、希法:是指佛的四眾弟子們希有的、神奇的、種種的神跡。
 12、論議:宣暢一切契經宗要,無有顛倒,解釋一切深隱法相,以問答的方法,決擇諸法性相,稱為論議。
 這十二分教於〈聲聞地〉卷25還會詳細解釋,十二分教是指經律論,律是屬於因緣這個部分,論是最後的「論議」,其他的都是經,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表達的方式不同,歸納成十二種。有的地方分成九種稱為九分教,有的地方稱十二分教。總之,佛的經律論都是讚歎斷除惛沈睡眠的功德,訶斥、毀訾惛沈睡眠的過失。
黃二、習聞思
 第二科習聞思,修習聞思正法的方法。
為除彼故,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以大音聲若讀、若誦,為他開示,思惟其義,稱量觀察。
 為了斷除惛沈睡眠蓋,要依據本論或經論中所說的對治法,了知斷除惛沈睡眠的功德,及訶斥睡眠的過失,必須常常聽聞受持這類文句,在心裡憶念不失,最好是背下來。在《大智度論》或《釋禪波羅蜜》有說到斷五蓋的偈頌,都是從經律論中節錄出來的,可以背下來。還要用大的聲音讀誦才不會睡著,誦,是背誦;以很大音聲讀出來,或以很大音聲背出來。在昏沈睡眠蓋現行時,能以大音聲若讀、若誦,能提振心力及對治惛沈睡眠。或者能以此法為他人開示,告訴他人這段文的法義。或者思惟關於訶斥惛沈睡眠蓋、讚歎斷除惛沈睡眠蓋的道理,衡量及觀察其中的道理。
玄三、觀方隅等
 第三科觀方隅等,觀察東西南北四方,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角等。
或觀方隅,或瞻星月諸宿道度,或以冷水洗灑面目。
 這裡提出來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想睡覺時就出去經行,經行時要觀察東西南北四方,隅,是指東南、西南、東北、西北,觀察時,向東西南北遠處看,可以提神。
 第二種方法,或者晚上可以看到星星與月亮這些星宿,在春夏秋冬星座的位置是不一樣的,它們出現的時間地點,因為緯度不同,都隨著季節有所轉變。向遠處看,一種是向四面八方看,一種是向上看星月的不同路線、角度大小,這樣觀察時不容易睡著,因為這時有取光明相。
 第三種方法,或是用冷水洗洗臉,精神來了,就不會想睡了。
地三、結明對治
 第三科結明對治,總結說明對治順障法的方法。
由是惛沈睡眠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以上提出這麼多的對治方法,使令惛沈睡眠這些煩惱纏不得現起,不得蓋覆心性;未生不生,還沒有惛沈睡眠時不會有惛沈睡眠;已生能除遣,已經有惛沈睡眠蓋的,由於用的方法正確,就不會睡著了。譬如平常都要午休,若是有事需外出時,雖無法午休,卻不會想睡覺,因為那時可能在與人說話、走路、或作事,以此比量可知,思惟法義也好像在與人說話辦事一樣,心是很光亮明利的,不會睡著。上面提出這麼多的方法,使令行者能從順障法中淨修其心。
 在《阿含經》裡,佛提出十一種方法,與此略同,其中說到十一種方法都用了,若還是想睡覺,則只好去睡,到精神好了,再起來繼續用功,這是對治惛沈睡眠蓋。
 一般如果心想睡覺就一直睡,沒有起來經行、也不努力對治,是不容易進步的。如果體力好的時候去靜坐還想睡,必須趕快用功對治,體力不好可能是睡眠不足,就需要解勞睡一下,不要太久,於一段時間過了,比較有精神,再回來修行。
 或者試試看六隨念;或者取多光明相,憶念日月的光明,憶念諸天的光明,憶念法光明;或者是去洗臉,觀察遠方,看星星太陽月亮等等;或用冷水洗面,試試看哪一種方法比較有效?或者交換著使用,對去除惛沈睡眠蓋會有幫助。每個人運用的方式不同,要對治的法也不同,必須自己去練習、去實驗。這是於經行時要修的法增上,在修行上可以增上使令心有力量,能對治惛沈睡眠蓋。
亥二、於宴坐時2 天一、問
 第二科於宴坐時,於靜坐時淨修其心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於宴坐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從彼淨修其心?
 問:行者在靜坐時,要從幾種障礙的法裡來清淨修正自己的內心?如何從障礙的法裡清淨修習自己的內心?
天二、答2 地一、總標所從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總標所從,總體的標示出來於靜坐時從四障法淨修其心。
答:從四障法淨修其心。謂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
 答:從四種障礙法,清淨修正自己的內心。四種障礙法包括貪欲蓋、瞋恚蓋、掉舉惡作蓋、及疑蓋這四種蓋。經行能對治惛沈睡眠,靜坐能對治這四種蓋。及能引彼法,能引發這四種蓋的隨順法,包括淨妙相、瞋恚相、黑闇相,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及以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等,如前面那段文所說。
地二、別修方便2 玄一、於貪欲蓋2 黃一、釋2 宇一、舉方便2 宙一、觀不淨相
 第二科別修方便,各別提示修行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於貪欲蓋,於貪欲蓋生起時的修行方法,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方便,舉出方法,又分二科;第一科觀不淨相,觀察身體的不淨相。
為令已生貪欲纏蓋速除遣故,為令未生極遠離故,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或觀青瘀、或觀膿爛、或觀變壞、或觀膨脹、或觀食噉、或觀血塗、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鎖,
 為使令已生起的貪欲纏蓋趕快排除、遣離,於還沒有生起的貪欲纏蓋,要極為遠離它,讓它沒有機會生起,必須以結雙加趺坐或是單加趺坐,身體要端正,內心要如理作意,發起正願與正法相應,安住在正念中,背棄不如理思;或是觀察人死後,皮膚很快青瘀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膿爛,發膿、發爛,有臭味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已經變壞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腐爛膨脹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被鳥獸食噉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被鳥獸食噉後血塗滿身的相貌;或是觀察屍體被吃光了剩下一堆骨頭的相貌;或是觀察鎖;或觀察骨與骨相連的骨鎖。
《披》或觀青瘀等者:如是一切,令於四種婬相應貪心得清淨,如下自說應知。(陵本二十六卷二十一頁2235
 如這裡所說的一切不淨觀法,能使令行者對於四種婬欲相應的貪心得以清淨,在〈聲聞地〉卷26,911頁還會再以不同的方法更詳盡的介紹不淨觀,這裡只是粗略的說明。卷26還會說明如何斷除: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承事貪這四種婬欲相應貪;婬欲的心有很多種,分四種不淨觀來對治等。
或於隨一賢善定相作意思惟。
 賢善定相是指不淨觀,青瘀等不淨相是對治貪等諸欲的所緣,因此名為賢善。下面還會詳細的介紹,觀察青瘀、膿爛、變壞、膨脹、食噉、血塗、或者是骨鎖等相,隨其中的一種作觀察,這種不淨觀稱為賢善定相。
 賢人與善人修行成就,轉凡成聖的賢善者得到禪定,都是依止這類所緣相而成就的,因此稱為賢善定相。要觀察不淨,每個人都一樣,死後就是這種相貌,縱然現在還沒死,以後也是一樣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論是聰明的、愚笨的、有錢的、沒錢的,人死後都是這樣的,死後沒什麼淨妙相好看,沒有人會喜歡與死人睡在一起,緣慮死的不淨相,就不會有貪欲了。
《披》或於隨一賢善定相作意思惟者:此中賢善定相,如三摩呬多地釋應知。(陵本十一卷二十二頁954)前說不定地,此說定地,故二差別。
 此處文中所說賢善定相,如〈三摩呬多地〉卷11,396頁裡所解釋應可了知。由於思惟青瘀等相,能對治諸煩惱中最勝的男女欲貪,因此名為賢善定相。前面說的是不定地,這裡說的屬於定地,都是指賢善定相,也就是修不淨觀,不淨觀是通於散心與禪定都可以修,這是二種對治貪欲蓋的方法之一,先觀不淨相。
宙二、聞思正法2 洪一、舉正法
 第二科聞思正法,依聞思正法對治貪欲蓋,分二科;第一科舉正法,舉出正法所說。
或於宣說貪欲過患相應正法,於此法中,為斷貪欲,以無量門訶責毀訾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過失,
 或是觀察宣說貪欲種種過患相應的正法,在這類正法當中,為了斷除內心的貪欲,以無量的角度來訶斥、責備、毀棄、議論、毀訾這些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的過失。
 於受用六塵可意境,有喜受、樂受,生起愛染念著,稱為欲貪;對五欲的愛著,名欲愛;對自己生命體的愛著,稱為欲藏;愛著其他有情,稱為欲護;受用欲時,戀著不捨,只要可以享有欲的事都可以作、都不顧惜,不考慮因果的關係,稱為欲著。這些都是有過失的。
《披》以無量門訶責毀訾欲貪等者:此中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皆貪異名。攝異門分說:貪者,謂於受用喜樂堅著故。藏者,謂於內所攝自體中愛故。護者,謂於他相續中愛故。著者,謂著受用,無所顧惜故。(陵本八十四卷十六頁6400)愛有多種,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境界、若領受,遍行一切應知。
 真正的欲不是色聲香味觸、也不是男女,只是內心的分別貪。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3說:「世諸妙境非真欲,真欲謂人分別貪,妙境如本住世間,智者於中已除欲」。世間種種微妙的境界不是真實的欲,諸欲是人的分別心所生的貪,即使真有微妙的境界在世間,有智慧的人心已離欲,不會加以執著。色聲香味觸男女本身並沒有過失,有過失是有情自己分別心的貪。
 此處文中所說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貪愛藏護著)都是貪的不同名稱。〈攝異門分〉說:貪者,指凡夫對於受用欲時,心有喜樂受,而於此欲堅固執著。藏:是有情內身所攝阿賴耶識,對自己深隱微細的自體愛。護者:是指有情對於認為繫屬於我所有的其他有情的愛護執著。著者:是指愛著受用諸欲,不顧慮因果關係,而無所顧惜的想要追求、受用諸欲。這是在〈攝異門分〉卷84,2525頁所哾。
 此處說欲著:是對所愛欲事無所顧惜的貪著行相。玅境長老說:就像人有病將死,花多少錢也要將它治好一樣,傾家蕩產,無所顧惜。又如古代形容美人傾國傾城,帝王們為了受用這種欲,不愛江山愛美人,寧願將江山拿來交換傾國傾城的美人,這都是為受用欲而無所顧惜的貪著行相,都是欲著。
 愛有很多種,時間上可分成三種,過去的愛、未來的愛、現在的愛,這是指內心的。或者境界,色聲香味觸法、男女的境界,這些都是凡夫所愛的對象。若領受,指受用的境界,過去現在未來,心接觸境界時的覺受,於可意境領受時會生愛著,這是指境界中的一部分可意境。有時候是遍行一切,不論什麼時候都愛,這是指阿賴耶愛,如《增一阿含經》中說:薄伽梵所說: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謂阿賴耶是貪,總別三世境故。凡夫內心深處的自我愛著心普遍在一切三界五趣中,無論身在何處、什麼因緣,最愛還是自己,所以說遍行於一切。
以無量門稱揚讚歎一切貪欲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乃至廣說。
 以無量的角度來稱揚與讚歎斷除貪欲的一切功德,若能永斷貪欲,心清淨,沒有煩惱,功德無量。如前所說為斷貪欲,以無量門訶責毀訾欲貪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與讚歎斷除貪欲的一切功德,這些在契經、應頌、記別等等的經論中都有詳細說明。
洪二、習聞思
 第二科習聞思,學習聽聞與思惟正法,得知如何修不淨觀對治欲貪等。
為斷貪欲,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此法,如是宴坐,如理思惟。
 為了斷除內心的貪欲,行者必須對於這類正法努力聽聞領受執持,使自己能對經律論的語言善巧、通達、明利,能夠熟讀,甚至背起來;內心能善巧的尋求思惟種種的法義,如不淨的相貌與過患等;所得的正見能夠相應佛說的正法、能夠通達諸法實相,乃至能夠獲得與無分別智相應的出世現量的通達。行者依正法所說的如何斷除貪欲的種種法義為方便,如此靜坐,如用不淨觀的方法來靜坐等,如佛所說的真理來思惟。
宇二、明對治
 第二科明對治,說明由觀不淨相及聞思正法的因緣能對治貪欲纏蓋。
由是因緣,貪欲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
 由於觀不淨相及聽聞思惟正法這樣的因緣,能對治內心的貪欲纏蓋,於未生貪欲纏蓋令不生,已生的貪欲纏蓋能排除遣離,如實了知諸欲的不淨相及欲貪的過患,而能斷除欲貪。
黃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如上所說的種種方便,於靜坐時觀不淨相(修賢善定相),及聞思正法,以對治貪欲蓋,是行者從第一個順障法的貪欲蓋來清淨修正自己內心的方法。
《披》言善通利等者:謂大音聲若讀、若誦,是名言善通利。如所聞法思惟其義,是名意善尋思。於諸法相如實覺了,是名見善通達。
 言善通利等者,是指於不淨觀的文或以大音聲朗讀,或者背誦,稱為言善通利。行者內心依所聽聞的法,深入思惟其中的道理,稱為意善尋思。對於諸多法相不斷的修習觀察、思惟不淨的過失、對治欲貪的功德,對不淨觀法的相貌如實覺了,如它真實的情況而覺悟,稱為見善通達。
 如此思惟觀察能善巧的通達人身真是不淨的,否則只是膚淺聽一聽,不一定會見善通達。見善通達,是要對諸法相如實覺了,人體是不淨的、是很臭穢的,人活著時很臭,死後也很臭,如青瘀膿爛等,一點都沒有可愛的相貌,這樣思惟可以斷除貪欲蓋。
 大乘菩薩的法門與這裡有點不一樣,請看(連結:大乘菩薩如何斷除欲貪
 這一段說的是聲聞乘的修行,大乘菩薩也是要通達聲聞乘的道理,但是大乘菩薩的法門與這裡有點不一樣。菩薩雖知道生死苦、但不會愛著生死、也不會愛著涅槃;菩薩是不厭生死,不住涅槃,要到世間度化眾生,所以大乘法門有些不同,遮止貪罪的修行方法有所不同。修聲聞乘要斷除三界愛見煩惱,一定要將煩惱斷除,但是菩薩遮止貪罪的方法是以眾生為所緣境,在利他中圓滿自己的功德。
玄二、於瞋蓋等2 黃一、顯差別3 宇一、於瞋恚蓋2 宙一、修四無量2 洪一、舉慈
 第二科於瞋蓋等,例說於瞋蓋等的對治方法,分二科;第一科顯差別,顯示對治的差別,又分三科;第一科於瞋恚蓋,說明於瞋恚蓋的對治方法,又分二科;第一科修四無量,修四無量心對治瞋恚蓋,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慈,舉出以慈無量心對治瞋恚蓋。
於瞋恚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以慈俱心,無怨無敵、無損無惱,廣大無量,極善修習;普於一方發起勝解,具足安住。
 由於有情的煩惱類別不同,蓋的種類也不一樣,應當針對個別的煩惱來對治,這是屬於對治悉檀(成就義)。若行者的瞋恚蓋特別強,靜坐時的所緣境,應該修四無量心的慈無量心,希望一切有情得到安樂,以此如理思惟對治內心的瞋恚蓋。無怨無敵,沒有怨恨則心中沒有惡意、不會與他人有衝突,也就沒有仇敵。無損無惱,沒有想要損害他人、惱怒他人的想法。廣大無量,而且以廣大無量無邊的有情為所緣,遍於怨中親一切有情為所緣。極善修習,而且非常善巧、純熟的修習慈無量心。普於一方發起勝解,具足安住。普於一方,如普遍於東方思惟修習慈無量心,發起殊勝的理解,強而有力的認識,對慈俱心的文義很通達,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於靜坐時能有力將所緣境現前。具足安住,內心沒有瞋心的煩惱,能相續安住在慈心觀裡。
《披》以慈俱心等者:三摩呬多地說:現前饒益,故名慈俱。無怨者,離惡意樂故。無敵者,離現乖諍故。無惱害者,離不饒益事故。廣者,所緣廣大故。大者,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無量者,果無量故。如四大河,眾流雜處。善修習者,極純熟故。乃至廣說勝解遍滿者,是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具足者,圓滿清白故。住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陵本十二卷十二頁1014)此應準知。
 在〈三摩呬多地〉有說到四無量心,其中說:現前有實際利益有情的行動,心和慈在一起活動,慈能予樂,希望有情能夠得到利益安樂,稱作「慈俱」。無怨,內心裡沒有怨恨,遠離惡心傷害有情的意樂。無敵,是指遠離現前與他人有任何的乖違與諍論。無惱害,是遠離對有情有任何不饒益的事。廣,是指菩薩所緣的對象是很廣大的,是普及於怨中親等人,希望眾生都得到利益安樂。大,指利益安樂廣大有情,這樣的思惟是最殊勝的。無量,菩薩修慈三昧得到的果報是無量無邊的。慈悲喜捨是修福,常常利益他人的善心會得到不可思議無量無邊的善果,福報會大到好像四大河匯流到大海裡面去。善修習,常常這樣如理作意修習,使得「慈俱」之心極為純熟。後面還會再廣說明。
 乃至詳細說勝解遍滿者,就是無所遺漏的、普遍的,想要利益安樂廣大無量眾生的意樂,這種勝解是強而有力、不可動搖的認識;周普,很周全、很普遍的緣慮一切眾生,希望眾生得到利益安樂,發起這樣的勝解。具足,於所修慈俱心,修得很成功、很圓滿,而且很清淨鮮白;清淨是指內心沒有瞋心,破除瞋心名為清;白是相續的沒有瞋心稱為白。住者,所修觀行於日間與晚上都能專注不散亂,希望眾生得到利益安樂。這是在〈三摩呬多地〉卷12,420頁所說,應該準照那裡所說來理解。由上可知凡夫的心很少調練,大多是有貪瞋癡,心量很難打開,常常於不如意境生瞋煩惱,不知是自己業識所現,自己必須負起全部責任,應當修慈無量心來對治。
洪二、例餘
 第二科例餘,例說其他地方也是一樣。
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上下傍布,普遍一切無邊世界發起勝解,具足安住。
 如是第二於南方有情修慈無量心、第三於西方有情修慈無量心、於第四北方有情修慈無量心,於上方有情、下方有情,傍布指東南西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普遍於一切空間,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的有情,都發起這樣強而有力的慈心勝解。如果發現自己瞋心很大,需要在靜坐時常常作意緣念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的有情,希望眾生都能夠得到利益安樂,修到圓滿清白,具足慈無量心而安住,就可以對治瞋恚蓋,而且可以相續的安住於慈無量心而得三昧。
 關於這段文,佛在《本事經》卷7〈3 三法品〉說到施戒修三種福業事的第三種福業事─修四無量心時,也有同樣的文。文中說:「云何名為修福業事?謂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修慈俱心,遍滿一方,具足安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方維,一切世界悉皆遍滿,具足安住,令慈俱心廣大無量,無怨無害,遍滿而住。修悲俱心,遍滿一方,具足安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方維,一切世界悉皆遍滿,具足安住,令悲俱心廣大無量,無怨無害,遍滿而住。修喜俱心,遍滿一方,具足安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方維,一切世界悉皆遍滿,具足安住,令喜俱心廣大無量,無怨無害,遍滿而住。修捨俱心,遍滿一方,具足安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方維,一切世界悉皆遍滿,具足安住,令捨俱心廣大無量,無怨無害,遍滿而住。如是名為修福業事。於此所說三福業事,應修、應習、應多修習。」
《披》如是第二等者:此中義顯普於十方發起勝解,具足安住。初說一方,此說第二、第三、第四,是謂四方。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彼四維。如是安立十方差別應知。
 如是第二等者,這裡的義理是顯示普遍於十方世界發起勝解,具足安住。最初說一方,這裡說第二、第三、第四,指東南西北方,稱為四方。所謂上下,是指上下方。說傍布的意思,是指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由如是安立十方的差別應該知道。
宙二、例說對治
 第二科例說對治,例說由修四無量心的因緣能對治瞋恚的蓋障。
餘如前說。
 其餘也像前面所說的,由於修慈無量心的因緣,能從瞋恚蓋以及隨順瞋恚蓋的瞋恚相裡淨修其心,使瞋恚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
《披》餘如前說者:前貪欲蓋作如是說:由是因緣,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此瞋恚蓋理亦應說,故指如前,下皆準知。
 前面貪欲蓋也這樣說,因為修不淨觀的關係,在貪欲蓋沒有生起時,未生使令不生,已經生出來了,則將它排除遣離。以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用修不淨觀的方法可以將貪欲蓋斷除。瞋恚蓋的道理也是一樣,用慈無量心的方法可以將瞋恚斷除,廣說透過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因緣,使瞋恚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因此指出如前所說,以下的蓋障都可準照前文所說可知。
 在《攝大乘論》提到,大乘的觀行,若內心有瞋,觀五種道理可以去除內心的瞋恨:
 一、觀想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我有恩,若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一切眾生,誰不曾作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戚友?因此一切眾生從無始劫無不於我有恩,我不應該對他們生瞋恨心。
 二、觀一切眾生恒念念滅,思惟有情剎那即滅,誰是能損害的人?誰是被損害的人?找不到的,因為很快就沒有了。
 三、觀唯有色受想行識諸法,沒有眾生可得,有誰是能損害的人?有誰是被他人損害的人?仔細觀察,只有色受想行識,沒有眾生、沒有我、我所,怎麼會有能損、所損這件事情?只是這一堆色受想行識與另外一堆色受想行識有所交集而已,此中沒有眾生可得,這樣也可以去除內心的瞋心。
 四、要憐憫一切眾生自己都在受苦,不要再給與苦上加苦,不要另加傷害或責罵眾生,因為眾生本身就很苦了。
 五、觀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這些與前面的文、及《大乘莊嚴經論》很像,大乘的觀行都是觀察這些眾生都是自己的孩子、就像自己的獨生子一樣,父母親是不會想要傷害自己孩子的。
 由此五種觀故能滅瞋,因為這樣觀察則不會有瞋心產生。大乘經論對慈悲觀是特別的重視,有很多地方說到要發大慈悲心。如藏傳佛教是很注重自他交換,而且很注重慈悲心、菩提心的開發。常常修慈悲觀,觀察現前得到的利益,都是因為累劫利益眾生所得的果報,慈悲觀是大乘很重視的教法。其中說到一種觀行,面對傷害自己與自己作對的人,應如何如理作意:
 一、思惟此人過去生也與自己結過緣,也是自己的親人,因為過去自己沒有好好待他,所以現在對我不好,這都是因為自己過去的業,現在才要傷害自己。
 二、又緣念對方過去可能是自己的母親,對自己很好,而自己不孝順,所以這一生來傷害自己,這也是自己惡業的牽引所致。
 三、對方現在造傷害自己的惡業,將來也要受這些惡業的果報,這樣長時間的受苦都是因為自己而生起的,實在令人同情。由於生死輪迴隔陰之迷,忘記過去生彼此曾經當過父母兄弟姐妹彼此都是親屬,現在對方才損惱自己。現在應該利益他,不要再互相迫害了。
 這樣觀察,會原諒對方的過失,不會再生起瞋心了。以上觀察不大容易,但是要這樣練習、觀察,不然彼此的恩怨仇恨很難放下,很久都還在心裡。經律論中很多關於對治瞋心的方法,可以找一個比較相應的背下來,靜坐時思惟這些法語,就能對治內心的瞋恚蓋。
宇二、於掉舉惡作蓋2 宙一、修九心住
 第二科於掉舉惡作蓋,說明於掉舉惡作蓋的對治,分二科;第一科修九心住,修九心住以對治掉舉惡作蓋。
於掉舉惡作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令心內住,成辦一趣,得三摩地。
 當內心有掉舉惡作,在回憶過去的事情、國土尋思或親戚朋友時,要趕快回到原來的所緣境,如果修數息觀就回到息上,從一數到十,或者在念佛,要回到念佛的所緣境上,使內心能夠安住在所緣,用修止的方法,使令自己不要再掉舉惡作。如心動盪表示心中有各種不同的所緣境,在那裡不停的轉換,依九心住的方法,只用一個所緣境將心繫住,使令心向內安住,漸漸的寂靜,不散亂,成就心一境性,乃至證得三摩地。
宙二、例說對治
 第二科例說對治,例說對治如前所說。
餘如前說。
 其餘也像前面所說的,由於修九心住的因緣,能從掉舉惡作以及隨順掉舉惡作的國土尋思等相裡淨修其心,使掉舉惡作未生不生,已生除遣。
《披》令心內住等者:如下說有九種心住,內住為初,乃至等持為後。(陵本三十卷九頁2511)此說令心內住,即其初相;成辦一趣,得三摩地,即後二相應知。
 如下文說有九種心住,內住為最初的方法,其次是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乃至等持為最後。在〈聲聞地〉卷30,1105~1106頁還會說。此處說令心內住,是其中最初的修相。成辦一趣,得三摩地,是最後的專注一趣、等持二相應當了知。
 內住,內是內心,將心從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等所緣境界收攝向內,令心安住在息或者不淨等所緣境上而不散亂,稱為內住。
 修到專注一趣時,心已安住,不受內外不良因素所動亂,能相續專注在所緣境上,臨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階段,但是要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還要很努力才能作到平等正直持心。九心住中的等持,這時是無功用運轉的境界,是專注一趣的更進步,功夫純熟,不用特別用力,「無作行」而任運自在的,於所緣境無散亂的相續而住。九種心住總共有九種相貌,在〈本地分‧聲聞地〉卷30時還會說到。
 《射藝中的禪》是由日本翻譯過來的書,其中記載如何訓練行者得定的方法。日本人有箭道、茶道、有種種道,每一種道都可以得三摩地,都可訓練專注力而成就禪定,射箭也是其中一種。射箭時示現一個圖,圖上有畫窗子、還有一些樹枝、鳥、有月亮等,訓練射箭的人,將圖放在前面,問他看到什麼?射箭的人說:看到箭靶,而且還看到樹,窗子、還有月亮。老師說:你射射看好了。此時是射不到靶心的,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慢慢的只看到箭靶,眼睛只看到靶圈,但還不可能射中紅心,訓練到最後只看到紅心,其他都沒看到時,能專注一趣,這時每次都會射中紅心,因為眼裡只有紅心,再無其他外物干擾。這是比喻修定,只有一個所緣境,必須能這樣取境。
 玅境長老說過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到街上去,看到有人擺地攤賣黃金,那個人看到黃金,拿了就走,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於是大家將他捉起來,問他說:這麼多人你怎麼敢公然搶劫?他說:「沒辦法,我只看到黃金,其他都沒看到。」他用這個例子來形容,如果只看到一樣東西,是專注一趣。這個小偷為什麼敢這樣作?因為他只想到黃金,沒想到別的。有掉舉惡作蓋時,必須以這種方法修止來對治。
 眾生常有散亂的習慣,時常東想西想,有散亂的習慣,一件事沒辦法從頭到尾專心的作完,反之如能專注則無事不辦。
宇三、於疑蓋2 宙一、別辨依處2 洪一、依三世辨2 荒一、遮非理思
 第三科於疑蓋,於疑蓋的對治方法,分二科;第一科別辨依處,各別說明疑蓋的依止處,又分二科;第一科依三世辨,依過去、現在、未來辨明疑蓋,又分二科;第一科遮非理思,遮止不如理作意的想法。
於疑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於過去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於未來世、於現在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我於過去為曾何有?云何曾有?我於未來為當何有?云何當有?我於現在為何所有?云何而有?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殞沒當往何所?於如是等不如正理作意思惟,應正遠離。
 於疑蓋法有不同的說法,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6說:「無知略於五處為能生因。一能生疑、二能生愛、三能生非處信、四能生見、五能生增上慢。於前際等所有無知是能生疑,謂如是疑: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如是等疑於三世轉。」說明由於對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無我的道理不明白而生疑。
 於疑蓋法不同的說法,是:於靜坐時,對過去世,並非沒有不如理作意思惟,也就是有不如理作意思惟而生疑;於未來世、於現在世,也並非沒有不如理作意思惟,也就是有不如理作意思惟而生疑非不如理作意思惟。例如思惟:我在過去生曾經有嗎?或是我從來沒有存在過,只是這一生存在而已?我於過去曾經是什麼樣的有,是什麼姓名、族姓、父母等?為什麼曾經存在過?我於未來將會有什麼樣的生命體?為什麼當來還會有生命體?我於現在是屬於哪一種有?為什麼有現在的種種?我到底是誰呢?現在的我是從哪裡來?我死歿後要到哪裡去呢?於這一類不如正理作意思惟,應當遠離。
荒二、舉如理思
 第二科舉如理思,舉出如理思惟。
如理思惟去來今世,唯見有法,唯見有事;知有為有,知無為無;唯觀有因,唯觀有果;於實無事不增不益,於實有事不毀不謗。
 以下這段文可以參考本論有關緣起法的各種說明,其中本論〈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6說由無知略於能生疑、愛、非處信、見、增上慢;〈有尋有伺等三地〉卷9說,由十九種無知又可歸納成七種無知,包括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及〈聲聞地〉卷27所說:「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緣性緣起所緣。」及〈聲聞地〉卷31:云何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等。依這些道理解釋這段文。
 行者必須依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等四種道理如理思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法,如實觀見唯有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等緣生法,唯是從無明支引生行支為能引因,識支乃至受支是所引支等所顯現的法相,唯是愛取有法是能潤法、能生法、唯是生老死法為所潤法、所生法等,唯是法的顯現;觀見色受想行識五種取蘊,唯是業所得的異熟果,唯是業所得果的因果事;知有為有,知道唯有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諸法是有的;知無為無,知道緣生法中無我、無我所,唯有五有取蘊;唯獨觀見有二種因、包括牽引因及生起因,唯獨觀見有二種果,包括自體果及受用境界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的理則是不變的;於我、我所,這件事是實在是沒有的,不增益為有;於如幻如化的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等緣生法,實在是有的,不能毀棄而謗無。
 觀察緣生法若有因,苦便隨逐,招集一切純大苦蘊,這就是觀待道理;於緣起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愚癡,這就是作用道理;此緣起義有至教量,有內現證,有比度法,這就是證成道理;又緣起法安住法性、法住、法界,這就是法爾道理。
洪二、依最勝辨2 荒一、舉實知
 第二科依最勝辨,依最殊勝的諸法實相說明,分二科;第一科舉實知,舉出如實了知。
於其實有,了知實有。謂於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法中,了知無常、苦、空、無我。
 於真實有的因緣所生事,了知是真實有的。於無常、苦、空、無我的如幻的五蘊等一切法中,如實了知是無常、苦、空、無我。
荒二、明勝利
 第二科明勝利,說明修無我觀的殊勝利益。
以能如是如理思惟,便於佛所無惑無疑。餘如前說。
 如果能夠這樣如理作意,對佛所說的緣起諸法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的真理,就不會有疑惑。疑是猶豫二分,不能決定;惑是困惑,不明白。
《披》便於佛所無惑無疑等者:攝異門分說:於佛無智者,謂不了知如來法身及諸行相。於法無智者,謂不了知善說等相。於僧無智者,謂不了知正行等相。於苦等無智者,謂如諸經所分別相,及十六行中不了知故。於因無智者,謂於無明等諸有支中,能為行等所有因性不了知故。於因所生無智者,謂於行等諸有支中,從無明等因所生性不了知故。(陵本八十四卷十九頁6411)此說無惑無疑,翻彼應釋。又於佛所無惑無疑下言,餘如前說,疑是衍文。
 〈攝異門分〉說:對於佛,沒有智慧通達的人,是指不了知如來法身及佛的報身、化身、四智、十力、四無所畏等諸功德相。於法,沒有智慧的人,是指不了知佛所說的法是初善、中善、後善等相。於僧,沒有智慧的人,是指不了知佛弟子依法修習四念處等正行成就聖道,證得道果等功德相。於苦等,沒有智慧的人,是指如諸經所分別之四諦、十六行相不了知。於因,沒有智慧的人,是指於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等前前諸有支,能為後後諸支的因性不了知,也就是對於因的無知。於因所生諸行,沒有智慧的人,是指於行等諸有支中,是從無明等因所生之法不了知,也就是對果的無知。在〈攝異門分〉卷84,2529頁有說到。此處說無惑無疑,反過來解釋即可了知。又於佛所無惑無疑下言,餘如前說,懷疑是多出來的文。
於法、於僧、於苦、於集、於滅、於道、於因,及因所生諸法無惑無疑。
 於三乘諸法、於四雙八輩等聖僧、於五蘊是苦的苦諦、於煩惱與業是集聚苦因的集諦、於煩惱寂靜與苦寂靜的滅諦、於四念處乃至八正道的道諦、於形成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等一切法的因,及從因所生的五蘊諸行等,若能夠依聖教如理作意,就能斷除疑蓋,不會有迷惑、不再懷疑。
宙二、例說對治
 第二科例說對治,例說對治如前所說。
餘如前說。
 其他的如前面所說的,由於修緣性緣起觀的因緣,能從疑蓋以及隨順生起疑蓋於三世等不如理思中淨修其心,使疑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
黃二、辨聞思3 宇一、於瞋恚蓋
 第二科辨聞思,辨明依聞思正法對治瞋恚蓋等,分三科;第一科於瞋恚蓋,說明於瞋恚蓋的對治。
又於瞋恚蓋應作是說:為斷瞋恚及瞋恚相,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
 行者心裡有時會有很多的瞋心,瞋心的生起有時不只是對他人,包括對自己也是,因色受想行識引起的不如意境界,也會有瞋恚蓋。
 又於瞋恚蓋應當這樣說:為了斷除瞋恚的種子以及瞋恚的現行,或為了斷瞋恚心以及瞋恚的行相等,於這類以無量門訶責瞋恚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瞋恚永斷功德的正法中聽聞受持,再如理思惟,於靜坐修慈悲觀,就能對治瞋恚蓋。
宇二、於掉舉惡作蓋
 第二科於掉舉惡作蓋,說明於掉舉惡作蓋的對治。
於掉舉惡作蓋應作是說:為斷掉舉惡作及順彼法,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
 行者靜坐時也會有掉舉惡作蓋的困擾,會回憶以前快樂的事情,或對以前作的善事或惡事後悔。於掉舉惡作蓋應當這樣說:為斷除掉舉惡作及隨順生起掉舉惡作蓋的國土等各種尋思,於這類以無量門掉舉惡作蓋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掉舉惡作蓋永斷功德的正法中聽聞受持,再如理思惟,於靜坐中修九心住,就能對治、斷除掉舉惡作蓋。
宇三、於疑蓋
 第三科於疑蓋,說明於疑蓋的對治。
於其疑蓋應作是說:為斷疑蓋及順彼法,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
 於疑蓋應當這樣說:行者心裡對佛法有疑時,為斷疑蓋及隨順對治疑蓋的於三世等不如理思,於這類以無量門疑蓋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疑蓋永斷功德的正法中聽聞受持,再如理思惟,於靜坐中修緣性緣起觀,通達緣起,就能對治、斷除疑蓋。在〈三摩呬多地〉卷11,352~362頁有詳細說明。
戌二、總結
 第二科總結,總結由法增上淨修其心。
如是方便,從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及順彼法,淨修其心。是故說言: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這裡提出很多對治五蓋的方法,告訴行者如何從貪欲、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疑蓋,以及隨順生起這些貪欲蓋障如黑暗相、瞋恚相、國土等尋思、三世不如理思等法中,來淨修其心。因此經上說: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意指修行人應當從早到晚經行、宴坐以對治煩惱,令心清淨、證得聖道。
酉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已說由法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如前已說了由法增上力量,從五蓋及隨順生起五蓋的諸法中,淨化修治自己的心。這是從法上說的。早期的出家人的功課主要是經行、靜坐,調伏煩惱、淨化自己的內心。如果每日用很多時間來淨化自己的內心,想要成就聖道,轉凡成聖,應該不是那麼難。
申二、由自增上及世增上2 酉一、總標
 第二科由自增上及世增上,由於自己內心有慚愧增上的力量,以及愧對其他人的想法,而淨修自心,分二科;第一科總標,整體標示出來。
復有由自增上及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前面是從法增上來說,現在是由自增上(慚己)及世增上(愧他)來詮釋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自增上是「慚」,於自修持不力感到羞恥,想要努力淨修其心。世增上是指「愧」,是怕對不起他人,被他人訶斥,因而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從對治五蓋當中淨化自己的內心。
《披》復有由自增上及世增上等者:如次義顯慚愧應知。慚所慚故,是名由自增上。愧所愧故,是名由世增上。
 復有由自增上及世增上等者:如由自與他的次第道理是顯示慚與愧這二個心所法,應當了知。慚所應該羞慚的事情,稱為由自增上;愧所應該羞愧的事情,稱為由世增上。
 慚是慚己,自己反省雖然每日都有經行靜坐,可是煩惱還是這麼多,還有眾多的障礙,這是一種很大的羞恥,因此要努力的修止觀來破除這些障礙,稱為自增上。這種力量會督促行者向上。
 愧是愧對他人,自己如果沒有用功,沒對治自己的五蓋,其他的施主、同梵行者、或聖人看到可能會訶斥,因此應該努力修行改善自己,這是由世增上。
酉二、別顯2 戌一、由自增上3 亥一、徵
 第二科別顯,各別的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自增上,由自增上淨修其心,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由自增上?
 什麼是由自增上?
亥二、釋2 天一、生不執著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生不執著,說明於生起蓋障時心不執著。
謂如有一,於諸蓋中隨起一種,便自了知此非善法,於所生蓋不堅執著,速疾棄捨、擯遣、變吐。
 例如有一類行者在經行靜坐時,於五蓋中任一蓋生起,能正確的知道這不是善法,對於所生的蓋障不堅固執著,覺察已失去所緣境,很快的收斂自心回到所緣境,很快的棄捨、驅擯遣除這些現行的蓋障,乃至再加功努力,得到禪定,在禪定裡面修毗缽舍那,有能力將蓋障的煩惱種子斷除,將煩惱變吐,不令煩惱再生現行。
 修行一定要先明了自己內心的作意及所緣,專注於所緣才能明靜而住。密勒日巴尊者有個說法,對修九心住很有幫助。有一位牧羊的居士非常的忙,每日都要去牧羊,可是他又很好樂修行,請教密勒日巴尊者如何修止觀。尊者就教他:「心要像虛空一樣的無所執著;像山一樣的堅固不動;像平靜無風的湖水一樣的寧靜;還要像十五的滿月那麼光明,若能這樣就可以明靜而住。」
 心要像虛空一樣無所執著:修止觀不論碰到什麼樣的境界都不要執著,要像虛空一樣;一切法是不可得的,出現好的或壞的境界都是不可得的,不要執著。
 心要像山一樣的不動:心不要動搖,持續安住在所緣境上。例如所修的是持念息,從一數到十,就必須持續從一數到十,像山一樣的寂靜堅固不動。
 心要像沒有風吹過的湖水那樣的寧靜:沒有其他的風,意指沒有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種種的苦惱、沒有人、事的煩惱、沒有道場的問題來干擾,心非常寂靜。
 心還要像十五的滿月那樣的明亮:能觀的心清清楚楚的,所觀的相明明了了令心不執著、沒有惛沈睡眠的暗昧相。
 剛開始牧羊居士也沒辦法作到,再去問密勒日巴尊者說:雖然心像虛空一樣,可是有烏雲飄過來怎麼辦?密勒日巴尊者說:烏雲也是虛空的一部分,不要隨著他去,烏雲過了虛空又出現了。也就是說當蓋障的烏雲出現時,不要隨著蓋障跑掉,還是回到原來的所緣境上,這樣久了心就能安住在所緣境上,持續專注,乃至得到三摩地。這只是原則,剛開始還是有很多的烏雲,慢慢會減少,牧羊居士再繼續這樣修,最後終於成功了。這些提示對於修三摩地有很大的幫助。
天二、自起慚羞
 第二科自起慚羞,指內心的相貌,自己覺得很慚愧、很羞恥。
又能自觀此所生蓋,甚可羞恥,令心染惱,令慧羸劣,是損害品。
 行者於靜坐時,又能觀察到自己內心所生起的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和疑五種蓋障,實在是很羞愧很恥辱的事,因為生起這樣的蓋障,能令心為煩惱所染污,能令智慧羸弱下劣,不能如實了解緣起諸法的自性、差別及無所得的空性,是損害自己身心的障法,應當趕快對治。
亥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由自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如上所說由自心有強大有力的慚愧心能覺察五蓋是損害法,於是努力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不會隨五蓋而轉,能夠回到所緣的本法,清淨自己的內心,名為由自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戌二、由世增上3 亥一、徵
 第二科由世增上,說明由世增上而淨修其心,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什麼稱為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亥二、釋2 天一、由訶毀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訶毀,由畏懼他人訶責毀辱而淨修其心。
謂如有一,於諸蓋中隨一已生,或將生時,便作是念:我若生起所未生蓋,當為大師之所訶責,亦為諸天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輕毀。
 例如有一類行者,在修持過程中於五蓋中任一蓋已生起時,或是將要生起時,心便這樣如理作意:我若是生起所尚未生的蓋障,將會被佛陀所訶斥責備,也會被諸天人及諸多有智慧同修梵行的道友們,以法輕視及毀責。
天二、明對治
 第二科明對治,說明對治的方法。
彼由如是世增上故,未生諸蓋能令不生,已生諸蓋能速棄捨。
 彼那一類行者由於想到諸佛菩薩以及其他有智慧的同修梵行的道友,或者諸天會呵斥責備,能很快的生起羞愧心與警覺心,使得諸蓋未生前能令不生,已生的諸蓋很快的棄捨,不再隨著蓋障而轉。
亥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這種由於擔心愧對他人的增上心行,由世間增上的力量而能斷除諸蓋,稱為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行者由於覺察愧對世間的賢善知識,自覺應將此五蓋對治棄捨,保持內心的清淨。
巳二、於夜中分如法寢臥2 午一、略舉2 未一、濯足
 第二科於夜中分如法寢臥,說明於夜中分如法寢臥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略舉,要略舉出大義,又分二科;第一科濯足,洗足後才寢臥。
又為護持諸臥具故,順世儀故。
 又為了護持臥具的緣故,隨順世間的禮儀與世俗道理,睡覺以前要洗腳,避免弄髒臥具。
《披》又為護持諸臥具故者:謂於臥具現充受用,由洗濯足能正將護,是名護持。以時濯足,隨順世間、不越世間所有軌則,名順世儀。
 又為護持諸臥具故者:為使得臥具現前能夠充分使用,在上床以前必須先洗腳,保護各種臥具,是名護持。早期修行人日間不穿鞋襪,赤足經行,因此上床以前要洗腳,保持床面的清潔,這是隨順世間法,不違越世間的軌範規則,稱為順世儀。
盡夜初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從順障法淨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
 盡夜初分是指下午六點到九點,在夜初分的時間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從順障法淨修心已後,即初夜分經行宴坐後,要到住處外洗濯其足以便寢臥。盡夜初分,是指整個的夜初分中。
《披》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者:此句疑衍。
 《披尋記》作者說:「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這句話,是衍文,是多出來的文字。其實也不妨礙,因夜初分在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這件事已經完成後,到住處外洗腳之後再就寢。
未二、寢臥
 第二科寢臥,說明如法寢臥的相狀。
洗濯足已,還入住處,如法寢臥,為令寢臥長養大種。得增長已,長益其身,轉有勢力,轉能隨順無間常委善品加行。
 洗腳後回到臥室,回到住處,如法寢臥;睡覺也是在修行,有情的色身是地水火風所構成,依止睡眠等可以長養地水火風四大種。地水火風得到長養,對身體健康有所利益,展轉的會有力量,展轉的能隨順沒有間斷的經常殷切慎重修習戒定慧等各種善品加行。
 身體健康有力才能夠隨順內心修止觀,由此可以斷除五蓋,想要經行、想要靜坐都可以,而且能不間斷的。常委,經常的,委是詳細的、認真的、殷重的。善品加行指修持戒定慧。如果身體不好每日要花很多時間看醫生吃藥,就會耽誤善法的修習。
《披》如法寢臥者:謂如下說右脅而臥,重累其足應知。
 如法寢臥如下文所說右脅而臥,重累其足,應當了知。佛教導的吉祥臥方式是:右脅而臥,手放在頭的右側下方右臉頰下面;腳是上下疊在一起,左腳在右腳上面,這是要略說,如下文還會詳細說。
午二、別顯5 未一、右脅而臥3 申一、標2 酉一、問
 第二科別顯,各別開顯出如法寢臥的方法,分五科;第一科右脅而臥,說明右脅而臥的原因,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右脅而臥,又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以何因緣右脅而臥?
 問:為什麼睡覺必須要向右脅而臥,兩腳相纍,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而不失威儀呢?
酉二、答
 第二科答,回答。
答:與師子王法相似故。
 答:因為與獅子王睡法相似的緣故。右脅而臥又稱為吉祥臥,這是佛指導比丘休息眠臥的方法。據《摩得勒伽毘尼》卷6說:「初夜過,四疊鬱多羅僧,敷卷疊僧伽梨為枕,右脅臥,腳腳相纍,不得散手腳,不得散亂心,不得散亂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後眠至後夜,疾疾起,經行坐,除去睡蓋。」
申二、釋2 酉一、問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何法相似?
 問:為什麼要與獅子王法相似?
酉二、答2 戌一、能發精進3 亥一、舉喻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能發精進,右脅而臥的姿勢能夠發動內心的精進,又分三科;第一科舉喻,舉出譬喻來說明這件事情。
答:如師子王,一切獸中,勇悍堅猛,最為第一。
 答:如獅子王是一切野獸中,最勇敢兇悍堅強勇猛的,最為第一有力量,最強勢的。
亥二、合結
 第二科合結,合說結語。
苾芻亦爾,於常修習悎寤瑜伽,發勤精進,勇悍堅猛,最為第一。由是因緣,與師子王臥法相似。
 比丘也是一樣,於常所修習的悎寤瑜伽,發動內心的精進,勇敢強悍堅固勇猛的心,是最為第一、最強而有力的。由於這樣的因緣,說此右脅而臥與獅子王臥的方法相似。
亥三、簡非
 第三科簡非,簡除不是右脅而臥的相狀。
非如其餘鬼臥、天臥、受欲者臥。由彼一切懶惰懈怠,下劣精進,勢力薄弱。
 不像其他類有情休息眠臥的方法,如鬼臥是覆面而臥,臉向下,類似向下墮落惡道的鬼;向上仰臥稱為天臥;向左脅而臥稱為受欲者臥。這三種姿勢是不好的,因為這三種姿勢是與懶惰懈怠相應,是下劣精進,而且總是會覺得睡不夠,精神不好,力量薄弱難以修止觀。
 如《摩訶僧祇律》卷35說︰「佛言︰從今已後,當如是臥。云何臥﹖不聽餓鬼臥,不聽阿脩羅臥,不聽貪欲人臥。若仰向者阿脩羅臥,覆地者餓鬼臥,左脇臥者貪欲人臥。(中略)「不得初夜便唱言虛極而臥。當正思惟自業(自己所修的業處),至中夜乃臥,以右脇著下如師子王臥,累兩腳、合口、舌柱上齶、枕右手、舒左手順身上,不捨念慧,思惟起想,不得眠至日出,至後夜當起正坐思惟己業。若夜惡眠不自覺轉者無罪,若老病、若右脇有癰瘡無罪。比丘臥法應如是。」
《披》非如其餘鬼臥天臥等者:如彼一切或覆面臥、或仰面臥、或左脅臥,故說名餘。受用婬欲,名受欲者。
 非如其餘鬼臥天臥等者:其他一切,如覆面臥、或仰面臥、或左脅臥,名為其餘的臥。其中左脅而臥,就是論文中受欲者臥。受用婬欲的人,名受欲者。
戌二、離諸過失2 亥一、顯勝利
 第二科離諸過失,右脅而臥能遠離種種的過失,分二科;第一科顯勝利,顯示右脅而臥的殊勝利益。
又法應爾,如師子王右脅臥者,如是臥時,身無掉亂,念無忘失,睡不極重,不見惡夢。
 又法應爾,指法爾如是,本來就是應當這樣,如果像獅子王右脅而臥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樣臥時,不會壓迫到心臟,這種臥姿,使身體不會掉動亂轉,翻來覆去,內心能保持正念,不會忘失正念,不會睡得很沈重,也不容易作惡夢。
亥二、例相違
 第二科例相違,例舉相反的臥姿。
異此臥者,與是相違,當知具有一切過失。
 反之,與此獅子臥姿勢不一樣的,應當知道會有一切的過失:身體掉亂,忘失正念,睡眠極重,可能睡過頭,而且可能會作惡夢。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故說言:右脅而臥,重累其足。
 因此說:要右脅而臥,二腳以左上右下方式重疊在一起。
未二、住光明想巧便而臥3 申一、徵
 第二科住光明想巧便而臥,住光明想巧便而臥的方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什麼稱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申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於光明相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臥。由是因緣,雖復寢臥,心不惛闇。
 此處光明想只說到諸天的光明,其實也應該包括法光明。對於諸天的依身光明,能夠有善巧方便精進誠懇的,善於熟練的取得光明相、善於熟練的思惟光明相、善於熟練的通達光明相,依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善巧方便的如法寢臥。由是思惟諸天光明俱心的因緣,雖然人在寢臥,心也不會惛闇。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如上所說能夠善巧精懇取光明相,並於光明相善思、善解、善通達,如此思惟諸天光明與心俱起,而且如師子王右脅而臥,這樣稱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披》思惟諸天光明俱心者:此中光明,唯取依身光明。思惟彼故,與彼俱行相應想生,是名思惟諸天光明俱心。
 此處文中所說的光明想,只是取依身光明,其實還可以包括日月的光明及法光明。由於思惟光明相的因緣,心與光明想一起運轉,稱為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如果平常不知道光明與黑闇有什麼差別,應該要注意觀察,睡覺時不要讓心很黑闇,要作意有光明想,再善巧方便而臥。
未三、正念巧便而臥3 申一、徵
 第三科正念巧便而臥,說明以正念巧便而臥的方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正念巧便而臥?
 什麼稱為正念巧便而臥?
申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若諸法,已聞、已思、已熟修習,體性是善,能引義利。由正念故,乃至睡夢亦常隨轉;由正念故,於睡夢中亦常記憶,令彼法相分明現前,即於彼法心多隨觀;由正念故,隨其所念,或善心眠、或無記心眠。
 若於各種佛法,若是已經聽聞過、已經深入思惟過、根據聽到的佛法已經熟練的修習止觀,這種法的體性一定是善法,能對治不善,能引生獲得涅槃的義利。由具有這種正念的緣故,乃至在睡夢時內心想的都是這些法的內容,由這些正念故,不會思惟世間戲論的事情,睡夢中也常記得憶念,使得這些法相能清楚分明的現前,並且心能夠隨觀所現起的法相。由於有正念,所念的內容是正念,如念的是慈悲觀的內容,或是實相觀、無我觀、我空法空內容,這就是善心眠;或是無記心眠,指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如數息從一數到十,息本身不能說是善或惡。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正念巧便而臥。
 如上所說睡覺時內心能夠緣念善法,有這種正念,睡夢中也常記得憶念,令法相分明現前,心能夠隨觀所緣念的法相,而且如師子王右脅而臥,這樣稱為正念巧便而臥。由正念巧便而臥,不會有惡心眠。
《披》謂若諸法已聞已思等者:此說正聞思修瑜伽作用。由此增上力故,獲得正念。此能對治不善,名體性是善。隨順正行,名能引義利。
 此處是說正確的聞思修瑜伽的作用,意指與正法相應的聞思修三慧的觀行作用。由於不斷的聽聞佛法,思惟佛法,修學佛法的增上力的作用,使令行者獲得正念。這種正念能夠對治無始劫來內心種種的貪瞋癡不善法,名為體性是善。這些善法能推動正確的身語意行,不會有錯誤的邪行,是名能引義利。有正行一定會得到善果與聖道果,能夠引發義利。
未四、正知巧便而臥3 申一、徵
 第四科正知巧便而臥,說明依正知巧便而臥的方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正知巧便而臥?
 什麼是正知巧便而臥?
申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由正念而寢臥時,若有隨一煩惱現前,染惱其心。於此煩惱現生起時,能正覺了,令不堅著,速疾棄捨,既通達已,令心轉還。
 行者在睡覺也能修止觀,因為有正念而寢臥時,若心中有隨順任何一種煩惱現前,如忽然想到過去歡樂放逸的事,內心開始有染污了。於此煩惱現前生起時,能夠正確的覺悟這是煩惱,使令心不要堅固的執著這些妄想,很快的棄捨,只要能夠發現那一念心是錯誤的,馬上能夠使令心轉回到原來的正念上,繼續念佛、念法、念僧或者是念戒、念天、念捨,或是念我空觀、法空觀、慈悲觀或者是其他的正念等。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正知巧便而臥。
 如上所說修行人正念巧便而臥,於煩惱現起時,能夠立刻覺察棄捨,令心轉回到原來的正念上相續而住,這樣稱為正知巧便而臥。
 可見睡覺也要有功夫,要正知巧便而臥。在傳統中國佛教中念佛是最普遍的修行法門,當念佛念到有功夫時,睡覺也能念。這還不稀奇,更可貴的是生重病還能念,如果睡覺與生重病都能念,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應該很穩當了。修止觀為訓練心不顛倒,正知巧便而臥是其中一種訓練方法,行者睡覺時若正知巧便而臥,有不正念時能立刻覺察,趕快回到正念,在臨終那一刻,可使心不亂,心不顛倒。
 行者應當正知巧便而臥。常檢查睡覺時心的相狀,若是很混亂,作很多奇奇怪怪的夢,或是夢到有人來逼惱,這表示心還不清淨,所學佛法還沒入心,睡夢時會忘記聖言,隨虛幻境流轉;醒來之後應當到佛前懺悔,自責己心,繼續精進聞思修,直到日夜常在正念中為止。
未五、思惟起想巧便而臥3 申一、徵
 第五科思惟起想巧便而臥,依思惟起想巧便而臥的方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什麼是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申二、釋2 酉一、辨相3 戌一、不住放逸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相,說明思惟起想巧便而臥的相貌,又分三科;第一科不住放逸,心不放逸而臥。
謂以精進策勵其心,然後寢臥。於寢臥時,時時覺寤,如林野鹿,不應一切縱放其心,隨順、趣向、臨入睡眠。
 思惟起想巧便而臥是指行者要以精進策勵其心,鞭策鼓勵自己應當精進,應當修習悎寤瑜伽,然後才睡覺。於寢臥時,要常常的容易醒覺過來,好像是在山林裡的野鹿,鹿的警覺性很高,有什麼動靜會立刻醒來。換句話說,如有不正念時要立刻警覺,不應該縱放自己的內心,使令自己隨順、趣向、或臨入沈重的睡眠狀態。這不是說不要睡,是指不要愛著睡眠,如有沈重的睡眠,會總是覺得睡不飽、睡不夠,覺得需要很多睡眠,因此不要縱放自己的心,不要讓自己貪著睡眠。
戌二、樂住加行
 第二科樂住加行,好樂安住於修習止觀加行。
復作是念:我今應於諸佛所許悎寤瑜伽,一切皆當具足成辦。為成辦故,應住精勤最極濃厚加行欲樂。
 又行者自己還要提起正念:自己現在應該對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承許的悎寤瑜伽,其中一切方法,如右脅而臥乃至思惟起想巧便而臥等,應當圓滿具足成就。為了成辦悎寤瑜伽,應該安住在精進、最極濃厚的加行欲樂,於悎寤瑜伽的修習生起最大的好樂心。
戌三、起發具足
 第三科起發具足,起動內心發起精進力。
復作是念:我今為修悎寤瑜伽,應正發起勤精進住。為欲修習諸善法故,應正翹勤,離諸懶惰,起發具足。過今夜分至明清旦,倍增發起勤精進住,起發具足。
 又行者還應當這樣思惟:自己現在為了修習悎寤瑜伽,應該正式的發起勤精進而住。為了修習戒定慧等種種的善法,應該正確的精勤安住於各種加行,遠離各種懶惰的想法,並且具足起動引發無間相續精進的心,不會懈怠荒廢修習悎寤瑜伽。該起床時應該要策動自己很快的起來,過了今日的夜分到明日的早晨三點,要加倍的增加發起自己勤精進住的心,要趕快起床修習止觀。
酉二、略義3 戌一、第一起想
 第二科略義,說明要略的義理,分三科;第一科第一起想,說明第一種起想。
當知此中,由第一思惟起想,無重睡眠,於應起時速疾能起,終不過時方乃悎寤。
 應當知道在所修的悎寤瑜伽方便中,由第一種思惟起想,沒有沈重的睡眠,於應該起床時,能快速的起來,終究不會超過應該起床時才醒過來。
戌二、第二起想
 第二科第二起想,說明第二種起想。
由第二思惟起想,能於諸佛共所聽許師子王臥如法而臥,無增無減。
 由第二種思惟起想,能依諸佛所共同聽許的獅子王臥,如法而臥,像佛所開示的吉祥臥的側臥姿勢,無增無減,依教奉行。
戌三、第三起想
 第三科第三起想,說明第三種起想。
由第三思惟起想,令善欲樂常無懈廢。雖有失念,而能後後展轉受學,令無斷絕。
 由於第三種思惟起想,具足生起發動無間相續精進的心,使令自己對善法的願望與好樂,經常不會懈怠荒廢。雖然有時失去正念,也能隨後展轉受持而繼續學習,令所修習的善法不會斷絕。
 凡夫記憶力不是很好,有時會失去正念,如能不斷的鼓勵自己要精進,鞭策自己,展轉的受學,忘了就再看、再想,努力使令自己的正念不要斷絕。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總結以上三種方法,包括:
 一、不住放逸,以精進策勵己心,然後寢臥等;
 二、依樂住加行,好樂安住於修習悎寤瑜伽等;
 三、起發具足,起動內心發起精進修習悎寤瑜伽等,稱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披》隨順趣向臨入睡眠者:此中睡眠,謂重睡眠,由此令心闇鈍、薄弱、懶惰、懈怠,無有堪能應時而起,是故不應縱放其心,隨順、趣向、臨入。言隨順者,謂於初位。言趣向者,謂於中位。言臨入者,謂於後位。如是差別應知。
 這裡所說的睡眠是指重的睡眠,由於重的睡眠能使令心黑闇遲鈍,在黑闇相中還沒睡醒的相貌稱為闇鈍;或者使令心薄弱沒有力量、於所未得的善法懶於勤修而有懶惰、於已得的善法不能增廣而有懈怠、心沒有堪能性按時起床,因此不應該放縱自己的內心,隨順、趣向於、將要進入沈重的睡眠。所謂隨順,是指將要進入重睡眠前的初位。所謂趣向,是指朝向重睡眠的中位。所謂臨入,是指將要進入重睡眠的後位。其中的差別應該知道。
 凡夫的心很容易懶惰懈怠,應當策勵它精進,隨順智慧的自在力而轉,不要隨著懶惰懈怠煩惱而轉,這是說到於夜中分如法寢臥。行者在睡覺時,要以右脅而臥的姿勢,心中應有四個要則:
 一、先取光明相,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二、要有正念,透過聞思修所得的正念巧便而臥;
 三、要有正知,功夫好的時候,內心有不正念馬上可以提起正念。有些人平時念佛,夢到不好的境界,可以念佛、或者念法、念僧;
 四、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要鞭策自己努力的早點起床用功修行。
巳三、至夜後分速悎寤等3 午一、徵
 第三科至夜後分速悎寤等,從早上三點到六點的夜後分時,要很快的醒來等,等字包括起床後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至夜後分速疾悎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行者如何到早上三點到六點的夜後分能很快的覺醒,經行、靜坐,從順障法淨修己心?
午二、釋2 未一、夜後分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夜後分,說明夜後分時的修法。
夜後分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名夜後分。
 夜後分,夜晚也有十二個時,分成四分,每一分有三小時,最後一分是凌晨三點到六點,稱為夜後分。
未二、速悎寤2 申一、明方便
 第二科速悎寤,很快的醒過來,悎寤是覺悟,指醒過來,分二科;第一科明方便,說明它的方法。
彼由如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於夜中分,夜四分中,過於一分,正習睡眠。令於起時,身有堪能應時而起,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令將起時闇鈍、薄弱、懶惰、懈怠。
 行者要睡覺時,由於內心安住在光明想、保持正念、正知、思惟要何時起床,善巧方便而臥,在夜中分的晚上九點到早上三點的時候,這是夜四分當中過了第一部分的夜初分,於夜中分這段時間可以休息。能夠這樣正念而臥的睡眠休息,使得身體有堪能性應時而起,不會被上品的、嚴重的、惛沈、睡眠的煩惱所制伏,不會使令自己將起床時,內心闇鈍不明利,薄弱不堅強沒有力量,有懶惰、懈怠等眾多過患發生。
申二、顯堪能
 第二科顯堪能,顯示有堪能迅速悎寤的相狀。
由無如是闇鈍、薄弱、懶惰、懈怠,暫作意時,無有艱難,速疾能起。
 由於沒有這種闇鈍、薄弱、懶惰、懈怠的心無堪能相,只要一如理作意,沒有任何困難,很快就能起床。
《披》闇鈍薄弱懶惰懈怠者:心不明利,是名闇鈍。心不堅猛,是名薄弱。執取睡眠為樂、偃臥為樂、脅臥為樂,是名懶惰。性不翹勤,不具起發,是名懈怠。
 有些人重睡眠,起床時還睡眼惺忪,心不明利,感覺好像還沒醒來,稱為闇鈍。心不堅定勇猛,沒有想靜坐的心情,稱為薄弱。若執著取著睡眠是最快樂的,睡一會覺都感覺到很香,能夠仰臥、躺在那裡就很快樂了,或者能夠手放在臉下面,頭放在手上睡也是很快樂的,這就是懶惰。心性不精進,不勤勞,沒有具足生起發動要精進修行的心,稱為懈怠。不具起發是沒有將想要精進的心打開,如同開車未將電門打開一樣,無法上路。
午三、例
 第三科例,例淨修心的方法如前所說。
從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應知。
 睡時要如法寢臥,當醒過來時也要不斷經行宴坐,對治五蓋,清淨自己的心行,這是修行的相貌,如前對治五蓋處所說應該了知。
 若能如此精進修習悎寤瑜伽,才有希望得到三摩地,心才會有力量,不會力不從心。有些時候,行者會覺得有心無力,雖想要精進,但每日都覺得很累,好像沒辦法修行,這是心力不夠,這也是因為三摩地還沒有成就,心很煩重、很散亂。心沒有力量、身體也會沒有力量,這樣很難精進,所以行者於資糧位時,就要學習將這些障蓋去除,有三摩地與沒有三摩地的境界是不同的。
《披》從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應知者:謂如前說,於經行時,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於宴坐時,從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其相應知。
 如前所說,行者在經行時對於惛沈睡眠蓋,以及能引發惛沈睡眠障的黑闇相,依光明想去除惛沈睡眠障,淨化修正自己的心;於靜坐時,要從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等四種蓋當中,及能引發貪欲蓋的淨妙相、引發瞋恚蓋的瞋恚相、引發掉舉惡作蓋的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及引發疑蓋的於三世非理法思等出離,不要隨順這些蓋障及引發蓋障的各種所緣相而轉,由此淨化修正自己的心,使心清淨、平等、正直。如前所說這些對治諸蓋淨障法的相貌應該知道。
 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這項,分成三大科;第一科是略標,第二科是廣辨,現在是進入第三科略義之下。
辰三、略義2 巳一、結前生後
 第三科略義,說明初夜後夜勤修悎寤瑜伽的要義,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如是廣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已,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如前已經詳細說明初夜後夜,要常常精進的修習悎寤瑜伽,又應如何知道這裡面的要略義理?
巳二、正顯略義3 午一、明所作事4 未一、標
 第二科正顯略義,正式開顯要略的義理,分三科;第一科明所作事,說明悎寤瑜伽所作的事情,又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四種。
謂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略有四種正所作事。
 常精進修習悎寤瑜伽的所有行者,依此積聚世間道和出世間道的二道資糧,要略而言有四種正確的事要作。
未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四?
 是哪四種?
未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乃至悎寤,常不捨離所修善品,無間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進。二者、以時而臥,不以非時。三者、無染汙心而習睡眠,非染汙心。四者、以時悎寤,起不過時。
 一、行者應於晝日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乃至中夜分修習悎寤瑜伽以前,經常不捨離所修的戒定慧及種種資糧積聚的善法,於沒有間斷,經常殷重仔細的修習善法中,能持續勇猛精進。
 二、以時而臥,不以非時。於合適的夜中分時才睡覺,初夜、後夜都是在精勤修習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三、無染汙心而習睡眠,非染汙心。睡覺時以正念無染汙心而習睡眠、以正知非染污心而眠。
 四、以時悎寤,起不過時。夜中分結束,夜後分開始時要趕快起床,起床不超過時間。
未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名四種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正所作事。
 以上四種,是名四種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行者與正法相應所要作的事情。瑜伽是指三乘的觀行,悎寤瑜伽是所有想要修行的人所應該要作的事情。
午二、配所宣說3 未一、標
 第二科配所宣說,配合前面所宣說的、及經論中所說的道理而說,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依此四種正所作事,諸佛世尊為聲聞眾宣說修習悎寤瑜伽。
 依照這四種與正法相應所要作的事情,諸佛世尊為聲聞弟子們宣說修習悎寤瑜伽。
未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云何宣說?
 佛在經論裡如何對弟子們宣說?
未三、配4 申一、第一正所作事2 酉一、舉說
 第三科配,配合前面說,引經教證,分四科;第一科第一正所作事,說明第一種正所作事,又分二科;第一科舉說,舉出佛在經中所說正所作事。
謂若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說第一正所作事。
 佛在《阿含經》裡開示聲聞弟子們:在日間時要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在初夜時要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作這二件事情。由這些所說的法語,是佛宣說的第一種正所作事。
 此處所說應作的事情是:乃至悎寤,乃至中夜分修習悎寤瑜伽以前,常不捨離所修善品,無間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進。
酉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其中的義理。
謂乃至悎寤,常不捨離所修善品,無間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進。
 行者由晝日、及初夜的精勤修習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乃至中夜修悎寤瑜伽以前,經常不捨離所修的善品,能於不間斷的時常殷重仔細修習善法中,勇猛精進。
申二、第二正所作事2 酉一、舉說
 第二科第二正所作事,說明第二種正所作事,分二科;第一科舉說,舉出佛在經中所說的正所作事。
若復說言: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脅而臥,重累其足。由此言故,宣說第二正所作事。
 佛又開示:出門到屋外洗腳後,回到住處,右脅而臥,左足放在右足之上,重疊其足。由這些所說的法語,是佛宣說的第二種正所作事。
酉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其中的義理。
謂以時而臥,不以非時。
 這是指睡覺的時間準時睡覺,不要非時而眠,日間不應該睡覺,應該於晚上中夜時分才睡覺。
 如《十誦律》卷45載:若非得病,否則不得白晝眠臥,亦不得點燈而臥。然若極疲累,可自行起去入眠,不得惱及第二人。
申三、第三正所作事2 酉一、舉說
 第三科第三正所作事,說明第三種正所作事,分二科;第一科舉說,舉出佛在經中所說的正所作事。
若復說言: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由此言故,宣說第三正所作事。
 佛又開示:要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警覺應起床的時間,善巧方便而寢臥。由這些所說的法語,是佛宣說的第三種正所作事。
酉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其中的義理。
謂無染汙心而習睡眠,非染汙心。
 這是指行者睡覺時不要有染污心,不是以染污心睡眠,覺悟諸法的清淨心還在,應當保持清淨心睡眠。
申四、第四正所作事2 酉一、舉說
 第四科第四正所作事,說明第四種正所作事,分二科;第一科舉說,舉出佛在經中所說的正所作事。
若復說言:於夜後分速疾悎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說第四正所作事。
 佛又開示:在夜後分的凌晨三點到六點,要很快的醒寤過來,持續經行、宴坐,從事修行的善法,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由這些法語,是佛所宣說的第四種正所作事。
酉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其中的義理。
謂以時悎寤,起不過時。
 這是指行者應當按時於中夜分以佛所說的悎寤瑜伽方便睡眠,於中夜分結束時,不超過時間起床。
午三、隨難別釋2 未一、標二種緣2 申一、無染心眠
 第三科隨難別釋,隨之於比較困難的地方再作各別的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二種緣,標示出正念、正知二種緣,又分二科;第一科無染心眠,由正念、正知而能無染污心睡眠。
此中所說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臥者,顯由二緣,無染汙心而習睡眠,非染汙心。謂由正念,及由正知。
 這其中所說的行者安住於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警覺應起床的時間,善巧方便而寢臥,顯示是由二種緣,一由正念以無染汙心而修習睡眠,二由正知,正確了知是否失去正念,若失去正念,立即回到正念,因此能以非染汙心而眠。
申二、以時悎寤
 第二科以時悎寤,由住光明想,及由思惟起想能以時悎寤。
復由二緣以時悎寤,起不過時。謂由住光明想,及由思惟起想。
 又有二種因緣,時間到了可以很快的起床,從睡眠當中悎寤,起床不會超過時間。二種因緣是指住光明想,及由思惟起想。
未二、釋其所以2 申一、無染心眠
 第二科釋其所以,解釋其中的原因,分二科;第一科無染心眠,沒有染污心睡眠的因緣。
此復云何?由正念故,於善所緣攝斂而臥;由正知故,於善所緣若心退失,起諸煩惱,即便速疾能正了知。如是名為由二緣故,無染汙心而習睡眠,非染汙心。
 這是怎麼說呢?再解釋這二種緣,由於有正念,依佛所開示的善法,收攝、斂藏自己散亂的內心,使心安住於善法的所緣境上而休息眠臥,故能無染汙心而習睡眠。由於有正知,了知這一念心的各種狀況,如果心退失善法的所緣境,生起種種的煩惱,能很快的正確了知再回歸正念,故能非染汙心而習睡眠。如上所說稱為由正念及正知這二種因緣,使自己能夠沒有染污心修習睡眠,不是染污心而眠。
申二、以時悎寤
 第二科以時悎寤,說明以時悎寤的因緣。
由住光明想,及思惟起想,無重睡眠,非睡眠纏能遠隨逐。如是名為由二緣故,以時悎寤,起不過時。
 由於內心安住於光明想故,沒有很沈重的睡眠;又由於思惟警覺應起床的時間,不被睡眠的煩惱能隨逐纏繞。如前所說名為由住光明想故無重睡眠、及思惟起想故非睡眠纏能遠隨逐二種因緣,能按時醒寤,起床不會過時。
卯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宣說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略義,及前所說廣辯釋義,總說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如是這一大段文是佛所宣說的,常勤精進的修習悎寤瑜伽所有的要略義理,再加上前面詳細分別解釋的道理,總說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寅五、正知而住4 卯一、徵
 第五科正知而住,說明正知而住的修行方法,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正知而住?
 什麼是正知而住?前面說如果失去正念時馬上知道,稱為正知。
卯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謂如有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覩、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悎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這是指如有一類佛法中的出家行者,於前往聚落乞食、或從聚落回到住處時都能正知而住;於外出時眼覩眾色、或作意瞻視眾色能正知而住;身體彎屈、伸展、受持僧伽胝(大衣)及以七衣、五衣、鉢具能正知而住;於食用食物、飲用水時、吞噉食物、品嘗食物時能正知而住;在日常的行、住、坐、臥等四威儀能正知而住;於悎寤(睡醒修行)時正知而住;於說話時、沈默不語時正知而住;為解除疲勞而睡時能正知而住。
卯三、釋2 辰一、廣分別2 巳一、別辨其相6 午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3 未一、徵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廣分別,詳細的分別,又分二科;第一科別辨其相,各別辨明正知而住的方法,又分六科;第一科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說明前往聚落及歸還住處正知而住的相狀,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若往、若還正知住者,云何為往?云何為還?云何往還正知而住?
 提出三個問題:若於前往聚落乞食、若從聚落回到住處時正知而往中,什麽稱為往?什麽稱為還?什麽稱為往還正知而住?
未二、釋3 申一、往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往,說明往的名義。
所言往者,謂如有一,往詣聚落,往聚落間;往詣家屬,往家屬間;往詣道場,往道場間。
 所謂的往,前往,是指如有一類行者到聚落去,前往聚落之間;前往拜訪家屬,前往親屬之間;前往拜訪道場,前往不同的道場之間。
 詣,是拜訪或是到的意思。譬如說到台中辦事,稱為往詣聚落,因為那裡聚集了很多的村落,有很多人在那裡居住稱為聚落;到城市去,聚落之間的路途中,還有很多路,很多的住所,稱往聚落間。往詣家屬,是指要去拜訪去拜訪居家之屬。或是往詣道場,有時行者要去拜訪其他道場,那裡有法師、上座要去請法;往道場間,在不同的道場之中,稱為往。總之外出到某處稱為往。
申二、還
 第二科還,說明還的名義。
所言還者,謂如有一,從聚落還,聚落間還;從家屬還,家屬間還;從道場還,道場間還。
 所謂的還,歸還,是指如有一類行者去了聚落又從聚落回來了,或者到聚落之間,又從到聚落之間的路途之中回來了;從家屬處歸還原住處,或者到不同的居家之屬之間又回住處了;從道場還,去拜訪某道場,從道場回來,或者從道場之間回到住處。
申三、正知住2 酉一、明正知2 戌一、釋4 亥一、於自往還
 第三科正知住,解釋正知而住,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說明正知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四科;第一科於自往還,說明正知於往還的事情,這是針對往還事而說。
所言往還正知住者,謂於自往,正知我往;及於自還,正知我還。
 所謂的往還正知住這件事,是指自己前往,能正確的知道自己前往某處;及於自己歸還住處,正確的知道自己歸還住處。正知是指正確了知自己身語意三業的造作相,令心保持正念,不隨煩惱而活動。
《披》謂於自往正知我往等者:謂於自身若往、若還,由正知力,不隨雜染心轉,必令自心隨我勢力自在而轉,是名正知我往、我還。
 自往正知我往等,是說自己的身業若是前往、或是歸還,由於有正知的力量,心識不會隨著雜染心而活動,必定會使令自己的心隨著自己正念的勢力自在而活動,是名正知我往、我還。凡夫在未得聖道前難免會有雜染心,言談中貪瞋癡都不時出現,應於還沒有外出前就要告訴自己,不可攀緣外境隨雜染心活動,必令自己的心隨著自己的智慧自在而轉,攝心將心轉回到正念裡。
亥二、於應往還
 第二科於應往還,正知應該去的地方或不應該去的地方,這是針對往還的處所而說。
於所應往及非所往,能正了知;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
 出門時,對於應該要去的地方及不應該去的地方,應該正確的了知;對於應該回來及不應該回來的時候,也能正確的了知。
 應去的地方,例如去請法的寺廟、托缽的一般住家、看病的醫院或診所等是可以的;不應該去的地方,如唱令家、酤酒家、婬女家、國王家、旃荼羅及羯恥那家等地方;在什麼時間應該要回來或者是某些時候還不適合回來,也要知道。
《披》於所應往及非所往等者:如下說言:或有居家我所應往,謂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羅門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僚佐家、或饒財家、或長者家、或商主家。又如說言:或有居家我不應往,何等居家?謂唱令家,或酤酒家,或婬女家,或國王家,或旃荼羅、羯恥那家;或復有家一向誹謗,不可迴轉。此說於所應往及非所往,準彼應釋。還至本處,名所應還,與此相違,名非所還。
 如下文所說:有些在家居士的地方是應該要去的,如剎帝利家是王族,但不是國王,是一些大官大族姓的家;或有學問的婆羅門大族姓的家;或一般在家受五戒的居士家;大族姓家表示有財富的人,積聚很多的財富;或僚佐家,部僚及助手的住所;或者是財富很多的人家,不一定信佛,前面居士或大族姓家是指有財富的學佛的佛教徒,饒財家則不一定,表示這人家裡很有錢;或者有道德的長者的家裡;或者是商主家,指作生意有地位的人稱為商主,如幼獅會、獅子會的會長等。
 又如經中說:有的居家我不應前往,是哪些居家?於《阿含經》或律裡都會提到有些人家,是不應該去的,如:唱令家是古代殺羊為生,殺前會在街上喊說:我要殺羊了、我要殺羊了等等,這稱為唱令家,這是古代的一種職業;或者是酤酒家,賣酒的人家。《梵網經》說賣酒的人五百世無手,賣酒的家不應該去,或者賭場都會有酒;或者是婬女家,有婬女所在處,屬色情的地方,不要去;或國王家也不可以去。在經裡面也會提醒避免這些問題,如有一位比丘常常去國王那裡,後來有一位大臣被貶職了,大臣因此懷疑比丘是不是去向國王說了什麼話?使令國王將他的職位撤下來了,所以不要去國王家,這件事太敏感;或者旃荼羅,以殺生為職業的人的家,這是印度話翻譯的名字;或者羯恥那家、羯恥那是殺狗的或是斷獄者家,這是看守監獄的人,其職業與罪惡連在一起,如去他家可能被譏嫌誤會。或是有一類人家,是一向誹謗佛法的,根本不相信佛法,對佛法沒有正信,而且還不能改變,一味的誹謗三寶的人家不要去。此處說所應該去的處所,及不應該去的處所,準照下文解釋應當了知。回到自己原本居住的地方,稱為所應還,與此相反,不是回到自己原本所住的地方,稱為非所還。
亥三、於往還時
 第三科於往還時,正確的知道何時應去,何時應還,這是針對往還的時間而說。
於應往時及非往時,能正了知;於應還時及非還時,能正了知。
 於應該去及不應該去的地方,能正確的知道;於應該要回來時或者不該回來時,也能正確的知道。
《披》於應往時及非往時者:如下說言:又有居家我雖應往,不應太早太晚而往。若施主家有遽務時,亦不應往;若戲樂時、若有營構嚴飾事時、若為世間弊穢法時、若忿競時,亦不應往。如是一切,名非往時,與此相違,名應往時。
 如下文所說的:又有些居家之處我雖然應該去,可是不要太早去,也不要太晚去,太早或太晚容易讓他人不方便。道場也是一樣,不應該太早或太晚而去,還要先打電話去,如女眾要去往拜訪比丘,不可以不先告知而入比丘僧眾的僧團。
 如果施主家有突發事務必須緊急處理時,也不應前往而造成對方的干擾;如果想要拜訪的對象正在遊戲歡樂,如開同學會、或是酒會等不應前往;或是若對方正在裝修房子或是在作莊嚴事時,也不應去;若為世間弊穢法時,如果對方在享受欲樂事時也不要去了;若對方在吵架或忿怒競爭時,也不應前往。以上是不應該去的時機或處所,名非往時,與此相反,名應往時。
亥四、於如往還
 第四科於如往還,正知如理往還的道理,這是針對往還的道理而說。
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能正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
 於上述種種適宜的情況下應該要去,及不適宜的情況下不應該去的處所和時間,能夠正確的了知;於上述適當的時機情況下,應該回來,在不適當的時機下,不應該回來,也要正確了知。
戌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名正知。
 這樣稱為正知。
《披》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者:如下說言:又如所往,如是應往,乃至廣說所受施物應知其量,是名如是如是應往。與此相違,名不應往。
 如下文說的:又如所應該前往的時機及處所,就該應如是前往,乃至詳細說,去施主家所領受施主布施之物時也應該知道恰當的量,不要超過施主的能力範圍,也不要去太頻繁,令施主生起煩惱,包括應往的處所、時間、乃至所作事的種種量等,是名如是如是應往。與應往相反,名不應往。總之,自己要善巧的觀察,以不干擾他人為主。
酉二、顯住相
 第二科顯住相,顯示正知而住的相貌。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往,自知而還;往所應往,非非所往,還所應還,非非所還;以時往還,不以非時;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
 行者由於成就佛所教導的正知而住的智慧,自己很清楚的知道所應前往拜訪的對象、時機、處所等,包括人時事地物,而如法前往拜訪,也能自己很清楚的知道何時應該回來;能正確的知道前往所應該去的處所,不會到不應該去的處所,於應該歸還住處時就歸還,不會不歸還;以適當的時機前往與歸還,不會於不適當的時機前往或歸還;如出家人剃除鬚髮、捨俗形好的色類所應具備的身語動作、行為舉止的軌範規則、禮節儀式、行住坐臥的威儀,所應該前往及應該歸還的對象、時機、處所等,就這樣前往、這樣歸還。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往,自知而還,可說是約「事」而言;往所應往,非非所往,還所應還,非非所還,是約「處所」而言;以時往還,不以非時,是約「時」而言;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是約「禮法身分」而言。
未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這樣稱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披》彼由成就此正知故等者:此中略顯前所說義。言自知而往,自知而還者,此顯於往還事。言往所應往至非非所還者,此顯於往還處。言以時往還,不以非時者,此顯於往還時。言如其色類至如是而還者,此顯如量、如理、如其品類而有往還。如是所顯略義差別,餘皆準知。此中色類,謂出家補特伽羅剃除鬚髮、捨俗形好、著壞色衣應知。修所成地說:於下劣形相應善觀察,能生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故。
 這裡要略的顯示前面所說的道理。
 第一、所謂自知而往,自知而還者,這是針對往還事而說。自己知道應該前往及應該歸還的對象、時機、處所等,稱為自知於往還的事情。
 第二、所謂往所應往至非非所還者,這是顯示於往還處,指處所,應該要往還的地方與不應該去的地方,應該要知道。
 第三、所謂以時往還,不以非時者,這是顯示往還時,指應該要往還的時機。
 第四、所謂如其色類至如是而還者,這是顯示如量,合於量;如理,合於世間及出世間理則;如其品類,如所作事的種類而有往還。
 這一大段文所寫的是要義的差別,其他的都應該準照這裡所說可知。
 此處文中所說色類,是指出家人,剃除鬚髮,捨棄世俗人家外形的美好形象,穿的是壞色的衣服,不是鮮豔的顏色,不是青黃赤白的顏色,應當了知,就是要穿出家人的衣服出去。〈修所成地〉說:於下劣形相應當善巧觀察,出家眾對於自己已經剃除鬚髮、捨俗形好、每日穿的是壞色衣的下劣形相,應當善巧觀察;能不忘初心,鞭策鼓勵自己精勤如理作意,才是出家人應有的想法,及沙門想。沙門想就是聖道想,出家人要有勤修止觀、斷除煩惱、證得聖道、廣度眾生的思想與願力。
午二、若覩若瞻正知而住3 未一、徵
 第二科若覩若瞻正知住,說明若覩若瞻正知住的方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若覩、若瞻正知住者,云何為覩?云何為瞻?云何覩瞻正知而住?
 所說的若覩、若瞻正知住中,什麼是覩?什麼是瞻?如何於覩瞻都能正知而住?
 覩與瞻都是看,在此詳細的解釋:覩是任運或是率爾的,事先沒有作意而看見,如說目覩;瞻是有意的看,有作意要看稱為瞻,如說瞻仰。
 此處說不論有意或無意的看都要正知而住,例如生病去醫院屬於有意要看醫生,就是瞻。在醫院裡不只看到醫生,還會於無意中看到其他的病人,也可能碰到朋友,稱為覩,不是預先想好要看的對象稱為覩,這些都要正知而住。
未二、釋3 申一、覩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覩,說明覩的名義。
所言覩者,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先無覺慧、先無功用、先無欲樂,於其中間眼見眾色,是名為覩。
 所說的覩,是指如前面所列舉出來的種種的事情,要去聚落或者家屬之間,或者道場之間,或者要看病等等,出去或者回來,事先沒有覺察的智慧,也沒有先作意,沒有意樂與好樂想要看什麼,但在途中眼會看到種種的色相,這樣稱為覩。
《披》謂於如前所列諸事等者:前說聚落、家屬、道場,是名所列諸事。眼見眾色,不由覺慧、功用、欲樂之所發起,是名先無覺慧、先無功用、先無欲樂。
 前面所說的聚落、家屬、道場,是名所列諸事。去的處所是聚落,看病是到聚落去,或拜訪親戚朋友,拜訪道場,這些稱為諸事。這時會看到種種的人,眼睛可以看到青黃赤白種種的色相或是人事物,但不是以明白、覺察的智慧來看,也不是先有作意,不是有願望好樂去看什麼而看,這種先無覺慧、先無功用、先無欲樂,稱之為覩,屬無意中看到,不是故意要看,但終究是看到了。
申二、瞻
 第二科瞻,說明瞻(作意去看)的名義。
所言瞻者,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覺慧為先、功用為先、欲樂為先,眼見眾色。謂或諸王,或諸王等,或諸僚佐,或諸黎庶,或婆羅門,或諸居士,或饒財寶長者商主,或餘外物、房舍、屋宇、殿堂、廊廟,或餘世間眾雜妙事。觀見此等,是名為瞻。
 所說的瞻,是於如前面所說的去聚落、家屬、道場這些事情,出門前往或回來的途中,以覺察的智慧在先,事先作意要看,有願望好樂去看,眼睛有要觀察的色相目標,因此而依眼看見各種色相。是有作意要看或要觀察的,例如或是去拜訪國王,或其他與王相等的行政首長,或是輔佐國王等作事的官員,或是一般老百姓,或是有學問的婆羅門,或居士,或有財富有道德的長者,或是有財寶的商主,或是其他想看的外在事物,如房舍,指房子;屋宇,屋頂稱為屋宇,屋頂有龍頭的裝飾、中國式的、日本式的、是一層樓的、兩層的、是歐式的、美式的屋頂等等;或殿堂,供人朝拜聚會較大的地方名為殿堂,如說要去看某某寺廟的大殿、大講堂;廊廟,或是去畫廊,去神廟,供養祖先的神廟,想去看看這些地方,或是文化走廊或某某畫廊,或是其他世間的各式各樣微妙的事情。想要去參訪觀看這些人或事的對象,稱為瞻。
申三、正知住2 酉一、明正知
 第三科正知住,說明若覩若瞻能正知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說明正知的相狀。
若復於此覩瞻自相,能正了知;
 如果對於這類有意看或不經意看到的種種色相,都能夠正確的了知。
 有一部分是應該看的,所應該覩的,有一部分是所應該瞻的,能夠正確的了知。於應覩時,於應瞻時,能正了知。這時應該無意的看或者有意的看,能夠正確的明白。如所應看的時間要多久,心裡要如何作意,都要正確的了知,這樣名為正知。
《披》若復於此覩瞻自相者:前說眾色,當知唯是假相有法。依顯形色而假立故,彼顯形色是其自相。
 前面所說的眾色,指日常所見到的人或看到的房子、廊廟、殿堂或其他的種種的色法,這些色法都是假相有法。眼睛看到的是假相的有法,但也不是沒有,是因緣所生的,於現實世間有相貌呈現眼前,是依顯色、形色而假安立的。顯色是青黃赤白,如看到青色的屋頂是顯色,形色指它的形狀,根據所見色的長短方圓形色、形狀,而假立的。色法的顯色與形色,是所見眾色的自相。
於所應覩,於所應瞻,能正了知;
 對於何種情況為所應覩,何種情況為所應瞻,能正確的了知;
《披》於所應覩於所應瞻者:如下說有一分應觀、一分不應觀色應知。
 如下文說有一部分的色相是所應該觀察的,可以引生道心及能使自己精進修行的是所應該觀察的;有一分色相會引起貪瞋癡的,就不要觀察。若有般若的智慧,能知道這是假相有法,對於所應覩瞻或不應覩瞻,則每一個時間都能與正念及正法相應。
於應覩時,於應瞻時,能正了知;如所應覩,如所應瞻,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對於應覩時,應瞻時,能正確的了知;如所應該目覩,如所應該瞻視的,都能正確的了知,保持內心的清淨,稱為正知。
酉二、顯住相
 第二科顯住相,顯示住於覩及瞻的相狀。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覩,自知而瞻;覩所應覩,瞻所應瞻;於應覩時,於應瞻時,而正瞻覩;如所應覩,如所應瞻,如是而覩,如是而瞻。
 彼行者由於成就這種正知的智慧,知道這一切色相,皆是虛妄,在面對外境的色相時,由於正知與正念現前,能自知而目覩,自知而瞻視;目覩所應該目覩的眾色,瞻視所應該瞻視的對眾色;於應該目覩時,於應該瞻視時,能正確的目覩瞻視;如所應該目覩、所應該瞻視的,就這樣的目覩與瞻視。
未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若覩、若瞻正知而住。
 這樣稱為若覩、若瞻正知而住。行者日常生活,無論在道場或外出,一切行住坐臥,眼睛在看任何色相時,都要正知而住。
午三、若屈若伸正知而住3 未一、徵
 第三科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於身體的彎屈或者是伸直等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若屈、若伸正知住者,云何為屈?云何為伸?云何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若屈、若伸正知住這件事中,什麼稱為屈?什麼稱為伸?什麼稱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提出三個問題。
未二、釋2 申一、屈伸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屈伸,說明屈伸的名義。
謂彼如是覩時、瞻時,若往為先、若還為先,或屈伸足、或屈伸臂、或屈伸手、或復屈伸隨一支節,是名屈伸。
 彼行者眼睛有意或無意在看任何色相時都能正知而住,無論是先去,還是從外處回來,或是彎屈或是伸展腳部、或是彎屈、伸展手臂、或是彎屈、伸展手部、或是彎屈或是伸展隨一的手腳支節,如此稱為屈伸。對於這些身業動作,哪個時候腳可以走,手可以伸;哪個時候腳不應該屈,手不可以縮,都應該知道正確了知。
申二、正知住2 酉一、明正知
 第二科正知住,說明正知住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說明正知的相狀。
若於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所屈伸,能正了知;若屈伸時,能正了知;若如是屈及如是伸,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對於屈伸手腳所有的自相,能正確的了知;若是自己是在彎屈或伸展身體的哪一個部分,或者是手,或者是腳,能正確的了知;若在彎屈或伸展時,能正確的了知;若為什麼這樣的彎屈這樣的伸展,能正確的了知;如此稱為正知。
 行住坐臥的威儀都要合宜,像在大殿裡不可將腳伸直對著佛菩薩,到他人的處所也需注意,彎屈或是伸展要得宜,如坐椅子時兩隻腿不可張太開等。這裡所說的威儀,應該符合軌則禮節,明白的知道自己現在正在作什麼。
《披》若於屈伸所有自相等者:此中自相,謂即表色。如意地說應知。(陵本一卷六頁12)若手、若足、若臂、若復隨一支節,名所屈伸。如下說言:不應搖身、搖臂、搖頭,乃至不應放縱一切身分應知。
 這其中的自相,是指表色,依止身語的色法表達內心的想法,名為表色。如〈意地〉卷1,7頁所說應該知道。行住坐臥會有屈伸的姿勢表現在外面。色法有三種,包括:顯色、形色、和表色。顯色是指青黃赤白,形色是指長短方圓,表色是指屈伸或者是仰臥等這些身體的動作。所彎屈伸展的是身體的一部分,或是手、或是腳、或是臂,或是其他任何一部分的支節,名為所屈伸。這些威儀都要如法,如下文所說:不要隨便搖晃身體、搖晃手臂、搖頭晃腦,乃至不應該放縱一切身分支節等,應當了知。總之身體不可以隨便晃動。
酉二、顯住相
 第二科顯住相,顯示於屈伸正知而住的相狀。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屈於伸,自知而屈,自知而伸;於所應屈,於所應伸,而屈而伸;於應屈時,於應伸時,而屈而伸;如所應屈,如所應伸,如是而屈,如是而伸。
 行者由於成就這種正知的智慧,能觀察自己的行住的動作威儀,不讓自己的動作有所失儀,不要因為這些動作顯出自己的懶惰懈怠或者貪瞋癡,在屈與伸時,能自知而屈,自知而伸;於所應該屈、伸自己的手、足、臂任一支節,就屈、伸自己的手、足、臂;於應該屈伸活動的時候,就在適當的時候屈伸活動;如所應屈,如所應伸,如是而屈,如是而伸,如是指如理作意,合乎軌則道理的,該怎麼作就怎麼作;舉止有節,張弛有度,進退有據。
未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由上所說種種屈伸都能正確的了知,這樣稱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午四、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3 未一、徵
 第四科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說明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的方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鉢?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這件事,出家眾有三衣,持僧伽胝即搭衣,搭衣及持鉢是出家眾每日都要作的事情,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也是要正知而住。什麼稱為持衣? 什麼是持鉢? 什麼稱為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分成四個問題提出來。
未二、釋2 申一、持僧伽胝及以衣鉢3 酉一、持僧伽胝2 戌一、僧伽胝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持僧伽胝及以衣鉢,說明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的方法,又分三科;第一科持僧伽胝,說明持僧伽胝的方法,又分二科;第一科僧伽胝,說明僧伽胝的名義。
謂有大衣,或六十條、或九條等、或兩重刺,名僧伽胝。
 依佛教戒律的規定,比丘所可擁有的三種衣服,謂之三衣。即︰僧伽梨(大衣)、鬱多羅僧(中衣或七衣)、安陀會(下衣或五衣)。此三衣總稱為支伐羅。由於三衣依規定皆須以壞色(濁色,即袈裟色)布料製成,故又稱為袈裟。
 印度出家眾所著的僧服有大衣、中衣及下衣等三衣,其中的大衣,有些是六十條衣、有些是九條衣等、或兩重刺,若新的大衣必須割截成兩重後才製成,縫製袈裟必須採「卻刺」之法,每縫一針即迴針返縫,名為卻刺。僧伽胝另有多名,如以其必須割截後才能製成,因此又稱重衣、複衣、重復衣;又以其條數多,也稱雜碎衣。
 在印度出家眾的三衣是平時穿在身上的僧服,佛教傳入中國,由於氣候、國情及實際需要等種種關係,原有之三衣不再適用,另製小褂(短褂)、中褂、長褂(長衫)及大袍(海青)。三衣僅於禮佛、誦經或集會時,披搭於大袍之外,並依實際情況僅擇一衣披搭。
 大衣有三品,三品是依衣服割截的條數不同而安立,下品的大衣,有九條、十一條、及十三條三種,每一條又割成二長一短縫製而成;中品的大衣有十五條、十七條及十九條三種,每一條又割成三長一短縫製而成;上品的大衣有二十一條、二十三條及二十五條三種,每一條又割成四長一短縫製而成。大衣是比丘入王宮、聚落時所須穿著,故稱入王宮聚落衣;為諸衣中之最大者,故稱大衣;以其共有下中上三位九品之別,因此有「九品大衣」之稱;一般就其下下品,而通稱為九條衣。
 這裡說的六十條大衣,在五部律論中都未曾提及有這種大衣。《瑜伽論記》卷6說:有人解釋六十條大衣應當是屬於中品大衣中的十五條衣,因為每一件大衣由整塊布割截十五條銜接而成,每一條布又依割截成四條銜接而成,其中三部分長度相等,一部分較短,所以為三長一短,十五條中每一條有四條,合起來有六十條,名六十條大衣。
 或者是二重刺,「二重」是指作衣時先將布割截成一條一條而後重合成兩層縫合成衣,新的大衣有兩重(兩層布製成),舊的大衣有四重(層);「刺」是佛教術语,為縫製袈裟的針法,又作卻刺,為「直縫」的對稱。縫製一般衣服時,常自布之一面,一針一針,順固定方向縫起,如此之縫製方法,稱為直縫。然直縫之衣,日久易於斷裂,且斷裂之時,常因一小處斷線而導致整片綻裂,佛陀遂製定比丘縫製袈裟時,應採卻刺之法,即每縫一針即迴針返縫,不令布面有空針或跳針而過之情形,如此必堅實而耐久。
戌二、持
 第二科持,說明持的名義。
被服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
 被,(音ㄆㄧ),是覆蓋義,將大衣覆蓋在身上,穿上去能夠正確的保護身體的溫暖,將護是保護,稱為持。總之知道怎麼樣搭衣,怎麼樣將衣收起來保護好,名為持。
酉二、持衣2 戌一、衣
 第二科持衣,說明持衣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衣,說明衣的差別。
若有中衣,若有下衣,
 若有中衣,中衣是指七衣,在集會或說法時穿的袈裟;製造方法這是將布割截二長一短縫合成一條,再將七條縫合成七衣。下衣是作勞務的衣,用齋或作勞務時穿的袈裟,又名五衣;製造方法是將布割截成一長一短縫合成一條,再將五條縫合而成五衣。
《披》若有中衣若有下衣者:如下說言,但持三衣。一、僧伽胝,二、嗢怛羅僧伽,三、安怛婆參。(陵本二十五卷二十頁2148)此說大衣、中衣、下衣,如次即彼三衣應知。
 如下文所說的,但持三衣,包括:一、僧伽胝,是大衣,到聚落王宮時穿著的僧服,二、嗢怛羅僧伽,是七衣,這是集會說法時著的僧服,三、安怛婆參那,是一樣的意思。每個地方翻譯不同,戒律本子翻譯的也不一樣,如第二種翻譯為鬱多羅僧,第三種翻譯為安陀會,又名五衣,是作務時使用的,〈聲聞地〉卷25,882頁還會提到。這裡所說的大衣、中衣、下衣即是卷25那裡所說的三衣。
或持為衣,或有長衣,或應作淨,或已作淨,如是一切說名為衣。
 如果是有中衣或有下衣,或持為衣,指這種衣不是屬於中衣下衣,但是受持當作是一種中衣或下衣,例如有時外出忘記帶出中衣下衣,又怕衣數不符合律制,則必須先捨衣再持另一條衣,這時依作淨的方法,向一位法師對首唸一些文句,方便將不是三衣的一般衣服加法觀想成中衣或下衣。或有長衣,指超過需要量的衣,《五分律》卷4說︰「長者,三衣之外皆名長。」比丘以受持三衣為如法(比丘尼以受持五衣為如法),因此,比丘所持有之衣,凡超過三衣者,都稱為長物,成為長衣。
 或應作淨,若有長衣應當作淨。「作淨」又名「淨施」,「淨施」又名「說淨」,是佛陀為淨比丘貪著之意所定之法,故云淨施。依此說淨之法,比丘得蓄積諸長物。《四分律》中將淨施法種類分為二:即真實淨施及展轉淨施。
 施行二種淨施法前,比丘需找一位「淨施主」才能作淨法。(衣的淨施主五眾通得,錢寶的淨施主則僅限在家居士)今說淨法多以展轉淨為主。
 以下為展轉淨的作法:《薩婆多論》云:「應求持戒多聞有德者,而作施主,後設得物,於一比丘邊說淨主名。」例如有某甲比丘,得三衣一鉢以外之衣藥缽,甲比丘需先求得乙比丘為其淨施主,而後至丙比丘處說淨(將此物施予乙比丘),說淨後丙比丘將此物反還與甲比丘,甲比丘才可隨意著用此物。此種處理多餘物品的過程稱為「說淨」;甲比丘即為「說淨人」,乙比丘稱為甲比丘之「淨施主」,丙比丘則是「受淨者」。
 若所得長物是金銀米穀者,求淨信之白衣,定為施主,直接對之真實施與,令彼保管,名為真實淨。能施的人名施主,所布施的對象名淨施主,對於淨施主說布施與之言,謂之說淨。依此說淨之法,為比丘者得蓄積諸長物。
 或已作淨,或已經說淨過的衣,如上所說一切衣的種類說名為衣。
戌二、持
 第二科持,說明持的方法。
被服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
 將衣穿在身上受用,搭上衣能夠好好的保護,稱為持。
《披》或持為衣等者:前說三衣,名持為衣。貯蓄餘衣,是名長衣。如是一切總名為衣。於如是衣佛所開許,應白羯磨,或復已白,名應作淨,或已作淨。
 前面說的三衣,名持為衣。除了應持有的僧衣件數,有時不只三衣,自己還多存了一些其他的衣,稱為長衣。如是一切總名為衣。在這些衣服裡面,佛開許出家眾所多持的衣,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貪求,而是由他人所遺留、或供養、或布施,則應該要作啟白,作羯磨,稱為應作淨;或者是已經作啟白羯磨,名為已作淨。此處韓居士所說與律所說不同,作淨之義應參考上文所說才對。
酉三、持鉢2 戌一、鉢
 第三科持鉢,說明持鉢正知而住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鉢,說明鉢的名義。
若堪受持或鐵、或瓦乞食應器,說名為鉢。
 鉢是指應量器,鉢是可以受持的,材質可以是鐵、金屬或是瓦,以瓦作的鉢,應合自己的食量,又名應量器;拿著鉢出去乞食時,是應量的,適合自己的食量,不可以太小或太大。太小吃不飽無法修行,太大裝太多也吃不完,要剛剛好,這稱為鉢。
戌二、持
 第二科持,說明持的名義。
現充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
 乞食歸來,現前能夠充分的受用,且能夠正知好好的保護鉢,稱為持。
申二、正知住2 酉一、明正知
 第二科正知住,說明正知住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說明正知的名義。
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鉢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鉢或淨不淨,能正了知;若於此時或僧伽胝、或衣、或鉢已持應持,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鉢應如是持,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出家眾要在戒律裡學到如何使用衣鉢的事情,要如何搭大衣、七衣、五衣,搭時應念什麼偈頌,每個偈頌念完,要念咒語三遍等等,於持鉢的自相應當了知,搭衣的儀式軌則也能正確了知。於何時應該穿大衣、七衣、五衣都要了解,或現在應該要持鉢,所穿的衣有沒有作淨,能夠正確的了知,在時間上也應知道大衣、七衣、五衣或者是鉢,已經受持了或應該要受持時,能正確的明白。對於自己的三衣,拿到衣、取到鉢自己應該要如何觀想,要有如理作意,能正確的明白;如前所說稱為正知。
《披》或淨不淨能正了知者:謂若習近增諸善法,減不善法,是名為淨;與此相違,當知不淨。如下說言,不應開紐、不軒、不磔,亦不褰張而被法服,乃至廣說不應置鉢在雜穢處、若坑澗處、若崖岸處。其義應知。
 若常修習接近及增長各種善法,減少不善法,是名為淨;與增長諸善法,減少不善法相反,應當知道是不淨。如下文所說,搭衣的威儀:衣上有鈕扣不應打開,鈕扣要扣起來;不軒,衣也不可以穿得太高,譬如說衣角的地方太短,也是不合威儀。不磔(音ㄓㄜˊ)是裂開,穿的衣服,不要有裂開及脫線的情況。亦不褰張,褰(音ㄑㄧㄢ)張是掀開,搭衣時應該要整齊,如果衣掀得很大,綻開很大的空間,以這種方式被(音ㄆㄧ)法服是不合宜的,乃至詳細說不應將鉢放置於雜穢處,鉢要放好,不要放在很骯髒或混雜污穢的地方,或放在乾坑或是水澗,比較低下的地方,或者山崖旁邊容易掉下去的地方,使鉢破掉。其中的道理應該要明白。
酉二、顯住相
 第二科顯住相,顯示住於搭依持鉢正知而住的相狀。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鉢,自知而持;於所應持,於應持時,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
 彼行者由於成就這種正知的智慧,可以正確的知道自己在作什麼,對所應受持的或僧伽胝(大衣)、或七衣、五衣、或是鉢,很明確的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搭的是七衣、五衣、大衣,或應該持鉢,於這些僧伽胝、或衣、或鉢能自知而持;於所應持的衣鉢,於應持衣鉢的正確時間,而能正確的搭衣持鉢;乃至於搭衣、持鉢時能如理作意,合乎軌則道理的受持,不會過量,而能正確、端正,如法而持。
未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如上所說能依正知,於所應持,自知而持,於應持時,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修行的所緣境,正知也是栽培自己道力的方法。這是說到行者日常生活中都要作的事情,搭衣持鉢的事。
午五、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3 未一、徵
 第五科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行者每日要作的食飲噉嘗,也要正知而住,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住者,云何為食?云何為飲?云何為噉?云何為嘗?云何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說到食、飲、噉、嘗,正知而住這件事,什麼稱為食?什麼稱為飲?什麼名為噉?什麼是嘗?什麼稱為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這些食、飲、噉、嘗都是受用飲食的相貌,只是依據受用飲食種類的不同,用不同的名相來表示,總之,在受用飲食時要正知而住。
未二、釋3 申一、食2 酉一、標列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食,說明於食正知而住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二種食。
謂諸所有受用飲食,總名為食。此復二種,一、噉,二、嘗。
 諸多所有受用的飲食,早餐與午餐總名為食。
 食又有二種:一、噉,指吃或給人吃,啖以素食:如啖飯;二、嘗,指辨別滋味,如品嘗,吃新收穫的穀物或應時的果品,名嘗鮮。
酉二、別辨2 戌一、噉3 亥一、徵
 第二科別辨,各別的辨明二種食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噉,說明噉的名義,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為噉?
 什麼稱為噉?
亥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謂噉餅麨、或飯、或糜、或羹、或臛,或有所餘造作轉變可噉可食,能持生命。
 噉是指吃餅麨(音ㄔㄠˇ)、或飯、或糜粥、或羹湯、或臛,或有其餘經由加工轉變可吃可食用的食物,依此能維持生命。米麥曬乾磨成粉作成的餅稱為麨;糜是煮爛的粥;羹是菜羹或羹湯;臛是肉羹的意思。
亥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皆名為噉,亦名為食。
 如前所說這些種類都稱為噉,也名為食。
《披》或有所餘造作轉變等者:謂若餅麨、或飯、或糜、或羹、或臛,及餘可噉可食一切品類,當知唯是假相有法,非常言論所攝,謂由加行故及轉變故。如思所成地說。(陵本十六卷四頁1377)此說造作轉變,準彼應釋。
 現在吃的餅、或者是麨、或種種的粉類、或是飯、或是糜粥、或是羹湯、或臛(肉羹)等、及其他可可吃可食用的一切食物,如餅是緣生之法,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東西稱為餅,餅裡要有水,要有麥,有時需加糖、鹽或者是胡椒粉等,是很多東西聚集起來的,是假相有法,找不到餅的自相的,所以說是假相有法。麨也一樣,米麥磨成粉,裡面是很多原料構成的,不是只有一樣,找不到什麼東西稱為麨,或飯,或是羹粥都一樣,裡面都可能有加水了,加其他的原料,都是假相有法。是非常言論所攝,是由加行及轉變後的加工食品。非常言論,如〈思所成地〉卷16,577頁中所說的由加行故、由轉變故。這裡是說造作轉變而使食物產生無常變化。有法有五種,無法也有五種,有性無性、有相無相各說了五種,此處是其中的一種稱為假相有法。此處說造作轉變,是準照〈思所成地〉卷16所說由加行及由轉變作解釋。
戌二、嘗3 亥一、徵
 第二科嘗,說明嘗的名義,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為嘗?
 什麼是嘗?
亥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謂嘗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魚、肉、醯、鮓,或新果實,或有種種咀嚼品類。
 嘗,是用舌辨別食物的滋味,品嘗的食物包括:乳是牛奶,或是酪(乳酪),生酥或是熟酥的味道,或是油或蜂蜜,或是沙糖,或是魚,或是肉,或是醯(音ㄒㄧ),醯是醋的意思,或是鮓(音ㄓㄚˋ),鮓是醃魚,或醃漬品也可以稱鮓,或是新鮮的水果等,或有對各種食物的咀嚼都稱為嘗。
亥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一切總名為嘗,亦名為食。
 這一切所吃的食品,可以稱為嘗,也稱為食。
申二、飲2 酉一、徵
 第二科飲,說明飲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為飲?
 什麼是飲?
酉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謂沙糖汁、或石蜜汁、或飯漿飲、或鑽酪飲、或酢為飲、或抨酪飲,乃至於水,總名為飲。
 一般常說的飲水,飲是喝流質的東西稱為飲,流質的飲料有沙糖汁、石蜜汁、或飯漿、飲湯汁、或鑽酪飲,鑽酪飲是酪、奶酪的飲料、或酢為飲,酢也是醋的意思,醋早期的名字,古字稱為酢(ㄗㄨㄛˋ),也唸醋或抨酪飲,這也是一種飲料。乃至於水,總名為飲。可以看出來噉就是吃,主要是主食,嘗是指乳酪生酥蜜等等這些配菜,飲主要說的是水。
申三、正知住2 酉一、明正知
 第三科正知住,說明正知住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說明正知的相狀。
若於如是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於一切所食、所飲、所噉、所嘗,能正了知;若於爾時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若是對於食、飲、噉、嘗的所有自相,能正確的了知;若對於一切自己所食的、所飲的、所噉的、所嘗的,能正確的了知;以及何時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確的了知;若於如此的應食、應飲、應噉、應嘗,也能正確的了知;名為正知。
 說這麼細,乃因受用飲食的方式不同,所吃食物種類及所用的器皿、道具也是不一樣,所應有的威儀也隨之不同,如在用餐時吃飯或吃餅,在嘗乳酪、水果時,用的工具可能不同,可能用叉子來吃水果,用刀來切魚肉,早期出家眾也有吃葷的。現在素食也是一樣,有時也要用一些不同工具。喝水時是拿起來喝,或者是用湯匙喝,有不同的威儀。器具隨食物不同、樣式也不同。
酉二、顯住相
 第二科顯住相,顯示住於飲食正知而住的相狀。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自所有若食、若飲、若噉、若嘗,自知而食,自知而飲,自知而噉,自知而嘗;於所應食,於所應飲,於所應噉,於所應嘗,正食、正飲、正噉、正嘗;應時而食,應時而飲,應時而噉,應時而嘗;如所應食乃至如所應嘗,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嘗。
 彼行者由於成就這類正知的智慧,於自己所有的食物與飲料,可供食、飲、噉、嘗,自己知道自己正在食、飲、噉、嘗;於所應該食的、飲的、噉的、嘗的,能夠正知而食、正知而飲、正知而噉、正知而嘗;在適當的時候食、飲、噉、嘗;如所應該食的、飲的、噉的、乃至如所應該嘗的;能如是而食、如是而飲、如是而噉、乃至如是而嘗。這都是正知而住的相貌。
 行者應正知而食,知道現在正在受用,或食或飲或噉或嘗,各式各樣的米飯飲料等。對所應該受用的食物,如自己的胃不好,必須要吃乾飯不可以吃稀飯;自己應飲的飲料,適合喝酸的或喝甜的飲料,腸胃能不能受用要知道。
 於所應噉,要噉飯、羹湯、或飯餅麨,是否可以吃要知道。所應嘗的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等或者果實等,自己要知道。以上所說就是於所應食,於所應飲,於所應噉,於所應嘗正食、正飲、正噉、正嘗。應時而食,應時而飲,應時而噉,應時而嘗。喝水、吃飯、羹湯、嘗生酥乳酪的時間要適當,自己都要知道。如所應食乃至如所應嘗,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嘗,如所應該要受用的這樣作了,如是就是如此而作,這樣的食飲噉嘗,都要了解其中的自相,知道自己現在的威儀及正在作什麼?應該要受用的時間要恰當,種類要合適,合道理,而且要如理作意。
未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由於成就正知,對於食、飲、噉、嘗能適時、適量、如法,正知而住的食飲噉嘗,如是名為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午六、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3 未一、徵
 第二科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說明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的方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住者,云何為行?云何為住?云何為坐?云何為臥?云何悎寤?云何為語?云何為默?云何名為解於勞睡?云何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由上可知,行者一日二十四小時都在修行,隨時都知道自己在作什麼。此處又提出問題:對於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這件事,什麼稱為行?什麼稱為住? 什麼是坐?什麼是臥?什麼稱為悎寤?什麼稱為語?什麼是默不說話?什麼稱為解於勞睡?什麼稱為行?詳細說乃至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未二、釋9 申一、行
 第二科釋,解釋,分九科;第一科行,說明行的名義。
謂如有一,於經行處來往經行,或復往詣同法者所,或涉道路。如是等類,說名為行。
 行是指如有一類行者,在經行處來往經行,或又去拜訪同梵行的其他行者,或是需跋涉道路才能到達所要去的處所,這些來來回回的經行、或前往拜訪同梵行者、或跋涉道路等類的期間,都能正知而行,這些稱為行。
申二、住
 第二科住,說明住的名義。
復如有一,住經行處,住諸同法阿遮利耶、鄔波陀耶,及諸尊長、等尊長前。如是等類,說名為住。
 又如有一類行者,住於經行處,住是在固定地方沒有活動,譬如說經行處,不是一直走,走一走會停在經行的地方。如在前面的院子經行,停下來如理作意,緣念思惟法義,觀察自己有沒有染污心生起?安住在那裡。同法阿遮利耶指同修梵行的人。譬如說同樣是出家人,教導自己戒律的阿闍黎(又名軌範師),鄔波陀耶是和尚、和尚尼,教導定慧的親教師,以及其他師長前面、尊貴的長輩前面、以及等尊長前,雖然不是自己寺院的長老和尚尼,其他寺院戒臘很高,也是值得尊重的長輩。在這些人面前,並沒有走來走去,而是在那裡站著,稱為住。
申三、坐
 第三科坐,說明坐的名義。
復如有一,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或諸敷具、或尼師壇,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如是等類,說名為坐。
 又如有一類行者,在大床、或是小繩床、或用草葉墊起來的座位、或是種種敷在地上的坐具、或在尼師壇(比丘六物之一。即坐臥時敷在地上、床上或臥具上的長方形布,乃坐具之梵語音譯)等坐處,雙加趺坐或單加趺坐,身體端直,很誠心的、懇切的、沒有諂曲的發願:修止觀斷除煩惱證得涅槃,安住在如理作意中背棄所有不善的念頭。在這些座處靜坐,稱為坐。
 什麼是安住背念?〈本地分‧聲聞地〉卷30說有二種:
 一、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
 二、又緣定相為境念,名為背念,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緣境故。
申四、臥
 第四科臥,說明臥的名義。
復如有一,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或阿練若、或在樹下、或空閑室,右脅而臥,重疊其足。如是等類,說名為臥。
 又如有一類行者,出住處外,離開住所,到屋外洗濯其足,洗好後,再回到住處的臥室。臥鋪的種類有很多種,可能是大床、可能小繩床、可能草葉坐、可能是阿練若的寂靜處,或可能在樹下,或是空閑室很空曠的地方,右脅而臥,右手放在臉下面吉祥臥,左足疊在右足上。如前所說於不同處所、各種臥具上右脅而臥,這樣的威儀稱為臥。
申五、悎寤
 第五科悎寤,說明悎寤的名義。
復如有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於後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說名悎寤。
 又如有一類行者,於日間經行、宴坐,從順障法(五蓋)淨修其心(以對治法去除五蓋);在初夜下午六點到九點,及於後夜分凌晨三點到六點時,都是經行宴坐,也是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對治斷除五種蓋障,淨化修治自心,這些止觀的修習,稱為悎寤。
申六、語2 酉一、列3 戌一、讀誦法教
 第六科語,說明語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列,列出三種語,又分三科;第一科讀誦法教,說明讀誦法教的語言。
復如有一,常勤修習如是悎寤,於未受法正受正習,令得究竟。所謂契經、應頌、記別,廣說如前。即於如是已所受法,言善通利,謂大音聲若讀、若誦。
 又如有一類行者,常常精勤的修習悎寤瑜伽,對於還沒有聽聞領受的佛法,能正式的領受及學習,如早期的老師在傳授弟子時,是將整部經論背給弟子聽,弟子依此領受、學習,學過以後也要背起來,使令自己能夠究竟的通達所學習的法。所受或未受法是所謂的契經、應頌、記別,詳細如前所說的十二分教。對於這些已所領受的佛法,語言文字要善巧通達明利,要以較大的音聲將文字讀出來,或是將它背誦出來。
戌二、為他開示
 第二科為他開示,為他人開示的語言。
或復為他廣說開示。
 還有一個方法使令已所領受的法能夠受持不忘,令得究竟,是要為他人廣泛的開示,將自己知道的道理向同梵行的對象說出來,重覆講說多遍,越說自己也越明白,這時是要說話,這是第二種情況。或現在能力也許不足還沒辦法為他人講說,將來有因緣必須要對他人開示,這也是菩薩道中讓自己更加通達法義的方法。
戌三、慶慰勸勵
 第三科慶慰勸勵,慶賀安慰勸告鼓勵同梵行的語言。
於時時間與諸有智同梵行者,或餘在家諸賢善者,語言談論,共相慶慰,為欲勸勵及求資具。
 行者要說話的第三種情況,是常常的要與有智慧的同梵行者,或是其他在家諸賢善者,受持五戒修行善法的在家居士們,與他們語言談論,共相慶慰,慶賀安慰彼此在佛法戒定慧中的心得與成就,討論的內容是戒定慧有沒有增長?煩惱有無減少?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如理作意?這時必須要說話,或者是勸告鼓勵彼此要更加的精進,如尚未成就,要有所慚愧,及趕快精進,以及於追求資具時必須向施主化緣,這些時候都要開口說話。
酉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說名為語。
 如是等類,說名為語。必須要說話的三種情況是:
 一、在讀誦法教時。
 二、為他人開示,出去演說佛法時,一定要開口說話。
 三、與他人互相慶慰勸勵時,如與在家、出家的人談論聖法時,也需要語言。
《披》於時時間至及求資具者:此中共相慶慰,謂於有智同梵行者。為欲勸勵及求資具,謂於在家諸賢善者。如是差別應知。
 這其中的共相慶慰,是指與有智慧的同梵行者,大家慶賀安慰現在這段時間所獲得戒定慧的成就等。為欲勸勵及求資具,是指對在家的賢善居士們,勸告鼓勵繼續修布施持戒六度萬行,繼續修戒定慧,或於乞求資具時,也必須要說話。說話有這麼多的差別,應該要知道。
申七、默2 酉一、列2 戌一、思惟
 第七科默,說明默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列,列出二種沈默時,又分二科;第一科思惟,於思惟法義時沈默。
復如有一,隨先所聞、隨先所習言善通利究竟諸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
 又如有一類行者,隨過去所聽聞到的及所修習的佛法,對法義裡的語言文字,已經善巧的通達、明利了,為了究竟通達諸法的道理,自己在空閑的寮房或者是到圖書館裡,思惟佛法的道理,衡量觀察思惟教法的深隱要義,經過籌量觀察,可以將所聽聞的道理領納於心,因此思惟法義時是沈默的。
戌二、修習2 亥一、止
 第二科修習,於修習止觀時沈默,分二科;第一科止,說明修止時沈默的相狀。
或處靜室,令心內住、等住、安住,及與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
 或處於靜室,修九種心住,九心住後面還會有詳細解釋。行者在寂靜的地方,收攝此外散的心令心向內安住在內心的所緣上,不讓它向外跑,稱為內住。等住,修習久了,動心多少息下來了,才能心住內境,後一念心與前一念心一樣平等安住於所緣上,相續而住,不再流散。安住,雖說相續而住,但還是有失念而流散的時候,但修習到這時,妄念一起,心一外散,就立刻察覺,攝心還住於所緣中。及與近住,這時心能安定住於所緣,不會遠散出去,常常親近於所緣上。調伏:心裡有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等十相的煩惱現行時,能夠以靜制欲,內心柔和調順,不會因這些相的誘惑而散亂。寂靜,十相是重於外境的誘惑,還有內心發出的國土尋思等八種尋思及貪欲等五蓋,當這些煩惱現行時,能以內心的安定功德很快將它排除出去,免受擾亂,內心慢慢的清淨,如中夜的寂無聲息一樣,而達到寂靜。最極寂靜,當八種尋思五蓋等一起,能立即除遣,立刻能除滅,心靜而又淨。再往上是專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內外不良因素所動亂,臨到平等正直持心的階段,繼續努力使心能專注於同一所緣,能不斷的,任運的(自然而然的)相續而住。等持,是平等持心,此時功夫純熟,不要再加功用,心任運的平等、正直、明靜相續而住,等持再往上一步是未到地定,身體的感覺可能會有所變化。於修定的過程稱為止,修止時必須沈默、不說話。
亥二、觀
 第二科觀,說明修觀沈默的相狀。
或復於彼毗鉢舍那修瑜伽行。
 或在定中修習三乘觀行,三乘觀行又名瑜伽行。修觀行時是不說話的,只是第六意識在運轉。
酉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說名為默。
 以上等類,如在思惟法義、或在複習功課、或在修習止觀時,都是不說話的,稱為默。
《披》或處靜室至修瑜伽行者:此中止觀,名瑜伽行。令心內住乃至等持,是名止行,此即九種心住。四種毗鉢舍那,是名觀行。如下自釋應知。
 此處文中所說止觀,稱為瑜伽行。瑜伽是相應的意思,依修止觀可能會與法相應,名為瑜伽行,內心要由內住逐漸修習,乃至等持,稱為止行,這是九種心住。四種毗鉢舍那,是名觀行。如下文還會解釋。
 初修行者攝心的時間很短,只有靜坐時才會攝心,平常大多放鬆,此處說二十四小時都要修行,是一種願力,希望自己每一個動作都是在修行,如修悎寤瑜伽睡覺時還要思惟法義,連睡夢都在修行。
申八、勞睡
 第八科勞睡,說明勞睡的相狀。
復如有一,於其熱分極炎暑時,或為熱逼、或為劬勞,便生疲倦,非時惛寐,樂著睡眠,是名勞睡。
 如有一類行者,在熱的時候,極炎暑時可稍作休息。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分,熱的時候是五六七八九月,極炎暑時即是最熱的時候,可能是七月八月。太熱了有逼迫苦,或是工作太辛苦時,便會生起疲倦的感覺,雖不是睡覺的時間,可是因疲累,會惛眛得想要睡覺,這時可以休息一下,稱為勞睡。如果硬撐,學習效果不好,不如去休息一下,精神好再繼續用功。
申九、正知住2 酉一、明正知2 戌一、釋4 亥一、於行等相
 第九科正知住,說明正知住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說明正知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四科;第一科於行等相,說明於行住坐臥等所有自相(項目)正知的相貌。
若復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所有自相,能正了知。
 自相,是指不與他相共通,唯自獨有的體相。意即行者對修行時會做的事有哪些,如經行、安住於道場、靜坐、躺臥、修悎寤瑜伽、說話、沉默、或解勞睡、大寮煮菜、出坡、上殿等寺廟所有的活項目都能正確了知,名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所有自相,能正了知。
 要略而言,即正確了知修行中各種行事的項目。
亥二、於應行等
 第二科於應行等,說明於應行等內容正知的相狀。
於所應行,乃至於所應解勞睡,能正了知。
 於所應行事,乃至於所應解勞睡,修行中各種行事的內容,能正確了知。如出坡、上殿等是所應行事,出坡的時候不可以偷懶,上殿應搭七衣,不可任意缺席等,能正確了知。
 要略而言,即正確了知修行中各種行事項目的內容。
 於所應行於如所行,《瑜伽論記》卷6說有二種解釋:
 一、所應行事是簡別諸惡事、不應行事。於如所行是指如餘善丈夫所行如是而行也;
 二、於所應行,指佛所許可處,於如所行,指佛所遮制處。
亥三、於行等時
 第三科於行等時,於行等時正知的相狀。
於應行時,乃至於應解勞睡時,能正了知。
 對於應該要行的時候,乃至於應該要解勞睡的時候,要正確的明白。這是對於修行中各種行事的時間能正確的了知,如幾點上殿、靜坐、出坡等。換言之,對於時間的掌握要正確。
亥四、於如行等
 第四科於如行等,說明於如行等,正在執行時,保持正知。
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能正了知。
 如同所應該要行的時候,保持正知,正確的執行。如上殿做課時,能正了知自己是否專注恭敬,或者妄想紛飛等。
 這是對於執行各種行事當下要能正確了知。
 《瑜伽論記》卷6說如其餘善丈夫、賢聖等所行如是而行,或是佛所制定應當執行的行住坐臥四威儀,乃至於應該要解勞睡時,也都能正確的了知。
戌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名正知。
 如前所說是名為正知。行者要正知,修行不離開自己的身語意,不離身心,不離日常生活的人事物。應該正確的知道要做的事有哪些?事情的內容是甚麼?何時作?如何正確地作?要有清醒的心、覺醒的正念。
酉二、顯住相
 第二科顯住相,顯示住於行乃至於自解勞睡時正知住的相狀。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其自行乃至於其自解勞睡,正知而行乃至正知而解勞睡;若所應行乃至若所應解勞睡,即於彼行乃至於彼解於勞睡;若時應行乃至若時應解勞睡,即此時行乃至此時解於勞睡;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勞睡。
 行者由於成就這正知的因緣,分四個部分來說明住相:
 一、從行至解勞睡,能夠正確的明白了知,即正知而行,乃至正知而解勞睡。內心對於正在作什麼事情的自相要明白。
 二、於所應行的動作,乃至應解勞睡的動作,能夠正確的明白了知,就於這樣而行,乃至這樣而解於勞睡。這部分是指所緣的境界是自己的身體,指身體上的相貌,應該要了解。也就是於行住坐臥語默或是悎寤或是解勞睡等所應行的動作,應該要知道,也要正知而住。
 三、若時應行,乃至若時應解勞睡,指什麼時間該作什麼事情?也要正知而住,即於此時行,乃至此時解於勞睡。時間上也要掌握得很好。
 四、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道理上說,就是內心對這些事情要如所應行。如佛所開示的: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勞睡。
未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於行、於住、於坐、於臥、於其悎寤、於語、於默、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這樣稱為對於行、住、坐、臥、悎寤、語默、解勞睡等能正知而住,這是約能緣的心分成四個部分,前面受用飲食也是一樣。
 一、討論能緣的心,知道現在正在作什麼?
 二、所緣的境,是指自己的身相,修行要作的事情有哪些?
 三、時間要掌握好。
 四、道理上要合理,於上述這些事的時間長短、數量多寡等要合理,以及是屬於哪一類的行為?應該要通達。
 以上將此六種正知而住作個解釋,這是別顯、別辨其相,各別分別它的相貌。
巳二、總顯次第及所為事2 午一、徵
 第二科總顯次第及所為事,整體的顯示日常生活中正知而住的次第以及所作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復次,如是正知而住,云何次第?為顯何事?
 其次,彌勒菩薩開示行者隨時都要正知而住,其中有什麼次第?是為了顯示什麼事情?提出這個問題,再詳細的開示,這六大類應該要怎麼樣作才是如所應作?怎麼樣作才是正確的?
午二、釋2 未一、辨次第2 申一、釋6 酉一、往還3 戌一、於所應往及非所往2 亥一、於村邑等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次第,辨明所作事的次第,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六科;第一科往還,於出門及歸還正知而住的相狀,又分三科;第一科於所應往及非所往,出門時,應該要去以及不應該去的地方正知而住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於村邑等,於入村莊等正知而住的相狀。
謂如有一,依止如是村邑、聚落、亭邏而住,作是思惟:我今應往如是村邑、聚落、亭邏巡行乞食。如是乞已,出還本處。
 如有一類行者,依止在這些村莊、聚落,或沒有牆壁的涼亭、或上方有遮蓋的涼亭而住,心應這樣思惟:我現在應當前往這些村邑、聚落、亭邏巡行乞食。這樣乞食完以後,又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亥二、於諸居家2 天一、不應往3 地一、標
 第二科於諸居家,對於入諸在家眾居家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不應往,不應該去的居家,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又於如是村邑等中,或有居家我不應往。
 又在這些要去的村落當中,有一些住家是自己不應該去的。
地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居家?
 哪一類居家不應該去?
地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來。
謂唱令家,或酤酒家,或婬女家,或國王家,或旃荼羅、羯恥那家;或復有家一向誹謗,不可迴轉。
 以下這些人的家不應去:唱令家,是殺羊的,古代的人殺羊,殺羊前會到村子裡到處去喊,要殺羊等等稱為唱令家,這是殺生為業的家。或是酤酒家,賣酒的酒店、酒家,這些都是不應該要去的。或是婬女家,有淫欲的地方也不可以去。或國王家,國王的家裡不要去,以避免被譏嫌。或者旃荼羅,也是殺生的人家。羯恥那家是殺狗的。或是與斷獄官來往,避免到判人罪的法官家裡,以防他人誤會或是譏嫌。或是有一類居家,是毀謗佛法不相信佛法,而且這類人的邪見很堅定不可改變的,不要去這類人家裡。在經論中有提到對沒有信仰三寶的醫生不要去看比較好,以免這類人毀謗出家人:修行還會有病,這不但沒能讓這類人生起福報,沒能修布施功德,還使其毀謗三寶,佛陀說不要去這類人的處所看病,要給學佛的醫生看比較好。
《披》謂唱令家等者:此顯五種非所行處。如前戒律儀中已說應知。(陵本二十二卷四頁1901
 這裡顯示五種不應該去的地方,如前戒律儀中已經說過了,〈聲聞地〉卷22,794頁已說過。
天二、應往2 地一、標
 第二科應往,可以去的處所,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或有居家我所應往。
 有些居家是我應該要去的。
地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謂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羅門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僚佐家、或饒財家、或長者家、或商主家。
 剎帝利,是作官一類高官貴族的家裡還是可以去;或是婆羅門,有學問的大思想家,也可以去拜訪;或居士大族姓家,有財富的佛教徒家裡也可以去;或僚佐家,是幫國王作事的部下家裡,這些大臣家也可以去;或饒財家,有財富的人家;或是有道德的長者家;或是商主的家,商隊的主人等等,這些大財富者的家裡是可以去的。
戌二、於應往時及不應往
 第二科於應往時及不應往,正知何時應去,何時不應去。
又有居家我雖應往,不應太早太晚而往。若施主家有遽務時,亦不應往;若戲樂時、若有營構嚴飾事時、若為世間弊穢法時、若忿競時,亦不應往。
 又有居家雖然應該去,但要適時:
 一、不應太早太晚而往,有些居家雖然可以去,但不可以太早,太早施主們還沒有起床,太晚施主們要休息,所以不應該去。
 二、若施主家有遽務時,遽是匆忙,有匆忙的事情要作,有客人或要處理其他的事情,這種時候不要去。
 三、戲樂時,施主們在歡戲遊樂時不要去,因為施主們看到行者就不適宜再繼續戲樂了。
 四、營構嚴飾事時,或在裝修房子,或嚴飾屋內的裝潢時等,這種時候不要去。
 五、是世間弊穢法時,該處在作邪欲的事時不要去。
 六、是忿競時,他人正在吵架、忿怒、競爭時也不要去。
《披》若為世間弊穢法時者:謂欲邪行名弊穢法應知。
 世間弊穢法,是指此處有欲邪行,就不要去了。
戌三、於如所往及非所應2 亥一、往村邑等
 第三科於如所往及非所應,說明於如所應往及所不應往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往村邑等,到村落等的次第。
又如所往,如是應往。不與暴亂惡象俱行,不與暴亂眾車、惡馬、惡牛、惡狗而共同行,不入鬧叢,不蹈棘刺,不踰垣牆,不越坑塹,不墮山崖,不溺深水,不履糞穢。
 行者出門時還要注意,要到如法安全的地方才去,不可以與暴亂的惡象同行,因為惡象可能會攻擊人。不要與暴亂的眾車,這樣的車可能有牲畜拉著,這樣的車子不要與其同行。還有尚未調伏的惡馬也不要接近,此外還有惡牛、惡狗也不要同行,因為都可能會受傷的。不要到鬧叢裡去,這有二種解釋:一、是雜草叢生的地方稱為鬧叢;二、人很多、很雜亂的地方不要去,如鬥牛或是市集的大集會、欲樂的集會,這些鬧叢不要去。或是該地的叢林很複雜,可能有很多蛇,很多的蛇蠍鬼魅。也不要去踩有樹叢多刺的地方,使令自己的腳受傷。不要跳躍翻越垣(音ㄩㄢˊ)牆圍籬。也不可以跳過坑塹,低下的地方,塹是低窪的地方,坑塹這些坑坑洞洞不要跳躍。也不要讓自己從山崖的上面掉下來。不要涉足深水,若不會游泳可能會覆沒。有糞穢的地方也不要去踩,知道這些地方養很多牛、羊,有很多糞穢就不要去。
亥二、往施主家2 天一、應隨月喻
 第二科往施主家,說明往施主家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應隨月喻,應該像月亮一樣,心越來越清淨明亮才可以去施主家。
應隨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慚愧,遠離憍傲,盪滌身心,不求利養,不希恭敬。如自獲得所有利養,心生喜悅,如是於他所得利養,心亦喜悅。不自高舉,不輕懱他,心懷哀愍。
 在此以月亮為喻,從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是越來越圓滿,越來越光明,行者的心也是一樣,貪瞋癡越來越薄,戒定慧越來越增上,智慧越來越高,心要清淨如明月,用這樣的心情到施主家。且具慚愧心,因為自己還沒成就戒定慧,慚己是覺得對不起自己,愧他乃愧對其他的賢聖。遠離憍傲,因為沒有什麼好驕傲的,道業未成,一切資具全部都是向施主借來用的,不可以過度享受,不要驕傲,現在是伸手向人要,不是自己給他人。要以佛法的戒定慧來洗滌自己的身心,使令內心清淨光明。不要追求利養及財富,也不要希望居士一定要恭敬自己。自己獲得利養時心裡會歡喜、悅意,如果與自己一起去的同梵行者也得到利養了,心裡也一樣喜悅;有時候施主給他沒有給自己,也如同自己得到一樣,不要嫉妒障礙,要隨喜,不要生起高慢心,覺得自己比他人修行好,怎麼沒供養自己卻供養他人?不可以有這種心情。也不要輕視他人,心裡對眾生有慈悲哀愍心,以菩薩願心,發大菩提心度一切眾生,如果有一個人願意好好修行,離苦得樂,應該要高興。
《披》不自高舉不輕懱他心懷哀愍者:此顯喜悅他得利養由三因緣應知。
 這裡是指能夠隨喜他人得到利養,有三個因緣:
 一、不求利養,不希恭敬;
 二、自獲利養,心生喜悅,於他所得利養,心亦喜悅;
 三、不自高舉,不輕懱他。心懷哀愍則是對眾生,也包括同梵行者。
天二、應自持心4 地一、於非所宜
 第二科應自持心,要克制自己的內心,保持自心的清淨平等,分四科;第一科於非所宜,說明不適宜的思惟。
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豈有出家往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廣說乃至要當速疾而非遲緩。
 行者又應該控制自己的內心才到施主家。不能一出去拜訪施主,就希望施主一定要布施,施主沒有理由一定要布施給自己,或者希求施主布施時,還要很快不可以慢吞吞的,沒有這種道理,這是不當的要求,是與貪心相應了,才會有這種相貌出現,行者應該要控制自己的貪心。
《披》廣說乃至要當速疾等者:此中廣說,謂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麤。如前於食知量中已說應知。
 這其中的廣說,包括期望他人的敬重,而不是不恭敬,要求利養多而不是利養少,要求精妙而不是麤陋。這在前面於食知量已經說過。
地二、於應知量
 第二科於應知量,於所受的布施物品應該知量。
又作是心:我於今假往施主家,所受施物應知其量。
 行者到施主家接受布施的物品,又應作如是思惟:我現在需要藉這些資生具修行,因此暫時到施主家去,於所受的布施物品應該知量,不要太多或貪求無厭。
地三、於邪追求
 第三科於邪追求,不可以錯誤的方式來追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
又我不應利養因緣,矯詐虛誑、現惑亂相、以利求利。
 又我不應該於利養的因緣,行錯誤的手段,如矯詐虛誑,矯飾就是假裝出來的,虛誑也是欺騙他人,用語言或身相欺騙他人,迷惑對方,說自己有什麼神通,或是在施主間作比較,說某人布施多,某人布施少等,以利求利,這些不正當的手段都不可以使用。
《披》矯詐虛誑等者:謂依矯詐、或邪妄語、或假現相、或苦研逼、或利求利種種狀相,而從他所非法希求所有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如前戒律儀中釋相應知。
 行者不應該這樣作:依止矯詐或者是邪妄語,打妄語,對居士說自己有修有證了,或是假裝現出很寂靜很有修行的樣子,矯詐有德。或苦苦的逼迫施主像在磨墨一樣,一直向施主說,使令施主不勝其擾只好布施給自己。或是以得到的利養來比較,希望施主給更好的,以利求利。以種種的方式手段,從施主處非法希求所有。以上都屬不法的手段追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不是施主誠心願意布施的,而是受到各式的矯詐、或邪妄語、或假現相、或苦研逼、或以利求利,不得已而作的,這些都不如法。如前面戒律儀中已解釋,應當知道。
地四、於染受用
 第四科於染受用,不應染著受用他人所施物品。
得利養已,無染、無愛,亦不耽嗜、饕餮、迷悶、堅執、湎著而受用之。
 行者得到四事供養以後,還要記得不可以染污受用。無染、無愛,不可染愛及執著受用這些供養;不耽嗜,不可以喜樂堅著的耽嗜,堅固的執著這種喜受樂受,耽嗜在這些欲境中。不饕餮,也不可以貪得無厭,希求更多而有饕餮之相。不迷悶,要知道這裡面有很多的過患,應觀得失,如果執著受用在欲中即不能離欲,不得名為修行人。不堅執,不要堅固的攝為己有,不讓他人受用;不湎著,不要無所顧惜的耽樂受用,不擇手段拿來受用就是湎著了。
 受用食物時不可以有這些染污心,要控制自己的心,於非所宜則不應該要,不以不正確的心態去向居士乞食,而且還要知量,不要貪求無厭,不可邪追求,不可以用錯誤的手段來追求四事供養,得到供養後不可以染污心受用。
 以上是說明往還,要有正確的心態,對應該去的、不應該去的地方要知道;應該去的時間及不應該去的時間要知道;去的時候要怎麼樣才是如理作意;往村邑時,不要去危險的地方,往施主家應隨月喻內心清淨,而且自持其心,應該控制自己的內心,於非所宜的事情不要作;於四事供養要知量,不要錯誤的追求,也不要染污受用,這就是於往還時要正知而住的次第與要義。
酉二、覩瞻2 戌一、標
 第二科覩瞻,於覩瞻正知住的相狀,觀看眾色時名為覩瞻,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復於已往或正往時,觀見眾色,於此眾色一分應觀,或有一分所不應觀。於不應觀所有眾色,當攝其眼,善護諸根;於所應觀所有眾色,應善住念而正觀察。
 又行者出門,於已經前往或正要前往時,眼根一定會看,耳朵會聽,路途中一定會看到很多的色相,在種種色相當中有山林樹木花草還有各式各樣的人物,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觀察的,有一部分是不應該看的。由於知道不應該再看,對於不應該看的眾多色相,應該收攝自己的眼根,善巧的保護自己的六根;對於應該觀察的色相,應該善巧的安住正念並且作正確的觀察。
《披》於不應觀所有眾色等者:謂所觀色若令發生種種雜染,此不應觀。於如是色,不應策發所有眼根,是名當攝其眼。不取其相及與隨好,防守正念,修根律儀,是名善護諸根。若所觀色令不雜染,此所應觀。於如是色,應策眼根,安住正念,審諦觀察,為令於色離喜貪故。
 若對所觀察的色相會使令內心發生貪瞋癡的想法,則不要再看。這些色相會使令自己生起貪瞋癡,就不要策舉發動眼根去看,名為當攝其眼。不要取著色相的總相的好以及別相的隨好,要防止雜染保護自己的正念,修習根律儀,名為善護諸根,善巧的保護自己的根門。
 如果所觀察的色相不會令心不清淨,這就是應該觀察的色相;對於應該觀察的色相,應該策發眼根,安住正念,詳細、真實的觀察,目的是為使自己遠離對色法的喜愛貪著,想到自己將來也會有此朽壞不淨的法性,則對男女等色貪可以離欲。
戌二、釋2 亥一、不應觀色3 天一、徵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不應觀色,不應觀的色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何色類色所不應觀?
 哪一種類的色法色相是行者所不應該觀察的?
天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諸妓樂戲笑歡娛,或餘遊戲所作歌舞音樂等事;如是復有母邑殊勝,幼少盛年,美妙形色;或復有餘所見眾色,能壞梵行、能障梵行、能令種種諸惡不善尋思現行。
 行者出門時,會看到種種廣告,也會看到路邊有人在賣東西,有些人穿著很暴露,這是不可以看的。如妓樂的事情,唱歌跳舞嘻笑歡娛,這些事不要看,這些事會引起內心的掉舉、貪心。或是其他人在遊戲,可能在拍電影、在作水上遊戲,這些事情也不要看,歌舞音樂等事不要觀看。或有殊勝美麗的女人,成熟的美女,幼少盛年的美色,這些美妙的形色,不要看。或看到其他的色相,會破壞內心清淨,且障礙自己清淨的梵行,這類廣告,也不要看,這些色相、圖案,能使令內心有種種欲恚害等惡不善尋思現行,都不要看。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色類所有眾色,不應觀視。
 以上色類的種種色相,是不應該觀看的。
亥二、所應觀色3 天一、徵
 第二科所應觀色,出門應該觀察的色類,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何色類色是所應觀?
 哪一種色類的色相是行者所應該觀察的?
天二、釋3 地一、老相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老相,應該觀察老的相貌。
謂諸所有衰老朽邁上氣者身、傴僂憑杖戰掉者身。
 對於老人,行者可以仔細觀察,因為自己有一日也會衰老,能比量推察知道自己衰老的相貌。老朽年邁,走路也走不動了、腰也駝了、或咳嗽氣喘吁吁等。傴僂是彎腰駝背,走路時要依靠手杖,拿著柺杖才能走;走路時身體或肢體會顫抖,如想坐也要抖很久才坐得下來。例如阿姜查說自己年輕時不了解老人家為何想坐下,要唉呦唉呦很久才能坐到椅子上,等到他老了,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這樣子。所以看到老人時,應想到自己老了也是如此。由觀察老相能激起道心,趁年輕有力時趕快努力修行,莫待老時力不從心而後悔。
地二、病相
 第二科病相,應該觀察病人的相狀。
或諸疾苦重病者身,腳腫、手腫、腹腫、面腫、膚色萎黃、瘡癬、疥癩、眾苦逼迫、身形委頓、身形洪爛、諸根闇鈍。
 或是看到各個纏綿病榻受重大疾病痛苦折磨的眾生,由此感覺人生很苦,會想要脫離輪迴的苦。重病者身有種種相狀,如有些腳腫起來,而且腫得很粗大,手也腫大,肚中的腹水膨脹的像個球一樣,無法平躺,臉也腫起來了,膚色萎瘁枯黃(臨終的人也會有這種現像),或身上長滿了瘡和癬,痛癢難耐,或疥癩等嚴重的皮膚病,身體的形狀萎縮變得很小,或是身上有很大的部分爛掉了,譬如火災燒爛了,或是六根都不明利闇鈍,精神有病、智能障礙的人等。在醫院中可見到很多身心為眾苦所逼迫的有情,這些會引起行者的道心及精進心,是可以看的。
地三、死相2 玄一、朽穢不淨
 第三科死相,應該觀察眾生的死相,分二科;第一科朽穢不淨,說明死相的朽穢不淨。
或有夭喪,死經一日、或經二日、或經七日,被諸烏鵲、餓狗、鵄鷲、狐狼、野干種種暴惡傍生禽獸之所食噉。
 或有中夭而喪,壽量未盡就死了的人。死亡的人經過一日可能會青瘀,第二日會膨脹膿爛,在野外經七日後就會被烏鴉、餓狗、或鵄(音ㄔ)鷲,是老鷹類的鳥,狐狼、野干也是一種狐狸,種種的暴惡畜生、禽獸所食噉,被這些野獸吃掉了。人死後如放在野外都會被這些傍生禽獸所食噉,或自己的屍蟲生出來將屍體吃掉。
玄二、他生愁等
 第二科他生愁等,說明他人生愁等相。
或命終已,出置高床,上施幰帳,前後大眾或哀或哭,以其灰土塵坌身髮,生愁、生苦、生悲、生怨、生憂、生惱。
 或是命終之後,屍體被抬出來放在高床上,或是放在棺材裡,在上面用蚊帳將死者蓋住,前後大眾將屍體抬出去,這是印度的方法,前後圍繞著很多人,有的是哀傷,哀傷時沒有哭,有的是哭出來了,用很多的灰塵泥土,坌是聚集的意思,灰塵噴滿了死者的身體與頭髮,親友心裡很憂愁很苦惱,生起悲傷,生起怨恨,為什麼棄自己而去?愁苦悲怨憂惱,心裡非常的憂愁哀傷,非常的悲怨,看到這種現象會感嘆生死真是苦惱!有志的行者會想要出離生死的苦惱,覺得生死輪迴很辛苦、很疲勞,不願意再輪迴了。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等類所有眾色,我應觀察。觀是眾色,能順梵行、能攝梵行、能令諸善尋思現行。
 以上等類所有的眾多色相,是自己應該要觀察的。觀察這些種種色相,隨順修習離欲的梵行;由老病死這些色相,知道人不是那麼美好的,所有美好只是自己的虛妄分別,能如是如理思惟,使令自己離欲心堅固,能隨順修習梵行,而且能夠攝持梵行。有些人真的能從心裡深刻的厭離一切五蘊諸行,一般凡夫都迷惑在外表假相的美好,如能看到它真實的相貌及不淨法性:每個人都只是老病死而已,就能從內心深刻的生起厭離心而離欲,能夠攝受梵行,能使令各種與善法相應的尋思生起現行。
 以上是行者出門時,有些是不應該看:美女、唱歌跳舞、歌舞娼妓等,會增長貪欲的事不要看;老病死苦的逼迫相貌,會生起道心與離欲的心情,乃至棄捨世間的貪愛,這是應該看的,如是名為由睹瞻正知而住的內容。
酉三、屈伸
 第三科屈伸,於身體的彎屈或者伸展正知而住的相狀。
不應搖身、搖臂、搖頭、跳躑、攜手、叉腰、竦肩入施主家,不應輒坐所不許座,不應不審觀座而坐,不應放縱一切身分,不應翹足、不應交足、不太狹足、不太廣足,端嚴而坐。
 正知而住的屈伸,是指行者不應搖晃擺動身體、或搖動手臂、或搖晃頭部、或蹦跳或徘徊不前、用腳踏地、或與人攜手、或手叉在腰部、或竦起肩部等不莊嚴的威儀進入施主家,到施主家中,不應貿然坐在所不許坐的座位,不同的施主家儀俗不盡相同,座位尊卑大小也有所不同,不應不仔細觀察座位而坐,不應放縱自己的身分,不應翹起腳、不應雙腳交叉、不應雙腳靠得太緊、或雙腳張得太開,雙腳距離宜與肩同寬,應端正莊嚴而坐。
 到施主家,座位有尊卑大小,主人的座位是面向門的座位,如果施主沒有請坐,不應該去坐,或施主家裡有大座位,是要給老和尚坐的,自己是小法師,不要隨便坐在那個位置。有些座位是不可以坐的,不應該不仔細觀座而坐,當要坐時,也要仔細的觀察後再坐,因為座位上可能會放一些東西,如沒看清楚,就坐下去,可能上面有塊蛋糕或是口香糖,有時有小孩的玩具等放在那裡,若被扎到,會有肢體受傷慌亂或發出聲音,這樣會沒有威儀!戒律上教導行者要拍一拍才坐。不應放縱一切身分。到施主家不要放縱自己的身分,不應翹起二郎腿、或左腳與右腳交叉,不要太狹足,雙腳也不要靠得很緊,世俗美姿要求女士坐的時候,要拘謹坐得很緊、然後歪一邊,這是世俗女士的禮儀。出家眾不是這樣,不要太狹足,但是也不可太開,必須要與肩膀同寬這樣子坐,要端正很莊嚴的坐在那裡,身相要注意,怎樣坐才會端嚴?不能太放鬆整個人癱坐在椅中,顯得懶散,要像在道場過堂時,戒師父教的:坐在椅面的前三分之一,此時自然會挺腰,腳一定要著地,這樣就是端嚴而坐,所以屈伸也要正知而住。
酉四、衣鉢2 戌一、持衣
 第四科衣鉢,持衣鉢的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持衣,說明持衣正知而住的相狀。
不應開紐、不軒、不磔,亦不褰張而被法服;所服法衣并皆齊整,不高、不下、不如象鼻;非如多羅樹間房穗、非如龍首、非如豆摶而被法服。
 持衣的正知而住,是指出家眾平日穿的衣服,短褂、中褂、長衫等,衣服的鈕扣應該一一扣好,法服穿上時不應該太高的地方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平整。衣服不應有脫線或裂開的情形,若已裂開要趕快將它補一補;披法服時不要掀得太開再披上去,因為這樣作可能會碰到他人甚至碰到其他物品;法衣穿起來要前後相襯齊整,不高不低,不要如象的鼻子般垂下來,不要像多羅樹間房穗般長長短短的麥穗的不齊整,也不要衣服穿的裡面沒有拉平像凸出一個龍頭一樣,也不要像豆摶一樣或是衣領沒有拉好,顯得鼓鼓的。不軒,是不要太高的意思。不磔,是不要裂開,或是脫線裂開。不褰(音ㄑㄧㄢ)張,是不要掀的太開。
戌二、持鉢
 第二科持鉢,說明持鉢正知而住的相狀。
不應持鉢預就其食,不應持鉢在飲食上,不應置鉢在雜穢處、若坑澗處、若崖岸處。
 持鉢的正知而住,是指行者出去應供時,不應於僧團尚未食用就拿著鉢準備要吃,也不應該隨便將鉢放在飲料或食物上面,不應該將鉢放在雜亂及骯髒的地方,或是放在坑澗處、崖岸處這些有危險的地方。
 以上是穿衣持鉢要正知而住的威儀。
酉五、飲食
 第五科飲食,次第受用飲食正知而住的相狀。
又應次第受用飲食。不應以飯覆羹臛上,不以羹臛覆其飯上,不應饕餮受諸飲食,不應嫌恨受諸飲食,不太麤食、不太細食,不應圓摶食,不應舐手、不應舐鉢,不振手食、不振足食,不應齧斷而食其食。
 飲食的正知而住,是指在飲食時的威儀,應該按照戒臘的次第來受用飲食,戒臘長的先去受用飲食。不應該將飯覆蓋在羹湯上面或是飯放在羹湯下面,不應該以貪得無厭希求更多的饕餮心來受用各種飲食,不應有嫌恨瞋心受用諸飲食,不要專挑太麤的飲食或是太精細的飲食,不應該將食物用手捏成一圓團再吃,或是將很大圓團食物直接吃進去,不應該舔手,也不應該用舌去舔鉢。在用餐時,不應該搖動手或抖動腳,不應將食物咬斷成數段才吃,這不是好的威儀,所以不應該齧斷而食其食,應以刀子切成一小塊再吃。
《披》不應嫌恨受諸飲食者:謂如前說,往施主家,設不惠施,終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乃至廣說。(陵本二十三卷十一頁1978)義應準知。
 說到不應有嫌恨瞋心受用諸飲食,如前所說,行者前往到施主家,如果施主不布施,也不要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互相嫌恨。乃至詳細,如〈聲聞地〉卷23,821頁所說,應準照那裡所說了知。
酉六、行等5 戌一、經行3 亥一、標處所
 第六科行等,於行住坐臥以及悎寤語默等要有次第及正知而住,分五科;第一科經行,說明經行時正知而住的相狀,又分三科;第一科標處所,標出經行的處所。
從施主家還歸住處,於晝夜分,在自別人所經行處往反經行;非於他處、非不委處、非不恣處、非不與處而輒經行。
 經行的正知而住,是指行者日間出去施主家乞食,然後回到居住的道場,於日間及夜間,在自己不同於他人所經行處往反經行,每個人走的路線不同;經行的處所不是自己所不熟悉的處所,不用花心思顧慮危險與不方便性;是可以任意自在的來回的經行處;也不是僧團不准許經行的地方。
 總之,經行這件事,處所必須要是正確的,被允許的,不是他人經行的地方、不是不熟悉的地方、也不是令身心不自在的地方、是僧團所准許經行的處所,要在這樣合適的處所經行。委處,是熟悉處。恣,是自在任意的意思。輒,是馬上、於是、就的意思。
亥二、遮時位
 第二科遮時位,遮止不適合經行的時間分位。
非身劬勞、非身疲倦、非心掉舉所制伏時而習經行。
 有三種時段不適合經行,應該遮止:
 一、不應在身體過度辛苦或勞苦時,主要是在體力上,此時體能已消耗很多,心力也受到影響,不適宜再耗損於經行之上。
 二、不應在身體很疲倦時,疲倦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身或心、或身心都有。身與心相互依止,展轉影響。
 三、心掉舉未制伏時,心掉舉時會有很多妄想,若掉舉未制伏時經行,反而會引起更多的掉舉。
 由於經行時,要有體力,同時也要專注於法義的思惟,所應遮止的前二項,身體的劬勞與身心疲倦,都無法達到經行的效果,等於事倍功半,因此應該遮止。此外,第三、遮止心掉舉未制伏時,前面說過經行可對治惛沈,而掉舉時要修九心住對治。
亥三、顯習相
 第三科顯習相,顯示修習經行正確的相貌。
為修善品、為善思惟,內攝諸根、心不外亂而習經行,不太馳速、不太躁動,亦非一向專事往來而習經行,時時進步、時時停住而習經行。
 以下說明行者在修習經行時正確的相貌。為了修習戒定慧、修行止觀這些善品,為了善巧的思惟,向內收攝六根、不向外攀緣散亂,練習經行,速度是不太馳速,馳是快跑,走太快心裡容易躁動,也不可以太煩躁、動盪。
 經行要注意:一、速度不可以太快。二、心不可以躁動,也不要來來去去一直走,不是為了來回走路而經行,需要走幾步停下,觀察自己的心有沒有跑掉,所緣境還在否?內觀後再走,相互交替、這稱為經行。以這樣重覆善巧修習經行。
 現在所學習的經行方法,若在中國禪宗是走的很快,打站板使令行者停住,然後再繼續走。南傳的方法則是慢步走,觀察自己腳的起落,也是一種正知而住的練習,但沒有提到走一走停下來的交互運用。
《披》在自別人所經行處等者:於自所居住處,自院、自房,稱其廣長度量一地方所而習經行,不共於他,名自別人所經行處。如是經行,非於他所住處,是名非於他處。非地方所不稱度量,是名非不委處。若往、若來非不恣意,是名非不恣處。非為僧分所不許與,是名非不與處。
 行者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房子、院子,於適合自己的身形、體能狀況,這樣的寬度與長度的地方,練習經行,因為個子高的腿長、跨步大,身體寬胖的地方要寬,與身形矮瘦所需要的空間與長度、寬度是不同的。不同於其他的同梵行者的經行處,稱為自別人所經行處。這樣經行,不是在其他人所居住的地方稱為非於他處。以上這種地方是適合的。沒有一處是不稱度量的,即所經行處都是事先度量且稱合於自己的身形體能的,稱為非不委處。
 在空間上還必須是來回很自在的,名為非不恣處。不是去了就不能回來了,這樣就不能自在的在那裡走。也不是僧團所不允許的處所,稱為非不與處,是在被分配到的地方才可經行。
戌二、宴坐
 第二科宴坐,靜坐時正知而住的相狀。
如是於自所居住處、自院自房自別人處、僧分與處、非於他處、非不委處、非不恣處習經行已。復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或尼師壇,或阿練若、樹下、冢間,或空閑室,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而習宴坐。
 如是行者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自己的院子或自己的房屋,是自己的處所有別於他人的處所,是大眾僧所分配給自己的處所,不是他人所居住的地方,不是不適合經行的處所,寬度與長度是適合的,是可以在那裡自在任意來回經行的處所。練習經行後,準備要靜坐了。又在大的床或是小的繩床,或是草葉舖的座位,或是尼師壇,坐具所舖的座位,或是在阿練若寂靜處,或是在樹下靜坐,或在墳墓旁邊,或是在空閑的房子處,結雙加趺坐或單加趺坐,身相端直,內心正直、有意樂,願意修行止觀。安住在如理作意的正念中,棄背所有的惡不善法、及所有的五蓋而習宴坐。
 在靜坐前要先發願: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華嚴經》裡有這樣的偈子,先發無上菩提心願,而後懺悔業障,再修慈悲觀,或數息觀。發願後再習靜坐。這樣作干擾會比較少,而且自己知道目標在哪裡,可以好好的靜坐斷除五蓋,這是提到靜坐要注意的事情及次第。
戌三、寢寤
 第三科寢寤,寢是休息、寢息,寤是覺悟醒過來,於睡覺及醒來時正知而住的相狀。
於夜中分如法寢息,於晝日分及夜初分,修諸善品不應太急。如是寢時,應如前說,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於夜後分速疾悎寤。
 在夜中分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時,這六小時要如法寢臥休息,姿勢是右脅而臥,內心要有四種想法:
 一、住光明想,先取光明相,住光明想;
 二、守住正念,根據佛法,透過聞思修所學習到的正念,選擇其中一種來思惟;
 三、正知,如果念頭跑掉了,要能正確知道;
 四、睡覺以前先要思惟起想。內心必須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稱為如法寢息。
 在日間時分及夜間六點到九點的夜初分,修戒定慧、止觀等種種善品,都不應該太急躁,太急了會上火,很多事情太急反而不能成就,也會掉動,但要殷重,在中夜時如法就寢。於夜後分速疾悎寤,夜後分凌晨三點鐘時間一到立刻起床,趕快醒來繼續經行宴坐,一般剛睡醒最好是經行,否則很容易延續睡眠的餘勢,會繼續打瞌睡,所以最好是經行完全醒覺後才靜坐。
戌四、語默2 亥一、第一義2 天一、語
 第四科語默,於語默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第一義,依第一種道理說明,又分二科;第一科語,於語論等正知而住的相狀。
或於語論、或於讀誦,勤修加行。
 行者用語言與他人討論法義時稱為語論,或是讀誦經文時,都要精進勤奮的修習加行,這是說話的第一義。
天二、默2 地一、遠離無義
 第二科默,於靜默時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遠離無義,遠離無義的相狀。
或為修斷,閑居宴默思惟法時,應當遠離順世典籍,綺字、綺句、綺飾文詞,能引無義,不能令證神通等覺、究竟涅槃。
 行者為了修習止觀斷除煩惱、斷除五蓋,在閑居時端身靜坐而且沈默思惟法義時,應該遠離閱讀關於世間的典籍,世間的書很多樣,多數是追求財富名利,會引發貪瞋癡事。世間的書中很多美好華麗的文句、巧飾的文詞,能引生沒有義利的事,既不能令行者證得神通及平等覺悟諸法實相,也不能幫助行者斷煩惱得到漏盡通或智慧,更不能達到究竟涅槃的境界,因此行者所思惟的內容,必須是佛法,才能斷除煩惱達到究竟涅槃。
《披》不能令證神通等覺者:此中神通,意說漏盡智通。覺,即智差別名。等言,等取所餘諸聖功德應知。
 此處文中所說的神通,是指阿羅漢的漏盡智通,如實了知若自若他於諸漏盡已得未得的智慧。覺,是智慧的另一種名字,是智慧的別名。等字,是表示還有其他聖人所具備的功德,包括願智三昧、無諍三昧等等。如果心想世俗典籍綺字語句綺飾的文詞,不能使令行者得到聖人的功德,必須思惟佛法的教義內容,才能得到聖人的功德,因為此時內心想到的都是法,不會在世俗戲論中轉,心純是法、與法相應。
地二、法隨法行
 第二科法隨法行,有二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法,是指涅槃,隨法是八正道,涅槃是行者的目標,隨着目標而行的方法,是八正道,修八正道可以趣向涅槃,稱為法隨法行,此為《大毗婆沙論》的解釋。第二種是世親菩薩解釋,所有的經律論都稱為法,隨法行是隨順經律論裡所說的道理而修行,如是合稱為法隨法行。
復於如來所說正法,最極甚深、相似甚深空性相應,隨順緣性及諸緣起,殷重無間善攝善受,令堅、令住、令無失壞,為成正行,不為利養恭敬稱譽。
 法隨法行,這裡可以遵照第一種解釋,修八正道趣向涅槃稱為法隨法行,行者想趣向涅槃法,必須修隨法行、修八正道,才能證得佛所說的最極甚深法:諸法的實相、空性、理性或是說真如法界、一真法界,證得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修證所體認到的境界,是語言文字到達不了的地方,稱為最極甚深。
 相似甚深,是語言文字、文句所表達的佛法稱為相似甚深,文句裡也有表達第一義的佛法,這是屬於相似甚深。
 空性相應,即隨順緣性以及緣起的文句所說的空性義,包括最極甚深(我空的道理),即緣性緣起所緣,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的道理;及相似甚深,緣起諸行,雖實無常、苦、空、無我,而有常樂我相,相似顯現。緣性是指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種緣。緣起是指十二緣起,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等。行者學習由文句的學習可以通達最極甚深、相似甚深的義理,從聞思修入第一義諦。
 對最極甚深、相似甚深的境界必須要殷切慎重,沒有間斷的善攝善受,要善巧的攝持領受,使令正法在心裡能夠堅固、安住、無失壞。為成就八正道的正行,不是為了希望得到更多的利養恭敬稱譽來學習佛法、修證佛法,是為了要斷除煩惱、利益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而行正行。
《披》復於如來所說正法等者:如下說言,緣性緣起所緣,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空性相應。依此義說最極甚深。又緣起支,雖實無常、苦、空、無我,而有彼相相似顯現,如有尋有伺地釋。(陵本十卷十六頁812)依此義說相似甚深。
 如下文說,諸法是由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及增上緣四種緣性和合所生,這四種緣性,廣說就是十二緣起。以此緣性緣起為所緣,觀察生死輪迴的道理,能夠了知生死輪迴只是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由於無明起諸煩惱,由煩惱造作諸業,由業招感五趣果報,再依止所得果報起惑造業,生死輪迴只是惑業苦的轉換,如幻的諸法引生諸法,其中沒有具足主宰作用的造業者以及受報者,稱為空性相應。依止惑業苦緣起諸行無作者、無受者,即我空的道理,說最極甚深。
 又從十二緣起支中了知,雖然五蘊諸行從時間上看實是無常,從法性上看空無有實。成就五蘊需要諸多因緣和合,並沒有具主宰性、常、一的我體可得;可是又幻現出似常、似實、似我的相狀相似顯現,令愚癡無聞的凡夫生起顛倒執著,不能出離,詳細內容如〈有尋有伺地〉卷10,337頁解釋可知。依止五蘊諸行無常無我,而似常我顯現的道理,說相似甚深。
又於是法言善通利、慧善觀察,於諠雜眾不樂習近、不樂多業、不樂多言,於時時間安住正念。
 行者對於佛所說的法,由語言文字及受持讀誦已善通達、明利,能以智慧善巧的觀察,對於喧鬧雜染的眾生不好樂親近、不好樂作很多事、不好樂說很多的話,於時時間恆常安住在正念正知上。
 又對於佛法,語言文字上的義理要善巧、通達、明利,且要以智慧善巧的觀察。有此正法在內心才能夠真實的安住,不是因為此處利養很多、恭敬很多、稱譽很多能夠安住,修行人要心安就是心裡要有法,不然走到哪裡都不能安住。
 於諠雜眾不樂習近,修行人不但要有法,而且要注意於諠雜眾不樂習近,喧鬧混雜的眾生是不好樂清淨的,諠雜眾就是喜歡戲論的世俗人,這種人並不想真的修行,也不想修學聖道,不想要攝受真實的佛法,喜歡熱鬧的境界、喜歡名聞利養的境界,修行者自然不好樂親近這類有情,怕被熏染而放逸懈怠。
 又行者不好樂作很多事,避免引來世俗的事,世俗的事業障礙學習佛法,對於本來應該作的將它作好就好了。
 又行者也不要說太多話,話多會耗氣,心也易散亂,在談話中容易生起貪瞋癡,且會引起很多的是非,言多必失,不知沈默是金,開口是銀,所以修行人不要說太多話。
 應於時時間安住正念,常常的檢查現前這一念心,有沒有與我執相應了?有沒有執著一切法是真實的?真的通達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嗎?真的知道是無我無我所嗎?對於不如意的境界有沒有隨著煩惱而轉?修行人常常要這樣內觀,要修正自己,如果有不正思惟要趕快放下!為什麼會不快樂?一定有瞋心生起才會有不高興的境界出現,所以老是覺得不快樂。於此瞋心所生不如理思,要知道非我、非我所,是如幻如化的顯現,是不可得的,不要隨它而轉。如果有貪心時也是一樣,此貪心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擁有的,它是因緣所生法,它是空的,它是一種虛妄分別而已,不隨著虛妄分別而走。
 修行人需多沈默才有時間反觀自照,如果說太多話,一直在尋思表達的名言,就沒時間內觀了,所以修法隨法行時不要多言,常常的歡喜安住在正念裡,心定下來才能看清楚自己,修行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內心。這是第一義。
亥二、第二義2 天一、語2 地一、談論慶慰
 第二科第二義,第二種道理,分二科;第一科語,於語論等正知而住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談論慶慰,於談論慶慰事時正知而住的相狀。
與諸有智同梵行者,語言談論,共相慶慰,樂興請問,樂求諸善,無違諍心。
 又行者喜歡與有智慧的同梵行者,大家共同修行,以語言談論,討論佛法,或者互相慶祝安慰:現在戒定慧有增長,又好樂發動請法,有不懂的地方會向有智慧的同修梵行的人請問,好樂追求戒定慧的種種善法,沒有違背諍論的心情。
地二、為他說法
 第二科為他說法,為其他人說時法正知而住的相狀。
言詞稱量、言詞合理、言詞正直、言詞寂靜,樂勤為他宣說正法。
 行者所說的話語、言詞是適量的,也稱合佛的聖言量;所說的言詞是合乎正理的;是沒有雜亂,且清楚明白的;是清涼寂靜的,不會引發煩惱的;樂於勤快的為他人宣說正法。
《披》言詞稱量等者:義無違逆,是名稱量。譬喻相應,是名合理。言無雜亂,是名正直。言不勝聽,是名寂靜。
 行者所說的話,言詞語義沒有違背佛法的義理,稱合聖教量,是名稱量。言詞合理,所舉出的譬喻也與佛法相應,隨順正理,名為合理。言詞正直:說話時不會混亂、混雜或跳躍式的說法,是有次第的、有邏輯的、有規則的說,是名正直。言詞寂靜:言不勝聽,與他人討論佛法,或者為他人說法時,必須不是為了勝過他人,沒有這種煩惱的心情,稱為寂靜。說話時必須是內心平靜的,不是為了勝過對方而說法;假如自視甚高,有高慢心相應所說的話,心是不會寂靜的,言語中也充滿了煩惱,所以言詞寂靜是於說話、或說法時內心沒雜染,而且樂勤為人宣說正法。
 彌勒菩薩鼓勵行者要好樂精進的為其他人宣說正法,如有人請法,要樂於歡喜精進的為其宣說正法,不但可以增長自己,也可從利他當中得到自利,這是第二義。
天二、默2 地一、思惟
 第二科默,靜默時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思惟,思惟時正知而住的相狀。
又應宴默,於惡不善所有尋思不樂尋思,又於非理所有諸法不樂思惟。
 行者在寂靜、宴坐靜默時,對惡不善法的所有尋思,不樂而且遠離這些尋思,心裡想到貪瞋癡惡不善法時會立即覺知,又對於所有不如理的諸法及能夠引起煩惱的法也不好樂思惟。這是說到思惟時正知而住的相狀。
地二、修習
 第二科修習,修止觀時正知而住的相狀。
於自所證,離增上慢;於少下劣差別證中,不生喜足;於上所證中無退屈;善能遠離不應思處,時時修習止觀瑜伽,樂斷樂修,無間修習、殷重修習。
 行者對自己所證的,遠離未證謂證的增上慢;對於少許下品、低劣的、各種所證得的法中,不會生起歡喜滿足;對於往上尋求證得究竟涅槃,不會中途退屈;善於遠離不應該思議處;能時時修習止觀瑜伽,三乘的觀行稱為瑜伽;好樂斷除煩惱,好樂修習聖道;沒有間斷的修習止觀;殷切慎重的這樣修習。
《披》善能遠離不應思處等者:不應思處,略有九種:一、我,二、有情,三、世界,四、業報,五、靜慮者境界,六、諸佛境界,七、十四不可記事,八、非正法,九、一切煩惱之所引攝。如顯揚說。(顯揚論十七卷七頁)若有思議如是等事,當能引三種過失。一、起心亂過失,二、生非福過失,三、不得善過失。由是說言不應思處。言止觀瑜伽者,四瑜伽中方便所攝應知。
 不應思處,要略而言有九種:
 一、我:不要想我,因為沒有我的自相,沒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可得。
 二、有情:有情是互相觀待而施設的,有我就有彼,乃至於有眾生。如有眾生相,就有眾多人事關係,引生種種煩惱,這也是不應該思處;因為沒有我、也就沒有有情、也沒有眾生相可得。
 三、世界,世界是現成相故不應該思議,如山是高的、水是低的、地是堅的、水是濕的、火是熱的、風是動的,這些現成相不要去想。
 四、業報,業報甚深非凡夫可了,不要去想,勉強去想,是得不到什麼結果,而且容易破壞意根。
 五、靜慮者境界,得禪定人的境界,非未得人可思議的,不要虛妄分別議論禪定的境界,因為甚深故。
 六、諸佛境界,佛菩薩的境界是超越凡夫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離語言文字的;佛菩薩的智慧、福報、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就算研讀了佛法,也很難通達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境界甚深,不是言說,也不是尋思可達的境界,所以也不應該去思議。
 七、十四不可記事,有十四件不可記別的事情,包括:世間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四句,或世間是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等四句,及如來死後若有、若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及身與命一、或身與命異等二句,共有十四句。佛認為十四不可記事非一定相故,不需要分別,不應該去思議。
 八、非正法,只要不是佛法、不是戒定慧應修的法,不與實相相應的都不要想。
 九、一切煩惱之所引攝,想這件事使令自己生煩惱,例如一直想某人為什麼這樣說我?要如何應對報復?這樣的事不要再想,只會讓自己越想越氣。如果有這些不如理作意趕快放下,這是不應該想的,因為有煩惱,直接傷害的是自己,對自己的清淨心一點好處也沒有。
 在《顯揚聖教論》卷17,7頁說到行者內心如果散亂想這幾種境界時會有心亂、非福、不得善法的三種過失:
 一、起心亂過失,如果內心想到這些虛妄分別的境界,心會散亂。
 二、生非福過失,沒有清淨心,就沒有福報。散亂心引生煩惱時是在損減自己的福報,稱為生非福過失。福報難得易失,修福要不怕苦、不怕熱、不怕冷,要作很多事務;可是耗損福報卻很快,只要動一個不善的念頭就會引生非福,一個不如理作意就會引生很多煩惱,不想戒定慧的事情、不想佛法僧的事情,就有非福過失,會耗損自己的福報,散亂的心使令福報難以圓滿。
 三、不得善過失,思議無義利事不能成就善法。有無明緣念在我、我所或有情身上,就會引起貪瞋癡的事情,想到世間的事情是戲論,想到業報、靜慮者的境界、諸佛的境界這些甚深的境界,這也是甚深,不應思而思會成戲論。十四不可記事本來是不需要分別的,不需浪費時間分別,沒什好處。想到非正法、世間的典籍,都是順世的綺字、綺句、文詞,只能引發內心貪瞋癡,所以有不得善過失。
 由上可知內心不應該想什麼?應該想什麼?應該想的是戒定慧,歡喜親近修持戒定慧的善知識,不好雜處,不樂喧雜眾,不應該想的都不要想。
 瑜伽有四種方法,稱為四瑜伽:信、欲、精進、方便,由此可以推動修習止觀稱為四瑜伽。如〈聲聞地〉卷29,809頁說:
 一、信:相信透過止觀可以斷除煩惱,相信諸佛菩薩所說的,因為他們也是這樣成就的,這樣教導行者,要有這種信心,才會想要修止觀。
 二、欲:有修止觀的願望,透過止觀可以清淨內心,增長智慧,才會想要修瑜伽。
 三、精進:有欲之後還要實際行動,以精進心來實踐。
 四、方便:方便有二種,止、觀,這是止觀瑜伽,是四瑜伽當中方便所攝因,是達到諸法實相的必要方便,應該要寂靜其心,應該想的才想、不應該想的不要想,所想的內容是佛法裡的戒定慧,或佛、法、僧、施、戒、天的六隨念,不是世間的事情,也不是能令人引生煩惱的事情,或是沒有意義的事情。這是第二義提到語默應該要注意的事情,及應修的次第。
戌五、解勞睡3 亥一、出因緣
 第五科解勞睡,於解勞睡時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出因緣,說明解勞睡的因緣。
又於熱分極炎暑時,勇猛策勵,發勤精進,隨作一種所應作事,勞倦因緣,遂於非時發起惛睡。
 一年四季當中屬於夏日極炎暑時,非常炎熱,行者依舊勇猛策勵,發勤精進,隨所作一種所應作事,鞭策鼓勵自己發動精進,修習宴坐經行或其他的善品事情,或是聞思修任何一件善品,因劬勞而生疲倦,雖然不是中夜睡覺的時間,因為太累了於是惛惛欲睡。
亥二、明所為
 第二科明所為,說明所應的作為。
為此義故,暫應寢息,欲令惛睡疾疾除遣,勿經久時,損減善品、障礙善品。
 為了解除惛惛欲睡的緣故,行者應當暫時休息,希望自己的惛沈睡眠蓋趕快排除、遣離,但是不要睡太久,睡太久會損減善品、障礙善品。
亥三、舉方便
 第三科舉方便,舉出解勞睡的方法。
於寢息時,或關閉門,或令苾芻在傍看守,或毗奈耶隱密軌則,以衣蔽身,在深隱處須臾寢息,令諸勞睡皆悉除遣。
 行者在寢臥休息時,或是將門關起來,或是委請其他沒有睡的比丘在旁邊看守,或是在戒律中有隱密的軌則,要用衣服將身體遮起來,在房子比較裡面、比較隱密的處所,須臾寢息,須臾是四十八分鐘,表示時間短暫,暫時的寢臥休息一下,使令因疲勞而起的惛睡能夠除去遣離,以便再用功,在戒律中有這種方便施設。
申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正知而住先後次第。謂依行時及依住時。
 以上稱為正知而住的先後次第。從往還、行等、經行、宴坐、寢寤、語默、解勞睡等,稱為依行時及依住時正知而住的先後次第,行是活動,住是住在固定處所時,都要正知而住。
未二、辨知住2 申一、辨2 酉一、正知
 第二科辨知住,說明正知住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辨,分別,又分二科;第一科正知,說明正知的相狀。
又於善品先未趣入,心興加行如理作意俱行妙慧,說名正知。
 行者對於修止觀瑜伽的善品先前尚未趣入,在還沒有成就善品時,透過佛法的聞思修學習,自己內心發起加行與如理作意同時活動的微妙智慧,安住正念、相續不斷,心不散亂也無貪瞋癡,說名為正知。
 行者對於修止觀瑜伽的善品先前尚未趣入,在還沒有成就善品時,自己內心發起想要與善法相應,要修瑜伽止觀的願望,但是一般人無法全日靜坐,還是要出去,去聚落往還辦事,還要睹瞻、屈伸,要搭衣持鉢、飲食、經行、宴坐、寢寤、語默、解勞睡等等,還要作很多事。因想修止觀、想修習善品與善品相應,所以要有如理作意俱行妙慧,要有這種智慧才能夠如理作意。如何能夠有這種正念的如理作意?這種微妙的智慧需透過佛法的聞思修學習,才有如理作意俱行的妙慧,具有佛法的智慧。這種如理作意俱行妙慧,不論在什麼境界都與正法相應,內心不散亂也無貪瞋癡,達到這樣境界的智慧才稱為正知。
酉二、住
 第二科住,解釋住的相狀。
即此正知,行時、住時,一切成辦無所減少,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行者由於這樣如理作意微妙智慧的正知,對於行時、住時,所應持守的軌範儀則都能如法如律,而成辦所有善法沒有減少,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正知是與正法相應的智慧。行時、住時,不論作任何活動時,或修止觀或在聞思修種種善品時,一切成辦了,如理作意的妙慧都成功時,質與量都沒有減少,品類都是正確的,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在本論解釋的正知而住也就是八正道裡的正業,解說得很詳細。業是身語意三業的造作,正業是正確的造作,要與正法相應的造作,也就是身語意三業的造作必須與正法相應才是正業,不論作的是什麼業或是什麼事情,不論是出去聚落或要回到寺廟裡,或與人說話,或不說話,或是吃飯、搭衣持鉢,或是手腳在動時等都要正知,要有與正法相應的智慧作事,安住在正法的智慧裡。
 正知而住是修道的資糧,行住坐臥都是在修行,若能時時正念正知,則修瑜伽很快會相應。行者在資糧位時就要訓練自己正知而住,日常二六時中都是在修行,都與正法相應,這念心是覺悟清醒的,安住在當下正知而住,此處說得很深刻很微妙。
申二、配2 酉一、行時
 第二科配,於行時與住時,配合起來說明正知而住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行時,說明行時正知而住的相狀。
當知此中,若往、若還、若覩、若瞻、若屈、若伸、持僧伽胝及以衣鉢、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由是名為於村邑等如法行時正知而住。
 應當知道這當中,行者出去聚落或者從聚落回來,在這些過程中或在聚落間,或無意睹見的色相,或是有意瞻視的色相等,自己的手足支節也會有屈有伸,必須去的場合,應該搭的是大衣、七衣、五衣,或是去應供受食,需要持鉢、或者飲水,若吞噉食物、若品嘗食物時,都能有與正法相應的智慧正知而安住,由此名為於村邑等如法行時正知而住。
酉二、住時
 第二科住時,說明住時正知而住的相狀。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習悎寤、若語、若默、若解勞睡正知而住,由是名為於其住處如法住時正知而住。
 這是指行者在居住的地方,有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於日間或是初夜、後夜修悎寤瑜伽,或在聞思佛法或演說佛法時必須要言語,或是在思惟佛法修習止觀時需要靜默,或是解除疲勞而小睡時也是正知而住,於這些事中要有正法相應如理作意的妙慧,心安住在正法中,名為於其住處如法住時正知而住。
辰二、顯略義3 巳一、結前生後
 第二科顯略義,顯示其中要略的義理,分三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如是應知已廣分別正知而住。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如是於所應該知道的正知而住的體相,已經詳細分別。正知而住的內容包括行時與住時,即出門時與安住在道場時二大類,都要正知而住,這是資糧位修行的方法之一。又如何知道此正知而住當中要略的義理?這是生起後文。行者應該要知道這裡面的要義,要略的道理,在此作一個歸納。
巳二、總標別釋2 午一、標
 第二科總標別釋,整體的標示出來再各別的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所作業的差別。
謂於行時有五種業,於其住時有五種業,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有四種業,如是名為正知而住所有略義。
 正知而住的要義,是指在行的時候有五種業,在安住時也有五種業,在行時與住時能夠正知而住有四種業,這就是正知而住所有的要義了。歸納成行時、住時、行時與住時三大類。
午二、釋3 未一、行時五業4 申一、徵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行時五業,說明行時五業的相狀,又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行時有五種業?
 什麼是行時的五種業?
申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身業,二者、眼業,三者、一切支節業,四者、衣鉢業,五者、飲食業。
 行時五種業,包括:一、身業;二、眼業;三、一切支節業;四、衣鉢業;五、飲食業。行者在活動時的業可歸納成五種,身體動時有身業,眼睛動時有眼業,支節動時則有支節業,於搭衣持鉢時有衣鉢業,用餐時有飲食業。
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名為行時五業。
 以上是行者行時的五種業。
申四、配5 酉一、身業
 第四科配,將前面的配合起來解釋,分五科;第一科身業,說明行時身業的相狀。
謂若說言:若往、若還。此言顯示行時身業。
 若是說:若往、若還。這是顯示行時的身業。行者出門或回來,身體必須移動,因此身體有造作業相,稱為身業。
酉二、眼業
 第二科眼業,說明行時眼業的相狀。
若復說言:若覩、若瞻。此言顯示行時眼業。
 若又說:若覩、若瞻。這是顯示行時的眼業。行者出門活動時眼睛會看到很多的色相,這是眼業的造作,出門在外眼也會造業。
酉三、一切支節業
 第三科一切支節業,說明行時一切支節業的相狀。
若復說言:若屈、若伸。此言顯示行時一切支節業。
 若又說:若屈、若伸。這是顯示行時的一切支節業。第三種業是一切支節業,彎屈身體或伸展支節,這是表示出門時,支節也會造作種種業。
酉四、衣鉢業
 第四科衣鉢業,說明行時衣鉢業的相狀。
若復說言: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此言顯示行時衣鉢業。
 若又說:持僧伽胝及以衣鉢。行者出門時搭大衣或是七衣、五衣,或是持鉢,這是顯示行時衣鉢業。修行人必須要穿適合場合的衣服,穿長衫或者是要搭衣,要搭哪一種衣?到哪個場合搭哪一種衣要正確,或是持鉢這件事,稱為衣鉢業。
酉五、飲食業
 第五科飲食業,說明行時飲食業的相狀。
若復說言: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此言顯示行時飲食業。
 若又說:若食、若飲、若噉、若嘗。這是顯示行時的飲食業。行者出門在外也是一樣要用餐,用餐約所用餐的種類分成食、飲、噉、嘗四種,使用飲食有時吃硬的、有時喝水、有時是比較軟的食品,這些各式各樣的食品,在受用時稱為行時飲食業,吃的時候也會有所造作。
未二、住時五業4 申一、徵
 第二科住時五業,說明住時五業的相狀,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住時五業?
 什麼是住時五業?住時是住在寺廟裡或住在自己的住處,也會有五種常作的事情。
申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身業,二者、語業,三者、意業,四者、晝業,五者、夜業。
 住時五業,包括身語、意、業、及晝業、夜業五種。行者在居住的場所,身語意三業一定會有造作,日間有日間要作的事情,晚間有晚間要作的事情,所以有晝業、夜業之別。
申三、配5 酉一、身業
 第三科配,配合起來解釋,分五科;第一科身業,說明住時身業的相狀。
謂若說言:若行、若住、若坐。此言顯示住時身業。
 若是說:若行、若住、若坐。這是顯示住時的身業。行者住在道場,或是住在自己居住的處所,有時要經行,有時會駐足停在那裡或者聽師長說法或是作其他的事,或是靜坐,這些都是住時的身業,這些都必須透過身體來作,「若行、若住、若坐」指身業的造作。
酉二、語業
 第二科語業,說明住時語業的相狀。
若復說言:若語。此言顯示住時語業。
 若又說:若語。這是顯示住時的語業。文中說到語表示住時的語業,行者住在常住裡,住在道場中,也必須要聽聞佛法,要讀誦經典,要作早晚課,必須要說話,或者討論佛法,這稱為住時語業。
酉三、意業
 第三科意業,說明住時意業的相狀。
若復說言:若臥、若默、若解勞睡。此言顯示住時意業。
 若又說:若臥、若默、若解勞睡。臥指躺著休息,或是默、靜默指思惟佛法修習止觀,或是解勞睡,很累時解勞睡,這是顯示住時的意業。住在道場裡內心還要有正念、正知,所以說是意業,不是躺在那裡睡覺是意業,身體躺下是身業的一種,意業是強調內心的正知而住,強調要有正法相應的智慧,第六意識是覺悟的狀態,這是住時的意業。
《披》若臥若默等者:前說: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是臥所攝。又說:於惡不善所有尋思不樂尋思,乃至樂斷樂修,無間修習、殷重修習。是默所攝。又意地說:眠夢是彼意識勝所作業。依此義說,顯示住時意業。
 四威儀中的臥,內心的意要如何保持覺性呢?前文說:
 一、要安住在光明想裡,觀想諸天的光明,如欲界天是身內沒有光、身外有光;色界天的人,身內外都有光。換句話說要取得光明相,憶念光明。
 二、正念,保持聞思修所得到佛法的正念。
 三、正知,如果正念跑掉了立刻覺知回到正念。
 四、思惟起想,睡前就要想好幾點起床。
 這都是意業,是住時的意業所攝,睡覺是意業所攝,作夢也是意業,在深、熟睡期時會作夢,眠夢是第六意識的功能,在〈意地〉卷1,25頁時已討論過了。意業的殊勝功能,包括「分別審所緣,醉狂夢覺悶,醒發業離欲,退斷續死生。」那一大段都是意業。
 又說:於惡不善所有的尋思,不樂尋思。不善法指五蓋,惡法是十惡業。與十惡業或五蓋相應的錯誤想法,都不要尋思,行者要好樂斷除煩惱,好樂修學聖道,而且要無間的修習,殷切慎重的修習,這些都是默所攝。靜默時也是意業。生活上用到意業的地方非常多。〈意地〉裡說睡眠作夢是意識的殊勝功能,由以上諸義顯示住在道場時的意業。
酉四、晝等業
 第四科晝等業,說明住時晝業等相狀。
若復說言:若習悎寤。此言顯示住時晝業、夜業、身業、語業。
 若又說:若習悎寤。這是顯示住時的晝業、夜業、身業、語業。住時的晝業,指日間修習悎寤,是覺悟醒過來修止觀,包括經行宴坐,這是住在道場裡面的晝業。夜業,是指初夜及後夜要修止觀。修止觀必須要透過身業與語業,必須聽聞討論佛法學習法義及以大音聲讀誦,才知道如何修習悎寤瑜伽,所以總說包括晝業、夜業、身業、語業四種業在裡面。
酉五、夜業
 第五科夜業,說明住時夜業的相狀。
又若臥者,此言顯示住時夜業。
 又若說臥,這是顯示住時的夜業。悎寤瑜伽包含四種業:晝業,夜業、身業、語業。除了日間要修悎寤瑜伽,夜業包括初夜、中夜、後夜所要作的事,其中初夜及後夜要修止觀,中夜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要睡眠休息,這也屬於住時夜業。佛菩薩將行者一日的生活都分配好也作歸納,修行就是二件事:一是在住的地方,一是外出時。分成行時、住時二大類。
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當知是名住時五業。
 如上所說,應當了知是住時的五種業,住在道場會有這五種造作。
《披》若復說言若習悎寤等者:習悎寤中說:於晝日分及於初後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此即顯示住時晝業、夜業。即彼經行,顯示身業。又說:於經行時,以大音聲若讀、若誦所聽聞法。是即顯示住時語業。
 在修習悎寤瑜伽當中說:於日間以及初夜後夜要經行宴坐,從順障法,隨順五蓋的障礙法中,淨化修正自己的內心,這是顯示住在道場裡日間、夜間要作的事情,也就是晝業、夜業。其中經行,是要顯示住時的身業。
 又說於經行時以大音聲若讀若誦所聽聞法,是顯示住時語業。住在道場裡,有時只經行,有時經行會大聲的讀誦所聽聞到的佛法,這是屬於語業,透過語言音聲來造作。這是詳細解釋什麼是語業?什麼是身業?以經行表身業,語業是指行者於惛沈時以大音聲若讀若誦所聽聞的佛法,當然靜坐也屬身業。
未三、正知四業2 申一、徵
 第三科正知四業,行時、住時正知而住的四種業,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所有四業?
 什麼稱為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所有四業?行時是指行者出去聚落時;住時,是住在道場時。於行時、住時必須要作到正知而住的四種業。這是第二種歸納。
申二、釋3 酉一、舉四業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舉四業,舉出四種業。
謂初依彼行業、住業起如是業,即於彼業安守正念,不放逸住。當知此業,正念所攝、不放逸攝。
 行者最初依此行業、住業,出門時或是住在道場時,會有這些業的造作。造作的行時五業與住時五業中,要安住守護正念而且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就是正知,如果心緣念到貪瞋癡的事,要立即覺知趕快回到正念,這就是不放逸住。放逸是貪瞋癡相應,不放逸是要正確的知道心裡有沒有貪瞋癡,不隨著貪瞋癡而轉,也就是正知不放逸住。此業,即行時五業與住時五業的造作,是正念所攝、不放逸攝。行時要有正念,要不放逸攝;住時也要有正念、也要有不放逸攝。如是稱為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所有四業,因為行時與住時各有二種,每一種業都要有正念所攝、不放逸攝,加起來是四種,這是韓清淨居士的解釋。
 以上正知四業是《披尋記》韓清淨作者的分科判示的解釋方法。
 窺基大師與《披尋記》作者有不同的詮釋,就正知四業而言,「云何名為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所有四業?謂初依彼行業、住業一直到為得未得,積習資糧。如是名為正知而住所有略義」分成正知的四業:
 一、於住正念不放逸,安守正念,不放逸住。
 二、應作而作,是:若於是事、是處、是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所應作者,即於此事、此處、此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正知而作。
 三、於現法與後法都沒有罪過。
 四、能夠得到前所未得的積習資糧,能夠積聚世間與出世間二道的資糧。
 另外一位景法師的解釋是少掉後面第四個,將現法罪與後法罪合列成第三義。
 都是同樣這段文,可是每個人的領會與解讀不一樣,對其中的歸納整理也就不同。在此正知而住很明顯的告訴行者:行時五業、住時五業、行時住時四業。
《披》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所有四業等者:前說行時有五種業,即依彼業安住正念、不放逸住,是名行時正知而住所有二業。如是住時正知而住二業亦爾。由是總說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有四種業。
 前面說到行時有五種業:身業、眼業、一切支節業、衣鉢業、及飲食業,依照前面所說的行時五種業,安住聞思修所得的正念,不放逸住,稱為行時正知而住所有二業。於住時也有五種業,身業、語業、意業、晝業、夜業這五種業也要作到安住正念、不放逸住二種業,也是要正念、正知。因此總說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有四種業。
酉二、明正知
 第二科明正知,說明正知的相狀。
若於是事、是處、是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所應作者,即於此事、此處、此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正知而作。
 正知是對於所應該作的事務、能順梵行、能攝梵行、能令諸善尋思現行之「處」(處所)、所需時間、所涵攝的數量、與佛法所說無顛倒的道理相應、如該類事務所應該作的,就這樣於該類事務、能順梵行、能攝梵行、能令諸善尋思現行之「處」或處所、所需時間,所涵攝的數量不增不減、與佛法所說無顛倒的道理相應、如該類事務所應該作的正知而作。
 例如出門托缽乞食這件事,應當到正常的居家或能順梵行、能攝梵行、能令諸善尋思現行之處所乞食,應當在早上的時間出門,應當如自己所受用的食量、應當端正威儀不貪不瞋內心清淨入施主家乞食,隨順世間不違背世間、隨順戒律不違背戒律,於世出世間都能如理如法遠離顛倒,如乞食這件事所應作的;如此正確了知後,就這樣於乞食,在應到的場所、如理作意而作,在合適的時間作、符合洽當的數量、符合世間法律及出世間戒律的規定,完成乞食的事,依正法相應的智慧而造作。
 此處又可參考〈決擇‧聲聞地〉卷71所說對照而讀。卷71以知時、知量、知眾、知往乃至知默四項解釋正知而住,略說大意如下:
 一、知時。於行住坐臥,由通達正現在前雜染、將現在前雜染、不染汙位、等起對治作意對治作意等五相,名為知時。
 二、知量。於所食、所飲、所噉,善知其量,具足任持隨順性;於若行、若住,乃至廣說善知其量,具足精進隨順性。
 三、知眾。善知剎帝利眾、長者、居士等眾,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乃至如是壽量邊際;及善知諸沙門眾,如是名,此是少年、此是長年、此是耆年,此持經者,乃至此是能持論者,善知此是瑜伽師等。
 四、知往乃至應默。應當明了為什麼目的(何所為)而行住坐臥等,及如何行住坐臥等。
《披》若於是事是處是時等者:前說若往、若還,乃至若解勞睡,是名為事。即於是事能順梵行、能攝梵行、能令諸善尋思現行,是名為處。以時往還,乃至廣說若解勞睡,是名為時。無有增減,是名為量。與義相應,是名為理。諸相差別,是名品類。依廣分別,隨應可知。
 前面所說的若往、若還,乃至若解勞睡等各種修行中所應作的各種事,是屬於事。對於這些事情能夠隨順修行離欲的清淨梵行,能夠攝受清淨的梵行,能令各種與善法相應的尋思現行,是名為處。於合適的時間出門及回來,不可太早、或太晚,乃至很疲勞時必須解勞睡,稱為時。於所作的事稱合其量,不會有增減,是名為量。與佛所說的真理相應,是合道理的,稱為理。所要作的事,有種種不同的相狀差別,是名品類。依詳細分別,隨所相應的應當可以了知。
酉三、顯勝利
 第三科顯勝利,說明正知而住的殊勝利益。
彼由如是正知作故,於現法中無罪無犯,無有惡作,無變無悔;於當來世亦無有罪,身壞死後不墮惡趣,不生一切那落迦中。
 行者由於能於行時、住時等各種事務的身語意業中正知而住、正知而作以後,在現在的生命體中不會有過失、罪惡、或犯戒的事,也不會後悔或厭惡已作的事,不會隨自己的感受生起貪瞋痴,而變壞染污自己的內心;由於今生於各種事務的身語意業中正知而作後三業清淨,於來生也不會有罪過,今生壽盡身體毀壞死亡之後不會墮到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受苦,也不會生到任何一類的地獄中去。
《披》無變無悔者:不為受等變壞其心,是名無變。臨命終時不生憂悔,是名無悔。
 不會被種種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受的影響令心改變,破壞原來的清淨心,稱為無變。到臨命終時不會生起憂愁後悔,稱為無悔。
巳三、總結略義
 第三科總結略義,總結正知而住要略的義理。
為得未得,積習資糧。如是名為正知而住所有略義。
 行者為了成就尚未證得的世間禪定及出世間聖道,積聚這些資糧。這樣稱為正知而住的所有要義。
 總之,要略而言,對於所應該作的事務、能順梵行、能攝梵行、能令諸善尋思現行,與「處」相應、於合適的時間作,符合洽當的數量、遠離顛倒的道理、如所作事類所應該作的各種事,都能正確了知及正知而作,稱為正知而住。
卯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前廣分別,今此略義,一切總名正知而住。
 前面詳細的分別,這裡是指要略的義理,一切總名為正知而住。這是正知而住這一大段文的內容。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