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二『寶積經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戊三 持戒善淨不善淨
己一 不淨持戒 『又大迦葉!四種破戒比丘,似善持戒。何謂為四?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大 小罪中心常怖畏,所聞戒法皆能履行,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正命清 [P230] 淨;而是比丘說有我論,是初破戒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誦持戒律, 隨所說行;身見不滅,是名第二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具足 持戒,取眾生相而行慈心;聞一切法本來無生,心大驚怖,是名第三破戒比丘似 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具足修行十二頭陀,見有所得,是名第四破戒比 丘似善持戒。』

  再約持戒的善淨不善淨來說,先說不淨持戒。持戒是難得的,但淨見-- --正知正見,是比淨戒更重要的。凡是沒有清淨知見的,也就一定是破戒的 了。如來說;「大迦葉!有四種破戒比丘」,實際是破戒的,而看起來好「 似善」淨的「持戒」者。這是持戒比丘所不可不知的!那四種呢?一、「有 一」類「比丘」,能「具足」受「持戒」法。對於有所違犯的「大」罪,如 波羅夷、僧伽婆尸沙等;「小」罪,如突吉羅等。在這大小一切「罪中」, 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常」懷有「怖畏」,生怕犯罪而墮落。所以對 「所聞戒法」,都「能履行」,能做到「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 [P231] ,經濟生活的「正命清淨」。那可說是很難得的了!但是這類「比丘」,宣 「說有我論」。主張在生死輪迴,繫縛解脫中,有一生命主體,叫做真我, 大我,不可說我等。由於宣說有我,與佛說的無我正見相違。這「是初」一 類「破戒」而「似善持戒」的。這為什麼稱為破戒呢?依佛法說:『依法攝 僧』,『依法制戒』;戒是為了令人隨順正法,趣入正法,與正法相應而安 立的。如思想、主見,根本違反了空無我性的正法,那一切都與法相違,也 就不成其為戒了。而且,戒(梵語尸羅)是清涼義。而取我著相,為戲論分 別根源,一切煩惱熾然所依止。如來說依戒而定而慧而解脫,為如來制戒的 根本意趣。從這一根本立場來說,有我論者所持的淨戒,不能依此而解脫, 不能依此而得清涼,所以也就是違犯如來的清淨戒了。

  二、「迦葉!有一」類「比丘」,能「誦持戒律」,熟悉律部的開遮持 犯,「隨」律典「所說」而實「行」。這是持律的律師了,比上一類比丘更 難得!而且,他也不宣說有我論。可是內心的「身見──(我見)不滅」, [P232] 一切還是以自我為中心:我能持戒,我能清淨持戒,我是怎樣,我要怎樣。 這樣的比丘,即使不說有我,而思想行為一切依我見而行,「是名第二」類 「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三、「有一」類「比丘」,不但「具足持戒」,而且慈心廣大,不止如 上的自利了。但同樣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取眾生相而行慈心」,是 凡夫的『眾生緣慈』。由於取著我、人、眾生相。所以「聞一切法本來無生 」,無我相可得,無法相可得,就會「心大驚怖」,以為非佛所說,而進行 誹毀甚深法義。像這類比丘,「是名第三」類「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四、還「有一」類「比丘」,持戒精嚴,能「具足修行十二頭陀」法。 頭陀是梵語。是抖擻的意義,這是過著極端刻苦生活的稱呼。十二頭陀行中 ,衣著方面有二:但三衣、糞掃衣。飲食方面有四:常乞食、不餘食、一坐 食、節量食。住處方面有五:住阿蘭若、塚間坐、樹下坐、露地坐、隨地坐 。睡眠方面有一:即常坐不臥。這樣的苦行頭陀,而心中「見有所得」,以 [P233] 為有法可得,實有法性可證、違反了性空不可得的正法。這樣,「是名第四 」類「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從這四類來說,凡是取相、著有、執我、立我的,他們的知見,與世俗 甚至與外道一致的,那不管他怎樣持戒,也就是破戒,違反如來戒法的真義 !

  
己二 善淨持戒
庚一 長行 『復次,迦葉!善持戒者,無我無我所,無作無非作,無有所作亦無作者,無 行無非行,無色無名,無相無非相,無滅無非滅,無取無捨,無可取無可棄;無 眾生無眾生名,無心無心名,無世間無非世間,無依止無非依止;不以戒自高, 不下他戒,亦不憶想分別此戒,是名諸聖所持戒行,無漏不繫,不受三界,遠離 一切諸依止法』。』

  不善淨持戒的四類破戒比丘,已如上說;那怎樣才是善巧的,清淨的持 [P234] 戒呢?說明這點,如來又對「迦葉」說:真實的「善持戒者」,一定是「無 我無我所」的;這是標要。從離執一邊說,沒有我見我所見(也就沒有我愛 我所愛等)。從契入正法說,是通達『無我無我所』,也就是我空法空性的 。這才是善淨持戒,否則執我執我所,與正法不相應,就是前面所說的破戒 比丘了。本著這樣的淨戒立場,所以說:「無作無非作」。依世俗說,戒是 善淨的表業──動作而有所表示的,與無表業──無所表見的。表與無表, 舊譯為作與無(非)作。在這法性本空的正覺中,沒有法是作的;作都不可 得,更無所謂非作了。由於作不可得,所以「無有所作」的戒,也「無」受 戒持戒的「作者」。沒有能作者與所作法,也就「無行無非行」了。行是遷 流造作的意思。廣義為一切有為法;要略為以思心所為主的身口意行。什麼 是戒?有的說是表無表色,有的說是名所攝的思。也可說:身口業是色,意 業是名。然從上面無作無行來說,當然也「無色無名」。這樣,「無相」可 以表示;相都不可得,更「無非相」可得了。以毘尼來說,毘尼的意義是滅 [P235] ,滅一切不如法的罪惡過失。但在我法空性中,一切法本來不生,也就「無 」法可「滅」。滅尚且不可得,自「無」所謂「非滅」了。由於正覺法性, 「無取無捨」,所以「無」某些法而「可取」可持;也「無」某些法而「可 棄」可捨。──上來約正覺以觀戒法。

  戒是世界悉檀。每一類戒,每一條戒,每一項規章制度,都是與人地、 心物有關。約人來說,或是對社會,或是對教團,男女老少,都離不了人; 廣義即離不了眾生。在真實的淨戒中,「無眾生」可得,眾生只是假名,其 實假名也是不可得的,所以又說「無眾生名」。這正如般若經所說:菩薩不 可得,菩薩名字也不可得。戒是依內心而動發於外的:但在真實戒中,超越 意識的卜度,所以「無心」也「無心名」。戒是世間法,不離地域性,而真 實戒不屬於地域性,所以「無世間」;但這並非說遺世獨存,所以又「無非 世間」。戒為學佛者所依止,如佛的依正法而住一樣。但這是「無依止」相 可得,也「無非依止」。如著於依止或無依止,即乖失佛意。──上來約正 [P236] 覺以觀戒所關涉的事件。

  這樣,真善淨戒的,一切如法,清淨不染,決「不以」持「戒」而「自 高」傲的;不自高,也就「不」會以低「下」來看「他」人的「戒」行。不 嫌惡他人的不清淨,有違犯,以平等捨心而住。這如般若經說:『尸羅波羅 蜜,持犯不可得故』。不著持犯相,不起高下見,也「不憶想分別此戒」, 以為如何如何。這樣的善持戒,是什麼戒?「是名諸聖」──聲聞、緣覺、 佛「所持」的「戒行」。這是最勝妙的,如佛在菩提樹下,正覺法性而成佛 ,即名為『自然戒』,『上善戒』。一念般若現前,自然的心地清淨,無往 而不自得,所作沒有不合於法的。這樣與聖道相應的戒,就是一般所說的道 共戒。這是不與漏相應的「無漏」;不為煩惱所縛的「不繫」;「不受三界 」生死果報;「遠離一切諸依止法」,如不再愛樂欣喜阿賴耶,不著於一切 。這樣的戒,才是善淨的持戒,才是如來戒學的究極意義。

  
庚二 偈頌 [P237] 『爾時,世尊欲明了此義,而說偈言:『清淨持戒者,無垢無所有;持戒無憍 慢,亦無所依止;持戒無愚痴,亦無有諸縛;持戒無塵污,亦無有違失。持戒心 善軟,畢竟常寂滅,遠離於一切,憶想之分別,解脫諸動念,是淨持佛戒。不貪 惜身命,不用諸有生,修習於正行,安住正道中,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持 戒不染世,亦不依世法。逮得智慧明,無闇無所有,無我無彼想,已知見諸相, 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無此無彼岸,亦無有中間,於無此彼中,亦無有所著 ;無縛無諸漏。亦無有欺誑,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心不著名色,不生我我 所,是名為安住,真實淨持戒。雖行持諸戒,其心不自高,亦不以為上,過戒求 聖道,是名為真實,清淨持戒相。不以戒為最,亦不貴三昧,過此二事已,修習 於智慧,空寂無所有,諸聖賢之性,是清淨持戒,諸佛所稱讚。心解脫身見,除 滅我我所,信解於諸佛,所行空寂法,如是持聖戒,則為無有比。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於淨智,已得淨智者,具足清淨戒』。

  說了上面清淨持戒,那「時世尊」為了要顯示「明了此」清淨持戒的深 [P238] 「義」,所以又重「說偈言」。偈,即伽陀,為印度文學中的詩歌體。凡經 中先長行直說,又以偈重說,使意義更顯了的,稱為重頌,屬於十二部經的 祇夜。佛在這裡所說的重頌,都是顯了清淨持戒,凡九節,可分二段。

  第一段,直據持戒以明清淨:一、如來所說的「清淨持戒」,到底是怎 樣的呢?「無垢」污雜染,清淨得都「無所有」。這樣的了無纖毫可得的清 淨「持戒」,「無憍慢」心,不會以自己能持戒,或有功德而起憍慢的;心 也「無所依止」,不會落入任何窠臼。這樣的清淨「持戒,無」煩惱根本的 「愚癡」──無明,也「無有」依無明而起的「諸縛」,煩惱都是繫縛。持 戒非常清淨,不但不犯罪,也「無」少少「塵污」的沾染;對僧眾的規制, 也「無有違失」。這樣的「持戒,心善」調伏柔「軟」,能成法器。安住於 「畢竟常寂滅」中,能「遠離於一切」的「憶想」「分別」。心不為戲論所 動,所以能「解脫諸動念」。經上說:『動即為魔縛,不動為法印』。這樣 的離念安住畢竟寂滅,才「是」清「淨持佛戒」者。二、清淨持戒的,「不 [P239] 貪惜」自己的「身命」,一心為道,不會因愛著自己而作種種非法,這約不 貪愛現身說。「不用諸有生」,約不貪愛未來說。有是欲、色、無色三有, 生是胎、卵、濕、化四生。眾生的造作,凡夫的持戒,都是為了未來的果報 ──有生。清淨持戒,是不為這些生死法的。唯「修習於正行」──八正道 行,不向生死,而住心寂滅。不著現未身命,一心「安住正道中」的,「是 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三、清淨「持戒,不染」著「世」間生死,也「 不依」如幻錯亂的「世法」。不染不依,「得智慧」的光「明」,自然「無 」愚癡黑「闇」。「無所有」相──無法相;又「無我」相,「無彼」相-- --無人相。人相與法相都不可得,「已知見諸」法的真「相」,如說:『一 相無相,所謂實相』。這樣,「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四、戒為波羅 蜜,能登彼岸。但在清淨持戒的,「無」生死的「此」岸可著,也「無」涅 槃「彼岸」可住。在生死與涅槃,彼此二岸的中間,或以煩惱為中流,或以 戒等道為中流。既不著生死,不住涅槃,也「無有中間」可住。這樣的兩邊 [P240] 不著,中道不留,所以說,「於無此彼中(間),亦無有所著」。心地清淨 ,「無」種種繫「縛」,「無諸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心無煩惱, 正見一切而「無有」虛妄「欺誑」的亂相,「是名為佛法,真實淨持戒」。 五、清淨持戒的,「心不著名色」,即不著精神與物質的一切境相;內心又 「不生我我所」執見。這樣的不著境相,不起執見,也就是總結上來的廣說 ,「是名為安住,真實淨持戒」了。

  第二段,約持戒而進求究竟以明清淨。六、清淨持戒的,「雖行持諸戒 」,如比丘、比丘尼戒等,而謙下柔和,「其心不自」以為「高」而起憍慢 。也「不以」持戒「為」最「上」的。不以自己的持戒為了不起,不以受持 的戒行為究竟,這就能進一步的,超「過戒」行而上「求聖道」。寬泛的說 ,戒定慧都是聖道;徹底的說,唯有無漏慧才是聖道。佛法出世解脫的聖道 特質,就在於此。如清淨持戒而又能進求聖慧道的,「是名為真實清淨持戒 」者的德「相」。七、持淨戒的,不但「不以戒為最」上,也「不貴」重「 [P241] 三昧。三昧是梵語,義譯等持,即正定。戒是世界悉檀,定是共世間學。如 沒有中觀相應,都只是世間生死法,那有什麼可貴呢?所以,能超「過此」 戒定「二事」,而「修習於智慧」。這不是世俗的事相的智慧,是勝義觀慧 、以觀一切法畢竟「空寂無所有」為法門的。如能證入空寂無所有,那就是 三乘「諸賢聖之」聖「性」。能這樣,才「是清淨持戒」,為十方「諸佛所 稱讚」。八、這樣的依戒而修慧,在智慧「心」中,即能「解脫身見」。不 為我見所繫縛,且更能「除滅我我所」而不起。這樣的無我慧,能深徹「信 解於諸佛所行」的「空寂法」。這樣的「持戒」,「為」一切中最上妙的, 「無有比」的了!九、末了,總貫這一意義說:「依戒」修定,能「得三昧 」;依「三昧能修」勝義觀「慧」。與定相應的,名修所成慧。「依因」此 「所修慧」,能「逮得於淨智」──無漏的聖智。「已得淨智」的,能所並 寂,才是「具足清淨戒」。

  從如來的重頌來說,如來讚揚道共戒,而確認為應依戒而定,依定而慧 [P242] ,三學的次第增上不可廢,但不宜拘守於戒定。這樣的圓滿清淨持戒,顯示 了戒學與慧學的合一,法毘奈耶不二。這樣的戒,才是正法,才是如來所稱 讚的。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