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七章 三增上學
第一節 增上戒學
第一項 出戒說處 如是已說因果修差別,此中增上戒殊勝,云何可見?如菩薩地正受菩薩律儀 中說。

  依增上戒而修學,名為增上戒學。關於菩薩增上戒學的戒體、戒相等, 本論並沒有一一的解說,只是指出它的說處罷了。「如菩薩地正受菩薩律儀 中說」,這菩薩地,是瑜伽十七地論中的第十五地;在這地中,有一戒品, 廣談菩薩的律儀。真諦又說:這菩薩地是指十地經中的第二地,十地經中的 第二離垢地,確乎也說到菩薩的戒法,但本論所指的應該是瑜伽論。瑜伽先 [P412] 出,攝論後造,在瑜伽既詳細說過,這裡指出它的說處就是,不須重說了。

  
第二項 辨四殊勝
甲 總標 復次,應知略由四種殊勝故此殊勝:一、由差別殊勝,二、由共不共學處殊 勝,三、由廣大殊勝,四、由甚深殊勝。 菩薩的增上戒,「殊勝」於小乘戒的,這可「由四」義來說明。

  
乙 差別殊勝 差別殊勝者,謂菩薩戒有三品別: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 情戒。此中律儀戒,應知二戒建立義故;攝善法戒,應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義故 ;饒益有情戒,應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義故。

  「差別」是品類的意思,小乘戒的品類少,大乘戒的品類多,所以大乘 戒是「殊勝」的。大乘「菩薩戒有三品別: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 [P413] 三、饒益有情戒」。像在家二眾所受的五戒、八關齋戒,出家五眾所受的比 丘戒、沙彌戒、比丘尼戒、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都是律儀戒,是七眾弟子 各別受持的。它的功用,重在消極的防非止惡。菩薩的律儀戒,像梵網戒, 瑜伽戒,是七眾弟子修學大乘的通戒,兼有積極行善利生的功能。這裡的「 律儀戒」,為攝善法、饒益有情「二戒建立」的所依,後二戒要依律儀戒才 能成立。要自己先離惡,才能進一步的修十波羅蜜多的善法,以饒益成熟一 切有情。而且不修善法、不利有情,也就違犯菩薩的律儀。這自他二利的功 德,都是依律儀戒的防非止惡而成立的。「攝善法戒」,「建立」在自己「 修習一切佛法」的功德上,菩薩所修的波羅蜜多等都屬此。「饒益有情戒」 ,「建立」在利益「成熟一切有情」上,如四攝四無量心等行門都是。大乘 菩薩有三聚淨戒,小乘沒有後二,所以大乘戒殊勝。

  
丙 共不共學處殊勝 共不共學處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故,與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 [P414] 行故,與彼不共。於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菩薩具有 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以要言之,一切饒 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如是應知說名共不共殊勝 。

  菩薩與聲聞的學處──戒,有一部分是「共」通的,有一部分是彼此「 不共」的,從這一點上建立菩薩的「學處殊勝」。這可分為二類:(一)約 二罪說:菩薩對於殺盜淫妄「一切性罪」,這不論如來制與未制,犯了就是 有罪的,菩薩一定「不現行」,這「與聲聞」人的不犯性罪,是完全「共」 同的。但關於「遮罪」的「不現行」(奘譯相似遮罪的相似二字,其餘的譯 本都沒有。相似遮罪有現行故一句,應作『遮罪不現行故』,奘譯誤),菩 薩「與彼不共」。遮罪,要佛制後才犯,未制是不犯的,如過午不食、壞生 、掘地等。這本來無關善惡,但以時節因緣,經佛陀制止,那犯了就有罪。 因為這是適應時地的關係而制為僧團共守的規則,如果違犯了就不行。關於 [P415] 遮罪,「學處」中「有聲聞犯菩薩不犯」的,如在安居期中,聲聞人縱然知 道某一件事情,如果超過開緣以外,出界去做了,對眾生有大利益,但為了 團體的規則所限,是不能開的,否則就有犯戒的罪了。假使是菩薩,他就不 妨出界去做,不但不犯罪而且得大功德。其中,也「有菩薩犯聲聞不犯」的 ,如對眾生有大利益的事情,菩薩應該去做而不去做,就犯了菩薩的遮罪; 在聲聞人卻因謹守遮戒而不犯。所以在這遮罪的不現行(不犯)上,大小乘 有著不同。(二)約三業說:「菩薩具有身語心」的三業「戒」,不但身犯 成罪,心犯也會招過;但「聲聞唯有身語二戒」,要身語犯了才有罪,心中 的起心動念,雖是犯戒的方便,但並不成罪。小乘律儀並不是不注重內心的 動機,不過單單心思意念,未通過身語二業,是不成罪的。菩薩則雖在心中 思念,還沒有見之身語二業的實行,已是犯戒了的。因之,「菩薩心亦有犯 」戒而「非諸聲聞」。扼「要」的說:凡是關於「饒益有情」的事業,只要 是「無罪」的,不論是「身語意業」,在行菩薩道的「菩薩」,「皆應」該 [P416] 「行」與「修學」的,否則就是犯罪。為什麼要說無罪身語意業呢?這是說 :利益有情,要不是惡或有覆性的才不犯,不然,雖說是利益有情,仍然是 犯。以殺戒來說,殺一救多,固然是可以的,可是還得看菩薩的用心怎樣。 若以慈悲心救多數眾生,殺一惡眾生,是無罪的;若以瞋恚心殺那惡眾生, 雖說救多數的有情,還不能說無罪。這上面所說的,就是「共不共殊勝」。

  
丁 廣大殊勝 廣大殊勝者,復由四種廣大故:一、由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二、由攝受無 量福德廣大故,三、由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故,四、由建立無上正等 菩提廣大故。

  「廣大殊勝」,「由四種廣大」來顯示:(1)大乘有「種種無量」的 「學處」,平常說『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是依律儀戒數量上的「廣大 」而說的。(2)修習菩薩的律儀,能夠「攝受無量福德」資糧,這是依攝 善法戒的功德說。(3)菩薩「攝受一切有情」,使他們於現生中獲得種種 [P417] 「利益」,於未來生中得到「安樂」,菩薩利他的「意樂廣大」殊勝,這是 依饒益有情戒意樂上說。(4)由上三種的廣大為所依,菩薩律儀,能「建 立無上正等菩提」,這是從廣大果說的。小乘雖有律儀,但在離惡行善利他 得果上看,都沒有菩薩律儀的廣大。

  
戊 甚深殊勝 甚深殊勝者,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 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又諸菩薩現行變化身語兩業,應知亦是甚深尸羅。 由此因緣,或作國王示行種種惱有情事,安立有情毘奈耶中。又現種種諸本生事 ,示行逼惱諸餘有情,真實攝受諸餘有情,先令他心深生淨信,後轉成熟。是名 菩薩所學尸羅甚深殊勝。

  從它的量上看是廣大,從它的質上說,微妙難思議,是「甚深」殊勝。 這又可以分為三類:

  (1)方便善巧行十惡業:如有眾生要作無間大罪,這時菩薩知道了, [P418] 如沒有好的方便阻止他,而又不忍眼看他墮落,這不妨以惡業來阻止他。雜 寶藏經就有這樣的記載:釋尊為菩薩時,以憐愍心,為救五百商人的性命, 寧願自己墮落無間獄,殺了一個惡心船主。凡是菩薩能以「如是品類」── 悲心為出發,「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這不但「無有罪」業,並且 「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2)現行變化身語兩業:前行殺生等的十種惡業,殺的是實在的眾生 ,現在不然,是「菩薩現行」的「變化身語兩業」。這化業也是「甚深尸羅 」。像菩薩示現「作國王」時,「示行種種」逼「惱有情」的「事」,而「 安立有情」在「毘奈耶中」,守法行善,不作犯戒墮落的事。如華嚴經所說 :善財童子參禮無厭足王時,見國王作惡多端,以剜割耳鼻等種種殘酷刑法 加諸人民,勵行殺戮,便生厭惡心,不去參禮。忽聞空中說:去,去!不要 疑惑。原來無厭足王的殺戮有情,不是真實的有情,是神通變化的,使真實 有情不敢作惡。這就是身語二業變化的一例。 [P419]

  (3)現諸種種本生事:佛陀在過去生中為菩薩時,曾「現」行「種種 諸本生事」,或「逼惱」一部分「有情,真實攝受」另一部分「有情」,使 所攝受的有情,「心」中「深生淨信」,然「後」展「轉」的教化他「成熟 」,度他解脫。關於這一類事,所攝受的是實有情,所逼惱的是示現的,因 菩薩修行,決不害一部分人去利益另一部分人。

  
己 結 此由略說四種殊勝,應知菩薩尸羅律儀最為殊勝。

  上面「略說」的「四種殊勝」,不是二乘所能做到,可以說明「菩薩律 儀」的「最勝」。

  
第三項 指餘廣說 如是差別菩薩學處,應知復有無量差別,如毘奈耶瞿沙方廣契經中說。

  「菩薩學處」,廣說「有無量差別,如毘奈耶」藏的「瞿沙方廣契經中 [P420] 」詳「說」。此經中國沒有傳譯。瞿沙的譯義是妙音,有人說這是人名,從 問法的人得名,所以叫瞿沙方廣經。大乘戒沒有像小乘戒那樣在達磨藏外另 有毘奈耶藏,都是附在經中說的,像虛空藏經、梵網經、本業瓔珞經等,都 是大乘的律儀經。

  
第二節 增上心學
第一項 標差別 如是已說增上戒殊勝,增上心殊勝云何可見?略由六種差別應知:一、由所 緣差別故,二、由種種差別故,三、由對治差別故,四、由堪能差別故,五、由 引發差別故,六、由作業差別故。

  菩薩的增上戒學,固然不是小乘所及,就是菩薩的增上定學,也不是小 乘所能比擬的。它的殊勝,可以從「六種差別」中去說明。 [P421]

  
第二項 辨差別
甲 所緣差別 所緣差別者,謂大乘法為所緣故。

  一切「大乘」教「法」,不論世俗行相或勝義實性,行相果相等,皆「 為」菩薩定心的「所緣」境,與小乘定心的以小乘教法為所緣不同。

  
乙 種種差別 種種差別者,謂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賢守,健行等三摩地,種種無量故。

  菩薩有「種種無量」的深定,現在舉出四種最重要的作代表:(一)「 大乘光明」定,從定發無分別慧光,照了一切大乘教理行果,名光明定。三 地名發光地,所以有人把此定配前三地。(二)「集福定王」,王是自在的 意義,菩薩在禪定中,修集無量福德,而獲得自在(定王二字,隋譯與藏譯 都連下讀為定王賢守)。(三)「賢守」,賢是仁慈,守是守護,得此定的 [P422] ,能深入慈悲心,守護利樂有情。(四)「健行」,即是首楞伽三摩地,十 地菩薩與佛是雄猛無畏大精進的健者,健者所修的定,最為剛健,所以名為 健行。這四種三摩地,光明定是重在契入真理的智慧,集福定王重在修集福 德;這兩者還重於自利。賢守定重在方便利他。由自利利他,達到究竟的健 行。這四定可以配十地:

圖片
           初地至三地──大乘光明
           四地至七地──集福定王
           八地至九地──賢  守
           十      地──健  行

  
丙 對治差別 對治差別者,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賴耶識中一切障麤重 故。

  菩薩在定中,能發「一切法」的「總相緣智」──無分別智。這出世止 [P423] 觀智,如「以楔出楔」的「道理」一樣,能「遣阿賴耶識中」的二「障麤重 」。前菩薩成辦五果的第一果,由修止觀,『念念中銷融一切粗重依止』, 與這裡所說的對治差別相合。怎麼叫以楔出楔?這是譬喻,如竹管裡有粗的 東西(楔)擁塞著不能拿出,要把這東西取出,先得用細的楔打進竹管去, 才能把粗的擠出來。粗的一出來,細的也就出來,竹管就打通了,這叫以細 楔出粗楔。諸法真實性中,無有少法可得可著,然因無始來為二障粗重所熏 染蒙蔽,不得顯現。菩薩修習三摩地,以定的細楔,才能遣除二障的粗楔。

  
丁 堪能差別 堪能差別者,住靜慮樂,隨其所欲即受生故。

  菩薩安「住靜慮」中,能不受定力的拘限而受果。就是入第三禪「樂」 ,也能「隨其所欲」,要何處受生,即能到那裡去「受生」,這自在受生的 能力叫堪能。小乘人不能做到這一步,僅能厭離而入涅槃。

  
戊 引發差別 [P424] 引發差別者,謂能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故。

  由禪定力,「能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隨往一切世界能自在無礙。 定有引發的力量,名為引發。

  
己 作業差別
一 引發神通業 作業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 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或隱,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辯念樂,放大光明; 引發如是大神通故。

  引發差別,約從定發通而說,因通力而起的種種作業,即「作業差別」 。「能振動」一切世界。放種種光明「熾然」的烈燄。所放的光明,照十方 世界無不「遍滿」。本來所不見的他方世界諸佛菩薩,與此界的幽闇處,因 光明遍照「顯示」可見。因神通力能令四大體性互相「轉變」,如變地成水 ,變水成火等。又能隨心所念「往來」十方世界,剎那間即到。「卷舒」, [P425] 約空間說,卷須彌入一芥子,舒一芥子納須彌。約時間說,舒一剎那為無量 劫,卷無量劫為一剎那。八地以上的菩薩,「一切」有情無情的「色像,皆 」可攝「入身中」,在色身上顯現。能應機變化,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 而為說法,隨「所往」而化身與它「同類」。或「顯」示令眾生見,或「隱 」藏令不見。能變魔為天,變天為魔,一切「所作」都能「自在」。菩薩的 殊勝神通,能蔽「伏他」一切凡小的劣「神通」。加被說法者,「施」與「 辯」才無礙;加被聽法者,能施「念樂」,使他歡喜善解,經久不忘。在說 法時,為攝化他方一切有情來集會聽法,所以「放大光明」。「引發如是」 的廣「大神通」,造作這樣廣大殊勝的事業,為小乘神通所不及的,故名作 業差別。

  
二 引發難行業
1 正明十種難行 又能引發攝諸難行十難行故。十難行者,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 [P426] 二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四 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染污 故。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雖未能了,然於一切廣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達難行 ,具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八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秘密言詞能隨覺 故。九不離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難行,能修諸佛安住解脫一切 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行故。

  引發差別中,還能「引發」總「攝諸難行」的「十難行」:(一)「自 誓難行」:無上菩提不是輕易能證得的,然而能發「誓受無上菩提」的大「 願」,在上求下化的目的未達,誓不中止。(二)「不退難行」:久在「生 死」海中,和光同塵去化度有情,雖受寒暑飢渴等「眾苦」的逼迫,終「不 能退」屈他堅強的志願。(三)「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是剛強難調 ,不受教化而「行邪行」,然菩薩終「不棄」捨他,以無限止的慈忍,用種 種方便去引攝感化他。(四)「現前難行」:縱然是菩薩大「怨」讎的「有 [P427] 情」,也決不懷恨,只要有機會,菩薩便能「現作一切饒益」他的「事」。 (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世法所染 污」,像淤泥中的蓮花一樣。(六)「勝解難行」:「於大乘」的甚深微妙 教法,「雖」還「未能了」解明白,但能「於廣大甚深」處「生」堅固的「 信解」,信佛所說的教法,確能利益眾生,沒有不是真實的。(七)「通達 難行」:人法二無我,原是不容易通達的,如小乘人就不能通達法無我,但 菩薩「能」「具」足「通達補特伽羅」與「法無我」。(八)「隨覺難行」 :「於諸如來所說」的「甚深秘密言詞」,能隨他的正義而覺了,這在下面 詳說。(九)「不離不染難行」:凡夫不離生死就要染著,小乘不染生死就 要捨離,菩薩能「不捨生死」化度有情,同時又「不」為生死所「染」污。 (十)「加行難行」:菩薩「能修」佛果無盡大行的加行,像「諸佛」如來 到斷除二障,「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究竟成佛以後,因悲願的熏發,能「 窮生死際不作功用」,依法身現起應化身,任運「常起」度脫「一切有情」 [P428] 的「一切義利行」。這恆利有情的功能,是佛陀果德的大用,菩薩在因位上 就能欣修此行,以求達到度脫一切有情的目的。這十難行,總攝了菩薩從神 通引發的一切廣大行。

  
2 廣辨隨覺難行
A 約六度釋 復次,隨覺難行中,於佛何等秘密言詞彼諸菩薩能隨覺了?謂如經言:云何 菩薩能行惠施?若諸菩薩無少所施,然於十方無量世界廣行惠施。云何菩薩樂行 惠施?若諸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欲樂。云何菩薩於惠施中深生信解?若諸菩薩不信 如來而行布施。云何菩薩於施策勵?若諸菩薩於惠施中不自策勵。云何菩薩於施 耽樂?若諸菩薩無有暫時少有所施。云何菩薩其施廣大?若諸菩薩於惠施中離沙 洛想。云何菩薩其施清淨?若諸菩薩殟波陀慳。云何菩薩其施究竟?若諸菩薩不 住究竟。云何菩薩其施自在?若諸菩薩於惠施中不自在轉。云何菩薩其施無盡? 若諸菩薩不住無盡。如於布施,於戒為初,於慧為後,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P429]

  十難行中的第八「隨覺難行」,「於佛」的「秘密言詞」「能隨覺了」 ,前雖略說,但還沒有明說,這有關於大乘經的深義,所以特別提出解釋。 像這段六度的經文,就是秘密言詞,都要給以不同的解說才能合乎佛意。( 一)能行惠施,一般的說,需要廣作內外身物一切的布施,才叫惠施。然「 菩薩」惠施,雖「無少所施」,卻已成為「於十方無量世界廣行惠施」。怎 麼講呢?這菩薩雖不行施,但見他人行施,生歡喜心,這隨喜行施的功德, 就等於自己行施。並且,菩薩攝一切眾生為己體,把他人看為自己一樣,通 達自他平等,所以眾生行施,就是自己行施,雖自己不施絲毫,已經是廣行 布施了。還可以這樣解:菩薩以空慧觀察一切,知一切皆非我非我所,什麼 都不是自己的,拿什麼去布施人?因此,雖終日布施,而不見少有所施,不 見有少少的布施,才是真實的廣行布施。(二)一般的見解,要甘心樂意的 歡喜布施才是「樂行惠施」;然而「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欲樂」,離去一切貪 欲,一切法不能味著心,無所不捨,才是真正的樂行惠施者。(三)「菩薩 [P430] 於惠施中深生信解」,不是因他人的宣傳解說而信。菩薩「不信」一切,就 是「如來」說的行施有什麼功德,為什麼應該布施,菩薩都不因此而信受。 菩薩的信解,是自己從內心深處發出的信念,明確堅定,不由他人的教誨而 起信仰去實「行惠施」。(四)世間人或由自己的警「策」,或由他人的鼓 「勵」,便能不斷的行施,但「菩薩於惠施」這件事,不但不要他人來策勵 ,並且「不」須「自」己「策勵」自己。這是因菩薩生性就會精進行施,很 自然的使他不得不去布施,這不是策勵,實在就是「菩薩」的「於施策勵」 。(五)對布施發生愛重心,時時刻刻的想行布施,叫「於施耽樂」。菩薩 」的大施,從來不曾間斷過,因此就「無有暫時」的「少有所施」,這沒有 片刻的間斷,真是愛好布施到極點了。(六)『沙洛』,表面看來是『堅密 』義,但從另一方面──秘密──看,卻是『流散』的意思。「於惠施中離 沙洛想」,就是在定中行施,沒有散亂。定中能遍緣一切有情,分身無數等 ,所以名「廣大」施。顯了與秘密,只是同一名詞的兩種不同含義,常用的 [P431] 稱為顯了義,也是人所共知的。如說團結,它的意義自然在結合上。但甲與 乙的結合,等於在說甲與其餘丁戊等分離,分離就是團結一名潛在的含義。 沙洛是堅密,又是流散,也只是這個意義。中國文字中的亂字,又可以作治 講,香字可作臭講,也是同一意義。這些,是文字學上的普通現象,佛經只 拿它來應用而已,不要以為秘密就是神秘。(七)殟波陀,在明顯方面說是 『生起』義,在秘密方面講是『拔足』。「菩薩殟波陀慳」似乎是生起慳心 ,其實是拔起慳貪的根本,除了慳貪的根蒂,自然「其施清淨」。(八)究 竟布施,如小乘的安住究竟無餘涅槃,自大乘看來,它不能究竟布施利生。 「菩薩不住究竟」,盡未來際利樂有情,他的布施才是「究竟」的。(九) 自在布施,菩薩於施捨轉滅慳貪,使他不自在,「於惠施中」慳貪「不」能 「自在轉」起,菩薩的「施」才能「自在」。(十)無盡施,無盡是般涅槃 ,「菩薩不住無盡」的涅槃,常行施捨,所以「其施無盡」。

  「於布施」有此十種秘密言詞,「於戒」於忍,乃至「於慧」,都「隨 [P432] 其所應,當知」也有這十種差別。如說云何菩薩能護尸羅?不護少戒,名為 菩薩護淨尸羅等。

  
B 約十惡釋

  云何能殺生?若斷眾生生死流轉。云何不與取?若諸有情無有與者自然攝取 。云何欲邪行?若於諸欲了知是邪而修正行。云何能妄語?若於妄中能說為妄。 云何貝戍尼?若能常居最勝空住。云何波魯師?若善安住所知彼岸。云何綺間語 ?若正說法品類差別。云何能貪欲?若有數數欲自證得無上靜慮。云何能瞋恚? 若於其心能正憎害一切煩惱。云何能邪見?若一切處遍行邪性皆如實見。

  經中還有依十惡業道而說的秘密言詞,似乎是說行十惡,其實不然。( 一)能「斷眾生」的「生死」,截斷他的無始「流轉」,使他不再受生,這 叫「能殺生」。(二)繫屬於魔而不繫屬於佛菩薩的「諸有情」,不但「無 有與者」,魔王還常常來爭奪,但佛菩薩把它「攝取」過來,雖不信從,也 得想法攝受它,這叫「不與取」。(三)諸菩薩「於諸」淫「欲」行,「了 [P433] 知」它「是邪」行,正知這種種欲邪行去「修正行」利益有情,叫「欲邪行 」。(四)佛說一切皆是虛妄,菩薩於虛「妄」法「中能」詳細的「說」它 「為妄」,這叫「能妄語」。(五)貝戍尼,習用的意思是離間,如果彼此 相離有間,這離間就含有空義了。菩薩「常居最勝」的「空住」,所以叫「 貝戍尼」。(六)波魯師,顯義是粗惡語,但它的密意,波是善,魯是所知 ,所知彼岸,指生死那邊的大般涅槃,菩薩「善」能「安住所知彼岸」,所 以叫「波魯師」。(七)菩薩能善巧安立「正說」佛「法」的無量「品類差 別」,使它斐然成章,叫「綺間語」。(八)離欲才能入定,但菩薩念念「 欲自證得無上靜慮」,可以說是大欲──「能貪欲」。(九)菩薩的心,能 「憎」惡厭「害一切煩惱」,嫉惡如仇,這叫「能瞋恚」。(十)在依他起 的「一切處」中,所依的「遍行」──遍計性的「邪性」,能「如實」的知 「見」。邪者見它是邪,所以叫「能邪見」。上面引的兩類經文,可說是『 正言若反』,是不能用常用的訓釋去解釋的。 [P434]

  
C 約甚深佛法釋 甚深佛法者,云何名為甚深佛法?此中應釋:謂常住法是諸佛法,以其法身 是常住故;又斷滅法是諸佛法,以一切障永斷滅故;又生起法是諸佛法,以變化 身現生起故;又有所得法是諸佛法,八萬四千諸有情行及彼對治皆可得故;又有 貪法是諸佛法,自誓攝受有貪有情為己體故;又有瞋法是諸佛法,又有痴法是諸 佛法,又異生法是諸佛法,應知亦爾;又無染法是諸佛法,成滿真如一切障垢不 能染故;又無污法是諸佛法,生在世間諸世間法不能污故:是故說名甚深佛法。

  經中還有依佛行果來談「甚深佛法」的,也「應」該正確的去解「釋」 :(一)「常住法是諸佛法」,這是約諸佛「法身是常住」說的,一切佛法 皆依這常住的法身。(二)「斷滅法是諸佛法」,因為「一切」染污粗重的 「障」垢,在佛果上是「永」遠「斷滅」的。(三)「生起法是諸佛法」, 「變化身」的隨類應「現」,從法身「生起」,化一切有情,所以說生起法 是佛法。(四)「有所得法是諸佛法」,「諸有情」的「八萬四千」煩惱「 [P435] 行」,「及彼對治」的八萬四千法門,「皆」是「可得」的,不能說它沒有 。辨中邊論的以『許滅解脫故』,成立依他雜染的非全無,可作這有所得的 解說。(五)至(八)「貪」「瞋」「癡」「異生法」,都「是佛法」,佛 菩薩「自」發「誓」願,「攝受」一切具足「有貪」等三毒的「有情為己體 」,貪瞋癡等自然也不出佛法之外。(九)「無染法是諸佛法」,「成」就 圓「滿」的清淨「真如」本來清淨,煩惱所知等「障垢,不能染」污。(十 )「無污法是諸佛法」,諸菩薩有大智慧,雖「生在世間,諸世間法」都「 不能污」染它。

  
三 引發四種業 又能引發修到彼岸,成熟有情,淨佛國土,諸佛法故,應知亦是菩薩等持作 業差別。

  此外還能引發四種業:(一)依三摩地能「引發修到彼岸」。(二)依 定能引發神通,方便善巧,去「成熟有情」。(三)因修定心得自在,隨心 [P436] 所樂欲,能大願大行,清「淨佛國土」。(四)由此定力,能修習圓滿力無 所畏等「諸佛法」。這四種「亦是菩薩等持」所發生的「作業差別」。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