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五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前面卷4已經說完界施設建立中的數建立、處建立、有情量建立、有情壽建立,現在繼續界施設建立中的有情受用建立、生建立、自體建立、因緣果建立部分,及說明相施設建立、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午二、色界
第二科色界,說明色界諸天受用樂的情形。
復次,於色界中初靜慮地受生諸天,即受彼地離生喜樂。
其次,還有更高的層次的樂,由色界初禪三天中,具足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種功德,盡形壽能領受遠離欲界欲恚害等煩惱的苦,恆時與喜、樂二受相應。欲界有情為了攀緣諸欲、愛味、追求諸欲,引生種種過失災患,若有人覺察厭離諸欲的過患,依止「厭下苦粗障、欣上靜妙離 」六種心行,修習不淨觀或慈悲觀等禪定,從欲界定、未到地定漸次證得初禪,又發願到初禪天受生,壽盡之後就能到初禪天受生,遠離欲界的苦惱,恆時喜樂相應。初禪天已遠離欲界之欲、惡不善法,而生喜樂,稱為離生喜樂地。
《披》於色界中初靜慮地至離生喜樂者:謂從欲界最初上進,創首獲得心一境性,是名為初。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如初靜慮,漸次上進乃至第四,當知亦爾。初靜慮地,亦名離生喜樂地。所言離者,謂已離欲惡不善法故。所言生者,謂由離欲惡不善法無間所生故。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及於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是名為喜;一切麤重已除遣故,及已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是名為樂。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三卷十頁2700)先於此間修下中上初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梵眾天、梵前益天、大梵天,是名初靜慮地受生諸天,既受生已,即受彼地所引離生喜樂。
從欲界最初往上,剛開始獲得心一境性,稱為初。將這一念心專心繫在一種所緣境上,於所緣境寂靜而住,正確詳細的思惟觀察,稱為靜慮,也稱作思惟修。
從初禪漸次一直上進到第四靜慮,寂靜的方法都是一樣,都是置心於同一種類的所緣境,不過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慮」,思惟觀察的內容不一樣,因此所證禪定淺深也不同。初靜慮地,也稱為為離生喜樂地。所謂離,是指遠離欲界的惡、不善法。所說的生,是指由遠離欲界的惡不善法,沒有間斷俱時有喜樂生。所說的喜樂,是指已經獲得所希求的禪定,也不覺得喜有什麼過失,心中欣悅歡喜,是名為喜;一切欲界的麤重無堪能性已經遣除,又獲得廣大的輕安樂,身心非常調順、舒暢,很有堪能性,說名為樂。如〈聲聞地〉卷33,1075頁所說。在〈三摩呬多地〉卷11、卷12中還會重複說明,從初禪到四禪的因緣相,在〈決擇‧三摩呬多地〉卷63,2031頁起也有說明。這類有情於往生初靜慮天前,在欲界修得初禪,依所得下中上三品定力,受生到初禪三天。下品定力生梵眾天,中品定力生梵輔天,上品定力生大梵天。到那裡受生之後,就能領受初靜慮地所招感的離生喜樂的果報,遠離欲界憂苦,恆時充滿喜樂二受。
第二靜慮地諸天,受定生喜樂。
第二禪天的有情,恆時領受定所生的喜樂二受。初禪天的喜樂二受,是離欲界欲所生的喜樂;二禪天的喜樂是進一步離尋伺欲引生的喜樂,這種喜樂沒有尋伺的擾動,更為殊勝。
《披》第二靜慮地至定生喜樂者:第二靜慮地亦名定生喜樂地。所言定者,謂於無尋無伺三摩地中心一趣故。所言生者,由心一趣為因為緣,無間生故。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又於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故名為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惱品所有麤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是名為樂。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三卷十頁2700)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二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少光天、無量光天、極淨光天,是名第二靜慮地諸天,即受彼地定生喜樂。
第二靜慮地,也稱為定生喜樂地。所謂定,是指於無尋無伺的三摩地中,心一境性。無尋無伺時離欲界更遠,不用再尋伺欲,此時成就的心一境性,名為無尋無伺。所謂生,是指以心一境性為因緣,沒有間斷俱時有喜樂生。所謂喜樂,是指已經獲得所希求的二禪,也不覺得喜有什麼過失,心中有欣有喜,因此說名為喜;一切屬於初禪的尋伺等煩惱品引生心的無堪能性也都遠離,能對治尋伺動亂的過患,獲得廣大輕安,身心更調柔、更有堪能性、有更殊勝的樂受所隨逐,稱為樂。如下〈聲聞地〉卷33,1075頁所說。這類有情於往生第二靜慮天前,在欲界修得第二靜慮,依所得下中上三品定力,受生到第二靜慮地諸天。下品定力生少光天,中品定力生無量光天,上品定力生極淨光天,稱為第二靜慮地諸天。到那裡受生之後,就能領受第二靜慮地所招感的定生喜樂的果報,有更殊勝的喜樂二受。
第三靜慮地諸天,受離喜妙樂。
第三禪天的有情,恆時領受遠離喜的妙樂。是三界中最快樂的有情,身心全部都沈浸在樂受當中,這種樂受沒有喜的湧動,是更殊勝的樂。
《披》第三靜慮地至離喜妙樂者:第三靜慮地亦名離喜妙樂地。言離喜者,謂於喜相深見過失,於喜離欲故。言妙樂者,謂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輕安樂故。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三卷十一頁2703)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三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是名第三靜慮地諸天,即受彼地離喜妙樂。
第三靜慮地,也稱為離喜妙樂地。所謂離喜,是指於第二靜慮喜受湧動的相狀,深深觀見過失,呵斥喜,遠離喜的愛執證入第三靜慮。所謂妙樂,是指遠離喜的內心寂靜,而且最極寂靜,與喜不同的心受生起,樂受中不再有喜的波動。下文〈三摩呬多地〉形容有喜湧動的快樂,如同一個人游泳時,有時從水裡面浮出來,有時候又潛入水中,身體載浮載沈,而離喜湧動的快樂就像全身完全潛入水中,那種快樂更加微妙殊勝。那時前五識相應的色身及第六意識相應的意身,都能領受廣大的輕安快樂。如下〈聲聞地〉卷33,1077頁所說。
這類有情於往生第三靜慮天前,在欲界修得第三靜慮,依所得下中上三品定力,受生到第三靜慮地諸天。下品定力生少淨天,中品定力生無量淨天,上品定力生遍淨天,稱為第三靜慮地諸天。到那裡受生之後,就能領受第三靜慮地所招感的離喜妙樂的果報,有三界最殊勝的樂受。
第四靜慮地諸天,受捨念清淨寂靜無動之樂。
第四靜慮地諸天有情,恆時領受捨清淨、念清淨、遠離三災八動的水火風大三災,及尋、伺、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八種動搖的最極寂靜捨受的快樂。
《披》第四靜慮地至無動之樂者:第四靜慮地亦名捨念清淨地。捨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轉動而安住性。念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如顯揚論二卷七頁說)一切下地災患已斷,是名寂靜。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名無動。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四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是名第四靜慮地諸天,即受彼地捨念清淨寂靜無動之樂。此中樂言,非謂樂受,此已斷故。增上寂靜無有動搖,故名為樂。
第四靜慮地,也稱為捨念清淨地。捨清淨,是指內心超越初禪的尋、伺、二禪的喜、三禪的樂等三地的動搖,心離動盪,平等而住、正直而住、不分別而住。念清淨,是指超越尋、伺、喜、樂,前三靜慮地一切動亂,心不忘失正念的明了性。如《顯揚聖教論》卷2,7頁所說。下地的水災、火災、風災都已斷除,是名寂靜。入息、出息、尋、伺、喜、樂、憂、苦等八種動亂都遠離了,稱為無動。這類有情於往生第四靜慮天前,在欲界修得第四靜慮,依所得下中上三品定力,受生到第四靜慮地諸天。下品定力生無雲天,中品定力生福生天,上品定力生廣果天,稱為第四靜慮地諸天。到那裡受生之後,就能領受第四靜慮地所招感的捨念清淨寂靜無動之樂的果報,此處的樂,不是指樂受,因為樂受已斷除,此時與不苦不樂受相應,這時內心最寂靜沒有動搖,假名為樂。
午三、無色界
第三科無色界,說明無色界諸天受用樂的情形。
無色界諸天,受極寂靜解脫之樂。
無色界諸天,領受最極寂靜解脫的快樂。空無邊處天解脫色身的繫縛,識無邊處天解脫所緣空處的繫縛,無所有處天解脫識處的繫縛,非想非非想處天解脫無所有處天以下有所有想及無所有想的繫縛,內心「非想」,沒有一切下地之想,但又「非非想」唯有一念微微心存在,名非非想。受生到無色界諸天時,依次領受解脫繫縛的極為寂靜的不苦不樂受,雖然是不苦不樂受,此時內心最極寂靜,因此假名為樂。
由此可知下從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到天道五趣眾生,都是內心思惟分別所變現出來的境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怎麼想,造相應的業,就得到相應的果報。有情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心所造成的,所以不要排斥境界,需要對治的是這一念心。愚人是離境不離心,智者離心不離境,唯有將煩惱斷除才能究竟自在。
《披》無色界諸天受極寂靜解脫樂者:超越色想,色不現前,是名無色。先於此間修彼定已,後生彼處,有四差別,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是名無色界諸天,受彼極寂靜解脫之樂。言解脫者,謂離色貪。
無色界諸天超越色想,觀想色是有過患的,不執著色、不分別、不思惟色,成功時色不現前,稱為無色。這類有情於往生無色界諸天以前,在欲界修得無色定,依所得定力四種差別,受生到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稱為無色界諸天。到那裡受生之後,就能領受無色界諸天所招感的極為寂靜解脫之樂。此處說解脫,是指遠離色貪,因色身引起的種種苦惱都沒有了。
丑二、總料簡3 寅一、苦樂殊勝差別2 卯一、標列
第二科總料簡,將三界有情的苦樂總相思惟簡別一番,分三科;第一科苦樂殊勝差別,苦樂殊勝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六種殊勝處。
又由六種殊勝故,苦樂殊勝應知。一、形量殊勝,二、柔軟殊勝,三、緣殊勝,四、時殊勝,五、心殊勝,六、所依殊勝。
又由六種殊勝,可以知道苦樂之間的差別很大。
一、形量殊勝:是身高體型的差別,越往上界,有情的形量越大,樂受也越廣大。
二、柔軟殊勝:身體的柔軟度也是一樣,越往上界,有情的身體越柔軟,一個人的身體越柔軟,壽命越長;身體僵硬時表示這個人的健康不大好,壽命不妙了。
三、緣殊勝:緣有快樂的緣及苦的緣,越往上界,有情快樂的緣越殊勝。如色界天人不用靠外面的資具就可以受用快樂,無色界天人更殊勝,連色的苦都沒有,能受用寂靜解脫之樂。
四、時殊勝:所謂時是指受果報的時間,越往上界,有情的壽命越長,受用樂越久,三界最高之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八萬大劫。
五、心殊勝:內心簡擇力強,煩惱輕微。越往上界,有情的心簡擇力強,煩惱越輕微。
六、所依殊勝:所依指果報體,越往上界,有情的果報體越殊勝。
相反的,越往下界,有情的形量越廣大,受苦的面積越大越苦;身體越柔軟,受苦的強度越大越苦;苦的緣越多越苦;受果報的時間越長越苦;內心惡的簡擇力越強,煩惱越重越苦;所依的果報體越下劣越苦。
卯二、釋因2 辰一、舉苦殊勝
第二科釋因,解釋苦樂殊勝的原因,分二科;第一科舉苦殊勝,先舉地獄的苦來說明。
何以故?如如身量漸增廣大,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依止漸更柔軟,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苦緣漸更猛盛眾多差別,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時分漸遠無間,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內心無簡擇力漸漸增廣,如是如是苦轉殊勝;
為什麼由六種殊勝可知苦樂差別呢?例如地獄有情,越往下的地獄,身量漸增廣大,如是如是所受的苦面積越大,苦更強大;如所依的身體越柔軟,感受越敏銳,受苦的強度越大;地獄的眾生一層一層往下,受苦的緣更加猛盛、種類更多,苦更強烈;受苦的時間越來越久,而且沒有間斷,長時無間受苦,苦轉更強大,如是如是苦轉殊勝;越往下,有情的內心就更沒有簡別的力量,對於事情的功德和過失沒有分辨力,造的惡更大,所受地獄的苦也就更大。如果有情有聰明才智,能簡擇善法和惡法,也就不致於到地獄去受苦。
《披》如如內心無簡擇力漸漸增廣者:謂性愚癡,於所知事得、失、俱非不能了知,是名內心無簡擇力。
這類有情生性愚癡,對所認知的蘊處界等事,有功德或有過失,或者沒有功德也沒有過失,不能了知,名為內心無簡擇力。內心有簡擇力的人,知道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乃至於一點點小惡都不可以作,一做不得了,就會有果報,連動一個念都會有果報,更何況做出身語的行為。由於內心沒有簡擇力,所作的惡漸漸增廣,苦就會轉更殊勝。
如如所依苦器漸增,如是如是苦轉殊勝。
如是所依的五取蘊,漸漸增廣的時候,痛苦就更殊勝。
《披》如如所依苦器漸增者:五有取蘊是名苦器。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壞苦器故。如下決擇分說。(陵本六十一卷十五頁4937)
五有取蘊,名為苦器。苦器就是色受想行識,有取是指有執著,眾生因愛取滋潤前生的業種而招感五蘊果報體。五取蘊的本身就是苦,名為生苦器;五取蘊是老、病、死等八苦,乃至無量眾苦之所依,名為依生苦器;苦受相應的五取蘊,名為苦苦器;樂受相應的五取蘊,變壞時就苦了,名為壞苦器。如下〈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61,1999頁所說。
辰二、例樂殊勝
第二科例樂殊勝,以苦殊勝例推樂殊勝也是一樣。
如苦殊勝如是,樂殊勝義隨其所應,廣說應知。
如苦的殊勝是這樣,越往下界越苦,樂殊勝的道理也是一樣,越往上界,形量越廣大,身體越柔軟,樂緣越多越強大,果報越長、樂受越久,心越有簡擇力,所依果報越殊勝,因此樂也展轉殊勝。
寅二、受用樂受差別2 卯一、辨生緣2 辰一、出種類2 巳一、標列
第二科受用樂受的差別,說明受用樂受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辨生緣,分辨產生樂受的因緣,又分二科;第一科出種類,說明樂受的種類,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二種樂受。
又樂有二種,一、非聖財所生樂,二、聖財所生樂。
又樂有二種,一是非聖財所生樂,也就是世間庸俗的樂。二是聖財所生的樂,依修學聖道,具足信、戒、慚、愧、聞、捨、慧等善法所產生的樂。
巳二、隨釋2 午一、非聖財所生2 未一、標列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聖財、非聖財,分二科;第一科非聖財所生,不是聖道的財富所產生的快樂,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
非聖財所生樂者,謂四種資具為緣得生。一、適悅資具,二、滋長資具,三、清淨資具,四、任持資具。
非聖財所生的樂,是由以下四種資養生命的工具為緣,而得到快樂。
一、適悅資具:令身體舒適、歡悅的資具;
二、滋長資具:資生長養快樂的資具,如按摩等事;
三、清淨資具:指吉祥的物品;
四、任持資具:任持生命的資具,如飲食等。
未二、隨釋4 申一、適悅資具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四科;第一科適悅資具,說明適悅資具的體相。
適悅資具者,謂車乘、衣服、諸莊嚴具、歌笑舞樂、塗香華鬘、種種上妙珍玩樂具、光明照曜、男女侍衛、種種庫藏。
適悅資具,是使令有情舒適快樂的資具,包括車乘,譬如:有一部BMW、賓士的好車代步,會覺得很快樂;穿著、擁有貴重的衣服,覺得很快樂;諸莊嚴具,指裝飾品,如項鍊、耳環等物品,能使人快樂;依止歌笑舞樂,唱歌、歡笑、跳舞,作樂等資具,來舒發內心情緒,使人快樂;塗香華鬘,擦香水、掛個花環等也能使人感覺快樂;種種上妙珍玩樂具,種種上等、殊勝、微妙娛樂的資具,遊戲歡樂能令人感覺快樂;光明照曜的裝飾燈具,遠離黑暗,也可以使人快樂;男女侍衛,有男女侍者服侍保衛,不用親自操勞,令人感覺快樂;種種庫藏,有豐富的米、錢、稼穀、工具等庫藏,能滿足生活各種所需,也是世間得到快樂的資源。以上包括人,有情物、無情物等,都是適悅資具。
申二、滋長資具
第二科滋長資具,說明滋長資具的體相。
滋長資具者,謂無尋思輪石搥打、築蹋、按摩等事。
滋長資具,是指使用不能思惟觀察的輪子或者是石頭搥打身體,或用手打、或以腳踏、按摩穴道等,使身體感覺舒暢的資生具。無尋思是指不能思惟觀察。輪石,指輪子或者是石頭。築,是打的意思。蹋,用腳踏,築一築是打扁的意思。
申三、清淨資具
第三科清淨資具,說明清淨資具的體相。
清淨資具者,謂吉祥草、頻螺果、螺貝滿甕等事。
清淨資具,是吉祥的意思,包括擁有吉祥草、頻螺果、螺貝滿甕等事能令人感覺吉祥幸運快樂的資具。印度的婆羅門說,如果一出門看到吉祥草,或者有人送自己一滿甕的頻螺果、螺貝等,這一天就會很吉祥。這裡所說的清淨,不是真的清淨,而是吉祥的意思。這是世俗的迷信,若是大家所共許的事就是很吉祥。例如在端午節那一天,門上插一些艾草等吉祥物,能加保護家人平安吉祥;又如中國人包紅包認為不宜用白色的才吉祥,可是日本人卻都以白包為吉祥,每個地方所認許的吉祥都不同。
《披》清淨資具者等者:於此等事妄計清淨,能生吉祥,是名清淨資具。
妄計,是錯誤執著的意思。於吉祥草等這些事情,錯誤的執著認為是清淨的,能夠產生吉祥,名為清淨資具。
申四、任持資具
第四科任持資具,說明任持資具的體相。
任持資具者,謂飲及食。
任持資具,指飲料及食物。安全的飲料及營養的飲食,能維持、資長生命,使令有情身體健康、有力、快樂。非聖財所生樂,包括這四種資具。
《披》任持資具者等者:由飲及食任持有情令住不壞,是名任持資具。
由水等飲料及飯菜等食物,任持有情的生命,使生命安住不壞,稱為任持資具。
午二、聖財所生3 未一、標
第二科聖財所生,說明聖財所生樂,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七種。
聖財所生樂者,謂七聖財為緣得生。
聖財所生樂,是由七種聖財的因緣而得。
未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七?
是哪七種呢?
未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七種。
一、信,二、戒,三、慚,四、愧,五、聞,六、捨,七、慧。
所謂七聖財,都是成佛的資糧,要略而言:
一、信財:信即信心,能決定受持正法,為成佛之資糧。
二、戒財:戒即戒律,為解脫之本,能防身語意之過非,止身語意之惡行。
三、慚財:自生慚羞之心,由此能防身語意之過非,止身語意之惡行。
四、愧財:觀待他人而生慚羞之心,由此能防身語意之過非,止身語意之惡行。
五、聞財:聞為三慧之首,聞必能思,思必能修,若能聞佛聲教則開發妙解如說而行。
六、捨財:捨即捨施,若能運平等心無憎無愛、身命資財隨求給施無所吝惜。
七、慧財:慧能照了諸法、破諸邪見。
修行人若具足這七種聖道的財富,道業必能有所成就,而得到世出世間的快樂。
《披》聖財所生樂者等者:謂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之所引奪,是名信財。由是信財能生與信俱行清淨之樂。又聖弟子能離殺生乃至能離邪見,是名戒財。由此戒財能感生於善趣所起之樂。顧自妙好,不行諸惡,是名慚財。顧他誹毀,不行諸惡,是名愧財。由是慚愧能生無有追悔之樂。於法於義多聞、聞持、其聞積集,是名聞財。由此聞財能生正解俱行之樂。能行惠捨,其性無罪,是名捨財。由此能生後世資財無所匱乏之樂。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是名慧財。由此能生先未曾有真實解脫之樂。
佛陀的弟子於佛的處所,修行栽培種下清淨的信心,信心的根像樹根一樣安住堅固,不會被其他宗教的出家人,或有學問的婆羅門,或者是天人,或者是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魔,或者是大梵天王,或者其他世間人所認為的一切最殊勝的境界所破壞,稱為信財。由具足信財能生出與信俱行的清淨之樂,由於三寶是很清淨的,因此相信三寶,自己內心就會有清淨之樂,這是第一種聖財所生之樂。信必須加上道德與智慧,所相信的對象是必須具有道德的,有智慧的,於此有信心才有意義。應對三寶四諦生信,相信佛法僧三寶,對佛說的苦集滅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等諸法都要深信,這是三種基本信心。此外也要相信自己也能夠成為這樣的聖人,有為者亦若是,這就是一種財富。對三寶、四諦有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夠修成為聖人,這就是信財。在〈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7,1893頁那裡,也提到信財。
又聖弟子能夠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言綺語乃至貪瞋邪見等十惡,名為戒財。由此戒財能夠招感生於人天善趣,受用人天富貴快樂的果報。
能夠顧慮自尊、自愛、自重、不論有沒有人看到都不作諸惡,名為慚財。
能夠尊重顧慮他人的誹毀,都不作諸惡,名為愧財。由此慚愧之心,不會造作惡事,不用後悔所作的事,心不悔惱,自然感覺快樂。有一個愧財的故事:有一位父親,因為很窮,沒有東西吃了,睌上帶著孩子去偷拔他人的蘿蔔,這個時候月亮出來了,他的小孩就對爸爸說:有人看到了;這位父親問小孩:是誰啊?小孩回答:月亮正在看著你。這時父親很後悔、很慚愧,趕快將蘿蔔放下,對小孩說:我們還是不要拔,回家去吧!有慚愧的人就不會做惡事,即使做錯也能夠懺悔,這就是一種財富。《法華經》說:有二健兒,一位是受戒從來不犯,一位是犯了能生慚愧心,懺悔罪過。慚愧是修行的一大財富,有慚愧心的人能夠接受教導改過向善,若是無慚無愧則無惡不作,諸佛也無可奈何。
於佛說的法、義常常聽聞,於能詮的文所詮的義深入了解,積聚、增長智慧,名為聞財。由此聞財能正確的理解世間出世間的善惡因果,出離之道,生出勝解的快樂。〈思所成地〉卷19,675頁說: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親近善知識,多聞熏習,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四預流支中,多聞是成就聖道必具的資糧,因此聞財也是修行的一種財富。
能施恩惠布施財物,不求果報,所施財物沒有罪過,名為捨財。能修布施,後世就能領受沒有匱乏資財的快樂,而富樂自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4說:布施在六度中最容易修習,所以先說。一切有情沒有不能修行布施的,如藥叉、羅剎、師子虎狼及諸獄卒屠兒魁膾,這些眾生於有情中極為暴惡,尚能離慳而行布施。菩薩摩訶薩,見諸有情貧窮所逼,不能發起無上信心,修行大乘種種事業,先施一切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緣醫藥,令心安樂,然後令發無上正等覺心,修行大乘種種事業。因此六度彼岸布施為門,四攝之行而為其首。猶如大地一切萬物依之生長,所以先說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是萬善之首,也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因行,因此捨也是一種聖財。
於佛說的第一義諦、我空、法空等諸法實相的道理,能如實覺悟、體證,名為慧財。由此慧財能生無量劫以來,從來不曾得過的解脫的快樂。這裡所說的智慧財產就是要遠離貪瞋癡,能證得勝義諦;轉凡成聖,成就無上菩提,必須有般若智慧,因此智慧也是一種聖財。
修行人應該常常檢討自己有沒有這些聖財,聖財是否具足,七種聖財看不到、奪不走,不能破壞。而世間財,五家共有,極不可靠,唯有出世間的聖財是最好、最究竟。以上是《披尋記》作者根據《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6解釋七聖財。
辰二、辨勝劣3 巳一、標
第二科辨勝劣,說明世間財與出世聖財的勝劣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勝劣相。
復次,由十五種相,聖非聖財所生樂差別。
其次,由十五種相,可以比較說明聖財與非聖財所生樂的差別。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十五?
是哪十五種呢?
巳三、辨11 午一、起行差別
第三科辨,說明十五相差別,分十一科;第一科起行差別,生起妙行惡行的差別。
謂非聖財所生樂能起惡行,聖財所生樂能起妙行。
依世間四種資具所生的非聖財所生樂,能生起身語意的惡行,而信等七種聖財所生樂,能生起五戒、十善、六度萬行等世出世間妙好的善行。
《披》能起惡行妙行者:感惡趣生,是名惡行;感人天生,是名妙行。
能感得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果,如殺盜婬妄等十惡業,是名惡行;能感得人天善趣的果報,如五戒十善等十善業,是名妙行。
午二、喜樂相應差別
第二科喜樂相應差別,說明喜樂相應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有罪喜樂相應;聖財所生樂,無罪喜樂相應。
又追求非聖財所生樂,通常是有罪過的喜樂相應;追求聖財所生樂,已遠離貪瞋癡,是無罪的喜樂相應。
《披》有罪無罪喜樂相應者: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俱法罪,是名有罪。與此相違,是名無罪。生現法罪者,謂如能為自害;生後法罪者,謂如能為他害;生俱法罪者,謂如能為俱害。如下自說。(陵本九卷九頁671)
生起貪瞋癡的一念心就是罪過,能生現在生命體的罪過,能生將來生命體的罪過,能生現在及將來生命體的罪過,是名有罪。與此相反,稱為無罪。生現法罪,是指造作的業,使令自己現生遭到傷害,如遭政府收押;生後法罪,是指造作的業,使令將來的生命體遭到傷害,如墮入惡趣;俱法罪,是指造作的業,既傷害現在的生命體,也傷害將來的生命體。如下〈有尋有伺等三地〉卷9,276頁造業過患所說。
午三、適悅所依差別
第三科適悅所依差別,說明適悅所依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微小不遍所依;聖財所生樂,廣大遍滿所依。
又世間非聖財所生的樂,相對於聖財所生的樂是微小的,不能遍滿所依的身心;聖財所生的樂,是極為廣大、持久、而且遍滿所依的身心。
非聖財,就是指世間庸俗所生的樂,要靠外面的資具,如車子、衣服、按摩、吉祥草、庫藏、光明等,這些資生具所生起的快樂是很微小的,它並不是全部身心都能得到快樂。有時身體快樂,但是心情也不見得就很舒悅,不能使快樂遍滿所依;去爬山心情愉快,但是回來身體會覺得很累,因此也不是很圓滿,如此種種世樂不能遍滿所依身心,所以說非聖財所生樂,微小不遍所依。
聖財所生樂就不一樣,由信、戒、慚、愧、聞、捨、慧能令內心清淨,所生的快樂,能廣大遍滿所依,是非聖財所生樂所不能及的。例如對於深信、修學佛法,於佛法有深刻體會的人,有信仰的力量支持,雖身苦但心不感苦,其身心的忍受力較強,不易被身體之稍微不適所苦。
《披》不遍遍所依者:謂身及心是名所依。總說五蘊為自體故。
身心說名所依,總說以色受想行識五蘊為自體。以上是說到適悅所依差別,就是身心快樂的程度。
午四、時分差別
第四科時分差別,說明時分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非一切時有,以依外緣故;聖財所生樂,一切時有,以依內緣故。
又非聖財世間的資具樂,不是任何時間都可以追求而擁有的,因為受到依靠外緣的限制。例如滋長資具所生樂,必須找人槌打、找醫生,或找其他人來幫助,如果沒有他人幫助也無法作這件事情;又如適悅資具所生樂,想買好車還得要有人賣車,再說任持資具所生樂,想吃或買美好的食物,也都受生意時間的限制,時間、人、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的,由此可知非聖財所生樂需要外在的因緣具足才能得到。
聖財所生樂主要由自己的一念心生,只要每一剎那保持正念,每一剎那就都是快樂的,以內緣為主,不必靠他人,所以聖財所生樂,一切時都有。
《披》依外依內緣者:非聖財樂,資具緣生;外事攝故,名依外緣。聖財不爾,信等緣生;內心攝故,名依內緣。
非聖財所生樂,需要依靠外在的資具緣而生;屬於外面的人、事、物所攝,稱為依外緣。出世間的聖財不是如此,信、戒、慚、愧、聞、捨、慧,這七種聖財的緣是靠內心攝受的,內心有正念,就會快樂,稱為依內緣。所以說聖財一切時都有,這一念心調伏過來,馬上就快樂了。
午五、界地差別
第五科界地差別,說明界地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聖財所生樂,一切地有,
又非聖財所生樂不是三界九地中一切地都有,只有在欲界五趣雜居地存在;聖財所生樂通於三界九地中任何一地,只要有心就可以快樂。
《披》非一切地有一切地有者:三界九地,名一切地。云何九地?謂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初一,欲界繫;次四,色界繫;後四,無色界繫。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分成九個地,名為一切地。什麼是九地?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和天等欲界五趣眾生所居的五趣雜居地,及屬於色界天的:初禪的離生喜樂地,二禪的定生喜樂地,三禪的離喜妙樂地,四禪的捨念清淨地,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地。四空天、四禪天、加上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合起來共有九地,這是三界眾生居住的範圍。
通三界繫及不繫故。
聖財所生樂,通於三界有煩惱繫縛的凡夫及已無煩惱繫縛的聖人。聖人一定有聖財所生樂,而三界的凡夫,若能提起正念,隨順無漏的信、戒、慚、愧、聞、捨、慧,也一樣會有聖財所生樂。
《披》通三界繫及不繫故者:若墮攝界,名三界繫;非墮攝界,名為不繫。墮非墮攝,如前已說應知。(陵本四卷一頁263)
如果屬於三界所攝的,稱為三界繫,是凡夫的境界。不是屬於三界的範圍,就是聖人,名為不繫。墮於三界或非墮於三界攝,如〈有尋有伺等三地〉卷4,109頁已說,應當了知。
午六、引發差別
第六科引發差別,說明引發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不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聖財所生樂,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
又非聖財所生樂,不能引發後世的聖財或非聖財;聖財所生樂,能夠引發後世的聖財及非聖財。非聖財所生樂,通常都是引發貪瞋癡,既不能引發後世的聖財,也不能引發後世的非聖財,受用完了,後世就毫無所有;而且福報盡了就要往生,如〈意地〉卷2所說福盡故死。
弘一大師說過:小時候父母告誡他:一個米粒掉下飯桌就需要撿起來,不是因為家裡窮而是要惜福,一個人的福用盡了,就應該要走了。
聖財所生樂是由清淨心所引發,所修的五戒十善、四念處等善法能引發後世清淨出世的聖財及後世富貴安樂的非聖財。如果肯努力用功,不斷積聚善法資糧,能引發後世的聖財與非聖財。
午七、盡無盡差別
第七科盡無盡差別,說明有盡無盡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若受用時,有盡有邊;聖財所生樂,若受用時,轉更充盛,增長廣大。
又非聖財所生樂, 包括所有吃喝玩樂的這些資具樂,受用是有窮盡的時候,有其邊際的:東西用完了、吃完了就沒有了;玩也是會累,不能一直玩下去;即使有很多美麗的衣服,一次也只能穿一、二件,不能多穿,是有盡、有邊的。聖財所生樂,受用是屬於內心的境界,內心的歡喜,會充足茂盛而且增長廣大。例如誦經、拜佛時,因為精進誠心,而有感應就會很高興,因此就會更精進,也就得到更多的歡喜。又如讀了本論,剛開始很多的名相不懂,感覺很苦惱,等到慢慢的讀出味道了,會越讀越歡喜,之後不用老師解說,自己就會發心研讀它,乃至覺得整個大藏經都可以閱讀了,這種情形就是轉更充盛,增長廣大。
午八、奪無奪差別
第八科奪無奪差別,說明有奪無奪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為他劫奪,若王、若賊、怨,及水、火;聖財所生樂,無能侵奪。
又非聖財所產生的快樂很容易被其他因緣所破壞,例如為國王、盜賊、怨家、及水災、或火災等所劫奪;而聖財所生樂是內心所引發的功德,無形無相、不可破壞,無人能夠侵略奪取。
午九、轉受餘生差別
第九科轉受餘生差別,說明轉受餘生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不可從今世持往後世;聖財所生樂,可從今世持往後世。
又非聖財所生樂,是物質的享受,今世受用完就沒有了,不可以從今世帶往後世;聖財所生樂,是內心的善法,每受用一次,就增強善法的力量,使得信等聖財展轉增上,可以從今世帶到後世。
午十、無喜足等差別
第十科無喜足等差別,說明受用時無喜足等的差別。
又非聖財所生樂,受用之時不可充足;聖財所生樂,受用之時究竟充滿。
又非聖財所生樂,如房宅、衣服、車子等,在受用時永遠也不會滿足;聖財所生樂是內心的境界,對世間樂少欲知足,於受用信、戒、慚、愧、聞、捨、慧時,這一念善心的喜樂就遍滿整個身心,受用時究竟充滿。例如當自己充滿信心時,一定是很快樂的;有慚愧心時就不會作惡事;能持戒,就不會去傷害眾生,比較不容易生病,心情也會很好;若有聞慧就有正見,能夠正確判斷事情;常修布施惠捨,就不會執著,能夠放下內身外物、遠離牽掛;有了無漏的智慧,無論任何事情都能自在無礙。
午十一、有怖畏等差別2 未一、舉非聖財所生樂2 申一、標
第十一科有怖畏等差別,說明有怖畏等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非聖財所生樂,舉出非聖財所生樂為例,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怖畏等相。
又非聖財所生樂,有怖畏、有怨對、有災橫、有燒惱、不能斷後世大苦。
又非聖財所生樂,為了追求種種資具,若是做一些非法的事而取得,因此心生恐懼怖畏、與他人結下怨仇、遭遇災難橫禍、內心有很多煩惱、由於常與煩惱相應,因此不能斷除後世的大苦。
申二、釋5 酉一、有怖畏
第二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有怖畏,有恐怖畏懼。
有怖畏者,謂懼當生苦所依處故。
有怖畏的情形,是指害怕將來會生到三惡道等眾苦所依處。
酉二、有怨對
第二科有怨對,有怨家敵對。
有怨對者,謂鬥訟違諍所依處故。
有怨對,是指若由非法求財受用資具樂時,會與人常有爭鬥、訴訟、相違背、諍執之事,是種種怨對產生的依止處。
酉三、有災橫
第三科有災橫,有災患橫禍。
有災橫者,謂老病死所依處故。
有災患橫禍等,指非聖財所生樂是老病死的所依止處。佛陀在《無常經》說:有三種法,老、病、死;無論是在器世間、有情世間,是不可愛、不光澤、不可念、不稱意,所以沒有一個人會喜歡。
一般人,尤其是年輕人,看到老年人,就像是一片枯葉般,它沒有光澤,會很討厭,可是每個人都會有老;看到有病的人,乾瘦嬴弱,也會討厭,可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病。人老了老態龍鍾,病時病魔纏身,這時想要盤腿打坐,雙腿盤不起來了;想要彎身拜佛也不可能;想要聽經聞法,走不動也不能聽;要想做善事,也不能做,一切都無法稱遂己意做想做的事情,實在是不稱意的事。看到死的人,又臭又髒會噁心,是不願想念的事,可是每一個人都會死。所以說,老、病、死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
可是眾生拼命奮鬥去追求世間財利及享樂,也不知花了多少精神、時間、金錢在做些沒有義利的事,都是在浪費生命。可惜的是,不自知是虛度光陰,將身體弄到最後是災橫或病苦遍身,此老病死這三事還是無法遠離。
酉四、有燒惱
第四科有燒惱,有煩惱的燒惱。
有燒惱者,謂由此樂性不真實,如疥癩病,虛妄顛倒所依處故,愁歎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故。
有燒惱,是說這種由資具所得的快樂,好像火在燒一樣有惱害,是不真實的;又如同身上長疥癩病,令全身不自在;愚癡的眾生卻虛妄顛倒,執著這類不真實、短暫、會變壞、會帶來種種困惱、愁歎憂苦與過患的樂,作為所追求的依止處。虛妄就是不真實的、錯誤的,不實就是虛,錯誤就是妄,顛倒是將本來是正確的給倒過來,它是不正確的,不如理的,而是有錯誤的思想顛倒之所依處故。
窺基大師說,譬如像生疥癩病的人,有蟲在身子裡爬來爬去,生此病的人卻不覺得是如此,有蟲在身子鑽來鑽去,還覺得很快樂。例如欲界的人吃東西時覺得很好吃,可是在天人看起來就像是食糞。
佛陀形容這是如廁蟲樂糞。但是欲界的人還很喜歡吃。又如世間人喜歡女色,其實美女身體裡面也是裝糞和尿而已;世間人有虛妄顛倒,不斷去追求,還覺得很快樂,追求不到時憂愁感歎,得到時還擔憂會失去。所以受用色聲香味觸這些五欲,真的是有燒惱,世間人的情況就是為了求欲而傷害自己的身體,這些事例太多了。總之非聖財所生樂似樂實苦,凡夫妄生樂想,因此是虛妄顛倒所依處故。
酉五、不能斷後世大苦
第五科不能斷後世大苦,說明不能斷除後世生死大苦。
不能斷後世大苦者,謂貪瞋等本隨二惑所依處故。
不能斷除後世生死大苦的原因,是由於非聖財所生樂是貪、瞋、慢、無明、疑、與惡見等根本煩惱與隨煩惱二種惑的依止處。
未二、例聖財所生樂
第二科例聖財所生樂,說明聖財所生樂的差別相。
聖財所生樂,無怖畏、無怨對、無災橫、無燒惱、能斷後世大苦。隨其所應,與上相違,廣說應知。
受用聖財所生樂,沒有恐怖畏懼、沒有怨家仇人、沒有災難橫禍、更沒有煩惱在內心裡燃燒自己、能斷除後世的大苦。隨其所相應的與非聖財所生樂剛好不同。這一大段說的境、行、果,屬於境界這部分,都是在激發佛弟子們的道心,比較三界眾生各種情況,顯示出學習佛法是最好的,是最究竟的,可以說是一大段很完整的勸發菩提心文:勸我們發菩提心、修學聖道、斷除煩惱、觀眾生苦。以上是說明受用樂中聖財與非聖財的差別。
卯二、明受用4 辰一、標
第二科明受用,說明受用的一一差別,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受用欲塵。
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塵。
又於外緣的色聲香味觸有貪欲的人,受用五欲等色塵。
《披》外有欲者受用欲塵者:若有貪欲,依外緣生,是名外有欲者。色等五欲是名欲塵。
貪欲是依止外緣而產生的,依止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男女等而生欲,名為外有欲者。色聲香味觸這些五欲是名為欲塵。
聖慧命者,受用正法。
有聖道智慧的修行人,受用佛所說的正法。聖人的智慧就是無漏的智慧,無漏的智慧與色受想行識結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聖慧命者;受用十二分教就是受用正法。
《披》聖慧命者受用正法者:謂無漏慧和合所依,是名聖慧命者。十二分教是名正法,諸諦施設不虛妄故。十二分教,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六頁2091)
有無漏的智慧在色受想行識裡積聚、熏習長養、和合為所依止,稱為聖慧命者。十二分教說名為正法,安立四聖諦的施設是真實不虛妄的。十二分教,如〈聲聞地〉卷25,864頁所說。
正法有行門、有解門,解門就是教門,教門就是文字的佛法;而行門是以身語意三業依著教法來落實。十二分教就是經律論,依佛說法的體裁不同分為十二個部分,包括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其中律藏就是因緣,論議就是阿毘達摩藏,也就是論藏,其他十種都是經藏。
由五種相故有差別。由此因緣,說聖慧命者以無上慧命清淨自活。
受用正法的人,有五種的相狀的差別。由於這五種相狀差別的緣故,有無漏慧的聖人,是以無上的、清淨的慧命存活的。
辰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五?
到底是哪五種相狀呢?
辰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五種相狀。
一、受用正法者,不染汙故;二、受用正法者,極畢竟故;三、受用正法者,一向定故;四、受用正法者,與餘慧命者不共故;五、受用正法者,有真實樂故,摧伏魔怨故。
這是受用正法的聖慧命者所顯示的五種相狀,具有不染汙故;極畢竟故;一向定故;與餘慧命者不共故;有真實樂故,摧伏魔怨故。這五種相狀,與世間凡夫受用欲者是不一樣的。
辰四、釋5 巳一、不染汙2 午一、舉他
第四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不染汙,沒有煩惱染汙,又分二科;第一科舉他,舉受用欲的人。
此中諸受欲者所有欲樂是隨順喜處,貪愛所隨故;是隨順憂處,瞋恚所隨故;是隨順捨處,無揀擇捨之所隨故。
在世間諸受欲的人所有欲樂,於隨順生起喜愛的處所,貪愛的煩惱隨之而來;於隨順生起憂愁煩惱的處所,瞋心的煩惱隨之而來;於隨順生起不苦不樂捨受的處所,沒有揀擇捨的愚痴煩惱隨之而來。為貪瞋癡煩惱所隨逐,所以是染污的。聖慧命的人受用正法,則不是如此,他的每一念心都遠離貪瞋癡,是不染污的。世間人卻恰好是相反;世間人每一種受用,都常生起貪瞋癡的虛妄分別。
《披》是隨順喜處貪愛所隨故等者:謂彼欲樂能生未來喜、憂及捨,是名隨順喜、憂、捨處。諸受欲者於樂受中多生染著,貪所隨增,是名貪愛所隨。於苦受中多生瞋恚,瞋所隨增,是名瞋恚所隨。於不苦不樂受中妄計顛倒,癡所隨增,是名無揀擇捨所隨。由此道理,故是染汙。
色聲香味觸之欲樂能引生未來的歡喜、憂愁及捨受,稱之為隨順喜、憂、捨處。受用欲的人在樂受當中多分生起染著,貪愛心隨之增長,稱為貪愛所隨逐。有苦受時多分生起瞋恚,瞋恚心就隨之而增長,名為瞋恚所隨。在不苦不樂受中,由於愚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實,以致錯誤計度,無法做正確決擇,愚痴隨之而增長,名為無揀擇捨所隨。由於這些道理,而有種種的染污。
午二、簡自
第二科簡自,簡別自己是不一樣,受用聖慧命的人沒有煩惱染污。
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受用十二分教正法之聖慧命者,他們的境界就不是如上面所說的情形了。沒有貪瞋癡的聖人,從信佛法、受持佛說的戒律、不作惡行,不造惡就是有慚愧心;並且聽聞正法,聽聞正法之後有正見才能做到捨,捨煩惱,捨世間的財產;出家以後,捨掉自己的煩惱努力修定,修慧,最後證得無漏的智慧。聖慧命者受用正法是很殊勝的,他們遠離貪瞋癡,心無染汙。
巳二、極畢竟2 午一、舉他
第二科極畢竟,說明最終的結果,分二科;第一科舉他,舉出受用欲者受用欲塵的情況。
又諸有欲者受用欲塵,從不可知本際以來,以無常故,捨餘欲塵得餘欲塵;或於一時都無所得。
有欲的人,受用色聲香味觸欲,包括男女的欲,從不可知、無始以來,因為無常的關係,享受色聲香味觸,過了一段時間又不需要了,再去追求另一種欲塵;有時可能白忙一場什麼都沒有得到。明朝著名的散曲家朱載堉所寫的《山坡羊·十不足》一首貪欲歌,形容世間人的貪欲說:
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
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門前無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還嫌低!
如果沒有因緣學佛,沈迷於五欲,不斷熏習貪欲,想要出離三界,真是難上加難。
午二、簡自
第二科簡自,簡別自類聖慧命者不同之處。
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受用正法的聖慧命者就不是這樣。修學佛法是要追求信、戒、慚、愧、聞、捨、慧,這些聖財,遠離色聲香味觸的欲貪,進而斷除煩惱,成就極畢竟的,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
巳三、一向定2 午一、舉他
第三科一向定,一向決定,分二科;第一科舉他,舉受用欲者。
又受欲者受用欲時,即於此事一起喜愛,一起憂恚;復即於彼或時生喜,或時生憂。
至於受用世間財的受欲者在受欲時,常隨著外在因緣變化,有時生起喜愛的念頭,有時又生起憂愁瞋恚的念頭,喜怒憂恚,變化無常,這是世間受用欲者的情況。
午二、簡自
第二科簡自,簡別自類不同之處。
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受用正法的聖慧命者就不是這樣。學佛修行的人受用信、戒、慚、愧、聞、捨、慧,一向是遠離貪瞋癡,安住於最上捨,不住在喜怒憂恚的情緒中,是一向決定遠離喜怒憂恚的。
巳四、不共餘2 午一、舉他
第四科不共餘,不共其餘凡夫外道,分二科;第一科舉他,舉其他受用欲者。
又諸離欲外慧命者,於種種見趣、自分別所起邪勝解處,其心猛利,種種取著,恆為欲染之所隨逐;雖已離欲,復還退起。
又許多已離欲有禪定的外道,自認為有慧命者,由於有種種思想上的邪見趣向,自心由虛妄顛倒分別所生的邪見勝解處,內心有猛利的、種種的取著,恆常被貪欲染污之所隨逐;雖然已離欲,由於有種種邪見勝解的影響,禪定還是會退失的,就算生到上二界,也還是回到欲界受生。
午二、簡自
第二科簡自,簡別自類不同之處。
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受用正法的聖慧命者就不是這樣。聖慧命者所要斷除的是愛見煩惱的種子,不是只斷煩惱的現行,因此所得聖道不會退轉。所以聖慧命的人,受用正法是不共於外道的;外道也有禪定,可是他們的定是不能解脫的,因為他們仍然有我我所,不能去除我執,就是有再高的定,還是脫離不了在三界輪迴。
《披》又諸離欲外慧命者等者:如諸外道,依世間道雖能離欲,然妄計我為有為無,於真實義不如實知,是名離欲外慧命者。妄計我見以為根本,有六十二諸惡見趣,是名種種見趣。如下攝事分釋。(陵本八十七卷二頁6558)依此見趣,種種計我,恆起我愛,於諸欲染未能捨離,是名種種取著,恆為欲染之所隨逐。由此道理,雖已離欲,乃至有頂,然有我愛未永斷故,還復墮下而起欲染,是名雖已離欲,復還退起。
外道修行人,依世間道修不淨觀或數息觀雖然也可以離欲,可是卻是虛妄計度執取有我;認為我是有的或是沒有的,有斷見或有常見,於無我的真義不如實知,不了解諸法的實相,是名離欲的外慧命者。虛妄計度執著以我見以為根本,有六十二種諸惡見趣,名為種種見趣。如下〈攝事分〉卷87,2584頁所說。
在《大毘婆娑論》卷199及卷200裡也有詳細說明。外道以我見為根本,計前際分別見有十八種,計後際分別見有四十四種,共有六十二種諸惡見趣,都是以我為根本,生起計常、或計斷的種種錯誤見解。依此六十二種諸惡見趣,任何事都是以我為出發點在計度執著,恆時生起我愛,於各種欲望的染著不能真正捨離,名為種種取著,而恆常為貪欲雜染之所隨逐。以此道理,因為仍有我執,雖然已經離欲界的欲,乃至修到非想非非想處三界之頂,仍有我愛煩惱沒有永斷,還會墮到下界而生起欲染,是名雖已離欲,復還退起。
印順法師說:在色、無色界的欲生起來時,它的強度比欲界的欲還要強很多。欲界的人之散亂欲不是那麼強已經是很可怕了,在色、無色界的人,執取禪定樂,而仍然沒有成就解脫,可知那種欲是更不得了。有些人修定心很強,從早到晚要去靜坐,不做任何事,像這種人,其實也是一種欲。在佛法裡面不鼓勵菩薩沈湎深定,雖然應修禪定,但不鼓勵耽溺在定樂中不去積極廣修六度萬行,弘法利世;菩薩修得禪定之後,要返回欲界來度化眾生。所以執著定樂也是一種我執,只要有一點點的執著就不能解脫三界生死輪迴。
巳五、有真實樂摧伏魔怨2 午一、舉他2 未一、辨2 申一、樂非真實
第五科有真實樂摧伏魔怨,聖慧命的人摧伏魔怨有真實樂,分二科;第一科舉他,舉出受用欲的人,又分二科;第一科辨,說明,又分二科;第一科樂非真實,受用欲者的樂不是真實的。
又受欲者及諸世間已離欲者,所有欲樂及離欲樂,皆非真實,皆為魔怨之所隨逐;如幻、如響、如影、如焰、如夢所見、猶如幻作諸莊嚴具。
受欲的人及世間已離欲得禪定的外道,所受用的色聲香味觸的快樂,以及離欲的禪定樂,都不是真實的,都還有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等魔怨隨逐著;所得到的欲樂,好像幻化的影像、空谷的回響、日光下的樹影、無水似水的陽焰、如夢中所見、如魔術師幻術所變作的諸莊嚴具一樣都是假的,都是不真實的。
《披》如幻如響等者:此喻諸欲皆非真實。謂彼諸欲,雖是無常虛偽不實,然似常等諸相顯現,故說如幻,同彼幻事是妄法故。無聞愚夫於彼諸欲不如實知,故於長夜恆被欺誑,深生染著,為變壞苦之所逼觸;為顯此義,故說如響、如影、如焰。速趣滅壞故,說如夢所見。託眾緣生故,說猶如幻作諸莊嚴具。如下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一頁6351)
如幻如響等這些是譬喻說明諸欲都不是真實的。主要是說這些欲雖然是無常,虛偽不實的,卻顯現出好像是真實、相似的相狀,所以說如幻,與幻化的事情一樣,是虛妄的法。沒有聽聞佛法的凡夫,對於色聲香味觸諸欲不了解它的不真實性,因此無始以來恆常被外面欲的境界所欺騙,而且深深染著,也為這些的色聲香味觸之無常變壞苦所逼惱。為了要顯示這些義理,所以說欲如響,如影,如焰。因為欲是剎那剎那生滅無常,很快的就趣向滅壞,所以說如夢所見。一切欲都要依託因緣和合才能夠產生,因此說如同是幻化所作的諸莊嚴具。如〈攝異門分〉卷84,2511所說。
申二、未制魔事
第二科未制魔事,受用欲的人還沒有制伏魔事。
又著樂愚夫諸受欲者,及諸世間已離欲者,凡所受用,猶如癲狂、如醉亂等;未制魔軍而有受用。
又執著資具樂的愚癡無聞凡夫之諸受欲者,及世間已離欲得到禪定的外道,凡所受用色聲香味觸樂或者是三昧樂,像有精神病、喝醉酒的人一樣瘋狂的執取;未能制伏煩惱的魔軍而有諸欲及定樂的受用。在經典裡甚至形容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就如同為三昧酒所醉,沈醉在那個境界,根本沒有成就無上菩提;阿羅漢雖已是斷煩惱了,佛還這樣形容他。世間的定樂像是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心裡雖然暫時不現起欲,但是欲的根仍然沒有斷除,一旦有因緣,回到欲界,還是會繼續受欲。這就像受欲的愚夫喝醉了以後,失去理智種種混亂的受欲,其情況就如同這樣。在世間道裡面,就算是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境界,也還是未能制伏煩惱的魔軍而受用定樂,仍有愛、見、癡、慢的煩惱。
《披》未制魔軍而有受用者:魔有四種。謂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一頁2473)此中唯說天魔。大力軍眾,名為魔軍。勤修善者,為超死故正加行時,彼天魔軍得大自在,能為障礙。著樂愚夫諸受欲者,由未離欲,在魔手中隨欲所作。及諸世間已離欲者,魔縛所縛,未脫魔羂,由彼還來生此界故。亦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二頁2475)如是說言未制魔軍而有受用。
魔指奪人生命,且障礙善事之惡鬼神,全稱魔羅,又稱惡魔。意譯殺者、奪命、能奪命者、障礙。魔有四種,一是蘊魔,蘊是積聚,指色受想行識等積聚而成生死苦果,是死所依止的地方,此生死法,能奪智慧之命,因此說名蘊魔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二是煩惱魔,這是最主要的魔。三界中一切煩惱,能惱亂心神,使有情造業受果,不能出離生死、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煩惱魔。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煩惱,沒有煩惱一切苦就都沒有了,所以煩惱才是真正的魔。每個人都有煩惱,如果煩惱種子沒有斷除,就算有了定,還是有煩惱魔。三是死魔,死魔就是正死,正在死,是進行式。本來要修行的,突然得了個病死了,修了一半沒有成功,下一生必須一切再從頭累積起。死魔對修行是有障礙的,往往快要成功時,死魔就出現了。四是天魔,天魔是指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當修行人勤修勝善,想超越欲界時,天魔會變化很多的境界,發起種種擾亂之事,障礙行者,令行者心生恐怖或歡喜,不能繼續修行,不得成就離欲。在〈聲聞地〉卷29,990頁中有詳細的說明。
這其中只說天魔。有大力軍眾,名為魔軍。當行者精勤修習止觀的善法時,為超越欲界正在用功時,天魔以大自在力能做種種障礙,擾亂修行。執著欲樂愚癡無聞的凡夫於受用欲時,由於沒有離欲,在魔王的手中受魔王控制。諸世間已離欲得到禪定的人,由於煩惱種子未斷,還是受到四種魔的繫縛所縛,尚未脫離魔的羂索,這一世壽盡後,還是會再回到欲界來受欲的。如〈聲聞地〉卷29,991頁所說,因此說未制魔軍而有受用。
未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故彼樂為非真實,亦不能制所有魔事。
因此受欲者所受的世間資具樂或禪定樂,並不是真實的,也不能制伏魔事。包括得定的人,因為沒有斷除煩惱的種子,煩惱魔沒有去除,將來回到欲界來受生還是會繼續有這些煩惱。
午二、簡自
第二科簡自,簡別自類受用正法者不同之處。
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追求佛法聖慧命的人,是要斷除煩惱的種子,成就無上菩提,就不會有這種現象。
《披》亦不能制所有魔事者:諸魔事業無量無邊,一切皆是四魔所作。謂諸所有能引出離善法欲生,耽著諸欲增上力故,尋還退捨。當知此即是為魔事。乃至廣說於諸沙門莊嚴所對治法,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二頁2477)
魔也作很多事,無量無邊,很多各式各樣的情況,一切都是蘊魔、煩惱魔、死魔和天魔這四種魔所作的。凡是能引發出離心有善法欲產生時,會因耽著在諸欲中的煩惱力影響而退失善法、或退失禪定,這些都是魔事。乃至於諸多沙門莊嚴所對治的欲、懈怠、無慧等惡法,心中好樂趣入,當知這一切都是魔事。在〈聲聞地〉卷29,992~993頁那裡有一大段說這件事。
以上是對於受用樂受的差別。受用欲的人是染汙的,聖慧命的人是不染汙的;受用欲的人是不畢竟的,聖慧命的人,是極畢竟;受用欲的人常常是喜憂不定,受用聖慧命的人心情是一向決定歡喜;受用欲的人共於外道;受用聖慧命的人受用正法,不共外道,可以究竟離欲,究竟安樂;受用欲的人未離魔怨而受用,受用聖慧命的人因為摧伏魔怨、斷除煩惱,得到的是真實的快樂。由此可見佛法的殊勝,因此應該要發心精進修學聖道,才能受用到聖慧命的種種好處。
寅三、正觀三受差別2 卯一、明正觀2 辰一、受所依2 巳一、徵
第三科正觀三受差別,正確觀察三種受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明正觀,說明如何正觀,又分二科;第一科受所依,說明受所依止身,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復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云何觀?
其次,三界眾生所依止的身體,應該如何來觀察呢?
巳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如毒熱癰,麤重所隨故。
應當觀察自己的身體,如毒熱癰的大膿瘡,有煩惱的種子在裡面,身心麤重,沒有堪能性。
《摩訶止觀》卷7說:此身從頭至足,但是種子不淨,乃至究竟五種不淨。此身由父精母卵所成,名種子不淨。受胎時居生熟二藏間,穢濁浹潤,日月已滿,轉向產門而出,是名住處不淨。既生出已,九孔常流不淨,是名自相不淨。身中唯有屎尿等三十六種不淨物,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譬如糞穢多少俱臭,是名自性不淨。一旦命終,風去火冷地壞水流,蟲噉鳥啄、頭手分離、盈流於外,三五里間逆風聞臭,惡氣腥臊衝人鼻息,惡色黮瘀污人眼目,劇於死狗,是名究竟不淨。又復當知四大成身,二上二下互相違返,地遏水、水爛地,風散地、地遮風,水滅火、火煎水,更相侵害如篋盛四蛇,癰瘡刺箭常自是苦,有何可樂。
辰二、受差別3 巳一、樂受2 午一、徵
第二科受差別,感受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樂受,說明如何觀察樂受,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即於此身樂受生時,當云何觀?
當身體有快樂的感受,應當如何觀察呢?
午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如毒熱癰暫遇冷觸。
就如同身體生的毒熱癰,遇泠時,不會覺得痛癢。若用一塊冰置於身上的膿瘡處,可以止痛消腫,就會覺得舒服快樂。當有樂受時,應該觀察就如同有毒熱癰碰到泠觸,暫時得到快樂的舒解感覺一樣。
巳二、苦受2 午一、徵
第二科苦受,說明如何觀察苦受,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即於此身苦受生時,當云何觀?
當身體有苦受產生時,應當如何觀察呢?
午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如毒熱癰為熱灰所觸。
就好像身體的毒熱癰,碰到熱灰時,就痛上加痛了。應該這樣來觀察苦受。
巳三、不苦不樂受2 午一、徵
第三科不苦不樂受,說明如何觀察不苦不樂受,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即於此身不苦不樂受生時,當云何觀?
當身體的感覺是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這時應該如何觀察呢?
午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謂如毒熱癰離冷熱等觸,自性毒熱而本住故。
應當觀察如毒熱癰,沒有被冷熱所觸,它的自性就恆常有毒有熱安住在那裏。由於苦受或樂受出現時,樂或者苦太明顯了,因此不苦不樂受不容易顯現出它的自性,當沒有樂或沒有苦的時候,這時應該觀察它像毒熱癰一樣,有自性的毒熱住在裡面。
《大般若經》 說:諸受皆苦。要成為聖人必須深刻的觀察,不管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一切都是苦的。自己的身體就是一種苦的果報體,這是由煩惱造業所得來的報,本身挾帶很多痛苦,又會引生種種的煩惱。為了要斷滅這種苦,應該精進修行,常常觀察諸受是苦,常作這樣觀察,就不會執著諸受為我我所。這樣觀察這三種受都是苦的,恆常安住在受是苦的這種正念中,苦受來了,不生瞋;樂受來了,不生貪;不苦不樂受來了,不生愚癡,不隨諸受所生的貪瞋癡而轉,修行斷除諸受所生的煩惱,也指導其他有情學習。
卯二、舉經說2 辰一、受所攝2 巳一、依三苦辨
第二科舉經說,舉經典上所說,分二科;第一科受所攝,說明受所攝苦,又分二科;第一科依三苦辨,說明三受所攝三苦。
薄伽梵說:當知樂受,壞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
佛陀說:應當知道,樂受變壞無常時就苦,所以說壞苦故苦;苦受本來就是苦,因為苦而苦,因此稱為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遷流不息的五蘊,沒有剎那能常住安穩,攝藏種種惑業種子,還是會生起苦苦、壞苦,因此說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
《披》薄伽梵說至行苦故苦者:壞苦、苦苦,其相易了。唯行苦性,遍行一切,若樂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樂受中,其相難知。何故世尊但說不苦不樂受由行苦故苦?當知此行苦性,唯於不苦不樂受中分明顯現,是故世尊作如是說。雖於樂苦受中亦有此行苦性,然由愛恚二法擾亂心故,此行苦性不易可了。譬如熱癰,若以冷觸封之,即生樂想;熱灰墮上,便生苦想;若二俱離,於此熱癰,爾時唯有癰自性苦分明顯現。如是於業煩惱所生諸行所有安立麤重所攝,猶如熱癰;行苦性中,所有樂受,如冷觸封;所有苦受,如熱灰墮;所有不苦不樂受,如離二觸癰自性苦。如下決擇分說。(陵本六十六卷一頁4939)
佛陀說,壞苦、苦苦的相狀大家比較容易明白。但是對於行苦,它的體性是,遍一切行都有:遍於樂受中,或苦受中,或不苦不樂受中,行苦的相狀很難了知。為什麼佛陀但說不苦不樂受是由於行苦所以是苦的呢?因為在覺受明顯的苦受或樂受中是難以覺察的,只有在不苦不樂受當中,行苦的特性能分明顯現出來,因此佛這樣說。雖然在樂受、苦受當中也有行苦的特性,然而由於在樂受苦受當中,有樂受的貪愛與苦受的瞋恚二法擾亂心的原因,不易覺察行苦的無常性。譬如毒熱癰,如果用冷的東西觸貼,就會生起快樂的感覺;若用熱灰撒在熱癰上,使得熱上加熱,便生苦想;如果這時沒有用冷物或熱灰碰觸,冷熱二種都遠離了,就能分明顯現熱癰的自性就是苦。如是以業煩惱所引生的五蘊身所有安立的麤重所攝,如同熱癰一樣;在行苦性中,所有的樂受,如同以冷觸覆貼;所有的苦受,如同用熱灰燙到;所有的不苦不樂受,如同遠離冷熱二種觸,而顯現癰的自性苦,顯示五蘊果報身在遷流不息中,體性是苦,都是麤重所隨,沒有剎那能常住安穩的行苦性。如〈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61,2000頁所說。《披尋記》作者將它編在卷61裡,文有一點不一樣,金陵刻經處編於卷66處。
巳二、依喜等辨3 午一、列
第二科依喜等辨,依喜等受辨明三受,分三科;第一科列,列出三種。
復說有有愛味喜、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
還有種種的喜受,喜受有三種:
一、有愛味喜,在欲界受用色聲香味觸時有味著的貪愛;
二、離愛味喜,在色界初禪、二禪的有情已無欲界的貪愛,但有禪定的喜受。
三、有勝離愛味喜,即有殊勝的離愛味喜,這是從無漏的方面來說的,將依喜受生起的貪煩惱種子去除了,對於禪定的愛著種子已經斷除,稱之為勝離愛味喜。
午二、指
第二科指,指出如經說。
如是等類,如經廣說。
像這些,在經典裡還會詳細的說明。
午三、攝
第三科攝,說明所攝。
應知墮二界攝。
應當知道墮在欲界與色界二界所攝。
在《瑜伽論記》卷2中說,墮二界攝,有二種說法:
一、有愛味喜是欲界喜,離愛味喜者是初禪及二禪的退分淨定與住分淨定相應喜;有勝離愛味喜是初禪及二禪的勝分相應喜與決定分相應喜,後二種是色界,合名墮二界攝。
二、多界中說三界,指色界、無色界、斷界;欲色二界都名色界。此中有愛味喜是欲界及初靜慮、第二靜慮貪相應喜;離愛味喜是欲界及初靜慮、第二靜慮非染污喜;勝離愛味喜是無漏斷界所攝。初二墮色界,後一墮在斷界,因此說墮二界攝。
在《瑜伽師地論略纂》卷2中說:墮二界攝,有五種解釋。
一、有愛味是欲界染喜,離愛味是欲界非染喜;勝離愛味喜是色界喜。前二種是欲界,後一種是色界,因此說墮二界。
二、多界中說三界,指色界、無色界、斷界;欲色二界都名色界。此中有愛味是欲界喜,離愛味是色界喜,這二種合名三界中色界;勝離愛味是無漏斷界所攝,因此名為墮二界。
三、有愛味是欲界喜,離及勝離是色界喜。有漏定有二種:1. 味定、2. 淨定。淨定有四種:1. 退分、2. 住分、3. 勝進分、4. 決擇分。離愛味喜是味定及淨定中的退分、住分,雖離欲界染,仍與染污心相入出故;勝離愛味,是淨定中的勝進及決擇分喜,三種喜合說屬欲、色二界所攝。
四、欲、色、無色界,如其次第配愛味喜、離愛味喜及勝離愛味喜三種喜。初愛味喜及離愛味喜二種是喜愛是欲界及色界所攝,後一勝離愛味喜是適悅說名為喜,屬無色界所攝。此於多界之色界、無色界、斷界三種當中,屬色界及無色界二界所攝,除斷界。
五、初有愛味是欲界在家者喜,次離愛味是色界喜,後勝離愛味是欲界出家者喜,因此三種都是下二界所攝。
《披》復說有有愛味喜至墮二界攝者:此中有愛味喜,墮欲界攝;由欲界繫諸五取蘊,及順欲貪五種妙欲為因為緣之所生故。此喜自性愛味所攝,由是說言有愛味喜。與此相違,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如應當知墮色界攝。無色無喜,是故唯說墮二界攝。復次,當知有愛味喜,即依耽嗜喜;離愛味喜、勝離愛味喜,即依出離喜。依世間道離欲界欲而生於喜,是名離愛味喜;依出世道,於五取蘊了知無常苦等法已而生於喜,是名勝離愛味喜。
有愛味喜,屬欲界所攝;由繫屬欲界的諸五取蘊,及順欲貪的五種妙欲,欲貪的種子是因,五種妙欲是緣,產生了有愛味喜。這種喜受的本質,由愛味所攝,因此說為有愛味喜。
與繫屬欲界的有愛味喜相反的,有離愛味喜、勝離愛味喜,如其所相應的屬色界所攝;無色界已沒有喜受,因此說是屬欲界及色界二界所攝。其次,應當知道有愛味喜是有欲貪的依耽嗜喜;離愛味喜與勝離愛味喜,是依止著出離心而才有喜受,由修世間禪定、不淨觀、數息觀,而離欲界的欲,得到禪定而有喜受,名為離愛味喜。依出世無漏的聖道,修無我觀,內心思惟觀察色受想行識五取蘊,了知它是無常、苦、空、無我的,用這樣的觀行出離三界得的禪定,名為勝離愛味喜。三種喜中前二種是有漏界,後一種是無漏界。這是《披尋記》的解釋。
辰二、非受攝2 巳一、想受滅樂2 午一、標
第二科非受攝,不是受所攝,分二科;第一科想受滅樂,說明想受滅的樂,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想受滅樂。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滅樂為樂中第一。
又佛說想受滅的樂是樂中之樂,是快樂當中最快樂的。
午二、簡
第二科簡,簡別不是感受上的快樂。
此依住樂,非謂受樂。
這是依心安住在寂靜中,成就的勝樂,名住樂,不是指受心所相應的樂受。
三果以上的聖人入滅盡定,前六識雖滅,而有滅盡定住在身中,止息種種疲勞、思慮、麤重、定障;內心寂靜而住,因此名住樂,不是樂受所攝。
《披》想受滅樂等者:謂諸聖者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復欲暫時住寂靜住,從非有想非無想處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心心所法滅而不轉;是名想受滅定。於此定中,住極寂靜。依寂靜樂,建立第一;非謂受樂,滅不轉故。
三果以上的聖人已得到非想非非想處定,想要暫時休息,安住在最寂靜的境界,從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想往上進步。於上進時觀照這一念微微心,這一觀卻發現什麼都沒有,竟然是毫無所得,就將心、心所法都滅除了,稱之為想受滅定。在這個定當中,安住在非常寂靜的快樂。依這種最寂靜的樂,說名第一。這不是覺受上的樂受,因為前六轉識的受已經滅而不生了。
巳二、離貪等樂2 午一、標列
第二科離貪等樂,遠離貪瞋癡的快樂,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舉出來。
又說有三種樂。謂離貪、離瞋、離癡等欲。
又有三種快樂,就是離貪、離瞋、離癡等煩惱欲時,內心清淨的快樂。
午二、明攝
第二科明攝,說明三種樂無漏界所攝。
此三種樂唯無漏界中可得,是故此樂名為常樂,無漏界攝。
這三種樂就是指離貪、離瞋、離癡,只有在無漏界沒有煩惱流漏的境界裡面,才有這種快樂,這種快樂是常久不變的,屬無漏界所攝。
《披》又說有三種樂等者:此中欲言,謂煩惱欲。離貪瞋癡,永不相應,是名離欲。等言,等取我見、我慢。此癡所攝,故不具說。一切煩惱,總攝為三,即貪瞋癡。永離此故,說有三樂。如是三樂,離五無常,故名常樂。五無常者,謂由諸行是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故。如下攝事分釋。(陵本八十六卷一頁6485)
這其中所說的欲,是指煩惱欲。遠離貪瞋癡煩惱種子,永遠不與貪瞋癡相應,是究竟的離欲,稱為離欲。此中的等,是指除了離貪、離瞋、離癡以外,離我見、離我慢也是包括在裡面;我見、我慢是屬於癡,也是無明所攝的,用等字來包括,因此沒有說出來。一切煩惱可以歸納為三類,就是貪瞋癡,由遠離貪瞋癡,說有三樂。這三種樂遠離五種無常,所以名為常樂。
五種無常:一是無常性,內身外物諸行剎那剎那滅,無常是一切有為法的本性;二是無恆性,眾生的壽量是有期限的,無法恆久長存;三是非久住性,器世間有成住壞空,不能長久安住;四是不可保性,有為法是不可保障的,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人的一生有可能中夭,如發生車禍意外,或生病死了,壽量未滿等非時而死;五是變壞法性,於一生中不決定都是安樂,名變壞法性。如下〈攝事分〉卷86,2557頁所說。
子二、受用飲食2 丑一、總標
第二科受用飲食,說明三界有情受用飲食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有情受用飲食的情形。
復次,飲食受用者,謂三界將生、已生有情壽命安住。
其次,飲食的受用,是為使三界中將要出生及已生有情的生命得到滋養、增長,使壽命安住。
《披》飲食受用至壽命安住者:食有四種。所謂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由此四種能令諸根大種長養,故名為食。受用此食,任持有情令住不壞,由是說言壽命安住。然於此中應更分別。若於三界將生有情,由有識食,能令壽命安住。謂諸異生補特伽羅,未得厭離對治喜樂,由所潤識能取能滿當來內身;以於內身能取能滿故,於流轉中相續決定,是名為住。如下決擇分說。(陵本五十四卷二頁4286)是名三界將生有情壽命安住。若於三界已生有情,具由四食,能令羸損諸根大種皆得增益,又令疾病亦得除愈。又有長壽諸有情類,若不得食,非時中夭。如下決擇分說。(陵本六十六卷四頁5257)是名三界已生有情壽命安住。又觸、意思、識三種食,通三界有;段食一種,唯欲界有。是故一切三界有情,隨所生處,受用有別。
食有四種: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資益之義。就是日常的飲食或是三餐,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入腹變壞,資益諸根。
二、觸食:觸即對,六識接觸色等諸塵,柔軟細滑冷煖等觸,而生喜樂,能資益諸根。
三、意思食:思即意思,指第六識思於可愛之境,生希望意,由此能潤益諸根,如人飢渴,希望得到飲食,而身不死。
四、識食:識以執持為義,也就是要有阿賴耶識,由前三種食資養阿賴耶識,使此識增勝能執持諸根。
這四種食使諸色根的地水火風大種得到長養,因此稱為食。受用這四種食使令有情不會因飲食不足而壞滅,因此壽命才能夠安住。但是在這裡面應該再詳細的分別。如果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將要受生的有情,由於有阿賴耶識的識食,能使壽命安住。還沒有得到厭離及對治三界喜樂的凡夫,在棄捨當世果報身之前,阿賴耶識中的業種與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法種子被我愛種子現行的愛與取所滋潤,形成強而有力的「有」種子,能夠取得及圓滿將來的果報體而現行,由於能取得及圓滿下一世的果報內身,在生死流轉中決定得到相續身,識得以安住,稱之為住。如下〈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4,1768頁所說,是名三界將生有情壽命安住。若是三界中已經出生的有情,欲界的眾生必須完全有這四種食,能令贏弱損害的眼耳鼻舌身諸根與地水火風大種,都能得到增益,也能使疾病消除痊癒。又長壽的有情如果沒有得到四食,就會在未壽盡前中途夭折,如下〈決擇‧思所成慧地〉卷66,2107頁所說,是名為三界已生有情壽命安住。再詳細的分別,悅意觸食、意思食、識食這三種是通於三界都有的,因為這都是屬於內心的境界;悅意觸食是第六意識的,意思食也是第六意識,識食是阿賴耶識的。段食一種,只有欲界才有,因此三界有情隨所受生的地方,受用的食物,也是有差別。
丑二、別辨2 寅一、觸意思識食
第二科別辨,各別說明受用飲食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觸意思識食,說明觸食、意思食、和識食。
此中當知觸、意思、識三種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壽命安住。
這其中悅意觸食,意思食、識食,三種食,一切欲界、色、無色界的有情眾生,必須依這三種食才能夠安住存活。
寅二、段食2 卯一、標唯欲界
第二科段食,說明段食,分二科;第一科標唯欲界,標出只有欲界才有。
段食一種,唯令欲界有情壽命安住。
段食這一種,只能使欲界的有情壽命安住。
卯二、別辨諸趣3 辰一、那落迦有情
第二科別辨諸趣,各別說明欲界諸趣受用飲食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那落迦有情,地獄有情受用的飲食。
復於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腑藏中有微動風,由此因緣,彼得久住。
又於地獄受生的有情,也有微細段食,不過他們的段食是一種業果,由腑臟中有一點點的微動風為段食,就能活下去。有些地方說,其腹部吸進了空氣,就可以存活久住。
辰二、餓鬼傍生人有情
第二科餓鬼傍生人有情,說明餓鬼、傍生及人的有情受用的飲食。
餓鬼、傍生、人中,有麤段食。謂作分段而噉食之。
在餓鬼、畜生、人中,有麤的飲食。是分段而食,例如分早餐、午餐、晚餐,畜生大多是下午食,餓鬼多是晚上食,人是三餐都吃,天人是上午食,諸佛是午食。
辰三、欲界天等有情
第三科欲界天等有情,說明欲界天等的有情受用的飲食。
復有微細食。謂住羯羅藍等位有情,及欲界諸天。由彼食已,所有段食流入一切身分支節,尋即銷化,無有便穢。
尚有微細食的一類飲食,是指入母胎後住在羯羅藍等位的胎兒,及欲界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有情,所受用的段食,能流入身中一切支節裡面,很快就消化受用,而且沒有糞穢。
《披》復有微細食謂住羯羅藍等位有情者:從羯羅藍乃至髮毛爪位,由微細津味而得資長。從是以後,根位、形位,由母所食生麤津味而得資長。是名住羯羅藍等位有情微細食別。如前意地說。(陵本二卷三頁117)
在母腹裡從羯羅藍位乃至髮毛爪位,由母親吃下去的微細津味就能使胎兒資長,胎兒吸收比較細的營養。在髮毛爪位之後,於根位,形位時,是由母親吃下去的比較粗的營養使胎兒得到資長,是名住羯羅藍等位有情微細食的分別。如前面〈意地〉卷2,57頁所說。這是說三界受用飲食的情況。色界眾生沒有飲食,他們以禪悅為食,無色界根本沒有身體就不必討論這個問題。
子三、受用婬欲3 丑一、婬欲差別2 寅一、簡那落迦有情3 卯一、標
第三科受用婬欲,說明三界有情受用婬欲的情形,分三科;第一科婬欲差別,說明婬欲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簡那落迦有情,簡別地獄有情是沒有婬欲的,又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所說的婬欲差別。
復次,婬欲受用者,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無婬事。
其次,婬欲受用方面,地獄中的有情都沒有受用婬欲的事情。
卯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樣說?
卯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由彼有情長時無間多受種種極猛利苦。由此因緣,彼諸有情,若男於女不起女欲,若女於男不起男欲,何況展轉二二交會。
由於地獄的有情,長時間沒有間斷的,多受到種種極猛利的地獄之苦,如前卷4前說。由於這種因緣,地獄的有情,男的看到女的不會起欲心,女的看到男的也不會歡喜,何況說彼此受欲的事情。
《披》若男於女不起女欲等者:此中欲言,謂婬欲貪。此由八種虛妄分別而得生起。何等為八?謂引發分別、覺悟分別、合結分別、有相分別、親昵分別、喜樂分別、侵逼分別、極親昵分別。如下思所成地釋。(陵本十七卷三頁1462)那落迦有情,由苦無間,於婬欲事尚無最初引發分別,何況得有侵逼分別,乃至最後極親昵分別。此中最初引發分別,即謂若男於女生起女欲,若女於男生起男欲。彼有情類更相顧盼,不起愛染,是故說無。侵逼分別、極親昵分別,即謂展轉二二交會。若男若女,是名初二;彼男女根,是名後二。遞相陵犯,是名合會。
這其中的欲,是指婬欲貪。地獄中的男女不生起婬欲的煩惱,這種煩惱是由於八種虛妄分別而得到生起的;婬欲也是內心的分別,也是一種煩惱。是哪八種呢?就是引發分別、覺悟分別、合結分別、有相分別、親昵分別、喜樂分別、侵逼分別、極親昵分別。如下〈思所成地〉卷17,615頁解釋。
地獄的有情,由於所受的苦沒有間斷過,所以對婬欲事,尚且沒有最初的引發分別,何況有侵逼分別乃至最後極親昵分別。其中最初引發分別,是指男的對於女的生起需要女人的欲望,女的對於男的生起需要男人的欲望。地獄中的有情類男女相互看見,不會生起愛染,因此說沒有婬欲。侵逼分別與極親昵分別,是指男女二根和合的相貌。二二交會,前面的二是說男與女,後面的二是指男根與女根,男根和女根遞相陵犯,是名合會。
寅二、辨餘趣有情2 卯一、鬼傍生人
第二科辨餘趣有情,說明其他界地有情受用婬欲的情形,分二科;第一科鬼傍生人,說明鬼、傍生、人受用婬欲的情形。
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樂相雜,故有婬欲,男女展轉二二交會,不淨流出。
如果是在鬼、畜生、人中,都是依止五蘊身及受用段食,以致於有苦受和樂受參雜著,所以有婬欲,男女展轉二二交會,有不淨流出。
卯二、欲界諸天2 辰一、總標
第二科欲界諸天,欲界天人受用婬欲的情形,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
欲界諸天雖行婬欲,無此不淨;然於根門有風氣出,煩惱便息。
欲界諸天的有情雖然行於婬欲,沒有這些不淨事;因為在男女二根的根門有風氣跑出來,煩惱就止息。
辰二、別辨2 巳一、地居天2 午一、舉四大王眾天
第二科別辨,各別說明,分二科;第一科地居天,地居天受用婬欲的情形,又分二科;第一科舉四大王眾天,舉四大王眾天為例。
四大王眾天,二二交會,熱惱方息。
四大王眾天的眾生,男女二根交會以後,熱惱才會止息。
午二、例三十三天
第二科例三十三天,舉釋提桓因住的三十三天為例,須彌山的四邊各有八天,四乘八等於三十二,釋提桓因住在中間須彌山的頂端,所以有三十三天。
如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亦爾。
如同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也是一樣,有二二交會的事情。
巳二、空居天4 午一、時分天
第二科空居天,空居四天受用婬欲的情形,分四科;第一科時分天,舉時分天為例。
時分天唯互相抱,熱惱便息。
越往上婬欲越薄。時分天就是夜摩天,有時間性的,這個時間作這件事,那個時間作那件事,因此稱為時分天。時分天的男女互相擁抱,婬欲的熱惱就止息了。
午二、知足天
第二科知足天,舉兜率天為例。
知足天唯相執手,熱惱便息。
兜率天的眾生,男女手拉著手,婬欲的熱惱就止息了。
午三、樂化天
第三科樂化天,舉樂化天為例。
樂化天相顧而笑,熱惱便息。
樂化天的眾生,彼此互相看著笑一笑,婬欲的熱惱就止息了。
午四、他化自在天
第四科他化自在天,舉他化自在天為例。
他化自在天眼相顧視,熱惱便息。
他化自在天的有情,彼此眼睛互相看一看,婬欲的熱惱便止息。
《披》煩惱便息等者:此中煩惱,謂婬欲貪,亦名熱惱,貪火燒故。
這其中的煩惱,是指婬欲貪,婬欲貪也名為熱惱,能使自己很熱很煩惱,被貪火所燒惱。
丑二、有無攝受差別2 寅一、舉四大洲2 卯一、有攝受等
第二科有無攝受差別,辨明有無攝受差別,分二科;第一科舉四大洲,舉四大洲為例,又分二科;第一科有攝受等,指有攝受的三大洲。
又三洲人攝受妻妾,施設嫁娶。
又包括東毗提訶洲、西瞿陀尼洲、南贍部洲,這三洲有施設嫁娶這類事。
卯二、無攝受等
第二科無攝受等,北拘盧洲無攝受等事。
北拘盧洲無我所故,無攝受故,一切有情無攝受妻妾,亦無嫁娶。
北拘盧洲的有情,都修十善,沒有我所,沒有「屬於我」的觀念,不會認為這是我所有的,這類人連父母都不認識,沒有要娶妻生子的觀念,也沒有嫁娶。如果要作嫁娶、生育、婬欲等這些事情,彼此就到大樹下,樹神會知道這個男的是誰的,彼此如果是親人,樹神不同意,彼此就不會作婬欲等事;如果彼此不是親人,樹神就讓樹枝樹葉蓋下來,這樣婬欲就成就了。而所出來的孩子就放在路上,路人只要以手指頭伸進孩子口中去,就養大了。由於沒有我所,因此不用嫁娶,有時心想婬欲等事,可以到樹下去成就。
寅二、例大力鬼等2 卯一、例
第二科例大力鬼等,例舉大力鬼等,分二科;第一科例,例舉出來。
如三洲人,如是大力鬼及欲界諸天亦爾。
就像三洲的人有嫁娶之事,大力鬼和欲界諸天也是有嫁娶。
卯二、簡
第二科簡,簡除欲界上二天。
唯除樂化天及他化自在天。
欲界天的樂化天和他化自在天沒有嫁娶。
丑三、欲天出生差別2 寅一、簡依處
第三科欲天出生差別,說明欲天出生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簡依處,簡別受胎無依止處。
又一切欲界天眾,無有處女胎藏。
又一切欲界天的天眾沒有女性懷孕胎藏這件事。
寅二、明差別
第二科明差別,說明差別。
然四大王眾天於父母肩上,或於懷中,如五歲小兒欻然化出;三十三天如六歲;時分天如七歲;知足天如八歲;樂化天如九歲;他化自在天如十歲。
四大王眾天的天人,是從父母的肩膀上,或者是在懷裡化出來的,他們一出生就如五歲小孩子忽然化生,不用經過嬰兒胎兒這一個階段。三十三天的天人一出生像六歲;夜摩天的天人像七歲;兜率天的天人像八歲;樂化天的天人如九歲;他化自在天的天人如十歲。這些天人一出生就那麼大了,因為是化生的,所以沒有處女胎藏這件事情。
壬六、生建立2 癸一、辨差別2 子一、三種欲生2 丑一、標
第六科生建立,受生差別建立,分二科;第一科辨差別,辨明生命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三種欲生,生命由三種欲而生,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
復次,生建立者,謂三種欲生。
其次,生命體的建立有三種欲生,由三種欲而產生果報體。
丑二、釋3 寅一、第一欲生2 卯一、釋2 辰一、別辨相
第二科釋,解釋三種欲生,分三科;第一科第一欲生,說明第一種欲生,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說明受欲的相狀。
或有眾生現住欲塵,由此現住欲塵故,富貴自在。
有的眾生,現在就安住在色聲香味觸五欲的外塵中,於現前受用這些欲塵,能富貴自在。
辰二、出種類
第二科出種類,指出第一種欲生的種類。
彼復云何?謂一切人及四大王眾天,乃至知足天。
這些是屬於哪些生命體的種類呢?是指人和四大王眾天,乃至知足天。這是第一種欲生。
卯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名第一欲生。
這類眾生稱為第一欲生的生命體。
寅二、第二欲生2 卯一、釋3 辰一、別辨相
第二科第二欲生,說明第二種欲生,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三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說明受欲的相狀。
或有眾生變化欲塵,由此變化欲塵故,富貴自在。
也有一種眾生,自己變化出欲塵,由受用此變化的欲塵,富貴自在。變,指轉變現有的欲塵,例如現在正在吃蘋果,忽而不想吃蘋果而想吃梨子,就可以將蘋果變成梨子。於受用欲比較自在,是因為福報比較大。化,指由無化現為有,例如想吃桃子時,就能化出一個桃子出來受用。欲界天天人的欲塵,沒有的可以化成有,有的也可以轉變。這是第二欲生的有情。
辰二、出種類
第二科出種類,指出第二種欲生的種類。
彼復云何?謂樂化天。
這又是哪一類的眾生呢?是指樂化天的眾生。
辰三、釋所由
第三科釋所由,解釋理由。
由彼諸天為自己故,化為欲塵,非為他故;唯自變化諸欲塵故,富貴自在。
樂化天的天人為了自己的緣故,變化諸欲塵,不是為了讓他人受用;唯為自己變化諸欲塵,而得富貴自在。
卯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名第二欲生。
這樂化天的天人就是第二種欲的生命體,名為第二欲生。
寅三、第三欲生2 卯一、釋3 辰一、別辨相
第三科第三欲生,說明第三種欲生,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三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說明受欲的相狀。
或有眾生他化欲塵,由他所化諸欲塵故,富貴自在。
另外還有一類的眾生不用自己變化,所受用的色聲香味觸欲塵,他人會變化給他;由他人變化的欲塵供給他享用,而富貴自在。自己連變都不用變,這是更高級的了。
辰二、出種類
第二科出種類,指出第三種欲生的種類。
彼復云何?謂他化自在天。
這又是哪一類的眾生呢?是欲界最高的一層天,就是他化自在天。由他人變化欲塵來供給他享樂。
辰三、釋所由
第三科釋所由,解釋原因。
由彼諸天為自因緣亦能變化,為他因緣亦能變化,故於自化非為希奇;用他所化欲塵為富貴自在,故說此天為他化自在。非彼諸天唯受用他所化欲塵,亦有受用自所化欲塵者。
他化自在天的眾生,為了自己想要受用的欲塵,可以自己變化,依他人的因緣也能夠變化,令自己享用,並不稀奇;用他人變化的欲塵讓自己受用,而富貴自在,所以說此天為他化自在。這類福報大的天人,不只可以受用他人為自己所變化的欲塵,也可以受用自己變化的欲塵。
卯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是名第三欲生。
這類名為第三欲生。
以上是說明生命體之建立,約受用欲的來源說,有這三種欲生的差別。
子二、三種樂生2 丑一、標
第三科三種樂生,說明生命體的三種樂生,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
復有三種樂生。
又有些生命體由三種快樂產生。
丑二、釋3 寅一、第一樂生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第一樂生,說明第一種快樂的生命體。
或有眾生用離生喜樂灌灑其身,謂初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一樂生。
前面所說的是欲所產生的快樂,然而在欲裡面的樂是苦樂相雜的。現在所要說的是三種真正快樂的生命體。或有一類眾生用離生喜樂來灌灑自身,指初靜慮地的諸天,是名第一樂生。初禪天的眾生遠離欲界的欲恚害煩惱,成就喜樂的功德,像用水灌灑全身很快樂,這是第一種快樂的生命形態。
寅二、第二樂生
第二科第二樂生,說明第二種快樂的生命體。
或有眾生由定生喜樂灌灑其身,謂第二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二樂生。
或有一類眾生用定生喜樂來灌灑自身,指第二靜慮地的諸天,是名第二樂生。初禪天的人還有離尋伺欲,還需要尋伺防止欲的生起。二禪天的眾生已離尋伺欲,所的得定是更深一層了,由定所生喜樂,灌灑其身,通身喜樂,這是第二種快樂的生命形態。
寅三、第三樂生
第三科第三樂生,說明第三種快樂的生命體。
或有眾生以離喜樂灌灑其身,謂第三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三樂生。
或有眾生是以離喜的樂,灌灑自身,指第三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三樂生。這是第三種快樂的生命形態。第三禪天的天人已遠離喜的湧動,只剩下純粹的快樂,身心通身是樂,是三界中最快樂的眾生。
癸二、明建立2 子一、問
第二科明建立,說明三種欲生及三種樂生的建立,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何故建立三種欲生、三種樂生耶?
問:為什麼建立這三種欲生和三種樂生呢?
子二、答2 丑一、標列三求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標列三求,標示列出三種求。
答:由三種求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
答:由於眾生有三種希求生命的願望:一是欲求,追求欲的人,就得到三種欲生。二是有求,追求三昧樂的人,包括色界的人,都屬有求的範圍。三是梵行求,就是追求斷煩惱證涅槃、出離三界,稱為梵行追求。
丑二、配釋差別2 寅一、正配屬2 卯一、三種欲生
第二科配釋差別,配合解釋欲生樂生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正配屬,配屬三求與三種欲生、三種樂生,又分二科;第一科三種欲生,三種欲生配屬欲求。
謂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欲求者,一切皆為三種欲生,更無增過。
若出家人或是有學問的婆羅門屬於追求欲的人,一切都為追求欲界人天中兜率天以下的現住欲塵、樂化天的變化欲塵、及他化自在天的他化欲塵等三種欲塵而生,不會超過這種境界。
卯二、三種樂生
第二科三種樂生,三種樂生配屬有求。
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有求者,多分求樂;由貪樂故,一切皆為三種樂生。
若出家人或是有學問的婆羅門,屬於追求禪定樂的這類人,希望求得更多的快樂,不希望有苦的境界,由於貪著內在的樂受,就去修習禪定。得到初禪證得離生喜樂;得到二禪證得定生喜樂;得到三禪證得離喜妙樂,這些樂是非常殊勝微妙的,又發願往生三種禪天,將來能到三種禪天受用這三種快樂。
寅二、簡建立2 卯一、明寂靜處
第二科簡建立,簡別不是三種欲生及三種樂生的情況,分二科;第一明寂靜處,說明四禪以上的寂靜處。
由諸世間為不苦不樂寂靜生處起追求者,極為尠少,故此以上不立為生。
眾生在輪迴生死當中,為追求不苦不樂寂靜生處的人,極為稀少,大部分人都願意活活潑潑的到處活動,受用欲樂或三昧樂,因此三種樂生以上,第四禪天及四空天就不建立為生。
卯二、辨梵行求2 辰一、正梵行求
第二科辨梵行求,辨明追求涅槃的情況,分二科;第一科正梵行求,正確的梵行求。
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梵行求者,一切皆為求無漏界。
若有些出家人或者是婆羅門,是屬於梵行求的,想要追求涅槃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沒有煩惱的境界,希望入無餘涅槃。佛也希望眾生得到梵行,在《金剛經》中說「一切眾生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辰二、邪梵行求2 巳一、顯有上
第二科邪梵行求,錯誤的梵行求。這一類眾生也想追求涅槃,但是對於追求涅槃的認識有偏差,方法是錯誤的,分二科;第一科顯有上,邪梵行求不是究竟涅槃,還有更高的境界。
或復有一墮邪梵行求者,為求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起邪分別,謂為解脫,當知此是有上梵行求。
或有一類屬於邪梵行求的有情,為了追求不動地的第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生起邪執的分別,錯認為是解脫,應當知道這仍是世間道,還有更高的梵行求。
不動,四種禪天及四空天都可以稱為不動。初禪不會被欲所動搖,第二禪不會被尋伺所動搖,第三禪不會被喜所動搖,第四禪不被樂所動搖,都可以稱為不動,為了簡別三種樂生,在這裡的不動是指四禪。
空無邊處不為種種色想所動,識無邊處不為空所動,無所有處不為識處所動,非想非非想處不為有所有想、無所有想所動。《不動經》中說,上二界善名不動業,能感得不動異熟。
巳二、指無上
第二科指無上,指無上梵行求才是究竟。
無上梵行求者,謂求無漏界。
追求無上梵行求的,就是追求斷除煩惱的無漏的涅槃。
《披》為求不動等者:有色、有對種種別異想動斷故,是名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如下攝事分說。(陵本九十七卷十八頁7303)色界諸地皆名不動,今約上勝,且說二種。若邪梵行求者,唯為對治欲雜染故,漸依三行修對治道。由趣不動行,漸次證入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定;由趣無所有處行,證入無所有處定;由趣非想非非想處行,證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然於彼定多生愛味,起邪分別,謂我已能入如是定。此即能感彼定生果。雖暫離欲,謂為解脫,然不解脫一切後有雜染,是故名為墮邪梵行求者。諸聖弟子當知不爾。由為對治欲及後有二種雜染,修對治道,漸次乃至非非想處定,於其上捨不生愛味。彼現法中能般涅槃,能全解脫後有一切雜染,是即名無漏界。由是道理,梵行求者成二差別。謂墮邪梵行求者,名有上梵行求。此中梵行,謂離習婬欲法。求無漏界者,名無上梵行求。此中梵行,謂八聖支道。
於有色法、有質礙以及種種別異想的動亂,已經斷除了,稱之為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如下〈攝事分〉卷97,2852頁所說。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諸地都稱為不動,現在約最上等、殊勝的就只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二種。
若邪梵行求者,只是為對治欲的雜染,漸次依三種行修習對治道。修趣不動行的,漸次證入不動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定;修趣無所有處行,漸次證入無所有處定;修趣非想非非想處行,漸次證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然而由於這類沒有斷除煩惱種子的禪定多半會生起禪定的愛味,及錯誤邪執的分別,認為自己已能證入這種定。這就是能感得這種定的果,雖然在這類禪定之下暫時離欲煩惱不起,卻認為已經解脫,可是煩惱種子未斷,並沒有解脫將來一切後有的雜染,還會到三界來受果報,因此名為墮邪梵行求者。
學習佛法的聖弟子們則不是這樣。由於為了對治欲等煩惱的現行及煩惱種子引生後有果報的二種雜染,修習出世間無漏的對治道,漸次乃至非非想處定,對於此種定所成就的上等捨不會生愛味執著。這類聖弟子在現法中能證入涅槃,由於煩惱種子全部斷除,能夠完全解脫後有的一切雜染,是名無漏界。由這樣的道理,梵行求的人分成二種差別:墮邪梵行求者,名為有上梵行求,其中的梵行,是修習離婬欲法。求無漏界者,名為無上梵行求,其中的梵行,是修習八聖支道。
玅境長老認為這裡的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要將它連在一起讀。邪梵行求者只有追求這二種。其實外道所追求的,包括四禪八定,他們都認為是已得涅槃了。
壬七、自體建立2 癸一、總標
第七科自體建立,說明三界眾生的自體建立差別,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四種。
復次自體建立者,謂於三界中所有眾生有四種得自體差別。
其次自體建立,是指三界中所有的眾生,得到的生命體有四種差別。
癸二、別釋4 子一、唯由自害2 丑一、標差別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四種差別,分四科;第一科唯由自害,唯有自己能傷害自己的生命,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差別,標出差別。
或有所得自體,由自所害,不由他害。
或有一類眾生得到生命體後,是由自己傷害自己,不會由他人所傷害。
丑二、列種類2 寅一、戲忘天
第二科列種類,列出種類,分二科;第一科戲忘天,舉出戲忘天為例。
謂有欲界天,名遊戲忘念。彼諸天眾或時耽著種種戲樂,久相續住;由久住故,忘失憶念;由失念故,從彼處沒。
有一類欲界天,稱為遊戲忘念。這類天人有時耽溺沉醉於欲界中種種的遊戲快樂,久而久之就這麼耽著,以至於忘失正念;由於忘失正念,自己的生命體,也就在那種境界裡結束。
寅二、意憤天
第二科意憤天,舉出意憤天為例。
或復有天,名曰意憤。彼諸天眾有時展轉捔眼相視;由相視故,意憤轉增;意憤增故,從彼處沒。
還有一類欲界天,名意憤天。這類天人有時候會發瞋心,彼此展轉互看的時候,由於眼睛互瞪,心裡的憤怒就更增加;由於太憤怒,太生氣了,以致於自己的生命體,也就在那種境界裡結束了。以上說欲界天有二種天人,一種是樂死的,一種人是氣死的,這是第一類唯由自害。
據《佛光大辭典》說意憤天又作意憤恚天、憤恚天、意相憤怨天。通常與戲忘天並稱。謂此天意憤增上,至死方消。此天與戲忘天之所在,諸說不同。
《大毘婆沙論》卷199有二說,一說住妙高之層級,一說為三十三天。妙高之層級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為忉利天。又《阿毘達磨雜集論》卷3說相當於兜率天,而本卷5則泛稱欲界天,不決定在哪一個地方。
子二、唯由他害2 丑一、標差別
第二科唯由他害,唯由他人殺害,分二科;第一科標差別,標出差別。
或有所得自體,由他所害,不由自害。
或有一類眾生得到的生命體,是由他人殺害而死,他自己不會將自己殺死。
丑二、列種類
第二科列種類,列出種類。
謂處羯羅藍、遏部曇、閉尸、鍵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眾生。
這類的眾生是指在胎藏中的眾生,就是剛開始入胎時在母腹中前四週的四種位階:羯羅藍位、遏部曇位、閉尸位及鍵南位,以及在母腹所有眾生。這可能是母親吃錯食物或母親死亡了胎兒才會死,胎兒在母腹裡面沒有能力自殺,是因為母親的緣故,或者業力的關係,令他死亡了。這是第二類唯由他害。
子三、由自他害2 丑一、標差別
第三科由自他害,第三種生命體由自他害,分二科;第一科標差別,標出差別。
或有所得自體,亦由自害,亦由他害。
或有眾生得到的生命體,自己可以將自己殺害,也可能是由他人的加害。
丑二、列種類
第二科列種類,列出種類。
謂即彼眾生處已生位,諸根圓滿,諸根成熟。
這是在欲界受生的眾生,已經出生,六根圓滿、成熟,可以自己傷害自己,他人也可以傷害他的生命體。這是第三種類由自他害。
子四、非自他害2 丑一、標差別
第四科非自他害,不是自己及他人所害,分二科;第一科標差別,標出差別。
或有所得自體,亦非自害,亦非他害。
或有一類眾生所得的生命體,不是自己所害,也不是他人所害。
丑二、列種類
第二科列種類,列出種類。
謂色無色界諸天、一切那落迦、似那落迦鬼、如來使者、住最後身、慈定、滅定、若無諍定、若處中有,如是等類。
這類的眾生是指色、無色界的諸天、一切地獄的眾生、相似於地獄中的鬼、如來所派的使者、住最後有身的菩薩、修慈定的行者、修滅盡定的三果以上聖人、修無諍定的阿羅漢、將受生處於中有者,這些種類的有情。色、無色界諸天都在禪定中,他們沒有瞋心,因此不會自害也不會他害。一切在地獄中受果報的眾生,及似那落迦鬼,像地獄裡面很苦的鬼,沒有能力自害,也無法他害,連受苦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能自害、他害。佛陀的使者,是不會有自他所害的情形。住最後身,是指最後有身的菩薩,或者是佛,最後的生命體壽盡就要入無餘涅槃,或大般涅槃,不會自害也不會有他害。入慈心三昧的人,不會有他害,也不會傷害自己。入滅盡定以前,可以作意水、火、毒等不侵,不會自害也不會有他害。入無諍三昧,能不惱眾生,也能令眾生不起煩惱,因此不會自害也不會他害。中有是化生,不屬於那一趣的生命,是介於生有與死有中間的生命體,不會有自害也不會有他害。這是第四種類非自他害。
如來使者的公案:有一位外道的長者,一直很苦惱沒有孩子,就去請問外道的人看會不會有孩子,外道告訴他說,他是不會有孩子的。後來他請教一位比丘尼,比丘尼建議他去請問佛,長者就去請問佛這件事,佛陀說他將會有兒子,將來有大福報。長者聽了就去告訴外道,外道說這孩子將會是個女兒,將來會將家產都耗光。過了一段時間,長者夫人真的懷孕了,長者就去跟外道說:佛陀說我這孩子會是兒子,而你說生女兒,而且會耗光家產該怎麼辦?外道說:我拿一種藥,你拿給你太太吃,那孩子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長者將藥拿回去給他太太吃,他太太吃了以後就死掉了。長者不知道外道是要讓他太太墮胎,讓孩子胎死腹中。當時長者後悔也來不及了。佛陀知道長者快要用火焚燒他太太屍體時,就去火化場,火正在燒他的妻子時,此時小嬰孩從他妻子的肚子裂開生出來了,佛交代耆婆去將嬰兒抱出來。外道要耆婆不要去,會被火燒死,耆婆說,佛要我去我就要去,佛說的話絕對是沒有問題的。耆婆進入火中將嬰孩抱出來,不但沒被火燒到,嬰孩也沒有死。如來使者有佛神力加持,不會有自他害的情形。
《披》所得自體由自所害不由他害等者:此中四句分別,如文可知。一切有情所得自體,或有中夭,或無中夭。有中夭中,或由自害,或由他害。是故建立自體差別。
這裡四句分別如文所說有自害、他害、自他害、非自他害,可以知道。一切有情所得的自體有在生命中間就會夭折死亡的,或是沒有中夭,到壽盡才死。夭折而死的有二種情況,一種是自害,自己讓自己死掉;一種是他害,由他人殺害的。由此建立生命體存在的差別。
壬八、因緣果建立2 癸一、徵
第八科因緣果建立,說明因緣果報的建立,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復次,云何因緣果建立?
癸二、釋2 子一、標列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四種。
謂略說有四種。一、由相故;二、由依處故;三、由差別故;四、由建立故。
要略而言因緣果可由四種相建立:一、由相,說明因緣果的相貌;二、由依處,因緣果的依止處;三、由差別,因緣果的差別,十因四緣五果種種的差別;四、由建立,由依處建立十因四緣五果的種種差別。
子二、隨釋4 丑一、由相2 寅一、總標相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四科;第一科由相,由相說明因緣果,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相,總相標出因緣果的相狀。
因等相者,謂若由此為先,此為建立,此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辦、或用,說此為彼因。
因等相,是指因緣果的相貌。由因為先,具足的緣能建立,因與緣和合,諸法才能生起,證得、成立、成辦、發生作用,生、得、成、辦、用是法生起的果相,要以因緣為因。由此為先,是指因相,就是種子,唯識學說一切法是種子所生。此和合故,是指緣相,只有因還不夠,還需要有緣,因緣具足才能夠有果,由因緣同時一起合作而生出各式各樣的果。彼法生,或得、或成、或辦、或用,是法生起的果相。生,指一切法生;得,指斷除煩惱證得涅槃;成,指成立佛法、弘揚佛法、住持佛法;辦,指工巧業處成辦及有情安住充辦;用,指眼等內法,色等外法的作用,這些都是由因緣成就的果相。
《披》因等相者至此為彼因者:此釋由相建立因緣果義,名因等相。於中,由此為先,是其因相;此為建立,是其緣相;此和合故,是其因緣同作業相;生、得、成、辦、用,是其果相。由順益義是因義,建立義是緣義,成辦義是果義故。如下自釋。(陵本五卷十二頁368)
這是解釋由相狀建立因緣果的義理,名為因等相。前面說的文字中,由此為先,是它的因相;此為建立,是它的緣相;因緣和合一同作業,諸法才能夠生起、得到、成就、充辦、產生業用。生、得、成、辦、用是它的果相。能隨順而且能增益法的生起是因義,能使法由因而建立的增上力量是緣義,法的生起、得到、成就、充辦、業用是果義。如下本卷5,145頁自會解釋。這是總相標出因緣果的相貌。
寅二、問答辨5 卯一、彼法生2 辰一、問
第二科問答辨,以問答的方式說明因緣果的相貌,分五科;第一科彼法生,說明法生的因緣果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生耶?
問:以什麼為先因?以什麼為緣能建立?那些因緣和合?會生出什麼法?
辰二、答
第二科答,回答。
答:自種子為先。除種子依,所餘若有色、若無色依及業為建立。助伴、所緣為和合故。隨其所應,欲繫、色繫、無色繫及不繫諸法生。
答:要以自種子為先因。除了種子作因為根本依止,其他所餘有色的眼等五根、無色的等無間依及業用為增上緣建立。助伴心所及所緣境為和合故,隨其所在界地所相應的,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及不繫諸法的諸識自性能生起。
三界諸法,包括無漏諸法的生起是有條件的。一切法都是要有種子為主要的因,但是只有種子不夠,除了種子依外,所餘就是緣,包括等無間緣、所緣緣及增上緣。色法生要有種子的因緣及增上緣,心心所法生要有種子的因緣及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以六轉識為例除了要有種子的因緣,必須有俱有依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與自類識的等無間緣、及業用為建立的增上緣,加上作意等助伴心所及色等所緣緣和合,六轉識就能生了。
《披》自種子為先至不繫諸法生者:此中諸法,謂眼識自性,乃至意自性。此有墮非墮攝界地差別,由是說名欲繫、色繫、無色繫及不繫法。如是諸法生時,要自種子為先,此即一切種子阿賴耶識。為顯種子依,故作如是說。所餘若有色依為建立者,此即五識俱有依;若無色依為建立者,此即諸識等無間依;及業為建立者,此即諸識作業;助伴、所緣,如文可知。當知此諸法生,約五相應為論。五相應者,如前五識身相應地及意地已說。(陵本一卷五頁4)
這裡說的諸法,是指眼耳鼻舌身乃至意等六識的自性。所謂有墮非墮攝界地差別,墮在界所攝,是繫屬於三界的欲繫、色繫、無色繫。非墮界攝就是不繫,是三界所不繫無漏的境界。這些諸法要生時,需要自種子為先,這就是攝藏一切種子的阿賴耶識。為顯示種子依,就作這樣的說法,這是主要的因。所餘有色依為建立的,就是前五識的俱有依:以眼耳鼻舌身的淨色根為依止,依根緣境才能夠發識。無色依為建立的緣,是指諸識相續所需的等無間依。自類識前一念滅了,後一念才會生起,中間是沒有間隔的,稱為等無間依。及業為建立是指諸識的業用;助伴心所與所緣境,根塵識和合,識的業用才能發揮,如文所說可以了知。應當知道這裡所說諸法生,是以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這五法相應和合來說的。五法相應和合,如前〈五識身相應地〉卷1,3頁至〈意地〉卷1,15頁已經說過。
卯二、彼法得2 辰一、問
第二科彼法得,說明法得的因緣果相,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耶?
問:以什麼因為先?以什麼緣為建立?什麼因緣和合?會得到什麼樣的法呢?
辰二、答2 巳一、標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總相。
答:聲聞、獨覺、如來種性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故。煩惱離繫,證得涅槃。
答:建立三種聖道:需要有聲聞、獨覺、如來的無漏種性為先因,內分力的如理作意、二道資糧等為緣,外分力的聖教、善知識傳授為和合,才能斷除煩惱種子的繫縛,進一步證得涅槃及菩提。
巳二、釋2 午一、內分力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內分力,說明內身必需具備的條件。
內分力者,謂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內分善法,及得人身、生在聖處、諸根無闕、無事業障、於其善處深生淨信,如是等法名內分力。
內分力,是指能如理作意,具少欲知足等沙門莊嚴的內分善法,及善得人的果報身、生在有佛法的地方、六根具全無闕、沒有五種無間業的障礙、對於佛法能深生淨信,這些種種的法名為內分力。希望成就聖道,必須注意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具備這些條件。
修行第一要件是能如理作意。如是指如同,理是真理。作意,《成唯識論》卷3說:「作意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它的業用。」用白話說就是:將注意力集中於某件事情上,用正確的理解知道它的因,進而採取正確的想法。例如修學大乘佛法的行者,當根塵相對時能引導自己的心依於聖教所說的慈悲喜捨、正因果相、我法二空真如等觀察境界,提起正念,修福修慧向於無上菩提。
如理作意的相反就是不如理作意,沒有修行的人心理習慣是:可愛的生貪,不可愛的生瞋。可愛的就執著,不可愛的就排斥、抗拒,這是心的自然反應,這就是不如理作意,很難生起善心。如果所想的事情是往好處想,接著很多東西都是好的。如果所想的事情是往壞處想,接著很多東西都是不好的。在究竟意義上來說,不如理作意就是作意一切法是永恆的、是快樂的、是自我的,或者是圓滿的,即常樂我淨;或者認為有我、我的,這是不如理作意,接著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如果作意一切法為無常、苦、無我,或者生起緣起的正因果智,這種作意是如理作意,接著生起的都是善心。修行的七要件:
第一要件是能如理作意。否則,正念正知就無法正確地運作。不如理作意會使令有情陷入生死輪迴的因果當中,就好像打了死結一樣,越打越緊,越結越牢,難以出離。
第二要件要少欲、知足。少欲,就是自己有功德,不求他人知道,不需要他人的讚歎;有沒有修行是自己的事,不在他人的嘴裡,修行人應該少欲,具足功德不求他知。知足,包括易養易滿,很少的東西就能很滿足。不管面對什麼境界,都要有隨緣的滿足感;物質的受用過得去就好,不用追求太多。
第三要件要善得人身。基本上要有一個人的身體,而且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這樣才能夠修行。畜生等沒有智慧無法修行,地獄太苦不能修行,欲界天太快樂不能修行,色界的天人太高慢很難說動去修行,無色界天的人沈溺在定裡面也不能修行,所以最好修行的就是人,人具有梵行勝、憶念勝、還有勇猛勝。梵行勝是說人具有慚愧心,有拒惡崇善,道德的向上心,能夠修清淨的離欲的梵行;憶念勝是說人具有念力,記憶力很強,容易修學聖道;勇猛勝是說人具有勇猛力,有堪忍的精進力。因此人就是具有這三種特勝的條件,較適合修行,不會像諸天耽樂沈醉在欲裡;當然在諸天裡面也有修學聖道的,如果不是佛教徒,很容易在快樂的境界裡面沈迷了。人是有理性的,所以得人身真是稀有難得。
第四要件是生在聖處。聖處就是有佛法,有佛或者是佛弟子,有佛教徒的地方。如果沒有佛法的地方,根本沒有聽過佛法,只好迷迷糊糊,繼續造業。
第五要件要諸根無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健全,身體沒有缺陷,這也是一個很基本的條件。一個人如果六根不健全,就有種種不方便。例如手或腳殘缺了,要拜佛時就有困難;如果眼睛失明了,就無法讀經(除非用盲人的點字機);如果耳朵失聰了,就無法聽經聞法;如果腦筋愚鈍不利,意根錯亂,神經不正常,或者是身子太羸弱不夠強壯,也沒辨法好好修行。所以說諸根健全沒有缺陷,也是一個很基本的條件。
第六要件是無事業障。在佛法裡面說就是不造五無間業,不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有五無間業的事業障,不能成就聖道。在優婆毱多尊者時代,有一個人,在家時,曾對他的母親邪婬,他母親很憤怒與他反抗,他一氣之下就將母親殺死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很後悔自己所犯的過錯,於是就決定出家去修行。因為這個人很聰明,學佛法學得很快並且學得很好,也很會講經說法,所以弟子非常的多。他聽到優婆毱多尊者在附近弘揚佛法,就帶自己的弟子一起去拜見尊者,希望尊者能指導他,令他成就聖道。優婆毱多尊者一入定就發現這個人以前有殺母的罪惡,造了無間罪業,今生是不可能成就聖道的,即使此人多次請問優婆毱多尊者,優婆毱多尊者卻都默然不語,不與他說話,這個人就知道優婆毱多尊者知道他過去曾作殺母的事,於是只好很沒趣的離開了。因此,若有事業障則不可能成就聖道。
第七要件是於其善處深生淨信。善處就是佛法,佛法是真正的善處,因為它是教導眾生離惡向善,乃至引導眾生成就涅槃的究竟善處,所以對於佛法的善處能深生淨信是基本條件。
修行時,還需要有種種的資糧,如:善法欲、戒、根律儀等其他很多修行要注意的事情,這些都稱之為內分力。內分力是自己所需要具足的條件,這麼多的條件,若缺少了哪一項,或者哪個項目需要增強,就要努力補足,這樣才是成就聖道應有的認識。
《披》內分力者等者:遠離外道種種惡見,是名如理作意。由不增益非真實有,亦不損減諸真實有故。如前意地釋。(陵本一卷十一頁50)具足功德,不求他知,是名少欲。於諸資具不屢希求,得已受用,不染不愛,是名知足。等言,等取易養、易滿,乃至賢善諸莊嚴法。如下聲聞地釋。(陵本二十五卷十八頁2143)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名得人身。生於中國,不生邊地,於是處所,賢聖、正至、正行、諸善丈夫皆往遊涉,是名生在聖處。性不愚鈍,亦不頑騃,又不瘖瘂,堪能解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乃至廣說支節無減,是名諸根無闕。於五無間隨一業障,不自造作,不教他作,是名無事業障。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得淨信心,是名於其善處深生淨信。如是等法,名內分力。生圓滿中,依內攝故。如下修所成地及聲聞地釋。(陵本二十卷一頁1701、陵本二十一卷四頁1823)
遠離外道的種種邪惡知見與錯誤思想,稱為如理作意。對於非真實有的境界不增益為實有,於諸法實相是真實有也不會損減為無。如同前面〈意地〉卷1,23頁所解釋。具足功德,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善法功德,而且不求他人知道,是名為少欲。對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資生器具,不會常常希望要求更多,得到後夠受用即可,受用的時候不會有貪愛染著心,是名為知足。等字,包括易養、易滿,生活上容易養活自己,很容易讓自己覺得滿足,乃至具有忍辱、柔和的賢善諸莊嚴法。如〈聲聞地〉卷25,881頁所說。
生到人的同類處,得丈夫身,成為一個男人或女人,稱為得人身。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不是沒有佛法的邊地。在有佛法的處所,有已是內凡位還沒有證果的賢人,及成就聖道初果以上的聖人,遠離煩惱的正至,身語意三業都是善的正行。也就是有許多的聖人、賢善的善知識常常出入,可以受教、及學習善法、修習聖道的處所,是名生在聖處。生性不愚痴頑鈍,沒有盲聾瘖啞,能夠明白善說、惡說所有法義。乃至更詳細的說,包括六根健全,是名諸根無闕。沒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五無間業的任何一個業障,自己不去造作,也不會差使他人造作,是名無事業障。對佛所說的法與律得到清淨信心,是名於其善處深生淨信。這裡所說的這些法,稱為內分力。生圓滿中,是屬於內分力所攝,這在〈修所成地〉卷20,709頁及〈聲聞地〉卷21,710~764頁那裡都有解釋。
午二、外分力
第二科外分力,說明自身之外須具備的因緣。
外分力者,謂諸佛興世、宣說妙法、教法猶存、住正法者隨順而轉、具悲信者以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
外分力,是指諸佛出現世間、宣說微妙的正法、佛的教法還存在、佛弟子們能安住受持正法,隨順聖教而轉、具有悲憫及淨信心作為護持的施主,這些種種外在的力量名為外分力。
《披》外分力者等者:謂諸如來出現世間,現證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諸佛興世。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是名宣說妙法。雖佛世尊般涅槃已,而世俗正法猶住未滅,勝義正法未隱未斷,是名教法猶存。聖弟子眾如其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是名住正法者隨順而轉。諸有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於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隨順淨命資具,是名具悲信者以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生圓滿中,依外攝故。如下修所成地及聲聞地釋。(陵本二十卷二頁1704、陵本二十一卷五頁1828)
所謂外分力等,是指諸佛出現在世間,化身示現,現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是名為諸佛興世。宣說真實的苦集滅道,包括六度萬行,大乘、二乘的無量法教,是名宣說妙法。雖然世尊已入滅了,可是世俗語言文字的佛法還存在、沒有消失,出世間的勝義正法還沒有隱沒、沒有斷除,是名教法猶存。佛陀的聖弟子們,如他們所證悟的諸法實相,證悟的聖道,隨順展轉教授教誡給有能力,而且能夠證得正法的佛弟子,是名住正法者隨順而轉。對佛法有正確信仰的長者、有大財富或有道德的居士、有學問的婆羅門等,他們對於這些修行的佛弟子們生起哀愍心,布施隨順清淨正命所需的資生之具,是名具悲信者以為施主。這些種種的法是名外分力。在生圓滿中,屬依外分力所攝。如下〈修所成地〉卷20,711~713頁,及〈聲聞地〉卷21,766頁都有解釋自他圓滿這件事。
以上是說到彼法得的因緣果。因,要有三乘聖道種子;緣,要有內分力與外分力和合;然後才能成就煩惱離繫,證得涅槃的果。
卯三、彼法成2 辰一、問
第三科彼法成,說明佛法成立的因緣果相,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
問:弘揚佛法,應以誰為先,它的先決條件是什麼?什麼條件才能建立起佛法?建立佛法需要什麼增上緣來跟它配合?成就什麼法呢?
辰二、答
第二科答,回答。
答:所知勝解、愛樂為先。
答:對所要弘揚的佛法,必須先有堅定不移的勝解及好樂愛樂的心,想要推廣給更多的人學習。
《披》所知勝解愛樂為先者:於所知法自性、差別,決定忍可,是名勝解。又於所知自性、差別,各別攝受自品所許,是名愛樂。此為先因,方能建立所成立義故。所成立義有二差別,如下聞所成地釋。(陵本十五卷六頁1297)
於所知法中不共它法的體性、種種的差別,有決定不疑的認識及忍可,是名勝解。又對於所知佛法的自性、差別,各別攝受自己宗派品類所支持贊許的,是名愛樂。以此為先因,經由種種的緣,才能建立所成立的法義。所成立的法義有二種差別,如下〈聞所成地〉卷15,54~546頁還會說到所成立義的自性及差別。
宗、因、譬喻為建立。
以安立宗旨、說明種種因由、引用各類譬喻來證成、建立所要成就的佛法。
宗、因、喻又稱為三支比量,這是陳那論師將古因明的五分作法(宗、因、喻、合、結)修改而成,以便與外道辯論,建立佛法。三支比量:
一、宗,就是立宗,立出佛法宗旨;
二、因,成立宗旨之後要說明原因、理由;
三、譬喻,還要舉出譬喻來證明說的理由是正確的。
需要三支比量具全才能建立佛法,與外道辯論,外道才會信從佛法。在〈聞所成地〉說到因明時還會詳細說明。
因明學在印度有二時代,一是古因明時代,一是新因明時代。古因明時代的因明,是將因明的論式分成五部分組織成,在因明學上稱為五分作法(宗、因、喻、合、結);在新因明稱它為三支比量(宗、因、譬喻)。陳那論師是一個出家人、佛教徒,是研究唯識學的,於因明學方面很有研究,在印度因明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陳那論師為了弘揚佛法,常要與外道辯論。那時代在印度有很多外道,很喜歡辯論,有些外道都很聰明,陳那論師本來是用因明的五支與外道辯論,但是他認為過去的古因明有錯誤,結與宗重覆,他認為結可以去掉不要。另外,他認為合的這一支是夾在喻支裡面,合的這一支與結一樣,都可以去除不要。這樣一來,將五分作法後面的合與結二支去除而不重覆,五分作法變成了三支比量,也就是只留宗因喻三支,因此使因明論式的組織更加嚴謹。這是陳那論師在因明學上一個重大的改革。
後人研究因明學的人是以陳那時代作為分水嶺:陳那以前的因明學稱之為古因明學,陳那以後的因明學為新因明學。古因明學所建立的比量稱為五分作法,新因明學就稱為三支比量。
《披》宗因譬喻為建立者:此顯能成立法有此差別。所謂立宗、辯因、引喻。聞所成地說有八種能成立法,今於此中略攝為三,故作是說。如下聞所成地別釋其相。(陵本十五卷七頁1298)
這是顯示能成立的佛法有這樣的差別,先安立出它的宗旨、說明法成立的原因、再引出種種的譬喻來證明己方所主張是正確的。在〈聞所成地〉卷15中說有八種能成立法,現在要略將它歸納成立宗、辯因、引喻三種,因此這樣說。能成立法有八種,就是立宗、辯因、引喻、同類、異類、現量、比量、正教量。如〈聞所成地〉卷15,546頁那裡各別解釋這些相狀。
不相違眾、善抗論者為和合故。所立義成。
成立佛法,需要在現場有與此法不相違背的群眾支持,及有智慧善於辯論的敵論者能信服,這兩類眾和合,使得所要成立的義理能夠成就。這是說到彼法成的因緣果。
《披》不相違眾善抗論者為和合故者:於立論時,現前眾會若無僻執,非不賢正、非不善巧,是名不相違眾。彼敵論者若具辯才,善自他宗,勇猛無畏,是名善抗論者。如下聞所成地釋。(陵本十五卷二十頁1349)
在安立理論時,現前的聽眾,如果沒有偏僻執著的見解,是賢良的正士類,是聰明善巧的人,是名不相違眾。與自己所安立的理論相違而敵對的人,若是具有辯論的才能、熟悉自己與他人的宗派、談論時信心十足、勇猛而無所畏懼,是名善抗論者。這種很會辯論而且有智慧的人,也同意自己的說法時,則所弘揚的佛法就成功了。如下〈聞所成地〉卷15,545頁有詳細的說明。
卯四、彼法辦2 辰一、問
第四科彼法辦,說明諸法成辦的因緣果相,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辦耶?
問:以什麼為先因?以什麼為建立?與什麼和合?哪一種法會成辦呢?
辰二、答2 巳一、工巧業處辦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工巧業處辦,說明士農工商等工巧業處成辦的因緣果相。
答:工巧智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工巧業處辦。
答:要具備有工巧的智慧為先,隨順這種智慧勤勞努力去做為建立,加上各種工巧業所需的工具、材料為和合故,使得工巧業處可以成辨。例如做菜,先有做菜的工巧智,接著依此工巧智去買菜做菜,還要有鍋子、瓦斯、調味料等做菜所需要的工具,這些都具足和合,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做菜這件事就成辦了。
《披》工巧智為先等者:工業妙智,名工巧智。工業依處,略有十二,是名工巧業處。如下聞所成地說。(陵本十五卷二十二頁1360)
專精工巧作業微妙的智慧名為工巧智。例如有的人電腦很專精,有的人心算很專精,有的人對法律很專精,這些都是一種智慧。世間的各行各業要略而言有十二種,這是古代的歸納法,現代可能不只三百六十種。如下〈聞所成地〉卷15,571頁所說,包括謂營農工業、商賈工業、事王工業、書算計度數印工業、占相工業、咒術工業、營造工業、生成工業、防邪工業(防邪有人說是紡織業)、和合工業、成熟工業、音樂工業。
巳二、有情安住辦
第二科有情安住辦,說明有情安住成辦的因緣果相。
復愛為先。由食住者依止為建立。四食為和合故。受生有情安住充辦。
三界有情在生死流轉中相續得到果報體,是以自體愛為先決條件;得到果報身後,依止食的滋養使得果報身安住;依於六根緣六境而生六識作為建立緣;以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四食為增上緣和合。受生有情的生命體就能夠安住,繼續存活,圓滿成辦。
據《佛光大辭典》說四食中,段食僅限於欲界,其餘三食可通三界,唯依四生五趣之胎生、溼生、人趣、天趣、鬼趣等差別而有所不同。
如《大毘婆沙論》卷130記載,欲界具有四食而以段食為主,色界除段食具有三食而以觸食為主;無色界除段食具有三食,初三處思食為主,非想非非想處識食為主。鬼趣具有四食而以思食為主。卵生與溼生皆具有四食而以觸食為主。化生具有四食,隨種類處所有差別。
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14、《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5記載,四食,就凡與聖可區別為四種:
一、非清淨依止住食,又作不淨依止住食、不清淨依止住食,謂四食令欲界眾生相續生存。
二、淨不淨依止住食,謂業、觸、識等三食令色界與無色界之眾生相續生存。
三、清淨依止住食,又作一向清淨依止住食,謂四食令聲聞、緣覺之身相續生存。
四、能顯依止住食,又作示現住食、示現依止住食,謂四食悉為諸佛之食。
《披》復愛為先至安住充辦者:此中受生有情安住充辦,當知受生有二差別,謂已受生及當受生。有情亦有三界差別,謂欲界、色界、無色界。於三界中,若已受生有情,隨其所應,識執名色,是名安住。若當受生有情,識為愛潤,能取能滿當來內身,是名充辦。一切異生補特伽羅,未得厭離對治喜愛,名愛為先。三界有情依食住者,要依眼等六處,六識身轉,是名依止為建立。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隨應攝益、長養諸根大種,是名四食為和合。此中諸義,依下決擇分釋。(陵本五十四卷一頁4279)
這裡所說的受生有情能夠安住與充辦,應知受生有二種差別,包括已受生及將要受生的。有情也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差別。在三界中,若是已受生的有情,依隨阿賴耶識所相應的,執持色蘊的五識身與名蘊的受想行識,是名安住。若是將要受生的有情,阿賴耶識中的業及識乃至受種子為愛所滋潤,能取得及能夠圓滿將來的果報身,是名充辦。一切的凡夫,因為沒有修習聖道厭離種種的欲,不能對治歡喜愛等煩惱,名愛為先。三界有情依止食的長養而安住,依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識身得以生起與活動,是名依止為建立。
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四種食,隨有情所相應的攝受增益,能夠長養諸根大種,是名為四食為和合。這其中的種種義理,依下面〈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4,1768頁的解釋可知。
卯五、彼法用2 辰一、問
第五科彼法用,說明諸法作用的因緣果相,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用耶?
問:以什麼為因?以什麼為緣來建立?什麼因緣和合?有什麼作用產生?
辰二、答2 巳一、標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諸法作用的因緣果相。
答:即自種子為先。如此生為建立。即此生緣為和合故。自業諸法作用可知。
答:一切法現起,一定要先有種子為主要的原因,其次需要助緣建立。如果是心心所法,除了因緣,還要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如果是色法,有因緣還要有增上緣,由於生起色心二法的因緣和合,色心二法才能生起現行,現行生出來後,色心二法各各的作用就產生了。
巳二、釋2 午一、徵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何等名為自業作用?
什麼稱為自業作用?
午二、辨2 未一、內分自業差別
第二科辨,分辨,分二科;第一科內分自業差別,說明有情內身作業的差別。
謂眼以見為業,如是餘根各自業用應知。
眼以見色為業用,其它的,耳以聞聲為業,鼻以嗅香為業,舌以嚐味為業,身以觸境為業,意以覺法為業,餘根各自業用乃至二十二根都有它的作用。二十二根包括眼耳鼻舌身男女的七色根、意根、命根、信進念定慧五善根、苦樂憂喜捨五受根、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及具知根。
未二、外分自業差別
第二科外分自業差別,說明外分無情物的作業差別。
又地能持,水能爛,火能燒,風能燥,如是等類,當知外分自業差別。
又外分的無情物它也是有作用的:地大能夠持,有地面眾生才能夠站在地上,它能夠執持萬物,萬物都在地面上增長;水能爛,水能夠使物質爛壞;火能夠燃燒;風能燥,風可以使人的身體或物質乾燥。這種種外分無情物也有它的作用,各法有各法的作用,都有它的種子,種子產生現行,只要各種因緣和合,就會有作用。
《披》即自種子為先等者:有體諸法,方有作用;作用差別,眾多非一;由是說自種子為先。種子生時,作用方顯,由是說此生為建立。此即自種。遮離自種別無法生,故置此言。又自種子要待餘緣之所攝受,方能得生,由是說此生緣為和合。諸法作用各別決定,是名自業諸法作用。無量差別,隨類應知。
有體性的法是指由因緣所生的法,是依他起的種子所生的法才有作用,這些作用的差別,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由此說由阿賴耶識種子為先,種子現行時才有作用顯示出來,因此才說此生為建立,種子生現行能夠建立作用。這就是自類的種子,若不是自類的種子,則法不能生起,因此安立「此」字來說明是自種。又自種子要待其他的緣所攝受,法才能得以生起,因此說這能生起的增上緣為和合。各個法有各別的決定作用,是名自業諸法作用。各種各樣的無量差別,隨它的種類應該知道。
以上說明因緣果的相貌,是以總相來說。下面是別說的,還要詳細的再解釋。
丑二、由依處2 寅一、標
第二科由依處,因緣果的依止處,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十五種。
因等依處者,謂十五種。
因等的依止處有十五種。因等就是包括因緣果,緣與果沒有說出來,因緣果的依止處有十五種。
寅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十五種。
一、語,二、領受,三、習氣,四、有潤種子,五、無間滅,六、境界,七、根,八、作用,九、士用,十、真實見,十一、隨順,十二、差別功能,十三、和合,十四、障礙,十五、無障礙。
因緣果的十五種依止處:
一、語:語言。語言是表達諸法的音聲,是有聲的思想,唯識學稱為表義名言,即能詮表諸法音聲差別。語言能詮表三界染淨無記諸法,能令有情因此生起執著而流轉生死,也能令有情因此發道心修學聖道而出離生死,所以說語言是因緣果的依止處。如一天中所說的語言少說也要講上幾百句到幾千句,不知不覺地就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心態和命運。
二、領受:領受順情之境,使身心適悅者,稱為樂受;領受違情之境,使身心逼迫者,稱為苦受;領受不違不順之境,所受非苦非樂,稱為不苦不樂受。凡夫六根觸對六境時,於樂受生貪,於苦受生瞋,於不苦不樂受生癡,由此造業感果,所以說受也是因緣果的一種依止處。
三、習氣:指現行的煩惱歷久串習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有支習氣。習氣也可以說是習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及意向。如說︰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及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因此習氣是通於現行和種子。習氣相續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後,還存在煩惱的習氣。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聲聞乘羅漢還有習氣,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所以說習氣是因緣果的依止處。
四、有潤種子:得到果報體,遠因是由於有戲論與善惡業的種子,近因是有愛取滋潤行、識、名色、六入、觸、受六法種子成為「有」的有潤種子。
五、無間滅:八現行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名無間滅,又名等無間緣。是心心所法生的條件,也是因緣果的依止處。
六、境界:心心所有所緣的境界才能造業,造業才會得果,所以境界也是因緣果的依止處。
七、根:根有增上的意思,依根緣境才能發識,所以根也是因緣果的依止處。
八、作用:每一法有每一法的作用;色法有色法的作用,心法有心法的作用,有情有有情的作用,無情物有無情物的作用,種種法有種種法的作用,由此能產生各式各樣的因緣果報,所以它也是一種依止處。
九、士用:士夫所用,指人的作用。如果沒有人為的力量,這一切法都不能成就。
十、真實見:見是一種智慧,具有見地見解,而且是真實不虛的,聖人無漏的智慧,名真實見。有了真實見,才能夠成就聖道,因此真實見也是因緣果報的依止處。真實見通於有漏無漏,在內凡位時是有漏,當證得聖道時才是無漏的。
十一、隨順:隨從順服法生起的條件,都稱隨順。成就一法,必須眾因眾緣互相隨順,才能成就。隨順也是因緣果的依止處。
十二、差別功能:主要說善因樂果、惡因苦果,不同種類的果它的因不同,功能也不同。差別功能也是因緣果的依止處。
十三、和合:前面的這些條件都要和合,才能夠產生果報,因此這也是因緣果的依止處。
十四、障礙:就是抵制的力量。因緣果要產生果,必須沒有障礙,如果有抵制的力量,法就不能生起。
十五、無障礙:沒有障礙,法才能夠成就。所以因緣果的依止處:一種是障礙,一種是沒有障礙。
以上是說到十五種因緣果的依止處。
丑三、由差別2 寅一、標
第三科由差別,說明因緣果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因緣果的差別。
因等差別者,謂十因、四緣、五果。
因等差別,是指包括因、緣、果的差別,可以歸納為十種因,四種緣、五種果。
寅二、列3 卯一、十因
第二科列,列出差別,分三科;第一科十因,列出十種因。
十因者,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生起因,五、攝受因,六、引發因,七、定異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
列出十種因: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生起因、攝受因、引發因、定異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
卯二、四緣
第二科四緣,列出四種緣。
四緣者,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
四緣包括: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等四種緣。
卯三、五果
第三科五果,列出五種果。
五果者,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離繫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
五果包括:異熟果、等流果、離繫果、士用果、增上果等五種果。
丑四、由建立2 寅一、明所依3 卯一、十因10 辰一、隨說因4 巳一、標
第四科由建立,說明因緣果的建立,分二科;第一科明所依,說明因緣果的依止處,又分三科;第一科十因,說明十因各個所依,分十科;第一科隨說因,隨說因的所依,又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因等建立者,謂依語因依處,施設隨說因。
關於十因四緣五果的建立,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語」因依處,施設安立隨說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這是怎麼說呢?
巳三、釋
第三科釋,解釋。
由於欲界繫法,色無色界繫法,及不繫法,施設名為先故想轉,想為先故語轉,由語故,隨見、聞、覺、知起諸言說。
由於有欲界煩惱繫縛的欲界眾生,色、無色界煩惱繫縛的眾生,及已解脫煩惱無漏不繫的聖人,佛陀為了各界自地眾生的溝通、學習,而施設安立名言為先,有名言可使想生起,有了想取相為先,就能說出話來表達內心的思想,所說的話語隨著所見、所聞、所覺、所知而生起各種差別。由於言說為因,而生起種種三界繫法,及不繫法,施設隨說因。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語依處,施設隨說因。
所以由前說十五因緣果建立所依處之「語」依處,而安立隨說因。
《披》由於欲界繫法至起諸言說者:此中諸法,若墮界攝,若非墮攝,施設一一自性差別,是謂為名。以此為依,心起搆畫,是名為想。由此想故,起能詮聲,是名為語。由是故說名為先故想轉,想為先故語轉。由語能詮所欲說義,隨依見、聞、覺、知而起言說。言說有四,是故名諸。如前意地釋。(陵本二卷十九頁175)
這些種種的法,如果是三界所攝的,稱為墮三界攝。如果不是墮在三界攝,就是清淨的,例如修出世間法稱為非墮攝;安立一一法的自性差別,稱為名。有了名稱,以名稱為依止而取相,於心中構畫出一個相貌,稱為想。例如設施茶杯的名稱,心中就能構畫出一個茶杯的相貌,這樣稱為想。由於心裡想,而生起了能詮釋的聲音,是名語。因此有了名言為先,名言使想生起,有了想為先,而說出來話語。由語言能夠詮釋想要說的義,能夠隨順依止所見、所聽聞、所覺察、所了知而生起言說。言說有見、聞、覺、知四種,因此名為諸。有四聖言,乃至說有八種,包括四聖言與四非聖言,在前面〈意地〉卷2,75~76頁那裡曾說過,在〈決擇‧聞所成慧地〉卷64,2056頁也有說。關於這十種因,在〈菩薩地〉卷38,1271~1272頁裡面也會說到。
以雜染事的隨說因來說,有情為什麼會生死流轉,乃至生緣老死這件事,要先以名言、文字、音聲說明什麼是無明,什麼是行,什麼是識,什麼是名色,什麼是老死,什麼是憂悲苦惱,純大苦聚等,這些名言稱為隨說因。依止文字、名言,用音聲表達生死流轉緣起的道理,稱為雜染事的隨說因。以清淨事的隨說因來說,譬如用語聲說出四念住、四正斷、四正勤乃至八正道等名言,就是清淨事的隨說因。依止清淨事隨說因才能夠修行,才能得到涅槃。
辰二、觀待因4 巳一、標
第二科觀待因,說明觀待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領受因依處,施設觀待因。
觀彼而對此,稱之為觀待,例如餓了,就想到吃飯,餓就是食的觀待因。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領受」因依處,施設安立觀待因。領納接受違順境時,心裡會有苦樂憂喜捨的各種感受;為了追求喜受樂受、乖離苦受憂受等,就會竭盡思慮去想一些辦法造業,這時觀待於受的境界,就會推動有情去做各別的事,由此施設觀待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
巳三、釋2 午一、欲求樂者3 未一、欲繫樂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欲求樂者,欲求樂者的觀待因,又分三科;第一科欲繫樂,追求欲界繫縛樂的觀待因。
由諸有情諸有欲求欲繫樂者,彼觀待此,於諸欲具,或為求得、或為積集、或為受用。
由於有些有情想要追求欲界的色聲香味觸等快樂,就觀待此欲繫樂,於受用色聲香味觸的資具、財物,為能夠求得或者積聚,或是受用而造業。觀待求欲繫樂而求得、積集或受用欲具,這追求欲繫樂的欲,就是觀待因。對追求涅槃的人,觀察一切有為法都是苦的,觀待諸行多諸過患,就是成就涅槃的觀待因。
《披》諸有欲求欲繫樂者至或為受用者:此中彼言,謂欲求有情。此謂欲繫樂。十身資具,名諸欲具。十身資具,如前意地釋。(陵本二卷十七頁165)於諸欲具未得希得,名為求得。得已慳執,不少喜足,名為積集。得已染愛、耽嗜、饕餮,名為受用。
此句中的「彼」是指希望求欲繫樂於欲界受生的有情。此,是指繫屬於欲界的快樂。十種身資具,名諸欲具,包括食、飲、乘、衣、莊嚴具、歌笑舞樂、香鬘塗末、什物之具、照明、男女受行。這十身資具,在〈意地〉卷2,72頁已有解釋。
對欲的種種資具沒有得到以前,希望得到,名為求得。
已得到這些資具,慳吝執著捨不得,不能以少少的為滿足,名為積集。
得到以後就有貪染愛著、耽溺執著、貪得無厭,名為受用。
饕餮,是形容受用欲時貪婪無厭的相貌。
未二、色無色繫樂
第二科色無色繫樂,追求色、無色界三昧樂的觀待因。
諸有欲求色無色繫樂者,彼觀待此,於彼諸緣,或為求得、或為受用。
若有想要追求色、無色界三昧樂的有情,他們因觀待求三昧樂,對於能夠成就禪定的種種緣,產生希望追求,或者安住在三昧中受用定樂。
未三、不繫樂
第三科不繫樂,追求不繫樂的觀待因。
諸有欲求不繫樂者,彼觀待此,於彼諸緣,或為求得、或為受用。
若有眾生想要追求無漏的沒有煩惱的境界,這類求出世聖道的人,觀待沒有煩惱繫縛的境界,是非常快樂的,或者觀待有為法很苦,想超離三界,追求斷除煩惱,才能夠超越三界的苦,對成就斷除煩惱的戒定慧,六度,三十七道品種種的緣,就去追求或是受用無漏的聖道所生的無漏樂。
午二、不欲苦者
第二科不欲苦者,不想受苦者的觀待因。
諸有不欲苦者,彼觀待此,於彼生緣、於彼斷緣,或為遠離、或為求得、或為受用。
若有不想受苦的人,觀待不欲苦的因,於種種苦產生的因緣、苦斷除的因緣,或為了遠離苦、或為求證無漏的涅槃、或是為受用離苦的快樂,就會去修行。也可同前科分為三個層次:觀待不欲三惡道苦,故修人天道;觀待不欲欲界苦,故修上二界定;究竟來說,觀待三界苦,故修無漏道。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領受依處,施設觀待因。
所以依止前說十五因緣果建立所依處之「領受」依處,而安立施設觀待因。
《披》於彼生緣至或為受用者:此中彼言,即前說苦。於苦生緣,說為遠離;於苦斷緣,說為求得及為受用。
於彼生緣至或為受用這段文中,「彼」字就是文中所說的苦。想要離苦的修行者,努力修行,遠離產生苦的因緣,說為遠離;於苦斷除的因緣:戒定慧的功德,努力追求以斷除生死苦,而受用成就涅槃的勝義樂,說名為求得及為受用。
辰三、牽引因4 巳一、標
第三科牽引因,說明牽引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習氣因依處,施設牽引因。
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因緣果依處中之「習氣」因依處,安立施設牽引因。習氣是一種習慣的氣氛,主要說的是種子。由所造業行在阿賴耶識中熏習成為種子,稱為習氣。依習氣而有淨、不淨業的種子,就會牽引後世的果報體,稱為牽引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牽引因是怎麼說的呢?
巳三、釋2 午一、內身
第三科解,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內身,依習氣因牽引內身。
由淨不淨業熏習三界諸行,於愛不愛趣中牽引愛不愛自體。
由於有情造了五戒十善的清淨業,或是不清淨的十惡業,熏習了三界的業種子到阿賴耶識中,下一生就會由所造業行牽引到可愛的人天趣或不可愛的三惡趣受生。
午二、外器
第二科外器,依習氣因牽引外器世間。
復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
牽引因,對外器世間的盛衰也具有增上緣的效果。由於諸行及習氣的增上力故,使令有情生活的器世間,也會有盛有衰。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諸行淨不淨業習氣依處,施設牽引因。
因此依止五蘊所造作淨業或者不淨業習氣的依止處,施設牽引因。〈菩薩地〉卷38,1268頁說,所謂的牽引因,如果對生死流轉來說,無明乃至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等,現法中無明緣行,於已生已長的種子,已經栽培了,或者已經增長了的這一些種子,相對餘生來說稱為牽引因。
辰四、生起因4 巳一、標
第四科生起因,說明生起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有潤種子因依處,施設生起因。
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有潤種子」因依處,施設生起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是這樣呢?
巳三、釋2 午一、標生相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生相,標出諸行生起的相狀。
由欲、色、無色界繫法,各從自種子生。
眾生會得到欲界、色界、或無色界的果報體,都是因為過去栽培了自類界地的種子,果報是從自類的種子所生。
午二、釋愛因
第二科釋愛因,解釋愛是主因。
愛名能潤,種是所潤。由此所潤諸種子故,先所牽引各別自體當得生起。如經言:業為感生因,愛為生起因。
愛名為能滋潤,種子是所滋潤。由於有愛所滋潤的增上緣,使過去所栽培淨不淨業的種子,牽引到淨不淨業所感生的界地受生,三界中各別的自體就可以生起了。如經中說,各式各樣的業,是感得果報生到哪一趣的原因,愛是生起果報的因,也是增上緣。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有潤種子依處,施設生起因。
因此由前說十五因緣果建立所依處之「有潤種子」依處,安立生起因。生起因的範圍很廣,它通於果報體,也通於心、心所法,及器世間的法。凡是能使法生起的種子,都稱為生起因。例如器世間植物的種子,生芽了,種子相對於芽,種子是芽的生起因。種子生了芽以後會有莖,芽對於莖來說,芽就是種子,莖是由它生起的,所以安立為種子,它是一個安立的法。
辰五、攝受因4 巳一、標
第五科攝受因,說明攝受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無間滅因依處,及依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因依處,施設攝受因。
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無間滅」因依處,及「境界」因依處、「根」因依處、「作用」因依處、「士用」因依處、「真實見」因依處,施設安立攝受因。任何一法的生起,除種子之外的其他一切助緣,都稱為攝受因。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這五種因依處,可以依之建立令有情取得世間法的攝受因;真實見因依處可以依之建立令有情取得無漏的出世間法的攝受因。可以使令有情攝取領受果報的因,稱為攝受因。換句話說,使令有情到三界受生或出離三界所需要各式各樣增上緣,都稱為攝受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呢?
巳三、釋2 午一、有繫法2 未一、舉欲繫法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有繫法,有煩惱繫縛的法,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欲繫法,舉出欲界繫法的攝受因。
由欲繫諸法無間滅攝受故,境界攝受故,根攝受故,作用攝受故,士用攝受故,彼諸行轉。
在欲界繫的眾生,由自類識開導依的無間滅所攝受使諸識前後相續,加上所緣境、所依根、諸法的作用、與人為的力量,由這種種的助緣攝受而成就欲界諸蘊的生起與活動。
未二、例色無色繫法
第二科例色無色繫法,例舉色無色界繫法的攝受因。
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法亦爾。
如欲繫法如此,色界、無色界的法也一樣,也需要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及士用等所攝受,使諸蘊生起活動。
午二、不繫法
第二科不繫法,不繫法的攝受因。
或由真實見攝受故,餘不繫法轉。
或由無漏智慧的真實見所攝受,使清淨無漏與聖道相應的不繫法得以設施安立。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依處,施設攝受因。
因此依止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由這六種依止處,能成就諸蘊的生起與活動,而施設為攝受因。所謂攝受因,譬如想種大麥,必須有土地將大麥種在土壤裡面,還需要有肥料、雨水等緣,能夠使令種子生芽,這些助緣都稱為攝受因。有情會生死流轉是因為親近惡知識,聽聞惡法,不如理作意,及種種過去串習的愛及無明煩惱等,這些都是屬於三界流轉生死的攝受因。得到聖道要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以及精進栽培所修行的信進念定慧,四念處使其能夠成熟,這些都是生起聖道的攝受因。
《披》彼諸行轉者:此中彼言,謂欲繫法。於欲繫中色、非色蘊,名彼諸行。隨其所應,依彼依處方能得生,是故說彼依處為攝受因。
這其中的彼,是指欲界所繫諸法。於欲界繫的色蘊及非色蘊的受想行識,稱為彼諸行。隨其所相應的無間滅依、境界、根、作用、有人的力量等依,諸蘊才能夠生起與活動。色法不用無間滅,只要有種子,有增上緣就能夠生起。因此說彼依處為攝受因。
辰六、引發因4 巳一、標
第六科引發因,說明引發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隨順因依處,施設引發因。
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隨順」因依處,安立施設引發因。種子生出現行後,隨順眾緣,前前引發後後而生起下一個結果,依此施設為引發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怎麼說呢?
巳三、釋3 午一、善法4 未一、欲繫2 申一、辨相2 酉一、自增勝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善法,善法的引發因,又分四科;第一科欲繫,欲界繫眾生善法的引發因,又分二科;第一科辨相,說明引發因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自增勝,引發自地善法增勝。
由欲繫善法,能引欲繫諸勝善法。
由欲界繫的善法,能夠引生出欲界更殊勝的善法。例如剛開始做善事時會有些勉強,做久了,善的意樂心逐漸增強,做起來就輕鬆自在,這就是能引諸勝善法。
酉二、轉勝上
第二科轉勝上,引發展轉殊勝、向上。
如是欲繫善法,能引色無色繫及不繫善法。
如前面所說的欲繫善法,能引生出色、無色繫及不繫善法。例如在欲界持戒,依此戒善,修習禪定就可以得到色界,或者無色界定;依止色界定或無色界定,修四念處,修我空觀、法空觀,就可以成就聖道、證得不繫的善法。
申二、釋因
第二科釋因,解釋原因。
由隨順彼故。
因為善法是互相隨順的,善法能引生善法。
在《淨土聖賢錄》裡有一則小小的故事:有一個人不會念佛,也不去念佛,可是他都老是去勸他人去聽淨土的法師講經,勸他人念佛,他這一生勸好多人去念佛。據說他往生時,因為曾勸很多人念佛往生西方,那些往生西方的人很感謝他,就以這個福德因緣,蒙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開口勸人去念佛這樣小小的善法,就可以得到這麼殊勝的善果。阿難尊者在因地時,行布施飲食幫助沙彌背經,這是欲界善法,後來他就得到陀羅尼,可以過目不忘。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劣善可以引發勝善,勝善乃至能引發不繫善。
未二、色繫
第二科色繫,色界繫善法的引發因。
如欲繫善法,如是色繫善法能引色繫諸勝善法,及無色繫善法、不繫善法。
如同欲繫善法能引發欲界殊勝的善法,乃至無漏的不繫善法,同樣的色繫善法也能引發色繫更殊勝的善法,及無色界繫善法、乃至無漏的不繫善法。
未三、無色繫
第三科無色繫,無色界繫善法的引發因。
如色繫善法,如是無色繫善法能引無色繫諸勝善法,及不繫善法。
如同色繫善法能引發色繫殊勝的善法,乃至無漏的不繫善法,同樣的無色繫善法也能引發無色繫更殊勝的善法,乃至無漏的不繫善法。
所以佛在《法華經》說:「乃至一低頭皆共成佛道」,由小善能展轉引發大善。
未四、不繫
第四科不繫,不繫善法的引發因。
如無色繫善法,如是不繫善法能引不繫諸勝善法,及能引發無為作證。
如同無色繫善法能夠引發無色繫的諸勝善法,及不繫善法。無漏的不繫的善法,如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四念住,這些不繫的善法,能夠引發不繫的殊勝善法;例如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展轉的殊勝乃至引發無為作證的涅槃。無為作證,從初果證得我空真如,乃至到四果阿羅漢證得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是展轉引發、有次第性的。善法能夠展轉引生殊勝的善法,不論是三界繫或者是不繫法都是一樣。以上是說明善法的引發因。
午二、不善法2 未一、標
第二科不善法,不善法的引發因,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引發因。
又不善法能引諸勝不善法。
又小小的不善法也能夠引發更殊勝、更強有力的不善法。
未二、釋2 申一、舉欲貪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欲貪,舉欲貪引發各種不善法。
謂欲貪能引瞋、癡、慢、見、疑、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欲貪的煩惱能夠引發瞋、癡、慢、見、疑、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等不善法。欲貪不能滿足時會生起瞋心、欲貪是顛倒錯認所緣境有淨妙相這是一種愚癡,由欲貪所得盛事也能引出高慢心,由欲貪能引發種種邪見、懷疑的煩惱;有了這些煩惱就去造作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可見不善法引生更殊勝的不善法,一點點的煩惱就能引生這麼多的罪惡。所謂此有故彼有,真實不虛!
申二、例瞋等
第二科例瞋等,例瞋等引發不善。
如欲貪,如是瞋、癡、慢、見、疑,隨其所應盡當知。
如欲貪煩惱能夠引發其它的煩惱,瞋煩惱、癡煩惱、慢煩惱、見煩惱、疑煩惱也是一樣,隨其所相應的,展轉引發其它的煩惱生起。
午三、無記法2 未一、辨相2 申一、約種識辨
第三科無記法,說明無記法的引發因,分二科;第一科辨相,說明引發因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約種識辨,約種子識說明引發因。
如是無記法能引善、不善、無記法,如善、不善、無記種子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無記法,能夠引生善法、不善法、和無記法。主要是阿賴耶識中有眾多種子,其中善的種子現行成善法,惡的種子現行成不善法,無記法的種子現行成無記法。這是約種子生現行來說明。
申二、約段食辨
第二科約段食辨,約段食說明引發因。
又無記法能引無記勝法。如段食能引受生有情令住、令安,勢力增長。
無記法也能引生無記的勝法。有情所受用的段食可以使令受生有情的色身安住、內心安樂、力量增長,進一步可使有情依持安住的身心修習出世間的聖道。
未二、釋因
第二科釋因,解釋原因。
由隨順彼故。
因為隨順身體所需段食的受用,而使無記法的段食發揮它的勝作用。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隨順依處,施設引發因。
由此依前說十五因緣果建立所依處之「隨順」依處,安立施設引發因。這一法隨順那一法,使這一法能夠引發另一法,施設為引發因。同類有引發因,不同類也可以有引發因;善法可以引發殊勝的善法,不善法可以引發殊勝的不善法。其實不善法也可以引發善法。
玅境長老喜歡勸居士出家,他曾說了一個例子:某甲的功課成績本來比某乙好,可是某甲很討厭某乙;結果某乙出家修行,有所成就,如此就讓某甲心裡不是滋味,於是某甲也就去出家想要和某乙一樣有成就。其實某甲出家只是基於嫉妒心,卻成就某甲出家的因緣,這是不善法也能引生善法的解釋。
智者大師說一切惡法都是佛性。我們常說煩惱即菩提,其實在煩惱裡面,只要有智慧一轉,就變成一種逆增上緣,成為成就聖道的因緣,因此有煩惱也不見得是不好,得要看有沒有智慧。
台灣高雄有位開證長老看到二位出家人吵架,覺得出家人不應該像他們這樣吵架,於是發心復興佛法而出家。有些人看到佛法衰弱,道德淪喪,就想出家修行弘揚佛法,這些人具有慈悲心,有菩薩的種性,就是這種原因。
證得初地的菩薩,無論什麼法都可以是隨順聖道的,因為他已經有能力往聖道上會。有智慧的人可以轉煩惱,智者轉心不轉境,愚者轉境不轉心。自類善惡法可以展轉引發,他類善惡法也可以因愚智差別而展轉引發。
《披》如是無記法至阿賴耶識者:阿賴耶識性唯無記,名無記法。彼識中種,有善、不善、無記差別,是故能引善、不善、無記法。
阿賴耶識性唯是無覆無記,稱為無記法。阿賴耶識的種子有善法、不善、還有無記的差別。這些種子能夠引生善法的現行、不善法的現行、無記法的現行。以種稻子為喻,稻種子生出芽,芽生出來以後能長出莖,莖能長出葉,葉能夠開花,花能夠結果,由種子展轉的相續,相對所結的果來說稱之為引發因。
三界受生的有情,從無明緣行,乃至取緣有,能夠展轉的前一支引生後一支,後後相續,對望下一生的生老死,稱為引發因;這裡的引發因是指整個的無明乃至有支,造了這個因,就展轉可以引發下一生的生老死,稱為引發因。就清淨的無漏種子所生的一切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四念住,四正勤等,能使修行人漸次證得初果乃至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這也可稱為引發因。不繫的善法能引發不繫的殊勝善法。
辰七、定異因4 巳一、標
第七科定異因,說明定異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差別功能因依處,施設定異因。
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差別功能」因依處,安立施設為定異因。例如造了善法的因,生出來的果一定是善法;造了惡法的因,生出來的果就一定是惡法。不同的因感不同的果,一定不會錯亂的,這是決定不會混亂的定異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怎麼說呢?
巳三、釋2 午一、舉欲繫法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欲繫法,舉出欲繫法的定異因。
由欲繫諸法自性功能有差別故,能生種種自性功能。
由於欲界繫諸法的體性功能有差別,因此就能產生種種的自性功能。每一因法有不同,功能也就不同,所引生的果法也就不一樣。色法由色法的種子,心法由心法的種子所生,色心的功能不同,現行的諸法也就不同。因為因不同,果也就不同,由此安立定異因。在〈菩薩地〉卷38,1267頁中說定別因,與定異因文不同義同。如大麥種能生出大麥的芽,它不會產生小麥的芽。看到大麥和小麥,應該知道他們的因不同,大麥種一定是大麥的因,小麥種一定是小麥的因,一定有差別。這就是定別因。
如果感得投生做人的果報,有屬於人的煩惱和業種子所攝的有支。到地獄去受生的,有地獄的煩惱和業種子所攝的有支。同樣是無明有支十二緣起,人的緣起跟地獄的緣起是不同的,望於五趣的眾生來說,這一些不同的因就稱為定別因。站在果的立場來說,我們投生成為人是因為曾經修持了五戒,感得升為天人則是因為修了十善,墮到地獄去就是因為造了極重的惡業,就果來說因,這是定異因。從果不同就知道因一定有差別,因為它的功能有所不同。如果就清淨法而言,聲聞種姓以聲聞乘能般涅槃,獨覺種姓以獨覺乘能般涅槃,大乘種姓以無上乘能般涅槃,三乘聖道對望所得清淨涅槃為定別因。因不同,所以果不同,稱為定異因。
午二、例色繫等法
第二科例色繫等法,例色繫等法的定異因。
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
如同欲界繫法,色界無色界繫的眾生,以及無漏不繫的聖人也都是一樣。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差別功能依處,施設定異因。
前說十五因緣果建立所依處之「差別功能」依處,施設安立定異因。由於因有差異,果才會有差異。
辰八、同事因4 巳一、標
第八科同事因,說明同事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和合因依處,施設同事因。
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和合」因依處,施設同事因。為同一目標,和合共同作一件事,稱為同事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呢?
巳三、釋2 午一、舉生和合2 未一、舉欲繫法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生和合,舉出生的和合說明同事因,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欲繫法,舉出欲界繫眾生的情況說明同事因。
要由獲得自生和合故,欲繫法生。
要由獲得欲界自體受生的種種法和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欲界的果報體,使得欲繫法能生起。包括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定別因,這些種種的因可以總攝為一,稱為同事因。
未二、例色繫等法
第二科例色繫等法,例色繫等法的同事因。
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
如同欲繫法成就和合一樣,色界或無色界的眾生、聖人,在色界、無色界受生,成就聖道,也有對應自類界地不同的觀待因乃至定異因,由觀待因乃至定別因和合在一起,同做這一件事,而有色無色繫及不繫法生。
午二、例餘和合
第二科例餘和合,例餘和合的同事因。
如生和合,如是得、成、辦、用和合亦爾。
如同生的和合,綜合了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定別因,這些種種的因總攝為一的同事因而成就。「得」,煩惱離繫證得涅槃、「成」就佛法、或者工巧業處能充「辦」等、或是產生作「用」,也是一樣需要各式各樣的因緣和合,才能夠成就。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和合依處,施設同事因。
所以依止前說十五因緣果建立所依處之「和合」依處,安立施設同事因。
辰九、相違因4 巳一、標
第九科相違因,說明相違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障礙因依處,施設相違因。
依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障礙」因依處,安立施設相違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呢?
巳三、釋2 午一、舉生相違2 未一、舉欲繫法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生相違,舉出說明生相違因,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欲繫法,舉出欲繫法說明相違因。
由欲繫法將得生,若障礙現前便不得生。
由於欲界繫法將要得到受生時,如果有障礙的因緣現前,則沒有辦法受生。前面〈意地〉卷1,43頁說欲繫法將得生,需要三處現前,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三、健達縛正現在前。需此三種條件沒有障礙,才能得生。如果投生時的境界不是自己的父母親,或不是母親排卵時,或者中有沒有現前,或是有其他境界障礙,這些都是有相違因。
未二、例色繫等法
第二科例色繫等法,例說色繫等法的相違因。
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
如同欲界繫法的生起,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也必須沒有障礙。會障礙成就禪定、障礙斷煩惱、障礙開悟的種種因緣,都是相違因。
午二、例餘相違
第二科例餘相違,例說餘相違的相違因。
如生,如是得、成、辦、用亦爾。
如同欲界繫法的「生」起必須沒有障礙,同樣的,「得」,煩惱離繫證得涅槃、「成」就佛法、乃至工巧業處充「辦」、業「用」的生起等,也要沒有障礙的相違因,果才能現前。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障礙依處,施設相違因。
因此依前說十五因緣果建立所依處之「障礙」因依處,安立施設相違因。
辰十、不相違因4 巳一、標
第十科不相違因,說明不相違因的所依,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所依。
依無障礙因依處,施設不相違因。
依止前說建立因緣果的十五種依處中之「無障礙」因依處,施設安立不相違因。這是指在得果的過程中沒有障礙作用的因。
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
巳三、釋2 午一、舉生不相違2 未一、舉欲繫法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生不相違,舉出生不相違因,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欲繫法,舉出欲界繫法的不相違因。
由欲繫法將得生,若無障礙現前,爾時便生。
於欲界繫的果報將生時,如果沒有障礙現前,這時就會成為欲界眾生。又如若此人是念佛的,臨終時沒有人來觸惱障礙他,大家都能幫他助念,使他能保持一心,繫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此人原是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臨終前,有逆子出現忤逆他,使他心生懊惱,不但極樂世界去不成,反而可能墮落惡趣。因此種種的緣,對於果來說,不相違因是很重要的。
未二、例色繫等法
第二科例色繫等法,例色繫等法說明不相違因。
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
如同欲界繫法的生沒有相違因現前障礙,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及無漏的不繫法也是一樣,必須沒有相違因障礙。
午二、例餘不相違
第二科例餘不相違,例說其餘不相違因。
如生,如是得、成、辦、用亦爾。
如同生,同樣的,得、成、辦、用各式各樣的果都是一樣,必須沒有相違背的因障礙才能夠成就。
巳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是故依無障礙依處,施設不相違因。
因此依前說十五因緣果建立所依處之「無障礙」因依處,施設安立不相違因。
《雜阿含經卷》第39記載,佛陀的弟子,在樹下靜坐忽然生起愛欲心,被佛看到,佛陀對這位比丘說:比丘!比丘!莫種苦種,發熏生臭,惡汁流出。若有比丘種苦種子,發熏生臭,惡汁流出,蛆蠅不集合在此,無有是處!那位比丘就想:『佛已知道我的心念。』於是慚愧恐怖,心驚毛豎,隨路而去。
有一位比丘聽不懂就請佛陀開示,什麼是苦種?什麼是生臭?什麼是汁流?什麼是蛆蠅?佛陀說:忿怒煩怨名為苦種,五欲功德,名為生臭,於六觸入處不修根律儀,是名汁流,貪、憂、諸惡不善心競生,是名蛆蠅。雖然表面上在靜坐用功,可是不能如理作意,收攝六根,內心生起煩惱,貪著五欲,相違因現前障礙,這樣坐再久也一無是處。
卯二、四緣4 辰一、因緣
第二科四緣,說明四種緣,四緣就是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分四科;第一科因緣,說明因緣,一般稱為親因緣。
復次,依種子緣依處,施設因緣。
其次,依止種子緣的依處,施設安立因緣。種子緣依處是指前因等十五種依止處的習氣與有潤種子。由所造淨不淨業熏習三界諸行,在阿賴耶識中熏習成習氣種子,淨不淨業是牽引因,牽引有情來生受果報,由於有愛滋潤,使種子達到成熟的階段生起果報,名有潤種子。因緣主要是說種子。在一般的說法中,因與緣是分開的,因是主要條件,緣是次要條件。
辰二、等無間緣
第二科等無間緣,說明四緣中的等無間緣。
依無間滅緣依處,施設等無間緣。
依無間滅緣依處,施設等無間緣。無間滅緣依處是指前因等十五種依止處的無間滅因依處。無間滅,指心念的前後相續,自類識前一念滅,是後一念生起的緣,這是心心所法生的條件之一。
辰三、所緣緣
第三科所緣緣,說明四緣中的所緣緣。所緣緣是心、心所所緣慮的境界。
依境界緣依處,施設所緣緣。
依境界緣依處,施設所緣緣。境界緣依處是指前因等十五種依止處的境界因依處。色聲香味觸法,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所緣境。有所緣境,識才能生起。
辰四、增上緣
第四科增上緣,說明四緣中的增上緣。
依所餘緣依處,施設增上緣。
依習氣、有潤種子、境界之外所餘緣依處,施設增上緣;或者說,除了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之外的都屬於增上緣,增上緣對果的產生有幫助、加強、成就的作用。
卯三、五果4 辰一、異熟果及等流果
第三科五果,說明五種果,分四科;第一科異熟果及等流果,說明五果中的異熟果及等流果。
復次依習氣、隨順因緣依處,施設異熟果及等流果。
其次,依止習氣、隨順因緣依處,施設異熟果及等流果。習氣是指過去所造業行熏為業種形成的牽引因。隨業識經由中陰身入母胎時,其中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法的戲論種子與業種子由愛取滋潤成為有潤種子而現行,就能得到下一世引業所生的異熟果及滿業所生的等流果。
自類別而言,種子可分二種:一、能產生諸現象(眾生之迷界)者,稱為有漏種子。二、能生菩提之因者,稱為無漏種子。有漏種子又可分為二類:1. 能產生與種子同種類之現象者,稱為名言種子、等流種子、等流習氣。2. 可幫助名言種子,以善惡業而產生異熟作用者(即具有產生當來有漏果之功能),稱為業種子、異熟種子、有支習氣、異熟習氣。
〈菩薩地〉卷38,1271頁說,「習不善故,樂住不善,不善法增。修習善故,樂住善法,善法增長。或似先業,後果隨轉,是名等流果。」常常修習不善法,於不善法就會增長樂住;常行小的不善,喜歡安住在不善法裡,就有不善法增長,這就是等流果,所種的因與所得的果是平等的,果是因的平等流類。前生喜歡瞋,常常生氣,形成了習慣,下一念碰到類似境界還是會生氣,這是等流果。略說異熟果和等流果的分別,若感得五趣或做人的果報體,這是異熟果;所說的話他人都常不相信,這是宿生有妄語的習性所感得的等流果;過去生常有殺生這一生就是多病,這也是屬於等流果。
《披》依習氣隨順因緣依處等者:習氣依處為牽引因,即種子緣所依;隨順依處為引發因,即增上緣所依;是名習氣、隨順因緣依處。依牽引因及種子緣,施設異熟果。依引發因及增上緣,施設等流果。
依習氣依處施設牽引因,也就是種子緣建立的依止處;依隨順依處施設引發因,也就是增上緣建立的所依處,是名習氣、隨順因緣依處。依止過去業行成就的牽引因及種子緣,施設為異熟果。依止引發因及增上緣,而施設安立等流果。
辰二、離繫果
第二科離繫果,說明五果中的離繫果。
依真實見因緣依處,施設離繫果。
依真實見因緣依處,施設安立離繫果。十五種因等依處中第十個真實見,就是無漏的智慧,有無漏的智慧才能證果。
《披》依真實見因緣依處施設離繫果者:此中因緣,謂攝受因及增上緣。如是因緣依真實見,名真實見因緣依處。
此處因緣,是指攝受因及增上緣。以上因緣,以真實見作為依止,稱為真實見因緣依處。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等依處,在十種因中屬於攝受因,真實見依處在四種緣中屬於增上緣,依止攝受因與增上緣,安立離繫果。
辰三、士用果
第三科士用果,說明五果中的士用果。
依士用因緣依處,施設士用果。
依前說的士用因緣依處,施設安立士用果。士用就是人為的力量,從事士農工商等行業的人,依工巧智慧、輔以工具,所成就的結果,都是士用果。例如農夫的莊稼有收成;商人的貨流往來賺錢;工巧業處的工巧智慧發生作用與建設;教書能作育英才,有人有法,這些都是士用果。
《披》依士用因緣依處施設士用果者:此中因緣,如前真實見因緣依處釋。
這其中的士用因緣,如同前面真實見因緣依處的解釋,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等為攝受因,士用因緣依處於四緣中屬於增上緣,依止攝受因與增上緣,安立士用果。
辰四、增上果
第四科增上果,說明五果中的增上果。
依所餘因緣依處,施設增上果。
依其他所餘因緣依處,施設安立為增上果。每一法有每一法的作用,色法有色法的作用,心法有心法的作用,地水火風各有各的不同作用,這些都是屬於依作用依處建立的增上果。例如眼識就是眼根的增上果,依眼根緣境,能夠發出眼識。眾生的身體能夠維持,是命根的增上果,有命根能使令生命不壞。二十二根中各有各的增上果,各各不同。以上是約依止處與因緣果的關係,建立因緣果的說明。
寅二、辨義相2 卯一、釋三義
第二科辨義相,說明建立因緣果的義相,分二科;第一科釋三義,解釋因緣果的義相。這是以另一個角度說明成就因、緣、果的三種義相。
復次,順益義是因義,建立義是緣義,成辦義是果義。
其次,順益義是指種子的因義,建立義是使法能生起的緣義,成辦義是使果能成就的果義。
卯二、辨因相2 辰一、五種相2 巳一、約法體辨2 午一、標列
第二科辨因相,詳細說明因的義相,分二科;第一科五種相,將十種因又歸納成五種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約法體辦,約法體說明因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五相。
又建立因有五種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有因,四、無間滅因,五、久遠滅因。
又從法體的角度說,建立因有能生因、方便因、俱有因、無間滅因、久遠滅因的五種相。
午二、隨釋5 未一、能生因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五科;第一科能生因,說明能生因的義相。
能生因者,謂生起因。
能生因,就是生起因,能生起各式各樣的法。有潤種子能生出生命體,如由欲、色、無色界繫法,各從自種子生。如經所說:業是感生因,愛是生起因、也是增上緣。因此依有潤種子依止處,施設安立生起因。即各個種子,對望所成就的自體果,名為生起因。
未二、方便因
第二科方便因,說明方便因的義相。
方便因者,謂所餘因。
除了生起因以外,其他的九種因都稱為方便因。方便有隨順、幫助的意思,可以幫助成就果法生起。
未三、俱有因2 申一、明一分
第三科俱有因,說明俱有因的義相,分二科;第一科明一分,說明攝受因一分是俱有因。
俱有因者,謂攝受因一分。
俱有因,是攝受因的一部分。攝受因的建立包括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等依處。根,是其中一部分。〈五識身相應地〉中說到所依,包括俱有依、等無間依、種子依。眼識的俱有依是眼根,依根緣境生識。俱有因,是指同時存在的因,例如任何色法都是四大組成的,所以於色法中四大是俱有因。
申二、舉眼等
第二科舉眼等,舉眼識等說明俱有因。
如眼於眼識,如是耳等於所餘識。
如眼根對於眼識是眼識的俱有因,耳根相對於耳識,鼻根相對於鼻識,乃至意根相對於意識,都是自類根的俱有因,而根是攝受因中的一部分。
未四、無間滅因
第四科無間滅因,說明無間滅因的義相。
無間滅因者,謂生起因。
無間滅因就是生起因,生起因就前面來說,是指有潤種子,換句話說,前念滅後無間引得後生之有潤種子可稱為生起因。
未五、久遠滅因
第五科久遠滅因,說明牽引因的義相。
久遠滅因者,謂牽引因。
久遠滅因是久遠所造的業行已滅了,但是所造業行同時熏成業種,此業種在未來會牽引感得後世的果報,這類種子稱為牽引因。
《披》無間滅因至牽引因者:於前自體無間滅已,後之自體無間得生。於爾所時,愛所潤種為新生因,是名無間滅因。淨不淨業既造作已,雖久遠滅,然有彼種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是名久遠滅因。又緣起支次第相望,皆有無間滅及久遠滅二種緣義,如下當說。(陵本十卷九頁772)
阿賴耶識種子剎那生滅相續不己,前自體滅後得無間引生後自體。為此「滅後無間能生」所攝受,依有潤種子建立新生因,是名無間滅因。善不善業雖已造作,久遠謝滅,在造作時同時熏成業種,隨阿賴耶識自體相續,遇緣得以現行引生異熟果,是名久遠滅因。又依十二緣起前後支的次第相望,前支是後支生起的緣,都有無間滅及久遠滅二種的緣義。在〈有尋有伺等三地〉卷10,322頁的地方還會再說。這是約十種因的法體來說。
巳二、約業用辨2 午一、標
第二科約業用辨,由業用說明因緣果的義相,分二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五相。
又建立因有五種相。
建立因約業用來說,又有五種相貌。
午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五相。
一、可愛因,二、不可愛因,三、增長因,四、流轉因,五、還滅因。
將十種因,約能產生果報的不同,歸納成五種。
一、可愛因:造作得到人天果報的因。
二、不可愛因:造作感得三惡道的因。
三、增長因:有助於因能達到果的力量。
四、流轉因:世間可愛因的善法、不可愛因的不善法、及增長因,由於沒有究竟斷除煩惱,最後的果報都是流轉生死。
五、還滅因:依真實見依處,修無漏的善法斷除煩惱,不再流轉生死。
辰二、七種相3 巳一、標
第二科七種相,說明建立因的七種義相,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七相,建立因的七種相與《攝大乘論》中的種子六義,或是與《成唯識論》的種子六義是相通的。
又建立因有七種相。
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貌。
巳二、釋7 午一、要是無常
第二科釋,解釋,分七科;第一科要是無常,要是無常才能為因。
謂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或為生因,或為得因,或為成立因,或為成辦因,或為作用因。
建立有為法,它的因必須是無常法,不是常法能為因。如果是常住不變的事物就沒有所謂的因果了,一定會改變才會使因得果,因此無常法才能夠做為有為法的因。這些無常的法或是能使果法生起的因,或是能使果法得到的因,或是能使果法成立的因,或是能使果法成辦的因,或是能使果法生起作用的因。
《披》無常法是因等者:若法有生滅,是名無常法;若法無生滅,是即名常法。由無常法有生滅故,業用可得,故能為因。常法不爾,故說非因。此中為因說有五種,十因差別隨應當知。
法要是有生有滅,名為無常法。法如果是常住不變,沒有生滅的就名為常法。因為無常法有生有滅,明顯的可以看到它有作用,因此能夠為因。常住不變的常法,就不能稱之為因,因為它一直都沒有改變。這裡說有生因,得因,成立因,成辦因,作用因五種是約前面生、得、成、辦、用這五種果來說的。十種因的差別隨所相應的,應當知道。
午二、要望他性及後自性2 未一、標二種
第二科要望他性及後自性,要望他性及後自性能為因相,分二科;第一科標二種,標出二種。
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自性為因。
又雖然是無常法為無常法的因,然而是與所生不同體性的果為因,也與自相續的後一剎那生起的自果為因。當種生現,現生種,種現三法同時,種子是因、現行是果,種子與現行是同時的,名為與他性為因。當種子未遇緣,隨阿賴耶識自相續時,在剎那生滅中,前一剎那滅是後一剎那生起的因,這是異時因果名為與後自性為因。由於無常變異,果和因是不同的。例如眼識的種子產生現行,眼識就有了別色塵的功能,種子與現行的體性不同稱為他,此時眼識種子稱為與他性為因;當眼識尚未現行,在阿賴耶識中剎那剎那前後相續,此時眼識種子稱為與後自性為因。
未二、隨難釋
第二科隨難釋,隨著解釋較難懂的部分。
非即此剎那。
與後自性為因,種子生種子,不是同時因果,是異時因果。同類的種子,自相續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生,前後剎那不是同時的因果,是異時的因果。前一剎那與後一剎那種子自性是一樣的,因此說亦以後自性為因。
《披》然與他性為因等者:種生現行,名與他性為因;果望於因,性非是一,故名為他。種生自種,名與自性為因;種望於種,因性是一,故名為自。若與他性為因,當知同一剎那;若與自性為因,當知非一剎那。為顯此義,故說後言。種安住位,因性隨轉,恆相續故。
種子生現行,稱為與他性為因,種子是因、現行是果,現行的果對望種子的因,體性並不是一樣的,因此名為他。種子隨阿賴耶識自相續時自種能生自種子,稱為與自性為因,種子對於自種,都還沒有現行,同樣是現行法的因,因性方面是一樣的,所以名為自。若是作為體性不同的果的因,應當知道是同一剎那,就是同時因果;如果是與種子自相續的自性為因,應知不是同一剎那,而是前後剎那。為了顯示其中前後因果的義理,所以稱為後。種子處於安住的狀態,它的因性隨著阿賴耶識的相續,隨逐而轉,恆常相續。
午三、要已生未滅
第三科要已生未滅,要已生未滅才是因相。
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
種子因對望於現行果,是不同的體性,因此是與他性為因;種子的自相續,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生,能與後自性為因,然而這二種情況都是要種子已生未滅,才能作為因,並不是尚未生起或是已經謝滅的情形。
《披》然已生未滅等者:已生未滅相是現在,未生相是未來,已滅相是過去。如前意地已說。(陵本三卷七頁221)今應準釋。
已生未滅相是指現在,未生相是指未來,已滅相是指過去。種子必須是在現前,現前才能夠成為後自性的因,及與他性為因。如〈意地〉卷3,95頁所說,現在應準照〈意地〉所說解釋。
午四、要得餘緣
第四科要得餘緣,要得餘緣才能為因相,這是指要待眾緣。
又雖已生未滅,然得餘緣方能為因,非不得餘緣。
又因已種下去了,雖然已生未滅,現在種子已存在,可是要有使它生起的緣才能夠為因。因為它成為果了才稱為因,如沒有其它的助緣,果不現行不能夠成為因。
《披》然得餘緣等者:謂彼彼行生緣現前,彼彼行因生彼彼行,非不待緣諸行得生。由是道理,諸行雖有各別生因,而無俱時頓生起過。如下決擇分說。(陵本五十一卷十六頁4122)
各式各樣有為法的因,有生起的緣現前,才能夠產生各式各樣的有為法,有了種子因,還要有其它的緣,諸行才能得生,並不是沒有待眾緣而能夠生出種種的現行法。心心所法生要四緣具足,色法要因緣與增上緣二種緣。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緣,緣具足不具足有差別。阿賴耶識雖然有三界的種子,因為各個種子都要待眾緣,所以沒有俱時頓然生起的過失。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1,1710頁所說。
午五、要成變異
第五科要成變異,要成變異才能為因相。
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成變異。
又雖然因得到了其他的緣,然而要經過變異成熟才能成為因,並不是沒有變異成熟能成為因,變異才能成熟。種子栽培下去,還要待其成熟,才能夠發芽。例如靜坐得禪定,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栽培熏習,才能得定。所以雖然待眾緣,可是種子也要變異,種子要變異成熟才能成為法的因。
《披》然成變異等者:種若成熟,是名變異。生緣攝受,異前相故。
種子達到成熟的階段才名為變異,才能夠成為因。種子是生的因緣,由生出現行的緣所攝受,種子變異成熟與之前的種子相狀不一樣。
午六、要與功能相應
第六科要與功能相應,要與功能相應才能為因相。
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失功能。
又種子雖然成熟了,可是要與功能相應才能為因,不是失去功能還能成為因。這是指有漏法的種子。種子的性能是決定的。種子生出的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它的體性是決定的。
《披》必與功能相應等者:諸法種子若被損伏及與永害,名失功能。如穀麥種安置空迥,或於乾器,雖不生芽,非不種子;若火所損,爾時畢竟不成種子。諸法種子功能相應及失功能,應如是知。
一切有漏法的種子,如果被禪定所損伏,或者被無漏的聖道永遠連根拔除,或是將種子燒乾了,名為失去功能。如將榖子或麥子的種子,安放在空曠的地方,或者安放在乾燥的器具裡,雖然它沒有發芽,可是種子的功能還在,它還是種子。如果種子被火給燒損,種子失去功能就不再是種子。一切有為法種子的功能相應及失去功能,應該如是的了知。
午七、要相稱相順
第七科要相稱相順,因要相稱相順能引自果才能為因相。
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
又雖然因與自功能相應,然而必須與緣相稱相順才能為因,才能引發自己的果,不是不相稱相順能為因。
《披》然必相稱相順等者:若無障礙現前,及與隨順引發,是名相稱相順。如前隨順因依處及無障礙因依處釋。(陵本五卷十一頁360)
若沒有障礙現前,及能夠隨順、引發,種子才能產生現行,這時就能成為果的因了,是名相稱相順。如前面在本卷5,144~145頁裡面說到隨順因依處及無障礙因依處的解釋。要相稱相順是第七個條件。
巳三、結
第三科結,結說七種建立因相。
由如是七種相,隨其所應,諸因建立應知。
七種建立因相,由:一、要是無常,二、要望他性及後自性,三、要已生未滅,四、要得餘緣,五、要成變異,六、要與功能相應,七、要相稱相順,這七種相貌,隨其因所相應的,能使因成就建立應該知道。這裡所說的種子七相,與《攝大乘論》說到種子六義,具有:剎那滅、恆隨轉、果俱有、待眾緣、性快定、引自果六種特性,可以配合起來思惟。
界施設建立,由卷4開始,以偈頌「數處量壽受用生 自體因緣果分別」說明八個特色安立三界眾生的種種情況:數,有情的數,它是墮於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乃至無尋無伺處,三界眾生的處所;量,三界有情的身量;壽,有情的壽量;受用,受用苦、樂,與受用苦樂的分別;生建立,出生的種種情況,三種欲生,三種樂生;自體建立,是能為自害能為他害等;因緣果,三界有情的因緣果建立。界施設建立,到這裡結束。
己二、相施設建立2 庚一、徵
第二科相施設建立,以相貌的種種差別解釋三界有情眾生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復次,云何相施設建立?
其次,什麼是相施設建立?
庚二、釋2 辛一、總標列2 壬一、嗢柁南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總標列,總相標示列舉出來,又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說明。
嗢柁南曰:
體所緣行相 等起與差別 決擇及流轉 略辯相應知
這句偈頌主要是說明尋伺,依三界眾生是有尋伺或無尋伺來分別,有七種相貌:一為尋伺體性、二為尋伺所緣、三為尋伺行相、四為尋伺等起,就是有語言、五為尋伺差別,尋伺的種種差別、六為決擇,尋伺的決擇、七為流轉,三界眾生在生死中尋伺流轉的相貌。由尋伺體性到流轉,以這七點要略說明相施設建立的相貌應該要知道。
壬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用較長的文字解釋偈頌。
應知此相略有七種。一、體性,二、所緣,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別,六、決擇,七、流轉。
應該知道這裡所說的相,要略而言有七種,包括:體性、所緣、行相、等起、差別、決擇、流轉。
辛二、隨別釋7 壬一、體性
第二科隨別釋,接著各別解釋,分七科;第一科體性,說明尋伺的體性。將三界分成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相就是介紹尋伺的相貌,兼分別三界的情況。
尋伺體性者,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慧為體性應知。
尋伺的體性以慧思為性,若於所緣境沒有很深入的思惟觀察推度,多分以思心所為它的體性。如果很深入的思惟觀察推度所緣,則多分以慧心所為體性。尋伺,由所緣的推度深淺,有思與慧不同偏重的差別。
《披》尋伺體性者等者:當知尋、伺,慧思為性,猶如諸見。若慧依止意言而生,於所緣境慞惶推究,雖慧為性,而名尋、伺。如下決擇分說。(陵本五十八卷八頁4729)今於此中復更分別。思唯令心造作,遍行為性,不深推度所緣;慧能簡擇諸法,觀察境生,故深推度所緣。依此建立尋伺體性差別。
應當知道,尋、伺是以思心所與慧心所為它的體性,如同種種的見也都是以慧思作為體性一樣。如果慧心所依止第六意識的意言生起功用,對於所緣境匆忙的推察了解,雖然本質為慧心所,而名為尋、伺。如下〈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8,1927頁所說。之前說明五利使的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是以慧為體性的,它們是以很深刻的推究所緣境,依止第六意識意言而生。現在這裡再作分別,思心所是使心造作,它的特性是遍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地、一切生,是遍行為性,思心所的功能是沒有很深刻的推度思惟觀察所緣;慧心所,除了推度以外,還能夠簡別決擇種種的法,深入的觀察境界。依此慧思建立尋伺體性的差別。
壬二、所緣
第二科所緣,說明所緣的體相。
尋伺所緣者,謂依名身、句身、文身,義為所緣。
尋伺所緣,是指依止名身、句身、文身詮釋所緣境界的義理。名就是增語,身就是體性,或積聚的意思;文是名、句所依;名字圓滿,是謂句身。總說以名句文身來認識一切法,稱為尋伺。例如由名言來認識燈光、麥克風、桌子、椅子各式各樣的境界,名言能詮釋義,由名言可以知道所要表達的事情。
《披》依名身句身文身義為所緣者:共知增語,是謂名身;名字圓滿,是謂句身;二所依字,是謂文身。攝釋分中別釋其相。(陵本八十一卷一頁6165)此三為依,能顯於義,是名尋伺所緣。當知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故。亦如攝釋分說。(陵本八十一卷一頁6163)
眾所共同知道的增語,稱為名身;名與字圓滿的組合能表達完整的義理,稱為句身;名與句二所依的字,稱為文身。〈攝釋分〉卷81,2445頁裡,有詳細各別的說明名身等相狀。以此名句文三作為依止,能夠顯示出其中的義理,是名尋伺所緣。應當知道其中的文是所依止的,義理是能依的。如是這文與義二種,總名一切所知的境界。也如同〈攝釋分〉卷81,2446頁所說的一樣。
增語,是增上語言,先有名字,才會起想,即名為先故想;有了想在先,才能用語言表達說出來,即想為先故說;能夠說話,說話就是語,語言必須由什麼來增上?是要有名字。另外一個意思,是一切因緣所生法,本無語言,但是為了認識它,以言語來溝通,必須在言語上給它安個名字,所以名字是增加上去的,稱為增語。
壬三、行相
第三科行相,說明尋伺的行相。
尋伺行相者,謂即於此所緣,尋求行相,是尋;即於此所緣,伺察行相,是伺。
關於尋伺活動的相貌方面,對於所緣境界作粗略的尋求行相,是尋;對於所緣境詳細觀察行相,是伺。
《披》尋伺行相者等者:於諸境界遽務推求,依止意言麤慧名尋;即於此境不甚遽務,而隨究察,依止意言細慧名伺。如下決擇分說。(陵本五十八卷八頁4730)依此當知,尋求行相,麤慧為體;伺察行相,細慧為體。此所緣境,即謂意言,以是一切所知境界故。
對於境界很匆忙草率的推求,依止第六意言粗略的覺觀智慧名為尋。於境界不是很匆忙,而是依止第六意言的細慧,慢慢的隨順境界作深究考察,這種比較深細的覺觀智慧稱為伺。如下面〈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8,1927頁所說。依這種分別應當知道,尋求行相是以粗慧為體性;伺察行相是以細慧為體性。尋伺的所緣境是依第六意識的意言而顯現,也就是一切所知境界。凡夫比量認知的境界不會超過第六意識的名言所現的境界。從早到晚,只要有分別都是第六意識的名言在活動著,現出種種的境界。
壬四、等起
第四科等起,說明等起的作用。
尋伺等起者,謂發起語言。
尋伺等起,是指語言與尋伺心所平等生起。尋是於所緣境作粗的思惟觀察,伺是於所緣境作細的思惟觀察;由於內心有尋伺才能夠說話。如果學過很多的語言,讀過很多的書,因為能尋伺到很多的事,會有很多的話可以說。一般來說,尋伺多,話語也多。
壬五、差別2 癸一、標
第五科差別,說明尋伺差別,初禪以下的眾生都有尋伺,現在要討論尋伺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七種。
尋伺差別者,有七種差別。
尋伺差別,有七種差別。
癸二、指
第二科指,指出七種。
謂有相、無相,乃至不染汙,如前說。
謂如前〈意地〉說的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察、染汙、不染汙分別。
《披》尋伺差別至如前說者:謂如意地中說。(陵本一卷十一頁45)
尋伺由有相至不染污的七種差別,在前面〈意地〉卷1,22頁裡面說到分別所緣的時候曾讀過。
壬六、決擇2 癸一、徵
第六科決擇,說明決擇尋伺與分別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尋伺決擇者,若尋伺即分別耶?設分別即尋伺耶?
關於尋伺的決擇方面,若是尋伺就是分別嗎?假設有分別就是尋伺嗎?
癸二、辨2 子一、標義答
第二科辨,辨明尋伺與分別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義答,標出義理回答。
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
所有的尋伺一定是分別,有分別不一定是尋伺。
子二、釋後句
第二科釋後句,解釋後一句的「有分別非尋伺」。
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別,而非尋伺。
相對於出世間的智慧是沒有分別的,其他一切三界的心心所法都是有分別,但不一定都是尋伺,如〈無尋無伺地〉。若是不與尋伺心所相應的分別,都不是尋伺。
《披》或有分別非尋伺等者:此中所餘,謂於一切心心法中,除出世智及與尋伺,諸所餘法是名所餘。由出世智無分別故,望此說餘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別。又除尋伺,說餘一切三界心心法皆非尋伺。由是當知,此所餘言應通二種。
此處所餘,是指一切三界的心心法中,除了出世智及尋伺,其餘一切都名所餘。因為出世智無分別,相對於出世智,其餘一切三界的心心法都是分別。又除了尋伺心所,說其餘一切三界心心所法都不是尋伺。由此應當知道,這裡所說的所餘,應該是通出世智及尋伺二種所餘。前面曾說過尋伺是指尋伺欲或者尋伺離欲,欲界有情有尋伺欲,初禪的人是尋伺離欲,都稱為尋伺。初禪與二禪的中間定是無尋唯伺,二禪以上就無尋無伺,雖是有分別,由於沒有尋伺欲,並不稱為尋伺。
壬七、流轉2 癸一、徵2 子一、那落迦
第七科流轉,說明尋伺流轉,分二科;第一科徵,問,又分二科;第一科那落迦,地獄有情的尋伺。
尋伺流轉者,若那落迦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
關於尋伺的流轉方面,若是地獄有情的尋伺,心行是什麼相狀?所觸的是什麼境界?所引發的是什麼?與什麼相應?心中所求的是什麼?心的業用是怎麼運轉?
子二、傍生等
第二科傍生等,說明傍生等不同界地有情的尋伺。
如那落迦,如是傍生、餓鬼、人、欲界天、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
如地獄有情的尋伺情形,如是畜生、餓鬼、人、欲界天、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心行是什麼相狀?所觸的是什麼境界?所引發的是什麼?與什麼相應?心中所求的是什麼?心的業用是怎麼運轉?這些有情還在尋伺欲的範圍中,其中初靜慮天雖有尋伺欲,卻是為離欲而尋伺,與畜生、餓鬼、人、欲界天的尋伺欲是相反的。
癸二、辨4 子一、那落迦等2 丑一、舉那落迦
第二科辨,辨明三界有情的尋伺,分四科;第一科那落迦等,地獄等有情的尋伺,又分二科;第一科舉那落迦,舉出地獄有情的尋伺。
謂那落迦尋伺,唯是慼行,觸非愛境,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常求脫苦,嬈心業轉。
地獄有情的尋伺,心的行相只是憂慼,所觸的都是不可愛的境界,所引發的都是種種苦受,與憂愁相應,常追求的是趕快脫離煎熬苦惱,心中是燒嬈不寂靜的活動著。
《披》嬈心業轉者:欲貪分別擾惱於心,名嬈心業。下從那落迦,上至欲界天,皆有此業轉。初靜慮地天離欲界貪故,嬈心業不轉。
欲界受生的有情欲貪很重,這種欲貪的分別使心不寂靜的作用,稱為嬈心業。下從地獄,上至欲界天的有情,只要有欲貪的人心都會有不寂靜燒嬈的作用。初禪天的人已離欲界的貪,燒惱的心就不轉了。
丑二、例餓鬼
第二科例餓鬼,例餓鬼道有情的尋伺也一樣。
如那落迦尋伺一向受苦,餓鬼尋伺亦爾。
如地獄有情的尋伺一向是受苦的,餓鬼道有情的尋伺也是一樣,一向受苦。
子二、傍生等
第二科傍生等,說明畜生道等趣的尋伺。
傍生、人趣、大力餓鬼所有尋伺,多分慼行,少分欣行;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境;多分引苦,少分引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多分求脫苦,少分求遇樂;嬈心業轉。
這種欲貪的嬈心業轉的尋伺,在畜生道、人、大力的餓鬼等的尋伺是:心行多分憂慼,極少欣樂;多分觸不可愛境,少部分觸可愛境;多分引生苦,少分引生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多分追求解脫苦,想要追求快樂可是只能少分遇得快樂;不寂靜的燒嬈心常時活動。
子三、欲界諸天
第三科欲界諸天,說明欲界諸天的尋伺。
欲界諸天所有尋伺,多分欣行,少分慼行;多分觸可愛境,少分觸非愛境;多分引樂,少分引苦;多分喜相應,少分憂相應;多分求遇樂,少分求脫苦;嬈心業轉。
欲界諸天的所有尋伺,因為福報大,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有甘露、有美女、有戲樂,多分是快樂的,少分憂慼;多數接觸可愛的境界,不可愛的境界比較少;由於過去修的十善福多,多分能引生快樂,像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能變化種種的欲境,少分引苦;多分是喜相應,少分憂相應,他們心裡很歡喜而憂愁比較少,天的善業福報使他們少憂而多與喜相應;多分想追求享樂,少分追求脫苦,還有欲的分別燒嬈內心。
子四、初靜慮地天
第四科初靜慮地天,說明初禪天的尋伺。
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一向欣行,一向觸內可愛境界,一向引樂,一向喜相應,唯求不離樂,不嬈心業轉。
初禪天的尋伺,是離尋伺欲,他們心裡一向是很歡喜,因為沒有欲的時候心裡是很歡喜的,他們是緣內的,一向是觸內的心一境性可愛境界,有禪定的喜樂,一向引樂,一向與喜相應,唯求不離樂,是離欲的尋伺,所以心寂靜,沒有嬈心業轉。二禪天以上的眾生定更深,嬈心業就完全沒有了。
以上是三界眾生的相施設建立,以體性、所緣、行相、等起、差別、決擇、流轉,七種相貌所作的說明。
己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2 庚一、徵
第三科如理作意施設建立,說明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常說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要修行是要如理作意,如對於佛所說的真理,自己內心要來作意,審查對於這一切的境界該如何應對。
復次,云何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其次,什麼是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庚二、釋2 辛一、總標列2 壬一、嗢柁南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總標列,總相標示列出如理作意,又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表達。
嗢柁南曰:
依處及與事 求受用正行 二菩提資糧 到彼岸方便
用四句偈頌來顯示如理作意的八種相貌。
壬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的文字解釋偈頌。
應知建立略有八相。謂由依處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正行故、聲聞乘資糧方便故、獨覺乘資糧方便故、波羅蜜多引發方便故。
應當知道建立如理作意要略而言有八種相貌,一、依止處;二、事;三、求,什麼是如理作意所要追求的?如何追求?四、受用,如理作意相應的尋伺是如何受用;五、正行,正確的身語意行為;六、聲聞乘資糧方便,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乃至種種的戒根律儀食知量等,這一些都是聲聞乘的菩提分的資糧方便;七、獨覺乘資糧方便,與聲聞乘相同;八、大乘菩薩乘波羅蜜多引發方便,是行菩薩道時,到彼岸的引發方便也是要如理作意。本論對於聲聞乘、獨覺乘、及菩薩乘的修行內涵,說得非常詳細明白。
辛二、隨別釋2 壬一、明八相2 癸一、釋初五相5 子一、依處
第二科隨別釋,各別解釋如理作意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明八相,說明八種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釋初五相,解釋最初五種相貌,又分五科;第一科依處,說明如理作意的依止處。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依處者,謂有六種依處。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業時,四、世間離欲時,五、出世離欲時,六、攝益有情時。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有六種依止處,可以使心與十一個善心所相應:
一、決定時,有信心時,才會作決定;
二、止息時,有慚愧心相應時,能止息惡法;
三、作業時,修種種的善法時,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同時和合運轉;
四、世間離欲時,修禪定成就世間離欲修時,有輕安相應;
五、出世間離欲時,修出世間離欲斷煩惱時,有不放逸與捨相應;
六、攝益有情時,有不害的善心所相應。
依止這六種依處,有十一個善心所生起,稱為如理作意相應。雖然是這樣區分,其實很多時候眾多善心所是可以同時活動的。
《披》謂有六種依處等者:如理作意尋伺起時,諸善心法更互相應,由是說有六種依處。決擇分說:於決定時,有信相應。止息雜染時,有慚與愧,顧自他故。善品業轉時,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世間道離欲時,有輕安。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攝受眾生時,有不害,此是悲所攝故。(陵本五十五卷五頁4406)此中尋伺,隨義應知。
如理作意尋伺生起時,所有的善心所法會互相相應,因此說有六種依處。〈決擇分〉說:決定一件事時,有信心相應。止息雜染時,有慚與愧,於自有慚心,於他有愧心。在修善品業時,如禮拜、誦經、靜坐等,內心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的善心所相應。修世間道離欲時,內心有輕安。修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於攝受眾生時,有不害,這是悲心所攝的緣故。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5,1812所說,此中尋伺,隨所說義理應當了知。
子二、事
第二科事,與如理作意相應的事。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事者,謂八種事。一、施所成福作用事,二、戒所成福作用事,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四、聞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餘修所成事,七、揀擇所成事,八、攝益有情所成事。
有如理作意相應尋伺的事,指八種事。由如理作意相應尋伺而能成就:
一、施所成福作用事:布施修福;
二、戒所成福作用事:受持五戒十善,將來到人天受用快樂的果報。
三、修所成就福作用事:在禪定中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種福報也是很大。
以上這三種事都是屬福業事所攝。
四、聞所成事:聽聞佛法時,能專注、恭敬、具希求心、離輕慢及雜染。
五、思所成事:能以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思惟佛法及一切所知事;
六、餘修所成事:前面是屬於世間禪,除了四無量心以外,修我空觀、法空觀,修四念處、八正道等,稱為餘修所成事。除了四無量心以外的,這是屬於智慧斷煩惱方面的。
以上聞、思、修所成事是屬於慧事所攝。
七、揀擇所成事:在禪定裡思惟決擇諸法實相斷除煩惱,成就聲聞斷煩惱的智慧,如盡智或無生智,或者大乘菩薩無上菩提,這是屬於出世道所攝。
八、攝益有情所成事:能夠普攝一切有情作利益事,這是大悲所攝。
《披》謂八種事等者:此中八事,亦同決擇分說。(陵本五十五卷六頁4409)當知初三,福事所攝。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名修所成福作用事。次三,智事所攝。若依靜慮修習蘊等善巧,名餘修所成事。此智攝故,望前福攝,說之為餘。義如菩薩地說。(陵本三十六卷五頁2916)次一,出世道攝;擇滅煩惱證得轉依,故名揀擇所成事。後一,大悲所攝;頓普攝受一切有情能作義利,故名攝益有情所成事。
此中的八種事,如同〈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5,1813頁所說。應當知道前三種布施、持戒、修四無量心是屬於福業事。依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些靜慮,修習慈悲喜捨四種無量,所緣的怨親中的有情是無量無邊,希望能與樂拔苦,隨喜眾生各種善法功德,乃至希望眾生捨除各式各樣的煩惱,這四種無量事稱為修所成福作用事。其次三種聞、思、修所成事是屬於智慧事所攝。依止靜慮修習蘊界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稱為餘修所成事。這是由智慧所攝,能斷除煩惱,相對於前面福所攝的,稱為餘。如〈菩薩地〉卷36,1166頁中有詳細的說明。
下一個屬於出世道所攝;決擇斷滅煩惱證得轉依清淨,名為揀擇所成事。後一是屬於大悲所攝,即出世間道斷除煩惱以後,能夠頓時普遍攝受一切有情,令有情獲得義利安樂,義利是指現前及究竟的利益,因此名攝益有情所成事。
子三、求
第三科求,如理作意相應尋伺的追求。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求者,謂如有一,以法及不凶險追求財物,不以非法及凶險。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的追求,是指佛弟子,以如法如理及不是凶暴危險的方式追求財物,不會以非法及凶險方式追求。
《披》以法及不凶險追求財物等者:謂以種種策勵、劬勞、勤苦追求財物,而無追求種類過患。所謂能壞親愛所作過患,乃至能起惡行所作過患。如下聲聞地釋。(陵本二十三卷九頁1970)是名以法及不凶險追求財物。與此相違,是名非法及與凶險。由非善義是非法義,及有罪義是凶險義故。
以種種鞭策勉勵、勤奮,不怕辛勞的方法追求財物,在追求的當中不會生起過失禍患。包括破壞親友關係的過患,乃至造作十不善業惡行引生墮惡道的過患。如下〈聲聞地〉卷23,817頁有解釋。是名以如法及不凶險追求財物。如果不是這樣,稱為非法及與凶險。所謂的非法是指非善的意思,若生起貪瞋癡不善心所做的事,是非法義,就是不如理作意。有罪就是有惡心所相應,例如用欺騙訛詐來賺錢,這樣是有罪,就是有凶險義。
子四、受用
第四科受用,受用財的如理作意。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者,謂如即彼追求財已,不染、不住、不耽、不縛、不悶、不著,亦不堅執,深見過患,了知出離而受用之。
能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是指佛弟子如法的追求到財物以後,不染,不會貪染執著。《瑜伽論記》說不染是不生煩惱。不住,不會得已不捨,只進不出。不耽,不會愛染味著相應,《瑜伽論記》說,不會非分的愛樂不應得的財。不縛,指不會被煩惱繫縛。不悶,不會迷悶於得到或受用有否過失。不著,不會愛樂受用及耽染執著。亦不堅執,也不會堅持執著在受用欲上,能夠深深見到其中受用欲的種種過患,了知出離而受用之。
《披》不染不住等者:樂著受用,是名為染。得已不捨,是名為住。愛味相應,是名為耽。等起煩惱,是名為縛。不觀得失,是名為悶。愛樂受用,無所顧惜,是名為著。起邪分別,見是功德,是名堅執。如是諸義,皆貪差別。如下攝異門分釋。(陵本八十四卷十六頁6400)與此相違,名不染等。
愛樂眈著受用境界,稱為染。得到了以後不捨棄,稱為住。愛著味染相應,稱為耽。等流所起的煩惱現行,稱為縛。不觀察得失,稱為悶。愛染樂著受用,無所顧忌珍惜,稱為著。對境界生起錯誤邪執的分別,認為是功德,稱為堅執。這些義理,都是貪的差別相。如下〈攝異門分〉卷84,2525頁有解釋。與這裡所說的種種貪相相違的文,則稱為不染等。
子五、正行
第五科正行,與如理作意相應的正行。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正行者,謂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長等,恭敬供養,利益承事。於今世、後世所作罪中,見大怖畏;行施作福,受齋持戒。
內心有如理作意尋伺的人,能引發正確的行為。如有一類人,了知父母是於己有恩的,出家的沙門,有學問的婆羅門,及家長等,是值得恭敬供養及利益承事的人。對於今生與後世所作的罪惡當中,心生很大的恐怖與畏懼,不敢造作罪業;常常布施作福,受用齋食持戒,積聚福業。
《披》了知父母至受齋持戒者:謂於父母,了知是有恩者;及於沙門、婆羅門、家長,了知是尊勝者。等言,等取作義利者、作所作者。如下菩薩地說。(陵本四十四卷十八頁3600)若修惠施,是名行施。若作福業,是名作福。若受齋法,是名受齋,如近住律儀是。受戒無犯,是名持戒。
對於父母,知道是於己有生育、養育、教育大恩德的;及對於沙門、婆羅門、家族裡面的大家長,知道都是值得尊重、殊勝、有德的人。等,是指還有二種人,一是教導自己的師長等,傳授佛法及種種知識道理,使自己增長智慧,得到利益安樂,稱為作義利者;另一是於修善法時來作助伴者,稱為作所作者。這些人都是值得供養恭敬承事的。如下〈菩薩地〉卷44,1490頁中所說。如果修布施,是名行施。如果造作福業,是名作福。若受齋法不近葷食,是名受齋,例如八關齋戒就是。受戒以後不會違犯,是名持戒。
癸二、指後三相3 子一、聲聞乘資糧方便
第二科指後三相,指如理作意八種相貌後面的三種相,分三科;第一科聲聞乘資糧方便,說明聲聞乘資糧方便的如理作意。
聲聞乘資糧方便者,聲聞地中我當廣說。
聲聞乘的資糧方便,修出離三界生死的聖道,需要很多資糧,包括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戒律儀、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勤修悎寤瑜伽、正知而住、善友性、聞思正法、無障、惠捨、沙門莊嚴及修止觀。如下〈聲聞地〉卷21~25說十四種資糧,這些資糧方便都屬聲聞乘的如理作意,到〈聲聞地〉會詳細的說明。
子二、獨覺乘資糧方便
第二科獨覺乘資糧方便,獨覺乘資糧方便的如理作意。
獨覺乘資糧方便者,獨覺地中我當廣說。
獨覺乘修道的資糧方便,將在卷34的〈獨覺地〉中詳細說明。
子三、波羅蜜多引發方便
第三科波羅蜜多引發方便,大乘的波羅蜜多引發方便的如理作意。
波羅蜜多引發方便者,菩薩地中我當廣說。
波羅蜜多引發方便就是菩薩道,在〈菩薩地〉中彌勒菩薩將詳細說明。
壬二、隨別廣2 癸一、明方便2 子一、約施戒修辨2 丑一、辨三相3 寅一、施主相
第二科隨別廣,隨著各別廣泛詳細解釋如理作意的八種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明方便,說明如理作意的方便,又分二科;第一科約施戒修辨,約布施、持戒、修四無量心說明如理作意,又分二科;第一科辨三相,辨明三種相,又分三科;第一科施主相,說明施主的如理作意相。
復次,施主有四種相。一、有欲樂,二、無偏黨,三、除匱乏,四、具正智。
其次,做為一個布施的施主有四種相貌。
一、有欲樂:對布施心生歡喜很快樂,願意布施,希望一切眾生都得到快樂。
二、無偏黨:布施時沒有偏頗或對受者分配不公平,以平等心布施與大眾。
三、除匱乏:使被布施者之所需不致於匱乏,受者缺少什麼資生具,就布施給受者所需要的。
四、具正智:具有正確的智慧。在行布施時,不執著自己是施主,有布施這件事,有受施者。
《披》施主有四種相等者:歡喜行施,名有欲樂。不向背施,名無偏黨。施資生具,名除匱乏。不執取施,名具正智。
布施的人有這四種相貌:有歡喜布施的意樂,名為有欲樂。不會在人背後布施給某些人,而是公平的布施,名為無偏黨。布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資生必需的用具,名為除匱乏。有智慧的人,不執著所作的布施,一切三輪體空,稱為具正智。
在《諸經要集》說到四種布施的果報。
一、有果無用:有些人布施得到果報,可是沒有辦法受用,只是擁有財富而不能受用。這是在布施的時候沒有誠心,自己沒有親手去布施,請他人去布施所得的結果。如《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中說:舍衛天主有無量的種種珍寶,這些珍寶一直放在家裡自己不能拿來用,有些人就是這樣。有這種原因,是在布施時,不誠心而且不是親自去布施。
二、有用無果:自己能夠受用,可是沒有財富的果。例如自己沒有辨法布施,看到他人布施生起隨喜心,將來他人在得果報時,自己也就跟著受用,自己雖然不是很富有可是可以出生在富人的家裡,或受雇用,一起受用這些財物,有些人的情況是這樣的。又如帝王會布施供養給沙門、婆羅門等,這些受施者自己不是很有錢,但是也可以受用到帝王的錢財物品。轉輪聖王的四種兵,雖然自己不是很有財富,可是卻可以受用轉輪聖王擁有的東西。這類人都是有受用無果報,是布施時自己沒去布施,看到他人布施很隨喜,因此將來也可以是受用者。
三、有果有用:是自己用心布施,以很誠懇的心態親自布施,沒有輕慢對方,將來得到財富的果報時,可以受用這些財富,不會是有果而無用。如樹提迦長者很富有,自己也能受用財富,受用錢財時心情很自在。
四、無果無用。有二種人屬於這種情況:一種是凡夫,可能完全沒有布施,或者也不隨喜布施,不能得到財富也不能受用財富。另外一種是聖人,聖人之布施純粹因為是慈悲眾生,布施以後,心裡沒有「我是在布施」這樣的心態。例如能入滅盡定或將來要入無餘涅槃的聲聞乘者的布施,因為沒有出世聖道的障礙,也沒有需要受用財富的關係。
寅二、具戒相
第二科具戒相,說明具足淨戒者的如理作意相。
具尸羅者亦有四相。一、有欲樂,二、結橋梁,三、不現行,四、具正智。
具尸羅戒律者也有四種相貌:有欲樂、結橋梁、不現行、具正智四種相。
一、有欲樂:發歡喜心持戒,遠離惡不善法,不喜歡惡法,不傷害眾生。
二、結橋梁:持戒可以遠離惡法,出離生死,超越三惡道苦,乃至廣度眾生,猶如結一個到彼岸的橋梁。
三、不現行:不現行有二種解釋:一種解釋是犯戒的事不現行,常具正念正知就不會犯戒;第二種解釋是有持戒,但是不表現出持戒的相貌稱為不現行,不會顯示自己是有持戒而生高慢心,要做到這樣必須如理作意。
四、具正智:對持戒有正確的認識,能離惡向善,不違犯戒,輕重等持;知道依止戒能修定,依止定修慧能得解脫,乃至出離三界生死,有這種智慧,也是一種方便。這是說到持戒的四種相貌,是一種如理作意的方便。
《披》具尸羅者亦有四相等者:常樂遠離惡不善法,名有欲樂。尸羅為依,渡越惡法,名結橋梁。不由失念毀犯淨戒,名不現行。由正了知,不起毀犯,名具正智。
持戒的四種相貌也可以這麼說:內心常常好樂遠離惡不善法,名為有欲樂。以戒為依止,可以超越惡法,稱為結橋梁。不會失去正念毀犯淨戒,名為不現行;窺基大師說:雖然有持戒,但是不表現出自己持戒的樣子,名不現行。能正確的認識持戒的功德,不會去毀犯,名為具正智。以上是說具戒相。這是如理作意的方便。
寅三、具修相
第三科具修相,說明成就修行者的如理作意相。
成就修者亦有四相。一、欲解清淨,二、引攝清淨,三、勝解定清淨,四、智清淨。
成就修行的人,如理作意時也有四種相貌:
一、欲解清淨:對欲的過患,有正確的認識,並且有殊勝的瞭解,歡喜出離欲的清淨境界。二、引攝清淨:了知欲界是不好的、不清淨的,就希求離欲,引攝上地四禪及四空定的喜樂捨清淨的境界。
三、勝解定清淨:就是指修止。
四、智清淨:主要是指修觀。依止定清淨,在禪定裡對定的所緣境加以思惟觀察,就可以斷除煩惱,得到出世間的聖道,乃至證得究竟圓滿,這就是智清淨。智清淨通於世間的智慧和出世間的智慧。談到修,至少要有未到地定以上程度才稱為修,如果還是欲界散心,還有種種的欲貪分別,無法靜坐下修習禪定,定不清淨,也就不能引攝清淨,乃至智也不清淨。這裡主要告訴我們依如理作意來修定,乃至修出世間的智慧。
玅境長老將四禪四空定連起來說。禪的人已知道欲的過患,能遠離欲恚害三種過患,名欲解清淨。二禪的人知道尋伺有使心不寂靜的過患,就遠離尋伺,追求定的快樂,使定更清淨,名引攝清淨。三禪是勝解離喜,喜有湧動所以要遠離喜,就得到三禪的離喜妙樂;四禪是捨、念清淨,覺得三禪的樂也是湧動的,就將樂也除了變成捨受;乃至再次第解脫色法的繫縛,往上修至四空定,以次第捨除前一地的不清淨,稱為勝解定清淨。這種勝解是一種智慧,由下往上漸次清淨。
《披》成就修者亦有四相等者:了知下地諸欲過患,樂欲出離,是名欲解清淨。引攝上地喜樂及捨,是名引攝清淨。修習勝解,思惟止行,令於所緣明淨而轉,名勝解定清淨。即於所緣修習觀行,後後勝解展轉明淨,乃至現觀所知境事,名智清淨。
了知下地欲界的諸欲過患,由厭離心而樂欲出離欲界,名為欲解清淨。引攝上地色界禪定的喜樂及捨,名為引攝清淨。修習勝解,思惟禪定的止行,攝心一境,去除散亂及雜染,使令於所緣的觀能明淨而轉,名為勝解定清淨。對於所緣境界修習觀行,由於修止也修觀,使得後後勝解展轉所觀更為明淨,乃至得到無分別智慧,現量觀察所知境事,名為智清淨。
丑二、辨受施
第二科辨受施,辨明受施者的如理作意相。
復受施者有六種。一、受學受施,二、活命受施,三、貧匱受施,四、棄捨受施,五、羈遊受施,六、耽著受施。
接受布施的人也有六種情況。
一、受學受施:為了接受學習世間或出世間的知識學問,希望能夠得到智慧,所以接受法布施,受學戒定慧三學。
二、活命受施:為了使生命能夠維持下去,需要接受他人的財布施。如出家眾沒有從事工作賺錢,為了爭取時間修行,接受施主供養。
三、貧匱受施:因為貧窮而缺乏資生具,接受施主的布施。
四、棄捨受施:《瑜伽論記》說,受施者以布施者所棄捨的東西來受用,稱為棄捨受施。例如出家人以前穿著的糞掃衣,將他人丟棄的東西取來受用。
五、羈遊受施:離家在外地旅行,自己沒有辦法帶足夠的物品,需要接受當地的水或食物等,稱為羈遊受施。
六、耽著受施:有二種解釋:一是自己已有足夠的物品,沒有缺少,卻耽著受用他人的布施;二是對於他人布施的物品,自己耽著受用,還數數向施主求取。
《披》復受施者有六種等者:為求勝智而受法施,是名受學受施。為當存養而受財施,是名活命受施。為除匱乏受資具施,是名貧匱受施。若彼物主於諸眾生隨欲而與,是名棄捨,彼受施者即以棄捨而為受用,是名棄捨受施。若為羈遊,求止憩處而受其施,是名羈遊受施。若於施物耽著受用,是名耽著受施。
受施者的六種情形:
一、受學受施:是為了求殊勝無漏的智慧而接受法的布施。
二、活命布施:是為了使生命能夠存在長養維持,而接受財布施。
三、貧匱受施:為了免於資具上受用的匱乏,受用資具布施。物主對於各個眾生隨其所欲而施。
四、棄捨受施:給與,是名棄捨,受施的人就以物主棄捨的物品而受用。
五、羈遊受施:若是為了出遊,有種種的限制與不方便,沒有辦法帶食物去,停留在某處憩息時,需要接受布施,得到當地的財食。
六、耽著受施:對於他人布施的東西,耽著受用。
子二、約攝益有情辨2 丑一、舉損惱2 寅一、八種
第二科約攝益有情辨,約攝受利益眾生說明如理作意相,分二科;第一科舉損惱,舉出損惱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八種,說明八種損惱。
復有八種損惱。一、饑損惱,二、渴損惱,三、麤食損惱,四、疲倦損惱,五、寒損惱,六、熱損惱,七、無覆障損惱,八、有覆障損惱。
又有八種事情會使有情有損害或惱怒。
一、饑損惱:有情受飢餓苦時,常生惡心念食他肉,使令有情損惱,命終墮惡道;
二、渴損惱:口乾舌燥,身體缺水,嚴重時全身會虛脫而死,造成損惱;
三、麤食損惱:有說麤食是指麤惡的段食,受用時極苦,受用後不能資益身心;
四、疲倦損惱:身疲倦時心就容易生惱;
五、寒損惱:寒風刺骨、冰天雪地能令人氣血不暢、渾身不適;
六、熱損惱:熱浪襲人也是損惱;
七、無覆障損惱:指沒有房子可以遮風擋雨的損惱;
八、有覆障損惱:披尋記的解釋是,沒有光明稱為有覆障損惱。《瑜伽論記》的解釋是,如果被關在牢獄裡,有牢獄之災,也可稱為有覆障損惱。
《披》無覆障損惱有覆障損惱者:無屋宇等,名無覆障。若無光明,名有覆障。
沒有房子覆蓋,不能遮風避雨、禦寒、防蚊蟲、防野獸等,稱為無覆障。若是沒有光明,名為有覆障。光明是可以通於智慧的。包括世間的光明和出世間智慧的光明,沒有法的光明或沒有世間的光明,通稱有覆障。
寅二、六種
第二科六種,將八種再歸納成六種損惱相。
復有六種損惱。一、俱生,二、所欲匱乏,三、逼切,四、時變異,五、流漏,六、事業休廢。
還有六種損惱:
一、俱生:指的是饑渴,欲界每個人都有喝夠了還會再渴,吃飽了還會再餓的俱生饑渴損惱。
二、所欲匱乏:相似於麤食損惱,想要的色聲香味觸有所缺少,或所食過於粗陋。
三、逼切:為某件事所纏繞著,逼迫著使令身心疲倦、沒有堪能性。
四、時變異:時間季節的變化,忽冷忽熱都使人不舒服而產生損惱。
五、流漏:沒有房子蓋覆著,要忍受刮風下雨而有無覆障損惱。
六、事業休廢:有覆障損惱時,沒有光明不能做事。或者說:沒有世間的光明不能做事,沒有法光明不能修行。
《披》復有六種損惱等者:此之六種即前八種。若六若八,平等平等。於六種中,第一俱生,攝前饑、渴二損惱。第四時變異,攝前寒、熱二損惱。餘隨次第應知。由麤食故,有所欲匱乏損惱;由疲倦故,有逼切損惱;由無覆障故,有流漏損惱;由有覆障故,有事業休廢損惱。
這裡所說的六種或八種是相同的。其中俱生的損惱,就是饑損惱與渴損惱,時間季節有變化時,是指寒與熱的損惱。其他的所說的隨其次第可以知道。由於麤食,有所欲匱乏損惱;由於疲乏勞倦,有逼切的損惱;由於沒有房子遮覆,使得到處流浪,還要被風雨所損惱,這是無覆障損惱。如果沒有光明或有牢獄之災,則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這是事業休廢損惱。
丑二、明攝益2 寅一、標列六種
第二科明攝益,說明攝受利益有情令其遠離損惱的如理作意相,分二科;第一科標列六種,標列六種攝益相。
復有六種攝益。一、任持攝益,二、勇健無損攝益,三、覆護攝益,四、塗香攝益,五、衣服攝益,六、共住攝益。
尚有六種攝益。
一、任持攝益:是指食物,有了食物吃,使身體飽足,遠離饑渴的損惱,根身才能維持有力,支持這個生命。
二、勇健無損攝益:有情受用食物以後,使地水火風四大均衡,遠離麤食的煩惱。
三、覆護攝益:有了房舍可以保護有情,遠離無覆障的損惱。
四、塗香攝益:印度有一種香稱為塗香,類似薄荷油,在氣候很炎熱時,身上抹了塗香,可以遠離熱惱。
五、衣服攝益:天氣寒冷時,有情穿上衣服,身體就得到溫暖。
六、共住攝益:披尋記作者說,大家共住在一起修學佛法,如果有法光明,同明相照,互相討論,可以共同受用互益,增長智慧,就能遠離有覆障的煩惱。
以上提出這六種如理作意的方便。
《披》復有六種攝益等者:令離損惱,是名攝益。若由飲食令諸有情遠離饑渴損惱,是名任持攝益。若所食物既受用已,令能長養諸根安樂,遠離麤食損惱,是名勇健無損攝益。若由屋宇令諸有情遠離無覆障損惱,是名覆護攝益。若令有情離熱損惱,是名塗香攝益。離寒損惱,是名衣服攝益。由法光明,同受用法,令離有覆障損惱,是名共住攝益。
令有情遠離損惱,稱為攝益。飲食使令有情遠離饑渴的損惱,稱為任持攝益。如果所吃的食物夠營養眾生受用以後,能使令長養諸根,身心得以安樂,遠離麤食損惱及疲倦損惱,名為勇健無損攝益。如果提供房舍給需要的人,使令他能夠有地方住,遠離無覆障的損惱,名為覆護攝益。提供塗香,使令有情遠離熱惱,是名塗香攝益。有慈悲心的居士等,布施提供冷氣、電扇,在天氣很熱時,使令出家人可以安心修行,這也是屬於塗香攝益。天氣冷的時候也是很損惱,布施衣服可使保暖免受寒冷,名衣服攝益。同梵行的人共同住在一起,能夠彼此互相提供智慧,同明相照,互相受用佛法,遠離煩惱,逐漸成長,是名共住攝益。
寅二、釋第六相2 卯一、舉非善友
第二科釋第六相,解釋第六共住攝益相,分二科;第一科舉非善友,舉惡知識的相狀。
復有四種非善友相。一、不捨怨心,二、引彼不愛,三、遮彼所愛,四、引非所宜。
還有四種不是善友相。這類人不能對他人有所攝益。
一、不捨怨心:人與人在一起共住或共事,久了後難免會起摩擦,有互相得罪的地方,老是常在心裡記著,這樣的人不是個善知識、也不是善友相,不宜共住。
二、引彼不愛:這種人不是善友的相貌,只為自己的喜好,不顧他人,常常製造一些麻煩,引起他人的不悅或憂苦。
三、遮彼所愛:這類人常常做障礙他人喜歡的事。
四、引非所宜:這類人愛著戲論,容易引導他人趣向非善處。
卯二、翻例善友
第二科翻例善友,反過來例舉善友的相狀。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善友相。
住在一起的與上面四類惡友相相反的,是四種善友的相貌。
一、易捨怨心:出家人沒有隔夜之仇,什麼事情說清楚了就好,不會記怨。
二、引彼所愛:這類人所做之事都是有助於他人的善事,使他人歡喜,包括善法的指導、財物的布施等。
三、遮彼不愛:這類人對他人不喜歡的事,會知道去避免或遮止,使得周邊常能保持和樂。如須菩提尊者:修得無諍三昧,乞食前先入此三昧,知道有些人看到他會生氣,為了不讓看到他的人生氣,那一天就不去乞食,這也是善知識一種遮彼不愛的相貌。
四、引彼所宜:引導他人往戒定慧的善法處去,這類人是好的善友,適合共住。
《披》四種非善友相等者:不忍他苦,發生憤恚,不捨隨眠,流注恆續,是名不捨怨心。不護他心,令生憂苦,是名引彼不愛。不隨彼轉令生喜樂,是名遮彼所愛。樂著戲論,能引無義,是名引非所宜。
不能忍受他人所給予的苦,生起瞋恚熏成瞋恚的種子,不能斷捨瞋恚的種子,恨心長時相續,名為不捨怨心。與人共處,不能愛護他人的心,還會使令他人心中產生憂苦,名為引彼不愛。不能隨順他人令他人心生喜樂,反而遮止他人歡喜的境界,名為遮彼所愛。歡喜愛著種種的王論、賊論、吃喝玩樂的戲論,能引發沒有義利的事,名為引非所宜。
這是四種非善友相。
癸二、明依事2 子一、引攝
第二科明依事,說明如理作意所依止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引攝,說明引攝事。
復有三種引攝。一、引攝資生具,二、引攝有喜樂,三、引攝離喜樂。
又有三種如理作意引攝的事:
一、引攝資生具:如法的追求飲食、衣服、臥具、病緣醫藥、物等資生具,如理作意取得資生具與眾共用。
二、引攝有喜樂:是指修禪定;初禪和二禪有喜有樂,三禪有樂。
三、引攝離喜樂:內心如理作意,得到遠離喜樂的四禪或四禪以上四空定的境界。
另一種解釋,修禪定,首先要持戒清淨,與大眾利合同均,共同受用如法追求的衣服飲食坐臥具等,名引攝資生具;引攝有喜樂是指初禪和二禪;引攝離喜樂是指第三禪,因為第三禪是離喜的樂。
這二種解釋,以前一種的解釋範圍比較廣些。
《披》復有三種引攝等者: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與眾同用,是名引攝資生具。善能教授教誡,令證瑜伽作意止觀,隨其所應,當知引攝有喜樂及離喜樂。謂初二靜慮名有喜樂,第三靜慮名離喜樂。或前三靜慮有喜及樂,名有喜樂;第四靜慮以上諸定離喜及樂,名離喜樂。
佛陀說在家眾出家眾如法追求衣服、飲食、種種的坐臥具,病緣醫藥資生雜物,得到後,要與大眾共同受用,這是引攝資生具。大家共住在一起,善知識能夠教授修定修慧的方法,教導如何持守戒律;教導訓誡什麼是不可以做,什麼是可以做,使令能夠證得瑜伽相應作意的止觀,隨其所相應的,引生得到有喜樂及離喜樂的境界。初二靜慮名為有喜樂,第三靜慮名為離喜樂,這是第一種解釋。或者說得到初禪、二禪有喜,三禪有樂,名有喜樂;第四禪以上都是捨受,喜受樂受也沒有了,稱為離喜樂。
子二、隨轉供事3 丑一、標列種類
第二科隨轉供事,恆順眾生、供養承事眾生的如理作意,分三科;第一科標列種類,標示列出四種。
復有四種隨轉供事。一、隨轉供事非知舊者,二、隨轉供事諸親友者,三、隨轉供事所尊重者,四、隨轉供事具福慧者。
又有四種隨順眾生的需要承事供養他們的事:
一、隨轉供事非知舊者:不認識的人,而且也不是自己的朋友,能夠供養他。
二、隨轉供事諸親友者:自己的親戚、朋友、父母這些親人,能隨其心意去供養。
三、隨轉供事所尊重者:自己所尊敬的師長或其他的同參道友,能隨對方的心意去供養承事。
四、隨轉供事具福慧者:在周圍中有大福報大智慧的人,也能夠隨順對方的心意去供養承事。
丑二、明彼果利2 寅一、總標
第二科明彼果利,說明供養承事的果報利益,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果報利益。
由此四種隨轉供事,依止四處,獲得五果應知。
這四種恆順眾生,供養承事的事情,依止四種處所,可以獲得五種殊勝的果報。
寅二、別釋2 卯一、依處2 辰一、徵
第二科別釋,一一作各別解釋四種依處及五種果,分二科;第一科依處,先說明依處,又分二科;第一科,問。
何等四處?
是哪四種依處呢?
辰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四種依處。
一、無攝受處,二、無侵惱處,三、應供養處,四、同分隨轉處。
分別標示出來隨轉供事對象的四種依處。
一、無攝受處:供養不認識的對象。
二、無侵惱處:親友都是和合的,不會互相侵惱。
三、應供養處:自己所尊重的人是應該供養的。
四、同分隨轉處:同樣具福慧的人,與自己共住在一起的同修梵行者,能承事供養他。
卯二、得果2 辰一、標
第二科得果,得到五種果,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所得果。
依此四處,能感五果。
在這四種處所,無攝受處、無侵惱處、應供養處、同分隨轉處若能承事供養,能感得五種果報。
辰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五種。
一、感大財富,二、名稱普聞,三、離諸煩惱,四、證得涅槃,五、或往善趣。
依這四種處所去承事供養,隨順眾生,能感得下列五種果報。
一、感得大財富:因為供養有福慧功德的人,會感得大財富。
二、名稱普聞:由於內心調柔,有忍辱心,因此名聲遠揚各地。
三、離諸煩惱:於煩惱起厭離心而離欲,能夠遠離煩惱。
四、證得涅槃:作了種種承事供養的事,有了福報,修離欲、斷煩惱,能夠證得三乘涅槃:聲聞乘、緣覺乘的有餘依或無餘依涅槃、或是佛菩薩的無住大般涅槃。
五、或往善趣:如果不想涅槃,只是修五戒十善,能投生到人天的善趣。依止四處,供養承事有這五種好處。
《披》無攝受處者:由非知舊不為自所攝受故,名無攝受處。
因為所攝受的對象不是過去認識的,也不是自己所攝受的,名為無攝受處。以上是說到隨轉供事,可見佛教對這件事也很重視。
丑三、釋具慧相2 寅一、依三慧辨
第三科釋具慧相,解釋具足智慧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依三慧辨,依聞思修三種智慧說明具慧相。
又聰慧者有三種聰慧相。一、於善受行,二、於善決定,三、於善堅固。
又聰明有智慧的人,有三種相貌。
一、於善受行:這是屬於聞慧的範圍;這種人於佛法能夠善於聽聞領受。
二、於善決定:這是屬於思慧的範圍。接受善法之後,能用清淨心去思惟、籌量、觀察、簡擇,因此對善法有決定的信心。
三、於善堅固:這是屬於修慧的範圍。有修慧的人因為有修行,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處,或者修無我觀等,對於所聽聞的法,能深入思惟簡擇,恆常串習修行,使善法堅固。
《披》又聰慧者有三種聰慧相等者:由聞慧故,聞正法已,信受奉行,是名於善受行。由思慧故,於所聞法清淨思惟、籌量、觀察,是名於善決定。由修慧故,於所聞思住念正知,是名於善堅固。
於善受行是由於聞慧,聽聞了正法以後,能信受奉行,名為於善受行。由於有思惟的智慧,對於所聽聞的法,能夠以清淨心,就是沒有染污的心,思惟、籌量、觀察,名為於善決定。由於有修慧,智慧增長了,令心安住在聞思所決擇的正念上,更以正知堅固之,名為於善堅固。
寅二、依三學辨
第二科依三學辨,依三學說明具慧相。
復有三相。一、受學增上戒,二、受學增上心,三、受學增上慧。
尚有三種相,受學增上戒、受學增上心、受學增上慧。受學是信受學習,從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這三個相貌來說明。增上有二義,一是所趣義,是往那裡去,可以使令達到更高的境界;另一義是最勝義,它是不共外道的。
一、受學增上戒:受學的戒是清淨的,依止戒可以得定,戒有增上定的作用。佛法裡的戒也是不共外道的,是最殊勝的,沒有我的執著,沒有戒禁取的執著。
二、受學增上心:受學增上心的人,也是有智慧的人,依止禪定,能夠得到世間的智慧乃至出世間的智慧。佛法中的禪定沒有執著,也是最殊勝的。
三、受學增上慧:以增上心為依止,可以得到智慧,這種智慧通於調伏煩惱的世間智與斷除煩惱的出世間智。剛開始時,還沒有得到出世間智,但至少能夠遠離欲,以所修習得到的慧,再以此為基礎,能夠增上證得無漏的聖道,增上慧也是不共外道的智慧。
若能受學增上戒、增上心、及增上慧,就是一位有智慧的人。
《披》復有三相等者:一切諸學,三學所攝。謂戒、心、慧。由所趣義及最勝義,名為增上。如下聲聞地釋。(陵本二十八卷二頁2329)思所成地引伽他言: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初學是為初,於此學聰叡。由此智修淨,淨生樂成滿,諸學是為中,於此學聰叡。從此心解脫,永滅諸戲論,諸學是為尊,於此學聰叡。(陵本十六卷十六頁1424)依此當知三聰慧相。
佛法的一切學問裡面,由戒、心、慧三種學所涵蓋,戒心慧就是戒定慧。如前說增上有二義,一是所趣義,二是最勝義,如下〈聲聞地〉卷28,940頁所說。
約所趣義說:為趣增上心修淨戒名增上戒學。持戒是為得到定,增上心是以修淨戒為基礎,由持戒不做惡事、無悔、歡喜、心安,戒清淨能夠得定。為趣增上慧而修定,希望得到智慧而修定,稱為增上心學。為趣煩惱斷而修智見,名為增上慧學。慧就是思惟觀察,為能夠斷除煩惱,必須修學智慧和正見,稱為增上慧學。
約最勝義說:唯獨佛教有的戒定慧,是不共外道的。外道也有戒定慧,但不是增上的戒、定、慧,外道有的是邪見,佛教有的才是不共外道的正見,因此是最勝義。〈思所成地〉卷16引偈頌說明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三學:「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初學是為初,於此學聰叡。」由於持戒清淨而不犯錯,遠離惡作而無悔,無悔則歡悅,由歡悅而心喜,由心喜能令身安、身安故而成滿受樂得定。在三學中最初開始要學習的是增上戒,戒是最基礎,由學戒、領受戒、執持戒,修戒清淨,由此能引發聰叡通達實相。這句是顯示由增上戒學,以無悔等漸次修習為後來成就聰叡的因。
「由此智修淨,淨生樂成滿,諸學是為中,於此學聰叡。」由心得正定,能如實知見,能起厭離世間的觀慧因此遠離三界欲染,由離三界欲染故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這句是顯示由增上心學,修所成慧最勝善根漸次而生,是最上學的因。
「從此心解脫,永滅諸戲論,諸學是為尊,於此學聰叡。」於有餘依涅槃位中,愛見煩惱種子滅除,煩惱永斷,名心解脫。若入無餘依涅槃界,一切我與身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戲論不能說故,名永滅戲論。戒定慧這三學,是佛所說的內容,在三學的內容裡面,學習到了聰明睿智的智慧,使令心能夠解脫,永久滅除種種分別的名言戲論。這句是顯示由增上慧學,能為最勝涅槃果的因。如〈思所成地〉卷16,604~605頁所說,這是有聰明智慧者具有三種智慧的相貌。
以上是如理作意施設建立,以偈頌:「依處及與事,求受用正行,二菩提資糧,到彼岸方便」詳細說明由依處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正行故、聲聞乘資糧方便故、獨覺乘資糧方便故、波羅蜜多引發方便故等八種相貌。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