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十四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二
 現在是〈聞所成地〉,是〈本地分〉十七地中的第十地裡面的第二個部分。
子三、三種2 丑一、結前正顯
 第三科三種,三種佛教所應該知道的道理,總共歸納成四十個三種,分二科;第一科結前正顯,結束前文,顯示三種佛教所應該知道的道理。
已說二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三種。
 前面已經說了二種佛教所應知道的法相。接著要說三種佛教所應知處相。
丑二、別廣宣說40 寅一、發起邪行令墮惡趣2 卯一、略標
 第二科別廣宣說,各別詳細地宣說出來,分成四十科;第一科發起邪行令墮惡趣,發起邪行令有情墮入三惡趣,分二科;第一科略標,要略的標示出來。
謂依十相、三門、三種及與三根,於諸有情發起邪行,能令有情墮諸惡趣。
 依止身三、語四、意三的身語意業所造作的十不善業的十相、及由身語造作門、意業門、方便門等的三門、身語意的三種、及貪瞋癡三不善根的三根,對諸多有情發起錯誤及顛倒的不善行為,能使令有情墮到三惡道去。這十相就是十不善道,十不善道又可歸納成三門、三種、或三根。
卯二、別釋4 辰一、十相2 巳一、列差別
 第二科是別釋,各別的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十相,說明十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列差別,列舉出差別。
言十相者,謂壞生命、財物、妻妾,若壞實義、善友、讚美所為事業,若意三濁。
 所說的十相,是指破壞生命的殺生、破壞財物的偷盜、破壞他人妻妾的邪淫、破壞真實境界的妄語、破壞善友的離間語、破壞讚美的麤惡語及綺語等諸所造作的事業,都是屬於身業和語業的範圍;若意三濁,包括貪欲、瞋恚、邪見。身三、語四、意三的邪行,名十不善業。
巳二、隨難釋
 第二科隨難釋,隨著解釋其中比較困難的地方。
謂執受他財欲為己有,欲令他遭所不愛事,誹謗真實所有惡見。
 執持領受他人的財物想佔據成為自己所擁有的偷盜,想使他人遭到所不喜愛事,如欲邪行乃至廣說十不善業都能使令他人遭遇所不愛事,誹謗真實所有惡見,就是妄語、破壞真實義,毀謗說沒有真實的阿羅漢,沒有我空、法空,毀謗佛法的真理,這樣的惡見稱為壞實義,即大妄語。
《披》謂壞生命等者:謂若殺生,名壞生命。若不與取,名壞財物。若欲邪行,名壞妻妾。若虛妄語,名壞實義。若離間語,名壞善友。若麤惡語及與綺語,名壞讚美。此之七種,身語所作,名所為事業。若意所作,貪欲、瞋恚、邪見,名意三濁。下自隨釋,如次應知。
 若殺生,殺害有情的生命,名壞生命。若不與取,他人不與而取為己有,名壞財物。若欲邪行,破壞他人的妻妾,名壞妻妾。若虛妄語,說謊話之小妄語及未證言證,沒有禪定說有禪定,沒有聖道說有聖道等大妄語,名壞實義。若離間語,離間他人的感情,名壞善友。若麤惡語及與綺語,說麤劣暴惡的語言、或能引無義不能引義的綺語,名壞讚美。這七種都是動身發語所作,殺、盜、淫是身業,妄語、離間語、麤惡語、綺語是語業,稱為所為事業。意業所造作的有三種,一種是貪欲,貪著諸欲;一種是瞋恚,起瞋心了;一種是邪見,錯誤的思想,稱為意三濁。下面還會再接著解釋,如它的次第應該要了解。
辰二、三門3 巳一、列差別
 第二科說三門,將十相分成三門,分三科;第一科列差別,列舉出三門的差別相。
言三門者,一、作業毀壞門,二、意樂毀壞門,三、方便毀壞門。
 所說的三門,包括:作業毀壞門、意樂毀壞門、方便毀壞門。
巳二、配十相
 第二科配十相,三種門配合十種相而說。
於十相中,前之七種作業毀壞;其次二種意樂毀壞;最後一種方便毀壞,所謂惡見。
 在十不善業的身三語四意三的十相中,前七種身三語四的殺、盜、淫、妄、離間語、麤惡語、綺語是作業毀壞門;其次的貪欲和瞋恚二種是意業的意樂毀壞門;最後一種惡見是方便毀壞門。為什麼說惡見是方便毀壞門呢?因為正見是成就聖道的方便,以惡邪見將此方便去掉,稱為方便毀壞門。
巳三、隨難釋
 第三科隨難釋,隨著解釋其中比較困難的地方。
由惡見故,羞恥、慈悲、離諸惡行悉皆毀壞;無有羞恥、無有慈悲,廣造眾惡。
 由於有錯誤的思想及見解,使具有羞恥的慚愧心、慈悲心、及能夠遠離十惡行的因緣,全部被破壞了;由此使令有情沒有羞恥,沒有慚愧心,而且沒有慈悲心,廣造眾惡。
辰三、三種
 第三科三種,說明三種所作。
言三種者,一、身所作,二、語所作,三、意所作。
 這十不善行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身所作,包括殺、盜、淫;第二種是語所作,包括妄語、離間語、麤惡語、綺語;第三種意所作,包括貪欲、瞋恚、邪見。
辰四、三根2 巳一、列差別
 第四科三根,說明三不善根,分二科;第一科列差別,列舉出三根的差別相。
言三根者,一、為自饒益相,二、為損害他相,三、於他顛倒相。
 說三根是指:
 一、為自饒益相就是貪,為了希望利益自己才會生貪;
 二、為損害他相就是瞋,損害他人是由於有瞋心;
 三、於他顛倒相就是癡,於其他的人事物等生起常樂我淨的顛倒,錯誤的思想,是愚癡。
 貪瞋癡三不善根稱為三根。
巳二、隨難釋
 第二科隨難釋,隨著解釋其中比較困難的顛倒相。
謂於非法而作法想,於不應作作應作想,堅執現行。
 對於不合法的認為它是合法的,例如有些外道認為殺生祭拜是有功德的,這是不合法,可是外道認為是合法的;或者有拜火教,認為拜火可以得到福報,這是非法而作法想;對於不應該作之事,卻認為應該要作,而且還堅固的執著,並且實際行動,如有一類人,認為雞鴨都是上帝生來要給人吃的,本來是可以殺,這即是邪見,因為有這種錯誤的見解,不能遠離殺生而吃素食。
《披》言三根等者:當知由貪瞋癡三不善根,故名三根,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由貪瞋癡三不善根,因此名為三根。這是將十不善道歸納成三個三種,如它的次第配合解釋應該知道。
寅二、能令有情護不護根2 卯一、正辨相2 辰一、舉不護2 巳一、總標列
 第二科能令有情護不護根,說明能令有情護根或不護根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正辨相,正式說明它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舉不護,先說明不護諸根的情況,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列,整體的標示列舉出來。
復有三法,能令有情不護諸根。一、於依止中邪法種子,二、於諸境界取不正相,三、於私隱處不正思惟。
 又有三種法,能使令有情不護諸根,包括:由於依止阿賴耶識中的邪法種子、於諸境界取不正相、於私隱處不正思惟。
巳二、明三法2 午一、標舉
 第二科明三法,說明使有情不護諸根的三種法,分二科;第一科標舉,標示列舉出三法。
如是三種,當知即是欲貪、瞋恚及與害品。
 由這三種法能令有情不能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應當知道就是欲貪、瞋恚及與害的三法。以下詳細說明:
 一、於依止中,就是有情的阿賴耶識中有欲、恚、害等邪法種子,由此產生欲恚害的現行;當六根緣六境時就會產生貪欲、瞋恚,或是想要傷害對方的不正思惟。
 二、於諸境界取不正相,當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時,取著不正確的相貌。如諸法本來是無常、苦、空、無我,執取淨妙相,卻生起貪欲;執取不可意相,而生起瞋恚;執取傷害相,而生起害尋思。
 三、私隱處不正思惟,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不能如理作意,也生起了欲恚害尋思,這是不能慎獨的結果。這三法是有情生起欲恚害的原因。
《披》一於依止中邪法種子等者:此中邪法,即欲、恚、害,今說彼種以為第一。由欲、恚、害,於諸境界取淨妙相,或瞋恚相等,故說彼相以為第二。復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故說思惟以為第三。如是三種,當知通說欲貪、瞋恚及與害品,非依次第一一別配。
 這其中的邪法,指的是有欲恚害的種子,現今說第一是由於有這類的種子。於境界取清淨美妙的相貌,會生起貪欲心,或是瞋恚相等,會生起瞋恚心或是害心,使得邪法種子生起現行,因此說彼相以為第二。於彼不正相,一次又一次的多所熏習思惟,會產生更多的現行而串習成性,這是第三。這三種都是通說欲貪、瞋恚、及害品,並不是依次第的一個一個配合起來說。總之欲貪、瞋恚、及害品的原因是:
 一、有煩惱種子;
 二、對於境界取不正相,於所緣相有顛倒,使種子生起現行;
 三、不正思惟,能緣的心有不正確的思惟。
依四處所,發生三種不正尋思。
 依止四種處所,會發生欲貪、瞋恚、傷害等三種不正確的尋思。
午二、別顯3 未一、欲尋思
 第二科別顯,各別顯示出來,分三科;第一科欲尋思,說明欲尋思的生起因緣。
謂於自己利等四種白品法處為欲獲得,或為不失,生欲尋思。
 對於自己有利益的四種善品諸法處所,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世間八法中的利、譽、稱、樂,或是因為貪愛、為了不失去,而生起欲尋思。世間八法中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現前誹撥名毀,不現前讚美名譽,現前讚美名稱,現前誹撥名譏,逼惱身心名苦,適悅身心名樂。
 這八種有二品,四相違於心的衰、毀、譏、苦,名苦;四相順於心的利、譽、稱、樂,名樂。樂是白品法處,是屬於好的,是善品的處所,想要獲得或希望不要失去,會生起貪欲的尋思。
未二、恚尋思
 第二科恚尋思,說明恚尋思的生起因緣。
於能障彼怨、中二品有情處所,生恚尋思。
 於能障礙自己得到利、譽、稱、樂等白品法處的有情有二種,一種是怨,對自己有怨恨的有情,障礙自己得不到利益、名譽、稱讚、快樂,財被奪去了,或障礙自己去發財等;另一種是中等的有情,他不知情,但是也障礙自己,這樣會使自己生起瞋心的恚尋思。如果不要讓他人對自己生起瞋心,也要小心,不要妨礙到他人的利益。
未三、害尋思3 申一、標
 第三科害尋思,說明害尋思的生起因緣,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害尋思的生起因緣。
於親友品有情處所,生害尋思。
 對於自己比較親近的有情,就會生起害尋思。
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樣說呢?
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若親友品或時違犯,於彼不生全斷滅欲,唯有輕微苦楚方便訓罰之欲。
 若是親友的品類或是有時違犯而違逆自己的心意,由於是親友類,對於這類人不會生起殺害或全部斷滅對方生命的念頭,只有給對方輕微痛苦的方便教訓懲罰的想法。
 害尋思是比恚還要稍微輕微一點,只是想傷害對方而已。若是嚴重的瞋恚,乃至會想殺害對方。恚、害都是瞋心,但有嚴重或不嚴重的差別,恚是對於怨、中二品有情,跟自己有怨的有情,或是與自己沒有什麼交情,沒有怨、也沒有親的有情,可能情緒會比較嚴重,會生起瞋恚的尋思;害尋思是對於跟自己比較親近的有情,生起只想輕微處罰對方一下的想法,例如小孩子不聽話,可能只是想要打他兩下,只有想輕輕地處罰他而已。
 以上是指不護,有情不護諸根時,會有欲、恚、害尋思。
辰二、例能護
 第二科例能護,例說能護諸根的情形。
與此相違所有白品,如應當知。
 與此欲、恚、害尋思相反的所有白品,如其相應的應當了知,是能夠維護諸根。真正能夠維護諸根的是斷除種子,不要顛倒取相,要正確的如理思惟,這樣可以修到善品,能保護自己的六根。
《披》依四處所發生三種不正尋思等者:世八法中,若利、若譽、若稱、若樂,名四處所。於是處所自為獲得,或為不失,生欲尋思。於是處所若他為障,即於怨、中有情生恚尋思;於親有情生害尋思。
 世間八法中,利、譽、稱、樂,名為四處所。對於這四種處所,自己為了獲得,或為了不失去,由於生起貪愛,因此生起欲尋思。如果在利、譽、稱、樂被他人障礙時,於障礙自己的人是屬於怨品和中品的有情,會生起恚尋思,如果障礙自己的是屬於親品的有情,與自己有親屬關係的,只會生起害尋思。
卯二、廣攝種3 辰一、標
 第二科廣攝種,廣泛地說明攝受一切種子的情況,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略有四種內法種子,遍攝一切諸法種子。
 要略而言有四種內法種子,可以普遍含攝所有諸法的種子。
辰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世間種子,二、出世種子,三、不清淨種子,四、清淨種子。
 四種內法種子,包括:世間種子、出世種子、不清淨種子、清淨種子,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不外這四種。
辰三、釋4 巳一、世間種子
 第三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世間種子,先說明有情的世間種子。
世間種子者,謂欲、色、無色界繫諸行種子。
 世間種子,是指繫屬於欲界煩惱的五蘊諸行的種子、繫屬於色界煩惱的五蘊諸行的種子、繫屬於無色界四蘊諸行的種子,這些有為法的種子,都是屬於世間的種子。
巳二、出世種子
 第二科出世種子,說明出世種子。
出世種子者,謂能證三乘及三乘果八聖道等清淨種子。
 出世種子,是指能證得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的聖道即道諦、及三乘聖道果即滅諦之八聖道及道果等的清淨種子。
巳三、不清淨種子
 第三科不清淨種子,說明不清淨種子。
不清淨種子者,謂欲界繫諸行種子。
 不清淨種子,約世間三界種子相對來說,是指繫屬於欲界五蘊諸行的種子。
巳四、清淨種子3 午一、標
 第四科清淨種子,說明清淨種子,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清淨種子的種類。
清淨種子復有二種。
 清淨種子,又有二種。
午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世間淨,二、出世間淨。
 一種是世間清淨,一種是出世間的清淨。
午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色無色繫諸行種子,名世間淨;能證三乘及三乘果八聖道等所有種子,名出世淨。
 繫屬於色界五蘊諸行的種子和無色界四蘊諸行的種子,稱為世間淨,因為他們得到禪定,遠離欲界繫之不淨種子;能證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的道諦之八聖道,以及三乘道果的滅諦等,如無學的解脫、解脫知見等,這些無漏的戒定慧的種子,稱為出世間的清淨種子。
《披》出世種子等者: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八聖道等。舉後略前,故作是說,由後最勝能攝前故。種子為依,能證三乘無漏有為及三乘果諸無為法,是故名為出世種子。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為八聖道等。只有舉出最後一個,省略前面的,因此這樣說,由於八聖道是最殊勝的,能夠涵攝前面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因此只有提出一個。以三十七菩提分的種子為依止,能夠證得三乘的無漏有為的道諦,無漏有為包括無分別智,或者是戒,或者是信等五善根,以及三乘道果的滅諦,也就是涅槃等諸無為法,因此稱為出世間的種子。
寅三、從因所生有漏法因2 卯一、標相
 第三科從因所生有漏法因,說明從因所生有漏法的原因,分二科;第一科標相,標出它的相貌。
復有三種從因所生有漏法因,若於此中不如正理修方便者,能生諸苦;若能如理修方便者,於苦於因,能知能斷。
 又有三種是從因所生有漏法的原因,三種是欲愛、色愛、無色愛,後面會說。如果在三種當中不如佛法所開示的道理,不知道愛是不好的,愛是應該斷除的,有愛會取,有取會有有,會生出三界的苦果;如果能夠如佛所說的如理修習三十七道品等菩提分法,對於苦果能夠如實知道是苦,對於苦因能夠如實斷除,遠離苦因苦果,則不會有苦了。
卯二、出體
 第二科出體,說出體性。
謂於欲界繫法染汙希求,於色無色界繫法亦爾。
 對於繫屬於欲界的五蘊等法,有染汙希求的貪愛,對於色無色界繫法的禪定有染汙希求的貪愛,也是一樣,都是有漏法因能招感三界苦果。
《披》復有三種從因所生有漏法因等者:當知此謂欲愛、色愛、無色愛,名為三種從因所生有漏法因。染汙希求,名為愛故。
 應當知道此處說欲愛、色愛、無色愛,能招感三界的有漏法,名為三種從因所生有漏法因。有貪的染汙而希望追求,是名為愛。
寅四、能令流轉諸煩惱趣2 卯一、標
 第四科能令流轉諸煩惱趣,說明能令流轉諸煩惱趣的三種法,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法。
又有三種諸煩惱趣,令諸有情流轉生死。
 又有三種諸煩惱趣,能令有情在生死裡面流轉。
卯二、釋3 辰一、初煩惱趣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初煩惱趣,第一種煩惱趣。
謂於勝欲發意希求,名初煩惱趣。
 趣有能趣、所趣。能趣是煩惱,所趣是三界的果報。第一種是勝欲,殊勝的色聲香味觸諸欲,於此勝欲發起作意希望追求,希望能夠獲得這些勝欲,這是第一種煩惱趣,稱為欲求。有這種欲求,將來會招感欲界的苦果。
辰二、第二煩惱趣
 第二科第二煩惱趣,說明第二煩惱趣。
於色無色界勝自體中發意希求,名第二煩惱趣。
 於色、無色界相對於欲界屬於殊勝的果報體中,發起作意希望追求,名第二種煩惱趣。由此第二種煩惱的趣向,來生能招感色界或無色界的果報,這是屬於有求。
辰三、第三煩惱趣
 第三科第三煩惱趣,說明第三煩惱趣。
於邪解脫發意希求,名第三煩惱趣。
 於邪解脫,如外道執著禪定為涅槃等五種現法涅槃論,或是執著持牛戒、狗戒可以生天等,名第三煩惱趣。第三種煩惱的趣向,屬於邪梵行求,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不但不能生天,反而有墮到三惡道的危機。
《披》又有三種諸煩惱趣等者:當知此謂欲求、有求、邪梵行求,名為三種諸煩惱趣。發煩惱意,而希求故。
 應當知道此處說欲求、有求、邪梵行求,名為三種諸煩惱趣。因為發起煩惱的作意,而希望追求的緣故,名煩惱趣,也可以說趣向煩惱。
寅五、欲為根本作業方便
 第五科欲為根本作業方便,說明欲為根本作業的方便。
又有三種諸有情類欲為根本作業方便。一、為得勝欲,二、為得勝自體,三、為證勝解脫道。
 又有三種諸有情類欲為根本作為造作種種業的方便,業的方便就是欲。
 一、為得勝欲,為想獲得殊勝的欲望,就是屬於欲求的有情;
 二、為得勝自體,為了獲得色、無色界殊勝的果報體,是屬於有求的有情;
 三、為證勝解脫道,為證得殊勝的解脫道,追求涅槃,屬於無上梵行求,不是外道追求邪解脫。
 這些都是要有欲,有欲才會有願,有願才會有行,由信生願,由願導行。
《披》又有三種至勝解脫道者:當知此謂欲求、有求,及無上梵行求,名為三種諸有情類欲為根本作業方便。由諸有情一切所作,皆此三求所攝受故。
 應當知道此處說欲求、有求,及無上梵行求,名為三種諸有情類欲為根本作業方便。由於諸多有情一切的作業,都是這三求所攝受的緣故。欲求是欲界的眾生的境界,追求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諸欲,有求是追求禪定的人,無上梵行求是指追求解脫道或無上菩提道的人。
寅六、攝受自體諸行威勢2 卯一、標列
 第六科攝受自體諸行威勢,說明攝受自體諸行的威德勢力,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又有三種諸有情類於三界中攝受自體諸行威勢。一、牽引威勢,二、能得威勢,三、成滿威勢。
 又有三種諸多有情類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攝取領受自身果報體之五蘊諸行等所依的威德勢力:一、牽引的威德勢力,二、能得的威德勢力,三、成滿的威德勢力。
卯二、隨釋3 辰一、牽引威勢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牽引威勢,說明牽引威勢。
牽引威勢者,謂能引之業。
 牽引威勢,是指能夠引發有情到三界來受果報的業,也就是業有。
 業有二種,有引業、滿業。引業,是指能招感三界五趣總果報的善惡業;成滿三別報之業因,稱為滿業。以引業招感第八識的異熟,以滿業招感前六識的異熟。《成唯識論》卷2說︰「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引業是勢力最強勝的業種子,引第八識總報之果。滿業雖也引果,但引業除引果外,也能引滿業,如此能引之義勝,故名為引業。滿業是劣業,隨引業成滿果報,故名為滿業。例如人類同在人間受生,這是引業所感;其中有男女、貴賤、賢愚、美醜等差別,這是滿業所感。
 總之能使令有情招感三界五趣的依正二報之業有,包括引業、滿業都是屬於牽引威勢。
辰二、能得威勢
 第二科能得威勢,說明能得威勢。
能得威勢者,謂健達縛正現在前。
 能得威勢,是指健達縛就是中有正現在前,由此能夠有力量使令有情得到果報體。
 中有是介於今世死有與來世生有之間的五蘊身。也就是有情在死後而尚未正式投胎時之生命狀態。又作中陰、中陰有、中蘊等。中有之特性,要略而言有下列數種︰
 一、中有因惑、業、苦而有,其身由意識所成,非由父母之精卵而來,故其身為「意生身」。
 二、中有身極細微,故肉眼不能得見,僅中有之同類或修得極淨天眼者可以得見。
 三、中有之由業力而有之通力極強,如凌越虛空般地自在。
 四、中有之業用無障礙,金剛等不能遮止。
 五、若當生之趣決定而中有已生,縱以不可思議之定力、通力、借識力、大願力、法威德力等五力也無法改變。
 六、仰賴段食,且專食香以資養自身。
 七、住時短少(關於中有期間之長短,雖無定論,然最長不得超過四十九日)。
 八、一切中有皆具五根。
 九、因顛倒心而想欲境,或於香、處超愛染而結生。
 十、中有對生有起故,除無色界,欲色一切生處都有中有。
 總之,有了中有就有力量能得果報,所以中有名能得威勢。
辰三、成滿威勢
 第三科成滿威勢,說明成滿威勢。
成滿威勢者,謂住於此受淨不淨諸業異熟。
 成滿威勢,是指在三界裡面受用的果報,安住在這裡,受用清淨的或不清淨的種種業力的果報,得到果報了,稱為成滿威勢。
《披》又有三種至諸業異熟者:當知此中,牽引威勢,謂即業有;能得威勢,謂即中有;成滿威勢,謂即受用果有。依此三種所作,故立三種攝受自體諸行威勢。三種所作者,如有尋有伺地釋。(陵本十卷一頁729
 應當知道此處文中所說牽引威勢,是指業有;能得威勢,是指中有;成滿威勢,是指受用果有。依此三種有之所作,因此安立三種攝受自體諸行的威德勢力。三種所作者,如〈有尋有伺地〉卷10,303頁所解釋。
寅七、住無明蘊生自體別2 卯一、標
 第七科住無明蘊生自體別,三種住無明蘊所生自體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無明蘊。
又有三種無明蘊。諸有情類住無明者,由此因緣,能生三世自體差別。
 又有三種無明蘊。諸多有情類就安住在三種無明中,由於這種因緣就能夠生起過去、現在、未來的自體果報差別。
卯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於過去世前際等無知,能生現在自體;於現在世前際等無知,能生未來自體;於未來世前際等無知,即於未來能生後後當來自體。
 若於過去世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能生現在的生命體;於現在世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能生未來的生命體;於未來世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即於未來能生後後生當來的生命體。
 三種無明蘊,約時間來說的,是指對於過去世的生命體有無明,有不如理作意;對於現在世的生命體有無明;或者對於未來世的生命體有無明。由於無明就會有行,由行而有識,乃至由生而有老死,如此三世的果報相續不絕的生起來了。
《披》又有三種無明蘊等者:謂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是名三種無明蘊。由於三世住三無知,是故有情自體流轉不息。
 於前際即前世無知,於後際即後世無知,於前後際即現在世無知,是名三種無明蘊。由於三世住於這三種無知,因此有情的生命體相續流轉不能止息。
寅八、未究竟聖災患差別3 卯一、標應斷
 第八科未究竟聖災患差別,還沒有得究竟的阿羅漢果前種種災難、過患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標應斷,標出應該繼續努力斷除煩惱。
又有三種未究竟聖,共諸異生生死災患。若有於彼深厭怖者,當速斷除三種憍逸,修習現法涅槃方便。
 又有三種法是還沒有成就阿羅漢果的聖人,也跟凡夫一樣,都有這種生死的苦惱災患。若是有未究竟聖者對於生死的苦惱災患有深深厭離怖畏的心,應該迅速斷除三種憍慢放逸的心,修習令今生就能入涅槃的三十七道品等方便。
 憍,是指矜高自恃。於自己所擁有的興盛之事,如富貴、才能、言語、政事、文學、名勢之類,由此深生染著,或以富貴凌人傲物,乃至或以文學名勢等凌人傲物,眼空四海,傍若無人,如醉酒人,為酒所弄,因而醉傲為性;一切染法依之而起。本論卷2說有七種憍,包括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等。下文說有三種,指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若於此無病健康之盛事、年輕氣盛之盛事及長壽不死之盛事,深生染著,因而醉傲為性,生起放逸的心,不能精進的斷惡修善,修習現法涅槃方便,這是應該迅速斷除的煩惱。
卯二、列差別
 第二科列差別,列舉出災患的差別。
一、無病衰退,二、少年衰退,三、壽命衰退。
 三種災患是:一、無病衰退,無病若遇無常就會有病,名無病衰退;二、少年衰退,光陰似箭,任何人都留不住青春,少年很快就衰退成老年;三、壽命衰退,人命無常,不知道下一生先到還是明天先到,這是壽命衰退。
卯三、勸應觀
 第三科勸應觀,勸導應該觀察三事。
其有智者,應觀未來如是三事定當隨逐。
 有智慧的人應該要觀察,將來一定有無病衰退、少年衰退、壽命衰退這三件事,也就是老病死,凡夫有老病死,聖人也有老病死,因此應該迅速斷除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修習現法涅槃方便,證入涅槃,所作皆辦,才能究竟出離生死。
《披》當速斷除三種憍逸等者:七種憍中,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是名三種憍逸。由是三種未究竟聖,共諸異生生死災患。故有智者為斷除彼,應觀未來無病衰退、少年衰退、壽命衰退定當隨逐。
 有七種憍慢,包括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其中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是名三種憍逸。由無病衰退、少年衰退、壽命衰退三種是未究竟聖,共諸凡夫生死的災患,也就是若有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不能警覺凡聖都有的老病死的災患。有智慧的人為了斷除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這三法,應當觀察未來無病衰退、少年衰退、壽命衰退決定隨逐不捨,由此才能繼續用功成就阿羅漢果。
寅九、繫縛有情身分差別
 第九科繫縛有情身分差別,三種繫縛有情身分差別所依的處所。
又有三種有情之類,貪瞋癡縛所依處所身分差別,能急繫縛諸有情類,閉在大苦生死牢獄。一、能饒益,二、能損害,三者、平等二種俱離。
 又有三種有情之類,由於生起貪瞋癡的煩惱繫縛所依的處所,而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等身心的三受分位差別,這三種處所能夠緊緊地繫縛所有的有情,將有情關閉在十分痛苦的生死牢獄中。
 縛,是煩惱的別名,〈有尋有伺等三地〉卷8,232頁說:令於善行不隨所欲,故名為縛。有情若有貪瞋癡的繫縛不能斷惡修善,獲得世出世間的利益安樂。是哪三種處所能使有情產生貪瞋癡的繫縛呢?
 一、能饒益,就是能利益有情身心的樂受,有情於樂受中,多分生起貪煩惱,有貪煩惱隨時增長的繫縛,這是第一種貪縛所依的處所;
 二、能損害有情身心的苦受,有情於苦受中,多分生起瞋煩惱,有瞋煩惱隨時增長的繫縛,這是第二種瞋縛所依的處所;
 三、平等二種俱離的不苦不樂受,有情的身心如果處在不苦不樂受時,多分不知道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而生起愚癡的煩惱繫縛,有癡煩惱隨時增長的繫縛,這是第三種癡縛所依的處所。
 這是三種有情之類貪瞋癡縛所依處所的身分差別,也就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凡夫都是心隨境轉,被能饒益自己的樂受、能損害自己的苦受、平等二種俱離的不苦不樂受,引發貪瞋癡,為貪瞋癡所繫縛。
《披》又有三種至平等二種俱離者:當知此說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受,是名三種有情身分差別。決擇分說:於樂受中多生染著,是故說彼貪所隨增。於苦受中多生憎恚,是故說彼瞋所隨增。於不苦不樂受中計四顛倒,是故說彼不苦不樂受無明所隨增。由是故說身分差別,名為貪瞋癡縛所依處所。
 應當知道此處說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受,是名三種有情身分差別。有情的身心有不同的差別的狀況,就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61,2001頁說:有情於樂受中多分生起染著,因此說彼樂受為貪煩惱所隨增。於苦受中多分生起憎恨瞋恚,因此說彼苦受為瞋煩惱所隨增。於不苦不樂受中計度執著而生起常樂我淨四種顛倒,因此說彼不苦不樂受為無明煩惱所隨增。因此說身分差別,名為貪瞋癡縛所依處所。總之凡夫會有貪瞋癡的煩惱,它依止的處所就是各種不同的身心的狀態,也就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寅十、遍攝眾苦三苦差別2 卯一、標列
 第十科遍攝眾苦三苦差別,能夠普遍地含攝所有痛苦的苦苦、壞苦、和行苦三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又有三處所生諸苦,遍攝有情所有眾苦。一、合會所生苦,二、乖離所生苦,三、平等相續苦。
 又有三種處所生的苦惱,可以普遍地含攝有情所有的眾苦。苦有很多種,如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苦,這些苦可以歸納成三種:
 一、合會所生苦,就是與痛苦聚在一起,稱合會所生苦。
 二、乖離所生苦,與快樂分開了,乖就是違背遠離,這時稱為壞苦。
 三、平等相續苦,即前一念的身心與後一念的身心是一樣的,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不斷的相續,這是行苦,也名平等相續苦。
卯二、配位
 第二科配位,將三苦配合三位來說。
初由損害位和合故;第二由饒益位變壞故;第三於一切位相續而轉,麤重所攝,諸行所生,唯眾賢聖覺之為苦,非諸異生。
 第一種合會所生苦,是損害位和合故,這件事對自己有損害,如怨憎會苦,是屬於這一種的。聚在一起會覺得很痛苦,又如老病死也是合會所生苦,沒有人願意老病死,只要有生,一定會有老病死,這是損害位和合故。
 第二種是由饒益位變壞故,是指壞苦,這件事情令自己感到快樂,快樂有變化、破壞,也是痛苦,稱為壞苦,也稱為乖離所生苦,就是壞苦。
 第三種於一切位,是指身心一切時當中,前後相續相似而現起,有雖然現在沒有苦,也沒有樂,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樣子,可是身心中有煩惱麤重的種子,有為法所生的麤重苦,只有種種的賢聖者能覺察到是苦,不是凡夫所能明白的。
 賢,是修行尚未成就聖道的內凡位凡夫,這樣的人可以稱為賢人;聖人,是證得無分別智以後的聖人,大乘來說是指證無生法忍以後的聖人。
《披》又有三處所生諸苦等者:此中三苦,謂即苦苦、壞苦及與行苦。如是三苦從三受生,是名三處所生諸苦。如次配釋應知。苦苦、壞苦行相易知,名世俗苦。行自性苦相難可了,名勝義苦;由是故說唯眾賢聖覺之為苦,非諸異生。
 這其中的三苦,是指苦苦、壞苦、及行苦。這三種苦是從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受所生,稱為三處所生諸苦。如它的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痛苦時的苦苦和快樂變化以後產生的壞苦,這二類行相很粗,一般人容易明白,一說就懂了,稱為世俗苦。不苦不樂受所生的麤重苦的自相難可了知,這是聖人殊勝的智慧所了知的苦,稱為勝義苦。由此故說唯有眾多賢聖者覺察之為苦,不是凡夫所能覺察到的。
寅十一、障預流果心高舉法
 第十一科障預流果心高舉法,障礙成就預入聖流的初果之心高舉法。
又有三種心高舉法,違害欲求沙門果證修方便者預流果支,能障沙門令不得證。一者、以己校量於他,謂我為勝,心生高舉;二者、以己校量於他,謂我相似,心生高舉;三者、以己校量於他,謂我為劣,心生高舉。
 又有三種心的高舉法即高慢心,會違背傷害想要追求初果等沙門果證修方便者的四預流果支,能障礙出家沙門令不得證沙門果。四預流果支,是指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這是四種證得初果乃至四果的前方便。
 三種心高舉法,是指以自己與他人比較:
 一、認為自己比他人殊勝而心生高舉。
 二、認為自己與他人相似而心生高舉。
 三、他人其實勝過自己很多,但自己認為只是差一點,由此而心生高舉。
 若有這三種高慢心,能障礙修行,使令行者不能成就沙門果證。
《披》又有三種心高舉法等者:當知此說勝、等、劣慢,是名三種心高舉法。如次配釋應知。由是諸慢,於說法師及教授者不善承事,亦復不能無倒聞思,成辦所修,是名違害預流果支。如下自說。(陵本十四卷九頁1207)能障沙門令不得證。當知此中,聖道名沙門,煩惱斷名果。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十三頁2446
 應當知道自己認為比他人殊勝,或者與他人相似,或者比他人稍微差一點,這種勝、等、劣慢,稱為三種心高舉法。如它的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該可以了知。如果有這些高慢,對於說法的法師,還有教授佛法的人,不能好好的恭敬承事,也不能好好跟他學習,不能沒有顛倒或錯誤的聽聞思惟佛法,成辦所要修習的聖道,稱為違害預流果支,支就是因。如下文502頁還會解說。有這三種高慢心,能障礙出家修行人不能獲得聖道果證。應當知道這當中,聖道稱為沙門,煩惱斷了稱為果,如〈聲聞地〉卷29,981所說。
寅十二、能生三世諸行種子
 第十二科能生三世諸行種子,說明能生三世諸行的種子。
復有三種種子,當知能生一切諸行。一、已與果,二、未與果,三、果正現前。
 又有三種種子,應當知道能夠生起一切有為諸行:
 一、已與果,就是過去的種子,種子產生現行就是已與果。
 二、未與果,種子還在阿賴耶識中,還沒有生起現行,稱為未與果。
 三、果正現前,就是種子正生起現行。
 種子約時間來分,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這三種種子能生出一切有為諸行。
《披》復有三種種子等者:當知此說三世種子差別。已與果故,是過去;未與果故,是未來;果正現前,是現在。
 應當知道這是說三世種子的差別。這是三世種子的自相建立,已經給與果報的是屬於過去;還沒有給與果報的是未來;果正現前是現在。
寅十三、諸行言說所依處別
 第十三科諸行言說所依處別,一切有為諸行言說所依處的三種差別。
又有三種諸行言說所依處。所謂去來今。
 又有三種諸行是言說所依處所,包括過去、未來、和現在的有為諸行。人類說話的內容不會超出這些範圍,不是說過去的事,就是說未來的事,不然就是說現在的事情。
《披》又有三種諸行言說所依處等者:當知此說諸有為法三世差別。自性已滅,是過去;自性未受,是未來;自性受用未盡,是現在。由是差別為所戲論,是故名為言說依處。
 應當知道這是說一切有為法有三種時間上的差別。法的自性已經滅去了,稱為過去。法的自性還沒有出現,稱為未來;法的自性現在已經出現,可是還沒有滅盡,是現在。由這些種種的差別是戲論的範圍,戲論就是能引無義不能引義,能夠引導有情說出沒有利益、生起種種貪瞋癡的言論,因此說名為言說依處。
寅十四、能攝諸色自性差別2 卯一、標列三相
 第十四科能攝諸色自性差別,能夠含攝所有色法自性的三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列三相,標示列舉出三種差別。
又有三相,能攝一切色法自相。謂顯、形、作用,安立眼識所取之色。於自處所,障礙餘色行住,安立根色,若一切境界色;當知一切總有十色。及定地色。
 又有三種法相,可以含攝一切色法的自相,就是顯色、形色、作用即表色,依此安立眼識所取之色相。若有法於自處所,障礙其它色法的行動及安住,依此安立眼耳鼻舌身五種根色及一切色等眼識所緣的境界色。應當知道一切色法,包括眼等五根、色等五塵總有十色,及定地色又名定自在所生色、法處所攝色、三摩地所生色。
《披》又有三相能攝一切色法自相等者:當知此說有見、有對、無見無對三種色相。青、黃、赤、白等,是名顯色。長、短、方、圓等,是名形色。取、捨、屈、伸等,是名表色;此說作用,名別義同。如是諸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如五識身相應地說。(陵本一卷六頁11)當知是名有見色相。於自所據各別處所,障礙餘色往來容受諸業,當知是名有對色相。於此安立一切所依根色及所緣境界色。此中一切,總有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色應知。又定地色,非眼識所取,非障礙餘住,是名無見無對色。當知此色唯是大威德心所緣境界,非餘。如決擇分說。(陵本六十五卷十頁5183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有見有對、無見有對、無見無對三種色相。有見有對是看得見又有質礙的色法,無見有對是看不到但有質礙的色法,無見無對是看不到,而且也沒有質礙的色法。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等是屬於顯色;長短方圓等,是名形色;取、捨 、屈、伸、行、住、坐、臥等,是名表色。例如用手去取東西或者放下來,或者手彎曲或伸展開來,稱為表色。這是以動作來表示內心的一種色法,此處說作用,〈五識身相應地〉卷1說表色,名字不一樣,但是道理是一樣的。這一些有見有對的顯色、形色、表色是眼根於現在時所活動的境界,過去、現在、未來的顯色、形色、表色都是眼根取境的範圍;是眼識於現在時所活動的境界,過去、現在、未來的顯色、形色、表色都是眼識緣境的範圍,是眼識所緣的境界。如卷1,6頁所說。應當知道這就是有見色相。
 於自法所佔據的各別處所,障礙其餘色法往來,不能再容納其它的色法所佔據的處所存在,應當知道這就名為有對色相。依此有質礙的特性,就安立一切所依的眼等五種根色及所緣的色等境界色。此中一切色法,總有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種色應當了知。又定地色,不是眼識所取,也不會障礙其餘色法的安住,名為無見無對色。應當知道這種色法唯是具大威德定的聖者所緣的境界,不是其餘凡夫外道或不具大威德定的聖者所緣的境界。如〈決擇‧思所成慧地〉卷65,2084頁所說:初禪到四禪的根本定,稱為具威德三摩地。實有的法處所攝色,不是其他色聲等諸色,這是根本定所緣。譬如不是所有的定心都能變化神通,只有具四禪以上大威德的定心,才有變化神通的能力,不是其他的定心。此實有的法處所攝色也是一樣,要有具威德的極靜定心,才能緣生此種欲界看不到且沒有質礙的色法。實有的法處所攝色,就如神通所變化的色法,也不是不具大威德定心或不具定心等所緣的境界,只有具大威德定的心,才能夠緣慮到這種色法。
卯二、喻成定色
 第二科喻成定色,說明喻成定色。
若得淨定,為引變化修方便者所有諸色,當知是內化心境界,亦是未滿變化心果。
 若是得到清淨的禪定,為了引發神通變化,修習成就神通變化的方法,如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此時修方便位心未自在,定心所緣的欲界或色界所有諸色,應當知道是定內變化心的境界,也是未圓滿變化心果的色法。
《披》若得淨定至未滿變化心果者:離諸定障,名得淨定。能引種種諸變化色,當知唯內化心境界。如是境界從化心生,故說亦是變化心果。修方便位心未自在,故言未滿。此舉化色,喻成定色,唯是大威德心所緣,由定自在,隨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生故。決擇分中亦舉化色為喻應知。(陵本六十五卷十頁5183
 種種禪定的障礙,包括因遠離禪定所生的愛見慢疑等及入住出等障礙,稱為淨定。能夠引發種種的變化色,這些神通變化的境界,應當知道唯是內心變化的境界。這些境界是從變化心所產生的,也稱為變化心果。在修神通的方便位時,還沒有成功,心還沒有自在,稱為未滿。這裡是舉出變化色來比喻定自在所生色,唯是大威德的定心所緣,由定自在時,能隨行者內心所想,定心境界的影像便能現量生起。如〈決擇‧思所成慧地〉卷65,2084頁中也舉出來這樣的變化色來作比喻應當了知。
寅十五、煩惱隨逐諸心差別
 第十五科煩惱隨逐諸心差別,說明為煩惱隨逐的三種心差別。
又有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心。一、諸異生心,二、未滿學心,三、已滿學心。
 又有三種為種種煩惱所隨順追逐的心,包括:
 一、諸異生心,凡夫的心;
 二、未滿學心,學就是有學,包括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向的聖人,還沒有圓滿證到金剛喻定前,稱為未滿學心。這種聖人還有煩惱,只是比凡夫少;
 三、已滿學心,學已經圓滿了,是最後一剎那在金剛喻定時,還有最微細的非想非非想處那一念俱生我執的心還沒有斷,那時稱為已滿學心。這是三種有煩惱隨逐的心。
《披》又有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心等者:此中三種,初二易知。第三已滿學心,謂至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正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是故亦說為諸煩惱所隨逐心。
 此處文中所說三種,第一種及第二種很容易明白。第三已滿學心,是指到最後學位四果向時,在金剛喻三摩地正在斷除最微細的俱生我執等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時,還有煩惱隨逐於心,稱為已滿學心。
寅十六、聽聞法者受持差別
 第十六科聽聞法者受持差別,說明聽聞法者受持諸法的差別。
又有三種聽聞法者。一、於法於義不能受持;二、唯能領受,不能任持;三、能受能持。
 又有三種聽聞佛法的人,受持佛法的態度不同。受是信受,聽聞佛法後相信所聽的法;持是執持,聽聞後放在心裡,而且能夠改變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持,有深有淺。淺一點是能夠如理思惟,調伏煩惱;深一點到修慧的階段,能夠斷除煩惱的種子。
 第一種人是於法於義不能受持,這類人不相信、也不會執持所聽的法義。法是指能詮的名句文身,義是指名句文身所詮表的境界、道理。法是能詮的,義是所詮的,例如前面說諸異生心,諸異生心是一個名句,稱為法,它所表達的是凡夫。
 第二種是唯能領受,不能任持,唯能領受所聽的法義,不能任持法義於心。
 第三種能受能持,不但能領受所聽的法義,也能任持法義於心。
《披》又有三種聽聞法者等者:當知此說軟根、中根、利根補特伽羅,是名三種聽聞法者。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說軟根、中根、利根三種有情,是名三種聽聞法者。如前所說的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有情的善根有軟根、中根、利根三種,根是指信進念定慧五善根,依據軟、中、利等根器的差別,軟根者於法於義不能受持;中根者唯能領受,不能任持,聽了就接受,也相信了,但是不能好好的運用於修行上;利根者能受能持,聞法之後能夠信受奉行,是名有三種聽聞法者。
寅十七、趣入無常觀行差別
 第十七科趣入無常觀行差別,說明趣入無常的三種觀行差別。
又有三法,是修行者觀身語意無常性觀趣入上首。一者、入出息,二者、尋伺,三者、想思。
 又有三種法門,是修行的人觀察身語意的無常性,觀趣入三乘涅槃的首要條件。
 一、入出息,是身體的活動,觀察入出息名阿那般那念。觀察時必須知道息有時入、有時出、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冷、有時熱,有種種的情況,由此入出息故色身動轉,了知身是無常,因此能趣入三乘涅槃。
 二、尋伺,是語言的活動,由尋伺才能發出語言。尋是粗的思惟觀察,伺是細的觀察,說話前一定有粗或細的思惟觀察才能開口,由彼行者觀此語行是無常性,因此能趣入三乘涅槃。
 三、想思,這是內心的活動。想能取相,思是思惟,或者說造作,由想及思,才能發起意行。而心念剎那無常,也應觀此意行是無常性,才能趣入三乘涅槃。
 這三種觀法是幫助行者悟入無常的最好的途徑,能令行者不執著自他的身語意為常樂我淨,由此遠離顛倒妄想,乃至趣入三乘涅槃,稱為上首。
《披》又有三法等者:此中三法,所謂身行、語行、意行。如次配釋應知。
 這其中的三法,是指身行、語行、意行。如它的次第配合解釋應該知道。身行是入出息,語行是尋伺,意行是想思。有情的入出息常常在改變;尋思也是,說話也是常常在變,一下說這樣,一下說那樣;想思也是一樣。學習佛法也是要有諸行無常的智慧,因為佛法在演變當中,它有適應時空環境的一種調整,有時候會這樣,有時候會那樣子。如果沒有無常的智慧,一直執著一定是要牛奶那個樣子,不可以變成酥,不可以變成醍醐,就得不到最好的味道了。要有無常的智慧,才能適應變化多端的世界。
寅十八、應受供養尊勝差別
 第十八科應受供養尊勝差別,說明應受供養的三種尊勝差別。
又有三種尊勝應受供養。一、年齒增上,二、族姓增上,三、功德增上。
 又有三種人特別的尊貴和殊勝,應該受到有情的恭敬供養。若依戒律來說這是指三種上座,年齒增上是生年上座;族姓增上是世俗上座;功德增上是法性上座。此中,年齡長者稱生年上座,有世俗財產、地位、權力者稱世俗上座;得智慧解脫的阿羅漢稱法性上座;對於上座若能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能獲自他二利。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頌》卷2「佛制諸苾芻,於尊老給侍;當為依止事,利益兩俱兼。」
 若依世間道理而言:
 一、年齒增上,年齒是指年齡,年齒增上是指年紀大的長者。為什麼老是尊貴和殊勝應該受到恭敬供養呢?這是因為:
 1.佛的咐囑:《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卷1說:「常當孝順於諸尊老,視一切人如佛無異。」又《雜寶藏經》卷1棄老國緣的故事中,佛說:「恭敬宿老,有大利益:未曾聞事而得聞解,名稱遠達,智者所敬。」在白髮人面前,應該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看到老人應主動扶持、讓坐、回答、問話要恭敬。
 2.文化古的優良傳統:如古時朝廷設有「國老」之職,供皇帝請益國事,咨詢时必賜坐,極受敬重。地方則設有「鄉老」掌管教化。以前農業社會裡,老人在家族和村里中享有極高的權威與地位,若遇糾紛無法解決時,交由村中長者仲裁,判定後不得有異議。
 3.老人對社會的貢獻献:上一輩的人胼手胝足,不斷辛勤的工作,才有今日安定、富裕的生活。前人竭盡心力,貢獻出自己的智慧,才能使後人享受甜美的果實。
 4.老人經驗豐富、具有智慧: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閱歷豐富、經驗充足,對人生更有透徹的看法,可以給年輕人極好的指導。
 二、族姓增上,家庭背景特別殊勝的一類人,這樣的人因為影響力很大,在國家社會上受到眾人的尊敬,如果到佛教裡面來,社會上的人也會對佛教有一種仰慕的心情。例如,佛陀是一個王子,家族裡面有五百個王子跟他出家。族姓增上也是修來的,因為修大宗葉的這種業,才感得這種生到富貴家的果報,這種也應該要特別的恭敬供養。
 三、功德增上,這類人有殊勝的功德,在國家社會乃至全球,受到眾人的尊敬,如世間於文學、科學等有貢獻者。若是佛門中戒定慧有特別功德,如持戒特別清淨,證得禪定或聖道,或者其它殊勝的功德,對佛教有貢獻,或者是說護法衞教,這樣的人有功德不一定是年紀大的,也不一定是族姓很高尚的,但是功德很大,也是應該要接受供養。
 這三種尊勝,一種是年紀大,一種是族姓殊勝,一種是功德殊勝,通於世間及出世間的情況。
寅十九、定及不定住因差別2 卯一、標舉
 第十九科定及不定住因差別,說明定及不定住因的三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舉,標示列舉出三種差別。
又有三種住定不定因。二是定因,一不定因。
 又有三種住於決定性聚、邪性定聚、不定聚的原因,稱為定不定因,三種之中有二種是定因,一種是不定因。
卯二、隨釋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
一、惡趣定因,謂無間業。二、善趣涅槃定因,謂無漏有為法。三、不定因,謂所餘法。
 一、惡趣定因,若造了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的五無間業,稱為邪性定聚,如〈決擇‧聞所成慧地〉卷64,2065頁所說,這是墮入三惡道去的決定因,這類有情來生決定到三惡道去。
 二、善趣涅槃定因,是指無漏有為法。善趣是指人天趣,涅槃是指不生不滅無為的境界。初果以上的有學聖者決定不會墮入三惡道,有學聖者若沒有證得阿羅漢果,決定是到人天的善趣受生,若證得阿羅漢果,又沒有回小向大,當生壽盡決定能入無餘依涅槃。有學和無學阿羅漢,稱為正性定聚,這類聖者沒有煩惱流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是得入善趣和涅槃的決定因。
 三、不定因,是指所餘的有漏法。如一般凡夫心識中還有三界的煩惱種子,不一定修聖道,也沒有造極為不善的無間業,不一定到惡道去,也不一定到人天受果報,也不會得涅槃,這種人稱為不定聚。這是不定因,不定因就是其它的法,有漏的有為法就不決定了。
《披》又有三種住定不定因等者:當知此說邪性聚定、正性聚定、不定聚定,名三種住定不定因。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邪性聚定、正性聚定、不定聚定,稱為三種住定不定因。邪性聚定是惡趣定因、正性聚定是善趣涅槃定因、不定聚定是不定因,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寅二十、令教久住舉罪差別
 第二十科令教久住舉罪差別,令聖教久住的三種舉罪差別。
又有三法,為令聖教得久住故,展轉舉罪。一者、現見身語現行違犯學處;二、從他聞;三、以餘相比度了知。
 又有三種法,這是僧團為了使令佛的聖教永久安住,以善意彼此展轉相互舉罪,心懷慈悲、向善的意樂,希望同梵行者不要有過失,或有過時能懺悔清淨,這樣佛法才會興盛。
 一、依現見彼此身語現行有違犯戒律學處時舉罪;二、從他聞彼此有違犯戒律學處時舉罪;三、以其餘相狀比度了知彼此有違犯戒律學處時舉罪。
《披》又有三法等者:此中三法,謂見、聞、疑。由是因緣,展轉舉罪。如次配釋應知。
 此處文中所說三種法,是指見、聞、疑。由於眼前看到彼此犯戒或聽他人說某人犯戒,或見到他人的憂愁不樂的神情等而懷疑他人有犯戒時,由此見、聞、疑三種因緣,以柔軟、慈心、以時、如實、利益五種法,彼此展轉舉罪。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寅二十一、為顯己德說諸不護2 卯一、標
 第二十一科為顯己德說諸不護,佛為了顯示自己具足的功德,說身語意三不護,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
又諸如來自說具足三不護德。
 又諸佛說自己具足三不護的功德,稱為三不護德。如來之身、口、意三業,本來清淨無過失,不須特加防護。佛陀三不護的特性,與阿羅漢不同。阿羅漢的三業雖然清淨,然仍須常加防護,才能遠離煩惱習氣的過失。凡夫即使很努力保護身語意,因為具足煩惱種子,也很難沒有過失。
卯二、釋2 辰一、顯他惡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顯他惡,顯示外道的邪惡。
為顯外道諸師內懷眾惡,自稱一切智者,實非一切智者。
 為什麼說三不護呢?這是因為:
 一、為了顯示外道諸師,內心懷著種種的不善、種種的惡法,自己稱呼自己是一切智者,自認對於一切境界都能通達無礙,實際上並不是一切智者,而且身語意三業是有過失的。唯有智慧圓滿的人,才能不須特加防護身語意三業而沒有過失。
辰二、令彼信
 第二科令彼信,說明使令外道等能於佛生信。
又欲令彼於如來所發起真實一切智信。
 二、又為了使令外道等於佛能夠發起真實是一切智者的信心。佛說自己是三不護,因為有智慧的人都是身善、語善、意善,連起心動念都不動一念惡,不會讓自己身語意三業有惡法出現,三不護是真實一切智者才具有的功德。
《披》又諸如來自說具足三不護德等者:三不護德,如建立品說應知。(陵本五十卷十一頁4004)如來現行身業,妙善清淨,無不清淨現行身業可須覆藏,是故不護。如身業不護,如是第二語業不護,第三意業不護應知。此如顯揚論說。(顯揚四卷九頁)
 三不護德,如〈菩薩地‧建立品〉卷50,1661所說應當了知。如來表現出來的身業,妙善清淨,微妙不可思議而且與善相應的,絕對沒有不清淨的現行身業需要覆藏,因此名為不護。如身業不護,如是第二語業不護,第三意業不護應當了知也是如此。
 三不護德的內容也可參考《顯揚聖教論》卷4,9頁所說。
寅二十二、邪執所生燒惱差別
 第二十二科邪執所生燒惱差別,說明三種邪執所生的燒惱差別。
復有三種邪執所生大火所起有情燒惱。一、貪愛燒惱,二、愁憂燒惱,三、顛倒燒惱。
 又有三種顛倒不正的執著所產生的大火能使有情身心燒惱。
 一、貪愛燒惱,是貪的煩惱。
 二、愁憂燒惱,是瞋心。
 三、顛倒燒惱,是愚癡。
《披》復有三種至顛倒燒惱者:當知此說貪瞋癡三燒惱法,有尋有伺地中煩惱差別有此種類故。(陵本八卷七頁574)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貪瞋癡三種燒惱法,如〈有尋有伺地〉卷8,227中煩惱差別有這些種類的說明。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大寶積經》卷48〈9 毘利耶波羅蜜多品〉佛說:「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精勤無倦修習毘利耶波羅蜜多時,於諸眾生起病者想。何以故?一切眾生常是病者,恒為三種熱惱所燒惱故。舍利子!何等名為三種熱惱?所謂貪欲熱惱、瞋恚熱惱、愚癡熱惱。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等今者應以如是無上正法阿竭陀膏藥,塗傅如是熱惱眾生。何以故?由是無上正法清涼微妙膏藥用塗傅故,一切眾生貪瞋癡等諸熱惱病皆悉除滅。』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以是正法良藥塗敷眾生令三毒滅故,是菩薩摩訶薩無倦正勤修行毘利耶波羅蜜多。應如是學。」
寅二十三、示無虛誑事火差別
 第二十三科示無虛誑事火差別,顯示無虛誑事火的三種差別。
又有三火,為化樂福邪事外火勝解有情,示無虛誑所應事火;雖實非火,假立火名。一者、父母,二者、妻子,三者、真實應供福田。
 又有三種火,是佛為了度化愛樂福業卻邪事外火勝解的有情,示現沒有虛誑所應該事奉的火;雖然實際上不是火,假名安立為火,包括三種:一、父母,二、妻子,三、真實應受供養的福田。
 樂福邪事外火勝解有情是指事火外道。事火外道主張火乃諸天之口,故投穀物、酥油等供物入於火中供養之,諸天得食即能降福祉於人。世尊在世時,事火之法頗為盛行。世尊成道後,曾於尼連禪河邊訪事火婆羅門之三迦葉,世尊先降伏火龍,其後又示現諸種神通,三迦葉乃將事火之具投諸河中而皈依佛門。《方便心論》說:「晨朝禮敬、殺生祭祠、然眾香木、獻諸油燈,如是四種,名事火外道。」
 另於《大日經》卷6世出世護摩法品一一舉出外道所修事火法之名稱,皆為吠陀經典所載者,即所謂之「四十四火法」,惟經中所舉示者僅有四十項。此外,密教之護摩法無疑係襲自此類事火外道,然出世間之護摩法則以內觀為護摩之基礎,這不是彼等事火外道所可比擬者。
 事火外道愛樂受用生天之福,主張祭祀供養火天等神祇,作為將來生天之因,這種邪勝解是非因計因。佛陀憐憫外道愚痴,為了度化這些好樂修福的外道而說佛教裡面也有三種火,這件事不是錯誤的,沒有虛妄,也沒有欺騙的,這三種火是應該要奉事的。雖然這三種火不是真實的火,不過也安立火的名稱。這三種火是:
 一者、父母,父母理所當然是應該要供養奉事的對象,因為沒有父母就沒有自己,為人必須飲水思源。
 二者、妻子,妻子是跟自己共同合作建立家庭的人,也是應該要供養奉事的對象。
 三者、真實應供福田,就是佛法僧三寶,這是具有出世真實功德,也是應該要供養奉事的對象。
 總之供養三寶、孝順父母、愛護家庭,才是真的能夠修到福報的地方,這件事情若沒作好,去拜火神有什麼意義呢?佛陀說應該要侍奉這三種火,不要侍奉外面錯誤的火。
寅二十四、真實增上生道差別
 第二十四科真實增上生道的差別,說明三種真實使令有情能夠獲得增上生的差別。
又有三種,為諸樂欲增上生者,所說真實增上生道。一者、布施,得大財富;二者、持戒,得往善趣;三者、修定,遠離苦受,得生一向無有惱害樂世界中。
 又有三種,佛為好樂願欲獲得增上生者,所說的真實增上生道。增上生,是指所招果體,道是因,合說為獲得人天果報的因,稱為增上生。這三種就是所謂的三福業事,包括:
 一、布施,能得大財富,遠離貧窮;
 二、持戒,是能往生人天善的因;
 三、修禪定,可以遠離欲界的苦受,如初禪是喜受和樂受,二禪也是喜受和樂受,三禪是全部都是樂受,四禪以上都是捨受。
 欲界的人是苦樂捨三種都有,多半的人多分都是苦受比較多。受就是有情的果報,如果修禪定,生到色無色界天去,就能遠離苦受,生到色、無色天沒有惱害,沒有十惡業、快樂的世界中。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4 三法品〉詳細說明施、戒、修三福業事的種類、福、業、事。
 一、施類福業事。
 1. 施類,是指施主布施諸沙門、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華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施類。復次或由身布施,謂或施身、或施身業,或施所捨物;或由語布施,謂或施語、或施語業,或施所捨物;或由意布施,謂或施意、或施意業,或施捨心,是名施類。
 2. 福,是指與施俱行的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
 3. 業,是指與施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
 4. 事,是指施主受者及所施物,是名事。
 此中施類名施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施類;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施類、亦名福;此中事唯名事。
 二、 戒類福業事。
 1. 戒類,是指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妄語、離飲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酒,是名戒類。
 2. 福,是指與戒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
 3. 業,是指與戒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
 4. 事,是指若防、若止、若遮、若離害生命事、若離欲邪行事、若離虛妄語事、若離飲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酒事,是名事。
 此中戒類名為戒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戒類;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戒類、亦名福;此中事名為事、亦名戒類、亦名福、亦名業。
 三、 修類福業事。
 1. 修類,是指慈悲喜捨四無量,是名修類。
 2. 福,是指與無量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
 3. 業,是指與無量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
 4. 事,是指所緣事,緣彼而起四無量,是名事。
 此中修類名為修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修類;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修類、亦名福;此中事唯名事。
 如世尊說:智者能依法,勤學施戒修,生無苦世間,受三種樂果。若想獲生無苦的人天快樂的世界中,必須布施、持戒、修定。
《披》又有三種至樂世界中者:當知此說施、戒、修三福業事。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說施、戒、修三福業事,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寅二十五、觀待生樂諸欲差別
 第二十五科觀待生樂諸欲差別,這觀待諸欲所生樂的三種諸欲差別。
又有三種諸受欲者劣、中、勝欲,觀待諸欲所生樂故。一、多用功力依緣諸欲,謂現前住所有諸欲。二、少用功力依心諸欲,謂樂化天所有諸欲。三、極少功力依心諸欲,謂他化天所有諸欲。
 有三種欲界人天受欲的人,受用的色聲香味觸男女等諸欲,有比較下劣的、有中等的、有比較殊勝的差別。欲界的人一定要有欲,肚子餓了要吃飯,口渴了要喝水、喝茶,這些欲滿足了就會快樂。如果肚子餓了不能吃飯,口渴不能喝水,就覺得痛苦,不快樂。這裡說的都是欲界的眾生,欲界的眾生的快樂不是來自內心,而是來自身外的諸欲,觀待諸欲的來源有三種,能使令有情產生快樂。
 一、多用功力依緣諸欲,是指現前住所有諸欲。一切欲界的人,及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乃至兜率天所有諸欲,多依現前諸緣生起,多用功力,用功念想才能受用。
 二、少用功力依心諸欲,是指樂化天所有諸欲。樂化天少用功力,只要心裡想什麼就會變出來,隨心所欲而受用諸欲。
 三、極少功力依心諸欲,是指他化天所有諸欲。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由彼諸天為自因緣也能變化,為他因緣也能變化,因此於自化非為希奇,用他所化欲塵而富貴自在,只要極少功力,就能隨心所欲而受用諸欲。
《披》又有三種至他化天所有諸欲者:當知此說三種欲生,如有尋有伺地已釋其相。(陵本五卷六頁339)依彼有情,說有三欲。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說三種欲生,如〈有尋有伺地〉卷5,136頁已經解釋其中的相狀。依止居住該處的有情,受用諸欲的勝劣不同,說有三種欲。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寅二十六、超過諸欲劣等樂別
 第二十六科超過諸欲劣等樂別,說明超過諸欲的劣中、勝、樂三種差別。
又有三種超過諸欲劣、中、勝樂。一、有尋伺喜,二、無尋伺喜,三、離喜之樂。
 又有三種超過種種欲界的劣、中、勝三種樂。
 一、有尋伺的喜,是色界初禪天的有情,又名離生喜樂地,依尋伺離欲界惡後,所生得之喜樂。
 二、無尋伺喜,這是色界第二禪天的有情,又名定生喜樂地,由定所產生之殊勝喜樂之境地,受用無尋伺相應的樂受。
 三、離喜之樂,這是色界三禪天的有情,又名離喜妙樂地,離於前地之喜,身心全部都是樂受,受用離喜的樂受,是三界中最快樂的地方。 
《披》又有三種至離喜之樂者:當知此說三種樂生,如有尋有伺地已釋其相。(陵本五卷六頁341)依彼有情,說有三樂。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說三種樂生,如〈有尋有伺地〉卷5,136頁已經解釋其中的相狀。依止居住該處的有情,受用諸樂的勝劣不同,說有三種樂。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寅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別
 第二十七科悟入所知方便差別,說明悟入所知的三種方便差別。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能令三乘出離眾苦。一、從他聞音種類,二、內正思惟種類,三、長時修習止觀種類。
 又有三種法能夠使令有情覺悟所認知的境界,所知是指有情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行者應該要認識的就是有情的身心,因為會使有情苦惱的就是身心,對五蘊身心果報中正報、依報所知的境界要能覺悟。如果覺悟能令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乘的修行人出離種種的煩惱,種種的苦受。是哪三種法呢?
 一、從他聞音種類,從其他善知識處聽聞無上正法,屬於聞慧的種類。
 如〈思所成地〉卷19說:「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
 二、內正思惟種類,依止聞慧,深心籌量、審諦觀察,能令三乘行者出離眾苦,屬於思慧種類。
 三、長時修習止觀種類,是指修慧的種類。有了聞慧、思慧,還必須長時間的修習止觀,才能夠出離眾苦。
 聞思修是三乘的通行,不論要追求的是阿羅漢、辟支佛,或者是無上正等菩提,都要透過聞思修,才能夠入三摩地,依止三摩地修毗缽舍那,才能夠斷除煩惱,成就聖道。
《披》又有三種覺悟所知等者:當知此說聞思修三所成事差別。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說聞、思、修三種所成就事的差別。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寅二十八、覺悟所知凡聖差別
 第二十八科覺悟所知凡聖的差別,說明三種覺悟的凡聖差別。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一者、具縛,二、不具縛,三、全無縛。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者的差別。
 一、具縛,是凡夫,凡夫對於自己的身心果報等境界,完全都是被煩惱繫縛的。
 二、不具縛,是尚不圓滿的有學聖人,初果、二果、三果聖人,雖然斷除部分的煩惱,但是還有一部分的煩惱未斷,還有部分繫縛。
 三、全無縛,指全部沒有煩惱的阿羅漢果,已經將三界所有愛見煩惱都斷除了,稱全無縛。由此可知覺悟所知的有情,有這三種差別。
《披》又有三種覺悟所知等者:當知此約具聞思修三種補特伽羅為論,說有三別。一者、具縛,所謂異生;二,不具縛,謂有學聖;三、全無縛,謂無學果。
 應當知道此處是以具聞思修慧的三種有情,而說有三種差別。
 一、具縛,是指凡夫,可能只有聞慧聞思慧、或有漏的修慧;
 二、不具縛,是指有學聖者,一定有聞思修三慧,但還未圓滿;
 三、全無縛,就是指無學阿羅漢,阿羅漢聞思修三慧具足圓滿。
 依聞思修三慧差別,覺悟所知也有三種不同。
寅二十九、所應作事次第差別
 第二十九科所應作事次第差別,修行人所應作事的三種次第差別。
又有三種所應作事,修觀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習信等一切善法。一者、永斷見道所斷諸煩惱已,證預流果;二者、永斷修道所斷諸煩惱已,漸次證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三者、證得阿羅漢已,現法樂住。
 又有三種行者所應作的事,修觀行者由這三事的增上力量,能幫助修習信進念定慧等一切善法。
 一、永斷見道所斷諸煩惱已,證預流果。見道又作見諦道、見諦。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9說,見道能斷除112種煩惱,這是指薩迦耶見等十種煩惱所攝的112種煩惱,包括欲界見道位苦、集、滅、道四諦所斷的煩惱各有十種,共四十種;色、無色界是沒有瞋心的,這二界各只有九種煩惱,色界四處、無色界四處,共八處,九乘八是七十二,七十二加上欲界的四十種,是112種煩惱,永斷見道所斷諸煩惱,不再有三界分別起的愛見煩惱,能幫助行者修習信進念定慧等一切善法轉成無漏的善法。
 二、永斷修道所斷諸煩惱已,漸次證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初果以後修道所斷有十六種煩惱。這十六種煩惱,是指於欲界對治修中,有六種煩惱迷執,包括俱生起的薩迦耶見、邊執見、貪、恚、癡、慢;於色界及無色界對治修中,各有五種煩惱迷執,包括俱生起的薩迦耶見、邊執見、貪、癡、慢,三界合有十六種煩惱。斷除修道位所應該要斷除的煩惱,漸漸的證得一來的二果,不還的三果,以及四果阿羅漢,這樣能使信進念定慧等一切善法展轉圓滿。
 三、證得阿羅漢已,現法樂住。成就阿羅漢果以後,還應該數數入現法樂住,由此住於解脫之法樂;鈍根的阿羅漢由此能轉成利根。
《披》又有三種所應作事等者:此中三事,如文可知。世出世間信、勤、念、定、慧五根,是名信等一切善法。
 此中的三事,如文所說可以知道。世間及出世間的信、勤、念、定、慧五根,是名信等一切善法。
寅三十、於所知境能照差別
 第三十科於所知境能照差別,於所知境能照的三種差別。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眼。一者、肉眼,能照顯露無有障礙有見諸色;二者、天眼,能照顯露、不顯露、有障、無障有見諸色;三者、慧眼,照一切種若色非色所有諸法。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五蘊等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種眼。照了諸法事理的有五種眼,包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裡提出來肉眼、天眼、慧眼三種眼。
 一、肉眼,能照見顯露無有障礙有見諸色。這是依父母氣血所成,即人中能見之眼,能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內不見外,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為有色質的障礙,總之只能見顯露無有障礙有見諸色。
 二、天眼,能照顯露、不顯露、有障、無障有見諸色。這是欲界有情或諸天,因修禪定而得之眼,此眼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顯露、不顯露、有障、無障有見諸色都能看見,因為沒有色質的障礙。有情所認知的境界包括色法、心法,肉眼和天眼這二種能照見有見諸色的色法。
 三、慧眼,照一切種若色非色所有諸法。這是指照見空理的智慧,依此所得慧眼,觀一切有色無色所有諸法皆空,不見有眾生相,及滅一切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
《披》又有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等者:一切所知境界為所照了,種種分齊,有三差別,是名三分。由此三分,建立三眼,依彼增上能照了故。
 一切有情所認知的境界是行者所要照了的,有種種的界限,有三種差別,稱為三分。由此有障礙有見諸色、有障無障有見諸色、及若色非色所有諸法三個部分,建立肉眼、天眼、慧眼三眼,依止這三種眼的增上力,能照了這三類境界。
寅三十一、能害煩惱怨敵差別
 第三十一科能害煩惱怨敵差別,能夠對治、迫害有情之煩惱怨敵的三種差別。
又有三法,能害現行煩惱怨敵。一者、信順善友;二者、不與在家出家諸眾雜住;三者、內正作意,覺悟所知真實道理。
 又有三種法,能夠對治有情現行的煩惱、怨敵,使有情不會生起瞋恨心,也不會有敵人。是哪三法呢?
 一、信順善友。從善知識所,隨聞三乘之法,憶持不忘,相信隨順善知識的教導,也就是相信隨順佛菩薩,還有經律論的教導,稱為信順善友。信順善友是建立正見的首要條件,依止正見修習止觀,能夠對治自己的現行煩惱怨敵。
 二、不與在家出家諸眾雜住。如《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2〈6 五法品〉說:如有一類,樂與在家出家離住。於樂同樂、於苦同苦、同喜、同憂、於諸事務皆共興起,究竟隨轉不相捨離。彼由樂與在家出家雜住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樂相雜住。〈修所成地〉卷20說:若與在家出家共相雜住,於隨所聞所究竟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如是有疑隨逐。〈聲聞地〉卷30說: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決擇‧聲聞地〉卷68說:「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於遠離第九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不同其喜不同其憂,廣說乃至於所生起世事業中,終不許其究竟隨轉。處空閑林邊際臥具,遠離一切有情方邑散亂懈怠及障止觀諸隨煩惱,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九時中修不放逸。〈攝事分〉卷91說:若諸有學行於縱逸,由此著處增上力故,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如是名為最初邪行。
 其他經論及本論多處說到若與在家或出家眾雜住,不但不能執持淨戒,障礙內心的如理作意、障礙修習止觀、多諸見聞散亂、放逸之事,反之若能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於行者的戒定慧都能有上增上,由此能夠對治自己的現行煩惱怨敵。
 三、內正作意,覺悟所知真實道理。自己要如理作意,正就是要正確的、沒有顛倒的、沒有染汙的,而且是與善法相應的,稱為正。依正確的如理作意來覺悟佛陀所開示的,身受心法等所知的無常、苦、空、無我的真實道理,由此能夠對治自己的現行煩惱怨敵。
 以上三種法,如果作好了,就不會有很多的煩惱,也不會有很多的怨敵。
寅三十二、教誡數習方便差別2 卯一、舉教誡
 第三十二科教誡數習方便差別,三種正教誡數習方便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教誡,舉出教誡。
復有三種正教誡方便,能展轉證後後所證及得涅槃。一、於尸羅正教誡方便,二、於心住正教誡方便,三、於覺悟所知真實道理正教誡方便。
 又有三種正確的、沒有顛倒的、與善法相應的教導訓誡的方便、方法或者行動,如果依教奉行能夠展轉的證得後後所證,也就是展轉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稱為後後所證,乃至能夠成就涅槃。
 一、於尸羅正教誡方便,這是指增上戒學,戒律方面正確的教導誡訓的方便,開示受持戒者要善自攝身,遠離種種惡行,守護根門等,如〈聲聞地〉卷22,791頁所説安住具戒,廣說乃至受學學處,〈菩薩地〉以九相說明菩薩戒,將增上戒學的法體行相,如何受戒、學戒、持戒,說得非常詳細明白。若能於此尸羅正教誡方便,依教奉行,身語意安住此無倒教誡,能使自己尸羅圓滿、清淨,依此修習增上心、慧,能展轉證後後所證及得涅槃。
 二、於心住正教誡方便,這是指增上心學,修習靜慮方面正確的教誡方便。如〈三摩呬多地〉卷11~13,〈聲聞地〉卷22、28、31等多處說到關於修習靜慮方面的作意、因緣相、所緣相、障礙相、去除障礙的方法等,若能於此心住正教誡方便,能證入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乃至諸聖神通等,依所得靜慮修習毗婆舍那觀慧,證得諸法實相,能展轉證後後所證及得涅槃。
 三、於覺悟所知真實道理正教誡方便,這是指增上慧學,修習毗婆舍那觀慧方面正確的教誡方便。前面二種修習圓滿,還要進一步學習毗婆舍那觀慧,在定中觀察諸法實相,才能夠證得第一義諦,覺悟所知的真實道理,由此能展轉證後後所證及得涅槃。
卯二、例數習
 第二科例數習,例說數數串習正教誡方便的三種差別。
如正教誡方便有三種,當知數習正教誡方便亦爾。
 如同正教誡的方便有三種,應當知道數數串習正教誡的方便也一樣有三種。也就是將身語意無倒安住在戒定慧三學的正教誡方便,身體力行,修習證果。
《披》復有三種正教誡方便等者:當知此說戒定慧三無漏學差別。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的戒定慧三種使令行者能夠斷除煩惱,沒有煩惱的流漏的差別,這種知識須要學習,戒定慧也稱為三慧,也稱為三無漏學。如其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
寅三十三、得安隱住修法差別
 第三十三科得安隱住修法差別,得安隱住修法的三種差別。
又於正教誡方便現修習時,由三種法得安隱住。一者、空、無願、無相、滅盡等至,二者、四靜慮,三者、四無量。
 又於戒定慧三種正教誡方便現行修習時,由三種法能使行者內心得以安隱而住。安住是內心的事情,不一定是外在的境界。現在說明怎麼樣是安穩住,不是外面境界的問題,而是內心。內心有法喜,出家人能夠安穩住,就是因為有法喜;假如不斷熏習戒定慧,法喜充滿,就能夠安穩住。如果沒有法喜,心裡沒在法上,不與法相應,就不能安穩住。安穩住的三種法是:
 一者、空、無願、無相、滅盡等至,這四種聖住,是聖人安住的地方。聖人的心就是安住在空、無願、無相、滅盡等至中。關於空、無願、無相三種三摩地,有聲聞和菩薩所修的差別,〈三摩呬多地〉卷12,414頁說明聲聞的三三摩地,〈菩薩地〉卷45,1517頁說明菩薩的三三摩地,行者可依自己的願力而修習。要略而言聲聞的空三摩地,主要是觀色受想行識裡面無我、無我所,菩薩的空三摩地,主要是觀一切法之一切言說自性不可得;聲聞的無願三摩地,主要是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菩薩的無願三摩地,主要是遠離邪分別,不願為邪分別所起煩惱,及以眾生所攝受的無量過失所染污,於當來世不願為先,心正安住;聲聞的無相三摩地,是於五取蘊滅,思惟寂靜,不思惟一切相,正思惟無相界,修習無相心,菩薩的無相三摩地,是正思惟離言自性所有諸事,一切分別戲論眾相永滅寂靜,如實了知,心正安住。由三三摩地的觀行令心於五取蘊及有為無為一切諸法遠離執著及虛妄分別,而得安穩自在。滅盡等至在〈三摩呬多地〉卷12,437頁、〈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3,1757頁等有詳細說明,聖人入滅盡等至前六識不現行,我見相應的第七識也不現行,猶如入涅槃,內心不再有有為法的粗動相,十分安穩。由以上道理可知,依空、無願、無相、滅盡等至,能令行者內心得以安隱而住。
 二者、四靜慮,稱為天住。四靜慮就是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禪靜慮,成就靜慮心安住於一所緣,稱為心一境性,於初禪有喜樂,二禪也有喜受、樂受,三禪有樂受,四禪有不苦不樂受,天住也是使令心裡可以安住的方法。
 三者、四無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常常修這種慈悲眾生的觀行,稱為梵住。四無量心中慈無量心為與眾生安樂的無量心,悲無量心為救拔眾生苦惱的無量心,喜無量心為不嫉眾生享有安樂之無量心,捨無量心為捨棄怨親等差別相而平等利益之無量心。凡此皆為依禪定修習的利他之心,若能修行,則能令眾生獲福無量,得生於大梵天。這也是一種使令有情身心得安穩住的一種方法。
《披》由三種法得安隱住等者:當知此說聖住、天住、梵住。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說聖住、天住、梵住。如其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
寅三十四、心一境性行相差別
 第三十四科心一境性行相差別,心一境性行相的三種差別。心在一個所緣境數數憶念,稱心一境性;行相,行就是心裡的活動,稱為行;相就是所緣境界的相貌。心一境性行相依照行者修行的程度有三種差別。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能令證得如實智見。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三、超度意言,專注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
 又要略而言有三種心一境性,就是行者得到禪定,禪定最後一支都稱為心一境性,心裡在一個所緣境數數憶念,稱為定。如果有定,依止定再修觀,能夠使令行者證得如實智見,如諸法的實相,成就決斷的、現前觀察的智慧。智可以說決斷的意思,見可以說是明了顯現。例如五蘊是無常、苦、空、無我的,五蘊的實相必須在禪定裡面思惟觀察,然後才能夠決定的、很決斷的肯定確實是無常、苦、空、無我。如果沒有經過這種修練,只是聽過,頂多只是聞慧,聞慧是沒有力量的,碰到境界煩惱還是照樣的生起來,因此一定要有心一境性。智見有很多解釋,其中一種是照見過去及以未來非現見境名智,照現在境名見,如〈攝事分〉卷86,2567頁中有詳細說明。
 三種心一境性是:
 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意就是第六意識,只有第六意識能說話,前五識是不能說話的,第六意識一有名言,就能夠說話、能夠思惟,因此稱為意言。在第六意識裡面有種種的名言,名言有各式各樣、各種種類。不同種類的名言就會有種種差別的所言行相。心裡在不同的名言上面緣慮,稱為行,緣慮的時候,會出現種種的相貌稱為相。
 譬如說要修數息觀,先知道這是數息觀,心裡憶念數息觀,這是有一個名言,這樣想的時候就知道要觀察什麼?或者是觀察鼻孔氣息的出入,或者觀察腹部的起落,這起落或者出入息就是所緣的行相。意言就是知道這是息,自己在數息,這是修禪定的方法,禪定的方法一定有意言,知道自己在修什麼?然後來觀察,根據名言會現出所緣的境界,這稱為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階段相當於〈聲聞地〉所說初修業瑜伽師。
 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是指第六意識,於各式各樣的觀行中,選取不淨觀或數息觀等,沒有間斷的修習。無間有三種意思。
 1. 所緣的名言及所緣的行相沒有間隔,已經能夠修了。如說,緣息,知息入,知息出,知道息長、息短,這樣想時跟所緣的境界是沒有隔礙的,能夠修了;知息入,於每一次入息,都明了知道,知息出,於每一次出息,都明了知道,由此於入息或出息隨選其中一種從一數到十,由此令心安住。
 2. 前後念一樣,例如數息時,前一念心緣的是息,後一念心也是。能緣的心前後相續不斷,也是沒有間隔的,這第二個階段是程度高一點,有一點相應了。
 3. 沒有聞思間雜,於修習三摩地時,不用再回去看書或者去想,一上座很快就相應,能夠把心掌控得很好。這是第三種解釋。無間,沒有聞思的間雜。這樣的人程度比較高,已經進入修慧了。這階段相當於〈聲聞地〉所說已習行瑜伽師。
 三、超度意言專注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超過第六意識的名言,專注在一個所緣境裡面,心能寂靜住了。這階段相當於〈聲聞地〉所說已度作意瑜伽師。約靜慮而言,已經證得初靜慮;約聖道而言,聲聞乘於這時已經證得初果,大乘就是證得初地。這也是修慧所攝。這是三種修禪定的情況,如果配合聖道起來說,就是由外凡位一直到進入聖位的一個漸次。
《披》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等者:當知此依修瑜伽師三種差別,說有三種心一境性。謂初修業瑜伽師、已習行瑜伽師、已度作意瑜伽師,是名三種瑜伽師。初修業瑜伽師,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即此所說初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已習行瑜伽師,除了相作意,於餘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即此所說第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已度作意瑜伽師,安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即此所說第三,超度意言,專注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2370
 應當知道這是依修三乘觀行的瑜伽師有三類差別,而說有三種心一境性。包括初修業瑜伽師、已習行瑜伽師、已度作意瑜伽師,稱為三種瑜伽師。初修業瑜伽師有二種,這裡提出來其中的一種,是已證得所修作意即未到地定,想要滅除煩惱使令內心清淨,有了這種願望,就不懈怠的,一次又一次不怕辛苦的,正確的精進修習了相作意,例如修不淨觀、數息觀或無我觀的了相作意,將不淨、或息、或無我的相狀明了顯現於心中,就是此處所說的第一種心一境性: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
 第二類的瑜伽師稱為已習行瑜伽師,已經修得很熟練了,說是已習行。七作意裡面除掉了相作意以外,從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乃至是省略之詞,到加行究竟這五種作意中已經能夠很善巧地修習,成功了;是此處所說的第二種心一境性: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名和所緣境界是沒有間隔的,或說心前後沒有間斷,已經沒有聞思間雜。
 已經超越過已習行瑜伽師,稱為已度作意瑜伽師,修成功了,安住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就是此處所說第三種心一境性:已經超過第六意識的名言,專注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修禪定的,是證得禪定,若是修聖道,是已經證得聖道果,道理如〈聲聞地〉卷28,951頁所說。
寅三十五、令入聖教攝受差別
 第三十五科令入聖教攝受差別,能夠善巧攝受引導邪見及處中庸的眾生,令入聖教的三種差別。
又有三處,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一、現己所有最勝神通,二、於他所有染淨諸行遮止開許,三、宣說妙法正教正誡。
 又有三種方法,能夠方便善巧地攝受於有罪過的、不合道理的惡邪處,虛妄的執著為最尊貴或最殊勝的邪見眾生,或者不是信佛教,不毀謗佛教,也不相信惡邪處,思想處於中庸的眾生,引導他們到佛教中來。
 一、現己所有最勝神通,現化出自己已經修得最殊勝的神通,能使這二類人對自己生尊敬心,由於尊敬就會聽從自己的教導,願意來學習佛法,這是一種方便。這在三種神變的教授裡面,稱為神境神變。
 二、於他所有染淨諸行遮止開許,能尋求這二類人的心行差別,於其雜染與清淨勝解或身語業差別如實了知;於其雜染勝解及不善行要遮止他們不可以作,因為惡果報來的時候是很痛苦的;於其清淨勝解或種種善行,例如相信佛法或修五戒十善等則開許同意、讚歎他們。這在三種神變的教授裡面,稱為記說神變。
 三、宣說妙法正教正誡,於諸有情能如其善根的利鈍、意樂的勝劣、煩惱種子的差別,依於各種趣入佛門的方法,無顛倒的宣說妙法,正確的指導受教者相應的佛法,正確的訓誡應修的正行。這在三種神變的教授裡面,稱為教誡神變。
 由此三種正方便,能攝受邪見及處中庸的眾生趣入佛教。
《披》又有三處等者:當知此說三種神變,名為三處。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是名三種神變。如次配釋應知。依此三種神變,令邪惡眾生處中信,令處中眾能生淨信,由是此說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三種神變,稱為三處。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名為三種神變。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依這三種神通變化可以使令邪惡的眾生不再毀謗佛法,令處中的眾生能夠對佛法產生淨信,因此此處說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
寅三十六、建立第一義淨差別
 第三十六科建立第一義淨差別,建立第一義的三種清淨差別。
又有三淨,為欲斷除樂淨外道,以外事水暫除外垢,自謂已得第一清淨所起邪慢故;建立此三第一義淨。不淨處生超越因故。
 又有三種清淨,為了要斷除好樂修清淨的外道,以身外因緣所生的水,如殑伽沙河等,以水淨身暫時除去身體外面的污垢,自己認為如此就已經得到最殊勝的清淨,由此所起的錯誤執著與高慢;所以佛法建立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這三種真實的第一義淨。由三業清淨才能超欲越到不淨的欲界處受生的因緣,就不用再到欲界來受生了,沒有染汙的欲,才是真正的清淨。
《披》又有三淨等者:身語意淨,是名三淨。由此為因,超越不淨處生,是故建立第一義淨。不淨處生者,謂生欲界故。如顯揚釋應知。(顯揚十八卷十六頁)
 身語意三業清淨,稱為三淨。由此為因,超越不淨的欲界處生,因此建立為第一義最殊勝的清淨。不淨處生,就是生到欲界。如《顯揚聖教論》卷18,16頁所解釋的應該知道。
 《顯揚聖教論》說到三界眾生,有十二種差別,這是其中的一種處與身淨不淨的差別,分四種:
 一、或有處不清淨,身清淨,謂欲界無難處生。處所不清淨是指欲界,因為欲界有十惡法及種種的欲;身清淨是指沒有生在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八種難處。
 二、或有處清淨,非身清淨,謂色無色界異生。處清淨是指色無色界,沒有十惡法及種種的欲;非身清淨是指凡夫,凡夫在禪定裡面只是降伏煩惱,沒有斷除煩惱的種子,等到色無色界的果報受用完了,回到欲界來照樣生起欲的煩惱。沒有出離三界的凡夫還不是身清淨,只是色無色界的處所相對於欲界來說稱為處所清淨。
 三、或有處不清淨,身不清淨,謂欲界有難處生。處所不清淨是指欲界;身不清淨是指生在地獄等八種難處。
 四、或有處清淨,身清淨,謂色無色界已見諦者。處清淨指色無色界,身清淨三果以上的聖人。
寅三十七、建立真實牟尼差別2 卯一、顯所為
 第三十七科建立真實牟尼差別,建立真實牟尼的三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顯所為,顯示建立的目的。
又有三種牟尼,為欲斷除持牟尼戒諸外道等暫息語言,自謂已得真實寂靜所起邪執故;又為顯說無倒牟尼故;建立三種真實牟尼。
 又有三種寂靜,牟尼就是寂靜,為了要斷除一類持牟尼戒的外道的暫時止息語言,而自認為已經得到真實的寂靜,由此所起錯誤的顛倒執著。又為要顯示說明沒有顛倒的、沒有錯誤的真實寂靜,而建立身語意三種真實的牟尼。
卯二、出體性
 第二科出體性,說明真實寂靜的體性。
即是聖所愛戒所攝身語二業,及無漏心。
 三種真實牟尼就是證得初果以上所成就的聖所愛戒所攝身語二業,能夠持戒清淨,身清淨,不殺、盜、淫;語清淨,不妄言、惡語、綺語、兩舌;及以沒有煩惱流漏的心,證得聖道,心不再被煩惱所擾亂了,身語意三業清淨才是真實的寂靜。
《披》又有三種牟尼等者:此中三種,亦謂身語意業。一切聖者所有學無學業,名寂靜業,亦名默然業,即此所說牟尼應知。
 此處文中所說三種,也就是指身語意三業。一切聖者所有的初果乃至四果向的有學及無學阿羅漢的身語意三業,名寂靜業,也名默然業,也就是此處所說的牟尼應當了知。
 佛教勅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聖默然;二者、聖說法。聖默然就是要修止觀,約聲聞行者而言二禪以上離尋伺欲,名聖默然;約大乘而言是般若心,即入無分別智。聖說法,是說大家在一起,說話的內容不要超過五蘊、十二處、四諦、十二因緣等佛開示的道理,不要有世俗的戲論;約大乘而言是說般若波羅蜜,即開示諸法實相的道理。
寅三十八、能斷尋思諸法差別
 第三十八科能斷尋思諸法差別,能斷欲、恚、害等八種尋思的三種差別。
又有三法,能令處遠離者斷除現行不正尋思。謂由他所誹毀、自所誹毀、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慚、愧及與愛敬。
 又有三種法,能令處遠離者斷除現行的不正尋思。遠離包括二種,有身遠離和心遠離。身體住在寂靜的地方,稱身遠離,心裡遠離煩惱,稱心遠離。想要遠離煩惱,想要在寂靜處住修止觀遠離煩惱,稱處遠離者。不正尋思有八種,包括欲、恚、害、國土、親里、不死尋思,家勢相應尋思,輕懱相應尋思。
 這三種法是指:
 一、由他所誹毀增上力故所起愧,這是指世增上。由於不願他人訶斥毀謗自己的增上力,由此羞恥過罪,生起羞愧之心,身語意三也不敢造惡,因此能斷除內心種種不正尋思。
 二、自所誹毀增上力故所起慚,這是指自增上。由自己內心有崇重賢善,自己若做錯事羞恥過罪,生起慚恥之心,能訶斥毀謗自己,以這種羞恥的增上力,能斷除內心種種不正尋思。
 三、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愛敬,這是指法增上。由於觀察到如果不愛護恭敬三寶,而造惡業,法爾皆墮惡趣之中,因此退失世間增上生及出世間決定勝的大利益,因此應當愛護恭敬三寶及所有善法。由於有這種退失大利增上力的思惟,就能斷除內心種種不正尋思。
 以上將由他所誹毀、自所誹毀、退失大利三處的增上力配合慚、愧及與愛敬三法而說,然而法不孤起,法法相因、法法相益,一個善法能引其他善法,也可以說於三處各各都能生起愧、慚及與愛敬三法。
《披》又有三法等者:此中三法,謂即慚、愧及與愛敬。由他誹毀,是故起愧;由自誹毀,是故起慚;由退失利,故起愛敬。說此三法,能斷現行不正尋思。
 這其中的三法,是指慚、愧、及與愛敬。由顧慮他人毀謗自己,因此生起羞愧的善心;由顧慮自己誹毀,因此生起慚恥的善心;由顧慮退失世間及出世間的大利益,因此於三寶及善法生起愛敬之心。
寅三十九、最勝無上智果差別2 卯一、略標別
 第三十九科最勝無上智果差別,說明最勝無上智果的三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略標列,要略標示列舉出三種。
又依道及道果,當知有三種最勝無上。謂無常智、苦智、無我智;樂速通等四種行跡;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最勝無上。
 又依修道及修道果,應當知道有三種最勝無上的智慧、行跡及果證;依止智行果這三種,說有三種最殊勝無上的差別。
 約智慧而言,能思惟五蘊諸行是剎那生滅的無常智、思惟諸受皆苦的苦智,思惟一切有為無為諸法是無我的無我智,能使有情解脫三界生死趣向涅槃,所以說是最殊勝、最無上的。
 約修行的道跡而言有四種,包括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苦是指沒有得到根本定者,身心未能領受樂受;樂是指已得到根本定者,能領受樂受;遲是指信進念定慧屬鈍根者;速是指信進念定慧屬利根者;通是通達,通達諸法實相。
 苦遲通行,是指鈍根的行者只得未到地定或欲界定,在這較低的定中修無漏的四諦觀,或十二緣起觀而見諦。
 苦速通行,是指利根的行者,也沒有得到根本的禪定,依止未到地定修四念處觀,或是四聖諦而見諦。
 樂遲通行,是指鈍根的行者,依所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根本定,於定中修無漏的四諦觀,或十二緣起觀而見諦。
 樂速通行,是指利根行者,依所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根本定,於定中修無漏的四諦觀,或十二緣起觀而見諦。這四種人根器雖然有利鈍差別,修行所依的定有淺深差別,然而都是修行成功了,約所走過的修行路而分四種,所以說是最殊勝、最無上的。
 約修行的果證而言,行者努力修習禪定,就能成就世間四禪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依所得禪定,在定中思惟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空無我的道理,就能證得初果、二果、三果的有學解脫,及阿羅漢果的無學解脫;住解脫的阿羅漢有二種,一種是時解脫,一種是不動心解脫,時解脫是屬於信行鈍根之人,必須觀待時節,及以衣、食、床具、處所、說法人、同學人六種因緣具足,才能入道,證得阿羅漢果之後,聖道不會退,因不能解脫所有的定障,若不努力入住出定就會退失禪定。〈大毗婆沙論〉說,本來修行成就阿羅漢果最快三生,最慢六十劫,這類人就是依狹小道三生就成就聖道,因為急於斷煩惱,觀慧較強,定力較弱,因此名時解脫;另一種不動心解脫,屬於隨法行利根之人,能於一切時中,進修善業,不待時節,及以衣、食等緣具足,而入於道,證得阿羅漢果之後,聖道及禪定都不會退。〈大毗婆沙論〉說,這種人是依廣大道而得解脫,若時節極遲的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因此名不時解脫,又名不動心解脫;依止無常智、苦智、無我智修習這四種行跡,就會得到世間的禪定及出世間的道果,這是最殊勝無上的,稱為三種最勝無上。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6又將智慧、行跡、果證作一番決擇,於「無常智、苦智、無我智」中,以「無我智」為最殊勝,因為無常、苦,所以知道是無我,通達無我才能入得聖道,所以「無我智」為最殊勝無上;於「樂速通行、樂遲通行、苦遲通行、苦速通行」中,以「樂速通行」為最殊勝無上;於「世間出世間解脫有學、無學解脫、時解脫、不動心解脫」中,以不動心解脫為最殊勝無上。
卯二、明次第
 第二科明次第,說明三種的次第。
修觀行者先得其智;由此智故,為斷煩惱,次修行跡;修行跡已,心得解脫。
 以下說明修習佛法的次第。修三乘觀行的人首先要成就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的聞思的智慧;由有這種智慧以後,為要斷除煩惱必須修四種行跡,以有沒有得根本靜慮及根器的利鈍而分成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等四種;四種行跡修成功了以後,依次斷除三界分別起及俱生起的愛、見煩惱,就得到解脫了。
《披》又依道及道果等者:當知此依智、行、果三,說有三種最勝無上。智、行即道,果即道果故。無常等智能證現觀,名智最勝無上。樂速通等四種行跡能盡諸漏,名行最勝無上。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名果最勝無上。此中一切世間、出世間,謂四種現法樂住,解脫定障所得果故。有學、無學,謂四沙門果,解脫煩惱所得果故。時解脫、不動心解脫,謂住解脫補特伽羅。時解脫者,謂鈍根種姓;不動心解脫者,謂利根種姓。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六卷六頁2188
 應當知道這是依止智慧、修行的道跡及果證三種,說有三種最殊勝無上的境界。無常智、苦智、無我智三種智、四種行跡,就是所謂的道,它是一條到果那邊去的道路,果就是道果,修聖道所得到的成果,包括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無常智等包括苦智和無我智,這三種智慧能夠成就現量觀察諸法實相的無漏的無分別智,無漏的清淨的無分別智,稱為智最勝無上;在智慧裡面最殊勝無上的就是這三種智慧。樂速通行、樂遲通行、苦遲通行、苦速通行四種修行的道跡能夠完全滅除一切煩惱,稱為行最勝無上;依止這樣的修行是最殊勝無上的。依止智慧及行跡所得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名為果最勝無上。此中一切世間、出世間,是指初禪乃至四禪等四種現法樂住,這是解脫定障所得的成果。有學、無學,是四種沙門果,沙門是聖道,沙門果就是聖道果,這是解脫煩惱所得的成果。時解脫、不動心解脫,是指住解脫的有情。時解脫,是鈍根種姓;不動心解脫者,是利根種姓。如〈聲聞地〉卷26,895頁所說。
寅四十、斷常等愚能治差別
 第四十科斷常等愚能治差別,能對治斷見常見等無明愚癡的三種差別。
又有三明。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癡、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
 又有三種明,這三種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三種明是三種智慧。《大乘義章》卷20說:「宿命、天眼、漏盡經說為通,又說為明,有何差別?如龍樹說:直知過去八種事等名宿命通,於中過去知業知果,因緣道理名宿命明;知未來世死此生彼名天眼通,知業知果因緣道理名天眼明;直知漏盡名漏盡通,知更不生名漏盡明,又知從道得滅不同也名為明。通只是知道事相而已,明是明白所見事相的因果道理,明是一種智慧。
 佛為什麼建立這三種明呢?應當知道是為了顯示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中際就是現在,於三際的五蘊及世間不知無常生滅的道理,於前際生起常見,於後際生起斷見,這墮於二邊的不正確的,邪謬的執著;於現在生命中執的受用欲樂及四種靜慮為涅槃,對涅槃有邪謬執著的現法涅槃無明;這三際的無明是外道沙門及婆羅門的無明性,因此建立這三種明。
 總之為了斷除於前際執著常見的無明建立宿命明,為了斷除於後際執著斷見的無明建立天眼明,為了斷除於中際執著現法涅槃愚的無明建立漏盡明,若成就三明這些執著都能斷除。
《披》又有三明等者:愚前際故,或起常執;愚後際故,或起斷執;愚中際故,或計現法涅槃;是即無明三種差別。為治此故,建立三明。
 愚於前際,對於過去生的我及世間不明白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而生起常見的執著;愚於後際,對於來生的我及世間不明白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而生起斷見的執著;愚於中際,對於今生的我及世間不明白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執著受用人天欲樂及四種靜慮為涅槃,生起現法涅槃的執著,這是無明的三種差別。為了對治這三種無明,而建立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三種明。
子四、四種2 丑一、結前正顯
 第四科四種,說明四種佛教所應知處相,分二科;第一科結前正顯,結束前文,正式開顯示四種佛教所應知處相。
已說三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四種。
 已經說了四十個三種佛教所應知道的道理。其次說明四種佛教所應該要知道的道理,以四個法組成一個法門,用這樣的數字來說明佛法。
丑二、別廣宣說39 寅一、念住差別2 卯一、由攝一切所知及智2 辰一、標
 第二科別廣宣說,各別詳細的宣示說出來,有三十九類的四種佛教所應知處相,分三十九科;第一科念住差別,說明身受心法四念住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由攝一切所知及智,四念住可以含攝一切所知的境界,以及有不淨乃至無我等智,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謂有四法,能攝一切所知及智。
 有四種法,是指四念住,能夠含攝一切有情所認知的境界,及一切智慧。一切有情所認知的境界不出身受心法,一切智慧從凡到聖不出聞、思、修三慧;依聞、思、修三慧修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能夠含攝一切有情所認知的境界,及一切智慧。
辰二、釋2 巳一、舉身念住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身念住,舉身念住為例。
謂身,及聞思修增上念住以為依止緣身境慧。
 一切所知的法中第一種是身,是以身為所緣境,能認知心的智慧從淺到深有聞思修三種差別,此時依智慧的特別力量將心念專注於觀身不淨的所緣境上,此時隨所相應的,所知境與能知的智慧和合就有緣身境慧生起。
 身念住是以地水火風組成的色身為所緣境,能知的智慧是從聞思修來的。最先從善知識處聽聞佛在經律論中所開示四念住的名義稱為聞,依聞所生理解稱為慧,依聞所成的四念住緣身等境所生慧,稱為聞所成緣身等境慧。以聞所成的四念住為依止,可以開發思所成的四念住,繼續進一步思惟簡擇四念住的道理:思惟身體為什麼是不淨的?諸受為什麼是苦?心為什麼是無常的?法為什麼是無我的?思惟所生勝解名慧,依思所成的四念住緣身等境所生慧,名思所成緣身等境慧。
 以思所成的四念住為依止,進一步修習四念住名修,從修所得智慧稱為慧,依修所成的四念住緣身等境所生慧,稱為修所成緣身等境慧。修所成慧包括有漏和無漏二種。無漏的修所成慧,能超越假名,斷除煩惱,證得解脫。
巳二、例餘念住
 第二科例餘念住,例說其餘的念住。
如身及緣身境慧,當知受、心、法,及緣受、心、法境慧亦爾。
 如同身及聞思修增上念住作為依止及緣身境慧,應當知道緣受,觀受是苦,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以及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及緣受、心、法境界的智慧也一樣有聞思修慧三種。
《披》謂有四法能攝一切所知及智等者:此中四法,謂四念住,如文可知。身、受、心、法為所觀境,能緣彼慧名能觀智。由此四法所觀、能觀遍攝一切法盡,故說能攝一切所知及智。
 這其中的四法,是指四念住,如文中所說可知。身、受、心、法是所觀境,能緣彼身、受、心、法的智慧名能觀智。由此四法中所觀境、能觀智普遍含攝一切法盡,因此說能攝一切所知及智。
卯二、由能對治執取等縛2 辰一、標列
 第二科四念住由能對治執取等縛,四念住由能對治執取等四種繫縛,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復有差別,謂四種縛。一、執取縛,二、領受縛,三、了別縛,四、執著縛。
 又有繫縛的差別,包括四種繫縛:
 一、執取縛,對於身體執取愛著,由此起惑造業,繫縛在三界生死中。
 二、領受縛,當六根接觸六境時,會有種種的受出現,有情就會困在受裡面。苦受來時就生起瞋心,樂受來時生起貪心,不苦不樂受時又很愚癡,不知這是無常的,剎那剎那為無常逼迫,使令有情不是受苦,就是受樂。因此被受牢牢的繫縛住不能自在,久處生死。
 三、了別縛,有情了別境界時,執心為常、為我等,由此繫縛在三界中。
 四、執著縛,於身、受、心三法中不能了知無我,生起貪、瞋、癡及大中小隨煩惱的執著,因此被牢牢的繫縛在生死中輪轉不休。
辰二、配釋
 第二科配釋,配合起來解釋。
當知心於身,由執取縛所縛;於受,由內領受縛所縛;於色等境界相,由了別縛所縛;即於所說身等,由貪瞋等大小煩惱執著縛所縛。對治如是四種縛故,立四念住。
 應當知道有情的心於色身生執取時,則為執取縛所繫縛;於受生執取心時,由內受蘊領受縛所繫縛;於色等境界相,由識蘊了別前境及想蘊取境界相,則為彼識蘊及想蘊的了別縛所繫縛;於所說身等,由行蘊中貪瞋、癡等及大中小隨煩惱執著縛所繫縛。
 拘礙有情的心,說名為縛,並非一定是煩惱縛性。由心依執身為自體,身便繫縛這念心,名執取縛所縛;由心俱受深領所緣,便繫縛與受俱時緣境的心,名領受縛所縛;由心了別色等為境界,所了別境乃拘礙於心,名了別縛所縛;由如前身等三法相應煩惱俱染惱心,名為執著縛所縛。為了對治於身受心法為境所生四種繫縛,所以佛安立四念住法門:由身念住對治執取縛,由受念住對治領受縛縛,由心念住對治了別縛,由法念住對治執著縛。
《披》復有差別謂四種縛等者:當知此說四種顛倒,名四種縛。謂不淨計淨,是執取縛;於苦計樂,是領受縛;無常計常,是了別縛;無我計我,是執著縛。由為對治四顛倒故,立四念住。此說四縛,其義亦同。於所知境,不隨所欲得如實知,是縛義故。
 應當知道這是說常樂我淨四種顛倒,稱為四種縛。四種顛倒,是指有情於糞穢不淨之身執為清淨,是執取縛;於苦受的苦苦故苦、樂受的壞苦故苦、不苦不樂受的行苦故苦,沒有智慧了知,執苦為樂,是領受縛;於如水瀑起般無常的心,執著為常,是了別縛;於無我諸法執著為我,是執著縛。由於為了對治四顛倒,因此佛安立四念住。此處說四縛,其義理也同於四種顛倒,也就同於四念住。於身受心法四種所知境,不經過修行,不能隨智慧得以如實了知不淨、苦、無常、無我的真實義,心被身受心法所繫縛,令於善行不隨所欲,就是這裡所說的繫縛義。
 關於四念住的詳細內容,經論中多處說到,其中《大毗婆沙論》卷188、卷141,卷187一直到卷192都是關於四念住的分別,在〈聲聞地〉卷28,957頁,〈攝事分〉卷97,2854頁到卷98,2885頁都有詳細說明。
寅二、正勤差別
 第二科正勤差別,四種精進的方法,也稱為四正斷。
又有四種欲勤為先,觀察過患及與對治以為依止,能斷現行諸不善法,及斷彼繫;能得善法,及能增長。
 又有四種法,是以追求聖道或無上菩提的善法欲及勤於增長善法、捨離惡法的正確努力為先,觀察十惡業及五蓋等煩惱於三世的過失災患及能對治的戒定慧以為依止,能除斷現行於身口意的十惡業及五蓋等各種不善法,勤於滅除已生之惡,及斷彼十惡業及五蓋等煩惱種子的繫縛,勤於使未生之惡不生;能得善法,勤於使未生之戒定慧等善法得以生起,及能增長已生戒定慧等善法。
 以上所說是指四正勤,四是四種,正就是善法,與善法相應,不染汙、不顛倒,勤就是精勤,也就是精勤的增長善法、捨離惡法的四種正確的修行,要略而言,四種很努力的修行四念住的方法,稱四正勤。
 〈聲聞地〉卷29,967頁說:行者於四念住串習修行之後,已能除遣粗的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從此無間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而精進修四念住,乃至攝心持心。其中說惡不善法,是指現行的欲煩惱染污身語意業,屬身語意惡行所攝名惡法,能起惡法的所有煩惱名不善法;若惡不善法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一切善法,是指惡行、五蓋及煩惱的對治,未生已生應知如前所說。行者於此斷惡生善發起希願,並能堅固自己、鞭策鼓勵自己、勇猛精進的修習善法斷除惡法,四正勤,也名四正斷。
《披》又有四種欲勤為先等者:當知此說四正斷。發起希願及勤精進斷惡修善,是名欲勤為先。觀察過患,謂於惡不善法;觀察對治,謂於一切善法。能斷現行諸不善法,謂於彼已生;及斷彼繫,謂於彼未生。能得善法,謂於彼未生;及能增長,謂於彼已生。是四正斷差別應知。
 應當知道這是說四正斷。發起希望斷惡生善的願力,及努力的行動,精進斷除惡法修學善法,修學戒定慧,努力聞思修,是名欲勤為先。觀察過患,是指於殺、盜、淫等十惡法及五蓋與各種煩惱等不善法中觀察於過去現在未來有很大的過失災患;觀察對治,是指於戒定慧等一切善法。能夠斷除現行於身口意的諸不善法,是指已生的不善法;及斷彼繫,是指未生的不善法,也就是煩惱的種子。能得善法,是指能夠成就以前從來沒有成就過的善法,名彼未生;及能增長,是指於已生的戒定慧等善法能夠增長。這是四正斷的差別應當了知。
 〈聲聞地〉卷29說:四正勤,也名四正斷。斷現行諸不善法稱為律儀斷,十惡業裡面以戒律來約束它,就不會再繼續現行了。不善法就是煩惱,持戒不應該生起煩惱,止惡行善,稱為律儀斷。斷彼繫稱為斷斷,就是把煩惱的種子斷除了,用的方法稱為斷斷。能得善法稱為修習斷,若努力修習四念住,就能夠成就未成就的善法,稱為修習斷。能增長善法稱為防護斷,已經成就還必須防護,防護六根,防護自己的止觀,繼續不斷努力的保任它,使令它能夠增長,稱為防護斷。這是四種正斷。
寅三、神足差別
 第三科神足差別,由欲等四法之力所引發,現起種種神變的三摩地,又名四如意分、四如意足。
 卷29,976頁說:「世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神,是指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六種。足,是依止處,依止欲等四法之力能引發三摩地,依止三摩地能證世出世間最勝自在的神通妙用,所以稱為神足。
又有四種為欲住心為得勝定修方便者,心住如意能生長門。一、樂出離欲;二、受持讀誦,悔過精進;三、能取賢善定相之心;四、住空閑處,觀察諸法。
 行者修了四正勤之後,又有四種法,為了想要成就「住心」,就是內住乃至住等九種住心,或者是進一步想要得到殊勝的禪定即四禪八定等根本定修習方便者,修習使心能安住在如意自在能生長世出世間最勝自在的神通妙用的入門方法,這四種法是欲、勤、心、觀四種修定的方法,稱為四神足。
 一、樂出離欲;若於修止觀時生起好樂出離惡不善法的善法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的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於諸善法的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確審慎思惟觀察,生起專注於一境的正念,如不淨、出入息等,由如是多修習的緣故,觸證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煩惱能令遠離,而未能永遠斷除煩惱種子,是名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二、受持讀誦,悔過精進;受持、閱讀、背誦有關於修習禪定的方法,懺悔業障,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隨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隨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發勤精進於彼所緣,於彼境界的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確審慎思惟觀察生起專注於一境的正念,由如是多修習的緣故,觸證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煩惱能令遠離,而未能永遠斷除煩惱種子,是名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三、能取賢善定相之心,這是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就是所謂的修止,能夠策發昏沈等諸下劣心,或復制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捨。以止舉捨三種方法於能隨順諸所有惡不善法的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於能隨順諸善法的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確審慎思惟觀察生起專注一境的正念,由如是多修習的緣故,觸證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煩惱能令遠離,而未能永遠斷除煩惱種子,是名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賢善定相,前面在〈三摩呬多地〉卷11,396頁那裡已經學過,那裡說所謂的賢善定相就是指修不淨觀。因為不淨觀可以對治自己的貪欲。在所有的煩惱當中貪是最強盛的,貪裡面欲貪是最強而有力的,能使有情產生種種的苦惱,而不淨觀是對治欲貪最有力量、最有效果的,稱為賢善定相。當然修定不一定要修不淨觀,修數息觀、界分別觀,五停心觀都是修四念住的前方便。先把粗的煩惱調伏了,然後進一步修四念住就會成就。行者要修止,把握住賢善定相,怎麼樣得到止?修止不是說心在一個所緣境上,有時候要舉,有時候要捨。止、舉、捨,什麼時候止?什麼時候舉?什麼時候捨?這些事情要很明白,要掌握住能夠得定的心,稱為能取賢善定相之心,總說稱為心。用修止的方法使令行者能夠成就禪定。
 四、住空閑處,觀察諸法。在寂靜的地方稱空閑處,這個地方沒有人打擾,於自心思惟:我現在是否有沒有惡不善法而自不覺知,我現在應當遍審觀察。彼行者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自己正觀察煩惱斷與未斷,正確審慎思惟觀察生起專住於一境的正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由此因緣遠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煩惱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煩惱種子心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煩惱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煩惱種子對治,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披》又有四種為欲住心等者:當知此說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即此所說樂出離欲為其方便。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即此所說受持讀誦,悔過精進為其方便。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即此所說能取賢善定相之心為其方便。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即此所說住空閑處,觀察諸法為其方便。由是方便,圓滿成辦三摩地事,亦復說名成就四種神足。如意自在,有勝堪能故。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四種三摩地,就是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由欲,即修定的願望的增上力所得的三摩地,名欲三摩地;就是此處所說樂出離欲為行者入定的方便。由勤,即精進修定的增上力所得的三摩地,名勤三摩地;就是此處所說領受、保持、閱讀、背誦修定的相關知識,懺悔惡業精進修定為行者入定的方便。由心,即以止為方便,於同一個所緣境數數憶念,由這種心的增上力所得的三摩地,名心三摩地;就是此處所說能取賢善定相之心為行者入定的方便。由觀,即以觀為方便,由此觀的增上力所得的三摩地,名觀三摩地;就是此處所說住空閑處,觀察諸法為行者入定的方便。由以上四種方法,圓滿成辦三摩地事,依止禪定可以修神通,也說名成就四種神足。能如行者心意自在無礙,有殊勝的堪能性故。詳細的說明如〈聲聞地〉卷29,971頁所說。
寅四、定心差別
 第四科定心差別,說明四種定心差別。
又有四種心定心住。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四、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
 又有四種心定心住。「定」是簡別散心的境界,沒有得定的人,是有欲的人都是心散亂的,現在是得了色界定的時候,心裏不散亂了。「心住」,是說心向內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不動,或者不淨所緣,或者是息,以心為所緣,以色為所緣,或是以實相為所緣,由此成就禪定。有四種心定心住,是指:
 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這是指初禪,稱為有尋有伺有喜心住。證入初禪依止的方法就是尋伺。欲界的人有欲恚害尋伺,有色聲香味觸男女等種種欲,也有瞋恚想要傷害他人,或者有害心想要逼迫惱害他人。這種欲恚害要修什麼對治呢?可以修不淨觀,或者修慈悲觀來對治。必須修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或者修數息觀也可以。修其中一種觀行成就證得初禪,當出離尋成就,無恚尋、無害尋也就成就了。得到初禪的時候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支,尋、伺是對治支,是對治煩惱的方法,喜和樂是功德支,心一境性是定體的自性支,又名有尋有伺有喜心住。
 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得初禪久了行者又不滿足這個境界,覺得這種境界還不是很殊勝,由尋伺令心擾亂不能迅速得定,於是訶斥尋伺,以尋伺為所緣厭離尋伺,成就的時候就會得到內等淨。內等淨,內就是內心向內所緣;等,就是平等,心正直、心平等、心無功用住,前一念心和後一念心平等的安住而得定;淨,得到清淨的信心了,可以不用尋伺不淨等就可以與禪定相應,這是所用的方法。二禪具足四個支: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內等淨是對治支,喜和樂是功德支,心一境性是自性支,又名無尋無伺有喜心住。
 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於二禪的定住久了又覺得心裡有喜也是很湧動,必須棄捨,於是訶斥喜,以喜為所緣厭離喜,用念、正知、捨的方法入三禪。正在棄捨喜時,必須提起正念,稱為念;若有時忘記,歡喜心又生起,又執著此禪定的境界,要正知,正確的知道現在喜又出來,要把它對治出去;成功的時候此捨達到行捨。捨有二個意思,一個是棄捨喜,另一個是修成功時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住的行捨。三禪具足五支:念、正知、捨、樂、心一境性;念、正知、捨是對治支,樂是功德支,心一境性是自性支,又名無尋無伺有喜心住。
 四、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就是指四禪。三禪的定住久了覺得樂也是一種動,一般人不大願意棄捨樂,但是行者知道還有更上等的境界,必須棄捨樂,於是訶斥樂,以樂為所緣厭離樂,成就四禪時證得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四支;捨清淨、念清淨是對治支,不苦不樂是功德支,心一境性是自性支;遠離火水風大三災、沒有尋、伺、苦、樂、憂、喜、出息、入息八種動亂,因此又名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
 依心靈寂靜及調伏煩惱的不同,而安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四種禪定,稱為定心差別。
《披》又有四種心定心住等者:當知此說四種靜慮,名為四種心定心住。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四種靜慮,名為四種心定心住。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寅五、所知真實差別3 卯一、標真實
 第五科所知真實差別,四種所知真實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標真實,標出四種真實。
又有四種所知真實。
 又有四種所應該通達的真實的道理,就是苦集滅道四諦。諦是真實的意思,苦真實是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都是真實不虛妄的,所以名為所知真實。
卯二、明建立
 第二科明建立,說明建立四種真實。
染汙、清淨二品別故,建立四種。若能了知、善了知者,能斷見、修所斷一切煩惱。
 依染汙和清淨這二種品類的差別,染汙就是苦諦和集諦,清淨的就是滅諦和道諦,苦是世間的果,集是世間的因;滅是出世間的果,道是出世間的因,由此建立四種所知差別。若「能了知」,是指見道位,能了知四諦之下分別起的煩惱,能斷見道所斷的三界分別起的112種煩惱,能證得預流果;「善了知」,是指修道位,能善了知俱生起的煩惱,能分斷或全斷修道所斷的三界俱生起的16種煩惱,因此能證得一來果、阿那含果及無學果。
卯三、出體性
 第三科出體性,說明四種所知真實的體性。
一、染汙品果真實,二、彼品因真實,三、清淨品果真實,四、彼品因真實。
 一、染汙品果真實,三界的色受想行識都是苦,都是染汙品,這事真實是苦,苦真實是苦。
 二、彼品因真實,彼品因是指染汙品的因,也就是集諦。三界的染汙苦果從哪裡來?也就是從分別起及俱生起的愛見煩惱來的,這也是一種真實。
 三、清淨品果真實,就是滅諦。滅諦是離一切相的、離一切煩惱、無為的、無分別、無所得的,能使令內心真正的清淨自在安樂,這是清淨品果的真實。
 四、彼品因真實,成就清淨品果的因的真實,是指道諦。如何得到滅諦?就是要修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等道諦,這也是真實的,名彼品因真實。
《披》又有四種所知真實等者:當知此說四種諦法,名為四種所知真實。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四種真實不顛倒的法,名為四種所知真實。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其中染汙品果真實配合苦諦,彼品因真實配合集諦、清淨品果真實配合滅諦、彼品因真實配合道諦。
寅六、由想為先戲論縛別
 第六科由想為先戲論縛別,四種由想為先所生戲論縛的差別。
 想,就是心裡取相,怎麼樣能夠想?就是有名言分別。有名言才能夠想,想東想西都是想很多的名字,心依名字,作種種的分別,名想。有想為先就會有戲論,戲論在〈聞所成地〉卷13,469頁那裡說所謂的戲論,就是所有一切的煩惱,還有跟煩惱在一起的欲,色受想行識,都是戲論,有情的果報體就是一個戲論的境界。戲論就是能引無義、不能引義。能夠引導有情到不好的境界去,不合道理的境界,引起有情的貪瞋癡;不能引導有情到寂靜涅槃的地方去。因為這身體是無我、無我所的,可是這個道理,隱藏在汙穢的身體裡面,身體夾雜著煩惱,身體跟所有心裡的煩惱都是屬於戲論。〈攝事分〉卷91裡面也說到所謂的戲論,是指能引無義的思惟分別所發的語言,由此不能少分增益善法,不能損害不善法,不能使有情到達涅槃那裡去。
又有四種想為先戲論縛。一、於小欲中想為先戲論縛,二、於大色中想為先戲論縛,三、於無量空、識無邊處想為先戲論縛,四、於無所有處想為先戲論縛。
 又有四種想,要略而言,就是小想、大想、無量、無所有想;非想非非想中由於心蒙昧故,不立為想。由四種想為先會產生種種的戲論分別,由戲論分別就會起惑造業,造業就得到戲論的果報,果報束縛有情在三界裡不能出離,思想、業力、果報都是一種繫縛,故說想為先戲論縛。
 一、於小欲中想為先戲論縛,第一種是指欲界的眾生,欲界的眾生心量很小,身體也小,所緣也小。欲界的眾生是以欲為主,用欲來安住生活。在欲界作醫生、作老師、作律師,作種種的職業都是一種欲,因為要滿足食衣住行等諸欲。在欲的境界裡面生起種種的想,發出種種的戲論,因為有欲貪,追求欲而造業,造業就繼續感果,於五欲中起貪愛想為先,故生欲界中,因此說為小欲中想為先戲論縛。
 二、於大色中想為先戲論縛,色界眾生的身體很高大,心量很廣大,所緣也是廣大、智慧也大。在大色中,他們也有想,還有名言的戲論,以想為先,生起分別戲論,有這種戲論也會束縛有情在色界的境界中。色界雖然高於欲界,還是沒有脫離三界,業盡時可能又會墮到欲界,乃至墮地獄餓鬼畜生,因此大色中想也是一種繫縛。
 三、於無量空、識無邊處想為先戲論縛,有一種人境界高一點,就對於色法,覺得色法是苦,為破除色法的執著,就證得空無邊處定,或者識無邊處定。以空為所緣境成就空無邊處定;以識為所緣境,觀識是無量無邊的,由此得到識無邊處定。雖然心量好像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感覺,可是只是止的境界,沒有解脫煩惱。這樣的想雖然心量境界都很大,而且沒有色法的執著,可是還是戲論的境界。這類有情生命很長,可是時間到了還是繼續輪迴生死,就算得到無色界定生到無色界天去,還是戲論,還是繫縛在三界裡面。
 四、於無所有處想為先戲論縛。有一種人境界更高了,覺得識無邊處的想還是有識的分別,就觀察識也是無所有的,以無所有為所緣境心裡這樣想,還是有想,只是想的內容是無所有。以無所有為想的所緣境,這樣的想得到果報時會生到無所有處天去。或者在欲界裡面修無所有處定,仍是一種戲論。這只是禪定的境界,禪定不能解脫煩惱,只是降伏煩惱而已。降伏下界的煩惱,但是對本地的煩惱並沒有辦法斷除,這也是一種戲論,還是繫縛在三界裡面。
《披》又有四種想為先戲論縛等者:此中小想,謂於欲界。大想,謂於色界。無量想,謂於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想,謂於無所有處。由想為先,有戲論縛,想為言說因故。
 此處文中所說小想,是指於欲界。欲界的人心量小,想的範圍很小,不外是色聲香味觸男女等欲的境界。大想,是指色界想。無量想,是指於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想。無所有想,是指於無所有處。由想為先,有戲論的繫縛,因為想是言說的因,言說就是戲論,所以說想為先戲論縛。戲論有二種解釋,一種是五蘊,一種是語言。欲界眾生有語言,二禪天以上就沒有了,但還是有戲論,還是有果報,果報還是把有情繫縛在三界裡面了。說果報為戲論,是指夾雑著煩惱的諸蘊。
寅七、於恚害等能治差別
 第七科於恚害等能治差別,於恚害等能對治的四種差別,即四無量心。
又有四法,於諸有情對治恚害不樂欲貪。善修習時能生大福,能趣離欲。一、慈,二、悲,三、喜,四、捨。
 又有四種法,於諸有情能對治瞋恚、傷害、不樂就是嫉妒及欲貪的煩惱。善巧修習這四種法時能生出廣大的福報,能趣向離欲。這四法就是慈、悲、喜、捨,也就是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名四無量、又稱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
 一、慈,慈心能夠對治有情的恚尋思。〈攝事分〉卷89說: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慈是一種給與眾生安樂的心,無論散心或定心時,若能常懷令眾生得到安樂之心,就能對治於有情不饒益的瞋恚之心。若能於慈心善巧時能生大福,能趣離欲。如《雜阿含經》卷27,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慈心,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習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行者若能多多修習慈心,心與慈俱,修慈心的念覺分,觀想廣大無量的眾生得到安樂,無量是眾多到難以數計,是勝解的假想觀,所以是世間定,但「量」是依局限性而來的,如觀一切眾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別,與無我無我所的空慧相應,如此則能遠離分別、離欲貪、趣向於滅、趣向於捨,能得到聖道果等大果大福利。
 二、悲,慈心能夠對治有情的害尋思。卷89說: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害尋思。悲是拔除他人之苦的心,能對治自心對有情心懷損惱的傷害意樂。若能於悲心善巧修習,心與悲俱,修悲心的念覺分等,如前所說能得聖道果等大果大福利。
 三、喜,喜心能夠對治有情不樂他榮的嫉妒心。卷89說:心懷染污,不喜他榮故名為嫉。喜是一種對他人殊勝安樂之事心生喜悅,無論散心或定心時,若能常懷隨喜他人榮耀之心,就能對治於有情不隨喜的不樂之心。若能於喜心善巧修習,心與喜俱,修喜心的念覺分等,如前所說能得聖道果等大果大福利。
 四、捨,捨心能夠對治有情的欲貪。欲貪是有情對自身、他身及外五欲的貪染執著,捨是指棄捨內心的貪瞋癡,修捨心定時,於己有怨有情棄捨瞋、於己有恩有情棄捨貪,於中庸有情棄捨癡,若能於捨心善巧修習多修習,不只能棄捨欲貪,也能棄捨瞋癡煩惱,又能如前所說能得聖道果等大果大福利。
 若是世間道修四無量心,現生能遠離有情的惱害等,來生能獲得生梵天中的福報,若依慈悲喜捨修七覺支能趣向解脫道,因此文中說於此四種善修習時能生大福,能趣離欲。
《披》又有四法於諸有情對治恚害不樂欲貪等者:當知此說四無量定。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悲對治害,為除他苦,勝樂行轉故。喜治不樂,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如三摩呬多地說。(陵本十一卷十三頁903
 應當知道此處說四無量定。四無量定,又名四無量心,其中慈心能夠對治恚心,因為慈心是一種給與有情安樂、不想損害有情的心理活動;悲心能夠對治害心,因為悲心是想要拔除其他有情痛苦,希望其他有情得到殊勝的快樂的心理活動;喜心能夠對治悶悶不樂的嫉妒心,因為喜心是於其他有情樂事生起隨喜的心,希望其他有情得到殊勝的快樂的心理活動;捨心能夠對治欲貪及瞋恚,因為捨心是捨棄貪瞋癡等煩惱的心理活動。如〈三摩呬多地〉卷11,378頁所說。
寅八、超過色界諸處差別
 第八科超過色界諸處差別,說到超過色界的境界、處所有的四種差別。
又有四法超過色界,令成遠分。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又有四種法可以使令行者超過色界,遠離色界的過患,令成遠分。這是指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
 一、空無邊處︰包括在欲界或色界修空無邊處定及空無邊處天二類。空無邊處定,是指超越第四靜慮,滅眼識相應之色想,耳等四識相應之有對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障定的一切想,唯思惟「空無邊之相」而安住之定心。無邊處定修成功後來生可到空無邊處天受生,由此超過色界,令成遠分。
 二、識處︰包括在欲界或色界修識無邊處定及識無邊處天兩類。識無邊處定,是指超越空無邊處,更思惟「識無邊之相」而安住之定心。識邊處定修成功後來生可到識無邊處天受生,這也能超過色界,令成遠分。
 三、無所有處︰包括在欲界或色界修無所有處定及無所有處天兩類。無所有處定,是指超識無邊處,破其識相,更思惟「無所有之相」而安住之定心。無所有處定修成功後來生可到無所有處天受生,這更能超過色界,令成遠分。
 四、非想非非想處︰包括在欲界或色界修非想非非想處定及非想非非想處天兩類。非想非非想處定,是指超無所有處,更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而安住之定心。非想非非想處定修成功後來生可到非想非非想天受生,這是三界最高處,離色界最遠。
《披》又有四法超過色界令成遠分等者:此中四法,謂四無色,如文可知。
 這其中的四法,就是四無色定,如文所說可知。
寅九、為斷四愛任持差別2 卯一、標
 第九科為斷四愛任持差別,為了斷除四種愛的任持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
又有四種,為令解脫速得圓滿,勤修行者聖解脫欲勝任持法,為斷四愛增上力故。
 又有四種法,是有成就聖道解脫願望的勤修行者為了解脫三界的煩惱,使令解脫速得圓滿,所修的四種殊勝有力,能任持聖道的法,這是為斷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及有愛、無有愛四種愛的增上力所生的四種能生眾聖的種子。
 四種愛當中前三種是境界愛,有、無有愛是自體愛;前三種境界愛,如理作意即可斷除;有,指五取蘊,有愛,是指貪求來生的人天可愛的五取蘊;無有愛,是指希望死後五取蘊斷滅。有愛、無有愛,都是對五取蘊的貪愛,唯有透過修習止觀斷除貪瞋癡等煩惱種子才能出離這種引發輪迴的貪愛。
卯二、釋
 第二科解釋,解釋四種任持。
謂為衣服、飲食、臥具,少有所求,無作無亂,時無虛度,勤修方便;心離散亂,樂斷煩惱、樂修正道。
 這是指為了斷除對於衣服、飲食、臥具的貪愛,能隨所得衣服等應生知足,歎美知足,少有所求;不為追求滿意的衣服而有所造作,若得衣服等時,不染心畜積、不貪著、不生愛欲、不生貪心、不常樂觸、不計著而受用,若不得衣服等時,不想、不念、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不生憂惱;不會浪費時間追求衣服等資生具,知道貪愛這些資生具得災患,知道為成道業、出離生死出而正知受用;精進修習止觀;為斷除對後有的有、無有愛,內心遠離散亂,好樂斷除煩惱,好樂修習聖道。
《披》又有四種至樂修正道者:當知此說聖解脫欲勝任持法,即四聖種。衣服、飲食、臥具喜足,是名前三聖種。第四聖種,謂樂斷修。由斷衣服、飲食、臥具及有非有四種愛故。此中少有所求,謂於衣服喜足;但持三衣,但持毳衣等故。無作無亂,謂於飲食喜足;常期乞食,次第乞食等故。時無虛度,勤修方便,謂於臥具喜足;住阿練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故。餘文易知。
 應該知道此處說聖解脫欲的勝任持法,可以使令行者保任執持,得到聖道,得到解脫的殊勝方法,就是所謂的四聖種。於衣服、飲食、臥具喜足,是名前三種聖種。第四聖種,是得到聖道解脫煩惱的原因,指樂斷樂修,歡喜斷除煩惱,歡喜修學正道。由四聖種可以斷除對衣服、飲食、臥具的貪愛、及對有非有的愛著。此處文中所說的少有所求是指於衣服喜足;對於出家人來說,只要持有五衣、七衣、九衣三衣就夠了,只要持有鳥獸的細毛所作的粗糙的毳衣等就滿足了。無作無亂,是指於飲食喜足;能夠常期乞食,次第乞食等故。時無虛度勤修方便,是指能夠於臥具喜足;住在阿練若寂靜處,初夜,後夜,經常精勤修習止觀。其餘的文容易了知不再解釋。
寅十、修習道果煩惱斷別
 第十科修習道果煩惱斷別,修習聖道證果及所斷煩惱的差別。
又有四種修習道果諸煩惱斷。一、見所斷煩惱斷,二、修所斷下分結上中品斷,三、即此無餘斷,四、上分結無餘斷。
 又有四種修習道果能令諸煩惱斷。修習四念住,成就了聖道就會得到聖道果。聖道果是因為斷除煩惱所成就的,這煩惱斷也有種種的差別。
 一、見所斷煩惱斷,證得初果,見到諸法實相時所斷除的煩惱。以四諦來說,斷除三界分別起的112種煩惱。以五下分結來說,證得初果,五下分結中的身見、戒禁取見、疑,這三結就斷了。
 二、修所斷煩惱,下分結上中品斷,斷修所斷的五下分結當中的上中品煩惱能證二果。五下分結,是指薩迦耶見、戒禁取、疑、貪欲、瞋恚五種煩惱;又下分有二種,第一種:見道是修道下分;第二種: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約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依第一種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依第二種下分,說貪欲、瞋恚。五下分結中,分別起的薩迦耶見、戒禁取和疑,在初果就斷了;二果要斷的是貪欲和瞋恚。欲界眾生的貪欲和瞋恚都可以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的貪欲或上品的瞋恚,就是很粗的煩惱,中品的就是中等的煩惱,下煩惱就是微細的煩惱。上中下品又各分上中下,三三得九,就有九品,貪欲和瞋恚都有九品。九品中斷除六品,粗的、中等的煩惱,能證得二果。
 三、即此無餘斷,將剩下的貪欲和瞋恚的下三品微細的煩惱斷除,能證得三果。
 四、上分結無餘斷,能證得阿羅漢果。五上分結,是指色界及無色界二種上分的煩惱,包括色貪、無色貪、掉、慢、無明。若再細分為二,第一種無差別結,指色貪、無色貪;第二種有差別結,指愛上靜慮者掉,因愛著靜慮而生掉舉;慢上靜慮者慢,於所得靜慮生高慢;無明上靜慮者無明;於所得靜慮有無明。
 以上是修習道果煩惱斷差別,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斷除的煩惱是不一樣的。
《披》又有四種修習道果諸煩惱斷等者:此說四沙門果,如次配釋應知。
 此處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種沙門果,沙門就是聖道,這四種聖道果。如其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
寅十一、證預流支清淨差別3 卯一、標
 第十一科證預流支清淨差別,證得預流果四種清淨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標,標示出。
復有四種證預流支,能令行者於佛聖教及善趣中畢竟不動。
 又有四種法,是證得預流支所得的四種功德,能使令行者對於佛、佛所開示的聖教,以及決定不墮三惡道,能在人天善趣受生,產生淨信心,不被動搖,這是由佛法僧戒四種清淨的差別所得利益。
卯二、釋2 辰一、心清淨2 巳一、辨2 午一、舉於大師所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心清淨,說明心清淨,又分二科;第一科辨,分別,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於大師所,於佛所心清淨。
謂於大師所真覺所生無動心淨。
 第一種清淨是對於佛的地方,是佛這個對象,以無漏智證得四諦理時,對佛寶發生的無漏淨信。淨信堅固不可傾動,稱為不動;信心精純離於疑濁,稱為心淨。
午二、例所證法等
 第二科例所證法等,例所證法等心清淨也可推理了知。
如於大師所,當知於所證法及為證法修正行者所亦爾。
 如同於大師所,由真實覺悟所生的無動及心淨,應該知道於所證的法,佛所開示的佛法,以及為了證得法而修正行者所,就是聖僧,也就是追隨佛陀,追隨佛法,修法隨法行的,修正行的行者的地方,也是一樣真覺所生無動心淨。亦爾就是真覺所生無動心淨,因為行者證得諸法實相了,不會動搖,不是以色或以音聲見佛;法,真實能夠令行者成就聖道;僧,真實有人修行成就聖道,自己就是一個證明,對於法和僧也會有清淨不會被動搖的信心。
巳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三種名心清淨。
 這三種於佛法僧真覺所生的無動心淨,稱為證預流果的三種心清淨。
辰二、色清淨
 第二科色清淨,說明色清淨。
第四一種名色清淨,聖所愛戒所攝故。
 第四一種名色清淨,是指聖所愛戒所攝的清淨的身語二種色法。有漏法是聖者所厭,無漏法是聖者所愛樂,五戒十善、八關齋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到菩薩戒,這些戒是聖人所歡喜的,初果聖人起無漏智時,俱時而轉的無漏戒,稱為聖所愛戒。
卯三、配
 第三科配,配合解釋。
前之三種,令於聖教無有動搖;最後一種,令於善趣無有動搖。
 前之佛法僧這三種使令初果聖人對於佛教的信心不會再有動搖了;最後一種成就聖所愛戒,不會造作到三惡道去的惡業,沒有入涅槃以前,一定可以在人天善趣中繼續修行。
《披》復有四種證預流支等者:當知此說佛、法、僧、戒四種證淨。前之三種依止淨信而得建立,今於此中名心清淨。第四一種依止淨戒而得建立,今於此中名色清淨;身語二業色行攝故。攝事分說:具足正見如來弟子,略由二法,能正攝受澄清性故,應知建立四種證淨。(陵本九十八卷二十五頁7397)是故此中說如是別。
 應當知道這是說佛、法、僧、戒四種證淨。淨有二種,就是心清淨和色清淨。前面三種對佛法僧三寶,依止清淨的信心而能夠建立,現在於此處文中稱為心清淨。第四種依止淨戒而得建立,現在於此處文中稱為色清淨;因為戒就是要由身語業表現出來的,身語業屬於色,說為色清淨。
 〈攝事分〉說:具足正見的如來弟子,要略的說四證淨的體性就是信與戒,有信與戒二法能夠正攝受八正道所含攝的信與戒的澄清性故,攝受就是取得,能夠取得內心的清淨,稱為澄清性,應當知道由信建立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由戒建立戒證淨,前三由信所攝,後一由戒所攝,為此四種證淨,如〈攝事分〉卷98,2889頁中有詳細的說明,因此此處文中說有心清淨及色清淨的二種差別。
寅十二、證預流支方便差別
 第十二科證預流支方便差別,四種證得預流果支的方便差別。
又有四種證預流支。一、於說法師及教授者能善承事,無所違犯;二、無倒聽聞師所說法及教授法;三、於所聞法能正思惟及善通達;四、成辦所修。
 又有四種證預流果的原因:
 一、於說法師及教授者能善承事,無所違犯;對於一切說法的法師,以及教授者,即所親近的,住在一起的和尚、阿闍梨們,教導修戒定慧的師長們,能夠親近承事,稟承師長的意旨去做事,不會違背說法師以及教授師的指導,並且能恭敬供養他們。
 二、無倒聽聞師所說法及教授法;沒有錯誤,沒有顛倒的聽聞說法師及教授師所說的法,以及教導傳授關於修戒定慧的方法。於教授師所說的正法好樂聽聞、好樂受持、好樂究竟解了,好樂觀察尋思,好樂推究通達,好樂觸證諸法實相,為聞法故,不怕辛苦,為受持故,數數聽聞。
 三、於所聞法能正思惟及善通達;對於所聽聞的佛法,能夠正確的作意審正思惟,隨所思惟,都能與佛法相應,與善法相應。
 四、成辦所修,依止如理作意所引,無間、殷重修習四念住等,修習法隨法行,圓滿成辦所修聖道證得涅槃。
 這四種方法就是使行者證得初果的方便,名四預流支,又名四正行。
《披》又有四種證預流支等者:當知此說四種正行,名為四種證預流支。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名四正行。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說四種正行,稱為四種證預流支,包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名為四正行。如其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
寅十三、攝一切智智類差別
 第十三科攝一切智智類差別,有四種智慧可以包含一切的智慧及智慧種類的差別。
又有四智攝一切智。一、唯無漏,於諸法中能現見智;二、一向無漏,於諸法中非現見智;三、一向有漏,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間智;四、通有漏、無漏他心差別智。
 又有四種智慧可以含攝一切的智慧。
 一、唯無漏,唯獨是屬於無漏的無分別智,是欲界修四諦觀的行者於欲界色受想行識諸法中,各別觀欲界五蘊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證得無漏的苦法智;觀欲界集諦因集起緣的道理,證得無漏的集法智;觀欲界滅諦滅靜妙離的道理,證得無漏的滅法智;觀欲界道諦道如行出的道理,證得無漏的道法智等四種無漏之智,由此能斷除欲界的見惑,即分別起的愛見煩惱,又名法智。
 二、一向無漏,於諸法中非現見智;這也是一向無漏,沒有煩惱流漏的無分別智,這是欲界修四諦觀的行者於色界五蘊及無色界的受想行識諸法,總合一類觀四諦道理,證得無漏的無分別智時,成就了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這四種智慧都是欲界四種法智之流類,所以稱為類智,由此能斷除上二界的見惑煩惱。
 三、一向有漏,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間智;第三種智慧稱為世間智,一向是有三界的煩惱的流漏在其中的世間智。世間的智慧,如醫生、律師或農夫等士農工商在作種種的事業時,也要有智慧才能夠作。他們可能是如理所引的,作這件事可能是合道理的。如律師為犯人辯護,可能是合道理的;也可能是用他的智慧走法律的漏洞,就是不如理所引。有時作事也不是合理或不合理,但是無記性的,例如彈彈琴、寫寫字,沒有特別的善心,或者是不善心,這樣的世間的智慧,稱為世間智。又於善的福業、不動業中所起之智,於十善因果中,能了知故,屬於「如理所引」,於十不善業,屬於「不如理所引」;雜業等屬於「如理非不如理所引」,這都是有漏的世間智慧。
 四、通有漏、無漏他心差別智。他心差別智通有漏、無漏;凡夫如果有四禪,也可以修他心通,這是有漏的他心差別智;聖人如果有他心通,因為已經斷除煩惱所以是無漏的。
 總之攝一切智類差別有四種,第一種是無漏的法智,第二種是無漏的類智,第三種是有漏的世間智,第四種是通於有漏無漏的他心智。
《披》又有四智攝一切智等者: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是名四智。如次配釋應知。觀下諦境法現在前各別緣故,名於諸法中能現見智。觀上諦境法不現前總合緣故,名於諸法中非現見智。
 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名為四智。如同此四智次第,配釋無漏能現見智、一向無漏非現見智、一向有漏的如理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間智、通有漏、無漏的他心差別智,應該知道。觀察下界即欲界的色受想行識四諦的道理,各別緣四諦,斷除煩惱,證諸法實相,名於諸法中能現見智。觀上界即色無色界的四諦為所緣境,上二界的五蘊及四蘊諸法對欲界行者而言是不現前法,因此將上二界諸法總合為緣,由此證的無分別智,名為於諸法中非現見智。
寅十四、能盡諸漏真實智別
 第十四科能盡諸漏真實智別,能夠斷除所有煩惱流漏,證得真實智的四種差別。
又有四種於轉還品真實能取智,能盡諸漏。一、轉品果真實智,二、轉品因真實智,三、還品果真實智,四、還品因真實智。
 又有四種於流轉、還滅品的真實的能取的智慧,能斷盡三界的一切煩惱流漏。
 一、轉品果真實智,流轉三界的果就是指有情的色受想行識。能通達三界果報是無常、苦、空、無我的真實智,名轉品果真實智慧,這是苦聖諦的智慧。
 二、轉品因真實智,能了知招感三界苦果之因就是分別起及俱生起的愛見煩惱種子,這種通達流轉三界之因的真實智慧,名轉品因真實智,這是集聖諦的智慧。
 三、還品果真實智,還品果是還滅的果,就是滅諦。能通達惑業苦寂滅,色受想行識不生,離一切相的寂滅相的真實智慧,名還品果真實智,這是滅聖諦的智慧。
 四、還品因真實智,還品因是道諦,也就是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等,能通達道諦的真實智慧,名還品因真實智,這是道聖諦的智慧。
《披》又有四種於轉還品真實能取智等者:此說依四聖諦觀緣起智有是四別。緣起聖道經說:曾見老死,見老死集,見老死滅,見於老死趣滅行跡;如是曾見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曾見行集,曾見行滅,曾見於行趣滅行跡。如文配釋其義應知。
 此處說依止四聖諦再觀十二緣起的流轉和還滅的智慧有這四種差別。《緣起聖道經》說:曾見老死,從有情老死開始觀察,流轉三界的眾生都有老死,這是轉品果的觀察;見老死集,觀察集聚老死的因,有生故有老死,這是轉品因的觀察;見老死滅,觀察生滅故老死滅,這是還品果的觀察;見於老死趣滅行跡,觀察能令老死趣向寂滅的修行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等,這是還品因的觀察;如是依理類推,一支一支這樣觀察,「曾見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曾見行集,曾見行滅,曾見於行趣滅行跡」,往上推也是一樣,一直推到上面的第二支曾見行,行就是三界的苦果,這是轉品果的觀察,行集就是轉品因的觀察,行滅就是還品果的觀察,曾見於行趣滅行跡,就是還品因的觀察, 十二支除了無明以外,每一支都可以這樣來觀察,由此證得四種真實智,這就是能夠盡除諸漏真實智的差別,也就是四聖諦的智慧,苦聖諦智、集聖諦智、滅聖諦智、道聖諦智。如其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
寅十五、能斷煩惱正方便別
 第十五科能斷煩惱正方便別,能夠斷除煩惱的正確方法四種的差別。
又有四法,能令信者為斷煩惱修正方便。一、相續殷重作用精進,二、正知行念,三、奢摩他,四、毗鉢舍那。
 又有四種法,可以使令相信佛法的人,為了斷除煩惱必須修種種的正方便,如修四念住等時有四種方法可以修正方便。
 一、相續殷重作用精進,願意修行斷除自己的煩惱,發起行動,以正精進不間斷的、周全完備的、專一認真的修止修觀。
 二、正知行念,可以解讀成正知、正行、正念,行者必須正確地知道現在心裡有沒有煩惱,將所學的佛法用來觀照自己的身心,能發現煩惱,才有辦法調伏對治;而且要有正確的行為,要有四正行,親近善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還要有明記不忘聖言的正念,起心動念能與聖法相應;正知、正行、正念都是斷煩惱的方便。
 三、奢摩他,要修止,止有很多種,如九心住或四禪八定等。修止時或以息為所緣境,或以身的不淨相為所緣境等,或以心為所緣境,或以五蘊為所緣境、或以我空、法空為所緣境等,依適合自己的所緣,令心安住,斷除五蓋等惡不善法,若能證得未到地定以上的定心,可以做為修習觀慧解脫煩惱的所依。
 四、毗鉢舍那,要修觀慧,多聞思惟聖教,於諸法實相的道理生起勝解,再依未到地定等,於定心中觀察諸法實相,成功時就能斷除煩惱,證得解脫。
 總之為了使令相信佛法,對佛法有信心的人能夠斷除煩惱,必須有四種正方便。第一要相續殷重作用精進,就是要正精進;第二要正知、正行、正念;第三要修止;第四要修觀。這是能斷煩惱的正方便差別。
寅十六、通達法等所依差別
 第十六科通達法等所依差別,四種能通達諸法等所依的差別
又有四種能通達法,能盡上漏所依足跡。謂為得聖道,修有漏慧;既得道已,闕諸煩惱及闕諸事;無餘永斷諸煩惱事;如所得道轉更修習。
 又有四種法,能夠使令行者通達諸法實相,能夠盡除所有的煩惱,所依止的方法。「法」就是諸法的寂滅相,也就是法界、實際、真如等。學習佛法最終要證得真如、法性、實際,才能出離生死乃至成就無上菩提。諸法的真如等本來如是,若沒有修,還是不能通達,有無分別智才能夠通達法的實相,如果這四種方法,作到了,能盡上漏,能夠盡除所有的煩惱。上漏有二個意思,一是指超越煩惱,稱為上漏;二是指色無色界的煩惱,乃至色無色界的煩惱也能夠完全盡除。能盡上漏所依止的足跡,腳走過去有痕跡,修行也是有修道的痕跡,依止聖人走過的痕跡,如果行者也這樣走,就能盡除所有的煩惱。
 一、謂為得聖道,修有漏慧。為了成就聖道必須修有漏的智慧,《瑜伽論記》窺基大師解釋這是指修七方便,在禪定裡面修毗缽舍那,但這時還沒有證得諸法實相,是有漏的修慧。修慧必須從有漏進步到無漏,就算有禪定開始修行,也不是一下子就無漏的,還是由有漏的階段慢慢才證得無漏。七方便,用天臺宗的說法:
 第一種方便是先修五停心觀降伏各別的煩惱,多貪眾生修不淨觀,多瞋眾生修慈悲觀,多癡眾生修緣起觀,散亂的眾生修數息觀,我慢的眾生修界分別觀,先將特別嚴重的煩惱停止下來。每個人根器不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要修這五種,而是觀察自己哪一種煩惱最重先調伏,再修四念住。
 第二種方便是修四念住的別相念住,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各別各別的修,漸次觀察身是不淨的,受是苦,心是無常的,諸法是無我的。
 第三種方便是總相觀四念住。總相觀就是觀身不淨,也觀身是苦、觀身無常、是身無我,其他三種念住也如是觀。別相念住是各別各別的觀,總相念住就是依共相來觀察身受心法。
 第四種方便是煖位,煖,從譬喻立名。以前別相、總相、念處觀於四諦之境,能發相似之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猶如鑽木求火,火雖未現,先得煖氣,因此名煖位。
 第五種方便是頂位,頂,指修四諦法所得相似之解,轉復增勝,定觀分明,在於煖位之上。如登山頂,觀望四方,悉皆明了,因此名頂位。
 第六種方便是忍位,忍,是指忍可。指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進善根,於四諦境,堪忍樂欲,因此名忍位。
 第七種方便是世第一位,指修四諦行,至此漸見法性,將入初果,雖未得於聖道,而於世間稱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
 這是由有漏進步到無漏的七種方便。由五停心後,再進一步修四念住,由別相四念住進入到總相四念住,後進入四加行位,到見道位時,就可以從有漏慧進到無漏慧。
 二、既得道已,闕諸煩惱及闕諸事。修成功證得無分別智的時候,稱為得道。證得無分別智見道以後闕諸煩惱。凡夫的時候煩惱具足,三界分別起俱生起的煩惱都完全具足,證得初果以後就會闕了,因為將三界緣著四諦分別起的112種煩惱都斷除了,剩下十六種修所斷的煩惱,煩惱就有闕了;還有闕諸事,見道以後,到三惡道去的業、果都斷了,不會造三惡道的業,也不會招感三惡道的果,就闕乏到三惡道去的種種事了。
 三、無餘永斷諸煩惱事。為了斷除剩下的修所斷的煩惱,必須要無餘,沒有剩餘的把煩惱斷除,這是屬於修道位的事。
 四、如所得道轉更修習。繼續修習完全成功時就是無學道,稱為如所得道轉更修習。
 行者必須從有漏慧開始修習,經由見道、修道、到無學道,經過這四個方法可以通達一切法的真實體相,這是從初果證到阿羅漢必須經過的次第。以上是根據窺基大師的分別及說明。
《披》又有四種能通達法等者:當知此說四種居處,名為四種能通達法。謂慧居處、諦居處、捨居處、寂靜居處,是名四種居處。此中為得聖道,修有漏慧,即慧居處。既得道已,闕諸煩惱及闕諸事,即諦居處。無餘永斷諸煩惱事,即捨居處。如所得道轉更修習,即寂靜居處。此四居處,如顯揚釋。(顯揚二卷十八頁)
 應當知道此處是根據《顯揚聖教論》卷2,18頁說的,有四種居處名為四種能通達法,行者居住在這四種處所,就能夠通達諸法的實相。包括慧居處,智慧的居住處;諦居處,四諦真理的居住處;捨居處,捨除煩惱的居住處;寂靜居處,煩惱寂靜的居住處,稱為四種居處。
 此處文中說為了成就聖道的行者,修習有漏的智慧,剛開始修四念處時是有漏的,稱為慧居處。由於修習四諦,真實不顛倒的境界現前了,成就無分別智,得道以後闕煩惱了,三界裡面分別起的112種煩惱沒有了,及闕諸事,而且到三惡道去的事情也不會有了,這就是諦居處。進入修道位,繼續將俱生的煩惱斷除,無餘永斷諸煩惱及事,稱為捨居處。如所得的聖道展轉更加修習,成就聖道的阿羅漢也還是修四念處,但是他已經圓滿成就了,這時內心是寂靜的,就是寂靜居處。這四種居處,如《顯揚聖教論》卷2,18頁所說。這是通達法等所依差別,分別為慧居處、諦居處、捨居處、寂靜居處。根據窺基大師的解釋,可以分成第一種是得有漏慧,第二種是見道位,第三種是修道位,第四種是無學位。
寅十七、展轉相應無色蘊別
 第十七科展轉相應無色蘊別,展轉相應的受想行識四無色蘊差別。
又有四法展轉相應,有行、有緣,和合而轉、同一緣轉。謂受、想、行、識。
 又有四種法彼此展轉相應,有行相、有緣慮的作用,和合運轉、於同一所緣境上運轉,這是指受、想、行、識。
 展轉是指受想行識四無色蘊互相和合難分。相應,據本論卷55說:「何故名相應?答由事等故,處等故、時等故、所作等故。」受想行識四種法與心王同緣一境時,各自都只有一個法體,稱為事等;同於一所依根、所緣境處轉,名處等;同一剎那生起,名時等;同於一境行所作業,如緣青為青等,又善、惡、無記所作等故,名所作等。有行,是有行相,〈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5說:於一所緣作無量種差別行相轉,名有行。於根境相觸時,受以領納為行相,想以取相為行相,行以造作為行相,識以了別為行相。有緣,指有所緣,受想行識四種法都有緣慮的作用。
 有情的心是很複雜的,心王在接觸境界時,受想行識,作意、觸、受、想、思,同時都在活動。於五蘊中隨時都有受想行識在一起展轉相應,能夠在同一個所緣境,依識了別所緣境相,由受領納違順之境,由想依名取相,由行生起種種造作,不同一行相,和合而轉。
《披》又有四法展轉相應等者:於五蘊中,受、想、行、識,無色蘊攝,依此建立,名為四法。
 在五蘊中,受、想、行、識,是四種無色蘊攝,依此建立,名為四法。
寅十八、令樂聖教諸護差別
 第十八科令樂聖教諸護差別,使令有情好樂聖教四種保護的差別。
又有四護,能令已入佛聖教者愛樂聖教。一者、命護,二者、力護,三者、心煩惱護,四者、正方便護。
 又有四種保護法,能夠使令已經進入了佛聖教者能愛樂聖教。包括:
 一、命護,約最勝子釋論說:令自身遠離不平等,名為命護;窺基大師解釋:不惜身命護持正法,如保護他人的命根而不損壞就是持不殺生戒,或保護自己的正命不起惡業;披尋記解釋: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名為命護。
 二、力護,約《最勝子釋論》說:飲食知量,名為力護;窺基大師解釋:護智慧力摧眾魔怨,或為了利益他人而保護自己的身力;或保護五善根力摧伏魔怨,名為力護;《披尋記》解釋:如法受用飲食,名為力護。
 三、煩惱護,約《最勝子釋論》說:依思擇、修習二力保護內心不起煩惱,名煩惱護;窺基大師解釋:護諸煩惱不染污心,若為護正法起諸煩惱,此時不應為煩惱染污自心,起了煩惱則不能護持正法,是故應驅遣惡人破壞正法,名煩惱護。《披尋記》解釋:除遣惡尋思,名煩惱護。
 四、正方便護,約《最勝子釋論》說:正離加行無分別智是正方便護;窺基大師解釋:善巧方便習行正法,名正方便護;《披尋記》解釋:能忍眾苦,精進無懈,名正方便護。
 以這四種方法也就是身心清淨的方法,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佛教,使令愛樂佛法的人,會覺得佛法是很殊勝的。
《披》又有四護等者:依四所依,立四種護。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名四所依。於此四依,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護。為當存養,如法受用,是名力護。起惡尋思,應速除遣,是名心煩惱護。能忍眾苦,精進無懈,是名正方便護。
 依四種有情生存所依止處,安立四種保護。包括:有衣服穿衣、有飲食可受用、有臥具可寢息、生病了有病緣醫藥及供身什物,什物就是雜物,供給滋養生命需要很多的雜物,這些稱為四所依。
 一、命護,於此四種所依,要用合法的方法來追求,不要用不合因果的方法來追求,稱為命護。在家居士的命護,是指於追求財富所作的職業必須要合法、合因果,不要不合法、不合因果。法有二種,一種是佛法,一種是世間法。世間人在上班時,不可以違反國家的法律,不可以犯法。佛教徒要更進一步,也不可以違反佛教的戒律,就是不要作殺盜淫妄等職業。若用殺生的方法可以賺很多錢,這是非法的,雖然法令沒有制定,只有佛教的戒律制定不可殺生,可是因果宛然存在,殺生的果報是:將來的生命多病短命。出家眾的命護,主要是不要:一為利養故,現奇特相;二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卜相吉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四依的來源必須也是正確的,必須合法的,不是非法。命護很重要,如果佛教徒都能合法的追求四種所依,行為正當、能令人生起恭敬心,又能幫助內心清淨,行為正當,清淨的思想,清淨的行為,對自己和佛教都是一種保護,是真正能保護自己的護身符。
 二、力護,為了當來五蘊能夠存活長養,如法受用飲食,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所食是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斷舊病、為令新病當來不生、為當存養、有力、快樂、無罪安隱而住而受用,名為力護。身體健康,才有力量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三、心煩惱護,起惡尋思,應速除遣,名心煩惱護。當心生起欲恚害等諸惡尋思時,能立刻覺知,如棄毒蛇迅速遣離,稱心煩惱護。令心不起煩惱,內心清淨,對自己與佛教都是最好的保護。
 四、正方便護,於修四念住等正方便之加行時,要能忍耐種種的苦惱,精進不懈怠,是名正方便護。勤修戒定慧,每熏習一次會加強一次清淨的力量,由此能增長五善根、信戒慚愧聞捨慧七聖財,對自己和佛教的正法久住都是最大的保護。
寅十九、能得正見所依處別3 卯一、標
 第十九科能得正見所依處別,四種能得正見所依處所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來。
又有四種能得正見無倒義行所依處所。
 到佛門裡第一件事要成就正見,成就正見的依止處也有種種差別,有四種依止處,又有四種法能夠獲得正知正見,是沒有顛倒、沒有錯誤,合道理的行為所依止的處所。
卯二、配
 第二科配,四種處所與行時清淨、住時清淨二類的配釋。
由前三種,行時清淨;由後一種,住時清淨。
 由前面三種是行時清淨,於日常活動時,內心由這種方法可以保持內心的清淨。最後一種方法是住時清淨,於寂靜處修習止觀時,也要保持內心的清淨。
卯三、釋2 辰一、捨念正知
 第三科釋,解釋前三種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捨念正知,說明捨念正知三種行時清淨的方法。
謂守根門者,於諸境界不順不違,為守根門念增上力,正知而行。
 守護根門,六根是一種門,由門可以進出,眼識乃至意識從六根向外攀緣色等六境,當境界是可愛、美好的隨順生起貪心時,要知道貪心就像拿著火炬逆風而行,一定會燒到自己的,不要心隨境轉生起貪心,稱為不順;當境界是不可愛、不美好的隨順生起瞋心時,要知道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不要心隨境轉生起瞋心,稱為不違;於諸境界不貪不瞋稱為捨,不執著才能不貪不瞋,若執著境界是真實的,會生起貪瞋,這是第一種於行時能得正見的方法。
 為守根門念增上力,守護六根要有正念,根境相對時能思惟佛法的義理,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等,有了正念,就有強大的增上力,能令自己遠離不如理作意,遠離不合道理的行為,這是第二種於行時能得正見的方法。
 正知而行,是指對於行時應如何做才是正行能正確了知,並且依此正知而行,常常觀察自己有沒有起煩惱了?思想有沒有錯誤?行為有沒有偏差?像一面鏡子常常督促自己,這是第三種於行時能得正見的方法。
 以上所說一種是捨,一種是正念,一種是正知,這三種方法是行時的清淨,是能得正見無倒義行所依處所。
辰二、心一境性
 第二科心一境性,說明心一境性。
住遠離者,心無染汙,專注一緣。
 住在寂靜處,身體遠離塵勞的境界,修習止觀,令心離煩惱染汙,專注在一個正念相應的所緣境上,不怕辛苦、數數修習,乃至證得心一境性,這是第四種於住時能得正見的方法。
《披》由前三種行時清淨等者:捨、念、正知,是名三種。由捨為依,行平等位,是名於諸境界不順不違。由念為依,能防護意,不生煩惱,是名念增上力。正知為依,於色聲等不取其相、不取隨好,是名正知而行。是即由前三種行時清淨。心無染汙,專注一緣,謂善心一境性。是即由後一種住時清淨。
 捨、正念、正知,是名三種方法。由捨為依止,看清楚境界是不值得自己執著的,不應該執著的,由此棄捨貪瞋,才能行平等位,心裡能夠平等,不高不低、不貪不瞋的,稱為於諸境界不順不違。有正念為依止,如念佛、念法、念僧等,能夠防護自己的心意不生煩惱,是名念增上力。正知為依,正確的知道自己的心念行為應處於何種狀態,正處於何種狀態,於色聲等不取著其總相的好、不取著別相的隨好,不生煩惱,是名正知而行。這是前面三種的行時清淨,平常在活動時,內心保持清淨的方法。修止觀時心裡必須沒有染汙,專注在一個所緣境上,稱為善心一境性,這是後一種住時清淨的方法。
寅二十、明及解脫能證行別
 第二十科明及解脫能證行別,明及解脫能證之行的四種差別。
又由四行,當知能證明及解脫。由念、眼、慧能證於明;又由身故,能證不動及時解脫。
 又由四種行,應當知道能夠證得明及解脫。明有三種,包括宿命智證明又名宿命明、生死智證明又名天眼明、漏盡智證明又名漏盡明;解脫有二種,包括不動解脫及時愛心解脫。由念為因故,能見宿世住處、種姓等,依此智慧,能對治前中後三際中的前際愚住之事,證宿命明;由天眼為因故,能見未來世的有情死此生彼,依此智慧,能對治後際愚,證天眼明;由決擇慧為因故,能證知斷盡有漏煩惱、離開生死繫縛,依此智慧,能對治中際愚,證漏盡明。前二種通有漏慧、無漏慧,後一種唯無漏。若是有漏的宿命通及天眼通,只能看見過去未來的生死現象,不能通達生死的因果。又由身故,從因到果而言,指有學、無學聖人皆由身故,能證不動及時解脫;又無學住最後有,還有身體為依止,如果沒有身體入無餘涅槃,就沒有這二種解脫的差別了。不動解脫,即不動法阿羅漢,根性最上殊勝,於有學位稱為隨法行、見至,以利根之故,現法樂住,不待事緣具足,得隨時自在證入四根本定、四無色定、滅盡定中,其心解脫煩惱障,故稱不時解脫。又因此種阿羅漢不退動於煩惱及心解脫,故又稱不動心解脫。時愛心解脫又稱待時解脫,是聲聞四果中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等五種鈍根之阿羅漢,為入現法樂住,必待勝緣具足之時而解脫煩惱障,因此稱時解脫。其所待之勝緣又可分為六種,即好食、好衣、好臥具、好說法、好處所、好人等。
《披》由念眼慧能證於明等者:宿住智通,是名為念。死生智通,是名為眼。漏盡智通,是名為慧。如其次第,能治前際、後際、中際愚故,是故說言能證於明。即三種中所謂三明,俱在無學身中起故。又諸無學住最後有,餘依未盡,是名為身。由住於此能般涅槃,而有鈍根及利根別,是故說言能證不動及時解脫。
 對於宿住,過去生安住在哪一種住處、種姓等通達的智慧,稱為念。能通達未來世的有情死此生彼的智慧,稱為眼。漏盡智通,能有通達緣起,將愛見煩惱完全斷除的智慧,稱為慧。如它的次第,宿住智通能夠對治於過去流轉生死的愚癡;死生智通能夠對治後際,於未來生流轉生死的愚癡;漏盡智通能夠對治中際,於現在世不知道緣起的愚癡,因此說能證於明。如果有這三種智慧,就可以通達緣起的道理,如實了知生死流轉,只是惑業苦在那裡流轉,並沒有一個我在那裡輪轉生死,就不會生起常見、斷見。這三種就是所謂的三明,都是在阿羅漢的身中所生起的功德。又諸無學阿羅漢三界的愛見煩惱都已盡除,安住最後生的五蘊,最後生所依的五蘊還沒有受用盡時,是名為身。由安住在這種有餘依涅槃時,將來有能力入無餘涅槃,而其信進念定慧有鈍根、利根的差別,修禪定的狀況也有鈍和利,因此說有能證不動及時解脫這二類,就是不動心解脫,以及時愛心解脫二種。
寅二十一、諸造色生依止差別
 第二十一科諸造色生依止差別,諸造色生所依止的四種差別。
復有四法,能為廣大種種差別諸所造色生起依止。一者、堅性,二者、濕性,三者,煖性,四者、輕等動性。
 又有四種法,能為廣大、種種的差別的各種所造色法生起的依止。包括堅性的地大;濕性的水大;煖性的火大;輕等動性的風大。廣大,是指能造四大形相廣大,周遍一切,因此能與彼所造諸色形量廣大依止處。眼等各種所造色法都是依止地水火風四大而生。
《披》復有四法至輕等動性者:此中四法,如其次第地、水、火、風四大應知。
 此處文中所說四法,如它的次第是地水火風四大種,這是一切造色生起的依止,應當了知。
寅二十二、任持有情及攝益別
 第二十二科任持有情及攝益別,任持有情及攝益有情的四種差別。
又有四法,能持已生諸有情類令得久住,及能攝益尋求有者。攝事分中當廣分別。
 又有四種法,能保任支持五趣諸有情類已生諸蘊,令有情得以壽量相續長久安住,及能攝受增益尋求後有諸業的有情。攝益有四種:一攝益氣力,指段食;二攝益喜樂,指觸食;三攝益所欲,指意思食;四攝益諸根大種及壽暖,指識食。在〈攝事分〉中會詳細的分別說明。
《披》又有四法至當廣分別者:此說四食應知。謂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又令有情追求後有、愛樂後有,於其後有未能斷者,能攝後有、遍攝後有、隨攝後有,名能攝益尋求有者。攝事分中別顯其相應知。(陵本九十四卷十七頁7109
 這裡所說的四法是指四食應該知道。包括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這四種食,能使令已生的有情壽量安住。又能使令有情由食生起貪愛而追求後有、好樂後有;對於後有愛未能夠斷的,四種食能夠攝取將來的果報體,得到果報體是因為造業,造業有引業及滿業,引業稱為遍攝後有、滿業是隨攝後有,稱為能攝益尋求有者。在〈攝事分〉卷94,2781頁中有各別說明其中的相狀應當了知。
寅二十三、於生死中諸識住別2 卯一、標
 第二十三科於生死中諸識住別,於生死中四種識住的差別。
又有四種於生死中諸識流轉所依足跡。
 又有四種是有情於生死中,就是在愛的生活裏面,除了修學聖道的人之外,凡夫都是在愛的生活裏面;諸識流轉,眼等諸識在愛的驅使之下活動,心動之時有各種行相,行相猶如人走過沙灘時流下的痕跡,就成為識所依的足跡,意指色、受、想、行,能為八識所依止,生起四種識住的差別。
卯二、釋2 辰一、舉於諸色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於諸色,說明識的趣向,舉出於諸色。
謂於諸色見已趣向;由貪愛故,取為所緣;所依、境界俱有建立。
 這一段文主要說明四識住,四種諸識愛著、依住的對象。先以色識住為例說明。
 眼識意識依止眼根,見到諸色之時,凡夫沒有辦法像聖人般無住生心,有住的人就是有貪愛染著的人,無論是可意的色也好,不可意的色也好,必定趣向諸色,一定要同它接觸;眼根色塵眼識等一接觸,由觸有受,由受有想,由想有行,此時意識虛妄分別於可意的色塵,由貪愛故生喜生樂,取著此境界為所緣;當眼等識緣取色境時,所依的眼根,所緣的色境,及受想行都是俱時而有,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展轉相依而建立識對色法的愛著。
 《顯揚聖教論》卷18說到四種識住生起雜染安住於色受想行的相貌是:識隨色而住、緣色而住、依色而住,如是乃至隨行而住、緣行而住、依行而住。此中隨色而住,是指執受所依,緣色而住,是指取為境界,依色而住,是指麁重所隨逐。
辰二、例於受等
 第二科例於受等,例說受想行等蘊。
如於諸色,於受、想、行,當知亦爾。
 如於諸色,於受想行,識隨受而住,緣受而住,依受而住,乃至隨行而住,緣行而住,依行而住等,應當知道也是一樣。
 《甘露味論》對三界依多分而分別,認為欲界、色界之識大多依色而住,無色界中,空處、識處之識多依受而住,無所有處多依想而住,非想非非想處多依行而住。
 欲界的眾生對於色法裡面的欲特別的貪著。色界眾生已離欲,可是對於色的光明貪愛還沒有去掉。無色界的眾生對於色不愛著,可是還愛著受想行,愛著這一念心,識在三界流轉生死裡面,主要是因為愛著色受想行。
《披》又有四種至當知亦爾者:當知此說色、受、想、行四種識住。如經中說:識隨色住,緣色為境,依色而住。此中三句,如次配釋:由識隨色住,故於諸色見已趣向;由緣色為境,故彼貪愛,取為所緣;由依色而住,故有內身、外境諸麤重苦之所隨逐,是名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如是於受、想、行亦有三別,故言亦爾。
 應當知道此處說色受想行四種識住。如經中說:識是隨著色而住的,有情的阿賴耶識常時隨逐執受色身而住、意識攀緣外色而住,由與貪俱行的眼等識取色為所緣境界,所依內外諸色而有煩惱種子麁重隨逐。此中三句,如其次第配合解釋:由識隨色住,因此於諸色見已就趣向諸色;由緣色為境,因此貪愛煩惱,取為所緣;由依色而住,欲界有情,識不能自住,一定是依色而住,一定要有物質的身體為所住處,外境的物質為所受用,由此內身、外境,於受用時有煩惱種子所生的種種麤重苦之所隨逐,所以說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如是於受、想、行也有隨住、緣境、依住的三種差別,因此說亦爾。
寅二十四、有顧戀等諸愛差別2 卯一、別辨相
 第二十四科有顧戀等諸愛差別,四聖種所對治的四種有顧戀等諸愛差別,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說明它的相貌。
又諸苾芻,顧戀現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衣服、飲食、臥具生希求愛;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後有生希求愛;
 又諸多出家比丘,由於顧盼愛戀現在的身命,愛著現在的色受想行識,有愛為依止的關係,對於能夠滿足身體所需的衣服、飲食、臥具,就會有種種的染污希望追求的貪愛之心;對於將來的生命體有愛著,希望到善趣的人天道受生,而有後有愛。這是沒有栽培正見者的相貌。
《披》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等者: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謂有一類,愚於現在已得自體,於六觸處為緣生受便起味著;由味著故,希求當來。如是類受,此說有愛,應如是知。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有一類有情,對於現在已得到的五蘊自體有愚癡,不明白生命的真實相,對於眼乃至意等六觸處為緣,所生的受便生起愛味執著;由於味著的緣故,生起希求將來的樂受、甚至希求將來得到快樂的果報體。如是這類受,此處說是有貪著的愛,應該如是了知。
愚於涅槃為依止故,而於無有生希求愛。
 還有一種人,希望自己能夠解脫,但是不明白怎麼樣才能夠證入涅槃、解脫生死輪迴,但錯解涅槃,因此對無有生起希求愛,希望這生命死掉以後就沒有了,不用再苦惱了,不必於三界再受果報。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說這類人可能會想要去自殺,覺得死了以後就不會再苦惱了,這稱為無有愛,對無有生希求愛。若想要死了以後就沒事,必須要證得涅槃,在生命業力未盡的時候成就有餘依涅槃,壽盡時前一剎那五蘊滅、後一剎那五蘊不生,入無餘依涅槃才能夠真的進入不生不滅,沒有染汙的涅槃。
卯二、略顯義
 第二科略顯義,要略的顯示它的義理。
如是略有四種希求之愛。謂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有無有愛。
 要略而言有四種希求之愛,包括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這是由自體愛所發展出來的,愛著生命體,對資具也就會追求要好一點來滿足自己,這是前三種愛,是屬於境界愛。
 第四種是有無有愛,有愛就是希求將來獲得人天可愛的果報體,無有愛是指希望死掉就沒有眾苦的錯解,這二種是自體愛的差別相。
《披》愚於涅槃為依止故等者: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若復以其苦受為緣,生無有愛,厭離俱行,非理所引厭離相應。依止此愛不正方便,求無有時,即便發起出離惡見、定期惡見,及此二種所依惡見。此無有愛,應如是知。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若眾生以苦受為緣,會生起無有愛,當人有很嚴重的痛苦時,由此因緣生起:自己的身體若沒有,苦就沒有的錯覺,因此希望不再有這個身體。心與厭離自身的想法一起活動,這是不如事實真理的不如理作意所引生的厭離相應。依止這種無有愛,所採取的不正確方便,例如自殺。追求將來能夠不要再有生命體來受苦時,就發起想要出離苦惱的出離惡見,執著決定是身滅苦滅的定期惡見,以及這二種所依的惡見,也就是這二種惡見所依止的無有愛。對這種無有愛,應該這樣了知。
寅二十五、能令現行作不應作
 第二十五科能令現行作不應作,有四件事情使令有情會作出不應該作的事情。
又有四法,能令有情現行造作所不應作。謂隨順可愛事,違逆不可愛事,怖畏彊敵其心顛倒,愚於現法及後法果。
 又有四種法,能夠使令有情現在的生命體現出行動去造作不應該作的行為。
 一、隨順可愛事,當可愛的衣服飲食等世間事已經出現,或者將要出現時,心隨順此可愛事,有不正思惟相應而生起貪,有貪的煩惱就會造出不應該作的事情。
 二、違逆不可愛事,當不可愛的衣服飲食等世間事已經出現,或者將要出現時,心抗拒此不可愛事,有不正思惟相應而生起瞋,有瞋的煩惱就會造出不應該作的事情。
 三、怖畏彊敵其心顛倒,與他人論辯真理時,恐怖畏懼智慧比自己強盛的敵方,內心顛倒無知,產生種種邪見,於是說出種種的妄語來欺騙對方。例如不死矯亂論的外道,想要生天,又不知道生天的方便,由於怖畏他人難問,若有人來有所詰問,即以欺騙他人所作曲順人情及假裝和顏愛語的姿態來擾亂對方的想法。因為怖畏自己被強敵所勝,心生顛倒邪見,就會有造作不應該作的行為。
 四、愚於現法及後法果,對於現在的生命體及將來的生命體,不明白無我、無我所的義理,不明白善因樂果、惡因苦果的道理,對十二緣起有無明,不明白惑業苦的道理,就會造作不應該作的事情。
《披》又有四法能令有情現行造作所不應作等者:此中四法,應知即是貪、瞋、邪見、無明。如次配釋應知。
 這其中的四法,應當了知就是貪、瞋、邪見、無明。如它的次第配合解釋應該知道。若不學習佛法,沒有智慧,用一般的貪瞋癡的心情乃至無明去作事情都是錯誤的,做了錯事將來得了不可愛的果報,受苦惱的果報繫縛,就難以解脫了。
寅二十六、能斷疑等記論差別2 卯一、總標列
 第二十六科能斷疑等記論差別,能夠斷除疑惑等四種回答對方問題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總標列,整體的標示列舉出來。
又有四種請問記論,能斷所疑,能悟未悟,又能任持勝決擇力。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於不如理應當置記。
 又有四種請問記論,如果有人來請問佛法的問題,必須要分別解釋回答他人的請問,稱為記論。如果能掌握這四種記論的方法,能夠斷除請法人的疑惑;能夠使令他人覺悟還沒有覺悟的道理;又能夠保任執持擁有殊勝的、能分析、觀察、決斷、簡擇諸法的智慧力。「任持」是保持的意思,如果常常能這樣的問答分析,就能斷疑、悟他、成就殊勝的決斷、簡擇的智慧力,不容易失掉。這是說這四種問答的好處。以下說明四種問答。
 一、於法實相,應一向記。對於諸法實相,如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應當作決定性的回答,稱為一向記論。這是對所問問題作明確答覆。
 二、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於諸有情的業果異熟這一方面問題,從造業到得果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變異成熟,情況複雜,應該針對各別情況而分別解釋、回答,不能夠一向記。這是所問的問題詞意雖明,但法義不定,則先予分別,再作答覆。
 三、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如果對方問的問題的中心點說得不明白,是隱密說,對方所提出問題的含意複雜了一點,不是一個方向的,那樣的問題就不是一向問,應該再反問對方,於確認對方所問含意後再加以回答,不要直接回答。這是問題之詞意不明,或問者別有所指,則應先反問,待確定所問內容後,再予答覆。
 四、於不如理,應當置記。於不合道理的問題,就應擱置不要回答。
 這四種問答中一向答、分別答能斷於疑,反問答能令未悟而悟,置記答能任持決定之義。
卯二、隨難釋
 第二科是隨難釋,比較困難的地方解釋一下。
於此問中,云何名記?謂記彼問,言佛世尊於斯不記。
 在這種不如理問中,怎麼樣稱為「置記」呢?就是可以這樣回答對方的問題,告訴對方說佛對於這種問題也是不回答的。
《披》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等者:如有問者,問死生殊、我一異等。記有四者,謂答四問。若作是問:一切有情皆當死不?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是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若作是問:一切死者皆當生不?應分別記:有煩惱者當生,非餘。是謂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若作是問:人為勝劣?應反詰記:為何所方?若言方天,應記人劣;若言方下,應記人勝。是謂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若作是問:蘊與有情為一為異?應捨置記:有情無實故,一異性不成;如石女兒白黑等性。是謂於不如理應當置記。如問死生殊、我一異等有四種記,如是於餘一切隨應當知。俱舍論中廣說其事。(俱舍論十九卷十七頁)
 例如有人問,問死和生是不是有差別?我跟色受想行識是同一個,還是不同一個。回答有四種方式,稱為「記有四」。
 一、如對方問:所有的有情一定會死嗎?應該一向肯定的回答:所有的有情一定會死。這稱為於法實相應一向記,對於這個法,事實的真相確實如此,就應該作決定性的回答。
 二、如果對方問:死的人一定將來會受生嗎?應該要分別的解釋回答。有煩惱的人就會受生了,不是其他的沒有煩惱的人還會受生,例如斷除愛見煩惱的阿羅漢,就不會再受生了。對於有情造了業得到什麼異熟果,必須各別分別詳細的來說明。
 三、如果對方問:人到底是殊勝的,還是差勁的?應該要反問對方:是跟誰比較來問這個問題呢?若說跟天來比,當然人是比較下劣的;若說跟地獄、餓鬼、畜生來比,人還是殊勝的。這是提出者的問題是隱密的、不明確,就要反問對方,將問題先確定再回答,不用急著回答。有時候對方問的問題問不清楚,回答了也不能解決對方的疑惑。
 四、如果對方問:五蘊跟有情到底是同一個,還是不同一個?這問題應該不要回答。因為有情是依五蘊而假安立,沒有真實的有情,彼此不能說一或者是異,如同說石女的兒,石女就是女性生理器官有問題的,是不能生孩子的。不能生孩子,還討論石女兒皮膚是白的,還是黑的,這是沒有意義的。若所問的是不合道理,就不要回答他了。又如問:虛空是黑的,還是白的?不用回答,虛空哪裡有黑和白?又如問:一切死一定會生嗎?一切死皆當生嗎?這些問題。或者我跟有情是一或異,依據所問的問題來說有這四種記別,要這樣的分別。其它的問題也是一樣,隨順所應當要作的回答,要知道應該是一向記、分別記、詰問記、或捨置記。如《俱舍論》卷19,17頁有詳細的分別這件事情。
 佛法教導回答問題善巧的方便有這四種,如果能夠善巧的分別,就會有能斷所疑、能悟未悟,有能力能夠斷除問者的疑惑,也能夠開悟對方所沒有覺悟的地方,又能擁有殊勝決斷簡擇諸法的智慧力。
寅二十七、惠捨清淨不清淨別2 卯一、標列相
 第二十七科惠捨清淨不清淨別,說明惠捨清淨不清淨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相,標示列出相狀。
又有四種惠捨,或清淨,或不清淨。三種清淨,謂唯自身戒見具足,或復唯他戒見具足,或自及他戒見具足;一不清淨,謂自及他戒見二種俱不具足。
 又有四種惠捨,惠捨就是布施,布施對他人是有恩惠。布施的人有施者與施主的差別,若親自布施財物名施者,施物的擁有者名施主;若以他物自手行施,則施者名自,施主名他;如果以自物令他人行施,則施主名自,施者名他;自己有時是施者,有時是施主,他人也這二種差別,因此於布施時自他有清淨及不清淨的差別。四種布施當中有三種是清淨的,包括:一、唯自身戒見具足,自身是施者或施主,能持戒清淨,行為端正,正見具足,相信業果異熟,乃至能遠離煩惱內心清淨而證法;二、唯他戒見具足,他身是施者或施主,能持戒清淨,正見具足;三、自及他戒見具足,自身他身這二種人都能戒見清淨。另外一種是完全不清淨的,自身他身這二種人的戒見都不清淨。
卯二、明得失
 第二科明得失,說明得失。
其清淨者,當生善趣,資產豐饒;不清淨者,當生惡趣,資產無匱。
 修布施時清淨的人,持戒清淨,見也清淨,指前三種清淨將來能生到人天道善趣,而且資產豐饒,會有很大的財富;如果自及他戒見都不具足布施,將來可能會墮到三惡道去,但是資產不會匱乏。如安善象王及大力鬼神等。
《披》又有四種惠捨等者:聲聞地說:謂若布施,其性無罪,為莊嚴心、為助伴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修布施,是名惠捨。(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頁2126)今依施者、施主有二差別,隨應施設或自、或他。謂若自手施,名為施者;若自物施、若欲樂施,名為施主。亦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頁2127)如以他物自手行施,是則施者名自,施主名他。如以自物令他行施,是則施主名自,施者名他。如是自他惠捨隨一清淨,或俱清淨,或俱不淨,說有四句差別,是名四種惠捨,如文可知。
 〈聲聞地〉說:若是布施,布施的體性是沒有罪過的,是與善法相應,是為了救度對方,為了清淨自己的煩惱,莊嚴自己的內心、要幫助自己的心能夠清淨,為幫助自己修行止觀,為了成就無上菩提殊勝的境界,而修布施,稱為惠捨。如〈聲聞地〉卷25,875頁所說。
 現在是依著施者與施主有二種差別。施者是親手去布施這件事的人,施主是擁有財富的人,隨所相應的施設或自、或他的差別。如果自己親手布施,拿食物或錢財給他人,這是施者;如果是自己的財物布施、心裡也歡喜布施,稱為施主。也如同〈聲聞地〉所說。如果是以他人的財物,自己親手布施予他人,則施與財物的人稱為施者,名自,施主就是他了。施者稱為自,施主稱為他。如果以自己的財物請他人布施,自己就是所謂的施主,他人就是所謂的施者。自他,施主或施者,在作布施時其中一者清淨,或自清淨,或他清淨;或自他俱清淨;或自他俱不清淨,會有這四句差別,這稱為四種惠捨,如文中所說可以知道。
寅二十八、能攝大眾方便差別
 第二十八科能攝大眾方便差別,能攝受大眾的方便差別。
又有四種攝眾方便,能正攝化一切大眾。一、饒益方便,二、攝受方便,三、引導方便,四、修治方便。
 又有四種攝受眾生的方便,能正攝化一切大眾。度化眾生要有這四種方便,就是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要說的就是這件事。
 一、饒益方便,是指布施,以財施解除眾生生活上的匱乏苦,以法施解除眾生智慧貧乏之苦,以無畏施解除眾生畏懼之苦。其次,若眾生樂財,即以財施攝之;若眾生樂法,即以法施攝之;若眾生希望安穩,即以無畏施攝之。眾生由菩薩的布施獲得離苦得樂的利益,由此生親愛心,依附菩薩領受佛法,而得到世間及出世間的利益安樂,這是一種利益眾生的方法,稱為饒益方便。
 二、攝受方便,指愛語。愛語有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三種。慰喻語,是指菩薩恒時對諸眾生,遠離顰蹙先發善言,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適、或問晝夜怡樂等隨世間的人情所需而說出溫暖令人欣慰的語言;慶悅語,若見眾生妻子眷屬財穀等世間盛事,就應該為他慶賀令他喜悅,或知眾生信戒聞捨慧增長也應鼓勵他、慶賀他,令他喜悅;勝益語,為眾生開示世間的善法或出世間的善法。由此三種愛語,令眾生於菩薩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這是一種攝受眾生的方法,稱為攝受方便。
 三、引導方便,是利行。前面二種是屬於還沒有關涉到行為上的事情,只是思想上的轉變;引導的方法是依前愛語中勝益語所開示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道理,實際落實於身語意三業中修法隨法行。於向善方面,能方便隨順無德善人,稱揚讚歎有德善人;於離惡方面,能呵責易調之惡人,令彼悔改,以神力降伏難調之惡人,令捨惡法。由此利益眾生,令眾生於菩薩生親愛心,捨惡住善,這是一種引導眾生的方法,稱為攝受方便。
 四、修治方便,菩薩引導眾生修學四念處等善法,自己也要陪著眾生一起修行,同其所作,與同眾共苦樂、分禍福,以此引攝令眾生得聖道,獲得世間及出世間的利益安樂,這是於修習對治煩惱時所使用的方法,稱為修治方便。
《披》又有四種攝眾方便等者:當知此說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名為四種攝眾方便。如次配釋應知。菩薩地中說為隨攝方便、能攝方便、令入方便、隨轉方便。(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頁3176)與此義同,應準彼釋。
 應當知道這是說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四種攝受眾生的方便事,名為四種攝眾方便。如它的次第配合解釋應該知道。〈菩薩地〉中說布施為隨攝方便,先布施種種財物,饒益有情,令彼聽受所說法,奉行教法,是隨順攝受眾生的好方法,稱為隨攝方便;愛語是能攝方便,隨順世間語而慰問、讚歎的世間愛語,及宣說正法的出世間愛語,是能夠攝受眾生的好方法,稱為能攝方便;利行是令入方便,引導眾生起身口意善行,是令眾生契入於正道的好方法,稱為令入方便;同事是隨轉方便,隨順眾生之事業、利益等一起活動,由隨順眾生而轉,令眾生獲得利益的好方法,稱為隨轉方便。如〈菩薩地〉卷38,1288頁所說。可以準照那裡來解釋這一段話。
寅二十九、業生有情依止差別
 第二十九科業生有情依止差別,由業所生的有情受生依止的差別。
又有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於彼彼趣生依止門。一、由業及卵㲉,二、由業及胎膜,三、由業及潤汙,四、唯由業。
 又有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在人、天、地獄、餓鬼、畜生五趣中受生時,依止的形式有四種。
 一、由業及卵㲉(音ㄑㄩㄝˋ),由業所生以及卵生,㲉也是卵的意思,受生時是在蛋殼裡面,如鵝、孔雀、鸚鵡、雞、鴨等。
 二、由業及胎膜,就是胎生,如人、象、馬、牛等。
 三、由業及潤汙,就是由業,因為業力的關係有潤汙,潤是濕氣,汙是髒的水,有濕氣、有水就會有這樣生命出現。例如飛蛾,天將下雨前,室內就會忽然有一大堆飛蛾生出來;又如浴室用完以後沒有清洗乾淨,很快就有蚊子長出來;或者是百足、蚘蜒等都是屬於濕氣所生。
 四、唯由業,第四種是化生,如諸天、餓鬼等無所託、忽而有之,名為化生。化生一生出來諸根是具足的,沒有根不具足的。
 在五趣有情當中,人、龍、金翅鳥及阿修羅都有四生。四生當中若依勝劣、多寡而言,以化生最勝、最多。這是因為餓鬼、畜生、人三趣的少部分、地獄諸天二趣的全部分及一切中有都是化生之故。經上說入涅槃超一趣道,這一趣道就是指化生,如果能夠超越化生,就不用再來生死輪迴。到極樂世界去是化生,是蓮華化生,不用再受這些胞胎之苦。
《披》又有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等者:諸有情生有四差別。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如次配釋應知。
 諸有情的受生有四種差別。包括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如其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
寅三十、受生有情死緣差別
 第三十科受生有情死緣差別,說明受生有情死的因緣的差別。
又彼彼處受生有情有四種死。一者、由自故死,謂於戲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二、由他故死,謂於羯羅藍、頞部曇、閉尸、鍵南母腹中者。三、俱由故死,謂在欲界所餘有情。四、俱不由故死,謂色無色界有頂為後所有有情。
 又不同處所的受生有情有四種死。死的因緣有種種的差別,卷5曾說過。
 一、由自故死,是指於戲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這是由自害,自己將自己殺死;自己將自己害死了,就是戲忘天和意忿天這二種天人。第一種戲忘天,一直在欲樂裡面遊戲,遊戲到忘記時間,這是樂死的,過度的享樂到福盡而死,忘記時間不知道要休息。第二種是意忿天,這種天人在一起瞋心很大,捔眼相視,彼此觀見時就瞪起眼睛來,這是瞋心很大氣死的。有情氣死、樂死、餓死、飽死、脹死,都是有可能的,這些不平等的因緣都會使令有情早死。這二種天人,一種是戲忘天,由欲樂過頭、享樂過頭到忘記時間而死;一種是意忿天,是瞋心而死。
 二、由他故死,是指於羯羅藍、頞部曇、閉屍、鍵南母腹中的前五週胎兒,自己不能將自己的生命結束,必須由其他有情的傷害致死,這種生命型態稱為他害。
 在母胎裡的有情,如果母親不避不平等,或母親墮胎,或吃錯藥了,是由外緣,於是被母親害死了。
 三、俱由故死,是指在欲界所餘有情。已經出生,除了尚在胞胎以外,其他的有情有可能因為自己自殺而死,有可能因為其他的因緣而使令他死。
 四、俱不由故死,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有情,一直到有頂,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最高天。這些色無色界天的有情,不是由自害,也不是由他害,是由業力盡的時候就死了,由於是化生的,沒有屍體,不用處理屍體。
 人是胎生的,死了屍體還要勞師動眾處理,還要放七天,七天以後才安排喪葬事宜,人界還有遺體。色無色天的有情是化生的,就不用處屍體的問題。這是四種生命形態。第一種是自害,第二種是他害,第三種自他俱害,第四種是非自他害。在三界裡面的有情,死緣的差別有這四種。
 關於不同處所的受生有情有四種死,在《阿毘達磨俱舍論》卷5〈2 分別根品〉中有少許不同說法:
 一、唯可自害非他害者,謂生欲界戲忘念天、意憤恚天,彼由發起增上喜怒,是故於彼殞沒非餘;又應說諸佛自般涅槃故(捨壽行者,以不由他,自捨命故)。
 二、唯可他害非自害者,謂處胎卵諸有情類。
 三、俱可害者,謂餘多分欲界有情。
 四、俱非害者。謂在中有、色、無色界一切有情及在欲界一分有情,如那落迦、北俱盧洲,正住見道、慈定、滅定,及無想定、王仙(王太子既灌頂已,先應學習古昔仙王所行梵行,故謂王仙,以彼當紹輪王位故,非自他害)、佛使(佛的使者)、佛所記別達弭羅、嗢怛羅、殑耆羅長者子(此三人由業力故俱非害)、耶舍、鳩磨羅時婆,彼最後身菩薩及此菩薩母懷菩薩胎時一切轉輪王及此輪王母懷輪王胎時(福力故俱非害)。
《披》又彼彼處受生有情有四種死等者:諸有情類有四種得自體差別,如前有尋有伺地已說。(陵本五卷七頁344)今於此中,說四種死,應準彼釋。
 諸有情類有四種所得自體差別,如前〈有尋有伺地〉卷5,138頁已說過。現在在此處文中說四種死,應準照卷5的解釋。
寅三十一、苦遲通等清淨道別
 第三十一科苦遲通等清淨道別,就是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四行跡等得聖位的清淨的四種差別。
復有四清淨道。一、非功用根圓滿,亦非喜樂圓滿;二、功用根圓滿,非喜樂圓滿;三、喜樂圓滿,非功用根圓滿;四、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
 又有四種清淨道。
 一、非功用根圓滿,「根」是得聖道的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非功用根是指行者的五善根不是很圓滿,是遲鈍的,是鈍根的修行人,但是也能通達聖道。這是因地栽培善根時不那麼精進,他人在用功時這類行者鬆懈,慢慢的時間久了也就成功了,但還是鈍根。這類行者也沒有得到根本的禪定,對於通達聖道,可能是欲界定最後一個等持,或是未到地定,在這樣的定裡面來修四念住也可以成功,但是沒有根本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喜樂支是不圓滿的,要到初禪以上喜受、樂受才是圓滿的,稱為苦遲通行。
 二、功用根圓滿,非喜樂圓滿;這類行者很用心地栽培自己的善根,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是利的,但並非喜樂圓滿,也是由於沒有根本的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不過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住也成功了,稱為苦速通行。
 三、喜樂圓滿,非功用根圓滿;這類行者有根本禪,成就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可是鈍根的人,但是也成就聖道了,稱為樂遲通行。
 四、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這類行者有根本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修的禪定是圓滿的,而且功用根也是圓滿,善根也很好,信進念定慧都很平衡 ,稱為樂速通行,這是最理想的。
《披》復有四清淨道等者:當知此說四種通行,名為四清淨道:一、苦遲通行,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彼亦非喜樂圓滿。二、苦速通行,由利根故,說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非喜樂圓滿。三、樂遲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故,說喜樂圓滿;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四、樂速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及利根故,說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
 應當知道這四種通行,由凡夫到聖人通達諸法實相的四種清淨道路,名為四清淨道。
 一、苦遲通行,這類行者由於鈍根,信進念定慧栽培得不是那麼圓滿,說非功用根圓滿;由於未得現法樂住,沒有成就色界的根本四禪,喜受、樂受不是很圓滿。
 二、苦速通行,這類行者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都很優利,但是沒有成就根本四禪,因此也不是喜樂圓滿。
 三、樂遲通行,這類行者由於已經成就根本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說喜樂圓滿。由於信進念定慧根遲鈍,說非功用根圓滿。
 四、樂速通行,這類行者已經成就現法樂住,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信進念定慧根也是很銳利的,說喜樂圓滿,也是功用根圓滿。
寅三十二、背惡說等清淨道別2 卯一、標列
 第三十二科背惡說等清淨道別,有四種能夠使內心清淨的道路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又有四清淨道。一、背惡說法及毗奈耶,二、向善說法及毗奈耶,三、資糧道,四、清淨道。
 又有四種清淨的道路(方法),是使行者通達諸法實相的修行之道。
 一、背棄惡說法及毗奈耶,行者必須透過智慧判斷什麼樣的說法和戒律是錯誤的,例如外道主張無因無果、撥無祠祀等思想都屬於惡說法,持牛戒、狗戒等戒禁都屬於惡毗奈耶,自己必須遠離邪知邪見也不親近有邪知邪見的惡知識,又能遠離無益苦行,才能令自己清淨。這是第一種清淨之道。
 二、向善說法及毗奈耶,行者必須親近佛的善說法及佛所說的戒律,依此正見及正確的出離之道,才能使自己離苦得樂,究竟成就三乘聖道。這是第二種清淨之道。
 三、資糧道,一定要儲備資糧善法,《菩提資糧論》卷1說資糧有圓滿、攝持、長養、因、眾分具足等義,若能具足資糧,就能圓滿三乘聖道、攝持三乘聖道、長養三乘聖道、是三乘聖道之因、能令三乘聖道眾分具足,由此令心清淨。這是第三種清淨之道。
 四、清淨道,修習止觀法門、或者參禪、念佛持咒等,所有能令內心清淨的方法都是清淨道。這是第四種清淨之道。
卯二、隨釋4 辰一、背惡說
 第二科隨釋,隨著解釋,分四科;第一科背惡說,棄背惡說。
此中最初,謂如有一,於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心不愛樂,亦不忍可。
 在四種清淨道中最初清淨道背惡說法及毗奈耶,是指如有一類行者,對於外道的思想,以及能引無義的危逼苦切的種種行中,心裡不愛樂這樣的說法,以及這樣的戒律,也不忍可、不同意。這是第一種清淨道。
《披》此中最初至亦不忍可者:此中有二差別,謂於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如其次第,心不愛樂,亦不忍可,釋前背惡說法及毗奈耶。
 這其中有二種差別,是指於外道見及引無義危逼苦切其身心的種種行中,如它的次第,心裡不愛樂,也不忍可,這是解釋前面棄背惡說的法及毗奈耶之律。
辰二、向善說
 第二科向善說,舉出向善法的說。
第二,謂如有一,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諸善巧中,愛樂忍可;又能堪忍寒熱等苦。
 第二種清淨道向善說,是指有一類行者,對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緣起、處非處等的種種善巧中,歡喜愛樂及忍可;又於精進修習善巧時能堪忍寒熱等苦。
 蘊,五蘊;界,十八界,包括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處,十二處;緣起,無明緣行等十二緣起;處非處,是指合道理的與不合道理的事;等,包括根善巧或諦善巧。本論〈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3~57中詳細說明五蘊等諸法的體性相狀,令行者觀察悟入五蘊等諸法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法,不起我見,稱為善巧。
 愛樂忍可,是指歡喜、同意佛法所說的道理。堪忍寒熱等苦,是指行者修行時要能忍耐天氣的寒熱飢渴等所引發的苦惱。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說:「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形容一般沒有修行時,「畏寒時欲夏」,天氣冷時就希望夏天趕快來;「苦熱復思冬」,等到熱時也很苦惱,希望冬天趕快來,人都是這樣。「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這裡提出一個修行的方法,只要把對於冷熱這樣的執著妄想心去除,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草食勝空腹」,現在說到修行人內心的境界,吃的素菜屬於草本植物,所以是草食,勝空腹,比沒有飯吃好,很多人還沒有飯吃。「茅堂過露居」,所住的茅屋,雖然簡樸也超過在露天住,刮風下雨時還有一個地方可以擋風遮雨,不錯了。「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人生若能夠少欲知足,將所有的時間儘量用來修戒定慧栽培善根,就沒有什麼煩惱。
 修行,很多時候沒有什麼好方法,就是要忍耐,要有耐心煩。
《披》第二至又能堪忍寒熱等苦者:此中於諸善巧愛樂忍可,及能堪忍寒熱等苦,如其次第,釋前向善說法及毗奈耶。
 此處文中所說對於種種善巧能愛樂忍可,以及能堪忍寒熱等苦,如它的次第,可以配釋前面的向善說法及毗奈耶。
辰三、資糧道
 第三科資糧道,說明資糧道。
第三,謂淨尸羅、守根門等諸善資糧所攝正法。
 第三清淨的資糧道,是指要清淨自己的戒,守護六根、節量而食,減少睡眠,正知而住等資糧道,都能調練身心攝受正法。如〈聲聞地〉卷21-25說的二道資糧: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修習止觀,必須具備這些善法資糧,資糧準備好了,就可以修學奢摩他和毗鉢舍那。
辰四、清淨道
 第四科清淨道,說明清淨道。
第四,謂奢摩他、毗鉢舍那斷諸煩惱現法樂住。
 第四清淨道,是指修止與修觀,止與觀成就,可以斷除煩惱,證得現法樂住等。
 這是說到四種清淨道,第一是背惡說,第二是向善說,第三是資糧道,第四是清淨道。《瑜伽師地論分門記》卷1說:「一明不忍道、二明忍道、三明調柔道、四明寂靜道。」
寅三十三、學增上心方便差別
 第三十三科學增上心方便差別,說明有學修增上心的方便差別。
又有四種學增上心方便。謂未離欲者,為得不還果;或不還果,依未至定求現法樂住;又為令他斷諸惡法,及往善趣;又為自己斷諸煩惱,得勝決擇。
 又有四種有學修習增上心的方便。學,是指初果以上的聖人,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都是屬於有學。入初靜慮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有學修靜慮的方法、動機有四種差別。
 一、未離欲者,為得不還果;有學聖者中,初果只斷了三界裡面緣四諦分別起的112種煩惱,二果所分斷部分的修所斷的煩惱(欲界六品至八品修所斷惑),都是未完全離欲的聖人,為了成就不還果要繼續修禪定,依止禪定在定中修無漏觀慧。這種為求無漏現觀智故而修定,猶如〈三摩呬多地〉卷12所說四種修定中「為生分別慧」而修定者,這是第一種有學修增上心方便者。
 二、或不還果,依未至定求現法樂住:或者三果聖人,智慧很強,在未到地定時將欲界修惑斷除了,不會再回到欲界裡面來受生了,稱為不還;三果聖人依止未至定求現法樂住,猶如〈三摩呬多地〉卷12所說四種修定中「為得現法樂住」而修定者,這是第二種有學修增上心方便者。
 三、又為令他斷諸惡法,及往善趣;這是為了利益眾生,眾生有二類人。一類人注重的是真理事實,只要說得有道理,不論善知識有沒有神通都可以接受建議及教導。另一類人是重事,不論善知識說得多好都沒有用,若沒有神通變現就是不信,只要善知識有神通就相信,這是眾生的根器不同。有學聖人為修天眼通,示現神通,使令眾生能夠受到教化,使令眾生能夠修五戒十善斷除惡法,而且能夠往生善趣。這種為求神通而修定,猶如〈三摩呬多地〉卷12所說四種修定中「為得智見」而修定者,這是第三種有學修增上心方便者。
 四、又為自己斷諸煩惱,得勝決擇。初果、二果、三果聖人,想要斷除自己的煩惱,得到殊勝的智慧及決斷簡擇的力量成就阿羅漢果而修定,這種為了於自所證漏盡通慧而修定者,猶如卷12所說四種修定中「為盡諸漏」而修定者,這是第四種有學修增上心方便者。
 以上參考《瑜伽師地論義演(第1卷-第32卷)》卷6所說,及卷12所說四種修定解釋這段文,與《披尋記》及玅境長老所說不同,讀者可自行決擇。
《披》又有四種學增上心方便等者:當知此說四無量定,名四種學增上心方便。謂未離欲者修四無量,為得不還果故。或不還果,依未至定修四無量,為求現法樂住故。或於有情思惟最勝利益安樂,修四無量,為令斷諸惡法及往善趣故。或於恚等別別對治,修四無量,為自斷諸煩惱得勝決擇故。
 《披尋記》的作者主張這段文是說四無量定,名為四種有學的增上心方便,是指還沒有離欲的初果、二果聖人,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為了成就不還果;或者是三果聖人,依止著未到地定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為了希望得到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等四種現法樂住;或為了希望利益有情思惟令其得到最殊勝的利益,利益特別指思想上的,安樂是指身心上的,身體上的安樂,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使令有情斷除殺生等十惡法不墮入惡趣,及修五戒十善往生人天善趣故;或於恚欲、恚、害等各別對治,修四無量,為了自己斷除各種煩惱得到殊勝的決擇的智慧而修靜慮。
寅三十四、轉還所攝業相差別2 卯一、標攝
 第三十四科轉還所攝業相差別,說明流轉還滅所攝的業相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攝,標出來所攝受的業相差別。
又有二業四相差別。謂轉所攝業差別有三,還所攝業總立一種。
 又有二種業,有四種相貌差別,其中由流轉生死所造的業差別有三種;還滅,指能夠到涅槃所攝的業即聖道,全部安立成一種,加起來有四種。
卯二、釋相
 第二科釋相,解釋這四種業的相貌。
當知初業,一向能感不可愛果惡趣異熟;第二業,一向能感可愛樂果色無色界異熟;第三業,能感愛非愛果欲界天人異熟;第四業,能斷前三業。
 應當知道:
 第一種業,是一向能感得不可愛之三惡道的異熟果。這種業就是五逆十惡的業,稱為非福業,或稱罪業,因是黑的,果也是黑的,也可以稱為黑黑異熟業,如前面〈有尋有伺等三地〉卷9時曾說過。
 第二種業,是一向能感可愛樂果色無色界異熟,色無色界天的果報是可愛的,一向決定能感的是不動業,就是修習色界的禪定或無色界的禪定。這種不動業是決定能夠感得可愛的、可樂的,有種種的喜樂,因是白的,果也是白的,稱為白白異熟業。
 第三種業是能感愛非愛果欲界天人異熟,這是較複雜的,欲界的天或欲界的人的果報有的是可愛的,有的是不可愛的。像人有很多的差別,有些人果報比較可愛,六根都很好,生活依報也很好,有些人就不是那麼理想,有一部分可愛,有一部分不可愛。天也是一樣,也有福德好的,福德不好的種種差別。這種就是修五戒十善等福業,因是黑裡面夾雜白的,白裡面夾雜黑的,果也是有黑有白,稱為黑白黑白異熟業。以上這三種業是流轉生死的業。
 第四種業是能斷前三業,能斷除前三業的是聖道,稱為非黑非白無異熟業。因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因為不再流轉生死了,就是超越生死的境界,無異熟業是不會再感得三界果報的業,果是還滅,所以說是還滅的業。
《披》又有二業四相差別等者:當知此說四業,名有二業四相差別。如次配釋應知。謂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是謂四業。轉所攝業,是名前三;還所攝業,是名第四。
 應當知道此處文中所說的四業,名為有二業四種相的差別,如它的次配合解釋應該可以明白。這四種業是指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及非黑非白無異熟業的聖道能夠斷盡所有的業,這是所說的四業。流轉所攝業,是前三種;還滅所攝業,是名第四種。
寅三十五、諸有情類增上勤務差別
 第三十五科諸有情類增上勤務差別,諸有情類很有力量的、很精進的,作種種的事情來追求自己的安樂,有四種差別。
又有四種諸有情類增上勤務。一、樂而非利益,二、利益而非樂,三、亦樂亦利益,四、非樂非利益。
 又有四種諸有情類增上努力做事時,於因中有苦樂相應差別,於果時有利益與否的差別。樂有身樂心樂,主要是指受樂,利益包括世間及出世間殊勝的利益,相當於〈菩薩地〉卷35所說四種法受。
 一、樂而非利益,這類有情精進做的事,能令自己快樂,卻得不到世間及出世間殊勝的利益。例如追求五欲,造十惡業者,現在雖樂,於當來世必墮惡趣,因此名樂而非利益。
 二、利益而非樂,這類有情精進做的事,能令自己得到世間及出世間殊勝的利益,但做這件事時並不一定快樂。如現世勉強自己修五戒十善,或布施等善法,來生必得快樂的果報;或如三乘行人多煩惱故修習聖道,放下五欲樂,還沒有得到根本定,所以沒有樂,但於當來世必證涅槃,稱為利益而非樂。
 三、亦樂亦利益,這類有情精進做的事,能令自己快樂,也能得到世間及出世間殊勝的利益。例如很歡喜很自在的修五戒十善,或布施等善法,或三乘行人歡喜修三乘聖道,現世能令自己亦樂亦利益,來生也是,名亦樂亦利益。這第三種是最理想的。
 四、非樂非利益,這類有情精進做的事,沒有快樂也沒有利益,例如諸外道於現在世雖修苦行,於當來世受三界苦,名非樂非利益。第四種人就是最糟糕的。
寅三十六、枙及暴流諸門差別2 卯一、舉四枙2 辰一、標列相
 第三十六科枙及暴流諸門差別,說明枙及暴流諸門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四枙,舉出四種枙,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相,標示列舉出枙及暴流的相貌。枙是套在牛背上的車轅,意指被苦果套上,不能分開。暴流,意指水流得很急可將人淹沒,是形容煩惱。枙有四種,暴流也有四種。
又有四門起諸煩惱,能令有情與生等苦和合不離。一、染著諸欲門,二、染著色無色等至門,三、外道諸見門,四、住此法中未得眼者無智門。
 這是舉四枙,先將四種枙標示列舉出來它的相貌。又有四種門,能使令有情與生老病死等眾苦會合在一起而不分離。
 一、染著諸欲門,這是指五根貪愛五塵,由此生起貪瞋癡煩惱,而受生死流轉種種之苦,不能出離。〈思所成地〉卷17,615頁指出諸欲如枯骨,令無飽滿;如段肉故,眾多共有;猶如草炬,正起現前極燒惱故,是非法的因緣;如大火坑生渴愛故,增長貪愛;如蟒毒故,賢聖遠離;如夢所見故,速趣壞滅。欲有八種過患,染著諸欲能使令有情與生老病死等眾苦會合在一起而不分離。《大智度論》卷17也說: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處。有情貪染執著追求諸欲時很苦,要花很多的精神體力,得到時又有很多恐怖畏懼,害怕不能永久的擁有,失去時很傷心懊惱。欲其實沒什麼快樂。染著諸欲門的人不瞭解,欲煩惱是很嚴重的,很多人為了追求欲的快樂而造惡業,造惡業就會墮到三惡道去,染著諸欲是一種使令有情與生老病死等眾苦會合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二、染著色無色等至門,這是指有情雖已離欲,但是愛著色無色界定,指修禪定降伏煩惱現行,煩惱種子並沒有斷除,而受生死流轉種種之苦,不能出離三界。
 三、外道諸見門,外道有種種邪見,由此生起貪瞋癡煩惱,而受生死流轉種種之苦,不能出離。
 四、住此法中未得眼者無智門,已經來到佛法裡面了,可是還沒有得到智慧,眼就是智慧,沒有得到法眼、慧眼、佛眼。還沒有成就智慧的人有無明,或者沒有聞慧、思慧、修慧,三慧都還沒有成就時,就還會有種種的無明,這樣的無明也可能是造業時不懂得在因地下功夫,造作不好的業,而與生死病死苦和合在一起。
 以上四種門又可說為欲門、有門、見門、無明門,或名欲枙、有枙、見枙、無明枙,或名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
辰二、顯對治
 第二科顯對治,顯示出對治的方法。
又修聖道,令此四門所生眾苦速得離繫。
 又修習聖道,如修四念住、三十七道品等,使令由此欲門、有門、見門、無明門這四種門所生的種種苦惱,有此聖道迅速得以遠離苦惱的繫縛。
《披》又有四門起諸煩惱等者:當知此說欲枙、有枙、見枙、無明枙四種差別,名有四門起諸煩惱。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欲枙、有枙、見枙、無明枙四種差別,稱為有四門起諸煩惱。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
卯二、例暴流
 第二科例暴流,例說暴流。
如能令有情與苦和合,能令順流取後有業難可解脫,當知亦爾。
 欲枙、有枙、見枙、無明枙四種門,能使令有情與苦和合在一起,能令隨順生死流的後有業難以解脫,應當知道也是一樣。換句話說,這四種能令有情生起如暴流那樣相續不斷的煩惱,稱為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由此而造後有業,於生死中難可解脫、與苦和合也是一樣。
《披》如能令有情與苦和合等者:此即前說四枙,名有四門起諸煩惱。當知暴流亦有四種,謂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由是說言當知亦爾。
 此處所說就是前面說的四枙,被這四種枙套牢的人就是與苦和合,名為有四門起諸煩惱。應該知道暴流也是有四種,就是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對欲生起了煩惱;對禪定生起了愛著;對見,安住在錯誤的思想;無明,還沒有成就無分別智,沒有得到聖道眼,還是有種種的無明,因此說言當知亦爾,也是使令有情在生死裡面輪轉與苦和合。
寅三十七、補特伽羅諸門差別4 卯一、依具不具縛等辨
 第三十七科補特伽羅諸門差別,說明有情的各種差別,分四科;第一科依具不具縛等辨,依有具足煩惱及沒有具足煩惱來辨別有情的差別。
復有四種補特伽羅,當知遍攝一切補特伽羅。一者、異生,二者、未離欲有學,三者、已離欲有學,四者、超薩迦耶見一切無學。
 又有四種有情,應當知道普遍含攝一切有情的種類。約有情有沒有具足煩惱來分成四種。
 一、異生,是凡夫,凡夫起異類之見、異類之煩惱,造異類之業,受異類之果、異類之生。
 二、未離欲的有學,就是初果、二果聖人還沒有完全離欲界欲。
 三、已離欲的有學,就是三果聖人,三果聖人已經離欲界欲了。
 四、超薩迦耶見一切無學,就是阿羅漢,薩迦耶見是特別指在自己身中生起的我、我所見,也稱壞聚見。阿羅漢已將分別我執與俱生我執完全斷除,所以名超薩迦耶見一切無學。
《披》復有四種補特伽羅等者:此中補特伽羅,依具縛、不具縛及與無縛為論,成四句別。當知具縛,所謂異生;不具縛,謂未離欲有學,及已離欲有學;無縛,謂超薩迦耶見一切無學。
 此處文中所說有情,依具足煩惱或沒有具足煩惱的情況,分成四句的差別。應當知道具縛,是指異生;不具縛,是指未離欲有學的初果、二果及已離欲有學,就是三果聖人;無縛,是指超越薩迦耶見的一切無學,指超越根本我見、根本我執,分別起與俱生起的我執都斷除了。
卯二、依戒見具不具辨
 第二科依戒見具不具辨,依有無持戒清淨及有無正見來分辨四種人。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自住律儀,不能為他宣說正法;二、自不住律儀,而能為他宣說正法;三、俱能作;四、俱不能作。
 又有四種有情。
 一、自住律儀,戒具足,持戒清淨,持五戒十善、菩薩戒、比丘、比丘尼戒;而正見不具足,沒有辦法宣說正法。
 二、自不住律儀,而能為他宣說正法;持戒不是很圓滿,但正見具足,能夠為他人宣說佛法。
 三、俱能作,戒見都很具足;持戒清淨,正見也具足。
 四、俱不能作,持戒不清淨,也沒有正見。
《披》又有四種補特伽羅等者:此中補特伽羅,於戒及見隨一具足,或俱具足,或俱不具足,如是說有四句差別。初句,唯戒具足;第二,唯見具足;第三,二俱具足;第四,二俱不具足。
 此處文中所說有情,於戒及見隨順其中一種有具足,或二種都具足,或全部不具足,約這樣說有四句差別。第一句,唯是戒具足;第二句,唯是見具足;第三句,戒見二種都具足;第四句,戒見二種都不具足。
卯三、依現後法有苦樂辨2 辰一、標列
 第三科依現後法有苦樂辨,依現在的生命體有苦或有樂及將來的生命有苦或有樂,來分辨有情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族姓卑下,現行白法;二、族姓尊高,現行惡法;三、族姓卑下,現行惡法;四、族姓尊高,現行白法。
 又有四種有情,依族性及所造業區分如下:一、族姓卑下,現行所做的是善法;二、族姓尊高,現行所做的是惡法;三、族姓卑下,現行所做的是惡法;四、族姓尊高,現行所做的是善法。
辰二、料簡
 第二科料簡,重新整理說明。
此中最初,現法有苦,非於後法;第二,後法有苦,非於現法;第三,二世俱苦;第四,二世俱樂。
 此處文中所說:
 第一種人現在的生命體有苦,不是來生的生命體有苦。這是族姓卑下,生在族性比較卑賤、貧窮的、下劣的有情,現在這一生很苦,但是這類人能修善法,如五戒十善,乃至禪定、聖道等,來生一定會得到樂果,後法不會有苦。
 第二種來生的生命體有苦,不是現在的生命體有苦。這是族姓尊高,現行惡法;因為過去生造了善業,使令現在這一生的族姓非常的尊貴高尚,如皇親國戚等,但是現行惡法,造惡業了,來生就會得到苦果。
 第三種是現在及來生的生命體都有苦。這是族姓卑下的一類人,現行惡法;家庭環境不好又造惡,這一生苦,來生更苦,今生和來生都苦。
 第四種現在及來生的生命體都是樂。是族姓尊高,現行白法;今生族姓尊貴高尚,又懂得布施持戒修福,懂得修種種的善法,這種人今生快樂,來生也一定快樂。這是四種補特伽羅。
《披》又有四種補特伽羅等者:此中補特伽羅,依現法後法、或苦或樂,成四句別,如文可知。
 此處文中所說的有情,依現在及來生的生命體,是苦或樂,分成四句的差別,第一種是現法苦,第二種是後法苦,第三種是現法後法都苦,第四種是現法後法都樂,如文中所說可知。
卯四、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
 第四科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辨明依自己吃苦或令他人吃苦,成就非福或是福的果報差別。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不任於他而生非福,謂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於自而生非福,謂隨有一不律儀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於自他而生大福,謂住靜慮者及離諸惡補特伽羅。
 又有四種有情。
 一、以苦自任不任於他而生非福,自己吃苦,但是不會要他人吃苦,可是自己吃苦是白吃苦的,生非福,得不到好的果報。這是外道持牛戒、狗戒、五熱炙身的戒,或站在草地,或裸形等,這些外道的戒是跟無明相應的,是愚癡的。這種苦行是白修了,是以苦自任不任於他而生非福。
 二、以苦任他不任於自而生非福,第二種人是把苦惱加諸他人的身上,傷害他人,自己沒有受苦,造的也是惡業、非福業。如殺雞、羊、豬、狗、牛等使其他有情喪失生命,以殺盜淫妄為職業,自己不吃苦,讓其他有情吃苦,這也是惡業。是以苦任他不任於自而生非福。
 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自己很苦,也使他人也很苦,所造的也是惡業。例如有些國王,內心恒常懷著憂愁畏懼,討伐怨敵等,能令自己及他人都受苦而生出非福的果報。
 四、不以苦任於自他而生大福,不會把苦加在自己或別人的身上,自己是快樂的,所造的也是有福的業,就是不動業。這是指住靜慮者,在禪定裡面自己沒有苦,也不會給他人苦,不造十惡業,也不傷害他人,造的是福業,能夠生出福報。
《披》又有四種補特伽羅等者:此中補特伽羅,於自他苦能生非福及於非苦而生大福有四句別。此中第二,謂隨有一不律儀者,如屠羊、養雞、養豬、捕鳥、捕魚、獵鹿、罝兔,乃至廣說好為損等是。如集論說。(集論五卷八頁)又復第三,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此說國王,由於自國王都聚落不住喜足,俱帥兵戈互相征討,由是以苦俱任而生非福;又祠祀中,由邪執故,種種劬勞害諸生命,彼能祀者及諸助伴俱生非福;皆是此類。
 這其中的有情,約讓自己受苦,或讓其他有情受苦,造作惡業生出非福的苦果;或者自己也沒有苦,他人也沒有苦,能生大福報的樂果,而有四句差別的情況。
 其中第二種是以任他不任於自而生非福的苦果,譬如殺羊、養雞、和養豬,這些雞和豬就是被賣出去,或自己吃,或他人吃,這都是使雞等受苦;或者是抓鳥、抓魚、獵鹿、罝兔,乃至廣說,或者是好為損害有情,如賣捕鳥、捕魚的工具,有機會使人殺生,這也是會害到其有情。如《集論》所說。
 第三種,是指諸國王及祠祀主(殺生祭祀者)等,此處說國王,由於對所住的地方不能安住滿足,就統帥兵將互相征討,由於這樣的關係令自己及他人都很苦而生出非福的苦果。
 又在祭祀當中因為有錯誤的執著,種種辛勞傷害各種生命,彼能祭祀的人,及幫助祭祀的人,由此惡業,都生出非福的苦果。
寅三十八、語業過失功德差別2 卯一、舉過失
 第三十八科語業過失功德差別,依語業的過失和功德差別辨明有情的種類,分二科;第一科舉過失,例舉過失。
又略有四種語失。一、不實,二、乖離,三、毀德,四、無義。
 又有四種語業的過失。
 一、不實,是說妄語、欺騙的話。發現被欺騙了,自己心裡不舒服;或欺騙他人,自己心裡也不安,這是有過失的。
 二、乖離,離間語,破壞他人的感情,將來自己的眷屬也會被破壞,這是有過失的。
 三、毀德,是粗惡語,用粗暴的語言罵人,聽了很難堪,他人由此不喜歡親近自己,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四、無義,無義語是綺語,所說的話能引起貪瞋癡,沒有好處,不是愛語,不能利益自他。
卯二、例功德
 第二科例功德,例說語的功德。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種語德。
 與這四種語業的過失相違反的,如果沒有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所說的話是真實語、和合語、柔軟語、勝益語等能引導他人增上生或決定勝的語言,應當知道是四種有功德的語言。
《披》又略有四種語失等者:當知此說四種不善語業。謂妄語、離間語、麤惡語、綺語。如次配釋。
 應當知道此處所說的四種不善語業,是指妄語、離間語、麤惡語、綺語,如其次第配合起來解釋可知。
寅三十九、聖及非聖語言差別2 卯一、舉非聖2 辰一、標
 第三十九科聖及非聖語言差別,聖人與不是聖人說話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非聖,先說凡夫,非聖是指凡夫,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又略有四種非聖妄語。
 又要略而言有四種凡夫的語言,現在特別舉妄語來說。
辰二、釋2 巳一、舉見不見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見不見,舉出見不見來說。
謂於見不見,顛倒而說。
 於看到的說沒看到,沒有看到的說看到,這是顛倒而說的妄語。
 四種語言是依見聞覺知而說。
 一、依見言說,依眼根、眼識,現見外色,由此因緣為他人宣說,是名依見言說。
 二、依聞言說,聽到他人說話,由此因緣為他人宣說,是名依聞言說。
 三、依覺言說,沒有聽到,沒有看到,由自己第六意識思惟、分別、觀察,稱為覺;由意識想一想也可以說出一大堆話,是名依覺言說。
 四、依知言說,對於各別內所受、所證、所觸、所得,由這樣的因緣來為他人宣說。知,就是有體驗,如鼻所嗅、舌所嚐、身所觸,由眼耳之外,其它的根所感受到的境界,由此因緣來為他人宣說,或者是自己證得禪定、證得聖道了,這些都屬於依知言說。
 依見聞覺知都能說話,現在說的是妄語,就是對於所見,看到的說沒有看到,沒有看到的說看到,顛倒而說,就是非聖妄語,凡夫才會這樣。
巳二、例聞不聞等
 第二科例聞不聞等,例說聽聞或不聞等。
於聞不聞、於覺不覺、於知不知,當知亦爾。
 於聽到的說沒聽到,於沒聽到的說聽到;覺也是一樣,心裡這樣想,卻說自己不是這樣,所說的跟想的不一樣,稱為於覺說不覺,於心裡沒有這樣,卻說自己這樣想,稱為不覺說覺;於知說不知,於不知說知,明明經驗到這件事情,卻說沒有,知道的說不知道,不知道的說知道,這也是非聖妄語。
《披》又略有四種非聖妄語等者:當知此說四非聖言。謂不見言見、見言不見非聖言;不聞言聞、聞言不聞非聖言;不覺言覺、覺言不覺非聖言;不知言知、知言不知非聖言。如前意地中說。(陵本三卷十二頁244)此顛倒說,準彼應釋。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四種非聖言,是指不見言見、見言不見,這是凡夫所說的妄語。未聽聞說聽聞到、聽聞到說未聽聞到,是凡夫所說的第二種非聖言,聽聞所說的不正確,顛倒而說。於覺說不覺,是指自己這樣想,卻告訴他人自己不是這樣想;於不覺說覺,是指自己不是這樣想,卻告訴他人說自己是這樣想,這是凡夫所說的第三種非聖言。不知言知,自己沒有領受這件事情,卻說自己有領受;知言不知,自己有領受的卻說自己沒有領受,這是凡夫所說的第四種非聖言。如前〈意地〉卷3,103頁所說。這裡的顛倒說,應準照卷3所說解釋。在〈意地〉卷2,75頁有詳細說明見聞覺知四種言說。
卯二、例賢聖
 第二科例賢聖,例說賢聖者所說。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聖諦語。
 與此四種非聖言所說相違背的,應當知道就是賢聖者的真實語。
 賢人或聖人,賢人是修聖道還沒有成功時,屬於內凡位的行者;聖人是指已證得聖道果的行者。如用《華嚴經》的分法,有所謂三賢十聖,十住、十行、十回向,可以說是賢位的菩薩,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是聖人的十地菩薩。賢人和聖人,所說的是諦語,一定是真實的,不顛倒的,是見言見,不見言不見,覺言覺,不覺言不覺,知言知,不知言不知。
《披》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聖諦語者:此說四種聖言應知。如前意地已列其相。(陵本三卷十二頁244
 此處說四種聖言應當了知。如前〈意地〉卷3,103頁已經說過。
子五、五種2 丑一、結前正顯
 第五科五種,說明五種的區分,分二科;第一科結前正顯,結束前文,正式顯示後文。
已說四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五種。
 前面已經說過三十九類的四種佛教所應知處,接著要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將佛法分成五種來說明,總共分成二十科,就是有二十類。
丑二、別廣宣說20 寅一、雜染清淨行聚差別2 卯一、於有取蘊
 第二科別廣宣說,各別詳細的宣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分二十科;第一科雜染清淨行聚差別,依雜染的和清淨的有為法聚差別說明,又分二科;第一科於有取蘊,先說於五種有取蘊。
謂有五種諸欲貪品麤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聚。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二、能領納自性行聚,三、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別自性行聚。
 有五種諸欲貪類的煩惱種子隨逐,屬於流轉生死所攝的五蘊諸行的差別體性。包括:
 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是指色蘊。有情所依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緣的色聲香味觸,這一大堆的有為法聚集在一起,屬於流轉雜染所攝的行聚。
 二、能領納自性行聚,是以領納為自性的受蘊。有情從生到死,都有很多的感受,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
 三、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這是指想取蘊。想能夠依名字分別,也能夠言說,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分別、言說,也有種種的不同狀態,稱為分位差別;想也能夠取相,取種種的法的相貌。分別、言說、取相都是想的自性,想也是一種有為法,有很多的想積聚在一起,名想自性行聚。
 四、能作用自性行聚,行以造作為自性,這是指行蘊。
 五、能了別自性行聚,識是以了別為自性,這是指識蘊。
《披》謂有五種諸欲貪品麤重隨逐等者:此說色、受、想、行、識五有取蘊。如次配釋應知。由為諸欲貪品麤重隨逐,故名有取。由有取故,名為流轉雜染所攝行聚。由積聚義是蘊義故。如決擇分釋。(陵本五十六卷六頁4498
 此處說色、受、想、行、識五種有取著的蘊。如其次第配合解釋應當了知。因為有各式各樣的欲貪品的煩惱種子所隨逐,因此稱為有取。由於對色受想行識有取著,是屬於雜染流轉生死的境界,與煩惱相應的,煩惱所攝的行聚,名為流轉雜染所攝行聚。由於積聚義是蘊義的緣故。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6,1845頁的解釋應當了知。
卯二、例無取蘊
 第二科例無取蘊,例說無取蘊。
此五相違,當知即是離欲貪品麤重還滅清淨所攝自性行聚。
 與此色、受、想、行、識五有取蘊相違,應當知道就是遠離欲貪品煩惱種子,屬於還滅清淨品所攝的自性行聚,即五無取蘊。阿羅漢的分別我執與俱生我執的煩惱種子已全部斷除,欲貪品的煩惱種子已經還滅,悟入諸法本來清淨的境界,一切諸法本自寂滅相,本來就是空的、無所有的,阿羅漢的清淨所攝的五無取蘊自性行聚,是清淨的境界。
《披》此五相違等者:當知此說五無取蘊。由離欲貪麤重,故名無取。由無取故,名為還滅清淨所攝自性行聚。
 應當知道這是說五無取蘊。由於已遠離了欲貪的煩惱種子,因此名為無取。由於沒有取著,稱為還滅清淨所攝的自性行聚。
寅二、受用欲者所愛境別2 卯一、標列五欲
 第二科受用欲者所愛境別,受用欲的人所愛的境界的種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列五欲,標示列舉出來五欲。
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諸背欲者恆正觀察。謂色聲香味觸。
 又有對於五種受用欲的人所愛著的境界,是好樂欲的人常常在追求但還沒有得到的欲,常常受用的已得的諸欲或正在受用的諸欲;背離諸欲的人,恆常正確的觀察這五種境界,這就是色聲香味觸五欲。
卯二、配釋四愛2 辰一、標
 第二科配釋四愛,配合起來解釋四愛,在五欲上會有四種愛,分二科;第一科標,標釋出。
當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尋思、所染著事,有四種愛樂。
 應該知道這其中,依所追求的是指未來諸欲,還沒有現前想要追求;所尋思是指過去諸欲,欲已經過去,可是還在想;所染著事是指現在正在受用的諸欲,心生染愛執著,由此有四種愛樂,四種愛著諸欲的心情。
辰二、配
 第二科配,四種愛跟五種欲配合起來說。
謂未來所愛樂事,即所追求;過去所愛樂事,即所尋思;現在所愛樂事,即所染著。此復二種。一、所愛樂事,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
 於未來所愛樂的事,還沒有得到的色聲香味觸就要追求;於過去所愛樂的色聲香味觸,常常在尋思想那件事;於現在所愛樂的事,就是所染著的諸欲。現在所愛樂的色等欲事又可以分成二種:一、所愛樂的色聲香味觸事。二、從受用到色聲香味觸事所生所愛樂的感受。一種是愛著事,一種是愛著受。例如愛著粽子是愛著事,第二個是愛著吃粽子快樂的感受是愛著受。於未來事有希望追求的愛樂;於過去的事有尋思的愛樂;於現在的事有染著的愛樂;由現前受用而有受用愛樂;因此愛可分成四種。
《披》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者:此中五種,如下自釋色聲香味及觸應知。受用欲者,如下自釋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應知。所愛境界,如下四種愛樂應知。
 這其中五種受用欲的人所愛著的境界,如下面會解釋色聲香味及觸應該知道。下面還會再解釋什麼是受用欲者。好樂欲的人常常在追求諸欲,常常受用諸欲。所愛的境界就如下面所解釋的四種愛樂,就是對於未來的色聲香味觸有愛樂,對過去色聲香味觸有愛樂,對現在色聲香味觸有愛樂,還有對現在因為色聲香味觸引起的受有愛樂,這就是四種愛。前三種是約時間來分的,第四種是約受來說的。這是四種愛配合五欲來說明。
寅三、愛非愛業異熟差別
 第三科愛非愛業異熟差別,可愛的業與不可愛的業,它會變異成熟得到果報,業與果的差別可以分成五類。
又有五種有情所得受愛非愛業果異熟自體。謂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
 又有五種有情所得、受用的可愛及不可愛的業果的異熟果報自體,包括天、人、地獄、畜生、鬼趣。
 唯識學說受,這一念心的分別、感受就是自己的果報,覺得很快樂,得到的是樂果,覺得很痛苦得到的就是苦果。受果有可愛的跟不可愛的差別,這都是從業而來,造了業熏成種子,變異成熟以後就得到果報體,名異熟自體。
《披》又有五種有情至傍生鬼趣者:此說五趣受用自體差別。謂天、人受用可愛業果異熟自體,那落迦、傍生、鬼趣受用非愛業果異熟自體應知。
 此處是說五趣有情所受用的自體差別,包括天與人受用的是可愛的業果異熟自體,地獄、畜生、鬼趣三惡道受用的是不可愛的業果異熟自體。
寅四、失利養等因行差別
 第四科失利養等因行差別,說明失去利養等因行的差別。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謂若於是處受用利養,若從彼得,若所得物,若所為得,若如是得,於此諸處心生吝惜。
 又有五種失去利養的因行,利就是財富,養是長養身心所須要的資具,都是財富。這五種失去利養的行為,也是使令行者背棄涅槃、遠離涅槃的因。五種是指若於受供養處受用利養時心生慳吝而有「住處慳」;若是從某施主處得到的利養心生慳吝而有「家慳」;若於所得的供養財物心生慳吝,捨不得施予他人而有「施慳」;若是因為有名聞,只希望自已有名聞、利養心生慳吝而有「讚慳」;若對於如是所得,於此諸受用所得的法心生慳吝,不捨得布施而有「法慳」。於此五種情形下心生吝惜的慳心,是行者失去利養及背棄涅槃的因行。
《披》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等者:成實論中雜煩惱品說有五慳,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此中五種,如次應知。彼云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即此所說若於是處受用利養。彼云家慳者,獨我出入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即此所說若從彼得。彼云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即此所說若所得物。彼云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勿稱讚餘人,設讚餘人,亦勿令勝我;即此所說若所為得。彼云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密而不說;即此所說若如是得。彼論又云: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是故此說失利養因行。又云:此人於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捨,何況能捨自五陰耶。是故此說亦是背涅槃因行。(成實論十二卷三頁)
 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成實論》卷12,3頁雜煩惱品中說有五種慳吝,是指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此處文中所說失利養的五種因行,如它的次第應該知道。
 一、《成實論》說住處慳,簡稱處慳,是指行者這樣思惟:這地方很好,只有自己住在這裡就好,不須要他人來與自己共同受用;這是此文所說於是處受用利養。
 二、所謂家慳,是指如到某居士家接受供養,得到的特別多,希望只有自己到此居士家,其他人不用來,就算有其他人來,自己所得也是最殊勝的,自己的信徒不要介紹給他人;這就是此文所說若從彼得。
 三、所謂施慳,是指到居士家去乞食,所得到的財物,希望只有自己得到,希望居士不要給其他的人。或者是有其他的人,希望他人得到的比自己少一點;這是此文所說若所得物。
 四、所謂稱讚慳,如果有人稱讚自己,希望只稱讚自己一個人,不要稱讚其他的人,假設稱讚其他的人也不要超過自己;這是此文所說若所為得。
 五、所謂稱法慳,只有自己知道這三藏十二部經的道理,也知道裡面深刻的義理,保密而不告訴他人;這是此文所說若如是得。
 《成實論》又說如果有這五種慳,會墮到餓鬼、畜生等三惡道去,這些利養當然就沒有了,這是在造作到三惡道的因及失去利養的因行,因此此處說失利養因行。又說:這種人在聖道的解脫當中是沒有份的,因為這種人對共同有的法都不能捨,譬如說財物,本來就是流通的,這些錢財,流來流去,只是現在到自己的手上,還是要再把它流出去,沒有人可以把持得住的。法也是一樣,法是佛說的,佛說的大家都有權力來讀,怎麼只有放在自己的處所,這不是自己覺悟的,這是佛的法,佛的法是希望一切眾生都瞭解,只有自己瞭解,就跟佛不相應,學到佛法等於沒有學到。這是共有的,是佛所證悟,佛希望大家都能學,結果還捨不得。對共同有的法都不能捨,何況要這種人修布施波羅密,捨棄自己的五蘊身來成就他人,是作不到的,因此說是背離涅槃的因行。
 這種人身外之財都不能捨,何況和五蘊之內財,更不能捨;而且有慳不欲捨時一定會有欲貪,有欲貪一定有我見、我所見,不但是失利養的因行,也是背離涅槃的因行。
寅五、毀戒聞等諸法差別2 卯一、標
 第五科毀戒聞等諸法差別,毀犯淨戒、多聞、止觀等善法的五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淨戒、多聞,後虧止觀善軛。
 又有五種法,會使令行者先毀棄自己的淨戒,破壞自己的多聞,不能多聞熏習,隨後虧於止觀的善軛,戒與聞是止觀的因及基礎,基礎不好,將來不能修止修觀。善法也是一種軛,能將行者與善法連繫在一起,由此可以得到聖道。這五種法使行者毀戒、毀多聞,也沒辦法修止觀。
卯二、釋2 辰一、毀淨戒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毀淨戒,說明毀壞淨戒的原因。
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
 是指行者對於諸欲的色聲香味觸男女當中心生愛樂染著,心裡很貪愛這些境界。「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對能夠發動行者覺悟,給與正憶念的教授教誡者,教導行者種種的定慧來幫助行者提昇正憶念,或者教誡行者不可以這樣作,不可以那樣作,行者對於能夠覺發憶念教授教誡的善知識心生瞋恚,不高興,因為自己的惡行被揭發了,心裡有瞋惱羞怒,很不高興;若行者還沒有受大戒,由此貪欲瞋恚,會令行者沒有資格受大戒,這是善知識為避免行者受戒後若續犯則罪更重,因此不讓行者受戒;或是行者已受過戒,由此貪欲瞋恚違犯根本重戒會使令行者捨戒,或是導致戒有穿穴破洞的缺失而不清淨。
辰二、毀多聞
 第二科毀多聞,毀壞多聞的原因。
耽著惛睡,恆不寂靜,染汙追悔,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
 若耽溺執著惛沈睡眠,內心恆常掉舉不能寂靜,或心有染汙而追悔惡作,對於三寶四諦及自己的所作所為常常懷著疑惑,因為有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這三種蓋障礙,對於所學習的佛法不能領納接受;這五蓋雖然一剛開始能領受佛法,可是很快就忘記了;雖然沒有忘記所領受的佛法,在修行時有這些蓋障,也不能證得決定的智慧。
《披》又有五法至不證決定者:此中五法,謂即五蓋應知。由貪欲蓋、瞋恚蓋,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由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與疑蓋,於所聞法不能領受。如是一切,名令修行者先毀淨戒、多聞。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此釋後虧止觀善軛。如其次第,二相應知。
 此處所說五種法,就是五蓋應當了知,這五種蓋,像一個蓋子蒙住行者,使令行者不能撥雲見日。由於貪欲蓋、瞋恚蓋,沒有受戒者使令不能受,就算行者過去已經受戒,但是貪欲蓋和瞋欲蓋太嚴重,也可能障礙自己,使自己捨戒或使自己所持的戒有缺陷失去淨戒。
 如果有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與疑蓋這三種蓋,對於所聽聞的法不能領受。這五蓋,使行者先毀棄淨戒、多聞。就算最初領受了,很快就忘了;如果不忘失,也不能證得決定的智慧,這是解釋後面虧損止觀善軛。如其次第,因為有前面二種蓋使行者先毀棄淨戒,後面三種蓋使行者毀棄多聞,由此五蓋導致虧損所修的止觀善軛,由毀棄淨戒、多聞及虧損止觀善軛二種相顯出應當了知。
寅六、二種下分諸結差別2 卯一、明下分
 第六科二種下分諸結差別,說明二種下分諸結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明下分,有二種下分。
又有二種下分。謂見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
 又有二種下分,是指見道是在修道的下邊,稱為下分,欲界是在色、無色界之下,稱為下分。
卯二、顯諸結2 辰一、標
 第二科顯諸結,顯示下分的各式各樣煩惱,結是和合苦,是煩惱的異名,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五下分結。
約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
 約這有二種下分,說名五下分結。這五種結隨順增益欲界下分界故,名五下分結。
辰二、辨
 第二科辨,說明這五下分結。
依初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說貪欲、瞋恚。
 約第一種下分,見道在修道的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三種結;依止第二下分,是指欲界是色無色界的下分,說貪欲和瞋恚二種結。
 薩迦耶見是我見,也就是身見,是指欲界眾生,於名色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妄計為身。由此見惑,繫縛三界,無有出期,因此名結。依於我見可以產生六十二見,雖然只說薩迦耶見,事實上包括常見和斷見的邊執見。六十二見,是於三世之五蘊執我在色中,我屬於色,我是色,我非色等四句,而有六十種我見,再加上斷見和常見合成六十二見。
 戒禁取,是指諸多外道,於非戒中取以為戒,執著持牛戒、狗戒等邪戒能生天或入涅槃。由此邪執,繫縛三界,無有出期,因此名結。說戒禁取包括見取見,執著自己的思想是最殊勝的,稱見取見。
 疑,是指於三寶或四諦及自己的能力有所疑惑,迷心乖理,狐疑不決的煩惱。欲界眾生,由此疑惑,迷真逐妄,背覺合塵,由此疑惑,繫縛三界,無有出期,因此名結。
 貪欲,是指欲界眾生,於順情境上,起於貪心,無有厭足,由此貪惑,繫縛三界,無有出期,因此名結。
 瞋恚,是指欲界眾生,於違情境上,起於瞋心,不能克制自已,由此瞋惑,繫縛三界,無有出期,因此名結。
 斷除第一種下分結,能證初果,斷除第二種下分,能證三果。故合說三果聖人斷五下分結。
《披》又有二種下分至貪欲瞋恚者:此說五下分結,略別為二下分。初下分結略有三種,謂薩迦耶見、戒禁取、疑,證預流果方能永斷。第二下分結略有二種,謂貪欲、瞋恚,證不還果方能永斷。如是二種下分總有五結,由斷次第,說二下分應知。
 此處是說五下分結,要略分成二種下分。第一種下分是見道在修道的下分,要略歸納起來有三種結,就是薩迦耶見、戒禁取、疑,證初果才能永斷。第二種下分結是欲界在色、無色界之下,要略分成二種,就是貪欲、瞋恚,證三果才能永斷。這二種下分,加起來總共有五種結。由斷除煩惱的次第,說有這二種下分應當了知
寅七、二種上分諸結差別2 卯一、明上分
 第七科二種上分諸結差別,說明二種上分諸結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明上分,說明上分的名義。
又有二種上分。謂色界及無色界。
 又有二種上分,就是色界和無色界是在欲界之上,稱為上分。這五種煩惱都是屬於色界和無色界的煩惱。
卯二、顯諸結2 辰一、標
 第二科顯諸結,顯示五種上分結,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
依此二種上分,說五上分結。
 依此色界和無色界二種上分要斷的煩惱,說有五上分結。
辰二、辨2 巳一、無差別結
 第二科辨,說明,分二科;第一科無差別結,先說沒有差別的煩惱。
或有無差別結。謂色貪、無色貪。
 或者是沒有差別的煩惱,是指對於色界及無色界定的貪愛,這些俱生起的修所斷的煩惱。
巳二、有差別結
 第二科有差別結,說明有差別的煩惱。
或有有差別結。謂愛上靜慮者掉,慢上靜慮者慢,無明上靜慮者無明。
 或者是有差別的煩惱,是指行者於所得靜慮生起愛味令心掉舉,或由不服輸的憍慢心修定,修成靜慮之後又生憍慢,或由於心有無明,入靜慮後於定中所見不能如實理解緣起實相而生無明。
《披》又有二種上分等者:此中分結,由有差別及無差別,故說色界及無色界,名為二種上分。貪煩惱相,色無色同,名無差別。餘煩惱相,種種非一,名有差別。
 這裡所說上分的煩惱,包括有差別和無差別,因此說色界及無色界,名為二種上分。貪煩惱的相貌,色界與無色界是一樣的,稱為無差別。其它有愛味的靜慮,心裡掉動會不寂靜。在《大毗婆沙論》有說到如何對治掉動,掉動的煩惱在欲界的眾生沒有列為一種結,在色無色界才歸成一種結,是因為色無色界的眾生,心裡寂靜,心裡有一點點的動盪,自己都是很明白的,如果心裡有一點愛味的掉動,心裡就是不寂靜,沒有達到真實的寂靜,因此列為一種結,稱為掉。第二種煩惱,是慢,因為有禪定以後生起高慢心。第三種是無明。這些煩惱的相貌是不一樣的,稱為有差別結。五上分結完全斷除能證得阿羅漢果。
寅八、障諸善根不信敬別
 第八科障諸善根不信敬別,障礙有情種種的信進念定慧善根,使令善根不能成熟,是因為有不信敬佛法等的差別。
又為五種不信敬所執持者,心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根本。謂於大師所說正法,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同梵行所,無有信敬。
 這段文玅境長老的開合與《披尋記》作者的開合不一樣,先解釋玅境長老所說的。
 又為五種不信敬煩惱所執的行者,內心對於這五種法不相信不恭敬,由於沒有信心,沒有恭敬心,生起很多的煩惱,有煩惱時,心不調柔,不能生長出種種的信進念定慧等善法的根本。包括:
 一、於大師所說正法,佛所說的經律論之正法,行者沒有信心,也不恭敬,這樣就不能生長信進念定慧等善根。
 二、增上戒學,增上是所趣義及最勝義。依此法可以成就另一法,稱所趣義;最勝義是最有力量的,最殊勝的。持戒清淨,有很大力量可以幫助行者出離三惡道及成就禪定、涅槃等,所以稱為增上戒學。如果對於增上戒學沒有信心,不恭敬,就不會持戒清淨,當然就沒有善法了,不能生長諸善根本。
 三、增上心學,就是禪定,修定成就,能夠離欲。其次以此為因,在定裡面修毗缽舍那可以成就增上慧學。如果對於修定沒有信心,也不恭敬,不能殷重的去修學,則心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根本。
 四、增上慧學,就是慧,智慧可使令行者解脫三界的煩惱,出離三界證得涅槃。如果對於增上慧學沒有信敬心,智慧不足,缺乏正見,就不能生長諸善根本。
 五、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同梵行所,無有信敬。其實它只有一個詞,就是同梵行所,指共同在一起修清淨離欲的梵行的修行人。對什麼樣的修行人沒有信敬心會使自己不能生長諸善根呢?包括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三種。正覺發者,是能覺悟、啟發自己的智慧的同梵行者,如自己的和尚、親教師等;正教授者,是教導定慧的善知識,如教授阿闍梨等;正教誡者,是自己的羯磨師等,可以告訴自己這個不可以作,哪個不可以作,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等。這些師長,都是一起修梵行的同梵行者,若對這類師長同梵行沒有信心沒有恭敬,就不能從師長同梵行那裡學到佛法,不能學到佛法,就不能生長諸善根本。對五種不信敬所執持者,心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根本。長老與《披尋記》的解釋,只是開合不同,內容還是一樣。
《披》又為五種不信敬所執持等者:此中五種,略則為三。一、正法,二、三學,三、同梵行所。於第三中復開為三,故成為五。言正法者,謂契經等十二分教;此即大師所說根本法教。言三學者,謂戒定慧,由所趣義及最勝義,名為增上;此即大師所說究竟方便。同梵行中復開為三,善作憶念,善能諫舉,是名正覺發者;時時宣說遠離寂靜瑜伽作意止觀無倒言論,是名正教授者;於所應作及不應作為令現行不現行故,能以正法以毗奈耶平等教誨,是名正教誡者;此即同梵行所受用財法增上方便。於此五種若不信敬,心為憍慢之所執持,故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根本。
 此處文中所說的五種,要略的歸納可以分成三種。一、正法,是佛說的經律論等正法。二、三學,是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學,包括解與行都可稱為學,要了解戒定慧的內容,也要修行實踐。三、同梵行所,大家一起共同修行的同行善知識的地方。在第三類當中,又把它開出來三種人,就變成五法了,這是《披尋記》作者的開演解釋。
 所謂的正法就是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論議等十二分教,這是大師的佛所說的根本法教。所謂的三學,是戒定慧,由依此法可以成就另一法,稱為所趣義,最勝義是最有力量的,最殊勝的意思,這二種名為增上;這就是大師所說的證得涅槃的究竟方便。本論的解釋,增上是所趣義。佛所說的最究竟的前方便,是要修戒定慧,由此能解脫三界的煩惱,乃至成就無上菩提。
 大家一起共同修學的同梵行當中,又開演為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三類。能夠善巧的,很有智慧的幫助自己憶念種種善法,且常常能夠善巧的勸諫自己、舉發自己,使自己能夠改正以前的錯誤,稱為正覺發者。能時時宣說遠離煩惱令內心寂靜,三乘觀行的作意及止觀的修習等沒有顛倒的言論,稱為正教授者。對於什麼事情應該作,什麼事情不應該作,為令善法現行、不善法不現行,能以正法、以戒律對眾弟子都能以平等心教誨,稱為正教誡者;這就是同梵行之間所受用財法的增上方便。對於正法、及增上戒心慧學,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這五種若是有不信不敬,心被憍慢之所執持,因此煩惱剛強心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的根本。
寅九、為斷煩惱精進障別
 第九科為斷煩惱精進障別,為了精進斷除煩惱的障礙差別。
又有五種為斷煩惱正精進障。一者、耽著等至及生;二者、耽著利養恭敬;三者、放逸;四者、惡慧;五者、其心下劣,或增上慢。
 又有五種為斷除煩惱正精進時的障礙。
 一者、耽著等至及生:耽溺執著於禪定,以及生起將來能夠到色無色界天去受生的後有愛; 二者、耽著利養恭敬:耽溺執著於名聞利養,他人的恭敬;三者、放逸:不能精進的斷惡修善法不能精進勤修,稱為放逸。四者、惡慧:不如正理的作意及分別,稱為惡慧;五者、其心下劣,或增上慢:內心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不能修學聖道,或者對自己所證得的境界有錯誤的認知,未證謂證,未證言證,未得言得而有增上慢。若有這五種障礙,就不能有正確的精進,不能斷除煩惱。
《披》又有五種為斷煩惱正精進障等者:此中耽著等至及生,謂色無色界愛。耽著利養恭敬,謂欲界愛。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是名放逸。非理分別,是名惡慧。自輕懱故,名心下劣。於其殊勝所證法中,未得謂得,令心高舉,名增上慢。
 這其中耽著禪定及受生於色無色界,是指對於色界、無色界的貪愛。耽著於利養恭敬,是指對欲界的貪愛,欲界的人喜歡財色名食睡,也容易愛著他人的恭敬。對於善品,應該修戒定慧,不好樂不能精進地修學,對於各種惡法能引起心裡的貪瞋癡,心沒有作意防止保護不去造作,稱為放逸。不合道理的分別,不如理作意,稱為惡慧。自己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能成就聖道,名心下劣。對於殊勝所證的法當中,或者禪定,或者聖道,因為不清楚它的狀態,沒有成就自認為已成就,使令自己的心生起高慢,稱為增上慢。這五種惡法都能障礙正精進,障礙斷除煩惱。
寅十、於怨敵所邪正行別2 卯一、舉邪行2 辰一、標列相
 第十科於怨敵所邪正行別,對於怨敵態度邪正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邪行,舉出錯誤的心行,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相,標示列舉出邪行的相貌。
復有不能堪忍補特伽羅,於他怨敵所起五種邪行。謂不堪忍者,於他怨敵先起瞋心怨嫌意樂;於彼親友樂欲破壞;常欲令彼發生憂苦,廣作一切不饒益事;壞自所受清淨尸羅;由身語意多行惡行。
 又有不能堪忍的有情,對於其他有怨恨或敵對的人生起五種錯誤的邪行。這是不能堪忍,沒有忍辱心的人,對於有怨恨或敵對的人生起瞋恚之心,怨恨、嫌棄的意樂;對於怨敵的親友,想要破壞而說離間語;常常希望怨敵發生憂愁苦惱,而廣泛作出一切不能利益怨敵的事;因為造了不饒益事,破壞自己本來所受清淨的五戒、十戒、菩薩戒,或比丘戒、比丘尼戒等,不能持戒清淨;壞戒以後由身語意三門,多會造作種種的惡行。法法相依,有一種惡法就能引發其他各種惡法,若對怨敵,心懷不滿,就會展轉引生種種惡行。
辰二、明過患2 巳一、標
 第二科明過患,說明其中的過患,分二科,第一科標,標釋出。
由此五種惡邪行故,能感後世還來此中三種等流過患,一種現法等流過患,一種後法異熟過患。
 由這五種惡邪行,能招感後世還來此欲界中三種等流過患,一種現在五蘊的等流過患,一種來生所得五蘊的異熟過患。
巳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此生中,多諸怨敵;親友乖離;由他發起種種憂苦、不可愛事恆現在前;臨命終時多生憂悔;命終已後顛墜惡趣。
 這五種過患,是指今生,由於對怨敵的態度是起瞋心的怨嫌意樂,後世還來此欲界中的等流過患是有很多怨敵;由於對於怨敵的親友樂欲破壞,後世還來此欲界中的等流過患也是親友乖違背離;由於常欲使令怨敵發生憂苦,廣作一切不饒益事,後世還來此欲界中的等流過患是由他人發起種種使自己生起憂苦、不可愛事常現在前;由於破壞了自己所受的清淨戒律,這一生的五蘊等流過患是臨命終時多生憂愁後悔;由於身語意多造作惡行,來生所得五蘊的異熟過患是命終已後顛墜惡趣。這五種過患前四種都是現生的五蘊所受的等流過患,最後一種是來生所得的五蘊異熟過患即三惡道的果報。
 由此可知若對怨敵有怨恨之心,不如理作意,造作種種障礙,最後遭受惡果的還是自己。必須覺悟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分別,都是唯識所現,怨敵不在外,主因在自己內心的虛妄分別,由自己過去生或今生錯誤的三業而招感怨敵顯現,想要去除怨敵,最好的方法是懺悔自己的瞋心等煩惱罪行,以慈止怨,不要再因怨生怨,造作種種錯誤行為,引來惡業的等流過患。
卯二、例正行
 第二科例正行,例說正行。
與此相違,能堪忍者,於他怨敵發起五種正行。由此所感勝利差別,如應當知。
 與這五種惡邪行相反的,有智慧的能忍耐的人,對於怨敵要發起五種正行。
 一、不要怨恨怨敵,要用慈悲心回向給他,希望他更好,由此改善彼此的關係,應以慈悲心來代替怨嫌的意樂。
 二、不要破壞怨敵的親友關係,不要說離間語去破壞他人。每個人有選擇自己朋友的權力,不要阻止對方不可以跟誰交朋友,不可以怎麼樣,對方自己去決擇判斷,不需要因為自己的關係就勸別人不要跟怨敵和好。每個人因緣不同,自己跟他是怨敵,別人跟怨敵的關係不一定如此,不要去多此一舉說離間語。
 三、不要作令怨敵憂苦的事情,傷害他人就是傷害自己,應該要作利益怨敵的事。
 四、自己要持戒清淨,持戒的標準最重要的重點在慈悲,懷著慈悲心就能諸惡莫作,這樣才能夠持戒清淨。
 五、身語業不要行惡行,要多行善行,善行和福報可以改善彼此的關係。
 由這五種正行,就會有種種勝利功德的差別,應該知道。於這一生中會就有很多親愛的朋友,而且親友都是很堅固的,常常有如意的事現前,命終時心裡很歡喜,命終以後也不會墮三惡道。
《披》復有不能堪忍補特伽羅等者:此中於他怨敵,先起瞋心怨嫌意樂,是名第一邪行。於彼親友樂欲破壞,是名第二邪行。常欲令彼發生憂苦,廣作一切不饒益事,是名第三邪行。壞自所受清淨尸羅,是名第四邪行。由身語意多行惡行,是名第五邪行。由前三邪行,能感後世還來此中三種等流過患。謂此生中,多諸怨敵,是名第一等流過患;親友乖離,是名第二等流過患;由他發起種種憂苦、不可愛事恆現在前,是名第三等流過患。第四邪行,能感一種現法等流過患,謂臨命終時多生憂悔。由第五邪行,能感一種後法異熟過患,謂命終已後顛墜惡趣。
 在這當中對於怨敵先起怨恨嫌棄的意樂,是第一種錯誤的分別的心行。對於怨敵的親友想要破壞,就說離間語,是第二種邪行。想要傷害怨敵,常常希望怨敵發生種種的憂愁苦惱,廣大的造作了一切不能利益怨敵的事,是有害的不善行,這是第三種邪行。為了氣一個人把自己清淨的戒行都破壞了,這是第四種邪行。由身語意多多造作惡行,這是第五種邪行。由於前面三種錯誤的行為,能招感來生來到這世間還會有三種等流過患。包括此生中,有很多怨家仇敵,是名第一等流過患;親戚朋友乖違背離,是名第二等流過患;由其他有情發起種種憂愁苦惱、不可愛的事恆顯現在前,是名第三等流過患。第四種邪行是犯戒,能招感一種現在的五蘊法的等流過患,是指臨命終時多分生起憂愁後悔的心情。由第五種邪行,能招感一種來生的五蘊異熟的過患,就是由身語意三業的不善行,命終已後顛倒墜墮到三惡道去。由這五種對怨敵錯誤的行為能招感五種等流異熟過患。
寅十一、能生憂苦喜樂差別2 卯一、舉生憂苦2 辰一、總標
 第十一科能生憂苦喜樂差別,能使令自己產生憂愁苦惱或喜樂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生憂苦,舉出使令自己產出憂苦的情況,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整體的標示出來。
又有五法,能生現法後法一切憂苦。
 又有五種法,如果出現時能使令自己現在及將來的生命體產生種種的憂愁苦惱。
辰二、列配2 巳一、現法
 第二科列配,列舉出來配合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先說現法,先說使令自己現在的生命體產生憂苦的原因。
一、親屬滅亡,二、所有財寶非理喪失,三、疾病緣身。此三能生現法憂苦。
 一、所愛的親戚眷屬滅亡,二、所有財寶不合道理的喪失,三、疾病因緣出現於身,這三種情況出現時能令現在的生命體生起憂愁苦惱。
 一、親屬滅亡:《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6說:「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親屬相聚必有離散之日,若希望所愛的親屬永不滅亡,永遠在一起,則於此必不可免的事實出現時,便會愁、憂、苦、惱,痛不可言。
 二、所有財寶非理喪失,凡夫不能通達世事無常,若於所愛財寶被水火盜賊等侵奪,意外喪失之時,便有愁、憂、苦、惱,痛不可言。
 三、疾病因緣出現於身:欲界之人,有生便有老病死苦,當生病之時,除了病本身引起的身苦,內心又加上愁、憂、苦、惱,痛不可言。這都是凡夫沒有智慧通達無常、苦、空、無我的真理,於不如意事出現時顯現的情緒失衡。
巳二、後法
 第二科後法,說明生起後法憂苦之法。
四、毀犯尸羅,五、毀謗一切諸惡邪見。此二能生後法憂苦。
 四、毀犯尸羅,毀犯所受的五戒、菩薩戒、比丘、比丘尼戒。
 五、毀謗一切的諸惡邪見,佛法僧三寶,毀謗因果等惡邪見。
 由犯戒的行為及邪知邪見會使令有情來生墮到三惡道去,而產生後法的憂愁苦惱。
卯二、例生喜樂
 第二科例生喜樂,說明例生喜樂。
與此相違五法,當知能生現法後法所有喜樂。
 與此五種相反的五法,應當知道包括親屬合會、財寶沒有非理喪失、身體健康無病、能使令現在的生命體歡喜安樂,如果不犯戒,有正見,沒有邪見,將來不會墮到三惡道去,能使來生的生命體歡喜安樂。
《披》又有五法能生現法後法一切憂苦等者:當知此說五種衰損。謂眷屬衰損、財寶衰損、無病衰損、淨戒衰損、正見衰損。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說五種衰損,包括眷屬的衰敗損壞;財寶的衰敗損壞;無病的衰敗損壞,也就是疾病也是一種衰損;淨戒的衰敗損壞,不能受持淨戒,毀犯尸羅;還有邪見,就是正見的衰敗損壞。如它的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該可以瞭解。
寅十二、無學超度邪惡行別
 第十二科無學超度邪惡行別,無學阿羅漢能超越度過種種錯誤行為的種種差別。
又阿羅漢,雖現追求供身財物,亦常受用,而能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謂能超過殺生、偷盜、妄語所引三邪追求,亦能超過妻妾、畜積二邪受用。
 又阿羅漢,雖然已經斷除三界的愛見煩惱,現生必需追求供養色身的財物,也常常要受用資生所需資具,但受用這些財物時能超越度過三種錯誤的追求,二種錯誤的受用。包括能超過殺生、偷盜、妄語所引起的三種邪追求,不會為了自己要吃飯而去殺生、偷盜、說妄語所引起的三種錯誤的追求財物的行為,不會有這三種邪追求;能超過妻妾、畜積二種邪受用,阿羅漢絕不會有妻妾,也不會有畜積隔夜之糧或財物的行為,不會有這二種邪受用。
寅十三、修諸善等斷支差別
 第十三科修諸善等斷支差別,說明修習斷除煩惱的善法的差別。
又修斷者成就五法,隨其所欲,於諸善品方便修行,亦能速證究竟通慧。一者、於所修斷猛利樂欲,如教奉行;二者、於自所有如實發露;三者、身力康彊;四者、相續無間修方便中,其心勇銳;五者、成就通達止、舉、捨相時分智慧。
 又修習斷除煩惱的行者成就五法,如果這五種法作好,能隨行者心所想要的,於各種善品方便如修靜慮止觀等,能善巧修習,也能很快的證得究竟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是哪五法呢?
 一者、於所修斷猛利樂欲,如教奉行。對修行斷除煩惱,成就涅槃為上首這一件事,有勇猛強大的好樂及願力,能夠依佛的聖教如實奉行。
 二者、於自所有如實發露,於自所有的錯誤行為,能如實地發露說出,懺悔清淨。
 三者、身力康彊,身體健康體力強盛,具有精進修行的堪能性。
 四者、相續無間修方便中,其心勇銳,於正方便中能相續不間斷的修習。
 五者、成就通達止、舉、捨相時分智慧,必須透過聞思研究,成就通達止、舉、捨的因緣相、所緣相的智慧,了知靜坐時什麼時候要修止?什麼時候要修舉?什麼時候要修捨?於止舉捨相等調心的方便能注意觀察善為操作。
《披》又修斷者成就五法等者:此中善品,謂定地攝心心所法。於衰損事、或興盛事深心厭患,喜樂於斷,修不放逸,名於修斷猛利樂欲。如善通達修瑜伽師之所教誨,取五種相極善作意,如理受持,是名於所修斷如教奉行。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一頁2613)於自所受若有毀犯,至誠發露,如法悔除,是名於自所有如實發露。知量而食,身無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是名身力康彊。於佛聽許悎寤瑜伽,發生樂欲,精進勤劬,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勇悍、剛決、不可制伏、策勵其心無間相續,是名相續無間修方便中,其心勇銳。於時時間思惟止、舉、捨相,而非一向,是名成就通達止、舉、捨相時分智慧。
 這裡所說的善品,特別指定地所攝屬的心心所法。對於世間的眷屬衰損、財寶衰損、無病衰損、淨戒衰損、正見衰損等損事、或無病、少年、富貴榮華等興盛事,從內心深處生起厭離這些興衰所生的過失災患,歡喜好樂斷除內心於這些興衰之事所生的煩惱,精進修習止觀、精進的斷惡生善,身心都不放逸,名為修斷猛利煩惱樂欲。如善巧通達修三乘觀行的瑜伽師教導訓誨弟子們要取一厭離相、二欣樂相、三過患相、四光明相、五了別事相等五種相,於此五種相能夠善巧地如理作意、如理受持,是名於所修斷如教奉行。道理如〈聲聞地〉卷32,1032頁所說。
 於自己所受的戒,若有毀犯能從內心裡誠懇地發露出來、表達出來,不是馬馬虎虎,也不是應付,也不是形式。如果每次發露,然後繼續作,就是沒有誠意要改,每次都懺悔同樣一個事情,就是沒有認真、沒有至誠要改過來,應該發露以後要減少這樣的錯誤。如佛所說的,教弟子們怎麼樣懺悔,就應該這樣懺悔除滅,稱為於自所有如實發露。
 能知量而食,依自己的食量受用飲食,不要過多過少,由此令身體不會太沈重,不會有種種麤重,有堪能性,能勝任修習止觀斷除煩惱,是名身力康彊。對於佛所聽許的悎寤瑜伽,悎寤就是覺悟,也就是日夜精進的修習止觀,於此事發起好樂修習的願力,由願導行,精進勤勞的修習,能超越疲勞、勇猛有力的發起精進、對這件事要勇猛強悍,剛毅果決,堅定地作這件事,不被外境影響而輕易放棄。鞭策鼓勵自己的心,沒有間斷地相續修習,是名相續無間修方便中。
 於時時間思惟止相、舉相、捨相,而不是一個方向一直修,一直惛沈也不對治,一直掉舉也不對治,惛沈掉舉這二大煩惱要想辦法把它調伏,是名成就通達止、舉、捨相時分智慧。
 以上是修諸善等斷支差別,想要修行速證通慧,第一要有勇猛樂欲依教奉行,就是要發願,第二有錯要發露,第三身體要健康,這是很重要的條件,第四要相續無間的修,沒有間斷的修,很勇猛的修,第五是要通達止、舉、捨相,善於修止觀。
寅十四、解脫所治取相差別2 卯一、舉所對治2 辰一、標舉
 第十四科解脫所治取相差別,解脫所對治的煩惱所取智慧相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所對治,舉出所要對治的煩惱,又分二科;第一科標舉,標示列舉出來。
又有五種能圓滿解脫、厭離所對治法。
 又有五種法,取這五種智慧的相貌,能夠圓滿地解脫所對治的煩惱,及厭離所對治的法。
辰二、隨釋2 巳一、圓滿解脫所對治法2 午一、標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圓滿解脫所對治法,先說圓滿解脫所對治法,第二科再說厭離所對治法,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釋出。
謂於諸法中,有三種愚以為依止,起三顛倒。
 在色受想行識一切有為諸法當中,有情有三種愚癡以為依止,就會生起三種顛倒。
午二、釋2 未一、三種愚
 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三種愚,先說明三種愚。
三種愚者,一、時節愚,二、分位愚,三、自性愚。
 一、時節愚,時節就是時間,節就是段落,時間春夏秋冬也是一個節,一節課四十分鐘就是一個段落,對於五蘊等有為諸法遷流不息的時間相有無明、愚癡,不明白是無常的,稱為時節愚。
 二、分位愚,六根接觸六境時,心裡有不同的感受,有時候是苦,有時候是樂,有時候不苦也不樂,聖者觀之諸受皆苦,而凡夫有無明,不斷以各種方式追求快樂,可是追求到最後就是要造很多的業,造很多的業更求不到快樂,只是得到更多的苦。佛很明白地告訴弟子們諸受皆苦,有情現在種種的果報,種種的感受都是苦。於諸受有無明是分位愚。
 三、自性愚,就是不明白五蘊自性無我,稱為自性愚。主宰,主就是自主,覺得自己可以作決定,作什麼,可是仔細思惟,能嗎?自己的身體自己也不能作主,想要讓它健康不一定能隨心所欲,病緣現前時,一下子頭痛,一下子腳痛,用了很多方法它還是不健康;心裡想不要煩惱,可是就是不能控制煩惱的心念,煩惱起來時一個接一個一直相續,不能控制。宰,就是支配主宰,有一種支配欲,對於自己所擁有的希望能夠支配主宰,例如執著自己的兒子、妻子、女兒、學生是自己所擁有的,就想要支配他,有這樣的想法就是愚。世事很難主宰的,能夠支配什麼呢?誰能夠完全聽自己的支配呢?
未二、三顛倒
 第二科三顛倒,有這三種愚就會有三種顛倒。
三顛倒者,一、於無常計常顛倒,二者、於苦計樂顛倒,三、於無我計我顛倒。
 三顛倒是指:
 一、於無常計常顛倒,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都是無常的,有時節愚,會有於無常計常的顛倒。
 二、於苦計樂顛倒,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苦的,有分位愚,會有於苦計樂的顛倒。
 三、於無我計我顛倒,五蘊諸法是無我的,若有自性愚,會有於無我計我的顛倒。
巳二、厭離所對治法
 第二科厭離所對治法,說明厭離所對治法。
及規求利養、希望壽命。
 若有三種愚,除了有常、樂、我的顛倒之外,還有謀求利養及財富、希望能壽命長久等應當對治的不正思惟。
 有情若是規劃謀求利養,則不斷俗緣,於受用利養時,滋味甘腴,容易違犯戒律;凡有生者必定有死,若心與法性相反生起顛倒的期待,期望自己長壽久住,這二種希望,都是不正思惟,是行者修習厭離世間所應對治的煩惱,阿羅漢等聖人於此已經斷除。
卯二、取能治相
 第二科取能治相,應取五種能夠對治的相貌。
為治如是五所治法,起五取相。謂於諸行,取無常相,亦取苦相;於諸法中,取無我相;於飲食中,取惡逆相;於其命根,取中夭相。
 為了對治這五種所對治的法,必須生起五種有智慧的取相,來對治自己的顛倒、不如理的作意。
 一、對於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諸行,應當取無常相,由粗的無常觀察到細的無常,令心遠離於無常計常的顛倒;
 二、也應當取苦相,思惟諸受皆苦,令心遠離於苦計樂的顛倒;
 三、於諸法中,應當取無我相,令心遠離於無我計我的顛倒;
 四、於飲食中,應當取惡逆相,不要因為希求受用美好的飲食而追求利養,由此令心遠離規求利養的不正思惟;
 五、於其命根,取中夭相,時時提起人命無常的正念,掌握時間熏習戒定慧,令心遠離希望壽命的不正思惟。
《披》又有五種能圓滿解脫厭離所對治法等者:此中五法,即下自釋起五取相。於五所對治法,能圓滿解脫厭離故。云何五所治法?謂三顛倒,及規求利養、希望壽命。初一顛倒,由於諸行取無常相能為對治。第二顛倒,由於諸行亦取苦相能為對治。第三顛倒,由於諸法取無我相能為對治。規求利養,由於飲食取惡逆相能為對治。希望壽命,由於命根取中夭相能為對治。又三顛倒依三愚起。於前際等諸行無知,名時節愚,故起常倒。於苦樂等受無知,名分位愚,故起樂倒。於諸法體相無知,名自性愚,故起我倒。
 這當中的五種方法,就是下面會解釋的起五取相。對於五種所對治的法,取無常相、苦相、無我相、於飲食取惡逆相、於其命根取中夭相,能夠圓滿解脫厭離所對治法的相。什麼是五種所對治的法呢?是指於無常計常的顛倒,於苦計樂的顛倒,於無我計我的顛倒,及規求利養、希望壽命,加起來有五種。
 第一種顛倒,是於無常常倒,只要於五蘊等有為諸行取無常相就能夠對治。
 第二種顛倒,於苦樂倒,如果還覺得世間有什麼樂的,就是自己的執著,佛在《阿含經》裡面說,佛對於世間沒有哪一件事情能夠讓他樂著的,眾生還有顛倒,應該要取苦相來對治。
 第三種顛倒,於無我計我的顛倒,應當思惟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的,無我無我所,要取無我相來對治計我的顛倒。
 第四種顛倒,規求利養,追求很多的財富是因為需要享受,對飲食取惡逆相就能對治它。
 第五顛倒,希望壽命,希望長壽久住的不如理的想法,必須於命根取中夭相來對治。這種想法剛好跟世間人相反,世間人連死都不敢談,開口閉口絕對都不說死的,但是在佛門裡常要提醒自己,面對這件事情,因為這件事隨時會發生,要取中夭相來對治自己的懈怠。
 又有三種顛倒依止三種愚癡而起。於前際等諸行無知,對於過去的色受想行識有所無知,不知道是無常的,是無我、無我所的,這是時節愚,所以起常倒。於苦樂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不明白全部都是苦,起樂顛倒,稱為分位愚。於諸法的體相,不但人無我,法也是無我,也是不真實的;沒有我的真實體相,沒有法的真實體相,起我的顛倒,稱自性愚。
寅十五、心解脫門定智修別2 卯一、標
 第十五科心解脫門定智修別,令心解脫的修定或修智慧的種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釋出。
又有五種修定修智二勝行者證心解脫生長之門。
 又有五種法,是使修習禪定及修習智慧二種殊勝觀行的行者,證得心解脫,令心遠離貪瞋癡煩惱;於修定修智之時,行者由淺到深,逐漸生長,依此逐漸生長的修定和修智的方法,令心解脫,所以稱為心解脫生長之門。
卯二、釋2 辰一、定勝行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定勝行,四種修定的殊勝方法。
定勝行者,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如因聽聞,因廣大音讀誦經典,因為他人開闡妙義,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正解法義,當知亦爾。
 修習禪定殊勝觀行的行者,有四種方法。
 一、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因為能夠聽聞四聖諦的言論,法是能詮的文句,義是所詮,能夠正確理解四聖諦的法義,有助於修定。
 二、如因聽聞,因廣大音讀誦經典,聽聞佛法是一種方法,放出廣大聲音來閱讀背誦經典,也有助於修定。
 三、因為他人開闡妙義,由於為他人開示闡明微妙的義理,利他即自利,自己也因此更加理解其中微妙的義理,這樣也幫助修定。
 四、在空閑處審諦思惟。在空閒或寂靜的地方,很詳細的不顛倒的,沒有錯誤的思惟,由此正確的理解佛所說的法義,應知也是能幫助修定。
 這四種方法,都是要正解法義,由正解法義,幫助行者修定。〈決擇‧菩薩地〉卷77,2326頁說到如何修習奢摩他時也有此意,如文所說:「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辰二、智勝行
 第二科智勝行,修慧的殊勝正行。
智勝行者,於上品亂貪欲對治無倒思惟。
 修智慧的殊勝觀行者,對於上品猛利的很麤重的貪欲對治,是以沒有錯誤的、沒有顛倒地思惟來對治。
《披》又有五種乃至無倒思惟者:定勝行中有其四種。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是為第一。因廣大音讀誦經典,正解法義,是為第二。因為他人開闡妙義,正解法義,是為第三。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正解法義,是為第四。智勝行者,於上品亂貪欲對治無倒思惟,是為第五。此中貪欲,顛倒體攝,故名為亂。猛利尤重相所攝故,名為上品。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八卷五頁562
 修定的殊勝觀行中有其四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因聽聞四聖諦的言論,能夠正解法義。
 第二種方法,因廣大音讀誦經典,正解法義。
 第三種方法,因為他人開闡妙義,正解法義。
 第四種方法,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正解法義。
 這四種都是要正解法義,不過方法有所不同,一是聽聞,一是廣大音讀誦,一是為人開闡妙義,一是空閑處自己內心的思惟。
 修智慧的殊勝觀行者,對於上品亂貪欲對治能以沒有顛倒思惟,是為第五種。智慧是要以沒有錯誤的思惟,能夠對治顛倒的貪欲。亂,是指顛倒,貪欲是顛倒的體性所攝,因此稱為亂。上品是指這種煩惱很猛利,而且很重,稱為上品。如〈有尋有伺地〉卷8,230頁所說煩惱上品相。
寅十六、觀行意樂及方便別2 卯一、標
 第十六科觀行意樂及方便別,說明修習觀行意樂及方便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釋出。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意樂方便悉皆具足。
 又有五種法,能顯出修習三乘觀行的人,心意的好樂即願力,及方法都完全具足圓滿。
卯二、釋2 辰一、辨差別2 巳一、意樂具足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差別,辨明其中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意樂具足,說明意樂具足的相狀。
謂於涅槃、菩提起猛利信解,名意樂具足。
 對於所證的涅槃,及能證涅槃的菩提生起強而有力的相信勝解,稱為意樂具足。
 涅槃,原是印度語,稱涅槃那,也被譯做泥洹或抳縛南。它的意義,包括了滅、寂、寂滅、寂靜、滅度,玄奘大師譯為圓寂。在印度的原語應用上,是指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如燈火熄滅了稱為「燈燄涅槃」。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採用此詞做為最高的理想境界,如五種現法涅槃論,即以現世五欲的快樂與得四禪定為涅槃;此外也見於婆羅門教以修持達到梵我合一或死後生到梵天,稱為「梵涅槃」;可知「涅槃」不是佛教專有的名詞。唯「涅槃」這名詞一出現在佛教經典上來,便給它以新的內容,到現在差不多變成佛教特有而莊嚴的名詞了。
 涅槃也同般若一樣,它的內容包括多方面的,在《大般涅槃經》中舉二十五種、《四諦論》舉六十六種的異名,一般經論中所常見到的無為、真諦、彼岸、無壞、無動、無憂、無垢、不生、解脫、無畏、安穩、無上、吉祥、無戲論、無諍,以至真如、實相、如來藏、法身等等,都是涅槃的異名。
 有人以為死即是涅槃,這是錯誤的。《勝鬘經》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如果死就是涅槃的話,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證涅槃應是死在成道時,可是菩提樹下證涅槃時與死是無關的。菩提之與涅槃,原如光之照物,是同時而沒有先後,故涅槃不應指為死;嚴格的譯師稱聖者之死是譯做「般涅槃」,般是「全無殘餘」的意思,故般涅槃的意義是近於阿羅漢最後身心俱滅的無餘涅槃,顯然是與佛陀在菩提樹下或聲聞人現生所證得的「現法涅槃」有所區別。把死稱作涅槃,是有傷害此莊嚴名稱的。
 依大乘二乘對涅槃的體證有淺深不同而有四種不同,包括: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指一切法之實性即為真如之理。一切諸法雖為客塵煩惱所覆障,然本來自性清淨,具有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然如虛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
 二、有餘依涅槃,斷盡煩惱障證得真如之理,煩惱障雖滅,然尚餘欲界五陰之身而為所依,因此稱有餘依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煩惱斷盡,所餘五陰之身亦滅,失去一切有為法之所依,自然歸於滅盡,眾苦永寂。
 四、無住處涅槃,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窮未來際,利樂有情,因此名無住處涅槃。涅槃的見地,如苦痛的消散,無分別、無分量、寂靜、平等,這在大乘二乘中,都是一樣的,都是從無我觀中,消除個我的對立而說明的。而大乘的特色,主要在悲智一如的淨德,隨感而應。
 菩提,是證得涅槃的智慧,〈聞所成地〉卷13,477頁說菩提有三種,包括: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由修而得,對於二乘而言,四念處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名菩提分修,對於大乘而言,六度四攝乃至一切法門都是菩薩成佛必修的菩提分法。大乘菩提的體性,依〈菩薩地〉卷38,1255頁所說:二斷二智,名為菩提,或說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餘永害,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名無上正等菩提。
 行者若能對涅槃、菩提,從聞思佛法中而有深入猛利的信心與勝解,由此發願攝修,這是修證涅槃、菩提的意樂,稱為意樂具足。
巳二、方便具足
 第二科方便具足,說明方便具足。
無間殷重修習正知而行、奢摩他、毗鉢舍那,名方便具足。
 行者修證涅槃、菩提的意樂具足之後,以沒有間斷的,殷切周備、慎重的,很認真的,很專一的,很仔細的來修習正知而行,隨時正確的知道自己現在的六根緣六境時的起心動念之邪正、及修奢摩他的止行,修毗鉢舍那的觀行,稱為方便具足。這是修證的前方便。
《披》又有五種至名方便具足者:此中意樂具足有二差別。一、於涅槃起猛利信解,二、於菩提起猛利信解。方便具足有三差別。一、無間殷重修習正知而行,謂密護根門。如聲聞地釋。(陵本二十三卷一頁1943)二、奢摩他,三、毗鉢舍那。如是名為五種修觀行者意樂方便悉皆具足。
 這其中意樂具足有二種差別:
 一、於涅槃生起強大的信心及勝解,
 二、於菩提生起強大的信心及勝解。
 修行的方法具足,有三種差別。
 一、無間殷重修習正知而行,這是指密護根門,緊密的守護自己的六根不要攀緣六境。如〈聲聞地〉卷23,809頁所說。
 二、奢摩他,
 三、毗鉢舍那。
 這五種中第一與第二是信解心,是內心的意樂,第三到第五是修行的方法,具足這五種名為修習三乘觀行者意樂方便悉皆具足。
 玅境長老指出這裡是在說信進念定慧,對於涅槃、菩提生起猛利信解意樂具足,是信根的栽培;無間殷重修習是精進根的栽培;修習正知而行是正念的栽培,因為正知可以保護正憶念,能正知是因為有正念,正念不現前也沒辦法正知,把它配合念來解釋,就是栽培自己的正念的善根;奢摩他是止,是定的善根的栽培;毗鉢舍那是慧,慧的善根的栽培。
辰二、明勝利
 第二科是明勝利,說明五法具足的殊勝利益。
又由成就如前所說意樂方便悉皆具足不退轉故,令觀行者堪能速證聖諦現觀,亦善安住諸勝善品。
 又由成就前面所說的涅槃、菩提的信解意樂、正知而行、修止、修觀,這五種方便都具足不退轉,能使令修三乘觀行的行者的心很快的有堪能性,由如如智證如如理,很快證入四聖諦現觀,轉凡成聖,也能善巧安住種種殊勝的、無漏的無諍三昧等勝善品的功德。
《披》又由成就至諸勝善品者:此釋前說五種具足所獲勝利,非更別顯五種佛教所應知處,以於文中不說五種言故。原文不次,今移正之。
 這是解釋前面所說的五種具足所獲的勝利,並不是另外再顯示有五種佛教所應知處相,將它安排在同一科,因為在文裡面不再提出五種了,五種法這些文句,原文不是這樣安排,但是現在將它校正過來再說明解釋一下,是在說觀行的意樂及方便差別圓滿,有這些殊勝的功德,這是《披尋記》作者的解釋。
寅十七、領受身心諸受相別
 第十七科領受身心諸受相別,說明有情的六根接觸六境時所生身受、心受的差別。
又有五法,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煩惱身心,具攝眾苦。謂苦、樂、憂、喜、捨。
 又有五種法,使令有情依過去生所造的業,領受人天的可愛業果異熟及三惡道的不可愛業果異熟時,不可愛的業果是煩惱,可愛的業果也是煩惱,「煩惱」的意思就是使令心裏面不寂靜,由此煩惱擾亂身心不寂靜,具足含攝各種痛苦。這五法就是苦、樂、憂、喜、捨五受。
 五受中苦和憂是領納不可愛果報的二法,喜和樂是領納可愛果報的二法,捨是通於苦樂的。苦、樂、捨是屬於前五識相應的身受所攝,五受都是意識相應受。喜和樂這二種可愛的感受容易增長貪煩惱,苦和憂這二種不可愛的感受容易增長瞋煩惱,而捨受有煩惱種子所生的粗重所隨逐,容易增長癡煩惱,因此無論領受可不可愛的業果異熟,對於不懂得如理作意的凡夫都是生起煩惱的因緣,有了煩惱,身心都不得安寧乃至有種種痛苦,所以說五種受煩惱身心,具攝眾苦。
《披》又有五法等者:此說五有漏受應知。
 這是說五種有漏的,有煩惱相應的受應該知道。
寅十八、不還聖者生相差別
 第十八科不還聖者生相差別,說明不再回來欲界受生的不還果聖者之生相差別。
又有五種離欲界欲未盡餘結學生差別。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二、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槃。三、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五、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
 又有五種已經離遠欲界欲,已經斷除三界分別起的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還有欲界的貪、瞋等五下分結,也斷除欲界的九品修惑,於色無色界的修所斷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的有學三果聖人,於受生時、及受生後般涅槃的種種差別。
 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不還果之聖者欲界壽盡而生色界時,於「中有」之位,證阿羅漢果而得入涅槃。又分速般、非速般、經久般等三種。如〈聲聞地〉所說。這是第一種,稱為中般涅槃不還聖者。
 二、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槃。三果聖人到初禪天以上才證入有餘依涅槃,證得涅槃阿羅漢果,但是壽盡時才入無餘依涅槃。第二種以上的涅槃,在《俱舍論》裡面有特別的註解,是指有餘依涅槃,三果聖人證到初禪,依所修禪定深淺不同而生到初禪的梵眾天或梵輔天,但不會生到大梵天。為什麼呢?經論上解釋,大梵天會有一個想法,認為梵眾天和梵輔天都是自己的孩子,他有邪僻見,有這種錯誤的見解,所以不會生到大梵天。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很快的就證入有餘依涅槃,等到這一生壽盡就進入無餘依涅槃。這是第二種,稱為生般涅槃。
 三、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三果聖人受生到色界天以後,也要少用功力,不用很大的用力,聖道就會現前,就會證得有餘依涅槃,證得阿羅漢果,壽盡以後能夠入無餘依涅槃,第三種,稱無行般涅槃。
 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受生到色界天以後必須很努力,要勤修聖道才能夠證得阿羅漢果,等到這一生結束以後,才能夠入到涅槃,稱為有行般涅槃。
 這三種來比較,《成實論》說,依般涅槃的速度差異,生般涅槃的三果聖人是屬於利根的,無行般涅槃是屬於中根的,有行般涅槃是屬於鈍根。
 五、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有一種三果聖人從欲界壽盡到色界初靜慮天受生已後,住於彼處不般涅槃。從初靜慮天壽盡後次第展轉上生最上一天色究竟天,或到無色界天諸所生處,乃至或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才證得阿羅漢果而入涅槃,這是第五種三果聖人,稱為上流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又分二種,一種於色究竟天入涅槃,屬於重慧的;一種於非想非非想處入涅槃,是重定的。這類重定的三果聖人在四禪天死了以後不入五淨居天,直接去空無邊處天受生,空無邊處天死了到識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死了到無所有處天,無所有處天死了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才入涅槃。
《披》又有五種離欲界欲等者:此說五不還果生相差別。由彼已斷五下分結,是故說言離欲界欲。未斷五上分結,是故說言未盡餘結。有學位攝,是故名學。生上二界未證無生,說之為生。何等為五?謂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如聲聞地釋。(陵本二十六卷五頁2185)如文次第,配釋應知。
 此處是說五種三果聖人的生相差別。由於已經斷除五種下分結,見道是修道的下分,稱為下,三界分別起的薩迦耶見、戒禁取、疑是見所斷的煩惱;一種是欲界的貪瞋、欲界的煩惱是在色無色界之下,稱為下。這五種煩惱稱為五下分結,因此說離欲界欲。五種上分結的色貪、無色貪、掉、慢、無明,還沒完全斷除,因此說未盡餘結,是屬於有學位所攝,因此稱為學。三果聖人生到色無色界去,於修所斷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未證上二界的無生,因此說為為生。是哪五種?是指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如〈聲聞地〉卷26,894頁中有詳細解釋這五種三果聖人的情況。如文中所說的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
寅十九、雜修不還生地差別
 第十九科雜修不還生地差別,雜熏修靜慮的三果聖人受生地的差別。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差別。一、下品靜慮果生地,二、中品靜慮果生地,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得不還者的生地差別。這種三果聖人在經典說是重智慧的,喜歡到清淨的五淨居天去,不喜歡跟凡夫住在同一天界裡。五淨居宮只有三果聖人才可以居住,凡夫有禪定也不能住到那裡去。
 但是,他如何清淨呢?就是要禪定清淨才可以生到五淨居宮。禪定怎麼清淨?是有方法,要雜修第四靜慮,以第四禪為依止,行者修無漏的四念處,或三三昧,或是其它的定,修無漏的多念,然後夾雜有漏的四禪的這種定也是很多念;然後再修無漏的多念這種三昧,多念的無漏夾雜多念的有漏,再夾雜多念的無漏。換句話說,二念的無漏,前後是無漏,中間是有漏,為要使令禪定清淨,用無漏來熏有漏,稱為雜熏修。這熏修一般說只有色界有,在《大毗婆沙論》還有分別無色界有沒有這種雜熏修呢?有人說沒有,因為這個很難見,很微細。也有人說只有佛才有,聲聞、獨覺是沒有辦法用無色定來雜熏修無漏的定,只有色界的定有雜熏修。想使色界定能夠莊嚴、明淨,必須要這樣雜熏修。從多念的無漏夾雜多念的有漏,再夾雜多念的無漏這樣熏修,漸漸的到變成二念的無漏夾雜二念的有漏,再進入二念的無漏時,稱為雜修定加行成滿,屬於加行究竟作意,如果完全成功時,是一念的無漏夾雜一念的有漏,再夾雜一念的無漏,稱為雜修定根本圓成,屬於加行究竟果作意,那時速度很快,這時根本定完全的成功。
 這三念心有五種品,有五種品類的差別。
 一、下品靜慮果也是三心,五種品類修到成功時都是只有三心,就是二念的無漏夾雜一念的有漏的情況。下品的靜慮果生到五淨居天的最下層的無煩天,在那裡沒有太多的煩惱。
 二、中品靜慮果生地,成就時也是三心,二念的無漏夾雜一念的有漏,如果將前面三心累計起來,就說是六心。這六心,因為修法不一樣,有的人可以起定,有的人不起定,有的人可以連續的修,從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上極品,現在說的六心就是連續這樣修,說為六心,其實還是二念的無漏夾雜一念的有漏,不過這種定的品質更高了,是中品的。
 三、上品的靜慮果,是九心,也是二念無漏夾雜一念有漏,加上前面下品、中品,如果連續修,就是九心。成就九心時即獲得上品靜慮果,能生到善現天。
 四、上勝品的靜慮果生地,也是二念無漏夾雜一念有漏,加上前面的累計起來就是十二心,這是善見天。
 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就是十五心了。如果連續修,於十五心的時候就完成這五種品類的靜慮果生地,可以直接生到色究竟天去。每個人修行的情況不同,有的人修了下品以後就出定了,有的人或者修了六品才出定,然後再繼續修,有的是不出定,連續把十五品心完成,有這些差別。
《披》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等者:當知此說五淨宮地。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及色究竟。謂不還果,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雜修第四靜慮力故,生此五淨宮地。如次配釋應知。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五淨居天宮。依所修禪定的清淨與否,越往上的天,身相越莊嚴,分成五種,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及色究竟天,這是指不還果,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雜修第四靜慮的力量,生到這五淨宮地。如其次第配合起來解釋應當了知。五淨居宮在〈有尋有伺等三地〉卷4,113頁曾說過。
 《俱舍論》說到三果聖人雜修靜慮的目的有三種。
 第一種目的是為了生到五淨居天而雜修靜慮,這是好樂智慧的三果聖人。
 第二種是為了享受現法樂住,享受寂靜樂而雜修靜慮。
 第三種是害怕自己的禪定會退轉,經論裡面這樣說,禪定也是很容易退轉,包括阿羅漢都還會害怕自己的禪定會退轉。
 阿羅漢也可以雜修靜慮,不過只有二種目的,是為了享受現法樂住,以及鈍根阿羅漢怕自己的禪定退轉而雜熏修靜慮,有這二種差別。
寅二十、定斷煩惱觀察差別2 卯一、標
 第二十科定斷煩惱觀察差別,觀察自己是不是已經決定斷除煩惱的五種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釋出。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
 又有五種修止觀的行者依觀察作意,能使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圓滿決定不會退轉。
卯二、釋2 辰一、舉欲離欲相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欲離欲相,說明於欲離欲的相貌。
謂雖深厚憶念分別思惟欲相,於諸欲中仍不趣入。任運捨心,於離欲相率爾思惟,便能任運其心趣入。
 如果行者修行成功,三界煩惱永斷是阿羅漢了。阿羅漢這樣觀察,雖然故意的、很深刻的憶念分別思惟欲的相貌,故意在心裡現出色聲香味觸男女的欲,由於心已經修行成功,境界現前時,在欲當中心不會趣入,不會歡喜欲,已經知道它是不淨,這一件事情已經完全通達;任運的,不用努力,自然的就棄捨愛樂欲的心。能對離欲的相貌不經意的、很快的,不是刻意的,馬上思惟就能夠任運的令心趣入離欲的境界。
 凡夫有時候不深厚憶念分別欲相,而欲還會現行,而且心裡還會愛著欲。例如想到蛋糕很好吃,就流口水了,而阿羅漢故意把它現出來,也不會想要去愛著欲,他的心情跟凡夫是不一樣的。凡夫如果深厚憶念,一定是在欲裡面相續的思惟,執著欲了。
辰二、例恚無恚等
 第二科例恚無恚等,例說例恚無恚等的相狀。
如於欲離欲相,如是於恚無恚相,害無害相,色等至生相、無色等至生相,及涅槃相,當知亦爾。
 如同對於欲的任運離欲相,同樣的對於恚的任運無恚相,對於害的任運無害相,或者是把色界定的生相現出來,無色界定的生相現出來,及涅槃相,也是一樣都不會執著。阿羅漢的心不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率爾思惟就能夠任運其心趣入最上捨的境界。
《披》又有五種修觀行者觀察作意等者:當知此說五種順出離界。謂出離欲、恚、害,及色無色思惟。欲、恚、害相及出離相,如文易知。色無色相略有二種,謂等至相及與生相。彼出離相,即涅槃相應知。
 應當知道這是說五種順出離界,是指出離欲、恚、害,及色無色思惟。出離欲、恚、害是屬於欲界的,欲界的眾生這三種煩惱特別重。色無色界的思惟是對於禪定的愛見慢等,行者把它現出來發現對於色無色界的境界及生命體也不會愛著。欲、恚、害相,或者是它的出離相,如文所說的很容易明白。色無色相要略而言有二種,是指等至相及與生相。等至相是禪定,以及受生相。若色無色界定現出來時,行者的心任運的跟涅槃相應,稱為涅槃相應當了知。涅槃是無相的,不過它在剛開始行者有作意時,在後得智時也可以說有相,任運的就可以跟無相相應,從有相契入無相的涅槃。就算行者把色無色界等至現出來,行者也能夠跟涅槃相應,稱涅槃相。
 這是說到阿羅漢的心情,已經出離三界的煩惱,對欲、恚、害以及色無色界受生,愛著的情況都沒有了,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
子六、六種2 丑一、結前正顯
 第六科六種,分別六種佛教所應知處相,分二科,第一科結前正顯,結束前文,正式顯示後文。
已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六種。
 已經說完五種佛教所應知處相。接著彌勒菩薩開示六種佛教所應知處相。
丑二、別廣宣說13 寅一、宣說有情六相事別3 卯一、標說
 第二科別廣宣說,各別詳細說明六種佛教所應知處相,分十三科;第一科宣說有情六相事別,宣說有情有六種相、八種事的差別,又分三科;第一科標說,標出六相、八事的差別。
謂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為令墮在我及有情、命者見等眾生,趣入無我故。
 是指依六種相,宣說八種有情事的差別。這八種有情事都可以有六種相貌,因為六根緣著六境,一一各有六種相貌。這是為使令墮在我見、及有情見、命者見等眾生,能趣入無我的正見的緣故。由六根緣六塵生六識就會有這八種有情事差別。
卯二、列事
 第二科列事,列舉出八種依事差別。
謂我所依事差別,境界事差別,自性事差別,受用因事差別,受用事差別,隨說事差別,作用事差別,希望事差別。
 八種有情事差別是指:一、我所依事差別,有情的生命體所依止的因緣所生法的事,不外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二、境界事差別,指六根所取的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事差別;三、自性事差別,有情執著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廣說包括末那識及阿賴耶識,以此為我,因此六種識乃至八種識名自性事差別;四、受用因事差別,有情能受用各種境事的原因,必須依止根、塵、識三法和合而生觸,由觸而有受,所以眼觸乃至意觸六觸名受用因事差別;五、受用事差別,依止眼觸乃至意觸就有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六種差別事,於六種受用事差別中有各有苦樂憂喜捨事,其中苦樂捨三受為眼觸乃至身觸所生受,五種受為意觸所生受;六、隨說事差別,指六觸所生想,能依名取相而隨各種受用事發出各種言說;七、作用事差別,指六觸所生思,根、塵、識三法和合而生觸受想時,由思能令心造作作善不善無記諸法,成妙劣中性,因此六思名作用事差別;八、希望事差別,是指六觸所生六愛,愛就是希求,有思就有愛,有情於已得苦苦性位起別離愛。於未得苦苦性位起不和合愛,於已得壞苦性位起不別離愛及於未得壞苦性起和合愛,於行苦性位起愚癡愛。有情的生命體就是八種事情所組成的。
 〈攝事分〉卷89,2641頁說這八種差別:一、六根是內處差別,二、六塵是外處差別,三、六識身差別,四、六觸身差別,五、六受身差別,六、六想身差別,七、六思身差別,八、六愛身差別。這其中由根塵識三法和合義安立前三種差別;由受因緣義安立第四種差別;由三和合觸所生果義安立第五差別;由分別受隨言說義安立第六種差別,因為有情受諸受時作如是想:自己現在領受此苦此樂此非苦樂,也為他人隨起言說;由業雜染義建立第七六思身差別,煩惱雜染義建立第八六愛身差別。這二種雜染義的關係是:由於有情於諸受生起和合思、別離思等之造作時,也就發起和合愛及別離愛的染污希求。
 有情的生命就是這八種事的和合運轉,並沒有常住、不變、有主宰性的我存在,若能不隨這八種事的現起而轉,背離塵境趣向覺悟,就能漸漸出離生死。
《披》謂我所依事差別等者:此釋前說八種有情事差別。於一一中各有六相,謂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如其次第應知。此中六觸乃至六愛,謂眼所生乃至意所生,從所依根,差別成六。餘三易知。
 這是解釋前面八種有情事差別,於一一中各有六相差別,包括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如它的次第應當了知。此中所說六觸乃至六愛,是指眼所生乃至意所生的觸、受、想、思、愛,都是從所依止的根、所緣的境而差別分成六種。其餘的根、境、識三種是容易知道的不再多說。
卯三、辨觀2 辰一、未純熟
 第三科辨觀,辨明觀行者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未純熟,說明未善純熟修觀行者的相貌。
於如是等事差別中,未善純熟修觀行者,便謂有我。依眼等根;於色等境;由觸及受種種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等於自於他隨起言說;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於非愛事希望不合、不住、損減。
 在這八種事的差別當中,行者若還沒有善巧的、很純粹的、很熟練的在所修所緣事上修習觀行,還是會任運的分別有我。依眼耳鼻舌身意緣著色聲香味觸法時,由於六根觸對六境,三法和合生觸,還有識在其中,包括自性識,但省略沒說。根、境、識和合生觸,觸以後就會有苦樂憂喜捨等受。受生出來以後會有種種的想,依想取相,能了知有情是什麼名字,是什麼種姓,是剎帝利、婆羅門,或首陀羅,是高貴的,或是一般的公務人員,或作農、作商這些不同的種姓;是姓沈、張、王、李等父母的差別,稱為姓;也會分別,吃什麼食物有益健康等等,等就包括領受苦樂差別,這些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等種種的分別心,就是六想。有六觸、六受,就會有六想。能夠說是因為有想,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取相分別以後,在自己的身上討論自己或討論他人時,會有種種的話說出來,能說話是由於心裡有想。因為有感受就會有所思想。由想就有思,由思心所令心造作合法的或不合法的業;由思而有愛,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不要別離、長久安住、增長利益,於不可愛事希望不合和、不久住、損減不現。例如世間人於追求官位時,要有種種的活動,活動裡面有合法的、不合法的。有情不明白,追求來的東西,一點都掌握不住,只是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等心識不同的呈現而已,追求的結果有時是白白的犧牲精神體力,又留下不好的名聲,或者是被破壞了,身心被傷害等。這是說到有我的情況是這樣子,未善純熟修觀行者認為有我,認為都是我在見色聞聲,我在那裡受用,我在想,我在造作,我可以掌握這個世界,我要追求可愛的境界,不能離開我。
辰二、已純熟
 第二科已純熟,說明已善純熟修觀行者的相貌。
若於如是事差別中,已善純熟修觀行者,爾時妄計皆不得生。
 在這八種事的差別當中,能夠很完好的、圓滿的、專一純熟的修無我的觀行,這時所有的妄計為我的執著都沒有了。這是阿羅漢才有辦法完全純熟。
《披》有如是名如是種等者:此中略有八言說句。謂如是名、如是生類、如是種姓、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苦樂差別、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頁3964)此中名,謂呼召假名。種,謂剎帝利等色類差別。姓,謂父母差別。食,謂飲食方軌。等言,等取餘句應知。依此八言說句,於自於他隨起言說,謂此是我名,此是彼名等。亦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頁3965
 這其中要略有八種言說句,包括有情的名字、胎卵濕化四生中的種類,哪一族性的種姓、所受用的飲食、所領受的苦樂差別、多長的壽命,在世間安住多久,所有獲得的有邊際壽等。如〈菩薩地〉卷49,1646頁所說。這裡所謂的名就是呼召假名,用來招呼的,父母所給的代號。種,是指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這些種族的色類差別。姓,姓張、姓王、姓李,是說父母的差別。食,是指飲食的方法軌則,有情也常常會討論要怎麼樣吃才會好,如何煎煮炒炸等,這是飲食的方法軌則。等字包括其它的領受苦樂差別、長壽、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依這八種言說句,對於自己、對於他人隨起言說,而說這是我的名,這是他的名等。這也如〈菩薩地〉卷49,1646頁所說。
寅二、於諸寶學輕懱等別2 卯一、舉輕懱3 辰一、標過
 第二科諸寶學輕懱等別,六種於三寶及三學等輕懱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輕懱,舉出輕懱的差別,又分三科;第一科標過,標出輕懱的過失。
又於寶學有六輕懱,能令善法或未得退,或已得退,捨佛聖教,乃至微信亦皆退失。
 又對於佛法僧三寶及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三學,三寶與三學加起來有六種輕懱。由於輕視三寶與三學會使令所學的善法還沒有得到就不會再去追求,而有未得退,或已經有一點小小的戒定慧,對佛法僧小小的信心,由於輕慢不注重也會有已得退的情況;捨棄佛的聖教,乃至小小的信心都退失。這種情況是不論在家、出家都會發生。
辰二、列法
 第二科列法,列出六種法。
謂於佛法僧寶,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這六種法是指佛、法、僧三寶,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披》又於寶學有六輕懱等者:寶謂三寶,學謂三學,如下自釋。不生敬信,是名輕懱。
 寶是指佛、法、僧三寶,學是指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三學。不能生起恭敬心與信心,名為輕懱。
 在家居士,或者出家還未受大戒的行者,看到比丘、比丘尼,都要恭敬,恭敬能使自己得到利益。因此應該要恭敬三寶,不論對方怎麼樣,自己內心還是要對佛法僧生起信心。
辰三、釋由
 第三科釋由,解釋輕視的理由。
由惡友故,於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誡教授;由惡語故,全無所得。彼由邪僻及無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
 會對三寶或對於三學退失信心,是因為親近的是惡知識,教授惡知識或同行惡知識,凡夫難以分別。假如沒有智慧分別親近的是惡知識,對於增上心、增上慧會得到錯誤的見解。邪就不是正的,不是正確的。僻,僻見,錯誤的,而且有偏執的、不正確的見解。這樣的惡友可能還會毀謗三寶,或是毀謗正確的戒定慧,因為惡語的引導令自己於戒定慧全無所得。彼親近惡友的有情由錯誤的偏邪的見解,及於戒定慧三學全無所得的緣故,由此退失一切所有善法,乃至將來墮到三惡道。
卯二、例相違
 第二科例相違,例說相違的白法六品。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六法。
 與這種情況相違,應當知道就是對於佛法僧,還有戒定慧,都有信心,乃至功德逐漸的增長,未得的可以成就,已得的會增長,成就佛法僧戒定慧六種白法。
《披》由惡友故等者:此釋前說六種輕懱退失善法所由。謂於佛、僧不敬信故,惡友為依,由是於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誡教授。及於正法不敬信故,聽聞惡說法毗奈耶,是名惡語。由是為依,令於增上三學全無所得。
 這裡解釋前面所說對於三寶以及三學輕視而退失善法的原因。由於對佛、僧,不恭敬、不相信的緣故,親近惡知識,以惡知識為依止,對於增上心、增上慧就得到錯誤偏差的教誡教授。對於正法不敬信的緣故,聽聞惡說的法和律,惡說法律是名惡語。由於親近惡知識聽到惡說法,由此為依,令行者於三學失去信心全無所得。
寅三、煩惱所依色等境別2 卯一、舉貪依
 第三科煩惱所依色等境別,煩惱所依止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界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貪依,舉出貪煩惱所依止的境界差別。
又有情心與不如理作意俱行,於色等境有六種貪所依處平等分位。
 有情的心如果與貪煩惱心所相應而有不如理作意俱行,由此六根接觸六境發生六識時,於可意境生樂受就會有六種貪煩惱增長,因此說於色等境有六種貪所依處平等分位的樂受產生。樂受與有情的欲求平等因此說為平等分位。這是凡夫的相貌,凡情一定受限於這些種種的感受,於此平等分位的樂受就生起六種貪。
卯二、例瞋等
 第二科例瞋等,例說瞋、癡等。
如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處不平等分位,癡所依處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當知亦爾。
 如貪所依處的平等分位是指樂受,於樂受時隨順自己的心,由此隨順增長貪煩惱,如是瞋所依止處的不平等分位即苦受,於苦受時,不隨順自己的心,由此隨順增長瞋煩惱;於癡所依處非平等非不平等的分位即捨受,於捨受時不能提起正念,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的,無我、無我所的,由此隨順增長癡煩惱,應當知道也是一樣。
《披》又有情心至當知亦爾者:由說樂受貪所隨增,即此樂受名為貪所依處。樂受生時,緣可意事,是名平等分位。由說苦受瞋所隨增,即此苦受名為瞋所依處。苦受生時,緣不可意事境,是名不平等分位。由說不苦不樂受癡所隨增,即此不苦不樂受名癡所依處。不苦不樂受生時,緣非可意非不可意事,是名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如是三受緣六境生,故說六種。
 由於說樂受是貪煩惱所隨順增長之所依,即這種樂受名為貪所依處。樂受生時,緣令心忍可滿意的事,名為平等分位。由於說苦受是瞋煩惱所隨順增長之所依,即這種苦受名為瞋所依處。苦受生時,緣令心不能忍可不滿意的事,名為不平等分位。由於說不苦不樂受是癡煩惱所隨順增長之所依,即這種不苦不樂受名為癡所依處。不苦不樂受生的時候,是緣著非可意也非不可意的事情,稱為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這樂受等三受是緣著色等六境而生,因此說成六種。
寅四、清淨無染恆住法別
 第四科清淨無染恆住法別,清淨無染的六種恆住法差別。
 阿羅漢的心觸對境界時都是住在最上捨,稱為六恆住,這段文是形容阿羅漢的境界。
又有六種最極清淨轉自所依,第一究竟,無間無闕,無有染汙,恆平等住。謂若行、若住,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恆平等住。
 又有六種法,是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依所修的聖道,獲得最極清淨轉變自己身心所依的阿賴耶識成異熟識,這種轉依是最殊勝、究竟圓滿,令心不間斷的安住正念、沒有少分不安住正念,沒有煩惱染汙、無貪無瞋無癡,恆常平等而住;在日常生活中的行時、或修止觀的住時,六根接觸六境時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不取相、不取隨好,心無高下,好惡不著,恆常安住在最上捨,平等住於無我、無我所的正念。
《披》又有六種最極清淨等者:當知此說六恆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頁2812)由住上捨,是故說言恆平等住。由住正知,是故說言無有染汙。由住正念,是故說言無間無闕。唯阿羅漢具足成就,是故說言最極清淨轉自所依,第一究竟。
 應當知道這是說無學阿羅漢有六恆住法。他眼見各式各樣的色,可愛的事情不會歡喜,不可愛的事情也不會憂愁,無喜也無憂,安住上捨,上是讚歎,讚歎捨棄煩惱而不執著稱為上捨,倒不是阿羅漢全部都是捨受,他有無漏的喜樂捨三種受,一念心隨時與佛法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的正念相應,及正確的了知自己身心狀態的覺照。如是耳聞聲已、鼻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也都是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聲聞地〉卷34,1119頁所說。由於能安住最上捨,因此說為恆平等住。由於能安住正知,因此說為無有染汙。由於能安住正知正念,因此說為無間無闕。唯有阿羅漢圓滿成就這種心性,轉捨阿賴耶識中的煩惱種子,唯有善及無記法種子,唯是清淨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因此說為最極清淨轉自所依,第一究竟。
寅五、士夫自體諸界差別2 卯一、略標列
 第五科士夫自體諸界差別,說明人體的六界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略標列,要略標示列舉出六界。
又有六法,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之所依止,無有障礙,引導、安養,於彼彼生自在而轉。謂四大種、空界、識界。
 又有六種法,是有情身心所依的六種根本原素,這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淨色根及所依的扶根塵,隨它所相應的必須依止地水火風。眼耳鼻舌身都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眼睛的地水火風跟耳朵等的地水火風的功能不同,因此說隨它所相應的就依止在不同的地水火風裡面。無有障礙,是指空界;引導,是指識界;安養,指識能夠執持有情的色根,這是約六識論說,若約大乘就說阿賴耶識可以執持有情的色根,使令色根得到安養繼續存活;於彼彼生自在而轉,指在各式各樣不同的生命體的狀態,六識使令有情能夠自在而轉。總而言之,地水火風四大種是色根及所依處扶根塵的依止,空界是無有障礙,識界是引導、安養、於彼彼生自在而轉,這六法就是指六界,有情的生命體就是由六界所構成的。
《披》又有六法等者:此中六法,謂即士夫六界,如下自釋。諸根大種,是諸色根之所依止。根所依處大種,是根所依處之所依止,由是差別,是故說言隨其所應。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是名空界。由此吞咽、於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依此說言無有障礙。引導、安養,於彼彼生自在而轉,此說識界。如下自釋當知。
 此中所說的六法,是指人的六界,如下文自會解釋。諸根的大種,地大種、水大種、火大種、風大種,是有情的眼耳鼻舌身五淨色根所依止的。根所依處,就是扶根塵,扶根塵所依止的四大種,是根所依處之所依止,諸根的大種是微細的,清淨的天眼才可見的,根所依處的扶根塵的大種是比較粗的,是肉眼可以看見的,諸根及根所依處的四大體性不一樣,由於這些差別,因此說隨其所相應。有情的眼睛、耳朵、鼻子,口,還有咽喉等都有空隙、孔穴,稱為空界。有情身體的結構是這樣,身體裡面有空隙,嘴巴吃了食物,咽下食物時,就是在空隙、空界的地方吞下去;吞了以後,它是一條通道,由這些孔穴、空隙便向下漏泄,也就是經過胃腸,消化吸收後就從下面排泄出來,因此說是沒有障礙。引導、安養,對各式各樣的生命體能夠自在而轉,這是說識界。如下文自然會解釋應當了知。
卯二、廣識界3 辰一、引導
 第二科廣識界,詳細說明識界的作用,分三科;第一科引導,說明引導的作用。
如是識界,能於現在積集任持福非褔業,能引當來愛非愛果。
 如是識界,能夠於現在的生命體當中積集福業或非福業,識界引導有情去造業,而且阿賴耶識能任持福業或非福業,福業能引出將來可愛的果,非福業能引出將來不可愛的果。這都是識界的功能,稱為引導。
《披》如是識界至愛非愛果者:此釋前說識引導義。識於現在受業熏習,任持彼種,是名積集任持福非福業,由此能引當來愛非愛果。
 這是解釋前文所說識是引導的意思。識於現在受業的熏習,所造的業都會熏習在阿賴耶識中,一點都不會漏掉。阿賴耶識於現在受業熏習任持業的種子,是名積集任持福非福業,由此能引發當來生得到可愛或不可愛的果報。
辰二、安養
 第二科安養,說明安養的作用。
亦能執持識所依止五種色根及所依處,令不爛壞。
 阿賴耶識能執持識所依止的眼耳鼻舌身五種色根,還有扶根塵,使它不會爛壞。八識論是指阿賴耶識,六識論是說依止於六根或六識裡面,此處是根據大乘的法義來解釋。
 有情現在還活得很好,沒有爛壞,因為阿賴耶識還在執持色身;如果阿賴耶識不在了,身體就如草木、死屍,不能運轉。身體不爛壞是因為有識在執持。
《披》亦能執持至令不爛壞者:此釋前說識安養義。如文易知。
 也能執持至令不爛壞者,這是解釋前面所說的識安養義。如文所說容易了知。
辰三、生自在轉
 第三科生自在轉,說明生自在轉的作用。
又由現法後後所生識自在力,令諸有情於善、不善、無記業中差別而轉。
 又由於現在的生命體所造作業力熏習成的隨業識,使得後後由相續變異成熟所生阿賴耶識的自在力,使令諸多有情於善業、不善業、無記業中差別而現起運轉。
《披》又由現法至差別而轉者:此釋前說於彼彼生自在而轉義。顯識自在力,於現在世及當來世無正對治,展轉無盡故。
 這是解釋前面所說於不同的受生處自在而活動的義理。各式各樣的心念生出來了,為什麼會這樣自在而轉呢?就是因為有識的自在力。這一念虛妄的分別沒有被正確對治,沒有轉識成智,將來還是永遠無盡的,在生死裡面輪迴。在善、不善、無記業當中差別而轉。有情的生命體是由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和合而成,並沒有所執著的我,只是地水火風空識的運轉而已。如果常常修六界差別觀,成功時可以調伏乃至可以對治我慢。
寅六、超越三處能治差別3 卯一、舉三處
 第六科超越三處能治差別,超越三處能對治觀行所要對治的三種差別,分三科;第一科舉三處,舉出三處。
復有三處,諸修行者難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行,三者、超越有頂。
 又有三個處所,是修行者非常難以超越的境界。
 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第一個就是超越欲貪,欲貪的欲,一、是指所貪之境如色聲香味觸、男女等諸欲,又名事欲,二、能貪之愛心即煩惱欲,凡夫對色聲香味觸男女等諸欲的貪愛,是很難超越的。恚,對於有情、無情、合理、不合理的瞋心也很難超越。害,是指傷害,對於有情的傷害也很難超越。不樂,就是嫉妒,不耐他榮,當他人有殊勝的事情出現時,自己不高興,這件事也很難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的下界,就是欲界,欲界有情很難超越欲貪、恚、害、不樂的煩惱。
 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行,一切有為諸行都有生住異滅相,當心一動就有種種的我相、人相、有為相、無為相等,只要有分別就會有相,要超越一切行相的現行而離相,這件事也很難作到。
 三者、超越有頂,就是非想非非想處,稱有頂。此處沒有粗的想,可是有微細的想,不是完全沒有想,沒有正見的凡夫通常會執著那一念微微心,是常住不變的真我,如果超越,對治它,就可以超越三界;但是這種最微細心念的執著,很難超越。
《披》復有三處等者:當知此說六種順出離界所對治法。略攝為三。初為前四之所對治,謂即欲貪、恚、害、不樂;次為無相之所對治,謂即一切行相;後為第六之所對治,謂即我慢。如文可知。修對治已,定能出離,是名超越。
 應知這是說六種順出離界所對治法。六順出離界就是慈、悲、喜、捨、無相心三昧、及無我觀,因為能隨順行者出離三界,稱為順出離界。六順出離界所要對治的境界總說有六種要略攝為三種。第一種就是前四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要對治的欲貪、恚、害、不樂,其中以捨心對治欲貪,以慈心對治瞋恚、以悲心對治害心、以喜心對治不樂,四無量心修成就了,就能對治欲貪、恚、害、不樂的煩惱。其次為無相三昧所對治的是一切行相,修無相心三昧,不思惟一切相,還有正思惟無相,能夠對治內心中的一切行相。最後為第六種順出離界是修無我空觀所對治的我慢,如文所說可知道。如果這六種法修行成功一定能出離三界,稱為超越。
卯二、出能治
 第二科出能治,說明六種能對治法。
超越此三難超越處,當知由六種無上對治。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
 超越這三種很難超越的境界,應當知道是由六種無上的對治,這無上是讚歎它,沒有再超過它的,讚歎六種對治法是非常的殊勝微妙。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第一處對治,能對治欲界的欲貪、恚、害、不樂的煩惱,而證得初禪;無相心三摩地,可以對治內心對一切相的執著,這是第二處對治;修無我空觀成就將我慢永遠盡除,是第三處對治。
《披》當知由六種無上對治等者:此中正說六種順出離界。慈對治恚,悲對治害,喜治不樂,捨治欲貪,由是說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由是故說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由是故說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此中對治總有六種,約所對治三處為論,是故說三,以於初中攝四種故。
 此處文中正是說六種隨順出離三界的方法。慈悲心可以對治瞋心,修悲三昧可以拔苦,對治傷害對方的心情,修喜悲三昧能對治不耐他榮的嫉妒心,修捨三昧能對治欲貪的煩惱,由這種道理說四無量心是最初第一處的對治。無相心三昧可以對治一切眾相,由此故說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處對治。若行者已經遠離我慢,通達無我,對於自己所解脫的境界,所證的禪定或聖道決定沒有疑惑,由此故說我慢永盡是第三處對治。此處所對治的應該有六種,約所對治三處,因此說有三處的對治,因為第一種是欲界的煩惱就包括四種,加上後二種合有六種,只是攝成三處而說。
卯三、顯超越2 辰一、明一切
 第三科顯超越,顯示六種順出離界超越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明一切,說明一切。
永害如是所對治故,諸三摩地皆悉成滿。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現行。
 行者能夠永害,永遠斷除所對治的六種煩惱,所有的三摩地都能圓滿成就。善巧修習能對治的四無量心、無相心三摩地及空三摩地,因此能永遠斷除所對治的欲貪、恚、害、不樂、執相及我慢的煩惱種子,使令所對治的煩惱決定不再現行。約聲聞乘來說,阿羅漢才有辦法這樣作,其他的行者還沒有完全斷除。
辰二、廣第三
 第二科廣第三,廣說第三種已經斷除我慢者的相貌。
已斷我慢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如是疑惑纏擾其心。當知有疑惑者,必不離我慢;若離我慢,必無疑惑。
 已經斷除我慢的阿羅漢就不會懷疑,我現在到底是究竟,還是不究竟呢?我已經是阿羅漢了嗎?還是不是阿羅漢呢?始終不會為這樣的疑惑心纏繞擾亂心情。如果有懷疑,一定不離我慢。如果已離我慢,必定沒有疑惑。
《披》永害如是所對治故等者:六對治中,初四對治梵住所攝,第五、第六聖住所攝,由是說言諸三摩地皆悉成滿。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行,若善修習,定能出離一切恚等。為顯慈等於恚害等是正對治,故作是說: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現行。
 六種對治中,前四對治梵住所攝,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梵住所攝。第五種是無相心三摩地,第六種修空三摩地,屬於聖住所攝的,因此說諸三摩地皆悉成滿。若是不能善巧修習,則欲貪、瞋恚、害、不樂的過失都可以現行,如果能善巧修習,決定能夠出離一切欲貪、恚、害、不樂等的現行。為了顯示慈、悲、喜、捨能正對治欲、恚、害等煩惱,這些是正對治,所以這樣說: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現行。
寅七、諍根本處及能治別2 卯一、舉起諍處
 第七科諍根本處及能治別,六種諍論的根本依處以及能對治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起諍處,先舉出引起諍論的六種根本依處。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一、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二、覆藏諸惡;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四、於衣服等更相欺誑;五、違越學處;六、於法於義顛倒執著。
 又有六種引起諍論的根本依處,大家住在一起意見不合時就有言諍、意諍,種種的諍論,思想意見不同,這些諍論的根本依處有六種。
 一、展轉相違作不如意,共住的人彼此互作令對方不如意的事情,由此不如意違逆自己的心,忿恨不平,於是生起諍論。
 二、覆藏諸惡,當自己有種種過失時,罣礙他人會指責或者因此失掉他人對自己恭敬供養的利益,心懷覆藏,於是隱藏起來不讓他人知道,稱為覆藏諸惡。若有人發現諫舉自己的過失時,心生懊惱,不能忍耐,甚至惡口罵人,於是生起諍論。
 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於共住者,本來應該利和同均,有利養時,平均分配,如果有人將平均分配之後剩下的利養,心懷慳嫉,執著據為己有,由此利養不平均,他人看到不服氣,就會有諍論。
 四、於衣服等更相欺誑。前面說到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可能是金錢或食物。第四種是說到衣服等,也是財物方面的,於衣服等彼此更相欺誑,有誑和諂二種煩惱。誑就是欺騙的意思,為了惑亂他人而現出不真實的功德,希望得到他人的愛敬,這就是欺誑的行為;諂是為了欺騙施主,而詐現恭敬心曲為體,又名諂媚。有這二種煩惱互相欺誑,若是被揭穿了,大家不高興就會有諍論。
 五、違越學處。大家共住在一起,除了佛制的戒以外,其它僧團裡面規定的,屬於僧團的規矩也應當遵守,若是有錯誤的思想見解,違越學處,不守規矩,就會引起諍論。學處就像紅綠燈,有的人要闖紅燈,一闖紅燈,他人走路就不方便。不守規矩是障礙他人修學聖道,如果有這種情況,當然大家會起諍論。
 六、於法於義顛倒執著。對於佛所說的能詮的法和所詮的義,有錯誤的倒見執著,彼此思想不一樣,就會有所諍論。這是見諍,思想不同,住在一起也是不合,是另一種諍的根本處。
《披》又有六種諍根本處等者:當知依此六處建立六諍根本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邪見、倒見。依第一處建立忿恨,謂依身等,於同梵行現行非愛,是名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依第二處建立覆惱,謂於所犯樂欲隱藏,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是名覆藏諸惡。依第三處建立嫉慳,謂於僧祇共有財物偏多受用,是名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依第四處建立誑諂,謂依邪命非法方便獲得財物,同梵行者正詰問時便不分明,假託餘事而有所說,是名於衣服等更相欺誑。依第五處建立邪見,謂無施與、無祠祀、無愛樂等,由是於非法中妄計法想,習諸邪行,是名違越學處。依第六處建立倒見,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是名於法於義顛倒執著。
 應當知道依此六種情況,而建立六種諍論的根本法。是指忿恨,針對展轉相違作不如意而起的煩惱;覆惱,覆藏諸惡所起的煩惱;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已有的嫉慳;於衣服等更相欺誑的誑諂;違越學處的邪見;於法於義顛倒執著的倒見等煩惱。
 依第一處建立忿恨這二種煩惱,這是指依身等,於共住的同梵行所作出不可愛、不利益他人、不讓他人高興、令他人不如意的事,是名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依第二處建立覆惱這二種煩惱,覆就是隱藏自己的過失,惱就是如果犯了過錯,有人諫舉就發出惡言,心暴不忍,就是惱怒。因此這一類人對於自己所犯的戒律,不合規矩的,不合道理的行為,希望隱藏不想令他人知道自己所犯的過失,稱為隱藏諸惡。依第三處建立嫉慳,嫉是不耐他榮,慳就是慳吝,是指於大眾僧共有的財物偏多受用,自己受用比別人還要多,當然不平則鳴,一定就會引起諍論,是名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
 依第四處建立誑諂的煩惱。誑以欺騙心詭為體,為了惑亂他人而現出不真實的事情;諂就是諂媚別人,也是一樣要欺騙別人,但是有一個相貌,表面上很恭敬隨順,內心卻別有所求。有了誑諂的煩惱,依邪命,不合道理的方法,獲得財物,例如現出很有修行的相貌使令他人來供養自己等。如果有人來難問說:你怎麼可以用這種手段,你沒有證禪定、聖道,怎麼可以假裝有這樣的功德,讓他人來供養你呢?這種人就會問東答西,推託餘事而有所說,是名於衣服等更相欺誑。
 依第五處建立邪見,是指修行人有邪見,認為沒有布施,布施得不到福報;也沒有祭祀,祭祀也沒有功德;也沒有愛樂,愛樂長輩、父母、妻子等應該恭敬的人,作這些事情是無益的。如果有這種邪見,在不合道理的行為當中,不合法的情況當中虛妄的執著這是合法的,還是常常做出種種錯誤的行為,這樣的人稱為違越學處。
 依第六種處建立倒見,是指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思想如果錯誤,見不合,大家住在一起,就會引起諍論,是名於法於義顛倒執著。這是將出家僧團裡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作這樣的分別。
卯二、顯能斷法
 第二科顯能斷法,顯示能夠斷除諍論的六種方法。
又有六法,能斷如是諍根本處。慈心所發身語意業,能斷初二;同受利養,能斷三四;同趣尸羅,能斷第五;同趣正見,能斷第六。
 又有六種方法是能夠斷除這些引起諍論的根本依處。包括由慈悲心發出來的身語意業,如果有慈悲心彼此就不會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也不會覆藏諸惡,能斷第一種和第二種諍根本處;如果修行人能夠跟大家一起共同接受利養,就可以斷除第三種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的嫉慳及第四種於衣服等更相欺誑的誑諂的煩惱;大家都共同的持戒,就能夠斷除第五種邪見違越學處的煩惱。大家都共同修學佛法,努力的聞思修,都有正見,就可以斷除第六種對於法義的顛倒執著。這是六種方法。
《披》又有六法能斷如是諍根本處等者:當知此說六種可愛樂法。慈心所發身語意業,是為初三;同受利養,是為第四;同趣尸羅,是為第五;同趣正見,是為第六。由此六種可愛樂法,能斷前說諍根本處。謂若令他獲得可愛利益安樂正現在前身等諸業,是名慈心所發身語意業。由此義故,說彼諸業能斷初二。餘文易知。
 應當知道此處是說六種可愛樂法,這六種法是可愛的,是眾生應該要歡喜的法。前面三種法就是慈悲心所發的身業、語業、意業,這是三種。同受利養,是第四種。大家共同都有持戒的意願,這是第五種。大家共同學習佛法,有共同正確的見解,具足正見,這是第六種。由這六種可愛法,就能夠斷除前面所說的六種諍論的根本依處。
 這是指如果能令其他的同梵行者獲得可愛的利益,將來得到利益,現在得到安樂,身語意三業都是令他人獲得可愛的利益安樂,這稱為慈心所發身語意業。由於這些慈悲的身語意三業,能夠斷第一種和第二種諍論的根本依處。其餘的文容易了知不再解釋。
 此處是不明顯的說,事實上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是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意和同悅,大家住在一起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情。利和同均是第四,戒和同修是第五,見和同解,按它的次第,把它倒過說,只是隱藏的說,沒有明確的說,不過這裡沒有用六和敬,而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說,對照起來說是一樣的。
 這是說到第七科,說的就是六和敬所要對治的法,諍根本處以及能治的法的差別。
寅八、能攝威德究竟差別
 第八科能攝威德究竟差別,能夠調伏與攝受眾生的六種神通差別。
又有六法,能攝一切諸修行者威德究竟。謂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攝威德;漏盡智通,能攝究竟。
 又有六種法,能夠含攝一切所有修行人的威德究竟,這是指佛菩薩等聖人的定自在,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調柔故善修心故,因此說名威德究竟。六種法是指:
 一、神境通,又名神境智通、神境智作證通、神足通,包括能變通與能化通。能變通,是指將存在的事物作各種轉變,包括震動乃至放大光明等十八變;能化通,無事而有是名為化,能以化心隨其所欲,造作種種未曾有事,這有很多種類,包括變化自身、他身、變化財食等各種境界及以變化各種語言。聖者依此各種無礙的神境通能成辦二種事,一示現種種神通,引導眾生入佛聖教;二者示現種種神通,惠施無量受苦眾生眾多品類利益安樂。
 二、天耳通,又名天耳智通、天耳智作證通,這是指佛菩薩等以清淨天耳,能聽聞種種天聲、人聲、聖聲、非聖聲、大聲、小聲、辯聲、非辯聲、化聲、非化聲、遠聲、近聲。聖者依此,聽聞遠方有義言詞,一切音聲,如眾生所應,為眾生說法。
 三、宿住通,又名宿住智通、宿住智作證通、宿命通,這是指諸佛菩薩能以宿住智,能憶念自己、他人無量的過去生中的事情,也能令其他有情得宿命通,又能隨念各種微細的事等隨其所欲皆無礙轉;又由宿住通故憶念佛過去生之事,為諸有情開示先世種種品類第一希有菩薩所行難行苦行,令有情於佛生起淨信、生起恭敬;又由此宿住通憶念本事,為諸眾生開示種種先世相應業果異熟,為令妄計前際常論、一分常論常見眾生破常見等,這些都是諸佛菩薩隨念宿住所攝的威德力。
 四、他心通,又名知心差別智通、知心差別智作證通,這是指諸佛菩薩能以他心通了知有情各種染淨、各種心念、善根勝劣、種種勝解、種種界行,隨有情所相應,能正確指導有情修學聖道趣向涅槃。
 五、生死智通,又名死生智通、死生智作證通、天眼通,這是指諸佛菩薩能以天眼通,見諸有情死時生時妙色、惡色、若劣、若勝,及於後際生已增長諸根成熟、身諸所作善惡無記差別而轉等,又能普見十方無量無數諸有情類身之所作淨不淨業,既見彼已,隨有情所相應、所適宜的,給予種種利益安樂。
 此前五種的神境通、天耳通、宿住通、他心通、生死智通,由於神通變化,對凡夫具有威德攝受力,使凡夫容易信服及契入佛教。
 六、漏盡通,又名漏盡智通、漏盡智作證通,這是指諸佛菩薩能如實了知煩惱斷盡,如實了知若自若他於諸漏盡已得未得、能得漏盡方便、非方便、如實知他於漏盡得有增上慢、離增上慢等。菩薩能如實了知一切漏盡功德能證方便,而不作證,因此菩薩於有漏事及與各種煩惱不速捨離,雖行種種有漏事中而不染污,這種漏盡智通的威力於各種威力中最為殊勝。又佛菩薩由漏盡智自無染污,也善為其他有情廣分別說,壞增上慢,這是漏盡智通的威力,是最究竟的威力,因此說能攝究竟。
寅九、諦現觀法障治差別2 卯一、明能障2 辰一、標
 第九科諦現觀法障治差別,說明現量體證到四聖諦真理的障礙有六種,能對治的法也有六種,分二科;第一科明能障,說明障礙現觀的法,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
 又對於四聖諦還沒有成就無分別智、未得現觀的行者,要略而言有六種能夠障礙四諦現觀的法。
辰二、釋2 巳一、舉前五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先舉前五,先舉出前面五種。
謂如前說三種愚癡增上力故,起三顛倒,規求利養,希望壽命。
 如前面已經說過由時節愚、分位愚、自性愚,三種愚癡的增上力量,生起無常計常、於苦計樂、無我計我三種顛倒,再加上第四、第五種規求利養,及希望壽命,這是五種能障礙現觀的法。
巳二、顯第六2 午一、標相
 第二科顯第六,顯示第六種,分二科;第一科標相,標出相貌。
此中差別者,於順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中,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
 第六種障諦現觀的法有一個差別是,對於隨順「惡見」,錯誤的思想見解;「惡聞」,聽聞惡見,「惡說」,依惡見所說的惡說法,「惡分別」,惡見相應的分別,在這些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中,歡喜好樂這些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這是六種能障礙諦現觀的法,無常計常、於苦計樂、無我計我三種顛倒、規求利養、希望壽命及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
午二、辨攝
 第二科辨攝,辨明凡夫所攝。
如是喜樂,於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極為障礙,非於聖者。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
 這種喜樂,是還沒有證得四聖諦現觀的凡夫心情,凡夫對於這些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很歡喜,好樂這件事情,最能夠漂動凡夫的心,對於證得聖諦現觀有非常大的障礙,不是聖人,聖人不會被障礙。因此說這類有情是在明分中,明分就是剛到佛門裡面來的指資糧位的行者,不是在解脫成熟分中的加行位,加行位稱為解脫成熟分中。
 世間的事情都是黑暗的,官作再大都會有事情,追求富貴名利都是往黑暗的路走,只有佛法才是光明的,行者來到佛法裡面,本來是要成就聖諦現觀的,在資糧位時稱為明分。在資糧位的凡夫,最能夠使令其心漂動,障礙聖諦現觀的就是這些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也就是常樂我淨的這些顛倒,以及追求利養、希望壽命等都是很大的障礙。
 明分在《瑜伽論記》卷5有三種說法:
 一、明分是資糧道,因為開始追求無漏的智慧光明,因此說為明分;解脫成就分中,是指加行道。於資糧道生起這六障礙則不能成就聖諦現觀。
 二、見道後名明分,加行道名成就分。現在所說六種但是障礙諦現觀的見道等明分,不是障礙成就分。
 三、人天身為此處所說明分,因為人天身是下明,入聖位是上明。從人天得入聖位,名從下明入上明,於人天明中生起這些障礙,不是入聖位後成就位所起的障礙。
《披》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等者:此中六種能障諦現觀法。謂三顛倒,規求利養,希望壽命,是為前五。順此五法,於彼彼事心生喜樂,是為第六。又彼五法,前說圓滿解脫厭離之所對治,攝在解脫成熟分中;今此不爾,說障現觀,攝在明分中;是名此中差別。
 此處文中所說六種能障諦現觀法,是指常、樂、我的三種顛倒,以及規求利養、希望壽命,這是前五種障礙法。隨順這五種法,於這五種法所相應的事心生歡喜好樂,即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是第六種。又這種五法,前文說為圓滿解脫厭離之所對治,是要圓滿聖道、解脫煩惱、厭離世間,必須對治的法,是屬於解脫成熟分中,即屬於加行位時所對治的法。現在不是,說障諦現觀,是攝屬於明分中,這裡的明分是指聖諦現觀;這是其中的差別。
 這裡解釋倒沒有說明分一定是加行位,這裡的解釋比較偏向於第二種解釋,障礙得到聖諦現觀,障礙得到見道,稱為明分。
卯二、明能治2 辰一、標
 第二科明對治,說明對治六種障礙聖諦現觀的法,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對治如是能障礙法,當知即是六種正取相。
 對治這六種能障礙聖諦現觀的法,應當知道必須正確的取得六種智慧的相貌,正取智慧相來對治這六種障。
辰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如前說五種取相,及一切世間不可樂取相。
 如前面說如果於無常生起執常,必須取無常相對治,於苦計樂必須取一切受是苦相對治,於無我計我必須取一切法無我相對治,規求利養必須取食惡逆相對治,希望壽命必須取命中夭相對治,最後一種方法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必須取一切世間不可樂相對治。
《披》對治如是能障礙法等者:此中一切世間不可樂取相,對治第六喜樂能障礙法應知。
 這當中取一切世間不可樂相,能對治第六種歡喜好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的能障礙法應當了知。
寅十、歸依及證隨念差別2 卯一、標列
 第十科歸依及證隨念差別,說明三歸依及施戒修三種證隨念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六行差別。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謂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種行相的差別,二種開演出來有六種心行的差別,這樣的思惟分別,能夠令心沈沒的行者,正確的鞭策自己的心,使令自己生起歡喜心,就能對治昏沈的蓋障了。這六種心行是指歸依的具足隨念有三種行,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稱為歸依隨念;證具足隨念,包括施戒天這三種觀行,憶念自己有施戒天的功德,將來決定可以證得決定勝事、增上生事,稱為證隨念。
卯二、隨釋2 辰一、歸依隨念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歸依隨念,先說歸依隨念。
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
 於佛、法、僧三寶隨順憶念的心行,稱為歸依隨念。
 一、念佛︰指憶念佛具足十號,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眾苦,自己將來也能成就佛道,也像佛一樣有這十種殊勝的功德,這樣想時心裡很歡喜,就從昏沈的狀態醒過來,繼續精進。
 二、念法︰指憶念法具有善說、現見、無熱、應時、近觀、引導、智者內證,乃至如來所有之功德(即十力、四無所畏等),若能修習佛說的四聖諦等諸法實相,多多的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現生就能證見諸法實相,遠離熱惱,應當應時而修,多多親近觀察諸法實相,引導這一念心趣向涅槃,如所有智者一般內證四聖諦等諸法實相的道理,這樣想時心裡很歡喜,就從昏沈的狀態醒過來,繼續精進。
 三、念僧︰指憶念僧乃如來之弟子,證得無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間眾生作福田,應以清淨質直之心學習聖僧的修行,這樣想時心裡很歡喜,就從昏沈的狀態醒過來,繼續精進。
《披》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等者:謂修定者心沈沒時,或恐沈沒時,應修舉相,隨念六行,令心歡喜,是故說此具足隨念六行差別。如文可知。
 這是指修禪定的行者心沈沒時,或擔心將要沈沒時,這時應該修舉相,隨順憶念佛、法、僧、施、戒、天六種觀行,使令自心生歡喜,因此說此具足隨念六行差別。如文所說可知。
辰二、證隨念
 第二科證隨念,說明施戒天等證隨念。
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隨念之行,名證隨念。
 六隨念的第二類,稱為證隨念,證就是成就,決定能夠成就增上生或決定勝,能夠證得,稱為證隨念。
 一、於趣涅槃行,說的就是戒,若能持清淨戒無缺無隙,是所有智者所稱讚,憶念自己能持戒清淨,以戒為基礎修定,以定為基礎修慧,以慧就能夠解脫煩惱趣向涅槃。這樣想時心裡很歡喜,就從昏沈的狀態醒過來,繼續精進。
 二、於趣資財行,就是施,行者憶念自己於所得無染污的財物利益,能遠離慳垢心無染著,舒手惠施所有財物,棄捨財物內心無所顧惜,分布施與心無偏黨。這樣想時心裡很歡喜,就從昏沈的狀態醒過來,繼續精進。
 三、於趣生天行,行者憶念若有成就無顛倒的信、戒、聞、捨、慧者,從此欲界捨命得生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自己已經成就無顛倒的信戒聞捨慧,將來也能夠生天,不會墮到三惡道。這樣想時心裡很歡喜,就從昏沈的狀態醒過來,繼續精進。
《披》於趣涅槃行等者:此中趣涅槃行,謂於決定勝道。趣資財行、趣生天行,謂於增上生道。念自當證決定勝事、增上生事,名證隨念。由是策心,令生歡喜。
 這其中趣涅槃行,是指於決定勝道。趣資財行、趣生天行,是屬於增上生道。憶念自己將來決定可以證得決定勝事、增上生事,稱為證隨念。由這種正憶念鞭策鼓勵自己,令內心歡喜,繼續修行不要惛沈。
寅十一、不共外道內法差別
 第十一科不共外道內法差別,不共於外道的佛法的六種差別。
又有六法,於善說法毗奈耶中,立為無上,不與一切諸外道共。謂見大師;聞正法;得淨信;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於大師所起隨念行,謂佛世尊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
 又有六種法,於佛的善說法、毗奈耶中,安立為無上,是最殊勝的,沒有再超過它的,不共一切外道,佛法是不跟外道相通的,是哪六法呢?
 一、見大師,要有殊勝的因緣才能見佛;若能夠見到佛,是不一樣的境界,一定會成就的。
 二、聞正法,聽聞正法。
 三、得淨信,於殊勝的佛法僧三寶處得到清淨的信心,清淨的佛法僧三寶是相信的目標,相信自己這樣修行也能夠成就無上菩提,也能夠到清淨的境界那裡去。對清淨的境界有信心,稱為淨信,有這種清淨的信心,也是不共於外道的。
 四、隨學一切所有學處。隨順佛所開示的戒律,就是學處。學處約聲聞乘說,就是戒,約大乘說,學處可有很多,菩薩道所有的戒定慧都是學處。學處的說法有廣有略,說隨學一切所有學處,略說是指一切戒應該要學的,廣說戒定慧都應該要學,這些是不共外道的。
 五、於大師所起隨念行。對於大師:佛,要隨念大師的功德。佛是世人最受尊敬的對象,是正等覺者,是正覺者,也是等覺者。他的正覺可以說是根本智或如理智,等覺可以說後得智或如量智。佛的根本智和後得智都是最圓滿的,是一個正等覺者,佛是最殊勝的,能夠說一切法乃至廣說,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弟子憶念佛是這樣的偉大、殊勝,這跟外道的老師是不同的。
 六、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對於佛,弟子們身業必須供養、禮拜、修止觀,其中修止觀就是對於佛最大的供養。語業,要讚歎佛,早晚課應該依課誦本讚佛,如阿彌陀佛身金色‧‧‧,或者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等,或用自己的話讚歎佛,以此來承事供養佛。這是第六種,都是不共於外道的。
《披》又有六法至承事供養者:此中六法。一、見大師,二、聞正法,三、得淨信,四、隨學一切學處,五、於大師所起隨念行,六、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由於大師世可現見,不同諸天神等世不現見,是名第一無上不共。聞說正法,有談論故,諸天神等則不如是,是名第二無上不共。由善說法,通達實義,故得淨信,餘則不爾,是名第三無上不共。由善說毗奈耶,解了作與不作,故能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第四無上不共。隨念大師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餘則不爾,是名第五無上不共。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依一有情生最勝福,是名第六無上不共。
 這其中的六法,包括:
 一、見大師,見到佛。二、聞正法,親近善士聽聞正法。三、得淨信,對於三寶清淨的境界生起信心,這樣的信心使令自己能夠精進。四、隨學一切學處,佛所開示的戒乃至定慧,都是應該要學的。五、於大師所起隨念行,對於佛的功德要常常的憶念。六、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常常以身語行供養佛,在聞思修時就是在供養佛了。
 一、由於大師世可現見,見到佛跟見到外道的天神不同,因為佛是可以看到,世間人可以看到佛,在歷史上有跡有尋的,不同外道所供養的天神不一定看得到,這是第一種無上不共外道。
 二、聞說正法,有談論故,諸天神等則不如是。聽到佛有開示種種的正法,而且還有與弟子種種談話的記錄,《阿含經》裡面記載了很多佛跟弟子們談論正法的內容,大乘經典也記載,佛跟弟子、天人等談論正法的內容,外道所奉事的天神沒有這樣的記錄。這是第二種無上不共外道。
 三、由善說法,通達實義,故得淨信,餘則不爾。第三與外道不共的地方就是由善說法,佛法是善說法的,根據這些法,如果通達法的真實義就可以得到清淨的信心,外道沒有這些善說法。是名第三種無上不共外道。
 四、由善說毗奈耶,解了作與不作,故能隨學一切所有學處。因為善說毗奈耶,佛對於戒律的開遮持犯說得非常好,使弟子們明白什麼是應該作,什麼是不應該作的,能夠隨學一切所有學處,隨順著戒律而正確的操作身語意三業。這是第四種無上不共外道。
 五、隨念大師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餘則不爾。佛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他有種種的功德。外道所奉事的天神沒有這些功德,這是第五種無上不共外道。
 六、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依一有情生最勝福。對於佛以身行、語行而承事供養。依止一有情的佛,可以生出最殊勝的福德。供養外道的天神,還是有煩惱的,不能得到很大的福德,供養佛絕對是有最殊勝的福報,這是第六種無上不共外道。
 以上是不共外道的內法差別六法。
寅十二、為盡貪愛觀行差別
 第十二科為盡貪愛觀行差別,為了盡除貪愛的六種觀行差別。
又有六法,能令為盡貪愛修觀行者,決定證知我於今者猶有貪愛,非無貪愛。謂於色境乃至法境繫攝其心。
 又有六種法,能使令想要盡除所有貪愛的修觀行的人,決定能夠證明知道自己現在還有貪愛?並不是沒有貪愛,這是自己的心仍將被繫縛,被攝受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當行者由觀察作意,隨於色境乃至法境一種可愛淨相作意思惟時,如果心還是動搖,表示還有貪愛,煩惱還在,必須繼續修行將煩惱種子斷除。
《披》又有六法至繫攝其心者:此說修觀行者樂斷、樂修。由觀察作意,隨於色境乃至法境一種可愛淨相作意思惟。於思惟時,若復發起隨習近心、趣習近心、臨習近心,不能住捨,不能厭毀、制伏、違逆,便自證知我於今者猶有貪愛,非無貪愛;以於色境乃至法境繫攝心故。
 此處是說修觀行的人歡喜斷除煩惱,歡喜修習止觀,修止觀的意願是很強的,名樂斷、樂修。修止觀的七種作意中第一種是了相作意,第二種是勝解作意,第三種是遠離作意,第四種是攝樂作意,如果修到攝樂就能樂斷、樂修,歡喜修行,這時內心寂靜,若以為自己沒煩惱,不見得是真的沒有煩惱,必須繼續修觀察作意,檢察是否真的寂靜;如果通過了,就是加行究竟作意,再往上圓滿了,能證得初禪了,或證得初果,稱為加行究竟果作意。由觀察作意,在內心將色聲香味觸法以可愛的淨相作意思惟。在思惟時,如果心動搖了,發起隨習近心,隨順習慣性地靠近美好的色聲香味觸的心念,還是習慣於欲的境界,歡喜這些欲的境界,想要親近美好的色聲香味觸法,又生起趣習近心,還想往那個方向去,又生起臨近色聲香味觸法的心,不能馬上棄捨貪愛之心,不能立刻厭離訶斥毀棄此欲,不能制伏想去親近美好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心,也不能違背叛逆這些美好的色聲香味觸法,還一直相續地思惟不能停止,就知道自己還是很喜歡,仍有貪愛心,不是沒有貪愛;因為自己心於色境乃至法境還是被繫縛攝受不能出離。
 這是第十二科說到觀察作意,以現出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可愛的境相,來觀察自己有沒有貪愛,用這樣的方法來對治自己的煩惱。
寅十三、諸業可依因緣差別2 卯一、標
 第十三科諸業可依因緣差別,說明諸業是可依止的因緣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業是可依止的六種因緣。
又六因緣故,應知諸業是實可依,非家種姓是實可依。
 又有六種因緣,應該知道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什麼事情都帶不走,只有業。業是真實可以依靠的,不是自己的家族或種姓的高貴或下賤,這些都是帶不去的,族性等不是可以依靠的,業才是可以依靠的。
卯二、釋2 辰一、舉下劣種姓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下劣種姓,舉出下劣種姓的三種因緣。
謂下劣種姓補特伽羅,亦生不善往於惡趣,亦生善業往於善趣,亦於現法能般涅槃。
 下劣種姓的有情,又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生不善往於惡趣,這類人造不善業,死了以後墮到三惡道去,第二種是生善業往於善趣,修五戒十善等善業,來生往到人天的善趣受生;第三種於現法能般涅槃,到佛門中修行,在現在的生命體當中就能夠證得涅槃,壽盡入涅槃。
辰二、例貴勝種姓
 第二科例貴勝種姓,例說貴勝種姓的三種因緣。
貴勝種姓,三種亦爾。
 貴勝種姓的有情,也有三種人。第一種是生不善往於惡趣,第二種是生善業往於善趣,第三種是現法能般涅槃。總之往善趣、惡趣、或涅槃不是種姓的問題,而是業的問題,依所造的而有差別,若造的是黑業就到惡趣;造的是白業或黑白黑白業就到善趣;如果造的是無漏業,無漏業是不感果的,就能般涅槃。
《披》又六因緣故等者:下劣種姓補特伽羅,或生不善,依往惡趣;或生善業,依往善趣;或生無漏,亦於現法能般涅槃;是名下劣種姓三種因緣。貴勝種姓,三種亦爾。如是總說六因緣故,應知諸業是實可依,非家種姓是實可依。
 下劣種姓的有情,或造的是不善業,依他的不善業就到三惡道去了;或者生出善業,依止善業就往善趣去了;或者由於修行,造的是無漏業,現世就能夠入涅槃,這是下劣種姓有三種因緣。尊貴殊勝的種姓,三種因緣也是如此。由此總說六種因緣,應該知道諸所造的業是真實可依止的,並不是家族種姓是真實可依止的。
子七、七種2 丑一、結前正顯
 第七科七種,說明七種佛教所應知處相,分二科;第一科結前正顯,結束前文正式開顯後文。
已說六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七種。
 已經說了六種佛教所應知處相。其次要說一說七種佛教所應知處相。
丑二、別廣宣說11 寅一、圓滿解脫覺支差別
 第二科別廣宣說,各別詳細地宣說七法,分十一科;十一個七種,第一科圓滿解脫覺支差別,圓滿解脫煩惱的七種覺支差別。
謂有七法,能於諸諦如實覺了,圓滿解脫。謂毗鉢舍那品有三,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奢摩他品亦有三,一、安,二、三摩地,三、捨。念通二品。
 又有七法,能於四聖諦,如它真實的情況來覺悟明瞭,圓滿解脫煩惱。這是說七覺支,七覺支包括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安覺支、定覺支(三摩地),捨覺支,還有念覺支。
 七覺支分成二種。一種是毗鉢舍那品,一種是奢摩他品。
 毗鉢舍那品是觀,這七覺支裡面有三法是屬於觀的。
 第一支是擇法覺支,擇是在止觀裡簡擇,法是指第一義諦,觀察所緣境是無常、苦、空、無我的第一義諦,簡擇諸法的實相,稱為擇法覺支。
 第二支是精進,精進也是毗鉢舍那品,要精進的繼續思惟觀察。
 第三支是喜,修行時要有歡喜心才會推動自己繼續修,歡喜心也是分別而來的,它也是毗鉢舍那品。修行如果得到法喜,想要自己不要修,都不可能不修的,一定會繼續修的。
 奢摩他品也有三種。
 第一支是安,心裡很安,在同一個所緣境相心裡是安定的,不是作很多的思惟觀察。
 第二支是定,得到三摩地,從得到未到地定開始都屬於三摩地,當然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可以說是三摩地,都是得到定了。
 第三支是捨,是止和舉很平衡,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住時名為捨。此時不用特別用力,心能平等正直,前一念與後一念同一個所緣境數數憶念。
 這三品是屬於奢摩他品。
 念通二品,念是明記不忘所緣,稱為念覺支。不論修止修觀都要明記不忘,修觀時於觀的法義不能忘記,修止時,對於止的所緣境不可以忘失,不然就昏沈了。明記不忘是通於止與觀的,這是七覺支。
《披》謂有七法等者:當知此說七遍覺支。證諦現觀,名於諸諦如實覺了。斷見所斷迷諦煩惱,名於諸諦圓滿解脫。如是七支,略攝二品,如文可知。
 應當知道這是指七遍覺支,即是七覺支。遍是普遍的覺悟,這七支是因,七覺支、七種因能令行者證諦現觀。證諦現觀,稱為於諸諦如實覺了。修到七覺支時,能斷除見道所斷的迷於四諦的煩惱,稱為於諸諦圓滿解脫。如是七支可以要略攝成奢摩他品及毗鉢舍那品,止與觀二品,如文中所說的可以了知。
寅二、補特伽羅根果等別2 卯一、標
 第二科補特伽羅根果等別,說明七種聖人的善根、果道等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七種。
又由根故、果故、解脫故,建立七種補特伽羅。
 又由行者的根,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不同,得到的果位不同,如初果向乃至四果等,解脫定障或煩惱障也不同,依止這些差別,建立七種聖人的差別。
卯二、釋3 辰一、由根建立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由根建立,由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來建立差別。
於向道中,依鈍根、利根故,建立隨信、隨法行。
 向道,在有部的說法,還是屬於聖人,見道有十六心,見到苦集滅道四諦,證得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乃至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智,於三界依所修四諦的智慧來說,總共有十六心,前十五心差別稱為向道。
 在向道中,依行者的鈍根、利根差別,建立隨信行、隨法行的二類行者。有部說第一剎那苦法智忍見到諸法實相就是屬於聖人了。有一個比喻,譬如說,第一個剎那入到寶山,接下來就在數寶了,剩下的十五心都是在數寶,前十五心稱為見道,是初果向。向道中鈍根的人稱隨信行,利根的人稱隨法行。鈍根就是這類人信心比較強,聽到師長要他怎麼修,就怎麼修,例如要他修不淨觀,他就修不淨觀;要他修數息觀,他就修數息觀,由此證諦現觀。利根的人,於見道的階段中,能自披閱經典,於法善作決擇思惟,而如理修行,能自以智力依法修行而趨於聖道。
辰二、由果建立
 第二科由果來建立,說明由果來建立差別。
於果道中,即此二種,名信勝解、見到。
 於果道中,即見道的第十六心是初果,於證果同時也可以說行者進入修道位,稱為二果向。因為行者繼續修行就是向於二果了,因此有人說為二果向,有人說是初果,總之,至少是初果。行者證得初果當中,這二種人中隨信行的人稱信勝解、信解脫、或簡稱信解,利根者證得初果稱見到或見至。總之鈍根者在向道當中,稱隨信行,證果時稱信勝解,或是信解,利根者在向道當中稱隨法行,證果時稱見到或見至。
辰三、由解脫建立
 第三科由解脫建立,由解脫來建立別。
定障解脫,非煩惱障解脫故,建立身證;煩惱障解脫,非定障解脫故,建立慧解脫;定障、煩惱障俱解脫故,建立俱分解脫。
 若定障解脫,不是煩惱障解脫,由此建立身證聖者,即三果聖人。定障是屬於所知障的一部分,是對於修禪定的障礙,如果完全解脫定障,能證得八解脫,八解脫最後一個是滅盡定,依此建立身證,這是三果聖人。
 若煩惱障解脫,不是定障解脫,由此建立慧解脫。有一種行者是愛見煩惱完全解脫了,可是定障沒有解脫,沒有得到滅盡定,可能在未到地定裡面就見到諸法實相,乃至成就阿羅漢果,這樣的阿羅漢稱為慧解脫。
 若定障、煩惱障都解脫,由此建立俱分解脫。有一種行者定障、煩惱障都解脫,有滅盡定、三明六通,並且愛見煩惱都解脫了,由此建立這種阿羅漢為俱分解脫。不論是慧解脫或俱解脫的阿羅漢,都是要心解脫的,心解脫就是心裡沒有貪瞋癡,稱為心解脫。
《披》又由根故等者:由根建立二種補特伽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由果建立二種補特伽羅,謂信勝解及見到。此中信勝解,即信解,謂隨信行已見聖諦。見到,即見至,謂隨法行已見聖諦。由解脫建立三種補特伽羅,謂身證、慧解脫、俱分解脫。此中身證,謂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故,已能順逆入出自在,由是故說定障解脫。
 由行者的善根來建立二種有情,即隨信行和隨法行。由行者證果的情況來建立二種有情,信勝解及見到。這當中信勝解,也稱為信解,指隨信行的人已證聖諦現觀。見到,也稱為見至,指隨法行的人已證聖諦現觀。由行者的解脫定障或煩惱障來建立三種有情,第一種身證,是三果聖人;第二種是慧解脫阿羅漢;第三種是俱分解脫阿羅漢。這裡說身證就是對於八解脫,內有色想外觀諸色解脫、內無色想外觀諸色解脫,第三個是四禪,加上四空定,再加上滅盡定,就是八解脫。於八解脫已經作證,具足禪支功德圓滿安住,能夠順逆,入定、出定自在無礙,因此稱為定障解脫。定障解脫最主要的分別點是行者能不能證八解脫。
寅三、由三因緣修定行別2 卯一、標
 第三科由三因緣修定行別,由三因緣說明修定的七種心行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因緣。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
 又有三種因緣,有七種心行差別,七種行可以歸納成三種因緣,如果作得到,能使令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成就禪定,心正一緣,正,可以解釋成涅槃,或者是諸法實相,當心可以緣著諸法實相安住在所緣境上,稱為心正一緣。這是將八正道作另外一種角度的解釋。
卯二、釋2 辰一、列三因緣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列三因緣,列舉出來三種因緣。
謂趣入、安住、攝受因緣。
 三種因緣分成三類,一種是趣入,一種是安住,一種是攝受。
辰二、配七種行3 巳一、趣入因緣
 第二科配七種行,七種行與三因緣配合起來說,分三科;第一科趣入因緣,先說明趣入因緣。
若世間正見,了知定有施與等行,及此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塵染等行,出離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緣。
 趣入正定的因緣有二種。一種是世間正見,一種是正思惟。若是聽聞佛法得到的有漏的世間的正見,了知一定有施戒修、有今世有來生、有善因樂果惡因苦果、有聖人有凡夫等,有這樣的正見為依止,了知居住在世俗的家裡是很狹隘、很逼迫的,在家要修行很難,五欲六塵等染汙的境界很多,就想要離欲出家修行,由出離所引的正思惟,名為趣入正定的因緣,這是修定的因緣。
巳二、安住因緣
 第二科安住因緣,說明安住的因緣。
既趣入已,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名安住因緣。
 趣入出家修道之後,必須受持正語、正業、及正命。所說的話,必須與法相應的,行住坐臥必須正知而住,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四資生事供養的來源必須如法如律,這些是安住正定的因緣。
巳三、攝受因緣
 第三科攝受因緣,說明攝受的因緣。
於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後方便作意隨行中所有正精進、正念,名攝受因緣。
 攝受就是取得,為什麼能夠取得正定呢?就是因為有趣入因緣,有正見、正思惟,來到佛門裡面又有安住的因緣,受持正語、正業、正命,接下來要有方便,修止觀,稱為方便。修止觀要有如理作意,於作意隨行當中要正精進,正確的精進,沒有過與不及,而且要有正念,不要失去正念、忘失聖言,這是攝受正定的因緣。也可以說遍一切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正定都要有正精進、正念,因此這二法名為攝受因緣。
《披》又三因緣七種行故等者:八道支中正定為後,前七道支為三因緣,能證彼定,是故此中建立七種。三因緣者,一、趣入因緣,二、安住因緣,三、攝受因緣。七種行者,謂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此七種行與得正定為三因緣,如文可知。於攝受因緣中,當知正精進、正念遍一切位,從其最初勝善法欲、出家受戒,乃至修習悎寤瑜伽,皆遍隨行故。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皆為正精進、念之所攝受,是故名為攝受因緣。此中方便作意,謂即瑜伽作意應知。
 八種道支當中正定是最後一個,前七種道支,可以分成三種因緣,由此能夠成就正定,因此建立成七種。三種因緣包括,一、趣入因緣,二、安住因緣,三、攝受因緣。七種行,是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這七種行與所得正定為三種因緣,如文中所說可知。在攝受因緣當中,正精進和正念遍一切位,不論是趣入或安住,都必須要正精進和正念。從行者最初有殊勝的出離的、想要修聖道的善法欲,出家受具足戒,到佛門中,受持正語、正業、正命,乃至修習悎寤瑜伽等,普遍隨時都需要有正精進和正念。如此漸次修行,後後就是漸次漸次的往後,所修的戒定慧展轉殊勝,展轉增多,展轉向上進步,這都是因為有正精進、正念的攝受,因此稱為攝受因緣。這裡的方便作意包括瑜伽,就是三乘觀行,修止觀的作意。
 這是用另外一種方法說八正道,將前七種行分成三個因緣,使令行者能夠心得內定心正一緣,前七正道是修正定成功的因緣,
寅四、世所未得聖財樂別3 卯一、標
 第四科世所未得聖財樂別,七種世間人所沒有成就的聖財的快樂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七種。
又諸世間樂求財者,為得樂故,雖樂積集一切凡財,而未能得七種聖財所生之樂。
 又諸多世間好樂追求財富的人,因為要得到快樂,雖然喜歡積聚一切凡俗的財富,令生活自在,可是沒有成就七種聖財所生的快樂。
卯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七種聖財之樂。
謂與信俱行清淨之樂;生於善趣所起之樂;顧自妙好,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顧他誹毀,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於法於義正解俱行所生之樂;後世資財無所匱乏所生之樂;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所生之樂。
 這是列舉七聖財信、戒、慚、愧、聞、捨、慧所得的樂與世間財所得樂的差別。這七種聖財所得的樂,包括:
 一、信,佛陀的弟子於佛的處所,修行栽培種下清淨的信心,信心的根像樹根一樣安住堅固,不會被其他宗教的出家人,或有學問的婆羅門,或者是天人,或者是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魔,或者是大梵天王,或者其他世間人所認為的一切最殊勝的境界所破壞,稱為信財。由具足信財能生出與信俱行的清淨之樂,由於三寶是很清淨的,因此相信三寶,自己內心就會有清淨之樂,這是第一種聖財所生之樂。
 二、戒,聖弟子能夠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言綺語乃至貪瞋癡等十惡,名為戒財。由此戒財能夠招感生於人天善趣,受用人天富貴快樂的果報。
 三、慚,能夠顧慮自尊、自愛、自重、不論有沒有人看到都不作諸惡,名為慚財。有慚財,就會有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
 四、愧,愧能夠尊重顧慮他人的誹毀,不作諸惡,名為愧財。有愧財就會有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
 五、聞,於佛說的法、義常常聽聞,於能詮的文、所詮的義深入了解,積聚、增長智慧,名為聞財。由此聞財能正確的理解世間、出世間的善惡因果,出離之道,生出勝解的快樂。
 六、捨,能施恩惠布施財物,不求果報,所施財物沒有罪過,名為捨財。能修布施,後世就能領受沒有匱乏資財的快樂,而富樂自在。
 七、慧,於佛說的第一義諦、我空、法空等諸法實相的道理,能如實覺悟、體證,名為慧財。由此慧財能生無量劫以來,從來不曾得過的解脫的快樂。這種殊勝之樂真的是看破、放下、解脫自在,成為聖人了,這是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所生的快樂的慧。
卯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諸如是等無量無邊無罪之樂,樂求積集世間財者皆所未得,唯得現法資財無匱所生有罪妄想之樂。
 這些無量無邊沒有罪過的快樂,都是反求諸己,不是向外追求的快樂,是只歡喜積聚很多的世間財富的人,所不能得到的快樂,世間人只可以得到資財沒有匱乏所生的有罪的、妄想的快樂。關於聖非聖財所生樂差別,如〈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128頁說有十五種相差別。
《披》又諸世間樂求財者等者:此中一切凡財,謂即適悅資具、滋長資具、清淨資具、任持資具。七種聖財,謂即信、戒、慚、愧、聞、捨、慧。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五卷一頁319)由信聖財,生信俱行清淨之樂。由戒聖財,感生善趣所起之樂。顧自妙好,名慚聖財。顧他誹毀,名愧聖財。由此二種,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是即名為彼所生樂。由聞聖財,於法於義正解俱行,是即名為彼所生樂。由捨聖財,後世資財無所匱乏,是即名為彼所生樂。由慧聖財,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是即名為彼所生樂。此七聖財所生之樂,若受用時,轉更充盛,增長廣大,可從今世持往後世,是名無量無邊。又無怖畏、無怨對、無災橫、無燒惱等,能斷後世大苦,是名無罪。樂積凡財與此相違,是名唯得現法資財無匱及與有罪應知。
 此處文中所說一切世間凡夫的財產,包括使令有情舒適、歡悅、快樂的適悅資具,使用不能思惟觀察的輪子或者是石頭搥打身體,或用手打、或以腳踏、按摩穴道等使身體感覺舒暢的滋長資具,擁有吉祥草、頻螺果、螺貝滿甕等事能令人感覺吉祥幸運快樂的清淨資具,安全的飲料及營養的飲食等能維持、資長生命的任持資具。七種聖財,是指信、戒、慚、愧、聞、捨、慧。如〈有尋有伺地〉卷5,127頁所說。
 具足信的聖財,會生起信俱行清淨之樂,因為所相信的對象是清淨的,有這樣的信心也會有清淨之樂。由戒聖財,能感得生善趣所起之樂。持戒清淨,不殺盜淫妄酒,這些善業將來能夠感生到人天善趣。顧念自己要修習好的行為,是慚的聖財。顧慮到不受他人的毀謗,不作惡事,這是愧聖財。由這二種,不作惡事不會後悔,名為由慚愧所生樂。由聞聖財,於聽聞佛法,這是佛殊勝的財寶,於法於義能夠有正確的理解俱行,是彼聞聖財所生樂。由捨聖財,常常布施,懂得布施的道理,使令後世資財無所匱乏,名為彼捨聖財所生樂。由慧聖財,於勝義諦能如實覺悟,證得諸法的實相,名為彼慧聖財所生樂。這七種聖財所生的快樂,受用時它更加的充足興盛增長廣大,而且可從今生帶到來生展轉殊勝,稱為無量無邊。又因為沒有作惡事,不會怖畏;以慈悲心對待他人,沒有怨家;不造罪,不會有災難橫禍;引向清淨清涼的境界,沒有煩惱等;持戒清淨不會墮到三惡道去,能夠斷除來生的大苦,稱為無罪。喜歡積聚世間財富的人剛好與此相違反,是名唯得現法資財無匱及與有罪應該知道。
寅五、魔惑品力障治差別2 卯一、舉障品
 第五科魔惑品力障治差別,七種魔惑品力的障礙及對治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障品,先舉障礙品類。
又有七種魔惑品力。一、憎嫉聖教;二、現行能往惡趣惡行;三、樂習不顧自妙好障法;四、樂習不顧他誹毀障法;五、於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及廣分別緣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慳垢弊心,積集眾具;七、智慧狹劣,愚癡增廣。
 又有七種魔惑品的力量,剛好跟七聖財相反的,這七種法是如魔般的煩惱。
 一、憎嫉聖教,憎恨嫉妒佛的聖教,是指外道,不相信清淨的境界,心懷憎恨、嫉妒,由此缺乏信聖財。
 二、現行能往惡趣惡行,在現在的生命體違犯佛所制的戒,造作能往三惡趣的十惡行,由此缺乏戒聖財。
 三、樂習不顧自妙好障法,好樂慣習不能自重自愛的障道法,由此缺乏慚聖財。
 四、樂習不顧他誹毀障法,好樂慣習不顧他人誹謗造作惡行的障道法,由此缺乏愧聖財。
 五、於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及廣分別緣起法中,不能解了,這是缺乏聞聖財,缺乏聽聞佛法的智慧,對善、惡、有罪過及沒有罪過、殊勝的、下劣的、黑業、白業及十二緣起等沒有智慧分辨。
 六、慳垢弊心,這一類人有慳吝的煩惱垢,障礙自己的內心,只想積集很多的財富及眾多資生具,不能布施,由此缺乏捨聖財。
 七、智慧狹劣。缺乏出世間的智慧,智慧狹小、淺薄、下劣,也就是愚癡增廣,即使繼續造業也不知道,由此缺乏慧聖財。
卯二、例能治
 第二科例能治,例說能對治力。
若能降伏如是七種魔惑品力,當知即是聖法律中信等七力。
 這七種都是屬於魔的煩惱,是一種煩惱魔。這種力量要予以對治,就是要修佛的聖法、聖律當中的信戒慚愧聞捨慧等,這七種力量剛好可以對治。
《披》又有七種魔惑品力等者:此中七種,翻七聖財應知。謂不信、犯戒、無慚、無愧、匱聞、慳吝、愚癡。如次配釋。由此七種障生聖財,令修行者不能遍知及與遠離,故名魔惑品力。
 這其中七種魔惑品力,反過來是七聖財應該知道。是指不信、犯戒、無慚、無愧、匱聞、慳吝、愚癡,如它的次第配合起來解釋。由這七種煩惱魔可以障礙有情生起七聖財,使令修行者不能遍知諸法,不能遠離煩惱,所以稱為魔惑品力。
寅六、令法衰損及興盛別2 卯一、舉衰損3 辰一、標
 第六科令法衰損及興盛別,七種法使令佛法衰損或是興盛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衰損,舉出衰損,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七法。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能令正法衰退隱沒。
 又有七種最殊勝的第一義的涅槃,所要對治的法,如果有這應被對治的法,會使令正法衰退隱沒。
辰二、攝
 第二科攝,說明七法為三種衰損所攝。
如是七法,三衰損攝。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
 這七種法,由三種衰損所攝,包括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
辰三、釋2 巳一、配名3 午一、受用衰損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配名,配合它的名稱來說;又分三科;第一科受用衰損,先說受用衰損。
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及彼所起種種受用,名受用衰損。
 於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好樂追求微妙、美好的種類,而且好樂希望越多越好,並且希望能多多受用這些微妙、美好的衣服、飲食等,受用時特別的執著要怎麼樣受用才是最好,要怎麼穿,怎麼樣吃,怎麼樣喝,這樣的情況稱為受用衰損。心在欲上面打轉,就沒有時間在正法上用心了。好樂五欲,是第一種受用衰損。
午二、增上意樂衰損
 第二科增上意樂衰損,說明增上意樂衰損。
於道及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名增上意樂衰損。
 對於聖道及聖道果的信解,名增上意樂。若是行者對於聖道及聖道果的涅槃,心不能相信,不能勝解,稱為增上意樂衰損。
午三、方便衰損
 第三科方便衰損,說明方便衰損。
懈怠、失念、心亂、惡慧,名方便衰損。
 修止觀時,有懈怠,已得的功德不能繼續維持;失念,是忘失正念,常常忘失聖言量、忘失正法,失去正念;心亂,心中散亂,也就是掉舉,掉舉就是緣著妙好的五欲而心生掉動,這跟前面都是有關係的,如果行者好樂五欲,心裡容易亂;還有惡慧,就是邪見,因為聽聞佛法沒有努力用心,不喜歡思惟,聽過就算了,沒有智慧簡別邪正,或者相信外道,就有惡慧,這都是方便衰損,修止觀就不能成就。如上所說第一於衣服等不能喜足,第二對於聖道不能信解,第三對於聖道果不能信解,第四懈怠,第五失念,第六心亂,第七惡慧,這七種法會使令正法衰退隱沒。
巳二、出類
 第二科出類,說明它的類別。
受用衰損,是貪不善根品類;意樂、方便衰損,是癡不善根品類。
 對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的愛好享受是屬於貪不善根的品類;意樂、方便衰損,是癡不善根的品類。已經來到佛法裡面對於道及道果涅槃不能信解,以及已有的功德懈怠、失念、心亂、惡慧,使令不能自己繼續進步,這是屬於癡不善根品類。
卯二、例相違
 第二科例相違,例說相違的白品七法。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七法。
 如果沒有這七種過失,應當知道就是白品,就是善法相應的七法。
《披》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等者:此中七法,如文可知。一、於衣服等無有喜足。此中等言,等取飲食、臥具等事。於所未得,樂求妙好,樂欲多求;於所已得,染住耽縛,悶著堅執,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而受用之;名彼所起種種受用。二、於道諦心不信解。三、於道果心不信解。道果即涅槃,滅諦攝故。四、懈怠。五、失念。六、心亂。七、惡慧。由無喜足,能令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衰損,故說彼攝。由不信解,能令增上意樂衰損,故說彼攝。由懈怠、失念故,令戒衰損;由心亂故,令定衰損;由惡慧故,令慧衰損;是故總說方便衰損所攝。由三衰損,說彼七種能令正法衰退隱沒,是故成為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
 這其中的七法,如文所說可知,是很容易明白的。
 一、於衣服等無有喜足。於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不能滿足。其中的等字,包括飲食、臥具等事。對於所未得的,喜歡追求妙好,喜歡多有所求;於已經得到的,染心住著耽溺繫縛在其中,被悶困、黏著於欲中,堅固執取,不知道它有很大的過失災患,不知道要出離,稱為彼所起種種受用。二、於道諦心不信解,對戒定慧等心裡不信解。三、於道果心不信解。道果就是涅槃,屬滅諦所攝。對於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四、懈怠,五、失念,六、心亂,七、惡慧。
 由於無有喜足,能令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衰損,因此說彼受用衰損所攝。由不信解,能令增上意樂衰損,因此說彼增上意樂衰損所攝。由於懈怠、失念的原因,使令淨戒衰損;由於心散亂,使令定衰損;由於惡慧,使令慧衰損;因此總說是方便衰損所攝。由於有這三種衰損,能使令正法衰退隱沒。因此成為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
寅七、令無退等涅槃品別2 卯一、略標列
 第七科令無退等涅槃品別,使令無退等涅槃的品類別,分二科;第一科略標列,要略的標示列舉出來。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無退久住。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五、正求財法;六、無增上慢;七、於可供養、不可供養補特伽羅,能善揀擇此可供養,此不可供養。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能使令正法不會退失且能久住。正法有教法、證法二種。教法是指語言文字的正法;證法,是修證所得的第一義法涅槃品法。使令正法無退久住的七種法是:
 一、聞所成慧,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識處聞知,因聞、依聞、由聞,對於所聞法義有正確的理解,由此所建立的智慧,大乘的說法就是通達五明處所成就的智慧。
 二、思所成慧,聽聞以後正確的思惟法義,能善解佛法意趣的智慧。
 三、修所成慧,透過修行,真實能夠令行者從有漏進入無漏的智慧。聞思修三法都是缺一不可,若能成就,能令正法無退久住。
 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依止就是自己的身體,不可以有破壞的因緣侵損果報體。例如其它的意外,使令身體受傷就不能修行了,身體康強不為惡緣侵損依止是修行很重要的條件。
 五、正求財法,必正確的追求財富及佛法,要有正命,於法也應正求,不應該有高慢心,不應該輕視說法者等,聽法時是真心求法,內心的意樂、身體的威儀都要正確。
 六、無增上慢,對於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悟,不起高傲自大之心,必須學習佛法,才能夠遠離未得謂得、未獲謂獲、未觸謂觸、未證謂證等增上慢。
 七、於可供養、不可供養的有情,能善巧揀擇這是可供養,或不可供養的差別。
卯二、顯勝利
 第二科顯勝利,顯示七法有殊勝的利益。
此中由聞慧故,於未了義能正解了;由思慧故,於未善決定義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斷諸煩惱;由無惡緣侵損依止故,堪能修斷;正求財法故,速證通慧;無增上慢故,於下品所證不生喜足;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於諸世智大福者等不樂親近,亦不供養,唯樂親近供養少欲者等。
 在這七法當中:
 一、由於聞慧,能夠通達五明,或是通達佛法的智慧,若能成就聞慧,對於不能通達的佛教的義理等,能夠正確的理解。
 二、由於思慧,經由思惟簡擇,有思惟的智慧,對於尚未妥善決定的義理,能決定不再有疑惑。
 三、由於修慧,由於修止觀,從有漏進入無漏可以斷除煩惱。
 四、由於沒有惡緣侵損依止故,有堪能性修行斷除煩惱。惡因緣有很多種,種種的意外,或是飲食,吃錯東西、或吃錯藥、擦錯藥使身體生病,就不能修行斷除煩惱。
 五、由於正確的求財求法,可以很快的證得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
 六、由於沒增上慢,對下品所證的境界不會生起喜足,不會得少為足。由於聞思修能善了知各種禪定與果位的境界,對少少成就的下品所證,也許也會有一點法喜,但不會因得少為足,能繼續求上進。
 七、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具有智慧的簡別決擇,能了知所善揀擇的有情是不是值得供養,對於各個只有世間道智慧與具有大福者等,並不樂於親近,也不供養,唯是樂於親近供養少欲、向出世清淨的行者等。
《披》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等者:由此七種,唯以涅槃而為上首,是故名為第一義法涅槃品法。此中第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者,謂遠離自苦行邊,受諸飲食,存養壽命,身得安住,由是身無饑羸,有力有能,堪任修斷。又彼第五,正求財法者,謂以法及不凶險追求財物,名正求財。於善說法猛利愛重,求欲多聞,無有厭足,名正求法。餘易可知。
 由於這七種都是以涅槃為上首,這上首就是它的目標,是要追求涅槃,稱為第一義法涅槃品法。這裡特別提出來第四法,不為惡緣侵損依止,惡緣是指外道所持,有邪執的五熱炙身、牛戒、狗戒等的戒禁取,正確的作法是應該遠離自苦行邊,必須受用飲食,吃飯還是要吃的,保存安養自己的壽命,使得四大調和身心才能夠安住,由此身體沒有飢餓羸弱,不羸弱就有力量,有力就有能,有堪能性,有力能可以拜佛誦經或修止觀,身安心就安,身心安住,聖道可以興盛,能夠堪任修行斷煩惱。又第五種正求財法者,行者活在世間需要有財來維持自己的生命,但是來源要合法,不要用欺詐危險不合道理的方法來追求財物,這稱為正求財。對於佛說的法,有很強的信心,很愛敬尊重的心,希望能夠多多的聽聞,多聞能夠通達佛法的義理,沒有滿足的時候,乃至等覺菩薩都要聽佛說法,法是盡未來際都要聽聞的,稱為正求法。如果有好學不倦的精神,一定會通達佛法的。這是令無退轉涅槃品別的七種法。
寅八、受生有情諸識住別2 卯一、標
 第八科受生有情諸識住別,三界有情受生諸識住的差別,這是說七識住,分二科,第一科標,標釋出。
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於彼處所受生有情,諸識現前相續而住。
 又有七種地方是諸有情類受生的處所,三界的有情去受果報,就是在這七種地方。在這七種地方所受生的有情,他的八識現前相續而住。
卯二、釋2 辰一、簡非2 巳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簡非,簡除識不喜歡安住的地方,分二科;第一科標,標釋出。
於三界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
 在三界當中,有三種地方是所有的眾生都不會想去的。一、三惡道。二、無想有情,因為此處的有情前六識不轉,不是識所住的地方。三、非想非非想處,此處的有情是沒有粗的想,可是也不是完全沒有想,這一念很微細不決定,沒有明顯的識,也不稱為識住。這是三種地方只有很少數的眾生會去,不是諸識現前相續而住的地方。
巳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由惡趣中,極可厭故,不立識住;無想有情,一向轉識不現行故,不立識住;非想非非想處,行與不行不決定故,不立識住。
 由於三惡道是很苦的,地獄、餓鬼、畜生,境界太苦了,是非常可厭離的,不安立識住;第四禪天的無想天的有情,進入無想天馬上進入無想的狀態,前六轉識一向不現行,就不安立識住;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想以下的想都不行了,不決定,心很微細,像沒有想,又好像有想,因此不安立識住。這是將眾生不住的這三種地方簡別出去以後,接下來要正式說七識住。
辰二、辨類2 巳一、總標名
 第二科辨類,說明七識住的種類,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名,整體的標示出名稱。
身異類故名種種身,想異類故名種種想。當知與此相違,名一種身、一種想。
 由眾生身體的形相有差別,稱為種種身。如欲界人的身體,男的跟男的,女的跟女的,男的跟女的都是不同的,各人的身體不同,稱為種種身;第二種情況是想,約心識來說,各人的想法,彼此也不同,稱種種想。應當知道與種種身、種種想相反的,如果彼此的想法是相應的,或是合一的,稱為一種想。如果彼此的身體形相一樣,稱一種身。約身體的形狀跟外貌,及內心想的差別,來安立這七種識住。
巳二、隨難釋2 午一、身異想一
 第二科隨難釋,隨比較困難的地方作一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身異想一,說明劫初時的初禪天,是身異想一。
梵世已下,身形異類,所生身形種種色相有差別故。於梵世中初受生時,彼諸梵眾咸作是念:我等皆是大梵所生。爾時梵王亦作是念:是諸梵眾皆吾所生。如是彼想非有異類。
 人界、六欲天及色界初禪天除劫初時,此處之有情身相、容貌皆異,苦樂、不苦不樂之想各亦差別,所以初禪天以下的欲界及初禪天的眾生都可以說是身異想異,這是第一種識住;但是初禪天有特別的情況,就是在劫初時,是身異想一,因為初禪天以下,身形異類,所生身形種種色相有差別。劫初大梵天王剛開始受生時,很寂寞,需要有些人作伴,結果他這樣一想,二禪天死的人就來這裡當梵眾天、梵輔天人,剛剛受生時,梵眾天和梵輔天都這樣想:我們都是大梵天王所生的,這時大梵天王也這樣想:這些梵眾天都是我所生出來的。他們的想是相應的,一類認為大梵天是我的父親;一類認為他們是我的孩子。彼此都互相認為彼此是父子,彼此的想法是非有異類,就是他們是同一類的,稱為身異想一。這是第二種識住。
午二、身一想異
 第二科身一想異,身是內外都是光明的,但是彼此的想法不同。
第二靜慮已上一切諸天,身光等照故,名一種身。光音天眾先後生者,由覩梵世猛焰燒然,爾時便有怖不怖想,是故於彼有異類想。
 第二禪天以上的諸天的身體都是內外光明的,前面在〈意地〉卷3,102頁也說過,稱為一種身。
 第二禪天有身一想異的情況,是光音天的眾生有先後生的差別,壞劫來之前,初禪天的人都到二禪天受生,剛來者擔心會不會被火燒到,已來久住者則告知不會,這時有怖畏與不怖畏的差別,因此說二禪天的有情有異類想差別,稱為身一想異,這是第三種識住。
《披》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等者:當知此說七種識住。於三界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不立識住,如文可知。所餘一切處所,有色有情有四識住,無色有情有三識住,如是總成七種識住。有色有情有四識住者,謂有有情身異想異,是第一識住。彼諸色身種種顯形狀貌異故,是名身異;又彼苦、樂、不苦不樂想差別故,是名想異;此如人及一分天是。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或有有情身異想一,是第二識住;此如梵眾天是。唯劫初起身異想一,如文自釋。或有有情身一想異,是第三識住;如第二靜慮諸天是。身一想異,如文自釋。或有有情身一想一,是第四識住;如第三靜慮諸天是。身一,如前說;想一,謂唯有樂想。是名有色有情四種識住。無色有情有三識住者,謂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下三無色應知。
 應知這是說明七種識住。在三界各個地方當中,除了三惡道、無想天的有情、和非想非非想處的有情,不安立識住以外,其他都是眾生的識喜歡去住的地方,如文所說可知。其餘一切處所,欲界和色界的有色有情有四種識住,無色有情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三種識住,加起來就有七種識住。欲界和色界的有色有情有四種識住,其中有些有情是身異想異,這是第一識住。他們身體的顯色、形色、相狀都不相同,都有差別,稱身異;而且各人受用的苦、樂、不苦不樂想也是不同,稱想異。身異想異是第一種識住,如人跟一部分的天眾都是屬於身異想異,一部分的天,是指指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的初靜慮天。或有有情身異想一,是第二種識住;如梵眾天等,唯劫初起身異想一,如前文所說的,是身異一想一,身體是不同的,相貌不同,可是想法一樣。或有有情身一想異,或有有情身一想異,第三種識住,二禪天身體是一樣的,都是內外光明,但是的想法是有差別的。
 或有有情身一想一,是第四種識住;如第三靜慮諸天是。第三禪天也是內外光明,他們的光明比第二禪天的眾生更加的明淨,更加的光明,他們身體的相貌都是一樣,大家都長得一樣,想法也是一樣,三禪天的人全部都是快樂的樂受,稱為身一想一。這是第四種識住,這是有色有情的四種識住。因為其中把無想天放在第四禪天,第四禪天也就不說了。現在說明三種識住,是名有色有情四種識住。無色有情有三種識會住著的地方,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以下三種無色處應當了知。加起來就是七種識住。
 七識住,若加上無想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稱為九有情居。前面102頁、137頁、419頁、469頁都有提到四識住、七識住。這是說到七識住,有色有情有四種識住,無色有情有三種識住,加起來就是七識住。
寅九、遍攝煩惱麤重差別
 第九科遍攝煩惱麤重差別,說明普遍含攝一切煩惱種子的差別。
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遍攝一切煩惱品麤重。謂劣界貪、瞋品麤重,中界妙界貪品麤重,劣中妙界慢、無明、見、疑品麤重。
 又所有的有情有七種麤重,可以普遍地一切煩惱品的麤重。即使現前沒有煩惱的現行,只要有煩惱的種子,它還是一種麤重,有可能引導有情到下界去的。包括:
 一、劣界的貪、瞋品麤重,劣界就是欲界,欲界的眾生有貪煩惱的種子及瞋煩惱的種子,這二種特別嚴重,欲界貪色聲香味觸男女,瞋心也是特別強的,不一定有道德,動不動就發脾氣、流血戰鬥,畜生也是以強欺弱。
 二~三、色界無色界貪品麤重,中界是色界,妙界是無色界,有禪定的眾生有貪,有愛味定的情況,可是色界無色界沒有瞋了。他們的道德高尚,心識都是內緣不外緣,瞋品麤重沒有了,但是貪品煩惱種子還是嚴重。
 四~七、劣中妙界慢、無明、見、疑品麤重。另外四種煩惱就是慢、無明、見、疑品麤重,是通於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幾種煩惱三界的眾生都有。慢,是高慢心,因為我執沒有斷,三界眾生都會有高慢心。無明,不明白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的道理。見,有種種的見取見、戒禁取見、身見、邊見、邪見等,思想上的煩惱種子也是很多的,三界眾生都有。疑,懷疑三寶四諦及到底自己有沒有能力解脫等。疑品的麤重也是通於三界眾生都有。這是三界眾生都有的七種法,這七種煩惱種子普遍含攝一切煩惱品的麤重。
《披》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等者:當知此說七種隨眠。謂欲貪隨眠、瞋恚隨眠、有貪隨眠、慢隨眠、無明隨眠、見隨眠、疑隨眠。初二隨眠欲界所攝,由是說言劣界貪、瞋品麤重。有貪隨眠色無色攝,由是說言中界妙界貪品麤重。慢、無明、見、疑隨眠通三界攝,由是說言劣中妙界慢、無明、見、疑品麤重。劣中妙界,如其次第,即欲、色、無色之異名故。
 應當知道這是說七種煩惱的種子,它隨順在有情的阿賴耶識中如同人在睡覺,暫時不現行,稱為隨眠。雖然煩惱沒有現行,若沒有斷除,只要有因緣就醒過來。包括:欲界的欲貪隨眠,瞋恚隨眠;有貪隨眠,有貪就是把有和欲分別來說,欲是特別指欲界的色聲香味觸男女等欲;有貪是指色無色界定的愛味種子,名有貪隨眠;慢隨眠,就是高慢心的種子;無明隨眠,是無明的煩惱種子;見隨眠,種種的身邊邪見禁,五見等的煩惱種子。疑隨眠,對於三寶四諦及自己能否證聖道的懷疑,就是疑隨眠。第一種的欲貪隨眠,及第二種的瞋隨眠,這二種是欲界所攝,因此說是劣界貪瞋品麤重。有貪隨眠的有是指色有、無色有,對色界和無色界也是有愛味的,這類種子無始劫來就在心裡,稱為中界妙界貪品麤重。
 高慢心、無明、見、疑這四種煩惱種子三界都有,因此說是劣中妙界。劣界、中界、妙界,如它的次第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異名。這是以七種隨眠來說明三界眾生的煩惱種子。
寅十、惡說善說有無失別2 卯一、舉有失2 辰一、標列
 第十科惡說善說有無失別,外道的說法稱為惡說,佛說的法才是善說,說明惡說和善說有沒有過失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有失,先舉出外道說法的過失,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又於外道惡說法律中,當知有七種過失。謂解過失、行過失、依止過失、思惟過失、功用過失、增上心過失、增上慧過失。
 又在外道的惡說法和律當中,外道也有他們的法和戒律,但是有七種過失,包括一、解過失,是思想上、理解上的過失;二、行過失,行動上的過失;三、依止過失,所依止的善知識有過失;四、思惟過失,思惟方式心裡想錯了;五、功用過失,身語的行為也有過失;六、增上心過失,修的邪定;七、增上慧過失,錯誤顛倒的智慧是有過失的。這是說七種過失。
辰二、隨釋7 巳一、解過失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七科;第一科解過失,先說外道的邪解過失。
彼諸外道,雖少於法聽聞受持,而常隨順四顛倒故,凡興言論,專為毀他免脫徵難,為勝利故,其所生解皆有過失。
 彼諸多外道,雖然也有少少的來聽法,學習法,好像也受持,也聽進去了,可是心裡還是常常隨順常樂我淨四種顛倒,凡是所說的話,專門為了毀謗他人的宗教,巧妙的逃避他人的難問,只為追求勝利,因此他們於法所生的理解都有過失。
巳二、行過失
 第二科行過失,說明有行過失。
所受禁戒,邪範邪命所攝受故,不能令自得出離故,亦有過失。
 外道所受禁戒,如雞戒,牛戒、狗戒等,這些都是錯誤的軌範規則,屬於邪命所攝受,他們得到財富的來源是錯誤的,是不合正法的,不能使令自己得以出離,本來要生天,但是持牛戒、持狗戒,哪裡能生天呢?這些方法都是有錯的,稱為戒禁取。也有過失,這是指這類人的行為,受邪行戒,有行過失。
巳三、依止過失
 第三科依止過失,事邪師友,跟錯人了。
所事師友,唯能宣說顛倒道故,亦有過失。
 所奉事的對象,是惡知識,不是善知識,只能宣說常樂我淨顛倒的錯誤的修道方法,因此依止也是有過失的。這件事情其實也不容易,現在看到廣大的群眾當中,有人邪說法,可是也是有一大堆眾生跟他相應。這相應不是都不認識字的,裡面也很多大學教授,也是有世間上所謂的聰明的,世智辯聰的人也很多。
 玅境長老語重心長說這種現象有二種可能。第一種是靠運氣,如果完全不懂,所依止的老師是正法,或不是正法的,全靠運氣;第二種如果有繼續學習佛法,就能夠分別,慢慢就知道什麼人說的是正的,什麼說的是邪的,也可以避免事邪師友的過失。
巳四、思惟過失
 第四科思惟過失,說明應思惟過失。
所有思惟,邪求出離損壞心故,亦有過失。
 這類外道的思惟,錯誤的追求出離三界,也知道是苦,可是他們是想錯了,而且還跟惡法相應,損壞自己的內心,這類思惟也是有過失。或者另外一種解釋,就是這類人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就像到佛法裡面少有思惟,已經被自己原來錯誤的想法先入為主,對佛法不能完全接受,甚至還要障礙或反抗,這也是一種損壞心。
巳五、功用過失
 第五科功用過失,說明功用過失。
所有功用,離方便故,亦有過失。
 所有功用,指身業、語業、及意業,遠離正確的修道方法,不能達到想要追求的生天或涅槃的目地,這功用上有過失。
巳六、增上心過失
 第六科增上心過失,說明增上心過失。
彼增上心,忘念、愛、慢及與無明、疑上靜慮之所攝故,亦有過失。
 外道也修禪定,但是沒有學習佛法,他們會忘失正念,沒有佛法的正念,說他是忘念,對禪定有愛味;慢,有了禪定也有高慢心,能夠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境界,聽到一般人聽不到的聲音,而生高慢心;無明,這類人不能通達無我、無我所的道理,我空、法空的真義;就算得到禪定,還要懷疑自己得了禪定,到底有沒有解脫,沒有把握,還是懷疑的,上就是欲界之上稱上靜慮。外道得到禪定也有忘念、愛、慢、無明和疑的過失,這是增上心的過失。
巳七、增上慧過失
 第七科增上慧過失,說明增上慧過失。
彼增上慧,六十二見所損壞故,亦有過失。
 這類人外道也有智慧,也想要得到解脫,但是所得的智慧是惡慧,與六十二見等諸惡見相應,稱為增上慧過失。六十二見,都是依止我見所發出來的,因為執著有我,我是常恆住不變異的,有主宰性的我,在我的身體,或是在我的受想行識裡,各別的執著,就開演出六十二見。
卯二、例無失
 第二科例無失,例說無過失。
與此相違,當知善說法律中,亦有七種無過失事。
 與這些所說相違,應當了知佛法所說的法和律,就沒有這七種過失,也有七種無過失事。六十二見,在〈攝事分〉卷87,2584頁也說到六十二見,在《大毗婆沙論》卷199、200說得很詳細。
《披》謂解過失等者:由邪勝解,名解過失。由受邪行戒,名行過失。事邪師友,名依止過失。不如理作意,名思惟過失。不勤正方便,名功用過失。彼所得定為諸煩惱之所染汙,名增上心過失。住諸惡見,名增上慧過失。如下一一別釋可知。
 由外道有錯誤的勝解,稱為解過失。由於受了錯誤的戒,稱為行過失。奉事的是邪師友,稱為依止過失。不合道理的作意,稱為思惟過失。沒有精進的修止觀的正方便,稱為功用過失。所得的禪定有種種的煩惱所染汙,稱為增上心過失。住在種種的惡見,有六十二見都是不離我見,這些思想都是有錯誤的,稱為增上慧過失。惡說有七種過失,佛法沒有七種過失,稱為善說法,這是第十個七種。
寅十一、令犯諍事止息差別2 卯一、標指
 第十一科令犯諍事止息差別,令犯戒引起的諍論事止息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指,標出所指。
又有七法,令諸苾芻所起違犯諍事止息。餘如攝事分中當說。
 又有七法,能令諸多比丘由違犯戒律所生的諍事止息。這七種法它只是把名字列出來,沒有詳細的解釋,不過在〈攝事分〉裡面還會有比較詳細的說明,在戒律裡面也會讀到。
卯二、列事
 第二科列事,列舉出來這些事項。
當知此中,有七種違犯諍事。一、開悟現前犯諍事,二、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三、開悟不自在犯諍事,四、尋思犯諍事,五、決擇犯諍事,六、自悔犯諍事,七、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
 應當知道這當中,有七種違犯戒律引起諍論的事,此處雖然只是說明所犯諍事,其中開悟、尋思、決擇、自悔、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也有止息的意思在內,因此將諍事與止息的方法合說,包括:
 一、開悟現前犯諍事,這是對所犯戒律之有無、輕重互有諍議時,直接對當事者訊問、聽取其陳述,才可以斷他的罪。開悟就是令他覺悟,但是他必須現前,有做錯事情要對治他,必須要現前承認,才能夠止息諍論。若是不使犯者現前,沒有承認過失以前,就判他的罪,是有過失的。
 二、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令犯戒者覺悟過去失去正念違犯戒律,引起諍論的事,於有無罪過有諍議時,令當事者憶念反省有無,若無記憶,則免之。但這唯限於平生為善行,與善知識為友者。
 三、開悟不自在犯諍事,若比丘得癲狂病等而干犯威儀,則不加怪罪。等他病癒後,如行為恢復正常,則由僧團舉行羯磨,如經羯磨認可,則其人仍可恢復參與僧團中說戒之資格。
 四、尋伺犯諍事,比丘有罪過時,令自己尋伺所犯的過失,再治他的罪。
 五、決擇犯諍事,這也是很民主的方法。決擇犯諍事就是經過大眾決斷、簡擇之後,用行籌表決少數服從多數,而止息犯諍事。
 六、自悔犯諍事,自己後悔有犯,就能息滅諍事。
 七、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在僧團裡面有二種主張,一種主張A,一種主張B,二種主張誰也不服誰,但是誰都有錯,要忍耐慚愧僧團變成二方,必須各自派出一個有智慧的上座,去向對方懺悔,互相懺悔就能息滅諍事。
《披》又有七法令諸苾芻所起違犯諍事止息等者:此中七法,謂如七種違犯諍事能令除滅應知。有諸同梵行者,舉餘同梵行者所犯眾罪,即於現前四目相對,而以其實,不以非實,是名開悟現前犯諍事。有諸苾芻,見餘苾芻犯罪時節,別於後時彼犯罪者忘自所犯,其見犯者記彼所犯,便舉是事,令其憶念,是名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復有苾芻,由顛狂故,現行眾多非沙門法、不隨順法,彼由此事,應不成犯。復有一類無知苾芻,謂彼成犯,非處舉發,是名開悟不自在犯諍事。復有苾芻,於眾僧中舉苾芻罪,其能舉者起有犯想,其所舉者起無犯想,是名尋思犯諍事。有異住處眾多苾芻,於所犯罪互生疑諍,或言有犯,或言無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輕,是名決擇犯諍事。復有苾芻,既犯罪已,自惡作纏之所激發,遂成憂悴,是名自悔犯諍事。有多苾芻,互相舉罪,各為憍慢之所執持,不欲展轉相對發露,專事離散二部別居,各作是言:彼既不肯來對我眾發露悔滅,我等何為輒就彼眾發露悔滅,是名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此七諍事,隨應除滅。攝事分中一一別顯應知。(陵本九十九卷二十三頁7467
 此中所說七法,是指有七種法使令比丘或比丘尼的僧團裡面有違犯引起的諍事,例如由言論上或身體上、思想上引起諍論,能夠止息除滅,但是這裏說的名詞跟那裏不一樣,名相不同,內容是一樣的。
 一、同梵行大家在一起修行,有諸同梵行者舉發其他的同梵行者所犯的各種罪過,必須當著犯者的面,舉發者與犯者彼此以四眼相對,換句話說,必須要現前,才能夠澄清真相,犯者不現前,口說無憑,沒有辦法解釋,所以一定要現前,是名開悟他現前使令解決諍事,以確定犯者到底有沒有犯來止息這個諍事,這是第一種方法。有什麼事情,當事者不在,私底下討論,就在說他人是非,是不正確的,有什麼事都是要當面解決的。
 二、有些比丘看到其他比丘犯罪的時候,正在犯的時候看到了,但是後來犯罪的人忘記自己所犯的,則不承認了,但其他比丘看到犯戒的人還記得犯者所犯的事,就舉發這件事情,大家在一起開會讓犯者回憶這件事,使令犯者憶念所犯諍事,思念有犯及懺悔才能夠止息諍事。有時候當事人沒有犯,舉發者認為他犯,也要讓當事人回憶一下底有沒有犯。
 三、有些比丘有顛狂、生理有毛病,做了很多不是出家應該做的,不隨順如來的戒法,這種人因為有癲狂病而做錯事,稱為「彼由此事」,因為癲狂、精神病不成犯。世間人也是,精神病、殺人沒有過失,因為這是自己不能控制,屬於不自在犯。有一類無知的比丘不懂,認為對方有犯,以正常人的標準來舉發當事人過去的事情,就是不合道理的非處舉發,稱為開悟不自在犯諍事。這個時候他要出來說明,說明他過去是癲狂所犯,現在沒有了,大家就知道他是不自在所犯的,這件事就可以止息了。
 四、有比丘在大眾僧中舉比丘的罪,能舉發的比丘認為被舉發的有犯的,可是被舉發的人認為自己沒有犯,他必須仔細想一想有沒有違犯,這稱為尋伺犯諍事。
 五、大家住在不同的地方,比丘比丘尼所犯的罪互相生疑有諍論,有的人說這樣有犯,有的人說沒有犯,有的人說重,有的人說是輕,這時就要請一位明利的比丘來決擇犯諍事,到底這樣有沒有犯,如果決定了,諍事就可以止息,稱為決擇犯諍事。
 六、又有苾芻,自悔犯諍事,自己起來懺悔,因為這位比丘很慚愧很不好意思,一方面怕別人知道,一方面也是很難過,生起這樣的煩惱犯這樣的罪;由於很後悔他人又不瞭解,自己很憂愁、憔悴,這個時候其他的比丘就要幫助他,要他出來當場發露懺悔,稱自悔犯諍事。
 七、有很多的比丘或比丘尼們互相舉罪,覺得對方都有罪,可是大家都很高慢,憍慢執著不願意認錯,彼此不願意相互發露,大家專事離散,有的人同意那一邊,有的人同意這邊,都堅持自己的意見,為憍慢所執持,就各自離散了。離開分散成二個部派各別居住,各作自己的說法:對方不來對我發露懺悔,我為什麼還要向對方發露懺悔?是名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佛陀教弟子們們在這二眾裡面各自推選一位有智慧的上座來向對方懺悔,用佛法柔軟的草來息滅彼此堅硬的罪惡,如草覆地這樣稱忍愧建立,大家要互相忍耐,要有慚愧心,還是要派出一位上座來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向對方舉罪向對方懺悔,這件事就平息了,大家就不再吵吵鬧鬧。
 這七種諍論,隨所相應的有不同的方法來消除它,稱為隨應除滅。在〈攝事分〉中有一大部分是說戒的,到那個地方再讀一讀就可以瞭解。這是〈攝事分〉卷99,2914~2915頁中調伏事總擇攝第五之一,調伏事就是戒律,毘奈耶也就是律,也稱為調伏。所說的戒律要全部歸納在一起,再作決擇,這就是戒律裡面的七滅諍法。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